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讲话解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09 20:24:23

点击下载

作者:周洪宇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讲话解读

中国好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讲话解读试读:

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节选)

习近平(2014年9月9日)

各位老师、同学们!

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各位老师、同学们!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同大家做个交流。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

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

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著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是当不好老师的。

现在,很多地方做老师还比较清苦,特别是农村基层小学老师很辛苦,收入不高,物质生活不是很宽裕,有些家庭负担较重的老师生活还比较困难。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关心广大老师特别是生活工作有困难的老师,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同时,老师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兢兢业业做好工作。做老师,最好的回报是学生成人成才,桃李满天下。想想无数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学到知识、学会做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那是何等让人舒心、让人骄傲的成就。

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老师自古就被称为“智者”。俗话说,前人强不如后人强,家庭如此,国家、民族更是如此。只有我们的孩子们学好知识了、学好本领了、懂得更多了,他们才能更强,我们的国家、民族才能更强。

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够,教学中必然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

国外有教育家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好老师还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陶行知先生说:“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过去讲,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在看,这个要求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要有一潭水。

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教育风格可以各显身手,但爱是永恒的主题。爱心是学生打开知识之门、启迪心智的开始,爱心能够滋润浇开学生美丽的心灵之花。老师的爱,既包括爱岗位、爱学生,也包括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有人说,好老师的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透着真情。好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应该是充满爱心和信任的,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好老师应该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爱才有责任。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正是因为爱教育、爱学生,我们很多老师才有了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用一辈子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的力量,才有了在学生遇到危难时挺身而出的勇气,才有了敢于攻克新知新学的锐气。老师责任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

老师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离开了尊重、理解、宽容同样谈不上教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也多术,就是要求老师具有尊重、理解、宽容的品质。这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受到尊重、得到理解、得到宽容,是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都不可缺少的心理需要,儿童和青少年更是如此。一些调查材料反映,尊重学生越来越成为好老师的重要标准。好老师应该懂得既尊重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又通过尊重学生的言传身教教育学生尊重他人。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家庭情况、学习状况不一的学生,必须精心加以引导和培育,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对所谓的“差生”甚至问题学生,老师更应该多一些理解和帮助。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重要位置,老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造就一个天才,也可能毁灭一个天才。好老师一定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我看了不少优秀教师的事迹,很多老师一生中忘了自己、把全部身心扑在学生身上,有的老师把自己有限的工资用来资助贫困学生、深恐学生失学,有的老师把自己的收入用来购买教学用具,有的老师背着学生上学,牵着学生的手过急流、走险路,有的老师拖着残疾之躯坚守在岗位上,很多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就是人间大爱。我们要在广大教师中、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德。

好老师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学管理实践中、在教育改革发展中锻炼成长起来的。衷心祝愿每个教师都能成为符合党和人民要求、学生喜欢和敬佩的好老师,希望每个孩子都能遇到好老师。

各位老师、同学们!

我国人口多、国土广、地区差异大,有2.6亿学生和1400万教师,搞好教育事业任务艰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2012年以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达到4%,这是很大的一件事。我国经济总量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种教育资源历史积累不足,地区之间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总体条件还不是很理想,教师特别是基层教师收入总体水平不高,办学条件标准不高,教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继续大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使我国教育越办越好、越办越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维护教师权益,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支持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为国家教育事业建功立业。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这些年,媒体报道了个别老师道德败坏、贪赃枉法的事,对这些害群之马要清除出教师队伍,并依法进行惩处,对侵害学生的行为必须零容忍。

各位老师、同学们!“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前言   既做经师,更做人师——写在《中国好教师》出版之际顾明远

2014年9月第30个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视察,与师生代表座谈,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详细阐明了当今世界教育在国际竞争、增强国力中的重要地位以后,号召广大教师要做一名好老师,并详细阐述了好老师应该具有四方面品质,即需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我个人的体会是,四方面品质中核心是教师的思想品德,师德是教师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在引用唐代韩愈的话“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后说:“‘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也就是说,一名好老师,既要是经师,更要是人师。

作为人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我理解,作为教师的理想信念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二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国家的栋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教师不是一般的谋生的职业,它关系到年轻一代的成长、千万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国家盛衰。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靠几代人的努力,要靠教育培养人才。教师要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教师首先要有理想信念。

