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与穿行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1:49:46

点击下载

作者:刘烨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处世与穿行术

处世与穿行术试读:

商鞅

干事业不怕五马分尸

商鞅穿行术1

不惜一切代价做事的人势必成功

商鞅实在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改革家!

后世如王安故事等人无不从商鞅身上学习他的法术,学习他为干事业不怕五马分尸的精神。

五马分尸痛不痛?当然痛。但一想到自己一生的心血没有白费、必将影响后人,那么死也值得。

商鞅甘心被五马分尸,换来了秦国的强盛,并为后来秦始皇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商鞅的并为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打下了基础,商鞅的功业极广 ,而用心极苦,手段极为巨深。

进取就要三心二意

商鞅穿行术2

所谓三心二意就是积极寻求最好的买主。

商鞅本是卫国人,学成邢名之学后,侍奉魏国丞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后来商鞅因为在魏国不被重用,离开魏国到了秦国,三次进谏秦孝公,最终被采纳重用,于是大兴变法,几年之中秦国大治。

我们干事业就要像商鞅一样,在不改行的大前提下,不断换老板,最终找到命中的“贵人”大干一场。

东方不亮西方亮,我们千万不能在一条树上吊死,这个地方不行就换一个地方,天生我才必有用,此处不用我,必有用我处,一旦找到用武之地就不走了,一定要干出个明堂才能肯罢休。

如果商鞅一辈子呆在卫国,只能是个书呆子。

如果商鞅一辈子呆在魏国,只能做一辈子的门客。

他只有从卫国到魏国,再到秦国,通过不断的移动强行穿越诸多障碍,才有可能成功。

不怕人说三心二意,你只管一心一意干事业就够了。

在移动中穿行

商鞅穿行术3

移动带来变化,好像走路看风景,一步一变。

移动是转移空间,穿行是在空间中穿插。移动不一定是穿行,但穿行一定要先移动。

一动不动,谓之等死。

老子说“守静笃”,不是要守一辈子,而是在恰当的时候就动起来,一动就永动。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知天下后必是行天下,商鞅是也。

穿行是立体进攻

商鞅穿行术4

立体胜平面,简单胜复杂。

所有成功人士的人生都是立体的。

什么意思呢?是讲如商鞅者立体运作自已怕人生,不作平面滑行,而作立体进攻。有点钱有面,最后用具大的网络骨架把自己撑起来。

飞刀厉不厉害?

厉害。

但飞刀遇见血滴子就全然无用。因为血滴子是一个飞球,一旦沾上飞刀,就会把飞刀绞一来。血滴子是立体的球,飞刀是平面的刃,立体胜平面,就是这个道理。

穿行如阳关三叠

商鞅穿行术5

凡事做一遍不行,一定要做三遍以上才能成。

中国最优美的琴曲之一《阳关三叠》获得众多高人亲睐,这其中学问大。

音三叠面成韵,所以阳关一定要三叠才能奏出意境。不但《阳关三叠》是这样的,《二泉映月》也是三叠成曲,所有优美的曲子都是三叠成曲。

成功人士的一生恰如阳关三叠 ,一定要有三次回旋式推进,才能进入高明的境办。

商鞅从卫到魏,再到秦,正是以三叠而致胜,这种越叠越高的穿行术,当为进取者深知。

迅速离开不赏识自己的人

商鞅穿行术6

与其在别扭的地方做官,不如在知己手下打杂。

商鞅事奉魏国丞相公叔座,做了中庶子。

公叔座知道他贤能,就向魏惠王推荐他,魏惠王沉默不语,公叔座就说,大王如果不用他就一定要杀掉他,如果他被别的国家所用就会给魏国带来灾祸,惠王答应了。

公叔座又对商鞅说,我向大王推荐你,但是看大王的样子是不会同意的,我就对大王说如果不用商鞅就应当杀掉他。大王答应了,你得赶快离开。

商鞅却说大王不能听您的话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你的话杀掉我呢?

商鞅因此离开了魏国,因为他知道了无论是公叔座,还是魏惠王,都不是能赏识他的人。

少比多更多

商鞅穿行术7

人生要做减法,收入才会多起来。

不要脚踩几只船

少比多更多。

商鞅一旦发现魏国不能用他,马上离开魏国去秦,他绝不同时脚踩两只船。

干事业不能贪多,要少而精,主要是认准。所谓认准,就是以少致胜,以少胜多。

人为什么一只手只有五个手指头?

因为如果人的一只手有六七八个手指头,反而乱了,不灵活,“五”在此是极限。

人为什么只有一个脑袋?

因为如果人有两三个脑袋,那么就乱了,不知道该听谁的。“一”在此是极限。

见大人物一定要通过人推荐

商鞅穿行术8

让别人吹嘘自己,胜似自己吹嘘。

商鞅听说秦孝公求贤若渴要重振霸业,就去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去求见秦孝公。

见大人物一定要有人推荐,一般最忌毛遂自荐。

人家既然是大人物,你想他每天要碰到多少毛遂自荐的人?岂会少你一个?

商鞅如果没有景监推荐,一辈子也发不了迹。

与其毛遂自荐一百次,不如让关键人物推荐一次就行了!

最后一次才交底,这样才珍贵

商鞅穿行术9

钓鱼比耐心,钓人比决心。

商鞅先后三次求见孝公,先是以王帝三王之道说服他,孝公以为太久远了,贤明的国君每个人都想趁自己在位时就名扬天下,不能默默无闻地等上几十年。

第三次商鞅就用霸王之术说服孝公,终于让孝公高兴了。

等到第四次见孝公,商鞅把自己具体的办法告诉孝公,交谈了几天几夜而不觉厌倦,于是孝公就任用商鞅,决定变法图强。

商鞅多聪明,在此使用了“钓鱼术”。

每一次与孝公谈,他只谈废话。

第二次与孝公谈,他还是大谈“三王之道”那样的废话。

但又暗示孝公“我还有东西”。惹得孝公心痒痒,欲罢不能,虽然连听了两次废话竟然还有强烈的兴趣听下去。

第三次商鞅动真格的了,交心交底,大谈霸王之术,正投孝公所好。

但商鞅还是有保留,不一次说完,更不拿出具体方案,只是向孝公表明“瞧,好东西在这儿!”

