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连环画入门学习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05:12:05

点击下载

作者:张小春,赵永才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漫画连环画入门学习指南

漫画连环画入门学习指南试读:

上篇 漫画

第一章 中、日、美漫画简史

漫画早期流行于欧洲的杂志封面,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进步,漫画也得到了发展,并逐步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

漫画是很具寓意的绘画,是一种能以幽默的方式打动人们心灵的不拘一格的绘画形式,其构思带有画家浓厚的主观意向,它的表意性质和艺术造型与其他绘画不尽相同,有讽刺意味。它可以随意取材,一般篇幅短小,通过比喻、夸大、写实、假借等诸多手法来表现其寓意。随着社会的进步,漫画对社会影响更加深远,社会对漫画的需要以及漫画创作上的变化也会日益增多。

第一节 中国漫画发展史

我国绘画的源起,三代以前因记载不详,已不可一一稽考。求诸史实,有可得而述者,当肇创于虞舜时期。史载有巢氏创木器、图轮环,伏羲氏观星象鸟兽之迹而画八卦,是殆我国绘画之发端。迨仓颉出,观魁星曲轴之势,察龟文山川之迹,随体诘诎而制象形文字,我国绘画的雏形已具。由是日渐发展,迄今四千余年历史,绘画于艺术中蔚成大国,影响世界颇远。

而漫画在我国,不足百年历史。最早推至清朝末年,陈师曾氏在上海刊行的《太平洋报》上有即兴随意之作,小形、着墨俭省而意趣颇浓。惜其战火频仍,尘封烟袭,刊物散失,难窥全貌,只是鲁迅、郑振铎氏所辑《北京笺谱》内,搜集陈氏类似漫画之作,尚能一睹初期漫画之余韵。

到了20世纪20年代中期,更准确地说到了1925年,丰子恺有画刊载于《文学周报》,编者特称之为“漫画”,漫画之名始见于大众。自此及今,我国漫画后来居上,备极绚料,如奇花异葩,毕呈瑶苑,蔚为大观。漫画家们以创造性的精神、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艺术造诣,发展光大了漫画这门绘画艺术,尤其是漫画更多地贴近和反映现实,使得漫画作品显示出人间相和世间相,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揭露和讽刺了旧中国的腐败和黑暗,反映了民族争取解放的画卷,宣传了民主思想和时代风貌,抒发了个性的艺术品位,这样使得漫画成为我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在我国近现代绘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港台地区的漫画反映了我国漫画发展的最高水平。

一、香港漫画发展概况

我国香港的漫画在清末已有记载。早期的漫画,多以单格或近似插图的方式出现,内容大都取材于现实生活,或者是时事讽刺画,与今天的连环漫画大不相同。清末年间,广东南海人何剑士被认为是香港漫画的拓荒者。当时,他在上海及香港各大报章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漫画。题材都是嘲讽朝廷腐败。其实在当时还有一位漫画先驱、广州画家郑磊泉,两人曾是当时香港漫坛的巨人。但随着两个人的逝世,香港的漫画出现了难以支撑的局面。

1934年,出现了广州的李凡夫、林檎、潘醉生等著名的漫画家。伴随着《漫画周刊》发行,香港漫画日益蓬勃。20世纪40年代初,因为抗日战争爆发,局势紧张,上海的叶浅予、张正宇避难来港,成立了著名的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全国漫画作家协会香港分会主办了“现代中国漫画展”,画展以抗战为主题,参展的都是中国一流漫画家,总共30多位,掀起了香港漫画有史以来第一个高峰,这也是香港第一次漫画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部分漫画家先后返回内地,香港漫画又沉寂了一段时间,到1959年,随着著名漫画家的出现再度掀起香港漫画界的第二个高峰。直到1967年之后,受外国漫画的影响,日本动画片在香港无线电视推出,如《铁臂阿童木》、《绿水英雄》和《柔道小金刚》,使香港漫画业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变革。

此时,黄玉郎、上官小宝等青年漫画家受到不少冲击和影响,纷纷仿效、投入新型连环漫画创作,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出版上也形成自己的模式,由于他们共同与坚持不懈的努力,带动和影响了整个香港漫画界和漫画出版业。到了20世纪70年代,受带有电影感和分镜头式武打技艺的漫画及社会写实连环漫画的影响,香港漫画业受了不小的冲击。

随着读者对漫画质量和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少数漫画家确实忙不过来,因而需要配置助手,通过大家合作来完成一篇作品,出现了工厂式的漫画制作。虽然这种分工制作会淹没个人风格,却增加了经济效益。最成功的典型是漫画家黄玉郎成功地将一个手工业式的创作室发展成为上市集团企业。他培育出新一代漫画接班人,为香港的漫画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台湾漫画发展概况

台湾漫画早在20世纪初日本统治的时代即发行过《台湾泼克》期刊,如同时期的台湾文学一样,受到皇民文化的影响。大约于20世纪1230年代初期成名的漫画家,包括陈定国、王朝基、陈光熙、许丙丁等,虽在日本统治下,其创作的本土意识浓烈,富有道地的地方色彩。根据洪德麟的说法:1954年创作《鸡笼生漫画集》的漫画家陈炳煌为台湾第一个出书的漫画家。根据李阐的说法,台湾漫画史初分为:

1.1945—1949年的萌芽期

陈炳煌及出版《新新》月刊的新高漫画集团成员的四大编辑陈家鹏、王花、叶宏甲、洪晁明及陈定国、梁梓义、华王儿等漫画专栏的作家可称为台湾本土的第一代漫画家。此时期的代表作有漫画家王朝宗创作的《水浒传》为台湾光复后第一本连环漫画单行本。1949年经历“二二八事件”后,台湾漫画陷入了一片沉寂。

2.1946—1960年的兴盛期

随着漫画家如梁又铭、梁中铭等的迁台,带来了各类丰富的漫画,也开启了两岸漫画交流的先河。《中央日报》、《新生报》、《日日新报》于此一时期在各版面提供了为数众多的时事评论漫画:政治漫画家朱啸秋、陆庆祥、友心、亚文、斌人、马得的画作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张有为的四格单元《刘郎奋斗史》是自传式的题材;廖未林的《咪咪先生传》、牛哥的《牛小妹》、陈弓的《阿华》则为当时儿童漫画的代表作。陈海虹的《小侠龙卷风》、叶宏甲的《诸葛四郎》、陈定国的《吕四娘》、刘兴钦的《阿三哥》和《大嬏婆》等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缔造了空前绝后的漫画黄金时代。这一时代后期孕育出的漫画家林文义、洪义男、许淞山、游龙辉、杨进士等持续推动了儿童漫画的创作。

3.1961—1981年的衰颓期

由于1952年《中央日报》、《新生报》两报的漫书版相继停刊,转载外国漫画的风气取代了本土的评论漫画,虽然为台湾漫画引进了国际观,不过也间接影响了本土漫画发表的创作园地。另外,“国立”编译馆于1963年制定的漫画审查制度最为前辈漫画家诟病,对于日本漫画的盗版及媚俗的文化移植,甚至对文化教育的影响,至今皆为优质漫画的最大隐忧。

4.1974—1982年的转型期

此一阶段的主要特色在于漫画推广活动的举办及国际漫画文化的交流,前者以台北市新闻处于1974年举办的中国当代漫画展为例,参与的漫画家多达89人且观赏民众达15万人次。此一时期的漫画期刊如《漫画剧场》、《皇冠漫画周刊》、《欢乐漫画半月刊》、《汉堡漫画》、《漫画捷豹》都以专栏或连环漫画的形式为本土漫画家提供非常多的发表园地。此一时期发表儿童漫画的漫画家如邱若山、邱若龙、孙家裕、敖幼祥、麦仁杰、洪德麟、刘兴钦、郑雅铃、刘宗铭、王金选、王平等皆已崭露头角。

5.1983年至今的成熟期

此一时期的主要特色包括漫画的多元化与连环漫画的流行、漫画理论的研究、漫画人才的培训与奖励及国际观,而于1998年成立的台北市立图书馆则首开了公共图书馆以漫画为馆藏特色的先河。

第二节 日本漫画发展史

日本是个漫画大国,目前漫画杂志及单行本的发行量已占杂志和图书发行总量的45%,漫画的读者层从幼儿直到四五十岁的成年人,漫画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有科幻、探险、政治、经济、奇闻逸事、恋爱、体育、历史、科学、宗教、幽默等。

早在12世纪人们就用淡淡的着色来描绘拟人(神)化的鸟兽的“鸟戏画”,这是当时经常见到的绘画形式。现代的日本漫画包含了很多日本传统绘画如禅宗派的传道启示图、流行的幽默画、描绘稀奇古怪事情的版画。一直到了19世纪才出现了描绘社会动荡和自然变故的漫画。1862年,出现了欧洲式的讽刺漫画。1877年,出版了《团团珍闻》,里面使用了许多气泡式的对话框和欧洲技法。20世纪20年代以后,很多日本漫画家受到了美国漫画风格的影响,漫画得到了快速发展。

一、日本的漫画先驱

日本漫画界一直把12世纪的鸟羽僧正觉犹(1053—1140)当做祖师爷,他所画《鸟兽戏画》被日本政府列为四大国宝绘卷。12世纪,绘卷戏画流行,《信贵山缘起》、《地狱草纸》、《饿鬼草纸》、《病草纸》、《天狗草纸》、《绘师草纸》之类的作品形成日本独特的绘画风格。室町时代《福富草纸》、《百鬼夜行图》等杰作就是当时流行的创作。

17世纪江户时代初期,京都、大阪的绘师画了一些身材修长的鸟羽绘,成功地造就了时代的风格,引领下一波浮世绘的画风。“鸟羽绘”以鸟羽僧正的名字为头衔,可见承袭祖师爷的目的。

1760年,日本伟大的浮世绘大师葛饰北斋诞生,他的《北斋漫画》闻名世界。一般印象中,他是“漫画”一词用在画作上的第一人。事实上在1769年,风俗画名家英一蝶出版的《漫画图考群蝶画英》一书,早有“漫画”一词。之后,北尾政演在《四时交加》绘本上的序文又提到“漫画”一词。

1814年春,《北斋漫画》刊行,带动流行,从1817年至1859年,出过不少笔意活泼的滑稽画谱,如《漫画百女》、《光琳漫画》、《滑稽漫画》、《北云漫画》、《漫画独稽古》、《北溪漫画》、《丰国漫画图绘》等作品。《北斋漫画》全书15卷,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绘画百科,作者葛饰北斋(1760—1849)一生多彩多姿,他曾在护国寺庭院120叠敷的纸上画了一个大达摩,在一粒米上画两只小麻雀,因此轰动江户。

除了《北斋漫画》之外,《北斋狂画》、《绘本两笔》、《戴斗画谱》、《北斋画式》、《北斋画镜》、《一笔画谱》等绘谱琳琅满目。除了在浮世绘作品上成绩十分辉煌,葛饰北斋在插画方面也有不少杰作。岩崎书店将其著作整理成三套《北斋漫画》(三卷)、《北斋的绘手本》(五卷)、《北斋的绘本插绘》(三卷)。每卷都超过300页,这并不包括他那些浮世绘及杂作。《浮世绘》另成一系的出版,全集五册的《北斋美术馆》豪华版由集英社出刊。岩崎书店另外分门别类出刊了《北斋工艺图案帖》、《葛饰北斋女人素描》等极多的单行本。

