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世短语(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1:23:46

点击下载

作者:余心言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说世短语

说世短语试读:

孩子终身的幸福

上个月到山西参加一次会议,住在宾馆。宾馆的大门外赫然矗立着一个庞大的红色充气拱门(俗称彩虹门),上面写着“庆祝×××小朋友十二岁生日”几个大字。宾馆里一层二层两个大餐厅都被这生日宴包下了。据说一共摆了50桌。

第二天,到另一个地方参加活动,又在当地饭店门口看到类似的彩虹门,也是为某一位小朋友的12岁生日办庆祝宴会。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多这样的事例。我想,有这样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过去穷惯了,穷怕了,现在忽然富裕起来,手里有了几个钱,就想找机会显摆一下,也是一部分人的常情。

想当年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率领各路起义人马,一举推翻秦王朝,何等的威风。谋士们劝他,关中是四塞之地,好好经营,前途无量。可是项羽不听,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席卷了金银美女,回乡东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哉!”他这一显摆,用现在的话说,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留给后世所“知”的只是“霸王别姬”之名,应该说是很不划算的。

12岁,按中国人的习俗,叫做本命年。在孩子的本命年办盛大的庆宴,很可以寄托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命”,一生有更多的幸福。可是,实际的举措却未必有利于良好愿望的实现。

且不说我们已经听说过多起由于炫富而招致的富家子弟被绑架勒索的案例,只说孩子的成长。父辈的创业大体都免不了有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花团锦簇、众星捧月之中长大的孩子恐怕就很难继承这一传统。南方已经有许多发展较早的创业者在感叹或担忧自己的事业后继无人了。纨绔子弟要好学上进可能需要更辛苦的调教,过于富裕奢华的生活还很可能在孩子周围聚集一批未必是真朋友的人,这也很可能影响孩子未来识人的能力。而人在社会上如果得不到真朋友的支持,是很难立足的。现在孩子的12岁生日肯定比父辈当年12岁时风光,可到孩子24岁时、36岁时、48岁时又会怎么样呢?

真要为孩子的幸福着想,恐怕还得想得远一点,终身幸福才是真幸福。而孩子的终身幸福归根到底是要靠孩子自己创造的,父辈真正应当关心的是帮助孩子拥有这种创造幸福的能力、素质和条件,而不是做对他们的成长不利的事情。鲁迅在旧社会曾说,愿托起黑暗的闸门,放孩子到光明里去。今天搭起的彩虹门,又会把孩子放到哪里去呢?

新时代对文化的新需求

开始听说新出版了一本《特别文摘》,发行不错,并没有引起我的关注。文摘类的刊物畅销,由来已久。中国每年出版两千多种报纸,九千多种杂志,谁也看不过来。有人来代替读者先浏览,再选取读者需要的精华,综合提供给读者,省了读者的时间和财力,当然会受到欢迎。

后来听说这本刊物问世不到两年,发行量就逼近60万,并正在向百万前进,这才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找来一看,果然有它的特别之处。它的与众不同,就在它的层次比较高,不但没有任何低级趣味,而且也并不把重点放在搜罗奇闻轶事上,和现在许多文摘类刊物纷纷趋向于同质化走的不是一条路。据总编辑说,他们的定位就是面向四十岁以上、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群。看来,这条路是走对了的。

近30年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反映在文化上,人们的需求也和过去不能同日而语了。

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看,人均GDP在一千美元以下时,人们关注的重点在物质财富的需求,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当人均GDP超过一千美元后,物质财富的需求和精神财富的需求同时增长;而当人均GDP超过三千美元时,精神财富的需求就超过了物质财富的需求。中国现在的人均GDP已经超过两千美元,一些大城市和发达地区更是超过了六千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文化方面的新需求是过去难能想象的。

社会的文化程度也普遍提高了。青壮年文盲已基本消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比较发达的地区已在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大学扩招后,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超过500万,十年就有5000万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进入社会。整个社会的文化结构变了,社会心理、审美趣味、价值追求不可能不跟着变。

人们的劳动方式、谋生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至两亿人在全国各地区流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人们的眼界扩大了。信息来源和传播更加多样和迅速。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难以预测的人生轨迹,使人们的心态、人们的追求、人们的情绪、人们的感情都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人们需要得到新的借鉴、新的知识、新的慰藉、新的寄托。谁能满足这种新的文化需求呢?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仅需要在文化传播载体上的大量投入,使更广大的群众共同享有文化,更需要关注文化需求内涵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看,《特别文摘》前途广阔。整个文化事业更有广阔的空间。

求学问,需学问

“蚂蚁怎么睡觉?趴着睡还是仰着睡?”“黄瓜明明是绿的,为什么不叫绿瓜?”“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鸟在树枝上睡觉,睡着了为什么不掉下来?”

这些都是孩子的问题。许多人做孩子的时候都曾有过类似的问题,有时问的问题还很多,可是年龄大了以后,问题就越来越少,过去有过的问题也逐渐忘记了。

这是为什么?

不要小看这些问题,让我们再来看一些也是孩子的问题。“苹果熟了,为什么不掉到天上,而要掉到地上?”“水壶里的水烧开了,为什么壶盖会往上跳?”“母鸡孵鸡蛋可以孵出小鸡来,我去孵鸡蛋,能不能孵出小鸡来?”“操场上有块大石头,和周围山坡上的石头都不一样,它是从哪里来的?”

这些问题大家都很熟悉,都知道这些问题同一些科学家后来的发明、发现有相当的关系。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问题提出来了,最后总可以找到解决的答案。如果连问题都没有,那还有什么解决的希望呢?

