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材管理实务(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04:02:54

点击下载

作者:孙雪亮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教材管理实务

高校教材管理实务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高校教材管理实务作者:孙雪亮排版:青杨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8-01ISBN:9787309075427本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内容简介

作为教材管理的入门书,本书比较全面、系统地向读者介绍高校教材部门应该怎样规范、有效地开展教材管理工作及其思路与方法。全书分为三大篇幅(基础篇、实施篇和提高篇)共十四个章节,基础篇主要介绍教材管理的概念、内容、环节、思路、制度建设、存在的法律风险和仓库的管理工作;实施篇详细介绍教材管理各项环节的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如教材计划的编制、认定、整理、征订、采购、协调、验收、发放、调剂、积压处理、收退、盘存、结算,以及教材管理工作总结、研讨与评价等;提高篇则提出了优化教材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强调培训工作对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开展培训活动等。最后介绍了分校的教材管理工作。

本书的特色在于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性,在向读者介绍教材管理基本知识的同时,又用较大篇幅详细叙述了每个教材管理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提出许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书可作为高校广大从事教材管理工作的同志、教务工作者和教材研究人员的参考书,而且对出版社和供书单位了解高校教材部门的教材管理活动,从而及时、有效地做好教材供应服务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序

自教育部启动“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教育”试点以及“高等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以来,十多年来,开放远程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乃至学习型社会的建设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开放远程教育的迅速发展,随着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在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运用越来越广的今天,教材的征订、配送等管理工作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面广量大的、学习者自主选课等多样化、个别化的需求,提出了及时性、准确性的配送要求,它需要对传统业务流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构建新颖的、科学合理的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和物流体系。这也是开放远程教育对支持服务提出的必然要求。

上海电视大学孙雪亮同志长期从事教务和教材管理工作,并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研究,有着较为丰富的积累。开放远程教育的教材管理既属于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但又不同于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自2003年起,上海电大的在校生规模始终保持在10万人以上,反映了面广量大的特征。他在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大量素材、样本的概括和提炼,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改革和规范流程,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并整理汇编成书,使教材管理工作减少了盲目性,增强了科学性。多年来,教材发行工作一直得到上海电大44所分校及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好评,每学期的按期到书率始终在98%以上。

本书分基础篇、实施篇和提高篇,以电大开放远程教育为基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高校教材部门应当如何规范、有效地开展教材管理工作及其思路与方法,其中既包括了教材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基本环节、基本思路、制度建设、法律风险的防范、仓储管理等,也涵盖了教材管理的操作实务,即教材计划的编制、认定与整理,教材的征订、采购、协调、验收、发放、调剂、积压处理、收退、盘存与结算等。特别是提高篇的内容令人印象深刻,即教材管理工作的优化、培训及分校的教材管理。这部分内容是孙雪亮同志通过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形成的经验总结,也是本书的精华部分,他回顾了自己在教材管理方面过去做了什么,怎么做最好等问题。在教材管理工作培训部分,主要围绕如何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材管理工作者队伍这个问题展开。上海电视大学作为一个系统,在整个系统内培养优秀的教材管理团队对践行“为了一切学习者,一切为了学习者”的办学宗旨尤为重要。在分校的教材管理部分,他将征订教材的流程等做了详细介绍,还将工作中的流程单等列入其中,对分校的教材管理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对从事高等教育及开放远程教育的教材管理工作者来说,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参考书,它对教材管理既有系统的叙述,也有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并上升到理论,充分体现了教材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在此,特别向广大读者推荐本书,并希望本书为广大从事教材管理工作的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陈 信(上海电视大学副校长、教授)2010年7月前 言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也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在稳定学校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科学地管理好教材,就必须认真地研究教材管理活动及其基本规律和方法。

然而,在不少的人看来,教材工作只是一项与体力劳动有关的工作,整天忙忙碌碌干的不过是“搬搬发发”的事情,没有多大的“技术管理”含量。因而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对它的关注程度不像其他(如教学、教务)工作那样的突出,对教材管理的研究活动开展得也不多,有一些发表的文章,但总的来说,系统性、较全面地介绍教材管理的著述可谓少之又少。

由于教材工作是一项比较专业化的管理工作,其管理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但是长期以来,教材工作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人们对它的认识远不够全面,因管理工作滞后、管理操作的不规范等所引起的教材管理问题始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有的已影响到了教学活动。

本人已从事教材管理工作多年,对教材管理深有感触,每当我遇到教材管理中的困惑问题时,我就想,应该怎样来解决这些困惑问题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帮助解开这些疙瘩?要是手头能有一本教材管理方面的参考书为我指点的话,那该多好啊!虽然最后这些困惑问题也许会被一一的化解,但是不是还有许多从事教材管理的同志可能也会碰到像我一样的困惑问题,该如何尽快地帮助他们破解呢?同样,还有不少刚接手教材工作的同志,跟我谈起刚踏上教材工作岗位时,不知道该如何去尽快地适应并做好这份工作?另外,怎样做好教材管理工作,也一直是高校教材管理工作者长期以来努力探讨的课题,今后还将继续地探讨下去。所有这些,都是我萌生编写《高校教材管理实务》一书的初衷。虽然我不敢说这本书是在为从事教材管理工作的同志指点迷津,但我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管理经验和工作体会告诉他们,与他们分享,助他们一臂之力,让他们少走些弯路。《高校教材管理实务》一书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并在总结教材管理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完成的。

全书分为三大篇幅(基础篇、实施篇和提高篇)共十四个章节,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高校教材部门应当如何规范、有效地开展教材管理工作及其思路与方法。基础篇主要介绍教材管理的概念、内容、环节、思路、制度建设、存在的法律风险和仓库的管理工作;实施篇详细介绍教材管理各项环节的运作程序和方法,如教材计划的编制、认定、整理、征订、采购、协调、验收、发放、调剂、积压处理、收退、盘存、结算,以及教材管理工作总结、研讨与评价等;提高篇则提出了优化教材管理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强调培训工作对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如何开展培训活动等。最后介绍了分校的教材管理工作。

