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培训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18:44:10

点击下载

作者:刘冠贤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乡村医生培训手册

乡村医生培训手册试读:

前言

为配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13号)、《广东省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实施方案》(2015)精神,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医改工作深入推进的新形式,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乡村医生的急救技能,更好地利用简、便、验、廉的方法治疗慢性病和常见病,并运用中医药保健知识,提高村民的健康水平,在广东省卫计委基层指导处的指导下,我们特地编制了《乡村医生培训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手册》主要内容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中国传统医德的行为准则。第二章为现场救护技术,主要论述心肺复苏、创伤救护的现场处理。第三章为农村常见急症的院前抢救,主要论述如何为溺水、狗咬伤、食物中毒等患者在到达医院治疗前争取宝贵的治疗机会。第四章是常见急症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利于乡村医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常见急性症状进行初步诊断,判断疾病缓急,采取必要急救措施,或采用相关治疗。第五章是中医“治未病”,主要是使乡村医生通过对村民的体质辨识,传授养生保健知识,提高村民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第六章是常见病的中医药治疗,主要是针对农村简陋的环境,利用中医药简、便的条件治疗常见病的方法。第七章是坚持“治未病”,增强人民体质,即“全民健康计划”中关于肠道保健的相关知识。《手册》的内容是作为一般基层诊疗技术的补充,针对性强,对乡村医生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乡村医生培训手册》编委会2017年2月第一章 医德概述

中国传统医学,历千年而不衰,其魅力与光辉不仅源于她神奇的疗效和独特的理论体系,更源于历代中医大家们身上闪烁着人性光辉色彩的医德!它随中医独特的诊疗艺术一起传承至今。

何谓医德?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中国传统医德思想源远流长,从远古直至明清时期,中国传统医德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奠基、形成、完善直至成熟的漫长历史过程。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医德深受儒家“仁”的伦理道德观念、墨家“兼爱”的道德原则以及佛教“大慈大悲”“普救众生”的教义影响,形成了注重医德和医术的统一、医德规范与医德实践相结合;强调主体的道德修养;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关系和谐,讲究中庸之道的医德特点。一、“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医乃仁术”的行医宗旨是中国传统医德的核心,是对医学本质最简要的概括与说明,它是儒家仁爱思想与医学本质的完美结合。在古代医家看来,怀有“仁心”是行医者开展医事活动的内在依据,正如晋代医家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所说:“岂直一方书而已乎?方之出,乃吾仁心之发见者也。”行医者对“仁”的修养的先在性与根本性体现在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二、尊重生命的“贵生”思想“贵生”思想是“医乃仁术”行医宗旨的思想基础,强调医者首先要珍视病人的生命,把病人的生命看作是至高无上的。《黄帝内经》中有:“天覆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只有把尊重人的生命和敬畏人的生命作为最高价值取向,才能在具体的行医过程中体现“医乃仁术”的价值追求。三、“一视同仁”的行医原则

在中国古代医家的行医理念中,对不同社会地位、远近亲疏、经济状况等的病人都要一致对待。明代医家陈实功在《医家五戒十要》中指出:“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己视如良家子女。”身处社会等级观念明显的封建社会的古代医家,坚持无论病人财富、身份地位差异均能持平等相待的“一视同仁”的行医原则,在今天看来也是十分可贵的。四、“重义轻利”的职业价值观

中国传统医德思想中的“重义轻利”的职业价值观,是儒家所推崇的重义轻利价值观在医学职业中的具体体现。“重义轻利”强调以医济世而非以医谋利。龚延贤在《万病回春》一书中提到了“医家十要”,其中有:“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施药无二。”五、推己及人的“笃于情”行医理念

推己及人的“笃于情”行医理念是古代医家倡导对待病人的基本态度。清代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中言:“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何苦,自无不到之处。”推己及人的“笃于情”的理念与换位思考的职业态度,体现出古代医家们对病人的深切同情与真诚关爱。

古代医学大家们格外注重德行修养,大凡有所建树者,无一不是德艺双馨的医家,他们用自己的言行举止诠释着“医乃仁术”,用自己的心血汗水捍卫着医道尊严。

晋·杨泉《物理论》中说:“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言:“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宋·张杲《医说》中提到:“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召请,急去无迟,可止求药,宜即发付,勿问贵贱,勿择贫富,专以救人为心。”

元·曾世荣《活幼心书》中说:“凡有请召,不以昼夜寒暑,远近亲疏,富贵贫贱,闻命即赴。视彼之疾,举切吾身,药必用真,财无过望,推诚拯救,勿惮其劳,冥冥之中,自有神佑。”

明·裴一中《言医·序》中说:“学不贯今古,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以误世!”

