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4 07:40:22

点击下载

作者:陈雅

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艺术欣赏

艺术欣赏试读:

出版说明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十二五”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2〕9号)的精神,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满足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需要,我社联合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共同组织、出版了全国职业院校新课程标准规划教材。

本系列教材由教育部职业院校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华侨大学文学院院长孙汝建教授担任总主编,负责该系列教材的总策划与组织工作。在教材内容的构建上,我们力求把每门课程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在教材知识的序化上,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来重组教材的知识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点,并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在教材的编写方式上,以社会生活中的案例为切入点,使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够从问题导向(从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评价等方面)出发,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探究、钻研问题的能力;各门课程结合教学实际配有标准课时的视频示范课,并配有电子教案,以方便教师教学。在本次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对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关的内容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以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满足各类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需要。在此,我们真诚地希望各位老师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修改意见和建议可通过中国文秘教育网邮箱反馈:yqqlm@chinawmw.net(“欲穷千里目”之声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年11月

前言|Preface

“艺术欣赏”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职业境界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本教材通过艺术理论的概述和对造型艺术(建筑、绘画、雕塑、摄影、书法)、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曲)与综合艺术(电影)等三类九种艺术的介绍和鉴赏,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基本理论和欣赏知识,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为专业学习奠定一定的艺术基础。

本教材在总体设计上注意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识性的特点,强调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内容的系统性,同时结合学情特点,点到即止,“以理论够用为度”,重点培养学生联系实际的艺术欣赏能力,通过任务的设定、实训的组织和思考练习讨论等方式,将艺术欣赏与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个人生活品质的提升结合起来。

教材内容安排注重可读性和趣味性,语言表述准确,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体例、结构的编排上,建立行为导向型的教材框架,对每一章内容均要重点描述教学目标,开篇以作品欣赏思考题或课后实训项目的方式提出学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内容的学习。后面增设能力拓展、知识拓展等项目,通过带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和相应艺术类型的网站简介和链接,给有兴趣的学生铺设登堂入室的台阶,同时也激发他们的求索创新能力。

本教材由陈雅任主编,段彪、姜晨宇、陆青霜任副主编。教材编写组成员怀着共同的职业热情,踏实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责任感,力争编出一本有特色的优秀素质教育教材。全书共分十章,第一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十章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陈雅编写,第二章由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陆青霜和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陈雅共同编写,第五章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杨勇平编写,第六章由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段彪编写,第七章由重庆师范大学刘倩编写,第八章由黑龙江职业学院姜晨宇编写,第九章由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胡理丽编写。主编负责提出全书的编写大纲和最后的统稿工作。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各编者参阅了大量国内外著作与文章,并引用了一些资料,在此谨向有关作者深表谢意。最后,向在本书出版过程中提供过帮助的专家、学者、同仁和付出辛苦劳动的责任编辑,表示衷心的感谢。因水平限制,书中难免疏漏不当之处,请各位专家、老师和读者们批评指正。陈雅第一章绪论知识目标

1.了解艺术的本质、分类和审美属性

2.了解艺术欣赏的目的

3.了解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方法能力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艺术及其欣赏意义的理解

2.能按照审美规律欣赏一件艺术作品作品欣赏导入图1-1 艺术类型

思考:图1-1中涉及到几种艺术类型?在这些艺术类型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你准备怎样来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第一节艺术与艺术欣赏

艺术是迷人的,艺术充满魅力。它让我们产生情感上的波澜,有时愉悦兴奋,有时哀怨悲愁,或洋溢无限爱意,或激起强烈义愤;它还常常使我们凝神静思,引发对社会、对人生的追问,给予我们美学的智慧和生存的力量。艺术征服了我们,成为我们的精神家园。

那么到底什么艺术?我们该如何定义它才能反映它的本质和特色呢?一、艺术的定义

汉字“艺”的概念经过了种植、才能、技艺几个阶段,最后才指向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一方面特指为“任何技艺”,另一方面,已经认识到艺术是“技术”与“道”的结合或兼容。在西方文艺思想史上,对于艺术本质属性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一)艺术是对客观现实的摹仿

这是古希腊以来一直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被称为“摹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摹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所以又称“再现说”。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位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是一种创造,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摹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摹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反映现实,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观点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图1-2 荷矛的战士

在西方艺术史上,出现了很多艺术模仿现实生活、追求艺术“真实”的故事和作品。如有两位古希腊画家比画技,看谁的画摹仿更像、更惟妙惟肖。一幅葡萄画吸引空中鸟儿来啄,而一幅包袱画让在场观众都信以为真,于是包袱画获胜。因为,葡萄骗过了鸟儿的眼睛,而包袱却骗过了所有人的眼睛。古希腊雕塑家彼利克列特斯从数的关系上来研究雕像的美,他的雕塑作品“荷矛的战士”被视为艺术摹仿的范例,这尊雕像所制定的比例数成了人体美的一种理想的标准(如图1-2)。彼利克列特斯提出了健美的三要点:第一,头与身长比例为17;第二,重心集中于一只脚,另一只放松,右脚支撑全身重量,左脚自由成弯膝足尖状,两脚支撑力不一,身体肌肉松紧也随之不同;第三,全身肌肉动作变化后,用力的右脚和持矛的左手相呼应,放松的左脚和放松的右手相呼应,头再略向右方转动,两肩形成右低左高。这样便形成了人物的自然动作。这三条健美的“法则”,除身材比例这条法则外,其他两条法则都被后人所沿用。“摹仿说”把艺术看成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这决定了艺术具有真实性,能够揭示现实世界的本来面貌。这是古典艺术魅力所在,体现了现实主义的美学原则。但它的缺陷是强调了再现对象和再现结果,却忽视了再现活动和艺术自身的审美特性,这就容易抹煞艺术家主观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取消艺术的自身特点和审美价值。(二)艺术是艺术家主观情感的流露

