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教育心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05:20:08

点击下载

作者:岳瑛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试读: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序言一

岳瑛同志是湖北省老年大学特聘研究员,去年夏末刚刚读完岳瑛同志的《教育学视域中的老年教育》一书,顿觉耳目一新;现在又看到她的《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付印稿,更觉得这是一部有价值的学术著作。

事物的发展都有其规律性,老年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对象是老年学员,而老年学员在学习活动中有其特殊的心理过程和规律。这种规律正是老年大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认识和掌握这一过程和规律,对于老年大学教师了解老年学员的学习心理、遵循老年学员心理活动规律组织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老年学员了解自己、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对于老年大学管理人员了解“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规律、以人为本地做好管理工作等,都具有实用价值。《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包括了老年学员的学习能力和优势与创造力,老年学员知识的掌握和技能获得的心理过程,老年学员的非智力因素及其对学习的影响,老年大学的课堂教学及其心理分析,老年学员的心理健康及教育,老年大学的教师心理特点和心理品质等内容。是一本供老年大学教师、管理人员以及老年大学学员使用的教育心理学内容的重要参考书。

我国教育心理学的专著很多,但大多以青少年学校教育为主要内容,为数不多的成人教育心理学著作中,关于老年人的教育心理内容非常稀少。据我所知关于老年教育心理学的书目前似乎还是空白。岳瑛同志以我们湖北省老年大学和天津等地老年大学的教育实践为基础,潜心研究,其书是研究取得的成果之一。岳瑛同志多年执著的研究态度值得从事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的同仁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重视老年教育”。目前,各地、各级老年大学、老年学校教育如火如荼,而老年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包括老年教育心理等在内的基础研究却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老年学校教育的发展。如何更好地指导与推进老年大学科学发展,亟需高水平的理论研究作为支撑。这本书是我国老年教育领域关于老年教育心理研究的一次十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祝愿岳瑛同志的研究工作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黄远志(作者原任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 现任湖北省老年大学协会会长、湖北省老年大学校长)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序言二

岳瑛女士所著《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一书即将出版。她嘱我作序,我只能欣然允命。这是有缘由的。

我们是忘年之交,先是各有各的历史,后在新世纪为新兴的晚霞事业——老年教育事业工作的时候,共处在同一部历史之中。在此之前,我长期从事哲学原理和中国现代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因为写出中国实践唯物主义学派的一部代表性著作——《实践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逻辑分析》和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上连续发表关于“历史创造论”、“唯物选择论”、“辩证中介论”、“中性范畴论”的论文而备受我国哲学界的关注。岳瑛原来是一个学习机械的大学生,后来在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继续深造,并且长期在徐州师大和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教育学、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纵观她的文章,更多见到的是工科学生的简洁、严谨。1983年,老年教育在中国兴起;1995年,老年教育学建构课题提上议事日程;2006年,以此为历史任务的全国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所属)成立。我作为晚年转而研究教育哲学的学者,被推选为这个新组织的主任,岳瑛作为我国较早进入老年教育学领域的研究者,担任了该委员会的委员,从此开始了我们之间的多年合作。岳瑛由于自身的努力,已经在我国老年教育界享有盛誉。她在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组织的一项课题研究中,起草了我国第一个《老年教育学学科建构的可行性报告》;所著《教育学视域中的老年教育》一书,以全国数以千万计的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基础,理论结合实践地回答了诸如老年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老年教育的现代理念,老年大学的课程、教学,老年大学教育现代化的指导思想等问题,为我国老年教育学学科建构工程的展开及老年大学、老年学校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岳瑛的这部新著是在老年教育园林里的深度耕耘。老年教育也是教育,它遵循着一般教育的规律,具备了所有教育都有的元素,贯彻着“教、学、管”三者关系的程序性展开的要求。把老年教育一词中的“教育”二字虚化,借以将其理解为只是一种娱乐养生的活动,这是一种浅见、偏见;同时,老年教育有其特殊性,这才需要老年教育学的学科建构。在现代学科中介性建构中,心理学和教育学已经结合,从而产生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和老年学也正在结合,从而产生老年心理学。再进一步,老年教育学再与老年心理学结合,产生出老年教育心理学。岳瑛耕耘的正是这块处女地。只是她把研究视界聚焦在老年大学的教育中罢了。

研究老年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当以把握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要为主。我说的“某种意义”有两点:第一点,在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养老金保障、医疗保障、扶老保障等问题——没有妥善解决以前,要把对老年人的同物质需要满足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特征的了解放在第一位。设身处地,如己受痛,体察苦心。一方面以极强的孝顺态度,提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另一方面,给以贴心的精神关怀,抚慰老者们的伤痛之心。第二点,在老年人的基本养老问题解决以后,要把对老年人的同精神需要联系在一起的心理特征的了解放在第一位。这些老年人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愁的是孤独、无聊和精神贫乏,需要的是自我生活的充实、交往生活的活跃、情感生活的恬淡。在老年大学学习的老年人,他们属于第二类,研究他们的心理,掌握他们的精神需要,是办好老年教育的客观基础。从这里,我们就能理解岳瑛写作这部《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理由和重要性了。

