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耳鼻咽喉科护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0 17:55:51

点击下载

作者:邢慧珠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小儿耳鼻咽喉科护理学

小儿耳鼻咽喉科护理学试读:

前言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现代医学模式、护理模式及护理观念的转变,各种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这对小儿耳鼻咽喉专科的护理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认知,帮助小儿耳鼻咽喉科专业护理同仁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将多年来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加以总结,并结合国内外新进展有关资料,精心编写了本书。

本书共分为10章,从小儿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护理概述、疾病的护理到各种检查及护理配合,对每个病例进行病因、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到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等,全面总结了小儿耳鼻咽喉的基础理论、疾病知识、操作技能与护理措施。

耳鼻咽喉科学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尤其小儿在其发育成长的不同时期,其心理、行为特点有着显著的不同。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危急症,常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尤以1~3岁多见。呼吸道异物仅次于车祸、中毒位于意外伤害第三位,而意外伤害死亡人数占儿童各类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呼吸道异物严重危及儿童生命。因此,护理人员对于存在易感因素的儿童(男童、多动),要重点照顾,帮助儿童识别危险因素,教育小儿避害的方法,做好发生气管异物的安抚工作,并需引起广大社会更多的关注。

儿童鼻窦炎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由于年龄的不同,其解剖和生理的不同,小儿鼻窦炎具有其特殊性。且与身体抵抗力、免疫力和对外界的适应能力相关,尤其是在营养不良、体质衰弱或居住环境差的条件下,儿童鼻窦炎常继发于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等。护理上要以行为指导及生活指导为主,以预防该疾病的发生。

小儿鼾症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有调查显示,小儿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发病率在1%~3%,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是国际公认的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的金标准,治疗前的必备检查手段之一。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全面掌握睡眠监测的操作方法及护理观察要点。积极开展儿童睡眠健康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工作,对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儿童术后康复起到积极的作用。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切开颈段气管前壁并插入气管套管,使患儿直接经套管呼吸和排痰的急救手术。主要用于解除较严重的喉阻塞,以抢救患者生命。手术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与术后的护理密切相关。对住院期间未能拔管而须戴管出院的病人,指导患儿和家属做好套管清洗与护理,是防止发生意外与并发症的关键。

围生期的保健目标是保护母儿安全,保障胎儿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降低母儿发病率。对产妇围生期采取主动医护措施,无论对产妇的健康与产后恢复,以及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与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小儿耳鼻咽喉科学在儿童保健事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指导意义。

本书以全面反映当今小儿耳鼻咽喉护理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新技术和新观念为主要内容。力求做到基础理论与临床护理实践的结合与统一。希望能为小儿耳鼻咽喉专科护理人员、进修生和护理专业学生等,在临床工作与学习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本书在编写、审定过程中,得到了中心领导及各专业的帮助与指导,谨致诚挚谢意。

同时,欢迎广大读者、护理同仁对本书的不足之处予以批评指正。编者2012年2月第一章小儿耳鼻咽喉的应用解剖生理第一节耳的应用解剖生理一、耳的应用解剖

耳由外向内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图1-1)。图1-1 耳的解剖示意图(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郭及外耳道。

1.耳郭(auricle)

主要由皮肤、软骨、韧带和6条小肌肉组成,分前(外)面和后(内)面,表面凹凸不平。婴儿及儿童的耳郭较软且有弹性,其耳轮及耳甲腔较成人相对大些,而耳垂则相对较小。因皮下组织少,耳郭炎症时可导致剧烈疼痛,如发生耳郭软骨膜炎,则可以导致耳郭畸形。耳郭血管位置表浅,皮肤菲薄,故易冻伤。

2.外耳道(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新生儿外耳道软骨部与骨部尚未完全发育,由纤维组织所组成,故耳道较狭窄而塌陷。1岁以下的婴儿外耳道几乎为软骨所组成。婴幼儿外耳道方向系向内、向前、向下,故检查其鼓膜时应将其耳郭向下拉,同时将耳屏向前牵引。新生儿外耳道小如裂隙,内部常有胎儿皮脂。婴幼儿外耳道外起耳道口,内达鼓膜呈弧形弯曲,其长度随年龄增加,到10~12岁时可达2.5 cm,管腔渐成椭圆形,较成人小。外耳道皮下组织少,当感染肿胀时张力增加使神经末梢受压而引起剧痛,软骨部有耵聍腺,分泌耵聍。

3.外耳道的神经、血管及淋巴

外耳道神经来源主要有:一为下颌神经的耳颞支,分布于外耳道前壁,故牙疼时可引起反射性耳痛;二为迷走神经的耳支,分布于外耳道后壁,故刺激外耳道后壁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另外,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支也有分布。

外耳的血液由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和上颌动脉供给;上颌动脉供给外耳道,耳郭的前、后面分别有颈浅动脉和耳后动脉供给。

外耳道的淋巴引流至耳郭周围淋巴结。耳郭前面的淋巴流入耳前淋巴结与腮腺淋巴结,耳郭后面的淋巴结流入耳后淋巴结,耳郭下部及外耳道下壁的淋巴流入耳下淋巴结,颈前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上群。(二)中耳

中耳(middle ear)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及乳突4部分。

1.鼓室

鼓室为不规则含气腔,位于鼓膜与内耳外侧壁之间。新生儿鼓室极小。

充满胶样组织,生后胶样组织迅速吸收而消失。鼓室前方经咽鼓管与鼻咽相通,后方经鼓窦入口与乳突气房相通。鼓膜紧张部上缘平面以上部分为上鼓室或鼓室上隐窝;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部分为下鼓室,下达鼓室底;上、下鼓室之间为中鼓室(图1-2)。图1-2 鼓室的划分(1)鼓室壁 有外、内、前、后、上、下6个壁(图1-3)。①外壁主要由骨部及膜部组成。骨部较小,即鼓膜以上的上鼓室外侧壁;膜部较大,即鼓膜。鼓膜为椭圆形,半透明膜之薄膜,介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分为紧张部和松弛部。鼓膜有三个重要标志:锤骨短突,位于鼓膜紧张部前上方,呈点状突出;锤骨柄,自短突向后下方,呈细条状,色浅黄;光锥,光线投射鼓膜后,自鼓膜中心脐部向前下构成三角形光反射区,称为光锥,并非解剖结构。②内壁即内耳的外壁,表面凹凸不平。内壁中央为鼓岬。后缘有两窗,一名卵圆窗,一名圆窗。卵圆窗,又称前庭窗,上有镫骨足板,下为内耳前庭部。圆窗又称蜗窗,通向耳蜗,为圆窗膜覆盖。③前壁:亦称颈动脉壁,前壁下部以极薄的骨板与颈内动脉相隔;上部有二口:上为鼓膜张肌半管的开口,下为咽鼓管半管的鼓室口。④后壁:又称乳突壁,上宽下窄,面神经管位于后壁,婴幼儿面神经管有时骨质缺损,尤以佝偻病患儿多见。在面神经管下方有锥突,为镫骨肌附着处。后壁上方有鼓窦入口,为鼓室和乳突腔的通道,新生儿鼓窦通道较宽且短。⑤ 上壁:即鼓室盖或称鼓室天盖,乃一层较薄的骨壁,与中颅凹相邻。幼儿期常有骨质缺损,代以结缔组织。⑥ 下壁:也称颈静脉壁,为一较上壁较小的薄骨板,将鼓室与颈静脉球分隔,其前方即为颈动脉管的后壁。此壁若有缺损,颈静脉球的蓝色即可通过鼓膜下部隐约可见。图1-3 鼓室六壁模式(2)鼓室的主要结构

