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制造法则——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05:49:20

点击下载

作者:智博嘉华公司

出版社:武汉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状元制造法则——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

状元制造法则——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试读:

序 高考状元是父母“制造”出来的

梅朝耀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教育都是头等大事。而对于一个家庭和孩子来讲,教育同样是头等大事。在我国,教育更是共和国的百年大计,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对青少年的教育。

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的精心呵护,同时也要承认,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催化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子女是父母的希望所在,是祖国的花朵。我们父母应明确肩上的重任,淡化自己的权利,重视自己的责任,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接受最好的家庭教育。

父母对孩子有效的教育不但可以为祖国、为人民培养栋梁之材,还可以改变孩子的命运。从古至今,对孩子施行健全有效的教育,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培养一个成绩及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孩子,更是成为时代的需要。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被称为“教育之父”的德国教育理论家里德里奇·福禄培尔说:“惟有家庭生活才能使儿童获得善良的心灵和有见解的、温和的性情,积极和有力的发展和教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在每一件琐碎的事情上,父母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眼色,每一句话,这一切都可以教育孩子。父母对子女不仅有“养”的责任,更有“教”的责任。“教”是父母之道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为人父母者最主要的责任。父母在生活的每一瞬间,都在教育着孩子,让孩子从小相信什么,明白什么,向往什么,他将来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受到过家庭教育,但因为接受的方式不一样,导致的人生结果也不一样,所以家庭教育必须是良好的、科学的。

古语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人把未经尘世风雨洗涤的孩子,比喻成一张纯洁的白纸,而父母的教育就是一支笔,在上面书写什么就会出现什么。因此,做父母的不仅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用自己的作风、用自己的习惯和人格魅力、用自己的整个风度气质去教育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播下好学、善良、友爱、责任的种子,让孩子远离自私、仇恨、罪恶,使他们纯洁的心灵得以升华。这就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好的教育,同时也是父母神圣的责任之所在。

教育家魏书生指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又说:“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家庭教育也面临着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孩子不但是父母的,同样也属于社会。邓小平说,未来社会将是人素质竞争的社会。所以,在这里我们说,未来社会将是父母素质竞争的社会,什么样的父母造就什么样的孩子。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已经不仅仅是要求孩子死读书、读死书了。因为教育习惯和方法比知识、比分数更重要。有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由于父母教育不得当,虽然学业学得很成功,但是,毕业后踏上工作岗位后,因为不会学习,表现得并不出色。使得昨日光芒万丈的明星,今日变得黯然失色。

法国教育家埃德尔·富尔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孩子的学习能力将成为未来社会最基本的生存力。还有人讲“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命运”。因此,父母教给孩子做人的习惯和学习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终身受益无穷。

孩子能否成为栋梁之材,还是平庸之辈,不取决于先天的禀赋,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每一位父母,为国未来计,家庭未来计,民族未来计,都应该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父母自己也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孩子合格的第一任教师,促使孩子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材。

清华大学是我国最著名的大学,也是世界最伟大的学府之一。这所神圣的学府是每一个学子心中最神圣的“殿堂”,更是每一位父母寄予子女的殷切希望。每年都会有一批优秀的学生从千百万的学子中脱颖而出,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

为什么同样的年纪,同样的应试教育,他们就能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理想呢?难道他们是命运的幸运儿?他们的智力比普通的孩子高?他们是天资聪慧?……《状元制造法则——清华状元家长大讲堂》将告诉你最满意的答案。

本书的作者智博嘉华公司是一家从事多年教育研究的公司,公司的工作人员大多都是优秀中学生的父母,他们深深地热爱着教育事业,用了半年多的时间,跟踪采访了1995年到2005年的高考状元及其父母,对每一位状元的学习方法,对每一位父母的教育观点做了极其详细的记录,并认真地做了整理和提炼,全面深入地研究与总结,吸取其精华,提炼其精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此书是目前中国惟一一本如实记录状元家教秘笈的报告文学。书中采访的这20多位优秀的清华学子,有的已经在工作岗位上为祖国贡献力量,有的是在读博士,有的则是刚刚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

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本书旨在告诉广大的读者朋友,清华状元父母是如何把自己普通的孩子教育成令人瞩目的、全面发展的清华学子的。书的内容涵盖面很广,涉及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如何对待孩子偏科,如何提高孩子的记忆力等等等等。文中案例真实生动,句子简明扼要、简洁明快,语言活泼、凝炼精辟,不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更具实用性。对于家庭教育来说,此书解决了广大父母所面临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方法久经检验而行之有效;对于广大的父母来说,本书是一本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教子手册,为读者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性阅读建议,使读者能在较短时间内把握先进实用的家庭教育的方法,浏览全书,你会发现每位状元父母的育子经验都自成体系,每个父母教子的切身体会犹如一个路标,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领略教子的快车道。

相信阅读此书的读者一定会受益匪浅!

2006年10月

Part 1 做人和学习同等重要——做人和学习的三种关系

状元档案

姓名:张利

年龄:22

专业: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特长爱好:乒乓球、象棋、星际争霸

籍贯:河北省

高考成绩:663分

座右铭:Attitude is everything.(态度决定一切)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王女士

年龄:53

教育程度:小学

职业:农民

特长爱好:裁剪、饲养小动物

记者:现在有很多孩子都失去了本该快乐的童年,不停地在学习各种技能,那么您认为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怎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

母亲:学习的目的就是在社会中生存,让孩子掌握生存的技巧,具备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能够懂得如何做人,这些就已经足够了。至于学习各种技能,我觉得就没有什么必要了,特别是童年的那些技能,都是一种开发孩子智力的手段而已,所以这些技能不是必需的,因为开发智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我想成功的人生就是既能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又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张先生

年龄:54

教育程度:初中

职业:农民

特长爱好:DIY

记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您把什么放在第一位?为什么?

父亲:教育孩子做人。因为我觉得“生活习惯的培养及性格的养成”是最重要的。孩子上大学之后经常和我交流这方面的事情。我通过自己人生的经验总结出,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首先要具备优良的品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其次才是自身能力和知识。知识可以不断学习来获得,而品性和习惯则需要从小塑造。因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记者:在您眼里,什么样的父亲才算是合格的父亲?

父亲: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父亲,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父亲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教他学好,教他具备做人的美德。我深信一个有美德的孩子,也会具备学习的美德,有了学习美德,成绩自然会提高。

具有美德的孩子成绩优秀

先学德性然后再学智慧,因为没有德性,智慧便难以学到。

——辛加“如何教育好子女”,这是当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孩子的一切牵动着全家人的心,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孩子的未来,所有的父母日日夜夜、月月年年付出难以计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如果孩子能够成才,那是全家人的幸福;如果孩子平平庸庸,将是全家人的遗憾;如果孩子不幸成了“废品”,则是全家人的痛苦。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只有具备了做人的美德,将来才可能有一番作为。从古至今,有许多杰出的成功人士,首先都是以人格的力量来征服人们,其次才是他们的智慧。远的不说,就说抗金英雄岳飞,他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称颂的英雄,就是由于他人格的力量,他保家卫国的正义,才让许多英雄豪杰慕名投靠他,使他能拥有一支坚不可摧的队伍。现代国际化的成功企业老总,他们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他们做人的基础上的,企业或公司提倡的以人为本,就体现出老总必须是一个有爱心和爱惜员工的人。

高考状元张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除了他自己的努力外,更是与他父母对他的教育密不可分。张利在提到父母对自己的教育时,饱含着感情记下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我的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人,我永远都忘不了她对我的教导。

在家里,母亲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生活,就是生下来就应该干活。”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所以,一年到头,她都处于忙碌的状态:白天下地做农活,十几亩地被母亲打理得井井有条,有时甚至很难找到一根杂草;晚上做完农活回家,母亲也不觉得累,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均是一件挨一件地被列在工作计划里。等全家人都吃饱喝足准备睡觉时,母亲才得到片刻清闲,此时她又会抓住这宝贵的清闲时间做她擅长的裁剪制衣。就这样,母亲不仅能保证家里的人个个衣着光鲜,而且还能为别人裁衣挣些钱贴补家用。

母亲辛勤的美德,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是凭着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通过自己创造性劳动来获得相应的报酬来生活,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在母亲的影响下,我把这个道理用在学习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真正的属于自己的知识,通过创造性的学习新知识、寻找学习方法,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母亲很少指派我们干这干那,但她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就是对我们最好的教育。每当我看到忙碌的母亲,心里总是想:“妈妈,你辛苦了。”当家里有什么活时,我总是不用父母提醒,就去干活。

虽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一直还可以,但是母亲总是处于忙碌的状态,很少会去偷懒片刻。也因为如此,我也受母亲的熏陶而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勤劳努力,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勤快,不仅自己的事情都能顺利地完成,而且还能使自己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心情,学习效率提高得很快。

母亲的善良也是值得我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欲做事先做人”,母亲一直就很和蔼善良,周围的亲戚邻居都对母亲称赞不已。其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家里养的小狗生病了,可能是误吃了什么有毒的东西,一直趴在地上动也不动,一副很痛苦的样子;当时正逢多雨时节,农村交通不方便而且道路湿滑,连自行车都不能骑,碰巧父亲又外出打工;母亲见雨仍然没有要停止的征兆,但是小狗已经在地上呻吟不止了,母亲很难受,她披上雨衣抱起小狗便直奔30多里地远的畜牧医院。小狗的病被治好了,母亲却被雨淋得感冒了,但是她看到小狗活蹦乱跳地玩耍时,笑得却很开心。

张利的母亲用她身上的美德和行动,默默地感动着儿子,更为可贵的是这位母亲身上那颗博大的爱心,一般来说,在电视和书中,我们看到过冒雨为亲人看病的人,却很少看到冒雨走30多里地为一只可怜的小狗看病的母亲……然而,正是她善良的举动,既换来了小狗的健康,还让她的孩子们看到了慈祥母亲人格中最美的一面,从而在无形中激发了孩子心底那敏感的爱的心弦,让他们懂得了做人的秘诀:做人一定要善良,要有爱心。

张利不但有一位勤劳、善良、有爱心的妈妈,同样还有一位厚道正直的父亲,在提到父亲带给自己的影响时,张利写道:

我的父亲是一个勤勉的人,为人厚道并且心灵手巧。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本庄的一个熟人承包了一项工程,请父亲帮忙,并让父亲再找几个工人,于是父亲就打电话找了几个工友。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这个熟人没有拿到报酬的全款,故未支付这几个工人的工资,他们就来找父亲要钱。父亲敢于承担责任,没有任何推脱,为此事多次奔波,连续两个春节都是在讨账的日子中度过的,经过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给工人要回了拖欠的工资,自己却没拿到多少,但他没有任何怨言。

还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水上滑板运动,感觉很有趣,就想要去玩一次,可是我明白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不能满足这种要求的,所以只能是心里暗自伤心而已。父亲察觉到我的心思,决定尽力满足我的这个心愿,就去工地收集了几个大的方形泡沫塑料,然后绑在自行车上(把自行车的装饰部分全部卸下,以便减轻重量),就像是四个小翅膀,同时在每个轮辐上加一个叶片,以便增加水流的阻力。然后通过浮力计算,一切正常,父亲就领着我去了离家不远的一条大河里进行“滑板运动”了。父亲亲手制作的这个“水中滑板自行车”可以在水中自由地运转,引得附近围观的乡亲一片叫好,而我也更加由衷地钦佩自己的父亲了,他是最好的父亲!

这个世界上,没有更恰当的语言比实际行动更有说服力了。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张利的父亲,以他身上特有的厚道、忠诚、诚信等等美德,在生活中为儿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楷模。他宁可自己吃亏、自己受苦……也不亏待别人——这才是做人的优秀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有这种美德的父亲,才会感动孩子。

张利出生于农家,母亲和父亲身上的美德,给他上了一堂最生动的“做人”课,使他悟出:做人就得做具有美德的人,做学生就要做德才兼备的好学生。聪明的张利把做人的美德用在学习上:勤动脑动手,活学活用,善于创新……有了这样的学习方法,才让他在求学阶段,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这就是父母人格的力量,也许他们没有受过多么高的教育,也许他们并不富有,但是,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原始的、根深蒂固的美德,于无声处散发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来激励着他们的子女去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学习。

张利的父亲在谈到对孩子进行做人教育时说道:我从没有特意去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事习惯,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对于一些错误的习惯我会让他纠正。通过不断的积累与修正,让他成为一个比较健全的有用人才。

在生活中,父亲是孩子最大的榜样,是家庭的主心骨,是孩子儿时心目中的英雄。父亲的处事为人将直接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为孩子总是会继承父亲的一些行为品质。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所以,当父亲的要给孩子树立榜样,自己做事要行得端立得正,并在适当的时候告诉孩子事情要如何做;其次,要引导孩子培养好的生活习惯,锻炼他的能力,让他有上进心。

清华高考状元范锦鹏的父亲也很重视对孩子的做人教育,他说:一旦遇到孩子撒谎或者懒惰等坏习惯出现的时候,我们会及时提醒孩子,因为我觉得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必须要让孩子养成这些基本的习惯。我感觉孩子的性格还是很像我们,可能是从小跟着父母长大,向父母模仿的缘故吧。我和他母亲都比较诚实、老实、能吃苦、善良待人,孩子也具备了这些性格特点。我认为做父母的,一定要先教给孩子做人的基本道理,孩子知道了自己将来做什么样的人,就会在学习上下苦功。

高考状元周琳的母亲说:高尔基说过,学习,永远不晚。我认为,做人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人做好了,学习自然会上去。做人才是最难的,特别是让孩子做一个具有美德的人,更是难上加难。孩子很小的时候,让孩子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就算是教给他正确的学习方法。而要想让孩子好好做人,父母就要及时纠正他身上许多欠缺的一面。

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陈三鉴,他的父亲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专家,他说:我认为合格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要理严情慈,对孩子的思维、意志和情感产生良好的较大的影响,我对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是十二个字:尊重他,关注他,帮助他,赞美他。孩子只有懂得了被尊重,与人相处时才知道如何尊重别人。我觉得尊重人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

这些为国家培养了优秀人才的清华学生的家长,他们的孩子能考入清华大学,并不是靠侥幸和幸运,而是有一定的原因。从这些家长讲的经验之中我们看到,他们把孩子的做人教育是放在分数前面的,一旦孩子犯错误后,家长总是耐心地指导,不断地提醒改正,这样孩子逐渐就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在提醒孩子时,父母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教育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是通过自己的行动告诉孩子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这种教育方式通常也是最为有效的。所以,父母要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人,在教育孩子学习时,就不要忽略这些重要的教育细节。

梅朝耀点评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学知识、长本领的关键时期。所以,青少年要珍惜这大好时光,努力求知,学好本领。然而,有比求知更为重要的却是做人,做个德才兼备、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人。而承担这个责任的不仅仅是学校,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家长。“先做人后做事”,从古至今有多少箴言对此作过解释,其意大致有两种:一则为只有先做人才可成事;一则为以做人的方式做事。凡做人以诚为先者,必成事;凡做人以虚为先者,必败事;偶尔也有虚者以种种原因成事,必不久。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学习教育的重要内涵,就是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然后再学习。

做人的原则很多,如诚实可信、胸怀坦荡、廉洁奉公、勤俭节约、淡泊功名利禄、刚正不阿、谦虚谨慎、谦逊礼让、自励自省、以身作则、能上能下、处富思贫、居安思危、不阿谀奉承、不见利忘义等各种传统美德,做人的标准看似洋洋洒洒,归结在一起就两个字“美德”。

