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7:35:26

点击下载

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

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向光生长:阿德勒自我超越心理学作者:(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排版:JINAN ENPUTDATA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0-01ISBN:9787559409942本书由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

常常有人会说,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太过关注自己,不想再讨好这个世界,只会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但人终究会遭遇到种种放不下也想不开的烦恼、纠葛和挫折,自我超越就成了人生的目标。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因为自身的局限,都会产生自卑感。如果因为缺乏勇气,使得心理发展转向自暴自弃任由命运摆布,或者因为人的好胜心和虚荣心作祟,使得心理发展转向对于权力和认可的渴望,都会导致性格上的种种偏差,一辈子困扰着人们。而探究这个性格发展的偏差,让人认识到生命的重要动力,也就是社会兴趣,并且扩而充之,才能使人的生活回到正轨,和自己的生活和解,建立更充实的人际关系。

当你愿意去探索自己的内心,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摊在阳光下,或是把光带入内心,疗愈才会发生。生活并不会轻易让一个人孤独,群居需要一种平衡,只有向光生长,接受生活的雕琢,才能走向真正的卓越。

愿你时常生活在阳光下,成为值得这个世界善待和珍爱的人。——编者01明确人生意义

一个人若只想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脱离了与社会的联系,结局肯定特凄惨。

我们的生活都局限于“意义”的范围之内。对人生而言,除了要尽可能多地去享受人生之外,找到人生的意义更加关键。我们总是站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角度上衡量一切事物,无论事物本身有多简单。举个例子,木头是跟人类相关联的木头,石块是跟人类相关联的石块。一个人若只想生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脱离了与社会的联系,结局肯定特凄惨。他将失去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无法再跟环境互动。因此,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其他人而言,此举都是没有意义的。大家在感受现实时,感受到的要么是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要么是自己从现实中得到的感悟,而不会是真正的现实,因为大家都以自己赋予现实的意义作为感受的标准。由于意义的范围内到处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大家感受到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

一个人很有可能无法回答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大家一般不会问这个基本上无意义的问题,来给自己制造麻烦,所以大家通常都会用一些套话搪塞过去,或直接表示这个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然而,我们必须承认,人类自诞生之日起,这个问题就出现了。现代青年甚至老年人都常常因“生活的原因和意义”这个问题,陷入困惑。根据上述事实,我们推导出如下结论:人们一般只有在遇到重大挫败时,才会提出这类问题。从来没遭受挫败的人不会思考这个问题。人生三大局限

通常说来,大家只会根据自己的行为,解释自己心目中的人生意义。只看个人的行为,不去理会其言辞,就能发现他心目中的人生意义在他的动作、表情、态度、习惯、特征等方面表露无遗。他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在他最细微的动作中都有体现。他自己似乎也对此深信不疑。他好像在向全世界宣布,无论世界还是我,都在以这种形式存在。这就是对他自己以及他的生活究竟有何意义的最佳答案。

生活的意义因各人有不同的生活,而展现为不同的形式。我们会发现,任何人的人生意义多多少少都有错误,绝对正确的人生意义是不存在的。可是我们还会发现,一种人生意义只要能得到别人的认同,其本身便不会一无是处。一切人生意义都会在以上两个极端中间浮动,这就是大家赐予自己不同的人生意义,有的错得多,有的错得少,有的非常糟糕,有的很美妙。我们同样能推导出,幸福的人生都是一样的,而不幸的人生却各有各的不幸。多次归纳过后,我们得到了适用于所有人生意义的衡量标准,这种标准更加科学,能衡量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必须要记住,这里的局限仅仅是针对人类,以及人类的目标和计划而言。对我们来说,纵然还有别的局限存在,我们也不能跟它们建立联系或对它们有所认识,因此它们毫无意义。

所有人都必须严肃对待以下三大局限,其共同构成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并对我们加以束缚。这三大局限时刻干扰着我们,所以必须不断解答它们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从每个人的答案中,我们能看到此人是如何理解人生意义的。

第一大局限是我们在这个被称为“地球”的星球上生活,绝对无法离开。这一局限束缚着我们的行为。不断利用地球的各种资源繁衍生息,是我们仅有的选择。为避免人类灭绝,我们不断进化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地球上所有人哪怕到了现在,都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人类做的所有事,其实都在说明人类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情况。这反映了对人类而言所有有价值的、适当的、可能的、必不可少的事实。可是这些又必然会受以下事实约束,比如“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是人类的一分子”等。为了获得内心的安宁,大家必须借助非凡的毅力,为自己的社会行为做出最合理的解释,让其前后一致。毕竟生存环境资源有限,单个人很难应对大自然的挑战。虽然我们没有哪个行为是最精确、最完美的,但我们能找到最适应的处世方式,而这需要我们不断为之努力。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约束自己,并要长时间坚持下去,这样才能使之成为我们之所以是自己的标签,并提升自己作为人的素质。而最好的行为一定要符合两个条件:首先是一个事实,即“地球这个星球约束着人类”;其次是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各种灾难,以及利益的纷争。

第二大局限是任何人都不是地球上仅有的人类,还有其他人存在,我们只要还活在世上,就会跟其他人建立关系,只是有的关系密切,有的关系疏远。个人要受很多束缚,再加上自身力量弱小,因此,单凭个人的力量,难以实现某个既定目标。若某个人想单独生活,单独处理所有问题,那失败与死亡便会成为他唯一的结局。只有人得以存活,人类才能繁衍生息。可见只有跟其他人建立关系,个人才能获得幸福,并推动社会进步。解决各种生活问题,同样要从这种关系入手。与世隔绝必然会走向死亡,人类的活动务必要建立在上述关系的基础上,对于这些,我们要有明确的认知。以上确凿无疑的事实表明,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和目标,是在地球上跟其他人建立关系,互相合作,保证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生存要求大家务必处理好以下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是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二是如何更了地生存。

第三大局限是人类有男女两种性别。无论个人还是人类群体,在生存、发展期间,都要正视这一客观事实。所有男人和女人都必然会建立爱情和婚姻的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建立,毋庸置疑就以这第三大局限为基础。人们以这个局限为基础的行为,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态度。这个局限会导致多种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大家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这种选择就体现了大家心目中最好的解决方法。

