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利及人的力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8:54:04

点击下载

作者:李惠森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思利及人的力量

思利及人的力量试读:

再版序

从2007 年出版《思利及人的力量》,迄今已经有近5 个年头。

源自中华传统文化精髓的“ 思利及人”,经过5 年来读者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反馈,加上我们自身的实践感悟,让我们在这5 年世界格局动荡巨变的前行中,有了更深的认识。

文化的过程就是这样,在实践中聆听感悟到的声音,将这些声音用文字提炼出来,再融化在生活的实践中,经过一段时间,产生新的感悟,捕捉新的声音,形成新的文字,周而复始,让人们站在新的起点和认知层面上更好地生活,永远地前行。《思利及人的力量》的再版动机,就是这样产生的。

回顾这些年我们在不断实践中的感悟,对“思利及人”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怎么与生活相连等方面进行了重新梳理,让中华的智慧感受起来更加顺畅、更易理解、更好实践、更快行动。

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与创作团队一起,具体在思利及人的本质解读、实践逻辑、具体阐述、生活应用、人生指导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清晰的分享。在此,非常感谢俞江林先生、麦兴桥先生、蔡华女士、李晓翔先生和史坦尼先生,他们为此奉献了很多。

思利及人的3个要素,以及从这3个要素衍生出来的3个法则,经过5年的实践证明都是行之有效的。3个要素,将思利及人的核心理念及行为要点都体现出来了。3个要素在实践的顺序上也需要明确下来,因为每一种排列都可以呈现不同的意境和理念。从直升机思维、换位思考到关注对方感受的顺序,更能完整地反映出思利及人的本质和智慧,也能够更好地帮助理解这3个要素。《思利及人的力量》再版的过程,也是一次集体思维的升华,一次从“我”到“我们大家”的思想行走。

我们正身处伟大的变革之中,汲取中华文化核心价值——思利及人的智慧,有助于我们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

借此机会,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同事,感谢我的合作伙伴,感谢所有的读者朋友。

愿思利及人帮助我们梦想成真,生命璀璨。李惠森

序言一 思利及人铸就了百年李锦记

如果有人问,成功的条件是什么?作为中国人,答案很简单——天地人和。

天地人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因为中国人相信天人一体,讲究天地人和。天意味着时机,地意味着环境,天时地利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但天地是客观的,人们唯一能够主动改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所谓的人和。

天地人和,“和”是重心,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沧桑傲视世界的生存智慧。在这个智慧的指引下,人类与天地和谐相处,生命与社会共同发展;个人不能独立于世,要受到各种各样的制约:自然、社会、人群、家庭、道德、发展。而正是由于拥有“和”的智慧,人类这个特殊群体才能在苦难面前迸发出超乎想象的承受能力,并永葆对世界的乐观态度。

人和的基础是家和,所以会有“家和万事兴”这句话。不要以为家人、亲人血脉相连,家和就比人和简单、容易。每个人的基本需求,比如尊重、认同、重视等,在家庭中一样都不能少。因为血脉相连,相互之间的要求会更多,期望会更高。因此,家庭的和睦、世世代代的和谐,也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人在群体和社会中的角色是渺小的,但如果你能够做到家和,结果就很不一样了。家和万事兴,人和值千金。众人齐心,力顶千钧。人的一生,要想取得成就,一定要写好一个“和”字。

怎么在人生中写好一个“和”字呢?个人怎么处理好与社会的关系呢?

李锦记这4代人的创业实践,我的体会是4个字:“思利及人”。

每个人都想获得自己的利益。但是,这个利益要从“思利及人”中来。为己为人,为人为己。“思利及人”最能够体现这种人与己的相互关系。

思利及人,关键在“人”。对人的共性的解读,让我们懂得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对人的长远发展的思考,让我们领悟到了处世的智慧。

思利及人,关键是解决“及人”。竞争只是世界的表象,只看到表象会走入歧途,抓住本质才能成功。对“及人”的思考和实现,能够帮助我们超越竞争的现实,看到合作的未来。

思利及人,就是“和”文化的一种深刻反映。长期以来,我一直将它作为核心价值观。在做人、持家、办企业及对待社会的过程中,这个核心价值观一直是我作决策的标准,也是李锦记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李锦记是我祖父李锦裳于1888年创立的,至今已经124年了。

经过3个世纪、4代人的努力,李锦记将中国的调味品变成美食艺术精品,不仅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更为中华美食增添了新元素。李锦记的产品现已发展至200多种美食酱料及食品。李锦记的品牌受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大消费者的赞赏与欢迎,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杂货店或是超级市场,“李锦记”这个涵盖3个中文字的招牌都让当地华人感到亲切和自豪。

今天,完全可以这样说,在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的产品。李锦记已经成为亚洲知名食品品牌,成功实现了自己的第一个使命——将中华优秀饮食文化通过酱料传播到全世界。

1992年,李锦记开始了第二个使命,那就是将中华5 000年的优秀养生文化,通过中草药健康产品传遍全世界。为此,我们投资创办了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经过20年的奋斗,企业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2005年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奖”,荣获国家民政部“2007年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外资企业”称号,还蝉联美国翰威特2005年和2007年年度“亚洲最佳雇主”和“中国最佳雇主”,其“无限极”品牌在2005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62位,品牌价值为80.83亿元人民币;在2011年中国500个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中名列第49位,品牌价值为195.58亿元人民币。

是什么推动着李锦记走过了100多年,并将持续健康地走向未来呢?

我的感受是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这种文化投射到李锦记的身上,可以总结为“思利及人”的文化。百年李锦记,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曲折。在每一次面临选择的关头,都是思利及人给了我们指引。我体会到,思利及人就是顺应人性、顺应时代、获取成就、造福社会的指南。思利及人深深地影响着李锦记的发展,思利及人的文化铸就了李锦记。

我很高兴地看到,这本书第一次系统、通俗、简单地将“思利及人”的精髓展现出来,有理论、有实践、有事例、有分析、有体验、有指引。这本书是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也是对成就人生的经验分享。

作为父亲,我为惠森感到骄傲。这本书反映出他的观念和能力,这种观念和能力,曾经帮助他健康成长,还将帮助他在将来有更大的发展。

作为李锦记快速发展的见证人,我为家族感到欣慰。这本书所揭示的道理和方法,都在李锦记事业的发展中得到了有效验证。

作为炎黄子孙,我为祖国感到自豪。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成就了李锦记昨天的崛起,还将成就明天的辉煌。

人类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无限无极,永无终止。这个追求是人性中理想、传承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我希望通过这本书的出版,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了解中华文化中思利及人的精髓,拥有思利及人的力量,获得思利及人的智慧,享受无悔的人生。李文达李锦记集团主席

序言二 李锦记百年不衰的启示

李锦记从一个生产蚝油的小作坊,经过百余年的艰辛拼搏,发展成为一个产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酱料王国、行业的排头兵,实现了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提出的企业的第一个使命,即“把中华优秀的饮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做到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李锦记的产品”。但他们并未就此驻足不前,在继续发展酱料及调味品生产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二个使命,即“把中华优秀的养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经过20年的努力,他们在以中草药为原料的健康产品的生产方面,也已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骄人成绩,在行业中确立了自己的位置。

是什么力量使这个百年企业始终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是什么原因使这个企业的老板与员工的关系非常融洽,企业内部有很强的凝聚力,大家都以自己是李锦记大家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为什么这个百年家族企业的内部能避开权力和利益的争斗,彼此和睦相处、相互关爱,以企业发展的前景为共同关注点?这些问题的答案正是许许多多企业所渴求的,也正是这个百年企业能引起许多专家、学者很大兴趣的魅力所在。

最近,有幸读到李惠森先生的这本书,颇受启发。惠森先生是一位勤于思考、善于学习、锐意创新、敢作敢为的李锦记第4代传人之一。惠森先生秉承他父亲李文达先生倡导的“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把实现李锦记的第二个使命作为自己和无限极全体员工的奋斗目标,他深入挖掘“思利及人”的丰富内涵,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无限极在李惠森的带领下,每年的业绩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李惠森本人也因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骄人的业绩多次被国内、业内评为“最佳企业主”,2005年和2007年两次被评为“亚洲最佳雇主”。李惠森结合带领无限极的切身感受,通过许多发生在身边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生动事例,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阐述了“思利及人”的深刻内涵、实践方法和意义,并试着从理论上将“思利及人”的理念概括总结为“一个核心、三个原则、九个法则”。这不失为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和探索。“思利及人”在李锦记深入人心,形成了一种文化,变成了一种凝聚力,一股推动企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在李锦记,从管理层到员工,大家都为企业的“两个使命”所鼓舞,他们懂得这两个使命体现了中华民族子孙对未来的责任和对世界的贡献,体现了李锦记为社会创造的价值,每个员工在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中也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他们为此感到自豪。