教师要传道,自己就应该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做道德的楷模。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才能引领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他说:“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这一点讲得特别好,我深有体会。我经常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学趣就没有学习”,这种爱就是仁爱。古人云:“仁者爱人。”人要有爱人之心,老师对学生更应有仁爱之心。老师要用爱心激发学生学习进步的火花,开启通向知识的智慧之门。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老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这也是老师的职业信念。老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尊重老师。老师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各种需要,理解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才能有的放矢施教。总书记还专门提到老师要对学生有宽容之心。他说:“不能因为有的学生不讨自己喜欢、不对自己胃口就冷淡、排斥,更不能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这一点非常重要。好老师总是用放大镜去发现学生的亮点,而不是用显微镜去寻找学生的缺点。学生是有差异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时是会犯错误的。老师不能歧视学生,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

做好人师,也需要做经师,好老师要有扎实的学识。所谓学识,就是学问和见识。教师的责任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教师本人就要有扎实的知识,而且有开阔的视野、深睿的智慧。好老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应有一潭水;而且要懂得教育规律,懂得青少年发展的规律,遵循教育规律,用最有效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当今信息化时代,教师已经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但教师闻道在先,有丰富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可以为学生设计良好的环境、指导学生高效学习、帮助学生排难解困。好老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做学生学习的伙伴。

怎样才能做一名好老师?就是要学习,把学习作为进步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好老师的四点要求,就是每个老师学习努力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娓娓道来、循循善诱,非常平实,很有人情味。老师们要认真学习、细细体会。首先要提高对教育事业的认识、提高对教育事业的热情。有了高度的认识和热情就会不断去钻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著名教育家吕型伟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要成为一名好老师,就要有奉献精神、求真精神、创新精神。要求共、要创新,就要学习。教育的发展在于改革,教育的改革在于创新,教育的创新在于学习。老师要终身学习,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典范,不仅要学习教育专业知识,还要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甚至与教师职业无关的知识,教理科的老师不妨学点文学艺术;教文科的老师不妨读点科普作品,以便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文化修养提高了,不仅自己的生活品位提高了,而且还能高屋建瓴地理解教育的真谛,从而构建自己的教育思想、创建自己的教育风格,成为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好老师。《中国好教师》几位作者热情约请我为本书作序,感觉这件事非常有意义,难以推辞。之前《中国教育报》也联系我写一点对好教师的认识,由于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只好合二为一,算是我对中国好教师的期待与寄托。(作者系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第一章崇高追求——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好教师是一首诗,韵味长存;好教师是一幅画,清新高雅;好教师是一棵松,正直伟岸;好教师是一座碑,坚实高大。

教师是人类最古老而恒久的职业之一,在人类社会数千年的灿烂文明进程中,教师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功臣,培养了社会人才,传播了人类生产劳动技能、社会生活知识,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科技文化的进步,提高了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和物质文明水平。

教育,神圣的事业;教师,崇高的职业。中国承担了人类近四分之一的教育重任,建立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应该说创造了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中国诞生了全球第一位好教师——孔子,立就“万世师表”的伟岸身姿,对人类教育影响深远。1400万中国教师,肩负近2.6亿学生的教育使命,责任重大,任重道远。中国教师为中国也为世界教育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教师是伟大的,更是光荣的。

当今,教育发展处于新常态,教师发展也处于新常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深远意义。

教师的崇高理想,教师的人生追求,教师的伟大使命,聚集于一个核心亮点——好教师。第一节教师职业的兴起“教师”是人们心中美好的职业形象。古代称教师为“师”,西周时期推行政教合一、官师合一的政策,官学中设有专职的教育官,标志着教师作为一门职业在社会上出现。西周初期学校的教师都是由高级军官担任,因其职名未变,人们称他们为“师”或“师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文官任教的人也逐渐多起来,因而教师便成为社会上一部分人的职业。由于“教”是传授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人们便逐渐把“教”和“师”合起来,称为“教师”。

