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佳话(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3 14:46:39

点击下载

作者:高秀敏

出版社: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杏林佳话

杏林佳话试读:

医海撷珠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谱写了灿烂的文化篇章。而历朝历代的杏林精神,如镶嵌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光彩瑰丽,受历代人推崇。纵观历史,十儒九医。医家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与儒学的仁和精诚一脉相承。苏耽橘井泉香,董奉杏林春暖,壶翁悬壶济世,华佗青囊度人,皆为医家圣贤;孙思邈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所著《大医精诚》,为后世医家之行为规范,身为苍生大医,为民敬仰,从而把医德规范放在了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为医之道。本书收集了古往今来历代名医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在临症思维中随机应变的聪明睿智和传奇的诊疗技艺,体现了医者悲天悯人、悬壶济世的崇高医德。

沧州,地处京畿,自古名医辈出,四诊始祖扁鹊,遍游各地,为医学披荆斩棘,开山辟道;金元四大家之寒凉派代表刘完素隶属河间,创立河间学派;时势造英雄,更有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得四海首肯。吾辈幸逢和谐盛世,倍感重任在肩。立己修身一心为民,精研医道、勤求古训,铸仁德、树仁爱、施仁术、做仁人,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尽绵薄之力。

百川合流,再吟新曲。我院作为全国首批重点中西医结合三级甲等医院中的一员,成长过程披荆斩棘,几经波折,在各级领导的垂询关怀下,发展成今天拥有1800余张床位、职工2200余人的大型中西医结合医院,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中西医结合”办院方向,以传承创新为动力,质量安全为基础,加强内涵建设,构建“个人学者化、科室学科化、医院学院化、管理精益化、服务人性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医疗服务团队,全面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王立新壬辰年春月于沧州

医古文鉴赏——大医精诚(节选)

——选自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巇鞻、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其虻虫、水蛭之属,市有先死者,则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鸡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处,不得已隐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医之体,欲得澄神内视,望之俨然,宽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虽曰病宜速救,要须临事不惑,唯当审谛覃思,不得于性命之上,率尔自逞俊快,邀射名誉,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眄,丝竹凑耳,无得似有所娱,珍羞迭荐,食如无味,醹醁兼陈,看有若无。所以尔者,夫一人向隅,满堂不乐,而况病人苦楚,不离斯须,而医者安然欢娱,傲然自得,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斯盖医之本意也。【释义】凡是品德医术俱优的医生治病,一定要安定神志,无欲念,无希求,首先表现出慈悲同情之心,决心拯救人类的痛苦。如果有患病苦来求医生救治的,不管他的贵贱贫富,老幼美丑,是仇人还是亲近的人,是交往密切的还是一般的朋友,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是愚笨的人还是聪明的人,一律同样看待,都存有对待最亲近的人一样的想法,也不能瞻前顾后,考虑自身的利弊得失,爱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看到病人的烦恼,就像自己的烦恼一样,内心悲痛,不避忌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全心全意地去救护病人,不能产生推托和摆架子的想法,像这样才能称作百姓的好医生。与此相反的话,就是人民的大害。自古以来,有名的医生治病,多数都用活物来救治危急的病人,虽然说人们认为畜牲是低贱的,而认为人是高贵的,但说到爱惜生命,人和畜牲都是一样的。损害别个有利自己,是生物之情共同憎恶的,何况是人呢!杀害畜牲的生命来求得保全人的生命,那么,离开“生”的道义就更远了。我这些方子不用活物做药的原因,确实就在这里!其中虻虫、水蛭这一类药,市上有已经死了的,就买来用它,不在此例。只是像鸡蛋这样的东西,因为它还处在成形前的状态,一定遇到紧急情况,不得已而忍痛用它。能不用活物的人,这才是能识见超越寻常的人,也是我比不上的。如果有病人患疮疡、泻痢,污臭不堪入目,别人都不愿看的,医生只能表现出从内心感到难过的同情、怜悯、关心的心情,不能产生一点不快的念头,这就是我的志向。

一个德艺兼优的医生的风度,应能使思想纯净,知我内省,目不旁视,看上去很庄重的样子,气度宽宏,堂堂正正,不卑不亢。诊察疾病,专心致志,详细了解病状脉候,一丝一毫不得有误。处方用针,不能有差错。虽然说对疾病应当迅速救治,但更为重要的是临证不惑乱,并应当周详仔细,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关天的大事上,轻率地炫耀自己才能出众,动作快捷,猎取名誉,这样做就太不仁德了!还有到了病人家里,纵使满目都是华丽的铺设,也不要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琴瑟箫管之声充斥耳边,不能为之分心而有所喜乐,美味佳肴,轮流进献,吃起来也像没有味道一样,各种美酒一并陈设出来,看了就像没看见一样。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因为只要有一个人悲痛,满屋子的人都会不快乐,更何况病人的痛苦,一刻也没有离身。如果医生安心无虑地高兴娱乐,傲慢地洋洋自得,这是人神都认为可耻的行为,道德高尚的人所不做的事,这些大概就是医生的基本品德吧。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画八卦

相传,他的母亲名叫华胥氏,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有一天,她去雷泽郊游,在游玩途中发现了一个大大的脚印。出于好奇,她将自己的脚踏在大脚印上,当下就觉得有种被蛇缠身的感觉,于是就有了身孕。而令人奇怪的是,这一怀孕就怀了十二年。后来就生下了一个人首蛇身的孩子,这就是伏羲。当地的人为了纪念伏羲的诞生,特将地名改为成纪,因为在古代,人们把十二年作为一纪。据史学家考证,古成纪就是今天的天水。《汉书》中说道:“成纪属汉阳郡,汉阳郡即天水郡也。古帝伏羲氏所生之地”。所以,天水历来被称为“羲皇故里”。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作为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功绩是:一、教民作网用于渔猎,大大地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同时教民驯养野兽,这就是家畜的由来。二、变革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的婚俗礼节,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三、始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四、发明陶埙、琴瑟等乐器,创作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们的生活,帮助人们“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五、将其统治地域分而治之,而且任命官员进行社会管理,为后代治理社会提供借鉴。六、创制古代历法。

但是,伏羲的最大功绩还是创立八卦。在天水北道区渭南乡西部,有一卦台山,相传这里就是伏羲画八卦的地方。传说在伏羲生活的远古年代,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们既害怕又困惑。天生聪慧的伏羲想把这一切都搞清楚,于是他经常站在卦台山上,仰观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周围的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有一天,他又来到了卦台山上,正在苦苦的思索他长期以来观察的现象。突然,他听到一声奇怪的吼声,只见卦台山对面的山洞里跃出一匹龙马。说它是龙马,那是因为这个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这匹龙马一跃就跃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如太极,配合龙马身上的花纹,顿时让伏羲有所了悟,于是他画出了八卦。

后来,那个跃出龙马的山洞被人们称为龙马洞,渭水河中的那块大石就叫做分心石。现在去卦台山,你还能看到这些地方。而且,龙马洞里还有石槽和石床的残迹。

至于八卦的功绩,在于它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以它为特征的伏羲文化,到现在仍吸引着国内外无数学者在探索、研究。而且,当代的许多学科也都深受其影响,并从中得到启示。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发明二进制,也是受了八卦的启发。

黄帝内经的故事来源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各有文章81篇,内容非常广泛。《黄帝外经》37卷,据说内容也很丰富,可惜失传了。

黄帝的这两部医学著作是怎样写成的呢?相传在黄帝时期,人们生活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生活资料十分缺乏,经常遭受野兽的伤害和烈火、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平时在打猎的过程中还不断出现跌打损伤等事故。因此,因病伤而死的人越来越多。当时,东北部落约有1/3的人,活不到14岁就死去了。死于30到50岁之间的人,约有1/4。寿命最高的也活不到60岁。黄帝为此寝食难安。那时候,没有人懂得用药物治病,更不懂得预防。人一得病,只有听天由命,谁也没有办法。有一次,黄帝带领一支队伍进山狩猎,一只老虎突然向他们猛扑过来,黄帝急忙拉弓向老虎射了一箭。由于没有射中要害,箭头从虎背穿皮而过,受伤的老虎逃走了。几天后,有人发现它在一片树林里专门寻找一种长叶草吃,而且边吃边用舌头舔背上的伤口。虎背上的伤口没有血迹,也没溃烂。黄帝听到这个情况。立刻命人前去察看,并一再嘱咐不许杀害老虎。察看的人回来也说:“受伤的老虎吃了这种长叶草,伤口不但不流血,而且已慢慢愈合。”黄帝听后,沉思一会儿,便派人把老虎吃的这种长叶草采集回来,专门给部落里受伤流血的人吃。受伤流血的人吃了这种长叶草,果然收到止血止痛的效果。黄帝兴奋地说:“看来,野兽有时比人还聪明。它们受伤后,知道吃草治伤,我们就不知道这个道理。”

还有一次,黄帝手下驯养动物能手——王亥在训练一只熊时,由于这只熊不听指挥,王亥一怒之下,失手将它的一只后腿打断。这时,有人主张将熊杀掉吃肉;有人却说:“这是一只母熊,留它一条命,也许还能生育小熊呢!”王亥按后一种意见,把这只断腿的母熊放了。这只母熊一颠一跛地钻进了树林,不料又被几个猎人发现。其中一个猎人正准备用箭射它,忽然看到这只熊的一条后腿吊着,正在树林的草丛里寻什么。猎人便隐藏起来仔细观看。原来这只熊用前掌在草丛里刨一种雪白的草根。每刨出一撮,先放在嘴里嚼一阵,然后吐出来,再用前掌轻轻地敷在被打断的后腿上。猎人感到非常奇怪,便没有惊动这只受伤的母熊,回去后把在树林里看到的情景报告给黄帝。黄帝听后,又派人去树林里察看。谁知,去的人找了三天,也没有发现这只熊的踪影。十几天以后,当有人在另一片树林里发现这只熊时,它的断腿不知什么时候长好了。一见猎人,就飞快地逃得无影无踪了。人们把熊刨过的这种草根从地里挖出来捣烂以后贴在损伤筋骨人身上,结果都治愈了。黄帝从这两件事上受到很大启发,知道自然界有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来治疗疾病。于是他命雷公,岐伯二人,经常留意山川草木,虫鸟鱼兽,看它们如何生存。雷公、岐伯按照黄帝的吩咐,对自然界的飞禽走兽,草木花卉等,都详细地加以观察和记录,进行研究和试验,直到最后确认什么东西能治什么病为止,再由黄帝把它正式整理出来。这就是我国最早的《医案》和《本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中华民族第一部医药著作——《祝由科》就这样诞生了。不久,又出现了巫彭这位有名的郎中。后世人为了不忘黄帝的功德,综合了黄帝时期的名医的医术,定名为《黄帝内经》。黄帝升天后,相继出现了战国的扁鹊、东汉的华佗、唐代的孙思邈,明代的李时珍等名医。他们都是吸收了黄帝在医药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原理,为后世人寻药,看病,著书,立说,最后都成为古代的名医。

晏子妙用精神疗法

春秋末期,齐国君主景公患了水气内停病,经太医用药医治也不见好,在床上躺了十多日。这天夜里,景公忽然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力不能胜,醒来之后担心这是否预示自己死期将近。第二天早朝,景公对当时的相国晏子说:“昨晚我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被打败,我大概快死了吧!”晏子略加思索地说:“请个占梦的来预测一下吧”。景公准许后,晏子就派人用车去接占梦者,而自己站在宫中的小门边迎候。占梦者到后,晏子告诉他:“昨晚景公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和两个太阳搏斗,而且自己被打败,特请你来占梦。”占梦者说:“让我先查一下占梦的书,看上面怎么说。”晏子说:“不必查了。景公患有水疾,是阴盛之证,太阳属火,是阳;他独自打不过太阳,是阳长阴退,是疾病将愈的预兆,你就这样说吧!”占梦者依晏子的安排行事,景公听后大喜。过了三天,景公果然康复了,便要赏赐占梦者。占梦者说:“这不是我的功劳,是晏子教我这样说的。”景公又要赏赐晏子。晏子却说:“占梦者按照我说的话对您说了才起作用,要是我直接对您这样说,您可能不会相信,这是他的功劳,我不配受赐。”结果景公同时赏赐了他们两个人。

从上面这个故事看,晏子不但懂医学,而且当时他对精神因素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已有深刻的认识。晏子虽然不信占梦那一套,但他知道景公却迷信那一套,只有利用迷信的力量才能解除景公的疑惧。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晏子可谓是我国利用精神疗法治病的先驱者之一。

神医扁鹊

扁鹊与六不治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名医,医术精湛,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

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众解除痛苦。扁鹊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鼻祖,中医理论的奠基人。

扁鹊认为病能否治好,关键性的因素是人。扁鹊曾提到“六不治”,就是有六种不治的病,不是医生不给治,而是有这六种人无法改变。“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指的是不讲道理、特别任性的人,医生不能给他治病。因为他头脑中自有一套想法,根本不相信医生,不仅不听医生的话,而且“我执”特别重,就是“骄恣不论于理”。“轻身重财,二不治”,一听说看病还得花钱,就不看了,要钱不要命,这种人也没办法治。“衣食不能适,三不治”,是指“饮食不节,起居无常”的人,医生对这种人也基本放弃。比如说医生在对病人提要求的时候,让他几点睡觉,他说做不到;不让他吃什么,他也说做不到,这种人不遵医嘱,也没法治。“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是指阴阳气血和脏腑气脉都已经飘忽不定了。中医认为当病人出现“七怪脉”时,已经病危了,一般的医生不给他治。“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形羸是指特瘦弱,身体已经瘦弱到极点了,连药都喝不下去了,这是第五种不治的人。“信巫不信医,六不治”,这种人既固执又偏执,不相信治疗疾病的根本力量源于自身的元气和自愈力。把宝贵的生命完全依托于他人,任人摆布,事实上已经放弃了自己,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这“六不治”之中,除第四、第五条外,都是病人自身的原因。所以,改变“人”才是最关键的,而不是改变病。可见,对照“六不治”,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偏执的态度,对养生、治病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齐桓公讳疾忌医

一次,扁鹊来到齐国,被国君齐桓公召进宫去。扁鹊见到齐桓公后,仔细地察看了他的脸色,郑重地说道:“大王,你有病啊,病邪就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会加重的。”齐桓公听了,不以为然地说:“我身体很好,没有什么病呀!”扁鹊告别后,齐桓公对左右的人说道:“这些当医生的,为了赚取诊金,总爱把没病的人说成有病。”过了五天,扁鹊第二次见到齐桓公,察看了他的脸色,忧虑地说:“大王的病邪已经进到血脉里,如果不治疗,病将会继续加重。望大王赶紧治!”齐桓公不高兴地说:“我并没有什么病,治疗什么呢?”又过了五天,扁鹊第三次见到齐桓公,发现他的病势已经严重了,便恳切地对他说:“大王的病邪已经到了肠胃之间,现在马上治疗还能痊愈,不然病情会恶化的,到那时就难以救治了!”齐桓公不予理睬。又过了五天,扁鹊硬着头皮第四次进宫。只望了齐桓公一眼,便什么话也不说,退出宫去了。

齐桓公觉得很奇怪,差人去追问扁鹊,为什么一见面就走?扁鹊叹息道:“当病邪在皮肤和肌肉之间的时候,可以用汤药和熨敷的办法治愈;当病邪进入血脉里的时候,可以用扎针或砭刺的方法治愈;当病邪发展到肠胃之间的时候,还可以用药酒来加以医治;但是病邪已经深入到了骨髓中,现在即使是神仙,也无可奈何了。如今大王的病邪已深入骨髓,我还有什么办法呢?”

