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义的时间管理术(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1 19:44:03

点击下载

作者:(日)三木雄信 译者 千太阳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正义的时间管理术

孙正义的时间管理术试读:

前言

即使是拥有一切的孙正义也无法获得更多的时间

时间是人生最宝贵的资源。这是孙正义社长的人生信条。[1]

对于创建了软银集团,建立了市值10兆日元的企业帝国的孙社长来说,现在应该没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金钱、人脉、物质、信息……可以说,他拥有了所有他想拥有的东西。

2018年,孙社长以2兆300亿日元的个人资产继续登上福布斯排行榜,并荣膺日本首富。

如果孙社长愿意招兵买马的话,像曾经的谷歌精英尼科什·阿罗拉和德意志银行的骨干范昆仑这样的世界级经营大咖,他都可以收入麾下。

作为日本仅有的三大通信运营商之一,孙社长的企业拥有基础设施和设备等所有有形的资产,而他本人也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即刻和他进行了会谈,孙社长的人脉网可见一斑。

然而,几乎可以拥有一切的孙社长也有得不到的东西。

那就是时间。

即使是孙社长也不可能把一天延长到30小时或40小时。

因为,时间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

秘书的责任:让孙正义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在我25岁,也就是刚成为社长秘书的时候就被告知:“尽可能地让社长的时间得到高效利用,毫不浪费地规划社长每天的24小时是一个秘书的责任。”

因为金钱和人力都可以从别处调配,唯有时间不可增加。“如果你错误地使用了‘社长的时间’这个终极资源,那么就会给公司带来巨大的影响。请务必清楚这一点。”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就将孙社长这句话铭记于心。

遵从社长的告诫,我按照一秒都不浪费的原则安排他的日程,同时为工作做阶段汇总,为顺利完成日程表上的事项和工作任务而奔走。[2]

后来,我被任命为社长室室长以及以ADSL事业“Yahoo!BB”为首的数个项目的项目经理,可以说这是社长对我的时间管理方式的一种认可。

想要成为职场精英,必须掌握强大的时间管理术。这是我在软银工作时得到的最大收获。

在这本书里,我将把孙社长的时间管理术毫无保留地告诉大家。

仅仅依靠个人努力推动工作方法变革是不正确的

在目前工作方法变革的浪潮中,多数日本企业都倾向于探讨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率,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所谓的让个人通过努力提高工作和生产效率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我们要做的并不是依靠个人努力提高效率,而是以一个团队组织的形式对时间进行高效利用。

假如一个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加快了工作进度,但其他环节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或者部门内总是没完没了地开一些得不出什么结论的会议,那么其结果不是返工、浪费时间,就是无谓地等待,这样一来,个人的劳动时间会增加,而生产效率不会提高。

而换一种做法,如果我们提高一个组织的效率,强化时间管理,让个人认真地适应组织,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好的成果。

软银内部建立的正是上述第二种时间管理模式,自此,我们整个组织就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成长了起来。

在孙正义身边完成的众多项目

如上所述,我从25岁进入软银到33岁自立门户,一直在孙社长身边工作。我从一个拎包小弟,到就任室长,之后数次接受项目经理任命。稍微回顾一下,我参与的大型项目就有下面这么多。

● 成立微软的合资企业汽车门户网站“CAR POINT”。

● 和美国纳斯达克合作,成立了“纳斯达克日本”。

● 收购日本债券信用银行(现在的青空银行)。

● 成立高速网络ADSL项目“Yahoo!BB”。

不管哪一个项目,在当时都是史无前例、极具挑战的,其成功都来之不易。

在我任职的8年时间里,这样的项目在软银不断建立,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在我刚进入公司的时候,软银还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IT风投企业,仅仅经过数年时间,它就在通信行业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众所周知的大企业,并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

仅用36年就成为和丰田并肩的市值1兆日元的企业

在软银成立36周年的2017年3月,公司的纯利润已经达到了1兆日元,这和创业超过80年的丰田汽车公司的纯利润几乎持平。

不仅如此,丰田汽车公司从成立到纯利润达到市值1兆日元用了67年,读者们大致计算一下可以发现,软银的成长速度大约是丰田的2倍。

和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相比,软银的成长速度是其2倍;和一般企业相比,软银的成长速度应该是它们的5~10倍。

17年前,在一间破旧的办公室里,孙社长和包括我在内的4名员工还在为“Yahoo!BB”项目的推进而不断努力,想想那时候,再想想现在,真是令人感慨。

和其他经营者相比,孙社长的时间观念可以说是非常先进和新颖的,就好比大家都徒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只有孙社长是坐车去的。

当别人都在为“如何更快地走过去”而竞争时,如果出现了一个乘车的人,那么走路的人很难赢得胜利。孙社长率领的经营和管理团队拥有一种日本企业团队必不可少的品质,这种品质就是坚持不懈地和时间赛跑。“完成了很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结果能让企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起来,取得这样的成就和孙社长的领导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只是,想要依靠团队的力量实现孙社长的目标,那么周围人也必须跟上他的前进步伐。而作为一个秘书,或者说作为社长室室长,我接受了孙社长所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周以后就要召开纳斯达克日本的成立大会了,届时会有近2 000名风投企业家到达会场,各大媒体也会前来报道采访!”“呼叫中心预算太高,这期的成本削减3个亿!”