一、原始社会的教师

原始社会时代,没有专职教师,传说神农、伏羲、后稷曾在原始部落生活中教百姓耕种、渔猎、稼穑等。在这个时期,教育是在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进行的,由部落中有经验的长者承担着教育任务。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教育后代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传授劳动经验以及培养社会生活的传统行为习惯。而教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种专门职业是在专门的教育机构——学校产生以后。我国的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古籍记载在尧、舜、禹的时候已有大学之称,名叫“成均”。不过这时的学校兼做养老、藏米之所。养老是氏族社会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将富有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常识的老人集中起来,由集体敬养,这些老人自然担负起了教育下一代的责任。养老的场所逐渐变成了传授知识的学校。这时的教师就是这些老人,而且他们已经有了最初的级别,即“国老”与“庶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严格意义上的教师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二、奴隶社会的教师

奴隶社会是教师职业的第一个发展期。《孟子》中载“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朝代夏,从启到桀十六帝,经历了四百多年,是我国学校孕育和诞生的时期,实现了由“养老机关到专门的教育场所——学校”的转变。当然,我们不能用现代概念去理解那时的学校,它刚刚诞生,很不完善,只能是大体上具备了学校的形态与属性。

西周时期,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西周统治者对教育十分重视并高度垄断,形成“学在官府”和“官守学业”的局面,实施政教一体、官师合一,培养统治阶级的治国人才。这时的学校分国学和乡学两种。国学是专门为京城的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乡学是为地方上的一般奴隶主和庶民子弟设立的。学校教师,国学由京城大官担任,乡学由地方官吏担任。天子和诸侯每年都要视学,同时举行隆重典礼,以表示统治者“尊教重道”之意。《尚书·泰誓》已有“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天、地、师并称。

所谓“居官之人,亦即教民之人也”。《大戴礼记·保傅》中说:“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之德义;师,导之教训。”可知,当时教师的名称有保、傅、师之称。官府中掌管教育之事的人还有大司乐、大司徒、师氏、保氏、太师、大胥、乡师、州正、党正、族师等,这些人在自己行政职权范围内,行使教育之职。即使是小到闾里之塾的教师,也都是由官吏退休后担任,“亦必七十致仕之大夫”。此外,还有“畴人世官”之说。家业世世相传为畴,如法律“传之畴官,各从其父学”。不少学问都是世代家传,亲属长辈也担当教师的职责。

到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学散四分,私学兴起。

在众多私学教育者中,孔子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一位。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不仅打破了教育被贵族长期垄断的局面,促进了传播知识、学术自由之风的兴起,还大大提升了教师作为专门职业者的社会地位。荀子甚至认为是否重视教师的地位与国家兴衰存亡关系极为密切。“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入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这种尊师重教的思想不是“空中楼阁”,它强烈地渗透到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心灵中,强烈地体现在人们的言行举止上。“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有时候侍奉老师甚至比侍奉父母更严格,儒家礼制规定:“事亲有隐而无犯,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致丧三年。事君有犯而无隐,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方丧三年。左右就养有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

三、封建社会的教师

春秋时期,王权衰落,诸侯争霸。社会变革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秘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散失民间。破落奴隶主贵族及掌握了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流落到社会下层,成为私学的教师。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比较单纯、独立的社会职业,可以随处讲学。所以私人讲学之风盛行,诸子蜂起,私学遍及各地。教书不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成一家之言”的方式,由此形成了我国学术思想文化发展史上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秦朝建立后,文教上加强法家思想的治理。在教育上采取了设三老以掌教化,颁布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政策。实际是取消学校教育制度,焚书坑儒,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汉初期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推崇黄老之说,休养生息。至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广纳贤士,遍举贤良,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在朝廷设五经博士。自此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治思想,并根据这个指导思想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对人民加强思想教化。因此,儒家把教师地位抬得很高,称为“礼之三本”,把师与君相提并论:天地君亲师。汉朝在长安设太学,可容万人,由博士任教师。由地方和长安派18岁的子弟学习,经过考试,合格的便可直接做官。此举使儒学与仕途结合起来,要做官,非学儒不可,从而使学校成了专门学儒的地方,士人也都变成了儒生。“学而优则仕”成了整个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汉代既有官学,也有私学,那些经师大儒凡得不到从政和任博士机会的,即从事私人讲学。

隋朝首创科举考试,极大地提升了教育的社会地位,教师职业也越来越专门化。

唐代继承了隋朝科举政策,并进一步提高儒学地位,封孔子为文宣王,各学校设孔子牌位。从此官学祭孔沿袭成习。当时学校教师有博士、助教、直讲等。他们既是政府官员,又是教师。教师以官职大小为标准,博士为正五品。唐太宗在视察御史府时,看到许多新考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大喜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封建统治者通过科举考试,不仅培养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忠实之才,而且使社会人才(包括教师)皓首穷经、心无异志,从而巩固了封建专制制度。