以上三大局限引发了三个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即人们怎样在被束缚的前提下,得到一份工作,能够养活自己?人们要想在给自己和其他人带来幸福的前提下达成合作,分享快乐,应如何在人群中确立不可动摇的地位?人们要跟“客观存在男女两种性别”和“人类的繁衍生息需要借助爱情”这两个事实相适应,应如何调整自身行为?以上三个问题分别涉及社会、性、职业这三个领域,这一点也必须要正视。

个体生活中的问题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三个领域,这一点已被个体心理学家所证实。所有个体对人生意义的深刻体会,全都在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反应中体现出来。举两个例子:一个感觉对自己来说跟人交往是一种折磨的人,他工作不努力,爱情不圆满,很少出去社交,没有多少朋友。他只有很少的机会,却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他的社交圈子肯定小得可怜,生活很凄凉。这就是我们从他所受的束缚中推导出的结论。该结论跟他的既定人生意义(让自己免受伤害)存在紧密的关联。这就是为什么这个人会在潜意识中封闭自己,拒绝跟其他人往来。而其他注重社交生活的人却一定会感觉到生活充满希望和创新,机会无处不在,挫折迟早都会过去,他们非常喜欢自己的工作,工作业绩骄人,拥有美满的爱情,还有很多的朋友。他们的人生意义就是跟大家一起行动,以集体成员的身份,努力丰富社会阅历。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得出这样的人生意义:一切失败之人之所以会失败,全因对社会缺乏兴趣,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罪犯、酒鬼、精神病患者、自杀之人等全都是这样。这些人并不认为友情、性、职业的问题,要通过合作解决。他们把人生意义当成只属于自己的事情。通常说来,他们唯一关注的就是自己,认为自己若实现了目标,其他人无法从中获得半点利益。对这种人而言,成功只是他们个人的。而这种目标其实只是满足了个人的私欲,没有一点社会价值。举个例子:杀人犯拿着一瓶毒药,能置人于死地,这在他们看来,是个人权力的象征。这个看法很天真,这瓶毒药显然不能让他们本身的价值获得提升。只有在他们自己心目中,他们是最重要的;在其他人心目中,他们根本微不足道。要得到真正的意义,务必要跟其他人建立关系。个人心目中的意义,不过是想象而已,我们的所有行为和人生目标,必须同时具备社会价值才是真正的人生意义。每个人都想成为英雄,在众人中出类拔萃,而这是错误的。他们不明白这个目标的达成,必须建立在为其他人的人生贡献自己的力量基础上。有社会价值,才有意义

前段时间,我从朋友处听说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组织的领袖:很久以前,有个领袖召集了本组织的所有成员,跟大家说:“这个星期三就是世界末日!”大家都非常慌乱,把自己的财产卖了,等着世界末日的到来,心中惶恐不已。可到了星期三,一切风平浪静。大家愤怒地找到领袖,谴责他:“你看我们多惨,卖掉了所有财产,还跟所有亲朋好友说,世界末日就要到了。有人嘲讽我们,我们就说这个消息肯定不会出错,因为它来自一个有着极高地位的人。可是我们竟安全度过了星期三,这天并非世界末日!”领袖不慌不忙,说:“我指的是我自己的星期三,而非你们的星期三!”领袖显然是在用自己理解的意义进行狡辩,以此免受众人的谴责。由此可以推导出,个人的意义在实际生活中,根本经受不起半点考验。

真正的人生意义一定要有社会价值,属于共同意义,以及许多人内心的有效意义。若有一种好方法,能解决一个人的难题,那其他人与之相似的难题,肯定也能用这种方法解决。这种方法对全人类来说就具备相同的意义。所谓天才必须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自己的人生意义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二是成就非凡。以上述内容为依据,可以推导出人生意义即个人对组织的奉献。此处不牵涉职业目标,只是指个人的成就。面对生活困难,能游刃有余地应付的人,以自身行为表明,真正的人生意义就是获取其他人的关注和兴趣,跟其他人合作,让双方都获利。这种人敏于觉察身边人的情感需要,并能找到最适当的方法处理自己遭遇的挫败,也就是避免为了利益,跟其他人产生正面冲突。

这种看法对很多人来说,可能很新鲜。这些人也许会提出疑问:真正的人生意义难道就是奉献社会,以及对其他人产生兴趣,建立合作?他们会对自己应该做些什么感到疑惑。一个人不顾自己的利益,总是为其他人考虑,会觉得舒服吗?莫非人不应该维护自己的利益,塑造自己的个性?莫非想让自己获得发展的人,却不应为自己设想?这些观点表面看来好像很正确,实际却非常荒谬,因为上述所有问题都是不存在的。若一个人面对人生意义这个问题,甘愿为其他人奉献,并以此为目标,那他就会知道自己应采取何种做法,才能塑造出让自己满意的性格,并能时刻照顾到其他人和社会的利益。这种人会依据社会责任感,调整自己的行为并加以训练,从而提高自己的社交技巧。一个人若已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就能在训练中掌握这种技巧,他会不停提升自我,继而提升自己的技巧,以便处理那三大人生局限。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婚姻关系中跟自己的伴侣感情深厚,那我们就会把丰富家庭生活,确定为我们的目标,并将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个目标达成。不过,如果只是想象着要提升自己,没有这样的目标,我们就会觉得像演戏一样难受。

此外,以下观点也能证明不断奉献是人生意义所在:我们的先人为我们开发的土地、建造的建筑、科学技术、艺术、知识等留到现在的东西,是他们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所做的奉献。可是,现在有一些人完全不了解何谓奉献、何谓合作,他们又留下了什么东西?他们只会逃避生活而已。他们回想过去,却找不到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迹。对他们来说,生命是不值一提的,死亡却是确定无疑的。你是否能听见地球的低语:“你们根本没资格活下去,人类用不着你们,你们这些毫无价值的人是没前途的,快点滚!”对不知道何谓奉献和合作的人,我们要说:“你们这帮毫无价值的垃圾,快点滚!”当然了,现代文明也存在不足,一旦发现,就要竭尽所能做出改进。尽可能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必定会成为这种改进的基础。

明白何谓奉献和合作的人,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人知道要让生活变得意义丰富,需要做哪些事,同时,他们还会尽量培养与他人的感情,以及对社会的兴趣。这样的感情在宗教教义中得到了全方位的体现。跟所有运动一样,宗教也是建立在人们希望为社会多做奉献的基础上。但很可惜,只要人们不是直接针对这一目标采取行动,就很容易歪曲宗教的存在价值,隐藏宗教对社会的贡献——无论这种贡献有多大。由于科学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人对其他人产生更多的兴趣,让人更加了解人生意义,因此,科学比政治和宗教都更容易被人理解并接受。讨论这个问题时,不管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应始终围绕一个目标:增加个人对其他人、对社会的兴趣,努力融入社会合作当中。

