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技巧速记(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19:27:52

点击下载

作者:韩玉、杨兴云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汤头技巧速记

汤头技巧速记试读:

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入门进阶汤头技巧速记韩 玉 杨兴云 编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北京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汤头技巧速记/韩玉,杨兴云编著.—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1(2019.1重印)(中医药畅销书选粹.入门进阶)

ISBN 978-7-5132-0654-9

Ⅰ.①汤… Ⅱ.①韩…②杨… Ⅲ.①方歌-汇编 Ⅳ.①R289.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1)第229202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邮政编码 100013传真 010 64405750三河市同力彩印有限公司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1230 1/32 印张9.25 字数245千字2012年1月第2版 2019年1月第4次印刷书 号 ISBN 978-7-5132-0654-9*定价:29.00元网址 www.cptcm.com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调换(010 64405510)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社长热线 010 64405720购书热线 010 64065415 010 84042153书店网址 csln.net/qksd/出版者的话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为直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唯一国家级中医药专业出版社,自创办以来,始终定位于“弘扬中医药文化的窗口,交流中医药学术的阵地,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载体,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不断锐意进取,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稚嫩到成熟的跨越式发展,短短的20多年间累计出版图书3600余种,出书范围涉及全国各级各类中医药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中医药理论、临床著作,科普读物;中医药古籍点校、注释、语译;中医药译著和少数民族文本;中医药政策法规汇编、年鉴等。基本实现了“只要是中医药书我社最多,只要是中医药教材我社最全,只要是中医药书我社最有权威性”的目标,在中医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9年我社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为了进一步扩大我社中医药图书的传播效应,充分利用优秀中医药图书的价值,满足更多读者,尤其是一线中医药工作者的需求,我们在努力策划、出版更多更好新书的同时,从早期出版的专业学术图书中精心挑选了一批读者喜欢、篇幅适中、至今仍有很高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品种,以“中医药畅销书选粹”系列图书的形式重新统一修订、刊印。整套图书约100种,根据内容大致分为七个专辑:“入门进阶”主要是中医入门、启蒙进阶类基础读物;“医经索微”是对中医经典的体悟、阐释;“名医传薪”记录、传承名医大家宝贵的临证经验;“针推精华”精选针灸、推拿临床经验;“特技绝活”展现传统中医丰富多样的特色疗法;“方药存真”则是中药、方剂的精编和临床应用;“临证精华”汇集临床各科精妙之法。可以说基本涵盖了中医各主要学科领域,对于广大读者学习中医、认识中医和应用中医大有裨益。

今年是“十二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牢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创新,不辱中医药出版人的使命,出版更多、更好的中医药图书,为弘扬、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作出更大的贡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年12月内容提要

汤头的记忆是广大中医初学者所面临的难题,怎样才能巧妙、迅速、牢固地记住大量的方剂?本书融歌诀法、类比法、联想法为一体,歌诀法多为七言韵语,朗朗上口;类比法可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联想法通过药名文字的变换、谐音,组成有趣的词句。

全书收录主方376首,主方同名方、衍生方等337首,合计713首,可供中医初学者参考使用。中医处方的风格和美学问题代序

风格(Style)一词的含义很广,在社会生活中,泛指“人的思想行为特点”。《经籍纂诂》训释风字为“采也”、“放也,气放散也”,格字为“旧法也”、“度量也”、“标准也”。因此,风格二字就有风度性格的意思。就他人而言,风格具有鲜明的个性,就自我而言,风格又有其“相对稳定的共性”。我国古代文献中,往往用“风骨”、“体性”、“品格”或“风貌”等词汇来表述作家和作品的风格。

中医学植根于我国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处方和一切文学艺术作品一样,也有各自的风格,它记载着我国历代科学文化的昌明和进步,记载着中国医学史的源流和发展,反映古往今来医学流派和著名医学专家的不同个性和学术特征。探讨中医处方中的风格问题,必将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环节上了解医者临证认识疾病、处理疾病的思路方法和逻辑规律,增进对千姿百态的有效处方的审美鉴别和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悠久历史条件下,丰富多彩的中医学术流派,看到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伟大的医学科学特色,从而提高我们的医学理论修养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一、中医处方风格的涵义、形成和体现(一)处方风格的涵义