本书力求使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实用性,既向读者介绍教材管理的基本知识,又注重实践性操作,在强调实践应用的同时,提出许多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可作为高校广大从事教材管理工作的同志、教务工作者和教材研究人员的参考书,而且对出版社和供书商了解高校教材部门的教材管理活动,从而更好地做好教材供应服务都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承蒙许多人士的热情支持和关心。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部长朱晓青女士对本书提出很多宝贵的意见;上海电大法律系焦娇老师也在百忙中审阅了部分章节的内容;上海电大嘉定分校原副校长谢步罡先生认真审阅了全书,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令我获益匪浅;上海电大副校长、陈信教授热情为本书的出版专门作序。此外,还有高放先生等也为本书提了不少建议。在此,向他们一一表示衷心的感谢!

另外,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曾参考了大量同行发表的有关文章,借鉴了其中的部分观点,同时利用了一些相关的网络资源,限于篇幅未能逐一列出,在此,谨向这些作者和相关机构表示诚挚的感谢。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责任编辑胡春丽博士为保证本书的出版质量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书中可能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观点,难免有不妥之处,恳切希望各地同仁和广大的读者给予批评指正。作 者2010年7月基础篇第一章教材管理概述

教材是学校教学、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重要反映,也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载体,它是学校进行教学的最基本工具,常被称为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条件(人才、教材、器材)之一。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是学校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工作的重要性可以理解为:如果教学质量是一所高校的生命线,那么教材工作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教材工作做得是否到位、教材质量的高低和教材能否在开学上课前及时送达学生手中,往轻的方面说,会直接影响到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质量;往重的方面讲,对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做好教材管理工作,对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和实现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材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有片面性,认为教材工作无非就是收订、采购和供应(发行)教材,再就是管好这些教材的进出账款,只要能把这些工作做好就算完事。教材工作留给人们更多印象的只不过是一项体力活动而已。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很多高校的教材管理部门正规编制少,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教材管理人员的素质一直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许多情况下临时工、返聘工等人员占了工作人员的大多数。可以想象,仅凭这样一支教材管理队伍怎么能保证教材工作的质量,又怎么去开拓、创新教材管理工作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与某些人的片面认识不同,从事教材管理工作的同志都有深切的体会,教材工作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体力劳动,更是一项集合了众多管理要素的系统工程,综合而言,它涉及计划(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材计划)、人员(在编、合同工、临时工)、场地(库房、临时堆放场地)、器材(打包机、手推车、运输车辆)、资金、信息、渠道、时间等诸多管理要素的组合。高校教材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复杂,要真正做好教材管理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确实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和探讨。

通常,系统性的教材管理工作应该包括:教材建设、教材选用、教材供应和教材评价等内容,简而言之,教材管理工作包括了“编教材”、“选教材”、“供教材”和“评教材”四个方面。为突出教材部门计划、征订和发行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本书重点介绍成人高校教材部门的教材供应与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也就是“供教材”的问题,其他有关教材工作中的教材建设、教材选用和教材评价等内容可由学校专门设立的教材建设委员会(或资源建设管理部门)来负责组织实施。

高校的教材供应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教材计划的制订、教材的征订、采购、发行、保管和结算等(见图1-1所示),这是教材部门日常最主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教材管理工作的重点,通常就简称为教材管理工作(下同)。图1-1 高校的教材供应与管理概图

为了使读者对教材管理工作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和了解,能较好地运用教材管理的基本知识去指导教材工作实践,本章将介绍教材和教材管理方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工作特点、管理原则和管理内容等,同时对教材部门的基本管理职能进行阐释,最后简要介绍从事教材管理工作所做的一些基础性准备。第一节 教材的概念

一、教材的含义(一)教材的一般概念

如前所述,教材作为育人的知识载体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任务顺利实施的基本保证。教师通过教材教学,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吸收知识,发展能力,教材在教与学过程当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虽然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离不开教材,学校搞教材管理的人员也常常要与教材打交道。但是,教材人员每天与之打交道的教材到底是些什么样的教材,教材与管理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教材工作该怎样去管理才好?等等,恐怕很少有人去认真、系统地进行过思考和总结。

所谓教材,通俗地讲,就是指学校或培训机构等用来给学生上课或学习的教学用书,它通常被认为有广义和狭义的解释。广义的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教学参考书和其他参考材料,如课本、自编讲义、自学手册、指导书、练习题集、视听光盘、音像磁带、学习资源包、网上教学资料等;狭义的教材一般就是指教科书,也叫做课本(包括所配套的学习光盘、磁带、练习册等学习资料)。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其能够学习系统的知识。高等学校的教科书除统编教材外,还包括自编教材。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材“家族”不断的发展壮大和人们对“教材”认识上的深入,一些研究专家认为,传统的定义已经不能反映出教材的本质,而教材概念的多义性与发展性,已成为比较客观一致的共识。(二)管理操作层面上的教材概念

本书不打算对“教材”含义作深入的探讨,这不是本书讨论的范围和目的。虽然至今学术界对“教材”一词的含义存在不同的释义,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教材”的理解和使用。提出“教材”的概念,只是让大家对身边所管理的教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从教材部门管理操作的角度出发,人们在实际工作中关心最多的是“教材”概念与教材管理工作之间的某种联系,如何准确把握这样的“教材”概念,使教材管理者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地管理好教材,让教材管理工作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分校服务,这是提出教材概念的用意所在,因为这在教材部门的管理操作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应当指出,本书所讨论教材管理中的教材一般都是指有形的教材,所谓教材管理主要是基于对这种有形教材的供应(发行)与管理,强调以教材的供应(发行)活动过程为管理和研究的对象,从而形成教材计划的制订、教材的征订、采购、保管、发行和结算等一系列工作环节。因此,本书述及的教材专指有形物的实体教材。