这种观点被称为“表现说”,源于西方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认为艺术是艺术家的心灵表现,艺术创作只需从主观自我出发,表现艺术家的审美情感。到20世纪西方“表现说”发展成为比较完备的美学和文学理论体系。代表人物是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在他看来,人以直觉的方式对一件事物有了意象时,就完成了一件艺术品;而艺术美,则是对该事物成功的表现。“表现说”不是忠实于对象,而是忠实于情感,忠实于艺术家自我和人类的情感,具有强烈非写实和变形特征的艺术倾向。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艺术是“表现说”的集中体现。

中国传统的文学艺术倾向于表现作家、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尚书·舜典》载“诗言志,歌咏言”,刘勰《文心雕龙》说“为情而造文”,文章“吐纳真华,莫非性情”。唐白居易“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认为情感是诗歌这棵大树的根本,没有根,就长不出苗,开不了花,结不了果。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的艺术本质特征。“表现说”在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上,强调的不是客观地再现现实世界本身,而是突出艺术家对现实的主观感受和内心体验,表现艺术家浓烈的审美情感态度。它重视艺术家主观的创造性,更符合艺术创造活动的规律和特点,标志着人们对艺术本质理解的深入。但“表现说”忽视了客观现实,无视主观情感的客观根源,仍是片面的。(三)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社会中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工业化的兴起,人们在物质与精神重创和社会节奏变快的多重作用下,其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艺术方面开始对传统艺术观念进行怀疑、反叛和颠覆,以审美意识的研究为中心,强调审美活动中主体决定作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用非理性因素来揭示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一些艺术家和理论批评家对艺术是什么做了各种追问,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视界,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主张,如“象征说”、“再创造说”、“意识流说”、“生产美的技术说”等,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有意味的形式说”和“艺术符号说”。“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一说是由英国艺术家克来夫·贝尔在他的《艺术》一书中提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的关系,激发我们的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的形式,我视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艺术的共同本质。”“形式”是艺术的核心,是艺术品内的各个部分和要素构成的一种纯粹的关系。而所谓“意味”,就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审美情感。意味与形式,存则俱存,亡则俱亡。

贝尔“有意味的形式”观点脱离人的社会实践,脱离社会历史发展,脱离人类心理结构的历史演进,从主观的审美情感出发论证“有意味的形式”,又以“有意味的形式”来论证审美情感的性质,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能正确解决艺术的本质问题。但是它使人们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它更强调了艺术的独立自主性,对艺术形式本身的审美意义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其他现代文艺思想和流派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至今依然受到普遍重视。

近似的观点还有“艺术是表现人类情感的形式符号”一说。由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卡西尔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他认为文化是人类符号活动的结果,文化现象都是用符号形式表示出来的人类经验,创造和运用符号是人的基本特征。什么是符号呢?他说所有在某种形式上或在其他方面能为知觉所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符号,艺术是人类为了把握自然和生活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直觉形式,是一种可以由主体通过直觉感知的形式符号。艺术通过符号形式表达情感,艺术是一种构造形式的活动。“艺术符号说”表现出理论上的创见和新意,但离开了人的社会存在和物质生产活动,把艺术活动看作主体对对象的一种“赋形”或“外形化”,使艺术理论不可避免地具有形式主义倾向。(四)艺术的本质

艺术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艺术的构成要素

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欣赏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而艺术的创作与欣赏都是由现实世界、艺术家、艺术作品和欣赏者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动态流程,各要素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一)世界

华兹华斯说“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现实世界是艺术的来源与表现对象。艺术则是把生活现象经过艺术加工、提炼、取舍、想象、夸张等审美反映,使生活现象以更和谐、更理想、更强烈的形态表现出来。(二)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娴熟的创造技巧、创造性的想象、丰富的情感与生活经验,对生活的敏锐而深刻的洞察力是艺术家必须具有的素质,同时他们还应具备对人生的严肃态度和对人类命运的巨大责任感,才能创造出具有艺术美的可供欣赏的艺术形象。(三)艺术作品

艺术家通过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在艺术作品中,体现为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所以,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所创作的精神产品或成果,它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属性,显示了艺术家对待生活的审美理想,具有完美生动和独特个性的艺术形式,是人们进行艺术欣赏的对象和前提。(四)欣赏者

欣赏者是具有一定审美能力的、与作品建立某种审美联系的接受主体。欣赏者在艺术构成中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通过欣赏活动对作品进行再创造、促进和影响艺术家的创作。

欣赏者的欣赏活动受艺术形象的特性所制约,即艺术形象可以唤起欣赏者相应的生活感受、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规定着欣赏者的感觉、想象、体验、理解等认识活动的趋向和范围,进而向欣赏者展示出艺术形象包含的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但欣赏者欣赏艺术的活动,并不是单纯被动的接受,当欣赏者面对艺术作品时,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特殊境遇、艺术修养等,对欣赏对象进行联想、想象,补充丰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使之转化成自己头脑中的形象。由于欣赏者的生活经验、欣赏经验各有不同,对于同一艺术形象的体验和想象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这是由于欣赏主体的心理差异所造成的,与欣赏者的生活积累和艺术修养、趣味爱好紧密相关。一般说来,生活经验较丰富、艺术修养较高的人,能够根据作品所提供的材料和直接形象,通过体验和想象,再创造出较为完美的艺术形象来。而生活经验较少、艺术修养较差的人,再创造出来的形象往往不够鲜明,不够丰满。三、艺术的分类

对艺术进行分类,可以揭示艺术自身的特性和发展规律、不同的承载介质和艺术语言,更加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各门艺术的审美特性。艺术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分类:(一)按照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分类

按照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可以将艺术分为:

时间艺术:音乐,文学;

空间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

时空艺术:舞蹈,戏剧,影视。(二)按照对作品的感知方式分类

按照对作品的感知方式可以将艺术分为:

听觉艺术:音乐;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建筑,摄影;

视听艺术:舞蹈,戏剧,影视;