李锦记人懂得,无论遇到什么矛盾和困难,无论是对家人、对朋友、对客户、对合作伙伴还是对社会,在采取措施、作出决定前都应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以求寻找到最妥善的解决方案,并为问题的解决尽力提供帮助,这样可避免挫伤对方的自尊(威信),避免由于考虑不周造成的损失,以求得问题的圆满解决。

他们懂得,为了实现目标,每个人都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把自己负责的每一件事情做好。对待客户和合作伙伴都要真诚,以坦诚和信任赢得他们对企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赢得社会对企业的最大支持。

李锦记人懂得,每个管理者都要严于律己,为人表率。要善于平等地与员工们交朋友,下工夫去发现员工身上的优点,并尽可能地使其优点得以充分发挥;同时还要细心观察员工的表现,一旦发现异样就要及时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尽快尽早地摆脱各种问题的困扰,使他们尽快调整到最佳状态。只有员工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也只有这样,企业才有可能创造最佳的业绩。无限极创造的“自动波领导模式”的成功实践便是有力的印证。

李锦记人懂得,客户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市场总是千变万化的。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企业的领导者就一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善于把握市场发展的方向,善于捕捉市场的最佳切入点,坚持永不满足、不断创新、永远创业,不失时机地不断给企业提出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和目标,并带领大家为此共同努力,这是李锦记长盛不衰的关键。

李锦记的领导层懂得,一个家族企业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根据时代发展和企业的需要,以超人的远见、胆识和魄力,大胆摒弃一切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陈规旧矩。李锦记的领导层设立了家族委员会,并采取制定家族宪法等一系列措施来规范家族委员会及其成员的责任和义务,他们把家族委员会的主要任务由全面掌控企业的运作转变为加强家族内部的沟通和协调,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到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来。他们打破家族世袭式的传承方式,坚持“任人唯贤”,首席执行官(CEO)等关键岗位的人选要从家族内外去寻找,选拔最有能力、最合适的人选,同时赋予这些重要岗位的管理者充分的权力和责任,还规定了第5代要进入企业必须经过与家族外成员一样的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程序。这些深刻的改革,让世人看到了企业掌门人的胸怀,从而增强了员工们对企业的信任和对企业发展前景的信心。“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观,“造福社会、务实诚信、永远创业”的理念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李锦记人,也推动了李锦记不断创造新的辉煌。李锦记不仅给社会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优质产品,同时也为我们奉献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粮仓。

我作为一名在教育战线奋斗了近半个世纪的教师,始终把为国家培养有理想、有抱负,诚信务实、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善于实践的接班人作为义不容辞的光荣责任,在当前深化各方面的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复杂环境中,我们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李锦记的宝贵经验难道不是为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杨家庆清华大学前常务副校长

序言三 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简明表达

思利及人,是李锦记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本书总结了他们百年来的经验,阐述了他们对思利及人的理解和实践,既是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思考人生,首要的问题就是认识自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才能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对于这个问题,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思考和回答。西方文化从个人本位出发,提出的问题是“我是谁”和“认识自我”。中国文化则是从认识“人”出发,提出的问题是“人何以为人”,“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什么”;认识“人禽之别”,知道人和禽兽的区别。由此引出对人生意义、价值等不同的看法。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之区别于禽兽,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人有伦理道德而禽兽没有。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那时没有人伦教化,还没有真正脱离禽兽的境界。以后有了教化,有了“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的人伦道德,才真正进入人的境界。荀子说,“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荀子·非相》)。禽兽和人都有两性关系、父子关系,区别就在于禽兽没有人类社会父子、夫妇的伦理道德。荀子曰:“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荀子·王制》)人所以高于禽兽,就在于人“能群”,能组成社会;所以,能群是因为有“分”,即人伦关系;而人伦关系是靠“义”,即道德来维持的。

由此提出中国文化的两项核心价值:义、群(或公)。人要把精神生命放在首位,修养自己,提高精神境界;要把个人放在群体中,作为群体的一分子,处理好人伦关系,不只完善自己,且要安人安百姓,以天下为己任。这两点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文化这样的价值观并不是否定个人价值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只是把这种追求与群体的发展、众人的利益联系在一起;不是只求个人满足、个人发展、实现个人价值,而是关心群体,以天下为己任,在群体的发展中求个人的发展,在关爱他人、为百姓谋福祉的善行中实现个人的价值。这样的价值观,既表现为在民族大义危难关头面前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造就了像苏武、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堪称中华民族脊梁的无数志士仁人;也表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培育了中国民间助人为乐、成人之美,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传统。“思利及人”,正是简明地反映了中华文化的这种核心价值观。

李锦记是一个百年企业。100多年来,祖孙四代始终坚持思利及人的核心价值,努力把它贯彻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企业得到持久、优异的发展。2007年,李锦记第4代传人之一的惠森带领他的团队,认真总结百年经验,写下《思利及人的力量》,此次又进行修改,再版发行。他们从对“思利及人”价值观内涵的理解;思利及人在实践中的体现,包括在人与人之间、企业与员工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各部门之间,和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等各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以及个人在日常生活言行中如何做到思利及人,都作了认真的探讨和总结。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用自己的体会、自己的语言来说明思利及人的思想,并且提出一套贯彻实行的原则和做法。这样就使思利及人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难于理解的原则,而是成为一个明白易懂、可以落实的行为准则的体系。他们对思利及人的一贯坚持,将它贯彻到一切方面实践中去的努力,以及不断总结、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保证了企业的发展,也成为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正处在迎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怎样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用于现代化建设,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众多有识之士日夜思考、探索的问题。这本书是李锦记践行思利及人价值观的经验总结,应该会对我们在弘扬中华文化发展民族产业上有所启发和帮助。钱逊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引言

拥抱智慧的力量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你会怎样度过呢?是虚度年华,还是成就一生?

人生难得,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珍惜。珍惜人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过得有价值、有成就。

怎样成就一生?成就一生有哪些至关重要的法则?

很多人都想知道答案。这也是我在自己的人生经历中一直思考、探寻和实践的问题。

20世纪60年代初,我出生在一个世代做酱料的家族。发展到我们这一辈,已经是第4代了。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的生意已经有了一定规模,但家境实际上只能算是一般。我在中国香港度过了童年,12岁离开父母,到美国求学。这段经历,让我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学会了怎样独立生活,并从中感悟了很多人生的道理。

大学毕业后,我回到中国香港工作,在银行做过投资顾问,开过连锁餐饮店,投资过房地产,做过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90年代初,祖国大陆经济飞速发展,我和父亲一起来到广州,投资经营中草药健康产业。

现在,20年过去了,其中我经历了很多。在我最忙碌的时候,我曾经身兼七职,有成功,也有挫折;有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也有遇到沉重打击时的痛苦反思。

我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这让我感到非常幸运,因为它让我有机会对如何成就一生有更为深刻的体验和思考。

非常幸运的是,家庭的熏陶从小就开始影响着我,它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对待生活,也教会了我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如何处理各种矛盾,还给了我一个很好的角度来体验如何领导一家企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非常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兄弟姐妹、我的妻子、我的孩子、我的家族、我的老师、我的朋友和我创业的同事与合作伙伴……是他们陪伴着我一起经历,一起成长;是他们让我在这20年,收获了很多;是他们给我未来的人生道路,带来了不少非常有价值的体会和感悟。

近年来,我一边感悟,一边与他人互动分享。我发现,通过相互分享,我吸收了更多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同时我的这些分享也给他人带来启发和参考。如果这些互动分享的范围更大些,让我可以获得更多人的智慧和经验,也能够给更多的人带来启发和参考,那不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

于是,我有了写书的念头。

我组织了几个同事,他们是俞江林、麦兴桥、史坦尼、李晓翔和蔡华。我们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将我这些年来经历的种种人和事,以及其中的感悟整理成文字,形成了这本书。在这本书中,有很多内容是受到家庭影响的结果,其背后是中华文化的熏陶,它让我受益匪浅。