直到这时,齐桓公对扁鹊的话还是不信。但是过了五天之后,他果然病倒了。这时他才着急起来,赶紧派人去找扁鹊来医治,可是扁鹊知道已无力救活齐桓公,怕受到牵累,早已离开了齐国。齐桓公也终因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机,几天后便不治身亡。

以上是扁鹊运用“望”诊的传奇故事。其实,他在“问”“闻”“切”诊方面也有很多传奇佳话。虢太子起死回生

某日,扁鹊带着弟子子阳、子豹来到虢国,见到王宫官员正为太子祈祷消灾避祸,接着又乱纷纷地备棺材,看来太子已经死去。

扁鹊经询问得知,太子突然生了暴病,晕厥而死。扁鹊问:“太子过世多长时间了?”那官员说:“还不到半天。”扁鹊听后毛遂自荐,说他能救活太子!那官员早就听说扁鹊的名声,但不相信他能救活已死的太子,便冷笑道:“先生的话未免太荒诞了。你凭什么说太子可以救活呢?”扁鹊说:“如果你以为我说的话不对,那么请你再去看看太子,会发现他的耳朵还有听觉,鼻翼尚在微微扇动;顺着他的大腿往上摸,会感觉到温热还未消失。”

赵君闻之又惊又喜,立即传令在宫中接见扁鹊,对他说:“久闻先生大名,一直未能拜识尊颜。今天有先生来搭救太子,太子可以起死回生……”话未说完,已涕泪纵横。扁鹊安慰赵君道:“太子的病,是所谓‘尸厥’(类似休克)。此刻他处于昏迷状态,手脚冰凉,脉搏跳得非常微弱,初看上去像死去一般,其实并没有死。”赵君听了破涕为喜,马上请扁鹊进内宫给太子治病。

扁鹊来到卧榻前,仔细察看太子的气色,切了脉,叫弟子子阳备好针具,然后分别在太子身上的人中、涌泉等八个穴位扎了针。过了一会儿,太子竟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又调和两种药剂,让弟子子豹用它在太子左右两腋下交相熨敷。经过这样的治疗,太子居然能坐起来了。之后,扁鹊留下药方,要太子按时服药。太子服汤药20天后,身体果然康复了。

扁鹊救活太子的事迅速传到宫外。人们奔走相告,都说他有起死回生之术。扁鹊听后笑笑说:“我并没有起死回生的本领。太子的病原不是死症,所以他是可以活下去的。我只不过帮助他重新站立起来而已。”扁鹊妙招治郁症

有一年,齐国的国王生了一种怪病,终日昏昏沉沉,蒙头大睡,叫也叫不醒。经皇宫里的御医治疗,仍不见好转,文武大臣急得团团转,皇后和太子也愁得日夜啼哭。

正在大家都想不出好办法时,有个太监说:“听说扁鹊是个神医,何不请他来看看,也许可以治好。”皇后和太子立即派人把扁鹊请来。扁鹊看了看齐王,搭了搭脉,对皇后和太子说;“大王的病可以治好。不过,我治好了大王的病,大王会处死我的。”皇后和太子连声说:“哪有这个道理,你治好了大王的病,一定要重重赏你,哪会处死你呢!”扁鹊说:“既如此,隔几天我再来。”

一天,天下大雨,扁鹊来给齐王看病。一路上,扁鹊既不坐轿,也不打伞,冒雨步行,弄得一身是泥水。扁鹊走进皇宫,来到齐王寝宫,只见齐王仍然蒙头大睡,叫了几次也没叫醒。扁鹊一不脱鞋,二不脱衣,就爬到了齐王床上,把齐王推过去翻过来地折腾开了。齐王睁开眼睛一看,只见一个浑身泥水的人趴在床上摆弄他,顿时勃然大怒,坐起来指着扁鹊破口大骂。外面的文武大臣听了,连忙赶进寝宫,齐王见了,再望望湿淋淋的扁鹊,觉得有失威严,更加恼怒,大喝道:“来人!快把这无礼野人拉出去斩首示众!”皇后和太子上前求情。齐王根本不听。

武士把扁鹊推了出去,扁鹊对皇后和太子说:“大王今日发了此番大火,病已不治自愈,不必再服药了。我犯了辱君之罪,大王要处死我,我也预料到了。不过,我有个请求、不要杀我的头,把我罩在大钟内闷死好了。”皇后和太子把扁鹊的要求回报了齐王,齐王同意了。

扁鹊被罩在钟内,知道时间一长就要闷死。他就用手在钟边挖泥土,掏露出一个通气孔道,自己就端坐在钟内静气养神。

三天以后,齐王的病完全好了。便想起被他下令处死的扁鹊,心中十分后悔。便同皇后和太子一同来到钟亭,叫人把大钟吊起来。只见扁鹊正端坐养神、面色红润、安然无恙,齐王见了很是惊讶。

皇后和太子问扁鹊为什么要用那样粗野没礼貌的办法给大王治病,扁鹊说:“大王之病,乃因操劳国事过度,把许多烦恼之事闷在心头,积郁成疾,名为‘郁证’。这种病只有激发他生气狂怒,把胸中的积郁发泄出来才会好。”齐王听了,夸赞道“真是神医呀!”于是,厚赐了扁鹊。

医圣张仲景轶事

张仲景是东汉的大医学家,名机,字仲景,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今河南南阳人。他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个读书人,在朝廷做官。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他后来成为一代名医奠定了基础。

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黎民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这使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汉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他10岁左右时,就拜叔父张伯祖为师,学习医术。

张伯祖当时是一位有名的医家。他性格沉稳,生活俭朴,对医学刻苦钻研。每次给病人看病、开方,都十分精心,深思熟虑。经他治疗过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愈,很受百姓尊重。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功,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怕累。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何颙的话更加坚定了张仲景学医的信心,从此他学习更加刻苦。他博览医书,广泛吸收历代医家的经验应用于临床,进步很大,很快便成了一个有名气的医生,以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超过了他的老师。当时的人称赞他“其识用精微过其师”。张仲景南阳拜师

张仲景尽管医术高明,远近闻名,但他遵照其叔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教诲,除了勤学实践过去医学著作外,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有治病的好方法,就去拜师,就去寻求。那时南阳有个名医叫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没有子女。他整天惆怅后继无人,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忧虑成病了。当地的郎中们,来给沈槐看病,都缩一头。老先生的病谁也看不好。越来越重了。

张仲景知道后,就奔沈槐家来。张仲景察看了病情,确诊是忧虑成疾,马上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面各两斤半,做成几个鸡蛋的形状,外边涂上朱砂,叫病人一顿食用。沈槐知道了,心里不觉好笑!他命家人把那五谷杂粮面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这药丸把张仲景奚落一番。

亲戚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笑话!笑话!”朋友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谁一顿能吃五斤面,真滑稽!滑稽!”同行的郎中来看他时,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方。我看了几十年病,听都没听说过,嘻嘻!嘻嘻!”他一心只想这件事可笑,忧心多虑的事全抛脑后了,不知不觉地病就好了。

这时,张仲景来拜访他,说:“恭喜先生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弄斧了。”沈槐一听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张仲景接着又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就是为了给百姓造福,祛病延年,先生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你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沈槐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内心十分感动。从此,就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的郎中。身怀绝技的张仲景

古代封建社会,迷信巫术盛行,巫婆和妖道乘势兴起,坑害百姓,骗取钱财。不少贫苦人家有人得病,就请巫婆和妖道降妖捉怪,用符水治病,结果无辜地被病魔夺去了生命,落得人财两空。张仲景对这些巫医、妖道非常痛恨。每次遇到他们装神弄鬼,误人性命,他就出面干预,理直气壮地和他们争辩,并用医疗实效来驳斥巫术迷信,奉劝人们相信医术。

有一次,他遇见一个妇女,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总是疑神疑鬼。病人家属听信巫婆的欺骗,以为这是“鬼怪缠身”,要请巫婆为她“驱邪”。张仲景观察了病人的气色和病态,又询问了病人的有关情况,然后对病人家属说:“她根本不是什么鬼怪缠身,而是‘热血入室’,是妇人在经期或产后感受外邪,邪热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所出现的一种病证。她的病完全可以治好。真正的鬼怪是那些可恶的巫婆,她们是‘活鬼’,千万不能让她们缠住病人,否则病人会有生命危险。”在征得病人家属同意后,他研究了治疗方法,在病人的期门穴扎了一针,开了一剂小柴胡汤,几天后,那妇女的病就好了起来,疑鬼疑神的症状也消失了。张仲景又为她治疗了一段时间就痊愈了。从此,一些穷人生了病,便不再相信巫医的鬼话,而是找张仲景治病。

为了使更多的病人能从巫术迷信中解脱出来,早日康复,张仲景刻苦探索,创立了许多新的医疗方法。一次,有个病人大便干结,排不出,吃不下饭,很虚弱。张仲景仔细做了检查,确认是高热引起的一种便秘症。当时碰到便秘,一般是让病人服用泻药。但是这个病人身体很虚弱,如果服用泻药,他会经受不住。但不用泻药,大便不通,热邪无法排除。怎么办呢?张仲景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做一种新的尝试:他取来一些蜂蜜并将它煎干,捏成细细的长条,制成“药锭”,慢慢地塞进病人的肛门。“药锭”进入肠道后,很快溶化,干结的大便被溶开润滑,一会儿就排了下来。大便畅通,热邪排出体外,病人的病情立刻有了好转。这就是我国医学史上最早使用的肛门栓剂通便法。这种方法和原理至今还被临床采用,并拓展到其他一些疾病的治疗。

还有一次,张仲景外出,见许多人围着一个躺在地上的人叹息,有个妇女在悲惨地啼哭。他一打听,知道那人因家里穷得活不下去就上吊自杀,被人们发现救下来时已经不能动弹了。张仲景得知距上吊的时间不太长,便赶紧吩咐把那人放在床板上,拉过棉被为他保暖。同时叫了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蹲在那人的旁边,一面按摩胸部,一面拿起双臂,一起一落地进行活动。张仲景自己则叉开双脚,蹲在床板上,用手掌抵住那人的腰部和腹部,随着手臂一起一落的动作,一松一压。不到半个时辰,那人竟然有了微弱的呼吸。张仲景关照大家不要停止动作,继续做下去。又过了一会儿,那人终于清醒过来。这就是现在在急救中广泛使用的人工呼吸。“辨证施治”也叫“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专业术语。就是说,首先要运用各种诊断方法,辨别各种不同的症候,对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其致病的原因,然后确定恰当的治疗方法。

中医看病,都非常重视“辨证施治”。但在张仲景之前,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一套临床方法。张仲景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科学的总结,才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

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发汗解热。

第二天,一个病人的家属早早就跑来找张仲景,说病人服了药以后,出了一身大汗,但头痛得比昨天更厉害了。张仲景听后很纳闷儿,以为自己诊断出了差错,赶紧跑到另一个病人家里去探望。病人说服了药后出了一身汗,病好了一大半。张仲景更觉得奇怪,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他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

病人本来就有汗,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加虚弱了吗?这样不但治不好病,反而会使病情加重。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结果病人的病情很快便好转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同样是感冒,表证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应相同。他认为各种治疗方法,需要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运用,不能一成不变。张仲景系统地总结了“辨证施治”,他的医术大大提高,技艺超群。张仲景行医到过很多地方,接触过许多政治家和文学家,这些人对张仲景都很敬重。

