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放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7:54:13

点击下载

作者:星云大师

出版社: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人生就是放下

人生就是放下试读:

内容简介

一念顿悟,可以放下身心,解脱自在;一念生迷,只会作茧自缚,掀风起浪,不得安宁。做人要当提起时提起,当放下时放下。光是提起,太多的拖累,非常辛苦;光是放下,要用的时候,就会感到不便。对于功名富贵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贵里耗费;对于悲欢离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欢离合里挣扎;对于金钱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放不下,生命就在金钱、名位、人情里打滚;甚至对是非放不下,对得失放不下,对善恶放不下,生命就在是非、善恶、得失里面,不得安宁。——星云大师第一章人生就是放下人的痛苦往往不在所得太少,而是拥有和想要拥有的东西太多。想要获得真自在,就要学会放下。放下怨念,放下执着,放下分别,放下一切的人与事。那时候你自会发现,你不仅收获了洒脱和快乐,还拥有了很多以前想要而不可得的东西。 放下我们心中早有的成见

信徒到寺里礼佛上香以后,由一位年轻知客师引导到客堂休息。

坐定之后,知客师对肃立一旁的无德禅师说:“老师,请您上茶。”

无德禅师赶快去倒茶来。

一会儿,知客师又说:“请老师去把佛前桌子上的灰尘拂拭一下。”

无德禅师依言做了。

知客师又叫道:“今天还没有替瓶花换水。”

无德禅师又赶快为瓶花换水。

之后,知客师又说:“老师,一会儿别忘了引导信徒到餐厅用饭。”

无德禅师仍然唯唯应声。

知客师离去后,信徒对无德老禅师说:“刚才那位年轻知客师这般指使您做这做那,我实在是看不过去。请问那位知客师究竟和您是什么关系?”

老禅师非常得意地答:“是我的徒弟。”

信徒大惑不解:“既然是您的弟子,为什么对您那么没礼貌?”

老禅师欣慰地说:“有这么能干的徒弟,是我的福气。我只要倒茶,擦拭灰尘,留信徒吃饭,寺内其他的杂事都由他计划安排。这给我很大的帮助,否则我会忙得很辛苦。”

信徒听罢,仍然满脸疑惑:“真不知道你们究竟是老的大呢,还是小的大。”

无德禅师说道:“当然是老的大。但是,小的比较有用。佛教里有一句话:和尚要能老,老了就是宝。一般人都以为老的尊贵,其实,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沙弥虽小,将来终会成为法王。”无德禅师可谓识人、识世。在有些人眼中,对于沙弥,待其成为法王后再尊重就可以了,何必现在。但无德禅师用他的行为昭告了世人,即使一个人现在很普通,甚至地位低微,也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凡人总是会无意间看人下菜,一个人现在落魄,便对他冷眼相向,待那人某日成了功名,又凑上前去。我们可以将这种行为说成是人情,但其实自己内心也知道,这多少还是有些世故的。

真正的尊者,就是能摆脱这种世故,做到对事不对人,不管那人如今地位如何,只要他帮了你,亦或是做了善事,你就应该对他另眼相看,给予嘉奖。不要等人成了功名再凑上前去,凭空落得一个世故的称号。你对人平等,人也会对你平等。你尊重弱者,比你强的自然也会尊重你。如果心内有一把衡量别人的尺,那么,你总有一天也会被人量。放下这把尺,用平等心对待每一个人,你才能够得到每一个人的爱。 舍就是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过很多人却总是弄错顺序,想先得而后舍。这样做,不仅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往往还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他们不知道,舍不是弃、不是丢掉,而是得的前提,是获得的先决条件,是为了得而要经过的必需路径。

三位愁云满面的信徒心里各有烦恼不安,相约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无德禅师先叫他们说说自己想活着的理由。

信徒甲:“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要活着。”

信徒乙:“到我年老的时候,儿孙满堂,一定会比今天好,所以我要活着。”

信徒丙:“我有一家老小靠我养活,所以我要活着。”

无德禅师听完三人的陈述说:“你们当然不快乐!你们或是恐惧死亡,或是等待年老,或是有不得已的责任,当然不可能活得快乐。”

三人听了齐声道:“请问禅师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

无德禅师再问:“那你们要得到什么才会快乐?”

信徒甲:“有了金钱我就会快乐。”

信徒乙:“有了爱情我就会快乐。”

信徒丙:“有了名誉我就会快乐。”

无德禅师深不以为然:“你们这种想法,当然永远不会快乐。有了金钱、爱情、名誉以后,烦恼、忧虑就会随之而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三人无奈。

无德禅师道:“办法是有,只要能先改变观念。”“金钱不是为储藏、拥有,要去布施才会快乐。”“爱情不是只为自己的占有,爱情是要奉献才会快乐。”“名誉也不是用来炫耀,要服务大众才会快乐。”

去找无德禅师的这三位信徒,就是因为搞错了舍和得的顺序,才会让自己烦恼。很多人执念于拥有,觉得不管是什么,只要拥有了,就是快乐的。其实不然,你想要的,你拥有了是快乐,如果不是你想要的,那么拥有了反而是负担。因为它不仅对你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占用你的精力,需要你花费时间和力气去打理照顾它。而在它们身上花费的时间越多,你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困难就越大。因为你只有那么多的时间,在这里耽搁了,在另外一方面就不够了。

对这些并不是很重要的东西就要舍弃,然后将心思用在你真正想要的东西上。这时候你会明白,前面的舍,其实是为了后面的得。

三位信徒不明白这道理,他们有的看重钱,有的看重爱情,有的看重名誉。这三样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是如果将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上面,那就不是快乐了,而是负担。因为你的心装满了这些的时候,就没有装快乐的空间了。

对于这些外在的东西,要学会适当地舍弃,放下它们,给心留一点空间,自然就会得到快乐了。 不缺的就是没有的

赵州禅师是一位非常睿智的法王,人称“赵州古佛”。凡有所问,他经常不从正面回答,总会要学者从另外一个角度去体会。有一次,一位信徒前来拜访,因为没有准备礼品,所以非常歉意地说:“我空手而来!”

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既是空手而来,那就请放下来吧!”

信徒不解,反问:“我没有带礼品来,你要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随即说道:“既然没有东西放下来,你就带着回去好了。”

信徒更加迷惑:“我什么都没有,带什么回去呢?”“就带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回去。”赵州禅师答。

信徒满腹狐疑,自语道:“没有的东西怎么好带回去呢?”

赵州禅师这时才指示道:“你不缺少的东西,就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就是你不缺少的东西。”

信徒仍然不解。

赵州禅师无可奈何地说:“和你饶舌多言,可惜你没有佛性。说你没有佛性,但你并不缺佛性。既不肯放下,也不肯提起,是没有佛性,还是不缺少佛性呢?”

