快乐教育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2:43:18

点击下载

作者:王维宁

出版社:朝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快乐教育学

快乐教育学试读:

前言

家庭是孩子接触的第一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教育孩子也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我们每个家长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却不知道从何做起。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不仅不接受,还很抵触;而在另一些时候,家长只简单说几句话,就能给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后者选准了教育的时机。也就是说,在教育孩子时,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的时间,发挥的效果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截然相反。

其实,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从不同的角度来赞赏孩子,给孩子以自由、宽容,不要给孩子压力。最好能让孩子快乐地接受教育,让孩子带着兴趣和热情去思考、去学习。

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的开发,好习惯的养成及各种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家长的关心和鼓励,要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同时父母对孩子也要有信心。每个孩子都是在家长的监督和鼓励下不断进步的,孩子成功的每一步都贵在家长的坚持,父母应该像做游戏一样帮助孩子快乐地成长,在快乐中正确地引导他们培养好的习惯。

说到习惯,我们的孩子必须要从小养成好习惯,这是极为重要的事。有人说“树大自然直”,这并不符合自然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后变“直”了,改掉了幼时的某些恶习,但这是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绝不是自然的。为了使我们的后代在成长过程中少付出一些不必要的代价,少走弯路,我们必须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的。

那么,作为父母,怎样才能既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又能将孩子教育成一个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呢?怎样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父母应该怎样在各方面为孩子起到榜样和带头作用呢?如何让孩子在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培养好的习惯呢?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有哪些误区和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这些问题的答案,在这本《快乐教育学》中都可以找到!

我们相信这本书将带着广大家长朋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为家长与孩子更好地沟通和交流提供各种方法,为家长提供了孩子常见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为家长最头疼的问题提供了解释和解决办法,并使家长走出教育孩子的误区,让孩子在快乐的生活中接受教育,为美好的明天作好准备。

第一章 进行学习教育,让孩子快乐地汲取知识

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快乐、自由、健康、和谐的环境里生活学习,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正规的教育。但孩子的学习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没有孩子的自觉努力,父母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

让孩子学得快乐、学得轻松,是至关重要的;与此同时,家长的微笑和欣赏胜过一切。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在平时的学习中,学习肯定有起伏、有进退。让孩子学会独立的思考与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孩子的学习成绩才会提高。同时,也不能只让孩子学习不让孩子玩,如果我们不能给孩子一个轻松的氛围,就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试着去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吧,让孩子在主动想学地状态下,在知识的海洋中快乐地遨游。

激发求知欲,让孩子主动去学习

许多有学习障碍儿童的家长经常抱怨说孩子没有上进心,对批评麻木不仁,学习不主动。其实,几乎没有哪个孩子没有进取心。无论能力如何,儿童无一例外的都有上进的愿望,都希望自己被周围的人承认。

孩子需要的是家长的陪伴,需要的是一个真正尽责、能鼓励他们、对他们有所期许的父母。如果父母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经常不和孩子交流,下班后不是抱着电视机看电视,就是喝酒打牌、唱歌玩乐,那么孩子们是没有办法主动学习的。因为他们失掉了主导的力量,失掉了能够源源不断温暖他、给他期许的太阳,他们又如何能够主动学习呢?为人父母者只要肯尽一点责任,能够时不时地抽出点时间跟孩子一起学习,比如说在一个书房里,爸爸或妈妈在看书学习,那么孩子通常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

生活一再证明:求知欲强的孩子,往往都是主动、积极的好孩子。所以,父母纠正孩子的不听话,可以从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入手。

求知欲,就是对知识的学习具有一种内在的渴望,按照我们的话说,就是“爱学”,孩子只有“爱学”,对获得丰富的知识和好的成绩具有一种内在的持续的追求愿望,才可能“学好”,并持续地保持好成绩,作为父母,需要特别重视如何诱发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的天性和需求为诱发求知欲提供了可能,即提供了“有”,所以诱发孩子的求知欲的主要内容是,从天性出发,着重指出“无”的存在,从而让他们感到“该有”并看清“没有”,并且把知识的学习放在知识体系中去理解,让孩子不但知道该知识点,而且知道与该知识点相关的知识,做到“知其然,亦知所以然”,这样就会使新知识很容易被原有知识兼容,在兼容过程中,培养更高的解决问题能力,形成更多求知意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这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对于刚刚接触人世的孩子来说,有太多的新奇东西需要去认识、了解,如自然科学、人际关系、社会现象……太多的为什么萦绕在他们的脑海中,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便涌向父母们:“为什么不天天过年?”“天上有多少颗星星?”……面对这些问题,父母们并非都能给出满意的答案,有时我们父母们顾左右而言他,有时甚至呵斥道:“你这孩子,哪儿来那么多的问题啊?”孩子幼小而空旷的心灵,在那个瞬间被失望和委屈填得满满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作为父母应给予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的科学回答将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决定他们一生的命运。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家庭教育却一度步入误区。一些父母喜欢把一些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强加给孩子,而不注意孩子主动求知的许多问题。一旦回答不上来就转移话题或者斥责孩子,从而挫伤孩子求知的积极性。若长此以往,孩子的求知欲将逐渐被扼杀,发现力和创造力也将会受到破坏。

作为父母,不但不能扼杀孩子的求知欲,相反,还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只有孩子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才会主动去学习知识。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呢?

孩子的求知欲往往表现出随意性,今天对这个特别喜爱,明天对那个非常热衷,再过两天可能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为了让孩子的求知欲具有持续性,有的聪明家长掌握了孩子学过哪些知识,然后在与孩子的日常交流中,设法用到这些知识,让孩子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父母常留心发生在孩子身边的各种事情,尽量用孩子学过的知识向他解释。当孩子经常体会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后,这些经历往往又能激发他的求知欲。

提问是孩子的求知欲的主要表现,我们来看一下作为父亲的张先生是如何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的。张先生是一位非常会激发孩子求知欲的家长,他是这样做的:

当孩子提出问题之后,张先生从来不消极对待,比如说:“到旁边玩去,没看到爸爸正在忙吗?”更从不无礼反驳,比如说:“你怎么这么蠢呢?”因为张先生知道,这样必然会伤害孩子的求知欲,时间一长,孩子将逐渐对知识失去兴趣。

孩子提出的问题,有的很浅,有的较深,有的特显无知,有的很富有想象力。对待这些问题,张先生都尽快地进行正面回答,如果有时间,他还把它与孩子已掌握的知识或喜爱的事物联系起来。如果出现无法回答或不好回答的问题,他就坦诚地告诉孩子,并尽快向有关专业人员咨询,或通过上网等手段查询,获取答案及回答的方法,再及时反馈给孩子。妥善解决孩子的每一次提问,是张先生对孩子求知欲的最直接的保护。

孩子迷恋恐龙,张先生就经常带他去自然博物馆,或者到图书馆里给他借一些史前动物的画册,当然适当的时候也可以买一些模型玩具,随时在家里上演侏罗纪大战。他从来不对孩子迷恋一些冷僻的知识而失望或担忧,恰恰是这种独一无二的爱好更能够维持得长久。所以,尝试从儿童期开始培养和捕获孩子的兴趣点吧。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让他尽可能多地接触外界事物,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发现。

学习是辛苦的,玩是快乐的,而孩子是无法意识到苦与乐的辩证关系的。因此,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张先生不像有些家长那样,要求得过于严格、过于严肃,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惧怕。一方面,张先生在教孩子的过程中,适当地运用一些近似于游戏的方法。另一方面,在孩子玩的时候,适当地引导他玩一些知识性的内容。比如,当孩子在无意义地乱跑、乱叫时,就建议孩子来个数数游戏、唱歌比赛等,孩子往往同样玩得很快乐。这么一来,学和玩便有机地结合起来,孩子就在快乐中不断地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总的来说,张先生的做法是值得广大家长朋友学习的,家长朋友一定要认识到求知欲对孩子的重要性,并主动地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孩子才能想知道更多的东西,在学习中才能表现地更有兴趣和更主动。

给孩子咀嚼的时间,要速度,更要质量

有些家长抱怨孩子的学习速度太慢,一味地让孩子多做题,加强学习的强度。但是,家长应该知道学习也是需要时间的,应该给孩子一些消化的时间,使孩子能真正掌握所学习的知识,要追求速度,更要追求质量。也就是说,要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在孩子学习问题上,家长总是不遗余力、尽心尽力,却常常因认识不清而陷入误区,结果事与愿违。许多孩子学习能力差,往往是因为他们本身存在着学习能力障碍问题。大多数家长并不完全了解孩子的实际情况,不知道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排除这些障碍,反而更加限制孩子的娱乐时间,整天逼着孩子学习。往往促使孩子一看到书本就头疼,一提到学习就心虚气短,故意磨磨蹭蹭,甚至产生了厌学的不良情绪。别看孩子一天到晚都坐在书桌前,实际上根本没有学进去。许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存在误区,下面是教育孩子的几个误区,看看您是否在无意间也走进了这样的误区呢?

误区一:用外在条件刺激孩子学习

王女士开服装店,给售货员定薪水时采取多劳多得的方式,卖的服装越多,收入越高。回家教育女儿,她也用这套办法。她经常对女儿说:“作业做完,让你看动画片。”“考试拿第一,奖励你200元钱……”可女儿总是有办法偷偷看电视,学习成绩一直没有起色。

在此,不妨举一个例子来看这种做法是否是可行的。一个老心理学家住在一楼,门外经常有小孩扔瓶子玩,吵得他睡不着觉。一天,他对孩子们说,谁用瓶子砸到对面的一个脸盆,就给他1块钱。孩子们很踊跃。第二天,他说砸中一次只有0.5元,孩子们想想也不错,就接着玩。第三天砸中一次只有0.3元……最后砸中一次只有0.1元,孩子们觉得很不划算,就再也不到他家门口玩了。

同样道理,本来孩子对学习是有兴趣的,但家长的行为将孩子的内在兴趣转化成了外在刺激,并不断强化这些刺激,使孩子逐渐形成了为外在刺激而学习的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被刺激次数的增多,孩子对这种刺激的反应自然越来越低,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效率也就越来越低了。

误区二:用时间衡量孩子学习

刘师傅是个司机,每次回家看到孩子在学习,他就满心欢喜,仿佛读书的不是儿子而是他自己;如果看到孩子在玩,心里就不舒服,觉得孩子不用功。

很多家庭都有这种情形:孩子半个小时做完了作业,想出去玩,家长说不行,一个早上才做半小时的作业,再做10题。不一会儿,孩子又做完了,家长说再加写一篇文章。结果一个早上孩子都在做作业。第二天,作业量还是一样多,但孩子一个早上都在做作业,因为他知道,即使早做完了也仍然不能玩,还会被多加作业量,不如慢慢做。

学习不是搬砖头,不是说时间长了,总能多搬几块的。学习讲究的是效率。家长的这种做法,反映出家长自身缺乏“效率”观念,延长了孩子的学习时间,却降低了学习效率,导致孩子养成拖拉的不良习惯。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每一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成功学习者,是不当的教育方式摧残了这种本能。

误区三:孩子学得越多、开始得越早越好

小刘的儿子1岁开始认字,3岁能够读报、背诗,5岁就能解答简单的算术题了,邻居们说他将来一定是北大、清华的料。上小学后,儿子的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但小刘并不满足,还请老师为儿子补习。到了中学,儿子经常迟到早退,成绩一落千丈,最后连一所普通大学都没考上。

有人曾做过实验,将一对双胞胎婴儿中的一个挑出来,训练他爬楼梯。结果发现,这个先学爬楼梯的婴儿不过先会爬了几天,另一个未经训练的孩子,长到一定阶段照样也会爬楼梯,二者在智力和体能上都没有明显的差异。可见,人有其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也一样。花费时间和金钱,为孩子的教育提前推波助澜,并不能真正让孩子变得更加聪明。不少孩子在接受学校课堂教育前,已经在课外接触过这些知识了,认为学校学的东西是炒冷饭,索然无味,而实际上,他们却又一知半解。家长的这种“善意”,使孩子吃上了教育的“夹生饭”,不但不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还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误区四:别人会的,我的孩子也要学会

佳佳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平时除了正常的课堂学习外,父母亲还让她参加了各种培训班:周一、周三晚上学习奥数;周二、周五参加英语培训;周六上午学钢琴;周日学画画……一次英语课上,妈妈从窗外看到女儿困得趴在桌上睡着了,非常心痛,但一想到女儿生长在一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只能狠心坚持。

家长希望儿女成龙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潜力。在接受不适合的教育时,孩子在心理上普遍趋向于被动和应付,并不能真正理解或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这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时表现出焦虑、退缩、畏惧等情绪。学习效率很低,非但不经济,有时还会导致孩子养成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做事磨蹭等不良习惯。

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数量,真正讲究的是孩子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家长应该想办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而不是只让孩子不停地学习或多做题。孩子的学习效率高了,学习的东西自然就多了,还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一些课外的事情。

让孩子独立思考,拒绝填鸭式教育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的最大乐趣。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但是,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填鸭式教育是很常见的。