二、西风东渐时期的日本漫画

1861年,英国漫画家查尔斯·华格曼(CharlesWirgrman)来到日本任《伦敦图画新闻》特派员,翌年,他办了一份十来页、名为《日本笨拙》的漫画志,发行量200份,主要是给旅日的外国人看的。这本以时事漫画、风俗漫画为主要内容的创作,用木版美浓纸印刷。这份刊物对日本漫画界产生很大的冲击,华格曼收了极多的徒弟,并和一位日本女性结婚。

1882年,法国人乔鲁吉·毕戈(GeorgeFernandBigot)来到日本,他也是漫画家,于旅日期间出版了3册以日本为主题的铜版画集。1885年,执笔《团团珍闻》,1887年,《TOBAE》讽刺画集及杂志刊行。

华格曼和毕戈对于日本漫画的革新有很大的贡献,新生代漫画家莫不受其影响,尤其是其后的讽刺画界极为活跃的小林清亲、北泽乐天。小林清亲活跃于《团团珍闻》、《劳动世界》等刊物;《团团珍闻》由野村文夫创办,于1877年登场,在1895年出刊到1000号,封面由小林清亲的弟子田口米绘图,是日本最长寿的评论漫画志。

三、明治维新时期的漫画新貌

到1900年,《滑稽新闻》、《东京泼克》、《时事漫画》、《大阪滑稽新闻》纷纷创刊。西洋漫画的批判式口吻、幽默感以及造型成了时尚。从明治时代至大正时代一直热闹非凡,杂志也多得不胜枚举。有的杂志横跨两个时代,名家不少,光是《东京泼克》就有4次兴盛期。

日本现代漫画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治时期(1870—1911)。在此基础上确立日本现代漫画的是北泽乐天。1906年,北泽创办了日本第一份漫画刊物《东京小精灵》,以后又创办了《东天小精灵》、《家庭小精灵》,可算是日本现代漫画的鼻祖。

大正时期(1912—1925)具有代表性的漫画大师冈本一平赋予漫画文学的内容,是故事漫画的先驱者。冈本一平在大正时代一举成名,以他为中心的十人漫画家于1912年成立了东京漫画会,并于1915年举办第一次漫画展,以后一年均有两次的展出,最后一次在1923年。大正时代在他们的主导下,更为活泼了。冈本一平在这时期也介绍了很多欧美漫画作品,1914年,他出版了《探访画趣》一书。

四、幽默漫画兴起

1923年,漫画大师麻生丰的幽默长篇漫画《满不在乎的爸爸》在《报知新闻》上刊出后大为轰动,这部作品鼓舞了东京大地震劫后余生的人们,获得极大的成功,从此幽默漫画大量在报端出现。

麻生丰是日本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高产画家,1933年,经济危机在日本达到顶峰,他在《朝日新闻》上开始连载《平庸之辈》,反映了当时失业这一严重的社会问题。1921年,足立源一郎出刊了《罗欧米耶传》。1923年,美国漫画《亲爷教育》在《朝日俱乐部》上登场。1924年,新任《读卖新闻》社长的正力松太郎,为了适应新市场需要而重视漫画,特别新设了漫画部,网罗了麻生丰、下川凹天、实户左行、堤寒三、柳濑正梦等人入社,同年10月,在星期天出版了四页彩色的附录。昭和初年,漫画就在这种背景下人气达到顶点,连载漫画很受欢迎,讲谈社《王样》杂志甚至卖出100万本。

昭和初期,风花雪月派和无产者派是主要漫画流派,前者以画摩登女郎的田中比左良、小野佐世男为旗手,后者以柳濑正梦为先锋。随后流行的是昭和十年(1926—1936)大放异彩的少年漫画,田河水泡的《黑流浪汉》、岛田启三的《阿吉历险记》吸引了全国的少年。横山隆一的《健少爷》、《小阿福》受到了包括成年人在内的普遍喜爱。

这一时期是漫画变革的时代,漫画家纷纷成立团体。如昭和七年(1932)以《漫画人》的执笔画家近藤日出造、杉浦幸雄、横山隆一等20人为主建立了新漫画派集团,后来又有多人加入。这个集团一直延续至今,另外还有童心漫画团、新漫画家协会、日本漫画奉公会、三光漫画工作室、新秀漫画集团等组织,漫画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1930年,《读卖周日漫画》上登载了实户左行的《飞速太郎》。实户左行在美国学习过,他将日本传统绘画方式中所缺少的外国技巧吸收进来并加以运用,使日本漫画呈现出新的面貌。手冢治虫的画风受过他的影响。

1931年,田河水泡的《野狗二等兵》在《少年俱乐部》开始连载,人缘之沸腾无人能出其右。这部作品从1931年开始连载,长达10年之久。讲的是一只四处流浪的狗参加了“猛犬团”最后成为职业军犬的故事。作品采取拟人化的手法,反映了强烈的军国主义思想,迎合了当时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需要。1934年,岛田启三的《冒险滩吉》声势也不弱,阪本牙城的《坦克太郎》的机器人也在《幼年俱乐部》风光一时,横山隆一的《江户子阿健》在报纸连载也颇受欢迎。儿童漫画在儿童杂志上大放异彩。随着日本军国主义化,漫画界也被强制集中了。1940年,成立了统一的漫画组织“新日本漫画家协会”。20世纪40年代初期,日本漫画创作停滞不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五、新漫画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漫画界再次恢复了生气。漫画家以杂志、报纸为舞台,自由地对社会进行讽刺。横井福次郎1946年7月发表的科幻作品《不可思议国的普恰》是这一时期的成功作品。从战时就开始发表的《纳玛林王国的故事》、《松下井知夫》也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战争刚刚结束的1945年,由于缺乏纸张,很少有漫画出版。1946年到1950年,战后新的价值观打乱了战前的传统与秩序,因而出现了充满生机的混乱,各种漫画杂志应运而生。在这种混沌状态中登场的漫画界巨头当然非手冢治虫莫属了。

1946年,手冢治虫的《新宝岛》问世,大受欢迎,迈出了成为现代主流映像漫画的第一步。长谷川町子的《海螺》从1946年4月起开始在名古屋、札幌、福冈的三家地方报纸上连载,这些作品揭开了战后日本漫画的帷幕。他们两人在战后昭和漫画史上都是拔尖的高手,地位极为崇高。尤其是手冢治虫对日本之外的漫画界也影响深远,他利用电影运镜手法,使漫画映像有了革命性的变革。

日本漫画界1947年的最大新闻是《漫画少年》的创刊,著名主编加藤谦一主持的这份杂志,成为当今漫画巨匠们的摇篮,如藤子·F·不二雄、藤子不二雄A、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松本零士、森田拳次等人都在《漫画少年》上发表过作品。后来手冢治虫的《森林大帝》的连载也是这本刊物上。

在成人漫画方面,近藤日出造在《读卖新闻》上刊载的政治漫画和杉浦幸雄的《原子凡人》都很受读者喜爱。

1949年,集英社的《周刊少年跳跃》创刊,横山隆一的《轮盘赌》、仓金辛介的《甜豆馅公主》等不同类型的漫画也陆续成为热门话题。这一时期,杉浦茂的荒诞漫画、横山泰三的社会评论漫画都大大拓宽了漫画世界。手冢治虫初期的三部优秀科幻作品《前世纪》、《大都会》和《未来世界》登场,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手冢治虫1952年开始连载的《铁臂阿童木》。1953年手冢治虫又在《少女俱乐部》上开始连载《绸带骑士》。1954年,手冢治虫的代表作《火鸟》首次在《漫画少年》上刊载。手冢治虫的崛起预示着日本漫画世界新时代的到来。

手冢治虫的漫画大大超越二战前的故事漫画,其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他的漫画画面构成具有显著的特征,即运用电影的拍摄技巧。他制作的漫画画面如同电影镜头拍摄一样,有变焦、广角、俯视……变幻无穷,令读者爱不释手。手冢治虫追求的是漫画与电影艺术的有机结合。

另外,山川总治的《少年王者》和福岛铁次的《沙漠的魔王》进一步完善了漫画,使孩子们能在幻想的世界里遨游。

进入了20世纪60年代,日本涌现出一群青年漫画家。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创作了大批诱人的漫画作品,同时也培育出一批新漫画的读者层,新的漫画杂志也应运而生。芳文社于1966年以青年漫画为目标,创办了《ComicMagazine》;少年画报社的《青年漫画月刊》、双叶社的《漫画周刊》和小学馆的《大漫画月刊》等陆续问世。《巨人之星》(川崎登)、《明日的乔》(千叶铁矢)、《爱与诚》等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描写了少男少女的成长奋斗过程。由于故事内容都来自少年读者身边,所以极受他们的欢迎。此后,日本漫画的读者也从中、小学生扩展为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各阶层的青年。漫画开始受到了社会的注目。

1964年,新漫画派集团的核心人物近藤日出造等人创办了日本漫画家协会。成立时的会员人数是497名。日本漫画家协会的宗旨是维护漫画家协会会员的权益,对文化作出贡献。1972年,设立了“日本漫画家协会奖”,这个奖由漫画家评选,由漫画家协会授予漫画家,这一点不同于出版社、报社所设立的漫画奖。“日本漫画家协会奖”被认为是最权威的漫画奖项。

在日本,除了“日本漫画家协会奖”外,还有“文艺春秋漫画奖”、“小学馆漫画奖”、“讲谈社漫画奖”及“读卖国际漫画奖”、“中日漫画大奖”等报社设立的漫画奖。还有个人设立的奖,如“手冢奖”、“赤冢奖”、“藤子不二雄奖”等。

20世纪6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漫画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需要,故事中相当大的成分是由其他领域的作家来完成。比如推理小说作家生田、科幻作家加纳一郎、动画片作家藤种桂介等,分别拿出成功的作品,以漫画脚本为职业的尾原一骑、小池一夫、牛次郎等人进一步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漫画质量的提高,与他们的实力有很大关系。从拉洋片时代就开始画连环画的老将小岛刚夕,与小池一夫组合后发挥实力创作的《带孩子的狼》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位专业脚本作家泷泽解的《高中流浪派》(绘画芳谷圭儿),也使人感到新鲜的时代气息。

1975—1985年这一时期,萩尾望都的《11个人》、大岛弓子的《绵国之星》、青池保子的《伊凡的儿子们》、细川知荣子的《尼罗河女儿》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1977年,美内铃惠的超长篇《玻璃假面》开始连载,这是一部罕见的长篇故事,连载十几年,盛况不衰。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漫画流派在画风、题材、故事情节等方面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漫画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伴随漫画成长的读者,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了。川口开治的《沉默的舰队》尽管受到非难,但仍受到青年们的注目。继《漫画日本经济入门》(石森章太郎)成功之后,斋藤隆夫的连环画小说《吉田学校》也由读卖新闻社出版了。石森章太郎的《漫画日本历史》也开始连载,这些都是以成年读者为对象的漫画,说明漫画作为一种宣传媒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三节 美国漫画发展史

