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2:03:21

点击下载

作者:黄冠豪

出版社:西南财大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研究

中国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研究试读:

摘要

本书研究城市公共品的需求表达问题,遵循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按照文献梳理、概念界定、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政策设计的研究路径进行。

本书共八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书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与工具、篇章安排、研究中的贡献与不足。

第二章讨论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章讨论了城市公共品概念的形成与发展,将本书所研究的城市公共品界定为基于城市空间范围内有效的或基于户籍原因而仅被城市居民享有的所有公共品的总和;通过对理性“经济人”行为动机、异质性及有限理性的分析,确定有限理性经济人假定应是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研究的基础;通过对效率标准与效率实现途径的分析,提出在公共品市场这一典型的存在扭曲的市场上,社会合意的最大化配置的公共品水平应依据次优理论及“准帕累托社会改进”法则,结合帕累托原则与补偿标准,通过公共选择的方式来达到。

第三章分析城市公共品需求的层次、位序与供给满意度评价。本章首先分析了城市公共品需求的层次演进规律,并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城市公共品需求的层次特征;其次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品需求位序与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评价。

第四章讨论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的构成与运行机理。本章在对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构建了由退出-呼吁(exit-voice)子系统与供需决策子系统构成的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并对退出-呼吁机制中个体意愿的表达、传递与供需决策系统中居民需求意愿的识别、汇总、整合与反馈的内在逻辑进行了分析。

第五章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居民公共品需求表达的退出-呼吁机制运行情况。本章通过对我国城市居民公共品需求的呼吁行为与退出空间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城市居民公共品需求的个体意愿表达与传递中的问题与原因。

第六章实证分析我国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的供需决策运行情况。本章通过对政府供给与准市场供给下供需决策机制的规范与实证分析,揭示了两种决策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第七章提出完善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的有效途径。本章分别从需求方与供给方两个角度对如何促进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的意愿与效果,完善需求表达机制进行了探讨。

第八章为结语。本章对本书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与已有的同类研究相比,本研究对公共品需求表达领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构建了由退出-呼吁机制与供需决策机制组成的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公共品本身是一个跨学科的话题,因此,笔者摒弃对公共品需求表达要素的孤立分析,借鉴跨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了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以此分析我国城市居民对公共品需求的表达与传递行为,研究城市居民公共品需求意愿的整合、决策的形成与供给组织的反馈等。由于国内对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方面的系统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状态,迄今也没有一个成熟的分析框架,故本书进行了一次探索性构建。

第二,从需求表达与供给反馈两方面全面、系统地分析了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本书通过对呼吁行为、退出空间的分析,揭示了城市居民在公共品需求的个体表达、传递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原因;通过对政府供给与准市场供给下的供需决策方式的分析则揭示了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在偏好汇总、供给回馈等方面存在的缺陷与原因,进而从供给方与需求方两个角度探索如何完善城市公共品需求意愿的揭示与反馈机制,尝试破解公共品供需失衡问题。国内文献尚未对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情况做出更为全面、系统的分析。

第三,对我国城市公共品需求的层次、位序与供给满意度评价进行了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收入的增长,居民公共品消费需求表现出层次演进的特征。本书通过对恩格尔系数的长期变化趋势的分析揭示了我国城市公共品需求的层次特征;利用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公共品需求位序与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度评价。同时,本书也对现有入户调查数据进行了较深入的挖掘,以尽可能地“让数据说话”。

由于受视野与研究能力的限制,加之入户调查数据的获取较困难,现有数据尚不能完全满足研究所需。故本书对城市公共品的需求表达只是探索性地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并在有限的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分析,有待改进、完善与补充之处还有很多。主要如下:

第一,由于数据原因,分析的深度还有待加强,现有的分析效果也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对城市社区这种基本而重要的“俱乐部”形式没有给予与其在公共品供需中的地位和重要程度相当的关注,实为一个缺憾。

第二,公共品需求表达本质上是人们的行为模式问题,公共品实验是分析、探究公共品需求表达问题的一个重要的、很有价值的方法,它在验证传统的公共品理论,探索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及如何解决公共品供给与需求表达问题上都有很好的洞见。由于时间与文章结构的安排,拟议中的公共品需求自愿表达实验部分未能在文中体现。

