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生训纂(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3:17:52

点击下载

作者:(明)周臣编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厚生训纂

厚生训纂试读:

内容提要

《厚生训纂》成书于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系衢州太守周臣编撰,是一部阐述如何延年益寿、修身养性的日常养生通论。全书共六卷,分育婴、饮食、起居、御情、处己、睦亲、治家、养老、法语九个主题。周臣取《颜氏家训》《三元延寿参赞书》《袁氏世范》等书,撷取其中卫生保健、养生医药知识,执要取简,编为是书。其中涉及优生育婴、食疗食补、起居调摄、治家教子等,内容丰富,集中体现了明代摄生思想和方法。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底本。

校注说明

《厚生训纂》一书,系明代嘉靖朝士人周臣编撰。周氏,字在山,又字子忠,生卒年无从稽考,史书对其生平记述极简略。

从其为《厚生训纂》所撰写的序言中可知,嘉靖己酉(1549),周臣时为衢州(今浙江衢州市)知府,因病疡不能视事,日坐郡斋,百般聊赖,遂向同僚周潭石借阅《颜氏家训》《袁氏世范》《养生杂纂》《便民图纂》《通书》和《居家必用》等书,读后甚有心得。周氏认为这些书“于民生日用,亦云备矣”,于是就性情、饮食、起居、处己、睦亲、治家等相关主题,择其浅显易懂的条目,附以章名,令吏人抄录,并将抄录文字出示给周潭石阅看。周氏认为这些内容颇具教化价值,遂建议刊刻发行。周臣听后亦颇为赞同,“姑刻之以示衢民,如其礼乐,俟后之君子云”。四十多年后,《厚生训纂》分别被收入明代著名刻书家胡文焕所编的《寿养丛书》《格致丛书》两部丛书中。经胡氏校刊后的《厚生训纂》共有六卷,分育婴、饮食、起居、御情、处己、睦亲、治家、养老、法言九个主题。由于《寿养丛书》《格致丛书》在明代盛行一时,《厚生训纂》亦广为流布,被后世视为明代重要养生著作之一。

关于《厚生训纂》的版本情况,根据《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及其他古籍目录工具书所载,目前存世的版本主要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孙成名刻本、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涵虚阁刻本。又该书尚被《寿养丛书》《格致丛书》收录,故亦见此两套丛书,只是在《厚生训纂》书名前冠以“新刻”“新镌”或“新刊”。据笔者调研及相关古籍版本工具书查证,该书目前存世的民国之前版本有以下几种:

1.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简称“文会堂本”),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天津图书馆、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藏。

2.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孙成名重刊本(简称“孙氏本”),中国医学科学院图书馆藏。

3.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涵虚阁刻本(简称“涵虚阁本”),辽宁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

4.明万历二十年(1592)映旭斋刻《寿养丛书》本(简称“映旭斋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

5.明万历二十年(1592)余氏种德堂刻《寿养丛书》本(简称“种德堂本”),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藏。

6.清代《寿养丛书》精抄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出版。(简称“清抄本”)

以上六个版本中,除清抄本外,其他皆为刻本。因《厚生训纂》原刊本湮灭不见流传,所以明万历二十年(1592)虎林胡氏文会堂校刻本为《厚生训纂》现存最早的刻本,此后《厚生训纂》各种版本在文字内容上均未超出其藩篱。在其之后,孙氏本、涵虚阁本改变原初的六卷体例,虽涵盖的还是九个主题,但对全书体例做出相应调整,并在文字上加以校正,纠正文会堂本存在的一些文字讹误,具有一定价值。

关于本次校注整理的几点说明:

1.本次校注整理,以虎林胡氏文会堂刻本为底本,以孙氏本、种德堂本、清抄本为校本,他校则以本书所引著作之通行本为校本。

2.全书采用简化字横排版式,按内容分段,并加现代标点。

3.凡底本中因写刻致误的明显错别字,径改,不出校记。

4.底本中的异体字、古字、俗写字,统一以简体字律齐,不出校记。通假字则一律保留,并出校记说明。

5.书中同一个字多次校改者,在首见处出校记并注明“下同”,余者不出校记。

6.底本书名原题《新刻厚生训纂》,今改为《厚生训纂》。

7.底本卷前均有“在山周臣编辑,全庵胡文焕校正”,今一并删去。

《厚生训纂》引

嘉靖己酉,予守衢之八月,以病疡不能视事,日坐郡斋。贰守周[1]公潭石间过予,谭 偶及《颜氏家训》《袁氏世范》《三元延寿》《养生杂纂》《便民图纂》《通书》《居家必用》诸书,亟借读之。呜呼![2]兹数种者,其于民生日用亦云备矣。顾大繁而言,成文不易了了 ,且无所执要。因摘取简易者,自婴至老,凡性情之动,饮食起居之节,[3]推而处己、睦亲、治家之大概,附以断章名,云稍为括 ,颇铨[4]次 成帙,令吏人抄录,以示潭石,乃潭石固欲加诸梓。予笑曰:[5]“此直 家庭为童子者设教耳,刻之何居?”潭石曰:“不然,王者之政,自老老幼幼始,而居处笑语,日用饮食,诗人歌之,况兹生人[6][7]所厚,日迁去不识不知,盖逖 矣。推是以诒 告斯人,俾由之生,生而咸登寿考之域,亦政也,奚不可者?”予曰:“有是哉。”姑刻之以示衢民,如其礼乐,俟后之君子云。知衢州府在山周臣撰

[1]谭:通“谈”。《庄子·则阳》:“彭阳见王果曰:‘夫子何不谭我于王?’”

