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读本(大众儒学经典)(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2 22:05:03

点击下载

作者:陈杰思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五经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五经读本(大众儒学经典)试读:

前言

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整理了中国古代六部最重要的经典,这六部经典就是六经。孔子“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经历秦始皇“焚书坑儒”之难后,《乐经》失传,流传于世的就是五经,五经指的是《诗》《书》《易》《礼》《春秋》。孔子为何整理、阐释六经,《白虎通义·五经》讲得很清楚:“以为孔子居周之末世,王道陵迟,礼乐废坏,强凌弱,众暴寡,天子不敢诛,方伯不敢伐,闵道德之不行,故周流应聘,冀行其道德。自卫反鲁,自知不用,故追定五经,以行其道。”

六经各有价值,不可相互替代,共同构建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当代新儒家的代表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家五经,从抽象和象征的意义上说,分别探讨的是人的情感性问题(《诗》)、社会性问题(《礼》)、政治性问题(《书》)、历史记忆问题(《春秋》)、形而上问题(《易》)。

五经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这两个变化:一是《春秋》转变为《春秋左氏传》;一是《礼》或者说《礼经》先是指《仪礼》,唐朝孔颖达编《五经正义》的时候,《小戴礼记》第一次取代《仪礼》成为五经之《礼》。后来,在五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经典: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十三经注疏》传世。《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诗经》的体例分为风、雅、颂三类。《史记·孔子世家》载:“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尚书》古时称《书》《书经》,是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尧舜时代下至东周(春秋中期)的历史。基本内容是古代帝王的文告和君臣谈话内容的记录。《尚书》有两种传本,一种是今文《尚书》,一种是古文《尚书》。《礼记》是战国到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礼记》只是解《仪礼》”(《朱子语类》卷八十七),《礼记》有两种传本:一种是戴德所编,称《大戴礼记》;另一种是戴德之侄戴圣选编,称《小戴礼记》。《周易》也称《易》《易经》,被列为儒家经典之首。《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由六十四卦卦象及相应的卦名、卦辞、爻名、爻辞等组成。《传》一共七种十篇,有《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杂卦传》和《序卦传》。上古圣人伏羲始作八卦,《史记》称周文王推演周易并作爻辞,春秋时期孔子作“十翼”。《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古代编年体历史著作,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国十二公为次序,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篡弑等。《史记》称《左传》作者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清代今文经学家认为系刘歆改编。

秦始皇为了达到“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的目的,采取“焚书坑儒”的极端措施,对五经的流传造成极大破坏。当五经丧失了崇高的地位之后,华夏民族的人伦道德跌落,维持政权靠暴力与欺诈,直接的后果就是秦末天下大乱。民国初年废除读经,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打倒孔家店”,取消了经学,将五经碎片化,并将其碎片放置于来自西方的各学科之中。从此,五经丧失了培育中华民族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功能,这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悲剧。

在我们这个时代,学习五经究竟有什么价值呢?学习五经的价值与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五经,培养道德品质。五经是华夏民族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的产物,承载了华夏民族的道德理念、道德规范。任何一个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都不是生而具有的,而是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从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观念,既有道德观念,也有非道德观念。五经是中华民族道德观念的真正源头。当今中国的道德教育成效不甚显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至今还没有将五经作为培养道德的教材。

第二,学习五经,汲取圣贤智慧。现代知识教育产生了这种现象:许多人有知识但缺乏智慧。智慧既来自个人生命在践行的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感悟,也来自经典。因为,历代圣贤将其人生智慧存储于经典之中,阅读经典、理解经典,就是从圣贤那里获取智慧。

第三,学习五经,树立价值理念。一个人丧失价值观,就丧失了人生的方向;一个民族丧失价值观,就丧失了发展的方向。价值虚无、价值迷乱将会导致社会的混乱。五经所承载的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价值理念,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正是在这些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中华民族从无数次的灾难与混乱中走出来。在17世纪中叶之前,一直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在近现代落后挨打、遭受列强欺凌之时,也能最终于极为艰险之际赶走列强、取得独立。中华民族如今正努力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学习五经,重新树立仁、义、礼、智、信、忠、孝等价值理念,是很重要的。