第四次就好办了,商鞅一拿出具体方案,迫不急待的秦孝公马上采用,全盘接受,立马施行,这一神奇效果全是商鞅钓鱼求“钓”出来的,而这“钓鱼术”正是当时列国变手流行的秘术“穿行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鞅一人搞定秦国君臣

商鞅穿行术10

万人占被动,不如一人占主动

孝公看好商鞅后对变革法度这样的大事还是心存犹豫,商鞅就在朝廷上和大臣们辩论以说服孝公和群臣。

商鞅说:行动如果犹豫不决就不能成名,事业如果犹豫不决就不能成功,有比常人高明的行为的人肯定会受到世人的非难,有独到见解的人必定会受人的厌恶。那些蠢人就是既成的事实都弄不明白而聪明人在事先就看到了苗头。老百姓是不能在事先跟他们讨论的,只能在事成之后跟他们享乐。讲究高尚品德的人不会迎合世俗,成就大事的人不跟众人商议,所以圣人只要能让国家富强就用不着效法旧的制度,只要能有利于百姓,也不必非要遵守旧的礼制,孝公点头称是。

又有人提出非议,说圣人不改变民俗来教化人民,聪明人不变更法规来治理国家,如果因循民俗来教化他们,不用费力就能成功。袭用旧法来治理国家,官员们者心惯,老百姓也都相安。商鞅说:这些都沉溺于自己的知识,不能跟他们谈论常法之外的事情,三代时不同的礼制都能成就王业,春秋五霸不同的制度却都成就了霸业,所以聪明人制订法度,愚蠢的人被法度制约,贤能的人更改礼制,平庸的人受礼制束缚,就是这个道理。况且治理天下并不是只有一个种办法,为了国家的利益就要因时而变,遵循旧礼是不可取的。

孝公说“好”,于是下定决心任用商鞅为左庶长,确定了变法的命令。

变法是唯一的出路

商鞅穿行术11

变法不是变戏法,而是改变游戏规则“变法”是商鞅思想中的黄金,是他做人的火把。

商鞅的变法并非为秦国量身定制的,如果当初魏国采用他,那么变法就是魏国。变法适用于任何一国、任何一人。

变法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不变法就会死,哪来第三种选择。连孔子都说“齐一变而为鲁,鲁一变而为道,”孔子周游列国无非也是想变法,只是孔子没有商鞅运气好而已 。

干大事要找贵人

商鞅穿行术12

千万不要放过伯乐

秦孝公是商鞅的贵人,没有贵人相帮,英雄就永无出头之日。

之所以当初商鞅不行,并不是他真的不行,是因为他碰到了公叔座、魏惠王这样蠢货。

商鞅一旦遇到秦孝公,马上发迹,因为二人志趣相投,所以说秦孝公是商鞅的贵人。

古时人街头算命瞎子常常竖一个招牌,上面用红笔写着大大的几个字:“专为迷途英雄指点迷津。”

不得了,他一个瞎子能有这么大本事?有!算命先生有绝活,如果你问他:“先生,我前途何在?”

他就会告诉你:“你要找自己的贵人!”

干大事不必征得别人同意

商鞅穿行术13

因为背负众人的使命,所以要做独行侠

商鞅颁布的律法很严厉,实行不到一年有许多人说新法不当,商鞅就说是由于上层的官僚触犯了它,正当这时太子做了触犯新法的事,商鞅就拿太子开刀。虽没有惩罚太子,但惩罚了太子的两个老师。第二天秦国人都能遵守新法了。

商鞅当了秦国十年的丞相,新法实行了十年,秦国民众非常高兴,出现了路不拾遗,没有盗贼,人人丰衣足食的景象,百姓敢于为国而战,国富民强,周天子把祭神的肉赐给秦孝公,诸侯都来庆贺。商鞅变法成功的核心就是“不畏人议,我自行我心。”

干大事完全不必征得别人同意,地球上有那么多人,你每一个都去问,你还没问完就老死了。

所谓大就是小的扩张

商鞅穿行术14

越小越有壮大的空间,一旦大了就只有收缩的余地。

商鞅刚接手秦国时,秦国只不过是个小国,后来商鞅把秦国打造成了大国,这说明:

强大如秦国者并不是天生强大,而是做大的。

所谓“大”,就是“小”的扩张。同样地,“小”就是“大”的分裂。

事业要做大,就要扩张你的小。这个小很重要,只有抓住小,才有扩张的依据。

小比大更大。

大象需要沉思

商鞅穿行术15

事业做得越大,越要冷静。要冷而大,不要热而小。

据法国作家安德列·马乐罗所著的《反回忆录》一书开头引用的佛经讲:

大象是所有动物中最有灵性的,因为它经常陷入沉思,是安静的巨兽,是反省的生灵。

大象埯要沉思,我们也需要沉思。

沉思使大象成为大象。

沉思使大者安其心。

沉思使大者得其大。

我们把一个大国比作大象,可以得出同样结论。秦国很大,但他一味进取,不知沉思,因此刚一做大就被灭掉了。

商鞅教给了秦国怎样做大,但没教给秦国怎样沉思,这是他的缺陷。

我们如果做人做到大象一样的境地,又大又沉思,那么比商鞅还商鞅,比秦国还秦国,可以是真正的大者与王者。〖〗委婉曲直尽言说之能事〖〗

触龙

巧计说赵太后〖〗二触龙

顾左右而言他可以缓和气氛

触龙穿行术1

不刺激他,就可以接触他。

赵国赵太后刚主政,秦国就急急地来攻打它,太后向齐国求救,齐国说一定要以长安君做人质,才肯出兵相助。

太后不听,群臣都来劝谏,太后急了,说有再敢说用长安君做人质的,我就用唾味唾他的脸。

触龙说要求见太后,太后正在气头上说让他进来,触龙功作迟缓地走进来,然后向太后称谢说:“老臣的脚有毛病,不能走的快了,所以很久都没来向太后请安,自己也经常责背自己,又怕太后有什么怨气,所以还是愿意来求见太后。”

触龙又说:“日用饮食没有减少吧?”