中医处方风格,是祖国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必然现象。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观点,不仅通过他们的医学论著昭传于世,而且更多地通过他们大量的临证处方,从内容到形式都反映出各自与众不同的个性,形成独具一格的学术风格。所以我认为:处方即其人!东汉医学大师张仲景,之所以被古今医家尊为医圣,就是因为他确立了辨证论治的系统理论,制定了理法方药相统一的原则。他对后世留下了“功力高万世,风韵垂千古”的宝贵遗产——经方之祖的《伤寒杂病论》方(其中《伤寒论》收载113方,《金匮要略》226方,两者互有复出。)

通过处方风格研究,对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会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有利于指导临床实践。

通过处方风格研究,可以了解原作者在辨证施治过程中所体现的理法方药相统一的原则和遣药组方时的思维逻辑规律,有利于借鉴传世名方的结构技巧和化裁方法。

通过处方风格研究,不仅有益于继承,而且有利于发展,经过不断的实践,可以创造出更多新的处方、新的风格,从而对中医临床科学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千百年来,人们正是从研究仲景学说,学习经典方剂中,领略了伤寒学派的严谨高雅,雄浑端庄的处方风格,从探讨明清以后的各家方案中,体会到温病学派的轻灵纤巧、活泼机变的用药特色。(二)处方风格的形成

处方风格反映医者的个性,而个性的形成,既有社会客观的因素,又有个人主观的因素。风格和医者所处的历史环境,师承家传或自学私淑所形成的知识结构,临床实践中逐渐培植出来的胆识技巧,经验修养,即理论素质和临床心理等主客观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

古代文学界对文学风格形成的认识,值得我们医学界参考。如曹丕强调气质,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而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提出“才能庸俊,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把风格的形成,归纳成才(才能知识)、气(气质胆略)、学(学术修养)、习(实践习染)四个方面,显得更加全面和合理。

“反复实践出真知,大疫重症育良医。”任何坚持实践的临床专家,总有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也总会形成自己的处方风格,而观点接近,风格相似的学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又会形成共树一帜的医学流派,不同学派的争鸣,进一步促使新的风格、新的学派诞生,不断地推动着中医学术的向前发展。(三)处方风格的体现

处方的风格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处方的内容,是处方的指导思想,反映出医者的学术观点,处方的表现形式,就是药物的组合配伍,反映出方剂的结构技巧。内容通过形式得以体现,形式依赖内容得以成立,两者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好的处方,并非杂药堆砌,而是一座高雅的建筑,是一首写满音符的歌。它应该在切合辨证的前提下,选药精炼,配合有度,序列工整,神韵俱备,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

学术观点即辨证主题,是处方风格的灵魂,例如:宋金名医张从正,力主“病由邪生”,“邪去而元气自复”,故拟方用药主攻邪,擅汗吐下;李杲主张“益气升阳散阴火”,乃有补中益气、升阳益胃、清暑益气等名方传世。明张介宾,尚阴阳水火之说,于是善用温润为其一绝。如对其一病证的病理病机有特殊见解者,必有特殊的处方对策。喻昌根据《内经》“燥湿则干”,指出“有干于内而精血桔涸者,有干于津液而营卫气衰,肉烁而皮着于骨者。”进而发明清燥救肺汤。叶桂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创甘寒益胃方法。王清任对中风偏瘫认为是“实因气亏致半身不遂”,乃有“元气亏五成,下剩五成”之说,独创补阳还五汤,结构上也是气药少而量独重(一味重四两),血药多而量畸轻(六味共七钱半)。甚或因善用某药,世传其谑名者,如张介宾之称张熟地,近人张锡纯之称张石膏等等皆是。可以说病得之于偏颇,方药立于偏颇,不偏不成大家,名医名论名方,必有其偏颇之处,用之得当,正是其高明奇妙之处。

疾病的多样性,带来了辨证施治的多样性,也造成了处方风格的多样性。因此,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善用清凉的温病学者,不乏温补助阳的方例;工于经方的伤寒学者,也有运用轻清宣泄的方例,关键就在于辨证施治。

二、中医处方的美学特征和基本规律(一)处方中的美学特征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了的音乐!”如果把处方用药向美的概念抽象升华,那么,它的配伍结构原理,实是一种技巧精湛的建筑,是一种充满了韵律节奏的奇妙音乐。当然,它和建筑或音乐的形声美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科学工艺之美。

处方有其自身的旨趣,即立方的宗旨和医者的风格,结构巧的意味谐趣。一张处方书写排列所具有的形态美,药物相互配合后所赋予的结构美。前者舒展于外,一看便知,后者含蓄于内,也可审察体会。反映处方旨趣的形态美或结构美,正是它的神韵所在,也是处方独有的美学特征。