一般情况下,这些都是让人叫苦不迭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仅如此,孙社长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伴随着“最近的截止日期”。“只要工作做得好,多花点时间也没关系。”这句话在孙社长这里是不成立的。“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的成果。”这一向是孙社长的行为准则。

因此,我必须绞尽脑汁,在工作方法和日程安排上下功夫,完成孙社长交付的一项又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软银学到的时间管理术让我几乎实现了零加班

离开软银之后,我依然沿用在孙社长身边时掌握的时间管理术,它让我的事业快速发展起来。

现在我经营着一家集中培训英语口语的机构——TORAIZ。机构从2015年春天开始办学,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了盈利,教学中心也扩展到东京、神奈川、大阪等9个地方,学生人数达到了1 500多人,实现了规模化扩张。

同时,我的公司几乎实现了零加班——全中心每个月的平均加班时间是4小时。当然,作为经营者的我每天也是按时按点下班的。这都得益于我在孙社长身边学到的两个秘诀:以最快的速度获取最大的成果和提高整个团队的效率。

人人可借鉴的时间管理术

下面,我将详细讲述我是如何解决孙社长每次交代的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

我保证,只要大家将书中内容加以实践,那么不管是组织还是个人,都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果。“话虽如此,但你所说的应该是适合孙社长的高要求、高水平的时间管理术,一般人很难模仿吧。”读者朋友们可能会这样想。但是,你们的担心是多余的。毫无疑问,孙社长是个超级天才,但是解决这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人,往往是像我这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在刚刚进入公司的时候还经常被孙社长责骂,可见我绝对不是一个职场高手。也正是因为这样,我非常注重研究普通人的做事方法,后来真的研究出了与能力和经验无关、任何人都可以实践的时间管理术。

改变时间的使用方法就能改变人生“明明工作了很长时间,但是总也没有成效。”“每天都在加班,都没有时间陪家人和朋友。”“工作量太大了,再多时间都不够用。”“想为升职加薪充电,但工作太忙了,总也没有时间。”

有以上烦恼的人,请务必阅读本书。

本书介绍的时间管理术不仅能大幅提升你的工作效率,还会充实你的家庭生活、丰富你的兴趣爱好,增加你的学习时间。

通过本书,你可以摆脱每天被工作追着跑的日子,全面提升你的个人生活品质。

如果这本书能为你丰富人生助力,那么对我来说,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情了。[1].1兆=1万亿,1日元≈0.0640元人民币。[2].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一种新型的数据传输方式。——编者注

序章 孙氏时间管理术可以为人生助力

时间不能增加,但借助他人的力量可以生成时间。

何为孙氏时间管理术

孙正义在十几岁时制订的“人生50年规划”

孙社长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视“时间”资源的呢?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事件就是孙社长在十几岁时制订了“人生50年规划”。“二十几岁打出名气,三十几岁储备资金,四十几岁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五十几岁培养事业接班人,六十几岁退休。”

这样的人生规划居然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制订的,怎么样?非常令人震惊吧!但是,孙社长的确是按照这样的人生规划一步步走过来的。

他二十几岁时创办了软银,三十几岁时公开募股,四十几岁时参与ADSL事业竞争,五十几岁时收购了几家电信公司和手机公司,使公司成为一家通信公司。他让集团高级骨干阿罗拉就任公司副总经理,不正是按照50年规划为公司培养接班人吗?

至于将接力棒传给阿罗拉这件事,虽然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状况,进行得并不顺利,但孙社长在六十几岁的这几年里,应该也在为自己的隐退培养继承者吧。

那么从这份“人生50年规划”中,我们能学到什么呢?

那就是“成功人士都在按部就班地实现着自己的长期人生规划”。

如果没有长期目标,那么就不能进行短期的日程安排。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短期日程安排其实是按照长期目标倒推出来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只是一个劲儿地处理分配到眼前的工作,这种情况不能称之为日程管理。

倒推长期目标,制订一年计划

孙社长也是从“人生50年规划”倒推,以10年或者1年为单位制订阶段计划的。我在担任孙社长秘书的时候,孙社长有时会在岁末年初把我叫到家里一起制订当年的计划。

比如1999年新年,孙社长就在为现在被称作软银经营本质的“群战略”而制订当年的计划。

那年,孙社长41岁,按照他的人生规划,正处于“和别人竞争”的时期。

在2018年软银集团的决算说明会上,孙社长这样介绍群战略:“大家都说IT企业的发展30年为一个周期,而我想把软银打造成一个300年持续发展的企业集团,实现这一目标的办法就是‘群战略’。”

也就是说,在世界范围内,要在企业集团内部发展从通信到投资等各项事业,企业发展不能仅靠单一的个体,而要以“群”的形式多样化展开。这样的构想不是最近突然冒出来的,这是孙社长20年前制订当年计划时曾描述过的。

为了实现群战略,孙社长40岁到50岁的这10年间必须和其他人竞争,不断增加事业项目。将这个阶段目标进行倒推,具体推算出每年应该做什么。

那年在孙社长家里,他和我一边不停地讨论,一边制订出1999年的计划:与在美国上市的、市值超过3 000亿日元的IT企业合并;和世界银行合并,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投资。

这就是他在“人生50年规划”的基础上倒推制订出的年度计划。

有了目标,无论多高的山都能登顶

孙社长将这两件事并行实施。他不仅在美国成立了一家又一家合资企业,还在2000年2月与世界银行组织的国际金融公社进行合并,成立了公司。

20年后的今天,软银集团已经成为一个市值超过10兆日元的企业集团,它的发展和孙社长制订的“人生50年规划”以及为实现这一规划而制订的年度计划密切相关。

正因为制订了长期规划,所以才能制订出短期计划,才明白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才能更加明确地利用时间。

看看孙社长的行动,就能明白这一点。

在软银时,我多次被孙社长问到这个问题:“你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想做却没有做成大事吗?”

孙社长在纸上画了一座大山,然后在山下画了几个圈(见图0-1),说道:“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要攀登哪座山,所以不知道应该朝哪个方向去,一直在同一个地方转圈,终其一生。但是,只要能决定登哪座山,就可以制订一系列计划,比如‘登山走哪条路’‘需要哪些工具’等,最后,无论多高的山都能登顶!”