太后说:“靠吃些粥样的东西。”

触龙说:“老臣现在很不想吃东西,就勉强多走些路,一天三四里,这样能多吃些东西,对身体有好处。”

太后说:“我就做不到这些。”这时太后的脸色已经缓和了一些,不再那么生气了。

在别人有火气的时候,就不是自己发脾气的时候。要想顺利的改变别人的浮躁之气,必需要改变容易让人浮躁的环境。再大的火在涓涓的细水周围亦着不起来,反而会湮灭。

触龙正是运用自己之口,改造了触怒太后的环境,使太后平静下来。以静制动正是触龙成功劝谏的因素。

层层深入让人欲罢不能

触龙穿行术2

委婉建议,通常有戏。

触龙又说:“我有个不肖的儿子叫舒祺,年龄最小,我现在老了,所以最疼爱他,所以来请太后给他个事做,让他来护卫王宫,所以冒死来向太后请求。”

太后说:“没问题,他有多大了?”

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愿我在死这前能托咐这件事。”

太后说:“男人也这么怜爱自己的小儿子吗?”

触龙说:“比女人怜爱。”

太后笑道说:“女人比男人更怜爱。”

触龙又讲:“老臣私下以为您爱燕后胜于爱长安君。”

太后说:“您说错了,我更爱长安君。”

触龙说:“父母爱子女,是要为他做长远打算,您送别燕后时,拉着她的脚后跟哭泣,因其远嫁而哀哭,等到走了,也不是不想她,每次祭祀的时候都要祝燕后说:一定不要让她回来。这不是做长久打算,让她的子孙相继为王吗?”

太后说:“是这样。”

触龙又说:“从现在起往前数三代,以至到赵国刚建国之时,赵王的子孙继续为侯的还有吗?”

太后说:“没有。”

触龙说:“不光是赵国,各诸侯国有这样吗?”

太后说:“我也没有听说。”

触龙说:“这就是近的祸及自身,远的祸及子孙,哪里有君主的子孙都是不善的呢?只是因为位尊但没有什么功劳,奉禄丰厚没什么事情做,却拥有很多的财宝。现在太后给长安君的位子够尊贵了,封给他最肥沃的土地为封邑,给他最多的财宝,却不让他有功于国,一旦太后不在了,长安君用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所以老臣以为太后为长安君思虑的少,爱长安君不如爱燕后。”

太后说:“你说的太对了,就请您关长安君去做人质吧。”

于是赵国派长安君为人质派了百乘做陪同,齐兵才肯出兵相救。触龙在使太后心气转变之后,迅速拿出不相干的话题来迷惑太后,使得太后在怒气之后,不知所然,并丧失了话语主动权。

触龙借此之机说身边的琐事,就像拿出一个未剥开的竹笋一样,在太后面前一张张地剥开,以循循善诱的策略,使太后的思想有如日破阴云一样为之 ,恍然大悟。〖〗

张仪

相秦大破六国联盟〖〗连衡诸侯巧用三寸之舌〖〗三张仪

没有攻不破的联盟

张仪穿行术1

世上没有攻不破的联盟,越强大破绽越多。

苏秦利用六国“畏秦”的心理,建立起了六国联盟。

同样地,张仪利用六国“畏秦”的心理,攻破了六国联盟。同样的因素,出现不同的戏剧场面!这是因 ,人心在变动,前一列人会这样 ,后一刻他又会那样,在变运过程中,熟知穿行术的变手们,使可操纵世人行走。张仪与苏秦是师兄弟,他们以天下七国为试验品,都获得了成功,他们共同得出一个宝贵的结论:没有建立不起来的联盟,也没有攻不破的联盟。

人心永远在变,每变一下就需要理论支撑,你在这个时候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

重要的不是什么理重要的是发现对方的心在作怎样的变动。

一定有变动

张仪穿行术2

以不变应万变,以万成变一变。

计划是用来变动的。

规律是用来打破的。

每个人的命运都是用来改变的。

要做变手

张仪穿行术3

与其等别人来改变自己,不如自己改变自己,并且去改变别人。

翻云覆雨,叫做小人。

风云陵会,叫做变手。

变手乘的就是风,并且万能会带来倾盆大雨。

变手是一种境界,他随时变招,领先有限,应对无穷。

应对无穷就可以保一生不败,如张仪被逐出秦国但还能在魏国为相,得以善终。

领先有限什么意思呢?

领先一步就是领先全部!

先变制后变,一变制万变。

鬼谷子传张仪妙道

张仪穿行术4

驱使他人为自己服务,这是千古不传的成功心诀。

千丈悬崖之上,十丈古松之下,一代高人鬼谷子娓娓授道。

鬼谷子:张仪,跳下去!

张仪看了看悬崖,缩回去了:好的,师父,但我要等沧海变桑田后,这悬崖只有一尺高了,我才敢跳下去。

鬼谷子:不必等那么久,我教你一个法子,你把古公推倒,沿着古松人枝条也可爬下去。

张仪:古松倒下来时会砸着师父。

鬼谷子:我走开不就没事了?