教材管理涉及的有形实体教材既有教科书,也有其他辅助教学资料。为便于阅读本书和具体操作,规定本书述及的教材一般包括教科书(课本)、学习指导书、练习册、复习资料、视听光盘、音像磁带和学习资源包等。另外,为方便管理和统计的需要,引入主教材、辅助教材和“唯一教材”的概念。如果读者希望对“教材”概念有进一步了解的话,请查阅其他相关的文献和著作。

二、教材的特性

与一般图书相比,教学使用的教材是有区别的,其主要区别在于:(一)计划性

教材是根据教学计划规定专门指定用于课程教学的教科书或其他教学材料,它具有刚性特征,没有经过特殊批准,一般不准随意变更,而图书无此规定要求。(二)准确性

准确性是教材发行的第二个特征,因为教材是按照教材计划要求征订的,而教材计划又是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形成的,教材必须符合课程教学的规定,它具有非常的严密性。有的教材还配有一系列学习指导、练习册和期末复习等辅导类资料,每一种教材和学习资料都必须一一相对应,不能搞错。如果教材错了,将严重影响教学(达不到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考试,造成严重的后果。(三)时间性

教材的发行具有明确的时间性,必须在开学上课前将教材送达学校和学生手中。而图书没有如此紧迫的时间要求,一般情况下,它也可以在开学后送达学校图书馆供人们借阅。(四)集中性

开学时间的统一性,决定了教材供应的集中性。要保证各个年级、专业的学生在开学上课前领到教材,按时开课,教材部门必须像打歼灭战一样,集中在寒、暑假这两个时间段里,精心组织,周密准备,动员一切力量加班加点,来完成教材的采购发行任务,确保教材课前发放到位。(五)多样性

教材分类的多样化特性,使得教材有主教材和辅助教材之分,有出版社发行教材和学校自编印刷的教材,有大学本科生用教材和专科生用的教材,有必修课教材和选(限选)修课教材,还有所谓的用于专升本的“补专(修)”教材等。而图书一般无需进行这样的教材分类。(六)专用性

指定具体的专业和课程使用,而不是其他的专业和课程。如梁小民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在电大是适用于工商管理、商务管理等专科专业的课程,而侯荣华主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则是适用工商管理、会计学等本科专业的课程,因为两者的教学要求是不相同的。(七)政策性

受国家政策调整影响,教材内容也随之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尤其是一些金融、财会和法律类的教材受政策调整的影响比较大。(八)多变性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教材为适应这一变化也需要不断进行改造、更新,与时俱进。因此教材改版的周期会越来越短,教材变更频繁发生(最典型的莫过于计算机方面的教材),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的任务越来越重,它是学校教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顺便提一下,教材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一定的珍藏性,这点与图书是有共性的。好的教材具有珍藏的意义,原因在于:第一,教材如果是自己曾经上课使用过的,内容比较熟悉,有的书里还直接留存本人的读书心得,对今后在工作中还有帮助,即使需要使用的话,翻阅起来比较容易和方便;第二,教材承载了自己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和记忆,是一笔难以用价钱来衡量的精神财富,具有某种难以割舍的情结,有许多人毕业一二十年后仍恭恭敬敬地把当初的课本放置在本不宽敞的书橱柜里即是很好的例证。不少家长也希望用这样的“教材”向自己的子女叙述这段曾经苦读的经历,以此教育和勉励子女将来像他(她)一样用功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有所成就。因此,好教材具有珍藏意义。

三、教材的分类

教材分类并无特别的定式,根据不同性质的归类和使用要求可作不同的分类,表1-1列出了在教材管理中常见的几种教材分类形式。表1-1 教材的分类续表

如果再进一步细分的话,例如按某一专业课程细分,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为例,则有: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西方经济学、组织行为学、货币银行学、公司概论、小企业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成本管理、流通概论、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国际企业管理、资本经营、企业信息管理、现代管理专题教材等。

另外,从出版社或售书商方便读者选购图书(教材)和利于自身管理角度考虑,也需要将图书(教材)按某种方式进行分类,这在书店和网上销售页面介绍中经常能看到。如按行业归类摆放图书(教材)则有:金融保险类、法律类、财经类、文学艺术类、计算机类、电子通信类、医药卫生保健类、轻工食品类、酒店旅游类、房地产类、建材建筑装潢类、汽车制造类、市场营销类、外语教育类及综合类图书(教材)等;按品牌图书(教材)陈列书目,如复旦卓越品牌系列教材有:经济学系列、保险学系列、21世纪物流管理系列、21世纪会展系列、21世纪管理学系列、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系列教材,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归纳起来,实际在教材管理的操作中,教材部门最关心的,也是运用最频繁的教材分类形式主要有:主教材、辅助教材、唯一教材、文字教材、音像光盘教材、网上电子教材(网上教学资料)和网络出版物有机结合的多媒体教材等。而其中文字教材和音像光盘教材是教材供应管理的主要实体(有形)教材。以广播电视大学的教材为例,文字教材一般有主教材、导学教材、实践性教材、形成性考核册、期末复习指导等;音像教材有录像(录音)的光盘和磁带、计算机网络课件及学习资源包等形式的教材。

了解和掌握以上这些教材的区别,对开展和指导教材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教材的质量

教材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教材本身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内在质量;二是教材制作印装和整洁无损的外在质量。教材内在(内容)质量好坏决定教材的生命和存在的价值,而教材的外在质量则影响读者的购买信心,甚至是使用。当然,无论哪种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教材的市场销售。