想象艺术:文学。(三)按照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分类

按照艺术作品对客体世界的反映方式可以将艺术分为:

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摄影;

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

再现表现艺术:文学,戏剧,影视。(四)按照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分类

按照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可以将艺术分为:

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

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工艺,摄影。(五)按照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分类

把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作为根本的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

实用艺术:建筑,工艺;

表现艺术:音乐,舞蹈;

语言艺术:文学;

综合艺术:戏剧,影视。四、艺术的审美属性(一)形象性

形象是艺术情感、艺术意蕴的物质承担者,是艺术创造活动成果的物化形态,是活生生地展示在艺术欣赏者面前的作品。艺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感性事物组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创造了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既有一定的感性具体的形态,又有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的内蕴,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体,是一个“形神兼备”的有生命力的审美存在。美只能在形象中现出,形象是艺术生命的载体。缺少形象性的作品只会让人感觉枯燥、味同嚼蜡、抽象乏力,诉诸于人的不是情感而是理智。(二)情感性

情感,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反映人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态度。情感因素渗透于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审美欣赏的整个过程,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艺术家常常是胸中有了真实的情感才从事创造活动,艺术作品的魅力无不是艺术家情感的结晶。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中表达他的情感,欣赏者在艺术作品中观照和体验到个体的特殊情感和人类集体的普遍情感。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包含着浓烈的审美情感。即使是现实复杂而痛苦的真实感情,艺术也能把它转化为优美的感性形象,这对于表达者来说,真实的痛苦通过宣泄而得到缓解,而对于接受者来说,现实的痛苦关系因为这种优美化的表达而成为了赏心悦目、提升精神境界的审美享受。艺术作品对情感渲染的传达令人怦然心动,令人迷恋陶醉于美的艺术世界。(三)独创性

艺术贵独创。一切艺术创造活动都以不重复性和不可重复性为前提,独创性是艺术审美特性的重要因素,抄袭模仿、一味重复以往作品不会产生新的优秀作品。独创性体现在艺术创作过程是围绕着个别、独特的事物进行,艺术是个性化的创造活动,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是新颖的,有新的形式、新的发展、新的视野和新的审美领域。但是独创并不是完全抛开前人的经验和成果。完全不顾传统模式的信手涂鸦,只会陷入肤浅迷乱的随意性之中。而如果过分依赖传统模式,他就既重复着别人又易于为别人重复,从而被淹没在普遍性之中,完全失掉特殊性,更谈不到独创性,也就失掉艺术本身。五、艺术欣赏的意义

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即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

艺术的目的是润泽人的心灵。艺术是人类健康生存的必需,是人生旅程的太阳和氧气,艺术能充实人生,觉醒人生,又能赐予人类以梦想和力量、启迪拓展才智、发展个性和创造表达情志、促进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催进理性和情感的贯通。艺术是人类追求意义化生存的必备手段和方法。

具体来说,艺术欣赏的目的和作用有如下几点:(一)愉悦性情,缓解生活压力

物质产品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精神产品则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灵的需要。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能给人们带来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艺术家在创作中处于一种完全忘我的状态,沉醉其中,并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艺术欣赏同样也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读者、观众或听众也同样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沉醉在艺术的天地中流连忘返。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工作运转的高效率,使人们常常感到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精神生活已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很多人除了工作以外,业余生活一片苍白。那么,去接触一些艺术品,去自由地欣赏艺术品,是改变灰色生活,充实人生的绝佳选择。当工作累了后停下来听听音乐,漫无目的地看看画报,或者去看看电影、歌舞,跳跳舞蹈,练练书法,你就会感到人生不仅是工作,我们还有更多的时间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英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在《教育论》中有一句名言:“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乐趣会失掉一半。”去感受美和欣赏美吧,如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宁静、祥和的人性美和人体美;柴可夫斯基《小天鹅舞曲》活泼、明快、动人的音乐美、舞蹈美;秦始皇兵马俑方阵气势宏伟、浩浩荡荡的美;京剧《霸王别姬》英雄落魄的悲壮美。艺术美的欣赏能让我们的人生劳逸结合,释放工作中的种种压力,增加愉悦的心情,看到生活的美好。艺术犹如调味品,为平淡、机械的生活注入新鲜的内容,使枯燥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为平凡的人生荡起快乐美好的涟漪。(二)认知世界,提升思想境界

艺术品是艺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映,艺术欣赏者可以通过艺术作品间接了解和熟悉其表现的客观存在,并从不同的艺术作品中认识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生活情景,以及生活其中的各种人物形象,并了解其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让我们全面了解了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如图1-3),则让我们得以窥见北宋时期汴京清明时节的繁荣景象,以及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与习俗风情。艺术由于其形象性、修辞性等特点,往往能够比一般的记叙性的历史作品更深刻地揭示社会现实、阐述人生真谛和反映生活广度。因此,艺术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了解人生的途径之一,可以提高人们对人类世界的认知。图1-3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另外,正如席勒所认为的,美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目的是塑造完美和谐的人性。艺术欣赏活动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思想境界,艺术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使人的心灵净化的过程。艺术是人与现实审美联系中最为直接的媒介,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学会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因此,学习和欣赏艺术的过程,是通过艺术熏陶而培养人文气质的过程。(三)培养美感,增强表现能力

美的事物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和增强的。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当我们大量感受和鉴赏美的作品之时,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便会在这个审美过程中得到潜在的培养。感受和鉴赏是一种特殊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人沉睡的审美意识的迸发。通过体验才能照亮艺术作品的美,才能唤醒沉睡的创造意识。感受美和鉴赏美的能力是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基础。当然,这一基础能力在感受和鉴赏阶段只是潜在的,它必须受到艺术实践的触动才能外化为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现代科技也带给人们越来越多表现美、创造美的机会,也就是艺术实践的机会。你的手机已可以拍出高画质的影像,你用它完成着大量的摄影作品;你也可以运用音乐软件来录制你自己的音乐作品;你甚至只要用你的手机,再加上一台电脑,就可以制作自己的微电影。除了一定的艺术实践,你的艺术感觉还可以运用到你的日常生活当中,如家居布置,服饰搭配,甚至工作娱乐。总之,审美能力的提高,可以提升艺术表现力,也提升生活品味和个人气质。(四)启迪智慧,激发思维创新