宋朝除官办学校外,多地办有半公半私性质的书院,还有其他私学、蒙学,称乡学、村学,以及私人设立的“私塾”。私学教师的水平相差极为悬殊,教师志趣也大不相同。有的“不屑仕进,耻事权贵”;有的“不与时俯仰”;有的当朝大夫以“传道授业”为儒者要务;更多的则是屡试不第,为养家糊口而“教授乡里”。

明清时代,统治者在文化思想教育方面极端专制,大兴“文字狱”,实行八股取士。清末教育趋僵化,龚自珍曾赋《病梅馆记》,揭露学校对人才的压制,教师沦为维护没落政治体制与教育制度的帮凶。鸦片战争迫使国门洞开之后,传统教育受到冲击,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放眼看世界,主张引进西方的“声光化电”和实用学科来改革教育。西方传教士作为一个传播“福音”的群体,借助于新办学校培养本土传教人才,而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为目的,大兴新式学堂,建立了中国最早的国人自办的新式学堂,多以语言、军事、民政学校为主,教师由西方传教士和有留学背景的中国人担任,促进了近代中国教师职业群体的转型。

总之,作为世界上较早的职业教师群体,中国古代教师在中华文化的创造、保存与传播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同时,作为国家行政群体中的一部分,古代教师也扮演着封建国家与政权的维护者角色,并随着教育的僵化与没落,沦为抱守师道尊严的卫道士。【典型代表】

万世师表——孔子【人物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他提出了“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滥杀。他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他兴办私学,突破官府垄断,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学生达3000人,贤良72人。他主张“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温故而知新”,把学和思结合起来。《诗》《书》《礼》《乐》《易》《春秋》是孔子讲学的主要材料。他让这些濒临灭绝的官学通过私家讲学流传并发扬光大,从而哺育了战国诸子百家。

孔子是从社会的底层、从贫贱中,凭着自己的选择、把握、执著、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境界,然后一步一步由凡入圣的。孔子的一生是曲折的一生,是教育的一生。经过数十年教育生涯的磨炼,孔子最终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大教育家。他的思想在走过2500多年的历史后,依然对今日中国乃至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被后人誉为“万世师表”。青年时期志于学

孔子回忆自己年少时期的经历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曾经为人放牧过牛羊,也为富人管理过账簿,靠着这种半工半读的生活,竟成长为中国最博学的大学者和思想家,其中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非常人所能想到。《论语》记载:“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立志向学,也自此逐渐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

他要实现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施行仁政,泛爱众的君子。而君子的养成则需通过教育来完成。

他懂得文化的振兴、天下的大道之行,需要一批又一批的人才,而这又是一个最能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职业。于是,孔子办起了私学,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理念变换,是人生的重要选择。教育人生铸经典

当时的学校有官学,有乡学,孔子则自己创立了一种办学的新模式。他自主招收学生,只要愿意来读书的几乎没有条件限制,比如不论出身是贵族还是平民,也不论国籍、籍贯、地域,还不论年龄大小等。这个就和官学、乡学不一样了。孔子的伟大在于把受教育的权利还给了全民,特别是一般的平民。孔子的教育理念是“有教无类”,教育对象不分高低贵贱,一视同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孔子是教育普及的伟大先行者。

孔子年轻时就开始在阙里设教,现在的孔庙,有一个地方叫“杏坛”,这个“杏”指银杏。传说就在银杏树的下面,孔子设坛教学,多有诗意啊!后来人们就把教坛叫做“杏坛”了。孔子最初招收的学生有鲁国人颜路、曾点等。颜路、曾点是颜回、曾参的父亲。两对父子都在孔子那里学习,可见孔子办学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效果,没有人格魅力,两对父子怎么可能先后都来这里学习呢?孔子办学的良好声誉也就慢慢地传播出去了,而且各国各地冲着孔子来的学生越来越多。到后来孔子往往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加入到孔子弟子的队伍中来。他一生有“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之说。