在教材采购发行过程中经常碰到的教材质量问题主要是教材的外观质量,如因排版、印装错误未能审出,导致教材内容出现错页、缺页、倒装、缺章少节、张冠李戴和开线、开胶等现象;仓库保管不善引起的折页、污损、霉点;以及发书运输途中教材因雨淋受潮或装卸货过程中野蛮装卸造成的教材破损、污染等,从而影响教材的正常发行。

另外,出版社为了降低成本,在设计和印发教材中常出现的所谓“质量”问题是:

1.教材封面千篇一律,出现同一种格调和颜色,唯一区别仅仅是教材的名称不同而已。这样做会带来的后果是出版社在包装打包时如果管理操作存在问题的话,几种书堆放在一起容易错装。把两种甚至几种不同的教材混装在一只包里,尤其当两种或几种书存在开面相同和厚度都比较接近的时候最容易发生混装现象,而且这种混装书是不可能一下子被发现的。学校教材部门收到这些书以后,一般根据发货清单,只对每件教材外包装上标识的教材名称和数量进行检查核对,如核对下来没有问题就不会将包装袋打开检查,同时在向下面分校发行教材时也按照此整包数量计算并发行。如果出现混装教材的话,只有等下面分校或班级发放教材时发现问题后再反馈上来。虽然问题会最终得到解决,但这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折腾,并且增加了管理成本,特别是运往外地的教材,影响更大。因此要求出版社在设计教材封面时对不同的教材应在格调颜色上有所变化,避免雷同,并在包装教材时必须做到正确无误。

2.教材版本随意变更。即教材内容未作修改,但为了迎合市场销售需要,在重新印刷出版时,没有按照版本升级原则就将几年前使用的旧版本包装成为最新的版本,用这样的方法来误导读者,以赢得市场销售,赚取利益。然而,有时这种做法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适得其反。因为学生总是希望要得到“最新版本”的教材,教材部门仓库本来可以继续使用的不少“旧版教材”,此时只能全部退回给出版商或供书商处理,其损失只能咎由自取。选取教材时应警惕这样的花招。

此类教材的“质量”问题,虽然不影响学生的实际使用,但容易造成教材发行步入“误区”,产生不必要的纠纷,所以出版社在组织设计教材封面和升级教材版本时一定要谨慎,考虑周全,维护大局,应尽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质量”问题。第二节 教材管理的概念

一、教材管理的含义

教材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因而教材的管理也必定有它的特殊性。教材管理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部分,其管理过程是管理者为了维护教学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对教材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控制和协调等的管理活动。就教材部门的教材(供应)管理而言,为努力实现这一目标,教材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要组织教材计划的制订、教材的征订、采购、发行、结算、存库管理以及组织对教材工作开展研讨、评价和总结等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它的首要任务和最基本的目标,就是确保教学用书在开学上课前及时足量地发放到每个学生手中,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这是一个刚性的要求,对教材部门来说,没有退缩和商量的余地。只有全力以赴,积极做好教材供应(发行)工作,确保教学用书,教师授课才有依据,学生学习才有内容,才能保障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高效的教材管理是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正因为如此,教材部门在抓教材管理的工作中,首先必须要让大家认识到教材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牢固树立一切为教学、为师生和为分校服务的思想。只有大家在思想认识上清楚、统一,任务明确,并积极投入到做好教材供应和发行服务当中去,同时推进管理工作的不断创新,教材工作才能不断取得进步,取得突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作出它应有的贡献。

当前,教材工作正面临一个改革、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时期,它由此而对新形势下的教材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教材部门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主动应战,乘势而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教材部门的管理任务将更加艰巨,责任将更加重大,从而对教材管理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教材部门唯有做出积极的应对,认真开展教材管理研究,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否则将无法跟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完成学校教材工作的任务。教材部门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做好教材的供应服务,保质保量、按时、准确地完成教材的计划、征订、采购、发放和结算。

2.管好、用好学校教材的专项资金,保证教材资金运用的安全、高效和收益。

3.加强制度建设,严格依章办事、依法行事,做到规范操作,科学管理。

4.抓紧实施教材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教材管理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5.重视库存教材的合理规划,减少积压浪费,加速资金周转,争取更多效益。

6.重视教材工作的研究和业务培训,重视总结、研讨和评价活动,把经验和教训转化成推力,切实推动教材管理工作的稳步发展。

7.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努力探索教材管理活动的规律和方法,以更好地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

8.发扬深入实际的工作作风,不断改进运行机制和管理办法,努力实现教材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教材管理工作的特点

任何管理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教材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其主要工作特点是:(一)紧密性

教材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工作与学校教学改革关系密切,因为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培养人才的规格不时地调整、教学知识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等,都会对教材计划、教材供应等带来影响。但教材如果不能很好地反映新的研究成果、跟上时代步伐,提高教学质量也就必然受到局限。因此,相应的教材内容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修改、补充,教材体系需要不断完善,教材管理需要与时俱进地主动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和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二)社会性

教材工作与社会接触面比较广泛,需要接触的单位和人员也是多方面的。对外,要与书店、出版社、教材供应商、一些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以及物流运输公司等打交道;对内,则要接触到学校教务处、各教学系(部)、教研室和学校的相关职能部门(如财务中心),以及许许多多的分校等。教材管理工作需要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才能顺利地完成计划、征订、采购、运输、发行和结算等项工作。(三)强度性

教材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琐碎而又非常辛苦的工作,事杂量大、劳动强度高,工作环境也比较差,这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春秋二季发行教材期间,正值严寒酷暑,教材人员付出的劳动强度更大。教材部门为了赶时间在开学上课前把大量的教材发送到分校,必须集中组织力量,加班加点,完成采购、配书和发书任务。所以发行教材期间的工作场所整天人来车往,电话频繁,呈现出一派热闹非凡的忙碌景象,有些人夸张地形容它像集市上“赶集”一样。(四)计划性