信徒至此才稍有契悟。

禅门的人生观好像皮箱一样,有时要提得起,有时要放得下。而且,不仅要知道何时提起何时放下,还要知道什么是应该提起的,什么是应该放下的。

赵州禅师让信徒放下的,不是信徒心中想的具体的礼物,而是指信徒心中的常俗理念,是他因没带礼物而有的那份歉意。

信徒没懂赵州禅师的意思,因此说自己什么也没拿,无法放下。赵州禅师反说那你就拿回去,实际是让信徒将自己的话带走,让他好好参悟。结果信徒以为赵州禅师说的依然是他那没有带的“礼物”,所以回答没什么可带走的。

直到后来,赵州禅师的一番说教,才让信徒稍有领悟。人生,有时候就是拿起和放下的学问。要拿起的是道理,要放下的是执念。当别人说玄妙的道理时,我们要学会拿起;当自己的内心困扰于一个问题不快乐的时候,要学会放下。

只有搞清楚拿起和放下的真正意义,才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智慧,也才会拥有更多的快乐。 忘记理想

南泉普愿禅师有一次在打坐时,突然大吼一声,把侍者吓了一跳,赶紧走到南泉禅师的身边问道:“老师,您怎么了?”

南泉禅师说:“你去涅槃堂看看,是不是有人圆寂了。”

侍者半路上碰巧遇到涅槃堂堂主,于是相偕去报告南泉禅师,刚才确实有一位云水参学的禅僧圆寂。

侍者和堂主的话刚刚说完,却见一知客师匆匆跑来,向南泉禅师说道:“刚才圆寂的禅僧又复活了。”

南泉禅师问道:“那么他现在怎么样啦?”

知客师说:“他想求见老师。但那禅僧一向不知修福,不肯结缘,所以大家都不太愿意帮助他。”

于是南泉禅师亲自到涅槃堂去探望这位生病的禅僧,问道:“方才你到哪里去了?”

病僧回答:“我到阴间去了!”

南泉禅师再问:“阴间的情形如何?”

病僧回答:“我大约走了一百里路时,手脚疼痛得走不动,尤其口渴得很。忽然有人要把我叫进大楼台阁中,因我实在很累,很想进去休息。才一上楼,便见一位老僧对我怒吼,不许我上去,吓得我一抽身,就往后倒下了,现在才能见到老师。”

南泉禅师说道:“那是一所多么富丽堂皇的大楼阁呀!但是,没有积聚福德,怎能进去?若不是遇见老僧,你恐怕早已钻进地狱受苦了。”

从此这位禅僧日夜不停地积德修福,活到七十多岁才安然坐化,所以人们称他为“南泉道者”。

禅僧的修为不够,心中还有欲念,他执着于生死,留恋于凡尘,心中始终无法放下,因此,他一直是禅的门外客。突然一天,他离阳世而去,真正走到了阴间,才发现自己之前所执念的,不仅不能带走,反而成了自己的累赘,让自己无法进入天堂。

再次来到人间之后,这禅僧方才悟道,他才明白自己所贪恋的,不仅不能让自己快乐,反而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有了这觉悟后,自然放空了心怀,也便进了禅门。

很多时候,人们被自己的心魔所缠,无法专心做事,从而一事无成,空自嗟叹。这样的人就是不懂得,实现理想的正确方法不是抱着理想不放,而是忘记理想,着手去做。在做的时候,只管盯着当下,没有丝毫杂念,这样,才能将当下的事情做好。而这每一件当下之事累积起来,终点就是自己的梦想殿堂了。 有是无,早是晚

洞山良价禅师有一次在讲经说法时没有点灯,学僧能忍问为什么不点灯,洞山禅师就叫侍者立刻点灯。然后对能忍说:“请你到我的前面来!”能忍依言来到洞山禅师座前。洞山禅师对侍者说:“去拿三斤点灯的油来,送给这位上座。”

洞山禅师的意思是慈悲,还是讽刺,抑或还有别的意思?能忍听后,甩甩袖子走出讲堂。经过一夜的思考,对这件事若有所悟,于是拿出全部积蓄,举办一次斋会供养大众。尔后在大众中继续参禅。过了三年,他向洞山禅师告辞,意欲他去。

洞山禅师没有挽留他,只说:“祝你一路顺风!”

这时,雪峰禅师恰好站在洞山禅师身边。能忍走到门外,雪峰禅师才向洞山禅师说道:“这位禅者走了以后,不知要多久才能回来?”

洞山禅师回答:“他知道他可以走,但却不知自己什么时候可以再回来。你若不放心,可以到僧堂去看他一下。”雪峰禅师随即跟去。

谁知能忍回到僧堂后,就在自己的座位上坐化了。

雪峰禅师赶紧跑去报告洞山禅师。洞山禅师听罢说道:“他虽然是死了,但是却比我迟了三十年。”

禅僧能忍要求洞山禅师在说法时点灯,以及洞山禅师叫侍者点灯的举动,原都是人之常情。但是,洞山禅师嘱咐侍者再以三斤灯油相赠时,就既是表现慈悲,也是讽刺能忍的贪求了。

这两层意思,一是告诫能忍禅者,禅心一要有大慈悲、大善心;二是要少欲求,不该要的不要。做到这两点,才能真正悟道。能忍禅者是有慧根的,因此从中悟道了。

对于一个佛法参研者来说,悟道之后,便再无所求,就可以去天堂参见佛祖了。能忍禅者走的正是这一条路。而洞山禅师选择的是另一条路,他没有去参见佛祖,而是留了下来普度众生。由他的话可以知道,他这么做已经有三十年了。因此,他才说能忍禅者比他晚了三十年。

一个人少欲求之后,就会少烦恼,就像能忍禅者,如果不要那三斤灯油,就不用去想该将它放在哪里,不用想该如何保存这些灯油,因此无事一身轻,快乐无比。可现在有了灯油,也便有了烦恼。这烦恼表面上是来自灯油,而实际是来自人的贪欲。如果能够少要求一点,而多付出一点,那么就不会有这般的烦恼了。 弯腰做一个直立的人

人都有梦想,为了这梦想,大家都在努力着,一副勇猛向前的模样。不过,虽然模样威武,向前冲的时候也足够用力。但结果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很多时候,力气花了,时间费了,还是一无所成。

如果是这样,就需要反省一下自己了,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一路向前都不是最好的方式。昂首猛进,或许可以给你带来强大的气势,但未必会有好的结果。很多时候,低头或者懂得向后,才是前进的最好方式,也是最快的方式。

龙虎寺禅院聚集了许多青年学僧,他们正在寺里的围墙上草拟一幅龙争虎斗的壁画。

图中,龙在云端盘旋,正作势往下冲;老虎盘踞山头,作势欲扑。虽然修改多次,学僧们总认为其中动态不足。

适巧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学僧们就请无德禅师对他们的壁画提些建议。

无德禅师仔细观看后说道:“画得很好!但是,龙与虎的特性没有掌握住。龙在攻击之前,头会向后退缩,虎要上扑时,头则向下压低。龙颈后曲的角度愈大,虎头愈贴近地面,也就冲得更快,跳得更高。”

学僧们欢喜受教,齐声说:“老师真是一语中的,怪不得我们总觉得它们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说教:“学僧们,为人处世、参禅修道的道理也一样。退一步准备之后,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地反省之后,才能爬得更高!”