一天,张仲景遇见了侍中王仲宣。侍中是什么人?就是皇帝的贴身随从,是皇帝的秘书,可以出入宫廷,可以参与政事,所以是一个重要官员,但是王仲宣这时候还不是侍中。张仲景见到他的时候,王仲宣只有二十岁。张仲景一看见他就说,哎呀,小伙子,你身体可有病啊,如果不治,二十年以后你的眉毛会掉光,眉毛掉光了再过半年你就死了。可是谁愿意让人一见就说有病啊?王仲宣想,我年纪轻轻的,你是咒我,还是忽悠我呢?张仲景接着说,你要想免除这个病灾,需要吃我的五石汤。王仲宣更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了。张仲景随后从药箱里把五石汤给了他,也没有收他的药费。王仲宣心里很不高兴,没有吃这个药,心想,我好好的,二十来岁吃你这个药干什么?过了三天以后,张仲景又遇到了王仲宣,就问他,我给你的药你吃了吗?王仲宣吞吞吐吐地说,吃了吃了。张仲景说,看你的气色,就知道你根本没吃我的药,你这个小伙子啊,对自己的健康,对自己的生命这么轻视。王仲宣没有听张仲景的话。过了二十年,他的眉毛真的掉光了,眉毛掉光了之后过了一百八十七天,半年稍稍多点,他就真的死了。

王仲宣是什么人?此人名粲,字仲宣。他开始的时候投奔刘表,刘表没有重用他,后来又转投曹操,曹操对他很器重,后来他一直做到侍中。曹操为什么重用他呢?因为曹操是个文学家,他很爱有才华的人,而王粲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很著名的文学家,是“建安七子”之一,他和曹植并称为“曹王”。王仲宣生于公元177年,比张仲景小27岁,所以张仲景当时说,小伙子,你身体有病,如何如何。王仲宣不敢当着张仲景的面直接发作,他比自己大27岁啊,是父辈。王仲宣死于公元217年,死的时候真的是41岁。张仲景坐堂行医

尽管张仲景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但由于他父亲曾在朝廷做过官,对参加科举考试,以谋得一官半职很是看重,就要张仲景参加考试。古时的人以不忠不孝为最大耻辱,尽管张仲景很不情愿,但也不愿违背父命,落一个不孝之子的名声。因此在灵帝时(约公元168—188),他参加了考试并且中了“举人”。在建安年间(公元196—219),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病,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俗话说,“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建安年间,瘟疫大流行,前后达5次之多,使很多人丧生,一些市镇变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自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来,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张仲景巧破盗银案

东汉建安年间。张仲景在长沙任太守。这天一大早,“喜迎门”客栈掌柜胡仁义心急火燎地跑到太守衙门击鼓报案:“大人,我家客栈昨晚一客人的100两纹银被盗了!小店小生意,实在赔不起,只好来报案了。”

100两纹银确实不是个小数字。张仲景接报后便带上捕快、衙役一班人马,匆匆赶到“喜迎门”客栈勘察案发现场。

丢失纹银的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汉子。据他讲,晚上住宿前,他曾问过店掌柜,银子是寄存,还是放在自己住宿的客房里。店掌柜拍着胸脯保证说,不用寄存,就放在客房里,银子少一两赔二两。午夜他睡前还看过,银子好好儿的,可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客房门开着。银子竟没了!“大人,客人说的没错!”胡仁义哭丧着脸说,“我的客栈以前可从没发生过一样的事情啊!可昨晚……”

这时,捕头进门来低声对张仲景说:“大人,我带人在客栈四处查看过了。这客栈是一所深宅大院,壁垒森严。晚上关上店门后,即使江湖人也很难进入,平常人就更难进来了……”

既无外贼进入,那事情就好办了。张仲景转头又问胡仁义:“住店的客人有走了的吗?”“回大人,昨晚住进来的30个客人都没有走!”原来,早上发现失银后,胡守义便没开门。客人虽心里不满,但害怕有嫌疑,便只好自认倒霉,等着太守来了断此案后再走了。

张仲景皱眉沉思了一会,心里有了主意,他吩咐让客人和店里的伙计站成两排,然后大声喊道:“昨晚偷银子的人是半夜里被鬼迷住了心窍,现在自己说出来,本官会从轻发落的!”大家都大眼瞪小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是无人承认自己是个贼!张仲景来回走动着,看着众人又说:“自己不说,我可要用师傅教我的牵腕拿鬼大法来捉你了!”说完竟盘膝坐地,双手合十,口里喃喃祷告起来。之后,他又从一衙役手中接过一把宝剑,不停挥舞着,口里“天灵灵,地灵灵”地念着咒语,摆的完全是巫师捉鬼的架势。

众人一看张仲景葫芦里竟卖此等药,都窃笑不已,心说:胡闹!世上哪有这等破案之法?但张仲景毕竟是太守,他们也不敢放肆,只好傻站着,看他下一步如何做。

只见张仲景念罢咒语,手心里拿着一根红头绳,走上前来先拴住客人的一只胳膊,然后在其手腕上拿捏一会儿。30个客人他都这样逐一捏拿一遍之后,便摇头晃脑地说:“哎!你们中间怎么没有鬼啊?!”“哈哈哈哈……”一个站着的伙计被张仲景滑稽的动作惹得忍俊不禁,笑了起来。“大胆!笑什么?”张仲景沉着脸走过来,一把捏住了这名伙计的手腕。“你就是偷银子的鬼!怎么自己不站出来!”张仲景看着这名伙计,怒气冲冲地朝他吼。

这伙计一看张仲景发火,竟扑通一声跪下喊道:“大人!我不该发笑!但我不是鬼,我没有偷银子啊!”“大胆!银子明明是你偷的,还敢狡辩!给我带走!”几个捕快扑上前来。虎狼一般一下子锁拿了这名伙计。

事发忽然,客栈老板胡守义愣愣呵呵地傻看着,当他明白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后,心说:哧!还真是个糊涂官!但自己不出面伙计就会被张仲景带走。于是,他连忙跪了下来:“大人……”原来,这伙计名叫邢三娃,是他的外甥,他相信外甥不是个贼,请求张仲景放了邢三娃。

可张仲景却坚持说,邢三娃就是贼!他不说出偷窃的银子藏在什么地方,是坚决不能放人的。

一会儿,几名张仲景打发搜屋的捕快,从邢三娃的住屋床下搬来一个大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正好有100两纹银。“啊——”客人们都惊诧万分!真是想不到,张太守真神人啊!竟真的能用牵腕拿鬼大法破案!

胡守义一看到这100两纹银,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他连忙解释说,这100两纹银是他让外甥贩运粮食的钱。因他不但开店。还兼做贩运粮食的生意。胡守义还说。准备让邢三娃第二天就走,所以纹银就放在他的屋子里。

张仲景却说,他相信胡掌柜没说谎,但邢三娃确实是个贼!“哎哟!”胡守义一看这样。不由心中暗暗叫苦不迭!此事真是遇了个巧!客人失盗了100两纹银。这也是100两,看来三娃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啊!罢罢罢!算我倒了八辈子霉了!事到如今,就破财消灾吧。“大人……”胡守义一咬牙,说他愿赔了客人的100两纹银,让张仲景放了邢三娃。“不行!邢三娃不说出他把盗银放哪儿了,本府怎么放他?”张仲景当场判决:用此纹银顶替客人被盗的纹银,先打发走住店的客人!然后,他气呼呼地一甩袍袖,大喊一声:“把邢三娃给本府押进大牢。”

第二天,张仲景没有用刑,而让衙役将邢三娃带到自己的官衙驻地,令衙役取其镣铐,晓之以理,和他竟攀谈了起来。说着说着,邢三娃头上豆样的汗珠滚落了下来,他无奈地耷拉下脑袋,憋红着脸点头承认纹银是他偷的,让张仲景从轻发落。捕快根据邢三娃的交代。很快在“喜迎门”客栈的地窖中取出了邢三娃偷放的另100两纹银。

胡守义没想到事情果真会如此!“这张太守也真的太神了!难道他真会捉鬼?”事后,受到处罚放回来的邢三娃,老老实实地讲述了事情的经过,才解开了胡守义心中的谜团。原来,异人有高技。张仲景牵腕捉鬼是幌子。搭脉才是真的!由于邢三娃做贼心虚,当时脉搏比别人跳动得快,张仲景号称“医圣”,精通脉络医道,这手一搭脉就什么都知道了!张仲景慧眼识病婴

一天,张仲景行医来到一座府城。只见城门口人头晃动,争相观看一张告示。他挤上前去一看,才知道是知府十世单传的一个儿子,一出娘胎就生了病。如果有人能医治好,定有重赏。张仲景思索良久,伸手把告示撕下,被公差带进了府衙。知府见撕告示的是一个青年人,不免产生了几分怀疑。但见他眉清目秀,沉稳大方,似乎胸有成竹,心想既然来了不妨让他试一试,就把他让进了内室。内室已站满了城里有名的医生,只是个个愁眉不展,望着床上的婴儿束手无策。他们上下打量一番张仲景,一齐露出看不起的神色。张仲景也不搭话。低头仔细观察病婴。只见他掰开婴儿的小口探看了一下,拿起小手抚摸了一会,沉吟片刻,轻轻地点了一下头,随即吩咐家人在砖地上铺了一领芦席,泼上两桶井水,把婴儿放在上边,又从自己头上扯下一根头发,插进婴儿的鼻孔,轻轻地捻动着,不到半个时辰,婴儿手脚舞动起来,“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众人哗然,个个惊叹不已。知府忙问病因,张仲景解释到:“乃是婴儿母亲怀孕期间,饮酒过度,故胎儿酒醉未醒。”众医生面面相觑,自愧不如,一个个溜走了。

知府是个清正之官,尤其慕贤爱才。他问明张仲景是南阳郡涅阳人,已外出行医一年有余。本想款留他住上几日,见张仲景惦念家中,也只好作罢。知府又以重金相赠,张仲景坚辞不受,只求知府借匹马骑。知府马上应允,却给它牵来了一匹又瘦又弱的瘸腿老马。张仲景毫不介意,骑着瘸腿老马踏上了旧路。逢村过店,沿途为老百姓治好了许多疑难疾病。一个多月后,才回到家乡。当他走近家门时,一下子愣住了,他的家完全变了样。

唤过妻子问明缘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那知府趁他骑着瘸腿老马赶路之际,已派人运来木石材料,为他建造了住房和药店,购置了许多药物,并在药店门楣上面悬挂一幅匾额,上书五个大字:“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巧“治”府台

东汉年间,南阳有个府台,他干了很多坏事,人们气恨他,巴不得找个出气的机会。

这年,府台的女儿有病了,一连几个月,遍求名医,也治不好病。这天,府台派家人去请张仲景,来给女儿看病。那阵子,伤寒病正流行,张仲景每天早出晚归,到乡下给老百姓医病,只有儿子在家。他们就把张仲景的儿子请了去。

张仲景的儿子常年随父学医,也是个知名的郎中。他来到府衙,询问了小姐的病情,府台夫人没张嘴,泪就先落下来:“哎呀!她面黄肌瘦,茶饭不进,还不住地呕吐呢!”说着就叫给女儿诊脉。

那时候,年轻郎中给女子看病是不能见面的。所以只好从帘帏中牵出一根红线,一头拴在小姐的中指上,一头让张仲景的儿子拉着,放在耳朵边静听。他仔细听了好久,心里不觉好笑:哈哈!就这病竟没人看得出吗?

原来府台的女儿是怀孕啦!可他并不知道“病人”还是个没出阁的姑娘,就高声朝着府台说:“恭喜大人!小姐没有啥病呀,她是喜脉!你快要当外爷了!”府台一听气得浑身乱颤,号叫道:“混账东西!纯是一派胡言,快把他赶出去!”家人一拥而上,把他痛打一顿,赶出了府门。

晚上,张仲景回来听了,心里十分气愤,他问儿子:“你果是看得真?”儿子说:“确确实实是怀孕,已经六七个月啦!”张仲景沉吟了一下,说“这个府台,干尽了坏事,明天找他出气去!”

第二天,张仲景吆喝着邻居,带着礼品,来到府衙,正赶上全城绅士和名流在那里议事。张仲景见府台施一礼,说:“不肖之子医理不明,口出不逊之言,望大人海函!今天,一来赔礼道歉,二来我要亲自给令爱诊脉医病!”府台一听大喜,忙说:“贱女区区小痒,何劳先生大驾呀!”说着就要设宴款待。张仲景说:“还是先给令爱诊病要紧。”府台忙叫用人把女儿请出来。

张仲景观那女子气色,早已明白了几分。暗用右手小拇指甲剜了一点药,藏在宽大的袖中,然后端坐给小姐抚脉。张仲景一抚脉,果然此妇向孕六七个月啦!就对病人说:“张开嘴巴,看看舌苔!”小姐刚张开嘴,他就弹动右手小拇指,把药弹进小姐嘴中,又叫端来开水,让小姐喝了。张仲景这才笑呵呵地对府台说:“药到病除,送令爱到耳房观察,过一会儿就会好的。”

府台十分感激,摆上酒宴招待。他刚端起酒要敬张仲景,耳房便传来了小姐的呻吟声,府台诧异,张仲景说:“这是药力到了,你放心,令爱顷刻就会痊愈的!”

话音未落,只听哇哇的婴儿哭声从耳房传来。府台和夫人猛地惊呆了,一时羞得面红耳赤,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那些绅士名流也惊奇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交头接耳暗暗发笑。

张仲景拍案而起,哈哈大笑,指着府台说:“现已真相大白你们口口声声礼义廉耻,干的却是男盗女娼的事啊!”府台和夫人听了,气得晕了过去。张仲景为百姓们出了气,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张仲景智判鱼汤案

相传,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时,从前任那里接过一件人命案。案情是民妇吴姑与表兄王青通奸,合谋毒死了丈夫于蒙。吴姑和王青已被前任太守判了死刑,只等秋后处决。

张仲景接任太守时,正好处决死刑犯的刑期将近。他就对定案进行逐一核批,当手提朱笔正要在吴姑一案圈“斩”时,却发现此案疑点颇多:男女二犯只说在鱼汤中下了毒药,可用的是什么毒药、毒药从何而来都没有详供。于是,张仲景不敢怠慢,立即对其二人进行了详细的重新审问。仔仔细细问罢整个经过,张仲景已心明如镜,当即改判来年再审。于家族人听说新任太守缓了吴姑和王青的死刑,一齐到衙门吵闹不休。张仲景告诉大家:“且耐住性子,明年春天将在于家现场当众复审此案!”

