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的正确姿势:8份工作,26项兼职教给我的职业之道(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0:40:37

点击下载

作者:(美)乔恩·阿卡夫(JonAcuff)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奋斗的正确姿势:8份工作,26项兼职教给我的职业之道

奋斗的正确姿势:8份工作,26项兼职教给我的职业之道试读:

赞誉

“对于那些在职业变动期浮沉,在职业瓶颈期踌躇不前的人来说,这将是一本卓有成效、简明易懂的事业指南。”——亚当·格兰特,沃顿商学院教授,《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作品:《沃顿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成功课》“乔恩·阿卡夫重新定义了职场类图书。本书妙趣横生,同时令人受益无穷。作者将自己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后获得的经验倾囊传授,有助于人们正确积累,不断前进。这是一本职场指南奇书。”——布莱恩·科普曼,编剧/制片人作品:《赌王之王》《十三罗汉》《孤寂之人》“注意:如果你准备对事业、目标、理想、计划甚至你的人生来一次寻梦之旅,那么请读这本书。乔恩的这本书很可能会吓坏很多普通人(也包括我)。开始改变,甚至将这一切视作激动人心、改变人生的冒险,让那些原本不愿改变的人都蠢蠢欲动了。如果你当下止步不前,灰心丧气、丢掉了工作;或者在帮助他人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感觉自己也应重新找回失去已久的理想,那么这本书可能对你有所帮助。”——曼蒂·霍尔,《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作品:《我从未去过拉斯维加斯,但是我的行李去过》“直白、诙谐、深入、实用,这本书是你成就事业的指南,乔恩·阿卡夫以其来之不易的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正确地奋斗,提高核心竞争力。该书摒弃了复杂的表格以及空洞的术语,让你在接受建议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帕梅拉·萨利姆,作品:《工作拼图》“这是一本难得的佳作,不仅分享了实用、宝贵的经验,还极具可读性。不管你是否处在事业转折的紧要关头,乔恩·阿卡夫都将告诉你如何把握当下,应对明天。”——托德·亨利,作品:《告别拖延,把握当下》“伟大的梦想往往从一本伟大的著作开始,毫无疑问,你手中的书就是其中一本。这本书对于有志改变自己的读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安迪·安德鲁,《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作品:《你是如何杀死1100万人的?》《观察者》《旅行者的礼物》“真诚、有趣、新鲜、令人受益无穷—我敢保证,一旦看了这本书前几页,你绝不会吝惜溢美之词。你会像我一样,手不释卷。我已经给团队的每个成员都订了一本。”——米歇尔·海特,《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作品:《脱颖而出》“碰到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像付钱为手机升级到最新版一样:没有人天经地义就该这么做!幸运的是,你现在完全可以解脱了。相信我:乔恩的书能助你消除疑虑,改变航向。”——克里斯·古利博,《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作品:《追梦的快乐》《一百美元的创业》“在这本新鲜而动人的书中,乔恩·阿卡夫在翔实丰富的建议中加入了很多有趣的自嘲。作为一名企业家,我居然发现自己时而欣然点头,时而放声大笑,而作者提供的某些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起到了警示作用。如果你想获取心中那些职业困惑的答案,这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克里斯特尔·佩因,持家主妇网站创始人,《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作品:《再见了,生存模式》“乔恩·阿卡夫将告诉你:你完全能够用正确的方式打开职场。”——索菲亚·阿莫鲁索,坏女孩网站创立者及首席执行官第1章 职业储备账户

如果你是一名邮差,那么请勿冒昧询问业主是否可以使用他们家的洗手间。从前车之鉴的角度来说,我没有必要亲身证实这一教训。然而曾经的某一天,我站在业主的门前,怀揣着邮件,嗫嚅着这尴尬的请求。

作为一名富有创造力的作家,我曾是个相当糟糕的“邮差”,冒冒失失,手忙脚乱,毫无头绪。有一天,我无意间把早上的路线和下午的路线搞反了,这就意味着,那些通常晚些收到邮件的人会提前收到邮件。因此,一个愉快的业主告诉我,我比另一个家伙好多了,他其实不知道自己口中的“另一个家伙”就是我。我附和道:“他简直愚不可及,不可救药。”

我的职业生涯走向大概是从“苹果乡便利店”(与售卖苹果毫无关系),到“莫里斯男士短裤”专卖店(除了堆积如山的短裤,和迪克·莫里斯毫无关联)。

过去的16年里,我在数个美国企业间辗转奔波。为家得宝公司写广告,为博士音响做品牌策划,为史泰博文具公司做市场调查。期间起起伏伏,不胜艰辛,一度以为找到了理想中的工作,最终又离开了。一路走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你比你想象中的更具备掌控力。

好工作,坏工作,理想的工作,没工作,这全是真实存在的。

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尽管我们常常抱怨他人、企业或老板不能“慧眼识才”,但是事实是只有你足够优秀,才能得到一份好的工作。

工作不是敌人。

工作也不是悲惨的监牢,我们自愿投入时间在其中,直到退休的那一天。恰恰相反,工作大有裨益。

工作可以焕发别样的光芒,如果我们能够拯救黑色星期一,做一番改头换面的调整,拒绝陷入僵局。

本书旨在论述如何精心构建个人职业生涯,为构建职业生涯应该关注的四类投资。这些理论放诸四海而皆准。

这些投资一定会叫你难以忘怀—一名贩卖动物气球的贩子在某个夜晚,给予了我这份体验。

这是一个周五的晚上,我携妻带子,在当地小学举办的家庭同乐会上排队。通常在这样的场合中,你一定会看到一个气球贩子,旁边站着一位脸上画着彩绘的女士。

这位气球贩子站在高脚凳上,手里不停地将彩色气球扭成各种动物形状,探着头向我说道:“我喜欢你的书,”他微笑着,表示认得我,但紧接着他明亮的眸子里流露出了一丝难以觉察的忧郁。“今天真是遗憾,”他以一种更为严肃的语气说道,“祝你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切安好,一帆风顺。”

他试图劝慰激励我,因为他觉得过去的日子里我失去了太多。

他并没有错,我的确失去了某些东西。当我们扬帆起航,开启新的征程时,总是免不了舍弃一些东西。

在与他相遇的那天早晨,我刚刚离开了曾经理想的工作。

我将曾经拥有的成果、金钱和可贵的机会一一舍弃。

历历数来,这恐怕是我最失落的时期。想起自己所失去的,我真想冲着这位气球贩子大嚷一句菲尔·柯林斯的歌词:“看看我现在,这儿只剩下空洞的一片。”