不制订计划,人生可能一事无成。孙社长不止一次这样教导我。唯有制订长期计划,短期的日程才能成型。图0-1 制订长期计划,短期日程才能成型

时间的利用形式有“投资”和“消费”之分

在孙社长身边,我明白了“长期目标”和“短期的时间利用方法”之间的关系。

其中一点令我受益匪浅,那就是时间的利用形式分为“投资”和“消费”。

所谓时间消费就是现有的时间利用形式虽然能提升幸福指数,但不能为将来的幸福助力,最终不能形成无形资产。比如,有人每天都[1]在上班途中上网,刷SNS,他觉得这样做是快乐的,这提高了他的幸福指数。

但是,做这样的事情不能增加他的资产,什么都不会给他留下。他只是当时会感到“啊,很开心嘛”,但这并不会提高他将来生活的幸福指数,这就是“消费”。

但有人上班途中练习英语听力。克服困意和疲倦学习英语可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所以他当时的幸福感会下降,但是,经过一番努力,他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切实提升。

如果能得到英语能力这样的无形资产,他也许可以找到一份高薪工作,也可能开拓海外人脉,可以将事业范围发展壮大。也就是说,他将来的幸福指数会得到很大提升,这就是“投资”。

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同样的时间用于“投资”和用于“消费”将大大影响人们未来的幸福指数。

拥有长期目标的人和对将来有所规划的人,不会消费眼前的时间。将时间用于投资,将来就能得到回报。很显然,孙社长将时间最大限度地用在了“投资”方面。

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文件夹、目录式的分类管理

我们不仅要关注日常的时间使用方式,还要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时间“消费”和“投资”的平衡。

人生在世,不仅在工作时需要好好利用时间,在学习、兴趣和家庭方面也要好好利用时间,两者都是提高人生幸福指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时间管理如同金钱投资,需要根据目的进行分配,进行文件夹、目录式的分类管理。

思考“在什么时候”“为了什么”“投入多少时间”时,应该采用将ROI最大化的时间利用方法。

ROI是Return on Investment 的缩写,是针对投资计算回报的指标,原本是金融界和投资界的术语。所谓“时间ROI”就是指投入相同的时间能产生多少效能,或者说投入同样的时间,哪种时间利用方法能够创造更好的成绩。

这是孙氏时间管理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考方法。关于时间ROI,我会在后面详细介绍,请大家先在脑海里留一个印象。

比如说一个人二十几岁时,在工作和学习上投入了更多时间,掌握了成为一个优秀商务人士的技术和能力,那么他就是在为将来的工作和事业投资;到了三十几岁或四十几岁有了家庭之后,他给家庭分配的时间就会增加;等到他快退休时,他花费在兴趣和交友上的时间就会增加。

一个人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对他的一生进行时间管理,并加以实践的话,他的人生品质将得到大幅提升。

就连如此敬业的孙社长也曾有一段时期早早地回家,增加夏休时间,和家人享受快乐的家庭生活;而在事关软银命运的ADSL开拓时期,他连睡觉时间都很少,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深夜。

越是会工作的人,越能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他们不仅能考虑到人生的整体平衡,还能将分类式管理术加以运用。

二十几岁时的投资会给四十几岁时的你带来巨大的好处

我二十多岁的时候认为“现在正是在工作上投资的时期”。

为了解决孙社长交代的任务,我经常加班到深夜,当时我就在想:“现在这些用以锻炼自己的时间,在将来一定会成为我的财富。”所以我拼命地工作。

当然,我不是推崇长时间工作,我认为应该避免毫无意义的加班。但是,如果本人想抓住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在“即使加班也愿意挑战”的基础上安排自己的时间,那么这应该就是有意义的时间投资。

当时的我通过处理大量工作确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那就是:“无论采取何种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只要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成果即可。”

这样的经历成了我的财富,在现在我所经营的公司内,员工几乎实现了零加班。我每天也按时按点下班,非常重视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

如此看来,我二十几岁时的投资给现在四十几岁的我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一年要有1 000个小时用于英语学习的投资

二十几岁时,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你也要将一定的时间投资在学习英语方面。

入职软银之后,作为孙社长的秘书,我经常需要同孙社长一起到海外出差或者同外国人交涉,这迫使我从一个英语“白痴”变成英语达人。

一开始,我决定每天花费3小时学习英语,一年投入1 000个小时,我每个工作日的早上7:30去英语学校上早课,通勤途中的2小时用来做英语发音的模仿练习。

这样,我的英语得到了质的飞跃,慢慢地,孙社长将跟海外企业或者合作公司的交涉任务交给了我。

现在,我以我学习英语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创办了英语学习机构TORAIZ,向那些和曾经的我一样渴望掌握英语的人提供服务。

这同样是我二十几岁时的投资,现在成了我的宝贵财富。

当然,三十几岁或者四十几岁的人也应该为将来进行投资。这个年龄段的人应该比年轻人有更加具体的事业理想,比如“着手开拓新的事业”或者“跳槽到外企,在国际公司大展身手”,等等。

总之,这个年龄段的人多处于管理岗位,是工作最忙的时期。正因为如此,如果不从长期目标开始倒推,安排投资自己的时间,任由繁忙的工作消耗了时间,那么很快就会迎来退休。

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人群,纵观自己的人生,做好时间的投资计划非常重要。

如图0-2所示,这里又与之前介绍的时间ROI的思考方法联系了起来。图0-2 时间ROI

以周为单位,合理分配时间

时间应该以周为单位进行分配。

如果规定一年要投入1 000小时进行英语学习,也就是说每周应该分配20小时。这样,每天必须分配3小时用于学习,然后按照这个时长进行日程安排就可以了。

我们可以按照这样的方式对用于工作、学习、兴趣、家庭等的时间进行分配,如果不把分配的时间确定下来,计划用于某一方面的时间会不知不觉被另外的事情占用,就很容易产生“这周太忙了,学习时间都不到1小时”的情况。