[2]了了:清楚貌。

[3](yǐn隐)括:就原有的文章或著作加以剪裁或改写。,亦作“隐”;括,亦作“栝”。

[4]诠次:选择和编排。

[5]直:仅仅。

[6]逖(tì替):深远意。

[7]诒(yí遗):留传意。卷 一育婴附产忌

凡受胎三月,禀气未定,逐物变化。故妊娠者,欲观犀象,鸾凤[1]珠玉,钟鼓俎豆 ,军旅陈设之类。欲闻贤人君子盛德,大师嘉言善行。焚烧名香,诵读诗书,居处简静,调心神,和性情,谨嗜欲,节饮食,慎起居,庶事清净,则生子端正寿考,忠孝仁义,聪慧无疾。盖文王胎教也。[2]

凡妊娠临月 ,预备好甘草如中指许一节,擘碎,用水一蚬壳,以绢蘸,令儿吮之,若吐出恶汁为佳。次用好朱砂如大豆许,细研,水飞过,炼蜜和朱砂成膏,旋抹小儿口中,镇心安神,免痘疮之患。

凡小儿初生,急以绵裹指,拭尽口中恶血。若不急拭,啼声一出,即入腹成百病矣,亦未可与乳,且先与擘破黄连浸汤,取浓汁,调朱砂细末,抹儿口中,打尽腹中旧屎,方可与乳。又看舌下,重舌有膜如石榴子,若啼声不出,速以指抓,或针微刺舌线,有血出即活,取桑汁调蒲黄涂之,若血出多者,烧发用猪脂涂之。

凡断脐,不可用刀,须隔衣咬断,兼以热气呵七遍,然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上。若短则中寒,或成内吊。若先断脐而后浴,则水入脐中,后必有患。其脐断讫,脐中多有虫,宜急去之。断脐后,用软绵缚之,宜紧,免脐风也。凡解脐须闭户下帐,冬间令火温。若脐不干,烧帛末敷之。

初生之儿,全在乳哺得法。乳者,奶也。哺者,食也。乳后不得与哺,哺后不得与乳。盖小儿脾胃怯弱,乳食相并,难以克化,始则成呕,小则成积,大则成癖,疳气自此始也。

凡乳儿不可过饱,满而必溢,则成呕吐。乳或来猛,当取出,少[3]挼 后再乳。凡乳时,须常捏去宿乳,然后乳之。[4]

儿若卧乳,当以臂枕之,令乳与头平,令乳 不噎。母欲睡,即夺其乳,睡着不知饥饱,即成呕吐。

儿啼未定,气息未调,乳母遽以乳饮之,致不得下,停滞胸膈而成呕吐。

初生小儿,慎不宜针,针反为害也。

婴儿乳母须每三时摸儿顶后风池,若壮热,即须熨之,使微汗即愈。

凡小儿莫抱于檐下澡洗,当风解衣。及神物之前,驴马之畔,各房异户之亲,诸色秽恶异物,并不得触犯,切宜忌之。

凡儿春夏间有疾,不可乱用动下之药,使下焦虚,上焦热,变成大病。[5]

小儿缺乳,吃物太早,母喜嚼食喂之,致生疳积 ,羸瘦腹大,发竖痿黄。

凡小儿匍匐以后,逢物便吃,父母喜之,或饮食而以口物饲之。此非爱惜,乃成害一端。食癖疳积,腹痛面黄,腹大颈细,皆由于此。

凡小儿皆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故多患惊风痰热之疾。若父母恣其食肉及诸厚味,必助火益阳,消竭阴气,鲜不为患。其有痘方出而发紫泡以死者,何哉?正以厚味积热,触其相火故耳,切宜戒之。

凡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衣新绵过暖,当以故絮衣之。况筋骨痿弱,宜时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耐风寒,不致疾病。若藏在帏帐中,重衣温暖,不见风日,则其肌肤脆软,便易中伤矣。

凡婴儿三五月,必待人襁褓,贵顺适其宜。如春夏乃万物生长之时,宜时时放令地卧。如秋冬万物收藏之时,宜就温和之处,使不逆岁气,然后血宁气刚,百病无由而入。

小儿睡,忌母鼻中吹风及囟门处,成疯疾。交合之间,儿卧于侧,或惊哭,便不可乳儿。

小儿不宜令指月。[6]

母泪不可滴入儿眼中。儿未能行,母更 有娠,儿犹食乳,必黄瘦骨立,发热发落。[7]

小儿食鸡鸭卵、鱼子之类,长而多忌 ;食鲟鱼,结癥瘕、咳嗽;食鸡肉,生蛔虫;食王瓜,生疳虫;粟子饲之,生齿迟,肾气弱;黍米饭并蕨食之,脚无力;食荞麦,发落;羊肝同椒食,损儿;幼女食鱼鲀则拙。

吃热莫吃冷,吃软莫吃硬,吃少莫吃多。

婴儿之流,天真未剖,禁忌饮食又无所犯,至有夭折者,此父母之过也。为父母者,或阳盛阴亏,或阴盛阳亏,或七情郁于内,或六[8]淫袭于外,或母因胎寒而饵暖药,或父因阴痿而饵丹药,或产 元既充,淫欲未已,如花伤蒂,结子不实。既产之后,禀赋怯弱,调养又失其宜,骄惜太过。睡思既浓,尚令咀嚼,火阁既暖,犹厚衾重覆,抚背拍衣,风从内作,指物为虫,惊因戏谑,危坐放手,欲令喜笑,肋胁指龊,雷鸣击鼓,且与掩耳,眠卧过时,不令早起,饮食饱饫 [9] ,不与戒止,睡卧当风,恐赫神鬼。此等不一,父母因是而鉴之,则后嗣流芳而同寿矣。