一个具备美德的人,同样也是一个会学习的人,以做人的方式学习,是学好的一个捷径。要做好学习这件事,必须先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学习和做人,这两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

司马光说:“德胜于才谓之君子,才胜于德谓之小人。”鲁迅先生追求的最高教育境界,是培养有“纯洁高尚的道德”的人。道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生息衍化的基石。在当今时代,“德”更是做人的立身之本,有德有才定能成栋梁,无德无才将被社会淘汰。时代呼唤有高尚品德的人,事实也再次告诉人们:品格胜于学识。

要想让孩子把学习提上去,家长就要先教育他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孩子只有养成了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等等好品德,才能以这样的心态去学习。

教育孩子如何做一个有美德的人,是天下所有家长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家长要想让孩子以后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就要从以下几点来教育孩子:

第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陶行知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

第二,拥有公民意识是做人的基本水准。

做一个好公民,首先是遵纪守法,通过学习公民的权利义务,增强法制观念。在公众场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不少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如污言秽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恶拳相向、冷眼相对、毁坏公物、不讲秩序、低级趣味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两种体制转换的过程中,社会思潮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腐朽思想、庸俗风气的侵蚀,都是重要原因。

第三,同情和宽容是做人的高尚内容。

古人说: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又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不涉及大是大非的情况下,同情和宽容是最为人所称道的品质。身处一定的困境,若能得到他人的同情、关怀、支持与鼓励,或许能够获取战胜困境、重获生活信心的勇气和精神力量。然而,今天不少家庭教育中的“溺爱”行为,催化和培养了骄横跋扈、自以为是、自私、褊狭、惟我独尊、为所欲为的“小太阳”。自私将导致缺乏同情心,没有关心他人的意识和行为;褊狭必然产生宽容心的欠缺和集体主义精神的淡薄。有些青少年的家庭情况很好,可他们宁愿花钱去买高档零食,也不愿为灾区出一份力。

状元档案

姓名:魏小青

年龄:20岁

专业:计算机专业

特长爱好:读书

籍贯:湖北

高考成绩:693分

座右铭:认真学习,诚实做人。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刘春玲

年龄:45岁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中学老师

特长爱好:读书

记者:听说魏小青同学的高考作文离满分只差两分,她能取得这么好的语文成绩,您觉得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母亲:我觉得这可能与她平时多看书多记笔记有关吧。平时,我们总是告诉她,看书一定要看进去,书不在于读了多少,而在于悟了多少。上初中时,她每次看完一本好书或是看到一篇写得不错的文章,就会写一篇读后感,从中分析文章的优点或是不足之处。上高中后,别看时间那么紧,她仍然保持着这个读好书写笔记的习惯。

记者:听说您很在乎孩子的为人,您觉得做人很重要吗?

母亲:是的。平时我总教育她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我觉得一个人只有说话算话,才能服人。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魏金彬

年龄:46岁

教育程度:大学本科

职业:机关干部

特长爱好:读书、打球

记者:魏先生,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您是不是也很注重对孩子的做人教育?

父亲:我觉得做人一定要正直、善良。在我看来,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只有做人做好了,做对了,才能干好其他的事情。想想吧,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人格都没有,还谈什么学习,还接受什么最高的教育。培育了四个博士子女的母亲李振霞说:做人不好,学位越高,危害越大。

诚实好学的孩子不怕困难

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吴玉章

富兰克林说,诚实是做人的第一美德,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人永久的伴侣。然而,在现代家庭中,很少有家长把教育孩子诚实做人与诚实学习放在一起,只是过多地把衡量孩子的标准定格在“考试分数”上,在家长施加的巨大压力下,有的孩子的心灵还会扭曲。2002年4月6日晚,一个16岁的少年在家中杀死了他的亲生母亲。他计划中的下一个目标是他的亲生父亲,只是这一步还没有来得及做。新华社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下面节选部分采访内容:

……“学习就像与爸爸谈判一样,考好了没事,考不好就会挨打。”一谈到父亲,齐刚(化名,为保护未成年人)的眼神格外暗淡。他承认,父亲曾对他有着很高的期望,常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你要超过我!”

在齐家出事的那间卧室里,当我们见到齐刚的父亲齐登科时,印证了他儿子的话。他是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现为景泰县水电部门的一名技术员。显然他对孩子的未来的确有过很大的期望。他给我们展示了多年来他给齐刚买下的各类学习书籍,他说:“孩子天赋好,我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他身上了。我曾告诉他,我们的祖先有人做过清朝的太师,县志里都有记载,我的名字也被社科院的专门人才库收录进去,这些我都找来给他看过,鼓励他好好学习,要超过我,不要给齐家丢脸!”

然而,在齐刚的感受中,父亲的理想恰恰成为他生活中失去自由与快乐的枷锁。从小到大,星期六、星期天他都必须留在家里学习,不能出门,功课做完了也不行。他不能随便与同学交往、交朋友。他喜欢画画,但除了上绘画课,他不能随心涂抹,因为这是不务正业。至于作业、考试,那是只能好不能差。一旦这所有的“不能”被冒犯,他必遭打骂。

有一次,齐刚与一位同学一起做奥林匹克数学题,同学做出来了,而他没做出来,父亲把他狠打了一顿;有一次,一位同学考试没考好,心里不好受,给他写了一封信,被他母亲看到,大骂了他一顿,把信撕了,并不准他回信。有时他功课做完,忍不住在本子上画点什么,被父母看到,免不了又是一顿打骂。每次父亲打他,母亲都在一边帮腔助威。骂几乎成了齐刚接受父母教育的惟一方式。

那个曾给齐刚写过信的男孩告诉我们:“齐刚对我说过,他爸逼得太紧,学习就像是与爸爸谈判一样,考好了没事,考不好就会挨打。‘我都不愿再学了。’他最后说道。”

齐刚的“逆反”是以最“安静”的形式出现的,他挨打从不流泪,即使见了血,也绝不吭一声。他开始在星期六、星期天出逃,常常整夜不归。“我恨我的父母!开始他们打我,我还想可能是自己做错了,到后来,明知是错我也要做,我就是想要报复他们。”隔着铁栅栏,齐刚说出积郁心中多年的这些话时,沉静得像个大人。“你向往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自由的、自己能决定自己做什么并帮助别人的人。”“你决定杀你父母的原因是这个吗?”“是。”“你想过这件事的后果吗?”“想过。我知道这是违法的,法律会严惩不贷,一定会判坐十几年、二十几年牢。但是我当时想,如果我现在不坐,将来始终受父母制约;现在坐了牢,等以后出去我就一个人生活,就自由了。”

曾带过齐刚初一、初二两年的班主任王生军老师曾十分喜欢这个学生。他说:“他是个优秀生,班上全科考试常拿第一,兴趣广泛,作文写得好,想问题比一般孩子深。怎么也没想到他会出事,太可惜了!”

从教17年的春雨中学的校长朱祖良流着泪坦言:“这个娃自主意识强,敏感早熟,心事藏得很深,而却一直没有一个有能力帮助他的成年人与之沟通交流,学校、老师关心他的只是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的做人和内心世界,这不能不说是学校教育的失误!”

这则报道告诉我们,因为家长不注重对孩子的做人教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对孩子的要求标准不能只是满分或成绩第一,更多的是富有个人魅力、品质高尚。因此,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把教育的核心用在如何教育孩子做人上。国内有关教育专家也提出,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进行人格教育。

清华高考状元魏小青在高考中,不但语文成绩考得好,其他学科也考得不错,她学的是理科。一个理科生的语文能考出那么好的成绩,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但是,魏小青在谈到学语文的秘诀时,说道:

爸妈对于我的学习成绩,并没有看得过于重要,而是常常教育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即有爱心、诚信、善良等等。他们向我推荐的课外读物中,都是一些世界名人和伟人如何做人的事情,我从中悟出很多个人感想:这么有成就有智慧的人还把学习当己任呢,何况自己呢。在学习过程中,我摸索出一套经验,就是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即脚踏实地,在学习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学,基础知识打得扎实了,什么考试也不怕。这与做人是一样的道理:与人交往,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么对待你。

这就是高考状元魏小青的学习秘诀:做学生首先得做一个诚实的人,只有做人诚实,才能在生活中养成诚实的好习惯,有了诚实的好习惯,自然而然地会把这个好习惯用在学习上。

四个儿女都是博士的好母亲李振霞说:我们经常给孩子这样的人生设计,做好人,才能做好学问;做学问得先学做人。诚实做人,光明正大;健全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不然,有了学问,甚至高学位、高学衔,没有健全人格的保证,也可能走到邪路上去。家长只有给孩子一个高的起点,然后再为孩子设置一个前进目标,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奋飞。

魏小青的母亲在介绍女儿学语文的秘诀时,说道:

女儿作文考得好,与她平时读课外书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与我们教育她读书像做人一样,要踏踏实实地学有直接的关系。她上学后,我们对她说,要想学习好,必须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因为学习的目的是让自己学习知识。知识是学来自己用的,别人都抢不走,在生活当中,学知识就像吃东西一样,只有吃透消化后才能成为自己的。所以,一定要认真地去学,在学习上不能耍小聪明。

女儿上中学后,我们更是把教她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放在第一位,告诉她,害人如害己。一个没有健全人格的人,就是学问再高,也不会成功的。因此,学习要认真,做人要诚实。女儿就是怀着这个做人的信条度过12年的寒窗的。

她曾把自己写的“认真学习,诚实做人”几个大字贴在床头,来激励自己。就是这几个字,为孩子以后的求学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学习当中,她认真仔细刻苦的精神,深受老师的好评,老师评价她的作业是清楚认真准确,学得扎实。每次考试,她的“卷面分”都是最高分。

孩子也有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记得有一次小考,她数学没考好,事后她总结说,“这次没考好的原因,不是因为我学得不扎实,而是我当时不够果断,把正确的题改成错误的了。以后,我要克服自己这个立场不坚定的缺点。而要克服这个缺点,我业余必须多做课外题。”

在班里,因为她学习好,为人诚实,是老师的好学生;在同学面前,因为她乐于助人,诚实守信,是同学的知心朋友。班里排座位时,无论男生女生,都争着要和她同桌。更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孩子作为班长,人缘特别好。她班上的班长是一学期一换,每次换都是民主选举。她入选的票高出别人十几票。上高二时,学校评市级三好学生,其他班级因为有的同学不服自己班上的“三好学生”,常常在放学后与该生发生争执。这种事情从来没有发生在女儿身上。

我也很满意女儿的做法,在高考结束后,女儿一个人把教室打扫干净才回家。

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欲使孩子成材,先教孩子做人,我觉得这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会做人,就等于为孩子成材插上腾飞的翅膀,这样她就可以翱翔于知识的海洋,才有希望登上理想的高峰。在这方面,我们对小青的要求非常严格。我认为,不做好人,别的方面做得再好也没有用。

一般来说,女生心眼比较小,相处时容易发生矛盾,小青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从不偏袒,而是要求她找自己的毛病,教育她要宽容别人,这样,你才能在同学中获得好评。生活中,小青乐于帮助别人,无论是谁,学习遇到困难,她都能伸出热情的双手。她语文学得非常出色,就甘当“小老师”,帮助其他同学补课。一遍又一遍讲解,从不厌烦。不光同学,连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喜欢她随和的脾气。

从魏小青妈妈的话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家庭教育的“真经”,就是要教育孩子踏踏实实的做人。事实也是如此,如果一个人过于圆滑,爱投机取巧,待人不真诚,势必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学业,学习时会不自觉地耍些花招,比如找借口不写作业;题不会做抄袭同学的;或是拉拢人抄别人的;甚至会在考试时作弊。这么一来,他可能获得暂时的不劳而获的“战绩”,但是,一旦遇到中考或是高考这样的严格考试时,就难以考好了。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是不会有知心朋友的。高考状元周琳的母亲在谈到成功经验时说道:

我的女儿并不是什么天才神童,也比别人聪明不到哪儿去。我觉得,天下的孩子除去先天性的痴呆儿外,孩子的智力差不了多少。关键是看家长如何发现孩子的长处。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难事,惟一难的就是让孩子如何做人。

她上高二时,有一次考试后,她对我说:“妈,别看我的英语成绩名列第一,但是我班杨英的英语功底比我强多了,她在初三时,就能够看懂英文原版奥斯卡获奖影片了。我要想超过她,还得提高英语水平啊。”听了她的话,我就鼓励她。后来,我给她买了好多英文字幕的大片让她看。半年后她说:“我现在才赶上杨英初中时的英语水平啊!”

我常对女儿说,学习知识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必须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一步一步走到更高的境界。我对孩子的靠实力取得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

在谈到孩子诚实做人时,状元范锦鹏的父亲说:我们的家教只是教给孩子基本的诚实做人的道理,这就已经足够了,只要孩子懂得了诚实做人,那么他就具备了在社会中生存的能力,至于其他的诸如学习,就要靠他个人去努力了。

范锦鹏的母亲说:因为我自己的教育水平有限,所以不能给孩子太多文化功课上的指导,也不能让孩子有更多接触新知识新科技的机会(在中小学阶段),我所能做的就是好好照顾孩子的身体,让他有精力去用功读书,并教给他做个诚实努力的人。

这就是清华高考状元父母的家教秘诀,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始终是站在一个高的起点,即教育孩子诚实做人。在他们看来,做人诚实的孩子也会用诚实的态度对待学习的。康德说: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事实也证明,人格魅力中最美的品格就是诚信。诚实待人,不但成为孩子生活、学习以及以后走上社会参加工作的一笔宝贵财富,而且会成为孩子一生进步的动力。中外许多成功人士,都是靠自己诚信的美德赢得人们的赞扬和信任后,才打造出一方属于自己的天空的。

梅朝耀点评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讲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古训,这句几乎是人人皆知的名句,为什么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呢?这是因为聪慧的古人知道“做事必须先做人”,意思是先把自己修成一个正直诚实的人,然后才能做下面的事情。古人的智慧告诉我们,不管干什么事情,修身是前提,没有修身的铺垫,一切的理想和抱负都无异于空中楼阁。与其轰轰烈烈地去干所谓的大事,不如先好好地学好做人,越想做好的事,越想做大的事,越要好好地做一个人。人做不好,做什么事情无异于海市蜃楼般遥不可及。“做人要诚信”不仅是一个处事原则问题,更倾向于诚信的问题。诚信是调整人们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我们是社会中的人,总有一天,要离开家庭和学校,到社会上去谋生,从而要和各种人打交道,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说什么不是什么,就不会得到人们的拥护。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没有人拥护就谈不上得到别人的帮助,做起事情来也就不会顺利。

所以,一个诚信的人,是会得到许多人的喜欢和拥护的,有了人们的支持,做什么事情都容易得多。由此得出结论:一个不会做人的人,永远不会完成任何理想和事业。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善良的人;第二,是要有自己信念的人。

人活一世,可谓是活到老学到老。家长在教育孩子学习的同时,先要教给他们怎么做人。教他们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他们的生存能力有着很大的动力。让孩子真正做到正直诚实后,他就知道如何对待学习和对待工作、对待生活了。

有人说,“做人”是“做事”的舵手、风向标,只有方向正确了,所做的事情才能发挥它的正面价值。俗话说,做人要美,做事要精,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或是做任何事情,都是先从学做人开始的。古人曾讲过一个因为爱说谎话而丢掉性命的放羊娃,这个放羊娃天天喊“狼来了”,他的假话使得人人都不再信任他,最后真的狼来了,他的命也丢了。

一个人连人都做不好,还谈何学习,还谈何以后干大事业呢?身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出人头地,能干大事业,即使不指望他功成名就,也希望他将来能幸福快乐的生活,起码比我们现在的生活过得好。因为有这个美好的愿望,才让家长的职责显得更为神圣,肩膀上的担子更为沉重。家长真为孩子着想,就从他懂事的那一天起,开始教育他如何好好地做人吧。人做好了,什么都不在话下,别说好成绩和高分数了。

状元档案

姓名:刘梅

年龄:22

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特长爱好:读书、画画

籍贯:辽宁

高考成绩:712分

座右铭: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吕女士

年龄:48

教育程度:高中

职业:下岗

特长爱好:无

记者:孩子上中学后,您是如何抓她的学习成绩的?