学僧不解:“老师,退步的人怎能向前?谦卑的人又怎能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说道:“你们且听我一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诸仁者能会意吗?”学僧们这才似有所悟。

体育运动中,最激动人心,最能让观者亢奋的,恐怕就是百米赛跑了。当运动员们将要到达终点,即将冲刺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意气风发,昂首挺胸,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

不过,不管看人还是看事情,都不能只看结果,还要看开始。在百米跑道的起点,运动员们就是另一番模样了。他们都低着头,弯着腰,蹲着身,完全没有任何的张扬姿态。

如果有一位运动员在其他人都蹲身低头的时候昂头而立,人们不仅不会觉得他姿态雄伟,反而会笑他是一个傻瓜。因为对于百米运动员来说,低头、弯腰、蹲身是为了更好地冲刺,只有这样才能跑出速度来。

人们嘲笑在百米赛道起点傲然而立的人,却往往会不自觉地做一个在人生起点傲然而立的人。这就是看到别人短处,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了。

做人,不管什么时候什么状态,都不要太张扬,要懂得低头,懂得弯腰,这低头和弯腰不是向生活妥协,而是为了更好地蓄势。势蓄好了,自然跳得更高,跑得更远。只有头足够低,抬起来的时候才有力量,只有腰足够弯,才能在挺的时候更具气势。 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一位学僧非常恭敬地请教慧林慈受禅师:“禅者悟道时,对悟道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慈受禅师答:“既然悟的是道,自然说不出来。”

学僧再问:“那么,说不出来时像什么呢?”

慈受禅师:“像哑巴吃蜜!”

学僧又问:“一个没有悟道的禅者却善于言辞,他说的能算是禅悟吗?”

慈受禅师:“既然没有悟道,说出来的怎能算是禅悟呢?”

学僧接着问道:“他讲得头头是道,如果不算作禅悟,那他像什么呢?”

慈受禅师:“像鹦鹉学话。”

学僧再问:“哑巴吃蜜与鹦鹉学话,有什么不同?”

慈受禅师回答:“哑巴吃蜜是知,只是说不出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鹦鹉学话是不知,如小儿学话,不解其意。”

学僧接着问:“然则,未悟的禅者如何说法度生呢?”

慈受禅师回答:“自己知道的,就让他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不要让他知道。”

学僧又问道:“老师,请问您现在是知,还是不知呢?”

慈受禅师回答:“我是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你说我是知,还是不知呢?”

学僧听后有所省悟。

慈受禅师说自己犹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也如鹦鹉学讲话,讲得非常像”,其意思是在说,他懂得禅语,但说不明白。但他也会说,说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而且这感悟不仅可以说,还颇像那么回事。

意思是告诉学僧,人所掌握的,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可以言说的人生感悟,这感悟不仅说得清道得明,而且颇像那么回事,还能给别人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但也要明白,这些虽然看上去像那么回事,却并不是真理,因为真理是博大的,是不可言说的。

遇到能说的,可说的,你可以讲,也可以去试去做,但绝不要以为这是真正的智慧,其只是一种道理上的参考而已。真正的心思,要用到那些不可言说的东西上,要努力感悟真理。明白了这些,即使不能真正悟道,至少也算是一个智者了。

凡事少发言,多领悟,听话听道理,不要只听表面,时间久了,自然会让自己获得提升。 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面对俗世,很多禅修者觉得,自己已经空空如也,心无一物了。其实,这并不是真正的空,真正的空不仅是心无一物,而是连心无一物的概念都没有。这之间的分野,就是高僧和得道高僧之间的差别。高僧心无一物,但概念还在,因此虽然有智慧,但无法成佛,只有连概念也没有的,才是真正地遁入禅门,参修成佛了。

沩山灵佑禅师的门下有两位弟子,一位叫作仰山禅师,一位叫作双峰禅师。有一天仰山禅师问双峰禅师:“师弟近日修行可有什么见地?”

双峰禅师回答道:“据我所知,实无一法可得。”

仰山禅师就说道:“你仍然停滞在尘境之上啊,因此找不回自己了。参禅学道要根不随尘,六根不要随着六尘转动。”

双峰禅师不以为然,说道:“我是无一法可得,但怎么可以说我停滞在尘境之上呢?”

仰山禅师告诉他道:“你以为无法可得,其实已有一法可得。这就是无法可得的观念。无法可得的观念就是百一法。比如我们平常讲空或者四大皆空、一切皆空,其实并没有全空,至少你有一个空的观念、空的概念。因此你还是不空,所以真正的空还有空,空空了你的空。你一个概念都不可以有。”

双峰禅师说道:“我只能做到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仰山禅师说道:“你为什么不去追究那无一法可得的?”

沩山灵佑禅师听了这一句话不禁欢喜地赞叹:“仰山啊,你这句话说得好妙,可要疑煞天下人啦!”

双峰禅师不解其意,他以为既然无一法可得,又怎么去追究呢?灵佑禅师知道双峰的心意,故意对他说:“你就是一个天下人啊!”

仰山禅师和双峰禅师之间的差别,就是高僧和得道高僧之间的差别。双峰禅师修为到了无一法可得的境界,虽心内空空,但概念还在。而仰山禅师则已经连概念也没有了。所以同一个概念,一个可以说得明白,另一个则如在云里雾里。

双峰禅师所说的“据我所知,无一法可得”,蕴含的是一种无奈和迷茫,是对自己的修行成果无法做一个总结性的言说。意即,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修为到底到了哪一步了。而仰山禅师所说的“无一法可得”则是顺其自然,是无修之修。意在告诉双峰禅师,不知道自己修为到哪一步并无大碍,只要对此没有迷惑,不去想它,自然会有成的一天。

就像我们做事,一件事,我们所掌握的信息占总信息的多少,依靠我们的能力能够做到哪种程度,其实并不需要时时挂念,也不需要总放在心上,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忘记这些,去努力做。只要努力做了,总有成的时候。如果不努力做,而是执着于那挂念,则往往就会在发愁叹息中任时间流逝,等到想起努力的时候,机会已经错过了,只能望洋兴叹。

不管做什么事,不要总想着成功,也不要总盯着结果,放下这些,把握住当下,才是最有可能办成事的方式。 施者的放下

很多时候,你会通过各种渠道,听来很多道理。对于这些道理,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一种产生于大脑的虚幻印象而已,这种印象,远远不如自己亲眼所见的、亲身经历的来得深刻。