老年大学的教育是完整意义上的以人为本的教育,这一论断指出:老年大学教育的从实际出发,最重要的是从老年人学习的心理需要出发。而这些老年人心理需要又是由他们的一定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这大约就是唯物主义的心理观吧!中国的老年大学都是由县级直到省级的人民政府主办的,这4000多所老年大学现在已经向社会开放,但目前的主要对象仍是具有较高文化程度和丰富的事业经历的人员。他们中的多数人由于养老金较多、医疗较有保障、家庭生活状况较为良好,进入了一种“自主、自觉、自由”的生存状态,即:自主地决定生活方式、自觉地安排有价值的社会活动、自由地选择和变换兴趣生活项目,而来老年大学学习并变换自己的学习内容则是他们的生存方式和核心选择。我们要在这样的立足点上研究和把握老年大学学员的心理需要。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是知名度很高的理论。他所说的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反映人们心理实际的。就老年大学的学员而言,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在较高的三个层次上。在选择学习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他们想着满足自己的三种要求:第一种是交往的需要,在学员的集体的生活中建立自己的归属感;第二种是受尊重的需要,在老年大学的精神家园中过着文化的、有尊严的生活;第三种是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国老年人称这种需要为“圆梦”。许多老年人在少年时期就有了人生之梦——科学家之梦、艺术家之梦、旅游家之梦、摄影家之梦……这些梦,有的是在英雄崇拜的情境里形成,有的是在书香门第的家风传承中萌发,更多的是在素质积淀中有了自我发现而自立。但是,社会环境的变迁、家庭生存的起伏、父母双尊的期望,常常阻碍了少年之梦的实现。他们经历漫长的人生,进入老年的阶段,获得自由选择的机会,他们就会有“圆梦”的渴望,努力达到“圆梦”的目的。这在各个老年大学中可以找到千计万计的例证。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应当研究老年学员心理需要的一定层次性,并且引导他们认识到:老年人可以也应当在需要层次的阶梯上攀登。

在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还需要重视当代老年人在实现中国梦方面的心理结构。老年大学目前在校的三批老年学员,20世纪40至50年代参加工作的,经历过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巩固而斗争的岁月;60至70年代参加工作的,跟前一代的人们一起,接受过克服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的考验和结束文革、迎来改革开放的欢腾;80年代参加工作的,同前两辈的人一起跟着共和国从贫困走向富裕,面对创业艰难,备尝甜酸苦辣。这样的丰富实践,积淀到三批老年人的心底深处,形成乐观和疑虑并存的心理结构。他们有着回顾历史、体验人生精彩,关注现实、解析社会多元,展望前程、期待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三阶段的复杂心态。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要关注老年学员在这方面的心理需要的研究,探讨帮助他们进行心理调适的教育方法。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老年教育学术委员会主任 陆剑杰第一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概述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是教育心理学与老年大学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属于老年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本章要探讨的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和学习意义等问题。第一节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也不例外,因此,首先搞清楚它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必要的。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基础是教育心理学,因此。我们先分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性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的确切定义和概念,当今国内外流行的各式各样的教育心理学中所持的观点是不同的。在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潘菽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邵瑞珍等编著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是教育与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中对教育心理学的解释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李伯黍、燕国材主编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领域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等。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第一个较完整的体系,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E·I·Thorndike)建造的。他在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研究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美国安德森(R·C·Anderson)和福斯特(G·W·Faust)1973年合著的《教育心理学》的副标题就是《教与学的科学》。苏联彼得罗夫斯基1972年主编的《年龄与教育心理学》中说:“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研究教学和教育的心理学规律。”这些观点和看法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那么,教育心理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呢?概括地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活动的规律,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设计与模式,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并阐明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的心理学问题。(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对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另一种说法是强调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独立学科。事实上,这两种意见并不相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并不排斥它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些学者之所以强调后者,是源于过去人们长期偏重于它的应用性,而忽视了其自身理论体系的探索;而且这种应用也只是把一些心理学中已得到证实的心理学原理直接应用于教育。因此,每当心理学的研究有新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就有所扩展。这种兼容并蓄的做法无疑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另一面却是对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对其基本理论缺乏系统探讨,以致这门学科一直存在着体系凌乱、内容庞杂的弊端。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强调把教育心理学建设成一门独立学科,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