关键词:城市公共品;需求表达;需求偏好表达;退出-呼吁;决策机制

Abstract

There are obviously different structures, sizes, supplies and demand mecha-nisms between urban public goods and rural public goods. At present, existing re-search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supply of rural public goods, while the analysis of needs is very little. The article will explore the demand of urban public goods. Following the basic idea of social science empirical research, we make an inten-sive study of the deman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in the aspects of literature re-view, definition, theoretical analysis, empirical research and policy design.

The paper is built up by eight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general introduction, mainly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literature review, research content and methods, structure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ublic goods demand. It dis-cusses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public goods.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ractice of urban public goods, the urban public goods are defined as all public goods enjoyed only by city-dwellers in the scope of urban space or household regist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ehavior motivation, heterogeneity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of"a rational economic man", we think the assumption of e-conomic man is the most basic research methodology for public goods. After the study on the efficiency standards and realization way, the maximization of social satisfaction with the level of public goods should be based on the second-best theory, the quasi-Pareto social improvement rule and the compensation standards by the way of public choice.

Chapter Three makes analysis of the hierarchy, rank and suppl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city public goods. Firstly, it explores the evolution rules of the de-man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in income level and reveals the hierarch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man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in China by analyzing the dynamic change of the Engel coefficient; then it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ank of the de-man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and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urban public goods supply in China by employing the household survey data.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operation of the demand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he urban public goods. On the foundation of analysis of the demand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he urban public goods and the system theory, it constructed the demand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he urban public goods consisting of the exit-voice subsystem and supply-demand decision-making subsystem. Then it analyzes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expression and the transmission of individual will in exit-voice mechanism and that of the identification, aggregation, integration and feedback of residents′will.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xit-voice mechanism empiri-cally. Through analyzing urban residents' appeal actions and exit alternative of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in China, it reveal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expres-sion and transfer of individual will.

Chapter Six analyzes the operation of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of de-mand expression of urban public goods in China empirically. Through setting forth the ope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quasi-market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ca-nonically and empirically, it revealed the question with two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s and the causes.

Chapter Seven proposes an effective way to perfect the expression of urban public goods demand. It discusses how to promote the will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expression of urban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will from the demand and the supply respectively, in order to optimiz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he demand.

Chapter Eight is a conclusion, which summarizes the principal content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foresees the future research.

The innovations of this paper are:First, it constructs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he nee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Public goods in themselves is an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therefore, abandoning the isolated analysis of the elements of demand revelation for the urban public goods, I draw on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build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he deman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to analyze the expression and transmission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deman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researches the integration of willingness, decision-making and the feedback of supply organization. As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expression mechanism of the need for urban public goods is in vacancy and so far there has been no mature analytical framework, so this article tries to explore the field.

Second, it carries out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expression of the urban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By analyzing appeal behavior and exit space, it reveals the status and problem cause of the in-dividual expression and delivery of urban residents' need of public good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upply of government and the demand and supply decision-making under the quasi-market supply condition, it reveals defects and other causes of preference summary and supply feedback of the urban public demand expression. Domestic literature has not seen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of the demand expression for public goods.

Third, it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ank, order and supply satisfaction degree of urban public goods demand. Residents' public goods demand is characterized by hierarchical evolution with consumption and income growth. By analysis of the Engel coefficient in the long term, it reveals the hierarchical feature of the trend of urban public goods demand; by household survey data, it analyzes the needs order of urban public goods demand and the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of supply of public good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lso implements a in - depth exploitation of household survey data available, "making the data speak" as much as possible.

Due to the restraint of visual field and research capacity, as well as the limi-tations of research and data acquisition, some disadvantages remain as follows:

First, survey of supply and demand of urban public goods is not perfect, and due to the limits of incomplete data as well as the limits of author, several analy-ses in the plan haven' t been put out, and the analytic result is also dissatisfactory. For the same reasons, proper attention to city community, "club", has not been paid. The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of public goods is not deep enough, either.