1)听骨:为人体最小的一组小骨,包括锤骨(malle-us),砧骨(incus)、镫骨(staper)。三者相连而成听骨链(ossicular)。锤骨柄连接鼓膜板借环韧带连接于前庭窗。

2)肌肉:鼓室内有二条肌肉,一是鼓膜张肌。起自咽鼓管软骨部,蝶骨大翼和鼓膜张肌管壁等处,止于锤骨颈下方。收缩时牵拉锤骨柄向内,增加鼓膜张力,以免鼓膜震破或损伤内耳。二是镫骨肌起自鼓室后壁锥隆起内,肌腱止于镫骨颈,肌肉收缩时牵拉镫骨小头向后,减少内耳压力。

3)韧带:有锤上韧带、锤前韧带、锤外侧韧带、砧骨上韧带、砧骨后韧带和镫骨环韧带等,将听骨固定于鼓室内。

2.咽鼓管(pharyngotympanic tube)

为沟通鼓室和鼻咽的通道,故有两个开口。新生儿咽鼓管短而粗,呈柱状,位置水平,随年龄的增长管腔渐缩小。成年后全长为约35mm。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鼓室口起于鼓室前壁,向内,下,前方斜行止于鼻咽侧壁的咽鼓管处咽口。当张口、吞咽、呵欠时,咽口开发,以调节鼓室气压,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咽鼓管黏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纤毛运动方向朝向鼻咽部,可使鼓室分泌物得以排除;又因软骨部黏膜呈皱襞样,具有活瓣作用,故能防止咽部液体进入鼓室。小儿咽鼓管短而宽,又接近水平,因此小儿的咽部感染较易经此管侵入鼓室波及中耳引起中耳炎(图1-4)。图1-4 婴幼儿的咽鼓管比较

3.乳突(mastoid process)

为鼓室和鼓窦的外扩部分。出生时乳突尚未发育,多自2岁后由鼓窦部向乳突部逐渐发展,6岁左右气房已有较广泛的延伸,最后形成大小不等、性状不一、相互连通的气房,内有无纤毛的黏膜上皮覆盖。根据气房发育程度,乳突可分为4种类型:①气化型:乳突全部气化,气房较大而间隔的骨壁较薄,此型约占80%;②板障型:乳突气化不良,气房小而多,形如头颅的板障;③硬化型:乳突未气化,骨质致密,多由于婴儿时期鼓室受羊水刺激、细菌感染或局部营养不良所致;④混合型:上述3型中有任何2型同时存在或3型俱存者。

4.鼓窦(tympanic antrum)

为鼓室后上方的含气腔,内覆有纤毛黏膜上皮,前方通向上鼓室,向后下连通乳突气房,上壁以鼓窦盖与颅中窝相隔。是鼓室和乳突气房相互交通的枢纽,出生时即存在。幼儿鼓窦的位置较浅较高,几乎居外耳道的正上方,随着乳突的发育而逐渐向下移位。(三)内耳(inner ear)

内耳埋藏于颞骨岩部,结构复杂而精细,故又称迷路。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组织学上可分为形态相似的两部分,即骨迷路(图1-5)和膜迷路。膜迷路位于骨迷路之内。膜迷路内有听觉与位觉感受器。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充满淋巴,膜迷路含有内淋巴。内,外淋巴互不相通。图1-5 骨迷路

1.骨迷路

为骨性结构,包括前庭、骨半规管和耳蜗。(1)前庭(vestibule)位于耳蜗和半规管之间,略呈椭圆形。前下部较窄,借一椭圆孔与耳蜗的前庭阶相通;后上部稍宽,有3个骨半规管的5个开口。外壁即鼓室内壁的一部分,有前庭窗,为镫骨足板所封闭。内壁正对内耳道构成内耳道底。(2)骨半规管(osseous semicircular canals)位于前庭后上方,每侧有3个半规管,各为3个约2/3环形的骨管,互成直角;依其在空间位置分别称外(水平),上(垂直),后口与前庭,其一端膨大称壶腹(ampulla)。前半规管内端与后半规管上端合成一总脚通向前庭,因此3个半规管共有5孔通入前庭。(3)耳蜗(cochlea)位于前庭的前面,形似蜗牛壳,由中央的蜗轴(modiolus)和周围的骨蜗管(osseouscochlear duct)构成。骨蜗管旋绕蜗轴2.5~2.75周,底周相当于鼓岬。骨窝管被前庭和基底膜分为3个阶,上方者名前庭阶(scala tympani);自前庭开始,中间为膜蜗管,又名中阶(scala media),系膜迷路;下方的鼓阶(scala tympani),起自蜗窗(圆窗),为蜗窗膜(第二鼓膜)所封闭。前庭阶和鼓阶内含外淋巴,通过蜗孔相通。中阶内充满内淋巴。

2.膜迷路(membranous labyrinth)

由膜管和膜囊组成,借细小网状纤维悬浮于外淋巴液中,自成一密闭系统,称内淋巴系统,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蜗管及膜半规管组成,各部相互连通为形成以连续的、含有空腔的密闭膜质结构(图1-6)。椭圆囊和球囊位于骨迷路的前庭内,膜半规管位于骨半规管内,蜗管位于耳蜗的蜗螺旋管内。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spiral organ)又名Corti器,是由内、外毛细胞(inner and outer hair cells),支柱细胞和盖膜(tectorialmembrane)等组成,是听觉感受器的主要部分。椭圆囊和球囊内分别有位觉斑,感受位觉。图1-6 膜迷路二、耳的生理

耳部的主要功能具有听觉和平衡觉。(一)听觉功能

声音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传入耳,一是通过鼓膜和听骨链传导,二是通过颅骨传导,前者称空气传导(简称气导)后者称骨传导(简称骨导)。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以空气传导为主。

1.空气传导(air conduction)

传导过程简示如下。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包括:维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引流作用,防声作用,防止逆行感染4个功能。