除此之外,像“周三晚上进行工作应酬”“周三以外的晚上陪家人一起吃晚饭”“每周六上午去健身房健身”这些用于工作、学习、兴趣和家庭的时间都应该以周为单位进行合理分配。

如果不按照目的分配时间,可能有人每天晚上都出去喝酒,一周都不能和家人一起吃一顿饭。

特别是工作以外的时间,如果不合理规划,等你意识到的时候它们往往都被日常通勤和加班占据了,你的时间管理夹里几乎100%都是工作了。

另外,为什么不是以10天为单位,也不是以2周为单位,而是以1周为单位来安排时间呢?那是因为人的管理容量最大只能到“7”。[2]“魔法数字7”法则显示,人类短期记忆的容量是7个左右;“管理跨度”理论也认为一个上司只能管理7个下属;认知心理学和管理学证明,人类很难同时处理超过7的数字。

时间管理也是如此,以7天为一个周期是最容易实践的。关于周量化和数字7的知识,我们会在第3章进行详细说明。

孙氏时间管理术的3大特色

重视时间资源的孙社长是如何进行日程安排和时间管理的呢?对此你一定非常好奇吧!孙社长的时间使用方式和一般的企业经营者有着很大的区别,其中以下3点最为典型。

不拘泥于固定计划孙社长的日程非常任性!

孙社长的日程会根据当时的情况随时改变。“好,我想到一个好主意,想听听相关人员的意见,去把负责财务的人叫过来!”“我要延长这个会议,把后面的安排全部取消!”

类似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孙社长经常更改自己的日程安排。这就“苦”了周围的人,作为社长行程管理负责人的我,每每遇到日程有变的情况,就要四处奔走,各方协调。

孙社长的日程安排很任性,这也是孙社长一个广为人知的特点。

当然,孙社长不拘泥于固定计划是有理由的,因为他知道,在有限的时间内按事务的重要程度确定先后顺序是达成目标最便捷的手段。

也就是说,要战略性应用时间。用他的话说就是“战略战略,就是把战斗省略掉”,其本质就是“能省则省”。比如在“人生50年规划”当中讲到的那样,在孙社长的时间管理术中,目标等于终极目标。

首先要明确某件事的截止日期,然后一直朝着终极目标前进。

请大家不要误会,这种前进并不是直线式的。确定目标之后,前进的路线和方法可以随机应变。这就是孙社长最强大的地方。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从一开始就知道一件事唯一的正确答案是不可能的。

当你开始攀登一座山的时候,你也许会想:“我找到了,这就是捷径。”但在登山过程中,你有可能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比如登山途中发生了山体滑坡,岩石和泥土阻挡了你前进的道路;可能你意外发现了一条地图上没有的道路……像这种意料之外的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在商业环境中,这种变化更是层出不穷。也就是说,对于一件事的选择、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它们时刻会发生变化。

即使是孙社长这样的天才经营管理者,也不可能洞穿未来。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一开始会做日程安排,但孙社长也会毫不犹豫地根据当时的情况改变日程,调整先后顺序,然后再思考什么事是必须做的,什么事是可以省略的。

这就是孙氏时间管理术和其他时间管理方法最大的不同。

集中注意力实现每一个里程碑式的目标“完成这件事情就能前进一大步。”

如果你遇见了这样的关键时机,一定要抓住。

孙社长的日程安排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是突发奇想、脑子一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为了达成最终目标,也就是大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一定有那种“只要完成这件事情就能前进一大步,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最终目标”的事件,这种里程碑式的事件,我们称之为“石之眼”。

孙社长平时非常注重解决这种里程碑式的事件,比如在将ADSL事业“Yahoo!BB”作为软银骨干业务培养的过程中,他就根据事业发展状况改变了要集中处理的关键事件。

在这一事业刚刚起步时,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网络体系。为[3]了加入ADSL事业,软银必须从NTT租赁光纤线路设备以及一些营业厅场地,因此,在事业发展初期,孙社长将精力集中在和NTT公司的交涉上。

网络体系形成后,孙社长又将精力改放在获得客户的营销活动上。

那段时间孙社长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和营销团队开会,接连在全日本开展销售活动,为增加客户使用量倾注了全部的精力。

服务开始后不久,客户使用人数突破100万人次,他又立刻将重点转移到了“品质管理”上。

因为客户增长大大超过了预想,公司的应对措施没有跟上,所以软银的呼叫中心接到了大量的询问和投诉。公司对申请流程进行了彻底的调整,集中精力提高呼叫中心的客户满意度,专注于让客户了解“Yahoo!BB”的服务不仅价格便宜,而且品质非常好。经过这一系列努力,用户对产品和公司的好评立马增加了。

就这样,半年中不停地改变精力的集中点,“Yahoo!BB”的事业得到了跨越性的发展,仅用4年时间,用户就突破了500万人。

一般的企业经营者恐怕会认为外部的交涉、经营战略、品质管理都非常重要,他们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但是,孙社长一旦确定了“石之眼”,就毫不犹豫地将时间只用在那一方面。

为了使时间的ROI最大化,他将时间集中在一个方面进行投资。这就是孙社长和其他经营者时间管理方法的不同之处。

通过“公开经营”的方式公布截止日期制定绝不动摇的最终目标。

软银经常被说成是“公开经营”。孙社长会召集媒体,高调地宣布公司的新项目,因为他想吸引世人的注意力。

但是,公开经营的真正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制造话题。“9月1日成立合资企业。”“从6月20日起开始接受‘Yahoo!BB’的预约。”