许多美国母亲在送孩子入学时,往往会说:“孩子,今天上学,给老师提两个好问题。”

美国的老师,无论小学、中学、大学的老师,上课时都会说:“有什么问题吗?” 犹太人更进一步,差不多孩子每天放学回家,妈妈都要问:“给老师提了什么问题?”中国的妈妈在送孩子上学时,多数会说:“好好听老师的话。”

这是很小的差异,但却是很重要的差异。

李政道博士和北京中学生座谈时,为中学生题词:“求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毛泽东也说:“要学一个孔夫子,每事问。”

因为提问是创新的开始。怎样保护和发展孩子提问的积极性,关系到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每一个孩子的前途。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出版了《中国儿童百科全书》《上学就看》之后,又在全国孩子中征集了九千多个孩子自己的问题,从中选取一千个问题,出版了《中国儿童好问题百科全书》。本文开头的几个问题就是选自此书中。相信这一套贯穿新的教育理念的儿童百科全书会受到孩子的喜欢,甚至也会受到大人的喜欢。这会使看了这套书的人问题更多,更会提问题,也更会创造自己幸福的未来。

但愿不再忘记

将近40年前,我被下放到大别山区劳动。有一年冬天,忽然阴云密布,云层压得低低的,大家都以为要下雪了。可是一直到天黑,雪也没有下成。第二天一早起来一看,整个世界都冻住了。每一根树枝就是一根冰棍,一碰就折。田里的麦苗,每片叶子都是一片冰片,也是一碰就断。地上没有雪,没有霜,也没有水,但是都冻成了一片,又亮又滑,一步路也走不了。整个大地仿佛是玻璃铸成的,上面还浇着一层油。人的一切活动也仿佛都被冻住了。老乡告诉我这叫“下凌”。这是我第一次在自然界的威力面前感到震惊。所幸这次灾害持续的时间不长,两天就过去了。以后也就忘记了。这次南方大面积的冰雪灾害震惊全国,才使我又想起这件事来。“好了伤疤忘了痛”,可能是许多人的通病。中央领导不断地讲要有忧患意识,可是我们当时总想不到会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水灾、非典、禽流感这些事过几年总有一回。事情来了,人们问:为什么倒霉的事总让我们摊上?事情一过,多数人就忘记了,不再思量。事实上,人的一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一样。人类至今不过几百万岁,在大自然面前才是幼年时期,对自然还是存一点敬畏之心为好。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刚在初级阶段,而且还会有相当长的时期处在初级阶段。对各种天灾人祸、横逆干扰,有一点思想准备、精神准备、物质准备,总可以多一点主动。

说是主动,其实也有限度。有人说把电缆埋地下就不会冻住了。此话有理,可是,成本有多高?山高谷深,又怎么做得到?要做到完美,偏僻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只能推迟再推迟。我们都为这些年的发展速度而高兴,这是有道理的。同时,我们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至少有几十年,这也是不应该忘记的。

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只能无所作为。我们已经挺直腰杆,披荆斩棘地走过来了。现在还在这样走下去。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我们都不会后退,也不必埋怨前人没有为我们准备更好的条件。当然,我们也会总结经验,把下一步路走得更好。这里所说的“更好”也只能是我们今天能做到的更好。有许多(甚至是更多)困难只能留给我们的后人去面对,在新的磨难面前开拓前程是他们的历史责任。

这一次同冰雪作斗争中焕发出来的民族精神,又一次提醒我们:多难兴邦!

但愿我们不再忘记。

妈妈,我今天回家吃饭

“妈妈,我今天回家吃饭。”小张一上班就给妈妈打了这样一个电话。

同事很奇怪。“你今天晚上不是有活动吗?”“是的。”“那怎么还能去妈妈家?”“到时候再说。”

果然,快下班时,小张又给妈妈打了个电话,解释为什么去不了的原因。

同事更奇怪了,问小张为什么这样做。

小张说:“妈妈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一个人的饭最难做了,做起来也没劲。因此,妈妈总是马虎地对付过去。说她也没用。但只要我回家,她就一定把饭菜做得很丰盛。为了让妈妈吃好,我每周都要回家吃两次饭。实在回去不了,也要先告诉她回去,等她把饭菜做好了再通知她。”

这是一位真正的孝女,而且是懂得老人心理的孝女。她关心妈妈的健康,“利用”的都是妈妈的爱女之心。

我们平常讲关心老年人,讲的主要是在物质层面上,给老人买点好吃的、有营养的东西,帮老人做一点家务,不让老人缺钱花等。这些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很多老人更需要解决的需求却往往在心理层面。

人是社会动物。活着对别人有用,人才能感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更有活力。关心老人,就不要怕稍微给老人增加一点负担,当然是适当的负担。这样,老人会活得更开心,更健康,更长寿。

许多人正是这样做的。回家探亲,妈妈把大包小包的小米、花生、红枣塞进已经装得满满的行李袋时,决不为路上负担重而皱一下眉头,更不会说,这些北京都买得到。因为,这里面装的不仅是物质,更是绵绵的亲情;因为,带走这些东西,可以给老人增添许多欣慰。

有的朋友会偶尔在电话里跟妈妈说一声:“我又想家乡的豆腐干了。”于是,老人忙着去采购,邮寄,等待回音,担心路上会不会变质,一直到听到子女品尝后的感受,才放下心来。这样的过程,难道不是老年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吗?

给老人买礼物,最好是买个手机。然后,隔三岔五发个短信过去:“阳台上的茉莉叶子黄了怎么办?”“红裙子配绿上衣好看还是配黄上衣好看?”“怎样煮鸡蛋才容易剥壳?”“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如此等等。有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儿女需要照顾,这样的妈妈也就永远不会老。

这些,算不算孝中的与时俱进?

不要厨房的年轻人

朋友的孩子海归,在外企工作,收入相当可观。接着,有了也在外企工作的女朋友。于是,结婚,买房子,都顺理成章。

可是,小两口在装修房子时和父母发生了冲突。原来,小两口决定,不要厨房。这怎么能行呢?父母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厨房有什么用?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在家吃饭?”小两口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应酬多、活动多,在家吃饭的时间确实很少。“即使少,偶尔也有在家吃饭的时候呀!”“到时候一个电话,外卖就送来了,还可以不断地换口味。想要便宜的,楼下餐厅的肉丝面七块钱一碗,照样送到楼上。省了买菜、做饭的时间,还不用洗碗了呢。”

这一场争论的结果,是年轻人家里多了一间电脑房,而且并没有多花装修的钱。

我不敢预先判断这一对年轻人会永远不要厨房。但是我知道至少在若干年内,他们节省了钱,又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这些年,我们看到的城里人的生活状态是,厨房越来越大,厨房的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但是厨房的利用率却越来越低,不但是年轻人,而且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习惯于在外面就餐,叫外卖,或者买速冻食品。在这样的趋势下,出现这样一对年轻人,应当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20多年前,北京城里的人均住房面积只有九平方米时,郊区农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就已经达到29平方米。不是农民更有钱,而是因为他们有客观的需要。农民的住房不仅是生活资料,更是生产资料。要存粮食,堆柴禾、水桶、化肥、农药,要对农产品做初步的加工,农村又没有社会化的服务,来了亲友,住宿吃饭都得在自己家里解决。房子不大一点,怎么行呢?