2.骨传导(bone conduction)

声波直接经颅骨振动途径,激动耳蜗的螺旋器而产生听觉,骨传导听觉在耳聋性鉴别诊断中意义重大,骨导曲线下降表明感音神经功能水平下降。(二)平衡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人体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这3个系统的外周感受器感受身体运动、位置以及外界的刺激,向中枢传送神经冲动,通过各种反射性运动,维持身体的平衡,如果任何一个系统发生障碍,在代偿功能出现后,依靠另外两个系统的正常可使人体在一般日常生活中维持身体平衡,如果有两个系统发生功能障碍,则难以维持身体平衡。第二节鼻的应用解剖生理一、鼻的应用解剖

鼻(nose)由外鼻、鼻腔和鼻窦3部分构成。外鼻位于面部正中间,后方为鼻腔,鼻腔的上方、上后方和两侧共有4对鼻窦,分别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一)外鼻

外鼻(external nose)位于面部中央,由骨和软骨构成。外鼻呈三棱锥体状,前棱最高部为鼻根(nasal root),向下依次为鼻梁(nasal bridge)及鼻尖(nasal apex),鼻梁两侧为鼻背(nasal dorsum),鼻尖两侧为鼻翼(alae nasi)。该三棱锥体的底部是鼻底(basis nasal),鼻底上有前鼻孔(anterior nares),两前鼻孔间是鼻小柱(cilumella nasi)。鼻翼向外下与面颊交界处有一浅沟,即鼻唇沟(nasolabial fold)。(图1-7)图1-7 外鼻示意图

鼻尖、鼻翼及鼻前庭皮肤富有皮脂腺、汗腺和毛囊,为鼻疖、痤疮、酒糟鼻的好发部位。外鼻的静脉主要经内毗静脉(anguiar vein)和面静脉(facial vein)汇入颈内静脉,内眦静脉又可经眼上、下静脉与海绵窦(cavernous sinus)相连通(图1-8),面部静脉瓣膜,血液可双向流动,所以当挤压鼻或上唇疖肿时,有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之危险,临床上将鼻根部与上唇三角形区域称为“危险三角区”。

外鼻的运动神经为面神经,感觉神经主要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和第二支(上颌神经)的一些分支。图1-8 鼻中隔的组成(二)鼻腔

鼻腔被鼻中隔分成左右两侧,每侧鼻腔又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新生儿的鼻腔比成人的小,仅1~2 mm宽,9 mm高,因此一旦黏膜肿胀,则可严重阻碍鼻呼吸,而新生儿鼻腔下壁与上颌骨体内齿相嵌,这常是婴幼儿发生某些病理过程(上颌骨骨髓炎)的原因。

1.鼻前庭(nasal vestibule)

位于鼻腔前部,由皮肤覆盖,其特征是皮肤长有鼻毛,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故易患疖肿。由于缺乏皮下组织,皮肤与软骨膜紧密联合,一旦发生疖肿,疼痛剧烈。

2.固有鼻腔(nasal fossa proper)

简称鼻腔,前界为鼻内孔,后界为后鼻孔。鼻前庭皮肤与固有鼻腔黏膜移行处称鼻阈(limen nasi)。鼻腔分为内侧壁、外侧壁和顶壁、底壁4壁。(1)内侧壁 即鼻中隔(nasal septum)主要由鼻中隔软骨和筛骨正中板(perpen-dicularplate of tmoid bone)构成。鼻中隔前下部的黏膜内动脉血管丰富,密集成网,此处称为利特尔(Little' s area),又称易出血区,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2)外侧壁 是鼻解剖结构中最为辅助的区域,也和鼻窦炎的发病有密切关系,分别由上颌骨、泪骨、下鼻甲骨、筛骨、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突构成。鼻腔外侧壁从下向上有三个呈阶梯状排列的长条骨片,依次称为下、中、上鼻甲。各鼻甲的外下方均有一裂隙样空间,对应地依次称为下、中、上鼻道(图1-9)。图1-9 下、中、上鼻道

1)下鼻甲及下鼻道:下鼻甲(inferior turbinate)是位置最靠前、最大的鼻甲,其前端接近鼻阈,后端距咽鼓管咽口1~1.5cm。下鼻甲肿胀或肥厚时可引起鼻塞,也可影响咽鼓管功能出现耳聋、耳鸣等耳部症状。下鼻道前上方有鼻泪管(nasolacrimal duct)的开口。下鼻道外侧壁前端近下鼻甲附着处骨质最薄,是上颌窦最佳穿刺部位。

2)中鼻甲及中鼻道:中鼻甲(middle turbinate)属筛骨的一部分,为筛窦内侧壁的标志,附着于筛窦顶壁和筛骨水平板(horizontal plate of ethmoid bone)的连接处。中鼻道(middle meatus)两端隆起,前下者呈弧形峪状隆起,称钩突(uncinate process),其后上者称筛泡(ethmoid bulla),属筛窦结构,内含1~4个气房。两个突起之间有一半月形裂隙。名半月裂孔(semilunar hiaus),此孔向前下和外上扩大呈漏斗状,名筛漏斗(ethmoid infun-dibulum),额窦、前组筛窦及上颌窦均开口于此。中鼻甲、中鼻道及其附近的区域统称为窦道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中鼻甲、钩突和筛泡亦是内镜筛窦手术的手术标志和进路,以中鼻甲前部下方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沟或嗅裂;在该水平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则称总鼻道(common meatus)。

鼻中隔是由筛骨垂直板(lamina perpendicu-laris)、犁骨(vomer)和四角软骨(caritlago quadranguladis)组成,垂直板自鼻拱下行并与单独的骨块—犁骨相连,后者自后鼻孔缘中隔可动的皮肤样部,称鼻中隔可动部(septum, mebile),并参与外鼻前庭(vestibulum nasi)的组成。

新生儿鼻中隔是由犁骨和四角软骨组成,而垂直板沿不明显生后开始骨化,只有6岁时垂直板才与犁骨相拼,而在两骨之间残留着软骨纹或生长区域,同样与四角软骨间也有缓冲区,直到3~5岁时才相互衔接,及至10岁时鼻中隔发育完成,并由此而进一步成熟。

3)上鼻甲和上鼻道:上鼻甲(superior turbinate)是三个鼻甲中最小的一个,亦属筛骨结构位于鼻腔外侧壁上后部位,前鼻镜检查一般窥不到上鼻甲。上鼻甲后端的后上方有蝶筛隐(pllenoethnloidal recess),是蝶窦开口所在。后组筛窦则开口于上鼻道(superor meatus)。