计划是教材管理工作指挥、协调和管理的依据,教材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否取得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计划管理工作的好坏。教材的供应管理工作必须进行计划管理,要求事先应做好调研和规划,如落实教学计划,制订教材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安排发行计划、拟定收退计划和完成结款计划等,做到每个管理环节都有计划指导把关,通过科学有效的计划管理,以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五)时间性

教材管理同时是一项时间性很强的工作,具体表现在课前到书率指标上,这是一个刚性的指标。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规定,课前到书率必须要求达到95%以上。学生没有教材,教学过程就无法正常进行,只有在开学上课前把教材分发到学生手中,做到“课前到书,人手一册”,才能保证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六)服务性

教材管理是一项非常繁琐的服务性工作,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是教材管理工作的宗旨,它必须及时、足量地向全校师生提供教材和所需资料,为全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进行创造基本条件。教材工作的服务主要体现在:

1.供应服务:包括征订教材与补订教材的发行、教材调剂、零售服务、咨询服务等。做好教材供应服务对稳定学校教学秩序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收退服务:负责将分校征订多余或不用教材及时退回,免除分校担心库存积压和报废损失的后顾之忧。

3.信息服务:提供教材选用、教材征订、教材发行、教材变更、教材调剂、教材收退等信息以及与教材有关的市场信息服务。特别是对最新教材信息的提供,要尽可能地利用网络、报刊、杂志、会议、咨询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快捷地进行收集,并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及时传递给教学、科研部门和分校,充分发挥信息在教材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4.送书服务:为分校(教学点)和教学系(部)等单位和部门提供免费送书上门,按分校指定的教学点进行送书,甚至将书直接分发到学生手中。

三、教材管理的原则

根据教材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可以简要地将教材管理归纳为五项基本的原则。(一)服务教学的原则

教材管理本质是服务的管理,一切要以教学为重,围绕教学考虑,满足教学需要,坚持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原则。为此,教材部门的管理人员首先要端正思想,加强政治素质和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树立起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的思想;其次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意识和主动意识,认真研究教学规律,掌握教材工作规律,使教材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同时还要有吃苦耐劳、甘于默默奉献的精神。(二)遵守教学计划的原则

加强教材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要严格按照教学计划的课程规定要求制订相应的教材使用计划,并据此计划实施教材的征订、采购和发行。遵守教学计划的原则供应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必须认真监督,严格地加以执行。(三)确保按时足量供应的原则

保证教学用书能在开学上课前足量地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是教材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整个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教材部门应全力以赴组织一切力量完成开课前的教材到位及发放任务,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和教学的正常开展。为保证达到这一目标,教材部门需要做好前期的教材供需调查,了解教学计划,熟悉教学规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情况,将科学预订与巧妙追订相结合,做到既满足教学用书需求,保证及时、足量供应,又不盲目进书,避免教材积压,甚至报废而造成损失。(四)账实记录完整的原则

教材进出库应严格遵照学校和财务的有关制度执行,按规范流程操作,做到笔笔教材进出库准确记录在案,并与财务中心同步互动。在教材管理系统中设置教材入库、教材出库及教材库存统计和查询功能,随时掌握教材的采购、进库出库和库存情况,按制度、按流程及时做好与财务部门的账目核对,保证教材账目清楚,账实相符,为期末正确结账做好准备。(五)“双效益”统一的原则

教材管理要真正体现服务出成果,服务出效益,就应把握住两者的关系尺度,处理好服务与效益的关系。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它的服务功能。同样只讲求服务,轻视效益,也是违背发展规律的。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致,既注重服务的社会效益,又重视必要的经济效益,并以社会效益为主,这就是教材管理工作中“双效益”统一的原则。

四、教材管理的职能(一)教材部门的职能定位

高校教材部门(原来大都称为教材科)是学校教材工作的职能管理部门。随着高校教材管理体制的改革,教材管理逐渐走向市场化,一些教材管理部门转为实体或半实体,使原来教材科的管理职能也随之发生改变,经营职能逐步凸显,由过去单纯的管理走向管理与经营相结合,质量与效益并重的轨道上来。因此,高校教材部门需要转变原来教材科的一些管理职能,逐步增强教材管理者的市场经营意识和服务意识,紧紧把握市场、服务、效益、责任观念,适应市场,规范经营,主动参与服务和竞争,才能不断拓展生存空间。但要注意,不管教材发行管理体制是处在目前的转型期,还是已经改制成为企业化的教材运行体制,虽然体制变了,身份变了,但这类教材部门本质上主要还是承担过去学校内部的教材供应服务。需要盈利,但主要是服务,以服务带动盈利,以盈利促进服务,这应是体制转制后学校教材管理服务工作的主体思路和职能定位。

改制后的教材部门在经营教材的管理服务中,可以更好地发挥企业化市场管理的特点和作用。尤其是用人机制的灵活,使教材人员的积极性得到提高,对教材工作更加关心,在经济上精打细算,尽量扩大服务范围。竞争机制的引入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校原有体制下的机关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教材课前到位率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关于高校教材管理机构的改制、设置问题,目前还在进行改革探索当中,需要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并逐渐地完善。

教材部门日常涉及的业务工作关系分布情况及其主要工作关系的内容分别如图1-2和表1-2所示。图1-2 教材部门分布的业务工作关系表1-2 教材部门主要工作关系内容(二)教材管理的基本职能

教材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材管理的基本职能,总的来说可概括为服务、指导和协调三个方面。