一、美国漫画的先驱

美国漫画艺术丰富多彩,经久不衰。《超级英雄》、《蝙蝠侠》、《米老鼠和唐老鸭》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漫画作品早已蜚声海内外,对世界漫画艺术有较大的影响。人们赞誉说:漫画、电影和爵士音乐,是美国人为世界创造的三项最受欢迎的通俗艺术形式。1840年,波士顿约翰斯顿公司开始发行《克赖斯帕》单张画页小报,这是最早的美国漫画。

19世纪下半叶,欧洲移民把德国和英国的画页小报带进美国,同时传来欧洲画风。奥地利移民克普勒1877年将德文版卡通杂志《普克》译成英文出版,继而1882年《证言》创刊,1883年《生活》杂志问世。《普克》、《证言》是彩色版,《生活》是黑白版。起初,作品内容多限于故事和新闻,后来开始卡通画创作。几位有名的艺术家为这三种最流行和最有影响的杂志作画。詹姆斯·威尔士根据莎士比亚的作品创作的《愚蠢的人们》、丹纳·吉卜森作品《吉卜森姑娘》,都受到读者广泛喜爱。

19世纪80年代是美国漫画的新起点。早期出版商在改进印刷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复制图画变得极为容易。1880年,报业大王普利策(后人为他设立了“普利策新闻奖”)将他的《纽约世界》增设星期日特刊。其中设置了漫画版,鼓励画家把单格漫画转变成连环漫画。他的竞争对手报业巨子赫斯特也将他的日报出版星期日增刊《纽约杂志》和《美国幽默大师》,同样连载卡通画。报业界都认识到增加漫画版可以扩大报纸发行量,因此漫画版渐渐推广到其他所有报纸,此后报纸与漫画建立了紧密相连的关系,为美国漫画艺术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两大报系另一重大历史功绩还在于培育了一批杰出的漫画艺术大师,其中奥特考特、奥伯和德克斯三人影响最大,被誉为美国漫画的奠基人。奥特考特创作了许多居住在贫民窟中的孩子的故事,标题都采用居住地街巷的名字。

1895年,《黄孩子》出现在《纽约世界》星期日特刊两个笑话版上,一为黑白,一为彩色,画面上一个约六七岁的大脑袋小孩,身着简单的带右手手印的脏睡衣。当时因为印刷技术的原因,睡衣开始为蓝色,后来印成黄色,到1896年,这个原本没有名字但已激发起大家想象力的儿童,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且议论纷纷,甚至被卷入黄色新闻风波。后来,奥特考特又将漫画加上故事主人公的对白,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故事主题。这样便首创了连环漫画的正式形式。尽管《黄孩子》几经变化,但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些商人还利用这个形象创造了许多副产品,如:制作玩具、塑像、猜谜游戏、广告等。1902年出版商将《黄孩子》汇集成书,这就是美国第一本漫画书。

奥伯创作的作品《快乐的阿飞》,也于1902年出版了单行本。德克斯创作的《凯特杰姆少年》于1897年在《美国幽默大师》上发表,这一系列故事很快为广大读者所喜爱。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陆续涌现出一批世界级的漫画大师。其中,最为突出的有:威森·麦凯,他的创作手法大胆新颖,不落俗套,开一代画风之先,《贫民区的杰姆》和《罗比·芬德的梦》系列,被公认为经典之作;吉米·温斯顿,他创作的《小黑熊和老虎》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乔治·麦克马纳斯,他的作品《麦琪和齐格》,女主人公麦琪十分大方,浓密的长卷发,新颖的时装,如同广告一样。克赖斯勒·西格,费了十年心血创作了《波比》这一闻名于世的代表作,故事无所不包,其中一个讲小猫、狗警官和老鼠的三角恋爱故事连载40多年。

二、爱情、犯罪和恐怖漫画的流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漫画书和超级英雄非常兴旺,但到了战后十年,英雄漫画强劲势头便逐渐减弱,甚至像《闪光》、《潜水艇手》、《绿灯》等杂志已经消失,爱国大明星《美国上尉》也失去了它往日的魅力。此时,唯有《超人》、《蝙蝠侠》、《奇异的女人》仍旧保持长盛不衰,DC公司还在1949年推出描写超人孩提时代冒险经历的《超级小子》。

漫画出版业为振兴和推进漫画,采取了各种措施,要求艺术家们构想新题材。曾经创作《美国上尉》的乔·西蒙和杰克·柯比带头很快推出《年轻人的爱情》,大都是有关十多岁少女的爱情故事。生动的文字和高超的画技使刊物颇受欢迎。第一期很快销售一空。这一结果鼓励他们接着又创办另一份同样很成功的姐妹刊《青年人相爱》。此时,其他出版社跟着也出版了许多类似的漫画刊物。

几乎一夜之间,西蒙和柯比发现他们创造了一种全新题材的漫画,在20世纪50—60年代取得惊人的成功。但是,爱情漫画也招来了非议,《漫画制作者》一书的作者古德曼批评说,这种漫画有点接近于色情。古德曼本人则很快转向另一个新的题材——恐怖漫画,成为教育漫画公司(简称EC)的主要产品,以后这家公司也出版过一些作了改进的作品,如《圣经图画故事》、《美国历史图解》等。

在《与犯罪作斗争》、《月亮姑娘》、《沉重的爱情》等犯罪和爱情漫画喧闹一阵之后,EC出版公司创始人盖恩斯决定出版另一种完全娱乐型的漫画读物,如《恐怖的地窖》、《恐怖的墓穴》。两刊后来分别改名为《奇妙的人幻想》和《奇妙的科学》,还增加出版了《前线的战斗》和《吓人的故事》。很多有名的青年艺术家加入恐怖漫画创作,包括里德·克兰德尔、约翰尼·克雷格、杰克·戴维斯。他们用自己能想出来的一切夸张手法创作,如腐尸、披头散发、孩子杀自己的父母、上吊、服毒等,画面都有很强烈的刺激性。

从英雄漫画开始衰落到爱情、恐怖漫画取而代之起,一位著名精神病学家弗雷德里克·沃瑟姆一直仔细地观察美国漫画业,他感到虽然出版了一些让人们从反面接受教训的漫画,如《犯罪不值得》、《流氓团伙不会胜利》等,但恐怖漫画常常过多地出现性和暴力场面,对社会未能起到丝毫的挽救作用。这位学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就写过《对意志薄弱人的诱惑》一书,阐述他自己关于漫画对青年人影响的观点。后来,他的观点被公众所接受。同时,犯罪和恐怖漫画的反面影响也引起了家长和社会不安。

这样,便促使后来成立了“漫画标准权力机构”(ComicsCode Authority),简称CCA。这是一个出版商自我约束的组织。大家一致认可下述漫画准则:“一切恐怖现象、流血冲突、可怕的犯罪、堕落和伤感主义、受虐待,等等,一概不予采纳。”出版经过检查认为合格的漫画书,封面一角均印有CCA标记。只有在书上见到这种标记,书店才予销售,父母也才放心让孩子阅读。因此,许多不合标准的出版社后来不得不改变了自己的生产线。

这个时期,另一家从未出版违背CCA标准的漫画出版社德尔公司,发行了《沃尔特·迪斯尼漫画和故事》、《小鲁鲁》。他们在20世纪30年代也曾成功地出版《趣事》、《趣闻巡札》、《有名的趣事》等。20世纪40年代,德尔与迪斯尼创作室合作,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迪斯尼人物为基础创作一个新题材,发行《德尔·迪斯尼漫画和故事》,主要包括老鼠、鸭子形象的系列。德尔公司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把自己的漫画形象卖给动物卡通和电影,其中有《米老鼠》、《瞪大的眼睛》等,收入一大笔版税。其次,他起用了几位有才华的男女作家:卡尔巴克斯,她创作了鸭子的故事和《斯科卢吉大叔》;弗洛伊德·哥特弗雷德森,他创作了《米老鼠》,后来成为迪斯尼画老鼠的高手;马戈利·亨德尔森,他画了好几部明星动画片,创作了多种历险漫画故事。到了20世纪60年代,德尔公司终于成为一个出版王国,年发行漫画书刊数亿册。

三、《蝙蝠侠》、《超人》群英大荟萃

漫画艺术繁荣的根本在于不断创新,一本成功漫画书,除了有一个好的故事脚本,还要求艺术家能够创造出讨人喜欢的人物。继太空人和神探之后,美国漫画家妙笔生辉,又推出《超人》、《蝙蝠侠》等一系列英雄形象,名扬海内外,久盛不衰。

DC公司的《动作漫画》杂志于1938年首次发表《超人》,1939年出版了单行本。故事讲述一个身着红、蓝、黄三色紧身衣的超级英雄的种种动人事迹。他真实身份是克拉克·肯特,一个举止文雅的《行星新闻日报》记者,无所不能,可以单手将轿车托起,使对手望风而逃。

创作这一系列漫画的是两位出生在俄亥俄州的少年,作家杰里·西格尔和画家乔·舒斯特,一对科幻小说迷。他们介绍说,早在1933年他们就构想了超人。这一概念来源于多方面:有通俗刊物和科幻小说中的英雄,有神话故事中的神灵,也有菲利浦·怀利科幻小说《斗士》中一位具有超强能力的人物的影子。

开始,《超人》没有被出版商看中,作者为寻求报纸连载曾花了五年的时间,最后才被《动作漫画》采用。谁也没有想到《超人》竟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使杂志发行量奇迹般地上升,全国反应十分强烈,甚至导致一个“英雄漫画”时代的来临。有利可图的事总会有人加入竞争,1939年,惠勒·尼科尔逊少校发行的《侦探漫画》刊登一个身着多彩服装的英雄人物的故事——《蝙蝠侠》,蝙蝠侠成为与超人一起与邪恶势力相抗衡的伙伴。

蝙蝠侠另一身份是布鲁斯·威恩,一个有钱的花花公子。他与女友—起过着奢华的生活,无特异功能,完全依靠头脑和强壮的身体与罪犯作斗争,常常打扮成蝙蝠的形象,使对手望而生畏。在两家出版商你追我赶的竞争中,DC公司又相继推出其他许多英雄人物。如《闪光》的主人公原型是一位斗士,具有超级速度;《绿灯》中的主人公本身没有特殊能力,但他有一只能发出蓝色射线的绿戒指,可帮他做任何事情;《奇异的女人》,讲述的是一位超人式的女性,她有魔力套索和魔镯,刀枪不入,可以乘隐形飞船飞行;《原子》里的神秘主人公是一名已死警察的幽灵;《隼鹰人》的主人公是一个带翅膀的英雄。1940年,DC公司还将《明星大荟萃》上发表的各种英雄汇集出版了一本《美国正义者群像》。