当然,我并不是在指责这个穿着滑稽背带裤的家伙对我未来的职业生涯做无谓的忧虑。

但是关于我所拥有的某些东西,他未必完全了解。

一个对我来说无可替代的工具箱。

一个很可能你已尽在掌握的工具箱。

一个我的朋友纳特同样需要的工具箱。时异势殊,造化弄人

某个周五,我的邻居纳特失业了。

如果你在周五的下午被叫去和上司面谈,千万别想得那么简单,这是一个陷阱。

仅仅一天之内,纳特的事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天上地下不过短短一瞬,他犹如浮萍一般漂泊无依,身不由己。

第二周,我约了他一起喝咖啡。

他以一种茫然无措的口吻向我道出了所感所想,毕竟这是他为之奋斗了八年的岗位。

他在这份工作上表现得十分抢眼,业绩出色,总能完成目标,人们也喜欢他。在他失业后,客户还给他发送信息,聊表安慰。他很优秀,过去是,现在也是,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他现在深陷困境。

在一间制度完善,貌似安全无虞的大公司工作了八年,令他始料未及的是一夕之间自己竟成了无业游民。这个他曾付诸心血创建的窠臼早已不复存在,早在他加入这间公司的伊始,外面的世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恼怒地说道:“我甚至都不知道怎么用领英(LinkedIn)!

没有人能预料事业的巨变;这就是变化总是不期而至的原因。如果你入职超过一年,那么你肯定会目睹这类事,要么发生在你身上,要么就是发生在其他人身上。公司人事变动总是叫人猝不及防,有些人就这么失去了工作。

在众多职业动荡变化中,有一些动荡可能不是那么紧迫,但同样威胁到了我们的工作,比如职业瓶颈。

职业瓶颈是你事业发展的阻力,意味着你在该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无法走得更远了。我在一家软件公司做内容设计师时就遇到过职业瓶颈。

在这家公司里,刚开始我只是一个合同工。一段时间后,我得到了正式职位,几年后我成为高级内容设计师。也就是这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职业之路碰到了天花板。

我拿到了该职位最高的薪水,除我之外,这份工作没有其他人可以胜任,用“舍我其谁”形容也毫不为过。这份工作唯一上升的空间就是成为创意总监,负责管理设计师和文案。对某些人来说,这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对我来说,这个职位虽收益颇丰,我却无法继续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写作。

那时我32岁,生活已呈现出了一种惯性疲态。我知道几年之内,自己可能会获得小幅度的晋升,权力也会更大一些,但是最多不过如此。

我的妻子后来透露,她曾为此忧心忡忡。的确,在当时孩子尚且年幼,房贷尚未还清,而且还是我第二段婚姻的情况下,还一门心思想着自己未来30年职业将会何等枯燥无味,这本身是一件会吓到她的事情。我或许还没那么冒进,但是在32岁就定型自己的职业生涯让我感到如鲠在喉。

如果遭遇职业瓶颈,通常你有如下几种选择:(1)跳槽到另一家公司。(2)做一份你并不喜欢的工作,比如创意总监。(3)忍耐,直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麻木。

第一种选择并不能解决问题,通常只会拖延问题而已。在另一家公司,你会得到一个不同的头衔,更高的薪水,它会给你一个“顶级文案”的职位,但是最终你还会碰到和上一份工作一样的职业瓶颈问题。

第二种选择会使你的职业朝另一个方向发展。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首先这就不是你希望从事的工作。如果你无意于成为一个创意总监,那么这样的选择并不会让你感到鼓舞,而将成为一种阻碍。你势必朝着某个错误的职业方向越陷越深。

第三种选择是最令人沮丧泄气的,但也是人们最普遍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根据2013年盖洛普的民意调查,70%的美国人称自己厌恶1工作,无心工作。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我们集体编造了一个谎言—工作必然是痛苦的。如果人们乐于工作,那么《呆伯特法则》就不会如此畅销。我们会选择在“星期五餐厅”消磨周末时光,而不是什么“星期一餐厅”,因为我们只为周末活着,我们早已接受了某种理念—工作就是梦想的坟墓。如果你当下正翻阅着这本书,那么请抬头看看:你身边70%的人都不满现状。没有人乐意继续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想遇到中意的工作,首先我们得成为适合这份工作的人,该怎么办呢?如果其实质不是强调尽力避免职业转型,而是强调接受职业转型所带来的变化,那又该怎样?因为对所有人来说,他们迟早都会遇到这些问题。每个人都会经历职业转型、职业动荡、职业瓶颈以及职业机遇。

我们该如何明智地实现转型?

我们该如何度过职业动荡期?

我们该如何突破职业瓶颈期?

我们该如何创造职业机遇?

这四个问题的答案有且只有一个:创建职业储备账户。你该为自己投资什么

在我离职的24个小时内,大概有上百位来自各行各业的朋友伸出了援手。

一周内,一支团队帮我建立了新的博客。

一个月内,新的写作项目接踵而至,蓄势待发。

这一切如此顺风顺水,究其原因倒不是因为我有多么天赋异禀,才华横溢,而是因为在过去的五年里我不断在这个“工具箱”里进行TM储蓄投资—这便是我命名的“职业储备账户”。即便我并不擅长和数学打交道,我还是发明了一个十分简单的公式来解释职业储备账户TM(Career Saving Account,CSA)。

以上公式在社交网络上通常显示为:(合作伙伴+优秀的个人能力+良好的个性)×勤奋=职业储备账户

这其中每个元素究竟意味着什么呢?以下我将一一为大家解释:

人脉=你认识谁。那些围绕在你周围,在你事业发展道路上能与你并肩同行,携手合作的伙伴。

技能=你能做什么。你的立身之本。

品格=你是谁。能够凝聚你整个“职业储备账户”的力量。

勤奋:你工作的态度。支持你在工作里力排万难,一往无前的动力,这份工作其他人未必敢于尝试,所以你也能品尝到其他人无缘享受的喜悦。

我相信你对于“职业储备账户”的组成部分业已了然于胸,撇开你目前的职业状况不谈,以上一切对你而言并不足为奇。如果某人看到上面的公式表现得一副惊奇万分的样子:“品格?我从来不知道它对我如此重要?”那才叫不可思议呢!

你已然将“职业储备账户”的每个组成部分都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将高尔夫技能提高得日臻纯熟;勇于向伴侣证明她是你生命的唯一;在大学毕业多年之后仍然和妇女联谊会保持联系,诸如此类。

上面这些条目听起来并不怎么新奇,但是它所指向的方向不容小觑,对于未来无法避免的职业转型、动荡、瓶颈和机遇,你已然万事俱备,只是貌似从未将它们运用到工作中去而已。

或者说,就和我职业生涯的头七年一样,你从未将这四项组成部分融会贯通。也许你在业务技能和人脉上表现出色,但是尚未拥有恰当的工作方式;也许你具备了民谣创作者的气质,但是却未掌握一系列的技能。这并非意味你的事业就很糟糕,而是因为你缺乏这四部分之一,其他三个部分就未必能完全发挥它们的潜力。

如果你仅仅掌握其中三个部分,那么结果会将如何呢?