第四,学习五经,弘扬中华文化。有人高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口号,但却否定四书五经,反对读经,殊不知,四书五经就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没有四书五经,就没有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所以,学习四书五经,这才走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竞争力和生命力衰落的重要原因,就是没有将中国文化的建设置于四书五经这一基础之上。

第五,学习五经,安顿身心性命。工业化、商业化、信息化、功利化,一方面带来物质生活的繁荣,另一方面带来精神生活的迷乱,带来精神上的痛苦,造成心灵的扭曲。五经之学,也是身心性命之学。学习五经,可以找回人类善良的本性,也可以找回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让自己的身心得到安顿。《礼记》选读简介《礼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选编。《礼记》聚集并呈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也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制度的重要文献。《礼记》的文体形式为记叙文,它的有些篇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其中不乏小故事大道理、结构严谨又有气势、语言凝练又有寓意、心理描写与刻画较为生动的篇章。《礼记》各篇的作者和写作年代都不相同,收录的文章作品既有孔子的学生的,也有战国时期儒家学者的。先秦时期,人们把孔子编撰的典籍统称为“经”,孔子的弟子及其后人对“经”的解说被称作“传”或“记”。而《礼记》就是对“礼”的解释,并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的核心是礼乐,记载了夏、商、周朝代的典章制度、礼仪和习俗以及孔子与弟子的对答内容,表达了儒家礼治的思想和主张。《礼记》作为一部距离我们年代久远的古老文化典籍,其“礼”中所代表和蕴含的文化精髓、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如“仁”与“德”,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依旧具有指导意义。《礼记》中深刻阐发了“敬”和“让”的伦理思想,丰富了中国伦理学的理论宝库,促进了中华民族敬让美德的形成。我们现在含英咀华诵读之,可以提高和增强对当下社会现象的认知度和评判力,有益于礼仪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意思是不学习礼是难以立足于社会的。而且个人的修养,乃至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礼,都要在礼之中完成。我们国家号称礼仪之邦,因此,作为炎黄子孙,对礼的学习和实践至关重要。原文

临①财毋②苟③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注释

①临:面对。②毋(wú):不要。③苟:随便。译文

面对财物不要随便获取,面对危难不要随便逃避。解读《曲礼》记载的是古代儒家有关礼仪制度方面的论述,这些论述推崇和发扬礼教,使人立志修身,力行善举。上文论及: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面对危难,不贪生怕死,而是淡定从容地面对即将发生的一切。

儒家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获取财物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正道方式: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讲求信用,符合道德,遵守法律,公平竞争。由正道方式获得的利益就是正当利益。另一种是邪道方式: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欺诈威胁,背信弃义,损人利己,滥用权力,贪污受贿,凭借淫威,依靠特权,违法犯罪,恶性竞争。通过邪道获得的就是不义之财。

从钱庄伙计开始做起的胡雪岩,一直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一名红顶商人,闻名于朝野。他的经商秘诀,无非就是两个字:“仁”与“义”。从商几十年,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他都一直坚守着这两个字。

胡雪岩在左宗棠任职期间,管理赈抚局的工作。他设立粥厂、善堂、义塾,修复名寺古刹,收殓数十万暴骸。朝廷出兵西征的时候,粮草紧缺,胡雪岩挺身而出,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胡雪岩开办的胡庆余堂,设在杭州市河坊街大井巷,仅杭州、嘉兴、湖州等“下三府”的顾客光临,很少有“上八府”一带的顾客登门。胡雪岩便计划开设钱塘江义渡,方便了“上八府”与“下三府”的联系。胡雪岩选中了三郎庙附近江道比较窄的地方,在这里兴建义渡。他出资购买了几艘大型渡船,这种船不仅可以载人,还可以载畜生与车辆。胡雪岩创办义渡,对渡江者分文不取,声名远播,人们都喊他“胡大善人”。正是胡雪岩的这一善行,使“上八府”的旅客得以改道由鼓楼进入杭州城,胡庆余堂的地理劣势一下子被扭转过来了。这样做不仅救助了许多人,更在无形当中帮助了自己。胡雪岩的大名被越来越多人知道,胡庆余堂生意越发红火了。原文