我们以探索“如何成就一生”为本书的主题。从我的经历感悟中总结归纳出成就一生最为重要的9个法则,这9个法则源于3个原则——造福社会、务实诚信、永远创业。这3个原则又来源于一个核心,这就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思利及人。

全书将从4个部分来分享成就一生的9个法则。

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认识思利及人。了解思利及人的3个基本要素,透过对3个基本要素的分析和运用,来加深对思利及人的理解。有了这份理解,我们就能够了解思利及人价值观的3个原则。全书的第一部分“思利及人”,构成了全书的理论基石。

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有所成就,取决于他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决定了他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决定了他面对变化的世界所采取的各种行为,这个行为决定了他一生的成就。

生活要有意义,生命才有动力。这个意义越大,动力就会越大。怎么让生活更有意义呢?第二部分从“造福社会”引出“使命”、“借力”和“创新”3个法则,为你带来观念和行为指南。

立人先立己。“自律”、“专心”、“诚信”,这是立己的3个关键法则。为什么要做,又如何做到?这是第三部分“务实诚信”要分享的内容。

如何在一生中持续地获得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生命才最有意义。第四部分“永远创业”将从“学习”、“平衡”、“系统”3个法则来分享我的体会和感悟。

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些分享都来自我的亲身经历和思考。这些年来,我和很多人相互交流和分享,大家听了以后都觉得这些思考与做法值得借鉴,很有收获。我相信,这本书也会给你带来有益的思考和具体的启发。

我们生活在一个客观的世界,尽管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但是,在世界变化的背后,有着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因为客观,这个规律力大无比、不可抗拒,这个规律又无处不在、无所不及。这个规律需要我们用实践来体验,凭智慧来运用。这种运用会给我们带来力量。9个法则就是思利及人的客观规律性的力量表现,借助这个力量,就能成就你的一生。

让我们一同走进生活,了解规律,找寻力量,把握成就人生的9个法则。

第一部分 思利及人

记得在我小时候,家里就一直挂着一帧字幅,上面写的全是格言联。“至乐莫若读书,至要莫若教子……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

这帧字幅的背后是有一段故事的。

有一次,父亲在中国台湾遇见了一位专门研究字画的老人,两人一见如故,临走时,老人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一帧字幅赠给了父亲。字幅中“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让父亲深有感触,他认为“作事惟思利及人”这句话与家族的处世经商之道非常契合,因此便将“思利及人”四字单独装裱起来挂在了办公室,并把它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以此来教育我们。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我对这四个字的理解越来越深刻。“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这句话最早出现在唐朝,是从颜真卿的《争座位帖》中集字而成。“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虽朴质简洁,却把人生的道理说得很透彻。我的理解是:人生难得,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难道仅仅是为了传名于世?徒有虚名不如做点实事,做事就必须“思利及人”。

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这是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首要问题。

名传世为虚,做实事为实,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你所做的事情上。因此,能不能将事情做成、做好、做大、做久,成就一番事业,作出对社会的贡献,就成为人生的重点,成为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作事惟思利及人”这句话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说明了思利及人的目的——为什么要思利及人?就是为了做好事情。第二层意思说明了“思利及人”的效果——只要将“利及人”思考清楚了,做到位了,事情就一定能够做到、做好、做大、做久。

思利及人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神奇的作用?简单的词语中蕴涵着怎样的规律和能量?

什么是“思利及人”?“万事皆为利来,皆为利往”,“思利”是人们做事的原因和动力,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客观需求。

什么是“利”?除了通常所指的金钱、物品外,“利”包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当下具体的,也可以是具有未来意义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怎么从“思利”走到“得利”?“作事惟思利及人”一语道明:“利”从“人”中来,只有“利”及“人”才能事办成,才能劳有获,才能利有果。“思利及人”的丰富和神奇,全在这个“人”字上。

简单来看,“利及人”指利及“他人”,而把自己排斥在外,但这样不仅忽略了“我”的主观能动性,难以持续发展,也不符合整体看世界的观念。

在我看来,“思利及人”强调要“惠及”更多的人——从你、我、他到我们,从个人到集体,从小家到大家,从群体到社会。思利及人,不是只考虑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利益,而是站在发展的角度,考虑整体的利益。

更进一步来说,蕴涵在这个“人”字里面还有一层意思——“人性”。“思利及人”强调以人为大、以人为本、以人性为重,满足人性的共同需求——重视人的价值,尊重人的感受,发挥人的潜能。这是人类的本性,也是人类的共性。

换句话说,就是“利”所涉“及”的人越多,“我们”的力量就会越大,“我们”的事情就会做得越好,“我们”的收获也就越多。这里的“我们”,主要是指整体,也就是我们大家。

如果要简单概括“思利及人”的意思,那就是:做事先思考如何有利于我们大家。

如何做到思利及人?

在做事之前,思考的次序不同,身处的境界不同,关注的对象不同,做事的结果则大不相同。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首先要让自己站在更高的位置思考:在这件事情当中涉及哪些人?这件事情给他们带来的共同利益是什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能够持续地做下去吗?

有了这个思考,你会很兴奋,但这还只是你自己的想法。这个想法能够真实地代表我们中的其他人吗?他们是谁?他们现在的具体情形怎样?他们真的需要这样做吗?

紧接着的问题是:这个想法是否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其他人会认为这个想法真的与他有关吗?他们真的会感受和认同这件事情将给他们带来好处吗?他们会参与其中吗?

由于受到家族观念的熏陶,我感悟到要做到思利及人,需要依次做到直升机思维、换位思考和关注对方感受。

从直升机思维到换位思考,再到关注对方感受,完整地体现了思利及人的意思和意境,具体地反映出思利及人的实践步骤,清晰地明确了思利及人的掌握重点,通俗地提供了思利及人的行为方法。

让我们从直升机思维开始,看看具体怎么做。

要素一直升机思维

我喜欢滑雪运动。有的滑雪场可以乘坐缆车上去,那里有固定的滑道;有的滑雪场可以乘坐直升机到任何一个山头,随意往下滑。后者更具挑战性,也更刺激。我对第一次乘坐直升机上山的感觉印象深刻:坐在直升机上俯瞰整个滑雪场,一条条雪道从山顶上蜿蜒直下,尽收眼底。在直升机上,视野很开阔,眼前豁然开朗,平时的畏高恐惧症也消失了,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坐在直升机上的观察,让我对滑雪场的地形有了全面的了解,即使没有固定的滑道,我也有了充分的把握。

坐在直升机上看到的景象和站在平地上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心情和信心也完全不一样。这种感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世界还是那个世界,因为角度不同,位置不同,感觉和视野就会不同,由此所带来的心态和方法也都不同,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同。不知不觉中,你所感觉和得到的世界已经不同了。

与乘坐直升机的感觉一样,当你看事物的位置升高了,你的视野会开阔起来,看到的内容会增多,看到的边界会增大,整个事情的轮廓及其与周围事情的相互关联也都会尽收眼底,一目了然。原先那些挡住视线的巴掌大的山变成了小小的斑点。

你会感觉事情由大变小,由杂变简,由浊变清,由难变易;你会感觉身边很多人由单一变得丰满,由陌生变得亲切,由让人不满变得可爱。当你内心的境界和格局都变大了,想到的做事方法随之增多,驻扎在你内心的信心随之增加,成功的概率也会随之增大。

在现实中,当你将停留在“我”的角度或层面所进行的思考,提升和放大到“我们”的角度或层面,你就在经历这样的过程,就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我形象地把这种从“我”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叫做“直升机思维”,用它来超越自我和现在,跨过边界和围墙。

直升机,不容易

人们想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从“我”开始:“我”有什么?“我”要什么?“我”缺什么?“我”能做什么?从“我”开始,会引发什么结果?“我”有什么,会让我们不敢做大事,因为“我”有的毕竟有限。“我”要什么,会让我们陷入孤独和尴尬,因为“我”要的与他人没有关系。“我”缺什么,会让我们做事缩手缩脚,不敢做,甚至不敢想,因为“缺”的理由非常充分。“我”能做什么,会局限我们思维的空间,因为在“我们”的格局里,“我”的空间最小。穷尽自己所有的经验、智慧、资源和能力所实现的事情一定是最小的。

惯性思维的结果就是这样:能看到自己,但看不到我们;能看到眼前,但看不到发展;能看到问题的局部,但看不到问题的全部;能看到事情的表面,但看不到事情之间更多的关联和影响;能看到当下静止的状态,但看不到动态的变化。这个结果会使你以偏概全,思想僵化,做不好事情,甚至不敢做事情。

这种习惯缺少对“我们”的考虑,忽略了“我们”的作用。

这种思维空间的局限,还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弄坏我们的情绪,让快乐远离我们。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

从广度上想——不仅要找到对自己最有利的解决办法,还要找到对他人也最有利的办法;不仅要想“我”,更要想“我们”。

从深度上想——不仅想到今天的“我们”,还要想想明天的“我们”;不仅要找到对今天有意义的解决办法,还要找到对明天、对后天都有意义的解决办法。

怎么才能做到这些?最简单的解决之道是什么?“我们”>“我”“我们”是谁?“我们”与“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大于我”?“大”在哪里?“我们大于我”的好处是什么?