另一家马弗尔公司也陆续出版了8种超级英雄漫画,其中突出的有《人类火炬》和《潜水艇水手》。“人类火炬”出生在实验室,反对非人化工业文明。“潜水艇水手”是生在海洋王国的两栖人,他借口他的族类受到伤害,伺机向海洋上人类进行报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漫画界掀起爱国主义浪潮,上述两种刊物与《超人》并肩战斗。此外还有《美国上尉》,讲述的是一位爱国者,他身穿美国国旗的紧身衣,戴着皮手套,手持盾牌,骑着飞弹直捣敌巢。他还有一位伙伴“罗宾”,高举美国国旗到处飞行,劝人购买国债和礼券。在这一期间,另—个竞争对手福西特公司出版了《奇怪的上尉》,讲述的是一位世界上最强大的“超人”的故事。前面的那个超人常常跑到小巷或电话亭里去换装,由克拉克·肯特变成超人,但奇怪的上尉只需口念“夏扎姆”一词,即腰带放光、雷电交加,便由记者变成强大无比的上尉。这部又名《大红奶酪》的漫画,也风行海外,在英国大量发行。后来还有《奇人》、《年青的奇人》和《奇人家庭》等一些描写超人形象的漫画书出版。超人为DC公司和马弗尔出版公司奠定了基础,这两家的刊物和漫画书,在书店一角都有专门的书架和标记,年销售额达数百万美元。

四、科幻漫画的兴起

今天,人类飞往太空旅行已经不算稀奇的新闻了。可是,在20世纪20年代,它只不过是科学家们的幻想而已。美国漫画反映了科学的进步,也生动地描绘了太空旅行梦想成真的历史过程。1926年,美国科幻小说创始人、编辑兼出版商雨果·根斯巴克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本科学小说杂志《惊奇小说》。1928年,一篇真正的科幻小说《阿曼吉东2419》在这本杂志上发表。故事讲述了巴克·罗杰斯在沉睡500年后一觉醒来,发现美国已经战火纷飞……一家漫画联合企业要求作者诺兰将他的科幻小说改编成连环漫画,诺兰完成了这一设想,由迪克·卡尔金斯绘画,于1929年先后在日报和星期天版上发表。图画中首次出现火箭、飞船、战争机器、光束枪以及各种机械装置。

五年以后,艺术家亚列克斯·雷蒙德创作了《弗兰西·高额》,讲述一个不明行星将靠近地球,在宇宙飞船上的弗兰西和他勇敢的伙伴,由朱科夫博士带领,进入这个陌生的世界,与无情的恶势力的代表民帝作战,完成一次充满异国情趣的探险旅行。他的作品,人物典型化、线条明快、空间开阔、艺术手法精湛。这两种科幻题材的作品受到电影巨子的青睐,后来被拍成电影和电视剧。太空漫画的出现,不仅把广大读者带进另一个神秘无垠的新世界,更是促使了一系列有关原子、电子、医学、生物工程等科幻小说和漫画的出现。因而太空漫画是美国漫画新的里程碑。

美国在20世纪20—30年代发生经济大萧条,社会治安不好,许多地方盗匪猖獗。人们盼望有一个擅长破案和为民除害的好警探,于是侦探漫画也应运而生。这类漫画故事大多有好人和坏人,机密勇敢的警探,打败了坏人,正义战胜了邪恶,非常迎合人们“善有善报”和“恶有恶报”的心理,如画家商斯穗创作的《迪克·特雷西》系列,主人公特雷西的原型是—个便衣警察。其中一些人物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布朗克戴一副面具,一半是苍蝇脸,一半是人脸,这脸从来没有洗过,经常围着一群苍蝇;另一个称作鼹鼠的人善于伪装住在下水道里;还有一个名叫芒贝尔的恶棍,能用暗语指挥人犯罪。好人有特雷西的女友、善良的苔丝和他的养子小特雷西。画家还设计了很出名的双向无线电话机,帮助特雷西与伙伴进行联络,后来改为双路电视。当时看来纯粹是不可思议的幻想,后来晶体管和微电子装置相继被发明后,这些都成为真实的通讯工具了。

另一位侦探漫画家李·福尔克创作了两部著名的漫画《曼陀铃魔术师》和《幽灵》,在报纸侦探漫画的黄金时期发表的《曼陀铃魔术师》的主人公是一位幻觉大师,他凭一个手势就能让人看到想见的一切。《幽灵》也是一部很有感染力的漫画,画的是一个正义斗士的家族,这个家族父传子,子传孙,经历了四代。《幽灵》后来成为全球最畅销的连环漫画。李·福尔克86岁高龄仍在进行创作,很受人尊敬。

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出版商大量将报纸漫画增刊汇集成书,版式和开本不一。30年代初,东部彩印公司一位能干的推销员麦克思·盖恩斯将收集多时的报纸漫画汇集成《趣闻巡札》一书出版,使人耳目一新,同时也开阔了作家和画家的视野。该刊海外发行了20万册,创漫画刊发行的新纪录。同时,他又是第一个想到把报纸漫画印成今天这种版式的人。1933年,他要工人将报纸折叠成四折,然后裁切整齐,再加上封面装订成书,一般为64页,彩色印刷。这一创新成为美国漫画书的正式开本,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章 漫画题材选取与创作

第一节 漫画的取材及应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漫画,主要分幽默漫画和讽刺漫画两种。现在的漫画内容中存在一般化现象,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表现方法的一般,一方面是内容上的一般。所有人都是相同的看法,没有谁有独特的见解,这叫一般看法。如果漫画家对所评的人和事的看法,和别人的表现方法一样,也就是意见表现方法的一般,没有自己特别的地方,缺少独自的创造性。

比如讽刺贪污的人,有人已经画过漫画,主题是贪污的结果是被捕入狱。你也画一幅,主题也画贪污的结果是被捕入狱。他画一幅同样是这个主题,和别人画过的一样,这是主题上的一般。如果表现方法也一样,就使人感觉是一般化了。与此相似,虽然主题不是说贪污结果将被捕入狱,而只是说贪污结果是走上法庭的被告席,或说结果如陷入泥潭或陷入什么危险处境。意思还是一样,也属一般见解,都是说“贪污没有好下场”这一句话。虽然说法不同,意思却是没差别的。内容不同的漫画,如果表现方法大致相同,缺乏创造性的差异,也会造成一般化的现象。你画的是贪污必将受到法律制裁,他画聚赌必然受到法律制裁,另一位画制造假药结果没好下场,又一位画吸毒自取灭亡……如果其中没有其他方面独特之处,使用的表现方法很容易大致相似。由此可见,在评论中,一般化的见解,很容易造成表现方法的一般化,这是一般情况。对人对事进行评论,自然有人所共知的一般看法,能把这一般看法表现得很幽默动人,是不容易的。如果能从事物发生问题里,从现象看出其中的本质问题,表现在漫画上,表现方法自然和表现一般见解不同。比如关于任意砍伐林木的事,讽刺画很多,有的画表现各种不良后果,如造成沙漠,造成洪水为害,造成水土流失等。韦启美的一幅,主题和表现方法就有少见的独特意味,幽默中含有深刻讽意。(如图:《阿弥陀佛,罪过,罪过》)这是在乱伐林木问题中,找出很重要也十分突出的矛盾。初学漫画的人,一般画的多是社会现象,很难要求画得思想深刻。就现象来画,也容易出一般化的问题,这是难免的。但可以在表现手法上尽可能避开别人用过的方法,或在大致相近的方法中,进行别出心裁的艺术加工,这是有可能做到的。总而言之,所谓一般化,除对事物认识上的问题之外,主要是艺术创造性缺乏或不足,模仿多于创新造成的。

漫画是用幽默手法表现,都带有评论性——见什么可笑的、可怜的、可怒的、可恨的、可爱的、感到可喜的事物,都可画成漫画,用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公之于众。以漫画形式作新闻报道,要以幽默家的眼光选择题材,画作才有谐趣感,带出漫画特色,而非一般所见的速写。

一部作品的选材是极为重要的,好的题材往往能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诙谐的漫画作品,选材一定要新颖,有的取材于所见所闻,有的取材于新闻报道,大多以社会生活为内容。还有的出于想象和虚构,目的只为表现画家的幽默感,并不是针对具体事物作评论。虽然如此,幽默来源于生活,谐趣幽默的画总会反映世间的种种矛盾,并对这些矛盾提出自己的看法——都可笑。其中有一种只是运用滑稽的法则,虚拟奇幻的情节——如某种错觉、误解、幻影、奇景之类,抒发幽默之情,仅此而已。题材也不能单一,单一的题材会造成读者群的分化,影响到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例如日本的少女漫画的题材大多取自爱情故事,而少年漫画则是偏向战争、科幻、历史等方面,相互间长期不接触。

纯幽默的漫画,题材主要是见景生情,或由什么联想引出幻象,运用滑稽法则演出奇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漫画逐步形成了向通俗化倾斜的艺术理念、艺术规范以及样式手法体系。例如从普通百姓的实际出发,在题材上,更多贴近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重点突出一些平凡的理念,少来些学究气;在作品功能的取向上,适应普通百姓对实用性功利因素的特别重视,灵活处理对审美因素的要求以及在艺术尺度上宽松一些等。这些都是长期以来在漫画通俗化实践中形成的通则。漫画是谐趣的,滑稽的。画中的滑稽感出于种种矛盾造成奇巧和不协调,所以漫画很适于表现矛盾事物,适于作批评和讽刺,适于表现富于情趣的事物。表现可喜可颂的内容,就不像作批评讽刺那么顺手,要画好难度比较大,所以这类漫画要少得多,现在看到的,很多是以报道漫画形式来表现,附有文字注解。

我国报纸刊物还常登载报道性的漫画。最常见的漫画是这么几种。登在新闻版上的,题材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国际关系等比较重大的问题,多属讽刺画,进行庄重的批评、议论,有的带明显的战斗性。登在副刊上的,题材多属轻松有趣,取之于一般社会生活或出于遐想,即使带批评和讽刺性,也较温和,是属于幽默谐趣性的。许多报刊,尤其是欧美和日本报刊上常登载新闻人物的漫画肖像。发表漫画最常见的地方莫过于报纸了,天天可见。此外还有一些是用漫画技法作插图、画连环画、画图表、作图解、画刊头和题花以及作装饰的。戏剧电影海报、招贴画和宣传鼓动的画,有的用漫画,或运用漫画技法。

漫画还经常用于教育工作中,例如配合科学普及的宣传——如讲解卫生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还可以艺术形象来协助讲解抽象的哲理。许多作品是带有哲理性内容的。总之,漫画题材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漫画题材。

第二节 漫画的构思方法

漫画构思首先要讲究新、奇、特,不能人云亦云。其次还要讲究幽默和风趣,这是漫画的灵魂。以趣入手,海阔天空,凡趣事都可以作画。但前提是给人生以启迪、欢娱或是激励人生向上的,那些低俗、颓废的东西,在创作漫画中是不被提倡的,尽管存在,也仍为支流而非主流,这一点必须铭记在心。任何艺术都是服务于人生的,以有利于人类文明发展为目的,漫画艺术亦是如此,这是艺术的大规律,否则将被规律所淘汰。