人生意义正确与否,产生的结果差别很大。人生意义正确,可以为人类福祉作出贡献;人生意义错误,却会危害社会。这决定了我们的工作要以下列内容为重心:了解这些意义是如何诞生的,深入调查其中的区别,一旦出现严重的差错,就及时纠正。上面这些问题其实都属于心理学的范畴。心理学跟生物学、生理学的区别在于:心理学可以在明确人生意义,以及意义对人类影响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类的幸福感。人生经历影响人生意义的建立

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探究,始于婴幼儿时期。婴儿如此弱小,都能以自己的方式评估自己的力量,以及这种力量能在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孩子长到5岁,就针对难题和事业建立了自己特有的一系列稳固的行为模式。这时候,孩子对于“对自己、对世界有什么期待”,已经有了长期、深入的概念。在被人们接受之前,经验已在人生意义的基础上做了解释,制作了只属于自己的感知模式。接下来,人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时,会利用这个计划表。就算这里的人生意义完全是错的,这种方式会让人深受其害,人们也会继续坚持采用这种方式。只有重新查清真正的错误源头,对感知模式做出修正,加以改进,才能改正这一错误。某些情况下,人之所以要纠正自己的人生意义,是因为这样的人生信条导致了恶劣的后果。痛定思痛之后,他经过努力,是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意义纠正过来的。然而,他若没有感受到社会压力,便不会改变原有的方式,哪怕其会接二连三地给自己制造难题。一般说来,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人们就可以矫正错误的人生信条。心理咨询师还会让大家明白,更加合理的人生意义是什么样的。

童年不一样,对自身人生意义的影响就不一样。若一个人童年过得很悲惨,那他的人生意义就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不过,对过度看重快乐体验之人来说,这只会让他对外界充满戒备,不会对他的生活态度造成影响:

● 有人会认为:“我一定要改变这种糟糕的社会处境,为此倾尽全力,我的悲惨遭遇不能在我的孩子身上重演。”

● 有人则认为:“真是不公平,我一直在被人剥削!既然这个世界这么不公平,为什么我还要认真对待它呢?”

● 有人会告诉自己的孩子:“我能熬过艰难的童年,你们怎么不能?”

● 有人或许会认为:“我在童年时期吃尽了苦头,所以现在可以做任何事。”

这些人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童年经验指导自己成人后的行为,只有改变他们对经验的理解,才能改善他们的社会行为。可见个体心理学已经舍弃了决定论。童年早期生活经验并不能决定人一生的高度,也不能把人始终都困在童年阴影当中。只有在设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时,大家才会受到早期生活经验的影响。人们的信念取决于他们从经验中得到的人生意义。也许以从前的某种经验为基础,建设将来的生活,是错误之举。个人的人生意义取决于个人所处的环境,而个人赋予环境的意义,又决定了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可是我们经常能看到童年环境塑造出完全错误的人生意义。在悲惨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有不少都成了失败者。先说童年时期患病或生来就体质不好的孩子,他们很难明白,真正的人生意义在于奉献,因为他们承受的压力太大了。通常说来,他们只会注重自身感受,除非家人能通过某些方法,让他们转而留意其他事。他们经常会在跟其他人的比较中情绪低落。他们处在这种氛围中,面对身边人的同情和嘲讽,更倾向于逃避和自卑。这样的处境可能会让他们感到自尊受损,并拒绝相信自己可以奉献社会。我也许能算是研究残疾儿童或内分泌紊乱儿童有何困惑的第一人。由始至终,我都在极力寻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是我无意证明遗传或是先天不足会导致人生失败。不一定是先天不足造就了错误的生活方式,也不一定是身体缺陷造就了错误的生活方式。

很多孩子都克服了艰苦的环境,长大成材。个体心理学不会夸大优生学在这方面的好处。历史上有很多人,虽然有生理缺陷,身体非常糟糕,或是早早去世了,却为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些人勇敢地克服了困难,从而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在困难面前,他们从不低头,不断努力。只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无法判断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现实生活已经证实,大多数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都得不到正确的指引,他们真正有什么困难,大家并不清楚,这导致他们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最终走向失败。

溺爱孩子,会让其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孩子会因为受到溺爱,将对他人的期待视为一项命令,认为自己是上帝的宠儿,不必为此付出努力,认为自己天生就有别于其他人。如此一来,当发现身边人全都不再关注自己,而且大家全都想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时,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他不愿付出,只希望得到,这便是他跟人们交往的通用的方法。在身边人的溺爱中,他再也无法独立,完全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他要是遇到了麻烦,只会通过乞求别人的帮助,来解决问题。他或许会认为,只有提高自身地位,同时逼迫其他人承认自己与众不同,才能改良自身处境。

孩子在溺爱中长大成人,很有可能会变成危害社会之人。其中有些人背弃自己的良心,讨好他人,以获得权力,在组织工作的过程中,破坏组织内部团结。还有些人公然做了叛徒,任何人只要不讨好、不顺从他们,都会成为他们眼中的叛徒。他们还觉得社会对自己相当不友好,所以生出了想要报复所有人的恶毒想法。社会经常否定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由此推导出社会亏欠了自己这个结论。这就是为什么惩罚他们不会有任何作用。不断强调所有人都在跟自己为敌,是他们仅有的作用。在溺爱中扭曲的孩子,所犯的错误都有着相同的本质,即要其他人都臣服于自己,只是表现的形式不一样。在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一些人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方式,一些人直接采取了暴力方式,一些人则二者兼具。这种人相信:“骑在所有人头上,便是人生意义所在。不管采用何种方法,一定要让其他人承认自己很重要,一定要让自己的需求全部得到满足。”一个人若一直坚持这种看法,那他所做的事肯定都是错的。

被忽视的孩子,同样会产生错误的人生意义。因为他们完全不了解何谓真正的爱、何谓真正的合作,他们会无视友谊的力量,对生活产生荒谬的理解。他们总是高估自己遇到的困难,低估自己的才能,以及身边人为自己提供的帮助。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以前,他们尝过社会对自己的冷酷相待,并据此相信,以后社会依然会对自己这么冷酷。他们觉得只有给对方好处,才能换得对方的温柔相待和尊敬,所以他们对自己、对别人都充满了不信任。不过,亲情的地位是其他任何经验都无法代替的。对母亲而言,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得到孩子的信赖,然后拓宽其信赖的范围,将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囊括在内。如果无法获得孩子的兴趣、感情与合作,就很难让孩子对社会产生兴趣,跟别人交朋友。任何人都能对别人产生兴趣,可是要有人从旁指导、开发、磨炼,才能让这项能力得以顺利发展。

