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术·当代百家.赵梦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23:42:21

点击下载

作者:梁秋克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美术·当代百家.赵梦歌

中华美术·当代百家.赵梦歌试读:

赵梦歌:古典情结,诗意情怀

文/贾方舟资深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赵梦歌的画使我想到我曾经策划过的一个名为“越界”的展览。所谓“越界”是指当下艺术中出现的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些艺术家不再坚守画种的“纯洁性”而出现的一种越出画种边界的状态,也即画种间相借鉴互融合的状况。事实上,“融合”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普遍特征。如果我们将中国20世纪的艺术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相比,就不难发现“融合”是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最显著的特征。20世纪以前,中国的画家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时空中生存。他们的思维是承传式的,单向度的,没有那么多的艺术样式作为参照,也不需要参照。而在新的世纪就不同了,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传统艺术发生了变化,由西方移植来的油画也不再是原汁原味了。也因为如此,真正能够代表新世纪的艺术家,也必然是那些在越界与融合中富有成果、富有建树的艺术家。西学归来的徐悲鸿、林风眠等先辈艺术家都是如此。这些艺术家因受到异质文化的熏陶,从而能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手法融入到传统艺术中来,避免了在旧有的规范中陈陈相因。同时又通过对传统艺术的汲取影响其油画的艺术取向。

赵梦歌就是跨越在两个领域之间工作的一位艺术家,在画种与画种之间的“边缘”地带寻找一块兼容的“飞地”,在“此地”与“彼地”的“临界点”上展开她的主题。但赵梦歌并没有越过自己所从事的画种边界,直接走向另一个领域,她只是在画种自身材料的限定之中寻找自身以外的东西。她虽然没有放弃油画既有的媒介,但却利用这一媒介改变了它的原有趣味,借以传达她的古典情结和诗意情怀。她很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身没有离开画布,心却远走高飞。她试图在油画中寻求的并不是油画自身的价值,而是油画可能承载的另外一种价值,她想为油画这一载体找到一些新的可能性,而这种新的可能正是来自于传统精神和传统审美趣味。

赵梦歌的油画第一眼看上去很容易误认为是水墨画,或许这正是她所寻求的艺术目标,她要寻求一种水墨趣味的想法是清晰的。她在画面上用了大量的“墨色”,并用勾勒的手法以线造型,这些做法都在试图引导人们回归到水墨的经验之中。但她的艺术真正接近传统的还不是简单的外在的形式和风格特征,而是她内心所渴望的一种亲近自然的诗意情怀。赵梦歌的绘画主题基本可以概括为“自然与人”。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剥去服装的裸体可视为无法识别社会身份的“自然人”)理应融入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她笔下的人除了与自然所构成的一种“亲和关系”,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举动,她画的场景大多不是具有真实情节的场景,人与人之间也不存在任何差异,她们一律地体态丰韵、肌肤白皙、举止优雅,慵懒、闲适而性感,她们只是作为一种精神符号而存在。特别是,她们时而作为主体呈现在自然的背景之中,时而又被“虚化”为类似水墨画的“空白”,似背景一般衬托着作为主体的自然。在赵梦歌的作品中,人与自然的这种不知谁是主体、谁是陪衬的关系,才是一种真正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赵梦歌不只借助她的作品表达她的人生理想,也借助作品表达她作为一个女性内心经验到的种种迷茫、伤痛、困惑和不安。那些赤裸的女子,也可视为她自己的精神写照。在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中跌跌撞撞一路走来,经历了现实的冷酷,事业的艰辛,个人情感生活的多磨……所有这些心路历程都化解在她的艺术创造之中。她在艺术与生活之间自由地出入、转换,以致在它们之间不再有中介“:艺术被生活着,生活被艺术着。”

她说:“没有柔弱,也不必坚强!”这是一种何等强大的韧性啊!而这种韧性正是艺术所给予的。只有艺术能使心灵平伏安宁,只有艺术能摆脱现实的种种纠结。艺术成为她栖身自在的场所,艺术使她能够在一种冥想的诗意境界中平静地看待人生,艺术使她的精神得以升华。2014年于北京上苑

将中国传统精神注入当代绘画语境的践行者

——贾方舟谈赵梦歌

人物:

资深艺评家贾方舟先生(下文简称“贾”)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下文简称“记者”)

地点:北京上苑贾方舟先生寓所

时间:2014年1月23日

记者:贾老师,您好,很荣幸您能抽出宝贵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教育电视台《人文中国》栏目正在筹划拍摄一部关于油画家赵梦歌的专题片,鉴于您在艺术评论界的成就和地位,我们想请您从学术的角度谈一谈赵梦歌的油画以及您对她这个人的印象。

贾:好,还是你问什么我说什么吧!