创建教育心理学自身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并不意味着教育心理学不能作为应用科学,只不过它不是普通心理学的简单应用,不能仅停留在普通心理学已有的原理中寻求对教育问题的解释罢了。而应密切结合教育教学过程来进行探讨,从中总结、概括出基本的原理,同时,还要应用这些原理去研究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教育实践服务。因此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也并不排斥理论研究和创建自身的理论体系,成为一门密切结合教育实际并应用于教育实际的独立学科。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

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前进、科学的发展,任何一门学科既因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又要在为社会实践服务中不断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学科领域也在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和心理科学发展而日益扩大。可以说,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出现即是教育心理学学科领域扩大的现象之一。(一)老年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

1.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描述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是专门研究在老年大学特定环境下的教育心理现象的学科。参照教育心理学的定义,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的描述,应该考虑以下几方面:(1)研究对象界定。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应以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而不是研究所有老年教育领域中的心理现象。众所周知,老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除了学校教育以外,还包括老年社会教育、老年远程教育和老年自我教育。虽然学校、社会、远程、自我这几种教育存在着一些共同的基本规律,但又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老年大学教育自我心理主要研究在老年大学教育条件下的心理现象,即老年学校教育这一特定条件,不包括其他三种条件。(2)研究对象范围。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既包括老年学员学的心理活动,也包括教师教的心理活动。这是因为教与学的矛盾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要矛盾。学校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习不同于人类的一般学习,它是人类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老年大学也是如此,即老年学员的种种学习活动是在教育者有意识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在各种各样的外部条件和手段的影响下进行的,他们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接受这些影响并进行心理活动的。所以说,教育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既有学员的学,又有教师的教。没有教师的教与引导,老年学员就无法有效地学;为了有效地学,又必须以教师有效地教为前提。而老年学员的学有其特定的心理问题,教师的教当然也有其自身的心理问题。所以,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对两者都要进行研究。(3)研究对象主体。在学与教的心理活动中,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应当以老年学员的学习活动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为研究主体。这是因为在教与学的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老年学员的学,教师的教是服务于学员的学,教育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学员能否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形成良好的素质,这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教师的教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同时,教师的教包括教育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的设计、教学任务的分析与评定、乃至教师的一切教育行为,也必须以学员的学习心理规律为依据才有收效,否则将事与愿违。这就决定了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应以老年学员学习为主线,围绕学员学的基本心理规律,对教的心理规律和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展开讨论。(4)研究结合老年大学教育过程。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要密切结合教育过程来探讨,揭示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学与教是教育过程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无论是学习中的心理活动还是教学中的心理活动都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和发展变化的,同时也表现在教育过程中,离开了老年大学教育过程就无从研究和无法理解。但是,并不是研究老年大学教育活动本身,也不是仅仅了解教与学的过程及促进这一过程的方法,而是着重研究学习与教学活动中的心理问题,否则无法与教育学、教学法等学科区别。(5)研究心理现象与规律。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不能仅仅对老年大学学与教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描述,而是通过这些现象去揭示其中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并把它运用到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研究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老年学员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其中老年学员学习的心理规律是研究的主要方面。这里所说的学不仅指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指思想品德和个性的再塑造、再发展,以及老年学员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这里所说的教,当然也不仅仅限于教授科学知识,而是指对上述各项学习活动的教授与指导。

2.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范围

老年大学的教育活动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主要包括三个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情境和教育手段。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因此,在老年大学教育活动中,要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利用一定的教育手段交互作用而产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加以研究。这里所说的教育者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受教育者既包括老年学员个体,也包括老年学员群体。按照教学相长的原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地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的位置可以相互转化,教育者可以当学生,而且应当先当学生后当教师,学生也可以当教师。在老年大学教育中这种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互换的原则,尤其体现得突出。老年大学的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交互作用的过程,教与学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老年学员的学习有赖于教师的教,然而教师的教则是为了老年学员的学。

在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老年学员接受教育往往离不开群体。既然是一个群体,就必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诸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班集体与其他群体关系等。个体与群体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从他的教育实践中概括出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即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在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它的教育作用,其中有许多心理学问题值得探讨。

因此,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对象的重点,主要是探讨老年学员在学习过程中个体和群体的一系列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规律,以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这些心理现象和基本规律的特点进行教学的基本规律。以便使教师有意识地教,老年学员有意识地学,从而达到轻松学习、快乐教学的效果。(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学科性质