张仪:师父还没传我道呢。

鬼谷子:你已经明白了。只是你要记住:如果真要砍古松,你千万不要自己动手,请人动手就可以了。那样的话。你又可以完成目的,又不会因误伤而得骂名。

张仪因此下山在苏秦之后,让苏秦挑动了天下局势,他再去大显身手,果然方便得很。

后出场的胜出

张仪穿行术5

让别人为自己作铺垫,这是笑到最后的关键。

天下人是苏秦的棋子。

苏秦是张仪的棋子。

苏秦先出场,张仪后出场。先出场的免不了当棋子的下场,后出场的自然扮演收局才的角色。

并不厉害的只因他后出场,所以能收掉先前所有厉害的出场者。如司马懿收掉了曹操、刘备、孙权辛苦打下的魏蜀吴三国,并不是说曹刘孙三个人加起来都打不过司马懿,而是说司马懿因为后出场,所以白捡了一个大便宜。

成功者必须后出场

输掉硬的,还的软的。

张仪穿行术6

以柔克刚,刚也化为柔。

张仪游说诸侯,一次和楚国丞相喝酒,楚相丢失了玉璧,楚相门下的人认为张仪贫穷品行不好,一定是他偷了玉璧,于是张仪被捕,打得浑身是伤,但张仪坚决不承认,只好又把他放了,回到家妻子埋怨他受了辱,张仪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

妻子说:在。

张仪说有这三寸之舌就足够了。

张仪的骨头硬,但再硬的骨头还是会输掉,此为张仪被辱于楚相之因也。张仪不服输,因为他舌头还在,还可以凭舌头和大脑吃遍天下,此为张仪日后大破六国之因也。

硬的不及软的,这本是老子妙道,张仪于此得老子真传。

孔子见老子,见老子垂垂老矣。

孔子:请先生传我一招,以后我好混饭吃。

老子于是张大嘴巴:啊——

孔子不懂。

老子解释说:你看看我牙齿还在吗?

孔子:没几颗了。

老子:舌头呢?

孔子:还在,完好无缺。

老子:那就是了,记住:硬的掉得快,软的才长久。软比硬更硬 。

波涛都是月牙形

张仪穿行术7

善于模仿就会被广泛认同。

照印度教的说法,月亮是波涛的主人,波涛是月亮的仆人,晚上涨潮时,波涛涌向月亮,你会发现,波涛都是月牙形,这是因为仆人必段要像主子。

波涛是月牙形吗?是的,波涛是月牙形。

你要做一件事,就要去像它。

苏秦要用秦国手段报复当初不赏识他的秦国,苏秦虽是秦国天敌,但做事风格很像秦国:霸道、以利诱人,具有欺骗性。六国在苏秦身上看到了秦国的影子,也就是看到了自己有可能成为秦国的希望。因此六国都跟随了苏秦。

苏秦像秦国,张仪则更像六国。

张仪为秦国破了六国联盟,打败了苏秦,他天生爱自由不喜欢大一统,所以他打破了六国勉强的联盟,把六国还给六国,实际上是解脱了六国,从而为后来秦国统一天下打好伏笔。

最大敌人是最大的合作者

张仪穿行术8

借敌人的压力升起来

张仪下山时,苏秦已订立合纵同盟,但怕秦国来攻打赵国使盟约不能实施,就想到了张仪,暗中派人劝张仪来投奔自己。张仪果真来了之后却又以言语讥讽他,说他不值得收留,张仪受辱后十分恼火,就去投奔秦国。

苏秦就暗中派人资助他,说张仪是有才能的人,我有幸先被任用,但能掌握秦国政权的人只有张仪,然而他太贫穷了,我恐怕他贪图小利而不能成就功业,因此叫他受辱来激发他的志气,所以派你去暗中帮助他,让他得以见到秦王。

果然在这个人的资助下张仪见到了秦王,并受到秦王重用,于是这个人向张仪说明了原委,张仪于是很感激谢苏秦,说只要苏秦当政我绝不和作对,绝不攻打赵国。

二战时苏联和纳粹德国是死对头,但就是它们兽订下了极富合作精神的条约,商量好互不侵犯,这实在让人震惊!

张仪和苏秦也是这样,苏秦挑动凛联盟,张仪要破六国联盟。苏秦为六国服务,张仪为秦国服务。两人是死敌,但更是朋友。没苏秦就不张仪,没张仪就没有苏秦。

这是因为:强敌的出现使自己有大展身手的必要,强敌存在多久,那么能克强敌的人就能存在多久。两者之间有心知肚明的默契。

所以高明之士都借助高强对手壮大,绝不能轻易灭掉它。一灭掉它,自己也没戏了。

张仪大破六国联盟

张仪穿行术9

打败一群人比打败一个容易。

张仪灭了六国联盟,但不是灭的苏秦。六国联盟是苏秦的作品,张仪灭六国联盟是苏秦与张仪共同的作品。

张仪是魏国人,是苏秦的师弟,苏秦自以为在游说之术上不及张仪。

张仪任秦国丞相四年之后,为秦国夺取了陕州,并在上郡建筑要塞,张仪的威名渐渐在地诸侯中传开了。后来秦王免去了张仪的相位,他又转到魏国做丞相,仍暗中为秦国做事,以图瓦解合纵盟约,他想先让魏国奉事秦国,在魏国身上打开突破口,但魏王不听,秦国就攻打魏国。秦王暗中对张仪更加看重,张仪很惭愧,以为他无法回报秦王。张仪在魏国呆了四年。魏哀王继位,他又游说哀王,哀王不听,第二年齐国攻打魏国,把魏国打败,这时秦国也出兵攻魏,斩杀八万人,诸侯震惊。

于是张仪趁机再次游说哀王,把魏国所处的险境分析了一番 ,劝魏王奉事秦国,说主张合纵的人,大多只有奋激的言辞,却没有多少可以信赖的。他们游说一个诸侯就能达到封侯的目的,因此天下的说客没有谁不游说合纵的好处来取悦于君王,君王赞赏他们的善辩并且引用他们的言论,难道甘愿被迷惑到底吗?