那时候我们到香港去,看到极少有香港人在家里接待客人。他们说,每一间茶楼、饭店都是我们的客厅。为偶然的需要,天天在家里供着一大间房,值吗?

我们以为这是香港地方小的特殊情况。后来看到许多发达国家的情况也差不多。这才知道,有了现代城市社会化服务,如今的生活方式和过去不一样了。

不知道朋友的孩子以后还会想出什么的花样来。

默哀三分钟,我们想到

2008年5月19日14时28分,国旗半垂,汽笛长鸣,山河齐哀,举国同悲,13亿中国人,为7天前四川汶川大地震死难的同胞,为祖国经历的创伤,肃立默哀三分钟。

此时此刻——

我们的心中充满悲伤。数万同胞已经与我们永别,数十万同胞失去了亲人。秀美的家园变成了断壁残垣。孩子们的琅琅书声,只能永远存入我们的记忆。

此时此刻——

我们的心中充满崇敬。我们看到,那用脊梁顶住水泥板,伸出双臂抱住学生的教师;那顾不了自己的家人,在废墟中救出几十位群众的民警;那在直升机前互相谦让的伤员;那昼夜兼程,跋山涉水,奔赴险区的战士;那在第一时间赶赴前线镇定指挥的领导人。他们是民族的骄傲,民族的荣光,将永远载入民族的史册。

此时此刻——

我们的心中充满力量。短短几天,十万大军云集,闭塞的山道被打通,几十万灾民被救出转移,百亿元善款筹集,深夜的街头排起了等待献血的长队,各种急需的物资从四面八方向灾区运送。面对此情此景,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撼山易,撼中华民族的意志难。

此时此刻——

我们的心中充满希望。逝者应当安息,生者还当前行。人类社会从来就是在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中前进的。多难兴邦,大难兴邦。我们深知前面的道路上险阻尚多。但是每战胜一处险阻,我们就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创造新的辉煌。

擦干眼泪,挺起胸膛。活得更好,才能不辜负死者的愿望。我们将分担原来在他们肩上的责任。我们要替他们为长辈尽孝心,替他们抚养好子女,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开得更灿烂。我们要继续他们的志向,把家园建设得更美丽,把社会建设得更和谐,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发现温情

几个月前从《北京青年报》上看到的这个故事,一直留驻在我心头,总想借此说几句什么话。

现在,就让我根据记忆把这个故事的梗概复述一下:

一位在北京四合院长大的女士,婚后住进了一座高楼。她曾经满怀喜悦地以为从此可以结识许多新的朋友,不料,每天在电梯里遇到的都是一张张冰冷的脸。直到有一天忽然在楼道的留言栏里看见贴着一张黄草纸,上面写着:“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看到的人都忍俊不禁。这位女士一时心动,在黄草纸边上写道:“特别诚心地念了三遍,给你家宝宝洗洗睡吧。”

第二天,黄草纸上的留言多了。有的说我也念了三遍;有的给小夫妻支招,让孩子白天少睡会儿;有的表示羡慕人家有了宝贝孩子;还有的问这黄草纸在哪儿买的,他想用来包求婚戒指。

再过一天,留言栏里贴出了表示感谢的新纸,还挂了一沓黄草纸,写着:“用多少拿多少,祝你求婚成功!”这位女士又一次心动,在黄草纸上写下:“明天(星期六)上午十时在小花园第二个木桌边,寻牌友打‘升级’。”

第二天,这位女士和她的老公居然认识了20多位牌友。从此,电梯里的冷面孔变成了热情的笑脸。女士有了一起逛市场、切磋厨艺的姐妹,老公也有了新的铁哥们儿。

现代城市人,生活质量提高了,社会交往扩大了,但是朋友却好像变少了。人们怀念过去在四合院中生活的年代,那一代的邻里之情是何等的温馨。古人说,远亲不如近邻,千万买邻。这种守望相助,互通有无的关系真的一去不复返了吗?不!这种渴求是许多人都有的。无非是到了新的环境,面对新的人群,人们还没有找到适当的沟通方式。中国人常被人称为热水瓶性格,如何透过外壳的冰凉感知内在的温情,往往成了难题。

在这位女士面前,一张黄草纸成了打破坚冰的神器。其实,真正的关键还在于发现温情的愿望。有了强烈的愿望就会有发现。发现,就抓住契机,进一步展示自己,让别人发现自己的愿望。心与心的沟通就会一步一步建立。

现在有些社区已经成功地举办起自己的邻居节了。新的和谐的邻里关系一定会发芽长大的。

他将来怎么活

抗震救灾中,一位年轻志愿者的一段经历特别打动我。

这位志愿者陪同一位国际志愿救援人士押送一批物资送往灾区。到达灾区后,这位年轻的志愿者目睹灾后凄惨的状况,跳下卡车便迫不及待地要把运来的救援物资往灾民手中塞。不料,却被那位国际朋友厉声制止了。这位国际朋友走下车来,高声(在我们这位年轻志愿者的翻译帮助下)向灾民们打招呼,介绍了自己的身份,表达了自己的慰问之情,说明了来意。然后说,现在我们需要你们的帮助。他说,需要有几位志愿者帮助把救援物资从卡车上搬下来,并且码放整齐。很多人都踊跃地报名。他挑选了五六位身体比较健壮的人,很快完成了任务。他接着说,现在我们还需要几位志愿者帮助我们维持秩序,需要有几位志愿者帮助我们登记物资的发放。报名的人仍然很踊跃,救援物资发放的任务最后也顺利地完成了。

我们这位年轻人自然很佩服那位国际朋友的组织能力。人家毕竟经历过多次紧急救援行动,经验丰富。

晚上,在帐篷里休息时,那位国际朋友对我们的年轻人说:“对不起,我白天打断你的行为时很粗暴。但是,你要想到,如果这些受灾的群众,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做,只知道伸手接受救济,那他们将来怎么活呢?”