历代医家,尤其是清代名医,特别注意形态美。如书写药名,仅白芍一味,就写出杭白芍、生白芍、炒白芍、酒洗白芍等等,有时突出品种,以求地道,有时突出炮制方法,以别主治功能,既美观又实用。方药排列,也根据君臣佐使,秩序井然,往往主药冠于方首,引经使药殿后,主病主证以外的兼病兼证用药,出入化裁于处方之中,不但使人一目了然,而且极易看出医者辨证用药时的思维逻辑规律。

内在的结构美,虽然含蓄不露,但也不难领会。如仲景真武汤中用白芍,通摄互施,在温阳化气法中相反相成;丹溪虎潜丸用干姜,大队滋阴药中显出寓动于静,刚柔相济之妙;后世阳和汤,温润补益剂中加一味麻黄,更突出阴凝阳和,彻里达外的奥旨;景岳济川煎治便秘,以当归、苁蓉、升麻、枳壳、泽泻、牛膝并用,则寓通于补,寓升于降之法已跃然纸上。历代名医都有运用药对的习惯,因为药对几乎能够全面地发挥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气血阴阳、刚柔动静、虚实补泻、须使畏杀及相反相成、通摄兼施等配伍功能,体现了内容和形式美的高度一致,用起来也很方便。(二)处方中的美学规律

1.相对稳定的程式 中医处方,有着很强的传统性、稳定性和程式性。就形式而言,受着社会习俗的制约和影响。过去文书印刷用竖排,度量衡沿用旧市制,因此中医传统也是竖行处方,剂量用两、钱、分;近时文书横排印刷,处方药名遂改横写,计量改用国际统一单位,剂量以克为单位。竖写时常以三四味药为一排,改横写后,随方笺布局,有的仍袭用三味一排,有的改为两味一排,三味两味,每由自己的书写习惯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形式。余如炮制方法、煎煮方法,在药名中写明,如生甘草、黄芩炭、醋柴胡等,或旁注于药品之右上方,都有一定的格式。就结构而言。大致有两大类:其一为简明式。如太阴病,腹满时痛,自利而口不渴,用理中汤,若兼郁热,再加黄连成连理汤;或脾气不足用四君子汤,兼痰湿加夏陈,见胃寒更加香砂;有是证用是药,简洁明了。其二为隐秀式。结构比较含蓄,能充分发挥药物配伍的作用,又能从中检验医者的学问功力,有时直接运用复方技巧,取前人名方的某一部分为我结构所用,于证情复杂者用之颇惬,叶天士最擅此法。如《未刻本叶氏医案》中“食下拒纳,此属反胃”。方用旋覆花、半夏、吴萸、代赭石、茯苓、川连,聊聊数味,却包含着旋覆代赭、左金、小半夏加茯苓、二陈多张方意在内,方方紧扣主题,令人有多一味累赘,少一味不可之感。至于古人治病求本之方,如不寐用半夏秫米,痰饮用苓桂术甘、金匮肾气;以及胃关煎中用熟地、炮姜,治脾肾两虚腹泻;达原饮中用草果、知母,治温疫邪伏募原,都是隐秀内涵的好方。

2.和谐一致的原则 中医历来有“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之分,无论何类处方,只要一方用两药以上,总有主次之别,所以方剂组成。强调君臣佐使。寒热温凉、补虚泻实,随辨证而施治,有时因病情需要而对偶反佐,也必须符合辨证主旨,结构上遵守和谐一致的原则。如内有实热,可用苦寒直折,亦须区分脏腑三焦,分经取舍。即使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互参,也应选择得当,不能任意滥用。曾见治湿热痢用白头翁汤加蒲公英,治感冒发热用桑菊饮加紫雪丹,不但不符合病机药理,也破坏了处方本身的和谐,影响疗效,贻笑大方,甚至引邪深入、恋邪伤正。必须指出,一张好的处方,既要选药精炼,配合有度,也应在各种药品的剂量上,注意功效,分别主次,孰轻孰重,当随证情需要而异。此外,暴病纠偏,药用可偏峻,久病调理,药用宜偏缓。若扶阳救逆固脱乃应急措施,当大刀阔斧,救危难于顷刻。脏腑亏损不足或时病湿温缠绵,均无朝夕之功,就不可急于求成。凡选药不当,或组方不循辨证机理,或用药不合法度,畸轻畸重者,皆非和谐所宜,应力求避免。