夫①礼者,所以定亲疏,决②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记·曲礼上》)注释

①夫:句首语气词。②决:判断。译文

所谓礼,是用来确定亲疏关系,判断嫌疑,区别同和不同,辨明是非的。解读

原文讲的是礼的作用。礼的作用在于明确亲疏关系,确定不同的社会角色,明辨是非,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在家庭关系方面,儒家倡导孝道,主张长幼有序、亲疏有别。周礼明确了“亲亲”和“尊尊”的基本原则。现就“亲亲”原则阐明如下:人在幼年时需要被抚养,在老年时需要被赡养,否则就不可能正常生存。人不像鱼类和爬行类动物那样出生后可以没有双亲的抚育和保护自然成长。儿童还缺乏自理能力和行为能力,理所当然地需要大人的帮助和爱护,才能健康成长。所以,爱护幼童是每一个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自己的生命需要通过子女而延续下去,基于生命的本能,就形成慈爱之情。在个体家庭形成后,人就会对父母有报恩之情。建立在血亲关系上的慈爱心与感恩心,是建立公民道德的起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稳定是社会稳定的前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教育单位:正常人格的形成,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伦理品质的形成,更有赖于家教。良好的家教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家庭环境不良,人格便可能向病态方向发展。所以应重建书香门第,传家道、立家规、树家风。根据儒家“仁”与“忠”的观念,人的慈心善行不仅仅局限于家庭之中,而应当扩大到家庭之外。孟子曾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说:人们奉养自己的父母亲,并将这样的孝心推广开来,就能尊敬他人的父母亲;爱护自己的孩子,并将这种慈爱之心推广出去,就会爱护他人的孩子。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的家庭伦理可以延伸为社会伦理。《礼记·大学》中讲“家齐而后国治”。现代社会强调平等,从人格的角度、法律的角度讲,毋庸置疑,但从人伦关系上讲,则应维持长幼有序之传统。原文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①俗,非礼不备②;分争辨讼③,非礼不决④;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⑤事师,非礼不亲;班朝⑥治军,莅官⑦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礼记·曲礼上》)注释

①正:端正。②备:周到,完全。③辨讼:辩论,争论。辨,通“辩”。④决:判断。⑤宦学:学习仕宦所需要的各种知识。⑥班朝:整肃朝政。⑦莅(lì)官:担任各种官职。译文

道德仁义,没有礼就不能完成;教化、训导、端正民俗,失去礼就不会完备;纷争、诉讼,缺少了礼就难以判断;君臣、上级下级、父子、兄弟,不依据礼就无法确定名位;做官、求学、侍奉老师,不讲礼就失去了亲情;上朝理事、整治军队、职官履事、施行法度,没有礼就会失去威严;特殊的祈祷、例行的祭祀、供奉鬼神的活动,不依礼就不虔诚庄重。解读

原文着重强调了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礼不仅对道德仁义、教化民众、端正民俗很重要、很必要;而且,名位的确定(君臣、上下、父子、兄弟之间等等)、朝政的整肃、军队的治理、官吏的任职、鬼神的祭祀等,都需要遵循礼,才可以很好地进行,妥当地完成。所以,圣人出来制定礼以教育人,让人的言行举止有别于禽兽。

活人殉葬的恶俗在商代很盛行。西周之后,周公制作礼乐,推行德治,活人殉葬这种不人道的现象才大大减少。

齐国大夫陈子车死在了卫国,他的妻子和处理家务的总管商量用活人给陈子车殉葬。陈子车的弟弟陈子亢听到后,气愤地说:“用活人殉葬不合礼法。家兄有病,是应当有人照顾他。既然如此,哪里有比妻子和家里的总管更合适的呢?如果非得这样做,那么我想要用你们二位来为他殉葬。”听了陈子亢的话,这两个人都不再说话了,最后就没有用活人殉葬。