良宽禅师自小就到外乡出家学道,修行参禅,未曾懈怠,离家几十年都没有回过家乡。

有一天,家乡来了一位亲戚求见良宽禅师,见面以后,亲戚告诉禅师说:“您的外甥平时赌吃玩乐,不务正业,已经到了倾家荡产的边缘。家乡的父老都希望禅师能发个慈悲,回去教导您的外甥,劝他回头,重新做人。”

良宽禅师就回到暌违多年的家乡。

外甥见到舅舅回来,十分高兴,就留禅师在家过夜。

良宽禅师在俗家过的这个晚上,一直参禅打坐,没有睡觉。

第二天早晨准备告别离去时,良宽禅师坐在床边穿鞋,却一直系不好草鞋的绳带,两手一直发抖,外甥见状上前帮助舅父把带子系好。

良宽禅师这时慈祥地说:“人老了真是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年轻的时候,就要把想要做的事统统做好。”说完以后,头也不回地走了。自此以后,外甥再也不生活浪荡、花天酒地了。

良宽禅师是一个聪明人,他没有给外甥讲述那些大道理,而是营造了一种氛围,让外甥亲眼见到,一个人,尤其是一个老人,有多无奈。让自己的外甥体会到,老人们不再有年轻人那般的精力,很多事情都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了。这时候,外甥自然会从中有所体悟。轻与重,大与小,早与晚,很多时候不在于接受一方的悟性,而在于施者能否真正地放下。

不执于教,而后得教。 忘了佛从何处来

人心中都有郁结,那郁结是每天所想,但总也想不透的事情。这郁结会搅扰得人心不安,做任何事都提不起精神,从而让人陷入思维的困境,并带来身体上的疲劳。这时候,就应该尝试放下。放下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觉得很重要的,其实并非缺它不可,以前之所以觉得重要,不过是自己迷住了双眼,没看清其本来面目罢了。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说:“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回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唐顺宗听了以后,不但不理解,并且不以为然地问道:“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差分别。”

佛光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唐顺宗听后心中有所体悟,对佛光如满禅师更加尊重了。

这唐顺宗,就是被迷住了眼的人了。他一直想找到佛的具体所处,却不知,佛是无所不在,又无所在的。所谓无所不在,就是一花一木中都有佛,所谓无所在,就是佛并没有一个具体的方位,以前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是如此。

一个悟道的人,是绝不会问佛在何处的,他们所思所想的是自己在何处。唐顺宗执念于佛在何处,而没想过自己在何处。因此才一直没有在佛法上有大的精进。

佛光禅师提醒了他,让他找到了自己,放下了佛的方位。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之前认为重要的,其实无关紧要。这就是放下的作用了。

放下之前,那担子重重压在心上,自然会感觉沉重;放下之后,心内空空无一物,自然一身轻快了。所以,不要整天盯着那些烦心事,要学会将之放下。工作中遇到不愉快的时候,及时放下;生活中遇到不快乐的时候,及时放下。这么做了之后,你会发现身体轻了,心灵静了,因为之前困扰你的东西不在了。 你舍是为你舍

佛法的真谛是寻找自我,只有找到了自我,才算是入了禅门,可是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其实不多,大多数人,只是懵懂的禅家门外汉。这些门外汉,常常会忘记自我,从而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在他们的心中,自己是依靠别人的评价而活着的,如果自己做了一件事,对方没有给出任何评价,那么,他就会非常焦虑,仿佛丢了东西一样。禅者有了这种思想之后,很难成佛;凡人有了这种思想之后,则很难获得快乐。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的时候,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听众都挤得水泄不通。因此,就有很多的信徒提议兴建一座能容纳千人以上的宽大讲堂。

有一位信徒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里给诚拙禅师,说明黄金是要用来兴建讲堂的。

诚拙收下以后,也没什么特别的表示,忙着去做别的事情。信徒非常不满,心想: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平常人可以用来过好几年的生活,诚拙禅师收了我这笔巨款,竟然连一句谢谢都没有!

信徒以为禅师可能不明白五十两黄金的意义,又再次强调。不料,禅师依然故我,没有任何反应。

信徒终于忍耐不住,大声地说:“喂,师父!我今天捐给你的可是五十两黄金呀,难道你连一句谢谢都不肯讲吗?”

禅师这时正好走到大雄宝殿佛像前,听到这样的质问,就停下脚步说:“你捐钱给佛祖建讲堂,为什么要我谢你?你布施,是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是在做买卖,那么我代佛祖说声谢谢,你把谢谢带回去吧!从此佛祖与你的五十两黄金两讫,两不相干。”

信徒听完之后,羞愧而去。

一个真正做慈善、施舍因缘的人,他在意的不是外人的评价和反馈,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他行善是为了消除自己的业障,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颂。这个信徒对别人的反馈过于执着,因此,他施舍的因缘,不是真正的因缘,只是为了显示自己有一副好心肠罢了。这种人,就属于虽然舍了财,但却没有得到业果的。

信徒之所以这么做,是不明白那黄金在他手中的时候,是属于他的,离了他的手之后,就不再与他相关了。如果依然执着于这块黄金,那么黄金就不再是钱财,而是压在他心头上的一块石头,给他带来的只有烦恼。他每想一次那黄金,就相当于他又舍了一次财,心内自然会更痛一些。所以,他才会那般执着于诚拙禅师没有向他道谢,因为他还是不舍,还是太想得。 害怕失去会阻碍前进

对于自己所拥有的,每个人都会很在意,因为那是自己的财富。不过,在意可以,执着于此而无法放下,就有问题了。因为一味盯着已得的,往往会牵扯过多的精力,从而失去追求新东西的机会。这时候,之前的财富不仅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价值和乐趣,反而会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要做的就是培养一颗强大的心,懂得适时放下。要知道,放下不是损失,而往往是重新获取的开始。

一个人在登山途中辛苦跋涉,一不小心从悬崖上失足跌下,幸好中途他一手攀住山腰上的一棵小树,否则早已落下万丈深渊。他大声呼叫:“佛祖阿弥陀佛赶快救命!”

正在这个时候,悬崖上出现一个人对他说:“我就是佛祖,我是想救你,但就怕你不合作,不听我的话。”

爬山者忙说:“只要佛祖救我,您说什么,我都听从!”