孔子不仅传授学生文化知识、谋职的技能,而且更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格与素养。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这是孔子的教育内容。一是“文”,就是历代流传下来的文献典籍;二是“行”,就是德行、品行的行为规范;三是“忠”,对待别人的忠心,对于事业的忠于职守;四是“信”,与人交往讲信用、信实。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的教育思想。意思是说:志向在于道,根据在于德,凭借在于仁,活动在于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所成。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是孔子的教育信念。这句话就是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孔子的教育方法都津津乐道,比如人们归纳的因材施教、启发互动、举一反三等。

孔子说,思考是学习最好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主张从实践中学习,从身边学习:“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提出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倡导:“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的教学质量很高,主要原因在于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在30多岁时,孔子在鲁昭公的支持下到周天子那里向王室的史官学习周礼。这次洛邑之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契机。一是他开阔了眼界,更坚定了“君子儒”的信念与方向。他看到周代的文化与制度是借鉴夏、商两代的制度建立的,丰富而又美好,从而立志维护与传承周文化。二是他见到了老子,受到深刻的教育与震动,从而将自己的学识、心胸再加以拓宽。孔子从周天子那里返回鲁国,门生渐渐多起来,教学质量也提高了很多。

正因为教学质量高,拜他为师的人络绎不绝。更不容易的是,有些贵族子弟本来要到国立的高等学府去学习,但最后却选择到孔子那里求学。当时孟僖子在鲁国是很有权势的人物,地位仅次于冢宰季武子。鲁昭公的时候,他曾陪同鲁昭公出访楚国,途中要经过郑国,郑国很高兴,他们认为鲁国是礼仪之邦,因此以重礼相待。这里面包含一种目的,就是我以盛大的礼仪招待你们,希望你们用更美好的礼仪回馈我,我就可以学习观赏一下,因为你们是周礼保留最好的。很遗憾的是,鲁国君臣两人面面相觑,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回礼,所以脸面无光。这是孟僖子第一次深受刺激,知道不懂礼不行。

后来孟僖子到了楚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因此在回国以后,孟僖子决定要好好注意“礼”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临死前还叮嘱自己的孩子去向孔子学习。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是上层贵族的子弟,他们的父亲身居高位,当然心里充满了骄气、傲气,心志很高。其父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谆谆嘱托他们放下架子去跟孔子学礼,这足以说明孔子以礼乐为主的教育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博学多才显智慧

有这样一个故事足以说明孔子的博学。在鲁定公五年(前505年),季桓子挖井时得到个大肚小口的陶器,里面有一只像羊的东西,于是对孔子谎称“得到一条狗”。他大概一是要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二是要看看孔子的学问到底有多大,因此故意给个错误信息。

孔子真厉害,马上指出这不可能是狗,而应该是羊。他说:“据我所知是羊。我听说,山林中的怪兽是单足的夔和山精罔阆;水中的怪物是龙和水怪罔象;土中的怪物是雌雄不分的坟羊。”孔子从山林、水、土各自相配之物的规律来解读也应是羊,而不该是狗。这说明孔子的文物知识的广博。

我们现在常说,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孔子所掌握的知识不是“一桶水”所能比拟的,可以说是大河、大江、大湖,乃至海洋那样的广博。到如今还流传着这样的话: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至圣先师传万代

有人质疑:孔子的学历好像不高,也没有到当时的最高学府深造过,到底有着怎样的广博知识?

文献记载告诉我们,孔子确实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大师,无论是在道德修养、人生境界、政治经历上,还是在文化知识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流的大师。其弟子颜回就曾经这样评价过:夫子的道德学问,我越仰望则越学得高,越钻研就越觉得深;看看好像自己跑到前面去了,忽然又像落在后面了。夫子循循善诱地待人,用文献典籍丰富我的知识,用各种礼仪约束我的行为,想要停止下来也不可能。我用尽自己的才智,而前面好像还矗立着一个高大的东西,虽然我想追却没有找到路途前进。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是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整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是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由衷的尊敬。

孔子死后,安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第二节教师角色的演变

中国教师,经历了数千年的角色演变,从非职业到职业,从非专业到专业,再到专业化。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由于时代不同、国体不同,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兴衰荣辱也不尽相同,但总的说来,教师角色在不断发展,在不断提升。