依照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而言,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学科性质无疑首先是一门应用学科。是针对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适用于老年学员学习和老年大学教师教学的双边互动的一门应用科学。同时,老年教育心理学要建设成一门独立学科,创建自己的理论体系,拥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但是目前,该学科尚未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只能说是正在创建中的学科。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对象就是研究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老年学员和教师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从这一对象出发,这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不仅首先应密切结合老年大学教育过程来探讨,从中总结、概括出基本的原理,而且更要应用这些原理去研究老年大学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老年大学教育实践服务。同时,还要从理论上阐明老年人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普遍规律,而且也要具体地探索老年学员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完善品德的规律,并具体阐明教育者如何依据这些规律合理地组织教学。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密切结合老年大学教育的实践并应用于实际,才能逐步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学科。因此,概括地描述其学科性质,应该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是一门应用学科,同时也是为正在创建中的、具有独特研究领域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老年教育学提供依据的学科。三、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其临近学科的关系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是从心理学的很多分支中吸取了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它与一些学科有密切关系。但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正在创立的独立学科,它还有自身的特殊性,自然与这些学科也有明显的区别。为进一步明确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相关学科的区别,有必要探讨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一)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分支。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对老年教育心理都是适用的,而且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也基本上相同。由此可见,二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但是不能因此否定二者之间的区别,如同一个胎儿当他尚未成熟独立之前,他只能依附于母体,存在于母体之中;当他发育成熟到能基本独立的时候,就要离开母体,而成为一个幼小的独立个体,在新的条件下发育成熟、成长壮大。许多分支学科的创立、发展,基本上都是这个道理。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从心理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在老年大学教育的情境下,老年学员掌握知识、技能,完善个性品格和品德的规律,研究教育者的心理特征和影响,以及师生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学问题,不仅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它的研究成果将对老年教育心理学科的创建、丰富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老年教育学的关系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和老年教育学同是服务于老年大学教育实践的教育学科,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老年教育学在制订老年教育目标、教育原则,选择教育方法、组织教学等方面要以老年教育心理研究所提供的心理学知识为依据,老年学员的心理活动是有效教育必须考虑的因素,从这一意义上讲,老年教育心理应该是老年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老年学员的心理又是在教育条件下发展、变化的,老年教育学的理论对于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从事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也必须具备老年教育学的知识。但它们之间又有区别,主要表现在:

1.研究的对象不同

老年教育学主要研究老年教育的基本理论,包括老年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方法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问题;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则是研究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学问题。

2.研究角度和方法的着眼点不同

老年教育学研究的着重点是探讨教育措施与其效果之间的关系;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的重点则是要找出老年学员在这种教育措施条件下,他们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规律。虽然老年教育学也涉及教育过程中老年学员的心理活动,但并不要求揭示其中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它的发展及规律。例如,对老年学员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老年教育学主要是研究其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而老年教育心理则要进一步阐明它们的实质是怎样的,怎样的教育条件才能促使它们形成和发展以及规律如何。(三)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普通心理学都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人的心理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心理科学这棵参天大树的主干,是各分支心理学的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所阐明的心理活动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也适用于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而且普通心理学研究的心理现象的一般规律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基础;当然,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也能补充和丰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普通心理学的关系是分支与主干,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是密切的,但二者也有区别。它们不仅各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和任务,而且在内容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研究内容侧重不同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所有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它偏重于理论的研究和概括心理现象的共同规律;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虽然是以普通心理学所揭示出来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基础,但是侧重以老年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基础,此外,侧重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老年学员的学与教师的教所特有的心理学规律。

2.服务对象不同

普通心理学虽也要联系人的社会实践,揭示存在于各种实践领域中的共同心理规律,但并不直接为某一特定的社会实践服务;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则是以它所阐明的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直接为老年大学教育实践服务。

3.研究角度方式不同

普通心理学一般是将人的心理分解为某一方面进行分析;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则一般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由于在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老年学员的心理活动总是包含着若干方面的综合心理现象,因而就要考虑多方面的作用,进行综合研究。(四)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老年心理学的关系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与老年心理学的关系更为密切。老年心理学是研究老年人心理发展规律的,它的研究对象是老年期心理的特点与规律,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其中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学规律;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则要依据受教育者当前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发展前景,去探讨他们在教育条件下的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所以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老年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老年心理学所阐明的老年人心理活动的一般原理和基本规律也适用于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例如,在老年心理学中有关老年人知觉规律的论述,可以为老年大学的直观教学提供科学依据。在老年心理学中,情感的基本功能和一般表现形式,也适用于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可以在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作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高尚情操,完善良好品德;老年心理学有关老年人个性心理特征的一般原理的论述,可以为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研究老年学员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提供理论根据。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成果又会进一步丰富老年心理学的内容,促进老年心理学的发展。老年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理论基础,但不能把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仅仅理解为是老年心理学知识在老年大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和老年心理学也是彼此补充,又有所交叉。但两者也有区别:

1.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老年心理学偏重于老年人心理发展一般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故要从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去概括老年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其研究并不局限于教育范围内;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虽然也必须考虑老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但只限于研究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的老年人心理特点和规律。