记者:您曾经在写赵梦歌作品的评论文章中提到“现在是跨界和融合的时代”,赵梦歌的作品同样有这样的共性,首先请您就这方面谈谈赵梦歌的作品。

贾:油画传到中国也就100多年时间吧,中国的油画最早要从李铁夫开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到美国,最早到西方学习油画又回到中国来,100年来中国的油画家试图找到一种方式,就是我们从西方拿来的一种方式怎样跟中国深厚的传统文化所结合,跟西方油画不一样,又有自己本土的特色,这个话题实际上是整整一个世纪中国艺术家们都在思索的一个问题,从最老的一代艺术家一直到现在,都在试图找到一种中国油画自身的出路,就在这样一种过程中,赵梦歌也是其中一个,也在这样的领域中探索的艺术家,她特别突出的是试图把传统水墨画的元素融合进来。她的艺术已不是单纯的油画,它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融入中国传统的自然观、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同时在技法上和中国水墨画的很多因素相结合,大量的使用线,黑颜色的使用啊,黑白的关系啊,空白的效果啊,都是从传统文化当中吸收到的东西,把传统文化补充到她的油画当中。油画如果作为本体的话,传统是作为一种精神吸收进来,反回来也是这样,在西方的形式当中,寻找中国化的一种精神元素,她就是想把这两种东西糅合在一起。还有一点就是对传统的诗意的寻找,诗情画意是中国传统绘画很重要的一种因素,在我们这个诗的国度里,处处看到的都是诗的情怀,赵梦歌的作品体现的也是这种东西。

记者:说到诗意的时候,如果有观众刚刚调到我们这个频道,还以为我们在点评一个国画家,而其实我们在说的是一个油画家。

贾:这正是体现了她的一个特点,如果远远地猛一看,水墨的气息要比油画的气息浓、重,再细看的时候,笔触啊,材料的感觉又很丰厚。

记者:所以说如果赵梦歌能继续沿着这个道路不断突破自己,越来越好的话,是不是很可能会在艺术发展史中东西绘画融合这一块留下一笔?

贾:这个就要看她今后发展过程中潜在的素质,因为一个人在艺术上取得的最高成果最后不仅仅是一个技巧问题,一个人的整体修养,画的深厚度,他(她)对整个人类艺术的理解,传统文化的理解,都对它会产生影响,如果赵梦歌今后对自己是一个全面性的塑造,她的艺术会越来越具有文化的深度,它会成为一种我们传统文化跟开放以后从西方吸收过来的一些新的东西结合之后,凝聚成我们中国自己的一种艺术,那个时候也许我们不会简单地叫它油画或者水墨,它只是使用了不同的材料的艺术而已。

记者:还要把西方绘画里的好的东西为我所用?

贾:对,都要吸收,(因为)它这种融合性,我们也不能放弃油画里一些很好的东西,你要不放弃油彩、画布的基本材料,那么你就还要保留油画的一些好的品质,不能完全放弃,如果完全放弃,那就画水墨算了,在宣纸上用毛笔用墨就可以了,何必要用油画呢?所以赵梦歌必须要用油画在画布上做作品,就是因为它(油画)这个材料本身还有保留的价值,这是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她融合中国的文化进来,所以(油画)这个东西要完全放弃就没有意义了。它的意义正在于赵梦歌没有放弃油画这个基本的材料工具,同时它又体现出一种传统的价值来,这才是赵梦歌艺术的价值所在。

记者:那天我们曾经谈到另外一位很优秀的女画家叫潘玉良,她也是把水墨画的元素和油画相结合,这方面她们两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地方,那赵梦歌在做这种融合的时候她的独到的地方是在哪里呢?