于是魏王就背弃了合约,通过张仪向秦国求和,张仪又一次做了秦国丞相,秦王信任张仪,张仪也真心扶持秦国。

秦国要攻打齐国,齐国就与楚国合纵相亲,张仪就向秦王自荐去楚国破坏它们的联合,到了楚国,楚怀王隆重地接待他,向他请教,张仪就说大王如果和齐国断绝往来废除盟约,我会请秦王把六百里的土地送给大王,并送秦女子给大王做侍妾,两国长久做兄弟国家。楚王高兴地答应了,楚王和齐断绝了关系。回国后张仪却说把我受封的六里城邑奉献给大王,而不是六百里。这样楚怀王大怒,不听陈轸的劝告出兵攻秦,被秦打的大败,楚国割地求和,秦国胁楚国要用关外的土地换楚国黔中这个地方。楚王我不愿交换土地,而愿意得到张仪,用他来交换黔中这个地方。张仪听说自动请愿命去楚国。秦王劝他不要去,说楚国会因你不履行议约而杀了你。

张仪说:秦国强盛,楚国衰弱,我和楚大夫靳尚友好,靳尚侍奉楚夫人郑袖,郑袖的话楚王都听从,并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合楚国,他哪里敢加害我,就算是杀了我而替秦国换来黔中这个地方,我又有什么可后悔的。于是张仪就去了楚国,楚怀王见到张仪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张仪早已买通了靳尚,斯尚就怂恿郑袖,让她说服怀王放了张仪,楚怀王果然善待张仪。

张仪还没有离开楚国就听说苏秦已死,于是就游说楚王道:今天的形势是秦国强盛,兵力可抵挡四个国家。同诸侯相比秦国是猛虎而诸侯是羔羊,一群羔羊再多也不是猛虎的对手,所以楚国不如和秦和善。天下能通过盟约诸侯合纵相亲,团结一致的人是苏秦,现在苏秦已死,合纵已经瓦解,所以大王不如扣了我,两国互相以太子为人质,并赠送给您秦国的美女,两国长久友好,互不侵犯,这样岂不是更好吗。”

楚怀王于是就答应了,虽然屈原反对但是楚怀王并不听他的。

张仪离开楚国后来到韩国,对韩王又是一番游说,夸大秦国的强盛,揭露合纵者彼此勾结甜言蜜语互相掩饰,不为国家长远利益考虑而贻误国君,让韩国帮助秦国来削弱楚国的力量,这样秦王会很高兴而不会攻打韩国。

韩王听信了张仪的计策。张仪回到秦国,秦惠王赏赐他五个城邑,封为武信君。

之后张仪又开始了他的连横游说,先后说服了齐、赵、燕和秦国表示友好,张仪连衡成功。〖〗

荆轲

挥匕吓破秦王胆〖〗为报燕丹刺秦王〖〗四荆轲

燕丹跪求荆轲出手

荆轲穿行术1

不为义气出手,只为怒气出手。

荆轲是卫国人,好读书击剑,与善于击筑者高渐离交好,饮酒而歌于闹市,一会开怀大笑,一会儿又相对而泣,旁若无人。

燕国的处士田光知道他不是等闲之辈,所以对他很友好,常常与他们喝酒聊天。

燕太子丹刚刚从秦国逃回燕国,当时秦国势力极大,出山东伐齐、楚、破三晋,眼开就要临到燕国了,太子丹和燕国上下都知道大祸将至,却又没有什么办法,就去请教田光,向他请教国事。

田光说:“臣已经是老朽了,没有能力报效国家,我向您推荐一个人,就是卫国人荆轲,这是一位义士,可与谋之。”

于是田光找到荆轲,对他说:“我田光和你相交燕人没有不知道,今天太子丹对我说燕国和秦国势不两立,请先生留意一下,我知道太子的意思,只是我已经不是壮年时的样子,老而无能,所以我向太子丹推荐你,希望你能去见太子丹,只是出来时太子对我说这是国家大事,请先生不要泄露出去,这是太子丹对我不放心,所以你去见太子说我田光要自刎而请太子放心。”说完就自杀而死。

荆轲去见太子,说田光已死,把田光的话了一遍,太子大哭,说:“田光以死表明不会泄密,这哪里是我的本意啊!”然后太子丹向荆轲下拜,说明国势己危,赵国不能抵抗秦国,一定会投降,到那时燕国就危险,不如现在派人去刺杀秦王,如能劫持他,让他退后,这样是好,如果他不听,就杀了他,这样秦国一定会内乱,到那时我们再去攻打它,就有把握了。这是我的愚计,不知道该任命于什么样的人,所以请荆卿出手。”

荆轲说:“这样大的事情,我恐怕胜任不了。”太子上前叩首,坚持请荆轲出山,荆轲无奈亦就答应了。

荆轲刺秦千古留名

荆轲穿行术2

图穷匕现时,就是出手时。

太子丹尊荆轲为上卿,为他造了官府,送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和美女供他享用。

很长时间过去了,荆轲都没有行动的意思。秦将王翦打败赵国,虏走赵王,把赵国的土地都划归了秦国所有,这时太子丹害怕了,就来找荆轲。

荆轲说,“现在可以行动了。”

于是说出自己的计划:“秦国不可信,我必须带上礼物才行,要带上燕国十五座城的地图和秦国降将樊于期的人头,这样,秦王就相信我了。”

太子丹不忍心杀樊于期,荆轲就亲自去找樊于期,说出了自己刺秦王的计划,樊于期知道了荆轲的来意,就自杀了。

荆轲遂割下他的首级,装入木盒中封好。

太子丹知道樊于期已死,大哭,然后把匕首藏在地图之中,派燕国的勇士秦舞阳陪同荆轲去秦国。

众中送荆轲时,歌中唱道:“风萧萧兮易小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众人听了都瞪大了眼睛,怒发冲冠。

荆轲到秦国,说是献上樊于期的人头和十五座城池的地方,朝服于秦国,秦王大喜,召见荆轲,荆轲趁给秦王献图之时,拔出藏在图中的匕首,直奔秦王,秦王大惊立起身来绕着柱子跑,荆轲急追,秦王拔出宝剑,砍伤了荆轲的大腿,荆轲把匕首掷向秦王,没有击中,秦王砍了荆轲八剑,荆轲自知事不能成事,就倚柱而笑,说:“好事不成,这是老天要让百姓遭劫难啊,我要以死而报太子了。”〖〗

