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全鉴(珍藏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4:44:59

点击下载

作者:东篱子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道德经全鉴(珍藏版)

道德经全鉴(珍藏版)试读:

前言

《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所著,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为深远的经典思想巨著之一。在中国,但凡有点文化的人几乎都听说过这本书。那么,它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我们先不要主观臆断,看看以下古今中外的名家评论就可略知一二。

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玄宗说:《道德经》其要在乎理身、理国。理国则绝矜尚华薄,以无为不言为教。理身则少私寡欲,以虚心实腹为务。

宋太宗说:伯阳(老子字伯阳)五千言,读之甚有益,治身治国,并在其中。

欧阳修说:老子为书,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著名学者、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魏源说:《老子》,救世之书也!

曾国藩说:老庄为体,儒墨为用。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懂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

林语堂说: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

俄国文豪托尔斯泰说:孔子对我的影响很大,老子对我的影响更甚。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日本著名学者卢川芳郎说:《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以一种神奇的力量。

理论物理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汤川秀树说:老子似乎用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个体的人和整个人类的最终命运。

……

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道德经》的魅力可见一斑。《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耳冉,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我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道德经》共八十一章,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道德经》的魅力首先在于它的博大,短短的五千来字,内容涵盖了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道德经》又极具实用价值和包容性。无论是治国、治家、治学还是修身、处世、待人,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总能在《道德经》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

一个“道”字贯穿了《道德经》的始终。因此,我们要想从《道德经》中感悟并应用其中的思想智慧,必须弄清楚究竟何为“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道”是宇宙的根本,是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所在。老子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遵循“道”的规律,要与宇宙、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共生共存。无论你做什么事,一旦违背了“道”,那就一定会遭到报应和惩罚。《道德经》的魅力还在于它朴素的辩证哲学思想。老子的辩证法综合了对立统一的观念,并加以发展和创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经》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态炎凉、人情世故深邃、透彻的观察和思考。社会动荡,人事纷争,生命无常,从当时残酷的现实中,老子经过高度的提炼和总结,逐渐形成了有关于个人修养、处世哲学、做事谋略、治国之道、治人之方的智慧之学。这些思想,从古至今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一直都发挥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参悟《道德经》的真义,让《道德经》更通俗易懂、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积极地影响我们的人生,便有了这本《道德经全鉴》的问世。本书将老子处世哲学中的精华部分选取出来,对原文进行了经典解读,并配以恰当的典故例证进行解说,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阐述,对《道德经》的思想内涵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让人们从中领悟到老子的处世智慧,以达到借古鉴今,古为今用的目的。阅读此书,相信你会对老子的思想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书平装本自出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和喜爱。为满足大家的收藏、馈赠需要,现特以精装形式推出,敬请品鉴。编著者2016年2月  第一章 道可道 非常道:无形大道的智慧之光“道”是万事万物由生及灭循环往复的规律。“道”不可用言辞描述,“道”无处不在而又无行无踪。因为世间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发展变化,所以“道”看起来才如此捉摸不定。也因此,老子才喜欢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在事物不断的对立又统一的运动过程中,老子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所有问题的解决之道。1 大道看“有无”【原典】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德经•第一章》【译释】

天地万物都从无形中转化而来,又包含在有形之中。所以,事物总是处于无形,以保持绵绵不断地变化;同时又处于有形状态,以体现造化的结果。有形和无形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只是名称不同。两者的关系非常玄妙。它们相互转化,是一切事物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所在。

一开篇,老子就说明“无”是天地万物的本始,“有”是天地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根据“恒无”来观察它的奥妙,根据“恒有”来观察它的界限与端倪。“无”与“有”这二者来自相同的源头(道),而称呼不同,并指明事物处于“常无”、“常有”状态,处于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

解读“有无相生”的创业之道“有无相生”是道家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所谓“有无相生”,是说有生于无,无生于有,有和无是相互转化的。并且这种“有无相生”的过程是“周行而不殆”的,而每一次“周行都是事物的推进与上升。这显然是一个合理的辩证法命题。

如果一般人是从肯定思维模式出发,肯定“有”的作用的话,那么道家则从否定思维模式出发,更为肯定“无”的作用。从肯定“有”的正面价值出发,往往表现为尊重传统,循规蹈矩,不标新立异的旧的思维定势;从肯定“无”的反面价值出发,往往表现为否定现状,具有反传统、反权威、反世俗的意义,善于开拓创新,具有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

现代企业中,许多著名的管理学家面对经济转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把道家“有无相生”的哲学智慧运用于企业经营,将“无”转换成“有”,把提倡改革创新、反对墨守成规看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谈经营秘诀》中指出:“只有努力创新的商店或生产公司,才会有前途,墨守成规或一味模仿他人,到最后一定会失败。不可为商品的滞销找借口,一定要拿出魄力和决断力,在创新方面去寻求机会。”美国的卡斯特认为,企业的成功,“依赖于不断地适应和创造。”德鲁克指出:“管理者必须抛弃过去,丢弃已经存在和为人所知已过时的东西,他必须创造未来。”英国的罗杰•福尔克则指出:“革新和改革是企业进步必不可少的因素。”“有”与“无”作为道家最基本的辩证范畴,在中国军事历史上也得到充分的运用。

张巡借箭智退敌兵的故事和孔明草船借箭一样,是历史上有名的“无中生有”的经典案例: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但叛军不断攻城,日子一久,城里的箭用尽。眼看绝境将至,张巡想出了一个“无中生有”的妙计。这天深夜,张巡命令士兵扎上千草人,裹以黑衣,用绳子从城头吊下。叛军发现后,马上不断向草人射箭,直到天亮,才发现是草人。待守军拉回草人,净得几十万支箭。第二天晚上,张巡选了五百勇士,仍用绳子吊下城。叛军以为又是草人骗箭,笑而不理。这五百勇士乘机袭击令狐潮军营,叛军大乱,焚垒而逃。张巡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张巡此计,不仅妙在“无”中生出了箭,更重要的是“无”中还生出了战机。显然,一切事业、一切财富、一切成就皆源于“无”。“无中生有”不仅是世界的必然性,也是一切创造性行为的必然性。