到了第二年初春时节,张仲景带了众人来到于家小院。此时,于家小院当中一棵拳头般粗细的紫荆树正在杨花。一阵春风吹来,树上花瓣随风摇落,撒落院内地上和树下石桌上花瓣无数。张仲景在石桌旁石墩上坐下,被告吴姑和王青站在一旁,原告于家族人也全都到齐站在另一旁。远邻近舍听说太守现场当众复审轰动一时的吴姑通奸害夫一案,都蜂拥而至,将于家小院内外围得水泄不通。

正在众人大骂“奸夫淫妇”之时,张仲景开言道:“大家暂且不要多话,且听被告重述案情!”吴姑拿衣袖抹去泪水,清了清喉咙道:去年此时,我丈夫于蒙一早从集市上买回两条鱼,让我做了两碗鱼汤。鱼汤做好后刚端到院内石桌上,恰好表兄王青赶来。我夫妻急忙让座,表兄说进城还有他事,就站在院中对我说,姑母有病,让我抽空回去一趟看看。我们留他一起吃鱼,他说啥也不肯,当即就急急忙忙地走了。表兄走后,我们夫妻一同坐下吃鱼,发现丈夫碗中有几朵随风落下的紫荆花,我要用筷子夹出来,可丈夫偏说“花香,鱼汤味道会更美。”他就用筷子一搅,连花带鱼全吃下了。谁知,吃下不大一会儿,他就大叫肚子疼,满地打起滚来。惊得众人都来看时,他已经口吐白沫不省人事了。同一锅鱼汤我吃了没事,他吃了便爆病而亡!当时我们三人就站在院子里说话,没有片刻分离。可大伯、二伯硬是告官说我们是串通好的,那次表兄来就是送毒药的!

听罢吴姑的哭诉,张仲景便唤过身旁的衙役,找来一条鲜鱼当即做一碗鱼汤。鱼汤做好端出,张仲景自己当众先吃了小半碗。而后将余下的半碗放到石桌上,让一名衙役摇动身后的紫荆树。那衙役轻轻一摇,紫荆花瓣便纷纷落下,其中几朵恰好落在鱼汤碗中。张仲景用筷子搅了搅,把碗放在地上,吩咐衙役牵来一条狗,令其把剩下的鱼汤吃下。只见那狗吃完鱼汤不久,便狂吠乱跳起来,不一会儿便口吐白沫倒地毙命了。

众人看了,个个吃惊。张仲景随即站起身来高声对大家说道:“大家都看清了吧。这鱼汤原本是没毒的,只是紫荆花掺到鱼汤中,这鱼汤就有了剧毒,于蒙的死正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说罢,命人将吴姑和王青当众释放。吴姑和王青跪地千恩万谢,于家族人和众人无不心服口服,交口传颂。

神医华佗技惊千古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他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这项考证很可疑。因为《后汉书·华佗传》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说他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据此,华佗可能不止活了六十四岁。华佗生活的时代,当是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战,水旱成灾,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这样两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这就是当时社会景况的真实写照。目睹这种情况,华佗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愿拿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除疾苦。华佗学医

当时在谯城以西很远的地方有个琼林寺,寺里有个叫治化的长老,医术高明,号称“神医”。华佗决心前去投师学医。华佗辞别母亲,走了半个月,终于来到琼林寺,见到了治化长老。长老说:“你若真心学医,就先干几年杂活吧!”长老引华佗来到一个跨院,华佗大吃一惊,这里到处是病人。华佗的任务是照顾这些病人,为他们端屎端尿,打扫卫生。华佗毫无怨言,耐心地干了三年杂活。但华佗是个有心人,平时总是细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三年过去了,治化长老把华佗叫到眼前,对他说:“孩子,你熬了三年,将来会有出息的,但是要想学成,你还得读三年的医书。”“是!”华佗说,“我一定牢记师傅的教诲!”治化长老把华佗领到一座大殿里,这里全是师傅的医书。从此,华佗在大殿里苦读医书。

一天,长老病了,吃药不见效。华佗走到长老的病榻前说:“师傅,我给你开个方子吧!”长老不相信华佗已能看病,问:“开什么方子呀?”华佗就开了个方子。长老看着方子,琢磨了一阵,点了点头。说也奇怪,长老吃下药后,病竟好了。长老见华佗这样用心善学,知药善用,很高兴,就让华佗研读《黄帝内经》。

寒来暑往,不知不觉,又是三年过去了。一天夜里,华佗正在攻读医书,忽然,一位师弟慌张地跑来说:“快去,师傅病了!”

华佗随师弟来到师傅房间,只见众弟子都围在师傅身边,师傅直挺地躺在榻上,双目紧闭,口吐白沫,徒弟们问话也不答。华佗忙上前仔细观看五官气色,伏下身子,侧身细听呼吸,又为师傅切了脉搏,然后站起来笑笑说:“师傅没有病呀!”师兄师弟们都不信,嚷嚷开了:“你耽误了师傅的病,吃罪得起吗?”这时,师傅忽然坐了起来说:“你们不要嚷嚷了,华佗说得对,我是没病,我是想试试你们的医术。”众徒弟羞愧不已。长老对华佗的判断非常满意,就叫他说说自己判断的道理。

华佗说:“人的五官是外‘五行’,人的五脏是内‘五行’,内‘五行’有病必映在外,外‘五行’是:肝开窍于目,师傅目神苍健不变,说明肝无病;心开窍于舌,师傅舌神赤润不变,说明心无病;脾开窍于口,师傅口神黄湿不变,说明脾无病;肺开窍于鼻,师傅鼻神燥白不变,说明肺无病;肾开窍于耳,师傅耳神寒黑不变,说明肾无病。五脏无病,六脉又平和,所以知道师傅没有病。”长老听华佗说得头头是道,条理分明,高兴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听见没有,这就是辩证的道理呀!”

长老给众徒弟上了生动的一课,对华佗的医术心里更有了底,可华佗回到大殿,却见长老把他看的医书一把火烧光了!华佗连忙禀报长老师傅,表示要凭记忆把烧了的药书全部抄出来还给师傅。长老说:“不用抄了!我那些医书根本没有烧,我又是在考你哩,看来,你真的学成了!”

后来,华佗终于成了一代名医。华佗与紫苏传奇

相传在东汉末年的某一天,华佗在一处海边采药。突然,他看到一只水獭在拼命地吞食一条大鱼,吃完后,水獭的肚子胀得圆鼓鼓的,躺在沙滩上动弹不得,哼哼唧唧地叫个不停。华佗非常高兴,因为水獭的肝是非常名贵的药材,这可是个抓住它的好机会呀!华佗正准备上前逮住水獭,冷不防从海里又钻出一只老水獭,只见它在那只躺着的水獭旁边转了一圈以后,又一溜烟地跑了。华佗心里很纳闷,于是他退了回去,想看个究竟。不一会儿老水獭回来了,奇怪的是它嘴里还叼着一束方茎对生叶的紫色野草,急匆匆地跑到那只躺在沙滩上的水獭身边,把那紫色的草放在躺着的水獭的嘴边,那躺着的水獭就把那紫色的草吃了进去。片刻间,那只中毒的水獭就恢复如初,跳进海里游走了。华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事过不久,有一天华佗在一家客店里住宿,遇到一群青年人正在比赛吃螃蟹,已经吃了很多了。华佗就上前劝他们说:“螃蟹吃多了会闹肚子,还可能有生命危险。”但这群青年人并没有听从他的劝告。

当天夜里,吃螃蟹的几个年轻人大喊肚子疼,有的疼得在地上打滚。由于当时还没有治疗蟹毒的特效药,大家都非常着急。忽然,华佗想起那天他在海边看到的老水獭用紫色草救治小水濑的事。华佗想既然那种紫色的草叶能解鱼毒,也一定能解蟹毒。于是他立即出去采了些那种紫色草,煎成汤给几个青年人服下。过了一会儿,几个青年人果然肚子不疼了。华佗为了记住这种草药,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紫舒”,意思是能使中毒者腹中舒服的紫色草。因为字音相近,又属草类,于是后人就把它称作“紫苏”,并沿用至今。华佗气太守

有一天,华佗来到高郡太守的府衙前,指名道姓要见太守。太守五十来岁,为官多年,是个体察民情、礼贤下士的清官。他听说当代名医华佗来访,忙吩咐手下人道:“快快有请!快快有请!”华佗与太守见过礼后便不客气地坐了下来,说:“大人,贫医这次路过高郡,想在府上小住几日,不知太守是否能应允?”要说华佗也够唐突的了,但太守一点也没介意,相反倒高兴地说:“欢迎!欢迎!得见神医真是幸会……”话没说完,他突然剧烈咳嗽起来……待太守稍稍平静了些,华佗瞅了瞅太守,呷了口茶说:“大人,我看你的面色不太好,想必正在患病吧?”听了华佗的话,太守叹了口气说:“唉!不瞒神医说,最近几个月来,我不知怎么的老是心情郁结,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请了几个医生都没治好。前些日子,我儿子向我说起你的大名,我已经让他去找你了……不想今日神医登门,看来这是天意,我的病治愈有望了!”

听太守说完,华佗笑了笑,漫不经心地道:“既然这般奇巧,我就试试看吧。”当下,华佗就开始为太守诊察病情。他一边为太守把脉,一边东扯西拉了一阵后说:“大人,行了。我看咱们还是先吃饭吧!”太守赶紧让人备好酒菜,请华佗入席。

席间,华佗边喝边吃,只字不提太守的病情。太守开始还耐着性子陪着吃点喝点,末了他有些忍不住问道:“请问神医,你刚才为我诊察了一番,我……患的什么病?可否为我开具药方?”“这个……”华佗笑了笑,答非所问道:“大人,我们行医之人讲的是治病救人,但是我也靠此为生。你看这个事……”

太守是个明白人,自然知道华佗的意思:“酬金的问题神医不必担心,只要能治好我的病,出多少钱我都愿意!”说完,当场就付给华佗一些银子作为刚才的诊费。华佗收下银子,高兴道:“好!大人,你的病情虽复杂,但我一定替你细心诊治,你就放心好了!”

此后,华佗每天都为太守看病,像模像样地把脉,问这问那,就是不开药方,看完后就或明或暗地要诊金,一要就是一大笔。慢慢地太守对华佗的所为由不理解到有些反感了,但碍于华佗的名声和迫切想治好病的愿望,他强压心中的怒火,都按华佗的要求办了。

转眼过了十来日。这天,太守迟迟不见华佗来为自己把脉,便忍不住去客房找华佗。一进门,没见华佗,却发现书案上放着一封信,信是华佗留给太守的,信中写道:“太守大人,你的病很好治,但我不想为你治。因收了你许多酬金,我不便与你道别,只好以这种方式告辞,希望大人不要生气——这些钱对你来说算不了什么,当官的总是在不停地搜刮百姓嘛!谢谢你这些天来的关照!”

看罢信,太守感到受了极大的愚弄,顿时气得七窍生烟,拍着书案大喊道:“来人啊!快把华佗给我抓回来,我非杀了他不可!”话刚说完,他顿觉喉间涌上一股液体,顷刻吐出几大口血痰,人便瘫倒在地上……太守醒来时,已是次日上午了。他睁开眼,看到不知啥时回来的儿子正坐在床头给他喂药。太守觉得精神好多了,正想问一问儿子这些天在外面的情况,没想到儿子却先开了口:“爹,看样子你的病好多了,多亏了华佗神医呀!”