于是佛祖指示:“现在请你把手放开。”

爬山者大惊:“那我岂不是要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了!”他反倒更加用力地抓紧树枝不肯松手。

佛祖无奈地说:“你不放手,我怎么救你呢?”说完摇着头离开了。

在爬山者眼里,自己手中抓着的树枝就是自己的一切。但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只有两只手,如果一直抓着这树枝,那么自然就没办法再去抓佛祖给他的救命绳了。

很多人心中都有梦想,有很多想要去做的事情,却始终也下不了决心,因为害怕现有的财富会减少,现在的生活会被打乱。却不知,在这不停的犹豫当中,不仅没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而因为内心不安宁打乱了现在的生活,导致眼前的事情也没有做好。

想要真正快乐,就要懂得放手,放下自己的执念,忘记身边的烦恼,用一颗简单的心去面对世界。真正的选择不是你想要拥有哪些东西,而是你愿意放弃哪些东西。只有对可能失去的东西彻底释怀,才能轻装上阵,用更好的姿态去追求未来。 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西天佛教第二十八祖达摩祖师,在梁武帝时来到我们中国,是为禅宗在中国的初祖,因为和梁武帝谈话不能相契,因此到河南嵩山少室峰面壁,一去就是九年。这期间,有一位叫作慧可的青年,来参拜达摩祖师,请教佛法。

那一天正是寒冷的严冬,大雪飘飘,但慧可一直立在达摩祖师座前,直到大雪掩盖了他的膝盖。可是达摩祖师连眼睛都不睁开,慧可仍然耐心地等待着。又过了很久,达摩祖师终于睁开眼睛问道:“你老是站在这里做什么呢?”

慧可回答道:“弟子想来求祖师开示佛法。”

达摩祖师听后就回答说:“诸佛求道,为法忘躯,你用怠心、漫心怎么可能求得无上的大法呢?”

慧可一听此话,就用身边的戒刀把自己的一条手臂砍断,把断臂呈给达摩祖师说:“弟子以此诚心求祖师开示。”

达摩祖师觉得慧可真是可造之材,就说:“你断臂求道究竟求什么道?”

慧可就回答道:“弟子心未安,求祖师为我安心。”

达摩祖师大声喝道:“把心拿来,我为你安。”

慧可一听愕然,说道:“弟子我找不到心!”

达摩祖师微笑说:“我已经为你将心安好了。”

慧可禅师至此终于豁然大悟。

当你能够找到自己的心在什么地方的时候,你就会去关注它,注意它,重视它。这关心、注意和重视,就会让你多出许多牵挂来,这牵挂自然就是烦恼的根源了。

慧可断臂以求安心,达摩祖师轻轻一句,以示安心之难。

诸佛求道,为法忘躯,无上大法难的不是解,而是真。 勿嫉妒别人的好

在一座古老的寺院里,住着一位禅师。带着两位徒弟一起修行。禅师已年老,而且患有风湿病,不良于行,就由两位徒弟每天替他按摩,并且规定师兄按摩右腿,师弟按摩左腿。

起初,大家相安无事。但后来师父常在师兄按摩时,说师弟按摩得多么好,轮到师弟时,又说师兄做得好。

师兄弟二人听了师父的话,心里都很不舒服。

有一天,师兄竟然趁师弟不在寺中,把师父的左腿打断,让师弟没有左腿可以按摩,再得不到师父的称赞。

第二天,师弟回来看到师父的左腿被打断了,心想这一定是师兄所为。于是,又把师父右腿打断,让师兄也得不到师父的称赞。

这两个师兄弟因为嫉妒,不容许师父赞美别人,竟然不惜让师父残废。其用心可谓恶毒,而这师父竟然教导出两个这般的弟子,可见其育人能力很是糟糕。

这师父的问题就在于不懂得如何赞美别人。师父要给弟子自信,即使弟子做得不够好,也要给予鼓励,让弟子有坚持下去的信心,从而获得成绩。无休止的打击会让弟子心生怒气,甚至做出罪恶的勾当。

我们身边一些人,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看人发财了,他们不去祝福,反而在背后说风凉话,有的直接去破坏;看人升官了,也是如此。别人有什么,他们也想要什么,如果得不到,就用非常手段去对付那人。这些人心里戾气太重,个人的虚荣气势太强盛。

要做一个宽容、大度、有积极向上心态的人,让自己快乐,给别人带来鼓舞和希望。 转身不是认输

鼎鼎大名的临济禅师,有一天跟随他的老师黄檗禅师到田里劳作。黄檗禅师走在前面,临济禅师跟在后面。

路上,黄檗禅师忽然停下回头,发现临济禅师空着手,就问:“你怎么不把锄头带来?”

临济禅师答说:“我的锄头不知谁拿走了!”

黄檗禅师竖起锄头说:“单单‘这个’,世上就没有一个人能拿得动!”

临济禅师一听这话,毫不客气地夺过锄头,对黄檗禅师道:“老师说谁也拿不动,现在不是在我手中吗?”“‘手中有的未必有,手中无的未必无。’你说今天有谁给我们耕田呢?”“耕田的由他耕田,收成的由他收成,关我们何事?”

临济禅师这样说了以后,黄檗禅师一句话不说,转身就回僧院去了。

不久沩山禅师把这件事说给仰山禅师听,并问:“锄头在黄檗禅师手中,为什么却被临济禅师夺去?”

仰山禅师答道:“强取豪夺虽是小人,可是他的智能却在君子之上。”

沩山禅师再问:“临济为什么要说耕种和收成不关己事呢?”

仰山禅师反问道:“难道你还不能超脱对待关系之外吗?”

沩山禅师听了,一句话不说,转身回到自己的僧院去了。

黄檗禅师和沩山禅师的转身,既有结束争论的意思,也有肯定的意思。他们肯定的是跟自己对话的对方,认为眼前的人已经有能力继承自己的衣钵了。结束争论是因为他们不愿再在这件事上浪费时间,因为对方既然已经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了,那么就没必要再去纠缠不休了。

我们需懂得适时停下,明白及时转身。这很难。

就拿争论来说,很多人就无法做到转身。很多争论,虽然彼此口舌上针锋相对,但其实说的根本就不是一件事。这种情况,即使两者中有一个突然发现了问题所在,也不会停下,而是继续跟对方争论。结果大都会弄得不欢而散。如果这时候其中一个及时转身,那么这不欢自然就不会发生了。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转身就是认输,其实不然。你的转身,获得的往往是对方的反思和围观者们的赞叹。因为围观者身在环境中,但心在你们的争论外。他们往往都能看出问题所在。这时候,他们对你的转身会作出正确评价的。

及时转身不仅是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智慧。不要太过执念于一些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的事情。在发现可能有麻烦的时候,及时转身,这样你将会少却很多烦恼。 过于依靠外力犹如盲者点灯

人都有一种特别的能力,有一个尤其擅长的领域,在这领域内,不管什么事情都能够做好。久而久之,就会在这领域内生出自信来,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往往会将之向这个领域靠,以期用自己的经验解决。这是好事,值得鼓励,也应该发扬。不过,太过相信这点也不好,有时这份给我们自信的我们擅长的能力也会凭空消失,尤其是当被外来的帮助所干扰的时候。

佛光禅师有一次给学僧们讲了一则公案:

古时人们大多在纸糊的灯笼里点上蜡烛,当作夜间行走的照明灯。

一位盲者辞别朋友时天色已暗,朋友给他一只灯笼。盲者谢绝了朋友的好意,因为无论明暗,对他来讲,都不受影响。

朋友解释,虽然你不需要灯笼照路,但是,可以避免别人撞着你。

盲者觉得朋友的话说得有理,就带着灯笼回家了。

但走了不多远,就被来人撞了个正着。盲者呵斥道:“难道你看不见我手里的灯笼吗?”