婴孩于其始有知,不可不使知尊卑长幼之礼。若侮詈父母,殴击[10]兄姊,父母不加诃 禁,反笑而奖之。彼既未辨好恶,谓礼当然。及其既长,性习已成,乃怒而禁之,不可复制。于是父母疾其子,子怨其父母,残忍悖逆,无所不至。盖父母无深识远虑,不能防微杜渐,溺于小慈,遂养成其恶,至如此也。

教子斋:一曰学礼。凡为人要识道理,识礼数。在家庭事父母,入书院事先生,并教恭敬顺从,遵依教诲,与之言则应,教之事则行,毋得怠慢,自任己意。二曰学坐。凡坐要定身端坐,齐脚敛手,毋得[11]伏盘靠背,偃仰倾侧。三曰学行。凡行要笼袖徐行,毋得掉背 跳足。四曰学立。凡立要拱手正身,毋得跛倚攲斜。五曰学言。凡言语要朴实,语事毋得妄诞,低细出声,毋得叫唤。六曰学揖。凡作揖要低头屈腰,出声收手,毋得轻率慢易。七曰学诵。凡读诵,专心看字,[12]断句谩 读,须要分明,不可一字放过,毋得目视东西,手弄他物。八曰学书。凡写字专志把笔,字要整齐圆净,毋得轻易湖涂。《产书》云:一月足厥阴肝养血,不可纵怒,疲极筋力,冒触邪风。二月足少阳胆合于肝,不可惊动。三月手心主右肾养精,不可纵欲悲哀,触冒寒冷。四月手少阳三焦合肾,不可劳逸。五月足太阴脾养肉,不可妄思饥饱,触冒卑湿。六月足阳明胃合脾,不可杂食。七月手太阴肺养皮毛,不可忧郁叫呼。八月手阳明大肠合肝以养气,勿食燥物。九月足小阴肾养骨,不可怀恐房劳,触冒生冷。十月足太阳膀胱合肾,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使儿脉缕皆成,六腑调畅,与母分离,神气各全,候时而生。不言心者,以心为五脏之主故也。

凡妇人妊娠,切忌饮酒叫怒,恐产时心神昏乱。凡妇人妊娠之后以至临月,脏腑壅塞,关节不利,切须时时行步,不宜食黏硬之物,不可多饮酒,不可乱服药,亦不可妄针灸,须宽心减思虑,不得负重涉险,防诸不测。如此爱护,方保临产无虞。仍不欲见丑恶之物,食当避异味,不然有损无益。凡妊六七月后,须常服益母丸。凡遇临产[13]时,少见不顺当 ,服柞枝汤一二服,能使横者直而逆者顺。方用柞枝四两,甘草五钱,好酒三碗,煎去半,频服之,即效。服至二服,永保无虞。

鸡肉与糯米同食,令子生寸白虫;食羊肝,令子多厄;食山羊肉,令子多病;鲤鱼与鸡子同食,令子成疳多疮;食犬肉,令子无声音;食茨菰,能消胎气;食麋脂及梅、李,令子青盲;食兔肉,令子唇缺。食子姜,令子多指生疮;鳝鱼、田鸡同食,令子瘖哑;鸭子与桑椹同食,令子倒生心寒;食鳖,令子项短及损胎;食螃蟹,令子横生;食雀脑,令子雀目;食雀肉饮酒,令子无耻多淫;雀肉、豆酱同食,令子面生黑痣点斑;豆酱与藿同食,堕胎;食水浆,绝产;食浆水粥,令子肌瘦不成人;食骡驴马肉过月,难产。

妊妇不可沐头,沐之,则横生逆产。

欲分娩者,先取酽醋涂口鼻,仍置醋于傍,使闻其气,兼细细饮之,此为上法。如昏晕,即以醋喷面,苏来,即饮醋以解之。

凡生产毕,不可因男女辄喜怒,不得便卧,且宜闭目而坐,须臾方可扶上床,宜盘膝而坐,未可伸足。高倚床头时,令人以手从心擀至脐下,使恶露不滞,如此三日方止。不可令多卧,多卧频要唤醒 [14] 。或烧干漆器并醋气蒸熏口鼻,以防血逆、血迷、血晕之患。夏月仍于房门外烧砖,以醋沃之,置于房中。房中不得放火以煮粥煎药。

或有临产母肠先出者,甚可惊恐,即以盆盛温水浸其肠,入香油[15]一盏,令 母仰卧,以言语安慰其心,却用好米醋半盏,和新汲水七分,搅均,忽噀于产母面,或背微以手拊之,则肠渐收,儿即产矣。

分娩后须臾,食白粥一味,勿太饱,频频少与之,仍时与童便一盏,温饮之。

难产不得与酒,产母脏腑方虚,热酒入腹,必致昏闷。七日后方进些酒,可以辟风邪、养血气、下恶气、行脉气也。

未满月,不宜多语笑惊恐,忧惶哭泣,思虑恚怒,强起离床,行动久坐,或作针线用力,恣食生冷、黏硬、肥腻之物,及不避风寒,[16]脱衣洗浴,或冷水洗灌。当时虽未觉大损,后即成蓐劳 。