孙子

用兵之道〖〗功成身退名显诸侯〖〗五孙子

用智谋成就智者

孙子穿行术1

智者是智谋之父。

绝大多数智者功成被杀,不懂和用自己的智谋保护自己,这不是真正的智者。

孙子当然是真正的智者,他有天才,更懂得用自己的天才完美自身,而不是葬送自身。懂得用智谋保护自己,而不是牺牲自己。

如商鞅者,才能不在孙子之下,为何竟不得善终?因为商鞅太极端,不懂有收有放。

孙子懂得有收有放,仅此一点,他就成了“兵圣”。孙子告诉我们要以柔克刚,正是大圣人老子“柔弱胜刚强”之意。孙子得老子精髓。

智慧如水,莫放盆中

孙子穿行术2

做大了就不叫张扬。

智者容易夭折,因为他的智慧溢出太多。

一盆水本有限,你一路抛洒,手上就所剩无几,假使脚下一滑,就会连盆带人摔倒,盆中之水全部浪费。

这么说不是要你端好盆中的水,而是要你根本不要做盆中的水。盆中的水长不了。

你要做江河大海。

你以大海盆,便不会枯竭,更不会翻倒。

孙子观海

孙子穿行术3

自由出智慧

孙子是齐国人,齐国临海边防,少年孙子常到海边观看。

他看到波涛踊跃,像士兵列成方阵。

他看到波涛是被大风驱使,大风就是主帅。

而无论大风驱使波涛如何兴风作浪,大海如何猛烈地向岸边袭来,没多久又疲软地退回去了。

大海敌不地海岸。

大海可以逼退海岸,但马上又形成新的海岸。

海岸空空荡荡,完全不设防,但它以这不设防的防守战胜了大海。

大海无岸 ,不能成大海。

因此大海与海岸永远相互依存,缺了谁也不行。大海要用海岸作缘,海岸要用大海巩固自身。

总的来说,海岸把大海囚在了盆中,而大海因这种广阔的囚禁得以自由一生。

自由就出智慧。

孙子从大海悟出用兵之道

孙子穿行术4

以弱胜强,以不设防防守。

强国如大海。

有波涛一样凶猛一样凶猛的三军将士,有呼啸万里咤风云的元帅将军。

大海本身是一个君王,它的国土面积仅次于天空。鱼虾海族是它的百姓,珍珠珊瑚是它的产出,整个大海焕发勃勃生机。

焕发勃勃生机,势必要四处侵略!

弱国如海岸。

没有高山,没有屏障,没有丛林,只有一片低地,大海随时可以入侵它,占有它。

随着大海的占领,海岸线退去,原来远在后方的高山丛林露出来了,有效地挡住了大海的进攻。

高山如盾牌,丛林如蓑衣,更有一条条江河如排水管道将海水泄到湖里去,渊里去。

慢慢地大海咆哮不起来了,最后竟然被陆地吃掉了大量的海水在湖水、形成更大的湖,大海一百次进攻,一百次无效,终于在一百零一次退去了,大陆胜利了,它用新的海岸欢迎大海再次主动前来献礼而新的海岸依然不设防。

孙子悟出兵应“以守为攻”,“以静制动”,“以不设防取得不放过。”最主要的是,用兵不要当大海,要当海岸。不要当强国,要当弱者,这样才长久。

孙子不效忠天秦国,而效忠于吴国,也是此理。

孙子从大海悟出做人之道

孙子穿行术5

智者胜过暴君,谋略不是为了毁灭。

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如果是大海,那么必败无疑,因为它吃不了海岸。而一人如果是大海,则有福了。

保守的大海是自由的大海。

它不为谁展示自我,它尽情享受自由。

海岸囚禁不了大海,天空压迫不了大海。

大海就是大海,大海也是不设防的,它以永远敝开心胸的方式永远不受伤害。

一颗陨石飞到大陆上,大陆就会受灾。飞到海里,大海安然无恙,反又多一颗宝石。

我们为人如大陆,则灾难不断。

为人如大海,则有福了。并不是说没有灾难,灾难一样多,而是说大海可以吃掉灾难,平静有激情,激情之后又归于平静。

大海如智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暴君,更不屑于只做一个统帅。

孙子从大海悟出做事之道

孙子穿行术6

小河被大河吃掉,大河又被大海吃掉。

大海永不枯竭。

智者永远有办法。

大海接受每一条河注入,智者不拒绝任何一件事。

做成一件事的秘诀就是吃掉它,像大海一样。

做事之始威信很重要

孙子穿行术7

威信使事情正确

孙子见吴王时,吴王阖庐说你的兵法十三篇我都读过了,可以试一试。

孙武说好。

吴王又说能用妇女试吗?

孙武说可以。

于是吴王选了一百八十名宫女由他的两个爱妃分别带队,孙武给她们讲解规则然后又三令五申。随后孙武传令向右转,宫女们大笑起来,却没人听他的。孙武又向她们讲解了一遍,然后又一次发令,宫女们还是大笑,不听将令,于是孙武把两个领队的王妃绑起来要杀掉。

这时吴王听到了赶紧派人来阻止,要孙武刀下留人。

孙武讲我已经奉命做了将领,那么,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遂杀了吴王的两个爱妃,又另派了两个做领队,再次击鼓为号,这次宫女们就没人再敢吭声了,严格按着命令行事。

做事无须照顾别人的情绪感受

孙子穿行术8

冷血的事只有热血的人才做得出。

杀了吴王的两个爱妃后,孙子报告吴王说队伍已经训练整齐,请吴王检阅,吴王因两个爱妃被杀心情不好就没有去说将军回去休息吧。

孙子说,看来大王只是爱好我的理论却不能得用我的实践。

吴王遂知道了孙武善于用兵,终于任他为将军,利用他攻打楚国,把楚国的国都占领了,从此威震诸侯,扬名天下。

孙子与商鞅可称双绝。

一个做事不需要别人同意,一个做事无须照顾别人的情绪感受,这正是他们成功之处。

如果孙子像宠臣一样,专门侍侯吴王的心情,那么他就不用去打仗了。

人的情绪都是反复无常的,如果要等对方情绪好的时候再说事,你永远没有开口的机会。

如果你要等对方心情好的时候再谈合作,那么你永远没有机会干上一场,因为你怎么知道他什么时候才会心情好转?