3.进退裁变的规律 病无常形,医无常方,处方用药,必当随病证变化而异。大凡病性趋势有三,即进、退、稽滞,方药同样或进、或退、或坚守。病进药进尚易,以退为进则难。病情缠绵留恋,守方坚持最难,非把握阵势,老练沉着者,极易朝秦暮楚,频频更方,甚至舍辨证而东西抄袭,病难愈而计已穷。

音乐是动态的美,在时空流动中运用音响的抑扬顿挫。如果说西方建筑是“凝固了的音乐”,那么中国古典园林利用断续空间表现的曲径洞门,回廊飞檐,小桥流水,步移景变,已是“流动中的音乐”了。文章赖铺陈伏笔而展开,书画赖天地左右的空白而美在其中。处方本身似乎是静止的,结构之美也似乎是静态之美,但是,如果处方的结构能够充分发挥药物配伍而产生特殊的功效,那么它就对以后随着病势变化而进退加减留有斡旋的余地,处方也因而使人感到静中寓动,有了活泼的生气。经典方剂所以为中医所尊崇,就是因为它的结构技巧,由于它能够作为祖方加减化裁,对临证提供更多的效用。如钱乙六味地黄丸脱胎于仲景肾气丸,三补三泻的结构较之纯属蛮补的处方自然有天渊之别,而且随证裁化,进退自如,就是运用经方,发展经方很成功的例子。

三、运用美学规律,创造新的风格,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革新和发展(一)处方美、风格和流派的统一关系

不同处方从形态美和结构美反映出来的神韵和个性,是处方独有的美学特征所在,也是构成处方风格的基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风格是医生运用处方中美学规律所形成相对稳定的个性。学术流派的产生是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没有医者的个人风格,不可能形成学术流派,没有相当数量的学者,坚持和表现相似的风格,也不可能形成学术流派。当然,我们是从处方这个角度来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流派的形成,并非只能局限于临床处方一个方面,只是因为中医理论来源于实践,中医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历代有真知灼见的中医学者,都是临证处方的高手。他们有的即使没有更多的论著方书传世,但在生平处方用药的规律中,朴实自然地反映了他们的学术观点和学术风格。可以说,临证实践是中医理论的源泉,美的处方是中医风格的集中体现。

流派的形成原因很多,首先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术观点相同的医者共同努力创造学术群体的结果。师承和家传是过去产生学术群体和形成流派最主要的原因。中医教学,历来强调随证抄方,口传心授,强调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

同时,中医学派的形成,是在学习经典医著,汲取各家之长,然后通过反复的临证实践,提出自己的主张,或依附张扬某一名家之说,或申述展开个人独得之见,在学术争鸣的过程中,维护大致相同的观点,终于在祖国医学的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开拓成一脉为人瞩目的支流。许多学者虽然未经师门教授,却能在自学或私淑中继承和发展某一学术流派,就是因为他们有相似的知识结构,相似的治学方法和相似的学术风格之故。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还必须在实践中涌现出有系统的理论、突出的风格的医学大师,成为这一流派的领袖和旗手,而能够担当流派代表的学者,从其临证实践方面来看,必然有其学术风格和处方美所赋予的魅力,并为当代或后世所公认。要形成流派的核心,就要有胆有识,有继承,有发展。如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大要有二,曰:阐前人所已发,扩前人所未发。”(二)运用美学规律,创造新的风格,促进中医学术流派的革新和发展

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中国医药学必将以它独有的风姿,屹立于世界医学之林。

我们应当自觉地运用美学规律,鼓励在学术争鸣中创造更多新的风格,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学术流派的革新和发展。

我认为:既有传统的色彩,又有时代的特征,既有民族的形式,又有崭新的内容,才是当今中国医学应有的面貌。

1.传统的色彩,民族的形式

任何新的学术思想、观点、风格和流派的形成,必然受到它先前整个医学发展过程的影响和制约;任何一个善于创新的天才,也总要在培养他成长的环境中,在奋斗创新的道路上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化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和性格的共同色彩,体现出美学规律的逻辑性、传统性和民族性,也就是继承性。当然,这种继承是从民族传统中取精抉微,汲取营养要素,而不是盲目地模仿,无批判地继承。方药可以取舍,理论可以发展,正是为了“超以象外”,必先“得其环中”。为了有所创新,就一定要鼓励继承,只有高水平地继承,才有高水平地创新。正确的继承是创建任何一座摩天大楼所必须打好的坚实基础。