清·费伯雄《医方论》中说:“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

我国传统医德内容丰富,在塑造中国医家高尚医德和中华民族优良品质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培养了许多“大医”,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医德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足。作为新时代的医疗从业者,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古代医家医德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树立新时代的医德医风。

第一,天职道义。作为医生应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第二,尊重平等。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

第三,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

第四,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接受患者红包、宴请,不向患者或家属借钱、借物。

第五,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

第六,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相互学习,团结协作。

第七,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佛家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以救死扶伤为职责的医者,是生命的守护天使,是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作为一名医者,病人以性命相托,我们也应该全力以赴,用专业的医疗技能去解除病人的痛苦,用充满仁爱细致的服务去温暖人心。在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更要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争取做一名德才兼备的“大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第二章 现场救护技术

本节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实用的现场救护知识,从而在意外现场能第一时间有效地开展初步救护,为安全生产、健康生活提供必要的保障。对重危、猝死者,第一目击者应该立足事发现场——挽救生命,分秒必争;技巧得当,减少伤残;为医疗单位后续救治赢得时间,为患者康复打下良好基础。第一节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生命链”的概念“生命链”,是指从危重急伤病员突发意外伤害现场(第一目击者)开始,直到得到专业医护人员救治,并且在院内获得专业治疗的整个抢救系列而组成相互关联的环节序列链,由五个互相联系的环节组成,是挽救生命的一条链。“生命链”普及、实施得越广泛,危重急伤病员获救的成功率就越高。“生命链”五个环节为:

早期通路

早期心肺复苏

早期心脏除颤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

综合性心脏骤停后治疗

对于抢救生命,特别是针对心脏骤停,五个环节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尽早实施,就可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一)早期通路“生命链”的第一个早期,又称早期医学救援服务。包括对患者发病时最初症状的识别,鼓励患者自己意识到危急情况,并且呼叫当地急救系统。通俗地说,早期通路就是尽早拨打急救电话120。

电话里必须要讲清楚的几件事:

1.病人的性别、年龄。

2.病人目前的状况表现:有无昏迷、疼痛、外伤等。

3.事发现场的详细地址,最好说明附近明显醒目标志物。

4.有数名伤病员时,需要说明伤害性质(如中毒、车祸、游泳、触电等)、受伤人数、候车地点。

5.已经采取何种措施。

6.打电话人的姓名、身份、联系电话。(二)早期心肺复苏“生命链”的第二个早期,这里是指第一目击者为心脏骤停的伤病员尽早实施现场心肺复苏术。(三)早期心脏电除颤“生命链”的第三个早期,是指尽早为心脏骤停的伤病员实施心脏电除颤。电除颤就是利用高能电脉冲直接或经胸壁作用于心脏,消除异位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这是最容易促进生存的环节。根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当可以立即取得自动体外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AED)时,对于有目击的成人心脏骤停,应尽快使用除颤器。若成人在未受监控的情况下发生心脏骤停,或不能立即取得AED时,应在他人前往获取以及准备AED的时候开始心肺复苏,而且视患者情况,应在设备可供使用后尽快尝试进行除颤。这需要争取在基层医疗单位及重要场所广泛配备AED,并且培训大量的基层医护人员掌握使用AED,以提高心脏骤停伤病员的生存率。关于心脏电除颤的内容本手册不作详细叙述。(四)早期高级生命支持“生命链”的第四个早期,是指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尽早让伤病员获得利用专业器械或药物的救治,使得生命支持的效果更可靠。(五)综合性心脏骤停后治疗“生命链”的第五个环节,是指自主循环恢复后的患者到医院后,给予其系统性治疗和多学科联合治疗。第二节 心肺复苏

心脏骤停是指任何心脏病或非心脏病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搏突然停止。是一种日常生活中最危重的、致死致残率极高的急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心源性猝死,应积极组织抢救,并有可能复苏成功。本节主要介绍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联合技术,简称心肺复苏技术。通过介绍其概念、意义、操作步骤,来培训救护者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术。一、早期实施心肺复苏的意义及相关原理(一)心肺复苏的概念