任何孩子被人忽视、排挤、厌恶,都会反感跟别人交往,都会经常独处,都会对合作缺乏了解,都会对那种让他跟别人共存的事物,选择彻底无视。我们都明白,这种个体必然会在其所在的环境中走向毁灭。这个孩子能活到这样的年纪,肯定是从外界得到了一些关怀和照料。因此,这里所说的孩子并没有被完全忽视,只是他得到的照顾比其他孩子少,或是他在其他方面都非常正常,只在某一方面遭到了忽视。遭到忽视的孩子根本不会信任别人,这是肯定的。有一点很讽刺,不少失败者都是经常遭到忽视的孤儿或是私生子。

错误的人生意义有三大源头:身体缺陷、溺爱和忽视。孩子遇到这些情况,就会在看待问题时,采用错误的方式。必须要有人提供帮助,他们才能彻底改变这些错误的看法。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关心、帮助这些人,这样才能从他们的行为中,找到他们的人生意义。02个体心理学原理

生活具有神奇的创造力。再好的心理医生,也不能治好所有的心理疾病;然而,生活是一位更好的心理医生。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真正的科学必须跟生活直接相关,即不应把跟生活直接相关的科学理论与实践切分开。研究生活的科学之所以会变成一门生活科学,是因为生活直接作用于这门科学。上述观点在某种特殊力量的作用下,同样适用于个体心理学。

个体心理学将所有冲动与活动,以及所有单独的反应,都视为构成个人生活态度的一部分,并认为应将个人生活当成整体看待。这门科学在实践方面必不可少。借助知识,我们能够调整、纠正自己的生活态度,个体心理学的预测由此具备了双重意义:一是能够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二是让预测出来的事无法发生,就像约拿先知所做的那样。要从整体角度来看待一个人

在个体心理学家看来,为人的各种行为贴上意识、潜意识的标签是错误的。也许意识和潜意识是两种不同的心理机制,但有时也会同时影响一个行为,且二者的界限并不清晰。关键在于,找出人做出该行为的目的。要确定什么受意识控制、什么受无意识控制,一定要先搞清二者的关系,而这种关系恰好能用前一章探讨的童年早期生活方式来说明。

借助一个病例,能清楚地说明意识和潜意识跟生活有着何种密切的关系:一个年过40的已婚男人得了恐惧症,最重要的症状是想跳楼——这是一种冲动,他不断地跟这种冲动抗争。生活的其他方面,他都很正常:婚姻关系中,他跟妻子关系融洽;在工作中,没有遇到任何麻烦;在社交方面,他有很多朋友。这个案例让我们很困惑,除非我们能兼顾意识与潜意识相互影响的特征。患者在意识里觉得自己要跳楼,却活到了现在,因为他在潜意识中实际上并不想跳楼。我们找到了他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他生活的另外一个方面:他对自杀冲动的抗争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这是一种进入他意识范围的潜意识行为。到了最后,他胜利了。在生活习惯(在后文中,我们会就这个专业术语展开详细的探讨)中,他实际上已经达成了优越的目标,变成了征服者。大家可能会问:在意识范围内有着显著的自杀倾向,这样的人也能算是优越者?我这样回答:他之所以能算是优越者,是因为他身体中有种力量在反抗自杀,在这种对抗中,他获胜了。他对优越的追逐,客观说来已将他本身的怯懦抑制住了。在某个方面有自卑感的人,都会被这种已变为习惯的规律掌控。而其心中有这种对抗存在,对抗双方分别是:在意识中展现出来的死亡欲望与自卑感,和在潜意识中展现出来的对征服、生存、优越的追逐,这才是重点。

我们接下来要验证一下,借助原型分析能不能得出这一结论。在解析他的早期记忆的过程中,我们发觉,童年时期,他曾在学校中遭遇难题。他不喜欢跟男生往来,一直想避开他们。然而,他还是要抑制这种冲动,勇敢地直面他们,跟他们往来。我们发觉,他的确曾努力克服自己的怯懦,勇于直面并最终超越了自己的阻碍。

对这个患者的解析表明,在他的生活中有一个相当关键的目标,就是战胜焦虑与恐惧,这个目标把他的意识与潜意识组成了整体。如果不整体地看待这个患者,就难以确定他的成就与优越,并极易对他做出这样的评价:他内里怯懦,却又好斗,野心勃勃。这种评价本身就是错的,因为没有考虑他为什么这么做。

事到如今,若我们还拒绝承认个人就是一个整体,那我们对个人付出的努力、对个体的认知,乃至整个心理学都会变得毫无意义。在推导出生活由意识和潜意识两方面共同支配后,要想把生活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必须在这两个方面之间建立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目标

生活具有相当神奇的创造力。在极力理解这种创造力的过程中,个体心理学得以发展进步。对努力探索和取得成功的期待,对发展自身的期待,乃至在增强这个感官的能力补偿那个感官的缺陷的期待中,都包含着上述创造力。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展现出了这种创造力,其属于目的论,即在这种探索中,精神和身体的活动彼此合作,彼此配合。因此,以下做法完全错了:抛开个人生活经验,只对精神状态、身体活动进行研究。犯罪心理学重视罪行远多过重视罪犯,便是其中一个错误案例。要理解罪行,就不能将其视为罪犯的一段生活插曲。同样如此的,还有某一种外部的行为,他在这个案子里,可能没有犯罪,但他在那个案子里,却有可能犯了罪。每个人不相同的生活目标,决定了个人的行为以及行为方向。因此,重点就在于了解个人各不相同的情况。借助这一目标,我们还能了解隐藏在每种独立活动背后的意义。对于包含这些独立活动在内的整体的一部分,我们都应有所了解。反过来在研究各部分时,我们也务必要将它们看作整体的各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整体的意义。