做事一不要等条件。

二不要等心情。

你的条件永远不会成熟,你只管干起来,自然就成熟了。

你的心情与合作者的情绪永远不会调到最佳状态,你不要管,只管干起来,事情做成了心情自然好!

退让是最大进步

孙子穿行术9

退让的人背后有依靠,前面有天空。

孙子成名后不久就对诸侯之间的攻伐战争失去了兴趣,他见吴王日渐骄横听不进忠言,就激流勇退,称病返乡,回到老家,过起了隐居的生活,再也没有出山,而他所著的孙子兵法十三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易经》上讲:“功成,名遂,身退”,大凡有智之士,必然不会死缠烂打,做事差不多就行了,他会退。进了九步,他会退一步。进了五步,他也会退五步。甚至有时他进了一步,会退九步。

这一切都为了保全自己。保全自己不容易呀!长江那么厉害,也被大海吃掉了。看来我们只能做大海,以保守换自由,而不因进步而换自由。

大海是保守的,从不与江河争地盘,江河却从来也比不过它。

江河每日进步,到最后葬送了自己。

大海保守自己,于是做大!

凡事有度,可以长久

孙子穿行术10

切勿贪心,方可进取。

有个知趣的酒客,每天在酒店里只从下午坐到黄昏,当太阳落山时他就回家去。酒店老板很欣赏他的风度,常陪他喝,与他订为君子之交,爱的就是他的度。

可是后来,这个酒客把酒店老板当成最好的朋友,开始滥饮无度,从下午喝到晚上,还要喝下去酒店老板慢慢厌烦他了,终于有一天拒绝与他同饮,这人自感没趣,无聊地回去了,再也不来这家酒店,因为他怕见这个老板。

孙子比这个酒客高明多了,他已尽兴,于是断然离开了吴王这个酒店老板,回家独自逍遥。至于老板想不想他也不放心上,至于酒店生意好不好,更不是他关心的。

人生不要空谈事业,只要尽兴就好。

事业你永远做不完,永远做不到“够大”,切勿贪心,方可进取。

凡事有度,可以长久。

陷得越深就要走得越快

孙子穿行术11

人生如沼泽,难免不陷进去。但只要你抽身得快,可保无忧。

孙子辅佐吴王取天下,已有灭楚之功,称霸南方,君臣二人如日中天。

但孙子知道自己只是一个军事家,不是政治家,他的才能极限就是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打败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些他已做到了。但他深知自己无法连结天下,因为纵横家如苏秦张仪才有这本事,他知道自己不如苏秦张仪,他更知道自己无法统一天下,因为他不是做帝王的料。

那么,他该做的事都做完了,并且都做好了,已做到极限,就应该见好就收。

孙子说走就走,把美好印象离给吴王,何必等君臣二人有矛盾了再走?当断则断,才是好汉。

我们在陷得越深时就要走得越快,否则就要深受其害。〖〗

豫让

以死殉故主〖〗义薄云天,老士垂泪〖〗六豫让

知其不可而为之

豫让穿行术1

一定要做不一定就能做成,但一定会做出意义。

晋国侠客毕阳有个孙子叫豫让,起初事人并没有受到赏识重用,转而投效智伯,智伯对他倍加宠信。

后来三家分智氏,赵襄子对智伯仍不解恨,竟将他的头颅雕漆后当便盆用。

当时豫让逃入深山,听到后叹息着说:“唉呀!女人为喜欢自己的人梳妆打扮,大丈夫为了知己又肯惜牺牲性命!为智伯报杀身这仇,是我义不容辞的事啊!”

于是豫让改名换姓扮成一个受过刑的人,潜入宫中,以洗刷厕所为掩护伺机动手。这天赵襄子管厕所的工奴严加盘头号,结果揪出了豫让。

豫让毫不隐讳,亮出锋利的七首说:“我豫让欲为智伯报仇!”左右侍从要杀了他。

赵襄子反而阻止道:“这是个义士呀!我们且小心点就是了。智伯已死,更无后人,而他的家臣却能为他报仇,正是天下不可多得的贤人。”最终放了他。

甘愿自刎不负故人

豫让穿行术2

不是为原则牺牲,而是为情义所感。

第一次刺杀赵襄子失败,豫让并没有因此而退却,他把生漆涂在身上,让浑身上下长满疥疮,刮掉胡须眉毛,自己毁容以改变相貌 。然后打扮成乞丐到家中讨饭。

他妻子没有认出他,只略有怀疑这个模样并不像我丈夫,怎么声音相似到了这个地步?

豫让于是又吞吃火炭,让声音沙哑难听。他的朋友见到豫让弄成这个样子后说:“说你有志气,那毫无疑义,说你聪明,则不一定,以你的才智若能好好侍奉赵氏,是不难取得赵襄子宠信的,你就有接近他的机会去实现复仇大计了。这样做容易奏效。”

豫让听后,苦笑着对朋友说:“你这种办法说到底是为旧时知已向后来的知己寻仇,为故主刺杀新主,再没有比这样更败坏君臣大义的做法了。我之所认决意复仇,只是为了阐明君臣间的大义,并不在乎难易。况且既已委身侍奉他人,却又图谋刺杀他,这是怀二心之人的做法。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为了羞辱后世那些不忠之臣。”