2.研究的出发点不同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虽然与老年心理学在研究对象上相互交叉,但当接触到某一个共同心理学问题时,它与老年心理学的出发点就有所不同了。老年心理学研究和揭示老年心理年龄阶段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则要以老年人的这些年龄阶段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为基础,结合自己的任务,研究老年人在不同教育活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以及在教育条件下怎样更有效地促进它的发展变化。

3.研究的层面不同

老年心理学研究人从衰老到死亡的整个过程的心理发展规律,是对老年心理发展的纵向研究;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则是对处于老年期当中那些相对低龄和健康的老年学员,在老年大学学习的学习心理和教育心理规律的研究,是老年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属于横向研究。

除以上学科外,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同教育社会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也有比较密切的关系,在此不再赘述。第二节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任务和意义一、研究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任务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任务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服务老年大学教育的实践任务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首要任务,是揭示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具体地讲,就是从我国的老年大学教育实际情况出发,对老年大学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进行具体地分析,探明老年学员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完善良好个性和道德品质的心理规律,了解学校中集体与个体的心理活动,并预测其心理发展脉络,以及影响老年学习者的因素和条件。同时,还要具体阐明教育者如何依据这些心理规律合理地组织教学与教育活动等,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导老年大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以使老年大学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从而为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心理依据,更好地实现老年大学的教育目标,促进我国老年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亦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根本任务。

心理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归根到底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它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是具有一定规律的。探索老年教育领域中的心理规律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基本任务。如果不了解老年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年龄特征,就难以确立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可靠指标,以及促使老年学员个体继续社会化的有效措施;如果不了解老年学员掌握知识、技能、完善品德和人格的心理规律及个别差异,就不能自觉地进行因材施教,有效地提高老年学员的各方面素质。只有研究老年教育心理发展规律,才能在老年教育活动中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此外,对老年大学师生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心理活动的研究,也将是老年教育心理的一项经常性的任务。诸如对课堂教学气氛、各种常规训练的标准等微观环境因素的研究;对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方面因素的研究,例如老年学员的身体健康水平,承受噪音、温度、湿度及饥渴等能力等,还有对老年学员的交往渠道、对象和性质的研究,学校各种集体中的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人际关系、角色期待、挫折容忍力、心理发展的成熟度的研究等等。因此,老年教育心理的研究任务还很多,任重而道远。(二)丰富和完善理论体系的研究任务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理论也要为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教育是心理学应该密切联系的重要实践领域,教育心理学可以从教育过程这一侧面对一些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丰富和发展心理科学本身的内容,为心理学理论作出贡献。老年教育也应该是心理学不可忽视的一个实践领域。为此,就要求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从老年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密切联系老年教育实际,分析老年学员学习心理活动及教师教学活动的特点,并从中总结出有关老年心理科学的理论。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所具有的双重任务:即一方面需要分析老年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阐明各种教育措施对老年学员的心理影响,揭示老年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依存关系,为老年教育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及方法、技术,为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卓有成效地解决老年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也要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老年教育心理学的创建和发展,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根据。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双重任务,概括来说就是为老年教育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在我国,老年大学教育实践领域中有许多问题亟待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去解决。比如,老年大学的教学的问题,需要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指导和提高。此外,老年大学的教与学的课堂教学与策略问题、老年大学教育社会心理问题、老年大学教师心理以及学科教学心理的问题等等,都应在老年教育实践过程中加以研究,同时形成老年教育心理学自己的理论,促进教育和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到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

但目前,我国对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还很少,不仅对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基本理论研究不够,而且对老年大学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也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当前,由于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当代老年人在学习心理等心理方面也遇到不少新问题,这些都要求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从心理学角度去进行剖析,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为当代的老年大学教育提供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另外,目前老年教育所采取的一些改革举措也有待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提供依据和进一步的验证和总结。因此,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若能密切结合我国老年大学教育的实践,深入研究老年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促进我国老年教育发展和老年教育心理学科的发展都将具有特殊意义,同时也将使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二、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意义

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是为了使我们在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一)为老年大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心理学依据,明确工作的指导思想

老年大学学校工作的对象主要是老年学员。他们处于老年期,是人生的休闲阶段,有自我完善的要求,作为老年大学的管理者和教师,如果不懂得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就难以有效地对老年学员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我们分析老年大学教育工作的过程,就可以看到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必要性。