在漫画创作中,要追求奇趣、大趣,要趣出他人所未趣的高雅之趣。要幽默出高层次、超常人的惊世之作,即便是纯趣味、纯幽默也被视为珍品。因为人生需要幽默,幽默是一种优美,幽默可以创造奇想,幽默可以启迪心智,幽默是智慧的使者,幽默有益于长寿。没有幽默的民族是愚昧的、悲哀的。由此可见,能构思出一幅好的幽默画是极难的。

幽默来自于生活,爆发于灵感。要善于用漫画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勤奋去撞击大脑中的灵感火花。生活(直接的和间接的)中的趣是取之不尽的。某君慌张起床去办件急事,正好赶上停电,往往会出现扣子错位、帽子歪戴、袜子穿反、鞋穿错、甚至把衣服穿反。此君行于路,会于客,引发的滑稽幽默,可想而知。又如猫捕鼠,鼠误撞鼠夹而亡;狗追兔,兔误入池塘而溺;马拉车,一东一西车夫急;还有公爹撞翻儿媳车;娶亲走错门;公鸡卧入母鸡窝等幽默的事情有很多。

除此之外,画风还要有自己的个性,画面是一部漫画能够成功的决定性条件之一,因为读者对漫画的第一印象就来自画面。故事再好,如果画面实在太糟的话,就会影响到全面的效果。一般而言,漫画绘出某事物,本身不是为了忠实地再现原物,总是另有寓意。目前,有许多漫画构思缺乏新意,很难发人深省、催人思考。新奇的构思不仅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且能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文山会海》

在漫画创作中,一旦确定选题后,如何表现主题,用什么表现手法既能使读者容易领会其中的幽默,又能领会其深刻的内涵将成为关键所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中经过千年流传的许多格言、寓言、成语故事和戏曲内容深入人心,经常成为漫画家借用来表现事物的手段。这已成为中国漫画在构思方面的一大特点,让人感到既幽默有趣又能体会到讽刺的力度很大,的确很形象。但在漫画创作中需想出带喜剧性的情节,画出来才显生动。看见山就会想到孙悟空被压在“五指山”下,由“文山”联想到“愚公移山”进而想到贾岛的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如图:“文山会海”的一种表现方法)“文山会海”由“会海”联想得更多,想到“泥牛入海”、海涛、海浪等。

有的成语还可以成反意,如由“目中无人”反过来画“目中有人”,但他眼中的人只是他自己——在他眼里只有自己(于化鲤的漫画);说法相反,原意却没变。这幅画的标题是:“谁说我目中无人!”这是一种反话用法。叶景文所画“用人唯贤”,看标题是正面话,但画面画的所用之人,尽是贤妻,贤弟,贤甥等。这种语言运用,在漫画里经常可以见到。《武大郎开店》

幽默语言是许多漫画里经常可见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讽刺漫画《武大郎开店》,形象地讽刺了改革开放初期,某些单位负责人思想僵化,压制人才的现象。它取材于古代人物和故事,画中武大郎个子矮,招用的伙计也个个矮,还没有桌子高。一天有位高个子前来武大的店求职,伙计答道:“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使来人惊诧不已。画中的墙上还有一首打油诗“人不在高有权则灵,店虽不大唯我独尊”。这幅漫画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中。(如图:《武大郎开店》)

要想使语言表达更有效果,幽默必须先从熟悉语言开始。群众中评论的语言丰富多样,如针对索贿现象,有“哪里不浇油,哪里不滑溜”;讽刺某种领导人是“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房屋破旧,称为“经风雨,见世面”;作检讨,有人“在大会底下开小差”;讥讽吹牛者是“吹牛不上税”,可以信口开河;讽刺某些人的工作是“像扣在玻璃瓶里的苍蝇,有光明,没出路”……这些话语,都是从报纸刊物上看到,记了下来的。如果平时留心,能记录得不少。多看书,多看小说和曲艺、戏剧表演,自然是学习语言的课堂。从事幽默艺术尤其需学习幽默语言,漫画和幽默语言是分不开的。

漫画进行艺术构思的第一步是要先从语言出发,画出作品会不会导致如同构造成一般化画法呢?有时会的,但画家们都尽力避免,别出心裁,各有创造,思路是宽广的。这里有几个方法:第一是主题不一样,语言运用自然也不同;第二是在画法上大有发挥创造性的余地。在情节设计,人物造型,场景刻画等多方面,画家各有独出心裁的艺术画法。漫画里常把不干实事混日子的人画成袖手呆坐。看起来就很可笑,讽刺也就更尖锐了。第三,评论者就相同问题的观点不同,其用语也就不同,画法各异,而绘制技法又灵活多变,即使立论相同,表现的技法仍可各有千秋。例如讽刺打电话占用时间过长的漫画,各国都有,画法各有千秋而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很多都是和日常语言分不开的。

漫画和幽默语言是分不开的,漫画家要想使其作品能愉悦人们心灵,就需要努力学习幽默语言。除此之外漫画创作还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借鉴:

1.“憋”立法:此乃笨法。“憋”是手段,借此是给大脑一定压力。不一定适宜于每个人,但不妨试一下。可以从早上一直“憋”到晚上,任务很明确,就是要找出一个好的创作构思,就是憋漫画。手边还可放上几本漫画资料,断续翻一下。油是榨出来的,所谓的“油”即生活的积累。

2.深挖法:每有一新构思,一般不可就此成画,还要冥思苦想深挖下去,就像是在挖一口井一样,挖不出甘泉绝不罢休,一定要找出最佳最理想的构思。但也有种可能,再也挖不出什么,那说明你脑海里爆发的点子,已一步到位,也是可喜的。平时对报刊上发表的漫画作品还要稍作留意,可作为创作构思的一个来源。

3.连续法:前文虽已提及,这里单列此法,再强调一下。看、思、画,最好一天也不要停,停即退,并且是速退。停,是创作漫作的大忌,创作似逆水而游,停,不仅退,还会沉。

4.童趣法:儿童是漫画作品主要的读者之一,要进行大量创作,首先注意观察儿童,发现童趣,引发灵感。其次经常从大脑中诱发儿时的童趣,好多本身就是漫画。第三,漫画家还需用幼童的眼睛观察世界。漫画家的眼睛返童,必出佳作。前辈漫画大师丰子恺先生,画了许多童趣之作,已成传世珍品。

5.静思法:深夜是构思漫画的最佳时刻,如坐禅一样,当你周围的一切都入睡了,大脑就更容易进入一个新境界。同时你周围的世界又变得那样朦胧、含蓄、神秘,不再有人和事干扰你的想法,你便可以畅游于漫画世界,犹入神境。此时大脑完全集中于漫艺,有了万物皆空之感,在这个漫艺世界里,你自己就是上帝,就是主宰者,此刻灵感最容易爆发。

6.诱发法:经常熟读、剖析那些高层次的获奖之作,从中明其理、悟其法、寻其道。常言道:“名师出高徒”。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漫画作品,均视为自己的老师,从中博取众家之长,以丰富自己,坚持不懈,也会在你的脑海中萌动灵感,升华出大作。

7.反其道法: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素材,只要用漫画的眼睛倒过来观之,用漫艺的手法画之,均可成画。如:乞丐讨钱,富翁付之,乃常情;反之,富翁要乞丐的钱就成了奇闻,就构成了漫画。一童乞赤足仰首,双手托一破礼帽,向一富翁讨钱。富翁右手正投一枚硬币入帽,其左手趁机伸入童乞的衣袋掏钱,把一个拜金主义者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再比如盲人被明眼人牵杆引路是正常的;反之,盲人牵着明眼人走路,就出人意料,有奇趣。但前提必须是黑夜,是盲人多次走过的熟路。此特定的条件下,不盲者比盲者更盲,入情入理。

相信掌握了以上几种构思方法,一定会在漫画创作上给予你很大的帮助。

第三节 漫画创作方法

漫画创作难度大,因为要把巧妙的艺术构思融入画笔影射现实现状,力求在“笑”的背后还要继续一个领悟和思考的过程。漫画要求具有幽默感与语言功能,所以它的构思需要强大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这里面也有窍门的,要用最精练的语言和巧妙的绘画技巧表述事情的发生及要阐明的道理,表达出特定的内涵。做什么事都有取巧之处,画漫画也同样。应注意开始创作时掌握几个要点,掌握了要点,漫画的创作起步也就成功了。

一、找矛盾

漫画里经常充斥相对立的画面,特别是讽刺画。经常绘制漫画和阅读漫画的人都了解带有批评和抨击性的画具有讽刺意味。有了不平事,就把它画出来,找出其问题所在,只要扣紧命题,就找到了命题所揭示的生活的对立面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切合点。只有把问题认识清楚,作出判断,才能画出漫画来讽刺。问题弄不清楚,只好画看到的表面现象了。在一超市里,看见一名保安在和顾客吵架,我们在不知道矛盾所在的情况下也就不知道问题的所在。也就只好画两人大吵大骂了。我们要先分析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是错在保安还是错在顾客。按超市的店规,顾客就是上帝,无论是营业员还是保安都不准和顾客发生争执。如果并非如此,而是顾客偷拿了商品,被保安发现了,还粗鲁耍赖,蛮不讲理,不容许保安和他讲道理,动手便打超市的保安。问题就不同了,讽刺对象不是超市的保安,而是那位顾客了。这就得先找矛盾所在,矛盾有很多,有时候并不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直观能看得到的,或是根据常理可以分析的,只有找准了对立点,才好动脑子去想表现的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逐个去分析矛盾。《新潮小贩》

矛盾和对立的意义相近,找到了矛盾也就找到了对立点。比如许多邻居不和,有的甚至闹得打架,有的吵得大家互不理睬。这就是看到的矛盾,我们可以借此来作为漫画的题材。可以这么说:我们人类活在物质的世界和概念的世界,而所有的概念都是矛盾的对立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对任何一个观点认识,都包含矛盾对立面。比如,必须在大小两个事物中比较才形成的概念,想到大,必然有个小的形象在衬托。同样,高和矮,胖和瘦,好人和坏人等都是这样,可以作为讽刺对象。从其他许多国家的幽默漫画里都可见到诸如此类的作品。大量的幽默画就是借用造成滑稽的不协调原理想出来的。在漫画里,有一个老奶奶卖冰棍却挂一个美迪冰棍儿贸易中心的大招牌。(如图:《新潮小贩》)

漫画使人看了会忍不住发笑,这并不是漫画歪曲真实生活里的人物形象,因为没有矛盾就没有滑稽和幽默,找不出矛盾也画不出漫画来。在人的头脑里想到的外星人,都是异乎常人,神通广大,有超人本领的。但在漫画上看到的,却完全和常人一样,异乎人的想象,显出矛盾,因此也会成为漫画所取的题材——当然要有巧妙的构思,扎实的造型功底和艺术修养,否则是不能得心应手创造出既有变化又写实的漫画的。