2.时代的特征,崭新的内容

生命在运动中发展,科学在革新中前进。继承只是手段,在发扬光大中不断创新才是目的。

处方要在病证的演变中加减出入,直至完全变更原来的药物结构以适应新的病理态势;风格随着疾病的多样化而不断变易,直至显示出新的特色;流派也会在新的风格、新的学术思想指导下不断地革新和发展。温习中国医学的历史,从后汉张仲景《伤寒论》到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上下几千年的漫长岁月,其学术思想的演变,恰恰只是变更了一个字——即从一个“寒”字,变成了一个“温”字,也正是这鲜明的一字之差,有力地说明了,不同时代特征所形成的不同的学术内容。

当今时期,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时期,中国医学的发展和进步,必然要在汲取民族传统营养的同时,从反映当代进步文明的世界科学新成果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在创造革新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术内容。

为了发展中医,要鼓励高水平的继承,要按中医自身成才的规律,把中医经典著作和各种学派已有的学术理论和经验,作为提高新一代中医素质的必修教材。要善于发现和培养各种风格流派的学术带头人,使他们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集结起一大批团结在他们周围的中医学者,举起新的学派的大旗,向新的科学高峰进军!

为了发展中医,不仅要在教学、科研队伍和论文专著中发现新的人才,更要在千军万马的临床队伍中,从不可胜计的中医学者中发现善于革新的有识之士,只有亲历艰苦的实践,才会形成新的风格,才能真正运用美的规律,去指导新的实践。

为了发展中医,除了培养人才,建设基地,还要发扬学术民主,开展学术争鸣,尤其是要破除迷信,从法律和制度上,防止狭隘宗派主义和学阀作风,鼓励有真才实学的无名小卒立论创新。既要防止只重撰文著书不重临证实践的倾向,也要克服大多数中医只是埋头临证,不善于总结经验、著书立说的倾向。除了启迪后学的集大成之作外,宁可更多地鼓励像《医林改错》、《理虚元鉴》那样充满真知灼见而又风格鲜明的小本子,不必盲目推荐那些动辄数十万言,毫无风格,拼凑抄袭的大部头。

韩玉、杨兴云同志编著的《汤头技巧速记》一书,是一本系统学习中医方剂记忆的指南,作者思维与方法富有创新性,它继承和发扬了“汤头歌括”的记忆优势,博采了现代方剂趣味记忆的快捷特点,延伸了方剂类比、衍生而不断发展的广阔前景。对于中医临床实践运用、方剂再创造、方剂规律探讨和记忆诸方面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读者可以从本书中具体的领略到祖国古今中医处方的风格和美学问题。

为迎接我国医学史上又一新纪元的到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奋斗!张绚邦1997年3月于新疆中医学院前 言

“汤头”是方剂的俗称,又称处方、药方。“技巧”乃方法、窍门而言。如何巧妙、快速、牢靠地掌握大量方剂的记忆,是一门方法学。愿每位热心的读者通过本书的阅读,能帮助你开启自己的记忆闸门。

方剂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年轻而又古老的学科。古今方剂,汗牛充栋。仅全国通用的13门中医教材里选收的方剂就达1700首之多。一般说来“教材所选方剂,都是经过无数次实践证明其疗效,并能示人以规矩,而方证也是结合实践予以归纳的”,所以只要按照教学大纲要领,对其必须熟悉掌握的重点方剂160多首(目录中加●表示)进行强化记忆也就可以了。但是为了扩大每一个实践者的视野,使其举一反三,掌握更多的方剂,编者以《中医临床手册》附方为蓝本,据《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考证,节选出主方376首,主方同名方(同名方三个以上者略),衍生方等337首,合计713首,供临床使用参考。

记忆是一个联想活动。方剂记忆,传统方法是背诵汤头歌诀。歌诀中常以七言多见,易诵易记,对初学者尤为适宜。这方面当推汪昂《汤头歌诀》及《增辑汤头歌诀正续集》为著称。如第83方清胃散“清胃散用升麻连,当归生地牡丹全,或益石膏清胃热,口疮吐血及牙宣”。方歌只有28字,便囊括了方名,组成功效,所治病证及主证加减几个方面。还有一些医家在编写方歌时,强调了药物用量。如第七方,陈修园桂枝汤歌“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籍粥之功”。同样28个字,内含了方剂的药量、组成、功效、主治及服法。这些都不失为学习记忆方剂的好方法。但是方歌的缺点,往往是为了追求韵律,有时需要添加许多虚词,格调单一呆板,相互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很难引发人们的联想,更构不成形象、趣味等。所以完全是一种机械的记忆方式,只有经常反复背诵,才可能记住,有时丢掉一名就完全想不起来了。较之歌括记忆递深一步的是类比法,古人称“类方”,如徐灵胎《伤寒论类方》,王旭高《类方歌注》等。类比记忆是当前方剂记忆的一种常用方式。