Second, the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reflects essentially people' s behavior pattern and the experiment of public goods is an important and valuable way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It has very good insights in veri-fying the traditional theory of public goods and explor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people' s behavior and how to resolve the expression of public goods supply and demand issues.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ime and paper' s structure, the experi-mental part of the voluntary expression for the demand of public goods is not man-ifested in the text.

Overall,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urban demand for public goods mechanism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there is still not a good analytical framework. The author has carried out a trial research, in which the shortcomings will be researched further in the future.

Key words:urban public goods; demand expression mechanism; demand preference expression; exit-voic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1绪论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人类活动的交集产生了彼此间的“公共”问题,社会越发展,分工越细化,人类互动越频繁与复杂,人们所面临的“公共”问题也就越来越广泛和重要。公共需求产生了公共利益,而公共品则是公共利益的载体。

公共品问题如此重要,然而,人们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却一直持有悲观态度。从亚里士多德关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务通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的感叹到休谟的“公地排水”问题,从哈丁的“公地悲剧”到奥尔森提出的集体行动的困境,人们在处理公共品问题上陷入了“囚徒困境”的博弈之中。古典框架下的经济学分析认为出现这一困境的原因在于理性“经济人”基于自利的效用最大化下的计算所采取的“搭便车”行为,这种非合作性选择导致了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在改善公共品供给状况的尝试中,人们最初认为依靠政府强制性来提供是一种有效的公共品提供机制,但“政府失灵”的客观存在及人们对公共品性质认识的提高使人们的目光转向了私有化的市场制度,试图通过建立可交易的明确的私有产权制度来打破困境,提高公共品的配置、筹资及分配效率。美国学者埃莉诺·奥斯特罗姆通过对人类社会中大量存在的公共池塘资源(the Common Pool Resources)使用情况的研究,在国家(集权)和市场(私有化)解决方案之外提出了“自主治理”模型。在实践中,人们也发展并提出了基于“第三部门”理论的志愿供给机制。这些机制在改善公共品供给状况的同时,也都存在各种不同的局限性。

需求是供给的前提,满足需求是供给的目的。在私人品市场上,个体的消费需求决定了供给;在公共品问题上,需求同样应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对私人品而言,通过市场机制,个体基于效用最大化分散决策,分别表达自身对消费品的需求,而厂商则基于利润最大化的目的,对消费者的需求做出反应。通过消费者之间及厂商与消费者间的竞价,消费者获得产品与服务,生产者获得成本补偿与利润。在完美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与市场供给以这种方式自动实现了均衡,私人品消费的配置问题、筹资问题与分配问题也随之解决。而对于公共品而言,由于它所具有的集体消费的特征,这使得公共品的需求表达表现为集体选择过程;而由于公共品通常与人们的基本权利相关,这使得即使是在市场提供公共品的情况下,政府也不能以自由市场之名放任厂商逐利,减少自身职责。这意味着即使是在市场机制下,基本公共品的需求表达也往往不是完全的自由交易或等价交易。公共品需求表达的特殊性使供需均衡成为一个难题,不管在哪种供给机制下,都能观察到许多公共品供需间的非均衡与不公平问题。

然而在国内的研究当中,公共品的需求及需求表达问题研究完全被淡化了,被大量的公共品供给研究所淹没。而其中,又以对农村公共品的研究居多,对城市公共品研究得极少。就我国而言,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市与乡村在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生活质量方面都有很大的差距。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174.65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5 153.17元;2003年我国城镇人类发展指数达0.816,而农村为0.685。城市的现代(公民)社会特征越来越明显,而农村则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摆脱宗法社会的特征,而城市的管理体制与农村也有较大区别。在这种情况以及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研究我国城市公共品的供需问题,尤其是研究我国城市居民的公共品需求表达问题,分析现状,发现不足,寻求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而这种尝试本身,也可被视为是对城市化进程基本结束后的公共品问题所做的一个预研究,从而具有了一定的前瞻意义。1.2文献综述1.2.1 国外研究