过了一阵子,赵襄子外出巡视,豫让就事先埋伏在襄子必经的桥洞下面。襄子到了桥上,马忽然受了惊。襄子说:”这一定是豫让!”派人搜捕,果然又是豫让。

赵襄子当面数落豫让说:“你过去不是也曾臣事中行氏吗?智伯灭掉了他们,你不但没替他们报仇,反倒委身事敌。如今智伯已死,你为什么却要死心塌地为他报仇?”豫让答道:“我过去侍奉中行氏,他们都只把我当一般人看待,我也就以一般人的做法回报他们。智伯则把我当作能士赏识,我自然要以能士的作法回报他。”

襄子流着泪,喟然长叹:“唉呀!豫让先生,您为智伯报仇的事,真可以流芳后世了!我这样待您,也是仁至义尽,您看着办吧,这次我可不能轻易让您走了。”便让兵士团团围住豫让。

豫让恳求道:“我听说贤主不阻止别人的义行,忠臣为主不爱惜自己 的性命,并会成名于世。您以前饶我一次,天下之人无不啧啧称道。今日之事,我自然是引颈就戳,但是仍然斗胆想求您拿衣服给我打一下,那就死而无憾了。这当然是非分之想,斗胆推心腹于大王。”

赵襄子为豫让的义气深深感动,就令人拿自己的衣服递给他。

豫让拔剑奋发,一跃而前,猛刺赵襄子的衣服。

末了,心事尽释:“我在地下可以对智伯有所交待了!”于是自刎而亡。赵地士人,无不痛哭留涕。

事后,下人问赵襄子:“主人与豫让较量几次,豫让都输给主人,主人真是神武。”

哪里知道,赵襄子却说:“你说错,豫让杀我虽不成,那只是他的力量不够,你没有看到我被他的言语感动,对他的行动敬畏么?”

后人都说赵襄子与豫让明为仇家实则甚称知己。〖〗

春申君

以辩才和智慧为楚相〖〗以智辩罢秦兵救太子〖〗七春申君

最大的机遇就在最困难时凸显

春申群穿行术1

机遇偏爱困难中人。

凡是灾难降临,就有些人受益。

比如地震把一个地方震得稀巴料烂,聪明人就知道机会来了!

灾后不是要重建吗?他就会把原来的房子趁机扩大若干信,他赚大了!房子修好后就是他的。

如果有人质疑他:你原来的房子有主这么大?他就说:比这还大,都是这该死的地震,把我的房子毁了。

他一边跟着骂灾难,一边享受灾难带来的好处。

春申群发迹于国难

春申群穿行术2

局势困难,英雄越有作为。

春申君是楚国人,叫黄歇,因贤能而有辩才被楚顷襄王派去使秦国。

当时楚怀王被秦国囚禁死在秦国,秦国轻视顷襄王,就派白起联合韩魏攻打楚国。

春申群怕楚国被灭,就上书劝说秦昭王。

春申群一番长篇大论,说了许多秦出兵攻楚的大不利,分析当时形势,提出韩魏两国并不可靠,应善待楚国来平衡各国之间的势力,否则将物极必反,后患无穷。

秦昭王看了春申君的书信后大悦,罢兵辞退了韩魏,还派使臣贿赂楚国,相约成为盟国。

情况坏透了,等于说不会再坏

春申群穿行术1

最坏的时候就是最好的开头。

春申君出使秦国时,正是楚国的情况坏透了的时候,当时楚国刚被吴国打败,又被秦国打得大败,而且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而死,楚国的举国上气弥漫着一股亡国的气息。

这个时候楚倾襄王派春申君出使秦国,春申君要逞英雄救国难,也只是碰一碰的意思。

秦国强而楚国弱,春申君敢碰强秦,说明他也真不弱。

春申君是这样想的:

大家都知道秦国后害,我即使失败了也不会被责骂。所以他没包袱敢做。

春申君知道:情况已经坏透了,这等于说不会再坏,这就意味着至少可有做一做的希望!

这种清醒的认识让弱者强大起来。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一往无前。

有距离对话胜于直接触

春申群穿行术4

远离伤害源,自然无伤害。

春申君地怕秦王,于是不直接接触,而是用上书的方式向秦五提出让秦国罢兵的建议。这样好,因为:

一,书面比口头有时说的更清楚。

二,真接接触容易起冲突。

距离产生诚意。

距离让人信任。

春申君当面讲话,秦王不会把他这个败国之臣放眼里,但当春申君的信工工整整地摆在秦王面前,秦王会有好奇心看下去的,接下的事就好办了。

弱者要伪装得更弱

春申群穿行术5

示弱是强者的耻辱,却是弱者的保护伞。

这次春申君上书秦王,恭恭敬敬,给足了秦王面子,满足了战胜国的虚荣心,这样就给秦王造成一个错觉:楚国已经完全不行了,非要在我手下讨生活不可。我也不便再如何了,给他点好处算了,不就是一条狗嘛 。

秦王没想到楚国这条狗其实是条狼。后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死去,第一个起来反秦的就是楚国后裔。

做人要亦狼亦狗

春申群穿行术6

遇强则弱,遇弱则强。

春申君的手法可称作“亦狼亦狗”,这正是南方大国楚国的最厉害一招。

当初楚灭巴国、灭蜀国、灭越国,完全是条狼。后来被吴国、秦国打败,楚国又把自己当作狗,既使屈辱,也要生存!

非洲草原上有一种野兽,有人叫它“土狼”,又有人叫它“鬣狗”,反正都是它。遇到狮子它就是狗跑得远远的,遇到羚羊它就一跃而起,完全是条凶猛的狼。

做事要亦豹亦虎

春申群穿行术7

羊羔都一样,野兽有千种。

美洲豹,有人又把它叫做美洲虎,究竟是豹是虎,动物学家还没下定论,总之它又像虎双像豹。它才不管别人怎么叫它,反正它是一只猛兽就够了。

楚国之道就是亦豹亦,在作南方最强时它是虎,是王者在秦国这只狮子面前它又是退居第二的豹子,总之视情况而定。

春申君这次就扮了一回豹子,着实把秦王这只大狮子哄得舒舒服服。

豹子是楚国的图腾,楚人有言“管中窥豹,疑是山岩,”就是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