母亲:在学习上,我们一直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让她随意地发挥,从没有刻意地去管过她。初中和高中她都是住校,有时两周回家一次,有时一个月回家一次。她每次回家,总要把这段时间的学习向我们说一遍。而我总是对她说,我们不指望你将来做多大的事情,只要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益、光明磊落的人就足够了。

记者:上高中后,您是怎样要求孩子的学习成绩的?

母亲:还是那句话,没有刻意要求过她,但给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就像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一样。我相信那句古语:好人有好报。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刘先生

年龄:49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工人

特长爱好:读古诗

记者:现在孩子已经成为清华学子,您是不是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父亲: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我也一样,希望将来她生活得更好,但是,一定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如果不管什么手段获得金钱就行,那将成为社会的罪人,必将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我们做父母的,也将是失败的父母。我给她最高的期望就是让她先踏踏实实做人,再踏踏实实学习,只有这样,她将来无论做什么工作,无论职位高低,只要对社会有益,对人民有利,她都会无怨无悔、脚踏实地去做。

踏实的孩子知识学得牢固

处内以睦,处外以义,检身以正,交际以诚,行之道至矣。

——林逋

在现代社会里,与他人相处是一个健康发展的人最重要的品质和能力。联合国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四大支柱的关键和核心,学会做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不管一个人有多少财富,多少知识,如果不懂得做人的道理,这个人最终不会获得真正的成功和幸福。

人,从本质上讲,是社会的人。孩子终归要走出校园到社会上谋生,所以,要想让孩子拥有快乐的人生,做家长的首先得教会他踏踏实实做人,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才能更好地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也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里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少年。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说:“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一点上,刘梅的父母做得非常到位,在采访中,我们曾电话采访过刘梅上高中时的老师,他们都说刘梅很聪明也很用功,在学校里人缘也好。上高二后,这位在中考时总分成绩全班前十名的女孩,高二下学期考试成为全校前三名,上高三时,一跃而成为全校第一。提到自己的成绩,刘梅说: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教我背唐诗,讲古代一些爱国诗人词人的故事,并对我说,这些人活得实在,活得光明磊落。上小学前,我就知道了岳飞、辛弃疾、杜甫、李清照等等爱国文人。平时生活当中,父母给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人有好报,做人要做受欢迎的人。”上中学以前,父母每天回来都问我作业做完了吗?我说做完了,他们会高兴地说,好,你去做你的事吧。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他们从来不检查我的作业。

记得有一次,好像是上五年级吧,我到同学家看电视而忘记了写作业,当父母问时,我心想,反正他们也不检查作业,就说写完了。还没有回答,妈妈说:“她一回来就去同学家了,我没见她写作业。”爸爸微笑着说:“让小梅回答这个问题,我相信她。”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心跳加快,要是回答没做吧,爸妈可能不高兴,可是,要是回答写完了,即便爸妈不检查我的作业,我也没有脸再面对爸爸啦。于是,我鼓起勇气,小声说:没写完。

听了我的话,爸爸笑着对妈妈说:“小梅多诚实啊,没写完作业就说没写完作业。不过,晚饭后你得把作业补上。以后——”我说哪还有以后,以后我是不写完作业不出去玩。

上中学后,父母更是教育我做人要堂堂正正,学习要脚踏实地。爸爸常说:会做学问也要会做人,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与人相处时不能斤斤计较,做人要大大方方的。初中和高中,我都住校,父母虽然不在身边,但是他们说的话,无时无刻地不在耳边响起。在学习上,我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仔细做总结;与同学相处时,我更是以诚待人,这样一来,我的人缘很好,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我几乎没有与任何同学发生过不愉快,每天都快快乐乐,心情愉悦,在这种状态下学习,能特别快地记住所学的知识。上高中后,我在学习中悟出一个窍门,就是多帮助同学解答疑难问题,因为有许多思路和灵感,是在和同学讨论问题时冒出来的。每天有一个好心情,更容易记忆单词和课文;多与同学交流,能开阔视野和思路。

上高三时,我每次回家,爸爸和妈妈问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没和同学闹矛盾吧。有时我半开玩笑地说:“天底下哪有你们这样的父母,不关心孩子的成绩,倒是关心孩子与人吵架。”爸爸一本正经地说:“小梅,不是我们不关心你的成绩,而是太关心你的成绩了,才问这句话的。”妈妈说:“你想想,一个人要是不懂得做事,处处与人为敌,哪有精力学习,更别说学好了。好成绩是建立在做人的基础上的。”

我的父母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但是,因为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的东西,让我感到,他们是天下最可爱可敬的父母。记得上高一时,有一位同学,因为她爸爸是收废品的,在我们面前从不提及他,更忌讳说他的职业,也坚决不让她爸爸到学校去看她。我妈妈是清洁工,就是扫马路的,有时还到公司去当保洁工挣钱给我和弟弟交学费。我常常自豪地向同学提到妈妈的职业,并发誓努力学习,将来挣钱让妈妈安心养老。有同学问我最佩服的人是谁,我毫不犹豫地回答:我的妈妈。

这就是清华高考状元刘梅对父母的评价,也是她成绩为什么一直上升的关键之所在。说明白点,是刘梅父母对她的正确家教。在父母的教育下,刘梅懂得一定要凭着自己双手挣钱吃饭。因为这种观点,才让她体会到母亲的艰辛,有了学习动力——要成绩好,就要踏踏实实地学习。

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做人要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切忌不劳而获,凭空想像。老老实实的做人之道,体现在生活中就是踏踏实实的优良作风,只有堂堂正正做人,才能干成一番事业。行不端、德不正者,虽凭能力也可取得一些个人的成功,但人格的局限却会在实践中决定其事业不可能有大的发展。

一个对自己都不实在的人,何以对待学习呢。所以,要想把学习这件事做好,必须先做一个踏踏实实、不骄不躁、求真务实的好人,只有这样,才可能坐下来认认真真地去学习。

刘梅的母亲说:我在10年前就下岗了,因为没有文化,一段时间呆在家里,全指望她爸爸那点工资,后来我四处打零工挣钱补贴家用。刘梅上高中那阵,我找到做清洁工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很忙。但我一直挂念孩子。刘梅周末回家,就忙着帮我收拾家务,还对我说,妈,等我毕业后你就不用这么辛苦扫大街了,我挣钱养您和爸爸。我对她说,小梅,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最快乐吗?就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和生活,用自己的双手挣钱养活自己,又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我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去扫街,天亮后看到那么多人走在被我扫得干干净净的路上走路时,心里不知有多快活。她听了,深深地点了点头。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高考状元谭金权,也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孩子,他的父亲在谈到教育孩子做人时说:

我想父亲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嘴里教育孩子要勤劳,而自己却老是偷懒,嘴里教育孩子要和善待人,而自己却因为小事情和别人斤斤计较。孩子是父亲生命的延续和继承,同样也会继承和延续父亲的性格习惯。

曲楠的父亲是中学校长,是一位有着多年教育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话很值得我们深思:我不太在乎孩子的成绩,因为我更看重孩子中间努力的过程。我从事教育行业很多年,懂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不是只有成绩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只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做人一定要踏踏踏实,这就已经达到教育的目的了。至于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就要靠孩子自己的努力了。

孩子的品性和习惯永远都是第一位。孩子只有把这两点修炼到家,那么在将来学习和生活中就肯定能够克服困难,达到自己的目标。单纯地满足于孩子一时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人生是一个不断努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时努力的过程。

陈三鉴是我们采访中惟一一个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录取的清华学子,他父母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母亲是国家公务员,父亲则是有着一定社会影响的体育舞蹈教育家。可以说,陈三鉴的教育背景是非常令人羡慕的,所以,陈三鉴的综合素质都相当优秀。他的母亲王女士说:

我对孩子要求一直很严,不仅仅是对他学习上的要求严格,更注重对他的做人教育,在为人方面,是把人格教育放在第一位。我对他说:“考试考零分都不要紧,你可以不成才,但一定要成人。”我觉得,做人首先要踏实、有爱心、讲信用。答应了别人几点钟要做什么事,一分钟也不会晚。在孩子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始终恪守这一原则。

记得初中毕业那一年,他获得了国家奥赛一等奖,考上了省城重点中学华师一附中,就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半年的观察,我发现有几件小事反映出他有自私的苗头,也就是几次吃东西,他都是背着表妹、堂弟、几个最好的同学,一个人躲起来吃,吃完后才出来和他们玩。三次不同的时间地点我都记得很清楚。事后,我们坐下来谈了一次心,首先我表示对他这么做不满,直接指出是自私的表现,因为三次都是我在场,不是听别人说的,他也没话可说,这次他还哭了,也觉得错了,包括他上了大学后也没放松对他处事方面的提醒,经过多次交流,我发现他现在很有人情味了。

这就是清华学子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秘密,既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和口号,也没有什么难解的真经,而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用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美德,一边谆谆教育着孩子,一边为孩子做表率。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从不人云亦云地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而是针对孩子身上的优劣进行因材施教。苍天不负有心的父母,孩子们用自己的成绩,给父母的家庭教育课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梅朝耀点评

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它在孩子的素质教育中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育孩子踏实做人比学知识更为重要,这关系到他今后一生的成功与否。所以,家长对孩子要从小培养他们做人的最基本的素质,在此基础上再谋求发展,更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希特勒,成克杰,胡长清,他们有知识,有财富,有地位,但他们不懂得做人的道理,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西方人在评选20世纪最伟大的十大思想家时,把马克思排在了首位。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永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服务导报》上刊登过一篇美国人写的“慈父家训”,是一位慈父给将要上大学的儿子的忠告。内容丰富,涵盖方方面面,有40多项。但说得较多,又比较醒目的,则是告诫儿子该如何学会踏踏实实做人,如何与人相处。

慈父对儿子的训诫是:“跟人讲话时正视对方的眼睛”、“对人多说一声‘谢谢’”、“对人多说一声‘劳驾’”、“己所欲,施诸人”、“结交新朋友,但珍惜旧友情”、“每年捐献血两次”、“选定某个慈善机构,出钱出力支持它”、“切勿乱丢垃圾”、“不要怕说:‘我不知道’”、“不要怕说‘对不起’”……真是细致入微!

可惜的是,有许多家长都知道做人的重要,在工作中和社会中也体会到做人不好就难以干好事情。可是,家长还是不正视这个问题,对孩子的要求仍然只停留在学习上,以为只要能考上好学校,就可以走遍天下无敌手了。事实证明,家长的这种心态是不对的。

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向我们敲起警钟,他给别人造成的悲剧以及他自己的悲剧根源,归根结底就是他不会做人,正因为不会做人,才让他与同学相处时处于尴尬地位;正因为不会做人,才显得冷酷残忍,因为一点小事而凶残地杀死自己的同学。近年来的青少年打架、斗殴等等犯罪事例的出现,原因都出在他们对做人认识的偏差上。

父母如果不重视培养孩子做人的基本素质,一味地要求孩子学习学习再学习,其他的一概不管,那么培养出来的就可能是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不管他有多么高的学问,也很难说他是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甚至还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Part 2 乐于学习就能学好——孩子成才需要的四大家庭条件

状元档案

姓名:张群

年龄:23

专业: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特长爱好:看书、乒乓球、篮球、羽毛球

籍贯:北京市延庆县四海乡四海村

高考成绩:639分

座右铭:超越平凡,问鼎长天。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杨女士

年龄:50

教育程度:本科

职业:教师

特长爱好:看书、音乐

记者:您的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绩,您觉得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母亲: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这不是刻意培养的。他是我带大的,哄孩子是麻烦事。为了让他不哭,我给他讲故事、唱歌。久而久之,听故事成了他的习惯。知道的故事都讲完了,他还要听,就重复讲。连他都会讲了,没有新故事了,就买书给他读,每次睡前他都要听故事。有时,我困得讲着讲着就恍惚进入了梦乡,书也掉了,他就用胖嘟嘟的小手,使劲拍我的脸,把书捡起来塞在我手中让我继续读,直到他睡着为止。上学后,他每次和同学出外游玩,带回来的不是吃的、玩的,而是他喜欢的书。我觉得,正是在这种有着美好追求、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才让他对学习产生了兴趣。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张先生

年龄:50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教师

特长爱好:看书、体育

记者: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您是怎么做的?

父亲:我简单地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三点:一是从小培养孩子爱看书的习惯,多给孩子买些有益于孩子成长的书籍;二是多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三是不要耍家长的权威,认为自己都对,尽量做到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使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与家长共同讨论,以取得共识。

轻松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培根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对它产生了兴趣,才能做好它。前苏联教育家写的《学习与兴趣》一书中说:兴趣是学来的,不是天生的。所谓兴趣是当孩子在做这种行为的时候,他能感受到快乐,而不是让别人逼着他去做,这种形成自动反应叫做兴趣。如果孩子在脑的神经系统中,做一个学科的功课会产生条件反射的快乐,学习兴趣就产生了。这种兴趣是父母培养出来的,当孩子把事情做对,再由于家长的表扬、鼓励,孩子找到了快乐,时间长了,就形成自动反应了,此时,所谓兴趣就产生了。

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聪明,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聪明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到凌晨一、两点钟,是因为有兴趣看书,不想睡觉,也不觉得累。如果聪明是断然做不到的!因此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孩子来说,要想使孩子学习好,培养学习兴趣是前提,是第一位的。而学习兴趣是需要家长对孩子从小进行培养的。

一般的家长都不重视孩子的兴趣,看看我们身边,孩子上了学,一切以学习为中心,以升初中、高中、考大学为指挥棒。一到高年级,与升学无关的事情是被很多家长禁止的,比如说,放学后打篮球、看看课外书等,甚至很多家长认为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如当个小干部等也会影响学习,在他们心目中,学习就是看教科书,做题。其实在高等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的今天,还把让孩子考个好大学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很失策的,在百分之八九十的孩子都能接受大学教育的不远的将来,孩子的竞争力将更多地取决于志趣,性格等人格魅力。

清华高考状元张群在提到母亲对自己的学习教育时,写道:

我有一个很开明、与时俱进的母亲。

我从小喜欢看电视。小时候,因为家里条件所限,别说彩电,就是黑白电视也买不起。据妈妈讲,我小时候天天跟屁虫一般,去同院的小朋友家看电视,可是,每次都和其他小朋友因为争看哪个台的节目而打架,哭着被抱回家。见我这么爱看电视,父母看在眼里,一年后,终于在彩电最贵的时候,买回一台20英寸的第一代“康佳”彩色电视,把我美得直蹦高。长大后我才知道,父母为了攒钱买电视,他们一再节省。

就是这台来之不易的彩电,让我有了另一个了解世界的视角,更让我高兴的是,父母经常陪我一起看电视,这是当时同龄孩子羡慕不已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父母严格限制他们看电视,说是怕影响学习。而我的母亲则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途径。