路人致歉,并说:“老兄,你的灯笼早就熄灭了。”

盲者不甘示弱:“是你的心灯灭了,岂关我的蜡烛熄灭呢!”

路人反驳道:“是你太过在意这灯了吧?”

盲者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回答。

盲人的眼睛看不见,但听觉大都异常灵敏,他们能记住自己听到的每一种声音。很多盲人,你跟他说一句话,几年之后,你再见到他,他依然能分辨出你的声音。不仅在音色分辨上,盲人有着异常的能力,在分辨细微声音方面,他们也很擅长。所以,盲人走路的时候保证不会被撞,因为他们能够听到来自对方走路时那种细微的声音。由此可以知道,故事中的盲人,在夜里是可以听出对面有人走来而成功避开的。但他拿灯的那个晚上,没有避开的原因就在于朋友跟他说的那句话,给他的那盏灯。

因为手里有了灯,所以盲者认为对面走来的人一定是可以看见自己的,因此他就放松了警惕,没有注意到对面走来的人。

盲者因为有了外来的帮助,而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出现了疏忽。其实正常人也一样。参悟佛法的人,往往会因为有一个好的师傅,从而觉得自己可以受到更多的指点而放松苦修;俗世的人们往往会因为自己有一个好的出身,而不去努力奋斗。但结果肯定是僧人无法悟道,俗世的那人没有成功。

他们太过依赖于外力了,从而在内心产生了懈怠,这懈怠,正是妨碍人进步的大敌。

一个人想要做到最好,就要有一种紧迫感,要懂得用自己的力量去努力,而不是想着依靠别人。 名利无心

在佛教里,禅宗有五宗七派,这五宗里,有一个曹洞宗。曹是曹山本寂禅师,洞是洞山良价禅师。

曹山本寂禅师初参洞山良价禅师时,洞山禅师问道:“你从什么地方来?”“西院来。”“阇黎名什么?”意思是:大德叫什么名字?

曹山禅师回答:“某某。”

洞山禅师大声道:“说清楚一点。”

曹山禅师也大声回答:“不说!”

洞山良价禅师问:“为什么不说?”

曹山禅师回答:“因为我不名某某。”

叫某某,又不叫某某,这很够意味。洞山禅师很满意地称许,接收曹山禅师在座下参学,时常在他个人的禅室中指示他的法要。

很久以后的一天,曹山禅师向洞山禅师辞行,洞山禅师问道:“你要到哪里去呢?”“我要到不变易处去。”“不变易处岂有去也?”“不去亦不变易。”

曹山禅师受法后,放浪于江湖。后来他住于抚州吉水山,改名为曹山,法席更盛,学徒不下一千二百人。南平钟陵王听到他的盛名道誉,派专使三请而不肯答应。南平钟陵王大怒,对专使说道:“请不到曹山大师来见我,你就不必回来了。”

专使不得已,苦苦哀求曹山禅师道:“禅师,您若不赴王旨,弟子举家生命不保。”

曹山禅师听后说道:“专使不必忧虑,我有一偈面呈大王,必保无事。”

偈云:“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见之犹不顾,郢人何得苦追寻。”

南平钟陵王看偈后,遥望吉水山顶礼道:“弟子今生决不再妄求一见曹山大师。”

有的人唯恐他人不知,急于廉价出售;有的人唯怕人知,隐藏陆沉。曹山本寂禅师虽不出山应世,却能影响当道,令世人起恭敬仰慕之心,此亦禅门所谓道风也。

很多人认识不到这一点,依然在急急奔忙,追名逐利,想要让众人都知道自己。却不知,他们本就选错了方向,因此虽然努力,但却不得所要,还是寂寂无闻。反而是那些不在意这凡尘名利的,更加为人崇拜。如不信,看看曹山禅师,他不为名利,但却受世人敬仰,那些整日奔波于名利的,反倒寂寂无闻。

古人曾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名利也如此,只有参破了名利观,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名利。如果一心想着名利,费力钻营,那么即使付出再多,也难有收获。 看淡过去才能把握未来

临济义玄禅师有一次正与大众出普坡(劳动服务),看到黄檗禅师远远走来,就拄着锄头不动,站在那里。黄檗禅师走近问道:“你是不是太累了?”

临济禅师说:“我还没有开始工作,怎么会太累了?”

黄檗禅师听罢,随手便一棒子打过去。临济禅师抓住黄檗禅师打来的棒子,用力一推,便把黄檗禅师推倒在地,然后上前把黄檗禅师扶起,口里说道:“对不起,把你推倒了,现在我把你拉起来。”

黄檗禅师说道:“不必了!我根本就没有跌倒,何必要你来拉?”

临济禅师就将手收回。黄檗禅师叫道:“维那(相当于今日学校中的训导主任),赶快扶我起来!”

维那上前把黄檗禅师扶起时说道:“临济把您推倒,老师千万不要原谅这无礼的汉子。”黄檗禅师站起来之后,立刻棒打维那。

临济禅师在旁一面锄地,一面说:“其他地方都是火葬,我这里却是一起活埋。”这话的意思是:参禅,要把动静、来去、荣辱、起卧等对待的分别意识全部拋弃,全部埋葬。

沩山禅师后来听到这段公案就问仰山禅师:“黄檗禅师不打临济却打维那,不知其用意如何?”

仰山禅师回答:“真正的小偷跑掉了,却让追捕的人挨揍。”意思就是:超越的人永远解脱,拘泥的人只有挨打!

禅师们的打骂,其实是在“接心”,是在“传法”。

临济禅师回答我还没有开始干活,怎么会累呢?意思是相对于过去,他更在意当下和未来。如果从过去的延承角度讲,他有可能是累了,但对于当下和未来来说,他还没有开始干活,自然不会累。

很多人都执念于过去,将过去的一切烦恼都记在心中,从而弄得现在的心情很差,无法正确面对未来。这样的人,就应该好好体验下临济禅师的话了。相对于过去,我们是烦躁的、不顺利的,但相对于没开始的未来,我们应该用最好的姿态去面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获得美好的未来。就像临济禅师说的那样,对于过去他是累的,但对于未来,他还很轻松。这样的态度,才是最好的。

如果一味活在过去,那么不仅过去不快乐,现在不快乐,未来也必然不会快乐。所以,做人要洒脱,要懂得放下,更要懂得衡量利弊。对于未来来说,过往的不顺利就是弊端,是必须要忘记的。 忘记自己的能力

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玄沙知道桂琛是研究唯识学、法相唯识学的,因此指着一张竹椅问他:“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张竹椅唤作什么?”