接着他向父亲讲述了其中的蹊跷:原来他出门没几天就找到了华佗,向华佗讲了太守的病情后,华佗分析太守是由于操劳过度、痰血郁结所致。于是决定以“激怒”的方法治太守的病。华佗来太守府后的所作所为是和太守的儿子商量好的。眼下,儿子喂太守的汤药,正是华佗将太守“激怒”之后开出的提神补气的药方。听了儿子这番话,太守恍然大悟,愣了好一会儿道:“华佗真是旷世神医啊!早知如此,我真该加倍付他酬金才是。”“爹,你错了!”太守儿子打断太守的话说:“华佗知你为官清廉,执意不收任何酬金,原先所收的银两已全数交我带回来了!”太守听后感叹道:“华佗不光是一代神医,更是一位人中君子啊!”华佗的绝技

原广陵相的夫人怀孕六个月,腹痛不得安宁,华佗为她把脉说:“胎儿已经死了。”让人用手探摸胎儿的位置,在左边是男婴,在右边是女婴。摸者说:“在左。”于是华佗配药打胎,果然打下来一个男婴的形体,病人立刻痊愈了。

县吏尹世,苦于四肢发热,口中干燥,怕听到人说话的声音,小便也不顺利。华佗说:“做热饭试试看,吃后如果出汗,病就可以好,如果不出汗,三天后就会死去。”于是立即做了热饭给病人吃,吃后没有出汗,华佗说:“五脏的生机已在体内断绝,可能会哭着断气。”结果同华佗所说的一样。

郡府中的官吏倪寻、李延一块来找华佗看病,两人都是头痛发热,所感到的病情完全一样。华佗说:“倪寻应当下泄,李延应当发汗。”有人提出疑问说为什么同病而治疗方法不同。华佗说:“倪寻的身体外实内虚,李延的身体内实外虚,所以治疗他们应当用不同的方法。”随即给两人不同的药物,次日早晨两人的病都好了。

严所同几个人一起拜访华佗,刚到,华佗对严所说:“您的身体好吗?”严所说:“和平常一样。”华佗说:“从脸上看出您有急病,不要多喝酒。”严所等人坐车回家,走了几里路,严所突然头晕从车上掉了下来,人们扶持他乘车回家,第二天夜里就死了。

前督邮顿子献患病已愈,又到华佗处诊脉。华佗说:“身体还虚弱,尚未复原,不要做过于劳累的事,如行房事就会死去。如果死去,会吐出舌头几寸长。”顿子献的妻子听说丈夫的病已经好了,从百里以外赶来探望,夜晚留在那里交媾。顿子献只间隔了三天就发病了,死时的情形同华佗说的一模一样。

督邮徐毅得了病,请华佗前去看病。徐毅对华佗说:“昨天叫医曹吏刘租在胃管扎针之后,便不时咳嗽,感到难受,想睡也睡不好。”华佗说:“针没有扎到胃管,却错扎到了肝上,饮食会一天天地减少,五天后就会死,无可救了。”结果同华佗说的一样。

东阳县陈叔山的小儿子两岁时得了病。泻肚子之前常常先啼哭,一天比一天衰弱。去问华佗,华佗说:“小儿母亲怀胎的时候,阳气内护胎儿,结果因乳汁内阴虚寒冷,小儿吃了母亲的寒冷的乳汁,所以病不能很快就好。”华佗给了四种药物合成的女宛丸,十天后病症即消失了。

彭城夫人夜间上厕所,被蝎子蜇了手,呻吟呼喊,无法可治。华佗叫人把汤药加热,让夫人把手浸泡在汤中,这样就可以睡觉了,只要叫别人不断更换热汤,保持汤的温度,到天亮时病就好了。

军吏梅平得了病,解职回家,他家住在广陵,还没有走二百里,住宿在亲戚家中。不久,华佗偶然来到主人的家里。主人让华佗给梅平看病,华佗对梅平说:“您如果早些见我,还不至于到这种地步。现在疾病已成绝症,赶快回去还可以与家人相见,再过五天就要死了。”梅平即刻回家,死的日期同华佗预计的完全一样。

又有一位士大夫身体不舒服,华佗说:“您的病很严重,应当剖腹切除。但是您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疾病不至于伤害您的生命。如您能忍受十年的病痛,寿命和疾病都会一同结束,不必特地去切除。”士大夫忍受不了痛苦,一定要切除它。于是华佗为他动手术,所患疾病很快就好了。这位士大夫十年后终于死了。

李将军的妻子病得很厉害,召唤华佗诊脉。华佗说:“伤了胎,但胎儿没有离开母体。”将军说:“确实伤了胎,但胎儿已经打了下来。”华佗说:“从脉象看,胎儿还没有打下来。”将军认为不是这样。华佗开了处方离去。妇人的病稍稍好转。过了百多天后疾病复发,又请华佗诊断。华佗说:“按照这脉的惯例判断,还有未产下的胎儿。前次应当生下两个婴儿,一个胎儿先生出来,出血很多,后一个胎儿还没有生出来。母亲自己不觉得,别人也不了解,再也没有接生,所以没有生下来。现胎儿已死,母亲的血脉不再营养胎儿,胎儿必定干枯而附在母亲的脊上,因此使母亲的脊时常疼痛。现在应当给汤药,并用针扎一个地方,这个死胎必定会出来。”汤药和扎针全部施用,妇人剧烈疼痛像临产时一样。华佗说:“这个死胎干枯已久,不能自己产出,应当让人掏出它。”果然掏出了一个已死的男婴,手足齐全,颜色发黑,体长一尺左右。

军吏李成苦于咳嗽,昼夜不能入睡,经常吐脓血,他问华佗。华佗说:“您患的是肺痈,咳嗽时吐的脓血,就是从肺里面来的。给您两钱散剂,应当吐两升脓血,然后就不吐了,如心情愉快,善自保养,一个月即可小好,好好调养,一年就可健康如初了。过十八年还会有一次小小的发作,再服这个散剂,病即会痊愈。如果得不到这种药,就会死去。”又给了李成两钱散药剂。李成拿到药后,过了五六年,亲戚中有人患了李成同样的病,对李成说:“你现在强壮了,我眼看就要死,怎么忍心无病而收藏药物,以备将来有病呢!先拿出来借给我。我的病好了,再为你向华佗索要。”李成把药给了他。事后,李成因故到谯县,正赶上华佗被拘押,内心恐慌,不忍心向华佗求药。十八年后,李成的旧病终于发作,无药可服,以致死去了。华佗妙方治贪官

有一掌管粮饷的军需官杨宕,得了一种怪病,既不发烧也不头疼,只是胸口胀闷,整天坐立不安。请了不少医生,连什么病都诊断不出,病情越来越重,只好派人去请华佗。华佗经过望、闻、问、切,遂开处方两个,并嘱依次服用。

华佗走后,杨宕打开第一个处方一看,他惊恐面如土色、冷汗淋漓。那方子上究竟写了些什么把他吓得如此这般!是八味药:“二乌、过路黄、香附子、连翘、王不留行、法夏、毕拔、朱砂”。原来这八味药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二过香(相)连,王法必(毕)诛(朱)。’难怪杨宕大惊失色!

原来杨宕当上军需官后,克扣粮饷、刮了不少油水。但他还是小偷小摸。日前,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被处死。杨宕自知混不下去,打算趁近期押运一批粮饷到前方,从中设法大捞一把,然后告老还乡。岂知他的这个如意算盘被华佗处方点穿,他既害怕又担心,便打消了大捞一把的邪念。

接着他又拿起第二个药方看。杨宕看罢这个药方,听得一声“哎呀”大叫,顿时口吐鲜血,昏厥过去。原来华佗开的第二个药方是:“常山、乳香、官桂、木香、益母草、附块”这六味药第一个字连起来谐音是“赏汝棺木一副”。如此药方杨宕看了能不气火攻心?!家人见状吓坏了,大哭起来。杨宕听见哭叫声,慢慢苏醒过来,顿觉心清气爽,胸部也没有胀闷感了。

华佗此时不请自来,对杨宕说:“你之所以胸部闷胀,是因为你肚内瘀血积结,乃贪婪气郁凝聚所致。现在气随汗出,恶病已除。只需调理补虚即可痊愈”。华佗开的第三个药方乃滋补之药。杨宕服后果然康复。自此,华佗妙方传为佳话令贪官污吏引以为戒。妙方巧治心病

一次,华佗受广陵太守陈登的邀请,到陈登家里给他母亲治病,不想,走在半路上被一个中年人拦住。中年人请他去给老娘看病,并说:“为了老娘的病,自己在此等候了一年,今天才遇到先生,所以无论如何请他去一趟。”华佗念他是个孝子,便随中年人来到他家中。中年人的母亲已病了两年,华佗给她诊脉后,即道:“老人家,你得的是心病,可不好治啊!”

中年人一听,吓坏了,流着眼泪哀求道:“请你一定行行好,救救我娘!”老婆婆道:“我们穷,儿子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娶上媳妇,我天天心焦啊!”华佗一听这话,心中明白了,又见他母子伤心的样子,想了一下就说:“叫你儿子跟我走一趟,取药去。”说罢,就带着中年人到陈太守府上去了。

华佗给陈太守的母亲看完了病,老太太见华佗大老远地跑来给自己看病,心中很过意不去,想要谢谢他。可华佗没有搭腔,眼睛却老是围着几个丫环转。老太太一见心里明白了,以为华佗想讨个小,就说:“华太医想要什么,尽管说。”华佗说:“我想要个丫环,给我义子做媳妇。”老太太一听,原来如此,就说:“好,你自己选吧。”华佗就选了一个老实贤惠的丫环,交给中年人带回去。那人的老娘,一见儿子娶了个年轻漂亮的媳妇回来,喜得合不拢嘴。她的心事一了,病也就好了。

睢宁有个读书人张全,由于家贫,人到三十还未娶上老婆。张全有个舅舅,在曹操手下做将军。一次他回家探亲,一见外甥这副穷样,心中不忍,就送给他七间房子,五十亩好地。张全一高兴,便狂笑不止,成天大喊:“我有房子有地啦,哈哈哈……”从此,得了一个狂笑的怪病。张全的父亲立即找郎中给他治疗,总不见效。后来,老汉听说华佗的医名,就带了儿子去找华佗。华佗听完老汉的介绍,又替张全诊了脉,摇头叹道:“他已病入膏肓,只能活十天,我已无能为力了。”

张家父子大惊失色,急忙跪下,求他救命。华佗说:“我的徒弟吴普,住在徐州,他有治这种病的秘方。我替你写封信,你去找他,也许有救。”华佗写好信交给老汉,又再三叮嘱千万不可在途中拆看,否则很难救治了。张家父子拿了华佗的信,水陆兼程,用了八天时间赶到徐州,找到吴普,交上华佗给他的信件。吴普看信后哈哈大笑起来。

张家父子被他笑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问他:“这人命关天的事,你笑什么?”吴普把信给他们看,只见上面写道:“来人因乐极而狂笑不止,药物难以奏效,我故意说他病危,使其焦虑,当他二人到达徐州之日,病即愈矣。”张家父子这才明白,都有说不出的高兴。张老汉感激地对吴普说:“你师父真不愧是一位神医啊!”

焦郡有户人家,婆媳不合,常因芝麻小事闹得不可开交。一天,双方又起争端,媳妇突生歹念,竟去求神医华佗给他配一剂慢性毒药给婆婆吃,并能在其致命后,无法验出死因。华佗深知事态严重,却不便直说,写下处方:葛根熬鸡汤,每日服三次,用心伺候好,百日见阎王。

并再三嘱咐媳妇,一定要亲自服侍婆婆吃此药,更要和颜悦色,使其安心服用才能有效。若途中中断,则不灵验。媳妇持方感谢离去。回家之后,按华佗嘱咐伺候婆婆服药。服到99天的时候,媳妇又来求华佗。奇怪的是,这次媳妇前来,不是催命,而是向华佗救解药,为婆婆续命的。原来,婆婆吃了“毒药”后,一改常态,不再对媳妇恶言恶语,而且同媳妇轮着做家务,有好东西让着吃,疼爱媳妇如已出。这般好的婆婆,媳妇怎忍心让她中毒死掉呢?明日就是最后期限了,媳妇只好来求神医搭救。

华佗闻言,不禁莞尔一笑,又开出一方:葛根熬鸡汤,解毒最灵光,每日服三次,长寿又健康。

之后嘱咐媳妇继续让婆婆服用。原来,“葛根熬鸡汤”并非毒药,而是滋补佳品。故而三月之久,婆婆的身心越来越健康,不但化解了婆媳的怨恨,婆媳感情也融洽起来,自然和好一家人了!曹操挟私害华佗

正当华佗热心在民间奉献自己的精湛医术时,崛起于中原动乱中的曹操,闻而相召。原来曹操早年得了一种头风病,中年以后,日益严重。每发,心乱目眩,头痛难忍。诸医施治,疗效甚微。华佗应召前来诊视后,在曹操胸椎部的鬲俞穴进针,片刻便脑清目明,疼痛立止。曹操十分高兴。但华佗却如实相告:“您的病,乃脑部痼疾,近期难于根除,须长期攻治,逐步缓解,以求延长寿命。”曹操听后,以为华佗故弄玄虚,因而心中不悦,只是未形于色。他不仅留华佗于府中,还允许他为百姓治病。

公元208年,曹操操纵朝政,自任丞相,总揽军政大权,遂要华佗尽弃旁骛,长留府中,专做他的侍医。这对以医济世作为终身抱负的华佗来说,要他隔绝百胜,专门侍奉一个权贵,自然是不愿意的。何况,曹操早年为报父仇,讨伐徐州的陶谦,坑杀徐州百姓数万人,尸体壅塞,泗水为之不流,接着又连屠夏丘诸县,所过“鸡犬亦尽,墟邑无行人”。

徐州是华佗后期行医和居住之地,与百姓休戚与共,内心岂不愤慨!因而决心离开曹操,便托故暂回家乡,一去不归。曹操几次发信相召,华佗均以妻病为由而不从。曹操恼羞成怒,遂以验看为名,派出专使,将华佗押解许昌,严刑拷问。面对曹操的淫威,华佗坚贞不屈,矢志不移。曹操益怒,欲杀华佗。虽有谋士一再进谏,说明华佗医术高超,世间少有,天下人命所系重,望能予以宽容,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狱中处决。

华佗临死,仍不忘济世救民,将已写好的《青囊经》取出,交狱吏说:“此书传世,可活苍生。”狱吏畏罪,不敢受书。华佗悲愤之余,只得将医书投入火中,一焚了之。后来,曹操的头风病几次发作,诸医束手,他仍无一丝悔意,还说,“佗能愈吾疾,然不为吾根治,想以此要挟,吾不杀他,病亦难愈。”

华佗被杀的前一天晚上,狱吏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华佗,华佗悲愤地烧掉自己心爱的医学精华竹帛,并愤然在壁上题诗:竹帛烟灰兮怒火横。儒医长恨兮斥曹营。伤心儿女兮断头夜,不负天下兮负拙荆。临死之前,华佗仰天大呼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曹孟德必将自食其果!”