现场急救最重要的是立足于挽救生命,而危及生命的是呼吸、心跳骤停,合称心脏骤停。目击者应当机立断,立即实施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联合技术予以急救,简称为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既属于专业性急救医学范畴,同时亦是现场救护的核心内容。而施救者只需掌握技巧要领,勤加练习,凭着自己双手就能实施。(二)心肺复苏的意义

氧是生命之源。但人体自身没有产生和储备氧的功能,只能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正常不息的运行中获取。一旦呼吸、心跳停止,全身组织细胞就会缺氧。其中脑细胞对缺氧最敏感,大脑缺氧4min时,大脑细胞会开始出现不可逆的损伤;到10min时,大脑神经细胞已大部分死亡,无法再生。所以,在心跳、呼吸骤停后4min内,迅速施行心肺复苏,将有可能保住脑细胞不受损伤而完全复原,恢复脑的功能,减少伤病员的伤残与死亡。

1.胸外按压的原理

当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内的血液循环便随之停止,全身组织特别是大脑等重要器官就会因缺血缺氧而衰竭。通过胸外按压与放松,主要使胸内压与静脉压之间发生变化,血液由胸腔流向四周又回流至心脏,使得血液在体内能不断向前流动和回流,此即为“胸泵机制”。同时按压能刺激心脏复跳。

2.人工呼吸的原理

人体全身的器官和组织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的供应。人工呼吸就是把氧气送入肺里,以维护大脑等重要器官的供氧,以免重要器官因缺氧而衰竭。二、心肺复苏的现场操作过程(一)徒手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步骤

确定患者处于心脏骤停的状态下,应尽快进行心肺复苏术。根据《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以成人为例,介绍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步骤及规范:

1.评估环境

施救者戴手套,确定周围环境安全,看表及记录抢救时间。

2.判断意识

用双手轻拍患者双肩,分别对其双耳呼叫,如:“×××,您怎么啦?有没有事啊?”如果伤病员对轻拍和呼喊都没有任何反应,就可判断其意识丧失。判断时间3~5s。

3.摆放体位

令患者处于仰卧位,将其置于硬板或平地上,施救者与患者体位正确,解开患者衣服。(1)救护员的体位:

位于伤病员的一侧,两腿自然分开与肩同宽,跪(或立)在正对伤病员的肩、腹部,以利于救护操作。(2)摆成心肺复苏体位(仰卧位):

若患者俯卧,施救者以一手托稳伤病员的颈椎和后枕部,另一手扶住远离施救者一侧的腋窝或者胯部。将伤病员缓慢地、同轴地(头颈身同轴)翻转过来。

将伤病员的上肢放回身体两侧,令其双腿自然伸直。

4.判断呼吸、脉搏(同时)(1)观察有无正常呼吸:

看伤病员的胸部有无起伏(不再强调过去要求的一看二听三感觉)。注:濒死呼吸等同于无呼吸。(2)检查脉搏:

用食、中指找到甲状软骨,平行侧滑到与施救者同侧的胸锁乳突肌前缘,其与气管间的沟内搏动处,触摸颈动脉。简单地说就是甲状软骨旁大约2cm处。(3)注意事项:

呼吸、脉搏同时判断,检查时间少于10s(5~10s)。

成人判断心跳以触摸伤病员的单侧颈动脉为主。若同时按压正常人两侧颈动脉时会过度刺激两侧的颈动脉窦,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出现脉搏明显减慢,甚至窦性停搏;而对于已心搏停止者更不利于最终的复苏。《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指出:非医学专业人员无须检查脉搏,确定没有意识及呼吸即可实施心脏按压。

5.高声呼救

高声呼救的目的是寻求他人来援助,建议指定现场人员来打急救电话。如:“救命啊!有人昏倒了,我是救护员,请这位朋友帮忙打120呼救,打完请告诉我。现场谁懂急救的,请过来帮忙。”

现场要注意疏散人群,以确保伤病员的空气流通,利于伤病员恢复。

6.胸外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

成人的胸外按压位置是两乳头连线中点,即胸骨的下1/2处。(2)按压姿势:

双手掌根重叠,按压姿势要求三“直”:

手臂直:按压时,手臂要伸直,肘关节不能弯曲。

手指直:紧贴胸壁的手的手指要伸直并向上翘起。

用力要垂直:救护员的双手要垂直向下按压。

注意:双手一体:救护员的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都不能动,要连成一体,以救护员的髋关节为支点即腰部活动,利用上半身的重力垂直往下按压(图2-2-1)。图2-2-1 胸外心脏按压示意图(3)按压深度:

胸部按压5~6cm,或能承受的最深深度。(4)按压频率:

按压频率100~120次/分;下压和放松的时间各占50%。(5)胸廓回弹:

要保证胸廓充分回弹。

7.开放气道

开放气道是心肺复苏术的三大核心步骤之一,是心肺复苏术中必不可缺的一步。伤病员的呼吸、心跳停止后,全身肌肉松弛,开放气道的目的就是防止松弛的舌根后坠阻塞气道,使气道通畅。《2015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推荐首选压额抬颏法开放气道。方法是:施救者一手掌压前额,另一手中指、食指向上抬高下颌,双手合力让患者头后仰。头后仰程度为:下颌角、耳垂的连线与地面垂直,呈90°角。

在开放气道后,观察口腔有无异物(见到异物才清除)。若发现口腔有异物,轻轻地把头偏向救护员一侧,用手指清除。适用于异物在咽部以上的昏迷病人。注意:救护员最好戴上手套,注意安全。若没有发现异物,就继续进行其他步骤。

8.人工呼吸

胸外按压30次后,应立即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进行人工呼吸。方法:用压在伤病员前额一手的拇指与食指紧捏患者双侧鼻翼,以防鼻孔漏气;施救者吸一口气,张大自己的嘴巴包绕患者的嘴唇,用正常呼吸时的吸气量吹进;吹完一次气后,离开患者口唇,并松开两侧鼻翼;同时,施救者眼角余光留意伤病员的胸部有无起伏,有起伏就说明吹气有效;然后,施救者转头吸入新鲜空气,再吹第二次。一共吹气两次,每次送气1s以上,待胸廓完全下降约2s后吹第二次,一次吹气共用时约5~6s。对儿童或者婴儿吹气时,用口对口鼻吹气。

9.五个循环后综合判断

以30∶2的比例完成5个循环,才重新检查伤病员的呼吸和心跳。若恢复,则可停止心肺复苏。

若还是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及心跳,继续以30∶2的比例实施心肺复苏,5个循环后再检查。

10.心肺复苏后的恢复体位(侧卧位)

恢复体位,也叫复原体位。一般用于有正常呼吸和有效循环的无反应的成年患者,包括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这个体位旨在用于防止呼吸道被舌根后坠或黏液及呕吐物阻塞导致窒息,以维持通畅的气道。方法:将患者置于侧卧位,并把较低位置的手放在身体的前面。(表2-2-1)表2-2-1 成人、儿童、婴儿心肺复苏中关键要素的比较续表(二)心肺复苏有效的表现

1.颈动脉搏动。

2.出现自主呼吸。

3.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

4.神志逐步恢复:有眼球活动,甚至手脚抽动、呻吟。

5.瞳孔由大变小,并有对光反射。

所以,我们在实施心肺复苏的过程中,要留意伤病员的反应,如面色有无转红,有无呻吟等。而其中恢复可知的呼吸和心跳(颈动脉搏动)是最重要的表现。(三)心肺复苏终止的条件

现场的心肺复苏应该坚持连续地进行,中途不能随意终止,但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停止:

1.伤病员恢复了呼吸和心跳。

2.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到场接替。

3.无心搏和自主呼吸,心肺复苏在常温下持续30min以上,专业医护人员到场确定患者已死亡。

注意:(1)现场普通群众无权判断伤病员死亡。(2)现场环境威胁到救护员的生命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把伤病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才继续实施心肺复苏,否则不实施。第三节 现场创伤救护

本节主要介绍现场创伤救护的原则,创伤止血、伤口包扎、骨折固定和伤员搬运等概念和技术。一、创伤现场救护的原则

在伤病员较多的意外伤害现场,一般会比较混乱,我们必须要掌握现场救护的一些基本原则以指导如何开展现场急救。(一)环境安全

所有现场救护均需确保自身安全才能施救。(二)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

对于危重伤员,按“先救命后治伤”的原则,如有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大出血应先止血。

对于群体伤,要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4种颜色,对轻、重、危重、死亡病例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按“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先抢救危重再救治轻伤者。(三)判断伤情,从重到轻