老子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就明确肯定了“有无相生,无中生有”的必然性。老子从万物创生的角度立论,其哲学思想给予我们深刻的管理启示:“有无相生,无中生有”是创造的本质特征,创造就是使原先“没有”的东西变成“有”,使原来“不存在”的东西成为“存在”。商场上的创业就是典型的“无中生有”的过程:正因为原来“没有”,所以我们就要创造“有”,创业的机会来自现在“不存在”的一切现象之中。一个真正的创业者,一定是个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的先行者。2 大道看“祸福”【原典】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释】

灾祸与幸福紧密相连,而幸福的旁边又躲藏着灾祸。谁能知道祸与福之间相互变幻、彼此循环的根本原因呢?它是变幻莫测,远远超出于人们的想象力和理解力之外的!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古往今来,祸福之道始终是一门大学问,作为现代人,生活中处处存在竞争与陷阱,如何安身立命、趋利避害,是不得不研究的。

而老子可谓这方面的专家,他认为,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所谓一定的条件,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而往往人的主观因素是其转化的最为关键的条件。在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因为目光短浅,一念之差,一时冲动,或是骄傲自满,而给自己带来祸患。

解读居安思危才能守福避祸

商王帝辛的时候,雀在城边生了一只乌鸦,占卜的人说:“凡是小的生出大的东西,国家一定会吉祥如意,您的名望一定会增加一倍。”帝辛听后喜不自禁,以为从此自己就会受天佑护了,便不再管理国家,为人残暴凶狠,结果导致了外族的侵扰,商朝因而灭亡了。这就是逆道而行,由福转为祸患的例子。《列子•说符篇》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宋国有一户人家为人十分仁义,三代都是如此,待人真诚,常常做善事。有一天,他们家的黑牛生下一只白牛,别人就去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吉祥的征兆。”过了不久,那家人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而牛又生了一只白牛,过不多久,儿子的眼睛也瞎了。人们都觉得诧异,说这哪里是吉祥的征兆,明明就是恶兆啊。可是后来楚国攻打宋国,年轻力壮的人都被征召去打仗,而这父子两人因为双目失明而免于征役。等到战争停止的时候,他们的盲病不治而愈了。这时候人们才懂得吉兆的含义。

明朝人杨慎所著的《韬晦术》中有一句名言:“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意思是说荣华利禄、高官显爵对于人的诱惑力很大,但是荣利场也是最难站稳脚跟的。《周易》有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一个人在成为大权在握的领导者之后,居安要思危,才能守福避祸。

唐朝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而立下大功,爵封汾阳王,任宰相,王府建在国都长安的亲仁里。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代宗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是心里有数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掘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比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的私事重要。

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进出出,而郭子仪不允许其府中的人干涉。

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郭子仪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打扮,王爷郭子仪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毛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而郭子仪毫不在意自己被使唤来使唤去。

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郭子仪,回家后,就禁不住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都把这件事当成笑话来谈论。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却觉得大丢面子,他们相约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只是大笑。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重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出入。儿子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听了这些话,收敛了笑容,对他的儿子们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全家人的性命。”

儿子们感到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郭子仪叹了一口气,说道:“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有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够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郭子仪的确明智,他能在自己位高权重之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懂得福祸相依的道理,善于规避灾祸,所以才能四朝为臣。如果他对于自己的高官厚禄感到自满,就难免会生出骄横之气,不能忍气,那么那些想和他作对的人也就有机可乘了。

所以说,不论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也不论眼前的风景有多么迷人,都不应该忘记一件事,美丽的风景之后可能就是悬崖峭壁。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规避可能会有的祸患。3 大道看“坚柔”【原典】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译释】

天下最柔弱的,同时也是行遍天下无所不克的最坚强的。虚无的道可以进入一切存在起作用。我因此懂得了不执着于名的“无为”的好处。“不言”的劝教,“无为”的好处,普天下没有什么比得上。

据说,在七千年之内,尼亚加拉大瀑布将会完全溶解它周围所有的山,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七英里的山和石头被它所溶解。所以,七千年之后的人们将看不到尼亚加拉大瀑布那壮丽的景色了,因为没有山的依托,瀑布也就消失了。试想,那么坚挺巍峨的群山,也将会被水流慢慢地溶化,难怪老子说,至柔的可以驰骋至坚的。从水的特性中我们便可以感悟到柔的力量。

解读柔能胜刚强

从老子的言论和著作中可以看到大量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典型的就是以柔克刚。客观地说,刚与柔、强与弱各是一对矛盾。一般来看,刚与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能够战胜柔与弱。但事物不是绝对的,利用柔弱战胜刚强的例子绝不少见。除了自然界事物有所表明外,从生活中人性的善柔能够战胜邪恶的方面也可得到证明。请看下面这则故事: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一个惯于抢劫的男子在地铁站盯上了一位妇女,他尾随她在一个偏僻的小站下了车。此时,夜深人静,他准备就在那里伺机动手。他紧走几步赶上了这位妇女,不料这位妇女突然转过身来,以十分诚恳而信任的口气对他提出请求说,天黑人少,一个单身女子赶路太不安全了,她很高兴能在这里碰到他,并请求他护送她一段路程。