正是这句话使我们年轻的志愿者感到了震动,也使我感到了震动。这才是真正的爱心。突如其来的灾难给人的打击是巨大的,外来的支援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减轻痛苦,感受到亲情,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从而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重建家园的信心、再次创造辉煌的信心。但是,任何人的幸福生活,归根到底要依靠自己的双手来缔造。任何外来的帮助,相对来说,都只能是一时的。所以,在救助工作中一定要小心,不要伤害了受助者的自信、自尊,不要助长他们的等待、依赖心理,要处处注意让受助者感到自己的力量,有发挥自己力量的机会,感到自己仍然是生活的主人。

这是大爱的真理。

然而,这个真理难道仅仅是在救灾时适用吗?例如,我们有许多爱孩子的父母,在包办了孩子的各种生活杂务之际,在纵容孩子对他人、对长辈的不礼貌行为之际,是不是也想一想:他将来怎么活?

最富有的丰收者

奥运盛会,胜利闭幕。

这是中国十三亿人共同的盛会,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会。

盘点奥运,收获数不完。国家收获了光荣,运动员收获了金牌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观众收获了高水平的享受,主办地收获了一大批场馆和基础设施,全中国人民收获了自豪和激动,社会收获了文明素质的提高,全球观众收获了愉悦的欣赏和对古老而又充满着青春活力的中国的了解,奥运会本身收获了自身发展历史上的新阶段。在所有的人群中,从这一场盛会得到的收获最为丰盛的,当属成千上万的志愿者,尤其是其中的年轻人。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北京的大学生,就是其中的一员。她属于“80后”,即不被社会上某些人看好的一代人。然而,从她还在中学的时候,就立志成为奥运会的志愿者,并且为此不断地努力,早早就开始了她的志愿者生涯。上了大学之后,又经过报名、考试、训练、再考试、实习,一次次过关斩将才最终成为一名场馆志愿者。然而,她虽然在场馆工作,却不能看一眼开幕式,不能看一眼比赛,甚至连值班期间看一眼电视转播的大屏幕都做不到。每天站在固定的岗位上,微笑,服务,帮助人们解决一个个意想不到的难题,应付一个个的局面。有时一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水也不敢多喝,因为怕多上厕所误了工作。

受她的启发,我认真地阅读了若干志愿者的日记,发现比她更辛苦的志愿者还大有人在。有的驾驶员志愿者必须早上五点半到岗,但场馆既不能提供住宿,又不能提供停车的车位,自己有车也不能开去,只能早上两点起床,每天花几十元打的;有的志愿者执勤的岗位比较偏僻,一天下来为别人服务的机会只有几次,但也始终精神抖擞,面带笑容。

正是这样一个人群,数以百万计。他们收获不到欢呼,收获不到奖牌,收获不到鲜花,也收获不到掌声。可是他们却是最富有的丰收者。他们丰收的是经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这一段经历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什么是爱国的情怀,体会到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宽容,体会到身上的责任,体会到忍耐的精神,体会到奉献的快乐。

这一段难得的经历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将使他们受用终身。

年轻的志愿者们,你们有福了!

给你五千元,你养不养猪

有一次,我去一个比较富裕的村庄。中午吃饭时问了他们猪肉的价钱。他们说的竟然比北京城里还要贵,我觉得不能理解。他们解释说,我们这儿的猪肉就是从北京城里进的货。我问,你们自己没有养猪?回答是,不养。问为什么。他们说不合算。我说,养猪不是还有补贴吗?一头猪要补上百元呢。当地人回答我,补贴你五千块,请你在家里养一头猪,你干不干?一句话把我堵回来了。

下午到农户参观。一家一个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院里种着花草。果然没有养猪的地方,连农家常见的散养鸡都看不见。我说,你们连鸡也不养啊。农户的主人说,怕它啄了我的花。

我想起了30年前在大别山区农村的所见。那时候大多数村子都有这样一道风景线: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妇女坐在门口纳鞋底。但是偶尔也有村子没有这样的景象。原来这些村子比较富裕一些,每天的工分值超过五角钱。那时的解放鞋大约三元钱一双,人们就觉得纳鞋底不如买解放鞋上算。妇女出工的积极性高了,就没有人纳鞋底了。这就是农民的经济学。

我是喜欢穿布底鞋的,它舒适、透气。可是随着农民的逐渐富裕,有一段时间,布底鞋买不到了。市面上能买到的布鞋也多是胶底的。再过一段时间,布底鞋又出现了,可是不再是过去那个价了。这种情况人们是能理解的,如果硬要维持纳一天鞋底收入不到五角钱,农民的日子怎么过?哪里还有现代化的农村、现代化的中国?

二十多年前,出租汽车刚在中国兴起。有一位同志在车上问司机一个月收入多少。他说五百元左右。这在当时是个令人羡慕的数字。这位同志问司机满意不满意。回答说满意。这位同志又说要是人人都能月入五百元就好了。那司机却说,如果那样,棒子面就不是这个价了。

不要责怪这位司机自私。他说的是有道理的。当然整个社会逐步致富的脚步是挡不住的,如今绝大多数人的月收入早已远超过当年那位司机的水平,物价的结构也随之有了许多变化和调整,特别是纯手工劳务的产品涨得更多一些。

吃饱了的人和挨饿的人想问题的方法和行为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但这不等于我们会注定没有猪肉吃。一些大的养猪场正在农村兴起,远离住宅,农民成了养猪场的工人,八小时工作制,现代化的设备,高高兴兴去上班,洗完了澡轻轻松松回家。这才是新农村的景象。

邻居也是“上帝”

我去日本访问时,住在东京一家非常豪华的饭店里。

饭店的服务极好。引起我注意的是饭店的卫生工作,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做到一尘不染,地面、桌面同样做到光亮如镜。

在和饭店老板的交谈中,我向他请教:是怎样做到的。他告诉我,每个清洁员都随身带七块毛巾,分别用来擦桌椅、地面、脸盆、浴缸、马桶等,各司其职。检查员每天抽查,抽查时戴上白手套,专门找那些不容易被注意的角落,只要白手套上沾到灰,清洁员就要受到处罚。

我问这些清洁员是从哪里招来的,他说都是附近的居民。我知道日本女子一般结婚后就辞去工作在家相夫教子,待子女长大后,有的就出来工作挣点零花钱。但是她们已非身强力壮,为什么饭店还一定要只在附近的居民中招工呢?