公共品供求均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需求,需求是供给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才能使供需达到均衡状态呢?萨缪尔森(1954)从帕累托效率角度提出了公共品局部均衡模型,要求在公共品的最优供给水平上,所有人从公共品上得到的边际效用之和应该等于生产这种公共品的边际成本,即均衡点在社会总需求曲线与社会总供给曲线的交点上。公共品的总需求是通过对个人需求的垂直相加获得的(Bowen,1948)。要画出这些个人的需求曲线,必须假设每个人都准确说出他为公共品消费所愿意支付的成本,即人们不存在任何机会主义行为以隐藏自己的偏好,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萨缪尔森认为,均衡分析中的社会需求曲线只是一条“虚假的需求曲线”,发出了“偏好表露问题难以实现”的评论。但他也认为在完全信息的假定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可以把消费者对公共物品的偏好传递给政策制定者。不过,信息不对称才是真实世界的常态,如何在信息非对称的条件下,促使人们真实表达对公共品的偏好,揭示公共品的真实需求呢?从20世纪50年代起,经济学家开始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1.2.1.1 需求表露课税

从机制设计的角度来说,有可能通过设计一种激励兼容的税制,使说真话即表露真实偏好成为每个人的主要策略。

1.克拉克-格劳维斯税

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个人有隐藏私人真实偏好信息的动机,维克里(Vickrey,1961)最早对如何促使人们表露自己真实偏好的机制进行了研究。为了获得潜在购买者对于某种不可分割的单件商品的真实估价,他设计了一个密封拍卖程序,要求每位潜在的购买者把他的出价放在一个密封的信封中,规定该商品将卖给出价最高的人,而售价是仅次于最高出价的那个价格,维克里将这种方法称为“第二价格法”。理性的计算表明,每个潜在购买者的最优策略就是按其真实估价(偏好)报价。显然维克里的第二价格法具有个人激励相容性。

维克里的“第二价格法”中投标获胜者支付的价格实质上等于这个人的行为对其他参与者造成的机会成本。如果某人不是最高出价者,他就买不到这种商品,也就不会给社会中的其他人造成成本,当然他也不用付出代价。但如果他是最高出价者,他就会购买到那种对社会中的其他人也有益的商品,这种行为的机会成本就是第二最高出价者对这种商品的估价,这也正是胜者所要支付的价格。

是否可以设计一种激励相容的税制或支付制度,使得表露真实偏好成为每个人最好的选择呢?受维克里的第二价格拍卖方法的启发,经济学家提出了“外部性税”的思想,以此作为诱使人们表露其真实偏好的手段。克拉克和格劳维斯最早提出了这一思想,因而现在常把这种税称为克拉克-格劳维斯税,有些文献把其称为克拉克-格劳维斯-维克里机制。在这一机制里,个人i的税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i在总成本中的平均份额;二是当i未提交公共品为其带来的效用值时,除i以外其他人获得的社会收益与i提交公共品的效用时该收益的差额,这其实就是i提交的偏好对其他人(或说是社会)造成的机会成本,也即i的决定产生的外部性。这是附加在其他旨在为公共品融资的任何税种之上的一种税,也是一种个人激励相容税制。

这虽然是一个解决“搭便车”问题的天才方案,但并未能真正解决问题,理由在于:①若部分人结盟,则可提高他们的联合效用,贝内特(Bennett)与科恩(Conn,1976)曾有论述。即克拉克-格劳维斯税制虽具有个人激励兼容性,但不一定具有群体激励兼容性。②这一机制对外部性强加了税收,将导致预算盈余。若将盈余退还给人们,每个人会意识到他的汇报影响到超额收入的数量,从而影响到退还的量,那么激励就会被改变,激励相容不能被保证,诚实的动机会丧失。若废弃或浪费掉这些超额收入,符合效率要求的公共品数量将得以提供,但经济活动将在生产可能性边界内进行。还有一种可能是政府能对公共品最佳需求量进行相当精准的预测,那么浪费的数量会最小化,但这只是一个天真的想象,因为如果能够做到准确预测,也就不需要设计任何的需求显示机制了。