究竟什么是填鸭式教育呢?填鸭式教育是前苏联一位教育家凯洛夫发明的,现在在中国应用很广泛。顾名思义,就是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参考“填鸭”的文字解释:人工养育鸭子的方法,把饲料强制填入鸭子的食道,使鸭子肥大。

与填鸭式教育相对的是启发式教育。相对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方式当然是启发的好。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填鸭式教育前两项都占全了,就是没有“做”这一环节。而启发式教育就充分考虑到了做的重要性。

从局限性上来讲,填鸭式教育之弊就更是多了。它只充分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照这么教学生,社会还怎么进步啊?说得严重点,人类那点进步的文明有可能就到此为止了。当然了,这也不是绝对的。中国人聪明,再怎么样填,照样出得来天才,但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启发式也在逐渐渗透。只要中国的考试制度不改,填鸭式就永远无法消失。

填鸭式教育摆脱不了靠重复背诵而达成记忆的套路。虽然知识的积累,无论是从脑力记忆到听觉记忆,还是从视觉记忆再到肢体记忆,都不能脱离“记忆式教育”的范畴。但是,经年累月后,这种知识会逐渐忘却,又或者以后若缺少老师,这样的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做到终身学习,也不能掌握真正的学习方法。真正的学习方法,可以依靠一生的是——独立思考。

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都“望子成龙”,很重视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但却忽视了一种既经济又有效的开发智力的方法:让孩子独立思考。为了让孩子独立思考,家长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当孩子问“为什么”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深入浅出地给予解释,甚至有些问题可以暂时不要回答,而是提出建议,让孩子去观察和动手验证,这样收效会更大。平时要多给孩子创造一些亲身体验的机会,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去旅游,让孩子观察各种自然现象,增长各方面的知识。在睡觉前,父母可以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让他们看一些画册、儿童读物等,并从中提出问题,让孩子思考、解答。这样可使孩子的想象力更丰富,更善于思考问题了。下面看小琪的爸爸是怎么培养小琪独立思考能力的:

小琪是接受填鸭式教育的一个小学生,她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会独立思考和创新。为此,爸爸为小琪制订了学习方案:研究式学习法,也称分析式,尝试自己找食吃的感觉。恰好,小琪要查一些老师布置的作业,想到了互联网,于是小琪第一次接触了电脑和上网冲浪。

这可是小琪第一次碰电脑,她以前连键盘都没有摸过,所以希望爸爸帮她查。爸爸第一个动作是为她拉出椅子请她坐,转到百度页,大致为小琪介绍了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方法,并帮她调出汉字输入,接着,爸爸就让小琪直接上马了。

爸爸给了小琪几张不同颜色的纸,问她决定在哪张纸上画一笔?小琪选择其中一张,爸爸趁机说,画画你要选择纸,输入文字你也要选地方,来,用鼠标在百度框里点一下。根据小琪的生活体验,爸爸把生活中的各个比喻应用到互联网的形容上面去,文件夹比喻抽屉,鼠标就是手指……

小琪掌握了吗?现在爸爸假装是学生,对电脑一点不懂,请小琪把这个过程教爸爸一遍。小琪这回真正地体验了当老师的感觉,并且这个“假学生”趁机问了不少问题,让她这个老师给回答。看着小琪皱着眉头思考怎么解答,爸爸心中稍感宽慰。

接下来,爸爸给小琪布置了一些问题和作业,让她自己作分析,自己画图,争取每一个问题都是她独立完成的。这时,爸爸仅仅作为一个局外人来辅导,现在,小琪变得会独立思考了,爸爸也为她舒了一口气。

除了像小琪爸爸这样让孩子独立分析问题以外,利用游戏,寓教于乐也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好方法。家长应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游戏材料,如小纸片、种子、泥土、小剪刀、积木、水、沙、颜料、空纸盒等,让他们开动脑筋动手去做,千万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衣服而约束他们。在游戏之前,还可以给孩子介绍各种工具、材料的用法,并提醒孩子要注意安全。在孩子遇到困难时,要他们自己先解决,实在解决不了时,才给予一些帮助。这样可以让孩子在各种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会思考,发展智力。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家长一下子给孩子报很多班,每天跑几个地方,或者听说哪个班好或哪个老师好就急急忙忙要给孩子转班,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好的,首先孩子没有时间消化吸收学来的知识,二来孩子很难适应在各个不同的老师之间的思路的转换,会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

在学习中,要是听孩子说这样的话:“这道题我知道答案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这道题我知道步骤”,这就是孩子模仿、记忆层面的显著表现。注意从学习的早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这种独立思考意识,给孩子打个好基础,一定要孩子动脑筋把题目弄明白,而不是去死记硬背,因为那样提高不了任何能力,孩子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任何锻炼,也就违背了学习的初衷了。

总之,学习就是为了学会思考,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学习是处于哪个层面。如果只是停留在模仿、记忆的层面,建议家长不要让孩子学太多。学习是为了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是用作智力开发的。如果孩子只是在重复老师的话,在记题目的解法,那么就算成绩再好也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会独立思考的孩子,只知道等着喂食,早晚是要落后的。

巧借游戏,让孩子边玩边学

当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望子成龙成为一种新的社会风尚的时候,是不是我们的家长有点操之过急了?要知道,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童年自有其童年的乐趣,也自有其“学”的内容,学会玩,恐怕就是最大的学问。

举一个例子来讲,一些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极少懂得辨别东西南北,更没有时间仰望星空,甚至也没有兴趣来欣赏星空,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则往往不缺少这一课。看到麦苗说是“一坡好韭菜”的笑话,是嘲笑当年的下乡知识青年,而现实当中确确实实有人把满坡的麦苗当成韭菜,而假如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从小不缺这一课,则不仅他懂得欣赏星空,而且也懂得欣赏满坡的麦苗起浪之美。

曾经听到不少家长说,孩子因为太爱玩影响了功课,要他学习好必须克服贪玩的坏习惯,言下之意,孩子的玩耍和学习经常会发生矛盾,两者不能兼而有之。当然孩子在复习功课和完成作业时,不能想到玩,不然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学习的效果。其实,孩子的玩和学习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完全可以结合起来,玩可以促进孩子的学习和成才。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玩和学并不是一对矛盾,完全可以相互结合,相互补充,这就是“玩中学习”的方法,即让孩子在参加各种兴趣活动和游戏中,边玩边学习,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学玩结合。这种“玩中学习”的方法完全可以成为家庭学习辅导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特别适用于小学和学龄前的儿童。这个时期的孩子直觉形象思维占有优势,行为又易受到情绪的支配,而游戏活动具有直观形象性和趣味性,正满足了孩子的需要,于是他们特别喜欢,乐于参与。

玩不只是他们的生活内容,也是他们接触社会、学习社会、学习知识的重要形式,因此“玩中学习”是一种符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较好形式,“玩中学习”方法的好处在于,充分调动孩子探索世界、认识未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因为孩子对玩有很大的兴趣,活动中完全处于主体地位,能充分地投入,积极地作出反应,这样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又很容易接受和掌握玩中所接触的知识和事物;其次,在玩耍中,孩子和孩子、孩子与父母完全处于平等的地位,能与同伴、与父母充分地进行沟通和思想情感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学会社会的行为规范,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可以为他们实现社会化奠定基础,如果父母能参与孩子的活动,在玩中还可以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

在不少父母看来,边玩边学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可以让孩子更轻松,但对于学习成绩却没有多大帮助。其实,边玩边学可以很好地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比如情景英语对话可以让他们明白“英语的确是有用的”,游戏中他们还可以发现数学不只是枯燥的阿拉伯数字。

关于游戏,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成年人干预很少的儿童自主游戏,另一类是教育意图更为明显的教育游戏。需要家长更多地了解,集体活动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有没有趣味性,孩子是只能静静地坐着还是可以进行各种身体的活动。目前好的儿童教学都普遍采用活动的方式,孩子进行各种歌唱,歌谣,游戏等,这才适合儿童的特点。

可是,要正确运用“玩中学习”的方法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掌握不当,过分突出了玩,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产生影响孩子学习的不良后果。为了掌握好“玩中学习”法,家长必须把握四点:

其一,对孩子的玩耍加以引导,让孩子玩并不是放任自流,一定要给予必要的启发和引导。有条件父母可以直接参与孩子的活动,告诉孩子哪些活动是有意义的,告诉孩子在玩中应该学些什么,注意些什么,接受些什么,让孩子逐步认识到应该从事有目的的玩,而不是盲目的胡闹和捣蛋。

其二,家长对孩子的兴趣要进行分析和培养,孩子玩的兴趣有多种多样,一种是对各种活动都有兴趣,另一种是对某种活动喜欢。前者的兴趣尚未分化,有比较广泛的指向,缺乏选择性,容易改变,其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的本身,所以是一种低层次的兴趣;后者的兴趣有一定的选择性,指向也比较明确。家长在分析儿童兴趣的种类后,有必要将他们的兴趣引向分化和集中,以利于逐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其三,家长在孩子玩时要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使他们的玩和学相结合,孩子玩到高兴时,也正是向他们传授知识的最佳时机,这个时机一定要抓住,因为这时孩子的大脑反应最灵敏,注意力最集中,对知识最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时安排适当的学习内容,对他们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都是有明显作用的。

其四,孩子在玩耍中难免要出一些差错,甚至同伴之间会发生争吵和不和,遇到此种情况,家长要耐心劝导,切不可训斥和打骂,不然会在孩子的记忆中留下阴影,影响他们的人格的健全发展。

所以,家长朋友们不能一味地让孩子学习,要明确玩也是孩子学习的一部分,如果能巧借游戏,让孩子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孩子才能够更好的成长。但是家长要掌握好让孩子玩的度,让孩子处理好学习和玩的关系。

拒绝乖巧,鼓励孩子在学习中提问

在中国,很多家长都喜欢听话、乖巧的孩子,往往有很多家长夸赞别人的孩子“文静”,其实,在国外很多家长看来,孩子越“淘气”越好。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能按成人的要求去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住、记得对,能就具体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肯动脑筋,想象丰富,善于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并能解决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问题”。由此可见,孩子只有“文静”是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文静”的孩子不符合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家长甚至为孩子提出的一些“奇怪的问题”生气、发火,这样下去,孩子就是有一万个为什么也不敢问家长了,对世界的认知进度也就缓慢了。

刨根问底,追根溯源是求知的一种必然。鱼儿水中游,鸟儿天上飞,兽类陆上行,万物皆以自己的方式生活着。然追其根源,皆因大自然的定理—适者生存。这是万物之源,学习只有探根源,才能真正学到东西。刨根问底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学习传统,这个传统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个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的成长将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将会一直伴随着孩子的学习直到他完成自己所有的学业。

刨根问底,这个思想是一个对于孩子们来说不可或缺的学习性格,对于孩子们的学业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掌握好这个作用将会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加有准备和更加有潜力。如果您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一定要把一个问题问到自己没有可问的和没什么不明白的,那么您的孩子从小的时候就能够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知道的,也从小就明白为什么要问问题,那将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能力呀。利娅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看看她是怎么做的:

寒假时吉姆到美国看望表姐一家,结识了他们的邻居利娅。利娅是以色列人,为人开朗大方,脸上总是带着微笑;利娅自己带着儿子拉米尔在美国生活,独立承担了抚育孩子的重任。

都说犹太人非常有智慧,做生意很成功,不知道教育孩子会不会也有一套?吉姆开始不知不觉地观察利娅和拉米尔,希望能够发现犹太人精明的头脑在幼儿时期家庭教育的秘密。没多久,吉姆终于发现了这个秘密。

那天,拉米尔从幼儿园的接送车上回到家,正和吉姆聊天的利娅马上迎了出去,陪他一起走进了房间。进门之后,利娅问拉米尔:“今天你提问了吗?”拉米尔连连点头。“那么,你都问了些什么呢?”利娅继续问他。拉米尔开始复述他今天一天中所提的问题,有的是问幼儿园老师的,有的是问同班小朋友的……问题千奇百怪:为什么树叶有红的也有绿的?为什么有的蚂蚁会有翅膀?为什么牛奶不能换你的饼干……吉姆略数了数,这小家伙一天问了二三十个问题。利娅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是怎么回事?”吉姆好奇地问利娅。“提问啊,”利娅笑眯眯地说,“拉米尔就是个问题篓子,总是问个不停。这没什么,几乎每个犹太家庭的孩子,都是在提问中长大的。”

培养孩子提问的能力的确很重要。心理学家经过观察、了解,发现家长对孩子的提问大致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一是回答不知道,甚至对孩子的提问感到不耐烦。

二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有时也会耐心帮助孩子寻求答案。

三是不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耐心陪伴并鼓励孩子自己去寻求答案、解决问题。

前两种方法对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是非常不利的,但现实中有许多家庭是这样做的。值得一提的是,第二种情况显得更为普遍。表面上看,家长似乎也在鼓励孩子提问,但直接告知答案的做法恰恰抑制了孩子继续提问的兴趣。长此以往,孩子到了高中阶段往往就不喜欢主动提问和思考,思维方式也会趋于狭隘。