在很小的时候,妈妈陪我看动画片,从一个大人的角度与我交流感受。从黑猫警长中体会正义与责任;从机器猫中幻想未来的世界;从足球小子中感受梦想的力量;从变形金刚中畅想机械智能的极限(我报考机械工程系的原因也可能多半缘于此)。现在长大的我喜欢看discovery、百家讲坛、体育赛事,她也尽量抽出时间来一同观赏,以她的人生经验和我一起分析困惑。从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到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对某一人物的评价,不同的观点让我从不同的角度,尤其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得到有趣的感受。

从小到大,妈妈一直允许我自由选择喜欢看的节目,从不干涉或者限定我的好恶,使得我在电视里学到了很多其他同学没有掌握的知识,不但没有耽误学习,反而触类旁通减少我学习的阻力。同时良好的交流使得我和父母的关系非常和谐,以致现在很多家长和同学遇到的代沟问题,在我这里轻松地就过去了。

我的妈妈开明、与时俱进,可以说她对我的教育是随着时代的步伐前进的。在这变化迅速的时代,她的教育也紧跟其后,给了我足够的空间让我向多元化发展,使我有能力应对一切挑战。

这就是孩子眼中的妈妈:开明、与时俱进。现在的张群在清华大学读大三。早已经不是那个与别人为看电视而吵架的孩子了。作为名校的高材生,他的思想和学识已达到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他的眼中,母亲对他的教育,对他来说依然那么先进,让他十分受用。这种边看电视边学习的教育方法,使他获益匪浅,并为今后的乐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张群能有今天骄人的成绩,同母亲对他的边看电视边学习的“独特”教育是分不开的。

与此同时,张群的父亲张先生也配合着张群的母亲,让儿子懂得学习文化知识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张先生是怎样做的呢,让张群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的父亲是一个很宽容、多才多艺的父亲。在他的引导下,我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由于我小的时候住在偏僻的村镇,离城市很远,那时的交通又不是很发达,常常出差开会的爸爸就成了我认识外面世界的一扇窗。

每次他从外面回来时,是我最高兴的时刻。因为不仅有好吃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和纪念品。我已经记不清爸爸第一次从外面回来给我带书的情景了,应该是很小很小的时候吧,但是我却依然记得每次他拿出书来的神情和他讲里面内容时的欣喜与满足。那是一种对书发自内心的喜爱,正是这种感觉使我对书也产生了朦胧的好感和兴趣,于是读书也成了我的一种爱好,每次当他从外面回来时,我都迫不及待地从他的提包里翻出书来看。那里面既有尼采的忧郁,也有鲁迅的呐喊;我能亲历恺撒的高卢战记,观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也能品味李太白的杯中酒,领悟曹雪芹的梦中泪。开阔的眼界,深邃的思想,使我受益良多。

当然这些书中不但有文学、哲学,也有很多实用科学和教程。爸爸多才多艺,会拉手风琴,吹笛子,打篮球,打乒乓球,下棋等等,这些业余爱好大多是他从书上学来的,他还买书来提高技艺,不知不觉中我囫囵吞枣的也学了不少东西,以至于我在后来和很多朋友都能有爱好的交汇点。

长大了,虽然有很多新鲜的东西冲击着我的视觉与头脑,可是我仍然下意识地花大量的钱去买书,以致有的时候一个月的书费要几百元(还不包括杂志的费用),我想这就是学习的力量。

我的父亲是宽容、多才多艺的,带给我的不仅是男人良好的品格,更重要的是良好的习惯和各种爱好,使我的生活丰富而且有品味。

在轻松的环境中,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张群把学习文化知识当作快乐的事情,才让他对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使他轻轻松松地度过十几年的求学时光。就读于清华的张群,在全国一流的学府,依然是一个佼佼者。

前几年的报纸上登过一个高三男生,因为害怕自己考不好而离家出走的事例。在信中他对父母说,自从上学后,他的生活再没有阳光,尽管自己天天学习,比班里的同学都刻苦勤奋,成绩却仍然上不去……“爸爸,妈妈,你们为什么给我这么高的期望呢?我爱你们,也恨你们。”

还有一个初三的女生,初中毕业她想考师范院校,出来当一名教师,可是,家里人非要她考高中,将来上名牌大学。她心里不同意,又不敢反驳父母,只能在万般无奈下拼命学习,为考重点高中而努力。在形容初三的生活时写道:从初二下学期开始,我就没有听过音乐,更没看过电视,有时在饭桌上,妈妈对我说,你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你爸爸为了给你请好老师补课,把烟都戒掉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也没有食欲,随便吃了几口就回到自己房间,打开书看时,满脑子就七个字:妈妈,我不想读书!……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知有多少学生走着这两名学生的路。他们看似在努力学习,可是,有谁知道,他们内心深处的呼声。让孩子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让孩子快乐地学习,是每一个孩子心底真诚的呼喊。如果每位家长能像张群的父母那样,针对孩子的喜好引导他们快乐的学习,那么,学习将会和玩游戏一样充满乐趣。

让孩子在玩中学,让孩子在电视的动力下学习,让孩子在书中寻求乐趣,是张群的父母针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独创的育子方法。张群在学习中的那种“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学习精神,是其父母教育孩子的成功之处。而张群的父母之所以能让张群爱学乐学,其秘密就在于他们会针对孩子的年龄、性格和爱好,让孩子感受学习的乐趣。

高尔基说:对于有文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名人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读书带给人的是享受,而非枯燥无味。如果让孩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那么,何愁孩子学不好呢。

给孩子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是清华高考状元家长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秘诀。清华另一位高考状元张利出生于河北农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质朴善良,用无私的爱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引导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位慈祥而坚强的母亲在说: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如果孩子整天呆在家里,不与其他小伙伴交往,那我反而更要担心他了。对于孩子的贪玩调皮、甚至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我都觉得并非不能容忍,因为大人都不是完美的,更别说一个孩子了。家长只要适当引导孩子,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喜欢学习,以学习为主体就可以了。

我觉得关键就是:该管的时候管,不该管的时候别管。管的时候管时要让孩子不偏离努力的主体方向,能够始终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而且还可以监督孩子,尽量促使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自己去思考进步,这样他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是受限制的事情,既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能锻炼他的自理能力和判别能力。

孩子好成绩的取得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有什么秘诀能让孩子在高考中突然醍醐灌顶,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我从不限制孩子看电视或是贪玩,给他足够的时间玩,玩完后再学习,就会让他感到,没有约束的学习将和电视节目一样充满乐趣,从而他养成了热爱学习和勤于思考的习惯,并一直在学习中很用功很努力,知识掌握的很扎实很牢固,所以才能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他所取得的这一切成绩,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汗水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位母亲的话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是,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让孩子学习的同时不忘让他玩个够,这样,对于孩子来说,玩和学习一样充满乐趣。这一点,竟与出生于书香家庭的张群的父母的教育有着惊人的相似,看来,好的教育方法都是共通的。

通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进入清华大学的陈三鉴,他的父亲是这样来引导孩子学习的:

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所喜爱的活动中去,是与孩子联络感情的最好方式。跟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游戏,一起学习。我曾和孩子在家里下棋、朗诵、投篮、拉单杠,做俯卧撑;到户外游泳、游园;利用假期外出旅游,先后到过成都、三峡、宜昌、海南、深圳等地。家长跟孩子一起游玩,有两点最为重要:一是忘掉年龄,忘掉辈分,怀着童心,十分投入;二是不能为玩而玩,一玩了之,而应玩有所得:或明白一点道理,或增加一些勇气(如玩过江索道,十米冲浪等),或获取点滴知识,或观察一种事物,或写成一篇短文(观察日记)。如1995年夏,我带孩子游海南,让他写了十多篇观察日记,其中七篇在班上作为范文朗读,一篇发表在《太阳雨》刊物上。游玩,别轻视了游玩,它是教育影响孩子的最佳时机,也最容易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还有一点就是要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人都会这样,自己乐意做的事情,总会做得不错。在孩子学习的启蒙和初级阶段(幼儿园、小学),家长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他在知识和智慧中找到乐趣,先要乐学,然后孩子自会苦学。拿培养学科兴趣来说,就语文而言,要先从朗读入手,你要用自己或别人(录音)的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教会孩子朗读,为了更具感染力,还应配以各种不同的表情和夸张一点的动作。这样,孩子慢慢地便会从精彩的朗读中感受文章情趣,体会意趣,领悟理趣,品尝乐趣,进而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三分文章七分读,学语文一定要教会孩子如何读。再拿培养孩子的思维兴趣来说,用“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去发展孩子思维能力,感受思维乐趣,培养思维兴趣是个很好的办法。发散思维和反向思维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他们没有任何思维定势和思维约束,喜欢从不同角度提问,更喜欢反向提高,这就是俗话说的孩子“长有几根反骨头”。如果我们顺着利用好这几根“反骨头”,就会激发孩子思维兴趣。此外,看图说话也是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好方式。有些图画,如漫画,其主题思想往往比较隐蔽,有的还具有多个主题,通过指导孩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便会获得一种通过自己艰苦的脑力劳动破译画儿主旨后的乐趣。

每个孩子都会对外部事物具有浓厚兴趣,家长的重要任务在于率先将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对知识、对思维的兴趣上来。一定要下大力气让孩子学会,进而达到会学,进而产生兴趣。

这就是优秀父母们的个性化教育,在他们的引导下,学习变得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乐趣。无怪乎有人说:“真正会学习的人,时时刻刻都能找到学习的时间。”所以,家长只有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把学习文化知识当作玩游戏一样。他才能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从而乐于学习。

梅朝耀点评

下面这则故事是关于学习兴趣的:

男孩上初三后,突然对课本失去了兴趣,父亲用尽各种手段却毫无效果。一天儿子竟然坐在书桌前看书了,而且一坐就是两个小时,父亲喜出望外,不敢开电视不敢走路,心里还在想千万不要有人来敲门,千万不要有电话打进来。过了好久走近一看,原来吸引孩子的是父亲放在书架上的关于古代钱币的小读本。这位父亲大失所望,可转念一想,也许这正是引导孩子认真学习的绝妙机会。于是他就从古钱下手,给儿子讲解关于古钱的趣事,儿子过生日时,收到的生日礼物也是几枚古币。平时他有意给儿子一些零花钱,让儿子买一枚一枚的铜钱和书,逐渐达到对古钱痴迷的程度。渐渐地孩子喜欢看教科书了,成绩也有所上升,还说要上大学,问大学有没有学古钱的,当得到父亲肯定的回答时,孩子更加努力了,到高三时竟成了班级的第一名。如愿以偿考进一所重点大学的考古系,这位父亲发出感慨:兴趣这东西,要比高级教师都管用。

现如今,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回家后只要看到孩子坐在桌前看书,就非常高兴,一旦看到孩子玩别的就生气发火。在家长过于严格的管束下,一些孩子失去了学习兴趣。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这些兴趣是有差异的,有的孩子爱好音乐,有的孩子爱好画画,有的孩子爱好体育运动,其实在孩子的兴趣爱好满足之后,心情愉快的孩子更能学好课内知识。作为老师和家长的我们不该扼杀孩子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引导工作,让兴趣爱好成为孩子学习、成长的动力。

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教育就要引导,而不是一种强硬方式,如果在学习中一味强调要教会孩子某种知识内容,那就又走上了应试教育的老路,科学的家庭教育应是能激励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能获得快乐的方式和途径,从而自发主动地去学习、学习之后能获得一种满足感、一种成就感!充分达到“我要学,我想学,我爱学”的目的!

学习兴趣不但能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更能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作为家长,要做的事情,并不是教孩子读多少书,而是给他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乐于学,喜欢学,把学习当作一种玩乐而不是当作在做苦役。

状元档案

姓名:杨哲

年龄:21

专业:工业工程

特长爱好:读书、足球、网球

籍贯:山西忻州

高考成绩:山西省2003年高考数学状元

座右铭:一种鸟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洒满了自由的光辉。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杨女士

年龄:45

教育程度:职高

职业:个体经营

特长爱好:无

记者:俗话说,环境改变命运。在您孩子成长过程中,作为母亲,您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在您看来,什么样的环境有助于孩子的成长、成材?

母亲:在生活上给他足够的支持,孩子长身体的时候,一定不能缺营养。在学习上,因为孩子从小比较懂事,我们也不做过多的要求,很多东西他自己心里都明白。从我的经验来看,还是宽松一些的环境比较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管教太严的话,孩子可能会有严重的逆反心理。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杨先生

年龄:45

教育程度:高中(当过兵)

职业:个体经营

特长爱好:无

记者: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有意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事习惯?

父亲:我以前是当兵的,有时要求他做事的样子尽量像个军人,不过好像效果一般。其他的也没什么了。

记者:当您面对严峻的高考形势、面对现代社会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时,您是否给了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父亲:从小就给了他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对孩子的管理还是很宽松的。可能不同的家庭情况不一样吧,我家的孩子比较懂事,不需要我们管太多,我们相信他,这种宽松的教育是比较成功的。孩子可以获得自由发展的机会,而且能够生活在他自己的一个小空间里,让他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驰骋;我想他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也会因此而得到提升,不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

自由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凡是疼爱孩子的父母都应当约束自己的言谈举止,以使他们的孩子获得幸福和健康成长的最好机会。有时这需要父母具有极大的自我克制力,而且无疑要求父母认识到孩子的权利远在他们自己的感情之上。

——罗素

谈到孩子的学习环境,不能不涉及家庭的基本气氛问题。由于孩子学习的时间长达十几年,而且家长对孩子学习的指导往往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进行,因而决定了适合孩子学习的家庭基本气氛必须是淡泊而和谐的,简洁而艺术的。无论教育目标多高,要求多严,学习内容如何丰富,都必须简洁、和谐、淡泊,否则就无法持久。水是淡的,惟其淡才能长久饮用;米面也是淡味的,惟其淡,亦才成为人的主食而一生不厌。大醇大味的东西谁也不可能一日三餐、享用一世。

家庭教育时间长,教育气氛太浓,或频繁说教,谁能受得了?家长常常在嘴里重复着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就不是家庭教育,而是矫揉造作。如果家长教育节奏不讲究张弛有度,造成教育气氛太浓烈,就会失去家庭教育的特色,教育难以为继。因此适合孩子学习的家庭教育气氛“宜淡”,节奏缓一些,气氛和谐一些才行,让孩子感受到自由。有关专家说:当孩子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时,就有了学习热情,这时的学习就是发自内心追求新知、多元探索。

杨哲的学习热情,来自于轻松、自由、温馨的家庭氛围,在自由的环境中,他才有了乐学的热情。在提到家庭对自己的影响时,他是这么写的:

我有一位和蔼善良的母亲。因为我们是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她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从来没有在他们面前发过脾气。妈妈常说,不管什么事情,发脾气吵架只会令全家不快,根本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常言说:和气生财。无论是对家人,还是对外人,妈妈都是心平气和地来处理这些事情。凡事都与我们好好商量,在我们家里,从来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引发过争吵。

妈妈对我也一样平等相待。从记事起,她就很少责备我。对于我学习和其他空闲时间的安排,管理也很宽松。基本上凡是在这方面我做出的决定,她都不会有过多的干涉。古语有云:“垂拱而治”,在我眼中,母亲对我的教育就是这样。