满月之后,尤忌任意饮食,触冒风寒,恣意喜怒,梳头用力,高声作劳,尤忌房欲之类,若不依此,必成大患。

产后忌食热药、热面,且不可见狐臭人。

未满月,饮冷水,与血相聚,令腹胀痛。若恶露未止而食酸咸之物,遍体无血色,腹痛发寒热。

多则志苦。岐伯曰:病生于脉。形乐则外实,志苦则内虚,故病[17]生于脉。所养既与贫下异,忧乐思虑不同,当各逐其人而治之 。

[1]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置食物的两种礼器,后泛指祭祀、奉祀。

[2]临月:谓怀孕足月。

[3]挼(ruó柔):搓揉。

[4]乳:孙氏本作“儿”,义胜。

[5]积:原作“疾”,据孙氏本及下文例改。疳积,中医病名,患者多为小儿,与哺乳不当、饮食失节等因素有关。

[6]更:孙氏本作“便”。

[7]忌:孙氏本作“忘”。

[8]产:《三元参赞延寿书》作“胎”,当是。胎元,母体中培养胎儿的元气。

[9]饫(yù遇):饱食。

[10]诃(hē):《说文·言部》:“诃,大言而怒也。”

[11]背:孙氏本作“臂”,义胜。

[12]谩:通“漫”。《庄子·天道》:“李聃中其说。曰:‘谓,愿闻其要。’”

[13]顺当:顺利。

[14]肾养骨……要唤醒:原脱,据孙氏本,清抄本补。

[15]令:孙氏本作“产”。

[16]蓐劳:中医学病名。因产后气血虚弱,调养失宜,感受病邪而致阴虚成劳的疾病。

[17]多则志苦……而治之:此四十七字孙氏本、种德堂本、清抄本均无,疑衍。卷 二饮食附诸忌

夫人赖水谷之气以养神,水谷尽而神去。安谷则昌,绝谷则亡,水去则营散,谷消则卫亡,营散卫亡,神无所依,故死。凡食所以养阳气也,凡饮所以养阴气也,而生血生气皆本于此。故六畜、果菜、酒浆之类,善养生者,取其益人者食之饮之。尤必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多则损气,渴则伤血;先饥而食,食不过饱,饱则伤气,饥则伤胃。仍戒粗与速,恐损气伤心,非福也。[1]

减五味浓厚食,以免伤其精;省煎煿 焦燥物,以免伤其血。

清晨食白粥,能畅胃气,生津液。

空心茶、卯时酒、申后饭,宜少。

饮茶者,宜热宜少,不饮尤佳。久饮去人脂,下焦虚冷,饥则尤不宜,令不眠。惟饱食后,一二盏不妨。最忌点盐空心饮。

食后以浓茶漱口,齿不败。

饮不欲杂,杂之则或有所犯,当时或不觉,积久令人作疾。[2][3]

浆水 ,味甘酸,微温无毒,大益人,为人常用,故不齿 其功,然日不可缺也。

酒饮之,体软神昏,是其有毒也。不可过多,过多而恒饮,则损肠烂胃,溃髓蒸筋,伤神伤寿。

酒浆照人无影,不可饮。

酒后食芥辣物,多则缓人筋骨。

凡中药毒及一切毒从酒得者,难治。醋,多食,损人骨,损人胃,损人颜色。

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食物以象牙、金、银、铜为匙,或鱼[4] 为器,皆可试毒。

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5]

食后,以小纸捻 打喷嚏数次使气通,则目自明,痰自化。

每食毕,即呵出口中毒气,则永无患失。

百味未成熟勿食,五味太多勿食,腐败闭气之物勿食。

春宜减省酸味,增添甘味;夏宜减省苦味,增添辛味;秋宜减省辛味,增添酸味;冬宜减省咸味,增添苦味。青色属肝合筋,其荣爪,故肝宜酸,多食则令人阴闭;赤色属心合脉,其荣色,故心宜苦,多食令人变呕;黄色属脾合肉,其荣唇,故脾宜甘,多食令人缓满;白色属肺合皮,其荣毛,故肺宜辛,多食令人洞心;黑色属肾合骨,其荣发,故肾宜咸,多食令人渴。酸多伤皮肉,皱而唇揭;咸多伤心,血凝注而色变;甘多伤肾,骨痛而齿落;苦多伤肺,皮槁而毛落;辛多伤肝,筋急而爪枯。孙真人曰:食五味不可偏胜,否则五脏不平,百病蜂起。

夫人之所慎,切忌饮食便卧及终日久坐。食欲频而少,不欲频而多,只宜饱中饥,不宜饥中饱。且鱼鲙、生肉,尤宜忌之。[6]

粳米过熟则佳,仓 耳同食卒心痛,马肉同食发痼疾。

糯米,妊娠与杂肉食之,子生寸白虫,久食身软,发风动气。

秫米,似黍而小,亦可造酒,动风,不可常食。

黍米,发宿疾,小儿食,不能行。五种粟米合葵食之,成痼疾。

饴糖,进食健胃,动脾风。

食粟米后食杏仁,吐泻。[7][8]

稷 米,穄 也,发三十六种疾,不可同川附子服。陈廪粟米、粳米皆冷,频食之,自利。

麦占四时,秋种夏收。北方多霜雪,麦无毒;南方少雪,麦有毒。

大麦久食,多力健行,头发不白,宜人。

麦蘖,久食消肾,少用健胃宽中。

荞麦,多食动风头眩,和猪肉食,脱眉发。

白扁豆,久食头不白。[9]