人脉+技能+品格-勤奋=天赋荒废,美式足球橄榄球联盟草案的流产,昙花一现的乐队

技能+品格+勤奋-人脉=皇帝新衣下的职业观

品格+勤奋+人脉-技能=我在NBA或者迈克尔·乔丹在棒球队

人脉+勤奋+技能-品格=老虎·伍兹、安然公司、枪炮和玫瑰乐队

在我意识到自己处理转型的方式以及旁人对我的期许之前,我甚至不了解自己过去是如何建立“职业储备账户”的。

他们来看我时常一脸哀伤,仿佛看望一个缺胳膊断腿的病人似的。而那种问话的语调,轻柔且忧虑,好似一杯微苦的柑橘茶:“你们准备搬家吗?”“有什么我们能帮忙的吗?”“我们能抱抱你吗,哭一下也未尝不可。”

这些问题都带着善意,但同时也反映了一种有趣的观念:谁要是经历职业转型,一定会情绪崩溃。

人们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们心里没底。一次突如其来的职业变动打破了他们固有的观念,并且第一次为这样的变动感到恐惧。他们从未建立属于自己的“职业储备账户”,也从未考虑其重要性,直到面临崩溃之境的那一天。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状况呢?

因为他们只学会了如何“工作”,而从未学会如何“建立事业”。底子足,才有更多选择

人们常说,这个世界上你知道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电缆线坏掉时,我联系康卡斯特公司;电脑系统出问题时,我联系IT部门的人;财务状况出问题时,我联系财务咨询师。

不管在生活中遭遇了何种窘境,你总能通过各种方式向他人寻求帮助。

除了你的事业。

除了你每周付出40个小时的那件事。

除了这份能帮你在未来偿还100000美元学生贷款的工作。

这个领域鲜少专家和咨询师,所以在规划自己人生事业这方面,人们通常处于劣势。这并不是因为我们在规划未来方面很糟糕。看看我们是怎么为孩子的大学做储蓄的。

如果出了产房你还没为襁褓里那个皱巴巴的小东西准备好大学基金的话,那么你可就落人一步了,说你是一个差劲的家长也不为过。

当这个小东西刚刚降生的时候,你就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仿佛孩子上大学近在眼前一般。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父母都会让你感到焦虑,特别是当你频频在聚会饭局上听到诸如此类的话:“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孩子就长大了。”

于是你致电给你的财务咨询师,紧接着就建立一堆杂七杂八的个人退休账户。(我只是粗略地浏览了一下条款,但是非常确定这就是杰夫经常在我身边念叨的词汇。)你开始着手储蓄,还清债务,为孩子将来进入大学做准备。

这一切就结束了吗?远远没有。你还必须为孩子安排一些预热课程。在我小的时候,整个小学阶段都无拘无束,享受玩乐。但是眼下完全不同,每年为孩子准备各种有利于申请大学的活动都必须未雨绸缪。我女儿每周六都要去上奥数班,她正在为奥赛做准备,比赛将是她申请理想的学校的筹码。

然而她只有小学四年级。

我们把准备大学的这只“弹弓”拉得紧绷,直到高中毕业来临,才松开皮筋。其后我们度过四五年美好的时光。父母们为这一切准备了整整18年,一切都是值得的。

大学毕业后,我们找到了工作,紧接着面临下一次职业变动的来临,最终便是退休。

从22岁到62岁,退休就是我们唯一关心的事情。我们频繁讨论401k退休计划,我们买房就是为了到年老体衰时有个栖身之所,我们买残疾保险就是未雨绸缪,以降低人身意外带来的风险。我们准备遗嘱,等待人生最后时刻的降临。

然而,很大程度上我们忽视了大学毕业到退休之前的这个阶段。

这中间约有40年。

我们千机算尽,未雨绸缪,但从未做任何事情为自己的事业保驾护航。

当然,确实有某些行业有继续教育的可能。就我目前所知道的,有些房产经纪和财务咨询师和生命教练有合作关系。但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一旦遭遇职业瓶颈和事业上的困窘,他们通常无路可走。

假设你现在是一名34岁的前端开发工程师,感觉自己正走在一条错误的事业道路上,你打算向谁咨询求助呢?

我偏好向私人咨询,但我也清楚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并非良策。你知道,拿起电话向某个能够为你分忧解难的人倾诉,这中间或许要经历漫长的心路历程。

你可以选择致电好友,他们和你一样讨厌自己的工作,两人就着咖啡互相慰藉,但是这充其量只会雪上加霜,令你愈发伤感而已。在咖啡厅里自怨自艾未必能解决什么问题。

你可以在推特和脸书上抱怨目前的工作,仿佛社交网络这个平台是你自家后院一般。然而你忽视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公司都会对雇员进行背景调查,搜寻你在网络上做的任何事情。目前,大2约有80%的公司会在面试雇员前在谷歌上对其进行搜索。在网络发泄抱怨固然能暂时缓解你心头的郁闷,但很有可能导致你被下一份工作拒之门外。

你或许可以上网搜索“职业帮助”。好消息是网上会有20亿个结果,坏消息是20亿这个数字未免太过庞大。你将从哪里着手开始呢?在凯业必达上投简历?在《赫芬顿邮报》上浏览文章以寻求自己的梦想职业?或者寻求职业导师?第一种方式向您收费1.99美元每分钟,这种收费方式与其说是职业导师,不如说是手球教练。在加入竞争前审视自己的简历,你总会发现一些可以提高的空间,打磨某些技能。然后根据自身条件找寻职业机会。

你挂断电话,关闭网络,试图将这些东西在一周或一年内迅速吸收,哪怕一天之内也可以。

你自我感觉好多了,只因为你安慰自己至少尝试过了。精心策划的职业变动未免过于复杂、艰难,前途未卜。

好消息是,“职业储备账户”会让职业变动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你需要做的只不过是把你所知晓的东西合并起来,比如人脉和技能,然后简化它们。你完全没必要面对不同类型的职业变动。你需要应对的仅仅是四种基础储备而已。四种职业变动

你是不是一想到要改行换业就压力倍增?提升改善自己的职业前景就好比走进荆棘丛生,四面埋伏的灌木群,此外还要和一份糟糕的简历做斗争。但是切勿过分担心,我们的事业并不复杂。事实上,你只需要应对四种职业变动,下图将一一解释。

有时候,你会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职业,比如说换一份新的工作。但是另一些时候,外界的力量,比如突如其来的下岗,也会迫使你被动地选择工作。“职业变动”图示

图中所示都是你在职业生涯中必定会做出的举动。并不是所有的主动行为都是正确的:你或许会出于恐惧而从事着错误的职业。我们自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也目睹过朋友自愿和“白痴”约会。反过来,并不是所有的被动选择都是错误的,也许你会得到一次出乎意料的晋升。