对于我的疑问,老板解释说,我们这样的大型建筑在一个地区矗立着,一定会给附近的居民带来一些可以想象或者难以想象的麻烦。例如,交通拥挤,某次大型活动噪音扰民,某些小商店迁居使人购物不便,等等。如果周围的邻居因为自己的利益受损,不高兴我们的存在,对我们就很不利了。我们的顾客在附近问路都有可能得不到热情正确的指引。所以,我们一定要尽可能做到使周围的居民因为这家饭店的存在而得到好处。他们认为饭店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利益,我们的生意就好做了。“近悦远来”,“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本来就是中国的古训。无论是做人、做生意,都是至理名言。

但是在过去市场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是很有限的,企业经营相关的对象也很有限。所以人们重视的社会关系也往往只限制在这个熟人圈子里。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的生产面向全社会,也要依靠全社会,人际交往也无限扩大了。但是一些企业经营者的思维习惯,可能还停留在小生产者的状态。往往只注意吸引自己的目标顾客群,只注意保持和自己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群体的较好关系,而没有想到自己的社会形象实际上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一些企业自以为财大气粗,路子野,更不把周边群众的利益放在眼里。各地已经陆续发生一些矛盾,由于积累的矛盾都比较尖锐,后果自然对企业相当不好。

现在讲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先从对邻里社区的责任做起。把邻居也看成“上帝”,想到人家的难处,企业的发展也一定会更兴旺。

你到底想要什么

一位北京的白领去年在北郊回龙观地区买了一套房,200多平方米,花了160万。房子很气派,很舒适,他当时觉得很满意。

住了一年多,他觉得自己吃亏了。倒不是因为附近房子降价了。他说:“其实也没有真降多少,反正是我自己住,只要自己合适就行,房价涨跌对我都无所谓。”问题是他每天忙到八点多才能回家,路上时间又长,回到家不到一小时就到睡觉的时间了。第二天一早起来又得赶紧出门上班。一年下来,汽油费多花了不少,和这套房子的接触,除了睡觉,也就只有三百多小时。而只要解决睡觉问题,六七十平方米的房子和200多平方米的房子差别也不大,那样的房子只要花50万就能搞定了。如果花100万,在市区买一套小一点的房子,不但省了油钱,每天还至少可以多出一个多小时来充充电,对以后的升职、涨薪、发展事业也都会有更多的好处。

这是一个事先没有弄明白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的典型案例。其实这一类事例,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到买房子买车,小到日常购物,都是如此。

例如,现在许多人每天早餐喝一袋奶,这里就有不少学问。牛奶的品牌不同,价格不同。我们且把高档奶剔除在外,只看超市供应的普通纯牛奶。半斤装的盒装奶每盒两元五,两口之家,每天花费5元,一年花费1825元。利乐枕包装的半斤装奶每袋2元,两口之家,每天4元,一年1460元。一斤装的每袋3.2元,1168元。普通的塑料袋装,半斤装的每袋1.2元,两袋2.4元,每年费用876元。都是同样品质的奶,不同的是盒装可以保鲜30天。一年的花费相差接近千元,就看你到底要什么了。

花钱要算账,存钱也要算账。一般人手里总要留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如果把这笔钱放在银行卡里,尽可能刷卡消费,那么在未用之前这笔钱每天都可以给你生利息。假如说是5000元存款,利息不多,一年也有36元。如果手里积存有三四万元,存定期怕用款不方便,存活期嫌利息太少,可以试一试,把它分成12份,每个月存3000元定期一年。要用的时候拿近一两个月的钱,不至于损失利息。这样一年可以有1296元利息。如果有10万元左右,还是每月存3000元,存三年定期,每个月都可以有429.3元的利息,每年可以收到的利息是5151.6元。使用的方便程度和存活期差不多。

其他的事例还有很多。问题在于弄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

她们这样走上人生的路

去年偶然认识了一位大学毕业不久的女孩,她在北京某国际星级度假村工作。她来自西北一所著名的外国语大学,学的是英语。

我问她怎么会来到北京工作,是不是和男朋友一起来的。

她说:“我还没有谈过恋爱呢。”

我说:“大学生没有谈过恋爱的人好像不多。”

她说:“第一,父母不希望我在学习期间谈恋爱。不过,如果我自己要谈,他们也管不了。第二,我们班上男生少女生多。第三,我认识的男生大多缺少男子汉气概。可能这一点最重要。第四,我看师哥师姐在校期间谈恋爱的结果大多不太美好。毕业了,各奔前程,就谈不下去了。谈下去的,后来也往往会发生在校期间想不到的矛盾。与其后来痛苦,不如先不要涉足。”

我问她:“为什么要来北京?”她说:“在西北,外语人才发展的机会好像不多。”我又问:“为什么不选择上海、深圳?”她说:“上海人好像不太瞧得起外地人。深圳的社会环境自己又不太能适应。”

我再问她:“在北京是不是有什么关系?”她说:“没有。就是在网上查招聘信息,然后投递简历。企业需要,我们学校有名气,我的成绩又好,人家就收了。”

我问工资多少钱。她说:“不多。试用期才一千多元。不过管吃管住,比自己租房子合算。至少在北京站住脚了。”

我又问:“来了之后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吗?”她说:“不能。不过无论和我的专业有没有关系,交给我的任何一件事我都认认真真地做。领导对我很满意,最近已通知我,调我到总部做对外联系的工作。”