二、先叙述后描绘

语言功能是漫画的一个特点,其表达是曲折含蓄的,可当做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一般来说,漫画所表现的内容,一句话就说得清楚。这也就是画龙点睛之处。漫画题材内容始终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在漫画创作构思开始,把看到的矛盾用最适当的语言叙述出来,然后进入更深的加工,最后再用画笔描绘出来。一幅好的漫画除了画面简洁明了,安排构图合理之外,最重要的是能向读者传达思想与智慧,否则只会有那么一瞬间的视觉冲击力,而不会在读者心中留有任何的痕迹,更不会有长久的艺术生命。比如前面谈到一个人记下别人言行,准备当做批评和攻击的资料。如果他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他会找适当场合及时提意见或批评,提醒别人注意,但这种做法的人却并非如此。那么矛盾在哪里呢?可以想:这种人的行为类似收集别人的言行材料备用,一件件存起来,这不是和存入档案材料一样吗?想到这里,用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再想一下,他存别人的档案材料,放在自己口袋里,这口袋不就成了档案柜了吗?把口袋画成档案柜,一句话也说得清楚。口袋做成档案柜,这不是奇闻吗?出奇就是矛盾,找到这个矛盾,就好画了。

一幅漫画画了出来,如果漫画语言不通顺,不清楚,也就达不到画家所想要的那种艺术效果,说出来就要使人觉得有趣,有幽默感。如果一句话能说明白,但是不能使人觉得有趣,有幽默感,就表明这幅画的效果也同样是缺乏谐趣感的。画者深入生活,迅速地、敏锐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良现象,进行嘲讽和抨击,体现实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读者才爱看。漫画既然是一种语言形式,又具谐趣性,能用幽默的语言表达出来,自然就能用漫画描绘出来。作者在创作时有着极大的自由度和发挥空间,其实最关键的还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敏锐把握和深邃独到的思想见解,在方寸之间以寥寥数笔得以展示,焕发出来的智慧之光让人怦然心动。所以,创作的初期用语言表述,是要做构思的调整工作。把握不好事情真相,弄不清楚矛盾,也就叙述不出想要表达的实际内容。

只有先从语言开始,把事情想好,把矛盾找出,考虑用语尺度,头脑里所想的才会归纳出清晰的轮廓。强烈的现实针对性,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良倾向、问题、现象等进行揭露和批评,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和反思。这是关系到它有没有生命力,能不能发挥实际效果的关键所在。创作思考,先用一般语言表达,再化为形象化的说法,最后动手找寻适当的表现方式。

三、表现方法的处理

在进行漫画创作时,要注意表现方法上的处理。在漫画形式上是寓庄于谐、诙谐幽默的,但是在形式的背后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和深刻的思想。这也是漫画区别其他绘画之处。诙谐幽默都是轻松愉快的,同时获得心灵的震撼,又引人发笑,令读者看了印象深刻。正是因为有了深刻的思想意识,漫画才真正具有了“深度”和“灵魂”。

另外漫画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图”作为一种信息对文字加以诠释,使其鲜明生动、通俗易懂、直观感性,所以更易为大众所理解与接受。可幽默却有半真半假,以假乱真的特色,把事情表达清楚而不使人有恐怖、怜悯之感,人是能理解并接受的。要画出给人以愉悦之感,否则是引不出谐趣幽默的。

大气被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害。尤其是水的污染最为明显,危害也表现得也十分清楚,大量鱼类死亡,已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形之于画面是不难的,漫画家夸张地画成一个垂钓者在化工厂搬到河附近以后只能钓出鱼骨。(如图:《钓鱼》)使人既容易看懂又能感觉到它的深度和力度。喜剧性的场面,既表明主题,又轻松滑稽。还有一幅作品,说的是一个文艺作品被审查后不但变得味如嚼蜡,而且等待“二审”的漫长过程也让艺人由光头变成长满青丝的“二婶”。这件作品,引起深刻感触:“它画出了艺人的一种尴尬,一种无奈呀。”一位老作者一口气画了近十幅作品,包含了陈佩斯在小品、影视里塑造的各种人物。陈佩斯曾动情地说:“这简直就是我的简历啊!他太了解我啦!”陈佩斯对记者说:“人的奇思妙想并没有被工业化替代掉,这些漫画构思很巧,想象力太丰富了,越看越觉得好玩。其实画画一点都不难,小的时候每一个人都特别能画,而且想象力也特别的好,只是在每个成长的阶段,不管是来自于外界或者是自己,慢慢地局限了自己,在想象力上面,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验,小孩子特别容易开心,我也特别爱看儿童画,小孩子能够把房子画在云朵上面,没有空间限制的想法,可是慢慢地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接受了很多的拘束,接受了很多的规范之后,就把原来的空间局限了,我们都知道把房子必须盖在地基稳固的地面上,在知道了这些之后,慢慢地也就远离了本来的想象空间,所以我觉得漫画家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童心,其实这也是在维护整个思考的想象空间,这一点作为一个漫画家来讲,特别重要,也就是想象力特别重要。”

初学漫画或创作经验不多的人,不大会运用曲折含蓄的艺术技巧,想不出什么轻松的表现方法。在直观的图像式阅读中,要求令读者获得一种平面下的阅读深度意思。但对漫画的要求不止于看得清楚,还要作艺术加工,用谐趣技法表现出来。正如前面提到的,这就必须编笑话了。在报刊上就见过一些批评不敬老人的讽刺画,画的都是这些年轻人对老人的虐待,看着就会使人感到沉重不堪,毫不轻松。以社会生活为题的讽刺画讲究寓庄于谐,用谐趣的轻松方式表现,发挥漫画艺术的特殊功能。那么漫画人员应具备哪些素质呢?这就要根据漫画的种类而定,因为漫画的种类很多,有剧情漫画、有短片漫画,有单幅漫画,当然需要的素质也不一样,终究讲的是你要能够说故事,说的是长篇故事还是短篇故事,如果是长篇漫画,你要能够去编故事,因为从事漫画工作的人必须具备编剧、导演、演员的能力,漫画的每一个人物是你画出来的。就像电影的角度,怎么呈现给大家,取决于漫画家本身,所以漫画家具备的能力应特别的多。

漫画是一门讽刺与幽默的人文艺术。漫画作品与其他作品不同的一点,就在于风趣诙谐,深入浅出,寓教于乐。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幽默感是判断一个伟大民族智慧与气质的尺度。”幽默是最重要的哲理,它是人们别出心裁的高级的思维活动。

运用幽默和讽刺技法,除了滑稽之外,讽刺画总是拿讽刺对象开他的玩笑,出他的丑。使用方法就是如前面讲的,要找出矛盾,会利用矛盾,造成不协调、不相称的局面。在艺术构思上首先用语言讲出来,自己听了觉得有点可笑,动手在纸上起草时还会做几次加工,不断完善。有时候开始只是有个模糊的想法,随便在草稿纸上边想边画,在这过程中也会想出轻松有趣的方案来。这就是用笔协助构思的过程。头脑中的意象还不稳定,在纸上将这不稳定的东西画出来,会由此联想到与此相关的形象,在不断改动中,以新奇的点子表现出来,使人获得启发,想出恰当的表现方法。它需要丰富的学识、充分的阅历以及敏锐的感觉,这些都难以依靠教材或老师加以传授。漫画就是在简单的构图中承载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那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理性认识,而不是对具体的个别事物的一般看法。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漫画逐步形成了向通俗化倾斜的艺术理念、艺术规范以及样式手法体系。例如从普通百姓的实际出发,在题材上,更多贴近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感情,重点突出一些平凡的理念,少来些玄奥,少来些学究气;在作品功能的取向上,适应普通百姓对实用性功利因素的特别重视,灵活处理对审美因素的要求以及在艺术尺度上宽松一些等。这些都是长期以来在漫画通俗化实践中约定俗成的通则。

四、漫画常用五种创作方法

1.夸张法。漫画有一种独特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就来自于幽默,而幽默需要夸张等方法来制造。例如动作夸张、表情夸张、细节夸张、情节夸张、形象夸张……例如:创作一幅有关作业多而苦恼的漫画,画面表现了一个生气的学生在做两叠作业,画面略显平淡。而如果在生气的学生的表情上、动作上、主题作业上多下些工夫,会让人感觉眼前一亮。

2.相似法。相似法指把某一事物局部特征与之相似或相近的局部特征组合在同一画面上,形成荒诞、离奇、幽默的内容。这种方法的运用,重在将平时生活的观察、积累,升华为丰富的想象。比如《找妈妈》,一只可爱的卷毛绵羊,误认一位卷发的女子为妈妈,原来卷毛的绵羊与卷发的女子极其相似,令人捧腹。

3.对比法。漫画的创作离不开对比,否则画面就缺乏节奏,缺乏高潮。在漫画创作的过程中,应大胆运用对比方法,例如时间对比、环境对比、因果对比、神态对比、言行对比等。

4.拟人法。拟人法指将动物形象或各种实物形象给予人格化,赋予这些形象以新的生命或模拟人的言行。采用拟人法其实也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表现,因为摆脱了我们平时习惯的固有思维方式,例如:沙尘暴变成了魔鬼,鲜花笑了,大树跳舞,桌子生气,电脑罢工,小狗见义勇为……突破思路的僵化、狭窄,能让作品出现情感化、人性化的特点。

5.典故化用法。典故化用法通常有典故延用和典故翻新两种,典故沿用顾名思义,而典故的翻新,要想赋予新的内涵,必须联系我们生活的事例,特别是想要表达的东西,一定要通过画面表现出来。

上述所列举的只是常见的漫画创作方法,当然,还有情景相生、起承转合、以小见大、化实为虚、倒插、反接、突接、比喻、衬托、误会、象征、借代等。

第三章 漫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第一节 漫画中夸张的运用

夸张是漫画的特色,可以使艺术形象变形,而且夸张幅度越大,体现的艺术美感才越容易打动人。夸张是卡通漫画最基本、最重要、最常用的手法,把事物扩大是夸张,把事物缩小是夸张,把事物变形也是夸张,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点,使形象更鲜明、更特别、更突出画面,产生更强的形式感和幽默感。进行漫画创作,在画面人物刻画上,这种手法和艺术构思一样,离不开夸张。夸张就会变形,人物如何变形,全凭画家的生活经历和文学艺术修养,没有现成的模样,还需画得神似。所以想画好,难度是不小的。漫画大多是针对各种丑事和不合理的现象来讽刺的,是谐趣艺术通常表现出的特色。幽默、讽刺之中都有滑稽因素。作艺术夸张,尤其是大幅度夸张会产生奇特巧妙的效果,所以夸张便成为在艺术上造成滑稽的通用手法。这在日常用语中经常会听到有人这么夸张地说:“力气大如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钱能使鬼推磨”、“泪如雨下”如此等等。这些话虽然说得很夸张,但人只要听了就能理解,这就是夸张带来的艺术效果。

漫画要达到幽默的效果,自然要运用夸张手法。而且夸张幅度越大又不失真,越容易生效,越显异常。漫画创作在艺术方法上的总则是“奇巧”,这和其他幽默讽刺艺术一样,运用夸张是作为出奇的一种手段。奇而又被人理解的情理即是奇中有巧。