教育步入形象而神奇的艺术世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均可活跃心智,敞开心扉,双双进入“乐之者”的悠然境界。我们只要全身心的用心灵和情感去贴近和感悟人类创造的艺术文明,去获得丰富而又独特的审美体验,那么无论这种体验是愉悦的、合拍的,还是反感的、不合拍的,它都会在悠然的感悟中让心灵受到智慧的启迪。

文学艺术的教育与科学文化的教育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科学的大脑和丰富的文化知识,而没有艺术审美的情操和眼光,实际上是一种缺陷。波兰哲学家沙夫预测:“今后人类主要从事的工作,首先就是以科学和艺术为主体的创造性劳动。”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认为艺术和美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艺术教育的作用就是唤起智慧和美感到生活之中。艺术与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有着天然的联系,较高艺术素养有利于人们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旧的思维模式,提高观察力、理解力和想象力。艺术作品使人精神愉悦,处于最佳的情绪状态,最易于激起敏锐的创造灵感,触发和把握创造的契机,最终提高人的整体创造力。所以,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第二节如何提高艺术欣赏能力

艺术欣赏可以让我们发现艺术作品的美和身边的美,体味美好的人生,更深地感悟人生,使人生境界得到升华。既然艺术欣赏对于我们平凡人生的生活如此重要、如此有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艺术欣赏。但是艺术欣赏也不是一件人人皆可随手而为的事。马克思说过:“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要听懂音乐,必须学会音乐欣赏;要欣赏舞蹈,必须明白各种舞蹈动作的含义。所以,要想从艺术品中获得快乐、愉悦和审美享受,就必须掌握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一、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一)广泛进行艺术欣赏实践

南朝齐、梁时期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其《文心雕龙·知音》篇中指出:“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同理,要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就得多看、多听、多研究。多看、多听、多研究,其实就是艺术欣赏的实践活动。

如欣赏中国画,需勤于鉴赏,可选择一定数量的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名家名作进行观赏、鉴识。名家名作接触多了、熟悉了,鉴赏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对经典代表作,不能一般性地鉴赏,而应反复品味、寻味、玩味,以真正体悟其精微、精妙、精华之所在,在“泛读”的基础上进行“精读”。如欣赏音乐,可以各种类型都听听,对特别喜欢的类型,可选一二首乐曲,反复听,仔细琢磨,先从知觉上欣赏其旋律的优美,直至熟悉甚至大体上可以记住其旋律为止。尔后了解乐曲的形式美、结构美,乐曲的表现手法及技巧,历史背景及作者的意图,使对作品的理解上升到理性阶段。最后在知觉与理智并存、客观与主观统一的基础上,与音乐融为一体,达到高度共鸣。(二)掌握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

艺术理论知识的掌握,包括对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个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如欣赏音乐,要学一点乐理,理解各种乐器的特性,学会分辨各种音色及不同的音乐体裁,了解名曲的历史背景及所叙述的内容。如想提高中国绘画的鉴赏力,对中国绘画的样式面目、源流、流派、艺术传统等就要有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对中国绘画的形式语言与形式本体、所特有的空间意识和笔墨精神要有比较精微的领悟与体验。就绘画艺术欣赏而言,鉴赏者如不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以及各有关学科的知识,那么,其鉴赏结果只能是了解画面上的形象及故事情节而已,而不会遵循绘画美学原则进行综合性的欣赏。如果对各门学科知识都有所了解,欣赏时就能相互融合、互相联想启发,从而得到艺术欣赏的真谛。比如,欣赏书法时,构成书法美的因素有造型美、节奏美、意境美、线条美等多种美,如果我们懂得音乐的节奏,绘画、雕塑的造型,文学诗歌的意境等知识,那么理解书法艺术美感就非常容易。即书法通过线条的粗细直曲、字形的大小构成一种节奏变幻,仿佛音乐旋律变化一样。熟悉诗歌的意境营造,我们就可以体会到书法中疏密、章法的布局对比、文字和字形的结合所营造的或安详宁静、或跌宕激越的意境。欣赏者的专业知识越丰富,对艺术的领悟与感受就愈深广。(三)提高文化素养,丰富生活阅历

艺术鉴赏力的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特别是文学知识的积累。特定历史时期的艺术作品需要对这一时期历史有一定的认识才能理解透彻。特定地区的艺术作品也需要欣赏者对当地的生活习俗和历史有所了解。只有具备了相关的文化知识才有能力在艺术作品中发现美、发掘美、再创造美。如果不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强烈的战斗精神,就不能对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等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如果不了解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基本知识,就很难欣赏荒诞派戏剧、意识流电影、超现实主义绘画、黑色幽默文学等。艺术修养既是个人文化修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直接受益于文化修养的广博精深。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的艺术鉴赏力也会有较高的水平。

艺术创作离不开社会生活,艺术欣赏也同样离不开社会生活。欣赏者总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越深刻,越有助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欣赏。反之,欣赏者在生活经历中从未直接或间接经历过的内容,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就往往难以接受或体会不深。比如描述失去爱情痛苦的艺术作品,对于一个从未有失恋经历的人来说,往往难以体会其中的感觉,也就无法产生共鸣。如果欣赏者与艺术家的思想差距太大,对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缺乏了解,就无法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刻的认识和全面的把握。尤其是那些对生活作了高度概括的艺术作品,读者、观众和听众必须具有较丰富的生活体验与生活阅历,才能真正体会它、理解它,也才能真正地鉴赏它。我们还会发现,同一件艺术作品,同一个人在天真烂漫的青年时期和饱经世事的老年时期,会有迥然不同的感受和体会。“少年莫漫轻吟味,五十方能读杜诗”,形象地说明了这一道理。二、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方法(一)按照审美规律欣赏艺术