以中鼻甲游离缘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为嗅沟(olfactory mulcus),此部位的鼻腔黏膜为嗅区(olfactory region)黏膜。在该水平以下,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间隙称为总鼻道(common meatus),为呼吸区(respiratory region)黏膜覆盖,含有丰富的腺体及杯状细胞,且毛细血管与小静脉之间形成海绵状血窦,具有重要的生理和病理意义。(3)顶壁 呈弯隆状,前段倾斜上升,为鼻骨和额骨突构成,后段倾斜向下,即蝶窦前壁;中段水平,即为分隔颅前窝的筛骨水平板,属颅前窝底的一部分,板上多孔(筛孔),故又名筛板,新生儿和乳幼儿的筛板由纤维组织组成,自鸡冠开始骨化而呈垂直发育成筛板。鼻拱骨化至2~3岁时已很明显。额嗅区黏膜丝通过抵达颅内。筛板菲薄而脆,较易因外伤或手术导致脑脊液鼻漏或鼻源性颅内并发症。(4)底壁 即硬腭的鼻腔面,与口腔相隔,前3/4由上颌骨腭突(palatine process of-maxilla)构成,后1/4由腭骨水平(horizontal process of palate bone)构成。

3.鼻腔黏膜

鼻腔黏膜与鼻泪管、鼻窦和鼻咽的黏膜相连续。按其部位和生理功能分为嗅区黏膜和呼吸区黏膜两部分。嗅区黏膜为假复层无纤毛柱状上皮,由支持细胞、基细胞及嗅细胞组成。

4.鼻腔血管

动脉主要来自颈内动脉系统的分支眼动脉和颈外动脉系统的分支上颌内动脉。

5.鼻腔的神经

包括嗅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三)鼻窦

鼻窦(accessory nasal sinuses)是围绕鼻腔、位于某些颅骨内的含气空腔,一般左右成对,共4对,依其所在颅骨命名,分别为上颌窦、筛窦、额窦和蝶窦,依照窦口引流的位置和方向以及各个鼻窦的位置,将鼻窦分为前后两组,前组鼻窦包括上颌窦,前组筛窦和额窦,分别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包括后组筛窦和蝶窦,前者开口于鼻道,后者开口位于蝶筛隐窝。

1.上颌窦(masillary, sinus)

位于上颌骨内,为鼻窦中最大者。共有5壁,其窦腔呈不规则的锥形体,容积个体差异较大,平均约13 ml,分为5个壁:①前壁即尖齿窝(canine fossa)较薄;②后外壁与翼腭窝和颞下窝毗邻,近翼内肌,故上颌窦恶性肿瘤易破坏此壁,此肌受累可致张口受限,上壁构成眼眶底壁内侧部,故上颌窦疾病和眶内疾病可相互影响,底壁即牙槽突,常低于鼻腔底,与第二双尖牙和第一二磨牙关系密切,故牙根感染有时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③内侧壁即鼻外侧壁下部,中鼻道有窦口与此壁后部相通,因窦口位置较高,不易引流,故易感染上颌窦炎。眶下缘下方有眶下孔,眶下神经及血通过此孔;④上壁:即眼眶的底壁,故上颌窦疾病和眶内疾病可相互影响;⑤ 底壁:即牙槽突。底壁常低于鼻腔底,与第二双尖牙和第一、第二磨牙关系密切,故牙根感染有时可引起牙源性上颌窦炎。

2.筛窦(ethomid sinus)

又称筛迷路(ethmoid labyrinth)形似蜂窝状结构,介于鼻腔和眼眶之间。为四组鼻窦中解剖关系最复杂,自身变异最多,与毗邻器官联系最密切的解剖结构。筛窦气房视其发育程度不同而异,从4~17个到18~30个不等。筛窦被中鼻甲基板分为前组筛窦和后组筛窦,前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中鼻道,后组筛窦开口引流于上鼻道,其外侧壁即眼眶内侧壁,轻薄如纸,称纸样板(lamina papyeacea)。因此,筛窦病变,外伤及手术可破坏此壁造成颅内并发症。

3.额窦(frontal sinus)

位于额骨鳞部之下和眶部之上,前壁为额骨外骨板,较坚厚,含骨髓,炎症或外伤可致骨髓炎。后壁较薄,毗邻枕骨斜坡,且有导静脉和骨裂隙,故额窦感染可侵入颅内。底壁即为眼眶顶壁和前组筛窦之顶壁,此壁甚薄,炎症时有明显压痛。额窦囊肿亦可破坏此处侵入眶内。底壁内下方有额窦开口,经鼻额管引流到中鼻道前端。

4.蝶窦(sphenoid sinus)

位于蝶骨体内。外侧壁与颅中窝、海绵窦、颈内动脉和视神经管毗邻。气化较好的蝶窦,此壁菲薄甚至缺损,使上述结构裸露于窦腔内,手术不慎将出现失明及大出血。顶壁上方为颅中窝的底,呈鞍形,称为蝶鞍。前壁参与构成鼻腔顶的后段和筛窦的后壁(蝶筛板),有蝶窦自然开口。下壁即后鼻孔上缘和鼻咽顶,翼管神经孔位于下壁外侧的翼突根部。二、鼻的生理(一)鼻腔的生理功能

鼻腔的主要功能为呼吸、嗅觉与共鸣,另有反射、腺体分泌、免疫、吸收和排泄泪液等功能。

1.呼吸功能

鼻腔为呼吸道的首要门户,在机体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清洁作用正常人鼻毛及其运动方向(朝向前外)可以过滤吸入气流中的颗粒状物,并使异物难进易出。鼻毛可阻挡空气中的较大尘粒,黏膜表面的黏液毯能黏附小的尘埃和微生物(图1-10),借纤毛运动送入咽部吐出或咽下,纤毛运动是维持鼻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机制,鼻腔分泌的酸性黏液及菌酶可抑制和溶解微生物。图1-10 清洁作用(2)温度调节作用吸入的空气通过鼻腔时,依赖鼻腔黏膜血管(主要是海绵窦)的舒缩作用,使吸入鼻腔的气流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空气经过鼻腔到达咽部时,可被调节至32~34℃。(3)湿度调节作用鼻黏膜中的分泌性上皮(如杯状上皮)的分泌物,各种腺体(如黏液腺、浆液腺、嗅腺等)的分泌物及毛细血管的渗出维持鼻腔的湿度,鼻黏膜每层昼夜分泌1000ml左右的渗出液,用以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有利于肺泡的气体交换和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纤毛运动。

影响鼻腔及鼻窦正常生理功能的因素有三:①鼻道窦口复合体的通畅性;②正常黏液纤毛传输功能;③分泌物的质和量。如果其中一项或多项不正常,即可使鼻腔及鼻窦易于感染。

2.嗅觉功能

嗅觉功能主要依赖嗅区黏膜及其嗅细胞,嗅觉起着识别、报警、增进食欲、影响情绪等作用,吸入含有气味的微粒到嗅区黏膜,刺激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通路传至嗅觉中枢而感到嗅觉。