我还认识一个女孩。她在读中学时就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在厦门大学学习时,每个暑假都去打工,做导游,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毕业后到《中国日报》,先做文字编辑,又到报社网站编辑图片。后来被一家美国新闻社看中,跳槽去做图片编辑。借这个机会,获得了美国全额奖学金后读了硕士,毕业后又得了全额奖学金,正在读博士。

这两位女孩都还走在人生道路的起点上,她们还会遇到许多如意和不如意的事。但是我愿意相信,她们终将走向成功。因为,她们走上自己人生道路时的脚步,是这样的扎扎实实。

黑天鹅在圆明园的故事

2008年2月28日,三只黑天鹅飞到北京圆明园东部的芦苇荡里。

中国人早就熟悉天鹅,古书上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鸿,指大雁;鹄,就是天鹅。天鹅从来就是志存高远的象征。

欧洲人也很喜欢天鹅。著名的《天鹅湖》就是芭蕾舞的经典剧目。

但是,人们历来以为天鹅都是白色的。据科学家考察,地球的北半部有五种天鹅,体型、形态略有差异,都是白色的。

直到欧洲人发现澳大利亚之后,才第一次看到黑色的天鹅,这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最近才在新西兰有少量的发现。由于黑天鹅难得见到,所以欧洲有人把这一次金融危机称为“黑天鹅之殇”。

圆明园的这三位黑天鹅“客人”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飞来的。大约是它们发现这一片芦苇荡的北、东、南三面都很少有人行走,比较安全,又水草丰美,适合自己生存,就留了下来。

不久,其中的两只黑天鹅开始谈恋爱了,另一只黑天鹅就飞走了。因为天鹅实行的是严格的一夫一妻制,另一只天鹅不愿意做“第三者”。

这一对黑天鹅在芦苇丛中产卵,一共生了六枚蛋。然后,雌雄天鹅轮流孵蛋,每只值班六小时左右,每天换班四次。

小天鹅快要出壳时,雌天鹅孵着最后一班,雄天鹅在旁边张翅跳舞庆祝。

小天鹅出生后,大天鹅耐心地教它们行走、游泳、觅食。嬉水时,往往是雄天鹅在前,雌天鹅在后,小天鹅游在当中。

六只小天鹅有三只夭亡,三只长大。这时大天鹅就开始赶小天鹅离开。小天鹅舍不得爸爸妈妈,大天鹅就狠狠地啄它们。三只小天鹅先是飞到圆明园西面的湖中,后来又飞到别处。

2008年11月,大天鹅又下了八枚蛋,之后又继续孵蛋。由于天气寒冷,雌雄天鹅换班的时间短了一点。

这一批小天鹅出壳时,圆明园的湖面已经结冰。小天鹅的学习科目又多了一项:冰上行走。

圆明园的工作人员对黑天鹅很爱护。他们在苇湖西岸有游人路过的地方搭了帐篷,二十四小时值班,劝阻游人不要伤害、惊扰黑天鹅,不要乱喂食。冬天黑天鹅找食困难时,又请动物园的专家按配方定时给黑天鹅补充食料。他们还为黑天鹅建了一个可以避风雨的小屋子。可是对于后面这一点,黑天鹅似乎并不领情。寒冬腊月,它们仍然住在芦苇荡中心的一块小高地上,也许是认为这里对它们更安全些。为防北风过大,工作人员在这块高地的北面用草编了一堵围篱。黑天鹅仍不满意,用嘴不断地去啄那围篱。原来每天夜间雄天鹅是要站着放哨的。它需要观察到四面八方的动静。于是工作人员又把草围篱的上半部分剪掉,只留下半截挡风,黑天鹅这才不啄围篱了。

圆明园西面的湖里后来飞来了很多野鸭。黑天鹅认为那里也是自己的领地,就不断飞去驱赶,被它赶走了一百多只。再后来,飞走的小天鹅中有一只飞回到西面的湖中,和野鸭相安无事,互不威胁,大天鹅也不再去驱赶野鸭了。

友人结婚,我把老伴拍摄的黑天鹅在圆明园的照片制成挂历,作为礼物,并且讲了这一段真实的故事。

改变自己

家电下乡。有一位农民高高兴兴买了一台电脑抱回家。很快,打电话报修,说是显示屏不亮,黑屏。厂家赶快派了维修人员上门,一看,原来是显示屏没有接通电源。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笑话,也不要责怪农民缺少使用家电的基本常识。这电脑厂家很重视收集基层营销和维修人员反馈的信息,很快就开发了一种“一键通电脑”,只要接一个线,一按键就可以使用,像傻瓜相机一样方便。果然受到农民的欢迎。

这家工厂的名字叫海尔。

海尔把这样的改进叫做创新。

类似的创新在海尔还有很多。

他们发现,家电电源线的绝缘层是老鼠喜欢啃噬的材料,于是专门设计了能防小老鼠的空调防鼠网、冰箱防鼠后盖板、洗衣机防鼠底座,等等。

有些农村地区电压不稳,电器容易受损。他们设计了带防漏电插座的冰箱和能防水、防漏电的洗衣机,设计了能在170—242伏电压区间工作的宽电压冰箱。

有的农村地区手机信号弱,他们设计了“农信通”手机,在山区照样能接通。

有的农村地区雷电频繁,他们开发了能防一万伏雷击的“村村通”电视机。

我在这里不是想为海尔做广告。

重要的是他们对创新的重视和理解。

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有一句话:“如果不创新,就只能面壁,如果创新,所有墙壁都是门。”

创新的核心就是满足别人还没有满足的需要。用高科技解决这个问题是创新,用一般科技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创新,或者说更是创新。

许多企业的做法是,我开发产品,当然要尽可能做好,开发出来之后,就是努力宣传,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接受、喜欢,然后我就成功了。走的是努力改变别人的路子。

海尔的重点都放在了改变自己上。

这是一个最靠得住的办法。因为对别人,我们只能影响他们。真正能由我们自己做主的就是改变我们自己。适应了别人,自己也就成功了。

推销产品是这样,其他一切同别人打交道的事,是不是也有同样的道理呢?