绿豆,治病则皮不可去,去皮壅气,柞 枕明目。

赤小豆,行小便,久食虚人,能逐津液。[10]

青小豆、赤白豆合鱼鲊 食之,成消渴。

服大豆末者,忌猪肉炒豆。与一岁以上十岁以下小儿食之,即啖猪肉,久当壅气死。

酱,当以豆为之,今以麦为之,杀药力。

芝麻乘熟,压出生油,止可点灯,再煎炼成,方为熟油可食。[11]

黑芝麻炒食,不生风疾。风人食之,则步履端正,语言不謇 。

胡麻,服之不老,耐风,补衰老。九蒸九曝为末,以枣丸服之,治白发还黑。

葵同鲤鱼食之,害人。食生葵,发一切宿疾,百药忌食之。

生葱与蜜同食,下痢腹痛。食烧葱啖蜜,壅气死。杂鸡雉、白犬肉食之,九窍出血,大抵功在发汗,多食则昏人神。[12]

韭,病人可食。多食神昏 暗目,酒后尤忌,不可与蜜同食。未出土为韭黄,滞气动风,共牛肉食成瘕。

薤肥健人,生食引涕唾,与牛肉同食成癥。

大蒜久食,伤肝损目,弱阳。多食蒜行房,伤肝气,面无光。

胡荽久食,令人多忌,根发痼病。

芥多食,动风发气,与兔肉同食成恶病。

荠菜与麦同食,发病。

苋多食,动气烦闷。共鳖及蕨食,生瘕。

鹿角菜,久食发病,损经络,少颜色。

菠菜多食,冷大小肠,久食脚软腰痛。[13]

蒪菜 ,性滑发痔。芹,生高田者宜食,赤色者害人,和醋食[14]之,损齿。苦荬 ,夏月食之益心,蚕妇忌食。

莴苣久食,昏人目。[15]

莙荙 多食,动气。

蕨久食,脚弱无力,弱阳,眼昏多睡,鼻塞发落,生食成蛇瘕。

茄,至冷,多食发疮动气,秋后食之损目。

冬瓜多食,阴湿生疮,发黄胆,九月勿食。老人中其毒,至秋为疟痢。

一切瓜苦者有毒,两鼻两蒂者害人。

瓠子冷气,人食之病甚。

葫芦多食,令人吐。

紫菜,多食腹痛,饮少热醋解。

茭白不可同生菜食,不可杂蜜食,发痼疾,伤阳气。

苦笋,主不睡,去面目并舌热黄,消渴明目,解热毒,健人,多食动气。

菌,地生为菌,木生为檽,为木耳,为蕈。新蕈有毛者,下无纹者,夜有光者,煮不熟者,欲烂无虫者,煮讫照人无影者,春夏有虫蛇经过者,皆杀人。误食枫树菌者,往往笑不止而死。须掘地为坎,投水搅取清者,饮之。

木菌,楮、榆、柳、桑五木之耳可食。如前所云者,皆杀人。又赤色仰而不覆者及生田野中者,皆毒。[16]

甘露子,不可多食,生寸白虫。与诸鱼同食,翻胃 。

茱萸,六、七月食之,伤神气。

茼蒿,多食气满。

莳萝根,曾有食者,杀人。蔓青,菜中之最益人者,常食,通中[17]益气,令人肥健。多种鸡头、芋妳可以代食,山药、凫茨 可以充饥。[18]

芋,冬月食,不发病。薯蓣颇胜竽 ,小者名山药,佳。

萝卜力弱,人不宜多食,生者渗人血。

姜,九月九日勿食,伤人损寿。

谚云:上床萝卜下床姜。盖夜食萝卜则消酒食,清晨食姜能开胃。

食莲子,宜蒸熟去心,生则胀腹,不去心则令人呕。

藕久服,轻身耐老,止热破血。

食生藕,除烦渴,解酒毒。若蒸熟之,甚补五脏,实下焦。与蜜同食,令腹脏肥,不生诸虫。

菱多食,冷脏伤脾。

茨菰动宿,冷气腹胀,小儿食之,脐下痛。

芡生食,动风冷气,损脾难消,熟能益精。

生枣,多食动脏腑,损脾;与蜜同食,损五脏。

梅子,坏齿及筋。

樱桃,多食发暗风,伤筋骨。小儿多食,作热。

橘、柚,酸者聚痰,甜者润肺,不可多食。

橙子皮,多食伤肝,与槟榔同食,头旋恶心。

杨梅,多食发热损齿。

杏,多食伤筋骨。

杏仁,久服目盲,眉发须落,动宿疾。双仁者,杀人。研细,可治犬伤。

桃,损胃,多食有热。

桃、杏花,本五出而六出者,又双仁能杀人者,失常也。

李,发疟,食多令虚热。和白蜜食,伤人五内,不可临水上啖之及与雀肉同食。

李,不沉水者,有毒。

梨,治心热,生不益人,多食寒中,产妇、金疮人勿食,令萎困。其性益齿而损脾胃,正二月勿食,佳。

有人家生一梨大如斗,送之朝贵,食者皆死。考之树下有一大蛇,毒在于此,可见凡物异常者,皆不可食也。

石榴,多食损肺及齿。

栗,生食治腰脚,熟即发气,宜暴干蒸炒食,多则气壅,患风气人不宜食。

生栗,可于灰火中煨,令汗出,杀其木气。小儿食生者多难化,熟者多滞气。

柿,干者性冷,生者弥冷,食多腹痛。[19][20]