常言说,行动重于言教。正是母亲在家中的处事习惯,不但给我创造了安静、轻松的学习环境,还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的家是一个能克服任何困难的地方,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在这里,我的自由我的才情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母亲对我更大的影响体现在平时各种小事的潜移默化上。虽然母亲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上初中后就不能辅导我的功课,但她总是在背后默默地鼓励着我。每当我想起她的微笑,想起她鼓舞我的眼神,我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有的时候学习情况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她也从来不说什么给我压力的话,总是笑着说:下次努力再来!我相信你的能力。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现在想起来都有些想笑,这种笑是后悔中夹杂着甜蜜的笑。有一次,学校放假,是那种四五天的长假。老师留了不少类似抄课文的作业,结果放假我玩疯了,到最后一天晚上,才开始想明天还要交作业,怎么办呢?一想到平时在老师眼里当惯了好孩子的我,明天突然交不出作业,急得要哭。母亲说不要慌,她和我一起写,一定可以按时写完。于是,那天晚上,我和母亲两个人一起在台灯下,抄着语文课本,大概写到夜里一点多的时候,我困得受不了了,母亲说她来帮我写后面剩下的部分,我先睡,于是我就睡了。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厚厚的一本作业已经都写好了,母亲正在给我准备早饭。我问母亲什么时候睡的,她说她抄到两点多就睡了,其实我知道那么多文字一个小时是抄不完的,至于那晚母亲到底写到几点,有没有睡觉,我到后来也没有勇气问。我惟一的收获就是遇事早做准备,再也不让母亲因为我的错误睡不好觉。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因为玩而耽搁写作业。

这就是我的母亲,永远都是一团和气。我们的家庭因为有妈妈的温柔而充满了宽松气氛,在这样的妈妈面前,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谁还好意思去浪费时间呢。

杨哲母亲的教育有点独特,按一般家长的做法,孩子完不成作业,不是打就是骂。当然,也有因为宠爱孩子而帮助孩子做作业的家长,但是,这些家长的帮助与杨母的帮助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宠爱孩子的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才代替孩子做作业,可以说是经常性的。而杨母为儿子写作业,是一生中仅此一回,用意是以爱感动孩子。她表面上是在给孩子写作业,其实是在暗示他,下不为例。就这样,杨母以情打动儿子,给儿子上了一堂因自己贪玩而让别人跟着受牵连的课。目的是让他彻底记住:贪玩可以,但一定要在完成作业以后。

这就是高考状元的生活环境:宽松自由。这样的环境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学习热情,让他快乐地学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无疑是母亲给予的最实惠最有价值的爱了。

给孩子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需要父母来配合。提到父亲时,杨哲写道:相对于母亲来说,父亲给我的印象要严厉一点。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去动物园,他经常在我面前表演张牙舞爪地把笼子里的狼吓回窝里的把戏,当过兵的人果然不一样,连狼都害怕他。开家长会时,其他同学看到他也觉得他严厉,其实他对我的教育比母亲更宽松一些,总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从记事起,我从没因为犯什么事受过皮肉之苦,从这点上讲,自己还是很庆幸的。也许我的个性决定不适合父母干预我的成长吧,而有这样的父亲母亲也是我的万幸。

杨哲的父母因为了解他,才针对他的个性进行教育,为杨哲创造了一个适合他发展的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自由的环境中,杨哲对学习产生了高度的热情。

毕业于清华的范锦鹏的父母在谈到教育孩子时,也多次强调要给孩子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不要施加太多的限制和压力,这样孩子对学习才有热情。范锦鹏的父亲说:我感觉“宽松、自由、简单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能够在这个宽松的环境里健康成长,只有环境宽松,孩子才能得到自由发展,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发展他所钟爱的特长,学习起来才有劲头。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谭金权,他的父亲谭先生说:在我们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很少发生矛盾,多数时间都是充满笑声和欢乐。我们对孩子的成绩一直也没有什么要求,任他自由发展。如果整天逼迫孩子取得一定的考试成绩,那么孩子就失去了许多童年的乐趣。我想在童年时候,让他的智力、情商、身体素质等一起健康发展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在学习上,我们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让他自己不断地成长发展。孩子很懂事,也很聪明,并不滥用我们给他的自由,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一直走得很顺利,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也没有体现出什么太大的压力。

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张群,父母都是优秀教师,不管是在学校教学,还是在家中教育自己的孩子,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那就是以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在提到为孩子营造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时,张群的父亲说:

首先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这样他可以在充满阳光和欢乐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另外民主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家遇到问题时就经常采取投票的方式解决,这样有利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既增进了感情的交流又能集合众人之力来解决问题。

张群当教师的母亲也认为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很重要,她说:这个环境最好具有一定的文化气息,家中一定要有书,父母喜欢读书,喜欢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是潜移默化的作用,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张利的父亲在提到教育环境时说:我给他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的生活环境,不会对孩子过多管束。只要孩子不是沉溺于某些浪费时间的事情上,我一般都不会对孩子进行约束的,任其自由发展。平时我不会干涉孩子学习、游戏等具体时间的安排,只提醒孩子改变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因为孩子的生活习惯还是十分重要的,一旦坏习惯养成,要想改正就要花好几倍的力气了。

来自湖北省荆州市的陈三鉴同学,他的母亲是国家公务员,在采访中,她也强调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她说: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作为母亲,给他提供了家里气氛较为轻松的生活环境。除作母亲外,也和他是最要好的朋友,什么都可以交流。我认为家庭环境最为重要,让孩子无忧无虑的学习、生活,使之健康成长。要成材,学习环境当然不能忽视,比较好的学习环境,能为孩子打下成材之路的基础。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千万不要对孩子强迫太紧,把孩子束缚在一个由大人制定的条条框框里面,只会让孩子失去灵性。让孩子去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孩子的兴趣要靠他自己去发现培养,并非父母想当然的认为的那样。父母只需要细心呵护孩子的成长,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指引就可以,但是决不能强制。

杨哲的母亲总结自己的教育方法时说: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孩子非常用功,平时也很听话,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并没有花费太大的心思去督促他的学习,只是给他创造一个很宽松的温馨环境,让他得以在这个关爱的气氛中健康成长,这样可以让他养成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优势,“强拗的瓜不甜”,我想父母没有必要特意去强迫孩子做某件事情,包括学习。因为这样往往会造成孩子的消极情绪蔓延,并产生逆反心理,有害而无益。

我们采访的这些清华学生的家长,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但从他们得出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于孩子是多么重要啊。

身为父母,无论是严格要求孩子,还是给孩子提供自由的学习环境,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在报纸上,我们也不乏见到过一些因家教过于严格而发生的悲剧,父母抱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旧观念来教育孩子,结果反而让孩子丧失学习热情,对生活失去信心。曾经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盼女成才的母亲,对女儿管得十分严格,凡事都要她来监管。在这样的母亲的管教下,女儿几乎没有任何快乐而言。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即使女儿上大学报什么专业,母亲也不听取女儿的意见,自己做主为她选学校选专业。结果这个上了一所自己不喜欢大学的女孩,在大一下学期跳楼自杀,用死结束了这种枯燥单调的日子。当她母亲再见到女儿时,面对的是女儿那冰冷的尸体。

前几年,电视上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有一个高三学生,家里富有。父亲是某大公司的总裁,母亲是时装界知名人物。有谁会想到,生在这种家庭里的孩子,会因赌博与人发生口角,做出失手打死人的事情。在他入狱后,竟然拒绝见自己的双亲。后来,他对看守他的人说:

我生平最恨的就是他们。他们从来都没有管过我,只是给我大量的金钱。我上初中时,家里成了赌博场。今天妈妈带人在家玩麻将,明天爸爸叫一帮哥们玩扑克。每天放学后,我回家看到的情景是烟雾缭绕中,一群人守着花花绿绿的钱发狂。我为此生气,多次劝他们别在家玩。可是,他们不但不听我的话,反而骂我不懂事,说小小年纪竟敢管他们。后来,我不说了,因为我也迷上了赌博……

据说这个学生很聪明,成绩一直很好,只是到了高二,成绩才落下来,可能是与他沾染上赌博有很大关系。本来好端端的一个家庭,如果父母给予适当的教育,这个孩子何以会堕落成少年犯,从而葬送自己灿烂的前途?

古人云:物极必反。一个人的忍耐和承受都有个极限,一旦超越这个极限,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杜兰特说:家庭是文明的核心。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不是让父母为孩子提供多么豪华的房间,准备多么丰盛的食物,请多么好的家庭老师,而是以身作则,即使面临极大的困难,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出现一副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样子。如果事情直接关系到孩子,需要孩子一起来面对困难,父母也应给孩子一种克服困难的信念。父母要是能做到这些,必须对人生、生活、挫折等有正确观念、承受心理及应对良策。

梅朝耀点评

爱默生说,家庭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父母是家庭环境的缔造者,他们的言行举止和对待孩子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的环境。因此,父母要想让孩子对学习有极大的热情,首先就要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自由的家庭环境。

只有在没有压力、自由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才能享受到学习的无限乐趣,有了学习乐趣,就会对学习文化知识有充分的热情,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俗话说,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在什么环境里长大,就受什么环境的影响。孩子小时候受的影响,有时甚至一生都无法改变。

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从以下几点来做:

第一,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在孩子赖以生存的家庭之中,父母的爱要有理智,只有温馨的爱,才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条件。让孩子快乐地渡过求学时光,是每一位父母的责任,也是每一位父母可以做到的,鼓励他(她)进步,如果爱过了头就成了溺爱,会使孩子产生过多的不良心理积淀,甚至导致心理扭曲,一步一步走向极端。

第二,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让孩子知道父母一直在关注着他(她)的学习,他(她)会因此受到鼓励,并由此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和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及时提供最有价值的支持和帮助,在学习过程中要多鼓励少表扬。

第三,注意与孩子多做交流。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用一种和蔼的态度与孩子说话,了解他的真实情况,这样容易赢得孩子的信任,然后才能针对问题给孩子实际性的帮助。父母不要为孩子做得太多,应给孩子启发性的提示,有些家长往往在一些生活小事上为孩子做得很多,但是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缺少建设性的指导性的提醒。

第四,要宽容地对待孩子。父母不要死守不成形的规矩,要将唠叨的语气变成提醒,当孩子做错事时,在大庭广众情况之下要保留孩子的面子:要时常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孩子做好事时给予奖赏;有时要站在孩子的立场看事情;当孩子情绪受挫、伤心时家长应陪在孩子身边;尊重孩子的想法,家长把握大方向,但不能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给孩子一些隐私权,给他留点空间,把父母想让他(她)自由发展的意愿传递给他。

总之,父母是孩子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任导师,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值得深信的人,爱孩子是父母的天职。但怎样去爱,如何去教育却大有讲究。

状元档案

姓名:王晨

年龄:22岁

专业:计算机软件

特长爱好:打篮球、玩计算机

籍贯:河北

高考成绩:718分

座右铭:只有会玩的人,才会学习。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武桂琴

年龄:47岁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机关干部

特长爱好:无

记者:您认为高考复习最关键的要点是什么?

母亲:一定要重视课本,教材是最权威、最经典的资料,所以一定不要整天把精力花在各种复习资料上,却忽视了最根本的东西,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抓住。在高考时,王晨这一点就做得很好,他的基础知识基本不丢分。孩子上学后,我们几乎没有让他参加过外面的各种辅导班,我觉得那些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而且会加重孩子的负担。我还是强调,在学校的学习和对课本的知识掌握是最根本的。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王建英

年龄:45岁

教育程度:大本

职业:国家干部

特长爱好:无

记者:王先生,请问您是如何教给孩子的学习方法的,能简单地谈一谈吗?

父亲: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我们孩子的理想是当一个电脑专家。有了这个理想,他就有了学习目标。平时,我们给孩子提供的家庭环境也很民主:重视孩子的建议,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自由支配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至于学习方法,是他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来的。

民主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

学习要抓住基本知识:即不好高骛远,而忽略基本的东西。喜马拉雅山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因为它是建立在喜马拉雅山之上,盘基广大高原之上的一个高峰;假如把喜马拉雅山建立在河海平原上,八千公尺的高峰是难以存在的,犹如无源之水易于枯竭的。

——徐特立

学习动机是与满足学习需要有关的活动动力,是激励孩子学习的理由。它是在一定诱因条件下,意识到需要而产生的。能够激活孩子学习需要的诱因有两类:外部诱因与内部诱因。

外部诱因包括社会、家庭与学校诱因。家庭对孩子学习动机的形成具有基础性的影响。如果家长认为“读书没有用”、“赚大钱才是好样的,而这不一定需要学习好”,就很可能使孩子建立消极的文化知识价值观,将通过学习动机长期对孩子的学习有不利影响。家长文化层次较高,家长业余时间用于学习较多,关心孩子学习,孩子的学习成绩就很可能较好。

内部诱因是孩子的学习目的与自我期待。孩子如果能从学习的过程本身获得快感,这将是最理想的情况。另外,家长对孩子的期待经常能内化为孩子的自我期待。例如,美国著名运动员刘易斯十几岁时就梦想着有一天能打破比蒙创造的8.9米的跳远世界纪录,他经常去量这个长度。但他参加比赛后连续失败了几次。回家后刘易斯痛哭失声:“我输够了!输够了!”刘易斯的父亲教子有方,他笑着对刘易斯说:“伙计,那么现在你惟一要做的事就是开始赢!”刘易斯将父母的期望转化为动力,他真的开始赢了,不仅以8.91米打破了比蒙的纪录,而且连续4届奥运会都获得了跳远金牌,创下一项奇迹。《关于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中明确指出,家长在教育子女时,“既要树立和利用自己的权威地位,又要尊重子女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态度处理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来到这个世界,他们想更多地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环境。大多数父母都珍视亲自陪伴孩子学会坐、爬和下次的机会,力求为孩子营造良好民主的学习氛围。他们总是握住孩子的手,鼓励他们进行艰难和尝试,并为他们的成功而喝彩,当这些孩子进入学校后,如果父母能一如既往地帮助和支持他们,他们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意愿。如果家长与孩子结成伙伴关系,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动机。

对于成人来说,有了动机和激情,才不畏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失败去创业。同样的道理,用在孩子身上也一样,有了学习动力和激情,他才能扎根在学习的土壤里,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出来,那才是真正的学习!当孩子喜欢上学习,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清华高考状元王晨能考出那样的好成绩,与家庭民主的环境密不可分。王晨谈到母亲对自己的教育时写道:

我的母亲和天下的母亲一样,深深地爱着我。早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她对爸爸说:不要把孩子看得很幼稚,也不能和孩子老讲大道理,更不能实行高压“统治”,把大人的观点强压在他头上,让他必须听从我们的指挥。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和孩子共同成长。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这话一点不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上学后我迷上了电脑,发誓长大后要当个电脑专家。为了能多出时间来玩电脑,我只有在学习方法上下工夫,妈妈说过,我玩电脑是建立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

在学习上,父母从不给我增加任何压力。而是用实际行动,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告诉我怎么去学习,那就是:学习要讲究方法,养成好习惯最重要。就这样,上初中和高中后,因为我兴趣广泛,业余生活也就丰富多彩起来,打篮球、计算机编程、围棋、绘画等都很拿手,但我会学、会玩,虽然我有这么多的业余爱好,丝毫不影响我的学习。我觉得这是由于我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缘故,就是学习时不想别的,只专心学习。学习完了就玩。即使在高考前,父母也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让我戒掉打篮球、看电视、玩电脑等等我业余喜欢玩的爱好。

每天晚上我看完书后。就做我自己的事情,说也奇怪,父母这种民主的管法,不但没有让我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相反我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上高中后,只要碰上学习和其他事情,我会毫不犹豫地向妈妈敞开心扉,将校内校外所碰到的事情和她交流。每次她总是微笑着倾听,看到妈妈听得那么认真,我的心很舒服。常常是这种情况,许多自己感到很难做决定的事情,在说给妈妈听的过程中,我心里就知道该如何做决定了。记得高考结束后,我回家估分,与我的高考成绩一分不差。

在我眼里的妈妈,是一个和蔼可亲、乐于倾听、做事一丝不苟、善于学习、能够跟上时代步伐的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她是在和我共同成长。