第三种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值得提倡。

家长应该知道,在对一个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求孩子问一连串很连续的问题,问到他不知道没有什么是自己不知道的为止。孩子在问问题的过程中,不时地得到一些新的不理解的问题,这样就会一直有新的问题可以问,从而不断地锻炼着思维能力,养成了这种习惯之后,就开始经常发问,从而不断地吸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他变得更聪明机灵了。孩子们的问题多了,不是孩子们笨的表现,而正是他们逐渐变得更加聪明的过程。

然而,父母要明白,这里所说的刨根问底并不是让孩子去钻牛角尖,而是对知识的一种深入。学习的深入,使知识更加清晰化,明朗化,透彻化。读《红楼梦》的人,有的也许只是被曲折的故事情节,个性鲜明的人物刻画及故事本身凄美的爱情故事所征服,这就只是一种肤浅的认识;真正懂得红学的人,会进行思考,深揣作者之意,这才是真正的学者。

孩子“天真”固然可爱,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到十来岁了还和五六岁的孩子一样“天真”的话,那可能就不是什么好事了。趁孩子小的时候,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提问吧,因为问得越多,知道得越多。

制造家庭的学习氛围,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共同的心愿,但是学习不是孩子的唯一,培养孩子健全的能力和优良的品格远比单纯灌输知识更为重要。家长过分关心孩子学习,而忽视对孩子生活和心理的关注,只会滋长孩子的厌学情绪,用批评和打击来教育孩子,除了扼杀孩子自信心和上进心外,还有可能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不平衡。因此,身为父母,有时就需要另换思维,创建学习型家庭。

许多学生学业不良,没有学习兴趣,正是由于他们生活的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气氛。环境是影响人们成才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正在学校里学习的孩子来说,学校的学习环境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是孩子生活的基地。家庭的学习环境也决不能忽视。一天24小时,孩子在家里要呆16小时以上。每天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必须回到家里来进行消化吸收。因此,家庭这个基地的学习环境如何,对孩子学习的好坏及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万万不可大意。

但是,现实中一些家长自己下班回来只顾自己娱乐,不是放录音机,就是开电视机,或是把一些无所事事的人约到家里喝酒聊天、玩牌、打麻将。有的家庭连孩子读书学习必备的学习用品也不添置,如《现代汉语词典》,英文字典等,更不用说其他辅助用具。有的家庭夫妻感情不好,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家庭纠纷不断,搞得孩子每日心事重重、精神紧张。有的搞个体经营的家长,晚上回到家里,不是叫孩子帮忙经营,就是算经济帐……试想,在这种气氛中,孩子怎么能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怎么能够热爱学习呢?所以,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建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那么,什么是良好的学习环境呢?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

1.家庭学习环境的硬件

家庭学习环境的硬件包括:安静的住所、明亮的书房、舒适的桌椅、合适的灯光、必备的学习用品等等物质条件。

目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住房条件渐趋宽敞。有条件的家庭,一定要为孩子增设一个单独书房,里面配上写字台、书柜和电脑等。房间的布置不要花哨,以免孩子在学习时分心,可以在内墙上挂上名人名言、制定好的家规、家庭学习守则等。如果孩子年龄较小,而家里又有足够的空间,还可以专门为孩子设置各种功能角,如家庭儿童乐园、学习角、操作角、亲子游戏角等等。家庭儿童乐园可以有小型滑滑梯、健身器、益智与娱乐玩具;家庭学习角,可以放置大人、小孩的图书与纸笔;家庭的操作角,可以有收集的废旧材料,有美术用具,有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制作各种有趣的玩具;家庭亲子游戏角,可以有供亲子体育与娱乐游戏的玩具。

住房条件不充许的家庭,也要为孩子安排一个固定的墙角,放一个书桌。这张书桌不能用做他用,是专门供孩子学习的。书桌要美观舒适,抽屉里要备有做各门功课所需的工具:剪刀、裁纸刀、胶水、胶带、颜料、水彩笔、白纸等,这样当他需要时,立刻就能找到,不会因为缺少某件工具而中断作业,心生烦躁。书桌要整洁,在学习前把书桌上与学习无关的东西都收干净,只留下学习用品、书籍、作业本等,这样既免得其他东西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又有利于孩子铺开了写。

总之,给孩子提供一个固定的学习地点非常重要。孩子在学校有固定的座位,在座位上的任务就是学习。好多学业不良的儿童不写家庭作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家里没有地方写。

2.家庭学习环境的软件

家庭学习环境的软件包括:家长的榜样力量、家庭环境的安静、家庭学习气氛与父母对学校的态度等等。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父母的习惯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的不少习惯是潜移默化地直接从父母那里“移植”或学过来的。父母热爱学习,把读书学习作为业余生活的最大爱好,把谈论学习作为家庭的重要话题,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对学习的兴趣,会自觉地模仿父母认真学习。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家长,自己业余时间不看书、不读报,整日沉迷于赌场、舞场和酒场,却口口声声要求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结果使孩子逐渐对父母的“苦口婆心”产生反感。有近1/4的学生表示,父母的过多的休闲、娱乐活动行为对自己学习会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

其次,家长要为孩子学习创造安静的、无噪音的学习环境。要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首先自己要安下心来。家长必须明白,良好的学习是以一个安静的、无噪音的和不受干扰的学习环境为条件的。因此,为了孩子的学习,家长应该善于节制自己,应该做出点牺牲,要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在孩子学习时不要打扑克、打麻将;在孩子学习时不要大声放电视、收音机、录音机;在孩子学习时不要干扰孩子:“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或批评)”,“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弄得孩子一阵急,一阵恼,无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的思路也是总被打断;在孩子学习时不要在孩子面前与客人谈天论地,更不能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做功课……

此外,家长的学习兴趣对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行为也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家长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孩子就会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很容易形成热爱学习、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及浓厚的学习兴趣。

总之,父母督促孩子学习,必须要在融洽、民主、宽容、快乐的家庭环境下进行,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父母必须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的重要性,努力为孩子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和舒适的学习环境。

慎用奖励和外部惩罚,让孩子轻松学习

奖励与惩罚是比较有分量的表扬与批评,家长在使用时一定要弄清事实,做到公平合理。奖励孩子要有明确条件,不能随成人的情绪。奖励条件高了,孩子做不到,失去争取的信心,奖励也就没有意义。奖励条件太容易,孩子轻而易举得到,兴趣就不高了,奖励也不能持久。对孩子来说,奖励金钱或昂贵的礼品不如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更有意义,特别是给孩子一次他盼望已久的机会,如看一次电影、逛一次公园等,孩子会特别高兴。可以让孩子提出奖励的愿望,合理的就该答应,答应了就要做到。

现在,奖励和惩罚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了大多数家长的头脑。但是,这个手段有用吗?有用,但是效果是暂时的、表面的、局部的,他们并不能教给孩子自信、自律、自立,也剥夺人的创造性。奖惩制度最大的效用是奴役一部分儿童,再将另一部分儿童变成造反派。

用站在那里去好好想一想的惩罚方法,只要态度不带恐吓,对两三岁的孩子是可行的,但大孩子是不情愿的。打骂不是一种好的惩罚手段,因为父母在打骂孩子时情绪比较偏激,不容易做到公正和掌握分寸。有时成人情绪失控,动手打孩子的头和脸,甚至用脚踢,这不仅损伤孩子的肌体,而且伤害他的自尊心,绝不可行。

那么,合理的惩罚是什么呢?对低年级儿童惩罚的手段以取消其权利为好。美国有位女教育家,曾写过一本书介绍自己教育孩子的经验。在奖惩方面她叙述了这么一件事:有一天8岁的女儿到朋友家去玩,说好十二点半准时回家,她们要去看戏。结果女儿晚回来10分钟,她认错了,可母亲说太晚了,戏不看了。女儿哭了,从此她不敢再把妈妈的话当耳边风了。这位母亲做了一个行为表,包括服从、礼仪、宽大、亲切、勇敢、忍耐、诚实、愉快、清洁、勤勉、克已、好学和善行,共13个项目。如果孩子做事符合这个要求,当天贴上红星,如果违反就贴黑星,每星期六作一次总结。如果红星多,下一周就给她买书和玩具等予以奖励,若是黑星多,成绩不好,就不买。这一行为表星期六总结完就毁掉,让她有勇气和希望下周消灭黑星。总的来说,这位母亲既严格又能给孩子改正机会的方法是值得学习的。

使用奖励手段,同样会造成不良后果,孩子逐渐学会,无论父母要求自己做什么,都必须提供奖励。今后无论做什么,即使是和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没有奖励就没有动力。如果他人对自己有什么要求,没有“甜头”是绝对不行的。奖励还会让儿童泄气,“今天要是乖乖的,妈就给你买巧克力。”潜台词是“你本来是个不乖的孩子,如果今天破格表现好了,我就给你点甜头。”奖励手段无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当一个孩子自律、负责地行动时,这是他应当做的,我们没有必要额外奖励他。

任何过偏或绝对化的东西都难免会出现错误,奖励和惩罚作为几千年来延续的一种方法自然有它的合理性在内,就像是神话中达摩克利斯的双刃剑,每一面刃都有它能有效发挥作用的时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奖励和惩罚应该是相宜的,因人、因事、因机恰当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自然会收到它应有的成效。那么,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行之有效的呢?下面几点是在家长奖励和惩罚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家长应该全面认识奖惩教育的观念。应该以奖励和赏识孩子为主。在奖励不起效果的情况下,再使用适当的惩罚手段。不要动辄就对孩子进行惩罚,那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其次,奖励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适合的奖励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幼儿期的孩子可以给予某种物质的或可替代物的奖励;儿童期的孩子更希望奖励能带给他在同伴之间的自豪感;而跨入青春期的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心中权威人物的理解和支持,更重精神的需求,等等。

第三,奖励方式要多样化、不固定化。当你的孩子因为你的奖励而变得自信或有了进步时,要注意开始适当地减少奖励的次数,做到间歇性的不固定的奖励,要少而精。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孩子对奖励这种方式的感觉适应。不是说赏识教育就是要把孩子泡在夸奖当中,明明孩子做的很不对,做家长的还要挖空心思去在这事情中发现所谓的“闪光点”。这样的“赏识教育”,已经失去了它真正的含义和作用。另外,奖励不一定就是好吃的、好玩的这种消费性的代名词,也可以是一些活动类,赋予某种特权类等,以避免孩子对奖励方式的“饱厌”现象;

第四,适当地运用惩罚,达到辅助效果。惩罚是用不愉快的事件或刺激,抑制或消除个体不适当行为的发生,从而对个体行为某种程度上的否定。惩罚有两种:一类是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另一种是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实施惩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注意惩罚的时机,即惩罚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对他(她)这样,让他(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和接受,让他(她)知道要为自己所做的行为负责任和学会承担后果,而不是孩子一做错事就劈头盖脸地进行惩罚。其次,要把握好惩罚的度,不要把对孩子的惩罚当成是自己发泄情绪的时机,而丧失应有的理智。最后,要注意惩罚是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不能对孩子的人格进行侮辱或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奖励和惩罚如果用不好,会给孩子的身心带来不利的影响。家长应该针对孩子的特点适当地运用奖励和惩罚,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二章 进行品质教育,让孩子快乐地积累美德

当孩子呱呱坠地后,作为家长我们除了给他们充足的营养,丰富的知识,多方面开发他的智力外,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也是极为重要的。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合理和适合标准的儿童教育,比做再教育工作容易得多。”可见,良好的品德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极为重要的。对孩子的品德进行教育,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对孩子每次善良的行动要积极地赞美,并且让孩子养成诚信、自尊和自爱、勤俭节约、尊重他人的习惯。此外,作为家长,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如果总是用高压来压孩子,孩子就会变得叛逆。只有对孩子采用正确的品德教育,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以后成为人格健全的人。

赞美孩子的每次善良行动

赞美,是一种沟通艺术,一种处世智慧。赞美之于人心,犹如阳光于万物,让人精力充沛,更有活力,让人增加自信,让被称赞者更肯定自己。同时,赞美能让人产生积极的回应,让人优点尽现。下面的两个例子可以告诉我们赞美的力量。

一天晚上,韩国某家公司保险箱被窃,这家公司的一个清洁工与小偷进行殊死搏斗,保护了公司财产,事后,有人为他请功并询问他的动机。他的答案出乎意料,他说,当公司总经理从他身旁经过时,总会不停地称赞他:“你的地扫得真干净。”这么一句简单的赞美,就让这个员工深受感动,并冒着生命危险去保护公司的利益。可见,赞美是一个简单却威力无穷的武器,它激发人们的热情、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赞美,与人相处,不应该吝啬赞美之辞,对孩子也是一样。美国州一级评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10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尽量赞美孩子。孩子具有一定的自信心,才会肯去学习。要使孩子每天都感觉到他在学习上取得了一定进步,哪怕是改正一个缺点,要让孩子感到自己就是最好的。

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适度的赞美和表扬,能让孩子保持非常好的心境和状态。美国父母十分注重对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赞美和表扬,而且这已经是整个社会的一种风气。吉米的爸爸妈妈就非常懂得赞美的力量。