华佗被杀后不久,曹操的爱子曹冲病重,众医都束手无策。及病情危重,曹操凝视着奄奄一息的爱子,捶胸顿足地悲叹:“我悔杀华佗,令我冲儿强死……”后来,曹操头风病复发痛苦异常,乃自叹曰:“我病唯华佗能医,今不可得也!”尔后,曹操每发头风病,就想起华佗,悔恨不已。

后人有诗叹云:华佗医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又云:徒把金针事老瞒,千年荒冢朔风寒。后来枉却陈琳檄,毕竟西陵泪不干。

华佗被害至今已一千七百多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碑;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总结了华佗的一生: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神妙无比淳于意

淳于意生活在公元前2世纪。因做过主掌租税及俸禄的太仓长,故尊称他为“太仓公”,简称“仓公”。齐临甾(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

他年轻时就喜好医术。汉高祖八年(公元前180年),同郡元里的公乘阳庆传他医术。这时阳庆已七十多岁,把自己掌握的秘方全部传给了他,并授他黄帝、扁鹊的诊脉书,以及观察面部不同颜色来诊病的方法,使他能预先知道病人的生死,决断疑难病症,并且精于用药。学习三年后,淳于意为人治病,预断死生,多能应验。我国首部病历——《诊籍》的诞生

淳于意的诊断术,主要在于切脉,关于这一点,有着一种神话般的传说。有一天晚上淳于意做了一个梦,梦见到蓬莱山上旅游,不知不觉来到一所宫院,只见雕梁画栋、金碧璀璨、光辉耀眼,正觉惊异之际,来了一位小童,双手捧着一盏清水,恭恭敬敬地对他说:“仓公,走累了吧?想必口渴了,请用水。”淳于意也觉得口渴,接过那一盏水,一饮而尽,刹那间感到寒透肺腑、遍体凉爽,这时抬头一看,只见大殿上面悬挂一块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上池仙馆”,他忽然领悟到他刚才所喝的就是传说中的“上池水”。上池水是一种仙水,饮了这种水可以看穿人的肺腑,所以自此之后,淳于意善于察色诊脉。

一次,皇帝下诏问淳于意一些问题,包括:医术上有什么专长及能治什么病?有没有医书?向谁学的医?学了几年?曾治好哪些人?他们是什么地方的人?得的什么病?治疗用药后,病情怎样?淳于意都给予了详细回答。以下是他向皇帝描述的自己诊脉治病的案例。1

齐国一位名叫成的侍御史得了头痛病,我为他诊脉后,告诉他:“您的病情严重,不能一下说清。”出来后,我唯独告诉他的弟弟昌:“这是疽病,发生在肠胃之间,五天后就会肿起来,再过八天就会呕脓血而死。”成的病是酗酒后行房事得的。成果然如期而死。

我切脉时,切得肝有病气。肝气浊而静,这是内里严重而外表不明显的疾病。脉法说:“脉长而弦,不能随四季而变化,表示病主要在肝。脉虽长而直硬却均匀和谐,是肝的经脉有病,出现了时疏时密躁动有力的代脉,就是肝的经脉有病。”肝的经脉有病而脉失均和,他的病得之于筋髓。脉象时疏时密忽停止忽有力,他的病得之于酗酒后行房事。2

齐王二儿子的男孩生病,召我去切脉诊治,我切脉后告诉他:“这是气膈病,这种病使人心中烦闷,吃不下东西,时常呕出胃液。这种病是因为内心忧郁,常常厌食的缘故。”我当即调制下气汤给他喝下,只一天膈气下消,又过了两天就能吃东西,三天后病就痊愈了。

因我切脉诊到心有病的脉象,脉象浊重急躁,这是阳络病。脉法说:“脉达于手指时壮盛迅速,离开指下时艰涩而前后不一,病在心。”全身发热,脉气壮盛,称作重阳。重阳就会热气上行冲击心,所以病人心中烦闷吃不下东西,就是络脉有病,络脉有病就会血从上出,血从上出的人就会死亡。这是内心悲伤所得的病,病得之于忧郁。3

齐国有个名叫循的郎中令生病,许多医生都认为是逆气从下厥起,向上逆行入腹胸之中,用针刺法为他治疗。我诊视后,说:“这是涌疝,这种病使人不能大小便。”循回答说:“已经三天不能大小便了。”我用火齐汤给他服用,服一剂就能大小便,服第二剂后大小便非常通畅,服完第三剂就痊愈了。他的病是因房事造成的。

我切脉时发现他右手寸口的脉象急迫,脉象反映不出五脏节奏,右手寸口脉象壮盛而快。脉快是中焦、下焦热邪涌动,他的左手脉快是热邪往下流,右手脉快是热邪上涌,都没有五脏的反应,所以说是“涌疝”。下焦积热,所以尿是赤红色的。4

齐国有个名叫信的中御府生病了,我去给他切脉诊治,切脉后告诉他:“这是热病的脉气,虽然暑热多汗,脉稍衰,但不至于死。”我还告诉他:“得这种病,是曾在流水中浸泡而寒甚,之后身体发热造成的。”他说:“嗯,是这样!去年冬天,我为齐王出使楚国,走到莒县阳周水边,莒桥坏得很厉害,我就揽住车辕不打算过河,马突然受惊,掉到河里,我也落进水里,差一点儿淹死,随从官吏跑来把我从水中救出来,我衣服全湿了,身体寒冷了一阵,冷一止住全身就发烧,到现在还不能受寒。”我立即为他调制汤药驱除热邪,服一剂药他就不再出汗了,服两剂药热就退去了,服三剂药病止住了。他服药大约二十天以后,就痊愈了。

我因为切脉时,发现他的脉象属于热邪归并于身体内里的“并阴脉”。脉法说:“内热、外热错乱交杂的就会死。”我切他的脉时,没有发现内热外热交杂的情形,是并阴脉。脉理顺了就能治愈,热邪虽没有完全消除,仍能治好,能保住性命。他的肾气有时重浊,在太阴寸口依稀能诊到这种情形,那是水汽。肾本是主水的,所以由此知道他的病情。如果一时失治,就会变成寒热病。5

济北王府有许多女仆,他召我去,要我对府中的女仆来一次健康检查,看看她们有没有疾病。我让王府中的女仆排队,按次序接受诊断。女仆们都一一排好队接受检查,大家都很健康,没有什么奇怪的病症,只有一个叫“竖”的女孩,我认为她有病,不能过度劳累,一劳累就会吐血而死。我问济北王说:“请问王爷,竖这个女婢有什么本领?平常在王府中担任什么样的工作?”济北王说:“竖有许多表演技能,她非常能干,是我在街上花了很多钱买来的,莫非她有什么病吗?”

我说:“竖不但有病,而且是绝症,一不小心就会丧命。”但是济北王把竖找来,见她脸色正常、精神饱满,因此不相信我的话,所以在我走后也没留意。到了第二年春天的某一天晚上,济北王如厕,竖捧着一把剑在外面保护他,济北王从厕所出来之后,发现竖倒在厕所外面一命呜呼,而且是呕血死的。

淳于意察色诊脉,能预测人的生死,显得神妙无比,令人悦服。淳于意名气愈大,请他诊治的病人也愈来愈多,尤其是达官显贵,都争着请他看病。由于他诊务繁忙,有些病家请不到他,便发出许多怨言,长久下来,麻烦也就来了,下面所说“缇萦救父”的故事就是这样发生的。少女缇萦上书救父

一天,有个大商人的老婆病得要死,硬是请淳于意治疗。淳于意一看,病人已经没救了。在大商人苦苦哀求下,淳于意还是精心给予了治疗。病人的生命拖延了几天,还是死了。不料,大商人不但不感激,反而说是淳于意用错了药害死的,并把他告到官府。当官的收了大商人的贿赂,不问青红皂白,查抄了淳于意的诊所,并把他抓到衙门,判处肉刑。所谓的肉刑就是在犯人脸上烫字、割鼻、剁掉手脚等极其残酷的刑罚。淳于意夫人得知消息后哭得昏死过去,几个女儿也号啕大哭,不知该怎么办。有些同情他们的人,也只是摇摇头说:“淳大人命苦啊!生的全是女儿,要有个儿子就好了。”

9岁的缇萦是淳于意最小的女儿,3岁起父亲就教她读书写字,明白道理。她知道父亲是冤枉的,也明白官府贪赃枉法。她不相信女儿就不如儿子,于是决定到京城向皇帝告状,为父亲申冤。她的母亲和几个姐姐一听要向皇帝告状,都吓坏了。

当时有个明文规定:凡人命大案都要押解京城刑部审核后用刑。缇萦就以照顾父亲为名,与解差一起陪伴淳于意晓行夜宿,历尽千辛万苦才到达京城长安。父亲被投入大牢,缇萦身无分文,举目无亲,只好露宿街头,行乞度日。她一边讨饭一边寻找皇宫所在的地方。

一天早上,缇萦来到皇宫,一直往里面走去。几个站岗的卫兵看见一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的小女孩往里直闯,赶紧把她拦住,大声地喝道:“哪里来的小叫花子,狗胆包天敢闯皇宫,还不给我快滚!”缇萦告诉卫兵,她是来找皇帝告状的。卫兵听了哈哈大笑:“小叫花子还想见皇帝?是活得不耐烦了?快滚!”

一连数天,缇萦坚持不懈地徘徊在皇宫门前,经常向卫兵哭诉父亲的冤情,苦苦哀求他们放她进去。不料此事终于惊动了前来上朝的大臣,他们被这孩子的哭诉深深感动了,就向皇帝汇报了这件事。汉文帝很感兴趣,把缇萦叫上了殿。缇萦冒死入宫上书:“我父身为朝廷官吏,齐地人皆称他廉洁公正,现背罪当刑。我深知人死不能复生,肉刑致残不能复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无任何办法了。我愿入宫为婢,以赎父罪。”汉文帝刘恒顿生怜悯之心,立即下诏免除淳于意的肉刑。接着又向全国下达诏书,全部废除了肉刑。

肉刑的废除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汉文帝刘恒察民意、得民心的政治才能是分不开的。汉文帝刘恒是历史上杰出的君王,他改革法制,重用贤良,减轻租赋徭役,奉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农业生产,增强了汉帝国的国力。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就是指他和儿子汉景帝统治的时期。

缇萦作为一名普通女子,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舍生取义走出家门,千里迢迢跑到皇宫为父申冤呢?其一是“孝”,缇萦可称得上历史上著名的大孝女,后来她位列二十四孝之一。其二是“义”。缇萦深感残酷的肉刑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幸,为使更多人幸福安康,她把免除肉刑作为一种责任。没有缇萦的冒死求谏,肉刑不会废止,将有许多家庭遭受迫害。从这点上说,缇萦又可称为千古义女。正如东汉大史学家班固所赞:“三王德靡薄,唯后用肉刑。太仓令有罪,就递长安城。自恨身无子,困急独茕茕。小女痛父言,死者不可生。上书诣阙下,思古歌鸡鸣。忧心摧折裂,震风扬激声。圣汉孝文帝,恻然感至情。百男何愦愦,不如一缇萦。”

大臣们商量之后,就决定用打板子的办法来代替肉刑。原来应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原来应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汉文帝正式下令用打板子的方式来代替肉刑,这样,缇萦的父亲终于免受肉刑之苦了。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

医技精湛的郭玉

皇帝患病,历来都要征召名医诊治,在诊治过程之中,免不了会进行一些交谈或讨论,但载于文献者甚少。撷取于历史文献中东汉郭玉与皇帝的对话,可知郭玉不仅医技精湛,敢于直言,对话中也不乏治国之道,可见其在历史上的作用。

东汉和帝时,郭玉任太医丞,切脉诊病,言之甚验;施针灼艾,疗效极高。和帝深感其技之神,便决定亲自考核他一下。于是挑选了宠爱的侍臣中与宫女手腕差不多的一人和一名宫女,杂坐于一个帷幕中,各伸出一只左手和右手,乔装成一个人,让郭玉诊脉,并询问患的是什么病。郭玉按脉以后十分诧异,觉得非一人之脉象,便直言相告:“左阴右阳,脉有男女,状若异人,臣疑其故。”和帝听后赞叹不已,认为郭玉的医术的确是名不虚传。

郭玉不仅在宫廷疗病,而且也不辞辛苦为劳苦大众治疗,《后汉书》上说其拯救大众,不分贵贱,不问贫富,一视同仁,“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故深受百姓的爱戴。但郭玉在治病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他凡是治疗贫苦老百姓的疾病,无不随治随好,应手而瘥。可是当他医治达官贵人时,情况却大不相同了,疗效不很理想,甚至“时或不愈”。有一次,和帝叫一个权贵病人穿上破旧衣服,和仆役们杂在一起,然后请郭玉诊治,郭玉只给诊了一次,那个病人的病就治好了。和帝便问郭玉,为什么同样是治病,你给贫苦人施治效果很好,而给富贵人疗疾效果却相差很远呢?郭玉答道:“医生给人治病必须有充分发挥他聪明才智的条件,才能做到诊断正确,治疗适当;施针灼艾,运用自如。人的肌肤腠理十分精微,调整气血的方法也非常巧妙,针刺艾灸,关键在于手法,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毫芒之间,一不经心,就会发生差错。施针时必须凝神用意,手脑并用,其中的奥妙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为什么给权贵治病效果总是不大好呢?因为那些达官贵人养尊处优,不时的盛气凌人,他们颐指气使已成了习惯,医生怀着惶恐惧悚的心理给他们看病,治疗起来顾虑重重,就会产生四大难处。哪四大难处呢?他们只相信自己而不相信医生,认为在治病方面自己也要比医生高明,一意孤行而不遵医嘱,此为其一;饮食起居没有规律,膏粱厚味,不晓调理,此乃第二;身体羸弱,经不起充分和足够的治疗,这是第三;四体不勤,好逸恶劳,从来不锻炼身体,气血瘀滞,经脉不通,这是第四。加之针刺深浅有分寸,意志调节有奥旨,施针时机有忌宜,这些都是医生匠心独运的。如果医生怀着畏慑恐惧的心理,小心谨慎有余,充分施治不足,思考问题拘束,治疗意志动摇,信念不足,施治不力,又怎么能对付复杂的疾病呢?这就是对达官贵人之病疗效不太好的根本原因。”和帝认为他回答得很正确。