2.格罗夫斯和洛布(Groves & Loeb)机制及其他

在格罗夫斯和洛布机制里,个人i的税赋是公共品的供给量减去除i以外的其他所有人从公共品中得到的效用之和。遗憾的是,虽然这一机制具有激励相容的结构,有公共品的帕累托最优供给,但存在的一个威胁是,这一机制无法保证预算平衡,从而会导致这个机制产生问题。

作为一种改进,格罗夫斯和利亚德(Groves & Ledyard)设计了另一种更加复杂,也更加不直观的激励相容的机制,可以产生帕累托最优供给,并做到了预算平衡,但由于它所依赖的假设条件无法被保证,它对于策略性行为无能为力。

这些机制设计虽然在推导上很严密并在逻辑上很诱人,但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缺点限制了他们的实用性。其一,太复杂。对于经过训练的经济类专业的人员来讲,理解这些机制尚且需要一定的进程,何况对于大量的一般人群。而当人们遇到一个不能理解的机制时,很难以可预期的方式做出反应。对此,约翰·利奇(John Leach)以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为例进行说明。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佛罗里达州棕榈滩县在计算选票时发现,该县几千名选民无意中把选票投给了一个冷门的候选人,同时有近两万选民因为选了多个候选人而导致选票无效,以致影响到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这说明一个成功的体系设计必须非常简单。Davis 和 Holt(1993), Alston 和Nowell(1996)也指出,太过复杂的机制不适用于田野环境下的实际应用。实用主义要求的是一个简单、易于理解的一次性的机制(One-shot Mecha-nism)。其二,限制这些机制实用性的原因是,当机制涉及的决策人群规模很大时,人们就会意识到他们每个人的决定对其税收支付和公共品数量的影响很小,甚至于微不足道,这时,人们就不大可能保持非常认真的态度对自己的汇报做出很大的努力,因为个人决策也并非不需要付出成本。这时,人们会由于懒惰而非狡猾的策略性行为而变得不诚实,真实偏好无法得到显示。1.2.1.2 蒂布特(Charles Tiebout)模型——“用脚投票”理论

Musgrave(1939)、萨缪尔森(1954)认为,在公共品的支出水平上不存在“市场解”。蒂布特在《地方支出的纯理论》(1956)一文中强调了个人在选择社区时的重要性,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蒂布特指出大多数公共品都是地方性的,由地方政府提供,他认为Musgrave和萨缪尔森的分析对于全国性公共物品是适用的,但不适用于分析地方公共物品。在地方公共产品中人们显示其个人偏好的机制是“用脚投票”。不同的社区(地方政府)提供不同的公共品-税收组合,居民对这些不同的组合进行选择,以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居民的流动性带来社区(地方政府)间的竞争,一旦社区(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品-税收组合不能满足居民要求,那么居民就会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迁移到自己满意的地区。社区(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品,而居民以税收形式支付成本,通过居民的自由流动、进入或退出,构造了一个类似私人商品市场的分权决策与交易机制。居民通过自愿选择社区并以税收表达了偏好,而社区(地方政府)则如厂商一般为了吸引居民而进行竞争,这不仅能够导致公共品数量上的帕累托最优,而且有利于促进社区(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品时效率的提高。具有相同或相近消费偏好的人们会逐渐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以共同的公共品消费需求和税收组合为基础的社区,均质社区就会在均衡时形成。这一观点也被称为地方公共服务的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然而这一模型的建立需依赖一系列严格的前提假设,包括居民流动成本为零、完全信息、足够多的社区、不存在就业机会限制及一次性总额税等。这些假设构成了Tiebout模型的基础,但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萨缪尔森认为,人总是喜欢变化,他们宁愿支付部分福利成本而生活在一个与自身不那么相符的社区里。缪勒认为,如果不同人的不同品位都要得到满足的话,那么需要的社区数量将变得很大。在他所2举的一个例子中,需要101个俱乐部。即使能满足居民需要,差别化的社区却不能维持一个最优的公共品生产成本。