在餐馆用餐,当5岁的吉米将自己盘中的食物吃得干干净净的时候,吉米的爸爸妈妈非常开心地对他说:“宝贝,你今天可真棒,把晚餐吃得干干净净的。”而吃完饭出门时,当吉米一人跑过去用力地推开门时,旁边的一位老先生微笑着对吉米说:“小伙子,你可真能干!”吉米晚上睡觉了,他安静地躺下,和爸爸妈妈道了晚安,爸爸妈妈对他说:“今天你的表现非常好,晚安!你一定会做一个好梦的!”诸如此类的对孩子的赞美和表扬,随处可见。

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这样的赞美,孩子们有了自信,因为自信是由成功培养出来的。自信了,就有了高的自尊,就会自己看得起自己,就增加了勇气,就不害怕具有挑战性的难题,就扩大了探索的范围,就不怕失败,敢于跌倒了重来,直至取得成功。

赞美不是排斥批评,而是更多地强调发展。在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帮助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只是坚信他们能做得更好就行了,他们会在不断的探索、分析、尝试中学会自立的,而这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

世界上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听人赞美的。赞美可以让人心情愉悦、赞美可以让人乐观开朗、赞美还可以让人发挥连自己都意想不到的潜能。赞美并不难,我们只需要把眼光从关注孩子失败的方面转移到孩子做得好的方面,就像关注失败一样去关注做得好的方面,尽量不放过任何一次赞美的机会,孩子的心中就洒满了阳光,不经意地就成为我们所期望的好孩子了。

美国有个黑人小男孩儿,从小就非常顽皮好动,而且常常闯祸,经常受到老师和父母的责骂。有一天他逃课出去玩,回学校的时候发现大门已经锁上了,他就爬上了围墙,准备翻墙过去,正当他骑在墙背上的时候,一双大手把他托了下来。小男孩儿回头一看,居然是校长!他当即吓得哆嗦起来,没想到校长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把他的小手握在自己的手心里,带着赞美的神情说了句:瞧这双手,不仅能翻墙,要知道,了不起的行政长官小时候才会长一双这样的手!小男孩儿被校长的话“迷住”了!他像是发现了一个深藏于洞穴之中的秘密似的兴奋和快乐,原来自己还长了一双了不起的行政长官才会长的手。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小男孩儿真的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行政长官。他去看望老校长的时候深情地说:“我的今天都是因为您的一句赞美,谢谢您!”

上面的例子都值得父母们思考。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赞美你的孩子呢?下面几点是需要父母注意的:

1.坚持原则

由于溺爱,有些父母无原则地对孩子的种种行为加以赞美,造成孩子是非不清,骄横跋扈的坏习惯。孩子按大人的要求去做了,并做得很好,就应该及时赞美,做了不对的事情,即使孩子哭闹,耍赖皮也千万不要迁就他、说好话。否则,赞美就会失去原有的积极意义。

2.及时赞美

孩子做完某件事或正在进行中,就给以适当的赞美和鼓励,效果很好。如果一时忘记了,应该设法补上去。如:孩子在老师的说服下,吃饭时终于肯吃蔬菜了,父母应立即予以赞美。

3.就事论事

不要直接赞美孩子整个人,而应该赞美孩子的具体行为。也不要夸大其词,这样会使孩子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如:孩子对七巧板十分感兴趣,常常拼出一些新颖的图案,“这孩子真聪明。”这种赞美就显然不恰当,而应当就事论事,可以这样说:“这个图案真不错。”否则,言过其实的赞美会给孩子播下虚荣的种子。

4.当众赞美

孩子应当得到赞美时,应该当着别人的面得到。孩子的成绩当众传播了,这就是双重的奖励。如,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很懂礼貌。”以后孩子总是十分小心地维持这种赞美,并且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每次将客人送到门外,都会说:“再见,请以后再来玩。”

5.掌握分寸

孩子经过努力做出了成绩,或者他做完了他理所应当做的事情,都应该得到赞美。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重复赞美某件事情,当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就可以适当减少对孩子这一方面的赞美。赞美孩子并给以适当的奖励或是亲吻或是搂抱,都会给孩子以奇妙的力量。

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奖励与赞美至关重要。赞美儿童,能激发他正确的外在动机,产生好的行为,并能强化儿童所完成的这一行为。所以家长要了解赞美的意思,并知道赞美的原则和方法,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鼓励和信心。

以身作则,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把孩子的性格教育好,家长的性格首先要积极健康。要求家长做到自信而不狂妄、热情而不轻浮、坚韧而不固执、礼貌而不虚伪、勇敢而不鲁莽,这种性格对教育孩子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做家长的要做到言传身教:现在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口头上说得多,行为做得少,那是不完全的教育。

要让孩子做好,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注重学习。家庭教育的涵盖面很广,影响也很大,做好家庭教育的第一步是“以身作则”,也就是说必须从自我教育入手。举个例子来说,很多家长都抱怨孩子不喜欢读书,老爱看电视,可是却忘了检讨自己是不是也一天到晚守在电视机前?自己看电视却又要求孩子看书,说起来也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在孩子心里却会觉得很不服气,当然,你有很多理由可以说服他,但你自己却也证明了这一点,也就是说电视比书好看,看电视比看书愉快多了!你如何要求他“喜欢读书”、“不爱看电视”呢?事实说明,家长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情趣修养、行为规范都会直接影响着孩子。

孩子可塑性强,善于模仿,这就更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孙敬修老前辈曾对家长们说:“孩子们的眼睛是照相机,脑子是录音机,你们的一言一行都刻在他们的心上,要做好榜样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榜样是无声的语言,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应首先做到。所以家长要远离一些坏习惯,远离电视、远离扑克牌、远离麻将、远离酒精,多看书、多学习、多劳动,给孩子带个好头。

做父母的一定要知道,当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不只是一种形式,更需要的是一种责任,“玉不琢,不成器”,良好品质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长期不断内化的过程,更需要父母的耐心与坚持,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父母任重而道远,不要因为工作忙,而忽略孩子的感受,失去关心孩子的机会,金钱物质是有形的,而孩子的未来是无形的,应该尝试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去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的心灵产生共鸣,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才能快乐成长,这是良好品质形成的前提,只有父母的爱与关心,孩子内心的羽毛才会变得丰满,自信心才会增强。

作为父母,千万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父母一旦答应了孩子的事一定要兑现,对于兑现有困难的事,就不要轻易许诺。如果父母经常言出不行,说话不算话,就会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孩子对父母的崇信、敬仰与爱戴,就会由于你的失信次数而递减。再者,如果作为父母经常说话不算话,孩子也会下意识地效仿,对自己说出的话不负责任,便会成为他的一种不良习惯。看看我们古代讲诚信的曾子是怎么在孩子面前信守承诺的: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于是曾子把猪杀了。曾子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生活中家长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比如,当你乘车时,遇到年弱的老人,此时你主动站起来让座,这小小的细节,会让孩子学会怎样帮助别人,学会感恩,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使孩子在润物无声的细雨中,让心灵受到熏陶,会让孩子受用一生的。

6岁孩子的父亲孙明说,在此次汶川大地震中,我把给儿子过生日买礼物的钱省下来,捐献给灾区的小朋友,钱不多,但意义深远,让他明白,怎样做一个有爱心的人,让他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周六、周日我会让他参与到我的工作中,让他知道父母赚钱是如何辛苦,更让他懂得劳动的快乐。

与此同时,家长应该走出成绩高于一切的误区,良好的品格能赢得别人的尊重,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数,孩子幼小的心灵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随手的涂抹与精心的勾画,其结果一定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境界,作为家长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与孩子一起成长。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素质自我提高的一个过程,记得日本有一位资深的教育家福泽谕吉说过:“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可见父母榜样的重要性。王女士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孩子小的时候,王女士因工作忙忽略了孩子,有时甚至几天看不到他,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格变得异常暴躁,而且在行为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一次放学,王女士发现他书包里多了一个文具盒,而此时王女士没有去责怪他,相反自责起来,她不断地责问自己:“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你是怎么做家长的?”那次事件以后,她放下了许多工作,看了许多关于教育方面的书籍,听专家讲课,留更多的空间与机会跟孩子交流与沟通,了解他的想法与内心世界,在王女士的不懈努力下,配合老师的辛勤培育,孩子改变了许多,进步很大。

总之,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明智的父母都会以身作则,以身垂范,来引导不听话的孩子,给孩子做出好的人生榜样。希望所有的家长朋友都能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孩子的好榜样,做孩子的好老师。

进行诚信教育,让孩子尝到守诺的甜头

诚信,指真实、诚恳、守信。中华民族历来都崇尚诚信,并以此作为立身之本、处世之道的美德世代相袭。诚信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要旨,是高尚的伦理、道德的具体体现,古人把信誉看做生命。做人要讲人格,要真心实意;做事要以诚待人,诚实不欺。诚信作为中国社会人们的人格标准,在中华5000年的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着巨大的制衡作用。所以,父母要在孩子小时候就注重对孩子的诚信教育,让孩子成为讲诚信的人。

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讲究诚信的人数不胜数。先来看几个著名的讲究诚信的故事吧:

小时候,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大胆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在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政史上留下污点。

可见,诚信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尊重。北宋词人晏殊,就是一个以诚实著称的人。在他14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题目是自己10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

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作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通过这两个故事,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良好的人格是成功的关键。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少一些眼前利益个人得失的计较,多一些注重诚信的社会实践。诚实的人有时会觉得自己受委屈,却不知旁观者往往通过你的为人诚信程度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因此,家长完全可以坦率地告诉孩子,有时候诚信的人会吃点眼前的小亏;但往远看,社会越来越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才,所以说诚信并不吃亏。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是得不偿失的。

现实社会中,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人们急于要富起来,有的人为了聚敛财富,不择手段,唯利、唯我。此风未能得到有效遏制,甚至在许多社会活动中蔓延开来,对于社会生活和学校教育已经造成不利的影响,处于价值观生成过程中的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消极影响。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如何引导孩子做一个诚实守信、言而有信的人,对于完善他们的人格品质就显得十分重要。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做到诚实守信呢?

第一,父母亲必须做出表率。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父母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父母亲在与人相处时,应注意做到对人诚实,言而有信。如对待单位工作,应该是认真负责,用心去做,认真履行自身职责。社会生活中也是如此,如答应了要帮助生病的邻居家爷爷送煤气罐,结果第二天下雨了,那也应带着雨具去。否则,就会给人家的生活造成困难,让人感觉你是言而无信。这些虽然都是一点一滴的日常小事,但给孩子耳濡目染的影响却能保持一辈子。

第二,孩子生长在信息社会,家长应带着孩子多经历多见识,还要多分析、多思考、多实践,帮助孩子确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健康的人格。因为,社会始终青睐具有诚信品质的人。

第三,关注孩子的第一次。有的孩子虽然有自己的主见,但往往又比较稚嫩,做事难免前后不一,家长留心一点就会发现,如他经常要带到学校的书突然不拿了;他在接听别人的电话时会支吾其辞,语言不那么流畅;或家中出现了不知哪里来的用品、玩具;这时家长应及时询问,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孩子说出真话来。

第四,你给别人做出承诺时,应有一种心理准备,先考虑能否答应,再考虑实施时可能要遇到的困难和所付出的代价,能否克服困难去做到,如果无法克服就不要轻易答应;再次,承诺了就要竭尽全力去付诸实现。比如说一个孩子承诺借书,但迟迟不肯兑现,问起来便说自己忘了。但原因究竟是什么?可能是忘了;也可能是真的自己要用,但又不好说,便一再说忘了;也很有可能他还没有足够的诚信意识。其结果只会导致他人对自己的不信任,会影响自己的社会信誉。

第五,家长应善于以生活中的实例教育孩子,帮助他们理解:一个人拥有诚实的品德、言而有信的人格,才会有合作的基础,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才会有自立于世的基础。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品质,也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一个人拥有了诚信,就拥有了他人的信赖,也就拥有在社会上立足、创业、合作的人格资本。

现在我们知道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常以是否“诚实、守信”作为一个人的德性、行为甚至有无发展前途的判断尺度。诚信也是人与人之间能不能合作共事的基本原则,是人类交往合作的必要前提条件。相信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诚信的人,那么就要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培养,相信每个孩子都会成为一个诚信的人。

用自尊和自爱教育你的孩子

家长朋友经常听到孩子说:“我爱爸爸、妈妈!”“我爱爷爷、奶奶!”“我爱外公、外婆!”“我爱老师!”……孩子如此博爱,让家长心花怒放,但大家有没有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请看下面嘉嘉的故事,您是否也有嘉嘉妈妈这样的担心?