白果 ,生 引疳解酒,熟食益人,不可多食。

胡桃,多食利小便,动风动痰,脱人眉。同酒肉,多咯血。齿豁并酸伤齿者,食之即已。

枇杷,多食发痰热。

榧子,多食能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轻身,治咳嗽,过多滑肠。

榛,益气力,宽肠胃。

一切果核双仁者,害人。

甜瓜,多食动痼疾,发虚热。

西瓜,甚解暑毒。

甜瓜沉水者杀人,双蒂者亦然。

生果停久有损处者,不可食。

甘蔗,多食衄血。

砂糖,多食心痛,鲫同食成疳,葵同食生流癖,笋同食成食瘕,小儿亦不宜食。[21]

猪肉之用最多,然不宜久食,食之暴肥致风,白蹄 青爪者不可食。猪肾理肾气,多食肾虚,久食少子。猪心、猪肝不可多食。猪肉共羊肝食之,心闷。猪脑损阳,临房不举。嘴动风,尤毒。

羊肉和鲊食,伤人心脑,食之损精少子,六月勿食之。羊心有孔者,食之杀人。羊肝有窍,羊有独角头黑者,皆不可食。

猪、羊血,不可多食。

黄牛大补脾,黑牛白头并独肝者不可食。

凡盛热时卒死者,尤杀人。牛五脏各补人五脏,牛乳不可与醋同食。

马生角及白马黑头、白马青蹄者,皆不可食。马自死者害人,不与陈仓米同食,卒得恶症,十死其九。马汗气及毛,偶入食中,害人。凡有马汗阴疮者,近之必杀人。

骡肉动风,脂肥尤甚,食之者慎不可饮酒,致疾杀人。

白犬虎文,黑犬白耳,畜之家富贵,犬纯白者主凶。犬斑青者,[22]识盗贼则吠之。春末夏初,犬多发狂,当戒,人持杖预防之 。

鹿肉、獐肉,五月勿食之,豹文者杀人,鹿茸内有小虫不可以鼻[23]嗅虫,入鼻则药力不及。鹿肉,痿人阴,饵药 人食之无效,以其食解毒之草故也。

獐肉,八月至于十一月食之,胜羊肉,余月动气。

麂肉动痼疾,以其食蛇也。

麋脂近男子阴,冷痿骨,可煮汁酿酒饮之,令人美颜色。

猫肉,补阴血,能治痨瘵、瘫疾、瘰疬。杨梅、毒疮久不收口者,皆宜食。

兔,八月、十一月可食,多食损阳。兔死而眼合者,食之害人。兔只眼者不可食。

獭肉,伤阳。

熊脂,近阴不起。

大抵禽肝青者,兽赤足者,有歧尾者,肉堕地不黏尘者,煮熟不敛水者,煮而不熟者,生而敛者,禽兽自死无伤处者,犬悬蹄肉中有星如米者,羊脯三月以后有虫如马尾者,米瓮中肉脯久藏者,皆杀人。

鸡,黄者宜老人,乌者产妇宜之。具五色,食之必旺。六指玄鸡,[24]白头或四距 ,及野禽生子有八字文者,及死不伸足、口目不闭者,俱不可食。乌鸡合鲤鱼食,生痈疽。鸡子不宜多食。老鸡头有毒,杀[25]人。线鸡 善啼,肉毒;山鸡,养之禳火灾。

雉,损多益少,久食瘦人。

黑鸭,滑中发痢,脚气人不可多食。白者,六月忌食。白鸭补虚,目白者杀人。鸭卵多食发疾,不合蒜及李子、鳖肉食。老鸭善,嫩鸭毒。

野鸭,九月以后即中食,不动气。身上热疮久不好者,但多食即瘥。[26][27]

白鹅,多食发酒 疾。苍鹅发疮浓 ,卵不可食多。

鹌鹑,四月以后八月以前不堪食。《本草》云:虾蟆化也。鹑,患痢人可食之,良。与猪肝同食,面生黑子;与菌同食,发痔疾。

凡雀不可合杂生肝食,合酱食,妊妇所忌。雀粪和干姜末,蜜丸服之,肥白。

鹁鸽益人,有病者食之,减药力。

鲤鱼,发风热,五月五日勿食。

鳜鱼有十二骨,每月一骨毒杀人,取橄榄核末,流水调服则愈。

白鱼发脓,有疮疖人勿食。

鲫鱼,春不食其头,中有虫也,子与麦门冬食,杀人。

青鱼及鲊,服术者忌之。

鲥鱼发疳痼疾。

鲂鱼,患疳痢者禁之。

鲟鱼,发诸药毒。

鲊不益人,小儿食之成瘕;合笋食之,瘫痪。[28]