郭玉的这番话寓意深刻,十分耐人寻味,至今读来仍有一定的哲学内涵,对于病人求医和医生的诊疗均有借鉴作用,很值得医生和病人深思。郭玉的“四难”与扁鹊的“六不治”以及《内经》中“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必无功矣”之论一样,对后世均有重要的教育和参考意义。

建安神医董奉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号拔觧,侯官县董觧村(今福建省长乐市古槐镇青山村)人。少年学医,信奉道教。

董奉与南阳张仲景、谯郡华佗并称“建安三神医”。董奉生于侯官(今福建长乐),后迁居江西庐山,潜心钻研医学,努力提高医疗技术。《三国志》注引中提到:交州刺史吴士燮患恶疾,已昏死三日之久,董奉用自制的药物,捧吴士燮的头用水灌入,不久吴士燮睁开了眼睛,手足也能动弹了,半日后能起坐,四日后恢复语言能力,一切正常。附近群众慕名前来求医,董奉对贫困患者不取分文,只要求患者痊愈后就地植树。重病治好后种杏树五棵,轻病治好后种杏树一棵。几年后,该地已有杏树十万多棵。当时战争连绵,群众缺衣少食。为帮助群众度过艰苦岁月,董奉托人将杏子卖掉,再买来粮食救济周围的穷人。以后人们便称赞这片树林为“董仙杏林”,甚至把医坛统称为“杏林”,称赞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医生为“誉满杏林”。

董奉为什么让人们种杏树?有人认为,不仅是因为杏树成林可以优化当地的自然环境,也不仅是因为杏子可以变卖后买粮食周济贫民,而是因为杏仁本身也是一种中药,是中医古老的、常用的止咳化痰药。而且杏仁与桑叶等配伍,可以防燥去火,杏仁还有润肤养颜的功效。有了杏树,董奉治疗疾病就可以就地取药材了。董奉杏茶治癔病

金秋八月的一天,董奉正在杏林草堂前翻晒杏干、杏花,几个汉子用门板抬着一个书生前来求医,其母哭哭啼啼向董奉下跪求救。

董奉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将老妇人搀扶起来,董奉一边为书生细细切脉,一边视患者的神、色、态之反应变化,问其症状的产生和发展经过。他回望了一下刚刚翻晒的杏花,不禁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拿笔开了杏干加庐山云雾茶的药方单独交与老妇人轻声嘱咐道:“以杏干和云雾茶用开水同泡成杏茶汤,饮后必见效。再往令郎便桶中置入杏花一把,称其所泻下之虫,必痊愈。”同时,董奉又交代书生:“喝完汤药之后,以杏茶为题作诗一首,必痊愈。”

回家之后,书生服其茶,少顷腹痛难忍,入后堂坐便桶,待观其所排之“虫”后,胸腹顿感舒坦,乃回书房题诗一首:“儿患顽疾母心慌,董仙妙手赐神方,杏干云雾显奇效,疫虫尽去身自康。”董奉看了此诗,将最后一句改成“此诗作罢身自康”,意在神形合一,心理调节。

原来,书生因腹中积食不消,疑为早年在庐山流行的“大肚病”之患,故生惊厥卧床不起,董奉诊断主症为食积气滞,忧郁愁闷引起。选杏干与云雾茶同泡的杏干茶具导滞、清肠、通便的功效,还需安神消疑,故再以杏花充虫惑之,吟诗聚神,使书生从躯体到精神都得以康复。

针灸医学之祖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享年68岁。

皇甫谧出生在官僚家庭,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养大。像许多富家子弟遭破落一样,小时候娇养惯了身子,不会劳动,不耐艰苦。虽然他自幼冥顽不灵,放荡不羁,但对养大他的叔父母还有一片孝心。一次不知从哪儿弄到的时鲜瓜果,自己不吃,却拿来孝敬叔父母。叔父母并不领情,反而当即教训他说:“即使你拿来牛羊猪‘三牲’,也丝毫不能让我们得到安慰;你已是二十多岁的人了,还不务正业,是我们没有给你像孟子那样的生活环境,是我们没有像你曾祖父那样的能力来管教你,是我们没有用”。后来皇甫谧回忆道:这次叔父母的教训使“予少感,遂伏书史”。从此以后,他就“躬自稼穑,带经而农”,因为那时叔父家境并不宽裕。也说明他从这时起,耕读两不误,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那么,是什么造成皇甫谧当时“冥顽不灵”,不好学上进呢?

皇甫是晋代的世家大族,其曾祖父是东汉灵帝时的大官僚。这样显赫的家族背景使他有恃无恐,无法无天,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呢?又何必劳神费力地用功读书呢?不读书不照样可以做大官,过上豪华的生活吗?不是有“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样一句话吗?今天不也有这样的情况吗?这大概也算是“古今一也吧”。

在这样的家族背景下,少年的皇甫谧身边自然会有不少跟随者,而且可以肯定地说都是一批游手好闲,不爱学习的人,与之为伍的少年皇甫谧自然更不爱学习了。史书记载,他非常贪玩,经常与小伙伴们玩打仗的游戏。

要认真读书,要有清静不受干扰的环境,要有不怕寂寞、排除干扰的心态,少年的皇甫谧有吗?即使他在个别时候会有,但他的小伙伴们能允许他吗?已经放野了的心能一下子收敛起来放在学习上吗?看见书就会头痛。现在我们也常听常见,贪玩的孩子在父母的高压下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睛似乎盯着书,心里却想着与伙伴们冲呀杀呀的游戏。

叔父毕竟不是亲生的父母。可以设想,开始对他肯定是宠着护着放任着,这样皇甫谧就更像脱缰的野马,更加是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了。幸亏皇甫谧还有份孝心,还懂得感恩,知道用得来时鲜瓜果孝敬养父母。其后来思想行为能够转变,能够“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时人谓之‘书淫’”,完全是其内心深处的“孝心”“感恩之心”被触动、升华了的结果。“浪子回头金不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了“孝心”和“感恩之心”,他就会设身处地去体会抚养他,教育他的人的良苦用心,原谅抚养,他教育他的人的过激言行,尊重抚养他教育他的人对自己命运前途的指点,并化为自觉的行动去努力实践抚养他,教育他的人的愿望。

所以,“孝心”“感恩之心”是千万不能丢的,否则,连畜生都不如。

另一点启示是好学上进永远不会迟,如古人所说“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事在人为,有志者事竟成”。皇甫谧从一个浪子转变为一个大学者,对我们的启示是很深刻的,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从此以后,他刻苦攻读,虚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终于使他成了西晋时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和医学家。他写的《帝王世纪》一书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下至其生活的曹魏时期,上下三千年,是一部博古通今的鸿篇巨制。皇甫谧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有多方面成就的不可多得的人物。患病后自治成良医

皇甫谧在42岁得了风痹疾,半身不遂,活动不便,一只耳朵也聋了。他忍受着疾病的折磨,躺在床上坚持看书。疾病经多方调治,效果不佳,皇甫谧深深感到,人“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不精通于医道”“无济于事”。

从此,他潜心医学,集中精力研究针灸。先从理论上进行探索,弄清针灸的一般道理,然后在自己身上进行试验。有的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方回帮忙,鼓励儿子大胆进针。经过反复实践,不仅用针灸治好了自己的一部分疾病,还熟悉了人体针灸穴道的部位。

他感到晋以前的针灸医书深奥难懂,错杂重复,就决定重新编著一部针灸学专著。由于参考书奇缺,给编纂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皇甫谧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穷搜博采,收集了大量的资料。他将古代三部著名的医学典籍《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纂集起来,删其浮词,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终于写就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该书在理论上强调:“上工治未病”,亦即当今所倡导的预防为主、未病先防的医学思想。它还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之禁忌、针灸经络、孔穴部位之考订、针灸的临床适应证、针灸操作方法,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此书被后人称为“中医针灸学之祖”。一千六百多年来,它为针灸医生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具体指导和理论根据。除此之外,他还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烈女传》《郡国志》等书。他是西晋的一位才子、名士,被公认为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医学家、教育家和诗人,史书称之为“高人”。《针灸甲乙经》传到国外,受到各国,特别是日本和朝鲜的重视。公元701年,在日本法令《大宝律令》中明确规定把《针灸甲乙经》列为必读的参考书之一。足见,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影响之深远。

医药学家葛洪

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自幼喜好神仙导养之法、跟葛玄的弟子郑隐学炼丹术。司马睿任丞相时,葛为属官,后任咨议、将军等职。后又因镇压石冰领导的农民起义,赐爵关内侯。南海太守鲍方很看重他,把女儿嫁给他,又把自己的学问也传授给他。后来他辞官不做,遍游名山,想通过炼丹得到长寿。

葛洪从小喜欢读有关医药、保健和炼丹制药的书,留心民间流行的简便的治病方法。他结合各种验方和医药知识,写成一本叫《肘后备急方》的书。这部书篇幅很小,可以挂在胳膊肘上随身携带,相当于今天的“急症手册”。

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古时候人们管它叫“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一千几百多年前还没有发明显微镜,不知道有细菌这些东西。葛洪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这种见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面,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会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怕冷发烧,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时间长了还会丧命。葛洪描述的这种病,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结核病。

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还记载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这里的犬就是指的疯狗。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狂犬病又叫做“恐水病”。

葛洪想到古代有以毒攻毒的办法。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使人中了毒。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被犬咬伤病人的伤口上。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有人虽然发了病,也比较轻微些。葛洪对狂犬病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欧洲的免疫学是从法国的巴斯德开始的。他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狂犬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狂犬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但是比葛洪晚了一千多年。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叫恙虫病。葛洪在《肘后备急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全身还要发高烧,十个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

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阿拉伯的医生雷撒斯,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雷撕斯要早五百多年。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在已经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

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一千五百多年。葛洪在勾漏洞修炼升仙的传说

葛洪在当勾漏县令时,发觉鸭綤村有户陈姓村民不纳粮,不知是何缘故,前去察访。放学和放牧的儿童领他到这户人家,首先见四五十岁的男男女女在纺纱织布。问起纳粮的事,他们回答说:“家中有老人,进去问问便知”。葛洪进去。见几位古稀老人在打草席、织草鞋。问起纳粮的事,他们回答说:“要问屋里的父兄才知道。”葛洪只好往屋里走,只见两对老夫妻,坐在簸箕前拣去白米里的稗子。问及纳粮事,老人说:“上有老人,要问他们才知道”。葛洪诧异道“你们贵庚多少了,怎么还上有老人?”两对老夫妻说:“我们4人合起来已有400多岁了,今年大家都过了百岁寿辰,但是家父家慈还健在,还大我们二十多岁哩,至于纳粮的事,还要问他们才知道。”葛洪再进去。先闻琅琅读书声,进到厅堂,见一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在读书,老太太则在缝补衣服。葛洪上前拜见,老翁请茶,进口别有滋味,使人精神爽快。葛洪问:“请问老人一家为何如此高寿?”老翁说:“一靠劳动锻炼身体,二靠读书修身养性;还得用勾漏山茶和莲花井水泡了喝。”关于纳粮嘛,他说皇帝早有规定,五代同堂的免了。葛洪这时什么都明白了。觉得莲花井神奇,便问井中莫非有宝。老人说,宝物就是莲花,除非清官良民,很难见到。若得吞了莲花,还会成仙呢。葛洪想道,自己最清正廉明,可能会见到莲花井出莲花。他便经常去莲花井守候。一日炼丹,午后困倦,梦见有仙人告诉他明早三更到莲花井等候。到时,果然井中泉水涌喷,悉悉有声,一朵晶莹闪烁的白玉莲花破水而出,香气喷射,沁人心脾。他忙把莲花摘下拌些井水吞了,顿时身子轻轻飘飘,双脚离地,升仙去了。

第一位女医学家鲍姑

鲍姑,名潜光,山西长治人。父鲍靓喜方术,尚道学。后被征召,出任南海太守。鲍姑与父遂定居广州,并与葛洪结为夫妻。鲍姑受父亲与丈夫的熏陶,乐于学习医术,从医为人治病,尤以艾灸为特长,医名远扬,是我国医史中第一位女针灸家。她的行医足迹遍及南海,番禺、博罗、惠阳、罗浮山等地。由于她周游四方、采药行医,济世救人,卓有成效,道教典籍把她列入“仙释”行列,称她为“鲍仙姑”,她所用的红脚艾称为“仙艾”。鲍姑以专治赘瘤和赘疣而闻名于时世,以艾线灸人身之赘瘤。

有一个名叫崔炜的青年,早年家境不错,因他不善治理家业,没过几年,家道就衰落了。他外出时,常在庙宇里过夜。在一个节日里,崔炜来到广东番禺的开元寺,只见各种珍品陈列于佛庙,广场上也正在演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他看到一个老妇人,不小心摔了一跤,把酒店的一个酒瓮打破了。掌柜要她照价赔偿。老妇拿不出钱,掌柜不放她走,还要动手打人。崔炜见状,忙脱下衣服相抵,代老妇作了赔偿。

过了几天,崔炜在路上又遇见了那位老妇。老妇看到崔炜脸上长了一个赘瘤,说:“多谢你解脱了我的危难。我会灸赘瘤,你脸上的赘瘤我给你治一治吧!”说着只一灸就治好了崔炜脸上的赘瘤,并把“越井冈艾”送给了他,并告知“如遇到生赘瘤的人,只要灸一炷,便能治愈。”崔炜高兴地拜受了。