有一次,幼儿园老师打电话说,嘉嘉在幼儿园磕破了下巴,经校医检查不用缝针,上点红药水就行了。听后嘉嘉妈妈的心揪得紧紧的,准时去幼儿园接她时,当着老师和医生的面问嘉嘉痛不痛,她却跟没事似的。但一回到家,她就跟妈妈撒娇,说伤口痛,要妈妈抱。猛然间,嘉嘉妈妈突然对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答案。她爱身边所有的人,唯独缺少爱自己的意识。

英国作家毛姆说:自尊、自爱是一种美德,是促使一个人不断向上发展的一种原动力。家长们应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爱意识,使其因自爱而自立、自强,这将使孩子受用一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使其学会真正地爱自己。

自尊自爱是我们在生活中使用频率和熟悉程度都比较高的词语,也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自尊即自我尊重,是指我们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是一种尊重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心理。自爱,是指爱惜自己、珍爱自己的人格尊严。世界上最名贵、最美丽的衣服不是珍珠衫,也不是霓裳羽衣,而是知愧知耻、自尊自爱。一个人只有自尊自爱,才能在他人心中树立威严,赢得他人的尊重;一个人如果能真正懂得知愧知耻、自尊自爱,就会主动维护他人的尊严,把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结合起来,从而散发出高贵庄严的气质。自尊可以给人带来力量。

有一次,在某个班里,一个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举起手要求回答老师提的问题。可是当老师问到他时,他却答不上来。感到奇怪的老师后来问他为什么不会也举手时,这个学生哭着说:“老师,别人都会,如果我不举手,别人会笑话我。”老师由此感到了学生有一颗强烈的自尊心。他私下里告诉这个学生,下次提问时,如果会答就举左手,不会就高举右手。此后,每看到他举左手,老师都努力给他机会让他答,举右手时则从不让他站起来。一段时间后,这个学生变得开朗了,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是老师悄悄地把这个方法也告诉了班里其他几个学习不好的学生。结果,他发现整个班都变了。

由此可见,一个人如果有了自尊,懂得了自爱,其力量是巨大的。懂得自尊自爱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有一次贝多芬和歌德在热烈地交谈,这时德国的皇后和皇太子从他们身边走过,并向他们脱帽致敬,亲热地打招呼。贝多芬把头一昂,似乎什么也没有看见似的,歌德却受宠若惊,赶忙抖抖身上的尘灰,整整衣领,脱下帽子拿在手上,迎上去向皇后他们弯腰致敬。看见歌德这种卑躬屈膝的样子,贝多芬先前心目中这位诗人高大的形象顿时土崩瓦解了。因为,自尊自爱才能受到他人的尊重。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子女自尊自爱。可爸爸妈妈们,你们知道吗,孩子的自尊心是需要培养与呵护的。没有父母的耳濡目染,没有父母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很难培养起自尊自爱的意识,反而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

在公共汽车上,一对父母带着孩子上车,当售票员让他们付三份乘车费时,那对父母以“孩子还小,不用买票”为由,与售票员发生争执,继而恶语相向。约莫已有8岁的孩子一脸害羞和惊恐,缩着身不敢站直(分明是父母早已吩咐过,以免显出身高)。双方的争吵后来愈演愈烈,试图息事宁人的孩子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一枚硬币,正想交给售票员,却被母亲阻拦,还被狠狠地推搡了一把。看着在全车乘客面前丢尽脸面的父母,孩子拉着父母的衣角泪流满面。

实际上,父母们通常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要“好好做人”,但千言万语往往毁于你的一次行动。父母的一次无自尊的行动,更会毁掉孩子的自尊心。

教育孩子自尊、自爱。这是爱自己的另一大内涵,它与自主、自立、自信成正比,在形成良好个性,完善自我方面有很高的心理价值。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自爱呢?

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自己,让孩子懂得人人都有所长,人人都有所短;不要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产生自卑感,或因此自暴自弃。比如:节日里请小朋友表演节目,老师没挑选你,但这并不说明你是个笨孩子,回到家里你可以演给爸爸妈妈看,同时在家中对孩子要少一些偏袒、溺爱,多一些客观的评价。使孩子建立真正意义的自尊,而不是唯我独尊。

其次,家长要珍惜、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做孩子的朋友,常和孩子谈心,让孩子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参与简单的家政,倾听其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同时,要相信孩子的力量,满足其自我操作的要求,让孩子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增强其自尊、自信。此外,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当孩子兴致勃勃地将其作品给父母欣赏时,不要不屑一顾或过分挑剔,这种场合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肯定、鼓励和分享他的喜悦。

总之,孩子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处在父母的呵护下,他终究会离开父母的怀抱,去适应社会。当没有父母的保护时,做家长的唯有教孩子学会爱他自己。自尊和自爱是每个孩子应该从小培养的,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自尊和自爱的人。

让孩子吃掉碗里的最后一粒米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李绅的《悯农》的这句诗,相信各位家长和孩子都能出口成诵。这首诗,大意是农夫在中午的炎炎烈日下锄禾,滴滴汗珠掉在生长禾苗的土中。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这样辛苦得来。

有一个故事说,一个财主的儿子不知道稼穑之艰难,常到一个饭馆里吃饺子,但把饺子皮全吐掉,只吃肉馅。后来家里遭遇火灾,丽楼美阁一夕之间夷为平地,他成了乞丐,要饭要到这个饭馆,老板以饺子皮招待他,他深为感动。老板说,不用谢,这都是你当初扔掉的皮,我拣起晒干了而已。财主的儿子很惭愧,后来勤奋劳动,生活节俭,家道重又殷富起来。这个故事,也印证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些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也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就在不久前,非洲一些国家数以万计的人,因缺少粮食而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看得人触目惊心。

但是,很多人都在浪费粮食,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在一个电视剧中看到一段故事,在一家有很多地的土财主家里,三少爷因为受罚和下人一起吃饭一起下地干活。农忙季节,主人给长工们蒸的肉包子,三少爷只吃肉馅把包子皮都扔到一个供牲口吃的桶里,起先只有他一个人扔,后来有几个长工学着他的样子做,这一幕被老地主看见了,他什么也没说,转身过去把那些已经泡得腐烂的包子都捡了起来,一把把往嘴里塞。另外一个画面是在他的地里,望着金灿灿的粮食,老人家说:“一个不懂得珍惜粮食的人,不会是一个好庄稼把式。”这个关于粮食的故事提醒我们注意,当我们温饱不愁的时候,一定要想想那些灾年荒年,想想那些因为饥饿而死去的人们。

简朴的生活作风是一种美德。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就是简朴的典范。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居住在中南海西花厅,过着俭朴的生活。这从他居住的房屋及院落都可以看得出来。自他住进来以后,从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

20世纪60年代初,周恩来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恩来回国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周恩来的这一番话发人深省。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名人节俭的例子也是俯拾皆是。有人可能会说,总理节俭那是因为当时我们国家经济上不富裕,那不妨来看一个节俭的大富豪的例子吧。

已逝的台湾著名商人王永庆先生只有小学文化,他从一个米店的小学徒,成为身价上百亿的大富翁。在5·12大地震中为大陆捐献1亿元,在台资企业中排行老大,但他在日常生活中非常节俭。在开董事会时,或者出席公共场合时,人们常常可以看见他穿着打着补丁的旧西装,很多人不解地问他为什么要穿这样的衣服,他说:“有钱并不代表浪费,勤俭节约依然值得奉行。”

麻烦父母再给孩子讲一个节俭的例子吧。

故事说在很久以前,一个大财主家的儿媳妇,看到自家家财万贯,金银珠宝等应有尽有,怎么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饭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里,久而久之,被灶神爷告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帝一听非常吃惊,就下令天兵天将在第二天的午时三刻,下凡到这财主家作实地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一定严惩不贷。仁慈的观音菩萨听到这个消息,想给这家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当晚就托梦给这财主家的儿媳妇,要她把倒在泔水缸里的饭菜捞起来吃干净,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灭顶之灾。这儿媳妇睡到半夜一下子惊醒了,醒来清楚记得观音菩萨说话时的表情和所说的话。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己奢侈的行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里的饭菜捞得一粒米都不剩,把这些饭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干净,然后在锅里烘干,用油炒了让全家人连夜吃掉。

次日午时三刻,刚才还是晴朗的天气忽然变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忽然,三声振聋发聩的雷鸣电闪在这家的屋顶炸响,天兵天将来到她家厨房,在泔水缸里连续捞了三次,也没有捞着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复命。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从此这家人勤俭持家,不敢再浪费一粒粮食。

以上例子都说明了节约粮食的重要性,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良好品质。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节约粮食呢?

1.让孩子懂得粮食来之不易。浪费粮食的孩子,往往不知道食物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他们只知道有钱就可以买到很多食物。建议父母有机会带孩子去农村看一下农民是怎样播种、锄草、施肥、浇水的,让孩子体验“粒粒皆辛苦”。

2.不给孩子浪费粮食的机会。浪费的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虽然孩子没有把碗里的食物吃净,父母也把碗洗净了;当桌子上剩的菜孩子不爱吃的时候父母就会倒掉。这样就给孩子留下了浪费的机会。建议父母给孩子定量的食物,吃不完不可轻易倒掉。

3.父母不要吃孩子剩下的饭菜。如果孩子剩了饭菜,父母可视情况或督促他们尽量吃掉,或让他们把剩饭留下来下顿再吃。这样,孩子慢慢就会养成吃多少盛多少的好习惯。

4.带孩子去吃自助餐的时候,要给孩子讲明礼仪,要求孩子吃多少取多少,或者每次少取,不够再去取,而不要让孩子养成不是自己的东西就可以随便浪费的习惯。

总之,艰苦朴素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牢牢地记在心里并落实在行动上。家长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从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告诉孩子节约的意义,培养孩子的节约精神,一定不能让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

告诉孩子,不尊重别人就得不到别人尊重

尊重是一朵花,一朵开在心间的花;尊重是一条路,一条通往美好的路;尊重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尊重很重要,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对别人的尊重。而一个不尊重别人的人,自然也难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据说,在美国印第安保护区有个原始部落,在集会时有个规定,就是得赤身裸体地一起活动,这个特别的风俗,让他们饱受外人的白眼与嘲笑,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不愿改变这个传统。有一年,这个原始部落发生瘟疫,全部的族人几乎都被感染,于是他们决定到邻近的城镇里,邀请一位当地的医生前来帮助他们治病,这位医生一想到他们的传统,便感到相当为难,但是,看着跪在地上的求助者,医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不断地激起,最终他还是勉强地答应了。为了迎接医生的到来,原始部落的族人们赶紧开会决定为了尊重这位名医,所有人穿上衣服。所以,这天所有人都穿上特别的衣服,有的人基至打上了领带,聚集在教堂里,等待医生的到来,悠扬的钟声响起,医生缓缓走了进来,然而眼前的情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愣住了,这也包括医生本人。因为,老医生背着沉重的医疗器材走进来时,身上居然一丝不挂。

多么温暖的一则小故事,生命里还有什么比为了帮助对方而迁就对方的立场更让人感动的呢?我们都在追求幸福与快乐的生活,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享受真正的快乐呢?只要用心,我们就能享受真正的快乐与幸福。因为,人与人之间有着绝对的互动关系,那就像弹力球一样,你用多大的力打到墙面,球体便会以相同的力道,从墙面上弹射回来,故事里的原住民与老医生,心中都默默地牢记着尊重别人,也自然而然地行动了,而我们也可以相信,从此,老医生与这个部落将会相互尊重相互影响,而且不管什么样的变化,都会是最好的转变。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孩子总是以自己为中心,在说话和做事时根本不会去顾及他人的感受。如:给老师和同学取外号、别的孩子有困难时上前去围观、见到别人陷入困境时却幸灾乐祸、同学回答错了还在私底下挖苦人家、没有征求同学的同意就拿走人家的东西、不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些,并不是说孩子是自私的,而是幼小的孩子还不知道怎样去关注和尊重他人。如果长期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友谊,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们家长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让孩子从小学会尊重他人。

爱尔兰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者萧伯纳在苏联访问期间,和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姑娘玩了很长时间。分手时,他对小姑娘说:“回家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姑娘看了他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玩的是苏联美丽的小姑娘卡秋莎。”这番话使萧伯纳大吃一惊,后来他把这件事作为教训,铭记在心,并发誓要尊重他人。

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懂得尊重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满足他人的需要,让他有一种被需要的满足感,这对增加自信非常有效。只有懂得尊重的人才能受到尊重,才会以同样的方式去尊重别人,不会以打压别人的方式来凸显自己的能力,这也正是自信的真义。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质呢?要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别人的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首先,给孩子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空间,或是让他对某些物品拥有完全的支配权。只要是属于他的东西,他都可以随意发挥创意、自由玩耍。同时也要教导孩子,要懂得尊重别人的专属物品,让尊重与礼貌成为一种习惯。

其次,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要尊重他人,并向孩子们讲解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如:教育孩子要尊重长辈;上学、放学要主动向老师问好;遇到熟人要热情地打招呼;要热情地招待客人;请人帮忙时要用礼貌语;自己错了,要主动地向人家赔礼道歉等。

同时,要有意识地向孩子介绍自己身边人的性格特点,鼓励孩子学习他人的优点,并要教育孩子正确地对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学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谦虚地向别人学习,不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

在孩子出现有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当家长的,应该及时地向孩子们指出,因为孩子们有时会认为自己是在看热闹,是好奇,是和孩子们开玩笑,或是盲目地跟从别的孩子这样做。他们并没有体会到这样做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这样做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会挫伤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要平静地问问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然后有针对性地指出孩子这样做的严重后果。还要让孩子们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不受别人尊重的感受,让孩子明白,有教养的孩子是会同情别人,会主动帮助他人,会尊重别人……