把捐赠变成“买画”

为了帮助四川地震灾区儿童恢复信心,中国少年儿童报刊出版总社和四川省德阳市教育局一起开展了一项“画出心中的校园”的活动。

于是,成千上万幅美丽的图画,从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涌流出来。这些图画不仅是美丽的,而且充满着创意。画中,许多新校舍结实、高大、宽敞、明亮,是孩子们心中真正的乐园;有的房子还装上轮子,孩子们说万一地震来了,就可以把学校推走;有的校舍插上了翅膀,孩子们说,这样就再也不怕地震了;有的在每一间教室里都装上了自来水龙头,因为孩子们压在废墟下时最渴望的就是有水喝;有的学校里画了很多很多床,孩子们说可以把没有家的小朋友都接过来住。毫无疑问,这项活动唤醒了孩子们对明天美好生活的希望。

活动的主办方评选出一批最优秀的作品,邀请这些小作者到北京参加颁奖活动。奖品是由一些有爱心的企业捐赠的——全年的《中国少年报》。

然而,主办方却采取了别开生面的赠报方法。先鼓励孩子们把他们的作品捐赠给学校,然后在北京举办一次画展,邀请捐赠企业的代表来参观画展,并当场认购,也就是“买”他们的画。价格大体上和他们认捐的订报费用相当。

这个小小的改变,并没有给认捐的企业增加任何的负担,他们还得到一样永久的珍贵纪念品——灾区孩子用自己的心画的画。但是,孩子们的感受却完全不同了。他们第一次感到,自己的画是值钱的,是自己用自己的画为学校挣来了报纸。这是最珍贵的感受。这就是信心,对自己力量的信心。

关于抵御国际金融风暴,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有价值。”其实,在任何灾害面前,信心都是头等重要的因素。

在去年的地震灾害中,有的人在废墟中坚持了几十个小时,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救出来以后,别人问他怎么坚持下来的,他说我相信共产党一定会来救我的。这就是信心的力量。

地震以后,这一年来,全国上下全力支援灾区,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房子盖起来了,学校恢复上课了,生产恢复了,人们的信心也一天天增强了。人们从自己的实践中看到了共和国的力量、解放军的力量、共产党的力量、全国人民的力量。然而,还有一个问题也要解决,这就是还要看到自己的力量。

因为,归根到底,外来的帮助无论多么巨大都只能起帮助的作用,自己的幸福生活总归要靠自己的努力建设。

当灾难降临,瞬时之间,天崩地裂,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无足轻重。这样的经历给人的印象是深刻的。帮助他们重新建立信心,建立相信自己力量的信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又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课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把捐赠变成“买画”的活动,就是一次很有益也很有效的尝试。

捡垃圾的风度

这是一位成功人士自述的一段经历。

话说当年这位朋友刚从大学毕业,独自一人去深圳闯荡,以为这是一个容易成就事业的地方。

但是不幸,一下火车,他的钱包就被偷了,连身份证都没有了。更没有想到的是,深圳的工作这么难找。忍饥受冻了两个星期,为了生存,他决心捡垃圾。这至少可以解决吃饭问题。

有一天早上,他正在扒垃圾的时候,突然觉得有人在背后注视着自己。回头一看,是一位中年人。问了一些情况后,这位中年人给了他一张名片,说这家公司明天招聘,让他去试试。

他想反正不会有什么损失,第二天就去了。到了公司,果然应聘者甚多,而且看上去都很有实力,他硬着头皮递上了名片。接待员就说:“你被录取了,这是我们总经理的名片。他关照过,让我们欢迎你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

这位青年感到很愕然,也很高兴。从此,他从这个公司的底层做起,做得很努力,也不断得到提升,最后成为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为什么会选择我?”这位青年常会问总经理同样的问题。“因为我会看相,知道你是栋梁之材。”总经理总是开玩笑地回答。

直到有一天,因为业务发展的需要,总经理要到别的城市开拓新业务,便把深圳的业务全部委托给他。临行之时,总经理才对他说:“那次偶然看到你在捡垃圾。你每次把有用处的东西捡出来后,都会将剩下的垃圾再归回垃圾箱。当时我就想,一个人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还能注意到这种细节,无论他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我都该给他一个机会。况且连这种小事都可以做到一丝不苟的人,一定有机会成功。”

不要只把这个故事当作求职技巧来看。事实上这位青年在捡垃圾时被总经理发现的机会是很小的,可以说几乎不可能在另外一个人的身上重复。而且即使有这样的机会,也只是解决了吃饭问题,他后来能不能成功,更是没有把握的事。

那么,这个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第一,这位青年是个大学生,是有知识的人。知识就是力量,总可以找到用处。今天没有机会,明天、后天,总会有机会。如果没有知识,机会来了对他也没有意义。

第二,他敢闯。没有这个志气,没有这个胆量,他也不敢去深圳。

第三,他有毅力,能坚持。在困难面前不泄气,不怨天尤人,不退却逃跑,也不幻想,而是实事求是地抓住最可能做的事——捡垃圾,先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

第四,他认真负责,也许这是最主要的。他捡垃圾那么有风度,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即使在自己最困难的时候,也能想到他人,想到不为别人添麻烦。

什么叫素质?这些就是素质。有了这样的素质,他即使不在捡垃圾时遇到这位总经理,也会在别的时候遇到别的机会。而且哪怕人生遇到许多挫折(这是必然的),也一定会走向新的成功。

不要只等待赏识你的总经理。

靠不住的何止“维基”

法国著名作曲家莫里斯·雅尔于2009年3月去世。不久,在网上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出现了一段标称是雅尔生前说过的话:“可以说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长长的声道,音乐是我的生命,音乐使我获得新生,我的生命结束后我将通过音乐被人们记住……我离开人世的时候,我的头脑中会有最后的华尔兹在回荡。只有我会听到这曲华尔兹。”

结果,这段话被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几家大报引用。

他们都上当了。实际上雅尔从来没有说过或写过上面这一段话。这段话是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四年级学生沙恩·菲茨杰拉德自己杜撰的。菲茨杰拉德主修社会学和经济学。他声称,把这一段杜撰的话贴到网上,只是为了研究全球化的一项试验。他说,为了避免被指责利用别人的离世做试验,他在杜撰这段话时力求不歪曲雅尔的形象。