陈乾昔在临终之前,让他的儿子为他做一口大棺材,要求将来让他的两个婢子一左一右地在他身边殉葬。陈乾昔死后,他的儿子没有照他的要求办,说:“以殉葬,非礼也,况又同棺乎?”此事才作罢。有人还残存着殉葬的观念,但做法有了改变,主张改用木俑殉葬。对此,孔子也认为不能容忍。木俑有人的形象,孔子认为木俑殉葬侵犯了人的尊严,所以,他批评这些人“其无后乎!”,意思是说这些人应该断子绝孙!

礼的本质是仁义道德,仁义道德需要通过礼来成就。殉葬违背了礼的本质,只能是恶俗,应该被摒弃。原文

大上①贵德,其次务施报②。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注释

①大上:大,通“太”,太上指上古之世。②施报:谓有所施与,则有所报答。译文

上古之世,人们尊崇道德,后来却讲求施恩和回报。礼推崇的是有来有往。只施与而没有回报,不符合礼;只回报而不施与,也不符合礼。解读

原文讲的是上古时期人们在交往当中就十分重视礼,并认为礼尚往来。这个道理在我们这个时代同样适用。只有在互动中,交往的双方才能感受到礼,并在彼此都讲礼的情况下进行沟通与交流。

在古代,诸侯国派出使者,以圭(一种玉器)作为国礼,交给对方,以示礼敬。而等到使者回国时,对方还有一个“还玉”的礼节,将圭还给使者,表明没有贪图之心。在一般民众之间,求见一方得到主人一方的同意之后,要带着见面礼前往拜访,这个见面礼一般是雉(野鸡)。以雉为礼物,是取雉不受引诱、不惧威慑、宁死不屈之意。过后,主人要回访,回访者手持客人来访时带来的雉来到之前主动拜访自己的人家,将礼物奉还给他,以免有贪财之嫌。

在人际交往中,人格平等与上下有序是相结合的。施礼的一方行礼,受礼的一方还礼,这就是“礼尚往来”。你用什么方式对待他人,他人就用什么方式对待你。即使在上下级之间,也是上级对下级待之以礼,下级对上级报之以忠。上下同心同德,团体就有力量。如果上级对下级采取冷漠、粗暴、轻蔑的态度,下级就会采取疏远、畏惧、敌视的态度。上下离心离德,团体就丧失力量。原文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①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②。(《礼记·曲记上》)注释

①负贩:担货贩卖。②慑(shè):胆怯,困惑。译文

礼是要求自己谦卑而尊重别人。即使是担货贩卖之人,也必定有值得尊重的地方,何况富贵之人呢?富贵的人懂得、爱好礼,就不会骄奢淫逸;贫贱的人懂得、爱好礼,就会心无所怯、志无所惑。解读

原文强调的是礼的重要性,以及遵守礼的益处。人们遵从礼,社会就安定团结;不遵从礼,社会就祸患无穷。无论是富贵的人,还是贫贱的人,爱好和遵从礼就都不会堕落。崇尚礼,讲究施惠与报答,用感恩的心面对周遭的世界。世界因为有了感恩,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就会越来越幸福;人与人之间彼此尊重,克己守礼,世界将会越来越和谐。

西楚霸王项羽最后落得乌江自刎的悲惨下场,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不懂礼贤下士,导致众叛亲离,如韩信、陈平等投奔刘邦而去。刘备屯驻新野时,经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名士司马徽推荐,屈尊枉驾探望诸葛亮,亲临山中茅屋向诸葛亮请教,让诸葛亮感恩终生,为其尽忠竭力。