人人都喜欢得到尊重,尊重是和他人交往的先决条件。教育孩子在社会上要尊重任何一个人,哪怕是一个乞丐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在家里就要尊重父母、长辈,在学校就要尊重老师,少数同学对老师的批评教育显得极不耐烦,甚至在公开场合和老师顶撞,让老师下不了台,缺少对老师最起码的尊重,喊别人绰号、背后说别人的坏话是不尊重别人的表现,也不利于团结,容易引发各种矛盾。教育孩子做事说话要考虑到他人的感受,要能宽容别人,与人为善,不能自私自利,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否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走上社会后迟早要吃大亏的。

纪律来自于自由,越是高压,孩子就越叛逆

现实生活中家长常有这样的感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脾气越来越倔强了,你刚说他几句他就十分厌烦,想让他这么做他偏那么做,成天与你唱反调。其实,孩子的这些逆反行为与父母的“高压强制式”教育方式有关,父母的高压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硬性要求过高

有些父母很少考虑孩子的能力、年龄和原有基础,硬性对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比如考试成绩一定要“双百”,要在班里排前三名,或片面地要求孩子学习多少知识。这些强人所难的做法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每天都在为实现父母的宏伟蓝图而疲于奔命,得不到休息,当日久天长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无法承受这些压力时,他们就会奋起以言语或者行动来反抗。

2.不顾孩子的意愿

一些父母为使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安排孩子学这学那,而且经常与别人攀比,可他们在辛辛苦苦地陪孩子四处奔波时,却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实际兴趣和爱好。如果孩子对家长安排的这些内容不感兴趣、不心甘情愿地去学,他是肯定学不好的,这时家长倘若再摆出长辈的架势采取高压政策逼孩子就范,很容易使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

3.对孩子专制粗暴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信奉“不打不成材”,认为对孩子要求严就是要体罚,当孩子做错了事或者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就开始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罚跪、罚站甚至逐之门外。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个性较温顺的孩子经常会屈服于父母的淫威,但同时也给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孩子会因此而变得胆小、懦弱和自卑;而一些个性较刚强的孩子则会在心里形成对父母的强烈不满,他们会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并不时地以反抗的形式来回应家长,最终导致逆反成性。

4.家长干预设限过多

有些父母在生活中给孩子设置了太多的限制,这也不行那也不准,有些父母则对孩子管得过细过死。孩子也是人,他们也希望有自己的自由,而家长对孩子干预、设限过多,会使孩子觉得自己的生活领空被全面侵入了。一位离家出走的孩子说:“他们一切都给我安排好了,我在家里就像一个木偶,一点自由都没有。他们越爱管我这管我那,我就越要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

5.对孩子缺少必要的尊重

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时不考虑场合,在众目睽睽之下对孩子就是一顿训斥;有些父母肆意侵犯孩子的隐私权,电话要监听、日记要偷看;有些父母以家长身份自居,对待孩子时总是居高临下、泰山压顶,孩子不服也得服。其实,每个人都不能忍受别人对其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的轻视与诋毁,处于成长中的孩子的自尊心更是强,父母的贬低和否定会强烈地刺激他们。如果自尊受伤,他们就会自然地进行自我保护,在态度和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这时任凭父母的批评再正确,孩子也会听不进去。

很多父母不耐烦跟孩子沟通,在孩子小的时候用高压的方式管教,一旦孩子长大,压不住时,问题就来了。权威高压的方式只会得到表面的服从,内心的不满会像火山一样,一旦爆发便不可收拾。所以小时候被权威高压管教的孩子长大容易叛逆,这个叛逆其实是积压已久的火山出口。

其实,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自由与纪律是人们言行的两个方面。自由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利用;纪律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和服从。一个是利用,一个是服从,缺一不可。自由与纪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英国思想家洛克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这是因为自由意味着不受他人的束缚和强暴,而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不能有这种自由。但是自由,正如人们告诉我们的,并非人人爱怎样就可以怎样的那种自由。”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自由行动不能不遵守纪律,要自由必须要纪律。对待自然界,人们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规律的自由。比如,人们可以从地下抽水,灌溉庄稼。抽水机安好了,庄稼种上了。想什么时候抽水浇庄稼,就什么时候抽水浇,很自由。但是,对待自然界的自由不能不要规律。违背自然规律,滥用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抽不上来了,就不自由了;不顾庄稼的生长规律,胡乱浇水,庄稼涝死了,再也不自由了。

在社会生活中,自由更离不开纪律。谁要行使自己的人身自由,就必须尊重他人的人身自由;谁要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就必须遵守不诽谤他人、不造谣惑众的纪律,在马路上骑车,你潇洒自由。但是,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你骑车逆行,撞了别人,你走不了;别人撞了你,你也走不了,都不会自由。

同时,父母还可以更进一步地告诉孩子:纪律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循和服从,遵循和服从客观规律,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是为了自由。遵守纪律的目的是获得更好、更多的自由。人们只有遵守纪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正确地利用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客观世界,获得自由。

遵守纪律又是为了保障自由不被破坏,纪律是自由的保障。遵守纪律,顺应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保证他人的自由,保证自己以后的长远自由。否则,违反纪律,破坏了他人的自由,自己受到了纪律的惩罚,失去了自由。

总之,只有让孩子明白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遵守纪律,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家长一定要为孩子理清自由和纪律之间的关系,在制定纪律时考虑孩子的自由,在给孩子自由时,也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

第三章 进行感官教育,让孩子快乐地活跃身心

为什么画家辨别颜色的能力特别强?为什么音乐家辨别音色的能力很强?因为他们的感官经过训练后变得很灵敏。感官也是需要训练的,如果孩子的感官不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一定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造成影响。如果孩子的各种感官都被训练的很好,一定会有更强的能力,甚至可以培养出孩子的特长。

家长是孩子感官训练的主要引导者。所以,家长要要从小多为孩子提供各种锻炼的机会,使用各种办法使孩子各种感知能力逐步加强,可以更好的领会大自然,更好的领会他人的意思,从而对事物的感受日益丰富、清晰、深刻,为孩子智力的发展打坚实的基础。

感官教育,快乐教育的基础内容

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视觉训练在于帮助孩子提高度量的视知觉,鉴别大小、高低、粗细、长短、形状、颜色及不同的几何形体;触觉练习则是帮助孩子辨别物体是光滑还是粗糙,辨别温度的冷热,辨别物体的轻重、大小、厚薄;听觉训练是要使孩子习惯于区分声音的差别,使他们在听声的训练中不仅能够分辨音色、音高,还能培养初步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嗅觉和味觉的训练则是注重提高孩子嗅觉和味觉的灵敏度。

有的家长不知道该如何训练孩子的感官,其实训练孩子感官的方法及内容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在游戏活动中有意增加一些内容,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训练。为训练孩子视觉的敏锐性,可以把环境布置成“森林”,在“树丛”、“山洞”等不显眼的地方,摆些小动物玩具,可以让孩子蒙上眼睛做“猜猜谁在叫”的游戏,或者和幼儿一起玩“听音找东西”的游戏,幼儿离藏着的东西越近,听到的声音越强;离藏的东西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机会可以训练孩子的感官。例如吃东西时,可以让孩子描述食物的味道。平日带孩子去公园散步、游玩,可以有意识地向孩子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什么在叫?”“哪儿飘来了香味?”随时启发孩子调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周围的一切事物,幼儿感知能力就能得到充分发展。

训练孩子的感官还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由易到难地进行,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当然在发展孩子感知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要使他们在充分获取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发展比较、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等思维能力,发展用连贯、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达和记忆、开展想象的能力,使孩子成为聪明的人。

以下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感官教育的回忆:

童年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经常玩“瞎子抓人”的游戏,非常有趣。在只有三口人的现代家庭,参加游戏可没这么多人,但一样可以玩。这不,我和孩子玩起了“盲人摸东西”的游戏。“我先蒙住你的眼睛。”说着我拿起冬天的围巾给孩子蒙住。之后,我找来小瓶盖,让他猜。

他把盖子拿在手里摸了摸,说:“是盖子!”

接着我从厨房捏了一点儿盐粒,叫他摸。

这可难了,他的几个手指把盐粒捏了又捏,说:“是糖吧?”“不对,哈哈。”我又把白砂糖放入孩子另一只手中,好让他有个比较。

见他猜不出,我本想提示他尝一下味道,没等我开口,儿子自己把东西放到嘴里尝起来了。“哈哈,那是盐巴,这是糖!”他乐得合不上嘴。

轮到我蒙上眼睛猜他放入我手心的东西了。这东西绵绵的,细如粉末,猜的泥土、各种调味品都被他否定了,这可惨了。“哈哈,猜不出了吧。”

我一急,把这粉末样的东西放到嘴里尝了一下:“呀!是什么东西,呸呸呸!”“是蚊香的灰!”儿子大笑。哇!亏这小子想得到!我摘下围巾,看到儿子一脸的坏笑。

后来,我和他玩“盲人走路”的游戏。

蒙上他的眼睛后,我说:“你往前走,感觉走到门槛时,就停下来。看你是否真的到了门口。注意,你的手和脚不能碰其他的东西。”

儿子开始走了,哈,这家伙竟然走过了头。

于是重来一遍,这回,还没到门槛就停了下来!

于是又重来,走了四五次,渐渐地,他能够准确判断门槛的位置了。

这位母亲用游戏来锻炼孩子感官能力的方式,既好玩又有效,值得我们每位家长学习啊。关于感官学习,有教育专家指出,感官的学习是要帮助孩子对教具有更好的认识,可以让你了解孩子能把握多少吸收多少,才能落实你的训练。学习三阶段的次序和具体做法,是按以下的次序进行:

第一阶段:本体的认识——其目的是在建立实物和名称之间的关系(先由物体——名称)。譬如家中用的由小到大,可以装在一起成套的糖果盒,就是很好的教材,父母亲用双手拿起整个盒子向孩子说:“这是红圆形的糖果盒。”反复地说到你觉得你的孩子了解了“物体”和“名称”之间的联系为止。

第二阶段:对照物的认识(由名称到实物)。母亲要确知前一阶段的效果如何,就对幼儿说:“请把那个红色糖果盒拿给我。”一面以期待的眼神盼望幼儿正确地拿给你为止(当然你得有两个以上不同颜色的盒子)。

第三阶段:类似物间的辨别(事物的确认和辨异)——当幼儿已经了解红色糖果盒并记住了这个名称之后,就指着各种类似物问幼儿说:“这叫什么?”他应该答出正确的名称“这叫×××”。假若答不出了,再帮助他反复说到会了为止(这样也同时训练了语言发展)。以上这些原则或过程,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第一要站在幼儿的立场来看,虽是极为新鲜但颇困难,因为小头脑中对于红色盒子、糖果,都不一定有深刻的印象。所以父母要有百分的耐心,十分用心来做这件事才行。

此外,家长必须注意孩子的年龄和他心智发展的程度,应该依照年龄层次的感官发展的敏感状况,以及孩子的实际情况,谨慎地思考策划,千万别着急!同时也要记住,现行的每一步骤,都关系到下一个步骤的进行,所以必须按照进展程度的模式去进行。

总之,训练孩子感官的方法有很多,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特点和每个家庭各自的条件,家长应该为孩子选出最适合的培养感官的方法,并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训练,孩子的感知能力一定会强大起来的。

进行细节教育,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是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完成学习任务的必备能力。观察是聪明的眼睛,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谈不上聪明,更谈不上成才。细致是培养观察的基本要求,准确是观察习惯的根本,全面是观察的基本原则,发现特点是观察的目的。

但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没有把观察力的培养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样最大的弊病就是抑制了孩子思考能力的提高。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观察,观察,再观察。”培养孩子观察的习惯,对发展孩子的智力是十分重要的。

巴甫洛夫说过,在你研究、实验、观察的时候,不要做一个事实的保管人。你应当力图深入事物根源的奥秘,应当百折不挠地探求支配事实的规律。这就是说,巴甫洛夫主张观察不但要准确,而且还应达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力图深入事物奥秘的程度。

但是,我们应该知道,观察能力达到准确无误并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的功夫,并非一日养成。比如,艺术家有一种艺术家特有的眼睛,人们认为是白色的墙壁,画家的眼里却认为是红色的、黄色的、蓝色的……博物学家能一眼认出动物、植物的种类,检测员则能从建筑物的外形上识别其不同的结构。当你沾沾自喜地买到一件“十分满意”的商品时,商品质检员一眼看出它是一件拙劣的仿制品……

要让孩子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如果一个孩子不会用眼睛观察世界,那么他就失去了很多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机会。在直接观察活动中,孩子们运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会获得深刻的直接经验,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够获得求真求实的态度和精神,甚至可以使孩子的人生态度得到健全的发展。对于孩子来说,观察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窗户,是思维的触角。孩子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就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对于开发智力也非常重要。

牛顿的孩提时代,对各种事物都喜欢仔细地观察,而且都力图透过现象看本质,把不懂的地方彻底弄明白。夜晚,牛顿仰望天空神往那眨着眼睛的大大小小的星星。心里想,这星星月亮为什么能挂在天空上呢?星星、月亮都在天空转动着,那它们为什么不相撞呢?刮大风了,狂风旋卷着沙石,人们都躲进了屋子里。牛顿却冲出屋子,独自在街上行走。一会儿,随风前进;一会儿,逆风行走。他要实地观察顺风与逆风的速度差,到底有着何种本质的差别。