类比记忆法可加深对方剂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又加深了记忆。同类方剂类比如:第49方半夏泻心汤及附方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组成均为半夏、干姜、黄连、黄芩、人参、甘草和大枣。和胃消痞,治心下痞。但半夏泻心汤以半夏为君,辛开苦降,治寒热互结之心下痞;生姜泻心汤以生姜为君易干姜,可散水气治水热互结之心下痞;甘草泻心汤以甘草为君,可补中气,治再度误下,胃气重虚之心下痞。又如第12方银翘散和13方桑菊饮,两方组成均有辛凉解表药薄荷、连翘、桔梗、芦根、甘草等。疏风热,同治身热、口渴、咳嗽、苔薄白,脉浮数等证。不同点在于银翘散伍芥穗、豆豉、牛蒡子,银花、竹叶重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治偏于卫,热毒伤津明显者,为辛凉平剂;而桑菊饮伍桑叶、菊花、杏仁疏散风热,宣肺止咳,治偏于肺,但咳为主,肺失宣降者,为辛凉轻剂。这说明同类方剂中,均含一定量的相同作用的药物,功效相同,故可用于同类病症的治疗,但又配伍不同药物,或主药及量的变异,都可使方剂的功效改变,所治则有偏重。与不同类方剂的类比如:第45方和解剂四逆散与131方祛寒剂四逆汤,同治厥证,都用甘草。纵观四逆散以柴胡枢转气机,疏解郁结,枳实舒畅气机,芍药益阴和里治邪在少阳,阳郁不伸之四逆;四逆汤以附子、干姜回阳救逆,治邪在少阴,阳气衰微,阴寒内盛之厥逆,有所不同。通过主治证的分析,可以了解到相同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相应的立法,组方,为辨证论治开拓思路。衍生方,经常以某方为基础(或称基本方),如第261方,六味地黄丸是补阴基本方,衍生出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补肾地黄丸,都气丸等。总之,类比记忆法是临床医师最常用的一种形式。我们说,某某大夫善治妇人病,长于逍遥散加减等,都是这种方法的再实践和创造。

联想法记忆的编写主要是通过药名文字的变换和用谐音关系,加以形象化,拟人化等,从而组成富有“奇特”,“故事”,“趣味”性的词句,便于记忆。利用中药名的称谓及其对药在编写中发挥了较大效益,如甘草有“国老”之称,大黄有“将军”之称,桔梗有“舟辑”之称,另仲景善用对药生姜、大枣、甘草以三表示。例如第3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由麻黄、连翘、赤小豆、杏仁、炙甘草、梓白皮、大枣、生姜8味药组成。通过联想后编成“三个白痴抢杏子,连跳带骂”。拟人化形象,生动,易记忆。(三——对药姜、枣、草,白——梓白皮,痴——赤小豆、杏子——杏仁,连跳——连翘,骂——麻黄)。又如第29方,大黄牡丹汤,编成“将军推销丹东桃”。(将军——大黄,销——芒硝,丹——丹皮,东——冬瓜子,桃——桃仁)。可以这样联想“一位将军患了肠痈,经服丹东的桃仁治好了,所以这位将军推销丹东的桃仁给所有患肠痈的人”。自然记住了这首方剂的组成主治。如果时间长了,只要有人提起肠痈或者将军为什么会卖丹东桃呢?便会立即回忆起来,有终身不忘的效果。

联想记忆的主要缺点是:重视药物组成、忽略了方义解释。谐音字义容易彼此互串,初学者往往弄不清“黄”是黄芩还是黄连,“山”是山药还是山芋。这说明记忆方剂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运用,才不至于回忆时出现脱钩或错挂现象。如第72方黄连解毒汤,泻火解毒,治三焦热盛,联想为“秦柏连山”。而第89方白头翁汤,清热化湿,凉血止痢,治热痢下重,腹痛便血证。联想成“秦柏连是个白头翁”。两方联想均用“秦”字,一指黄芩,一指秦皮,容易混淆。但理解方义后黄连解毒汤必用黄芩,因其清热泻火。白头翁汤自然用秦皮清热止泻,这样就不会混淆了。