唐太宗对大臣非常尊重。在非正式场合,对名将李靖常以兄长相称,对直臣魏徵说话时自称“世民”。唐太宗还下令制定太子接待三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的礼仪制度,其中规定:太子必须出殿门迎接三师;太子应先拜三师,三师再答拜;每逢过大门,都要让三师先走;三师坐定后,太子才可以就座。

海尔总裁张瑞敏曾说过:“经营企业的关键是经营人,经营人首先要尊重人。企业必须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把人当作‘人’而非‘非人’来对待。”原文

为人子者,居不主奥①,坐不中席②,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礼记·曲礼上》)注释

①主奥:坐于尊位。奥:室内的西南角,古时祭祀设神主或尊者居坐之处。②中席:坐席的中部,尊者所坐之处。译文

做儿子的,居处不要占据室内西南角的位置,坐时不要坐在席的中间,行走时不要走在路的中间,站立时不要站在门的中央。解读

原文阐述了作为人子平日的坐、卧、行走需要遵守的礼节。作为人子,在家起居不能占据室中西南隅的位置,那应该是尊长的位置;不能坐在席的正中,那应该是尊长坐的地方;走路不要走在路中间;不能站在门槛的正中,以免妨碍尊长的出入。遵守这些礼节是表达对尊长的尊敬之情,也是从细节表达对长辈的孝敬之情。

吕希哲是宋朝人,他的母亲申国夫人对于儿子的教导十分严厉,要求儿子做每件事情都必须有规有矩。

在吕希哲十岁的时候,母亲要求他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必须站在自己身边侍奉,没有命令就不能坐下,还要求他每天都必须整肃衣冠去拜见长辈。

在家里的时候,只要有长辈在身边,无论天气多热都不能脱去头上的方巾和脚上的袜子,衣服也必须整整齐齐的,更不能去茶坊、酒肆之类的地方,以免听到市井中的污言秽语。

吕希哲从小按母亲规定的礼仪去做,渐渐形成了很高的德行,最终受到人们的称颂。原文

入竟①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②。(《礼记·曲礼上》)注释

①竟:通“境”。②讳(huì):忌讳。译文

到一个地方,就要问问那里的禁忌;到一个国家,就要问问那里的风俗;到陌生人家里,就要问问人家的忌讳。解读

原文讲的是古人以礼为标准的禁忌。礼要与社会背景的变化相适宜。中华传统礼仪基本的原理不变,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具体形式应当有所调整。当然,调整也应当有一定的尺度,不能变得面目全非,更不能完全抛弃。当一定的行为规范形成之后,就会以相对稳定的状态存在。人类生活的境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礼并不能随时依据境遇的变化而变化,当礼远远落后于已经变化了的境遇时,这种稳定性就变成一种僵化。此时,就要对礼进行调整,使之适于已经变化了的生活境遇。

礼的运用一定要同环境相适宜。比如说,葬礼时大哭是适宜的,但在人们欢聚一堂时,如果有人因为想到痛苦的事情而放声大哭,这种做法就与整个环境不相适宜。中国的各个传统节日里,各有相应的礼仪规范,而现在许多人并不知道在传统节日中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礼仪,以至于所有的节日几乎都只有“吃”与“喝”二字,这是非常遗憾的。

礼在运用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境遇的特殊性采取权变的原则。礼规定了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规范,但是总会有特殊的情况发生。在特殊的情况下,就不必完全按固定的规范去做,可以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可以根据“仁”“义”“智”等原则采取礼中所没有规定而与当下具体境遇相宜的行为。例如,古礼有“男女授受不亲”的原则,但是,孟子举例说,如果自己的嫂子掉在水里,怎么办?如果拘泥于“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而不去救她,就不符合仁义之道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应当灵活处理,果断下水救人。原文

祭礼,与其敬不足而礼①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敬有余也。(《礼记·檀弓上》)注释