奥茨(Oates)认为,个人同时是两个社区的成员,一个是当地社区,一个是更大的全国性的社区。国家政府具有更高的权威。在多数规则下,两个社区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可能存在冲突,多数人可能发现削减地方政府的活动是必要的。因此,不能假设会出现一个自动达成内部一致的社区。

对 Tiebout 模型的另一个攻击来自一系列著作:布坎南和瓦格纳(Wagner,1970),布坎南和哥茨(Goetz,1972),弗拉特(Flatters, 1974),鲍德威(1979),阿克金森(Atkinson)和施蒂格里茨(Stiglitz, 1980)。他们提出,社区之间的自由移动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假设有A和B两个社区,二者唯一区别在于A面积稍大于B。二者生产同样的地方性公共品,移民无成本。由于A的劳动边际产出大于B,将引起劳动力由B向A移动,直至二者要素报酬相等为止,这种移动是有效率的。随后,由于A区人口更多,面对同样的公共品,其人均税收负担就低于B区,A区居民就有了更大的消费者剩余。这会引发第二轮由B向A的移民,这种移民是非帕累托最优的。当然,也存在针对批评本身的反对意见,使这些批评失去了很大力量。

Howard和Janet Pack(1978)用收入作为对地方服务的需求近似值并进行研究,发现社区中的居民对地方服务的需求表现出太多的差异性,从而不能与Tiebout模型相一致。他们同时对Tiebout模型中社区同质化观点提出质疑,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不同偏好的人倾向于混杂地居住在一起。

也有很多经济学家如 Hamilton 和 Oates等致力于检验、修正和完善Tiebout模型,以增强Tiebout模型的解释力。Oates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在赞扬Tiebout模型及其重要价值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对模型提供了经验检验,对模型的修正完善也做出了贡献。Hamilton(1975,1976)则通过分区上的限制试图解决Tiebout模型中的“搭便车”问题。他在Tiebout假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假设:①地方政府通过地方财产税为公共服务筹集资金;②每个社区通过立法实行分区上的限制。如果不消费至少某一最低数额的住房,就没有资格在本社区居住。如果让这一最低数额等于高收入居民的消费水平,那么低收入移民们在对于居住地区的选择上,无法成为高成本地区的公共服务的“搭便车者”。由于Oates与Hamilton两人对于Tiebout模型的推进与完善,人们也把Tiebout模型称为Tiebout-Oates-Ham-ilton模型。Hamilton之后,Fischel(2000)继续研究了分区问题,讨论了“重新分区”和“过度分区”问题。1.2.1.3 通过可观察到的市场数据间接揭示方法

此方法也称为显示偏好法,是通过对可以观察到的存在市场的私人产品的需求情况进行研究,来揭示人们对没有市场的公共品的需求的方法。使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是对该公共品的使用必须依赖与该公共品存在一定关系的私人品的消费。穆勒将通过可观察到的市场数据揭示法所依赖的公共品与私人品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弱互补性”。具有弱互补性关系的公共品和私人产品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如果消费者对这种私人产品的需求是零,那么其对这种公共品的需求也为零。”弱互补性用数学形式表示如下:ii

其中,q为第i种公共产品,c为第i种私人产品的消费量,μ为效11用函数。这里的公共产品q与第1种私人产品(c=0)具有弱互补性。

Bradford和Hildebrandt(B-H)提出的“需求相互依赖”条件在本质上与弱互补性条件是一样的。“需求相互依赖”条件是指一些公共品与特定的私人产品具有互补性,当消费者不消费这些有互补性的私人产品的时候,公共品的价值为零。如公共道路与交通工具、公共电视节目与电视机等。另外,穆勒与B-H分别提出的另外一个条件也非常相似,目的都是保证市场需求不受收入分配的影响。穆勒提出的条件是所有消费者的边际消费倾向相等,B-H的假定条件是收入效应为零,即消费者对私人互补品的需求与公共品的边际价值独立于收入水平。

弱互补性条件在实际中主要用于具有使用价值(一般认为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使用价值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使用自然资源而得到的价值,与非使用价值对应)的公共品需求研究。基于弱互补性理论估算公共品价值的方法主要有交通成本法(Travel Cost Method, TCM)、资产选择方法。