艺术欣赏要有“慧眼”,成为一个懂得艺术规律,并按照审美规律欣赏艺术的人,这样才能把握艺术美的精髓,领略艺术美的真谛。

艺术欣赏是一种借助于联想、想象的再创造性的审美活动。面对一片秋日的落叶,现实的说法是它可以燃烧,将要腐烂等,但如果说它是一只翻飞的小鸟,是一节悲怆的乐章,一段飘零的命运,一种成熟的喜悦……则是个体情绪化的,是审美的,是主体展开想象的结果。作为极具个性化与驰骋力的想象来说,它在审美方面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爱因斯坦曾深有感触地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傲游世界。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扩展人的胸怀境界以容纳千景万象,使人进入一种自由的、广阔的精神世界。想象力又可以随时激活灵感冲动与创造潜能,使主体进入艺术创作或艺术审美的佳境。所以,欣赏者应自己开动脑筋,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与细致的领悟力,于细微处见深情,达到与艺术的共鸣。当然,欣赏者的想象和再创造活动并不像脱缰野马,要处处受到艺术形象的制约,不能离开艺术形象的内涵和外延为想象和再创造所规定的趋向和范围。小资料因诗作画

我国古代有许多因诗作画的传说,如“万绿丛中一点红”、“踏花归去马蹄香”、“竹锁桥边卖酒家”等,夺魁的画者都注意诗画境界中的审美再创造。

有一年,考试的题目是:“竹锁桥边卖酒家”。按考题,画面上应该出现绿竹、小桥、酒家,可是那个“锁”字怎么画出来呢?而这句诗的意境就在那个“锁”字上。考试完毕,所交的画无非是画些形形色色的酒店,旁边点缀些竹子。那位荣获第一名的是大画家李唐,他的构思与众不同:一座小桥,桥边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高处挑着一面酒旗,酒旗上面写了个大大的“酒”字。他虽然没有画酒店的房屋、店主、顾客等,但是,那个“锁”字却表现得活灵活现。

另外,要以审美的方式审视艺术,区分艺术与生活的不同之处。唐杜牧《江南春》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明代杨慎认为“千里”应作“十里”,“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谁人见得?”他想把艺术品改同生活一样,反倒违背了生活真实,这样的话,只会把诗意看浅,把意境弄窄。艺术的真实并不要求完全符合科学常识,艺术家在创作时,在不损害事物本质特征的前提下,为了表达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追求,常常对描写对象进行夸张,甚至有某种“变形”的表现。达利的名作《内乱的预感》,整个画面几乎全由抽象化了的几根断臂残肢组成,上顶苍穹,下接废墟,是扩大了的战后景象,远远超过了生活的真实,但我们反而认为它达到了高度的真实,因为这经过典型化了的血淋淋的意象,激起了我们对战争的憎恶与愤怒,仿佛听到了作者那渴望和平的呼声和对内战的控诉。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以主观性感知与诗意性的创造,在营构的假定性情景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涵和本质规律的认识与感悟。(二)了解艺术家的时代特点与创作个性

艺术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必然要受到艺术家创作作品时所处的时代环境、社会地位、生活经历、思想状况的影响和制约,带上时代的烙印,体现艺术家自己的审美理想、审美追求。法国史学家、美学家丹纳甚至认为,任何成功的艺术品,都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艺术作品无法脱离时代、种族、环境的影响,只有那种“综合了时代特征的艺术品”,才能获得巨大成功。所以,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也应首先对艺术家所处的时代特点和艺术家的创作个性进行必要的了解。

如欣赏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必须了解毕加索创作这幅作品的时代背景(如图1-4)。这幅油画创作于1937年,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1937年4月26日4时40分,德国空军为了试验新型炸弹的威力,选择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尼亚地区的文化中心——一座有7000居民的小镇格尔尼卡做试验场。他们趁民众赶集的日子,用43架飞机如鹰隼般地直冲而下,对密集的市镇中毫无防备的人群进行了突然而疯狂的扫射和连续轰炸。这场试验进行了三个半小时,格尔尼卡被夷为平地,死1540人,伤890人。这一罪行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谴责和抗议。当时毕加索受西班牙共和国的聘请,正在为巴黎世界博览会西班牙馆设计壁画。格尔尼卡惨剧消息传来,做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决定改变原来的计划,以这一事件为壁画题材,拿起画笔,从5月1日起着手绘制素描底稿,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在6月中旬,就把这幅最具战斗力的,鞭挞法西斯侵略战争、激扬正义的,长25英尺、宽11英尺的巨幅帆布油画,展现在观众们的眼前。图1-4 毕加索《格7尼卡》

当时,毕加索在接受《法兰西文学报》采访时,有一段掷地有声的发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位画家对自己,也是对一位真正的艺术家的要求:“你以为艺术家是什么,一个低能儿?如果他是一个画家,那就只有一双眼睛;如果他是一个音乐家,只有一对耳朵;一个诗人,只有一具心琴;一个拳击家,只有一身肌肉吗?恰恰相反,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人物。他会经常关心悲欢离合的灾情,并从各方面做出反应。他怎么能不关心别人,怎么能以一种逃避现实的冷漠态度,而使他自己同他的那么丰富的生活隔离开来呢?不,绘画并不是为了装饰住宅而创作的,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一个武器。”

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这幅用现实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原则和手法完成的作品,理解毕加索用他惯用的压缩、扭曲和变形的手法所传达出的那种残暴、恐怖、绝望和痛苦。(三)从形式到内容的整体把握

艺术欣赏活动中离不开整体把握,艺术的美在于整体的和谐。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所以在进行艺术欣赏时,就离不开这两个方面。