①礼:礼节,礼数。译文

祭祀之礼,与其恭敬不够而礼节多,不如礼节不够而恭敬多。解读

原文是子路重申孔子对祭礼的看法,孔子强调了举行祭礼重在表达人们虔诚的敬意,而不是重在祭品的丰富、礼仪的详尽。按照祭礼进行祭祀,不是走过场,而是为了表达对祭祀对象的尊敬、恭敬之情。如果内心有爱敬和真诚,那么自然会体现在行为动作上,即便没有符合礼节、礼数的要求,发自内心的祭祀也是真诚动人的。

在祭祀先人的活动中,对父母祖先要有诚敬之心,具体表现为:回想父母祖先的音容笑貌;回忆父母祖先的教导。亲自参与祭祀礼仪,不做旁观者,亦不可派人代替。祭祀有明确的对象,只有自己的父母祖先才能成为祭祀的对象。祭祀者抱着极大的诚心,进入与父母祖先同在的境界,就如《论语》所言:“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祀的主要功效是教化人心、显扬孝道、祈求福佑。在祭祀父母祖先的活动中,感念父母祖先的恩德,以示不能忘本,培养感恩之心;回忆父母祖先的教诲及高尚品德,有助于良好道德与家风的代代传递;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情,让人懂得尊重生命、尊重他人;追念父母祖先,表达思念之情,表达自然亲情,可以陶冶良好的性情;宗族的祭祀活动,还具有联络感情、团结宗族的作用。

所以,作为道德教化的内容和情感表达的方式,祭祀父母祖先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不可废弃。原文

子路曰:“伤哉贫也!生无以为养,死无以为礼也。”孔子曰:“啜①菽②饮水尽其欢③,斯谓之孝;敛④手足形,还⑤葬而无椁⑥,称⑦其财,斯⑧之谓礼。”(《礼记·檀弓下》)注释

①啜(chuò):吃。②菽(shū):豆类。③尽其欢:使其精神上得到满足。④敛:通“殓”,给逝者穿衣下棺。⑤还:通“旋”。⑥椁(guǒ):棺材外面套的大棺。⑦称:相称。⑧斯:这。译文

子路说:“贫困真是可悲啊!父母活着的时候没有钱财赡养,去世了没有钱财办丧礼。”孔子说:“给父母吃豆类喝清水,但尽力让其欢乐,这就是孝。以衣被遮盖其遗体,入殓后就下葬,不必有棺外的套棺,与家中的财产情况相称,这就是礼。”解读

原文是子路和孔子讨论赡养父母以及给父母办丧事。子路认为:贫穷而缺乏一定的物质条件,孝敬父母以及给他们办丧事是很难尽心尽力的。孔子则认为:父母健在的时候,给予他们哪怕是粗茶淡饭的供养,只要能够使他们高兴就是尽到孝了;他们不在人世了,哪怕丧事办得简单,只要是根据自己的财力办理的,也就合乎礼的要求了。

很久以前,有一个哑巴,他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留下他和年老体弱的母亲相依为命。他的家中十分贫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但他对母亲十分孝顺。为了能让母亲填饱肚子,他常常外出乞讨。一旦得到衣服和食物,就连忙拿回来给母亲,使母亲得以温饱。

别人见他可怜,有时候会送来一些吃的,他每次都要先给母亲吃,等母亲吃剩下了,他才会吃一点。有时候母亲不高兴,他就效法老莱子“彩衣娱亲”,做出一些令人发笑的动作,让母亲开心。

有一次,隔壁村庄的一个人在路边吃西瓜,刚好看见这个哑巴从他身边经过,就把剩下的西瓜都给了哑巴。但是哑巴得到西瓜以后,并没有往嘴里送,而是往家里跑去。他十分奇怪,便尾随其后,来到哑巴家中。看到哑巴把西瓜给自己的母亲吃,这个人想起从前听别人说过哑巴得到东西一定先给自己的母亲吃,今天一见,果然是真的。他对哑巴十分敬佩,于是便将自己看到的告诉村里人。大家知道了哑巴的孝行之后,对他赞不绝口,称他为“哑孝子”。