通过对外公开截止日期,营造一个无法拖延的氛围:既然经营者已经对外公开宣称,那么就绝对不能将日程推后。

因此,公司上下就会紧张起来,按照截止日倒推阶段目标的完成日期,一鼓作气地推进。这就是公开经营起到的另一大作用。

如果截止日期可以轻易改变,那么人们就会产生“大不了将新项目的发布时间推迟”的想法。

这样,达成最终目标的时间就会被不断延后。

设定一个不可动摇的截止日期,在整个过程中一边集中精力实现里程碑式的目标,一边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日程,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实现突破,这就是孙氏时间管理术的终极含义。

什么样的时间管理术真正有实用价值

如前所述,孙社长以“人生50年规划”为基准开始倒推,将他人生中每一阶段应该做的事都加以计划。那么,孙社长是如何将“长期目标”分割成具体的“短期日程安排”的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在孙社长身边时看到的孙氏时间管理术吧。

孙氏时间管理术·基本心得1

孙正义经常拿在手里的“课题列表”

孙社长在车里的时候,经常会看一样东西,那就是秘书帮他打印[4]的日程表,这张日程表来自Outlook,被打印在一张A4纸上,方便随身携带。

在多数情况下,我每天都会和社长同坐一辆车出去,如果没有打印稿,我注意到他手里拿着一些手写的东西。我不露声色地观察,发现那是一张手写的待办事项列表。比如“收购资金从哪里来”“下一次股东大会上启动新项目的筹备工作”“需要一个新的财务负责人”,等等。

如果给这份列表起个名字的话,应该叫它“课题列表”吧。孙社长在车中一边看着课题列表,一边给在公司的秘书打电话,然后发出类似这样的命令:“4月10日我要和A公司的某某社长见面,调整一下日程安排”“这周之内安排我和B公司的某某开会”等。

就这样,不一会儿时间,几个日程安排就确定了下来。

如前所述,孙社长在年初的时候会制订一年的计划,但是,在那个时间点上制订的也只是一个计划,并没有具体到每一个任务上去。可以说,这个课题列表就是计划和任务之间的黏合剂。

孙氏时间管理术·基本心得2

课题列表是“目的”,任务是“方法”

我想,有些人并不十分清楚课题和任务之间的区别。简单来说,课题就是“目的”,任务就是为了达成目的实行的“方法”。对于孙社长来说,既然当年的计划已经确定了,那么最终的目标也就明确了(见图0-3)。“和市值超3 000亿日元的美国IT公司成立合资企业”,这是一项计划,也是目标。

那么课题列表就是要把这种“为了达成目的应该做什么”中的“目的”写出来。

因此,课题列表上就写着“为公司的成立筹备资金”“招揽可以运营公司的人才”等内容。

进一步来讲,为了推动事业发展,有必要明确“何时、和谁、应该做什么”等“方法”。“5月12日上午10点要和投资银行的负责人见面。”“5月20日下午3点要和猎头见面。”图0-3 课题和任务的例子

将这样的“任务”安排进日程,我们就知道下一步的具体行动了。

我想大家也有过在年初的时候制订全年计划的经历。比如“今年一定要掌握英语口语”“对一直想做的新项目做出提案”,你不也曾经斗志满满地设定过自己的目标吗?但是,实际上,计划并没有实施,一年就过去了。追其原因,就是因为你没有把一年的“计划”落实到每天的“任务”当中去。

如果不把“计划任务化”,那么就不会有行动,没有行动自然也就一无所成。然而,把计划这种大框架立即分成一个个小任务是不可能的。所以,像孙社长那样将目的整理成课题列表是非常必要的。

孙氏时间管理术从制作课题列表开始,课题列表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孙氏时间管理术·基本心得3

时间管理=安排会议

孙社长几乎没有在他的办公室里待过,他的日程安排几乎被和他人会晤和参加会议填满了。孙社长一天开10个甚至20个会议也不稀奇。

对于孙社长来说,时间管理=安排会议。

正如我刚才说的那样,孙社长看了课题列表,认为“要想解决这个课题,那么最好和某人见一面”,就会立刻让秘书安排会面。

顺便说一下,如果想要和身在美国的高管确认某一件事情,他就会不分时差、不分日期,让我给对方打电话。

我知道这样很任性,但即使对方会抱怨,我也只会说“我转给社长”,然后马上把电话转给社长。

这当然不是狐假虎威,只是为了节省时间。

当课题还没有头绪、连孙社长自己都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儿的时候,社长室的人和经营战略担当就会被叫过去。

然后一场“碰壁”似的讨论就开始了。

孙社长会不断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我想这么办”“我想用这个方法做”等,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针对孙社长的想法不断给出自己的反馈。

孙社长扔过来的话就是“球”,我们的作用就是“挡”。

这样,在和他人谈话的过程中,可以用迄今为止没有意识到的角度看问题,很自然地拓展思路。即使我们给出的建议让他不满意,孙社长也会有所收获,那就是通过倾听和自己不同的意见,拓宽思路,得出新的体会。

在交谈的过程中,孙社长脑海中的课题会变得越来越明晰,然后会想到:“解决这个问题要和某人谈一谈。”

然后,孙社长就会发出类似这样的指令:“好,把会计给我叫来”“把财务负责人给我叫来”,等等。这样,公司内的成员聚集到一起,会议就开始了。

这就是软银的日常一景。

如果公司内部会议不能解决问题的话,他下次就会组织外部专家召开会议。

如果需要筹措资金的话,他就会把投资银行的负责人叫来;如果需要广告宣传的话,他就会把广告代理商的负责人叫来;如果需要了解最新科技的话,他就会招揽大学教授或者研究员等专家。