王晨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时,避轻就重,把教育的重心放在让儿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在生活方面,她给予儿子的是一种“放任”教育,这种“放任”,并不是盲目的放任,而是建立在儿子会学习的基础上。可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因材施教吧。

提到父亲时,王晨更是一脸骄傲,他说:“我和老爸是铁哥们,我学的围棋就是他教会的。我老爸有时还怂恿我在学校里多打篮球,说多运动有助于记忆。对于我玩电脑,我爸是大力支持。他对我说,学习其实就那么回事,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把时间安排好,就OK喽。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用心学习过,并且记住了很多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可能在考试中不能为你争来分数,但是,这些知识对以后会有用的。”

有了明确的学习动机,王晨才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习质量。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使一个人自学自励、主动有为。我国晋代书法家王羲之,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人们曾经形容他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人说他练字程度达到了忘我的地步,常常忘记吃饭。在谈练书法的秘诀时他说,要想学好知识,立志是非常重要的。王羲之说的立志,其实就是我们说的学习动机。所以说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王晨的父亲在谈到儿子时说道:

我觉得对孩子最成功的教育是,为他提供民主的学习环境。我们很尊重王晨,并不反对他业余时间看课外书。王晨对各科知识都涉足、不留死角。在平时年级考试中仅考过一次第一名,大多数情况下是“屈居”第二名,但他对此一直并不看重,仍是坚持自己的好学、爱玩的秉性。高考前夕也一样。

这孩子从小就是个篮球迷,小时候为了满足他玩球,我专门买回微型篮球架让他玩。他特别喜爱NBA赛事,对科比十分崇拜,在课桌上都写满了科比的名字,还经常自己到篮球场上模仿科比投篮。另外,他还是个计算机迷,从初中开始就喜欢上网。为此,我们的亲戚朋友都劝我,现在网络世界很复杂,千万不能让孩子跟着学坏。我对他们说,这个不用担心,你看,他玩的不是玩网络游戏,而是在学计算机编程。

我和他母亲的工作都很忙,他上初中和高中后,因为是住校,我们几乎没怎么管过他。

陈三鉴的父亲说:在孩子的成绩方面,我觉得他能进入前1/3,我就觉得十分不易,非常优秀了,至于前几名,那是水到渠成的事,强求不得。与其给孩子定过高的指标,使双方难过,不如大致划个区域,多给孩子一些起伏的空间,彼此舒坦。

家长帮助孩子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孩子有一个学习态度的问题,家长帮助孩子,也有一个帮助的态度问题。同样是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如办一张手抄报,准备一次演讲,辅导一篇作文,在帮助的过程中,你是以极大的兴趣,满腔的热情,极其认真耐心的帮助他,还是极不情愿,板着面孔,敷衍了事,这两种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大不相同的。也许最后的结果都一样,但前者不仅仅只是帮助孩子解决了眼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家长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无形中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不仅会从你的热情认真的态度中,深切地感受到你对他的关注和爱,更能从中受到启发,慢慢学会以一种极大的兴趣、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学习,对待问题。这种学习态度会使他受益无穷。也许这才是我们帮助孩子时的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东西。

杨哲的母亲说: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一定要给孩子提供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另外还要尊重他的想法和建议。因为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而这样的未来是靠自己闯出来的,所以,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有必要的。有时他的想法与我们有差别的时候,我们最终还是会尊重他自己的意见的。

谭金权的母亲肖女士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一件事情我记忆比较深刻,那是在孩子刚开始校园生活的时候,每天老师都要布置一定的家庭作业。虽然我们做父母的学历比较低,但是还是很认真地督促孩子去完成作业。可是渐渐地孩子与我们之间出现了矛盾,因为在大人眼里,根据自己的经验,孩子应该放学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认真写作业,只有等作业完成后才能出去玩耍,当时我们觉得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是孩子却喜欢放学之后就出去玩,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然后回来吃晚饭,饭后开始写作业。我觉得这个习惯很不好,应该帮孩子纠正;渐渐地孩子与家长就对抗上了,他就是喜欢晚上再写作业。因为这件事情还让孩子流了几次眼泪。有一次我与孩子在聊天过程中才发现,他下午学习的效率很低,经常出些马虎错误,而晚上学习的效率则相当高,脑子很清醒。于是我们便决定顺从孩子的意思,只要他能完成作业,时间安排就由他自己来决定吧。后来孩子告诉我们,他从生物课本上得知,自己这种类型属于“猫头鹰”式的大脑,晚上工作才有效率,以至于现在都还一直是这个工作习惯。

可以看出,给孩子多一些鼓励,少一些管束就好,孩子不是大人的翻版,在很多问题上,大人的观点可能是错误的。我们大人能做的就是让孩子自由发展。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想法,同孩子进行心贴心地交流,千万不能采取家庭强制措施,面对孩子的选择,家长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某件事情应该怎么办,最好还是和孩子一起分析决定。

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孩子进行学习活动也不例外,它也是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的。由于中学生心理发展呈现有过渡性、闭锁性、社会性、动荡性的特点,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培养孩子的良好心理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很重要。特别是在中学阶段,是孩子为将来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或升学深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梅朝耀点评

学习动机是推动孩子直接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孩子学习的客观要求在他们头脑的反映。学习动机的培养也就是要把社会和教育向他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从没有学习需要或少有学习需要到自觉产生学习需要的过程。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已经形成的潜在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也就是把学习的积极性发动起来的过程。两者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

青少年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要求家长传授孩子良好的学习方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求知欲望的火花,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毅力,最终形成学习的自觉性。在家庭生活中,家长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首先得为孩子创造民主的家庭环境,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和尊重,家长应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重视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建议。对孩子针对性地施加教育。让孩子保持持久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孩子的学习行为自觉化。

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着某一目标进行,以满足个体需要的内部动力。有人说:“天才始于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动机在非智力因素结构中处于核心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把动机培养作为培养非智力因素的突破口,促进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第一,帮助孩子确立学习目标。当一个人的某种需要与确定的目标结合起来时,就会产生动机。学习需要的产生是个动态过程,家长应在满足孩子的一些基本的需要,比如在生理需要、对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孩子对知识的需要。确立学习目标,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些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比如,制定每周或每个月以及一个学期之内要达到的学习目标等。

第二,帮助孩子进行正确的归因。人总是喜欢寻找自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归因。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不恰当的归因会阻碍学习能力的发展。家长要引导孩子把成功归因于自身内部的因素,如能力、努力等,这样可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自豪感,进而增强对成功的期望和自信。同时,家长还要预防孩子将失败归因于比较稳定且敏感的内部因素上,比如“脑子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材料”等。因为这种归因会伤害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第三,以表扬为主,积极强化孩子的动机。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在他们合著的《教育心理学》中提出“表扬是一种最为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激发学生动机的方法。”以表扬为主的强化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发展和巩固孩子的学习动机。家长对孩子进行表扬,一定注意要客观、实事求是。因为不切实际的表扬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状元档案

姓名:周琳

年龄:19岁

专业:环境工程

特长爱好:读书、弹琴、打篮球和羽毛球

籍贯:山东

高考成绩:732分

座右铭:再接再厉,永不放弃。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付丽娟

年龄:43岁

教育程度:大专

职业:工人

特长爱好:无

记者:您的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那么好的成绩,您觉得什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母亲:我们做的只是帮孩子创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给她打造一个好的学习场所,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这个和睦的环境中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周建英

年龄:45岁

教育程度:大本

职业:国家干部

特长爱好:无

记者: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是最重要的,在这方面,您是怎么做的?

父亲: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孩子学好的关键。根据我的自身经验,我总结了一下,有三点:第一,与孩子一起学习。家长仅仅告诉孩子学业很重要是不够的,应当让孩子明白,学习不应该随着某些学分或文凭的获得而结束,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吃饭一样是天天都需要的。第二,角色换位法。有些家长采取压制的方法,逼迫孩子多念书,往往适得其反。我觉得家长应该让孩子当学习的主人,设法使他们由被动变主动。第三点是最重要的,家长一定要给孩子提供和睦的环境,不仅仅是孩子,成人也是,只有在和睦的环境中,才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问题,也只有在和睦的环境中,才容易吸取新东西。应该说,和睦的环境是最容易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的。

和睦的环境,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

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温柔,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的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德莱塞

现在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都希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都希望考上名牌大学。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难以克服的困难和无法逾越的障碍时,最终选择了放弃。那么对于这些孩子,只有重新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才能让他们重拾学习的信心。能否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是家长和老师面临的一个最大的难题。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从小就生活在气氛紧张的“缺陷家庭”中的孩子,智商一般较低,而且存在不少心理问题;而生活在和睦家庭中的孩子,不但心理比较健康,而且智商也较高。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4000名独生子女调查发现:家庭气氛和睦、常有笑声相伴的家庭,孩子的智商都比不和睦家庭孩子的高。研究人员认为,提高孩子智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气氛活跃,会使孩子性格开朗。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能使知识面拓宽,从而促进脑细胞的发育。

在夫妻恩爱、和睦温馨的家庭里,孩子过着无忧无虑、井然有序的幸福生活。父母经常带孩子散步、逛公园、参加体育锻炼、做游戏等,孩子可以全方位接受教育,从而使孩子热爱学习,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和求知欲。反之,若夫妻感情不和,家庭气氛紧张,父母不仅无心照顾孩子,甚至还会将孩子当作“出气筒”。这种家庭的孩子感情上很痛苦,精神上很压抑,健康和智力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家庭环境是否和睦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是无声的教育。比如一个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的家庭环境,能让孩子体验到一种浓浓的亲情,一份拳拳的爱心,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家长的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可以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勤劳,感受到奋斗的乐趣……

高考状元周琳在谈到自己的家庭环境时,说道:我的家庭环境用四个字就能概括,这四个字是:和睦、和谐。无论我在外面有多少不开心的事情,只要一回到家,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上中学以来,我的成绩一直居年级前几名,同学的父母一见到我,就问我学习的真经。其实,我哪有什么真经,无非就是父母给我提供了和睦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有一种天天想学习的欲望。

上中学后我一直住校,记得上初三时,我的一些同学搬到外边租房子,说是一个人在外面住清静,我没有这样做,爸爸说过,人只有在集体生活中,才能体会到大家庭的和谐气氛。周末回家,爸妈尽量呆在家中,爸爸看书上网,妈妈看电视做家务,我在房中做自己的事情。到了中午,俩人一起到外面买菜回家做饭,看他们配合得那么默契,那恩爱的样子,让我不时地感到莫名的快乐,这种快乐让我有一种想学习的欲望,而此时学什么都记得很快。上高中后,作息时间仍是初中订的:早上6:30起床,晚上10:30休息。平时下课就到操场打球。我这样玩,父母一点不担心我的成绩,别人问起时,我妈还为我辩护说:“琳儿已经够自觉了,每天起那么早,学得那么用功,应该多活动活动。”

我爸更逗,对那些担心我成绩会下降的亲戚朋友说:“现在孩子压力大,越是学习好越是压力大,我们当父母的要做的是给她减压,而不是加压。要善待她,只有这样,她才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人爱的温情。”

父母的爱和信任,以及他们给我提供的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让我每天都有一种想学习的冲动。

家庭和睦的环境,激发了周琳的学习欲望,这也是她获得好成绩的根源。有人曾对中学和高中的孩子作过抽样专题调查:在什么样的家里有学习的欲望?他们的回答是:欢乐,友爱,和睦的家。他们说最喜欢爸爸、妈妈亲亲热热,和和气气,全家老小和睦相处,家里充满温馨、充满歌声、充满生机、充满欢乐。只有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无论是学习还是玩耍,都使他们感到快乐。上初中和高中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和好恶,他们的意见非常值得家长们重视和深思。

夫妻关系是爱情,家庭教育系于亲情,主角都是夫妻来唱。而爱情作为一个家庭生命周期自始至终存在和运转的支柱,成为决定家庭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夫妻关系好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比较顺利,夫妻关系紧张往往会波及孩子的成长发展,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有一个很聪明的男生,各门学科成绩都不错,但是恶作剧的花样层出不穷。他会偷偷地在同学的新衣服上画一些乱七八糟的图案,把一毛毛虫放在女同学的抽屉里……令老师和同学感到非常头疼。在男生的作文中,人们才得知问题的根源,他写道:“我的爸爸妈妈都很喜欢我,可是我不快乐。他们在家里不是吵架就是谁也不理谁。有一天,我又在学校干坏事了,我看见爸爸妈妈在卧室里说了很长时间,我不知道他们说些什么,可是我喜欢他们俩和和气气的样子。我真希望老师天天到我家,那样我爸爸妈妈就不吵架了,那该多好呀!”

原来孩子不是为了恶作剧而恶作剧,而是为了拯救父母的爱情。很多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孩子不但需要父母的爱,也需要父母相爱,这是孩子拥有幸福人生的基本条件。在采访的近三十多位清华高考状元的家长中,其中有半数以上的家长,都为孩子创造了和睦民主的家庭氛围。

有一个平时成绩很好,但高考时却以几分之差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男生,他对朋友是这么诉苦的:“在家里,爸爸妈妈从来没有问问我是怎么想的,从来就没有在乎过我的感受。上高中时,本来功课已经够多了,但他们还是给我买了很多复习资料,还让我业余参加许多培训班,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可又不敢给他们说。在家里,一切都是他们说了算,从不顾及我的感受。更让我受不了的是,他们常常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而争吵起来,妈妈一气之下就说离婚……”

在今天,这种父母角色观念的不到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于某些家庭,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造成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因此,不少家庭的孩子抱怨父母整天唠叨,说得太多,造成了你说你的,他做他的;而家长则以为孩子翅膀长硬了,越来越不听话了,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推给老师,交给学校。家长与孩子无法沟通,哪里还谈得上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关系呢。

有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学习欲望与和睦的家庭环境有密切联系。所以,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团结和睦,互相关心照顾,能使孩子感受到幸福并能激发他的学习动力。这是因为家庭的情绪气氛对孩子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在气氛和谐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表现出有感情、有信心、有能力、关心人、乐观开朗等积极的性格特征;而在气氛紧张、父母不和谐的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会产生忧虑、烦恼、胆小、畏缩、憎恨、对抗等消极的性格特征。

因此,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当年的高考状元范锦鹏,博士毕业后,现供职于航天系统,他的父亲说:

我们对孩子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只要孩子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就好了。作为父母,我们从不因为孩子成绩的好坏而红过脸。当年在面对严峻的高考形势时,我们没帮孩子做什么,只是给他提供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自由支配。只要孩子努力了,我们就开心满足。大学毕业后,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压力,我们仍然听取他的意见,虽然家庭条件经济不好,还是听从他的选择,让他考研读博。我们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秘诀,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父母不吵架,更不与孩子发生冲突,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我们相信他有能力去选择自己的路、去处理自己的事情。

范锦鹏的母亲在谈到孩子的学习环境时也说:我觉得要想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学习,家里人就应该和睦相处,不要再给孩子额外的压力,影响他的心情。对孩子的事情更不要过于干涉,更不能过高地要求他。我们并没有为孩子设定一个一定要达到的高度目标,只是希望他能够努力,将来能够有出息,过上幸福的生活,做个有用的人。孩子自小便用功学习,从来没有做不完功课的时候,就算是熬夜,他也会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孩子已经这么用功了,做家长的又怎么会再给孩子额外的压力呢。

另一位清华高考状元谭金权的母亲说道:在我看来,一个温暖的家庭最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可以让孩子的身心都健康发展,就算将来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那么做其他事情也一定能有出息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