作为残疾人,自己的生活都难以保障,只能尽力提供给母亲最简单的衣食,但也是在践行孝道。原文

骨肉归复于土,命也。若魂气①则无不之也,无不之也。(《礼记·檀弓下》)注释

①魂气:灵魂和精气。译文

身体归于尘土,这是命运。至于你的灵魂和精气,则无所不往。解读

原文是吴国的延陵季子在自己大儿子的葬礼上边号哭边高喊的话。孔子认为,延陵季子是吴国最讲礼仪的人,所以前去观看了延陵季子举办的这场葬礼。延陵季子掘的墓坑深度没有深到有地下泉水的地方,其子入殓时穿的是平时的衣服,下葬后堆上土,坟的宽度、长度与墓坑相当,高度一般人垂手就可以按着坟顶。孔子认为延陵季子的做法既合乎礼,又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原文

夫礼,先王以承①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记·礼运》)注释

①承:承奉。译文

礼,先王用来顺应自然之道,用来矫治人的感情。解读

原文是孔子论礼的话。孔子认为,人不能没有礼,没有礼是无法生存的,老鼠还有个老鼠的形体,人们怎么能没有礼呢?圣人用礼来昭示天下,治理国家。礼具体表现为丧礼、祭礼、射礼、乡饮酒礼、冠礼、婚礼、觐礼、聘礼等。

人的情绪容易激动,容易走极端,因此,要用礼来“治人之情”。在重大灾难来临之时,面对众多生命消逝而引起的巨大悲痛,就需要通过“礼”来表达人的感情,使人的感情宣泄有节制。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数以万计的生命瞬间逝去。面对逝者,内心的同情与悲伤在所难免,需要通过一些仪式表达出来,表达对遇难者的哀悼之情,劝慰并鼓励灾难中幸存的人们。

因此,2008年5月18日,国务院发布公告: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在哀悼日里,奥运圣火的境内传递暂停。

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就大规模自然灾害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因自然灾害死难的普通百姓降半旗志哀。

设立全国哀悼日,下半旗志哀,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这些礼仪活动可以培养人们敬畏生命、珍惜生命的意识。原文

故国有患,君死①社稷②谓之义。(《礼记·礼运》)注释

①死:这里用作动词,为……而死。②社稷: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译文

国家有了外患,国君与国家共存亡,这就是义。解读

国君有自己的地位、身份、职责和使命,国君应当将天下视为一家,为天下百姓谋取利益,应当保重自己的身体。但国家有难时,为国而死,也就是义。

有时候,义和利是可以兼得的;有时候,义与利却相互冲突。在义与利相互冲突的情况下,就存在着如何取舍的问题。利有物质利益,也有精神利益;有个人利益,也有整体利益;有眼前利益,也有长远利益……以上各种利益,凡是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取之;凡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则弃之。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高明,实际却像当众抢金子的人一样愚蠢。在他们贪污受贿、投机诈骗、走私贩毒的时候,眼睛里看到的只有金钱,而没有想到法律、道德,没有看到背后有群众的眼睛,最后必然自食恶果。

人生一世,最大的利就是自己的生命。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为了正义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仁义的最高境界。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时,需要有仁人志士挺身而出,力挽狂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原文

父子笃①,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②也。(《礼记·礼运》)注释

①笃(dǔ):感情深厚。②肥:富足。译文

父子亲厚,兄弟和睦,夫妻和谐,家庭就能富足。解读

原文描述了家庭里的三种关系: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和夫妇关系。这些关系的和睦推动整个家庭关系的和谐美满。中华民族重视构建和睦的家庭关系,并认为“家和万事兴”,家庭里的各种关系处理得融洽、合理,是家庭长久不衰的必要条件。家庭和睦有助于邻里关系的和睦,进而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大学》提出“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中间一个环节:对个人而言,齐家是修身的成果;对国家、天下而言,齐家则是个人迈向社会的起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家庭败坏是社会败坏的根源。