除了代表主动行为和被动行为的垂直线,图中还有一条水平线代表消极和积极的举动。这两条简单的线形成了四个区域,分别代表着四种你将会经历的职业变动。

左上角区域(第二象限),就是“职业瓶颈”。如果你自发选择了一份前景渺茫的职业,那么你就是在经历一种“主动且消极的体验”。除非有人一整天拿着枪抵着你的后脑勺,否则你大可以选择离开。不论你的情况是上述的哪一种,“职业储备账户”将助你一臂之力,并且这四类投入都会有助于解决职业重整期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当你处于职业瓶颈期时,提升自己的技能将有助于你突破事业上的阻碍。

沿顺时针方向来看,第一象限就是“职业转型”。当你决定换公司、创业或深造以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时候,你必须做出一个主动且积极的决定。品格将是决定你能否成功地进行职业转型的重要前提。

在右下角,第四象限区域即是“职业机遇”。当有一些令人惊喜但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时,你便会体会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积极的瞬间。比如,久未联系的朋友为你提供了工作机会,或者你的上司和某人坠入爱河之后移居夏威夷,留下了一个你梦寐以求的职位空缺。这时候你看到,人脉发挥了重要作用,人际关系将助你一臂之力。

是不是四种职业转折的边界真如图示那般清晰明辨?当然不是;生活远比其复杂多了。就好比说“职业转型”和“职业机会”之间的界限也是较为模糊的。然而,在拥有完善的“职业储备账户”的基础上,你对于未来任何的职业变动都将胸有成竹。

职业储备账户最棒的一点就在于此:你可以自由地将其运用到适合自己的具体情境中去,该方法并不针对那些有着特定职业期望的人群。无论你选择如何定义自己的职业目标,职业储备账户都是能够重构你职业生涯的重要工具。两件事情将熄灭你的理想之光

恐惧未必孤军奋战,它或是踢开大门长驱直入,或是从钥匙眼里悄悄溜进来。我花了数年时间帮助人们面对自己的恐惧,尽我可能地帮助他们运用一些小技巧来打败恐惧。我们将这些恐惧一一书写,以真理回应它们,给予它们当头一击。

不幸的是,恐惧有其盟友。在我们正为击退恐惧沾沾自喜时,总有另一些东西让我们猝不及防。这些东西比起恐惧而言更加来去无声,难觅踪迹。

当恐惧即将逝去时,它便附身在其盟友身上,而后一种更令人无法捉摸的东西便悄然出现了,这即是舒适感。

它总叫人猝不及防,无法防备。

一开始时,我们与恐惧搏斗。我们自信满满,整装待发。我们读书,参加各种活动,饮用各类色彩斑斓的能量饮料,沐浴在令人振奋的生活气氛里。然而当我们一旦停下脚步喘口气时,生活就给了我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接下来还能做些什么呢?”

在我们成功击败恐惧,化险为夷之后,却对于未来的规划毫无头绪。恐惧或许消失殆尽,但计划依然渺茫无期。

如果知道接下来具体该做什么,我们一定会立刻行动的。你都可以想象这些令人着迷的事情,我们的热情必然灿如骄阳。但是,醒醒,我们到底该做什么呢?

我们没有完美的计划。事实上,其他人也没有,但是我们认为他们拥有。我们不愿犯错,也不愿将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事情上。

我们暂缓脚步,确定自己当下的处境,只为休憩须臾。一直以来,我们完全无法意识到惰性是如何迅速介入我们的生活的。停滞不前未必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因为很快我们就会清醒过来。但舒适感不然,它就宛如缓慢的气体泄漏,并非是炸弹爆炸。这就仿佛一个窃贼夜间行窃,但是每次只偷一分钱,但是当我们醒来时却发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时光早已流逝殆尽。

事情并不糟糕,我们也不憎恶自己的工作,它们看上去还算体面。

它们甚至看上去不错。

我们的工作不错。

我们的老板不错。

我们的生活不错。

生活差强人意,我们得过且过。

所以我们一直生活在舒适的心理区域里。

这倒并非什么坏事。我喜欢舒适的生活。但是舒适的生活鲜少能催生伟大的使命。没有一个音乐家会说:“优越和舒适的生活让我谱写出了美妙的乐章。”

舒适和倦懒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勇气之光熄灭了。

希望隐匿了。

我们前进的脚步停滞了。

我们都会经历职业的动荡。有人将会攫取我们手上一时把握不牢的机会,让我们失业,顷刻将我们抛入一片亟须勇气面对的崭新世界。很快,我们会考虑做些不同的东西。职业动荡冥冥之中是一件礼物,但比起做出一些改变,找一份和之前相似的工作简单多了,所以结果是这些动荡并不给我们任何时间去考虑,我们很快又回到了原点。

新工作,新名片,新头衔。相同的舒适区。最终我们还会遭遇同样的困难。

某些时候我们会洗心革面,被一些超越舒适的事情所激励。我们目睹政府许诺在父母们退休之后给予他们颐养天年的福地,但事实上诺言却并未实现。孩子抱怨我们只专注工作而无暇陪伴他们左右。曾经我听一位同事评论他自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谋生者”,恍然间我发现大多数人不过是作茧自缚而已。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道德,决定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全神贯注,努力工作。我们清扫屋子,打坐冥想。

我们全力以赴。坚信带着对新事物的热忱,我们终将击败恐惧。

然而在第一天的冒险结束时,我们深刻了解了逐梦之艰难。当你踏上逐梦之旅的那一刻,你不再逃避恐惧,而是全力接受了它。击败恐惧并不像杀死一条恶龙那样可以一劳永逸,恐惧就宛如一望无际的大海,需要你日积月累,拼尽全力才得以成功。

当你在工作中止步不前之时,恐惧就像一潭深水—虽然黑暗且深不可测,但你仍能看见它的另一头。在祈祷自己有所成就,无谓恐惧之后,你纵身一跃,坚信凭借自己的勇敢能将这潭深水甩在身后,紧接着你发现自己来到了陌生的马里亚纳群岛。

在职业变动的另一端,你或许会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我发誓,不论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家人,恐怕无人能为你指点迷津。你购买的那些畅销书也是,只告诉你如何面对恐惧,击败恐惧,但从未告知你击败恐惧之后发生的一切。

关于恐惧的书并不卖座,因为没有人想要探究深水下的希望,他们需要的是日出和帆船。

感到恐惧会让你觉得做了错误的选择。如果你做了正确的决定,追逐了正确的理想,会不会就不那么恐惧了?