所以漫画创作构思和画法要求奇特巧妙,漫画中运用的比喻,也多是夸张的。夸张的漫画会使人体会到极度的不协调,让人感到滑稽,因为它出奇。奇得巧妙,奇得不同一般,还尽可能使一般见闻与之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而又有合乎情理的因素,才容易使人意想不到而为之动容。通俗点说,就是要来得俏皮。在讽刺语言中,还要显出鄙夷之情。如用比喻,也要选带贬义的事物来比。讥讽人,叫“衣食不愁想当官,得了皇帝想神仙——贪得无厌”、“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官仓里的大老鼠——肥吃肥喝”。这是说,讽刺性的大幅度夸张,不仅要出奇,还要出奇得不寻常,又带贬义。平淡也就是无奇,无奇难以出人意表,达不到滑稽的程度。夫妻二人,丈夫高大,和矮小瘦弱的妻子站在一起、很不协调,看来可笑。在漫画上为强调这种不协调,便画成妻子胖大,丈夫精瘦,造成更加强烈的滑稽感。而且常画成胖大的更胖大,瘦小的更瘦小,把两者的差距加大,造成更鲜明的矛盾,以求突出更强效果。也可用把人物画成抽象的手法,有效抓住人物的性格和特征,在不失形体的原则上尽量夸张,画出来的幽默效果会比写实或者抽象的要好。有些形体特征虽然有夸张,虽有形但无神。这就要善于捕捉人物幽默有趣的表情动作,出奇见巧才有滑稽之效。

漫画中借用夸张和比喻,总是设法使被讽刺者干的是傻事、蠢事、丑事,而且蠢得出奇,丑得可笑;所比喻的也选不光彩的东西或行动,都求其异乎常情常态而又卑劣,才会有滑稽感。一般不协调的事物就会给人以滑稽之感,在漫画上再加以强调,滑稽更加突出。漫画的作用,也就是突出世间的矛盾,评论谁是谁非。想要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必须将其原有的矛盾加以夸大;采用夸张的手法突出是非的分明,常采用大幅夸张法。这在语言中是常用的,因为夸张和大幅度夸张并非都会造成滑稽效果,未必都能起幽默讽刺作用。按一般扩大法来夸张,是不易出奇的。

表现夫妻间的矛盾,画丈夫追打妻子,很难画得逗人笑,但反过来,画妻子追打丈夫,便有滑稽感,夸张则更易突出滑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般常情是夫强妻弱,夫打妻近乎常情,妻打夫便觉反常,反常出奇,能逗笑。再则弱者被虐会引起同情,引不起笑,而强者被弱者欺负,使人感到强者失壮气,不同情,而觉反常可笑了。其中又带有嘲讽之意,显出幽默感和艺术性,更觉可笑。

总之运用夸张使人觉奇巧才显滑稽和幽默感。漫画之所以要用夸张的艺术方法,为的是两个目的:一为强烈地突出主题,也就是使矛盾格外明显;二为造成不协调的滑稽感,以此表达幽默和讥讽之情,两者兼顾,才现奇巧。

夸张幅度越大,越离奇,奇而又合理才显得巧。比喻越是不伦不类而又有相类之处,越容易出奇巧。漫画就应该是天马行空的,但只是把五官拉得很大,脸拉得变形,大头小身子等方法还只是点皮毛而已,对人物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的挖掘才应该是漫画的目的。有的夸张和比喻看来无奇,但有其他不协调因素配合,也会有滑稽感,同样会出好效果。总的来说,要想使人们在漫画中体会到幽默滑稽感,一定要采用大幅度的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这样才会表现出最佳艺术魅力。

第二节 漫画中比喻的运用

传说明朝解缙讥讽一个秀才的对联:

墙头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看来有趣,词雅而讽刺尖刻。这是文人用的比喻。

漫画里常用比喻,形成一种十分显著的特色。比喻是通过具体的事物来比方所要表明的事物道理,使所要表明的事物道理更明白、更鲜明、更具体、更生动、更具有实感性。漫画评论性的构思没有定式,它根据作者的学识、修养而各有不同。人们日常语言里,就有不少形象化的说法,其中多属比喻,把“打击报复”说成给什么人“穿小鞋”,“文过饰非”可说成是“涂脂抹粉”,“奉承”说成“拍马”、“抬轿”,由此可见,同样的题材,不同的构思却能体现出不同的评论性技巧,作品产生的效果也迥然不同。构思一经形象化,抽象变为有形,便画得出。

形象化的说法浅显明了,要比讲抽象道理更容易懂,即使文化程度极低的人也能够听得懂,所以人们经常使用。比如在农村宣讲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怎样去讲道理,也不如说:“锅里有了,碗里就有”那么明白;讲家庭以及社会中上行下效的关系,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如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狼走遍天下吃肉”或“天下乌鸦一般黑”,而且便于记忆,印象要深得多,人们也很容易接受。在语言中已有不少现成的比喻,其中很多又是讽刺性的,讽刺的评论在漫画中用得着,而且自然方便。漫画表现手法运用灵活,如徐渭的《蟹图》题:“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这首题诗就使得普普通通的一幅蟹图有了讽刺的内涵。作者把像蟹一样横行的,不可一世的人物,比喻成东汉乱臣董卓来进行讽刺。这样的形式在明清时期的讽刺画中比比皆是。

漫画是以幽默方式作评论,方能尽其所能地发挥其艺术感染力。把许多的图像稍作加工,需注意的是,要把比喻用于其中,例如硬币圆形,可喻为车轮,可比作月亮,可穿成链条……使漫画表现技法更加运用自如。所用的比喻需使人感到其幽默和讽刺性。如方成的《吃烤鸭》则别具一格,用禁止公款吃喝的文件替代春饼卷着烤鸭吃。在这一点上,经验不足的画家往往不甚清楚,以为用比喻将问题交代明白就可以了,因此画出来常是平淡无奇,显得干干巴巴,缺乏艺术感染力。没有幽默讽刺的艺术构思,运用比喻就会干巴,因为幽默的比喻是从幽默的构思来的。

比喻多属夸张,实际上是一种夸张的方法。漫画用比喻,和运用夸张手法是大体一致的。

漫画以其艺术形象感人,所采用的比喻画法,都力求合乎艺术规范,使之雅俗共赏才好。

比如清朝的八大家就以禽鸟为题材的作画,讽刺和唾骂清朝廷与投降清统治者的贰臣。其《孔雀图》画两只形象丑恶,只有三根残破尾羽的孔雀立在上大下小的石头上。画中又题:“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其实,作者在讽刺那些头戴三眼花翎顶子,为清廷效劳的大官们。他们天还未亮,二更时分就在恭候主子迎奉皇帝。可是他们立足之石,上重下轻,很不安稳。这象征着清朝统治是不稳固的。而诗中的“三耳”是奴仆的意思,因为奴仆要听从主子的旨意,除了有形的两只耳朵外,还有一只无形的耳朵。用比喻作评论,也是讲理,以理服人才有效,这是漫画运用比喻的原则。

第三节 漫画中象征的运用

漫画家对于人生社会的某种事象,欲发表自己的感想,而这事无形可描,或不便于明言直说,乃另描一种性状相同的其他事象,拿来象征欲说的事象。这样隐藏的画法,叫做象征法。前文说过:比喻法与象征法大同而小异。所同者,二者都是不写本物而另写他物的。所异者,比喻法不写本物,而标本题;象征法则不写本物,亦不标本题。比喻法是用题目点明的,象征法则全不说破,任读者自己会悟。《文心雕龙》云“比显而兴隐”。比喻法相当于文学上的比,象征法相当于文学上的兴。象征法的漫画,用意最隐藏,意蕴最丰富,诗趣最多,艺术的价值最高。

欲举实例,某古人的一幅画。画着一株大树,树上筑着鸟巢,有许多鸟儿生息于其中。树下有许多人,拿着斧斤,想斩伐这株树。这画在古代当然不称为漫画,其实正是幅象征法的漫画。象征什么呢?世间类于此的事很多,不必说破,还是任读者自己自由想象为妙。广义地看来,中国古画中,有许多可称为象征漫画。例如画竹的“虚心坚节”,画兰的“不以无人而不芳”等,都含有象征的意味。只是中国画家大多数墨守旧法,沿袭传统,老是写竹,写兰,不解举一反三,推陈出新。所以现在倘要把兰竹归入漫画,大家都不以为然。其实,最初取“虚心坚节”的意义而画的竹,最初取“不以无人而不芳”的意义而画的兰,正是象征法的漫画。

第四章 漫画特征

第一节 漫画与其他绘画的区别

我们要从事漫画创作,就必须了解漫画和其他绘画有哪些区别。漫画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漫画的审美定位

漫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的审美定位,基本上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观察:

1.从读者角度谈,漫画是大众艺术、通俗化艺术;通俗化是漫画独立的重要标志,它不像一般绘画,它以通俗化为整个文化事业前进的导向。

2.从反映、服务和改造世界的角度看,漫画较任何其他绘画更具开放性和适应性。

3.从作家创作理念的角度看,它重在表现作者主观的情意内涵。在艺术的百花园里,每一门艺术都有它特殊的审美定位,漫画也如此,它要求观点系统化、层次分明,而不是无序的所谓“系列”化。

二、漫画的评论功能

评论性要求的是作品在整体上,有一定的评论功能。文学评论是以文字形式说出或写出人们议论的内容,漫画则是用图像表达其内涵。这是漫画和其他绘画区别所在。评论是一个含义比较宽泛的概念,无非是说漫画应有理性的内涵,有一定的逻辑力量,有助于促进读者的思想认识。漫画实际上是另一种语言方式,和日常语言相似,但又有不同,它是幽默的,具有讽刺意义的语言。从事漫画创作,要认识其在题材和艺术表现上和其他绘画的差异,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

漫画所评论的内容极其广泛。漫画与其他画种最大的不同,是漫画允许一定的语言文字入画。关于政治、经济的也好,谈思想问题也好,论生活问题也好,讲矛盾冲突等都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漫画题材非常广泛,是其他绘画所不可比拟的。漫画近似语言,宗旨是评论,怎样去想就怎样去画。画法技法是很灵活的,只要合乎艺术要求,就可以按需要加以变通,达到所需要的评论效果,这也如同语言那样自由表达。此外,还可利用图像本身代表的含义来表现,例如为表现大材小用可画上一个老师在黑板上给同学们出一道“1+1”的算术题,而同学们用计算器来计算。

漫画有类似语言的性质,无所不评,尤其漫画与文字结合,就更能表现其寓意。文字无论是放在画面之中,还是作为标题或对话放在画外,都是和作品不可分割的。漫画由点、线、面、色彩、图像结构作为绘画手段,它远离概念,因而抽象思维的概念运转过程、认知、推理和逻辑判断之间那种严谨的逻辑任务,一般绘画是完成不了的。