这一系列的问题,就像一位好导游,帮我们在密林里找出前行的路径。“我们”指的是包括自己在内的一群人。这群人通常有着共同需求和共同目标,相互之间有着某些联系。

一旦从“我”走进了“我们”,首先是范围大了,考虑的人数多了,涉及的方面广了,事情的大小、影响、投入的资源随之大了,做事情的责任也大了。因为是“我们”,参与事情的人员多了,你能够借用的资源大了,事情的价值和收获也都会大起来。

一旦从“我”走进了“我们”,思考的内容也会很不一样。

在家庭关系上,结婚前的“我们”是父母和兄弟姐妹;结婚后的“我们”是两个家庭的所有人,以及自己的伴侣和孩子。从“我”的思考到“我们”家人的思考,再到婚后大家庭的思考,范围不一样,责任有大小,事情会完全不同。难怪人们常说,结婚能够让一个人迅速地成熟起来。

最大的“我们”不只是全人类,而应该是天下。所谓天下,按照中国的整体观而言,除了人类,还包括天地环境和自然万物。

思考的范围仅限于个人,中国的传统称为“小人”;思考的范围放大到天下,这才是“君子”。中国的文化希望每一个人都做君子,不做小人。

把思考的焦点和范围放到“我们”的好处有很多:“我们”能够创造出远大于“我”的价值;“我们”聚集的智慧和凝结的能量会远超过“我”;因为“我们”远比“我”的意义大,“我们”的事业会给“我”极大的决心、毅力、鼓舞和支持。

有一个朋友,跟我分享了他与孩子沟通如何养成随手关灯习惯的经验。他告诉我,如果仅从随手关灯能够节省钱的角度来沟通,孩我们>我子不会上心;而从环保、节省我们地球上的能源消耗的角度来讨论,这样给孩子留下的印象要深得多,达到的效果也要好很多。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如果把“我”放到“我们”的位置去想,可以很好地弥补“我”的局限,看到更多的意义,得到的效果要好很多。“我们”>“我”,是一个简单而形象的比喻。它提醒我们,与“我”相比,“我们”的意义更大,“我们”的内涵更多,“我们”的外延更宽,“我们”一起能够做到的事情远远超越“我”的能力范围;它提醒我们,“我们”比“我”更为重要,在思考的任何时候,都要想到“我们”,而非只是自己。

与“我们”有关

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为什么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却没有人告诉我?”“行程改变了,怎么没有人告诉我?”

每当提出这样的质疑时,为什么提问的人都是理直气壮、一脸责怪他人的神色?你是否知道,这种抱怨就是一种没有“我们”> “我”的观念的表现,事实上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

假如,有了“我们”> “我”的观念,你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件“我们”的事情,其中的任何环节,哪怕不是“我”实际负责的,也都和我有关系,因为一件事情的成功完成与所有环节都有关,你当然有责任去关注,主动去了解,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他人来告诉自己。

当然,也的确存在着“自己完全无辜”的情况。但是,从积极、主动、正面的角度来看,把自己也放在检审的范围之内是一种明智的态度和方法。“你好好地检讨一下,为什么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你的责任在哪里?”经常有人这样指责下属或他人。这样的沟通,给人的感觉是错误全都在下属或他人身上,这也是没有“我们”的概念造成的。因为没有“我们”,所以你认为错误是孤立产生的,与你没有丝毫关系。这种看法不仅与事实不符,也会让对方心生抗拒。作为上司,应该是“我们”中的重要一员,任何事故都与上司有关。如果上司能够这样说,“这件事情没做好,我负主要责任,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件事情给我们什么启示和教训,下一次我们怎么能够做好它?”我相信,这个“我们”会越干越想干,越干越能干,越干成就感越多。

很多人将事情没有做好的归因都落在他人的失误和不检上,全然不对自己进行内查和检审,浑然不觉自己的失责,更没有留下在下一次处理同类事情时怎样发挥自己作用的提醒。这就是没有“我们”>“我”的观念的结果。“我们”>“我”带来的是一种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一种整体把握事情的能力。当你在看待问题的时候,能够从“我”上升到“我们”,从局部上升到全局,视野更加开阔,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也更容易把事情做好,这就好比思维“坐上了直升机”。

轮流做主持人

多年来,我们都会定期召开家族委员会会议。这个委员会是为了家族能够得以延续、企业得以持续发展而搭建的平台。我们一直通过这个平台研究家族宪法,研究如何从制度上让百年企业越走越精神。

家族也能够开会?而且开会的次数是每年举行4次,每次持续3天?这个会议机制是怎么形成的?怎么让这样的会议平台变得生动有趣、值得期待?

影响这一切的关键是主持人。

每次会议,都要有一个人来担任主持人,他要对整个会议负责,不仅负责会前策划、会中执行、会后落实,也要兼顾与会者的情绪和感受,这项工作是有足够挑战性的。在搭建这个平台的开始阶段,我连续做了4次主持人,效果不错,得到家族成员的认可。

渐渐地,我又发现,如果一直由一个人做主持人也是有问题的。比如,主持的风格单一、个人的精力有限等,而且家族会议要持续地进行下去,仅有1个主持人是不够的。

怎么培养更多的主持人呢?

这个意义非同小可,事关家族委员会能否在家族延续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地发挥更好的作用。

能不能“坐上直升机”来思考这个问题?能不能站在“我们”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

能!我的方法是,让家族委员会的核心成员轮流做主持人。

我的建议得到了家族委员会的采纳,效果很好,沿用至今。

每一次会议都由不同的成员来主持,每次会议结束时,主持人都要带大家选出下一届会议的主持人,并担任新主持人的“教练”,帮助新主持人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同时,在每一次会议之后,由所有参会者对此次会议和主持人进行评分,点评主持人的成功之处与需要改善的地方。

就是这样一个变化,让大家走出自我的层面,站在“我们”的角度,从会议的效果出发,积极配合,相互理解,认真投入。这是一个从“我”到“我们”的过程。这个经历对每个成员都有很大的提升,让大家都习惯在“我们”的层面上思考问题。

一体化

“我们”> “我”这种全面看问题的角度,让你在做事的过程中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并且重视这种联系对你的影响。

生活中有很多种关系,它们各不相同,但是又互相关联。这些关系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形成了一个整体,有人称它为利益共同体。

比如,自己和他人、丈夫和妻子、家长和孩子、销售员和顾客、上司和下属、市长与市民等,都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要素互为依存、缺一不可,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在利益共同体中,一方的得失总是与另一方的得失紧紧相连。因此,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从整体考虑。

将彼此视为同一个整体去考虑,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做法。在这个整体中,大家都没有收获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大家也不愿意看到你赢我输、我赢你输的情况。因为这种短期的效果,会由于其中一方的利益没有实现而最终损害这个整体。

有句话是: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好”实际上就是整体共赢的结果,“大家好”才能够保持“可持续”的环境和条件,才是彼此共同、持续且唯一的需要。

站在企业的角度,整体中的两个主体是企业与顾客。企业要发展,就要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日益增长的需求,也需要企业不断生产出好的产品。因此,企业要永远站在顾客的角度思考顾客的需求是什么,这个需求要怎么去很好地满足;而顾客也需要企业持续发展,以保证自身需求的满足。