形式指内容赖以表现的结构、语言和手段,比如,音乐就是由节奏和音高按照特有的方式组成的旋律;舞蹈则是由各种人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来组合成的一系列动作形式;戏曲是采用文学语言、音乐曲调和舞蹈动作、美术场景布置等各种艺术因素,以做、唱、念、打的综合表演艺术;电影艺术则又是通过文学剧本的情节,利用表演和摄影播放等手段来展示的一门综合艺术。欣赏的过程首先是我们依靠不同的感觉器官来获知艺术品的存在,感知艺术品的形式,从而引起我们仔细品味的兴趣。艺术欣赏应是在对艺术品媒介、材质准确定位之后,对艺术家精心构造、合理安排媒介质料的形式、组织,进行鉴赏、评判。再感悟作品形式背后隐含的丰富感情、思想、意念,借助想象力、联想力和感情移入,进入艺术境界。这是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欣赏,包括作品题材和主题的确定。内容的欣赏需要了解有关作者的思想、经历、个人情感、生活背景,甚至于他的私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再现、复活艺术家多年前的澎湃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并提炼上升到人类普遍意义上的审美情感,获得精神感悟。

艺术欣赏时,既不能割裂形式,也不能割裂内容。艺术家根据“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创造出艺术作品,欣赏者当然也得以“多样统一”的美学原则去鉴赏它。有些人观赏一个艺术作品,对它的细部看得很清楚,却忽略了整体。或者只注意作品的形式,不去管它的内容。这种片面的欣赏方式是不可取的。(四)选择优秀作品进行艺术欣赏

古今中外的艺术作品数不胜数,浩如烟海,而且五花八门,优劣并存。艺术欣赏要做到正确的继承和借鉴,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要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欣赏,并且在具体的作品欣赏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真正优秀的艺术作品才最具有创造性精神内涵和创造性形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审美兴趣,对心灵和情感世界形成最强烈的冲击,才能培养和增强联想、想象能力。有些人在欣赏时只求消磨时光,消极地接受一些无聊的作品,或不去对真正的艺术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体验;或出于好奇,单纯追求情节的离奇、惊险,整天沉湎于武侠、侦破、凶杀、言情、穿越等作品中,以寻求感官刺激;或抱着庸俗的态度欣赏,欣赏时不是从作品中吸取营养成分,反而津津乐道于其中的消极成分。这些不健康的艺术欣赏,不但不能获得审美享受,而且还会削弱意志,萎靡精神,毒化心灵。一位有艺术修养的人不一定是位博学的人,却一定是位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既能从艺术中欣赏到美,又能摈弃其杂质;既受到鼓舞,领悟道理,又不盲从。这才是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三、艺术作品欣赏举例

欣赏过程就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体验、评判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从对客体的具体形象进行直觉感受开始,经过分析、判断、体验、联想,从而达到主客体的融合一致。我们以米开朗基罗《大卫》雕像为例(如图1-5),来展示这样一个欣赏过程。图1-5 米开朗基罗《大卫》《大卫》是一件高2.5米的雕塑作品,他矗立在我们的面前,我们用自己的眼睛来观赏它: 这是一个面容英俊,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形象。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重心落在一只脚上;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身体呈正面而头部转侧,他双眉紧锁,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他的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显示出压倒一切敌人的威武姿态。

艺术家以解剖学为基础,对人体结构和全身的筋肉都表现得极为合理自然。雕塑人物的每块肌肉都表现出内心的紧张与激动,其头部与躯体的扭转形成反向的牵拉,亦有一种呈现弹性的力量感。大卫双目直视着前方,表情中充满了全神贯注的紧张情绪和坚强的意志,身体中积蓄的巨大力量似乎随时可以爆发出来。与前人表现战斗结束后情景的习惯不同,如多那太罗的《大卫》是一只脚踩在被砍下的敌人的头颅上,右手握着割下哥利亚头的宝剑,插在腰里的左手握着一块石头,米开朗基罗在这里塑造的则是人物产生激情之前的瞬间,使作品在艺术上显得更加具有感染力。另外,大卫的姿态似乎像是在休息,但躯体姿态表现出的情绪又使人强烈感觉到“静中有动”。雕像是用整块的石料雕刻而成,为使雕像在基座上显得更加雄伟壮观,被艺术家有意放大的头部和胳膊,使得大卫在我们的视角中显得愈加挺拔有力,充满了巨人感。

有了这直接的视觉印象之后,接着,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文化积累或更多的学习,去了解“大卫”在《圣经》中的形象,并探求米开朗基罗创造这一作品时的社会环境和思想状况: 根据《圣经》故事,约公元前1010年左右,菲利士人攻击以色列人,首先出来讨战的是个名叫哥利亚的巨人,整个以色列军队的人无人敢去迎战。牧羊少年大卫去军中给哥哥们送食物,正好看到哥利亚在阵前嚣张。请求出战后,大卫面对向他冲来的哥利亚,稳稳地站立着,从口袋里拿出刚捡的石头,放在机弦里,等哥利亚靠近时,用机弦瞄准他,将石头甩出去,“咻”的一声,石头正中哥利亚的额头,打破了他的脑颅,哥利亚扑地身亡。大卫跑到哥利亚的身边,抽出他的大刀,割下他的脑袋。菲利士人见状大惊,四处逃窜,乱成一团。以色列人乘胜追击,赢得了胜利。

米开朗基罗创作《大卫》的年代,正是教皇腐败、外族入侵、佛罗伦萨面临崩溃、意大利社会动荡的年代,教皇和外国侵略者相互勾结,蹂躏着意大利,颠沛流离的生活使米开朗基罗对所生活的时代产生了怀疑。痛苦失望的同时,迫切希望能够有一位像大卫一样的英雄站出来,拯救自己的祖国,而这个任务不能靠神,也不能依赖上帝,还要靠人类自己本身。他在艺术创作中倾注着自己的思想,同时也在寻找着自己的理想,创造了一系列如巨人般体格雄伟、坚强勇猛的英雄形象。