桂琛回答:“既曰唯识,又曰唯心,那就从唯识唯心去意会好了。”

玄沙不以为然:“理则是矣,无如破坏事相了。唯识、唯心并不破坏宇宙万有。”

桂琛禅师指着一张桌子道:“那么请问你唤这个作什么?”

玄沙禅师答:“桌子。”桂琛摇头道:“老师不会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不唤作桌子,桌子乃假名假相也!”

玄沙禅师是何等人!立刻改了一个口气说道:“的确不唤作桌子,‘这个’的真相乃是木材也!木材做成桌子,则唤作桌子;做成窗子,则唤作窗子,实则桌子窗子的本来面目乃是木材也!”桂琛禅师不住点头。

玄沙禅师指着木桌又改口了:“‘这个’非木材、非窗子,此乃山中大树也!”桂琛禅师正要开口,玄沙禅师举手制止,继续道:“此非大树也,此乃一粒种子为因,再集阳光、水分、空气、土壤等为缘,而成树、成木、成窗、成椅,实则树木、窗子乃宇宙万有之因缘所成也。”

桂琛禅师道:“宇宙万有乃是唯识唯心耳。”

玄沙禅师道:“汝既来此参学,不如说宇宙万有一切都是‘禅心’也!”

玄沙禅师的最后几句,显得有些过于穷根究底,已经有抢白的味道了。不过他这么做不是动了怒气,是想让桂琛禅师无话可说。

桂琛禅师是来参访的,有学习的味道,却总不能忘却之前的所学,不管接触什么新鲜知识,都要往之前的知识上引,这就不妥了。因为新知识自然有新知识的体系,跟桂琛禅师之前的所学是不同的,如果一味往那个方向引,就偏离轨道了。

这时候,就需要忘记之前的所学,秉持一种空杯心态。

所谓空杯心态,就是以一种无知的状态去接受知识。讲究的是完全忘记之前的所学所想。就好比,如果一个人换了新工作,那么就要忘记之前所谓的经验,而像一个没参加过工作的新人一样来学习。这样,才能在最快、最短的时间内融入新环境,获得新知识。如果不能忘记之前所学,以一副无所不知的样子对待新环境,那么不仅跟同事们没法相处,而且会因为之前的经验跟现在需要的不相符而使自己走入歪道。

真正的能力是忘记自己的能力,只有保有一颗谦虚低调的心,认真向别人学习,才能让自己成长得更快。如果自负,不肯倒空自己的心,永远也装不下新东西。 五蕴山

洞山良价禅师问云居禅师道:“你不在禅堂里用功,跑到哪里去了?”“我去爬山。”“你去爬哪一座山?”“没有一座山值得我爬!”

洞山禅师追问:“你的意思是所有的山你都已经爬过了?”

云居禅师回答:“并非如此。”“那么你总得找一个出路啊!”

云居禅师答:“没有出路。”

洞山禅师再问:“假如没有出路,你又怎能和我相见呢?”

云居禅师道:“如果我有出路,那我就跟老师隔山而住了。”

不久洞山禅师又问云居禅师:“你去哪里?”

云居禅师仍答:“我去爬山。”“有没有爬到山顶呢?”

云居禅师至诚地回答:“有!”

洞山禅师再问:“山顶上有人吗?”“没有!”

洞山禅师用嘲笑的口吻说道:“可见你根本就没有爬上山顶!”

云居禅师反问:“如果我没有爬上山顶,怎知山顶上没有人呢?”

洞山禅师再问:“你为什么不暂住在那里?”

云居禅师道:“并非我不愿住那里,而是那里有人不允许我住!”

洞山禅师哈哈大笑:“我很早就怀疑,你早就到过那山上了。”

这是一段有名的公案,不过,虽然有名,却不好理解。两位禅师所谈的“山”,并不是某座具体的“山”,而是指“五蕴山”,即色、受、想、行、识五种。

云居禅师的意思是自己在参悟人世“五蕴”,且已经勘破这“五蕴”了。洞山禅师为了确定他是否真的已经参悟,因此问他山顶有没有人,为何不在那山顶居住。

云居禅师先说山顶没有人,又说那里有人不让他居住。这一无人,一有人,说的是“五蕴”虽是人类的日常情感,但都是外在的,并不直指内心,因此,“五蕴”虽时时在,但其中并无真我。

一个真正悟道的禅者,定然是勘破了“五蕴”的欲望关的,过了这一关,自然有空明的内心,不再为外物所困了。普通人也一样,如果能够看清这“五蕴”,有效排解外界欲望的干扰,心中自然也会明净如水,获得自在的快乐。

而想看破“五蕴”,就要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不被那些感官刺激所左右。要明白,欲望可以给人带来快乐,但也会带来烦恼。如果被欲望所累,那么就成了欲望的奴隶了。所以,要想快乐,就要懂得放下欲望,更要懂得把握各种度。 一无所有

参禅的人,遇到的最大障碍往往不是难以理解的禅理,而是存在于本身的欲念。这些欲念搅扰着参禅者的心神,让他们无法入定。很多和尚精通义理,将禅理讲得通透,但总是勘不破名利争斗心。仗着自己对义理的精通,四处找人辩论,以求一胜,这就是被俗念干扰而无法成佛的例证了。他们太过于在意争斗的结果,而无法做到忘我,自然就成不了佛。只有那些忘记欲念,坚守自我的,才是成佛的典范。

法庆禅师的侍者在读了《洞山录》这本禅书后,感慨地说道:“古人在生死中那么任性,实在很奇怪。”

法庆禅师答道:“我坐化时你可用话唤醒我,若叫得回来,亦即生死自在之上。”

侍者看看法庆禅师,禅师作预言诗偈:“今年五月初五,四大将离本主;白骨当风扬却,免占檀那地土。”

意思说:今年的五月初五我就要圆寂了,届时,这个地水火风四大和合因缘所生的身体,就要离开我而四散了。你把我的白骨当着风扬散,不要埋葬,免得占用了檀那的土地。

到了五月初五,禅师就将所有的衣物交给侍者供僧结缘;刚听到初夜的钟声,就跏趺而坐逝世了。侍者记起法庆禅师生前告诉他的遗言,就唤道:“禅师!禅师!”

过了许久,法庆禅师睁开眼睛问道:“做什么?”

侍者说:“禅师为什么不将衣帽鞋袜穿好再去?”

法庆禅师说道:“当初来时,我根本就不曾带什么来呀,现在去了,又何必一定要带什么东西去呢?”

可是侍者一定要将衣服给法庆禅师穿上,法庆禅师很慨叹地说:“一点东西都不肯留给后人。”

侍者说:“正恁么时如何?”