不久,崔炜游玩海光寺,只见一个老和尚的耳朵上,长了一块赘肉。他就对老和尚说:“你这耳上的赘肉,我也许能治好。”老和尚半信半疑地望着他,好一会儿,才点头表示愿意试一试。崔炜拿出老妇送的野艾,点燃后对着老和尚的耳朵灸了起来。一炷艾烧完,赘肉果然落下来了。那老和尚非常感激地对崔炜说:“我穷,没有钱酬谢你。山下有一位姓任的老翁,家资百万,也有这种病,你如果能医好他的病,他一定会好好回报你的。”说完,老和尚立即写了一封书信,让崔炜带之前去。

山下的富翁见到了崔炜,听到自己的赘肉能治好时,高兴极了,对崔炜招待得如同上宾。崔炜拿出野艾,点燃施灸,和上次一样,也是一炷治愈。老翁欣喜不已,马上赠送给他很多银钱,作为酬谢。

故事中的老妇人就是鲍姑,一次鲍姑路经小河,看到一女子面对着清澈的河水,边照边流眼泪。鲍姑上前一看,那姑娘五官端正,但长了一脸的黑赘瘤。鲍姑问她为何悲伤。那姑娘见鲍姑和蔼可亲,便细细道出了缘由。原来是因为姑娘脸上突然生出一些小疙瘩,十分难看,村上的人都躲避她。

鲍姑听罢,安慰道:“姑娘不用伤心,我有办法治好你的病。”说着从药篓里拿出一把红脚艾,搓成条状,让姑娘枕在自己的膝盖上,叫她闭上眼睛,鲍姑点燃红艾在姑娘脸上轻轻熏灼。那姑娘只觉脸上热烘烘、麻辣辣的,十分舒服,竟一下子睡着了。过了一阵子,鲍姑推醒姑娘,叫她到河边去洗脸。那姑娘一摸自己的脸庞,果然光溜溜的,对着河水一照,只见水中映出一个俊美的少女来。

鲍姑的一生,行医采药,足迹遍布南海、番禺、广州、惠阳等地。她身着青色道服,面容慈祥,身背药筐,踏遍青山,寻找百药,救治百姓。她经常到苹花溪畔采苹,人们问她来自何方,她笑容满面,遥指艾叶飘香的罗浮山说:“吾鲍姑也。”她的医术医德,也如这芬芳馥郁的艾叶一般,绵远飘香。

徐嗣伯妙治积热证

徐嗣伯,南齐东阳(今浙江金华)人。原籍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曾祖父徐熙,曾任濮阳(今属安徽)太守。好黄老之学,隐于秦望山,从道士学《扁鹊镜经》,他精心学医,名震海内。据李延寿《南史·张邵传》说他是南北朝时南齐医家。曾撰有《徐嗣伯落年方》三卷、《药方》五卷、《杂病论》一卷,均佚。

徐嗣伯素来爱好医学经典,医术高超,对患者不分贵贱都全心全意救治,多获效验,为当时所称颂。曾任正员郎、诸府佐,更为临川(今江西省)王映所持重。当时有位直閤将军房伯玉服五石散(主要成分是石钟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黄、赤石脂)十余剂,以求温补和增内热,不想事与愿违,他服了后更怕冷了。夏天也要穿棉被。徐嗣伯诊后说这是“伏热”,告诉他这种病要等到冬至这一天,用冷水把五石散的毒性引发出来。“冬至”这天已是冰天雪地,非常寒冷的日子,徐嗣伯带着几个大汉,拿着棍棒绳索来为房将军治病。他们把将军脱得精光,让他坐在一口古井旁边的石板上,用冰冷的井水从头浇下。一共浇了20桶,房伯玉寒冷难忍,结果“口噤气绝”,昏死过去。全家人见状,苦苦哀求徐嗣伯停止“治疗”。徐嗣伯命令大汉们用棍棒阻止家人,继续浇水,又浇了100桶,将军竟然活过来了。只见他背上冒出一个个气泡,就像水在沸腾。不一会儿就大叫“好热啊”,要求喝冷水,徐嗣伯给他喝了整整一升井水。病就好了,于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不能穿衣服了。即使寒冬腊月也只能穿一件薄薄的内衣。从此以后,房伯玉身体更加健壮,冬天只穿单衣,一家人对徐嗣伯感谢不尽。

那么,五石散到底有些什么作用?为什么古人都乐于服食?因为在魏晋时期,士大夫们都是妻妾成群,声色犬马。五石散中的四味药均有壮阳起痿的作用,只有赤石脂一味固涩药,以防早泄。所以唐代孙思邈在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开篇的卷一就说:“有贪饵五石,以求房中之乐”,由此也可以知道,魏晋名士们纷纷服食的“五石散”的确被当作房中药,也就是作为春药和壮阳药来使用的。五石散还有一种类似摇头丸的功用。服药后,人体忽而发冷,忽而发热,肉体确实暂时陷入一种莫名的苦痛中,然而精神却可以进入一种恍惚和忘我的境界。世俗的烦扰,内心的迷惘,都可以被忘怀,剩下的就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在这样的时刻,可以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局牖,八荒为庭衢”,什么都不放在眼里,什么都不配拘束自己,只有膨胀的自我意识,任意所之。简而言之,有点类似于喝醉酒,也许在生理上面和醉酒有所不同,但同样是精神麻醉,就像今天吸食冰毒一样。

有人问他:“为什么要选在冬至这一天来为房将军治病?”徐嗣伯说:“冬至以前,坤卦当令,阴气正盛,若用此法则不能鼓动阳气而引出药毒;只有等到十一月的冬至这天,一阳生发之时,就可以因势利导,运用井中之冷水,浇灌全身,使阴寒从外面逼迫内服阳热之药毒外出,此乃反佐之治也。十一月的当令卦为‘复’,上五爻均为阴卦,初爻为阳,到了冬至这天,一阳始生,人与天时相应,在这时取冷水浇身,取物极必反之理,让天时之一阳引动内伏之药毒,故而病愈。”

太守名医徐文伯

徐文伯是南北朝时北齐医家,字德秀。祖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寄籍丹阳(今江苏南京)。父有医名,少承家传,医道日精。撰有《徐文伯药方》三卷,及《徐文伯疗妇人瘕》一卷,均佚。

徐文伯,曾做官至南齐东莞、太山、兰陵三郡太守,擅长针灸。宋明帝年间,一宫女患腰痛连心,发则不省人事,众多医生都诊断为“肉瘕”,文伯却诊断为“发瘕”,并令人给宫女灌了香油,宫女服香油后吐出一团丝缕头发状东西而痊愈。

有一次,皇帝出外游乐,途中遇到一个孕妇,因为这个皇帝为了长生,也喜爱研读医书,也擅长诊断,他诊断孕妇说:“腹中是一个女胎。”他问徐文伯是不是这样?徐文伯看了看说:“腹中为双胎,一男一女,男胎在左边,比女胎小。”话音刚落,皇帝就想让人剖开孕妇腹部看个究竟,因为这个皇帝性情暴戾。徐文伯不忍看到孕妇剖腹之苦,就说:“恐怕刀斧会引起各种变异,请求让我用针刺法使之落胎。”徐文伯便用泻法针刺足太阴,用补法针刺手阳明,胎儿应针而落。如同徐文伯说的一样,一男一女,男胎比女胎小。

从此则故事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南北朝时期,针刺用于堕胎、催产已有相当经验。后人窦汉卿在《通玄指要赋》中还提及“文伯泻死胎于阴交”一事,这在针灸发展史册上又添上了较为精彩的一笔。徐文伯生姜愈帝病

徐文伯自幼师从其父,医术甚精,被宋明帝称为当时“天下第一名医”。宋明帝登基第6年时(公元470年),慢慢地喉中长起了疮,疼痛不已,脓血不止,到后来,连水都咽不下去了。朝臣经过商议,决定请徐文伯来医治。徐文伯望、闻、问、切后,告诉宋明帝:“您每天吃3次生姜,每次吃5两(16两为1斤)。”大臣忙用清水洗净生姜用刀切成小片,让宋明帝强咽生姜,生姜又辣又硬,搞得宋明帝嗓子眼钻心地痛,泪流不止。宋明帝说:“文伯啊!你是想置朕于死地呀?还是成心想看朕的笑话?”徐文伯说:“冤枉之极,臣怎敢和皇上开玩笑?”吃完2斤生姜后,宋明帝喉中脓血越来越少,当3斤吃完后,喉疾竟然全好了,吃什么东西都无碍。然后宋明帝问徐文伯生姜为什么有这般神奇功效,徐文伯解释道:“皇上平时十分喜爱进食竹鸡(一种鸟,生活在江南丛林之中),而竹鸡最喜欢吃半夏,生半夏有毒,这竹鸡身上已有了半夏之毒,陛下吃下去,那半夏之毒必然留在食道、咽喉,服生姜正好解了半夏之毒。”宋明帝听后甚喜,便将祖传的鸳鸯剑赐予徐文伯。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公元581—682)陕西华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村)。他自幼聪明过人,七岁开始读书,有日诵千余言,过目成诵的天才。因为少时患疾,改学医道。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就非常认可“人生四大喜事”的说法,就是: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题名对于十年寒窗铁砚磨穿的读书人或士子来说,确确实实是一剂让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的“兴奋剂”。唐代诗人张籍在科考成绩揭晓之前写下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佳句,与他同时代的著名诗人孟郊则在榜上有名之后唱出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绝调。

然而,同为唐朝人的孙思邈却对科举考试一点也不感冒,甚至唯恐避之不及,更让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是,他曾数次拒绝了几代皇帝亲自发来的希望他进京做官的邀请函。

那么,孙思邈是怎么想的呢?他有着什么样的追求呢?孙思邈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并非附庸风雅之辈。他自幼天资聪颖,与众不同,7岁上学时就能“日诵千余言”,弱冠之年已通晓诸子百家,尤善谈老庄道家之学,并且还喜好钻研佛教典籍,被人称为“圣童”。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朝野士庶,威耻医术之名,多教子弟诵短文,构小策,以求出身之道。医治之术,缺而弗论”,孙思邈生活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却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求仕之路,选择了悬壶济世救民于苦痛的行医生涯,这与他自己幼年的一段经历密不可分。

孙思邈小时候曾经患过风疾,为了治病,父母带着他到处登门求医,最后虽然把他的病治好了,但他们家却已是家产罄尽,徒有四壁。因为时时想起自己的痛苦经历,而且经常耳闻目睹老百姓们“看病贵看病难”的窘境,孙思邈早早就立志做一名苍生大医,为广大民众解除身体和精神痛苦,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以历代名医为榜样,刻苦钻研医药典籍。对于诊疗疾病的方法、采药的常识、制药的程序和养生保健之术,凡有一事长于己者,他总是不远千里,伏膺取决。所以,在20岁左右时,孙思邈已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

孙思邈不但重视书本知识,善于学人所长,而且极为注重实践。他走遍了家乡关中的山山水水,而后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南下到现在的四川考察风土人情,采集药材,炼制丹药,并沿途为百姓施诊治病。他此次南行丰富了医药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实践经验。他在峨眉山道士处得到了高子良服柏叶法,在江州(今重庆江津)治愈了湘东王的脚气病,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刺史李文博治愈了消渴病(类似于现在的糖尿病)。在此期间,他亲自为600多名麻风病人做过治疗。归途上又为梁州(今陕西汉中)汉王李元昌治疗水肿,为陇州韩府君用马灌酒治疗风疾,都获得了成功,还用瞿麦丸治愈了一位中流矢的士兵,使其身上的箭头在服药后自行脱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伴随着一个个人的成功救治,孙思邈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传到了皇帝老倌的耳朵里。有着贪生怕死、梦想长生不老光荣传统的皇帝们一个接一个地向孙思邈抛来媚眼,希望他朝朝暮暮一刻不离地侍奉在自己的身边,时刻准备着为自己消灾祛病,救死扶伤。

早在隋朝开皇年间,隋文帝就曾邀请孙思邈入朝担任国子监博士,被孙思邈以生病为由推辞了。唐高祖李渊也曾想将孙思邈招来为己所用,据《华严经传记》卷五载:“义宁元年,高祖起义并州,邈在境内,高祖知其宏达,以礼待之,命为军头,任之四品,固辞不受,后游历诸处,不恒所居。”孙思邈曾与亲友说过,待将来社会上出了贤明君主时,自己可以出来做些济世救人的事。

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固然是一代明君,但他也是长生不老药的超级“粉丝”。唐太宗也曾下了一道圣旨将孙思邈召到京城长安,见到年过半百却依然面色红润、容颜不老的孙思邈,太宗皇帝情不自禁地感叹道:“故知有道者诚可尊重,羡门、广成(二者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岂虚言哉!”随后准备授以官职爵位,孙思邈仍婉言谢绝。唐太宗想强留孙思邈又怕损坏了自己在老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只得顺其自然,允他还乡。孙思邈走后,唐太宗继续搜寻服用据说可以使人长生的丹药,一面服药,一面心中发狠:难道没了张屠户就吃带毛的猪不成?没有你孙思邈,我照样可以长生不老!结果事与愿违,还不到50岁,他就因为服用丹药引起的汞中毒而“仙逝”了。

唐高宗一直是个病秧子,当然也希望身边有个老神仙似的医生,于是就在显庆四年(659年)召见孙思邈,欲授以谏议大夫之位,孙思邈辞谢不受。此时朝廷正在编撰《新修本草》(即后来的《唐本草》),就让孙思邈留在长安参与编写,这是孙思邈乐此不疲的工作,他就留了下来。四月,一部图文并茂的《唐本草》撰写完成,共55卷,收录了844种药物,这是世界上首部国家药典。后来,孙思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