迅速判断伤情,首先检查危及生命的情况:按清醒程度、气道通畅、有否呼吸和颈动脉搏动、出血情况的顺序,随后按头、颈、胸、腹和四肢顺序检查全身情况。(四)边检查边处理

处理流程为:气道开放、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五)救护操作要迅速、平稳

实施心肺复苏术和大出血止血要争分夺秒,伤口包扎和骨折固定动作要轻柔和平稳。(六)就地取材

意外伤害现场一般没有现成的急救器械。为了达到救护的目的,要就地取材进行急救。要将有限的资源放在最有可能存活的患者身上。二、创伤止血

由于意外伤害可能会导致伤病员发生出血伤情,出血过多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现场及时有效地止血,可以减缓出血,保持血容量,防止失血性休克,挽救生命,减少伤残。(一)出血概述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失血速度和失血量是影响伤员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可以通过身体的自身调节,很快得到恢复;如果失血量超过20%(约800ml),会出现轻度失血性休克,表现为烦躁、口干、脉搏增快、脸色苍白、出冷汗和四肢发凉;当失血量超过40%(约1600ml)以上,则进入重度失血性休克,出现口唇明显发绀、呼吸急促、表情极度淡漠,甚至意识丧失、威胁生命。(二)出血分类

1.根据出血部位不同

可分为皮下出血、内出血、外出血。(1)皮下出血:

多见于因跌、撞、挤、挫伤,造成皮下软组织内出血,形成血肿、瘀斑。(2)内出血:

是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形成脏器血肿或积血。(3)外出血:

是人体受到外力后血管破裂,血液从伤口流出体表。

2.根据血管破裂的类型

可分为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表2-3-1)。表2-3-1 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比较(三)伤口处理原则

1.保护伤口,使其不受到再次污染和继发伤。

2.以止血为目的。

3.不直接在伤口上止血药。

4.妥善处理伤口异物及逸出的器官、组织。

5.现场一般不作缝合,如伤口污染严重,条件允许,可做简单清洗。

6.注意伤员保暖。(四)止血材料

最常用的止血材料为医用材料和就地取材的材料,医用材料指无菌纱布、敷料、创可贴、橡胶止血带、三角巾、绷带等。就地取材的材料有衣服、毛巾、手帕、领带、宽布条(将布料折成三指宽)。(五)常用的止血方法

1.直接止血法(1)直接压迫止血法:

使用无菌敷料,直接盖在出血的伤口上,用力按压,持续5min以上。(2)加压包扎止血法

1)适用范围:

小伤口,如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以及小动脉出血。

2)操作方法:

首先在伤口上覆盖干净的敷料或衣服、毛巾、手帕、三角巾等,再用绷带加压包扎,起到止血作用。

2.间接止血法(1)指压止血法:

是指用手指压迫出血血管靠近心脏的一端,把动脉压迫闭合在骨面上,阻断血流,达到迅速和临时止血的目的。

适用范围:可在全身体表进行压迫止血的动脉出血。

常用指压止血部位:

1)颞浅动脉压迫点:

位于耳前,耳屏前上方1.5cm处的凹陷处,将颞浅动脉压向颞骨,常需两侧同时按压。适用于头皮、颞部的出血。

2)面动脉压迫点:

位于下颌角前3cm凹陷处、咬肌前缘交界处,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常需两侧同时按压。适用于颜面部的出血。

3)颈总动脉压迫点:

位于甲状软骨外侧,气管与同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搏动处,将颈动脉向后压向颈横突。切勿同时压迫双侧颈总动脉。适用于头5面部出血。

4)肱动脉压迫点:

位于上臂内侧中部的肱二头肌内侧沟处。方法是抬高患肢,在压迫点将肱二头肌压向肱骨。适用于前臂大出血。

5)桡、尺动脉压迫点:

分别位于手腕横纹稍上方的内、外侧搏动处。同时压迫桡、尺动脉。适用于手掌出血。

6)指动脉压迫点:

位于手指根部桡、尺侧。同时压迫。适用于手指出血。

7)股动脉压迫点:

位于大腿根部,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股动脉搏动处。适用于下肢大出血。

8)腘动脉压迫点:

位于腘窝中部。适用于小腿及以下严重出血。

9)足背、胫后动脉压迫点:

足背动脉位于足背皮肤横纹中点;胫后动脉位于跟骨与内踝之间。适用于足部的出血。(2)止血带止血法

1)适用范围:

一般用于四肢动脉大出血,且以上方法无法止血的情况,是重要的救命方法。这种方法较牢固、可靠。主要是用橡胶止血带将血管压瘪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2)操作方法:

用左手的拇指、食指、中指夹持止血带头端,另一只手将长的尾端绕肢体两圈,左手食指、中指夹住尾端并将其从止血带下拉入,系成一个活结固定。

只限于在没有专用止血带(卡扣式止血带、充气止血带等)的情况下紧急救护时临时使用。严禁使用铁丝、电线、绳索等。

3)操作要点:

①部位:上肢大出血时,止血带位于上臂的上1/3处;下肢大出血,绑扎在大腿中上1/3处。②衬垫:上止血带的部位要有完整的衬垫(绷带、毛巾、衣袖等),不可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压伤皮肤。③松紧度:松紧要适度,以远端伤口出血停止或减缓、远端摸不到脉搏为宜。不可过紧,造成肢体过度缺血坏死。④标记:要在止血带明显处标记上止血带的时间(到分钟)、部位、伤员姓名。⑤放松:每隔1h,缓慢放松一次,每次2min。放松期间仍有大出血,可用其他方法止血。需要重新上止血带,勿在同一部位绑扎。⑥保暖:因大出血休克,抗寒能力低下,应注意为患者保暖。三、伤口包扎

包扎是开放性创伤处理中较简单,但却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及时正确地包扎,可以达到压迫止血、减少感染、保护伤口、减少疼痛,以及固定敷料和夹板等目的。(一)包扎动作的要点

对伤口进行包扎时,要做到快、准、轻、牢。

快——动作敏捷迅速;

准——部位准确、严密;

轻——即动作轻柔,不要碰撞伤口;

牢——即包扎牢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二)常用的包扎材料

常用的包扎材料有无菌纱布、棉垫、纱布(弹力)绷带、创可贴、尼龙网套、三角巾,以及就地取材如毛巾、头巾、衣服等。(三)常用的包扎方法

1.绷带包扎法(1)环形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较均匀处伤口的包扎。如颈部、头部、腿部以及胸腹等处。

方法:第一圈环绕稍作斜状,第二圈、第三圈作环形,并将第一圈斜出的一角压于环形圈内,这样固定更牢靠些。最后用胶布将尾固定,或将带尾剪开成两头打结。(2)螺旋包扎法:

用于肢体粗细相差不多的部位。如上臂、大腿、躯干的包扎。

方法:先按环形法环绕数圈,然后做单纯螺旋向近端缠绕,每一圈压盖前一圈的1/2。(3)螺旋反折法:

用于肢体粗细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等。

方法:先做两圈环形固定,然后螺旋形环绕,到渐粗处,一只手拇指压住绷带上面作为支点,另一只手自此点将绷带向远端反折,拉紧环绕肢体,并盖住前一圈的1/2或1/3。(4)“8”字包扎法:

用于肘、膝、腕、踝、肩、髋等关节处。

方法:在关节上先做一两圈环形固定,然后一圈向上,一圈向下作“8”字形来回环绕,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圈相交,并压盖前一圈的1/2或1/3。(5)回返式包扎:

用于头部或断肢伤口包扎。

方法: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先做两圈环形固定;然后做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回返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做环形包扎两周。

2.三角巾包扎法

适用于各部位的包扎,操作简便,材料简单。(1)头部包扎

帽式包扎法:用于头部受伤。

方法:将三角巾底边向内翻折两指宽,顶角向后盖住头部,底边在前额齐眉处,把两底角经两耳上方拉到头后部交叉并压住顶角。再绕回前额打结。顶角拉紧,折叠后掖入头后部交叉处内。(2)眼部包扎

1)单眼包扎法:

用于单侧眼睛受伤。

方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状,将带子的上侧1/3斜盖住伤眼,下侧2/3从耳下至枕部,再经耳上至前额,压住上侧较短的一端后,长端继续绕经伤侧耳上、枕部,至健侧耳上打结。

2)双眼包扎法:

用于双侧眼睛受伤。

方法:将三角巾折成三指宽的带状,从枕后拉向双眼,在鼻梁上交叉,绕过耳下在枕下部打结。(3)躯干部包扎

1)单侧胸(背)部包扎法:

用于单侧胸(背)部受伤。

方法:顶角对准肩缝(患侧),底边绕胸背后打结,再与顶角系带结牢。

2)双侧胸(背)部包扎法:

用于双侧胸(背)部受伤。

方法:将三角巾打成燕尾状,两燕尾向上,平放于胸部。两燕尾在颈后打结,将顶角带子拉向对侧腋下与底边打结。

3)腹部包扎法:

用于腹部受伤。

方法:把三角巾横放在腹部,将顶角朝下,底边置于脐部,拉紧底角围绕到腰后打结;顶角经会阴拉至臀部上方,与底角余头打结。此法也可包扎臀部,不同的是顶角和左右两底角在腹部打结。(4)四肢包扎

1)手(足)部位包扎法:

用于手足部位受伤。

方法:将伤手平放在三角巾中央,手指指向顶角,底边横于腕部,再把顶角折回拉到手背上面,两底角在手背交叉,围绕腕关节,在手背上打结。

2)膝(肘)关节带式包扎法:

用于膝部受伤。

方法:将三角巾折成四指宽,盖住关节,在膝(肘)窝处交叉后,两端返绕关节,在外侧打结。

3.包扎注意事项(1)充分暴露伤口,有效止血,再进行包扎。(2)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再包扎。(3)包扎要松紧适合,不要将绷带缠绕过紧,包扎完成后检查肢端血运、运动和感觉,防止肢体末端会因缺血而坏死。(4)除非有损伤,不要将绷带缠绕手指、足趾末端,留出观察血液循环。(5)不要在伤口上打结,以免压迫伤口增加痛苦。(6)对于刺入异物的包扎固定,以“三勿”为原则:勿取出、勿晃动、勿施压。(7)对于逸出的脏器组织,以保护不受污染和牵拉为原则。四、骨折固定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被中断或破坏。正常情况下,骨是很坚硬的,但当身体受到外力的猛烈撞击、旋转、弯曲和过分的牵拉可能产生骨折。(一)骨折现场固定的目的与意义

骨折固定能够限制伤部的活动度,有效防止因骨折断端的移位而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组织。是减少患者痛苦、防止再损伤或污染的重要措施,也是搬运的基础,有利于转运后的进一步治疗。(二)骨折固定原则

注意伤员全身情况,对外露的骨折端暂不应送回伤口,对畸形的伤部也不必复位固定(即原位固定),松紧适度。(三)固定材料

夹板:木制夹板、塑料夹板、铝质夹板等,或现场取材。

敷料:衬垫、三角巾、绷带等。

颈托:可调式、定制式颈托等,或现场自制。

头部固定器:可调式、头枕式头部固定器等,或现场自制。(四)各部位骨折的固定方法

根据现有条件和骨折部位采取不同的固定方式。

1.颈椎骨折(1)固定要点:

颈部绝对不动。(2)固定方法:

颈托固定(自制颈托:可用报纸、杂志等用布料包扎成与病患颈长相当的宽度。固定时,从患者颈后绕过,在颈前侧捆扎固定,放置固定材料时不可抬动患者头颈部)。

2.下颌骨折

用充分的软垫保护下颌部,再用窄的布条固定。

3.上臂骨折(1)固定要点:

夹板长度要超过肱骨干的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要做到使伤侧的肩、肘关节制动。(2)固定方法:

夹板外侧固定+手臂悬吊。

4.前臂骨折(1)固定要点:

前臂维持在中立位;尺侧放置夹板,超过腕、肘关节。(2)固定方法:

前臂夹板固定+手臂悬吊。

5.大腿骨折(1)固定要点:

伤肢维持在中立位;在胫、腓侧各放置一块夹板,外侧夹板近侧抵腋下,远侧至足跟,内侧夹板近侧抵大腿根部,远侧至足跟;大腿肌肉丰富,骨折后易变形、缩短,要注意观察远端血运。(2)固定方法:

夹板内外侧固定。若无夹板,现场将两条腿绑起来做自体固定。踝关节“8”字捆扎。

6.骨盆骨折

固定方法:双膝曲起,三角巾或宽布带包绕、捆扎,两腰加垫捆扎,避免两腿分开。(五)注意事项

1.只有在呼吸、循环稳定后才予以固定。

2.固定之前应有效止血和包扎。

3.无论何种类型骨折,在院前急救时均应原位固定。

4.肢体维持中立位。

5.不用裸夹板直接固定,以免损伤皮肤。

6.固定夹板的长度要超过骨折处上下相邻的两个关节。

7.骨突和重要神经经过部位必须放置衬垫,防止并发症;空隙部位也需加上衬垫。

8.绑扎顺序为骨折断端近、远侧,再近、远侧,各绑扎两道。打结部位在肢体外侧夹板上或在健肢外侧,如无夹板应放置衬垫。

9.绑扎松紧度以绑扎带平行不大于1cm为宜。

10.绑扎后观察肢端血运、活动情况、有无麻木感。五、伤员搬运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后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规范、科学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搬运器材