法庆禅师道:“也只恁么。”并写了一首偈语:“七十三年如掣电,临行为君通一线;铁牛一跳过新罗,撞破虚空七八片。”说完后,端然而化。

法庆禅师觉得自己来时一无所带,走的时候也应该一无所带,乃是真正勘破了名利、欲望关的。历史上很多人都是信奉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也一无所有的,但这些人,至少还是会给自己找一个归宿,也就是墓地的。法庆禅师连这个都省下了,他比那些人更洒脱。

法庆禅师如此洒脱,靠的就是一颗无欲求的心。很多人在这一点上,总是无法释怀。他们整天忙忙碌碌,只顾着做事赚钱,从不会静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结果直到生命将近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虽然拥有很多,但其实一样也带不走。这时候,还会因为自己醒悟太晚而空自嗟叹。这种人,就是被物质欲望所累的了。

想要摆脱这种境况,就要学习法庆禅师了,摆脱欲望对自己的束缚,做一个真正快乐、洒脱的人。 搬走心上的石头

无法参透的,往往是无法忘记的。因为无法忘记,所以将之看得太重,从而害怕失去。既然害怕失去,也就难以认识其本来面目。可现实中,这些无法忘记而又没法参透的往往都是我们一心追求的。所以,就有了这样的矛盾,我们越是努力去参透,就越是将之看得重;越是看得重,就越是无法认识其本来面目。如果你深陷其中,感觉你追求的东西时时压着你的内心,那么你就应该明白,自己已经陷入那矛盾之中了。这时候,忘记和放下才是最好的办法。

浙江有一位法眼禅师到闽南去参访。行脚的途中,忽然遇到飘雪,就暂住在地藏院中。

借住时与院主桂琛禅师相谈非常投机。雪停后,法眼禅师告别而去,桂琛禅师就送法眼一程。

两人走到山门外,桂琛禅师指着路边一块大石头说:“大德常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请问您知不知道这一块石头在你心内或心外?”

法眼禅师回答道:“依唯识学讲,心外无法,当然一切都是唯心所想,唯识所变,在我们的心内。”

桂琛禅师问道:“你在外面行脚云游,为什么要在心上放这么一块大石头?”

法眼禅师听了不知如何回答,就决定留下来向桂琛禅师参学,以解开这个谜团。

法眼禅师在地藏院的日子里,每天都非常精进用功,一有心得,就向桂琛禅师报告,但桂琛禅师总认为法眼禅师的见解不够透彻。

有一天,桂琛禅师对法眼禅师说:“你虽呈上心得,但在我看来,佛法不是这样子。”

法眼不得已,又从另一个角度报告自己的心得,但桂琛禅师仍不予赞同。

法眼经过多次呈报,均得不到桂琛认可,只得叹道:“我已经词穷意尽了。”

桂琛禅师听后,补充了一句:“若论佛法,一切现成。”法眼禅师听后大悟,遂开法眼宗,门徒千余,得法者八十三人。

法眼禅师追求的是无牵无挂,因此四处云游。在他的内心中,太看重这云游了,这反而成了他无法放下的东西,从而变成了为云游而云游。桂琛禅师看到了这一点,通过对石头的解读,提醒了法眼禅师。

然而这一提醒,却让法眼禅师陷入了更深的矛盾中。直到法眼禅师被这“石头”折磨得筋疲力尽,已经“词穷意尽”的时候,桂琛禅师才点醒了他,一句“若论佛法,一切现成”让法眼禅师瞬间开悟了。

每个人的心中差不多都有这样一块“石头”。它困扰着我们,缠绕着我们,折腾得我们筋疲力尽。这时候,就应该学会放下了。要知道,一切现成。那些压在我们身上的是非、荣辱、得失、苦乐等,都没必要挂怀,应将之忘掉。记住一切现成,自然可以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快乐。 快乐与烦躁

修学律宗的有源律师,一天请教禅门的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你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呀?”

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有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密行。”

有源律师:“你是怎么样秘密用功的?”

大珠慧海禅师说:“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可是一般人的生活都要吃饭和睡觉,难道与禅师的用功相同吗?”“不同!不同!”“什么地方不同呢?”

禅师答道:“一般人吃饭时,百般挑剔,挑肥拣瘦。好吃的,就贪吃要多;不好吃的,就起嗔恨心不吃。该睡觉时不睡,却胡思乱想,千般计较。”

有源律师听了之后,不禁颔首。

慧海禅师的道是放下。同样是睡觉,慧海禅师无牵无挂,躺下就睡,而很多人则是胡思乱想,最后导致失眠。这种差别不在身体,而在心灵。因为无法放下,所以即使在需要休息的时候,依然会想些烦心的事,在他们的世界里,即使是睡觉这般放松的事,也被弄得很复杂。

这一简单一复杂,正是人生智慧的体现。一个放下了一切,专注于眼前,一个纠缠于过往,毁弃了现在。所以,不管是哪一个放下,在慧海禅师那里都是快乐的,但在普通人那里则是烦躁的。因为普通人把每一个过往的仇怨和对未来的恐惧都挪到了当下。

要想让自己快乐,洒脱,生活有质量,就要懂得放下,放下一切烦恼,放下一切不顺,好好把握每一个当下。在睡觉的时候只想睡觉,在吃饭的时候只想吃饭。不要让自己恐惧不安的情绪影响到当下的睡眠,也不要让自己烦躁恐慌的心情破坏了眼前的美味。做到了这点,不仅你的当下是快乐的,你的未来也是快乐的。因为我们的每一个未来都来自于当下的积累。所以,把握当下的时候,也就是把握未来。第二章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一样东西是否值得拥有,不在于其本身的价值,而在于你是否需要。只有你需要的才是最好的。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在那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损失的就越多。找准自己想要的,才最有意义。 做回自己

有人认为,受了冤屈,最应该做的就是辩解。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当我们所受的冤屈辐射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出声辩解。如果那冤屈只与我们自己有关,辩解反而不是最好的办法。因为你出声为此辩解,说明你的心还不够静,甚至还会因别人的些许举动而发怒。

松云禅师出家学禅以后,因为挂念年老的母亲无人照顾,特地亲建一座禅舍,带着母亲同住。每天除了参禅打坐,还帮人抄写佛经,借此赚些费用供养母亲。有时上街为母亲买些鱼肉,街上人总指着他叫酒肉和尚,松云禅师也不去解释。但他的母亲受不了别人的批评,因此,也跟着松云禅师吃素了。

有一天,一位美丽的姑娘被松云禅师庄严的仪表、安详的风度所感动,就请他到家中说法。有人便借此散布谣言,说看见松云禅师到妓院里去嫖妓。

街坊的人不辨真伪,认为他不守清规,去捣毁他的禅舍,赶他离开。松云禅师不得已只好将母亲托人代养,自己出外云游参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