在这些自我怀疑的瞬间,恐惧为“舒适的生活”大肆游说。舒适的生活更为容易,也远远没那么艰辛,永远都触手可及,近在咫尺。回到岸边有什么坏处吗?这也不是放弃。你只是想休息一会儿。

舒适感摇摇它倦怠的脑袋,准备靠岸回头。

我们大多数的人都害怕未知的世界。

——尽管我们在已知的世界里深陷泥潭,无法自拔。

假使我们与恐惧搏斗,收获了勇气,恐惧会暂时退让,但仍纠缠不散:“这也许是一条荆棘之路,所以满足现状即可。”

假使我们与惰性和浮躁搏斗,舒适会暂时认输,但仍不依不饶:“这条路凶险万分,你应该感到恐惧。”

这两者就宛如烫手的山芋一样支使着我们团团转,直到我们选择放弃。我们最终接受了“黑色星期一”的事实。我们迷信世界上有一份完美的工作,因而放弃了无数优越的工作机会,在寻觅之中最终误入歧途。

好消息是,万事都有转机。

我们年幼时总坚信当事态发展不尽如人意时,自己能轻易改变。

我们站在街头,重新尝试踢球。当笔下小狗的脑袋歪掉时,我们可以揉皱那张纸重头来画。

年少的我们并不惧怕从头再来。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逐渐忘记了自己具有推翻重来的能力。

这并不是单单针对团体运动和绘画,在面对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时,我们也往往如此。这种恐惧情绪占据着我们的日常,萦绕在我们四周,甚至影响着我们的事业。

现在改变,还不算晚。

你需要的只是“职业储备账户”。

只要认真投入其中,那么你所拥有的人脉、技能、品格以及工作态度都会大有改观,“职业储备账户”将重塑你的职业生涯,为事业重新注入活力。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言过其实?其实不然,因为你现在只需要面对四种类型职业上的转折。

不管你是13岁的送报童,还是持有避险基金的43岁中年人,你都无法避免以下的状况。

或许你会遭遇职业瓶颈停滞不前,这便要求你拥有过硬的技能来解放自己。

或许你会遭遇突如其来的失业,这便要求你拥有更广阔的人脉让你立于不败之地。

或许你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变动,这便要求你拥有更完善的品格来渡过人生的纷扰。

或许你得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工作机会,这便需要你以更为勤奋的工作态度来面对挑战。

总而言之,以上就是四种类型的职业转折。“职业储备账户”也针对不同的转折提供了方法和诀窍,有助于你成功应对这四类状况。

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你如何对各类状况采取相应的投入和措施。本书将帮助你做两类事情:

1.建立一个价值连城的“职业储备账户”。

2.将这个储备库的每一分钱妥善利用在你的职业变动上。

我们的事业之所以艰难,是因为时代瞬息万变而我们一成不变。即使改变对我们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仍然憎恶改变,忽视改变,拒绝改变,与之对抗直到最后停滞不前。

现在,改变我们看待事业的方式。

现在,追逐我们渐行渐远的理想。

现在,从事我们所热爱的职业。

现在,冲破樊篱,摆脱束缚。

现在,扬帆起航,重新开始!第2章 改变现状,你准备好了吗

我从未彻头彻尾读完一本书。鉴于我著书立作的本职工作,这真让人羞愧难当,但我必须承认这就是事实!

我的书架上堆满了各类书籍,但是对于大多数书,我只读了30页左右就搁置一旁了。迫于工作的压力,那些名著也难逃被我束之高阁的命运。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自己总不能为了一片树叶而放弃整片森林吧,毕竟外面的世界更为精彩,比如风筝冲浪,所以还是别浪费时间比较好。

如果你宣称将要改变,恐惧和舒适感会在你和“职业储备账户”之间筑起两面高墙,第一面墙是“工作态度”,第二面墙是“期望值”。

如果你想找到一份好工作,那么请好好应对这两个问题。

我不可能在30秒内就教会你新的技能,也不能保证你读了一段话,性格就会有脱胎换骨的转变。一页纸对你追求理想的态度不会有什么深远的影响,但若你当下迫切希望获得一份好工作,那么本书或许能对你有所启发。你目前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调整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在此请注意我并不是说“改变你的态度”,彻底改变态度可能要花费数年的时间,但是树立一个好的态度并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你可以选择在明天的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态度:不愤世嫉俗,不怨天尤人,为同事的成就喝彩,以热忱之心对待每一位客户。

只有你经年累月地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才能从中得到回报。这并不会让你感到快乐,也不会让你专注于眼下的工作,或是满足于做一个好员工。“感觉”总是稍纵即逝,取决于成百上千种可能。如果你今天一早就情绪不佳,不巧又遭遇交通堵塞,那么你便会“感觉”这一整天都糟糕透了。所以,别向“感觉”妥协,当机立断,排除杂念即可。从今天开始请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因为这是可以打动老板,扩展人脉,大幅度改善职业前景的唯一良剂。

你需要做的第二件事情是调整期望值。你希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每个人都有一份清单,上面列举了对工作的各种隐秘期望,一旦工作无法满足这些期望,人们就失去了对它的热忱。你期望工作满足你每一个愿望吗?你期望工作抹杀你的希望和梦想吗?换工作不胜其烦,所以你希望眼下是你最后一份工作吗?不妨花三分钟时间写下你对工作的期望,然后再花三分钟写下你最真实的想法,因为很有可能你会对自己都有所隐瞒。

汤姆·马格里奥兹是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车行天下》节目主持人1之一,他曾总结过,“快乐等于现实减去期望,”恕我不敢苟同,如果把这句话抽丝剥茧,你会发现这等同于“如果你想要快乐,那么就不要怀有期望,”这难道不荒谬吗?拥有梦想等同于心怀希望,对未知的可能充满渴望。降低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值是不可能解决工作上遇到的挫败的。所以本文所提及的技巧并不是让你消除对未来的期望,而是适当地调整期望。

将你真实的想法写下来之后,为其分门别类:也许有些期望正好符合你当下的工作;但也有一些期望是与你当下的工作无法调和的,比如一些副业、爱好等。我一直希望写一本关于诗歌的书,这种意向难道符合我老板戴夫·拉姆齐的整体规划吗?毕竟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位一丝不苟、以数据说话的金融领袖。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仍然固执己见。

当你的态度和期望与现实完全脱节之时,那么你便深陷怪圈—无力改变任何事情。那些无法言说和无法达成的愿景和期待,滋生了你恶劣的工作态度。而恶劣的态度会让你更不可理喻地渴求当下的工作满足自己的期望。你将在这个怪圈中不停打转,直至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你现在就希望有一份好的工作?那么请树立良好的态度,调整好对未来的期望值。投入一人脉

我是依靠朋友的点滴帮助才走到今天。——披头士乐队

我曾经工作的一家公司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某职员所推荐的新进员工能在本公司受雇超过90天,那么前者将获得250美元的酬劳。如果受推荐人才思敏捷,具有开拓精神,那么推荐人将获得2000美元的酬劳。