一、从高位置到高帽子

古代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到“天地君亲师”的师道尊严,在传统意义上理解,教师形象表现为在学识上,天地在胸,礼习皆通;在职能上传道授业,解惑济难。无论是古代盘坐席间,还是现在站立讲台,教师均当言犹“楚章”、语有“风骨”。教师是知识的代表,教师亦是礼仪的化身。可见,古代形成了教师“圣化”的光环。

教师职业真正成为社会专业起于西周。西周统治者对教育十分重视并高度垄断,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学制系统(包括国学和乡学),乡学设立于闾的叫“塾”,设立于党的叫“庠”,设立于州的叫“序”,设立于乡的叫“校”。国学是专门为京城的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乡学是建立在地方上为一般奴隶主和庶民子弟设立的。学校教师,国学由京城大官担任,乡学由地方官吏担任。于是跟着也就出现了萌芽中的教师,“司徒”“秩宗”“典乐”都是当时教师的称谓,可以说是最早的教师了。

到了春秋时期,人们称教师为“师”。《尚书》出现了“师”的记载:“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这里的“师”,即为今天的教师。“君”和“师”的责任都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的,从这句朴素的话中可以看出,人们将“师”与“君”相提并论,可见当时教师的地位是相当高的。韩愈《师说》所写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夫子”作为教师的称谓与孔子密切相关。“夫子”起先为孔子门徒对他的尊称,后来发展成为对教师的尊称,由此可见孔子开创了教师崇高地位的新时代。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正统文化,因此,传授儒家文化的教师就享有了足够高的地位,教师又被誉称“世儒”“师儒”。王充在《论衡》写道:“著作者为文儒,说经者为世儒”。可见,与“儒”有关的工作,都是崇高和受人尊敬的。“老夫子”“老师”“师父”“师长”“师尊”“尊师”“先师”“先生”等作为教师的称谓,同样体现了“师”的尊贵。如“师父”,将“师”与“父”联系起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教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这些称谓,无不折射出教师的长者地位,而古代对长者的敬重是今天所无法比拟的。

在古代教育史上,尽管教师的来源不同、地位不同、知识能力不同,且受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但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是崇高的,从根本上讲是由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职能决定的;但另一方面,也和我国古代教师所具有的传统美德息息相关。正因为这些原因,才使得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古代很崇高,成为人们敬仰的对象之一。

二、从知识者到传授者

人类自从诞生起,就有了教师职业的萌芽。只不过,那时的教师并未成为专业,仅仅是父辈对子辈、权威对氏族民众的经验传递。那时传递的也多以知识技能为主,其目的在于适应生存,融于劳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职业演变为从事学校教育的泛专业化形态。在人类数千年的灿烂文明历史中,教师不仅是知识拥有者,更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

有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在唐代之前,教师的称谓重在“师”字,以“师”者的身份体现教师的崇高地位,而这之后,与教师称谓有关的,慢慢体现在“教”“授”“学”上了。

老师的叫法始于宋代,是地方小学教师的称谓,太学教师称之为学政。“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对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称“讲师”“助教”,为国子监教师的称呼,协助国子博士传授儒学经学。这里突出了教师的传授,强调教师的作用。“教习”“教谕”“学博”“学正”“学录”“监学”等都是唐代以后的称谓,这些称谓强调了教与学,将教师的身份、职业特征逐渐显示出来。如“教习”,明代选进士入翰林学习,称庶吉士,命学士一人任教,称为教习。清末兴办学堂,其教师称谓也沿袭教习。再如“学正”,为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有训导之责。元代路、州、县级书院也设学正,明清州学设学正,负责教育所属学员。

由此观之,古代教师的角色经历了从长者(劳动者)即教师到有知识者即教师,再到教师即知识传授者的演变历程。

长者为师发生在原始社会时期。伴随着教育的起源,开始出现担任教师角色的人。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其教育未从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完全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没有专门从事教育(以此为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教育活动渗透或融合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之中。长者即教师或劳动者即教师是这个时期教师角色的特征。

有知识者为师发生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金属生产工具代替了原始社会的石器工具,生产水平提高,有了剩余产品足以供养一部分人脱离直接的物质生产劳动,从事管理、研究与教育之类的脑力劳动或精神生产。同时,私有制出现了,统治阶级为了强化对劳动人民的统治,迫切需要有一定的机构培养本阶级的接班人和为其服务的官吏及知识分子。而且,有了文字,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与原始社会相比已有了相当的积累。因此,学校产生了,有了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教师。