像牛顿那样,观察能力较强的孩子,观察问题也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有的孩子写作文“我的妈妈”,他不仅注意到了妈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这些现象,还能通过这些现象,发掘出妈妈的内心世界来。有的孩子观察大自然的景色,不仅注意到花草树木、气温云彩以及鸟类的活动、土壤的变化,还能从这些变化中找出哪些景色是春天到来的象征,哪些景色是寒冬来临的预兆……

父母在鼓励孩子勤于观察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孩子善于观察的能力。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培养观察力的最好方法是教他们在万物中寻求事物的“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父母怎样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明确观察目的。孩子对观察的任务的了解直接影响观察的效果。观察目的越明确,孩子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观察也就越细致,越深入,观察的效果也就越好。孩子在观察中,有无明确的观察目的,得到的观察结果是不相同的。比如,父母带孩子去公园,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转半天,回到家里,也说不清看到的事物。如果要求孩子去观察公园里的小鸟,那么,孩子一定会仔细地说出小鸟的形状,羽毛的颜色,眼睛的大小,声音的高低等。这样孩子就能有的放矢地去观察,从中获得更多的观察收获。

激发孩子观察前的准备,特别是有关知识的准备,以便让孩子看得懂;同时要激发其求知欲,培养其观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孩子就会主动去认识事物。父母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他最熟悉的、最喜爱的、特征比较明显的、容易辨认的事物,激发孩子积极观察的强烈愿望。

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提问:“孩子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孩子们回答:“冬天!”“天气冷了就是冬天了!”孩子们不知道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当他们看到画满金色树叶的大树挂图时,他们才会知道是秋天,但实际的秋天并不像挂图上画得那样夸张,树叶是逐渐变黄的,还有些常绿树也不掉树叶,所以孩子们感受不到像挂图上那样的秋天。如果遇到认识秋天的课程,还是建议大家带着孩子们去实地考察,在野外散步、活动、收集各种树叶的同时,孩子们才会真切地感受到秋天的美。

在培养孩子观察力时,父母应注意多提问题,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观察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使孩子的观察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孩子的观察力主要是靠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逐渐萌发的,故根据孩子的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他们进行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是发展观察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促使孩子不断扩大观察事物的范围和深度,首先要培养孩子观察的浓厚兴趣,即应为孩子寻找能使之好奇的事物进行观察,或孩子对某一件事迷惑不解的时候,给予耐心解释,深入引导,细心观察。从好奇开始,引导孩子观察他们最喜欢的东西,这样孩子会自然对这些现象的观察发生兴趣。

让孩子学会倾听,改掉他的“抢话”习惯

随着时代的发展,孩子们学习的途径多种多样起来,光盘、电视、游乐场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在家庭中我们的父母时刻在注意倾听着孩子的表达,可我们的孩子可曾认真地倾听过我们叙事?是我们的教育模式跟不上时代了还是我们的孩子不会倾听了?

老师的问题还没落音,小手举得老高,眼睛发亮,身子直往上窜,嘴里不停地喊着:老师,我、我……一个学生在一片喊声中被叫起,其他的学生不是继续在喊,就是一声叹息。这是低年级课堂中最常见的场面。看上去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参与兴趣很浓。但是细想,不难体会出:这些孩子的目的只为先抢到问题,至于应该怎样回答,别的学生回答了什么,答的正确与否,有价值与否,孩子们都不关注!

这一现象的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们没有学会倾听。让孩子们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抑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但低年级的孩子由于不随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注意力不集中或集中时间短;直观思维占主导,凭兴趣做事,很难认真地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很难认真地独立思考课本中出现的问题;很难认真地去聆听别人的发言。如果家长长期忽视,很容易造成孩子不会听课,不会思考,不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杰出人物往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松下幸之助经营的诀窍之一,就是“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正如一位教育学家所说:“态度、信仰、感情以及直觉——都或多或少地投入到听的活动中去,从而集思广益。”

记得有一位哲人说过:“上帝给我们两个耳朵,却只给我们一个嘴巴,意思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外国曾有谚语:“用十秒钟的时间讲,用十分钟的时间听。”社会学家兰金也早就指出,在人们日常的语言交往活动(听、说、读、写)中,听的时间占45%,说的时间占30%,读的时间占16%,写的时间占9%。这说明,听在人们交往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善于倾听他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在谈话中,任何人都不可能总是处于说的位置上。要使交谈的双方双向交流畅通无阻,就必须善于倾听他人的谈话。善于倾听他人说话的人,懂得“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不仅能够及时地把握对方的信息,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而且能够让对方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加深彼此的感情,有利于人际交往。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发现许多孩子非常善于表达自己,但是却不会倾听他人,无法与人在交往中体现出真诚,甚至不愿意倾听他人的建议和忠告。事实上,每一位父母都应该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习惯,它将使孩子终生受益。

那么,父母怎样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好习惯呢?

首先,父母要善于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没有认真倾听孩子心声的习惯,这也是孩子无法养成倾听他人习惯的原因。经常有父母这样感叹:“孩子有什么话总不肯跟我说,我说什么孩子也不愿意听,真是拿他没有办法。”事实上,父母不善于倾听孩子,孩子说的话就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孩子便只会把自己的想法藏起来,而且,孩子还会感觉到父母是不尊重自己的,从此更加减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这种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倾听孩子的心声不仅是了解孩子心灵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孩子倾听他人的重要方法。父母必须定期抽出专门的时间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和赏识。

其次,教育孩子用心倾听他人。

许多孩子在倾听他人讲话时往往心不在焉,或左顾右盼,或处理他事,或摆弄东西,或不时走动,这种方式最易伤人自尊,说话的人往往觉得自己不被尊重,因此而不愿再讲,更不愿讲心里话,谈话不仅无法收到较好的效果,还会影响到双方的关系。

实际上,在人际交往中,孩子不仅要理解他人的情绪,而且还必须感受和体验他人的情绪。父母要教育孩子在别人愉快的时候与他分享快乐,在别人痛苦、失落的时候与他分担痛苦和失落,这种用心与人交往的表现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好感。

有些孩子在家里受到父母的宠爱,经常在大人说话的时候插嘴,不能认真听别人说话,这些不好的习惯其实都是大人造成的。父母一定要端正对孩子的态度,孩子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是一个与大人平等的人,如果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要想让孩子倾听他人是不太可能的,因此,父母既不能无视孩子的自尊,也没必要把孩子当成全家的中心,什么事情都围绕孩子转。应该让孩子懂得在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者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不要随便插嘴。安静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他人的礼貌。

再次,通过游戏训练孩子的倾听能力。

孩子能否认真倾听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训练的形式可以是游戏,可以是活动,只要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就可以。

一种良好的练习倾听的游戏就是传话法。比如,妈妈可以向孩子说一段话或者讲一个故事,要求孩子认真仔细地听完,然后再把这段话或者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听,妈妈则听听孩子讲得是否准确。或者每个人各出一段话传给其他人,当最后一个人把话传到发话人的时候,原话往往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这种游戏比较有趣味性,孩子往往会比较喜欢。

总之,倾听他人的心声是孩子必须具备的美德。孩子要与人融洽相处,流畅地交流,必须要先学会倾听。倾听他人既是一个听的过程,也是一个学的过程。在倾听他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从他人的言语中学习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识和他人的为人处事的态度与原则。

安静游戏,感官教育新方法

多年前,在一个妈妈级的友人聚会中,一位全职妈妈分享了她的人生经验——当她最小的孩子开始上学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每天送孩子们上学后,她就会赶紧到市场。因为她强烈地感觉必须赶快看到人,和人说说话。然而,当该做的事都办完,总还是得一个人回家。在家独处的时光,她总是焦虑地等待孩子们放学,来打破那一屋子的寂静。那段时间的生命煎熬并没有太快结束,接着,她开始有了身体的病痛。她除了就医治疗,同时也积极地寻求方法,改善自己的情况。后来,她选择参加自我成长课程,也常回娘家探望自己的母亲。现在,她的生活作息和先前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是心境却完全不同。不仅可以享受独处,平得地迎接每一天的到来,也和家人有更亲密的互动。

当时在座的与会人士,大部分是职业妇女,而且大多是身负要职的忙碌者。听了她的一席话之后,大伙儿像突然被提醒:自己是否有闲下来独处的能力?是呀!处在人生最忙碌时期的你我,是否有让自己舒缓、安静下来的时刻?

安静并不是可以立即达到的状态,安静必须是身与心和谐连结时,才能达到的境界。当我们不和他人相处时,就是自己的身与心赤裸裸相遇的时刻,此时就立即暴露出我们平常的身心相处状态——是身心分离呢?还是连接呢?

观察正在建构身心协调能力的孩子,就能特别了解身心相处的过程。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大多是自主、自动完成的,他就有机会锻炼自己的意志力,而让心智能逐渐控制自己的身体。这样的孩子显现出来的行为,是动作的协调与精确。例如:我想把椅子端起来拿到水槽前面,我就能控制自己的手脚完成这一连串的动作;我想剪刀剪直线,我就能控制自己的肢体达成目标。

相反的,如果孩子平常的活动多半不是来自自己的意志,动作总是被控制,就会逐渐丧失主动的能力。例如:只被允许坐在一处听成人说话,不能运用自己的能力探索环境;即孩子的身体并不是听令于自己的心智,而是受控于成人。当这个控制消失或薄弱时,身体失去了指挥,就只能任其本能的动力在身体流窜。这样的孩子所显现的行为就是脱序、不协调的动作。

当大部分的活动都是孩子主动完成而使得动作逐渐协调时,会让孩子的内在感到满足(我想做什么,我做得到,而且逐渐可以做得和成人一样好)。这时候孩子才会将肢体探索的兴趣转向超越平常的状态——安静。安静是必须透过个人意志力才能达到的肢体控制。

以下介绍如何和孩子经历安静的一些方法,首先是控制肢体不动来制造安静;在安静的状态下,可以听见平常忽略的声音,甚至有机会重新理解这些声音。此时安静就成为一种能力——超乎平常的理解力,让你重新了解环境以及自己和环境的关系。最后,当你能享受安静后,安静即能成为一股激发内在潜能的力量。

孩子需要有机会经历安静,更需要一个有能力安静的成人来引导他。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让自己安静的方法,或者去除无法安静的因素,让自己凝聚内在能量,并激发个人独特的潜能。下面我们就向父母介绍一下安静游戏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先关掉家中人为的声音(如:电视、音响等),以及可能会中断活动的因素(如:正在烧的开水、电话等),再邀请孩子和你到较安静、舒适的地方(如:书房、卧房)。

2.告诉孩子这是一个特别的活动,你现在要让自己的头(或是手、脚等,你自己觉得最轻松、最容易开始的部位)不动,接着请孩子注意看你:自然放松身体,保持全身寂静不动数秒。

3.询问孩子是否看到你刚才头部完全不动,然后请孩子也试试看。给予孩子明确开始和结束的信息,例如:当你说开始,就必须不动;当你弹指(或以双唇轻弹一声)就表示结束。

4.依刚才约定的信息让孩子重复练习,过程中你也必须和孩子一样保持静止不动。

5.更换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步骤2~4的方式继续进行。

6.根据孩子的兴趣以及能安静的能力,变换不同的身体部位,最后练习全身不动,并且逐渐加长静止的时间。

第二阶段:

经过第一阶段的活动,你和孩子已经可以共同创造一段寂静的时光,此时环境中的声音就显得格外地清晰。

1.在孩子能静下来维持不动一段时间后,邀请孩子闭上眼睛,然后注意听见什么声音,并告诉孩子等你的指令后再张开眼睛。

2.邀请多位孩子安静闭眼倾听一段时间后,再请孩子们张开眼睛,分享彼此刚才听到的声音。

第三阶段:

确定孩子已经能控制自己的意志进入安静,并敏锐知觉环境中的声音后,就可以尝试做此阶段的活动。

1.邀请孩子坐下来,先请孩子静坐不动,然后轻唤孩子的名字。当孩子听到自己的名字后,再以最安静的移动方式,走到你的身边。

2.也可以走到离孩子有一段距离的地方(多次练习后,你甚至可以在门边或隔壁房间),轻唤孩子的名字,然后等待孩子安静地走向你。

3.呼唤所有参与此活动的孩子名字。

总之,现代的孩子(包括成人)往往暴露于过多的感官刺激,以及动作经验不足、运动量不够,不仅阻塞了感官知觉的发展,也阻碍了身心的连结。如果我们希望提供孩子一个能培养敏锐感受力,协助身心和谐,并开发个人内在心灵力量的环境,就必须先从成人做起,减少置身于过多的刺激与资讯中(例如:关掉电视、谨慎地节选资讯来源),腾出时空让自己有机会独处,让自己和孩子有机会经历安静。

提高孩子的反应能力,让孩子果断作出判断

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人做事不果断的性格形成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很可能是父母影响的结果。为人父母,应该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父母在孩子面前必须果断,用自己的果断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孩子提出来的要求,该满足的满足,不该满足的,要态度坚决地拒绝,向孩子讲明原因。