比如说我在医学的实践工作中,开始对心理学感兴趣。我从医学的实践工作中,得到了不少能帮助我理解心理学案例的目的论见解。在医学领域,我们清楚地看到各个器官都在极力完善自身,以确保其功能最大化。在发展为一种明确的形式后,它们便进入成熟阶段。我们还在一些有着生理缺陷的病例中更深入地发现,个体会增强其他器官的能力,以补偿那个存在缺陷的器官。生命机能以一种很特殊的方式,处理各种各样的残疾,生命的失衡状况由此得到弥补。面对外部的阻挠,生命断然不会屈从或放弃与之对抗,生命为了能延续下去,从未放弃过努力。

精神活动跟有机体的生命活动很相似。人们的精神中都包含着理想的观念或目标的观念,大家将据此设立一个具体目标,将实际生活中的阻碍和问题都清理掉,超越当前的状态。由于个人一早就在内心计划好了追逐成功的方法,因此,这种具体目标能让人在处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产生优越感。不过,若人的精神中没有这种目标的观念,那这个人的活动就将失去所有意义。“确定一个目标——让目标拥有具体的形式”,这种概念在童年即人生早期就产生了。这一点可以从许多案例中得看出来。这段时期,某种成熟个体的模式或原型已经发展出来。不妨想象一下这一发展过程。一个自卑、脆弱的孩子觉得自己难以忍受某种环境,于是制定了一个目标,努力朝目标迈进,以增强自身能力摆脱困境。这时跟增强所需的物质资料相比,确定增强自身哪方面的能力的目标显得更加关键。这个目标显然掌控了孩子的所有行为,目标的存在毋庸置疑,可是我们的确很难清楚说明这个目标是怎样产生的。由于孩子必须先定好目标,然后才能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现在依然无法清楚了解,乃至准确说明早期阶段起作用的能力、理智、冲动和能量。我们只能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做出了哪些变化,才能窥探他们的行为依据。

有些人或许会在听到“目标”时困惑不已,因此,有必要将该观点更加具体化。“期待变成上帝”,说到底就是个具体目标。“期待变成上帝”,也会在专业术语“目标的目标”准许使用的情况下,变成终极目标。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在教育自己和孩子变成“上帝”时,务必要谨慎。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我们确立一个更加具体的短期目标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发觉,认为自己的妈妈最强大的男孩或许会被妈妈影响,乃至在行为方面模仿妈妈,所以这个目标或许是成为妈妈或是爸爸。之后,男孩若觉得马车夫是全世界最强大的,那他同样可能模仿马车夫,将这确立为自己的目标。接下来,男孩在衣着、感觉、处世方面,都有可能向马车夫靠拢。无论男孩展现出什么性格特征,都会跟他这个目标相符。可是马车夫这种形象会因警察稍微发力,而在瞬间崩塌。其后,孩子可能又会把老师当成自己追逐的目标,只因老师在惩罚学生时,表现出了强大的力量。另外,医生自然也能成为孩子追逐的目标。

孩子的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对社会满怀兴趣。若缺少社会兴趣,就会出现以下情况。有个男孩在被问及“长大以后,你想干什么”时说:“我想做死刑执行人。”他想掌控世人的生与死,手握类似于上帝的权力。这种思想比社会还要强大,这就是他对生活缺乏积极性的原因。不过,他也可能在掌控世人生死这个变成“上帝”的目标驱使下,立志成为一名医生。这个目标的差异就在于,其是否以服务社会作为达成目标的途径。了解世界的感知模式

早期经历中,个人目标有什么特征,都会在原型中展现出来。当心理原型确定下来后,我们就能更了解他的关注点,并基于此,我们才能预测未来生活将会发生什么。因此,个人感知模式会受到其关注点的影响。在理解环境时,每个人都不会看全事物的本来面目,而只会依据个人兴趣,即个人往往会根据自身的感知模式来理解环境。

我们看到这种关系中包含着一种现象,很有意思:一个孩子若有生理缺陷,就会觉得自己的一切经历都会被自己的生理缺陷影响。例如,视力有缺陷的孩子或许会对自己能够看到的事物兴致勃勃,胃有缺陷的孩子或许会在饮食方面有怪癖。之前提到这种感知模式构成了人们各不相同的性格,因此,个人感知模式跟这种迷恋是统一的。在了解了孩子的生理缺陷后,我们就能了解其关注点。可部分孩子或许未曾展现且无法被人发现他们的外部特征,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的生理自卑感会被感知模式束缚。显然,找出孩子有什么兴趣,也并非易事。若自卑的生理基础已存在于孩子的感知模式中,那对感知模式的揭露,就算借助对生理自卑外部展现的观察,也不一定能实现。

谈到相对性,人们再熟悉不过。任何人所掌握的知识都并非绝对正确的真理,我们这门科学也不例外。孩子在这一点上,跟成年人是一样的。作为科学基础的常识在不断变化中,大大小小、五花八门的错误一点一点铺就了这条道路。任何人都会犯错,重点在于能把错误改正过来。

在原型产生阶段,改正错误相对容易一些。可如果在该阶段,一些错误并未被改正过来,那之后就要通过回忆该阶段的所有状况,来改正这些错误。因此,治疗神经症患者的主要工作是找出在原型产生阶段,即患者的人生早期,他犯了什么本质性错误,而不是在之后的生活中,他都犯了哪些错误。找出这些原型错误,然后借助恰当的心理治疗,就有可能纠正患者的错误。

遗传因素在个体心理学看来,并不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个人在童年时期建立的原型,即他当时以何种态度与方式看待自身的生理条件,而实际上的遗传因素则并非我们研究的重点。除非是极个别的重大缺陷,如何让孩子在适当的环境中生活下来,才是我们首要思考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只要明确孩子的缺陷是什么,针对其进行治疗就可以,这样做很有好处。在缺乏营养等养育方面的问题影响下,就算是天生没有生理缺陷的健康孩子,也会有很大概率产生发育不良的情况。

接下来讨论一下针对神经症患者的训练与教育,个体心理学提出了什么问题。犯人、患神经症的孩子、酗酒逃避现实的人,共同构成了此处的神经症患者群体。

我们很快找到了错误出在哪儿,这很简单,然后再来探究这些症状出现于何时。不少人都相信,症状源自新环境,实际却并非如此。我们的调查已证实,首先,患者未能做好充足的准备,以适应新环境,随后才发生了具体的事。如果患者仍处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那要找到他原型中的错误,就不是件简单的事了。可是处在新环境中,患者在回应时,务必要以原型创立的感知模式为依据,因此,任何新环境都会带着试探性。患者的回应要跟自己的目标相符,同时不能只是消极的,还要具备某种创造性,因为目标的引导贯穿了他的一生。在初期阶段,我们研究个体心理学的经验告诉我们,忽略遗传的重要性和突出某一部分的重要性,这两点都不可取。我们很清楚,原型是借助自己的感知模式,才跟经验达成了一致。因此,我们要得到某种成效,必须要研究感知模式。生活常识及常识性错误