这家公司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花费2000美元寻觅优秀的人才实在算不上什么大代价。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合适的雇员给公司带来的损失更大,这就是为什么Zappos的首席执行官谢家华曾说,找错1员工给他的公司带来“超过100万美元的损失”。寻找人才并非易事,这些公司深谙通过人脉寻找人才是最快捷和最实惠的方式。

在“黑客技术”这个词广为人知前,最原始的入侵招聘搜索引擎的方式取决于你认识谁。“决定成败的不是你知道什么,而是你认识谁”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但是这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人脉能让你得到第一份工作。它能让你拥有面试的机会。毋庸赘言,这对人们来说尤为重要,因为招聘部门不可能仅仅通过简历来判断一个人的品格和工作态度。那些曾经因为职业丑闻被辞退的员工何尝没有一份体面的简历?简历上不会写着,“有挪用公款的嫌疑”或者“经常迟到,特别是在尤为重要的客户会议上”。所以从简历上衡量一个人的技能并非难事,但是仅凭这几页纸,雇主难以获取应聘者的其他信息。

通过人脉,企业能够得到推荐人对候选人最准确、最直接的评估。如果你信任鲍勃,了解他的人品、技能以及工作态度,那么你会推测鲍勃推荐的人拥有同样的品质。鲍勃给予候选人某种隐匿的支持,不惜为其赔上自己的声誉,从某种程度上说,鲍勃本人已对此人进行了检验。

人脉不仅仅会为你提供一份工作,而且有助于你升职,因为比起名单上那些陌生的候选人,人们更乐意为朋友两肋插刀。从另一方面来说,当我们遭遇公司裁员和辞退时,人脉有助于我们度过消极的职业转折期。在职业动荡期间,人际关系对你来说会是一张安全网。

我们并不常刻意花时间经营人脉,因为这项投入的回报并不能直接获得或清晰量化。我们倾向于关注那些尽在掌握的事情,比如磨炼技能和勤奋工作。但是如果在“职业储备账户”上你每一项均超出平均线,唯独在人脉上产生短板,那么你会成为职业上的隐士:勤奋的工作态度、优秀的个性、良好的业务能力,但是身边却没有一个可靠的人告知你千万别贴着希特勒小胡子,穿着马克尔·乔丹代言的恒适内衣,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吗?

穿着内衣搭配着世界上最令人尴尬的小胡子?这可不是我想要的。

接下来,我们将了解如何强化职场上的人脉,以及如何建立新的人脉。第3章 其实你并不了解自己的朋友圈

最好是和那些比你强的人交往。选择拥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伙伴将对你产生积极的影响。——沃伦·巴菲特

人们厌恶变化。

这种厌恶不仅仅作用于生理,更作用于心理。我们的大脑厌恶变化,这是一种对变化的生理反应,不需点燃火苗,灼热的不适便已经扩散开来。面临改变,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寻找各种理由阻止它发生。

我太老了。

我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未免过于冒险了。

我还不够资格。

这可比我目前的工作糟糕多了。

我缺乏任何有助于事业的人脉积累。

无论是在短暂的数秒还是漫长的一生,我们都纠结于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不这么做呢?而这也逐渐成为我们待人待事的法则。

一旦朋友抗拒做你要求的事情时,我们首先会问什么呢?“你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这种问法稀松平常,但很遗憾,这么问是不妥当的。

迈克尔V.潘塔龙博士的著作《即刻影响》告诉我们,这么问问题时,你就不自觉地邀请他人寻找借口了。此类问题只会成为拒绝改变1的诱因,使你比从前更为焦躁不安而已。

当你询问老板“为什么我不能一周在家工作一天?”时,你的老板很有可能会列出一大堆你已经知道的理由,然后凭空再编造出其他理由。面对某些消极的问题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某种负面消极的方式思考。

解决的方式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与其用一种反问的语气,不如用一种正面的态度来寻找契机。如果领导不支持弹性工作时间,你可以这么问:“你认为在家工作对公司的好处是什么?”你不需要1000个借口,只需要一个积极的立足点就足矣。

下面让我们开始做本书的第一个练习。这感觉很蠢VS.这感觉好极了

你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事业上停滞不前,但是这些方式的共同点在于缺乏创意。我们无法再期待、憧憬一份更理想的工作,一份不一样的工作。我们不再相信下周一会比这周一更好,而是向命运缴械投降。

现在让我们探讨一下“职业储备账户”,首先我们需要对人脉抱有希望,人们对于人脉问题的主要困扰在于每当提及职场关系时,你不知道自己究竟认识哪些人。你或许能说出上一份工作的五个同事,但是如果我问在前两份工作中有没有某些朋友能帮助你的事业,你大概就哑口无言了。

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事业至少需要五个熟人时,第一反应便是“关系网”。通常意义上人们是轻视关系网的。不妨想象一下在一间酒店会议室里,只要你和这里的社交达人略微有一点眼神接触,名片便如雪花般纷至沓来,这不禁令人联想起那些社交狂人,设想如果我们敢于创建完善的职场人脉,那么我们也可以复制他们的成功。

职场关系网的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出于某种羞涩的情绪,我们总会自我怀疑,“为什么我厌恶职场关系网?”或者“为什么我不认识那些能助我事业一臂之力的人?”此时,正如潘塔龙所揭示的那样,我们开始为厌恶社交找各种借口,逐渐成为整个工业社会最边缘化的那类人。

职场社交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关于这点我也和你们一样感同身受。每次我身处各种宴会聚会,周围的人都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我却不自觉地将注意力转移到一旁的小狗身上。如果主人家没有小狗,我恐怕会说服他们养一只小狗。

不善社交的人,其职场人脉前景必然是黯淡的。

我在这里想说的是关注我们的事业。难道人脉适用于各行各业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这并不是一本关于社交的书。在此我不打算提供太多有关职场人脉的建议。

这些建议不可能帮助你操纵他人按你期待的方式行动,所以这也是人们惧怕经营人脉的一部分原因。经营人脉可能给人一种虚伪的印象,但是如果你认为经营人脉是工于心计,那么就几乎等于认为疏于经营人际关系是谦恭谨慎的。如果你是一位已婚男士,你的妻子因为你在结婚纪念日上毫无准备而感到失望,大可告诉她你不想管任何事情,接下来你的妻子会作何反应?

与其进行社交和掌控局面,不如思考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们需要抑制住另一个消极的自我,这个自我宣称:“我不认识任何能够帮助我的人。我没有朋友。我鲜少和人接触,一直生活在一个密封的泡泡里。我总是在线点咖啡,因为这样就不用接触任何人了。”

请思考如下问题:“谁能在你职业变动时助你一臂之力?”