在老年大学教育工作过程中,要确定老年大学的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编写与组织教材、选择方法、实施教育与教学活动、评定成绩等,每一个环节都与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制订老年大学培养目标的依据,主要是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特点,因此,要研究老年学员学习的动机、兴趣、能力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等等,如果要求过低,会达不到要求,满足不了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过高就会使老年学员学习负担过重,不利于身心健康。再如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才能收到良好效果。这就要求老年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随时掌握老年学员的心理发展变化情况,注意老年学员的学习情绪、学习基础、学习方法等。教育工作者了解学员的情况越多,就越能实现教育教学反馈,改进工作,提高质量。在这方面,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知识对老年大学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都有很大的帮助。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形式对学校教育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目前老年大学在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更富有时代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同时,由教师的教与学员的学构成的教学相长活动,从以“教”为中心的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模式转移,教学方法也日趋多样化。发现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层出不穷。教无定法,只有符合学习者心理发展规律,促进学习者个性全面发展、素质全面提高的方法,才能有生命力。因此,老年大学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有必要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知识,根据老年学员的学习动机形成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根据老年学员学习兴趣和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根据老年学员认知活动的规律更新教材和完善教学方法,根据老年学员技能形成的规律组织练习等。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提高老年大学的教学质量。(二)为老年大学教师提供心理学的基本观点,有助于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全面提高老年大学教学质量

有人会问,不学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能否开展老年教育工作呢?有些教师没有学过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不是也作出了贡献吗?但是,就我们了解,凡是在教学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都曾经在教学中碰到过难题,有过失败的教训。他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通过总结教训,经过多方面的尝试,摸索出一些有益的措施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都是在有意无意、或多或少地发现和运用了一些老年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才取得了理想效果的。不过,他们不能从理论上加以总结,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因此他们的经验也无法推广。由此来看,研究和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可以使教师以科学的、正确的老年教育心理理论为指导,加强教师工作的自觉性与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少走弯路,使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可以为教师提供心理学的观点,帮助教师理解老年学员的学习心理及其他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进行因果性的探索,从而更好地理解老年学员学习活动的特点和规律,更加自觉地对待老年学员的学习活动。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可以使教师了解老年学员学习知识与技能、完善品德与人格的心理规律,从而为教育教学提供科学的依据。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可以为老年大学教师提供了解老年学员学习心理以及各种心理活动的技术与方法。这种技术与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精确地针对老年学员的独有特点,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增加有效措施,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老年大学的教育质量。

此外,“人贵有自知之明”,教师要具有自知之明,就需要自觉地用心理科学理论去分析和评价自己的教育活动,增强自己对老年学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力。每个有威信的教师都是善于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所以,老年大学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不仅是教师在老年大学教书育人所需,而且也是教师提高自身的角色适应力,所要学习和掌握的理论方法。(三)为老年大学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了解老年学员心理活动的技术方法,有效改革教育工作,丰富完善理论体系

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掌握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观点,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这就有学习和研究方法的问题。学习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也不例外。老年大学教育心理是老年心理学与老年教育学交叉的学科,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更需要有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由于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是正在创建、不断发展的学科,需要许多人去研究、丰富和发展。在老年大学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有许多问题是老年大学教育心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研究,掌握一定的方法,有了一些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老年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就可以把实际问题提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并求得合理地解决。老年大学的教育工作者和教师学会了研究方法,还能不断地吸收新的研究成果,鉴别真伪,吸取有价值的材料,以提高自身的能力。第三节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原则及策略与方法一、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门学科的研究原则实际上就是个方法论问题,即指该门学科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在研究老年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时,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其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辩证唯物主义,这也是从事其他科学研究的最高指导原则。遵循这一总的指导思想,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还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才能对老年大学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一)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就是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予以揭示,而不凭主观臆测加以歪曲。心理作为一种反映过程,它是由客观事物引起的,并表现为人的外部活动。因此,客观地研究心理现象是完全可能的。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与其他心理活动一样,也完全可以作为科学的对象客观地加以研究。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对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研究作出科学的解释,才能保证在相同的条件下获得一致的研究成果。

在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中坚持客观性原则,就是要对老年大学中的个体和集体的各种心理现象,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解释,按照心理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不能有任何主观臆测。

人的心理总是通过参与各种活动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并能被别人察觉到。对老年大学教师和学员教学和学习行为的测量和描述、预测和调控,只有坚持客观性原则,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并能帮助别人在相同条件下取得同样的效果。

客观性原则是设计心理学方法、采取心理学对策的最主要、最基本的要求。在取样确定所要研究的心理现象,控制和改变外部条件,观察心理现象的生理指标,以及对获得的材料或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研究者必须全面、确切和求实,保持严肃的科学态度。(二)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离开了实践的观点,就不能说明心理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实际原因,也不能说明心理与活动的辩证关系。实践性原则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它要求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必须密切结合老年大学的教育实际。

按照实践性原则,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要从老年大学教育实践出发,特别要注意结合教育改革开展研究;研究的成果要应用于老年大学的教学实践,为老年教育事业服务。只有这样,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才有生命力。(三)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要有利于促进学习者身心健康发展。这是在教育过程中研究学与教的心理时必须遵守的原则,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要求。因为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是为了更有效地学与教,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