概括起来说,方剂记忆,无论是歌诀法,类比法,还是联想法,只有在加深理解方剂意义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运用一种或多种形式,牢靠有效地掌握方剂的组成和功用,增加方剂的数量。祝每一位读者。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方剂的用量必须注意。处方的用量是实践者的经验结晶。由于用量不同,虽然组成药物不变,但其主治功效则有变化,方剂命名亦有变换。如第27方小承气汤: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三枚,轻下热结。若大黄四两,厚朴八两,枳实五枚则以和为度,更名为厚朴三物汤;若大黄六两,厚朴一只,枳实四枚功效化饮消满,易名为厚朴大黄汤。所以编者在方后加注了药量,附记中选录了命名,供读者参考研究。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军内外专家教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新疆中医学院院长张绚邦教授惠赐《中医处方的风格和美学问题》一文,列于卷首,对于学习理解记忆方剂有承先启后的作用。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方药教研室朱玉祥教授对本书作了详细的审定。兰州军区军医学校杨毓青教授、解放军273医院原院长副主任医师赵长全、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科技处车建民副处长及龚福华高级工程师等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因而促使了本书的顺利出版,在此一并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汤头技巧速记》借助众人智慧汇编成册,非一人所为,在此向主要参考书目《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趣味方剂记忆手册》等书的编委及作者们,向为本书出版曾付出过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错漏,不妥之处难免,敬请广大读者和同道们提出宝贵意见,以便重印,再版时纠正(改正)。编者1997年4月一、解 表 剂(一)辛温解表方(《伤寒论》方)1.麻黄汤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杏仁去皮尖七十个(9g),桂枝二两(6g),甘草炙一两(3g)。4味。【记忆】(1)歌诀法: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2)联想法:干妈姓桂。

注:干——甘草,妈——麻黄,姓——杏仁,桂——桂枝。【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以方剂的主要药物麻黄君药得名。(2)同名方有五,组成不同,功效不一。详见《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余同名方皆同)。(3)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方):麻黄汤加白术四两(12g)。功效:发汗解表,除湿利水。主治:湿家身烦痛者。(4)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麻黄汤易桂枝加生姜5片。功效:发汗解表,祛风定喘。主治:感冒风邪或伤风伤冷,咳痰胸满者。(5)大青龙汤(《伤寒论》方):麻黄汤加生姜三两(9g),大枣4枚,石膏24g。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表实里热证。(6)麻杏苡甘汤(《金匮要略》方):麻黄汤易桂枝加苡仁12g。功效:发汗解表,除湿舒筋。主治:外感风湿,一身尽痛,午后热甚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方)2.华盖散

功效:发汗定喘,止咳化痰。

主治:外感风寒,发为哮喘喘促不得卧者。

组成:炒杏仁、麻黄、炒苏子、赤茯苓、炙桑白皮、陈皮各一两(30g),炙甘草半两(15g)。7味。【记忆】(1)歌诀法:华盖麻黄杏橘红,桑皮苓草紫苏供;寒肺痰咳气不利,此方一剂金自鸣。(2)类比法:麻黄汤类方。基本方易桂枝加紫苏、橘红、赤茯苓、桑白皮。(3)联想法:紫赤红白麻黄汤,不要贵。

注:紫——紫苏,赤——赤茯苓,红——橘红,白——桑白皮,麻黄汤(略)去桂枝(贵)。【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6,“肺为诸脏之华盖”,本方是治风寒哮喘的宣肺良方,故名华盖散。(《伤寒论》方)3.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功效:发汗除湿,散热解毒。

主治:伤寒瘀热在里,小便不利,身发黄者。

组成:麻黄去节二两(6g),杏仁去皮尖四十个(6g),炙甘草二两(6g),连翘(即连翘根)二两(6g),赤小豆一升(30g),生梓白皮一升(30g),大枣十二枚(4枚),生姜二两(6g)。8味。【记忆】(1)歌诀法:黄病姜翘二两麻,一升赤豆梓皮夸;枣需十二能通窍,四十杏仁二草嘉。(2)类比法:麻黄汤类方。基本方易桂枝加生姜、大枣、梓白皮、连翘、赤小豆。(3)联想法:三个白痴抢杏子,连跳带骂。

注:三——姜、枣、草(对药),白——梓白皮,痴——赤小豆,骂——麻黄。【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此事难知》卷上方)4.九味羌活汤

功效: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风寒湿表证。

组成:羌活二钱(6g),川芎、防风各一钱半(4.5g),细辛、甘草各三分(1g),苍术(米泔水浸)、白芷、生地黄、黄芩各一钱(3g)。9味。【记忆】(1)歌诀法: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术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2)联想法:苍白生防穷辛勤干活。

注:苍——苍术,白——白芷,生——生地,防——防风,穷——川芎,辛——细辛,勤——黄芩,干——甘草,活——羌活。【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8,以组方药物总数及主药特点取名。(《金匮要略》方)5.越婢汤

功效:发汗清热,利水退肿。

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者。

组成:麻黄六两(18g),石膏半斤(24g),甘草二两(6g),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五枚(5g)。5味。【记忆】(1)歌诀法:一身悉肿属风多,水为风翻涌巨波;二草三姜十五枣,石膏八两六麻和。(2)联想法:越婢女三十吗?