教师成为知识传授者,是随着工业化制度的建立而出现的。由于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要求劳动者普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又由于社会劳动分工的需要,要求学校分成各级各类的形式,以分门别类地培养专门化的生产劳动者。这样,便导致了普及教育,导致了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教育规模扩大,并且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因此,对教师的需求量激增。教师不可能再由某些人兼任,而要求一批人固定充任,且还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胜任。另一方面,教育权归国家所有,教育已非私人之事,而是一种社会事业。国家用法的形式规定了教育的形式、目的、内容,同时也规定了教师的资格、任免程序、聘用条件、权利与义务等。由此,教师从知识分子中游离出来,不再是让那些学术通人去兼任,尤其是在普及初等教育中,教师已成为一批人的固定职业。他们的任务不再是去研究未知的科学领域,不再是去创造知识,而只是传授知识。教育不再是古代教师随心所欲的活动,它已成为一项技术性、科学性很强的职业。

人民教师,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划定阶级成分时,对积极服务于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教育工作者的统称,以区别于旧的教书先生。从那时候起,教师一词成为人民教师了。

到了现当代,教师的称谓又有了新的变化,内涵更加丰富,更加光辉灿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称谓,它将教师从传道解惑中解放出来,将教师放在塑造人的灵魂的高度来认识,从而更加明确了教师职责的崇高。“春蚕”“蜡烛”,这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它将教师的奉献精神完整地表达出来,让人们看到了教师职业的伟大。

三、从教书匠到教育家“不当教书匠,要做教育家。”改革开放以来,这一认识几乎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日渐深入,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关键,对教师成为教育家的呼声更是日趋高涨。

说起教育家,教师们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孔子、韩愈、朱熹、蔡元培、陶行知等,西方的柏拉图、苏格拉底、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等。说到当代,好像只有西方的教育家了,中国似乎就没有教育家。有近14亿人口、近3亿学生的中国没有教育家,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也与事实不符。

很多老师都喜欢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纪连海,相信教师们都不陌生,跟易中天、于丹一起走上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鳌拜、纪晓岚等历史人物的那位老师,但与易中天和于丹不同的是,他是当时上《百家讲坛》的唯一的一位中学教师。

纪连海,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的历史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西城区学科带头人、西城区兼职历史教研员。纪连海21岁从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33岁成为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首届历史教育学硕士研究生,36岁又从首都师范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毕业。纪老师长期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他不仅知识渊博,讲课方式也很有特点——评书相声式的讲课,诙谐幽默,很受学生喜爱。特别是他还著书30多部,成为一位专家型教师,由此走上了中央电视台。

很明显,纪连海老师从事的是教书匠的职业,却更是一个学者,一个历史教学的专家。可能有老师会说,这样的历史老师在中学毕竟是凤毛麟角。确实,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像纪连海这样有成就的教师,但他的经历与成功,应该可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中小学教师同样可以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专家型、学者型的教育大家。(一)教书匠型教师“匠”指什么?“匠”是中国古代对那些具有某方面精湛技巧的师傅的称呼,如木匠、泥水匠、金匠等,都是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但他们大多数只有熟练的技巧,而缺少理性的认识,纯粹是一种操作行为上的活动。他们能知道如何去操作,却不知道或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教书”称之为“匠”,是把教师看成一门谋生的职业,把教书看成是生存的手段,以完成一定教学任务为自己的职责所在。他们信奉“经验主义”的教学原则,强调“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采用“灌输主义”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由大规模的书山题海、高容量的记诵信息、无限制的学习时间、无休止的考试测验所构成。也就是说一辈子认认真真教书,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上课而已。

教书匠是一种知识型、灌输型的教师。也就是说,教师比学生先懂得某方面的知识或比学生懂得更多的知识,即在授予学生“半壶水”之前,自己先拥有“满壶水”,属于知识传授之学。

教书匠所能做到的就是把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比如,1+1=2,他们先把这一知识记住,然后又机械性地把这一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也就只会“1+1=2”,至于为什么是2,而不是3或4,这一知识在生活中有什么实际意义,应该如何应用和发展这一知识……教师很少涉猎,更不去深入研究。