在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中坚持教育性原则,不仅要在选题上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理论联系实际会使研究的成果有利于提高老年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学校中的人际关系,增强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有效地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服务。而且要在研究设计和研究过程中注意对老年学员有良好的教育影响,不能有损老年学员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研究者必须保持教育者的意识,把促进老年学员心理发展与所进行的研究协调一致。此外,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必须接受老年大学教育实践的验证,有效地服务于老年大学的教育。(四)发展性原则

所谓发展性原则,就是要看到当前老年大学学校中已形成的心理现象或心理状态及其产生的历史原因,并要根据心理学原理进行分析综合,以预测其将来的发展和变化趋势。

每个年龄阶段所形成的角色年龄特征既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一定的可塑性,老年阶段也有同样的特征。在对其心理的研究中要坚持发展性原则,首先必须把个体和集体的心理活动看作一个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个体心理和集体心理形成的原因和变化的规律,并善于预测其发展变化的前景。其次,必须系统地分析和综合研究各种心理状态与现实生活,特别是与老年大学学校教育活动的依存关系,以及与老年期年龄特征的相关系数。二、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的策略和主要方法

参照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的基本策略有三种,即描述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操纵性研究。(一)描述性研究策略

描述性研究策略旨在通过观察并记录教育过程中某些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来揭示研究对象的心理与行为特征。老年大学教育心理学有些方面是可以用描述来认识的,如学习过程中老年学员的行为表现以及老年学员某些心理发展特征等。

描述性研究策略用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个案法、访谈法等。

1.观察法

观察法是通过观察研究对象在自然情景中的行为表现,捕捉所需要的信息,并对其作出科学解释的方法。观察法比较方便易行,适用于较大的研究范围,对教育过程不会发生干扰,所得的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它的不足是只能观察研究对象心理活动的某些自然的外部表现,而不能对其施加影响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过程。采用观察法研究老年大学教育心理,首先要求有明确的计划,其次应做好全面而细致的记录,除文字记录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手段如录像、录音等录下实况,以备反复观察和分析所用,最后还要对所获取的资料作出切合实际的推论或结论。

2.个案法

个案研究法是选定一个有典型的个人或一种情境的发展过程为内容,加以深入细致地研究,从中寻求教育规律的研究方法。这种个案法在学校里通常是针对那些学习上有困难或行为上有问题的学习者进行研究,也可以是对学习上有突出成绩的学习者加以研究。

个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研究人员充分考虑每个被研究者的特点,并能提供有关各个特殊行为研究对象发展的具体资料。它的缺点是研究结果所依据的数据太小,代表性差,所以采用个案法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常常被人怀疑。

3.访谈法

访谈法是通过与被研究者的交谈来收集有关资料。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的研究中常常借助与被研究者的谈话作为一种手段,将其运用于各种方法中,往往不作为一种独立的方法使用。

通过上述方法所获得的资料比较真实,但所得的资料一般多是心理活动的某些外部表现,难以发现现象内的因果联系。(二)相关性研究策略

相关性研究策略旨在用相关系数去揭示研究对象的若干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变量是指在性质、数量上可以变化、操作或测量的条件、现象或特征。在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中,涉及的变量主要有老年学员、教师、教育影响等几个方面,每个方面又涉及多种变量。

相关研究首先在若干变量上测量被研究者的某些特性,然后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式来确定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相关关系只是指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变化,当两个变量的值一同增加或一同减少时,它们的关系便是正相关;当一个变量数值增加而另一个变量数值减少时,它们之间的关系便是负相关。两个变量之间有相关关系,并不必然有因果关系。

相关性研究策略用以收集资料的重要方法有定量的调查法和测量法。

1.调查法

调查法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可以运用观察、测验、谈话、问卷、作品分析等手段来收集与被试者有关的心理活动的资料。这些手段都可以采用直接调查的方式,通过被试者的语言、行为、作品来进行分析,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应用调查法时,研究者必须清楚了解所研究的课题,明确调查所需要的材料。对于在调查进行时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可能参与的外来因素,也应有一定的预见和估计。由于调查中不易排除某些外来因素的参与,因此,为了保证研究工作的可靠性,调查法所得的结果还需要多方面地对照和验证,也要和其他研究方法的结果相互补充。调查的方式还有模拟法、经验总结法等等,在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调查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收集到大量数据。缺点主要是不够严密和准确,被调查者的回答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2.测量法

这是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测验量表)、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者的某些或某一方面的心理属性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教育心理学中,常用测量方法来评估研究对象的学业成绩、能力、兴趣、态度和性格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

采用测量法的关键是测量材料的制订或选择是否得当。测验量表的质量是获得良好测量效果的前提,它可以从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不过,对人进行的心理测量涉及的因素较复杂,测验量表的制订也比较困难,实施的精确性和可信性还需在测定之后的较长时间才能看出。这种方法如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仍不失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具体方法。