这种互为依存、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为“一体化”。

因为“一体化”,大家拥有共同的利益,同时也拥有共同的责任。落实到我们做事上,就是要从“一体化”中所有成员的角度出发,从“我们”>“我”的视角来决定哪件事情做或不做,以及怎么去做的问题。这样就可以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既照顾了整体的感受,又可以让事情得到圆满解决。“我们”>“我”这样一种从全局角度把握问题的思维,使我们看得更宽阔,好像吸收了很多的能量,一下子有了做好事情的信心。“一体化”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实际需要,但在“一体化”的过程中,有一个“信任”的问题,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信任是“我们”的基石

在现代社会,信任非常重要。因为信任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构成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做事的成本和做事的效果。

在“我们”>“我”的直升机思维中,“信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防人之心不可无”的观念已在人们大脑中深度扎根,现代社会各种急功近利的事件也层出不穷,这大大损坏了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人们常常先怀疑,再非常艰难地去相信。

不能轻易地信任、更不能先信任他人的惯性思维,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剂毒药,严重阻碍着时代的发展。

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必须与社会发生关系,建立这个关系的基础不是别的因素,而是信任。在“我们”的构成中,信任更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没有信任,就没有黏合“我们”的基础;没有信任,大家就会对“我们”的事情欠缺投入,对选择模棱两可,对结果降低标准,对“我们”失去信心,最后放弃共同目标的达成。

没有信任,就没有团队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协同增效,也就没有了“1+1=11”的奇迹发生;没有了信任,就没有融洽,没有快乐,没有默契,不能借力,不敢借力,也就没有效益。

信任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更是一种智慧。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是组成“我们”的基石。那么,信任是什么?

信任就是你相信他人的言行举止是好意的。这种相信表现出你的内心对他人的重视与尊重,这种重视和尊重改善着你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改善着“我们”的关系。这种关系直接影响“我们”之间的沟通成本和合作效能,进而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成本。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信任?

● 先信任他人

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是黏合“我们”的胶水。

信任是相互的。你信任他,可他不信任你,或他信任你,你却不信任他。这时,信任就很难建立起来。怎样建立信任?谁先迈出第一步?是从“我”开始,还是等着对方先信任“我”?站在“我们”的角度来看,你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

我的体会是:先信任他人。这是站在“我们”的角度采取的积极主动的举措,也是行之有效的策略。

也许你会说:“这样做有风险。”

是的,先信任他人是有风险的。但是,你是否想到,不信任他人所带来的风险会更大?

记得在美国读高中的时候,我寄宿在学校里,总会将家里给的生活费藏在柜子的某个角落。有一天,我发现钱不见了。当时一个宿舍住4个人,我和其他两位同学都怀疑是另一位同学偷的,于是我们3个人一起质问他,他坚持说没有偷,可我们就是不相信,还和他打了起来。后来我也淡忘了这件事。有一天,我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发现那些钱就塞在其中一件衣服的口袋里。那一刻,我呆住了,原来我错怪了他……

这件事情给予我深刻的教训,在以后的人生中,也时刻警醒着我:不能用怀疑先下结论,信任非常重要。

刚开始的时候,你对他人信任的程度可能会小一点,渐渐地,了解多了一点儿,信任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多一些。

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信任程度有多少,你都要先信任他人,再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选择信任他人的程度。

当然,你可能会因为先信任他人而承担风险,但千万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尽管你曾经“被蛇咬”,但仍然要坚持先付出信任,要相信前车之鉴会使你逐渐成熟起来,更好地把握信任他人的尺度。

有人会问,为什么我们会担心信任有潜在的风险?

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我们对别人不了解,或者不喜欢。其实,不喜欢恰恰是因为了解得太少。

不了解就容易误解,更可怕的是,遇事总从怀疑开始和从坏的出发点来先入为主地下判断。

有没有一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跨越信任的障碍,与人愉快地交往呢?

● 了解可以增进信任一段有趣的对话,可能会给我们一点点启发。甲:“我不相信那个人。”乙:“为什么?”甲:“我不喜欢他。”乙:“可你根本就不认识他。”甲:“这就是我不喜欢他的原因。”

很多时候,不喜欢一个人的原因仅仅只是我们根本不认识他。

你对一个人越了解,发现双方的共同点越多,你就会越认同这个人,信任感自然就产生了。了解就像一剂催化剂。有了它,信任在两人之间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其结果是感觉熟悉、感受亲切,迅速产生信任因子。了解得越多,信任的感觉和程度也就越多。设法增加他人对你的了解,就会增加他对你的信任,也会增加你对他人的信任。

任何增加了解的行动和措施,都是在增加信任、营造信任,也都是在建设着“我们”。

每一次有新同事加入,都会有一个熟悉的环节。召集团队每一位成员,让新同事主动介绍3条关于自己的主要信息,让团队成员每人问3条自己想知道的新同事的信息,做完一轮,权力倒转,让新同事向每一位老成员问1~3个问题。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就能熟悉彼此,感觉非常亲切。

利用每一次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的机会,都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个“无主题分享”的环节,让成员分享近期工作以外的信息,也是营造信任氛围的有效手段。

从信任的基石开始,从“我”走进“我们”,认识“我们”,信任“我们”, 直升机思维带给我们的是:打开心胸,拓宽视野,提升境界,放大格局。

让自己更快乐

生命很宝贵,短暂且只有一次。在人生中,保持微笑、内心充满快乐是非常必要的。

快乐如同空气、水和阳光,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怎么保持微笑,充满快乐?快乐是什么?怎么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

快乐不是一个具象的物质,而是一种非常主观、非常感性的感觉。快乐与物质无关,与精神有关;快乐与事实无关,与视角有关。

快乐就是一种视角,透过世界万物的表面,让我们获得一份开心、明亮、温暖的感受,一份“爽”的感受。

思维的视野会影响这个视角。从“我”的层面上升到“我们”的范围,让思维坐上直升机,你就会自然而然地找到这个视角,发现快乐,收获快乐,感受到“爽”。

● 爽

我喜欢将开心、快乐的状态称为“爽”。追求“爽”是人性的本能,快乐的人更加容易成功。

其实,“爽”还具有很强的能量。让我们回想一下自己曾经拥有的“爽”的状态。

当你开心的时候,做事是否会感觉更轻松、更有动力和创意?对待别人是否也会更加友善可亲,甚至幽默风趣?面对困难是否也会更加乐观积极,发现很多新的解决办法,甚至感觉自己拥有无穷的力量和激情?

为什么会这样?

科学研究发现,“爽”是成功的一种催化剂。

人在开心的状态下,细胞运动会更加活跃,血液流动也会特别顺畅,体内会分泌一种使人兴奋的物质。此时,人会更加积极乐观、开放包容,并表现在待人处事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状态下,人更容易释放自己的潜能,做事效率会比坏情绪时高很多,自然会收获更多的快乐。

研究同样发现,人在快乐状态下更容易树立目标,也更愿意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获取成功。

因为开心快乐的人经常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事业会更加自信、乐观,充满活力。在与人交往方面,也因为自己的这份快乐,让对方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你,从而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当大家都处于这样一种快乐的环境中,相互激励、相互体谅,“爽”的程度就越高,由快乐催化出的成功就越顺利。

同时,“爽”的状态带来更有效益的成果和成就,后者又反过来增加“爽”的感受,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让人的整个生命旅程都保持在一个开心快乐的状态中。

更有研究表明,积极乐观的人容易快乐,容易“爽”。这样的人更长寿。

怎么才能够帮助我们进入“爽”的状态?

● 直升机让你更快乐

小王抱着要进入前3名的目标参加一场运动会,可结果只获得了第8名。面对这样的结果,小王会怎么想呢?