1.服务是教材管理工作的首要职能

高校教材管理工作有诸多的环节,无论是计划、征订、采购、供应(发行)和保管,还是编审、印刷、出版等,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其宗旨就是为教学、为科研、为分校师生服务。教材管理工作实际上也正是围绕这一工作重点展开的。

教材部门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担负着先行者的职责,而教材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则担负着为师生提供服务的职能。其主要体现在:(1)教材的按时到位率。教材必须要求在开学上课前送达学生手中,这是考量教材管理服务质量是否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方面普通高校因为每学期学生注册人数相对比较稳定,新生数也在开学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确定并不再发生大的变动,所以教材人员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去做好计划采购,应该说在开学上课前把全部教材发放到学生手中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教材的到位率是很高的。而对于成人开放教育(尤其是广播电视大学)使用的教材,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导致教材不能按时到位的原因有两点:一是新生数在开学前始终是一个动态数,根本无法确定,这是由不同于普通高校招生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使作了预计并储备了相当数量的教材,也会因为开学前几天突然徒增的新生涌入而措手不及,再去采购就会耽误教材的到位。因此有时教材管理人员尽管做了最大努力,但要达到百分之百确实非常难;二是出版社及供书商的原因,出版社要使利润最大化,会想尽办法压低成本,为减少开印次数,在印数时间上往往一拖再拖,常要等到有足够的印数才肯开印。如果开印时间距开学时间很近,就有可能使得教材不能按时在开学前印出并发放到位,势必影响教材到位率。供书商的情况与此相似,考虑到运输成本,他们一般不会将少量的补订教材及时发送,而要等到一定的批量才组织发运,导致教材到位延迟。因此,衡量一个教材部门服务工作做得好不好,教材的到位率确实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考核指标,这项指标达不到规定要求,服务质量就无从谈起。(2)送书上门也是一项服务职能。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为了将教材送达分校,减少分校教材工作上的压力,有条件的学校教材服务部门应想方设法将采购到的教材及时组织人力物力(或通过与供书商、出版社达成的送书协议直接)发送到分校;二是为主持(责任)教师送书,通过教学系(部)渠道,让主持(责任)教师尽可能早的得到自己教学用的教材,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提前做好备课并组织好教研活动,这对一些新的主持(责任)教师或因教材变更而急需了解新教材内容的教师尤显必要。教材部门及时安排送书,为这些教师做好开学前的备课赢得了时间,由此教材部门因为这项服务而间接地起到了确保教学质量的作用。(3)做好为分校“排忧解难”的服务。在教材发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分校补订教材不够及时或漏订,有时会出现教材供应断档的现象,碰到这种情况,一方面需要寻找原因,分清责任,接受教训;另一方面教材部门更要主动帮助分校做好“排忧解难”的服务。要充分利用自己部门广泛接触内外界渠道的优势,通过多方调剂渠道来解决分校部分教材的短缺问题,做好调剂服务工作,保证分校教学的正常运行。积极做好为分校“排忧解难”的服务始终应贯穿在教材部门的日常管理之中。(4)及时向教学教务部门提供有关教材出版发行的最新信息。做好教材服务首先就要了解教学情况,了解教学计划,熟悉教学规律,掌握好教材的使用和发展情况,洞悉教材市场的信息变化,及时向教学系(部)、教务处传递有关教材出版和发行的最新信息,帮助他们选好、审好、订好、用好所需要的教材,为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提供必要的服务。

总之,在履行服务职能的过程中处处体现服务文化,做到服务热情、态度诚恳、细节周到,工作准确、及时,处处想分校之所想,急分校之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分校解决教材发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2.指导是教材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

指导这一方式广泛地应用在管理的各项活动中。在行政管理中,指导具有指示前进方向和引导的双重含义。对教材部门而言,指导在教材管理工作中体现了一种责任、关爱、服务、引导、调整和规范的作用。教材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分校认真开展各项教材工作,保证教材工作的顺利进行

分校的教材工作包括征订、验收、下发、调剂、退书、结算等,将分校的教材工作纳入指导范围,这是总校教材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必须的。因为教材工作涉及的各个环节比较多,要求比较高,时间性比较强,只要某一环节出现“卡壳”,就会影响到教材工作的进程。因此,只有在教材部门的集中统一指挥下才能保证各环节的教材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确保完成教材供应的任务和其他方面的工作。(2)指导出版社、供书商按订购要求准确、及时地将教材发运到指定地点

出版社、供书商是教材货源的组织供应方,必须按照采购方提供的采购清单要求准确、及时地将所需教材按时发运到指定地点。但在实际运作中,往往因各种各样的原因,采购的教材不能如愿地按时送达,影响了教材的正常发放和教学的使用,尤其是已经发运的教材,后来补订时出现断档的情况。为此,教材部门就要担当起协调沟通和指导的作用,了解迟发、未发的原因,若是因为库存发完无货,就要督促其尽快组织加印;若是因嫌印量少而暂不准备加印,就要与供书方交涉,晓以利害,取得对方的共识和理解,保证教材的供应;再者若实在不行的话,就要另想办法,在取得出版社和作者个人的同意下,进行少量的胶印,以解决教学用书的燃眉之急。(3)指导物流商按照规定时间将分配好的教材发送到各个分校

教材部门分派好各个分校的教材后,还需要将这些教材分别发送到不同的分校,这项任务一般就交给社会上的物流公司来完成。教材部门需要指导这些物流商按照协议签订的要求准确、及时、安全地把这些教材分别发运到指定的分校。如遇到雨雪灾害天气,则要求物流商备好必须的遮盖用具,防止所运教材途中遭受雨雪侵害而至受损,影响发售质量。