鲈鱼,多食令人发痃 癖。

河豚鱼有毒,浸血不尽,有些赤斑眼者及修治不如法,杀人。肝有大毒,中其毒者,橄榄汁或芦根汁解之。

鳝鱼,多食成霍乱。

乌鱼、黑鳢、水厌,不宜食。

鳗鲡鱼治劳。

夏月以干鳗鱼室中烧之,蚊虫即化为水,置其骨于衣箱及毡物中,[29]断白鱼 蛀虫。

一切鱼忌荆芥,食犯必至杀人。

凡鱼目能开闭者及两目不同,无腮无胆连鳞者,无鳞者及白目、白背、黑点、赤鳞有角者,头有白色如连珠至脊上者,皆不可食。

鳖不可食目大者、赤足者、腹下生王字形者、三足者、独目者、目白者、腹有蛇蟠纹者,并害人。夏月每有蛇化,切不可食,腹下有蛇纹者,蛇也。

蟹,极动风,有风疾人不可食。蟹背上有星点者,脚生不全者,独螯者,独目者,两目相向者,足斑目赤者,腹有毛者,并杀人。

虾,发风动气,无须者及腹中黑煮而色白,不可食。

螺,大寒,疗热醒酒。

蚌,冷,无毒。

蚶,利五脏,健脾。

淡菜即壳菜也,多食烦闷。

蚬,多食发嗽消肾。

蛏,天行病后不可食,饭后食之,佳。

凡肉汁藏器中,气不泄者有毒。以铜器盖之,汗滴入者亦有毒。

铜器内盛水,过夜不可饮。

陶瓶内插花宿水及养腊梅花水,饮之能杀人。

饮食于露天,飞丝堕其中,食之咽喉生泡。

穿屋漏水,杂诸脯中,食之生癥瘕。

暑月磁器如日晒大热者,不可便盛饮食。[30]

盛蜜瓶作鲊 ,鲊瓶盛蜜,俱不可食。

肉经宿并熟鸡过夜,不再煮,不可食。祭神肉自动及祭酒自耗者,皆不可食。

诸禽兽脑,滑精,不可食。以上饮食所宜所忌

食豆腐中毒,以萝卜汤下药可愈。[31]

中蕈毒,连服地浆水 解之。

诸菜毒,甘草、贝母、胡粉等分为末调服,及小儿溺。

野芋毒,饮土浆水解之。

瓜毒,瓜皮汤或盐汤解之。

柑毒,柑皮汤或盐汤解之。

诸果毒,烧猪骨为末,水调服。

误食闭口花椒,饮醋解之。误食桐油,热酒解之,干柿及甘草亦可。

食鸡子毒,醇醋解之。

凡中鱼毒,煎橘皮汤,或黑豆汁,或大黄、芦根、朴硝汁,皆可解之。

中蟹毒,煎紫苏汤一二盏,或冬瓜汁、生藕汁解之。

中诸肉毒,壁土调水一钱服之。又方:烧白扁豆末可解。

食猪肉过伤者,烧其骨,水调服,或芫荽汁、生韭汁解之。

饮酒毒,大黑豆一升煮汁二升,服立吐,即愈。又方:生螺蛳 [32][33] 、荜澄茄 并解之。

凡诸般毒,以香油灌之,令吐即解。凡饮食后,心烦闷,不知中何毒者,急煎苦参汁饮之,令吐。又方:煮犀角汤饮之,或以好酒,或以苦酒饮之。以上疗饮食之毒

凡肝病,宜食小豆、犬肉、李、韭;心病,宜食麦、羊肉、杏、薤;脾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肺病,宜食黄黍米、鸡肉、桃、葱;肾病,宜食大豆、豕肉、粟霍。

有风病者勿食胡桃,有暗风者勿食樱桃,食之立发。[34]

时行病 后,勿食鱼鲙及蛏与鳝,又不宜食鲤鱼,再发必死。

时气病后百日之内,忌食猪、羊肉,并肠、血、肥鱼、油腻、干[35]鱼,犯者必大下痢,不可复救。又 禁食面及胡蒜、韭薤、生菜、虾等,食此多致伤发则难治,又令他年频发。