如果他想:糟糕,我失败了!我让人瞧不起了。没有得到奖牌,意味着比赛彻底失败,也意味着我的人生走进了死胡同。于是,灰心丧气,内心充满痛苦。

如果他想:我终于跑下来了!虽然没有拿到奖牌,但是,我的参与体现了运动会注重身心健康、锻炼体魄、团队精神的真正意义,也反映出我的积极状态。拿到奖牌很重要,但比奖牌更重要的是体育精神和意义。今天的运动会很成功,其他运动员的奖牌中也有我的一份贡献。能参加这样的运动会让我感觉很开心。

如果他进一步想:在今天的实战中我都学到了什么?我有哪些提高?我还需要在哪些地方加强训练?我对团队的贡献是什么?我的这个经验对谁会有帮助?为了下一次运动会,我要做些什么?未来我……

有了这样的思考,内心便不再感到沮丧,并且涌出很多行动计划,充满激情,更有动力。对他而言,收获的是实践中的经历和体验,感受的是内心的成长和快乐。

同样的比赛结果,同样的客观信息,但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和解读,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一个是失败,一个是机遇;一个是让人失去动力和激情,一个是增加人的动力和信心;一个是让人沮丧,一个是让人快乐。

两者的差别就在于,有没有“直升机思维”。

事实就是这样,快乐不是由我们的社会地位和银行存款来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精神状态来决定的;快乐不是由客观事实的状态决定的,而是由我们思维的位置来决定的。

站高些,望远点,用“直升机思维”来看待一切,你就会快乐。即使你觉得不快乐,也可以通过“直升机思维”来找到快乐。

世界是客观的,但是,人们看世界的角度是可以调整的。有趣的是,当你调整了角度之后,眼前的世界变了,你身处的世界也会随之改变。“直升机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方法,它能帮助你提高看世界的位置,实现开心快乐。有些困扰你的事情,看起来很严重,让你不知所措,但如果你用“直升机思维”来思考,视野会开阔,办法会增多,你会发现,这件看起来似乎天大的事情其实很小。

从局部出发,你会感觉束手无策,觉得困难;从整体出发,你会发现这是一次极好的机会。从现在的角度看,你看到的是资源的占用和收获很小的结果;从未来的角度看,你看到的是无限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比如在谈判中,很多人为了多得一点点,总是千方百计,你争我夺,绞尽脑汁,争得彼此脸红脖子粗,双方非常不快。表面上,谈判双方是对手,谈判的过程存在着竞争性。但是,双方只是在竞争的层面进行谈判,只是关注眼前利益的得失,这个谈判就会很辛苦,很痛苦,结果甚至会徒劳无功。

如果,大家能够试着用“直升机思维”,就会注意到:双方各有尚未满足的需要;双方虽然有分歧之处,但也存在共同的利益;双方都有解决问题和消除分歧的愿望,并愿意采取行动达成协议;双方完全可以互利互惠达致双赢。认识到这一点,谈判就能顺利进行,双方都会有收获,谈判的过程也会很快乐。

快乐源于人的主观意识,阻碍人的快乐的陷阱也来自于人的主观意识。“一根筋”的单向视角不是将局部放大,就是将视野缩小,或者干脆就是主观虚构。这些思维方式产生非此即彼的表层判断,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也让快乐远离我们。

庆幸的是,“直升机思维”可以带你走出陷阱,享受快乐的状态,感受“爽”的生活。“直升机思维”的高度越高,爽的程度就越高。就像快乐没有顶点一样,直升机的高度也没有限制。飞得越高,快乐感越强烈。

要素二换位思考

最近几年,在国内很多的城市都开展了交警与出租车司机交换岗位的活动。让交警当一天出租车司机,让出租车司机当一天交警,然后聚在一起,分享体验,交换感受。结果,交警发现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非常辛苦,难找厕所难吃饭,辛辛苦苦不多赚;出租车司机也看到交警其实并不风光,风吹日晒晚下班。通过换岗体验,双方都切身体会到了对方的难处,纷纷表示今后要多替对方着想,共同改进工作,进一步融洽警民关系。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世界上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就是缺乏“换位思考”。多一些换位思考,就会让这个世界多一些和谐。

换位思考的最大好处,是能够帮你学会理解他人。

什么是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就是把自己假想成对方,站在他的角度、置身他的位置、定位他的立场、扮演他的角色来思考问题。

这就好像玩一种“互换身份”的游戏,穿过人与人之间的藩篱,走进他人的思想里想一想:他是谁,他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会这么想,他喜欢什么,他有哪些需求、哪些渴望、哪些梦想,他为什么会开心,又为什么会生气、会伤心……

换位思考的游戏可以用“假如我是……”的句型来实践:面对孩子的好奇心时:“假如我是孩子,会怎样看待这件事?”面对市场销售时:“假如我是顾客,会喜欢什么?”面对学生听课时:“假如我是学生,想听些什么?”

在“玩”的过程中,你会发现: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立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很有意思,也很有意义。它会让你主动给予他人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也让你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和谐。

换位思考还可以跳出自己所在的层面,置身更大的空间、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包括我与你、你与他、我与我们之间的各种关系。

比如,从你个人的角度,换位成你所在的家庭、所在的群体、所在的行业,甚至换成你所在的国家和民族,换成你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这种换位的难度更大一些,但是通过换位所得到的会更多一些。它会放大你的心胸,开阔你的视野,就像“鱼跃龙门”,让你走出自己的局限,获得更多的空间,拥有更大的舞台。

在现实中,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不容易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是从尊重人的角度出发的。但在生活中,换位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阻碍换位思考的不是别人,恰恰是我们自己。

试着问问自己:当与孩子对话时,我们是否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立场、角色来和他交谈?当遇到顾客的投诉时,我们是否会理解他的感受,心平气和地去了解其抱怨的原因?当听到不一致的声音,甚至是批评的话语时,我们是否会乐意先接受下来?……

再进一步问问我们自己:当与孩子对话时,有多少次,我们能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去了解,孩子有多少宝贵的好奇心被我们无情地挫伤了?因此,“大人的忠告”得不到孩子的认同一点儿也不奇怪。当遇到顾客投诉时,我们是否也感觉到顾客的焦虑和恼火呢?因为我们不了解困扰顾客的真正原因,也就不能为顾客排忧解难,消除抱怨。当听到不同的声音时,我们会有一种兴奋的感觉吗?我们会感觉到这里一定存在着好建议或好提醒吗?在这个声音中,有多少建议和启发走进我们的脑子里?……

你是否已经感觉到换位思考不容易了?

换位思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

“我”有局限

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叫作“盲人摸象”。

一位国王找来4个盲人摸一头大象,想听听他们是怎么描述大象的。国王让4个盲人站在不同的位置去摸,然后讲出大象的样子。没过多久,摸到象腿的盲人兴奋地叫了起来:“我知道大象长什么样了,它就像一棵树。”摸到象尾巴的盲人马上说:“不对,不对,大象长得像一根绳子。”摸到象鼻子的盲人说:“才不是呢,大象长得像一根水管。”摸到象耳朵的人跳了起来,喊道:“你们都说错了,大象长得像一把大扇子。”此时,在一旁观看的人,不禁大笑起来。

● 局限源于盲点

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就像故事中的那头大象。我们虽然睁着两只眼睛,仍然像故事中的盲人一样,只能看到大象的一部分。那些我们没有看到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盲点。

盲点,让我们的生活充满风险,也影响了我们一生所能取得的成就。

由于我们每个人的见识有限、经历有限、知识有限,看事情的角度也有限,在处理事情时,我们总有很多不知道的,也有很多想不到的。我们却常常像故事中的盲人一样,兴奋地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的全部。

在常人看来,如果谁认为大象是一棵树,那的确是一个天大的笑话。可是,对于只是摸到象腿的盲人来说,大象就是一棵树。在他看来,那些认为大象是一把扇子的人,才是可笑的。

我们的视角和视野,以及我们的阅历和知识,相对于浩瀚博大的世界而言都是沧海一粟,我们所看到的,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这一部分中还有很多印象来自于自己的主观判断。你看到的这一部分与他人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尽管大家都在做同一件事情,或身处同一个环境中。

还有一个事实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看法与他人眼中的我们往往不同。

因为习惯上的不同标准和不同角度,最后造成了我们习惯性的盲点。

每个人的身上都存在很多盲点,这些盲点影响了我们对客观世界的了解和把握,阻碍了我们正确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 怎样克服盲点

世界永恒变化,新的情况不断涌现,而我们的时间、精力、智慧都有限,要想去除所有盲点,成为全知全能的人,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世上有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是时间、边界、框架和立场的不同。你站的位置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界定事情的框架和边界不同,对事情的理解就不一样,呈现在你眼中的事情也大不相同。这也应合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境。

基于这样的认识,对待盲点的态度就变得非常重要。

在做每件事情时,你都要意识到自己身上一定有盲点。

因为意识到了,你就会主动想方设法地拥抱各种不同的声音,汲取各种意见和建议,站在整体的角度思考、汇集,并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来减少自己的盲点。

有没有办法让故事中的这4位盲人都能完整地认识大象?让他们在心底里也有一张真实的大象的画像?