漫画中的幽默和讽刺多采用大幅度夸张手法,也借图像的变形显现作品的幽默和讽刺性,这和其他绘画大不相同。

漫画的“漫”字并没有涵盖一切,它有自身的特性,通过使用夸张、变形、比喻等多种手法和巧妙构思来达到传播、教育、娱乐等功能。漫画中的夸张变形非常有趣,具有特殊的艺术美感,因此易被广大人群接受和喜爱,人们对夸张变了形的特征非常敏感。所以,漫画艺术形象也多为夸张,是漫画发挥艺术功能的重要手段。漫画的造型方法和其他的绘画不同,漫画提倡个性化的造型,具有明显的浪漫色彩,想象因素占很大比重。一件成功的漫画作品往往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在创作过程中,逻辑思维占主导地位,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因而漫画作者的全面修养和学习是不可忽视。为取得巧妙艺术效果的幽默讽刺,漫画在表现方法和使用工具上都有较多的自由。在漫画创作中,想象、联想和推想的运用尤为重要,除图文并用,幅数可多可少等之外,还可与摄影结合,画面上也可放进丝、麻、草、木、布条、铁片之类,这在供展览的作品中常可见到。有的漫画用剪贴法制成;有的画面空无一物,借标题或对话点题,有的画面是由许多幅画组成大观园式的作品;还有的一幅画正反两面分布在一页的正反两面上,位置重合……画面构图方式也求出奇,笔墨运用也有它的特色,都是为了取得较好的幽默和讽刺的艺术效果。幽默和讽刺多借想象出奇,给漫画带来非同寻常的效果。在具体创作实践中,还可见到其他一些与别种绘画不同的特色。

漫画较其他绘画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它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漫画表现空间的开放。漫画顺应当时的时代背景,以讽刺性漫画为主流。在独立前后,经历了大约300年的发展过程,漫画活动的空间是大为宽阔了。像评论性、“笑”等可以是漫画的某一特征,自漫画有史以来的实践证明,漫画可以是喜剧性的,也可以是随笔性的,又可以是抒情性的等。它的表现领域大为拓展开放。

2.漫画开放性的另一明显表现是它敞开大门,善于从其他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从而创造出绘画原本没有的结构和手法体系。它经过消化、改良其他艺术,使其“为我所用”。特别是漫画对文学的借鉴,举个例子,文学有什么样式的表现手法,漫画也就有什么样式的表现手法。还有小说式的连续漫画、杂文式的评论漫画、诗歌式的抒情漫画等,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漫画题材。

第二节 漫画的特征

中国漫画的风格是多样的,分简笔写意和工笔线描;既有民间装饰情调的,也有追求大块黑白处理的;既有单幅画和组画,也有长篇著作;还有照片剪贴、布画漫画、墙头漫画、漫画速写等。

漫画的基本特点是谐趣性、评论性和艺术性。要认识漫画的性质,从事漫画创作,就须了解漫画的基本特点,和其他绘画有哪些区别。漫画中有的是对封建社会、帝国军阀和豪绅恶客的讽刺画,有的是对一般社会现状的讽刺画,也有的是描绘生活情趣的和开开玩笑的幽默画等,内容多样,画法千变万化,而且画得诙谐有趣和带讽刺性。看什么人和事觉得可恼或可喜,提出自己的看法,画了出来加以评论;看什么事物可笑,也画了出来给人看,这不都是在批评,还在议论。这评论性和谐趣性是区别于其他绘画的特点。人们很容易看出这种画的两个特点:一个是看来滑稽有趣,一个是评论性。然而漫画又是一种造型艺术,它具有造型艺术的一般性,也就是和其他绘画的共性。对于漫画的特性,人们都会看得很清楚。但是对于漫画和其他绘画的共性,却不甚了解。有人知道漫画是用来评论的,以为画了出来,使人能看得明白就可以了;也有人知道漫画是诙谐的,以为把自己觉得可笑的事物画出来,使人看了觉得有趣,便算成功。其实,从漫画的功能来说,大体是这样的。但是对漫画的认识仅限于此,显然不够,因为漫画是艺术,漫画作品就是艺术品。要使这种艺术品充分显示出它的艺术魅力,在创作时自然必须对它有全面的认识。漫画是评论的艺术,又是谐趣的艺术。它能让人发笑、欢快,使人爱看。漫画艺术,是用艺术技法和艺术形象感动人,使人欣赏的。我们的漫画艺术家所追求的,就是用艺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一、谐趣性

谐趣性是漫画与其他绘画的主要区别,如果没有谐趣性,漫画很难和其他画种相区别,因为漫画在作画的材料和方式上,与其他画种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漫画最明显的艺术特色就是它的谐趣性。(如图:《不要叫我“老爷”,叫“公仆”》)《不要叫我“老爷”,叫“公仆”》

漫画中的画与文字就是作品的成功之处,漏掉或删去,这幅漫画就成了废品,至多是一幅普普通通的画。

怎样产生谐趣效果呢?漫画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用比喻、夸张、想象等艺术手法达到谐趣的目的,另一种是将现实中本来就有趣的事情真实地记录描绘下来。

幽默和讽刺都是谐趣的,都是漫画常用的表现手法。两者区别在于:幽默是比较温和的,讽刺则是明显的嘲笑、反对和斥责,含有程度不同的贬义。但是二者都是运用滑稽方法曲折地、含蓄地表达思想情感。一般来说,受众喜欢有趣的信息,在诙谐的心理状态中也容易被劝服。漫画对新近发生的事实进行评论,更易为受众喜闻乐见和接受。许多事物,许多现象,仿佛谁都明白,但一经深究,便成学问,使成千上万的学者争论不休,经过上千年还找不出一致的结论。人的发笑,就是一个例子。人为什么要笑?怎样才能逗得人发笑?笑时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如此等等,从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现在的各国学者,一直都在研究。谈到谐趣,也就是涉及笑的问题了。从事幽默文艺创作的,凭自己的经验,就能体会到漫画所具有的谐趣性。

谐趣就是令人觉得可笑,或把人逗笑。从我们日常生活经验可察觉,有几种情况会引人发笑,从以下一些事实中可发现使人发笑的几个规律:通常我们看见人把什么事做错了,或见到什么异乎寻常又对自己没什么伤害的事物,骤然感到稀奇,就会忍不住笑了起来。比如认错了人,称一位先生为“小姐”,就会被人笑;下雨天看见小孩子举着大人用的大花伞,很不协调,也会使人发笑;见到巧合的现象,也会觉得出奇可笑。又如看见一个和尚和一个秃头的人争吵,也觉可笑。夫妻二人吵架,妻子随手抓过一个水杯盖扔向丈夫,丈夫一躲,恰巧盖到他身后的杯子上了,使人看了会觉得可笑。见到什么人的尴尬处境和窘态也会发笑,例如见变戏法的人突然失手露了底;见什么人想弄巧反成拙之类,反显滑稽之态。我们看魔术师能从人群里钓出一条大鱼来,或如在戏剧中见什么人略施小计,使人脱离困境,都是逗笑的。这是智巧出奇。

原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看惯了生活中于情、于理的常态,日久天长便形成大体一致的生活方式和共同语言,看到事物运动的一般常规,便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习以为常的思想、观念。与此有所差异,就觉得不协调,不相称,感到稀奇。奇事来得突然,又对自身无害,骤然间大出人意料,便会忍不住笑起来。例如父子二人,一个高大头小,一个矮小头大,两人站在一起,看来便觉可笑。这是因为两人和一般常见的人不同,体形相差太大,也就是和习惯上的主观想法有矛盾,显得很不协调而感到滑稽可笑。例如我们看见一个人心情不好,无精打采的,便上前去询问怎么了,那人答道:“我心情不爽”,这是合乎常理的。同样我们看到一只小狗不精神,以为有病了便问其主人它怎么了?主人称它心情不爽,这就显滑稽,倘若说它身体欠安就更滑稽了。为什么会笑呢?人看到种种异乎常情、常理、常态、常规的事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作为旁观者看别人“出洋相”,由此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对于引起笑的对方,便含有他不如我的贬抑之意。学者们多认为是出于一种自满之情。无意识偶然产生的不协调与巧合,会使人感到滑稽可笑,好好的丸子汤里混进来个形状相似却吃不得的“丸子”(乒乓球),出现得那么巧,也都失常得出人意料。又如夫妻二人,男的左眼大右眼小,而女的则是左眼小右眼大,真是太巧了,漫画家把这种滑稽现象画了下来,就有趣逗笑,使人看了就想乐。因为好奇人人都有,如果奇得巧妙,奇得有趣,奇得突然,自然更觉趣意盎然。见了便会笑起来,这是符合人之常情的。

除此之外,笑中亦含有赞许之情。巧是平时不见的偶然相合,是引起好奇者兴趣的奇事。有意调弄的巧合,与机智而生的巧计、巧言、巧事,巧得出人意料,就会引起人的兴趣而发笑。这种使人感到奇妙的手法,其中的智慧和创造性,自然会引起人们的欣赏和赞许。以笑为艺术手段,产生谐趣效果。从引人发笑的这些事例来看,逗人发笑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奇,一个是巧。奇而又巧并巧得出奇,能令人忍俊不禁。从事笑的艺术要特别掌握的是这“奇巧”二字,把笑引进艺术中来。漫画、相声、喜剧都是以笑为艺术手段的。如果奇巧不足,自然会减弱作品的艺术效果,使画面缺乏吸引人的艺术魅力。

偶然发生的逗笑现象是滑稽,而谐趣的笑就和一般所见所闻偶然发生的逗笑现象不同,漫画在艺术上追求的不止于滑稽,而是有所含蓄,带有弦外之音的幽默和讽刺。

笑的艺术所追求的不仅仅是滑稽,而是更加动人,更富有艺术魅力的幽默和讽刺。例如:画一个青年和扑克牌上的皇后跳舞,看来同样可笑;不但可笑,还使人意识到其中另有含义——这人好赌,是个赌徒。这是幽默,也是讽刺。

幽默和讽刺所使用的方法大体相同,所以讽刺之中也带有幽默因素,因此一般将两者统称为幽默。实际上,西方习惯上将讽刺列为幽默的一种类型或形态,即把讽刺也当成一种幽默了。但两者还有区别,例如幽默都逗笑,而有的讽刺中虽有幽默技法,却不逗笑。被压迫者的漫画常是表现很强烈的情感和讽刺性,看了却让人笑不起来。

机智的逗笑在于巧得奇,也多带幽默感,也就是带有滑稽——含蓄的滑稽。幽默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机智常含有幽默感。

相声和喜剧中常有表现机智的构思(《空城计》中有此例),那都是幽默艺术家的创造。用相声、喜剧表演来比,表演得逗人发笑不算很难,但要逗得像马三立、侯宝林那样的水平,那就难了,因为他们的表演用的是艺术技巧。他们的表演就是艺术。漫画创作所要求的,应该是达到令人欣赏的艺术水平。

漫画家想用画来表现其内涵是不容易的,要表现得觉出美感令人欣赏,就更不容易了。因为不仅要看评论的幽默技法,还要看它的画面艺术形象动人之力,看它是否可以通过精心描绘,来达到鞭挞假、恶、丑的同时,弘扬真、善、美,这才是主要之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