3.发声共鸣作用

鼻腔在发音时起共鸣作用,使得声音悦耳动听,鼻塞时出现闭塞性鼻音,鼻咽腔闭合不全或不能关闭时可出现开放性鼻音。

4.反射功能

鼻腔最重要的反射有鼻肺反射和喷嚏反射。鼻肺反射以鼻黏膜三叉神经末梢为传入支,以广泛分布至支气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经为传出支,以三叉神经核及迷走神经核为其中枢核团,形成反射弧。鼻肺反射时鼻腔局部刺激和病变引起支气管病变的原因之一。(二)鼻窦的生理功能(1)鼻窦能强化鼻呼吸功能。(2)鼻窦能减轻头颅重量和头部运动时的重量。(3)鼻窦是原始器官,窦中有嗅球,由于嗅器官的长期进化而消失。(4)鼻窦能湿润鼻腔黏膜。第三节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一、咽的应用解剖

咽(pharynx)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上端的共同通道,上宽下窄、前后扁平略呈漏斗形。上起颅底,下至第6颈椎,成人全长约12 cm。前方与鼻腔、口腔和喉相通;后壁与椎前筋膜相邻;下端与食管相接;两侧与颈部大血管和神经毗邻。(一)咽的分部

咽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个部分(图1-11)。图1-11 咽的结构图

1.鼻咽(nasopharynx)

又称上咽(epipharynx),位于颅底与软腭游离缘平面之间。其前方以后鼻孔为界与鼻腔相通,后壁平对第1、2颈椎,下方与口咽相通。顶部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集聚,呈桔瓣状,称腺样体(adenoid),又称咽扁桃体。若腺样体肥大,可堵塞鼻咽腔影响鼻呼吸,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听力减退。两侧壁有咽鼓管咽口及咽隐窝,此管与中耳腔相通。咽鼓管咽口周围有散在的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tubal tonsil)。咽口后上方有一隆起,称咽鼓管圆枕(torus tubalis),咽鼓管圆枕后上方与咽后壁之间有一凹陷区,称咽隐窝(pharyngeal recess),是鼻咽癌好发部位(图1-12)。图1-12 咽隐窝

2.口咽(oropharynx)

又称中咽(mesopharynx),是口腔向后方的延续部,介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通常所谓咽部即指此区。后壁平对第2、第3颈椎体,黏膜下有散在的淋巴滤泡。前方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咽峡系由腭垂(uvula)和软腭游离缘、舌背、两侧腭舌弓(glossopalatine arch)和咽腭弓(pharyngopalatinearch)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两弓之间为腭扁桃体,在腭舌弓的后方有条状淋巴组织,名咽侧索(1ateral pharyngeal bands)。咽后壁黏膜下有散在淋巴滤泡。舌根上面有舌扁桃体(图1-13)。

3.喉咽(1aryngopharynx)

又称下咽(hypophar-ynx),位于会厌上缘与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上接口咽,下连食管入口,该处有环咽肌环绕,前面与喉腔相通,前面自上而下有会厌、杓会厌皱襞和杓状软骨所围成的入口,称喉口。在喉口两侧各有一较深的隐窝名为梨状窝(pyriformsinus),是异物常嵌顿之处。舌根与会厌之间左右各有一浅窝,称会厌谷(vallecula epiglottica),是异物易存留之处。两侧梨状窝之间、环状软骨板之后称环后隙(postcri—coid space)(图1-14)。图1-13 舌扁桃体图1-14 环后隙(二)咽的构造

1.咽壁的分层

咽壁从内向外有4层,即黏膜层、纤维层、肌层和外膜层。其特点是无明显黏膜下组织层,纤维层和黏膜紧密附着。其中肌层按其功能的不同分为3组,包括3对横行的咽缩肌、3对纵行的咽提肌和5对腭肌(图1-15)。图1-15 咽壁的分层

2.筋膜间隙

是咽筋膜与邻近的筋膜之间的疏松组织间隙,较重要的有咽后隙、咽旁隙。这些间隙的存在,有利于咽腔在吞咽时的运动,协调头颈部的自由活动,获得正常的生理功能。(1)咽后间隙(retropharyngeal space)位于椎前筋膜和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达上纵隔,相当于第1、2胸椎平面,咽缝将此间隙分为左右两部分。间隙内有淋巴组织,婴幼儿期有数个淋巴结,儿童期逐渐萎缩,至成人仅有极少淋巴结,引流扁桃体、口腔、鼻腔后部、鼻咽、咽鼓管等部位的淋巴,因此,这些部位的炎症可引起咽后间隙感染,甚至于形成咽后间隙脓肿。(2)咽旁间隙(parapharyngeal space)位于咽后间隙的两侧,左右各一,底向上、尖向下,形如锥体。锥底向上至颅底,锥尖向下达舌骨大角处。前隙较小,内侧与腭扁桃体毗邻,腭扁桃体炎症可扩散到此间隙;后隙较大,有颈内动、静脉,还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及交感神经干等穿过,间隙内还有颈深淋巴结上群,咽部炎症可感染此间隙。(三)咽的淋巴组织

咽黏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内环淋巴,又叫Waldeyer淋巴环,主要由咽扁桃体(腺样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鼓管桃体、咽后壁淋巴滤泡及咽侧索等组成。淋巴外环包括下颌角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颊下淋巴结、咽后淋巴结等(图1-16)。内环淋巴可引流到外环淋巴,因此,若咽部的感染或肿瘤不能为内环的淋巴组织所局限,可扩散或转移至相应的外环淋巴结,内环的淋巴组织在儿童期处于增生状一般在10岁以后开始萎缩退化。图1-16 咽的淋巴组织

1.腭扁桃体

腭扁桃体(faucial tonsil)习惯称为扁桃体,位于腭舌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上皮器官,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6~7岁时腭扁桃体可呈生理性肥大,中年以后逐渐萎缩,其内侧面覆盖鳞状上皮黏膜,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内陷入形成一些分支状盲管,深浅不一,盲管开口在扁桃体表的隐窝(Crypts)细菌易在盲管和陷窝内存留繁殖,形成感染“病灶”。

腭扁桃体的血液供应十分丰富,动脉有5支,均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

2.腺样体

腺样体(adenoids)又称咽扁桃体(pharyngeal tonsil)位于鼻咽顶与后壁交界处,形似橘瓣,表面不平,有5~6条纵行沟裂,细菌易存留于此,其基下端有时可见胚胎期残余凹陷,称咽囊(pharynaeal brsa)。腺样体于出生后即存在,6~7岁时最显著,10岁以下后逐渐退化萎缩,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阻塞,打鼾等症状,也可影响咽鼓管功能,引发中耳炎二、咽的生理