4位盲人如果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看法,站在整体的角度将各种信息拼接起来,把各自对大象的感觉汇集在一起,结果就会完全不同,认识更全面,盲点消除了,大象在盲人的心里“完整”了,感觉与真实的大象几乎一样。

对待任何事情,都需要横着看一看,竖着看一看,多一些角度,多一些声音,就会少一些盲点,增加自己对事情的整体把握。

找出这个方法,也能够让我们现实中的“盲点”大大减少,能够完整地、真实地认知美好的生活。

明白“我”有局限,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换位思考的前提,也是智慧的开始。

记住“我”的局限,你就会聆听他人的声音,了解事情的真相,把握问题的本质。

走出“我”的局限,你就会换位思考,宽容、大度,赢得他人的理解、信任与支持。

突破“我”的局限,你就能够注重学习,减少盲点。

一旦局限被突破,就等于打开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你会发现更多的机会,得到更多的收获。

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

走出“我”的局限,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实践换位思考。

● 假如我是……

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指的是在交往的过程中,设想“假如我是对方,会怎么样”。这时,你首先要明确几个问题:

他是谁?

他有什么需求?他会怎么做?

畅想一下,如果在生活或工作中,你都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那会产生怎样美妙的效果。让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假如我有了孩子,我希望这个孩子长大之后做什么?”这种思考会给孩子带来责任心,会让孩子的内心迅速长大。让大人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世界太奇妙了,我很想知道苹果为什么会掉在地上,小鸟为什么会飞……”

这是孩子追求进步、敏学好问的表现,也是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认同了这一点,大人会非常珍惜孩子每一个既天真又奇怪的问题。让外出的丈夫站在家中妻子的角度思考:“他经常出差,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非常想他能够陪在我身边。”

从这种角度出发,丈夫就会格外珍惜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光,对妻子的唠叨会多一些理解和包容。让家中的妻子站在外出丈夫的角度思考:“回家了,疲惫的身体和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松弛下来,能好好地睡一觉了。”

有了这种思考,妻子就会对丈夫多一分关怀和疼爱,少一分猜疑和责怪。

相互之间的换位思考,带来的是什么?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父母的成就感;妻子的开心快乐和丈夫的轻松愉快。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是换位思考常用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简单、有效,符合客观规律,也能让你的视野开阔许多。

站在对方的角度,不只是指某一个人,应该包括“我们”中的所有人。

这是一个多维度的角色换位,与“直升机思维”紧密相关。这种基于“我们”的思考,能帮助我们更加清楚“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更加清楚“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真的想要什么。

我们用两个事例来看,怎样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 戴上总教练的帽子

在足球比赛中,除了场上的运动员、场边急切关注现场情况的教练之外,还有一个人或坐在看台上,或坐在电视机旁,不仅关注这场比赛还要关注下一场比赛。这个人就是总教练。

教练负责日常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比赛现场的指导。而总教练会考虑什么问题呢?

总教练不仅会在赛前和教练一起研究如何赢得比赛,更重要的是,他还会思考下一场比赛,甚至下一届比赛中如何获得更好的成绩。为此,总教练还需要考虑怎么让教练教得更好。

教练教球员的主要内容,重点在于“怎么做”。

总教练教“教练”的主要内容,重点在于“怎么教”。

总教练的角色决定了其独特的思维模式,让我们“戴上总教练的帽子”来体会换位思考的乐趣。

戴上总教练的帽子,不仅要站在教练的角度思考,还要站在球员的角度来思考。不仅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还要站在对方的对方的角度来思考;不仅要让对方理解明白,还需要让对方学会传播,让接受传播的第三者也能理解。

正如师范院校的教育方针。师范院校除了教育学员,还需要教育学员将来如何去教育他们的学生。

这是一种多维度的换位思考,是一种更高难度的换位思考,也是一种有非常意义的换位思考。这种思考要求你,不仅要从“我”换位到“你”,还需要换位到“你”周围的“他”;不仅要从“我”换位到“我们”,还需要换位到明天的“我们”。

做完这件事情有什么影响?有什么意义?能不能持续地做下去?这是戴上总教练的帽子之后才会产生的好问题。想清楚这些问题,事情就成功了一半。

当然,人生中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总教练,但是,我们可以戴上总教练的帽子,学会像总教练那样思考。

总教练指导教练,那么谁来指导总教练?教导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们在彼此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启发,互为教练。也就是说,总教练周围的人群,都可以成为总教练的教练。

● 让孩子来决定

每年,我们都会组织全体家族成员外出旅游。每次活动之前,有一件事情是必须做的:活动的组织者会向每位家族成员征求意见,包括活动地点、行程安排、游戏环节等,还特别重视家族中孩子们的意见,甚至有些游戏由他们来作决定。

向孩子们征询意见,虽然只是增加了一个简单的活动环节,但作用却很大。一方面,这种做法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平等关系,让孩子们感到受重视,调动了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大人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容易设计出令人满意的出游计划。而且,来自孩子们的创意对大人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补充。

我们发现,让孩子来做主,他们会更乐于融入活动,家族旅游活动的效果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推广开来,做事情时让相关人员参与作决定,通过决定权的转移获得角色换位的体验,不仅增强了参与感和投入感,提高了支持率,还得到了相互尊重和认同,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看出发点

看出发点也是换位思考的一种具体方法。

所谓出发点,指的是人们做事的目的。通常,每个人在开始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想:为谁做?为什么做?做成以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些内容组成了我们做事的出发点。

不同的出发点,决定了事情的成与败,决定了结果的好与坏。

同样的出发点,因为做事的方式方法和做事的环境资源不同,也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同样一个结果,有可能隐藏着不同的出发点。

看他人的时候,我们习惯看行为、看结果,而看自己的时候,却习惯看出发点。

这种习惯性的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标准看问题的方式,造成了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的障碍,造成世上很多的隔阂、矛盾和冲突,甚至引发战争。“看出发点”就是换位思考的一种方法和实践,这个方法会帮助你走出误区,增进信任。

● 正面看出发点“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思维定式,使人们总是习惯性地从负面的角度来看他人的出发点,但通过换位思考,我们要从正面的角度来看他人的出发点。

扪心自问,你不是一直都在想怎么做好事情吗?

换位思考,大多数人也都想做好事情。

在多数时候,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他人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好的出发点,这不仅让他人感受到信任和尊重,也让双方在信任度上有所提升。

正面地看出发点,能够帮助你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因为没有人喜欢自己的行为被别人误以为有不好的出发点,你自己也是一样。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以正面的出发点为判断依据,设法动员大家一起来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都希望做好这件事情(积极正面地肯定出发点),我们一起来看看问题的原因在哪里,怎么解决问题。

这样的方式,就是换位思考的应用。它体现了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因而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找到真正的根源,找出更好的方法,真正解决问题。

● 批评他人要慎重

我们在发表对别人的评判时要谨慎。因为我们能看见他人的行为,但看不见他人的出发点。因此,不要随意下结论,甚至批评他人。

看见孩子摔倒了,丈夫责怪妻子没有赶快把孩子扶起来,妻子却说,应该让孩子适应挫折,学会自己站起来。

因为出发点与行为在观察上的分离,造成判断上的盲点,就需要我们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想当然地以自己对出发点的判断,结合观察到的行为就下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尤其是在你面临时间紧、压力大、职位高的情形下,轻率的判断会断送事情的发展,断送组织的生存,甚至会断送个人的一生。

想方设法地了解对方的出发点,再结合行为与结果,就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换位思考的好处有很多,但要真正地享受到这个好处的做法是,在任何事情上,在任何情形下,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里,都进行换位思考,并把换位思考培养成一种习惯。

换位思考,让“我们”更加具体、清晰而符合实际。但想让“我”走出局限,真正走进“我们”,还要取得“我们”中其他人的认同与参与。

为什么要取得他们的认同?怎么取得他们的认同?在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具体的行动要点又是什么?