张群的父母都是很有教育经验的教师,在他们正确的引导下,张群在5岁半就上了小学,成绩一直很优秀,在采访时,张群的父亲多次提到他幸福的家庭:孩子只有在和睦的家庭里,才有学习欲望。我们家算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一家人和睦地过着日子,平常中的一些小挫折、小纠纷、小烦恼,这些都称不上“难题”。只要一家人一起努力,互相鼓励支持,必然能够推动生活幸福平稳地前进。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特喜欢学习。

张利的父亲说:我觉得“创建和谐家庭”的家庭教育才是成功的家庭教育。只有在一个和谐的家庭里面,孩子才能够真正健康地成长,快乐地学习。很难想像一个整天充满争吵的家庭,会培养出具有良好性格特点的孩子,因为那种环境太不适合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了。

杨哲的父亲说:在孩子的学习方面,我们只要在后方做好支援就够了,其实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点,只要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和睦的家庭环境,那么孩子就可以迅速地获得精力和体力,从疲倦中恢复过来,然后再去搏击长空。

强迫孩子去做什么事情是没有意义的,也是不正确的。孩子上学后,我没有企盼他能达到什么高度,只是希望他一步一步向前走,尽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了。现在,他能考上清华大学,我当然很高兴;但如果他没有考上中意的大学,作为家长,我仍然会耐心地鼓励他、支持他,并相信他能找到一条适合他走的路。

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父母,一有意见分歧,就当着孩子的面吵吵闹闹,甚至大动干戈,大打出手,使得孩子无所适从。或许有些家长以为夫妻间吵闹是小事,只要家庭不破裂,小吵无所谓,无关紧要。殊不知,夫妻吵架,受伤最大的是孩子。他们的心灵会受到伤害,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轻者,精神压抑,性格孤僻,胆怯畏缩;重者,反应迟钝,麻木呆滞,影响智力;更有甚者,孩子也形成了暴力的性格,走向反面。可见,不和睦的家庭将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因此,作为父母,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和睦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睦、温馨、健康、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

梅朝耀点评

歌德曾说:“无论是国王还是农夫,只要家庭和睦,他便是最幸福的人。”确实如此,和睦的家庭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地方,家是避风港。能给每一个家庭成员带来温暖,带来快乐,带来健康,带来智慧,带来前进的力量,特别是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不管他(她)在哪里,最终都愿意回家。

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尊重、理解,特别是父母的关怀、家庭的温暖、民主平等的关系、文明礼仪的风气、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等等,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和催化因素,在这种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具备着好学上进、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学习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所以,家长要想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就要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来做:

第一,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家庭氛围是实施家庭教育的要素之一。为了孩子的将来,也为了全家人的幸福,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应当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家庭氛围。这种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思想品德、性格和为人处事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任何家庭都会有矛盾,有争吵。但尽量不要把矛盾和争吵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能因此而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出气筒。一个和睦的家庭、轻松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首都师范大学的调查表明,孩子在家庭中感到快乐的比例大约为20%,明显低于家长。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与家庭的经济条件以及家长受教育的程度没有多大关系,关键是父母重视的程度。

第二,建立家庭的新型关系。父母要与孩子建立新型关系,这种关系就是平等的关系,父母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多数情况下,要让孩子“自己管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家长如果对孩子管得太严,使孩子感到在家里没有平等地位,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就会以拒绝家长的要求来报复家长,甚至在弱小者身上施展“成人”威力;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就可能走上极端。

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霍普托·里查曾说过:你要把孩子当作你最好的朋友。霍普托·里查在观察美国80年代后期出生的孩子时发现,那些并不把自己当成家长的家长最容易成为孩子的朋友,也反而容易获得孩子的信赖和尊重;他们的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却是最强的,学习情况也通常是最好的。这说明,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的友情交流要胜过亲情照顾。换句话说,孩子们希望与你建立敞开的没有局限的交流机会。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孩子,也才有可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去帮助他们、引导他们。

第三,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为人师表。古语道:其身正,有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品行不端正,就无法行使教育的权力。家长的师表作用与自身紧密相连。有人说:父母的素质——知识、学问、品德、修养、才能,就像火山底下的岩浆,积累得越厚实、越丰满,孩子成才的爆发力越强烈。在这里家长素质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品质的好坏,文化科技知识水平的高低,心理品质的健康程度以及教育子女能力的强弱等等。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与社会相比前者对他们的影响更大,因为家庭是他们主要的生活场所和赖以生存的地方,所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酝酿一种快乐和睦、温馨甜蜜的家庭气氛,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育成长相当重要。完全可以说,和睦的家庭气氛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不可缺少的营养。

Part 3 独立的孩子早成材——培养孩子独立的三种方法

状元档案

姓名:谭金权

年龄:26

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特长爱好:3维动画

籍贯:重庆

高考成绩:680分

座右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肖女士

年龄:48

教育程度:小学

职业:农民

特长爱好:无

记者: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您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力能力的?你认为孩子的独立能力与学习关系很大吗?

母亲:我们并没有刻意去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是大人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俗话说,穷苦的孩子早当家。我家的孩子从小很懂事,看到我们辛苦,他看在眼里,记得在他上小学时,就开始帮助家里干活,农忙的时候,我们忙地里的活,他放学后就帮我们做饭。上初中和高中后,他放假一回家就帮我们下地干活,利用晚上的空闲时间来学习。

我认为孩子只有独立生活,才能独立学习。我的孩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生活中的锻炼,不仅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的学习成绩,反而还培养了他的动手能力和勤劳的品性。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谭先生

年龄:51

教育程度:小学

职业:农民

特长爱好:打猎(限于野兔)

记者:您觉得独立与学习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父亲:在我看来,独立不仅仅是指生活的独立和学习的独立,更多的还是思想的独立,是行动的独立。一个人,只有具备了独立的思想和行动,才能适应以后的生活。孩子也一样,只有过上独立的生活,才能做主去独立思考各种问题。会思考的孩子更会学习。如果一个人思想不独立,读多少书也是白搭。孩子只有独立了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孩子自己知道了努力的方向,才不会踏入迷途,才能不断地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记者:在生活中,您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

父亲:很简单,就是给孩子的爱有个限度,把足够的空间留出来让他发挥,给他一个自然生长的环境。打个比方,我们对孩子的成绩一直没有什么要求,任他自由发展。感受童年的乐趣,让他的智力、情商、身体素质等一起健康发展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有了这样自然的生长环境,孩子的独立能力就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让出一点空间,让孩子独立去发展

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适的成长环境,但无法隔断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生存。因此,聪明的父母应当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斯宾塞

让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独立支撑自己事业的天空,相信是每一个家长的希望吧。但是,在教育过程中,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却是好成绩高分数。很少有家长会把他当成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大人看待,而是觉得孩子成绩好,一切就完事大吉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有很多从高校走出来的大学生,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时,往往表现得不是那么出色。有的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仍然无法独立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一句话,就是这些孩子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

清华大学是国际一流的学府,许多年来,国人都以清华为荣,对清华的学子充满敬慕之情,总觉得他们都有超出常人的聪明,有着超出常人的家教。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听听这些学子发自肺腑之言吧。

过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今天我们要说“独立的孩子早成材”。在农村长大的清华高考状元谭金权,在提到母亲对自己独立能力的影响时写道:

我妈妈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我深爱着我的妈妈。

听妈妈讲,小时候她家里穷,兄弟姐妹多,没有读多少书,高小毕业,能够书写自己的名字,这在当时当地已经是高学历了。妈妈小时候是个放牛娃,为集体公社放牛,当时放牛娃都是赤脚的,特别是高山的冬天,路面上起了“流光凌”,“流光凌”是我们那儿的方言,很形象,泛着光的冰,一个冬天都不会融化。我没有赤脚在“流光凌”上走过,所以我不知道妈妈当时的感受,我只是听妈妈回忆童年的时候,说的最多的几个字就是“好冷好冷”,当时我就发誓要给妈妈买最最暖和的鞋。

小时候我们家家境也并不是很好,妈妈对我们要求也非常严格,从小都学会干各种农活,有时候我们不听话,也会被妈妈鞭打一顿,这在农村是最为常见的事情。在那种环境下,我锻炼出了吃苦耐劳的精神,起早贪黑帮家里做事情。妈妈对我的学习倒不怎么特别关心,不像现在的许多母亲。可是只要我取得一点点的成绩,妈妈就非常欣慰,会好好地夸奖我一番,给我煮个鸡蛋来奖励。在我成长的路上,基本上没有父母亲的压力,他们非常容易满足,所以我是自由的。后来上了大学,读了许多书,才明白妈妈那种朴素的教育方法其实是最好不过的,正如《种树郭橐驼传》中那位高明的郭橐驼一样的,道法自然。

自从我上中学以后,我就开始了住校生活,通常只有假期才能回家。上大学以后,在家的时间就更少了。现在每次电话联系,母亲还是一如既往的欣喜,除了嘱托我保重身体外别的什么要求也不提。

在这里,我由衷地对母亲说一声:妈妈,谢谢您!

这就是谭金权眼里的母爱,是那么自然而随意,这爱爱得有分寸,爱得实在,爱得淳朴,也是这种随意自然的母爱,如同一抹淡笔泻意的山水彩画,让人看后有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愉悦心境。这样的母爱,给谭金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了谭金权的独立性。难怪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在家庭中,与母爱比起来,父爱往往显得很严厉。但是,在谭金权看来,父亲的爱同样是自然的,和父亲在一起时,谭金权的感觉是这样的:

父亲是一个很容易交流的父亲。

别人常说子女与母亲很容易交流,但与父亲交流却很少,而我的父亲则不然,他很爱和我交流,也懂得如何同我交流,这就培养了我乐于交流的个性。

小时候每当我不开心的时候,父亲便领我去打猎,奔波于深山高岭之间,烦躁的事情一下子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看着蓝天白云,听着鸟语,闻着花香,欣赏着这所有的自然美景时,我的心一下子开阔起来。真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因此每次外出半天的时间去打猎,但是有多半时间都是消耗在往返的路上。所以打猎的成果不是最重要的,途中和父亲的聊天,听父亲讲故事,和父亲商量狩猎的方案,这些才是我印象中记忆最为深刻的。

父亲是一个很优秀的人,他的勤劳和善良被我深深地印在骨子里并促使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我深深地感谢自己的父亲!

一个和有心事的孩子到野外打猎的父亲,一个与儿子聊天的父亲,一个给儿子讲故事的父亲……是多么可亲可敬,这时的父亲,在孩子眼里,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长辈,而是一位能与之平等相处的知心朋友。

有了朋友式的父亲,有了给自己讲童年故事的母亲,这样的家庭,这样自然的爱,这样挚爱的环境,给成长中的谭金权提供了无限宽广的发展天地,在没有束缚的爱的空间里,谭金权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自由处理失败……更重要的是,父母自然的爱,让谭金权的独立性更能随心所欲地发挥出来,不但让他学会了独立生活和独立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还让他学会了独立学习并且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和劳动一样,要勤勤恳恳,不能有丝毫马虎。

前几年流行过一本家喻户晓的教育图书——《千万别“管”孩子》,书中的陈宇华现为华有网总裁。陈宇华1990年以厦门文科第一名的成绩由厦门一中保送到中国人民大学;1993年,以当年大陆惟一的本科生被录取到美国斯坦福大学,1997年和1999年,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2000年至今,任华有德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当年陈宇华的父母对她的教育是正确引导,就是让她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即独立做自己的事情,独立学习。

清华状元家长的这种“独特”教育,非常接近陈宇华父母的“独立”教育。难怪有人说优秀父母的教法都是共通的。一个独立于生活的人,必定也是一个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人。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社会,这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竞争的平台,不管是穷人家的孩子,还是有钱人家的孩子,他们的发展机会是同等的。现在的谭金权在工作岗位上也表现得很出色,是单位的精英骨干。这些成就,与他较强的独立能力是分不开的。

谭金权出身农家。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受学校教育的条件来说,都不是太优越。在求学路上,他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布衣,就读的最好的学校不过是县级的重点中学,父母更没有给他请过家教老师。但父母却给他提供了最好的爱,他的父亲谭先生说: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感觉最关键的是没有给孩子多大压力。一切由着孩子自己去努力,从来没有给他定过分数的标准,无论考得好坏,我们都不会表现得过分的高兴或是伤心:考好了,我们会祝福他,让他继续努力;考得不好,我们不会批评挖苦他,而是让他自己寻找失败的原因,以免下次不犯同样的错误。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是在背后默默支持鼓励他,让他独立面对所有的欢笑与眼泪。

这就是清华高考状元父亲家教秘诀:放手让孩子独立去承担失败。在面临各种困难时,让孩子独立去面对,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谭金权的父亲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激发孩子的独立能力。让孩子自己去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失败的经验,然后自己站起来迎接下次的胜利。

谭金权的母亲说:虽然我们家很穷,但是总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特别是现代的高科技,比如玩电脑,新款手机啦等等,我们很赞成让孩子接触这些东西,当然这要在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由于我们家庭经济条件所限,即使我和他爸爸全力支持他,也尽量满足他,但是仍然不能达到他目前学习的要求,不具备满足他这些需求的经济条件。因此,一切都要靠他自己去争取,这也正好锻炼了他的独立性。

张利的母亲说:我让孩子在不同年龄段做他能胜任的相应事情,逐步使其能够生活自理,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期望孩子以前啥也不会,突然就把独立能力锻炼出来。尽可能地早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是比较好的,这样孩子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较少的烦恼。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勤劳的习惯。

张群的父亲是一位从事多年的教育工作者,很注重为孩子提供发展的空间,他说:多给孩子一些自己的空间,让他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这不但能发挥他的独立性,更能培养他的兴趣和爱好,从而激发他学习的独立性。

张群的母亲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在谈到家庭教育时,她说:我认为,“学习不能超前,更不能速成,否则,孩子无童年,青年无青春,中年无乐趣,老年无安闲。”现在的孩子4岁入幼儿园就开始竞争,母语还不怎么会说,就开始教英语,等上了中学,学习难度加大。孩子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学习,目的只有一个——高分,这样孩子、家长的心态都为高分焦虑着,哪里有快乐可言呢?他们远不及我的孩子快乐。我的孩子小时候没有早读,没有第八节课、没有晚自习、没有双休日补课、假期补课,给他充分的自由空间,让他独立支配玩耍时间,这样,他有的是时间玩耍,有的是时间看书,有的是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当然,进入高中之后变了,但是,那时他已经长大,心理、思维都已经成熟,学习目标已经明确。现在虽然也在学习各种技能,但这是生存的需要,目的明确,虽苦但却快乐着。我认为成功的人生就是干自己想干的事,并且能有所成就,创造自己生活的同时,还能给他人带来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

杨哲的母亲在谈到孩子独立时说:孩子小时候可能光顾学习比较多,家务什么的平时都不让他做,后来上中学住校,一个星期就回一天家,期间他的事情都是自己来解决。可能一个人生活的时候在这方面提高比较多吧。我觉得独立能力还是从小就培养比较好一些,这样可以让他更快地长大。不过有时候到了一定的环境,孩子为了要适应环境,他必然会慢慢养成独立的习惯,关键是做父母的要舍得放手。我觉得新闻上报道的那些学生离开家长便不能在校园里独自生存的案例,都是属于比较极端的情形,比较少见。大多数孩子离开父母在校园独自生活几年之后,都会明显地长大的。

以上这些话都是清华优秀学生家长的经验之谈,他们对孩子进行的家庭教育的成功在于: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提供宽阔的空间来发挥他的独立性。在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时,父母互相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的独立天分得到更好的发展。