贾:我们拿赵梦歌和潘玉良作比较的时候,赵梦歌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思考的问题要更成熟,潘玉良那个时代没有太多参照的东西,就是怎么把油画转化成中国味道,她没有太多参照。赵梦歌这代人呢,前辈就提供了一些可以参照的东西,她自己走的这条路实际上就是把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自然啊、人啊、天地啊这种哲学观念融入到自己的作品里头,她画的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抽象的关系,她画的好多女人不是一个具体的情节,她们在做什么,故事和主题全没有,人物只是一个符号,符号化的人物。而且裸体不是我们现实中所看到的,完全是一种抽象化的处理,把人作为符号处理时可以要她穿衣服也可以不要她穿衣服,不穿衣服的人她的社会化因素就没有了,脱掉衣服你知道谁是干什么的?完全是一种自然的人。去掉社会层面的人完全变成一个自然的人的时候,人和人、人和自然的融合就显得更加自然、更加和谐,人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跟我们传统的哲学观非常吻合。另外,她这种处理从技术层面来看呢,她所有的人都处理成白色或接近白色,白色在画面中有一种调节作用,中国画本来就有计白当黑之说,空白的处理是中国画一个重要的特点,赵梦歌把人放在大自然中,把人用白色来处理,和自然有一个呼应,正好和水墨画里的空白效果是类似的,你不把那块白颜色看成具体的人体的时候,你觉得画面很需要那样一种空白,和山啊、树啊、水啊、石头啊的关系很重要,如果不是空白,变成人的肉色的时候又不一样,在这中间色彩关系上是需要这种白颜色的,特别有水墨味道。人本来是实体的,赵梦歌把她变成空白来处理了,我觉得这是她的一种创造性处理,就是把“主体虚化”的一种处理方式,这是从效果技术层面上来看。赵梦歌的油画猛一看还是很像水墨,像毛笔画出来的,因为她用了很多线,用了好多传统的技法,把这些传统的技法运用到油画这样一个工具材料当中,其实还有很多难题需要突破,比如说油画的颜色是很浓的,线条能不能画得很流畅,这都还是有一些问题,因为油画的那种趣味和水墨画不太一样,她在尽可能找到一种使油画的浓重的趣味变成比较像水墨的轻快透明,随意自然的感觉,所以她在这里也是做了很多文章。

记者:现在很多年轻的画家或者美术爱好者如果想要脱颖而出,想要被更多的人认可的话,真的是需要探索出一条东西方融合的道路,可是很多人都在做这方面的努力,赵梦歌她做了,更重要的是她确实找到了一种独到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她的这种方式又为好多人所接受和认可,这点也很不容易,那为什么好多人就觉得她的这种独创的方式就好呢?

贾:是这样,人的审美都有一个“先在”的结构去接收东西,比如说一个人喜欢传统水墨画,脑海里就形成这样一种审美的结构,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先在结构”,用这种“先在结构”框定他所看到的东西,如果看到的东西和脑海中的“先在结构”吻合了,他就欣赏,会喜欢,会非常认可肯定,这种东西在我们中国藏家也好、艺术爱好者也好,他用这样一个先在结构去看赵梦歌的画,就很容易沟通,如果是纯粹的油画不可能马上有共鸣,但是赵梦歌把油画中国化了以后,水墨味道浓了以后,很容易和中国观众取得沟通,外国观众从这里面看到很多中国画元素,他也会肯定她,主要是这个因素吧。

记者:作为一位女画家,赵梦歌油画的主体也是女性,能不能从这个角度谈谈她这种不同的绘画角度吗?

贾:你看我给她写过的那篇文章,把这个问题放到了一个比较次要的地位,我没有特别谈她这种女性特点,是因为她的画主要给人呈现的还是一种风格化的东西,一种在油画和传统艺术之间呈现出的融合和跨界的风格状态,这可能也是她思考的主体,那么她的作品体现出来的个人的生存状态方面也是有的,但不是最突出的,我也谈到过这点,比如她个人的经历啊,生活中遇到的挫折磨难啊,不顺利啊等等,其实在她作品中都有体现,在那种很诗意的情境当中,你还是能够体会到一种伤感,一种跟她内心的情怀相沟通的一种东西,这个就是艺术家自然流露出来的,虽然她没有特别去在意去追求。关于女性这方面,第一,她画的女人体本身就是跟她本人相沟通的,再加上她的绘画过程中自然流露出来的那种情调,我们会联系到作者本人的性别身份和她画面的关系,但由于它的人物是一种风格化的处理,在一定的意义上阻隔了她直接表达人的内心的状态,因为人物被符号化了以后,就不是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间接的抒发,就变成一种很风格的东西,她的优点就在于这里,她在寻找她自己的路的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符号,这是她的长处。

记者:那赵梦歌这种风格是不是在当代的绘画界已经能够算是独树一帜,有很清晰的面貌了呢?

贾:赵梦歌的绘画有她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可以说跟别人不一样,她很年轻,也在不断地更新自己。我刚才还看到她画的一批新的风景,她也在不停地寻找,画室里画久了,她还要到自然里面去感受,去体验,重新获得一些新的生命对自然的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她正在不断地改变并完善自己,形成一些新的东西,可以肯定地说,她是有自己风格面貌的一个艺术家,跟别人不一样的一个艺术家,这个风格面貌就是:在她的油画这块领地里,更多地渗透进了中国画的的元素。所以我们要看到画家的长处,赵梦歌在这个年龄段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高度,这是相当不容易的。往往一个艺术家在这个年龄段很可能完全还没有自我,绘画中看不到他自己的东西,也很难辨别这是谁的作品,但赵梦歌的画你一看就知道是她的,用不着写名字,我在任何一个场合看到她的画都能辨别出这是她画的。

记者:这在她这个年龄段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吗?