采用相关策略可以研究无法控制条件下的心理问题,迅速收集大量资料,所得的结果常为更深入、更准确的研究提供倾向性的假设或重要线索。其不足之处是不能直接操作某一变量,因而无法推出因果关系的结论。(三)操纵性研究策略

操纵性研究策略是通过操纵某些变量(自变量),然后研究这些变量的变化在被研究对象行为上的效果(因变量),从而考察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操纵策略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两种形式。

1.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特设的实验室内利用一定的仪器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实验室实验法便于严格控制各种因素,并通过专门仪器进行测试和记录实验数据。一般具有较高的信度,通常多用于研究心理过程和某些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等方面的问题,如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学习迁移问题等。虽然现在采用以计算机控制的实验也能研究一些复杂的心理现象,但该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目前在老年大学教育心理中应用极少。

2.自然实验法

自然实验法是指在教育教学实际情境中按照研究目的,创设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某些心理活动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具有观察法和实验法的优点,既主动创设条件,又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因此,它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虽然能排除实验室实验法的人为性质与观察法的被动局面,较好地揭示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真实情况,但自然实验的条件控制往往难以做到非常严格,尤其被试者的中间变量更是难以绝对控制。

在教育教学实验中通常都设置实验组和控制组,使实验组的实验条件发生作用而其他条件则与控制组保持均等条件,以考查两组被试表现的异同。比如,为了研究发现法教学对学习过程的影响,研究者可选择两个条件相近的平行班,分别运用发现法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让其他条件尽量相等,以考查两个班教学效果的异同。在运用实验法中也可以利用同一个实验样本,将实验前后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研究者也可进行重复的实验和比较长期的追踪观察,来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以上几种研究方法各有优点和不足,因此在开展研究工作中,只有综合地运用几种方法,使之相互补充,才有可能如实地把握心理活动的本质及内在规律性。三、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的程序

老年大学教育心理研究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虽然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仍然能够从中分析出下面这些基本程序。(一)选择、确定研究课题

一项科学研究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问题选择得如何会影响研究工作的整个进程。在选题时,既要考虑其理论意义,也要考虑其实践意义。要将选题尽可能化为明确而具体的问题,形成研究课题,以便于操作。在形成研究问题时,还应查阅有关文献,从而系统地认识某一专题的历史、现状、已取得的成果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评价课题和开发课题。(二)制订研究计划

确定研究课题后,就要考虑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途径进行研究,这就需要制订研究计划。制订研究计划是整个研究工作的关键性阶段和决定性环节,计划订得周密合理,才能增强研究结果的科学性,保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制订研究计划要考虑下述几方面的工作:

1.确定变量及测量技术

研究课题形成后,就要找出研究变量。首先根据假设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考虑是否或如何加以操纵以及测量。同时还应查明涉及这项研究的无关变量及控制措施。

2.形成假设

假设就是研究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表述。假设可以用不同形式表述,但必须具备科学性、预测性、可靠性三个基本特征。

3.选择研究方法

有了假设后,就要考虑选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在选择方法时,必须考虑到下面几个问题:①该项研究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②该项研究的条件能否控制和操纵;③该项研究结果的概括程度有多大。一般来说,由于实验法对条件的控制和操纵程度最高,能准确探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应优先考虑使用实验法。但有时许多条件无法加以控制和操纵,就无法采用实验方法,例如想了解自然情境下某种心理活动和行为,那就只能采用其他方法进行。

4.确定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选自哪个范围主要依据研究课题而定。研究人数也要根据研究课题、研究方法的特点及教育者的现有条件决定,这其中有一个研究对象的代表性问题。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对要研究的每个单位都加以研究,而仅仅从中抽取部分单位,但要使这部分单位能代表全部单位,就必须进行适当的随机抽样。

5.制订研究步骤

制订研究计划时,应对研究步骤加以具体规定。若是实验研究,必须详细规定实验的全过程;若是调查研究,需列出调查提纲、调查程序和调查指导语等。制订研究方法时,还要把收集资料的要求与步骤加以具体规定。(三)进行具体研究,收集资料

进行具体研究,收集资料是执行研究计划的问题。这个阶段需花费一定数量的人力与时间,目的是获得大量数据及典型材料。(四)整理与分析研究结果,得出结论

研究得到的资料应用统计方法加以调整,制成图表。对于获得的结果,必须实事求是地给予解释,除了分析它与假设符合的程度,还要分析其精确性和可靠性,并将研究结果与已有的理论或假设加以比较。通过对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科学分析,便可以得出结论。(五)撰写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是研究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整个研究工作的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并无统一规定的格式,但一般应有以下几个部分:①出示研究报告的题目(包括关键词); ②提出研究课题的目的、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