担架是运送伤病员最常用的工具,尤其适用于危重病人的搬运。

1.专业担架(1)脊柱固定板:

特别适用于脊柱损伤病人的现场搬运。(2)折叠担架:

适用于一般的伤病员,但对怀疑有脊柱损伤的病人禁用。

2.自制担架

如果现场没有专业担架,可以就地取材,利用现场有限的资源:如采用椅子、门板、毯子、衣服、大衣、梯子、竹竿、绳子等制作成简易担架搬运。(二)搬运方法

1.单人徒手搬运

是指在搬运伤病员过程中凭人力和技巧,不使用任何器具的一种搬运方法。(1)搀扶法:

适用于病情较轻、能够站立行走的伤病员。(2)背负法:

适用于一般伤病员的搬运,但呼吸困难的伤病员及胸部创伤者不宜用此法。(3)抱持法:

适用于不能行走的体重较轻的伤病员。(4)拖行法:

常用于情况危急、救护员疲累而伤病员很重的情况。(5)肩背法:

常用于高楼火灾逃生。

2.多人徒手搬运(1)双人拉车法:

适用于一般伤病员的搬运,但骨折的伤病员慎用。(2)搭椅式搬运:

适用于一般伤病员的搬运,但昏倒、骨折的伤病员慎用。(3)四人平托法:

适用于怀疑脊柱骨折的伤病员。怀疑脊柱骨折的伤病员绝对不能使用一人抬肩、一人抬腿的错误搬运方法。(三)搬运的注意事项

1.脊柱骨折的伤病员一定要用硬直的担架,决不能用软担架或布条担架。

2.在搬运伤病员时,动作要轻稳、敏捷、协调,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3.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伤病员生命体征,如出现面色苍白、头昏、眼花、脉搏细弱宜先处理再运送。

4.根据伤情采用不同的搬运方式。

5.担架搬运时伤病员脚向前,头向后。

6.上坡时伤病员头在前,下坡时伤病员脚在前。

7.在救护车上时,伤病员的头向前。

8.对于转运路途较远的伤病员,需要寻找合适的轻便且振动较小的交通工具。第三章 农村常见急症的院前抢救第一节 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的现场急救是首要的,是整个抢救工作的关键,目的是将中毒者救出现场,保护已受损伤的身体,为送院治疗赢得时间。现场情况较复杂,应先拨打求助电话,再根据农药的品种、中毒方式及中毒者当时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一、去除污染源

去除农药污染源,防止农药继续进入患者身体是现场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一)经皮引起的中毒者

根据现场观察,如发现身体有被农药污染的迹象,应迅速令患者脱离中毒现场,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鞋帽等。用大量生理盐水、清水或肥皂水(碱水也可)清洗被污染的头发、皮肤、手、脚等处。如是敌百虫中毒,则只能用清水冲洗,不能用碱水或肥皂(因敌百虫遇碱性物质会变成更毒的敌敌畏)。若眼内溅入农药,立即用淡盐水连续冲洗干净,然后有条件的话,可滴入0.5%可的松和0.25%氯霉素眼药水,严重疼痛者,可滴入1%~2%普鲁卡因溶液。(二)吸入引起的中毒者

观察现场,如中毒者周围空气中农药味很浓,可判断为吸入中毒。应立即将中毒者带离现场,且于空气新鲜的地方,解开衣领、腰带,去除假牙及口、鼻内发现的分泌物,使中毒者仰卧并头部后仰,保待呼吸畅通,注意身体的保暖。(三)经口引起的中毒者

根据现场中毒者的症状,如是经口引起的中毒,应尽早采取催吐、洗胃、导泻及使用解毒剂等措施。但在现场条件下,一般只能对神志清醒的中毒者采取催吐的措施来排除毒物(昏迷者待其苏醒后进行催吐)。催吐的简便方法是给中毒者喝200~300ml水(盐水、肥皂水、1∶2000高锰酸钾也可),然后用干净的手指或筷子等刺激咽喉部位引起呕吐;如此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呕吐出的水达到要求为止。并保留一定量的呕吐物,以便化验检查。二、因地制宜进行急救

利用当地现有医疗手段,对中毒者进行必要的现场紧急处理。对中毒严重者,如出现呼吸停止或心跳停止,应立即按常规医疗手段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