这位妇女的举动使准备抢劫的男子一时不知所措,只得很茫然地点头答应了。一路上,妇女把他当作熟人一样聊着天,丝毫没有把他当成歹徒加以防备的意思,使得这个原想作案的男子不知不觉地将她一直送到了家门口,始终没有采取任何非礼的行动。事后这个男子回忆说,他原来是想对她施暴的,但是这位妇女纯善的举止行动使他内心深处的人性得到了恢复,从而打消了罪恶的念头。

那位妇女在情急之下的纯善之心,唤醒了那个男子人性中善的一面,也在十分危难的状况下解救了自己。她运用的就是感化对方、以柔克刚的方法,使自己避免了一场灾祸。有句俗话说:“四两拨千斤”,讲的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刚烈之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大凡刚烈之人,其情绪易于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仅凭一股冲动去做或不做某些事情,这便是刚烈之人的特点,恰恰也是其致命的弱点。一块巨石如果落在一堆棉花上,则会被棉花轻轻地包容在里面。以刚克刚,两败俱伤。因此,遇事尤其是在危急的状况时,懂得以柔克刚才是大智慧者的表现。4 大道看“曲直”【原典】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译释】

能柔曲的因而能自我保全,懂得纠正的便能变直,能低洼凹陷的则能自我充盈,懂得护守现成的稳定则能得到真正的逐渐更新,索取少则能得到更多,索取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迷惑。

道家是能出世也能入世的,有体有用。“曲则全”,“枉则直”,都是极其实用的生活智慧。“曲则全”是做人处世与自利利他之道。为人处世,善于运用巧妙的曲线,便可事事大吉了。换言之,做人要讲艺术,便要讲究曲线美。比如说要批评别人,直接指责那别人当然受不了,可是如果换种语气,说得委婉一些,那么对方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所以,直道而行固然好,可是适当情况下走走曲线也是很有帮助的。

解读以柔曲之姿进取

据说汉武帝有个奶妈,把他从小带大,两个人感情十分深厚。奶妈因为觉得皇帝是自己带大的,有靠山,所以在外面做了犯法的事情(“尝于外犯事”)。后来汉武帝知道了,准备依法严办。奶妈只好求救于东方朔。

东方朔教奶妈一个办法,说:“你切勿求皇上饶恕你,这件事情只用嘴巴来讲是没有用的。等皇上下令要办你的时候,会叫人把你拉下去,你什么都不要说,只要走两步便回头看看皇上,不断地回头看他。切记,什么求饶的话都不要说,喂皇上吃奶的事更不要提,否则一定会人头落地。可是如果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去做,或许还有希望保全你。”

于是,奶妈就照着东方朔的吩咐,在汉武帝要办她的时候,走一两步就回头看看皇帝,鼻涕眼泪直流。东方朔站在旁边说:“老太婆,你还看什么看啊?皇帝已经长大了,还要靠你喂奶吃吗?你就快滚吧!”东方朔这么一讲,汉武帝听了很难过,想起了从前奶妈的种种好处,毕竟是从小被她带大的,现在要把她绑去砍头,心里实在不忍。于是“帝凄然,即赦免罪”。

这便是“曲则全”的艺术。

如果东方朔直接去向汉武帝求情,汉武帝就会更加生气,甚至可能会怀疑东方朔同奶妈有不法的往来,连东方朔也一起抓起来查办。可是东方朔设的这个计策,用不着直接求情,皇上自己就后悔了,也不会怪东方朔与奶妈有往来。而且当皇上的,特别是汉武帝这样“穷兵黩武”、很自我的皇帝,尤其讨厌被臣子所左右,东方朔用这种方式可以把恩惠算在皇上身上,不至于让皇上觉得自己被臣子的意见所左右而心生反感。“枉则直”,歪的东西把它纠正过来,就变成直的了。但是如果纠正太过,又会变成弯曲的,所以有“矫枉过正”的成语。

晏婴有一次对曾子说:“车轮虽然是圆的,可是却是用山上的木头做成的,木头可是直的啊。这是因为有好的工匠把直的木头拿来加工,使之变成弯曲的圆,中规中矩。木头的本身虽然有枯槁的地方,或者是有结疤鼓出来,或者是有个地方凹下去,这都是缺点。可是经过木工的雕琢,这些缺点就都没有了,便可发出坚强的作用来。所以说,要学会做一个君子,便要谨慎小心,致力学问修养,一天一天慢慢地琢磨成器,如同木工做车轮子一样,慢慢地雕凿,平常看不出效果,等到东西做成功了,效果就出来了,到这时候,才看出成绩。”这就是告诉曾子,人生的学问道德修养,不是一下做得好的,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可见想要“枉则直”是需要时间的,是要慢慢地琢磨的,不能幻想一下就达到效果,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

洼则盈,低洼的地方水才会聚积;敝则新,有上才有下,有旧才有新。少则得,索取少则能得到更多;多则惑,索取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迷惑。人生是一个自我磨炼、自我完善的过程,几十年的时间,前面一段不懂世事,后面一段干不了事,剩下能干事的就是中间一段,正是青年到壮年的宝贵时间,若不能把握,就会万事成蹉跎。

年轻人总会遇到一些挫折、一些困惑,也总会获得一些机会、一些收获。最忌讳的是,在挫折时浮躁,在收获时浅薄。浮躁和浅薄都不能成就事业。

比如说,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有的人一心只想进那些大企业大公司,认为只有在那里自己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可是大公司人人想进,那些进不去的怎么办?不得已选了小公司,整天唉声叹气,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明珠暗投,然后一边漫不经心地上班,一边寻找机会跳槽。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可是这样的人其实很傻。

诚然,大公司大企业实力强大,制度完备,有着良好的培训机制,对于人员的锻炼也很重视。可是它们的缺点也是同样显而易见的,公司里人才济济,刚毕业的学生有几人能在其中崭露头角呢?那么多的精英分子都在等待上位,轮到毕业生的时候只怕几年的时间都过去了。