咽为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除呼吸、吞咽功能外,还具有协助构造、保护和咽淋巴环的免疫等重要功能。(1)呼吸功能 咽腔是上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黏膜含有丰富的腺体,对吸入的空气有调节温度,湿度及清洁的作用,但弱于鼻腔的类似功能。(2)吞咽功能 吞咽动作是一种由许多肌肉参加的反射性协调运动。吞咽动作一经发动即不能中止。吞咽中框位于延髓的网状结构内,迷走神经核附近。其传入神经包括来自软腭咽后,会厌和食管等下的脑神经传入纤维。咽部吞咽分为6期:口咽连接控制期、腭咽峡关闭期、食团挤压期、喉的关闭期、环咽段的开放期、恢复期。(3)防御保护功能 主要通过咽反射来完成,一方面,协调的吞咽反射,可封闭鼻咽和喉咽,在吞咽或呕吐时,避免食物吸入气管或反流鼻腔;另一方面,当异物或有害物质接触咽部,会发生恶心呕吐,有利于异物及有害物质的排除。(4)言语形成功能 咽腔为共鸣腔之一,发音时,咽腔和口腔口可改变形状,发生共鸣,使声音清晰,和谐悦耳,并由软腭、口、舌、腭、唇、齿等协同作用构成各种语言,正常的咽部结构与发音时咽部形态大小相应变化,对语言形成和清晰度都有重要作用。(5)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人类的扁桃体,淋巴结,消化道集合淋巴小结和阑尾等均属末梢免疫器官,扁桃体为外周免疫器官,其生发中心含有各种吞噬细胞,同时可以制造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和抗体,如T细胞、B细胞,吞噬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等,它们对从血液、淋巴或其他组织侵入机体的有害物具有积极和防御作用,在儿童,其扁桃体具有特殊活跃的免疫功能。3~5岁时,因接触外界变应原的机会多,扁桃体显著增大,不应视为病理形象,可能是免疫活动的征象,青春期后,扁桃体组织逐渐缩小。(6)调节中耳气压功能 咽鼓管咽口的开放,与咽肌的运动,尤其是吞咽运动密切相关,吞咽动作不断进行,咽鼓管不断随之启闭,以维持中耳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这是保持正常听力的重要条件之一。第四节喉的应用解剖生理一、喉的应用解剖

喉(larynx)是呼吸的重要通道,下呼吸道的门户,上通喉咽,下连气管。喉位于颈前正中,舌骨之下,其上端为会厌上缘,下端为环状软骨下缘(图1-17),在成人相当于第3~5颈椎平面,女性及儿童其喉的平面位置较男性稍高。(一)喉软骨

构成喉支架的软骨共有11块,形状大小不同。单个而较大的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成对而较小的有杓状软骨、小角软骨、楔状软骨共9块,喉软骨间由纤维韧带连接。图1-17 喉的解剖示意图

喉上部开口于下咽部,下部转入气管,喉为活动器官,活动范围相当大,如吞咽动作就是。在解剖方面喉分成三部分,上部为喉前庭(vestibulum laryngis),包括起自会厌根到假声带的空间。中部位居假声带和真声带水平的范围,在两声带的喉内存有两个侧窦,称Morganii窦(ventniculi laryngis Morganii)。尽管小儿的喉体积不大,而此窦却很发达,上界可达甲状软骨上缘(ap-pengdis ventriculi),有时可高达舌根的正中部,喉为下部的声门下间隙,与杓状软骨下缘密切相连。

1.会厌软骨

会厌软骨(epiglottic cartilage)位于舌骨及舌根后面,在喉入口之前,上宽下窄形如树叶,其表面覆盖黏膜,构成会厌。吞咽时会厌盖住喉入口,防止食物进入喉腔。舌面和舌根之间的黏膜形成舌会厌皱襞。小儿会厌呈卷曲状。

2.甲状软骨

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age)为喉部最大软骨,由两块对称的四边形甲状软骨板在前方正中融合而成(图1-18),前方正中融合而成,和环状软骨共同构成喉支架的主要部分。甲状软骨正中上方呈V型凹陷,称甲状软骨切迹(thyroid。notch),是颈部中线的标志。左右侧软骨板后缘分别向上、向下延伸,形成上角(superioi cornu)和下角(infeiorcornu),上角长、下角短。两侧下角的内侧面分别与环状软骨的后外侧面形成环甲关节。图1-18 甲状软骨

3.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cricoid cartilage)位于甲状软骨之下(图1-19),第一气管环之上,形状如环。前部较窄,称环状软骨弓;后端宽,称环状软骨板,此软骨是喉气管中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对保持喉气管的通畅至关重要。如果外伤或疾病引起环状软骨缺损,常可引起喉狭窄。

4.杓状软骨

杓状软骨(arytenoid cartilages)位于环状软骨板上缘,呈三角锥形,左右各一。其底部和环状软骨之间形成环杓关节(cricoarytenoid joint),其运动使声带张开或闭合。底部前端有声带突(vocal process),为声带附着处。底部外侧为肌突(muscular process),有环杓后肌和环杓侧肌附着其后部及前外侧面。

5.小角软骨

小角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s)左右各一,位于杓状软骨的顶部,杓会厌皱襞之中。图1-19 环状软骨

6.楔状软骨

楔状软骨(clmeiforlm cartilages)左右各一,一切形似小棒状。位于两侧杓会厌襞中,在小角软骨之前外侧。

喉软骨的关节活动:喉软骨有两对关节,即一对环甲关节和一对环杓关节。

喉的各软骨之间,喉和周围组织如舌骨、舌及气管之间均由纤维韧带组织互相连接。(二)喉肌

喉肌分为内外两组。喉外肌位于喉的外部,将喉与周围结构相连接,有固定、牵拉喉体上升或下降的功能。喉内肌位于喉的内部,是与声带运动有关的肌肉(图1-20)。按其功能分为以下4组。

1.使声门张开的肌肉

主要来自环杓后肌(posterior cricoarytenoid mllscle),该肌起自环状软骨板背面的浅凹,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后面。该肌收缩使杓状软骨的声带突向外侧转动,将声门裂的后端分开,开大声门。图1-20 喉肌

2.使声门关闭的肌肉其中有环杓侧肌(1ateral cricoarytenoidlscle)和杓肌(arytenoidmuscle)

环杓侧肌起于同侧环状软骨弓上缘,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前面。杓肌附着在两侧杓状软骨上。环杓侧肌和杓肌收缩使声带内收声门闭合。

3.使声带紧张和松弛的肌肉

包括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和环甲肌(cricothymidscle)。甲杓肌收缩使声带松弛,并且该肌的紧张度与发音的音调相关。环甲肌收缩时以环甲关节为支点,使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弓接近,从而拉紧甲杓肌,使声带紧张度增加。