1.交通成本法(TCM)

当一项产品或服务不在真实市场中交易时,很难显示它们的真实价值。交通成本法假设在休闲娱乐景点和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弱的互补性:如果旅游者不去保护区,那么就不会关心保护区所提供的服务。据此,通过相关市场的消费行为可以获得休闲娱乐景点的价值,如用于估价由于石油外溢使海滩关闭导致的休闲损失,或估价一条河由于水质提高而产生的休闲收益,这是一种非市场化的方法。由于模型是基于可被观测的行为,所以它只被用于估计使用价值。具体做法是通过调查数据确定休闲娱乐景点游客的旅行成本与旅游率的数学模型,进而推导出景区的游憩价格需求函数,依此计算消费者剩余,加上景区在预期市场上表现出来的价值,其和可作为景区游憩价值。它的应用可分为评估单一地点的需求与多地点的需求两种模型。单一地点模型像通常的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函数,某人的“需求量”是其一个季节到某一景点的游玩次数,“价格”是到那一地点的旅行成本。价格的变动产生于观察到的人们居住远近的不同,住得越近价格越低,住得越远价格越高。如果随着到景点的距离增加,人们的旅行次数下降,需求函数就会向下倾斜。当希望评价一个或多个景点的特性变化引起的景点价值变动或评估同时对多个景点的需求时,需要用到多点模型,而随机效用最大化模型(RUM, the Random Utility Maximization)是最广泛使用的多点模型,也可分为个体旅行成本(Individual TCM)法及区域旅行成本法(Zonal TCM),前者因变量是个别消费者每年或每季的旅行次数,后者因变量是特定地区或地域居民到达景点的次数。前者更适合于本地的、经常会去的景点,后者更适合于远方的消费者不经常去的景点。

克劳逊(Clauson)和卡耐基(Knetsch)于1966年建立第一个TCM模型,是最早应用于环境服务价值评估的一种方法,相对于或然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也是争议较少的一种方法。TCM被视为是非市场估值中的成功方法之一(Smith,1993)①, Bockstael等人则认为其是用于计量游憩服务价值的最有效率的方②法。由于费用低廉,依赖的数据少,操作简单,结论比较可靠,因而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在西方,从研究案例的数量看,仅次于或然评

③估法。

TCM的缺陷或面临的问题在于:①TCM只能评价使用价值,无④法考虑非使用价值。②对有替代性的游憩商品而言,随替代性的增⑤强,以消费者剩余评价出的游憩价值将大大低于其实际价值。③关于时间成本的处理缺乏一致的标准,有的研究按现行工资(元/小时)⑥的1/4计算,有的按3/4计算,有的按1/2计算,还有些研究忽略不计。④由于TCM建立在分析游憩区出游率的基础之上,而出游率与区域的社会经济条件(收入分配、交通状况、民族风俗习惯等)密切相关,因此TCM计算出的消费者剩余并未反映用于游憩的公共商品的自身⑦价值,而是区域社会经济结构的一种反映。⑤当交通成本是为了达到多个景点而发生时,就存在一个联合消费的收益问题⑧(Clough&Meister,1991)。对于TCM应用问题的更为详尽的考察可⑨参考Freeman(1993)。

① Smith V K. Nonmarket 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An interpretive appraisal [J]. Land Economics,1993,69(1):1-26.

② 周慧滨,左旦平.旅行成本法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J].自然资源学报,2006 (2):489-498.

③ 具体应用参见:Greig P. The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n the Mulitple Use of For-ested Land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Outdoor Recreation [D]. Melbourne:University of Melbourne,1973.
Knapman B, Stanley O. A travel cost analysis of the recreation use value of Kakadu National Park [R]. Canberra:Resource Assessment Commission Inquiry, AGPS,1991.
Scoccimarro M. An Analysis of User-pays for Queensland National Parks:A Case Study of Green Mountains [D]. Queensland:University of Queensland,1992.
Herath G, Kennedy J. Estimating the economic value of Mount Buffalo National Park with the travel cost and contingent valuation models [J]. Tourism Economics,2004,10(1):63-78.