而小企业小公司里人才没有那么多,如果毕业生有较强的实力,老板往往会拿你当个宝。而且因为人员较少,晋升的空间大、时间短。或许别人在大公司里还只是一个普通业务员的时候,你在小公司里已经是部门经理独当一面了。

当然,这需要你能够静下心来,不骄不躁,小公司里能学习的东西也同样很多。当你的要求不那么高时,能把自己的位置摆低,真诚地去学习,那么就会“少则得”,因为虚心而获得更多。

这是对于那些妄想一步登天的人们的一个小小的建议,由此也可以看出道家思想对于现实人生的意义。5 大道看“简繁”【原典】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道德经•第五十九章》【译释】

不论待人或处世,行事都应该单纯精简。因为,唯有行事精简才能早日达成目的,能早日达成目的即是“高效率”。行事如果都能很有效率,就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困难。到了无事不克的境界,则其能力深不可测、不知极限。“治人事天莫若啬。”说的就是让复杂的事变得简单,或者说,不要将简单的事做得过于复杂。

老子认为,提高效率、克服困难的有效办法就是行事精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事情完成之后,常常发现自己走了很多冤枉路,究其原因就是将事情考虑得过于复杂、烦琐了;还有就是有的公司将本来能够简单化的事情,硬要分门别类复杂化,浪费了大家许多时间,效率也低。

解读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世间万物,原本简单,切不可人为地复杂化而自找麻烦。须知,最伟大的真理常常也是最简单的真理,因为任何基本的东西都是简单的,一切创造的起点也是简单的。

成功和生活一样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我们按照单纯精简的行事原则对事情进行分析处理,就会从简单中获得不简单的效果。

有一个牧场主人让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

住在田边的青蛙对住在路边的青蛙说:“你这里太危险,搬来跟我住吧!”路边的青蛙说:“我已经习惯了,懒得搬了。”几天后,田边的青蛙去探望路边的青蛙,却发现它被车子轧死了——原来掌握命运的方法很简单,远离懒惰就可以了。

有一家商店里每天晚上所有的灯都是亮的,有人问:“你们店到底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单,只要常常换就可以了。

有一个网球教练对学生说:“如果一个网球掉进草丛里,应该怎样找?”有人答:“从草丛的最凹处开始找。”有人答:“从草丛的最低处开始找。”教练宣布他的答案:“按部就班地从草地的一头搜寻到草地的另一头。”原来成功寻找的方法很简单,从一到十不要跳过就可以了。

有一只小鸡在破壳而出的时候,刚好有一只乌龟经过,从此以后,小鸡背着蛋壳过了一生——原来摆脱沉重的负荷很简单,放弃固执和成见就可以了。

有几个孩子很想成为一位智者的学生,智者给他们一个人一个烛台,叫他们要保持烛台光亮。

结果一天两天过去了,智者都没来,大部分孩子已不再擦拭那个烛台。有一天智者突然到来,大家的烛台上都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只有一个被大家叫做“笨小孩”的孩子,虽然智者没来,他也每天都擦拭烛台,结果这个笨小孩成了智者的学生——原来实现理想很简单,只要实实在在地做事就可以了。

有个年轻人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毛病的脚踏车,年轻人不仅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漂亮如新,其他学徒都笑他多此一举。后来,在车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第二天,年轻人就被挖到那位车主的公司上班了——原来要获得机会很简单,勤劳一点就可以了。

是的,生活就是如此简单,成功也是如此简单。回过头来我们再分析老子的话,很轻松地就能感受到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啬”的大智慧——不要将事情想得过于复杂,否则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行动都将被束缚。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精简是非常重要的。写文章要精简,说话要精简,做事更要精简。只有简单自然,才能突出内在的价值。不要以为成功多么复杂,也不要以为生活多么困难,只要遵循简单原则,我们的生活就会不简单。6 大道看“无为”【原典】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德经•第四十八章》【译释】

追求学问的人所做的事一天比一天多,追求大道的人所做的事一天比一天少。减少又减少,一直到无为的境界。能做到不妄为也就无所不为了。征服天下,需要这种无为,如果有为就不足以征服天下。

老子最经典的智慧就是“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在这里讲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之意,更不是什么都不做。这里的“无为”是指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种符合道的事情,就必须以“有为”为之。

老子所指的“无为”’是让人在处世之时顺应大势、顺应自然。所以老子这种“无为”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还有助于事物的发展。

不该做的事情不要去做,不该管的事情不要去管,是无为的核心内容。不把个人的意志强加在人与事之上,并不是怯懦的表现,而是一种大智慧。它能使人在潜移默化中走向自觉,收到良好的成效。

很多人都会被无为的表面意思所误导,从而陷入一个误区,认为道家思想是消极的,是不可取的。其实,无为不是无所作为,不是听天由命、跷起二郎腿靠天吃饭,而是要按照自然界的规律办事。老子非常重视矛盾的对立和转化,他的这一见解,恰好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具体运用。他幻想着有所谓“圣人”能够依照客观规律,以无为的方式去化解矛盾,促进自然的改造和社会的发展。在这里,老子并非夸大了人的被动性,而是主张发挥人的创造性,像“圣人”那样,用无为的手段达到有为的目的。显然,在老子哲学中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的积极进取的因素。

解读一定要懂得何时该“为”何时不该“为”“无为”是顺应自然,不轻举妄动,在未认清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时,暂时不轻易去做。

正如古人所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对人们来说,这里的所谓“时务”,就是时代潮流,就是做事的契机。只要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做事契机,就能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从而成就一番伟业。