这段话在网上贴出并被不断转载几周后也没有被揭穿。对于这个“试验”结果,菲茨杰拉德自己也感到意外。他便给几家上当的大报发电子邮件告之真相。这些报纸或从自己的网站上删除了相关内容,或做了更正。但在数十家网站、报纸和博客上,仍保留着这段话。

这不是一个孤例。这几年来,人们从网上得到的错误信息早已不胜枚举。其中有一些还造成了相当恶劣的社会影响:或引起民众对地震之类灾害的恐慌,或使某些产品滞销,或造成某些企业的经营困难,或对某些人的名誉造成损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错误信息发布者自己很快出面澄清的倒还很少见到。但这澄清的效果似乎并不见佳,那些错误的信息仍然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播着。

人们靠获得信息来认知世界,从而指引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抉择行为,趋利避害。前提是信息必须可靠。网络的兴起,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数量极大提升,但同时也使错误信息的危害放大了。传统的媒体也可能有信息失真的差错,但由于出版者、编辑者、作者的实名负责制和多年运行磨合形成的管理制度,使对造成失误者的道义或法律责任追究成为可能,也使信息获得者的权益得到相对的保障。但是对于网络这样的新兴媒体上的信息,究竟应当怎样管理,人类还在探索的过程之中。

我们年轻的时候常常通过各种工具书查阅一些二手的资料。老先生总是告诫我们,这样查资料虽然快,但正式引用时还必须核对原文才不会出错。据说现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也规定学生在写论文时不得引用“维基百科”的资料。这也算是一种特别措施。其实网上的信息,靠不住的何止是“维基百科”。《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已经问世。有人说,现在谁还买这样的大书。有什么需要,网上什么资料都查得到。我说请不要忘记:网上的确有海量的信息,但信息不等于知识,更不等于可靠的知识。

天上掉“馅饼”

这一天,无事家中闲坐,天上掉下一块“馅饼”,砸进我的家里。

这“馅饼”是通过邮局寄来的。地址、姓名都准确无误。

打开信封一看,是署名韩国株式会社三星集团公司中国天津总公司上海分公司举办的产品宣传刮奖赠送活动的通知。通知上首先宣传了三星公司,包括资产总额、世界品牌排名第21位和进驻中国市场15年取得的成就。然后说明举办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它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并说明此次活动共发送广告彩票100万份。第三说明“本活动经市政府批准,由上海市浦东新区公证处监督公证”,刊登了公证号,两位公证员的姓名、照片、公证书的影印件(有印章),公证处办公地大门的照片,三星品牌进驻中国市场15周年新闻发布会会场的照片。第四是刊登了活动规则,前面还有序列号、条形码,盖了公证处的专用章。规则一共四条:“1. 此礼券以邮局投递方式运送;2. 本刮刮卡为即开即奖式,凭有效刮奖卡兑奖;3. 本刮刮卡涂改、损坏、无盖章均为无效;4. 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下面有两条等待刮开的条,一条是刮奖区,一条是防伪密码。第五是奖项的说明:特等奖一名,价值68万元丰田皇冠一辆;一等奖五名,价值36.8万元的丰田佳美一辆;二等奖25名,价值29.8万元的奥德赛一辆;三等奖100名,奖品为三星等离子电视机一台;四等奖200名,奖品为29英寸电视机一台;幸运奖5万名,奖品为价值500元的纪念品。旁边都附有这些奖品汽车、彩电的彩色照片。第六是领奖办法:1. 十日内与兑奖电脑查询处联系,核对中奖密码;2. 核对密码无误后,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及中奖单和相关费用到公证处领取奖品(未经公证视为无效);3. 如路途遥远或没有时间来领奖的客户,也可委托公证处进行拍卖或托运(费用自理);4. 凡中特、一、二等奖的客户须选择本公司两件新产品使用,敬请宣传(附有这些产品的照片、零售价);5. 凡中特、一、二等奖的客户可免费参加三星公司组织的韩国七日游活动。最后是“声明”:“按国家有关条例规定,凡中奖客户须交纳个人所得税、委托公证费。”还有一个特别提示:“请妥善保管中奖单,勿将密码外泄,以防他人冒领。”这天正好孩子们来家里玩,大家一看都笑着说是骗钱的。后来又说,那也刮开卡看看。刮之前我说一定是二等奖。刮了特等、一等,你不相信;刮了三等、四等,吸引力太小,你不肯上当。一刮,果然就是二等奖。

类似的骗局实际上已经上演过无数次了。媒体也已不断揭露,主其事者还在前赴后继,或者花样翻新,越来越精巧,却无非是一遍遍地重施故技。原因在于总是有人不断地上当。一位朋友在家里也收到一件标称26万元的大“馅饼”,他们一看就撕掉了。保姆在旁直称可惜,理由是“万一是真的呢”。就是抱着这种“万一”的心理,这位保姆在街上遇到有人捡到“钻石项链”,与她商议怎么分“馅饼”,最后这位保姆摘下了自己的金耳环、金戒指,换了几块碎玻璃回家。

天上掉不下馅饼来,能掉下来的都是陷阱。这些陷阱要做成馅饼的模样,都有两个特点:一要有吸引力,才能诱人上钩;二要有足够的伪装,扯大旗做虎皮之类,使人解除顾虑,失去警惕。当然任何伪装都不是没有漏洞的。我收到的这块“馅饼”说是由上海的三星公司举办,但信却是从河南边远地区一个小县城寄来的,留的电话号码也不是上海的区号。但是问题不在这里,因为有些漏洞开始时是不易察觉的。要想避免上当,还得从根本上不相信天上会掉馅饼,也不打算捡地上别人掉的馅饼。

美国大片《飞天大盗》写了一个诈骗集团。这个诈骗集团内部有一条行规:不去骗诚实的人,不然自己一定会吃亏。

不吃嗟来之食,也不贪非分之财。努力展我所能,得我所应得,不但骗子无所施其技,自己晚上睡觉也不会做噩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