这样,孙社长不停地和能给他提供必要信息的人开会,然后把他们的意见写在白板上,再根据他们的意见决定要讨论的内容。

最终,他收集到了完备的信息,可以对外发表的高完成度的项目计划和企划方案就能被整理出来了。这样的情况在软银时有发生。

比起一个人闭门造车,借助他人的智慧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最好的答案。

因此,开会是推动高效工作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孙社长对此坚信不疑。

孙氏时间管理术·基本心得4

思考时间不要超过10秒“思考时间不要超过10秒!”这曾经是孙社长的口头禅。如果一个人考虑了10秒还不知道怎么办,那花费再多的时间也得不出答案。遇到这种情况就去和别人讨论,听听别人的意见。这就是孙社长这句话的真实含义。

没有比一个人烦恼更浪费时间的事情了。

只要绞尽脑汁就能想出好主意,就能下定决心做出艰难的决定,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此,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就赶快借助他人的智慧和信息。这是孙社长的座右铭。

对于孙社长来说,所谓工作就是10秒以内可以做出判断的事项的集合体,而会议就是搜集做判断的资料和决定态度的场合。因此,在软银的会议上,“正在讨论中”这样的语句是不允许出现的(见图0-4)。

如果你在会议过程中说出了这样的话,那么以后开会就没你什么事了。

孙社长为了在10秒内当场做出判断才开会,你却说“我们要把这件事带回去探讨一下”,也就是说,要等到下一次会议这件事才能做出决定。对于如此重视时间的孙社长来说,肯定是不能容忍的。

自己思考不要超过10秒,然后,也不能让别人考虑超过10秒。这是孙社长时间管理术的硬性要求。图0-4 孙正义会议铁则

孙氏时间管理术·基本心得5

优先顺序可以不断变换

为了更有效地使用时间,按先后顺序工作是做事的基本原则。但是,如前所述,孙社长会不停地改变事情的优先顺序。

在开会的过程中,如果孙社长认为当下议题的重要性比想象得要高,那么他就会延长开会的时间。随之而来,就会发布“把后面的安排全部取消”的指令。

当然,事务取消后,向相关人员道歉就是作为秘书的我的工作,而不断调整事项的优先级确实是孙社长作为一个经营者应该做的。

改变既定的安排有时候会给周围带来麻烦,但是,正因为有着明确的最终目标和课题,孙社长才能当场做出判断和取舍,知道为了达成目标应该做出什么反应。

在商场,各种情况瞬息万变。另外,即使之前做好了各种计划,有时也不能按照计划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这种情况下,不断调整优先顺序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到40年的时间里,软银成为年销售额超过8兆日元的大型企业,原因是它能及时顺应时代变化,在商场上先发制人。

但是,像当天取消和客人的预约这样的事情,估计一般的商务人士都做不到。

重新审视工作的先后顺序,有意识地思考“现在真正应该做的是什么”,难道不是谁都应该学习的事情吗?

孙氏时间管理术·基本心得6

召开定期例会

这件事现在想来可能有些不可思议,但是“Yahoo!BB”项目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连续几天从晚上10点一直开会直到夜里2点。当时,我们对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会议也开得非常有效率。

孙社长根据工作的重要程度,多数情况下会安排一些紧急的会议和商谈,但是,他也很重视每周在软银举行的定期例会。“A项目的定期例会在周一下午5点开始”“B项目的定期例会定在每周二上午10点”,这样每周在固定的日期开会,每次出席的成员也基本固定。重视定期例会的理由之一是这样能减轻会议调整的成本。

为了在会议上做出决策,需要事先做好“信息”和“权限”的收集,要不然好不容易开了会,却发生“这件事没有销售部的顾客数据没法判断”“那件事没有法务部门的允许不能进行”等情况,那开会完全就是在浪费时间。

因此,“谁参加会议”显得非常重要。话虽如此,每次开会前确定决策人以及做好日程调整,是非常费精力和时间的。

如果将和案件A有关的信息准备好,规定相关人员每周一下午5点参加定期例会,会议的调整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

如果事先知道每周的会议时间,就没有理由说“我那个时间约了人见面,不能参加”了。

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召开会议,个人的时间管理也会变得简单起来。正如我们在前面说过的那样,时间分配和日程安排以周为单位进行,这样是最合理的。

如果能在每周的会议上决定下次会议之前谁需要做什么,那么也有利于各个责任人将自己的任务加入日程安排。

如果每两周或每三周开一次会,有的人就会想“离下一次会议还有一段时间,后面再做就行了”,这样很容易造成任务一直被拖延。在往后拖延的过程中,事情就会被遗忘,很容易到下一次会议时,该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

所以说,为了组织能迅速得出决议,个人能提高工作效率,每周一次的定期例会是必不可少的。

手机、电脑、笔记本应该这样用

手机、电脑、笔记本应该这样用1

用手机进行时间管理存在弊端

毫无疑问,孙社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经营者之一。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满世界到处飞的场景,孙社长有时候从早上到深夜一直待在办公室开会,有时候一天站着开十场会。

作为秘书,我的工作就是一秒都不能浪费地帮社长安排好日程,因此,我尝试了各类时间管理工具。

之后,我得出一个有力的结论:不应该用手机进行日程管理和时间管理。手机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不能作为主要工具。

原因是用手机进行时间管理,不能一眼看到一周的时间管理分类。我之前说过,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这种分门别类的时间管理形式适用的时间范围是一周。

也就是说,应该使用日程管理本这种以周为单位进行时间分配的、比较好把握的工具。现在手机上有日历及其他可以进行日程管理的应用软件,但是,因为手机界面很小,很难一眼看完一周全部的日程安排。

打开手机里的日历,你可以查看每天的安排,但是手机无法将七天的日程显示在一个画面里。这就是手机在日程管理和时间管理方面的弱点。

手机、电脑、笔记本应该这样用2

笔记本和电脑中的内容可以快速直观地进入脑海

因此我建议,日常管理还是要用纸质的笔记本或者电脑。那是因为,纸质笔记本和电脑的画面比手机屏幕大,一周的安排可以一览无余。如果用纸质笔记本,最好用那种垂直形式的。这种形式的笔记本一般左右两页一起用,横轴是一周的行程,纵轴是一天的日程。沿着纵轴可以敲定一天的日程,这样就能很明确地看到自己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