自古有雄才大略之人皆能顺应时势而成大事,古兵法常说,战法应该“与时迁移,随物变化”,这也就是“造势”的奥妙所在。又说:掌握时机永远是政治家的智慧体现。在什么时候实施自己的计划,什么时候又欲擒故纵,这些是由才干和智慧作保证的。有时,等待的结果是养虎为患,而有时,等待则是成功的重要保证。郑庄公时,同父异母的共叔段要谋反篡位,庄公开始表现得无动于衷,但暗地里却密切注视着共叔段的动向,当他确知共叔段已准备妥当之时,觉得已找到了诛灭共叔段的合法借口,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囚禁了共叔段的生母武姜氏,并将共叔段诛灭。

由此可见,能够准确地识别时机,是达到无为境界的基本素质。鬼谷子在《逸文》中说:“圣人之所以能永垂不朽,就是能把握时机的变化。”所以无论在行动上还是计划上,如果不能顺应时代的变迁,讲求适应环境的策略,只是一味固执己见,绝对是要失败的。《兵经》说,战事的紧要关头是战机,时间准确无误是战机。有的眼前是战机,转眼间又不是战机。所以迅速抓住战机,努力改变自己,是历代英雄取胜的共同特点。

战国时周人白圭以善于经营、贱买贵卖著名,他捕捉赚钱的时机就如同猛禽猎取食物一样迅速。自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他的这一套生财之术被当时天下商人效法。

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古代故事:

春秋末年,继“五霸”群雄纷起之后,吴越两国开始争霸。吴王夫差先成霸业于姑苏,但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终于在大夫范蠡的帮助下一举灭吴。然而,就是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国元勋范蠡,在国泰民安之后,不愿安享高官厚禄,化名陶朱公远走齐鲁,经营商贸,终于成为富可敌国的一代巨商富豪。

对于试图成大事的人而言,究竟怎样才能很好地适应现实呢?答案是他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客观现实,不逃避现实,也不做无根据的幻想,从而把自己置于这个环境之中,了解它、掌握它并进一步改造它。这就是说从主观上要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等待,在选择对策时应当审时度势,有条件时选择改造现实的条件,无条件时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方案。

1969年,曾被香港一家珠宝行雇用多年的陈先生决定自己出来闯一闯,于是,便以仅有的1万港元积蓄开始了创业生涯。

在珠宝行,要从事珠宝买卖,1万港元实在少得可怜,根本无法入市。但陈先生并未知难而退,而是凭着自己在珠宝行多年滚打摔爬所积累的经验,凭着多年的交情,向同行赊账购进了一百多万港元的货物,从事珠宝制作贸易业务。那年他25岁。

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给陈先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会。这机会他抓住了。

当时,中美建交后,封锁了多年的大门终于被打开,美国人忽然之间对这个神秘的大陆倍感兴趣,什么事物都感到新鲜,一时间掀起了购中国货的热潮。身在珠宝行的陈先生独具慧眼,看准了这一时机,便决意调整经营策略,专攻半宝石首饰,出口美国。这一招果然不同凡响,一炮打响。半宝石价格相对低廉,但需求量相当大,因此,薄利多销,利润相当不错。这一成功全靠了尼克松帮忙。从此,陈先生的珠宝生意走上了坦途。

陈先生只受过小学教育,为什么会有如此领悟力和应变力呢?他之所以能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能够因时制宜做生意,赚大钱,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勤于学习、善于观察。

那时陈先生的半宝石产品出口美国,以纽约为主,而纽约的珠宝商又以犹太人最为活跃。犹太人是世界上最善于经商的,但也最难应付。

因此,经过反复考虑之后,陈先生决定把自己的珠宝批发业务搬到美国,以便直接控制货物在美国的销售,不再受制于人。

1977年,陈先生正式在美国开展批发业务,这样,在美国的市场更加牢固。这也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陈先生时刻留意时势变化,并随时调整经营策略。1979年,中国内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陈先生看准这一时机,将大部分产品都迁往中国内地加工。这样一来,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市场竞争力又提高了一步。

1984年,陈先生预料到,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必将增强,风行了10多年的半宝石市场将会疲软,于是当机立断,实行战略性转移,投资2000多万港元,向汇丰银行购入了当时被汇丰接收的丽丽珠宝行,向精美宝石市场进军,重走高档首饰之路。

这一步棋,他又走对了。果然,随着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许多人都把眼光盯在了昂贵首饰上,陈先生又一次大赚其钱。

不知这位陈先生有没有接触过道家的思想,但看得出他绝对是个聪明人。对于聪明人来说,做不做某事首先建立在对该事的认知上,看清这件事的性质是否顺应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再根据自身的能力,掂量掂量值不值得做,能不能做,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知道了“无为”,不妄为,才能无不为,才能大有作为。7 大道看“动静”【原典】

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译释】

躁动战胜寒冷让人温暖,冷静战胜炎热让人清凉,清静无为才能使天下太平安宁。

俗语说“心静自然凉”,这里的“静”取安静、冷静之意,“凉”是心安静下来之后一种清凉、宁静的感觉。我们常常会在心烦意乱的时候感到无比燥热,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失去理智,冲动的结果是做出错误的选择。

所以,越是在紧要的关头,我们越需要“静”,“静”就是一种力量。

解读“静”是一种无人能敌的力量《庄子•达生》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西周时,有一个叫作纪消子的养鸡人。他养的鸡是专用来斗鸡的。这斗鸡只要是他所养,定能打遍天下无敌手。久而久之,他的名声就传到了周宣王的耳朵里。于是,周宣王重金礼聘他出任王室的斗鸡培训基地负责人,专门为王室培养斗鸡。有了这样的好处所,纪消子自然是全心全意地为周宣王培训斗鸡。

转眼,这纪消子上任已十天。朝堂无事,周宣王便来到王室斗鸡培训基地视察工作:“纪先生,这鸡可已驯养妥当?”