要素三关注对方的感受

要取得他人的认同,你的想法首先要符合他人的需求,同时还要思考能够给他人带来哪些价值和好处,但前提是你必须让他人感受到这一点。

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即使再好的想法也只是“孤芳自赏”,不会被他人认同并接受,那么做起事情来必然势单力薄,难以为继。

改变这个现状的办法就是关注对方的感受,让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被重视。

关注体现尊重

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被尊重和被认同的需求。而人们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被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感受有没有被人关注。

所以说,关注对方的感受,才是真正地尊重对方、重视对方。

美国作家肖恩·柯维认为:“交流和影响别人的关键所在:首先是努力理解别人,然后再争取使别人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渴望是被人理解。人人都想被人尊重,自身的价值得到别人的承认,承认唯一的、不可克隆的自己”。所以,“人们在感受到真正的爱和理解之前是不会向别人敞开心扉的。一旦感受到了这些,他们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只有关注对方感受,才能让对方从心里接受你,信任你。

关注对方感受是一把钥匙,它能够打开与人交往的大门。

相反,如果我们忽略了他人的感受,不理解他人的想法,就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即使是自己认为快乐、幸福的东西,如果不考虑对方是不是喜欢、愿不愿意接受就强加于人,对方往往也不会领情,他们会拒绝、反感甚至反抗。在生活中,很多纷争不是源于“坏人干坏事”,而是好心未被人领会所造成的。

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

好心办坏事

”。好心办坏事

好心办坏事的情况在生活中经常上演,而且更多的是出现在熟人之间、家人之间、朋友之间。

做事的一方自认为是出于好心,所以想当然地认为别人应该接受,而另一方在这种“想当然”的面前感觉自己没有得到尊重。做事的一方因为好心,所以理直气壮,对方越是拒绝就越是坚持;而另一方因为感受到伤害,则更为痛苦。

造成这种误会与麻烦的根源,就是双方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没能“关注对方的感受”。

这就告诉我们,要做到思利及人,只有换位思考是不够的,还必须关注对方的感受。通过关注来体现对他人的尊重,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与认同,你也会因此获得对方的信任和理解。当你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做事就容易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会把自己的感受刻意地隐藏起来,不容易被发现,同时常常关注“我”自己的感受,而忽略你和他的感受,更容易忽略“我们”大家的感受。

关注对方感受,可以打开对方的心扉。怎么才能做到呢?我和大家分享4种方法:

做教练不做家长

主动聆听

透视“冰山一角”

欣赏差异

。做教练不做家长

有一个销售人员问主管:“我每天都努力工作,为什么总找不到顾客?”

主管很不耐烦地回答说:“如果这么容易找到顾客,我还要你干什么?”

销售人员听完无语,心里很沮丧。

在这个场景中,主管不仅没有关注销售人员的感受并对症下药地回答问题,还用轻视与不满的话语来打压销售人员的提问热情。

● “家长式”方式

这位主管的待人方式,你也许感到非常熟悉,因为这是我们生活常态的一个缩影。这种“家长式”的语气广泛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还存在于上下级、朋友、合作伙伴之间。

用“家长式”的方式与人相处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

经常打断别人的谈话。常常下命令。

轻易下结论。

这样的方式表现出来的是,全然不顾别人的需求,不理会别人的情绪,更不懂得尊重别人,让人难以接受。反映到语言上,是这样的:“就这样,听我的。”“按我说的做,别想那么多。”“你应该……”

如果总是以自己为中心,要求别人都要服从自己,凡事都喜欢“唯我独尊”,这就是“家长式”作风。惯用“家长式”作风的人,没有尊重人性中关于自尊、重视、认同、被爱的需求;“家长式”的沟通方式,从一开始就没有尊重他人,直接导致他人的能力无法得到发挥,更谈不上潜能的释放;“家长式”待人方式得不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听不到不同的声音,少获得很多客观的信息,因而也就少了很多的可能性和成功的机会。

与“家长式”的行为方式完全不同的是“教练式”方式。

● “教练式”方式

用“教练式”的方式与人相处,常常会这样做:

启发你思考。

由你作决定。

不轻易下结论。

所以,“教练式”的沟通语言通常是这样的:“你是怎么想的/看的?”“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你决定……”

用“教练式”的方式与人相处的人,相信每个人都有积极的观点和成功的潜力。在教练看来,每个人内心都有对新知识的渴望以及被认同的需求,这些都是十分宝贵的东西,要给予爱护和珍惜。教练非常尊重他人的感受,因此,他会将他人的每一个问题看作机会,通过鼓励和启发,让他人得到尊重、重视、认可,从而发挥出潜在的价值。

人们一旦感觉到被尊重时,就会产生一种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能促进潜能的发挥。

如果我们现在用“教练式”的沟通方式来重演开头的故事,看看会有怎样的变化。

销售人员问主管:“我每天都在努力工作,为什么总找不到顾客?”

主管观察到这位销售人员每天都在拼命地找人,但是没有能够将人转变成为顾客。于是回答:“好问题!这说明你是一个既勤快又爱思考的人。遇到这样的困惑,你是怎么想的?顾客与你认识的人群之间,有什么不同?”

销售人员受到鼓励,兴奋地说:“我想,也许是我不了解他们的需求,因此不能在接触的人群中找到顾客。”

主管进一步引导:“你有没有观察到,对于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能够说明什么?这个反应能否帮助我们找到需求?”

销售人员仔细听了主管的问题,说了声:“明白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您!”

主管说:“我期待你的答案。”

如果你就是这位销售人员,你会有什么感受?这种感受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如果你就是这位“教练式”的主管,此时此刻你会有什么心情?你对销售人员又有什么样的期望呢?

● 你习惯用“教练式”的方式吗?

每个人都需要被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沟通,也需要平等相待。父母与子女之间尚且如此,与他人相处就更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重视他人的价值,平等地与他人沟通。

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但在生活中却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遇到以下3种情况时:

因为时间紧,人们会失去耐心。

因为压力很大,人们更关注自己。

因为关系亲近,人们反而忽略了对他人的尊重和认同。

事实上,被尊重的需求就像空气和水一样时刻被需要,无论谁都是如此。这种需求并不会因为年龄增长、感情加深、关系的密切而减少,相反,这种需求更强烈。

所以,任何时候你都需要有意识地用“教练式”的方式待人处事,时刻关注人们对尊重、认可、重视的渴望,充分满足人性的需求,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当你和很熟悉的人相处,开始觉得“无所谓”时,你要有一种“紧张感”:提醒自己时刻关注他的感受,千万不要“口无遮拦,语出伤人”。

当他人已经表达了对失策或失当的觉察和歉意时,你要适可而止,不要“得理不饶人”,非要人“跪下”求饶,写下保证书。

当你尊重和认可了他人,你会收获很多。比如,事情进展得更顺利,节省更多的时间,减轻更多的压力。同时,你会乐于聆听别人的意见,获得更多启发或方法,增加更多成功的可能性,也会为你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 分享好过说服

在教练的方式中有一种技巧,那就是分享。

教练在传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会尽量避免刻意地说服他人、轻易下结论和采取生硬的推销方式,多用平等、互动、启发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经验感受真心实意地表达出来,让别人在感受到尊重的同时,从中获得启发,明白道理。

分享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经验、技巧和感受。分享就像一位智者,它在真挚自然地提供帮助的同时,留给对方的是理解、想象、选择的空间和自由,而不会给予压力和干扰。

分享的效果好过说服。

讲故事是很好的分享方式。俗话说得好:听一堆大道理,不如读一段小故事。人们喜欢故事,是因为它生动、有趣,让人感动,还会让人从中明白道理。很多文化的传承、信仰的传播都是用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的,并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

我和他人交流的时候,也喜欢讲故事。我用故事的形式介绍自己,表达我的观点,分享我近期的体会和收获。

我经常把核心价值观和做人的道理编成小故事,讲给两个女儿听。渐渐地,我发现这样的交流很有效果,不仅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而且她们很喜欢这样的交流,每次都听得津津有味,记得也很牢。

通过讲故事,可以将生硬的道理变得活跃且有生命。学会了讲故事,可以提高影响别人的能力。故事拥有比数字和理论都要自然且更容易让人接受的力量。更有趣的是,用故事的形式表达的信息,通常更容易被人记住。

用故事来分享,是关注对方感受的一种体现。恐怕没有人会拒绝那些有趣的故事和有益的分享。

从现在起,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运用“教练式”的方式待人处事吧。

我们将“家长式”与“教练式”的做法和说法的差别列了一个表,作为

小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