孩子做事拿不定主意、犹豫不决、不果断是意志薄弱的表现。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种:

1.成人过于保护,孩子依赖性强。成人出自“好心”,唯恐委屈了孩子,一味包办代替或过多干涉孩子的事情。这样,孩子就无独立做事的经验,一旦遇事让他拿主意时,就不知所措,祈求别人的帮助。

2.成人要求过分严格,孩子自信不足。爸爸、妈妈望子成龙心切,对待孩子往往期望过高,总是不满意孩子的表现,赞许少,批评多。有的爸爸、妈妈还让孩子做力不能及的事,又不帮助他,结果,孩子常常感到失败的痛苦,无自信,害怕做错事,更拿不定主意。

从小培养孩子的自我决定意识,有益于孩子的性格发展,父母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和褒奖孩子的果断精神和行为,批评孩子的畏缩和疑虑行为。有些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的就让他自己决定,以免孩子养成依赖心理。父母之间的矛盾不要暴露在孩子面前,否则孩子会无所适从,不知道谁对谁错,久而久之形成性格上的游移不定。

父母不要对孩子采取吓唬手段,这样孩子往往胆小怕事,前怕狼后怕虎,这也是形成孩子“犹豫状态”的重要因素。

不论是在家庭中的婴孩或进入幼稚园的幼儿,不但应该把感官训练列为首要项目,更应该在过程中不断地求其更精确、更敏锐,使幼儿的视、听、嗅、味、触觉都能够灵敏而精确。借以让幼儿认知、辨异等潜能得以充分发展,进而产生分析、综合、研究、判断等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和行为基础。

训练方法并不是教孩子认多少字,背多少诗,而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训练:

1.在运动方面,要训练孩子爬行、翻身、坐、站、走,以及跑、跳、上下楼、拍球、跳绳、走平衡木等能力。有的家长因为孩子不会爬行,就不管不教,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该用手推孩子爬行。孩子不会跳绳,可以让孩子先练手摇的动作,然后练腿跳的动作,再练协调在一起的动作。

2.训练孩子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从训练孩子能抓住大的、近距离的东西,能摆弄物品,最后能拆装物品等。孩子躺在床上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去抓东西,家长可以用细绳拴住一个小玩具,在孩子眼前逗晃,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学会用手去抓悬挂物。

3.要训练孩子的感知觉。新生儿已经有了视觉、听觉和触觉反应,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看,注视、追踪彩色的、运动的物体来训练孩子的视觉;通过让孩子寻找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听音乐、给孩子读故事等来训练孩子的听觉;通过和孩子拥抱,用粗毛巾擦身体,让孩子翻跟头、玩沙土、游泳等来训练孩子的触觉。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体味丰富的色彩、声音、气味的刺激。

4.要训练孩子的认知能力。教孩子认识曰常用品,掌握它们的名称,并且要多教孩子一些常识,例如,一星期有几天,太阳从哪边出来和落下,一斤有几两,教孩子认识时间、认路和乘车等。

5.在孩子还不会说话时,就要多和孩子说话和交流感情。让孩子多听音乐、对话、儿歌、故事等,在娱乐中教孩子发出简单的声音,直到教会孩子简单的字词句子。

6.家长要多拥抱、抚摸和逗引孩子,来训练孩子的交往能力。多让孩子与他人接触,和小朋友玩,不要把孩子孤单单放在一边不管不问。

7.要训练孩子的生活能力。例如吃饭、喝水、穿脱衣服、坐便盆、擦屁股、系鞋带等,逐步训练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对于七八岁的孩子,要想提高智力水平,不能仅仅着眼于训练学习能力,还应该在心理专家科学指导下,训练他们的注意力、自制力、反应能力、协调性、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下面我们就介绍两种简单易行,有效提高孩子反应能力的游戏:

1.大西瓜、小西瓜

当家长喊“大西瓜”的时候,孩子要比划“大西瓜”;当喊“小西瓜”的时候,要比划“小西瓜”。可以逐渐加快喊口令的速度,还可以反复喊“大西瓜”,然后突然喊“小西瓜”等,用来增加游戏的难度和趣味性。还可以做的动作与口令是相反的,也就是当喊“大西瓜”时,比划“小西瓜”。

2.指指点点游戏

妈妈(或爸爸)和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孩子把右手放在妈妈的左手上,妈妈一边拍孩子的右手,一边有节奏地念:“鼻子、鼻子、眼睛”,孩子必须很快地指到妈妈最后说出的“眼睛”。妈妈说:“鼻子、鼻子、嘴巴”,孩子就要迅速地指到自己的嘴巴。然后,妈妈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

相信以上这两个游戏可以帮助孩子轻松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总之,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很重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很重要,有很多简单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反应能力,家长只有有意识的和孩子做一些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反应能力加以关注,孩子的反应能力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

让孩子做集中精力的全面练习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几乎是他们的通病,也是困扰广大家长们的一个巨大的难题。大多数父母最为苦恼的是:“怎样才能提高孩子的精神集中能力呢?”

要想让孩子的注意力变得集中,首先要仔细分析孩子“做什么都精力不集中”的原因。分析一下孩子的健康状况。如果健康方面没问题,那再从家庭环境、孩子做事的动机、所结交的朋友的影响或者家长过分要求等方面查找原因。

很多父母都是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外部因素,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因素,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导致这一结果,先从内部开始改善吧!那么如何针对家庭环境因素,解决孩子注意力的问题呢?在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方法:

入学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孩子牙牙学语开始,家长就要特别注重这一点。无论教他什么,无论教到什么程度,即使是吃饭,只要看到孩子的注意力分散了,就马上中途叫停,让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有的家长却认为,虽然注意力不集中但学一点总比不学好。其实,这种错误的想法恰恰形成了孩子做事三心二意的坏习惯。

入学后。孩子刚刚入学,家长可以先不注重孩子的成绩,而把学习习惯的培养看得至高无上。一方面反复告诫他认真听讲,同时加强与老师的联系,从老师那里了解孩子上课的表现,以便针对性地教育。然后,家长可以每天让孩子复述上课老师讲的内容。如果他说得出来,当即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他兴趣大增,听讲更加认真了,每天一放学,就急不可耐地给家长讲上课的情况。这不仅促使他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同时也让他复习了功课,真是一举两得。

另一方面就是监督他做作业时保持精力集中。具体做法非常简单,当他在家中复习功课或学习时,要将书桌上与他此时学习内容无关的其他书籍、物品全部清走。在他的视野中,只有现在要学习的科目。这种空间上的处理,是训练他注意力集中的最初阶段的一个必要手段。慢慢的,他的思维集中起来,然后逐渐开始强化。即不断地加进一些干扰因素。先是不再拿走书桌上的其他东西,接着可以放点音乐等。

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他集中一切精力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一件事情一件事情串联起来,就组成了孩子美好的一生。

家长可以尝试鼓励孩子做笔记,抄东西时精力会相对集中一些,另外,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要自个儿想问题,即使是与课本有关的问题也不要在课堂上研究。帮助孩子找出走神的原因,是什么东西吸引他的注意力?去掉它就是了。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以下好习惯: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一些孩子因学习负担重,因此,一到晚上便贪黑敖夜。结果早晨不能按时起床,即便勉强起来,头脑也是昏沉沉的,一整天都打不起精神,有的甚至在课堂上伏桌睡觉。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任务要在白天完成,白天无精打采,必然效率低下。所以,如果你是“夜猫子”型的,奉劝你学学“百灵鸟”,按时睡觉按时起床,养足精神,提高白天的学习效率。

2.学会自我减压

孩子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很重,老师、家长的期望,又给同学们心理加上了一道砝码;一些同学自己对成绩、考试等看得很重,无异是自己给自己加压,必然不堪重负,变得疲惫、紧张和烦躁,心理上难得片刻宁静。因此,要让孩子学会自我减压,别把成绩的好坏看得太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孩子平日努力了,付出了,必然会有好的回报,又何必让忧虑占据心头,去自寻烦恼呢?

3.做些放松训练

舒适地坐在椅子上或躺在床上,然后向身体的各部位传递休息的信息。先从左脚开始,使脚部肌肉绷紧,然后松弛,同时暗示它休息,随后命令脚脖子、小腿、膝盖、大腿,一直到躯干部休息,之后,再从脚到躯干,然后从左右手放松到躯干。这时,再从躯干开始到颈部、到头部、脸部全部放松。这种放松训练的技术,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较好地掌握,而一旦你掌握了这种技术,会使你在短短的几分钟内,达到轻松、平静的状态。

4.做些集中注意力的训练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杨乐、张广厚,小时候都曾采用快速做习题的办法,严格训练自己集中注意力。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在心理学中用来锻炼注意力的小游戏。在一张有25个小方格的表中,将1~25的数字打乱顺序,填写在里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从1数到25,要边读边指出,同时计时。

研究表明:7~8岁儿童按顺序找到每张图表上的数字的时间是30~50秒,平均40~42秒;正常成年人看一张图表的时间大约是25~30秒,有些人可以缩短到十几秒。可以给孩子多制作几张这样的训练表,每天训练一遍,相信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一定会逐步提高。

总之,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的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很重要,培养孩子集中精力做事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抓住孩子的特点,在生活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注意力的训练,孩子的精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做事的效率也就会越来越高。

反复与笔记,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一块生铁的价值,通过几次重复的锻打就可以变成一块马掌或者火钳,这时候它的价值是几元钱;再通过千百次重复的动作它就可以用来作为刀具或锅子,那么这个时候它的价值是几百元;再通过千百次重复的锤炼它可以用来做重要的精密仪器,那么这个时候它的价值是几千元;再通过上万次重复的动作它可以用来做航空器材,那时候它的价值无法估量。

做事也是一样,不要让孩子以为重复的事情很枯燥,如果连重复的事情都不屑做的人,他只配打打杂,什么成就也没有。成功人士为什么能成功?他们就是把复杂困难的事情拿来经常做,日积月累之下,困难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那么他们还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呢?

一个卖蜂窝煤的来到一户人家,恰巧主人不在家。门后鸟笼里挂着一只鹦鹉,卖蜂窝煤的敲门,屋里传出来声音“谁啊”,卖蜂窝煤的回答说“卖蜂窝煤的”,随后没有了下文;过了一会儿卖蜂窝煤的又敲门,屋里传出来声音“谁啊”,卖蜂窝煤的又回答说“卖蜂窝煤的”,随后又没有了下文;如此一问一答数次之后卖蜂窝煤的气得口吐白沫晕倒在地,过不一会儿主人回来了,看到门口躺着一人口吐白沫,很是纳闷,自言自语“谁啊”,这时房子里传来回答“卖蜂窝煤的”。

这个小故事说明了重复学习的重要性,不是你笨得一无是处,而是你没有想要学习的态度和想法。你会比一只鹦鹉还笨吗?一首歌用心唱一千遍每个人都能成为歌星。

人脑所记忆的东西,会被逐渐淡忘。记忆得越肤浅,淡忘得越快;记忆得越深刻,淡忘得越慢。当淡忘所需要的时间达到比剩余寿命还长时,就终生不忘了。

除了重复,记笔记对于记忆也非常重要。我国唐代诗人李贺有随时笔“记”真知灼见、帮助脑“记”的习惯,铸就了很多名诗佳句;明代的张博对极感兴趣的书籍,往往采用手抄六七遍的方法来帮助记忆;清代的李慈铭,一生写了大量的笔记,长达几百万字;顾炎武为了加深对《资治通鉴》的记忆,曾经在青年时代将其全部抄录下来;鲁迅曾经借助手抄《地球浅说》的方法来帮助大脑记忆自然科学知识;竺可祯曾经在38年里每天都抄录气象预报;吴晗抄录了二十来万张小卡片来帮助记忆明史。

在国外,也有很多名人进行了类似的活动帮助记忆:列宁通过作摘录和眉批笔记,来帮助大脑记忆读过的书籍中的精粹;托尔斯泰曾经在51年里每天都写日记,以此来帮助大脑记忆。他还说:“身边永远要带着铅笔和笔记本,读书和谈话时碰到的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话语,都要把它记下来。”;前苏联的马雅可夫斯基经常将在睡梦中浮现的佳句在醒来后写在烟盒上,以此来帮助记忆;果戈理在请客席间,为了帮助大脑记忆,将上写美味佳肴的菜单全部抄了下来;凡尔纳用手写了几百本笔记来帮助大脑记忆;T.布赞习惯于用精少简全的思维连线图去帮助大脑记忆繁多杂乱的知识与经验;歌德的门生爱克曼通过笔“记”老师讲话,来帮助大脑记忆歌德通过语言显露出的真知灼见;杰克·伦敦用“将各种场合下得到的真知灼见和趣闻轶事记在小纸条上”的办法帮助记忆。

记忆的深浅不仅与刺激的强度有关,也与重复的次数直接相关。在一定条件下,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深刻。每周一歌或电视剧插曲,刚听第一遍时感到陌生,然而听一周下来,你便基本会唱了。

记课堂笔记,是孩子在学习中必须做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为了以后复习使用,更重要的是它能让孩子在学习时高度集中注意力,深入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笔记是孩子积累知识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