而且,只要一打开,就可以一下子看到一周的行程,比如“这周有三次聚会”“因为突然有时间,周四要加班”等。

像这样,通过观察一周的时间安排,有意识地进行时间分配,才有可能做出类似“拒绝一个聚会吧”“和A的商谈提前的话就能按时完成任务了,试着调整一下日程安排吧”这样的改善策略。

使用电脑进行管理也是一样,用类似垂直式笔记本的界面,就可以将一天的日程及7天的行程安排一览无余。

我自己主要使用微软的云服务“Office 365”。预定表上有以天为单位、以周为单位和以月为单位,可以任意切换,非常方便。谷歌日历和Outlook也可以。

如果按照“工作”“兴趣”“学习”“家庭”等利用时间的目的进行分类,更能提升阅览体验,只要打开页面就能清楚掌握自己的时间利用方式。

时间管理很重要的一项就是一边看一周的日程安排,一边对框架内的时间分配进行控制。

如果只看今明两天的日程安排,时间被眼前的工作和杂事占据,那么就没有精力再做别的事情了。“等意识到时间被杂事占据,已经加班一周了。”为了不陷入这样竭泽而渔的状态,我们应该使用可以管理一周时间的工具。

手机、电脑、笔记本应该这样用3

利用日程管理应用程序共享信息

我之所以将Office 365 作为主要的时间管理工具,是因为它可以将日程管理在公司内部共享。如果使用预定表的共享功能,员工的日程就可以实时共享。“A周二下午3点以后有一小时的空闲时间,让他帮忙准备展示用的资料吧。”

这样可以将整个团队的空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

Office 365还有预约会议的功能,选择需要出席的人员,然后给他们发送消息即可。点击“接受”“拒绝”按钮还能对会议进行调整。另外,Office 365的预约会议室功能以及场地安排功能也很方便。

我们还可以在手机上使用Office 365进行阅览和操作,不过手机操作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在公司以外的地方,如果我们需要对日程进行共享和变更,把手机作为一个临时工具是可以的,其余情况下还是建议用电脑进行时间管理,这是硬性要求。

在一般的公司内部,使用谷歌日历进行日程共享的人不是也多了起来吗?

现在公司所追求的“工作方法的改进”其实是对组织和个人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时代的浪潮让一起工作的人依靠工具共享日程,更好地展开协作。

手机、电脑、笔记本应该这样用4

数码时代,人们才认识到古老东西的好处

前面我说过,推荐使用纸质的笔记本和电脑进行日程管理。

那么问题来了,笔记本和电脑这两种日程管理工具,哪一种比较好呢?两种都在用的人多吗?比如在公司里使用谷歌日历和Outlook,平时随身携带纸质的笔记本。

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很多情况下,两种一起使用,很容易在电脑上记下来,却在笔记本上忘记了写。

那到底怎么操作才最有效呢?

从结论上讲,同时使用两种工具的人应该把纸质笔记本作为“老板”,然后,把电脑作为“老板”的帮手。

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使用笔记本的人,出门在外也使用纸质笔记本进行日程管理。确认行程的时候打开笔记本,接到电话或者邮件,追加或变更行程的时候,也同样会在笔记本上填写。因此,最好把可以实时更新信息的纸质笔记本作为主工具,将谷歌日历和Outlook仅作为和公司内部连接的纽带。

手机、电脑、笔记本应该这样用5

把一切数字化会非常便利

现在数码技术非常发达,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想,把一切都数字化可能会非常便利。但是,在“信息的整体阅览”这方面,可能还是老物件——纸质笔记本更加有价值。

使用纸质笔记本,不仅可以纵览某一周的日程安排,就算随便翻一翻也能一下子清楚地看到几周甚至几个月的安排。

把这个工具活用在孙氏时间管理术中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情。

如果能看到整体安排,我们就可以一边看着手上的课题列表和笔记本,一边落实我们应该做的任务了。“5月要去海外出差,那么最好在4月把客户的名单整理出来。倒推一下,最好下周就和经营企划部门开第一次部门会议。”像这样,从最近的安排着眼,未来的日程就能一下子掌握。也就是说,课题列表和纸质的笔记本的亲和性非常高。

现在想来,孙社长携带的Outlook日程打印版,其实替代的就是纸质笔记本。

孙社长的课题列表也是手写在纸上的。即使是IT行业的达人,孙社长也认可纸质笔记本这种老物件的价值,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它。

课题列表+纸质笔记本,这是孙社长时间管理术的最强组合。

手机、电脑、笔记本应该这样用6

课题列表的关键不在于写而在于携带

课题列表没有必要拘泥于书写格式和体裁,把头脑中还未成形的问题以可视化的形式写出来,这是最大的目的,所以记笔记时简写或者潦草书写都没关系。

顺便提一下,孙社长用非常小巧可爱的字体书写课题列表。

我现在一直在借鉴孙社长的方式写课题列表,但不是手写,是使用Word文档打印出来。

其实你也可以使用手机的便笺功能,总之,不必拘泥于形式。比起形式,更重要的是平时随身携带课题列表,有时间就反复阅读,那么应该完成的任务就会不断得到落实,你的课题就不会只流于纸上,它们会在你的行动下尽快得到解决。

如图0-5所示,孙社长也会经常看课题列表,特别是在坐车的时候,他一定会打开课题列表,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而且,他还会随时拿出电话,给秘书发布开会的指令,不断完善他的日程安排。