注:三——生姜、大枣、甘草,十——石膏,吗——麻黄。【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9,以制方者命名。(2)《备急千金要方》卷七同名方:麻黄汤加白术12g,附子1枚。治风痹脚弱。(3)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方):越婢汤加白术四两(12g)。功效:发汗退肿。主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者。(《重订通俗伤寒论》方)6.苏羌达表汤

功效:发汗定喘,化痰利湿。

主治:头痛,身痛,恶寒发热,鼻塞咳嗽者。

组成:苏叶一钱半至三钱(4.5~9g),羌活、防风、白芷各一钱至一钱半(3~4.5g),橘红、生姜各八分至一钱半(2~4.5g),杏仁、茯苓皮各二钱至三钱(6~9g)。8味。【记忆】(1)歌诀法:苏羌达表姜橘红,苓皮杏芷与防风;发汗定喘能宣肺,痰除湿利是其功。(2)联想法:江苏白风铃抢橘杏。

注:江——生姜,苏——苏叶,白——白芷,风——防风,铃——茯苓皮,抢——羌活,橘——橘红,杏——杏仁。【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5,以主药苏叶、羌活驱邪达表的功能得名。(《伤寒论》方)7.桂枝汤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组成:桂枝三两(9g),芍药三两(9g),炙甘草二两(6g),生姜切片三两(9g),大枣十二枚(4g)擘。5味。【记忆】(1)歌诀法: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2)联想法:三勺桂枝汤。

注:三——姜、枣、草,勺——芍药。【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又名阳旦汤。(2)《症因脉治》卷一同名方:桂枝9g,白芍9g,麻黄6g,甘草6g(一方有葛根、无麻黄)。治伤寒,有汗恶风,脉浮缓。(3)桂枝加附子汤(《伤寒论》方):桂枝汤加附子一枚。功效:解肌发表,调合营卫。主治:太阳病汗太过,及寒疝腹痛,手足冷者。(4)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伤寒论》方):桂枝汤加厚朴二两(6g),杏仁五十枚(9g)。功效:解肌发表,止咳定喘。主治:太阳病下后,表未解而微喘者。(5)桂枝加桂汤(《伤寒论》方):桂枝汤重用桂枝五两(15g)。功效:降逆平冲。主治: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6)桂枝加芍药汤(《伤寒论》方):桂枝汤重用芍药六两(18g)。功效: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腹满时痛者。(7)桂枝加大黄汤(《伤寒论》方):桂枝汤加大黄二两(6g)。功效:解肌泻火。主治:太阳病误下,腹中大实痛者。(8)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金匮要略》方):桂枝汤加龙骨牡蛎各三两(9g)。功效:和营敛阴,潜阳安神。主治:遗精,阴寒,目眩发落。(9)桂枝加葛根汤(《伤寒论》方):桂枝汤加葛根四两(12g)。功效:解肌生津。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反汗出恶风者。(《伤寒论》方)8.葛根汤

功效:发汗解肌,透疹升阳。

主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语者。

组成:葛根四两(12g),麻黄、生姜各三两(9g),桂枝、芍药、炙甘草各二两(6g),大枣十二枚(4枚)。7味【记忆】(1)歌诀法:四两葛根三两麻,枣枚十二效堪嘉;桂甘芍二姜三两,无汗憎风下利夸。(2)类比法:桂枝汤类方,基本方加葛根、麻黄。(3)联想法:哥患麻疹,喝桂枝汤好了。

注:哥——葛根,麻——麻黄,桂枝汤(略)。【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葱豉桔梗汤同。(2)葛根汤同名有8方。(《重订通俗伤寒论》方)9.葱豉桔梗汤

功效:清热发汗,宣肺利咽。

主治:风湿内热初起之证。

组成:鲜葱白三至五枚,豆豉三至五钱(9~15g),焦栀子二至三钱(6~9g),桔梗、薄荷各一钱至一钱半(3~4.5g),连翘一钱半至二钱(4.5~6g)。生甘草六至八分(2~3g),鲜竹叶三十片。8味。【记忆】(1)歌诀法:