患疟者勿食羊肉,恐发热致死。

病眼者,禁冷水冷物挹眼,不忌则作病。

牙齿有病者,勿食枣。

患心痛、心恙者,食獐心及肝,则迷乱无心绪。

患脚气者食甜瓜,其疾永不除,兼不可食鲫鱼及瓠子。

黄疸病,忌面、肉、醋、鱼、蒜、韭热物,犯者即死。

患咯血、吐血者,忌面、酒、煎煿、腌藏、海味、硬冷难化之物。[36]其鼻衄、齿衄诸血病,皆放 此。

有痼疾者,勿食麂与雉肉。

患疖者不可食姜,忌鸡肉。

癞者不可食鲤鱼,瘦弱者不可食生枣。

病瘥者不可食薄荷,食之令人虚汗不止。

伤寒得汗后,不可饮酒。

久病者,食李子加重。

产后忌生冷物,惟以藕不为生冷,为其能破血也。以上疾病所忌

诸忌

服茯苓,忌醋。

服黄连、桔梗,忌猪肉。

服细辛、远志,忌生菜。

服水银、朱砂,忌牲肉。

服常山,忌生葱、生菜并醋。

服天门冬,忌鲤鱼。

服甘草,忌菘菜、海藻。

服半夏、菖蒲,忌饴糖、羊肉。

服术,忌桃、李、雀肉、胡荽、蒜、鲊。

服杏仁,忌粟米。

服干姜,忌兔肉、麦门冬皮、鲫鱼。

服牡丹皮,忌胡荽。

服商陆,忌犬肉。

服地黄、何首乌,忌萝卜。

服巴豆,忌芦笋、野猪肉。

服乌头,忌豉汁。

服鳖甲,忌苋菜。

服藜芦,忌狸肉。

服丹药、空青、朱砂,不可食蛤蜊并猪、羊血及绿豆粉。

凡服药,皆忌食胡荽、蒜、生菜、肥猪、犬肉、油腻、鱼鲙、腥臊、生冷、酸臭、陈滑之物。以上服药所忌

四季用黑豆五升,净洗后蒸三遍,熬干,去皮。又用大火麻子三升,汤浸一宿,漉出熬干,胶水拌熬,去皮淘净,蒸三遍,碓捣。次下豆黄,共为细末。用糯米粥,合和成团如拳大。入甑蒸,从夜子住火,至寅取出,于磁器内盛盖,不令风干。每服一二块,但饱为度,不得食一切物。第一顿七日不食,第二顿七七日不食,第三顿三百日不食,容貌佳胜,更不憔悴。渴即研大麻子浆饮,更滋润脏腑。若要重吃物,用葵子三合杵碎,煎汤饮,开导胃脘,以待冲和无损。

又方:缩砂、贯众、白芷、茯苓、藿香、甘草为细末,煮豆熟,以药末拌却就锅,以黄蜡一两,薄切,掺在豆上令均,取豆焦干为度,以数粒通松钗中节食之,令人不饥。

又方:蜜二斤,白面六斤,小黄米五升炒,香油二斤,白茯苓四两,芝麻一升去皮,甘草四两为细末,拌匀,和捏成块。甑内蒸熟,阴干为末。每服一匙,新水调下。其面于青布袋盛之,可留十年。

又方:生服松柏叶。茯苓、骨碎补、杏仁、甘草捣罗为末,取生叶蘸水滚药末同服,香美。

又方:天门冬二斤,熟地黄一斤,共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三丸,温酒下,无酒,汤亦可,日进三服。若遇山居之日,辟谷不饥。以上救荒所备

[1]煿(bó博):煎炒或烤干食物。

[2]浆水:一种饮料,似米酒而味酸,又名酸浆。《本草纲目·水·浆水》:“浆,酢也。炊粟米热,投冷水中,浸五六日,味酢,生白花,色类浆,故名。”

[3]齿:提及。

[4]鱼(shěn沈):鱼脑骨。

[5]捻(niǎn碾):用纸或线搓成的条状物。

[6]仓:通“苍”。《礼记·月令》:“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驾仓龙。”

[7]稷:中国古老的一种食用作物,黍的一个变种,一般常指秆上无毛,散穗,子实不黏或黏性不及黍者为稷。

[8]穄(jì祭):糜子,即黍之不黏者。

[9]柞:孙氏本作“作”,义胜。

[10]鱼鲊:糟鱼、腌鱼。

[11]謇(jiǎn简):口吃状。

[12]神昏:孙氏本作“昏神”。

[13]蒪(pò破)菜:莼菜。

[14]苦荬(mǎi买):植物名。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载有“苦荬”“苣荬”数种。嫩茎、叶可食。

[15]莙荙:又名“牛皮菜”“甜菜”。明·朱《救荒本草》卷八:“不可多食,动气破腹。”

[16]翻胃:谓之反胃。

[17]凫茨:即荸荠。《本草纲目·果六·乌芋》释义:“乌芋,其根如芋而色乌也。凫喜食之,故《尔雅》名凫茈,后遂讹为凫茨,又讹为荸荠。盖切韵凫、荸同一字母,音相近也。”

[18]竽:疑作“芋”。

[19]白果:银杏的果实。《本草纲目·果二·银杏》:“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称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白色也。今名白果。”

[20]生:据下文例,“生”字下疑脱“食”。

[21]蹄:原作“蒂”,据孙氏本改。

[22]人持杖预防之:孙氏本作“此原非正味须戒之”。

[23]饵药:服药。

[24]距:雄鸡、雉等跖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

[25]线鸡:阉鸡。

[26]酒:孙氏本作“痼”。

[27]浓:疑作“脓”。

[28]痃:中医古病名,指腹中痞块。

[29]白鱼:衣服、书籍中的一种蛀虫,亦称“蠹鱼”。

[30]鲊(zhǎ眨):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31]地浆水:黄泥浆水,古人多用此来解毒。《本草纲目·水二·地浆》:“此掘黄土地作坎,深三尺,以新汲水沃入搅浊,少顷取清用之,故曰地浆,亦曰土浆。”

[32]螺蛳:淡水螺的通称。《本草纲目·介二·蜗嬴》:“螺蛳。师,众多也。其形似蜗牛,其类众多,故有二名……醒酒解热,利大小便,消黄疸水肿,治反胃痢疾,脱肛痔漏。”

[33]荜澄茄:《本草纲目·果四·荜澄茄》:“海南诸番皆有之。蔓生,春开白花,夏结黑实,与胡椒一类二种,正如大腹之与槟榔相近耳。”

[34]时行病:时令病,亦称时气病。

[35]又:原作“尺”,据文义改。

[36]放:疑作“仿”。卷 三起居附诸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使志无怒,使气得泄。秋三月,此谓容平,早卧早起,使志安宁。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1]坼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毋泄皮肤。[2]

春冰未泮 ,衣欲上厚下薄。

春天不可薄衣,伤寒。

夏之一季,是人休息之时,心旺肾衰,液化为水,至秋而凝,冬始坚。当不问老少,皆食暖物,则百病不作。四月、五月,其时金水极衰,火土甚旺,必须独宿养阴,尤胜服药。[3]

夏至以后迄秋分,须慎肥腻、饼臛 、油酥之物,此物与酒浆瓜果相妨,病多为此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