请把他们的名字写在这页纸的空白部分。

难道你不认为自己还有点胜算吗?这并不是很难。事实上,你写出来的仅仅是冰山一角而已,你比自己想象中认识更多的人。用便签帮助你做出决策

如果你在我写这本书期间来到我家,那么看到餐厅的状况时你肯定会大吃一惊的。大部分时间这块地方是相对整洁的,但它在我写作的三个月里就像疯狂科学家的住所一般。我没有烧杯,因为这看起来太古怪了,如果需要的话我还必须从一家奇怪的烧杯公司网络订购,这家公司会在将来的日子里不断给我邮寄产品宣传册。虽然我没有烧杯,但我的确将笔记写满了每面墙。

我原先是不打算这么做的。刚开始,所有的写作工作都是在笔记本电脑上进行的,我试图在一个大的word文档里面完成全书大纲。刚刚开始一切都进展顺利,但随着往大纲里添加越来越多的细节,我发现自己遇到了越来越多的困难。我无法迅速找到隐藏在第3章的东西,也不知道第6章该如何继续。遗漏各类信息的确让人十分沮丧。最后,在与妻子进行了数十次混乱的谈话以后,詹妮终于无法忍受了,她从厨房抽屉里抓出一堆东西甩在桌子上,就好像我们在玩多米诺骨牌一样,说道:“看看,这是什么。”

我盯着桌面上的东西大笑道:“便签。”

说来说去,便签还是最有用的东西。过去的许多年里,我们一直用便签做重大的人生决定。

如果你想做规划,真没有什么比便签更好用的工具了。

世界上的那些伟大思想家早就对此深谙于心。那些穴居人之所以在墙上作画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便签。

这不是什么夸张的说法;有许多研究证明了及时写下你的想法且时常温习的重要性。“写作可以刺激大脑中的网状激活神经系统,此2系统可以过滤大脑接受的信息,聚焦注意力。”因为我们一周要工作40个小时,一辈子要工作40年,所以这个系统理所应当会促使我们的大脑以最佳方式关注某些信息。

建议你拿些便签做一次练习。如果你从未做过这样的练习,这一章我会做一些大胆的尝试。这看起来的确有几分古怪,但我保证不向你灌输任何心灵鸡汤,你只需买一些细绳把这些便签串起来即可。

你需要忽视一些在你耳旁愈发嘈杂的声音,它们大多数是源于恐惧。这些声音通常是这样的:“在你知道自己的事业规划之前还是不要做这样的练习。”它还会说:“如果你没有梦想和职业规划,那么做这样的练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完全是谎言。

你说自己对将来的职业规划一无所知,我又何尝不是呢?我也无法确切地知道自己的职业规划。我喜欢思考,喜欢逗乐人们,这些特质有意义吗。但是你知道吗,过去五年里我一直在运用“职业储备账户”来实现我的规划,所以我相信你也可以做到。不要去理会那些傲慢的朋友,仿佛他们在娘胎里就知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这些人只是少数派而已。

请你持续对“职业储备账户”进行投入,尽管你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不,你要尽量忘掉“尽管”二字,你之所以应对“职业储备账户”进行投入是因为你对将来一无所知。倘若你不断扩展人脉,提升技能水平,完善品格,足够勤奋,你的职业规划将愈加清晰。

准备一叠便签,或者至少是8.5英寸×11英寸的纸张,然后将其裁成四个矩形。

如果你没有“三福”记号笔或者其他的签字笔,请去签名售书的现场,你可以免费获取。我曾经一个人站在签售会现场,绝望地等待别人来买我的书。一位男士走近桌前,我倍受鼓舞,希望他给我讲这本书改变他人生的故事。然而,他指着我准备用来签名的签字笔说:“这笔是免费的吗?”我愣住了,呐呐道:“我想是吧。”他抓了一把扬长而去。所以说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免费获得签字笔的机会,欢迎前来!

做这些练习是因为我们要扩展人脉,而首先我们要学会选择人脉。在本书的后半部分我们会回过头来用到便签。在“技能”这个章节,我会提到,在学习新技能时最好找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如果你一直用便签记录人脉,选择就会变得容易许多。

首先,请回答我几个问题,这几个问题从你最亲密的关系着手,紧接着发展到最普通的朋友关系,依次展开。针对每个问题,在便签上分别写一个人的名字(我确定,通过不断练习,结果会越来越好)。1.谁是我解决职业问题上的良师益友?

谁是你朋友圈的军师,那个你常常询问意见的人?谁是事业有成而且愿为你提供帮助的人?我很高兴知道你有一个在婚姻问题上颇有研究心得的朋友,我打赌这个人一定留着胡子。这听起来棒极了,但是这并不是我在此需要关注的话题。除非他在第三个问题上极有影响力,我希望你能关注一些在事业上颇有建树的人,无论他们所从事的具体行业是什么。2.我所共事的伙伴都有哪些?

现在请你写下在过去5~10年共事过的同事。如果你还是个大学生,尚未有一份全职工作,那么请写下你兼职时的同事名字,以及教过你的大学教授的名字,同样也是一张便签写一个人的名字。3.我所认识的人有影响力吗?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个对自己有影响力的人。这个人未必对你的事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但是我希望你能扩展你的人脉圈子。不妨扩大自己的视野,比如假设你想从事建筑管理工作,实现自己建造房子的理想。你将各路人脉搜索了个遍,也不认识任何一个建筑行业的相关人士。但是水管工呢?电工呢?那些为承包商服务的人呢?在家得宝购物的顾客呢?你或许不能直接认识建筑管理行业相关人士,但是你身边肯定有一些认识他们的人,那么这个人就具备了影响力。你身边也许就有一种社交达人,他们和任何人似乎都有泛泛之交。但是,难道他们真的是建筑行业的一分子吗?当然不,然而你仍然得把他们列在人脉名单上。这并不是说你需要融入某个社交圈子,而是你需要积累相关的人脉。即便他们只有第二层或者第三层的关系,这些很可能对你都有巨大的帮助。如果你不把这些人列入人脉名单,你很有可能会错失一些机会。4.我认识的人中谁是企业业主?

这些人本应归属到有影响力这一栏里,但我还是把他们单独归类了。为了扩大我们的交际圈,你不应仅仅关注那些和你当下职业有一定关联的企业业主。请列出你所知道的企业经营者的名字。(不仅仅是“知道”而已,最好是你关系紧密的朋友,或者你和他们至少有过一次交流。)我的这份名单里有“9果”的创始人丹·班克斯,这是一家经营水果牛奶混合饮品的连锁店。这难道表明我要经营相关产品吗?不尽然,但是这些企业业主认识其他的企业业主,他们手上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客户。这里隐藏的机遇就是:丹和我理想中的行业之间只隔了两个人。5.我在网络上关注的人中,有谁从事着我理想中的职业?