有人说,只有独立性强的人,才能够坦然面对一切挑战。让孩子独立承担他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这么做对孩子有百利而无一害。孩子的个性和品质正是从独立做事的过程中获得的。

其实在清华校园内有很多来自于农村家庭的孩子,他们都很优秀,而且都具有很好的品性习惯。“梅花香自苦寒来”,清贫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正确的教育方法,让许多聪明的孩子从小就立下大志愿,养成大气度,为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打下了基础。

梅朝耀点评

什么叫独立?让孩子用自己的力量来完成自己的事情,这就是独立。通过这种独立,可以使性格独立,培养出独立性,从而更好地独立学习。因此,大人一定要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不要怕孩子出危险,不要怕孩子做错,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孩子只有通过自己实践,才能够学会独立,才能够自己去处理自己的生活,使生活成为自己的事情。

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自然发展,这样更有助于发挥他的独立性。法国启蒙运动之际,著名的启蒙学者兼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尔》中详尽阐述了他的教育观点。在书中他主张教育要适应儿童自然,反对压抑与摧残儿童的天性,号召“回归自然”,在他看来,自然人首先是以天性为师,而不是以人为师,从而与“人所形成的人”是有区别的。自然人作为社会的新人,是大自然培养出来的,是生活在社会中的自然人,他不被欲念、偏见、权利所指引,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心去想,用理智去判断,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卢梭的教育观点尽管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十分重视对孩子进行独立性培养,她认为,孩子自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主张尊重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父母要放手让他们在活动中发展。她认为,教育者应成为孩子发展的观察者、引导者、援助者。蒙台梭利这一观点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做父母的可以包办孩子的一切,甚至于替孩子写作业,但是不能代替孩子长大,更不能代替孩子去参加工作和面对社会的各种竞争。所以,孩子最终要离开父母的怀抱,靠他自我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去努力去奋斗……可见独立性对个体的终生发展是多么重要啊。

未来社会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社会,这种竞争是残酷的,充满惊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竞争原则。既然是适者生存,那适应社会、适应环境,就成了一个人行为的导向。这是社会衡量人成败的准则,同时决定了人们的发展方向。

让孩子自然成长,自己解决生活中突然出现的各种困难,可以让他的独立性得以发挥。其实,早在古时候,人们就很重视自然教育。高考状元谭金权在对母亲的评价中提到的《种树郭橐驼传》,就说明了这一点。作者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写道:

郭橐驼是个驼背,专门种树,技术高明,富豪人家都争相雇佣他,其他种树的人都偷偷地仿效他的技术,但没一个比得上他。有人问他,他回答说:“我只是顺着树木的自然规律,让它按照自己的本性生长罢了,树木的本性是:它的根需要舒展,培土需要均匀、腐熟,土为它筑的土围要结实。这样做完之后,不要再去动它,也不要挂记在心上。栽培的时候,要像抚育孩子那样细心,栽好了就要让其自然生长。所以,我只是不妨碍树木自然生长的本性罢了,并不是有能力使树木长得高大而茂盛;只是不损伤它的果实并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使它的果实结的又早又多。别的种树人就不是这样,栽树的时候,树根卷曲不伸展,培土不是太多就是太少。即使有人栽树不是马马虎虎,但对树又爱得太过分,担心得太多,早上看过后晚上又去摸,已经离开后又回过身去看了又看,甚或去抓破了它的皮,看看是活了还是死了,摇动它的树干看看栽得是松还是紧,使树一天天背离了它的自然生长习性。虽然说是爱护它,实是害了它;虽说是担心它长不好,实是仇视它……”

不要刻意地塑造自己的孩子。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大人有什么理由强制孩子非得服从你的意志呢?古人云:“寄言立身者,勿学柔弱苗。”它告诫我们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不要像那些依附攀缘的寄生植物,经不起风雨的侵袭,而要像独立向上的小树,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长为傲立挺拔的参天大树。而我们需要的也正是一个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行为的孩子。华服美食不是爱,包揽替代也不是爱。让我们放开孩子的手脚,收拢起庇护幼儿的羽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面对解决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吧,相信他们一定会在冲破困难中变得坚强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更好的去生存。

状元档案

姓名:周楠

年龄:21

专业:工程物理

特长爱好:读书、演讲、唱歌

籍贯:浙江

高考成绩:698分

座右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状元母亲基本资料

姓名:赵晶虹

年龄:46

教育程度:大学

职业:医生

特长爱好:读书

记者:在培养孩子过程中,您认为什么是最重要的?

母亲:独立能力。特别是在现代这个发展快的社会,要想让孩子毕业后在社会上生存,就必须让他过早地独立。我们的家庭条件应该说是很好的。但是我和她爸爸总是给她创造各种条件来锻炼她。上初中时,我们故意为她选择了远郊的住校中学,这个中学每个月才回家一次,平时生活和学习完全靠她自己。

状元父亲基本资料

姓名:周森

年龄:49

教育程度:硕士学位

职业:公司经理

特长爱好:旅游

记者:在生活中,您最注重在哪方面教育孩子?

父亲:从小到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放在培养她的独立能力上。我觉得,只有让孩子独立,她才能独立学习,这比天天督促她学习要实用得多。

记者: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您的家庭条件那么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的?

父亲:一句话,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创造一种条件:她上中学时,每到假期,我们会把她送到农村的亲戚家,让她和亲戚家的孩子一起下地劳动;上高中后,一放暑假,她就要到我公司打工,先是负责打扫各个部门的办公室,后来她自学电脑,五笔打得很快,我让她做办公室文员。她上高中的零花钱,家里一分没给过,都是她打工挣的。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她锻炼,是对她独立能力的最大提升,这样也好让她懂得只有通过自己劳动得来的果实,才是最有价值的。同时也让她悟出,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创造一种条件,让孩子独立去锻炼

别人大多是不足以依赖的,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拿破仑

随着各行各业的人才的增多,就业竞争显得异常激烈,每一个行业,都充满挑战,要想在这种残酷的环境下与时代合拍,需要的将不再是单一的、仅限于学识丰富的才子们,时代竞争的机制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成功地生存于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在各方面都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这样的人才,首先具备的就是较强的独力能力的素质。

然而,生长在生活水平渐渐提高的80年代后的独生子女,由于他们是家中的独子,来自四位老人和父母的宠爱,让他们养成了处处以自己为中心的依赖心理。优越的家庭条件,让他们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从出生到长大,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什么都不用愁,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劳动的习惯。在父母看来,成绩高于一切。但今天大量的事实证明,高分低能的孩子别说立足于竞争残酷的社会,就是在大学校园里,也是一个不能独立、让人看不起的人。

网上曾经有这样一则新闻:省城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学习成绩很优秀,然而在生活上却经常遇到麻烦。班里搞卫生突击检查,班主任点他的名字,原因是被褥太脏,衣物凌乱。在人际关系方面,他更是四处碰壁,经常与同学发生口角。幸好他的父母每星期都会从家里开车来看他,帮他带来换洗的衣物,同时嘱咐他寝室的同学帮忙照顾他。老师们对他的评价是:学习能力突出,但是将来真正踏入社会恐怕会遇到麻烦,因为他独立生活能力太差。

在大学校园里,这样的例子多不胜数,如大学生雇保姆,甚至让家长亲自上阵,在学校附近租房子照顾这些“天之骄子”的事例在高校中随处可见。“独立性教育的缺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山东师范大学张小永副教授说道:“对孩子的独立性教育对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成功立足极为重要,但许多家长却没有意识到独立性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犯了很多不该犯的错误,到孩子长大后又埋怨孩子永远长不大,总让做父母的操心。”

我们知道,如果小鸡在母鸡的翅膀下成长,永远也不可能自己去觅食;如果小鹰只是在老鹰的呵护下长大,是永远也不能翱翔天空。同样的道理,孩子只是生活在父母的怀抱里,没有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无法做到自理、自立,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对以后的发展将非常不利。

给孩子创造一个锻炼的条件,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开始。清华高考状元周楠的父母培养女儿独立的秘诀,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创造条件来锻炼。有人会问,周楠时间都安排在打工劳动中,那她什么时候学习啊。下面让周楠回答这个问题:

妈妈第一次送我到农村的亲戚家参加劳动时,是我参加完中考后,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因为我喜欢古诗词,对诗人描写的田园生活充满向往。但是,我的新鲜劲很快被枯燥乏味又脏又累的农活淹没了,每当我在烈日下和亲戚家大学放假回家的表姐到地里锄草时,汗水就顺着额头流下来。为此我郁闷了好几天,但是,我在劳动中得到不少乐趣,那就是,随时都能看到蔚蓝色的天空,还能享受到以前看也不看的农家饭原来这么美味可口。在亲戚家住的那段日子,我真正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涵义。

就是这段田园劳动的日子,让我深深地懂得生存的诸多不易,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求学时光。每到晚上,我都要把表姐高中的书拿出来预习。我感到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其实就是学习。上高中后,我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学习之余,我还阅读不少书,最喜欢看米兰·昆德拉、安东尼奥尼、福克纳的文章,对李白的诗情有独钟。有时也弹吉他、练练书法。高二时参加演讲时,还拿了个全区二等奖。

上学后我每次进考场,妈妈都对我说:“独立决定成败,楠楠,我相信你会考好的。”

长这么大,父母从来没有把我当小孩看过。我喜欢旅游,上中学后,只要我想去的地方,他们从来不阻拦,总是很放心地让我跟着旅行团或是同学朋友去旅游。这样的锻炼很重要,让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思维习惯。

非常感谢爸爸妈妈,为我创造了这么好的锻炼条件,让我的求学路变得绚丽多彩!

周楠在父母刻意创造的条件下,独立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其实,孩子都喜欢自己来支配时间,喜欢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更喜欢独立学习,可是孩子的时间经常被大人占满,所有的事被大人代替做了,这就失去了表现独立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从周楠的例子中,我们发现,孩子都渴望独立,呼唤独立,他们希望父母给自己创造条件,让自己在独立活动中发现和认识自己。现在,独生子女的很多问题,大部分出在父母那方面。是父母不健康的教育,强化了孩子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中心主义。所以,有人称独立教育是千古不变的教育课题。

周楠的母亲是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同时也是一位懂得教育孩子的母亲。在采访中,提到对女儿的家庭教育时说道:

任何人都应该有独立性,但独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养的,有不断确立与增强的过程。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要做适当的保护,但不要用自己过度的爱、过分的保护成为阻碍孩子成长的绊脚石。因为在过分的保护背后,会使孩子丧失表达自己要求的能力,丧失许多锻炼成长的时机,孩子要成长,需要的是帮助,同样需要一些自主权和自由度。我归纳为两条原则:该放手时要放手,该出手时才出手。

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还算不错,她爸爸开着一家效益不错的公司,因为工作需要,我家有一部私车。但是这车他爸爸除了在工作时用外,平时带孩子出门,一家人都是做公交车。生活中的伙食,也很简单,因为我是医生,比较注重营养搭配,饭桌上的蔬菜多于肉类。而且家里还有个规定,除非家里来贵客,否则绝不到饭店吃饭。

我们做家长的这么做的目的,并不是出于节省,也不是吝啬,而是为女儿创造一个条件,为了培养孩子的独力能力,我让她整理她自己的小天地。让她自己安排双休日。自己的零花钱该怎么花等等都由她自行设计、自己规划。我从不干涉孩子零用钱的花法,这里还有一个培养孩子学会理财的问题,让她把钱积攒起来买东西。有的拿钱资助给困难同学……这对孩子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所以在零用钱的使用上,大人应该给孩子自由,这样不但增强了孩子的自我意识,也养成他们的独立判断能力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当然,孩子拿了零用钱去作不正当的事情,那就另当别论了。另外,家中进行重大决策时,我们也经常征求她的意见,这样可以培养她独立思考的能力,千万别小看生活上的事。如果一概由父母决定,孩子缺少自己作决定的机会,将会渐渐丧失自主、自立的能力。

孩子上初一住校时,包括孩子的爷爷奶奶在内的许多亲戚,都反对我们把十二岁的孩子送到住宿的学校。理由是孩子太小。我把这事说给她听,并用坚定的口气说:“楠楠,我相信你能行!”她听了,笑着说:“妈妈你就放心吧。”

女儿刚住校那阵子,我们隔三差五地去女儿学校。每次都是在校门口站着,也不让女儿知道,只是隔着校门往里看看。

女儿果然不负我们的期望,第一个月后她回家,高兴地对我说:“妈妈,我胜利了。”接着她说起班上有一半多的同学,在不到一周时给父母打电话诉苦,父母就去学校看他们;有的孩子没熬到一个月,就被父母接回家了;这次回家,她说很多同学把没洗的衣服打包带回家让父母去洗。“妈妈,我的脏衣服都是自己洗的。这次回家也是坐公交车回来的。”女儿自豪地说。

女儿再次回校,我执意送她到校门口,看到很多孩子都是父母开车来送。看到父母们依依不舍的样子,孩子可怜巴巴的样子,再看看笑着和我说再见的女儿。我欣慰地笑了。

周楠的父亲是一位成功的创业人。但是,生活中的他,却极其节俭,对独生女儿的教育,他采取的是尽可能为女儿创造锻炼独立的条件。他说:

孩子在人生中要战胜自己的自卑、要学会勇敢面对挫折,自由高飞,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需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打开他们心中那一扇独立的大门。

女儿第一次给我打工是她上高一时的假期,第一份工作是打扫公司的办公楼,月工资300元。她上班那天,起得很早,吃过早饭后就坐公交车上班去了。我曾抽空出来看她,望着女儿那瘦小而忙碌的背影,我的心酸酸的。

当天晚上,她妈妈问她累不累,女儿说:“累,特别是和王阿姨(公司保洁)抬垃圾筐时,我的胳膊都累酸了,现在还疼呢。半路上我想休息,但看到王阿姨不怕累,我也就坚持下来了。”

听了女儿的话,我鼓励她说:“楠楠,你是爸爸最棒的女儿。”

现在女儿已经就读于清华大学,前一段时间她打电话时,对我说:“爸爸,我是我们宿舍的舍长,室友们全票选举。”

高考状元周琳的父亲说:我认为,孩子只有学会了独立,才能独立学习。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抓紧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首先要充分相信孩子,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

高考状元刘梅的父亲说:孩子独立能力差,归根结底是父母错误的观点导致的。他们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余的都不重要。我常对小梅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不要寄希望于任何人。有句古话叫:靠墙靠倒了,靠人靠跑了。在生活中,最可靠的人是自己。我们家境不好,这样正好给女儿提供了锻炼的条件。

高考状元魏小青的父亲说:现代的独生子女在家里,只有一个位置——接受关怀、接受保护、接受给予。他们的位置决定了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他们不可能跳出这个位置去看周围的人和自己,主动想着关怀和给予别人,更别说让他们独立去做事情了。所以,对独生子女进行独立教育,光凭口头上说,不亚于纸上谈兵。现代社会给各个行业的人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竞争机会,一个不能独立的人,学习成绩再好,走上社会后,最终会被淘汰的。

孩子高考那几天,班上有的同学是父母全程陪着;有的是车接车送。她还像以前上学那样,骑着自行车参加高考。高考回来后,我们也尽量不问她考试情况如何,而是由她自己向我们汇报,我们做的工作就是鼓励她。那几天,有亲戚来我家,看到女儿和我们一起吃家常便饭,然后像上学一样骑着自行车参加高考,奇怪地问:“你们这做父母的,孩子高考也不请几天假陪陪。”她妈妈说:“从小就这样,她自己的事自己干。”

现在上大学的女儿仍然保持着她上中学时的习惯,每天早早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