在传统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之中,父子、兄弟、夫妇三伦即在家庭之中。国内外华人都是非常重视家庭的。比如,新加坡的王永炳先生在《儒学与21世纪的新加坡家庭价值观》一文中写道:“早期华人家庭非常重视家庭的凝聚力。他们的艰辛奋斗,首要的目的就是使家庭幸福。”1991年,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在国会上公布的全体国民共同遵奉的五大价值观中,“国家至上”为第一条,“家庭为根”是第二条。1993年,新加坡家庭委员会制定的家庭价值观包括五个方面,即亲爱关怀、互敬互重、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原文

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①敬起孝,说②则复谏。(《礼记·内则》)注释

①起:更加振作。②说:通“悦”。译文

父母有过错,子女就应该用谦恭的语气、和悦的脸色、轻柔的声音来进行劝说。如果父母不听劝说,就更加尊重他们、更加孝敬他们,等到他们高兴了再劝说。解读

原文给出了劝谏父母的方法:在劝谏父母时,言语要柔和、恭敬,面色要和悦,要发自内心地真诚劝说。如果劝说无效,就要对父母更加恭敬、更加孝顺,直到感动他们,然后再次真诚地进行劝谏,使他们明白我们的劝谏确实是有道理的。在劝谏的过程中以爱父母、尊敬父母为核心,劝谏才会达到最佳的效果。

相传明朝时候,有个名叫兰姐的童养媳,在她十二岁的时候,她的婆婆经常与太婆互相指责,她的婆婆甚至骂太婆是“老不死的”。听到这样的话,兰姐心中很不是滋味。

当天夜里,兰姐跪在自己婆婆面前,流着泪说:“婆婆难道不知道您现在的行为是在给后辈树立榜样吗?要是您老了以后,晚辈后生也这样对待您,将您当成‘老不死的’,您心里又是什么滋味呢?其实每个人的寿命长短都是天定的,但作为您的媳妇,我倒宁愿您与太婆一样长命百岁才好。”

兰姐的一番话让婆婆十分感动,她明白了自己从前对待太婆即自己婆婆的行为是不对的,发誓从今以后一定孝顺太婆。兰姐后来也生了五个儿子,在她的教导之下,其中两个还中了进士。

兰姐就是用一种恭敬、委婉的方式劝谏婆婆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原文

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①父母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礼记·内则》)注释

①贻(yí):遗,留。译文

父母虽然去世了,但子女将要做好事时,想到这会给父母带来美名,就一定会去做,子女将要做坏事时,想到这会让父母蒙羞,就一定不会去做。解读

原文论述了在父母去世之后,子女应该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与父母的声誉联系起来。如果将要做的事能够给父母带来好名声,子女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做;如果将要做的事会使父母受到羞辱,就不要去做。为了尊敬和感恩父母,不应该给父母带来坏名声,做事做人要为自己也要为父母着想。

曹修古是宋朝人,为官忠直清廉。他曾在兴化做地方长官,后来死在了任上。曹修古家境十分贫寒,连将他的棺材运回家乡安葬的费用都没有。

为了能使曹修古入土为安,他的宾客和下属凑了一大笔钱送到他家。然而,他的女儿却哭着对母亲说:“父亲在世时,从没收过别人的任何财物,如今他去世了,我们难道要用这些东西来玷污他清白的名声吗?”她的母亲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谢绝了宾客和下属们的好意。

然而,曹修古的宾客和下属们还是不忍孤儿寡母过着如此艰苦的生活,于是便劝她们将这些财物收下,作为曹女出嫁的妆奁费。曹修古的女儿还是拒绝了,她说:“各位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要我用父亲的死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万万不能的。”曹女明确的态度使得宾客和下属们都十分钦佩,于是他们都感叹着离开了。

曹修古的女儿拒收财物,以维护亡父的清白名声。借丧葬之名收受别人的大量财物,这是“不善”的行为,曹修古的女儿认为,“不善”的行为会给父母带来耻辱,所以坚决不做。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