对某个家庭进行观察,会发现如果家里的孩子都有发育障碍,那即便他们看似智商高,即被问到一些智力问题时,能说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当问到如何证明他们聪明时,他们就会展现出相当强烈的自卑感。这种孩子有一种只为自己着想的精神倾向,在精神病患者身上,我们发现了相似的倾向。而智商高并不代表他就有常识。强迫症患者会时刻想着把窗户关起来,哪怕他们心里很明白,这样做一点意义都没有。除了有意义的事,对其余事都不感兴趣的人,断然不会这么做。无论语言还是理解力,精神病患者往往都有别于其他人。精神病患者断然不会说常识性语言,可恰恰是这种语言才能表明个人对社会怀有多大的兴趣。

对个别判断和常识判断作比较,能够发现通常都是常识判断是正确的。人根据常识来判定好与坏,但很多时候又会因为在复杂状况中利用了常识,以至于犯了错。可是这些错误都能在常识的持续发展中纠正过来。一些人对自己本身的兴趣太过关注,因此无法跟其他人一样正确区分对与错。实际上,他们这样做,会将自己的行为清晰地展现在旁人面前,从而暴露出自己的无能。

还是以罪犯来举例说明。我曾问过一个罪犯有何犯罪动机,其理解力和智慧又如何。结果发现在这个罪犯看来,他的犯罪行为属于英雄的行为,他的智慧已远超过其他人,最低限度已超过警察。这个罪犯认为,自己已把自己那非常崇高的理想变为了现实。因此,在他内心之中,他已经成了一个英雄。这其实恰恰表明了一种截然相反的现实:他心中并不存在英雄主义。然而,他自己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不明白,自己性格懦弱,缺乏勇气,全都跟他对社会的兴趣不足有关。实际上,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只在生活无意义的方面活动。我们对这种人唯一的评价就是懦弱,因为他们对孤独与黑暗怀有恐惧,总是将自身精力倾注于生活中无意义的方面,懦弱驱使他们总是怀有这样的期待:有人在身边陪伴自己。犯罪只能表明罪犯的懦弱,这种行为一点价值都没有,将这点向全人类揭示出来,是抑制犯罪最好的办法。

众所周知,过了而立之年后,一些罪犯变成了优秀的公民,主动去找工作,建立自己的家庭。为什么会这样呢?比如说盗窃犯,30岁的盗窃犯哪里比得上20岁的盗窃犯?20岁的罪犯更强壮,更野蛮,也更阴险。而30岁的罪犯多半都已被迫改变了过去的生活方式,他们发觉,犯罪这份工作非常不合算,转行是最佳选择。

另外一个关于罪犯的事实,我们断然不能无视,那就是如果受到了更重的惩罚,罪犯不会为此感到恐慌,进而放弃,而会在这种刺激下,更加满怀信心,把自己视为非同一般的英雄。别忘了罪犯生活在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中,好像不具备整体意识,也不明白何谓整体价值。找到信心与勇气,对他们来说是不可能的。这种人无法跟社会融合。患有精神紊乱、广场恐惧症的人,基本无力开办俱乐部。同样如此的,还有精神病患者。另有一项事实是,自杀之人和孩子从来不懂得怎样结识朋友,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找到这是什么原因。他们在生活中选择的道路没有意义,这是由他们的原型一心追逐虚假的目标造成的。有一项确凿无疑的理由是,在自己早期的生活中,他们始终遵循着以自己为中心这个方向。父母造成的影响

在讨论过社会兴趣后,接下来再研究个人在发展中会遭遇什么阻碍。尽管这个主题初看会让人觉得茫然,但其本身并不复杂。众所周知,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会让人厌恶,社会与家庭都盼着对孩子的溺爱有清晰的认识。在生活中,被溺爱毁掉的孩子会遭遇种种问题。他们到了学校后,面临着这样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他们并未准备好去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就已进入了这个新的社会环境,而跟其余孩子共同玩耍、学习,让他们觉得很不情愿,这样的环境让他们害怕。在原型阶段中,他们获得的经验让他们希望自己能继续被宠爱。这种性格的养成非来自遗传,而是受他的早期生活原型、个人生活目标的影响。有了这种性格,推动他们努力追求目标,他们就不会再有动力向别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我们要研究原型分析这个主题。原型在孩子四五岁时就已建立,因此,我们必须探究孩子在这个期间及之前的心灵印迹。这种印迹的形态可能变化极多,十分复杂,让成年人难以想象。

父母对孩子的心灵最常见的影响是,过度的责备或惩罚带来的感情抑郁。孩子会因此产生反抗心理,极力想要摆脱这种影响。因此,女儿可能会因父亲性格粗暴,相信所有男人都是如此,以至于建立讨厌男性的原型。而遇到严厉的母亲,儿子也有可能感情抑郁,因此对女人心怀厌憎。这种态度以多种形式表现出对异性的厌憎。举个例子:有一种厌憎女人的表现形式,就是孩子在性关系方面自甘堕落。这种堕落并非源自遗传,而是孩子在童年时期形成的。不过,也有些孩子会表现为懦弱和害羞。

因为自己早期所犯的错误,孩子往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可是由于孩子的父母对其自身经历的过程茫然不知,即便不是这样,他们也不愿向孩子坦承这种影响,以至于孩子无法从别人的教育中得到太多的指引,只好沿着自己原先的方向走下去。

我们在探讨该问题时,不能过分相信,对孩子来说,引导和惩罚都无法发挥作用。若成年人和孩子都不清楚改变应从何处开始,那一切努力都是白费力气。斥责与惩罚无法改变理解无能的孩子的原型。生活经验同样无法改变孩子,因为孩子的个人统觉与生活经验已达成统一。如此一来,孩子只会变得更懦弱,更狡猾。要改变孩子,我们必须先挖掘出其基本的个性。自卑情结普遍存在

在将一个人从整体角度来看,我们还要思考个人拥有何种社会关系。新生儿很弱小,所以需要亲人的照顾与关怀。人们不去想着照顾孩子,补偿孩子的自卑,就无法理解孩子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仅限于孩子身体之外的分析是不够的,要据此阐释孩子跟母亲、孩子跟家庭的关联,也是不可能的。这种孩子的个性牵涉到一整套社会关系,且凌驾于孩子的身体特征之上。