如此,我们就可以把直接的视觉感受和所了解到的背景知识结合起来,对《大卫》做更深一步的体验与赏析: 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这尊雕像被认为是西方美术史上最值得夸耀的男性人体雕像之一。他当时还不到30岁,但艺术风格已趋于成熟。过去的艺术家们多半表现大卫割下敌人的头颅而取得胜利的情景。米开朗基罗没有沿用前人的场景,而是选择了大卫迎接战斗时的状态,这样更能够体现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即人是世界的主体,人具有改造世界的巨大力量,人面对未来拥有巨大的自信与潜力。人们已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中解脱出来。米开朗基罗突破了《圣经》情节的局限,用全裸和近乎成人的形象以及那孕含着巨大潜力的发达的肌肉,表现了他所特有的民族自信和文艺复兴时期特有的叛逆性人文主义精神。

米开朗基罗在雕刻过程中注入了巨大的热情,在他心目中的大卫是位充满青春活力的英勇斗士,是勇气和正义的化身,同时,也是保卫祖国、治理城市的象征。米开朗基罗塑造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尊雕像,也是人文主义思想在艺术上表达的象征。作为一个时代雕塑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大卫》将永远在艺术史中放射着不尽的光辉。能力拓展

1.关于艺术起源的观点,主要有“摹仿说”、“游戏说”、“宗教魔法说”、“巫术说”、“心灵表现说”、“劳动说”等。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对艺术起源的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教材中除了“摹仿说”,对其他几种起源说未做说明,试对其具体内涵加以了解。艺术的起源应该有多元因素的作用,只有仔细地分析诸种因素,研究它们之间关系,才能较为深刻地把握艺术起源的问题。

2.对你所在地的艺术类场馆、文化艺术活动以及人们近距离接触艺术的途径进行调查了解,寻找自己可以参与的艺术活动。

3.城市公共艺术作为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是地域文化的印迹与创造,也是时代精神和城市生活的能动反映,在塑造和展现城市特性,融汇城市文化精粹及精神,提高居民幸福感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思考你所在城市的公共艺术可以有哪些表现方式?课后思考

1.请根据自己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谈谈怎样在“艺术欣赏”这门课中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增强思想道德水平。

2.请具体阐述我们应该怎样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艺术欣赏原则。

3.怎样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

4.如何理解一些抽象性艺术的形象性?

5.你准备怎样提高自己的艺术鉴赏力?第二章建筑艺术知识目标

1.了解建筑艺术语言

2.了解中西方建筑艺术发展过程

3.了解主要建筑样式及世界著名建筑家与建筑作品能力目标

1.能说出不同建筑样式的主要特点

2.能从艺术欣赏角度欣赏具体建筑作品欣赏导入图2-1 米拉公寓

思考:这座著名建筑(如图2-1)是哪位建筑师的作品?它的外形、构造和装饰有些什么特点?体现了哪个时期建筑流派的艺术追求?第一节建筑艺术特点与建筑艺术语言

建筑,用沉重的物质材料构架而成的物质产品,是人类为解决安全食宿、生产工作和娱乐休息的地方,是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间环境,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的“第二自然”。

建筑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根据建筑材料的不同,可分为木结构建筑、砖石建筑、钢筋水泥建筑、钢木建筑、轻质材料建筑等;根据建筑所体现的民族风格,可分为中国式、日本式、意大利式、英吉利式、俄罗斯式、伊斯兰式、印第安式建筑等;根据建筑的时代风格,可分为古希腊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古典主义式、国际式建筑等;根据建筑流派的不同,分类就更复杂了,仅“二战”后,西方就有野性主义、象征主义、历史主义、新古典主义、新方言派、重技派、怪异建筑派、有机建筑派、新自由派、后期现代空间派等。但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较多地是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将建筑分为住宅建筑、生产建筑、公共建筑、文化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陵寝建筑、宗教建筑等。

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初的建筑主要是为遮风避雨、防寒祛暑而营造的,实用性居首,只是随着物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的性质。由此,建筑成为了一门艺术。一、建筑艺术特点

建筑艺术是一种综合性实用造型艺术,通过建筑群体组织及建筑物的平面布置、结构造型、内外空间组合、材质色彩、装饰方面的审美处理而形成。

在各门艺术中,建筑是最早的艺术之一。恩格斯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就已经有了“作为艺术的建筑的萌芽”了。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它以独特的艺术语言熔铸、反映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生活状况、政治经济制度和审美追求。简森在《世界美术史》中说“当我们想起任何一种重要的文明的时候,我们有一种习惯,就是用伟大的建筑来代表它。”

建筑的审美是通过建筑的比例、尺度、节奏、韵律、对比、协调、均衡等造型要素展示给世人的,具体说来,建筑艺术具有以下特点:(一)建筑具有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

建筑既有实用性,又有审美功能,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要给人们提供居住、工作或公共交往的场所;另一方面,它又要给人以美好形象,令人精神愉悦。所以它不是纯粹物质性的产品,必须用美的形象来感染人;也非纯粹精神性的产品,没有哪一座建筑物是单纯为审美需要而建造的,就连纪念碑建筑也不只是为了赏心悦目,而有其专门的精神内涵和目的。实用与审美双重功能,是建筑与其他艺术门类区别的显著特点。(二)建筑的精神属性具有层次性

最低层次:与物质功能紧密相关,体现为安全感和舒适感。如仓库、车棚、低标准住宅等。

中间层次:体现为美的形象,一般称之为美观,重在“悦目”。如学校、医院、办公楼、商店和美术馆、博物馆、剧院、公园等,要求简洁美观大方,造型比例适宜,关系和谐,色彩协调。