纪消子老实回答说:“还没有。这些鸡虚浮骄矜、自恃意气,现在还不能用。”周宣王只好失望而归。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心痒痒地想斗鸡,于是又问纪消子:“先生,现在鸡可驯养妥当?”

这纪消子的回答还是老样子:“不行,这些鸡一听到响声就叫,一看见影子就跳。”周宣王只得作罢。

又过了十天,周宣王心想这次斗鸡应该驯好了吧,于是再次询问斗鸡培训项目的进展情况。谁知,纪消子的回答还是不能让周宣王满意:“不行,这些鸡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周宣王只得怏怏离去。

又一个十天过去了,周宣王虽然对纪消子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但他还是心存侥幸地问纪消子说:“先生,斗鸡可以用了吗?”都说不抱希望的时候反而会有所收获,果然如此。这次,纪消子的回答是:“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也不会有什么变化了,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看到它掉头就逃跑了。”

后来,周宣王用此鸡横扫斗鸡场。这也就是“呆若木鸡”一词的由来。当然,现在这个词表达的意思早已与本义大相径庭了。

从纪消子养鸡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静”也可以做到无人可敌。

所以,斗鸡时一动不如一静;做事情时,有时更需明白一动不如一静之理。以不变应万变,才是高明之道。《菜根潭》中也说:“淡泊之士,必为浓艳者所疑;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认为志向淡泊的人,必定会受到那些热衷于名利的人的怀疑;生活俭朴谨慎的人,大多会被行为放荡的人所妒忌。一个坚守正道的君子,固然不应该因此而稍稍改变自己的节操,但是也不能够过于锋芒毕露。

高明的人做事都懂得淡泊宁静,不事张扬。适当地保持沉默,既是一种沉静,也是一种高深。《庄子》里有一个故事《接舆点拨肩吾》:

肩吾拜见接舆。

接舆说:“过去你老师给你说了些什么?”

肩吾说:“他告诉我,做国君的一定要凭借自己的意志制定法度,人民谁敢不听从?”

接舆说:“那是骗人的做法。圣人治理天下,不用法度。圣人先正自己而后感化他人,任人各尽所能就是了。”

接舆就是大名鼎鼎的楚狂人,曾经狂歌于孔子之前。接舆讲治天下要“正己”,不是说一般的端正自己就可以了,而是有多个复杂的技术层面,有“心斋”,有“坐忘”,当然也有“尸居”与“沉默”。特别是要沉默,才能正己。

又如《庄子》里的另一个故事《道人大战巫师》:

郑国有个巫师名叫季咸,占卜十分灵验,能占生死祸福,准确如神,人们见了他,都要抛掉东西跑开。

列子折服不已,回来对壶子说:“我以为先生的道理最高深了,现在才知道还有更高深的。”

壶子说:“我最高的道理还未传授给你,你请那巫师来看看我的相。”

第二天,列子邀请季咸来看壶子的相。看完了相,季咸出了门对列子说:“你先生神色如灰烬,形象怪异,不能活了。”

列子进屋大哭一番。

壶子说:“我给他显现的是寂然不动的心境,他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再请他来看看。”

第三天,列子又邀季咸看壶子。

季咸看后对列子说:“你先生幸亏遇上了我,有救了,闭塞的生机开始活动了。”

列子进屋把话告诉壶子。

壶子说:“刚才我给他看的是天地间的生气,一线生机从脚后跟升起,他只能看到我的一线生机,再请他来看看。”

第四天,列子再邀请季咸。

看后季咸对列子说:“你先生神态恍惚,无法看相,待心神安宁时再看吧。”

列子把话转述与壶子。

壶子说:“我给他显示的是没有征兆的太虚境界,你再请他看看。”

第五天,列子又邀请季咸看壶子,季咸还未站定便逃跑了。

壶子叫列子去追,列子没追上。

壶子对列子说:“刚才我给他显示的是万象皆空的大道,跟他随意应付,他弄不明白我的究竟,像草遇到风就散乱了,所以他逃跑了。”

列子这才知道自己什么也没学到,回到家里三年不出门,为妻子做饭,喂猪就像伺候人一样,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偏私,抛弃了浮华而恢复了真朴。

壶子战胜季咸,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沉默。沉默犹如一柄利器,往往能在以静制动中一举击溃对手。

有的人一天到晚叫嚣,其实是“满壶全不响,半壶响叮当”,太肤浅,不堪大用。季咸是个大巫师,好装神弄鬼,好预测,但他这一套在壶子这样的得道高人面前全然无用。

壶子的沉默已全然展示了他的无上功夫。

列子因此受益匪浅,回家也沉默三年,做饭做出了味道,喂猪喂出了意思,一切随便,在家务事中修炼,如此也最终得道,成为继老庄后的第三位著名的道家宗师。

有个日本武士道高手来到少林寺,想要挑战空言大师。

空言大师说“好好”,就让弟子把日本武士带进来。

日本武士见面就抽刀,空言大师却让他喝茶。

日本武士相信这老和尚不会害他,就坐下来边打量边喝茶。

空言大师倒茶滴水不漏,坐下时衣带无声。

日本武士的全身杀气被无形中消减,心想即使不动手,也要与这老僧论学。于是日本武士大谈日本武士道如何厉害,空言大师只是稳坐在一边凝神静听。日本武士见空言大师一言不发,双目悠闲地注视着自己,不知何故心神却慌乱了。赶紧把茶喝完,悻悻地离去了。

同门问他当时为何不动手?