3.协调是教材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职能

协调工作也是教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协调,就是通过协商而调整,争取达到认识上的一致,政策的认同,操作的支持和实施的有效。随着学校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课程和教材的变动会随之增多,相应的对内对外协调作用会日益凸显,协调的频率也会越来越高。落实教学计划需要协调,认定教材计划需要协调,供应的教材脱节需要协调,教材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协调,调剂教材也需要协调,等等,教材管理工作过程中的协调可谓无所不在。搞教材的同志都知道,教材工作从来就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教材管理与学校教务教学部门以及出版社、供书商都保持着密切的工作关系。因此,做好教材管理过程的协调工作,对正确制订教材计划,完成征订、采购和发行教材任务,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教材管理常使用的工作词语

在教材管理工作中经常会使用到的工作词语有:主教材、辅助教材、唯一教材、音像光盘教材、网上电子教材、学习包、本版教材、外版教材、自版教材、自编教材、教科书、到书率、送书率等。了解这些工作词语的含义,对正确地做好教材工作,有效地开展教材管理是很有必要的。下面逐一介绍这些工作词语。(一)唯一教材、主教材和辅助教材

从操作层面来说,为便于管理和统计,我们可将教材分为唯一教材、主教材和辅助教材。

1.唯一教材

这里我们引入一个“唯一教学材料”(简称“唯一教材”,下同)的概念。所谓“唯一教材”是指同一门课程中,如果配备一种教材,那么该教材即为“唯一教材”。“唯一教材”是课程教学的必备教材,它可能是教科书(主教材),也可能是其他的辅助教材,一般情况下选用教科书作为“唯一教材”使用。

2.主教材

主教材也称之为教科书,它是课程教学的必备教材。同一门课程一般配有一种主教材。

主教材的概念是相对于辅助教材而言的,如果在同一门课程中配有几种不同的教材,这些教材中有课本(教科书)、学习指导、练习册和其他参考书等学习资料,那么应认定课本(教科书)作为该课程使用的主教材,其他学习材料则作为课本(教科书)的辅助教材。主教材是统计当学期教材到位情况(即到书率)的重要依据。

3.辅助教材

相对于主教材而言的教材,一般是指除教科书外的其他教材都可称之为辅助教材,如学习指导、练习册、毕业论文与社会实践指导、期末复习指导、其他参考书等学习材料,以及视听教材(如光盘、磁带)等。

4.主教材、唯一教材之间的区别

主教材、唯一教材两者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相同之处是两者都作为课程教学的必备教材使用。区别在于主教材必定是教科书,而“唯一教材”,它可以是主教材(教科书),也可以是其他的辅助教材。当一门课程中只有一种教材时(不管此教材是主教材还是辅助教材),该教材就是“唯一教材”。

以实践课程的毕业设计为例,作为一门毕业实践课,若它的教材只有一种毕业实践指导书,而这本书是唯一用于指导毕业实践的“唯一教学材料”,此时毕业实践指导书即可视为主要的教材(唯一教材)来使用。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它们之间的某些区别。

主教材到位率在每学期统计采购教材到位率时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反映教材采购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量化指标。主教材到位率高,对课程教学的影响就越小;反之则对教学的影响就越大。

但从教材整体到位率来衡量,采用“唯一教材”到位率的概念来进行统计,则更能反映出课程教材到位的真实情况。因为主教材到位率只表明代表该课程教科书的教材到位统计,并没有真正反映除该课程教科书以外的其他只有辅助教材课程的教材(如以上提到的毕业实践课所使用的毕业实践指导书)到位情况,而“唯一教材”到位率则充分反映出所有课程教材(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到位情况。所以只有“唯一教材”到位率才能真实体现课程教材的到位情况,这也保证了“课前到书,人手一册”。由于出版社等供书单位对辅助教材(如学习指导、实践指导、练习集、复习指导书等)的发行一般比主教材(教科书)来得晚,且不大可能在开课前全部发送到位,因此,实际采购到位率的统计一般仍较多地采用主教材到位率的方法来进行计算、衡量。(二)本版教材、外版教材、自版教材和自编教材

1.本版教材和外版教材

所谓本版教材或外版教材是相对而言的,以上海电视大学教材部门采购教材为例,习惯上称所有上海地区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为本版教材,而对应的非本地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则称之为外版教材。

2.自版教材

国内许多高校都拥有自己的出版社,这些高校的教材部门采购自己学校出版社发行的教材,习惯上将这些采购的教材称之为自版教[1]材。例如,上海电视大学教材服务部门采购自上海远程教育集团麾下的上海高教电子音像出版社的教材即称之为自版教材。

3.自编教材

一般是指非正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教材,而是由学校内部自己编印的教材,如讲义、学习指导书等。(三)音像教材、网上电子教材

1.音像教材

一般是以VCD、DVD和MP3格式的光盘形式制作发行的音像教材,它是现代开放教育的重要教学媒体。音像教材生动、形象,有助于学习者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常作为主教材的配套辅助教材使用。

2.网上电子教材

随着网络化的运用,远程开放教育的实现,网上电子教材也逐渐普及开来。网上电子教材是基于网上课堂使用的教材,主持(责任)教师将教材内容做在网上课堂内,供学生随时上网学习使用,非常方便。目前网上电子教材较多地运用在实践环节、选修等课程上。(四)学习(资源)包

学习(资源)包教材是一种近年来比较推崇的经过改进而较有特色的教材,其实质是将课程教材做成一体化形式,即它以课程为单位通常集中了课本(教科书)、学习指导书、学习光盘、形成性考核册、期末复习指导等学习材料。特别是学习包的光盘,其内容丰富、能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有效地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力。为方便发行,学习(资源)包的教材一般被统一包装成盒(袋)装形状向外发售。(五)到书率和送书率

1.到书率

到书率是衡量教材部门采购工作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指标。到书率可分为两种理解,一种是指采购教材到书率,另一种是指课程教材到书率。(1)采购教材到书率