贾:对,非常难得,这跟她早期接受的艺术教育有关系,她是比较灵动的一个画家,比较聪明,虽然她没有接受完整的学院教育,但学院的一些精髓的东西她体会到了,了解到了,也尝试了,所以她在艺术上自己发挥的东西要比完整的学院道路更有优势,因为她没有受到太多的学院拘束,她自己个性的这个东西发挥得比较好。

记者:那贾老师您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跟赵梦歌相识的?您对她早期的作品和到现在几个阶段的作品的风格变化熟悉不熟悉?

贾:我认识她就是近两年,给她写那篇文章时,不太久,(当时)去她画室看她的作品,她比较成熟的还是近几年的作品,早期的印象不是很深,但肯定那是个探索的过程,从风格意义上不是很成熟,她还在不断地寻找,画面的完整性啊、她想要的画面的一种理想的状态肯定不是一下两下就能成的,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失败的作品,这很自然。

记者:刚才我们谈了赵梦歌的作品,您认识赵梦歌也差不多两年了,平时可能也有一些接触,您能不能谈谈对赵梦歌这个人有何评价和印象?

贾:平时没有太多的接触,但是根据我对她的了解,我觉得她是一个特别执着、特别努力、特别独立,在艺术上完全是一个有献身精神的人,因为你看她个人的生活比较简单,没有自己家庭的拖累,父母也不在身边,这样的话她在艺术上就比较专注,除了在画室画画,经常自己一个人开着车到外面去画,在艺术上我觉得她确实具有一种献身精神,非常专注,这是她给我的印象。有一次我在上海碰到她,她自己开着车跑到南方去画画,这很不容易,作为一个女性,形单影只的,在事业上一点一滴地在前进,非常难得。

记者:是不是女画家要比男画家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成功?

贾:应该是这样,比如说,男画家成功需要付出十个力量的话,女画家至少要付出十二到十五个,因为她作为一个人生存的问题比较多,她要放弃好多东西,要放弃家庭,放弃生儿育女,放弃抚养父母,这些赵梦歌都还没有承担,比如她要建立一个家庭,她就要承担生孩子的社会义务,那么这个过程中会损耗她很多精力,因为没有这些,所以她生活比较单纯,所以她可以专注,可以把她的全部精力运用到艺术上,(如果)这些她都有,父母又在身边,她要照顾父母照顾孩子,还要考虑到丈夫的情绪,那么你想想她的精力还有多少?她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和她的付出有很大关系,她放弃了好多东西,当然我们也不能说她是有意识的放弃,婚姻问题它是一个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人他(她)总得使自己的生活圆满,某方面缺的时候她总会在艺术上(补偿),艺术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出口,人在生活中遇到的不顺利啊、难题啊都可以从艺术上获得一种弥补,所以她通过艺术来完善自己的生命、自己的人生,这也是一条很好的路。如果都很完整,一个人既有家庭又有孩子、父母,都是很幸福很圆满的,艺术上也做得很好,这当然很好,但往往人很难两全,不可能什么都占有。昼夜晨暮一昼 140cmx98cm 布面油画 2013年翘首弄枝 140cmx98cm 布面油画 2013年翘首弄枝(局部)三醒图 100cmx80cm 布面油画 2014年花前 100cmx80cm 布面油画 2014年侍花者 60cmx75cm 布面油画 2013年倚兰醒乐图 140cmx98cm 布面油画 2013年赵梦歌在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竹林深处 190cmx190cm 布面油画 2014年竹林深处(局部)布面油画 2014年

如梦,如歌

文/冯国伟资深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一)

梦,美梦,清梦,女人之梦。带着体香,带着优雅,带着闲散,带着不沾世事尘烟的清洁和慧心。歌,短歌,牧歌,女人之歌。有着悠远、深长、恬淡、素洁的自由和放逸、勇敢和真实。这就是赵梦歌以其淡而雅、清而悠、净而纯的油画传递给我的气息,丝丝缕缕,沁人心脾。

(二)

不惟作品,赵梦歌的人生亦因为有梦而多几分波折和动荡,苦涩和辛酸。她是个有梦的画家,她也一直为自己的梦而辛勤制造着、耕耘着,虽然为此很多人觉得她不按规矩画。但赵梦歌是清醒的,因为她知道属于自己的梦只有自己才清楚,只有自己才能寻找得到。正因为有了这种坚持,在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和情感的动荡后,经历了观念、形式、技法等的多重实验后,赵梦歌的艺术感受得以沉淀,并渐渐聚积。梦从现实的一种理想化追求进而化为了她艺术的主线或者是母题。而她的作品也随着梦境的深入和内心的释放在今天多元化的油画创作中展现出迷人的芬芳和独到的韵致。

(三)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