最高层次:要求创造出某种情绪氛围,表现出一种有倾向性的情趣,富有表情和感染力,以陶冶和震撼人的心灵,重在“赏心”。如宫殿、教堂、园林、陵墓等。宫殿,庄严、隆重,显示皇权尊贵;教堂,显示上帝的崇高神圣、宗教的神秘;园林,高雅、宁静;大会堂,开阔宏大,象征人民的尊严,等等。(三)建筑是技术美的结晶

坚固是建筑物成立的必要条件,而坚固势必涉及技术指标,这又是以当时的科学技术为条件的。一座古代建筑物,很容易成为判断其所处时代的科学发展水平的标本。在中世纪,人们能造出罗马式城堡和尖肋拱顶结构的哥特式教堂,却不能造出摩天大楼。只在有了预制构件、合金钢和各种玻璃材料以及现代工程技术的条件下,人类才造出了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庞大的高层建筑和造型独特的建筑。(四)建筑艺术是一种表现性艺术

建筑是以构造内部空间实现其功能的,线条、光影、色彩、质地、节奏、韵律等形式美,都紧紧附着于空间结构之中,建筑的内空间层次,随着人们身体和视线的移动而逐步展开,建筑的序列化的空间结构被纳入了时间因素,最终由动态的审美过程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对建筑内空间的欣赏,显得好像是在听一段乐曲。另外,建筑诉诸我们的运动感觉,还应该包括实体外形的构造感和形式节奏感。处于组织结构中的实体构件,凹进或突出,笃实或透明,有高有低,或大或小,刚或柔,曲或直,密或疏,材料肌理的粗或细,表面色彩的冷或暖,浓或淡,都以自身所具有的形式节奏感与内外空间发生关系。建筑是虚实之间多重形式关系的复调配置,寓动于静,是由无数和弦与深沉混响凝结起来的音乐,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布鲁诺·赛维曾对欧洲及近东各时代的建筑和其对应的精神状态做了如是评价:如埃及式,敬畏的时代;希腊式,优美的时代;罗马式,武力与豪华的时代;早期基督教式,虔敬与爱的时代;哥特式,渴慕的时代;文艺复兴式,雅致的时代;各种复兴式,回忆的时代。赖特指出:“建筑基本上是全人类文献中最伟大的记录,也是时代、地域和人的最忠实的记录。”从一定意义上说,对建筑的审美就是对文化、对历史的审美,也是对超越空间形式的时间的审美。在这里,我们触摸到了建筑与音乐在更深层次上的融合。建筑是一部生与死、爱与憎、信仰与怀疑、光荣与耻辱、成功与失败和永恒的人类乐曲。二、建筑艺术语言

建筑作为一种造型艺术,有着“线”、“面”和“体”的形式处理语言和空间构图语言,又因欣赏的过程性而有着群体组合的艺术语言,还因与其他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组成环境艺术而具有环境艺术语言。所以,建筑艺术语言是非常丰富的。具体可以从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几个方面来讨论。(一)面

建筑物是由各个面围合而成的,立面用实墙、柱子、线脚、凹廊和门、窗划分形成许多不同形状、比例的凹凸小块,以及选材不同而呈现的不同质感和色彩。面的处理具有造型艺术的图案美,主要是按照形式美的法则来处理,如主从、比例、尺度、对称、均衡、对比、对位、节奏、韵律、虚实、明暗、质感、色彩和光影等的构图规律,以造成既多样又统一的完整构图,显出图案般的美和有机的组织性,并取得某种风格。例如,希腊帕特农神庙以柱廊为立面的主体,柱廊下有台基,山墙上部是三角形山花,形内嵌砌大片浮雕,三个角上突出装饰性圆雕。柱廊显出节奏和韵律,实柱和虚廊有明暗和虚实的对比;作为主立面的山墙面严格对称,庄重而严肃;上部的雕刻和下部的柱廊有繁简的对比;山尖的收小和台基的放大造成稳定感;直立的列柱和水平的檐口明确了力的传递;耸出的圆雕丰富了立面轮廓。(二)体形图2-2 泰姬陵

体形美决定着建筑物的整体轮廓线,表现力很强,是人们感受建筑的第一印象。有些建筑就几乎完全依靠体形来显示性格的,如古埃及金字塔,一个简简单单的正四棱锥体,却给人深刻印象。中国佛塔体形高耸,但层层屋檐形成许多水平线,轮廓饱满而富有张力。印度泰姬陵(如图2-2)由中央一座大体量建筑、四角各一座小体量建筑组成,它们的体形有形状、大小、方向的对比,又在形的处理方式、材料和色彩方面取得一致,形成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欧洲的哥特式教堂,体形高耸,突出升腾之势。现代建筑,面的分划往往很简单,主要靠体形组合来取胜,如美国匹兹堡流水别墅:上层平台向前伸出,下层平台向左右伸展,后部粗石墙体像塔一样向上高高耸起,在空间的三个向量上取得完美的均衡。(三)体量

无可比拟的巨大体量是建筑相对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埃及“金字塔”,体量很大,人在它的面前感觉渺小,觉得它是永恒的,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欧洲的石头教堂也都十分巨大,远远超出了物质功能的实际需要,显示了人对上帝的无限崇拜,是人类创造的伟大奇迹。建筑的这种不可忽视的巨大物质感,使它一经建成,就长久存在,在空间和时间的坐标系中岿然不动,强迫人们接受。体量的巨大不是绝对的,适宜才是重要的。中国文化更重视现实人生,而非神性伟大,建筑体量一般不太大,尺度接近人自身实际尺寸需要,如园林建筑中的小桥、凉亭等,体现着优雅与亲切。(四)群体

建筑常常是成群组合。中国古代建筑群体组合常采取院落方式,而村镇和城市是更大范围的院落群体组合。建筑的群体组合使它具有一种结构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通过群体内容与形式的和谐,通过各种造型美的手段有机组织起来,从而拥有结构简单的艺术品不大可能具有的深刻性。例如,整个北京城就是高度有机组合的群体,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一整套社会和自然观念:皇宫位居轴线中段,前有长段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