即教材部门发出采购单后,出版社和供书商在开学上课前的规定时间内将一定数量品种的采购教材发送到采购者指定地点的一种统计教材到位的方法,常以下面公式表示:

采购教材到书率=采购到位教材的品种数/全部采购的教材品种数。

例如:2009年秋学期教材部门全部采购的教材品种数是710种,开学前采购到位的教材品种数是675种,则该学期开学前采购教材的到书率就是95.07%。(2)课程教材到书率

该到书率是教材部门为保证当学期每门课程至少有一种教材(主教材或“唯一教材”)在开学上课前发放到分校而所采用的统计教材到位的方法,常用如下公式表示:

课程教材到书率=发放分校的主教材(或“唯一教材”)品种数/全部采购的主教材(或“唯一教材”)品种数。

例如:2009年秋学期教材部门全部采购的主教材(或“唯一教材”)品种数是506种,开学上课前发放到分校的该主教材(或“唯一教材”)品种数是497种,则该学期开学上课前课程教材的到书率就是98.22%。

由于两种教材到书率的统计方法不同,所得出的到书率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从了解每门课程教材(无论是主教材还是“唯一教材”)是否发放到位和从保证分校学生上课用书(做到一课一教材)方面来衡量的话,课程教材到书率的统计则更能反映出当学期课前教材到位的情况,因为这关系到教学活动能否如期的正常进行。

2.送书率

是指教材部门在整个春季或秋季学期里共为分校送书上门其总量多少的一种统计方法。常以下式来计算衡量:

送书率=送书上门的教材总金额(码洋或实洋)/分校征订的教材总金额(码洋或实洋)。

例如:2009年秋学期分校征订的教材码洋数是1000万,实际送书码洋是950万,则该学期教材部门为分校的送书率达到95%。第三节 教材管理的基本内容

教材管理的基本内容比较固定,限于讨论的范围,本书教材供应管理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主要分为六个方面,即:教材计划管理、采购发行管理、教材库房管理、教材结算管理、教材安全管理和教材档案管理,统称为教材工作的“六项管理”。下面简要介绍这些管理内容。

一、教材计划管理

教材计划管理主要包括:编制教材计划、认定教材计划、整理教材计划和发布教材征订计划(详见第七章相关内容)。教材计划管理的组织实施如图1-3所示。图1-3 教材计划管理的组织实施

二、采购发行管理

采购发行管理主要包括:组织教材的征订、采购和发行工作,以及采购与发行过程中有关教材问题的协调和处理等(详见第八章和第九章相关内容)。采购发行管理的组织实施如图1-4所示。图1-4 采购发行管理的组织实施

三、教材库房管理

库房管理一般包括:验收教材入库(包括录入教材信息)、为分校配送教材、调剂教材、发退教材、仓库盘存、过时积压教材清算处理和仓库保管等工作,可将此简要归结为教材的入库、在库和出库三个基本管理(详见第六章、第九章和第十章相关内容)。教材库房管理的组织实施如图1-5所示。图1-5 教材库房管理的组织实施

四、教材结算管理

教材涉及的结算比较简单,结算管理主要包括当学期对分校教材应收款的结算和与出版社、供书商教材应付款的结算。结算管理的重点工作是要做好每学期末教材应收款的回笼,确保资金的运用。从时间上、数量上满足业务资金的需要,加速资金周转,用较少的资金完成较大的业务,发挥资金最大的利用效果。

另外在结算管理中还要通过制订相关制度和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加强对资金运用、分配等活动的监管,接受财务审查,维护财经纪律,严防职务犯罪和失职、渎职发生,坚决制止违反财务制度的行为,保护学校资产的安全(详见第十章相关内容)。

五、教材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也是教材管理的重点内容,应抓好两方面的管理,一是做好防火、防潮、防盗的“三防”安全管理(有的地方还强调防汛、防霉、防虫、防鼠害等),特别是防火安全,确保所有在库教材的安全和使用;二是加强工作中的自我防范安全管理,避免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他原因导致人身伤害等工伤事故的发生。

为加强和落实这项管理,做到“预防为主”,教材部门应制定严格的安全防范管理措施,通过制度来规范和指导安全防范管理工作,保障教材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保护员工人身和学校及公共财产的安全(详见第四章和第六章相关内容)。教材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如图1-6所示。图1-6 教材安全管理的组织实施

六、教材档案管理

教材的档案管理工作也是教材管理的一项内容,这里略作介绍。建立教材档案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教材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和管理作用。例如健全的教材档案将为教材的日常管理、教材的信息服务、教材建设与研究以及教材的财务结算、审计等提供完整的信息资料,对做好高校的教材建设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学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教材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收集、整理与归档,档案材料主要有:

1.文件类。包括政策文件和教材文件。政策文件如教育部、新闻出版署和省市教育部门印发的相关文件,以及新闻出版等教材发行单位在教材征订和发行方面的政策规定;教材文件是具体的操作文件,一般包括学校和上级机关、教务部门等印发的有关教材建设和教材工作等方面的文件,教材部门为实施管理而制订的各项操作规章等。

2.教材出版信息类。如各出版社提供的教材征订信息、教材目录和对教材的评介等有关介绍。

3.教材样本类。包括本校近年来使用的教材、本校教师主(参)编写出版的教材、出版社提供的各类获奖优秀教材等。

4.教材计划类。按学期或按年度分别整理装订的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材征订计划和教材发行计划。

5.账册类。按学期或按年度分别整理装订的明细信息资料,如教材征订清单、教材进出库清单、教材发放汇总清单、教材费结算账册等。

6.资源审批类。学校教材资源建设管理部门对教学系(部)提交的教材更改、使用和出版的申请审批报告(传真件或复印件),如“资源更改申请报告”、“自编教材使用申请报告”和“自编教材出版申请报告”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