据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有近80%的中小学教师属知识型教师,这一现象在农村中小学中尤为突出。当然,教书匠的形成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我们不能过多地责备教书匠型教师,因为教师不可能人人都能成为教育家,就如对待学生一样,不能要求个个成为高端人才。但是,教师不能满足于当教书匠,应该有更高的追求,立志成为教育家。(二)教育家型教师

据《辞海》释,“家”者,即“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而对于“教育家”的界定,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的解释具有相当大的包容性,特指“在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上有创见、有贡献、有影响的杰出人物”。综合学界认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教育家”:有教育的专门才能,懂得教育规律,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见解,创造性地从事某一方面教育工作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家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在教育学术领域有一定的成就,在教育实践中有突出贡献,在教育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其在教育方面所立下的丰功伟绩为世人敬仰。

教书匠与教育家不只是字面上的差异,其涵义更是相去甚远的两种不同境界。教书匠只是依靠教书这门职业获取报酬,他们只把教育看作谋生手段,把教育职责限定于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目的曲解为知识灌输和升学应试,从而忽视对教育对象的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这是对教育宗旨的误解,也是对教师职业的误读。应该说,只做教书匠的情况在时下的教育实践中并不鲜见。也正是在这种畸形教育观的误导下,“以罚代管”甚至随意体罚和虐待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家能认识并达到使受教育者沿着正确方向全方位发展的目的,而教书匠仅仅以用某些手段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传授给学生为目的。教育家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着的是学生,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是育人的一个手段,而教书匠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着的是知识,学生仅仅是他传授知识时所需要的对象。一名教育家应是爱岗敬业、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潜心育人的,以求真务实、富有开拓精神的实践,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有效工作赢得广大学生和全社会的尊重。

从最朴素的观念讲,教育家一定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一定是教育工作者中的优秀分子,其优秀表现在教育工作中既要在德才上表现突出,还要有教育创造能力,而且在教育领域一定要有积极的影响。如果把这种朴素的观念条理化,揭示其共性特征,应该可以得出以下参考依据:

动力源泉——对教育真诚无私的热爱。对教育的爱是对受教育者一种真诚的、无私的、自觉的、持久的、普遍的爱,也是对教育事业的一种执著的、强烈的爱。这种发自内心的爱,是一切有效的教育工作的开端和一切成功的教育的前提。它来自于对教育价值的深刻理解,对教育工作的浓厚兴趣和迫切需要,能够在从事教育活动中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愿意为发展教育事业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教育家们才无一例外地拥有一种高尚的奉献精神,心甘情愿地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核心价值——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和显著性的教育业绩。教育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教育家必定是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卓有成效地从事教育劳动的人。一方面,他们掌握了从事这种高度创造性劳动所必需的各种专业性素养;另一方面,他们又能够根据各种具体的教育对象和情境综合地、灵活地加以运用,因而成功地从事教育实践,取得显著的教育工作实绩——在教育实践领域,要么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要么为人们奉献出了宝贵的、富有创造力的教育思想,要么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尤其值得强调的是,教育家必定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和经历。他们善于教育,善于对待各种不同水平、不同程度的教育对象,并且使他们每个人都获得最充分的发展,从而把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推向极致。

基础扎实——丰富而独特的教育经验和思想。因为教育劳动的创造性和复杂性,所以教育家必须既掌握前人的教育理论,又能综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不断积累生动的教育经验,不断总结教育规律,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信念,同时又善于将这些经验和思想进行总结和表达出来,使其成为教育理论宝库中新的素材、例证或新的生长点。换言之,教育家必定同时也是教育思想家。他们在自己的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从事创造性的教育工作,又在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发展完善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应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根本区别。

直接体现——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声望。“家”是一个社会性的概念。任何一个从事专业活动的人,他的成绩如果得不到社会性的认可,例如同行的认可,那他就不会被人们尊之为“家”。而同行的认可,往往是在一个专业工作者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之后。教育家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声望来自于他们自身而不是人为的炒作。

以上四个方面,对于任何一个教育家来说,都是共同的、必备的要求。缺少其中任何一项,大概都很难称得上是教育家。

综上所述,所谓教书匠和教育家均属教育工作者的范畴,教育家相比教书匠,有更深刻的教育思想,更睿智的探索创新,更艰辛的耕耘付出,更广泛的影响名望。

四、时代呼唤教育家

教育家和教书匠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教育家不分年资!教育名家朱永新认为,一个教师的价值,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的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如果有些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