④ 陈应发.旅行费用法——国外最流行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估方法 [J].生态经济,1996 (4):36.

⑤ 陈应发 旅行费用法——国外最流行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估方法 [] 生态经济, (4):36.

⑥ 陈应发.旅行费用法——国外最流行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估方法 [J].生态经济,1996 (4):36.

⑦ 孟永庆,陈应发.森林游憩价值评佑的8种方法 [J].林业经济,1994(6).

⑧ Clough P, Meister A. Allowing for multiple-site visitors in travel cost analysis [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1,32(2):115-125.

⑨ Freeman A M. The Measurement of 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Values:Theory and Methods [M]. 2th ed. London:Routledge,2003.

TCM对其他公共商品的价值评估也有着借鉴意义,如Clark运用此方法研究了人们消费公共医疗服务所花费的交通成本,从而推导出人们对公共医疗服务的需求。

2.资产选择方法(Property Value Approach)

资产选择方法有时又称快乐定价法,其原理是通过比较不同环境下的资产价值来推断人们对该环境公共物品的支付意愿(即偏好)。Brookshire和Thayer等人运用了资产选择方法来评价洛杉矶盆地未受污染的空气的价值,他们通过比较不同空气清洁地区和空气污染地区房地产的价值来推断人们对未受污染的空气的偏好。在进行城市内公园或绿地游憩价值的评估时,这种方法也值得尝试。1.2.1.4 直接表述偏好法

直接揭示的方法也称为表述偏好法,主要包括或然评估法和心理学评价方法。

1.或然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公共品无法定价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存在一个交易市场,那么能不能建立一个模拟或假设市场,以诱导出消费者的偏好呢?在这一思路下,CVM通过一系列的假设问题,以调查、问卷等方式获得消费者的支付意愿(WTP, Willingness to Pay)或补偿意愿(WTA),即消费者愿意支付多少钱来获取某一公共品,或者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补偿才愿意放弃对某公共品的消费。这种意愿代表了偏好或需求,因此可以用来估计居民对公共品的需求函数,从而对某些种类公共品的价值及影响人们偏好的因素进行估计与分析,为供给决策或效率评估提供依据。或然评估法以消费者剩余理论为基础,并隐含了消费者偏好具有的替代性假定,也就是消费者从某一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效用可以用一定量的货币来替代。之所以称为或然评估法,是因为评价是在一个或有的或假定的市场中进行的,从受试者获得的估价服从随机分布。这种方法在国外环境物品的估价和环境政策评价中被广泛使用。CVM是一种直接调查法,又被称为意愿调查法,是目前西方国家用于评价没有市场价格的环境服务(如森林游憩等)中最流行也较为成功的方法。

1947年Ciriacy-Wantrup首先提出这一思想。1963年,Davis首次将此法应用于环境公共物品的游憩价值评估。美国环境保护局《清洁空气法案》及美国基础设施投资的成本-收益分析也采用此法。另有大批关于此方法的实际应用的案例,如1994年对肯尼亚国家公园野生动植物观赏价值的估计,1992年世界银行对墨西哥交通工具污染控制收益及汽油税的测算等。意愿调查法最初被用来评估自然资源或环境的非使用价值,后来也被应用于其他公共品或服务的价值评估。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使用直接的假想市场,避免了由于市场不完善对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具有作为需求估计基础的内容丰富的数据库,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该方法不仅能用于使用价值的评估,还被认为是唯一可用于非使用价值评估的方法,和TCM一起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流行的游憩价值评估方法,并由于其应用范围更广泛,被认为是公共品偏好表露与价值评估领域最具前途的方法。

但由于CVM评价依赖人们对假设问题的主观回答,而不是以人们的市场行为作依据,因此在进行经济评价时存在较多的问题,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如起点偏差、信息偏差、策略性偏差、假设性偏差,也称假想偏差、支付工具偏差及调查者偏差。Baron也用自己的经验研究对或然评估法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

针对关于CVM结果可信度及存在各种偏差的质疑,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BCDD)召集了一批专家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