很多人的计划最终未能实施,而孙社长却能不断达成更高远的目标,不能不说这和他平时将课题列表拿在手里密切相关。图0-5 孙正义平时利用车里的时间确认课题列表

使软银快速发展的“时间生成术”

孙氏时间生成术1

借助他人的力量=购买时间

我说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时间是平等的,都是一天24小时,就连孙社长也不能从别的地方弄来额外的时间。

但是,说实话,孙社长可以通过某种方法实质性地购买时间,那就是企业并购。

软银是一边收购各类型的公司一边快速成长起来的。它先后收购了日本电信、沃达丰日本法人公司、美国Sprint公司等,最后还收购了半导体设计大公司ARM公司。世界上97%的手机都使用ARM公司设计的芯片,ARM是一家在行业内占有压倒性市场份额优势的公司。

为什么企业并购可以购买时间呢?因为取得成功需要花费时间,而收购公司可以通过商业并购将这部分时间省去。

软银通过收购日本电信公司,拥有了500万的固定电话用户、通信界优秀人才以及经营之道,甚至还拥有了一个固定电话公司应该有的安心和信任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接着通过收购沃达丰日本法人公司,软银还参与了手机事业,这是通信行业最高的壁垒之一。这一切如果从头开始建立,在规则众多的日本,不知道要花多少时间。

但是,如果收购已经取得成功的通信公司,就可以大大节省进入这个行业所需的时间。

拥有了原来公司的人才和经营方法,所以大大节省了一个新入行公司步入正轨的时间。也就是说,企业并购购买了其他公司在通往成功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软银能在创业不到35年的时间里成长为一个可以和创业80年的丰田汽车公司营业利润匹敌的企业,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此。

我们无法增加固有的时间,但是,如果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我们就可以生成时间,这是孙社长的考量。正因为孙社长清楚地知道时间的重要性,才把企业并购作为最有效率的时间生成方法加以实践。

孙氏时间生成术2

借鉴成功案例,节省自己的时间

你可能会想,虽然孙社长可以通过企业并购购买时间,但这样的方法一般人难以模仿吧。但是,有一种方法可以不花钱购买他人的时间,那就是借鉴他人的成功案例。

你的公司里肯定有销售业绩好的部门,你可能也听过有工厂大幅削减了成本的例子。将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公司内部分享,对其他部门员工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

这样,你就不必经历不断出错还找不到成功方法的阶段,一下子就能达成目标。

软银创业初期就在公司内部成立了一个分享成功案例的部门。从跨入通信事业以来,软银专门细分出一个业绩管理部门,它们每天把成果以数字表格的形式做出来。它们被称为“千次击打”部门。因为孙社长会一边看着结果一边对部门员工进行提问,就像打棒球时一个个飞过来的球一样。

因为每个团队的顾客获得率和获得成本已经非常明显,所以谁取得了什么样的成果一眼就能看清楚。于是,孙社长下达了这样的命令:“那个团队的做法不是很好嘛?那大家都模仿!”这样,成功案例马上就能在公司内部共享。在此之前一直自己摸索但没有成果的员工,通过这次共享也能取得飞跃性成果。

这样就省去了一个团队或者个人在成功道路上所花费的时间。

借鉴他人花时间得到的智慧和信息,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时间生成术。日本人有一种强烈的认知,认为模仿他人是歪门邪道。但是,孙社长不拘小节,他认为商场上出成绩更重要,因为不出成绩就会完蛋。

一心想赢的孙社长会毫不犹豫地借用他人的智慧和方法,让我们也不断模仿和借鉴他人的成功案例吧。

孙氏时间生成术3

做事不返工是高效工作的关键

在软银,有一点是不允许发生的,那就是返工。经手的工作一旦需要重做,或者发生二次返工,就只能浪费时间。

公司全体员工杜绝返工现象,更有效率地工作,将工作分阶段一次性推进,是软银的要求。

比如,软银要在美国设立合资企业的时候,孙社长宣称:“我们要在5月10日向媒体公开我们要设立合资企业!”

那么大家就得从那天开始倒推,负责人会把和案件相关的人员召集起来,宣布项目开始,然后给整个团队设定截止日期,分配好每个人的任务,大家都会被调动起来。

如果在项目最开始的时候就确定了整个项目的阶段目标或者里程碑,那么之后每个人都会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情,最终目标也就能顺利达成。

这么做都是为了防止出现以下情况:已经和美国的公司谈好了公司成立的条件,中途却因为法务部门的工作没有完成而不得不从头开始。

重要的不是个人努力、个人日程管理和提高个人的工作效率,而是以一个团队、一个组织的形式进行阶段性安排。

一项工作要进行返工,多数情况下不是因为个人工作能力或者方法。

自己明明遵守了时间,但是前后环节的负责人却说:“对不起,我忘记这件事了,你能不能再确认一下?”本人不论如何高效率地工作,结果还是要返工。

软银如此快速的发展,靠的不是个人的努力和能力,而是“以团队的形式高效率工作”这种根深蒂固的组织意识。

孙氏时间生成术4[5]

通过高速PDCA,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

所谓“高速PDCA”,就是指软银正在实践的有效利用时间的组织形式。

软银正在实践的高速PDCA和一般的PDCA不一样。多数公司都会把时间花费在计划上,它们大量收集情报,分析数据,做出“这样做成功率最高”的判断,然后实施该计划。但是在瞬息万变的今天,到底能不能成功,不实践是无法知道结果的。无论事先分析得有多完美,都只是纸上谈兵。而且,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市场和客户的动向是时刻变化的。

也许在你花时间完善计划的时候,突然有海外企业闯进来独占了的市场;也许你开发了好几年的产品发售之后才发现消费者的喜好早就发生了变化,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如果事情真的变成这样,那花费在制订计划上的时间全被浪费了。

而软银的高速PDCA的特点是这样的。

● 想到的计划尽量全部实施。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