以上对孩子的分析从一定程度上说,对全人类都适用。孩子需要依赖家庭生活,是因为一种懦弱,全人类需要社会生活中,同样是因为这种懦弱。并非所有人都能妥善应对独特的生活环境。严重的生活障碍也许会让他们无力独立面对。因此,成年人有种相当显著的倾向,就是组建集体,如此一来,他们的存在形式就由独立个体变成了社会成员。社会生活显然能在他们克服自卑、无奈的过程中,为他们提供巨大的帮助。因为弱小,所以要群居

众所周知,动物界有种很普遍的状况,就是弱小的动物要过群居生活,以便用群体力量满足个体需求。举个例子:面对狼的攻击,一头水牛难以应付,可是一群水牛集中到一起就会简单很多。水牛只会在大家团结一致时,头靠头用后蹄与对手斗争到底。而老虎、狮子、猩猩能够在群体之外独立生活,是因为自然界赐予了它们自保的方式。人类并无锋利的爪牙和强壮的身体,因此,只能过群体生活。由此可见,社会生活的源头在于个体的懦弱和能力的匮乏。

该事实表明,我们断然不能期望全体社会成员都具备相同的天赋。务必要铭记以下结论:合理地配合能让人类所有成员的能力及时获得资助。对该结论的无视会让我们误以为,应根据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评判个人。然而,若在孤立无援的环境中,本身存在不足的人都很有能力;而若到了配合合理的社会中,他的不足便能获得弥补,这才是真相。

不妨做出这样的假设,种种不足都是因为先天遗传。于是,减少天生的不足对人的影响,推动他跟其他人和睦共处,便成了心理学的目的。社会进步史即人类合作史。任何人的不足都能在人类的合作中得到弥补。语言属于一种社会性质的发明,这点大家都了解。可是少有人能看出,个人的缺陷是推动这种发明问世的原因。孩子的早期行为能为此提供证据。自己的意愿没有得到满足,婴儿便会用类似于语言的声音,吸引其他人的关注。如果不需要让别人留意自己,那婴儿根本不会尝试讲话。只有几个月大的婴儿尚无讲话的需要,此时,他们的一切意愿都能从妈妈那里获得满足,因此,他们根本学不会讲话。有资料记载,由于没有讲话的需求,有个孩子6岁都不会讲话。关于这一点,还有个很特殊的例子。有一对父母都是聋哑人,因此,他们的孩子摔跤时觉得疼了,会流泪,但是不会发出声音。这个孩子的确想得到父母的关注,可他明白对于父母这样的聋哑人来说,声音一点意义都没有,所以他只是流泪,没有发出声音。

这表明必须根据社会环境理解个人选择的独特目标。无论何时,都要认真留意自己研究的事件的一切社会背景。此外,要站在社会格局角度上思考,以便彻底研究独特的适应不良。不少人都发觉自己有无法借助语言跟其他人正常交流等病症,即适应不良。说话结巴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案例。对结巴的人稍作观察,就能发现他们从出生之日,便未曾好好适应社会,他们不愿意结交朋友或参加种种活动。语言可以在跟其他人往来的过程中进步,但这种人并不愿意跟其他人往来,以至于结巴完全不见改善。结巴的人也分为两种:有的人因为受挫而寻求孤独的角落自我封闭,有的人则越挫越勇努力与他人交往。

那些没有经历过社会生活的成年人,在那些需要当众发言的场合中,总是表现得很胆怯。因为在他们看来,那些听众就跟敌人差不多,所以他们很不善于在大家面前发言。一旦面对那些占据优势且似乎带着敌对态度的观众时,这种人就会产生自卑感。其实,只有在很信赖自己和很信赖听众的情况下,一个人才能避免怯场,顺利演讲。

社会训练就这样跟自卑感建立了密切的关联。对社会适应不良,产生了自卑感。社会训练是我们克服自卑感的根本方法。

社会训练和常识有着直接的联系。当我们说,我们是根据常识解决难题的,这种常识就是属于社会这个整体的集体智慧。不过,部分人却以自身独特的理解力与语言,作为自己行为方式的基础,这点我们在前一章中提到了。精神患者、神经症患者、罪犯都属于这部分人。他们全都具备某些特征,违反了常识。对他们来说,社会标准、机构、人都毫无吸引力,无法让他们产生半分兴趣。然而,他们要获得解脱,又必须借助这些。

让他们对社会性事物产生兴趣,是我们的目标所在。神经质的人总觉得只要自己怀有美好的意愿,他们就应该感到理直气壮。可是只有美好的意愿,还远远不够,务必要让他们明白一点:在社会中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付出了什么,他们的行为引发了怎样的具体结果。03自卑情结

要想有所收获,必须先做好准备,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遭遇各种状况。

对天生就有生理缺陷的孩子而言,心理环境因素同样相当重要。这种孩子会显著表现出一种有别于其他人的自卑,且这种自卑往往会被夸大,导致他们的处境更加糟糕。在最开始的原型建立阶段,他们就重视自身发展,对其他人兴趣索然。在之后的生活中,他们有继续按照这种方向发展的倾向。生理自卑感不过是导致原型出错的多种原因中的一种,孩子被敌对或溺爱,这样的处境也会引发类似的错误。在后文中,我们会详细探讨这三种糟糕至极的状况,并会以真实案例对其做出阐释。之前,我们谈到了孩子被忽视、被溺爱、有生理缺陷这三种状况。当前,我们发觉这些孩子并未从自己的成长环境中学到如何独立,这是一种相当恶劣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处在随时可能遭受外部攻击的惶恐中。

社会兴趣在我们的治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了解社会兴趣,对我们来说非常必要。只有有信心、有勇气的人才能从顺境、逆境这两种处境中获利。他们生活在当前的世界中,可以做到镇定自若。他们从不恐慌,哪怕明知道难题无处不在,这说明他们绝对相信自己能解决这些难题。他们已做好准备,迎接生活中一切问题,这些全都属于社会问题,无论何时都不会发生改变。我们在观察时,若能站在某一种人的立场上,就会发现自己绝对需要为社会行为做准备。以上三种孩子都缺乏处理问题、造福生活的精神态度,其原型都缺乏社会兴趣。在心理、生理两方面,原型都遭遇了挫败,因此,人格的发展方向便倾向于人生无意义的方面,对于人生问题的态度,同样出现了错误。个体心理学实际上属于社会心理学,对这些人的主要治疗是让他们的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并培养他们对社会、对生活的良好态度。怎样看待自己的不足