武士说:“这老和尚太沉默了,他沉静的眼神让我感到高深莫测,气势如山,好像我稍有举动,就会遭巨石压顶。”

沉默竟让人如此震撼。

可见,“静”的力量不可思议,怪不得庄子笔下的那只“呆呆”的斗鸡能够所向披靡。8 大道看“虚实”【原典】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道德经•第六十九章》【译释】

兵家用兵之道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不敢挑起战争主动作战,而宁愿被动防守,不敢盲目进击一寸,宁可忍让退后一尺。这就是以静制动、以退为进、人不知我之图,乃至让对方看我是:看似有行动,却又好像没有行动;虽然看似进攻,却看不见我举出来的手臂;虽然似乎有攻击动作,却又好像没拿任何兵器;虽然面对敌人,却好像敌人根本不存在。

古人用兵最讲究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这样能够使敌人摸不清自己的真正实力不敢轻举妄动。老子虽然不曾带兵,然而他却对兵法有着深入的研究。他从这一兵法中引申出了一个“虚实并用”的人生智慧。故而他提出了“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执无兵,扔无敌”的论断。

当然,老子这一论断的对象是竞争对手或敌人,对待我们的竞争对手或敌人,我们可以通过虚实并用的策略来达到胜利的目的。

解读有虚有实 虚实并进

对待老实人,我们要坚决奉行“以实打实,将心比心”的做法;然而对待那些奸诈、叵测的竞争对手,我们不妨来点儿“虚实并进”,在虚虚实实中挫败对手。

老子的“虚实并进”的智慧,在《三国演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长坂坡一役,看似鲁莽愚笨的张飞一人便阻住了曹操十几万大军。《三国演义》中这样记载:“却说文聘引军追赵云至长坂桥,只见张飞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立马桥上。又见桥东树林之后,尘头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马,不敢近前……扎住阵脚,一字儿摆在桥西,使人飞报曹操。操闻知,急上马,从阵后来。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伞盖,回顾左右曰:‘我向曾闻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轻敌。’言未已,张飞睁目又喝曰:‘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曹操见张飞如此气概,颇有退心。飞望见曹操后军阵脚移动,乃挺矛又喝曰:‘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喊声未绝,曹操身边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操便回马而去。于是诸军众将一起往西奔去。正是: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樵夫,难听虎豹之吼。一时弃枪落盔者,不计其数,人如潮涌,马似山崩,自相践踏。”

张飞能够喝退曹军并不是偶然的:张飞在曹操大军到来之前就命令所率二十多名骑兵都到树林子里去,砍下树枝绑在马后,然后骑马在林中飞跑打转。而他一人在长坂桥上,单人单骑、立马扬威,毫无惧色,尤其是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三声怒喝,吓死曹将之余,更增加了几分“实像”。而对面的曹操呢?他深知诸葛亮的本事,怕诸葛亮用张飞作诱,后有伏兵。曹操亲自前来观战,见到张飞那勇猛的样子,想起关羽曾告诉他,张飞能在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另外,张飞的吼叫吓死了夏侯杰。张飞在那里立马提枪,咄咄逼人,使曹军不敢冒着风险向前。

如果能熟练运用这一“虚实并进”的智慧,那么在与对手的交锋中定能略胜一筹,稳稳地将胜利握在自己手中。

公元前686年,齐襄公在国内叛乱中被杀。大夫高侯与侨居莒国的公子小白关系很好,于是他派人前往莒国,迎接公子小白回国做国君。然而,此时齐襄公的另一个儿子公子纠也由旅居的鲁国派军队送其回国抢位,并且吩咐管仲带领军队在半路上拦截从莒国来的小白。

管仲领兵昼夜兼程,来到公子小白必经之地即墨,一打听,小白的车队已经过去。于是,管仲带着人马迅速追赶,行了三十余里,见小白的队伍正在停车做饭。管仲面带笑容上前同小白打招呼:“公子近来身体可好?现在要到哪里去?”小白回答道:“回去为父亲治丧。”管仲说:“公子纠是长子,应该主丧,不必劳您去辛苦了。”小白没有应答,其随从人员个个横眉怒目,准备动武。管仲恐怕自己寡不敌众,就假装退走,在暗中却突然弯弓搭箭,对准小白射了过来。只见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倒在乘坐的车上。小白的随从人员一齐啼哭起来,管仲见射倒了小白,便拨转马头,飞快地去向公子纠报信。在路上,管仲感叹道:“公子纠有福,合该为君!”公子纠一队人马知道小白已被射死,就悠然自得地在路上慢慢行走,过了6天才到达国都临淄。

可是,这时小白已经登基当上了国君,称为齐桓公。公子小白被管仲一箭射死,怎么又复活了呢?

原来,管仲的这一箭正好射在小白腰间的带钩上。古人宽衣博带,带端有一个用青铜做的钩,称作带钩,一般长约3寸、宽约1寸,其作用同现今人们的腰带扣一样。管仲射来的箭虽然没有使小白受伤,但小白恐怕管仲再射,于是急中生智,咬破舌尖,口喷鲜血,装死倒在车上,从而麻痹了管仲。等管仲走后,小白连忙换上普通人的服装,带领随行人马抄小路星夜兼程。快到都城临淄时,小白派能言善辩的鲍叔牙先进城说服诸位大夫。鲍叔牙在众大夫面前述说了公子小白的贤明,取得了大夫们的认可,于是大家出城迎接公子小白继王位。

公子小白之所以能抢在异母兄、长子纠的前面登上王位,在于他随机应变,采用了示假隐真、虚实并用的计谋。9 大道看“巧拙”【原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译释】

最直的东西看起来好像是弯曲的,最灵活的人看起来总是那么笨拙,最能言善辩的人看起来似乎总是那么木讷。

坦诚忠厚的人从不夸夸其谈与人争论不休,那些整天口吐莲花的人肚子里多半没有多少货,为人也多半不厚道。有真知灼见的人看起来大都没有渊博的学问,有渊博的学问的人经常会谦虚地承认自己的无知。