4.使会厌活动的肌群

包括使喉入口关闭的杓会厌肌(aryepiglottic muscle)和使喉入口开放的甲状会厌肌(thyt' oepiglottic mLtscle)。会厌游离缘两侧杓会厌皱襞及杓区构成喉入口,杓会厌肌收缩将会厌拉向后下方,使喉入口关闭,甲状会厌肌收缩将会厌拉向前上方使喉入口开放。(三)喉腔

喉腔上界为喉入口,下界相当于环状软骨下缘。被声带(vocal cord)分隔成声门上区(supraglottic pottion)、声门区(glottk pottion)和声门下区(infraglottic portion)(图1-21)。图1-21 喉腔

1.声门上区

声带以上的喉腔称为声门上区,其上口呈三角形,其上界为由杓状软骨、杓会厌皱襞及会厌游离缘组成的喉入口(laryngeal inlet)。

2.声门区

两侧声带之间的区域称之为声门区。声带左右各一,在室带下方,由黏膜、声韧带、肌肉构成白色带状组织,声带张开时,出现一个顶向前的等腰三角形的裂隙称声门裂(rima vocalis),是最狭窄处。声门裂的前端称前连合(anteriorcommisstlre)。

3.声门下区

位于声带下缘和环状软骨下缘之间,声门下区和气管相连。幼儿期该区黏膜下组织疏松,炎症时水肿严重易引起喉阻塞。(四)喉的淋巴

喉的淋巴以声门区为界,分为声门上区组和声门下区组。声门上区的组织中有丰富的淋巴管,汇集于杓会厌皱襞后形成较粗大的淋巴管,主要进入颈内静脉周围的颈深上淋巴结,有少数淋巴管汇入颈深下淋巴结或副神经链。声门区的声带组织内淋巴管甚少。声门下区组织中的淋巴管较少,汇集后通过环甲膜,进入颈深下淋巴结下群。通常喉部的淋巴引流按区分开,左右不交叉。(五)喉的神经

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两者均为迷走神经分支。

喉上神经:在相当于舌骨大角平面分为内、外支。外支为支配环甲肌的运动神经,维持声带张力,内支支配除环甲肌之外的喉内各肌,为感觉神经。

喉返神经:喉的主要运动神经。左侧喉返神经绕主动脉弓,右侧喉返神经绕锁骨下动脉,继而上行,支配除环甲肌外的喉内各肌的运动。同时也有一些感觉支支配声门下区黏膜的感觉。左侧喉返神经的径路较右侧长,故易发生声带麻痹。(六)喉的血管

喉的血管来源有二:一为甲状腺上动脉(来自颈外动脉)的喉上动脉和环甲动脉(喉中动脉);一为甲状腺下动脉(来自锁骨下动脉)的喉下动脉。二、喉的生理

喉是发声器官,又是呼吸道的门户。其主要功能是呼吸、发声、保护和吞咽。

1.呼吸功能

喉腔是呼吸的通道,喉的声门裂又是呼吸通道最狭窄处,声带的内收或外展,或调节声门裂大小;声门大小的改变又可调节呼吸。当人们运动时声带外展,声门裂变大,以便吸入更多的空气。反之,安静时所吸入的空气减少,声门裂就变小,声带运动是受中枢神经系统反射作用调节进而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

2.发声功能

喉是声音器官,人发音的主要部位是声带。呼出的气流冲击内收的声音使之振动而发出基音,其音调的高低与声带振动频率有关,其频率又受声带的长度,张力质量和呼出气体的强弱有关,声音的强度与肺部呼出气体和声门下气压成正比,发出的基音,受咽、口鼻、鼻窦、气管及肺等器官的共鸣作用影响而使之发生变化,又由舌、唇、牙及软腭协调配合而完成语言构成。

3.保护功能

喉的杓状会厌襞、室带、声带具有括约肌作用,分别形成三道防线,防止误吸,吞咽时,喉被上提,会厌向后下盖住喉入口,形成保护下呼吸道第一道防线,此对两侧室带内收向中线靠拢,形成第二道防线,同时声带内收,声门闭合,形成延缓三道线,喉上部黏膜非常敏感,稍受刺激即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将异物痰咳出。喉黏膜还有加温和湿润吸入空气的作用。

4.吞咽功能

吞咽时,喉头上升,喉入口关闭,呼吸受抑制,咽及食管入口开放。这是一个复杂的反射动作。食物到达下咽部时,刺激黏膜内的机械感受器,冲动经咽丛、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的传入纤维到达延髓的孤束核,继至脑干的网状系统和疑核。疑核通过传出神经纤维,使内收肌收缩,同时抑制环杓后肌的活动,使声门紧闭,声带拉紧;而脑干的网状系统抑制吸气神经元,使呼吸暂停;如果食物进入喉的入口(常发生于婴儿)则会刺激喉上区域黏膜的感受器而增强这种反射。第五节气管、支气管及食管的应用解剖生理一、气管、支气管的应用解剖及生理(一)气管、支气管的应用解剖

气管(trachea)(图1-22)是一串马蹄形透明软骨、黏膜、平滑肌和结缔组织连接而构成的管腔。始于喉的环状软骨下缘,通过胸腔入口进入上纵隔,在第5胸椎上缘平面水平分为左、右支气管,由软骨环、平滑肌、黏膜及结缔组织构成男性气管平均长12 cm左右,女性则约10 cm左右,气管黏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含有杯状细胞与黏膜的腺体共同分泌浆液及黏液。气管由10~20个马蹄形透明软骨环构成支架,软骨环位于前壁和侧壁,缺口向后,有平滑肌及横行和纵行纤维组织封闭形成膜性后壁,并与食管前壁紧密附着。图1-22 气管

气管的下端可见一矢状嵴突,即为左、右主支气管的分界,其边缘光滑锐利,称为气管隆嵴,是支气管镜检查时的重要解剖标志。依此嵴为标志区分左、右主支气管,大约在第5胸椎上缘水平,气管分成左右主支气管,分别进入两侧肺门后,继续分支如树枝状,其顺序如下:①主支气管;入左肺、右肺,称一级支气管。②肺叶支气管,分别入各肺叶,称二级气管。③肺须支气管,入各肺须,称三级支气管。

右侧支气管较粗短,约2.5 cm与气管纵轴的延长线约成20°~25°,左主支气管细而长,约5 cm,与气管纵轴的延长线约成45°。因此,气管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又分为上下两个肺叶支气管。(二)气管、支气管的生理功能