追求优越,感到自卑,是全人类的共同点。不过,这并不表明,所有人都没有任何区别。自卑与出色这两个普遍条件,掌控着人类行为。可是人们除此之外还有环境、健康、体力等方面的差异。处在同样的环境中,人们也有可能受这些因素的影响,犯下不同的错误。对孩子进行观察,会发现回答问题时,孩子的反应五花八门,完全正确、确定的反应是不存在的。大家都在追逐更好的生活习惯,在追逐的方式中,每个人的独特性得到了清楚的展现。尽管会犯种种错误,但是大家以种种方式做出努力,努力的方向是没错的。

个人的怪异特征、变态的行为方式,都能拿来加以解析。以左撇子的孩子为例,其中有些人对自己是左撇子这件事一无所知,因为他们在别人的悉心教导下,开始使用自己的右手。起初,他们的右手不够灵巧或相当笨拙,受到了很多嘲讽和指责。这的确是一种会遭受嘲讽的不足,但是其双手都应接受训练。在摇篮中,左撇子的孩子就用左手远多过右手,旁人可以看出他是左撇子。不灵活的右手或许会在之后的生活中,给他造成沉重的负担。可是从写字、绘画等活动中,又能看出他对利用自己的右臂、右手满怀兴趣。其实没必要太在乎左撇子这件事,只要让左撇子的孩子在之后的生活中,做比普通孩子更多的训练即可。左撇子的孩子务必要培养自身兴趣,即越早知道自己是左撇子,越会为正视自身不足,努力加以训练。这非常有利于培养个人的才能和艺术天赋。在这样的处境中,孩子会变得充满雄心壮志,因为他一直在为克服自身不足而战斗。这种战斗有时会变得异常艰辛,他会因此对其他人心生妒忌或羡慕,继而感到自卑。这种自卑的程度越严重,克服这种自卑的难度就越高。在持续的战斗中,孩子也许会变得充满奋斗的精神。孩子成年后,这种奋斗的精神依旧相当强烈。他一直在战斗,并坚信自己不应有阻碍,不应是愚笨的。跟其他人相比,这种孩子身上的担子更重。

四五岁时,孩子建立了自己的原型。以此为依据,他们借助各种方式犯错误,做斗争,谋求发展。有些孩子想摆脱眼前这个自己融入不了的世界,有些孩子希望变成画家,大家有着不同的目标。关于如何才能克服这些不足,也许他们并不了解。我们很难以正确的方式,为他们明确解释这个问题的答案,哪怕我们可能对这个答案心知肚明。

存在生理缺陷的孩子有很多。耳朵、眼睛、胃、肺这类生理缺陷,最容易引发孩子的兴趣,这点我们已经发现。有个相当奇葩的案例,可为该现象做出解释。一个45岁的已婚男子得了气喘病,每晚下班回家后,就开始犯病。顺便提一下,他有一份很好的工作。有人问他:“你老是回家后才犯病,这是为什么?”他答道:“因为我是理想主义者,我太太是现实主义者,我们之间经常闹矛盾。回家后,我想自由自在地休息,她却想外出活动。正因为这样,我待在家里,她就会很反感,每到这时,我就会生气,喘不上气来。”

他会喘不上气来,而不会想呕吐,这是为什么?主要原因在于,他的原型特征要求他喘不上气来。童年时代,他好像被人用绳子绑过,而他完全无力反抗,因为身体太弱,绳子又太紧。他因这次经历产生了不适感,呼吸系统受到影响。当时,他家有个年轻的女佣人很喜欢他,经常坐在他身旁安慰他,对他倾注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因此产生了一种虚假的感觉:自己总能得到他人的安慰,总能得到玩伴。他4岁那年,那个女佣要结婚,就此离开了他,他号啕大哭着送她到车站。她离开后,他跟自己的母亲说:“我的保姆走了,世界上已经没人爱我了。”

由此可见,这个男人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人:无论何时,其都能为他提供慰藉与快乐,并会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这种理想的人,便是他的原型寻觅的对象。这种寻觅在他成人以后,依旧没有停止。他之所以会生病,并非因为空气稀缺、呼吸困难,而是因为始终得不到安慰与快乐。找到能让自己永远快乐的人,显然太难了。他在一定程度上怀有这样的期待,期待能掌控环境。在他实现掌控目标的过程中,这一期待能为他提供帮助。因此,他的太太不会在他喘不上气时,盼着出去社交或去戏院,他的优越目标就达成了。

由始至终,他都未曾犯错误,所以表面看来不应责备他。可是他内心怀有掌控其他人的欲望,他希望把太太的物质化个性转变为理想主义,例如变成自己这样的人。怀着这一目标的人是否有别于其外表,这点应存疑。

我们总能发现,眼睛有缺陷的孩子对自己能看到的东西满怀兴趣,乃至在这方面掌握了独特的才能。比如出色的诗人古斯塔夫·弗赖塔格,成就非凡的他却有眼睛散光的毛病。眼睛有缺陷的画家、诗人为数众多,可他们之所以对该领域满怀兴趣,正是因为眼睛的问题。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弗赖塔格表示:“我的眼睛有别于其他人,这迫使我训练、利用自己的想象力。跟其他人在现实中看见的相比,我在想象中看见的,肯定更清晰,这完全归因于视力。可我能成为出色的作家,是否也是因为视力,我并不清楚。”

对天才的观察表明,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存在视力缺陷等种种不足。这类案例在不同时期的历史记录中都能看到,就算神明也常有一只眼睛失明,或双目失明,无法幸免于难。一些天才近乎失明,却比别人更善于辨认、区分颜色、光影、线条。这些案例说明,一旦了解了残疾孩子问题的源头,就能明确如何对待他们,为他们提供治疗。

跟其他人相比,部分人对食物的兴趣更加浓厚。他们时常探讨哪些食物自己可以吃,哪些食物自己不可以吃。也许是早期遭遇过饮食问题,导致他们有这种表现。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母亲在他们小时候把他们照顾得极为细致,总是跟他们提起,什么食物他们可以吃,什么食物不可以吃。为逾越这些阻碍,他们需要锻炼自身。尽管不情不愿,但他们还是渐渐开始关注自己平时的饮食问题。到了最后,他们基于对饮食的关注,要么变成了这方面的专家,要么掌握了烹饪的技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