2011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活动,演讲者可谓“精英人杰”,他本可以讲自己的传奇经历,可他却选择做了一段关于互联网的演讲。他从头到尾都在吹捧互联网那些显而易见的优点,比如,“你可以上网查天气,看股票。”这样的演讲简直毫无意义。为了避免让你遇到类似的尴尬时刻,我不会告诉你能在“万维网”上联系到这些“精英人杰”。请记住,从那些你在脸书上所关注的、在职场板块回复你的名人中,你能得到一张潜在的巨大的人际网络。你认识商业巨头吉姆·柯林斯吗?不认识?没关系。不是社交媒体专家?没关系。你能在线关注他,或许还能在推特上收到他的回复,这对你的职业前景来说大有帮助。如果你想拥有最强大的“职业储备账户”,那么请尽可能地利用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在我所建立的人脉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关于这个话题我也做过多场演讲。尽可能地写下你在网络上关注的所有人的名字。切记,我们在练习伊始写下的是强连接的关系,现在写下的是弱连接。6.哪些普通关系是我所忽视,却会对我的职业生涯产生影响的?

不管你面前已经写了多少张便签,你一定还是会忽略某些人。此刻,我要鼓励你更上一层楼。下面请看看科特·安德森是怎么做的:科特是一个作曲人,刚搬到纳什维尔来的时候他谁也不认识,但是几个月后,他就能和格莱美获奖者共同写歌了。如果你认为他的人脉是来自于经纪人或者唱片公司,那就错了。这个格莱美获奖者当时正带着孩子学游泳,而科特正巧是他们的救生员。你看,机会来得就是这么偶然。

所以,这份名单是怎么形成的呢?

不要试图一口气做完所有的事情。你可以随意浏览自己脸书、推特和旧的地址簿。邀请一个了解你的朋友喝咖啡,询问他上述六个问题,让他帮你再梳理一遍。(把它们写在笔记本上而不是便签上,之后再传给你的朋友,否则人们会觉得你很奇怪)

大多数情况下你的名单都比你所想象的要长很多。我们认识的人比我们所认为的要多。或许你在回答上面的问题时过于刻板和拘泥了,那么请回顾问题,然后取消之前对每一个问题的限制。试着寻找比认识体育馆中救生员更为微弱的关系。

若初始名单只有一个人,现在你使它翻倍了吗?很有可能你已经做到了,人脉的第一法则是你不知道自己究竟认识哪些人。

现在这份名单终于完成了,这就意味着你可以凭借这份名单开始行动,好好发挥这些便签的作用。小贴士

﹡人脉能为你提供第一份工作。

﹡除非你真正关注自己的人脉,否则你无法想象自己究竟认识多少人。

﹡牙医说过:“牙线只留给好牙齿。”维护职场人脉同理,只为那些你希望维护的人脉投入精力。第4章 应对“敌人”之道:敬而远之

如果拥抱那些只希望握手的人是一项奥林匹克运动,那我将横扫金牌无数。作为一个演说家,我不可避免地与人进行这种肢体交流,而且无论我是拥抱也好,握手也罢,其他人的想法总与我的背道而驰。

我发现自己一直以来有个习惯,就是刚认识别人便会脱口而出:“我们拥抱一下好吗?”我还发明了一个短语叫作“拥抱条款”,这也是哥本哈根一支电子流行乐队的名称,其主要特色在于出其不意的音乐开场。

这种“拥抱-握手”的交流模式仅仅让人感到些许不自在,但如果我们在一段关系产生错位,这才叫人无所适从。我想每个人在约会时都多少经历过这种状况,男孩向认识多年的女孩儿倾诉自己对她难以抑制的感情,女孩对此回应道:“谢谢你告诉我!”表现得好像只是听到了一个节约有线电视费的好方法。

这里主要的挑战在于,如果你不了解每一段关系的性质是什么,你便不能正确对待它们。对我们来说,工作关系很可能还没有私人关系那么复杂。脸书提供了11种不同的关系分组任君选择,而在职场中,所有人基本只会遇到以下三种关系。1.敌人

敌人,在你实现自我理想的道路上不遗余力阻挠你的人。所谓“不遗余力”意味着他们会公开批评你、攻击你甚至妨碍你。敌人也许是在你需要工作的晚上还坚持约你出来喝酒的人。他们会宣称自己与你为敌吗?不会。他们甚至认为自己是你的朋友,但实际上他们的存在就是阻挠你实现蜕变。2.朋友

朋友,能意识到你重整职业的重要性,并时刻准备为你的成功而欢呼雀跃。那些在你脸书页面上为你的求职公告点“赞”的人是朋友;那些在休息室和你一起喝咖啡的人是朋友;那些询问你在新公司工作进展的人是朋友;那些在职业重整期给你发短信问候的人也是朋友。你95%的人脉都来源于此,朋友的定义可以是普通的熟人,更可以延伸为一辈子的挚友。3.支持者

支持者,在你的职业雏形阶段有着重要影响的人。他们是你在职业重整期的良师益友,是你职业生涯的一部分,在不同事情、不同阶段上都会助你一臂之力。这些人就好比白虎般稀有,但还比不上拥有白虎的魔术师那般珍贵。支持者也许是你的伴侣、你的导师,或者你的商业伙伴。就人脉关系而言,你会得到一定数量的支持者,他们会对你的职业重整期产生重大的影响。

你在职业生涯中遇见的每个人都会分属于上述三个种类,你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分不同类别的人,关于那些曾经背叛过你的人,你不会说:“塞拉既是我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我最痛恨的敌人。”

现在,请将第3章练习中你所写下的人名,分别归入以上三个类别。如果你将自己所有的职场关系都写在了便签上,分类就容易了。首先你在一张纸上划一条线,然后在线上的三个不同的点上写上“敌人”,“朋友”以及“支持者”这三个标记,将不同的便签放在这三个不同的标签处。如果你之前的练习中是以列表的形式而不是便签的形式写下你的人脉关系,那么请你在各个名字的旁边写下这三个标记。如果你没有做第3章的练习,请解释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你如此憎恶你的职业,然后返回第3章做练习,即使这种感觉像吃甘蓝菜一样难捱。从这点来说,我也有同感,我讨厌甘蓝菜。甘蓝菜脆片真是我吃过最难吃的零食了,感觉就像吃一本烧毁的书。但我知道甘蓝有益于我的健康,其实这就像做便签的练习一样,为了你的职业前景,还是坚持做练习吧。

我们现在已将人脉关系分门别类,请撕下心灵创伤上的创可贴。让我们从先从最糟糕的关系开始分析。敌人

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旅途中和汽车司机聊天。如果说电视节目教会我什么的话,恐怕就是这些汽车司机的经历简直就像是在拍真人秀。某天下午,有一个名叫拉伊德·纳吉·哈达德在休斯敦的霍比机场接到了我。

拉伊德来自伊拉克,他和妻儿已经在德克萨斯生活五年了。通过闲聊,我问他在妻儿尚未来到美国之前,他是否回家探望过他们。他回答称无法回家,因为基地组织一直以来都在追杀他。很遗憾,这并非我想要的答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