不难看出,老子洞察人心的眼光是无比犀利的,话语简单,但字字珠玑,老子的意思是识人不能只看表面。

解读真正的作为不在表面

真正有作为的人,绝不会与人争论是非,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和功过是非不进行争辩,他们虽表现木讷但脑子聪明,虽看似愚钝但心如明镜,他们不善于论人,也不善于为自己争辩,一切尽在不言中。老子称这些不善于用花言巧语来争辩的人是完善的。我们常说“言多必失”,言语发展到今天其作用大大超过了原始意义上的求偶需求,它已经成为现代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尤其在社交场所,言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在老子看来,言语的负面作用比正面作用大,这是他所处的时代造成的,无可厚非。我们应该认识到,老子绝不是要我们都成为“哑巴”,他只是强调言语上升到“善辩”这一层次所出现的弊端。他将言语和人的善良本质联系起来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在今天看来依旧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知识的博与专,老子自有他自己的见解,他称“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直到现在仍未休止,一般意义上的知识的广博和专精是不能说明老子的理论的。老子在这里强调的是对道的把握(真知)和多闻(广博)的辩证关系,在老子看来,多闻并不能真正地明白道,明白道的人并不靠博闻。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过的一句话几乎与老子的思想如出一辙。他说,如果你争论、争强、反对他人,你或许有时会获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空洞的,因为你永远也别想得到对方的好感了。总之,这不是智者的所为。

细究起来,无谓的争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并非所有人的观点都是一样的,无论如何,总有另一种观点存在。但是,恰恰有许多人忘记了这重要的一点,总是希望别人能赞同、肯定自己的观点,因此与别人争论“是非曲直”,甚至不惜得罪别人。

其实,想要通过争论来“压服”别人,获得的效果往往是最糟糕的,不但不能让别人同意自己的观点,反而会令人产生厌恶感,甚至两败俱伤。所以,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够在争论中获胜的方式,那就是避免争论。

如果一个人总是喜欢同他人争辩,总是希望能说服别人赞同自己,那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争论的结果,十有八九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通过争论你不可能成为赢家。因为如果争论的结果你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即使是你赢了,其实你还是输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的胜利是要以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为前提的。因此如果你赢了,你可以洋洋自得,但你会使对方自惭,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一旦争论起来,一个人即使最终口服了,心里也并不服。”

不要不舍得承认对方,承认对方是对的,并不表示你就是错的。并且当你主动承认对方的时候,对方也会倾向于了解一下你的观点。

争强好辩绝不可能消除误会,达成共识。我们需要协调和宽容,学会用同情的眼光去看别人的观点。

大多数喜欢争辩的人还有另外一个坏毛病——卖弄自己。这种人总是仗着自己有点小学问、小智慧,时常“教导”别人应该如何如何。

这种好为人师的人总是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人不负责任的言论常常会误人误己,不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纠纷,还会影响自己的心态。

做分数运算的时候你会发现:当一个分数的分子不变时,其分母越大,分数的值就越小。这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规律,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可以领会到它的含义。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价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则分数值越小。”托尔斯泰用形象的比喻揭示出做人的道理:不要自高自大,不要过高地估价自己。

过高估价自己的人,往往目空一切,好高骛远,对于身边的小事不屑一顾,认为自己是个不凡者,等着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结果往往是一生碌碌无为,毫无建树,最后还在可笑地埋怨自己没有好的机遇。还有一种人,经过奋斗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于是就自满起来,躺在成绩上睡大觉,陶醉于以往的成功之中不思进取。这样的人,永远活在对过去的满足中,只会吃老本,不能立新功,以后也难有大的发展。

以上这两种对待人生的态度显然是不可取的。从表面来看两者似乎有些差异,但本质是相同的:妄自尊大,唯我独尊。这种心理往往会影响人的进取心,事业难有突破,因而自暴自弃,对社会无所贡献。大而言之,这延缓了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由此观之,盲目抬高自己,给自己过高的评价,对个人的成长没有益处。那么是不是对自己的评价越低越好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也许有人问:“分子一定时,分母越小,其分数值越大,这不是符合数学规律的吗?”那么,当分母减小到零时,分数就失去了意义,人生也无价值可言了。当分母减小成负数时,整个分数就变成了负值。这结果不正和你的初衷截然相反吗?

过分低估自己的人,常常遇事无信心,见人矮三分,妄自菲薄,自暴自弃,落落寡合。即使为自己制定出一定的目标,也缺乏成功的信心,因此,事业上很难有什么成就。

一个人好比一条船,无论大小,都必须随时知道自己处在什么方位,载重几吨,航速多少。所以说,做人要善于剖析自己,只有当他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才能和价值时,才能在各种条件下,特别是在不利和艰难的条件下,勇敢奋斗,显示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对社会尽责。

人贵有自知之明,我们应该认清自己的弱点和短处。避免去做那些劳而无功、力不从心的事。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自吹自擂,更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给自己一个“跳起脚,够得着的目标,脚踏实地地做事,对自己有公正客观的评价。这样,个人的能力才能充分地发挥,人生的价值才会有很好的体现。

老子一生憎恶智巧,然而他却是古今的大智者;他一生痛恨阴谋,却又被人说成是阴谋家;他一生讨厌权术,专讲权术的韩非子却向他取经;他咒骂了一生统治者,而历代统治者却向他讨教治国的方略。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的道理就在这里。

卖弄小聪明的人只是自作聪明,卖弄机巧的人更是愚不可及,因为这样违背了自然无为的生活态度。老子告诉你只有抛弃机巧才是大巧:“最圆满的东西好像有所欠缺,可是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实的东西好像仍旧空虚,可是它的作用不舍穷尽,最正直的好像是弯曲的,最灵巧的好像是笨拙的,最好的口才好像结结巴巴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