气管与支气管生理学主要依赖于呼吸气道的大小,纤毛的清洁作用和气管支气管分泌物的湿润作用。

1.通气及呼吸调节功能

气管、支气管不仅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还具有调节呼吸的功能。吸气时,气管、支气管扩张,引起位于气管,支气管内平滑肌中感受器兴奋,冲动由迷走神经纤维传至延髓呼吸中枢,使吸气止,转为呼气,气管、支气管缩小,对感受器的刺激减弱减少了对吸气中枢的抑制,于是吸气中枢又逐渐处于兴奋状态,又开始一次呼吸周期,如此周而复始。气管的半径可发生变化,因此每个人肺容量虽可能不同,但气管粗细却相差无几。气管粗细与性别有关,而与肺容量关系不大。

2.清洁功能

呼吸道的清洁作用,主要依靠气管,支气管内纤毛和黏液的协同作用,气管及支气管的黏膜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表面有黏液层,随空气被吸入的尘埃、细菌及其他微粒沉积在黏液层上,通过纤翅节律性击拍式摆动,黏液层由下而上的波浪式运动,推向喉部而被咳出。正常情况下气道每天分泌的100~200 ml黏液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维持纤毛正常运动,感染或吸入有害气影响黏液分泌或损害纤毛运动时,均可影响呼吸道的清洁功能。

3.免疫功能

呼吸道含有各种参与体液免疫相关的球蛋白,包括:IgA, IgG, IgM, IgE。其中IgA最多,主要是分泌性IgA。呼吸道细胞免疫主要是生产各种淋巴因子,如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巨噬细胞活化因子,淋巴毒素,转移因子,趋化因子等。另外,溶菌酶可溶解杀死细菌,抗体被抗体复合物激活后,有溶菌、杀菌、灭活病毒作用。

4.防御性咳嗽反射

气管支气管黏膜下富含感觉传入神经末梢,主要来自迷走神经,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沿此神经传入延髓,再经传出神经支配声门及呼吸肌,引起咳嗽反射,咳嗽时先做深吸气,继而关闭声门,并发生强烈的呼气动作,同时肋肌、腹肌收缩,膈肌上升,胸腔缩小,肺内压,肺腔内压升高,继之声门突然开放,呼吸道内气体声速咳出,同时将呼吸道内异物和分泌物推出,维持呼吸道通畅,此外,当突然吸入冷空气或刺激性化学气体时,可反射性引起呼吸暂停,声门关闭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的屏气反射,使有害气体不易进入,保持下呼吸道不受伤害。二、食管的应用解剖及生理(一)食管的应用解剖

食管(ecophagus)为一肌性管道,是消化道的最上部,一富有弹性的肌性管腔。上接漏斗状的喉咽部,起自环状软骨下缘,环咽肌下缘,下通胃贲门,相当于第10~11胸椎体平面。

食管有4个生理性狭窄(图1-23),第一个狭窄即食入口,由环咽肌收缩而致,在距上切牙约16cm处,是食管最狭窄处,异物最易嵌顿于此;第二个狭窄为主动脉弓处狭窄,由主动脉弓压迫食管左侧壁而成,位于距上切牙的23 cm处,相当于第四胸椎水平;第三个狭窄为支气管处狭窄,由左侧主支气管压迫食管前壁所形成,位于第二狭窄下4 cm处。因第二、第三狭窄位置邻近,临床上常合称为第二狭窄;第四个狭窄为横膈肌处狭窄,是食道通过膜膈孔而成,距上切牙40 cm处。

食管壁厚度为3~4 mm,共有4层,即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纤维层。图1-23 食管狭窄(二)食管的生理

食管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摄入物质的通道。无论采取何种姿势,也无论胸腔和腹内压如何,食管均能将咽下的食团和液体运送到胃,并能阻止反流,除非有必要呕吐时。

食管具有分泌功能,但无吸收功能,食管壁黏膜下层有黏液腺分泌黏液,起润滑保护作用,食管下段黏液腺、混合腺更丰富,分泌更多黏液以保护食道黏膜免受反流胃液的刺激和损害。第二章小儿耳鼻咽喉的护理概述第一节小儿耳鼻咽喉生长发育特点

小儿耳鼻咽喉疾病既有其一般性,更有其特殊性。由于小儿从出生直至成年皆处在不断发育过程中,小儿的解剖、生理、病理、营养、免疫、代谢等各方面都与成人有很大差别,所以,小儿耳鼻咽喉疾病的发生、发展、性质、症状、诊断和治疗等也都与成人不尽相同。儿童的发育涉及儿科学的各个方面,包括机体的、心理的、认知与行为的发育。儿童发育状况在小儿耳鼻咽喉科疾病的诊治中非常重要,尤其对听力和语言的评估。首先需要了解年龄相关的标准,识别儿童早期发育的异常情况,用多种方法筛查儿童的发育障碍,在敏感期采取适当的干预,有效地治疗发育性疾病。对于儿童发育状态的评估,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综合评价。小儿耳鼻咽喉科有关发育状况的评估,需要特别关注年龄相关的听力与言语。

小儿免疫功能甚差,新生儿血液中IgM 的含量甚低,也无IgA,唯一可以通过胎盘由母体传给胎儿的IgG,生后逐渐下降,6个月时已全部消失。所以,新生儿、婴幼儿易患呼吸道和胃肠道感染性疾病。小儿许多耳鼻咽喉疾病与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有关,如患有免疫球蛋白缺陷病的小儿容易反复患化脓性中耳炎、鼻窦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细菌感染性疾病;补体缺陷病的小儿,则易患遗传性血管神经性喉水肿;吞噬功能缺陷病的小儿易患慢性肉芽肿病;细胞免疫缺陷的小儿则易患耳、口、鼻、主动脉弓畸形,容易发生感染,接种疫苗又易发生严重反应,并经常反复发生化脓性中耳炎和鼻窦-支气管综合征。免疫防御功能异常的小儿则易发生各型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分泌性中耳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儿易患自身免疫性感音聋、喉部类肉瘤等病。

儿童言语的发育时渐进性的过程,2个月时父母与婴儿之间开始用咯咯声及相互间的发音游戏进行交流。6~10个月时,儿童开始咿呀学语,口腔肌肉控制能力的提高促进了发嗒-嗒-嗒等重复音节的声音。咿呀学语在一岁时达到高峰,这时候儿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他所想从事的活动。18个月时所能掌握的词汇量差异很大,平均可达20~50个词汇。2岁时言语能力真正发展起来。父母或周围的人如果不善于用语言交流,或过度使用非语言的交流形式(如用手指等),以及引起听力丧失的任何因素,如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等都会对早期的言语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语言理解使语言表达发展更快。9个月时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上升,到13个月时可以理解20~100个词。18个月以后,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显著加快。接近2岁时,语言的快速发展使儿童的认知水平发生巨大的改变。他们开始将单词和短语融在一起,并用这些语言来表达一个“新世界”(即一个象征性的世界)。可以说,儿童刚到1岁时只能用简单的词来表达周边的人或事,到2岁时他们的语言能力才真正发展起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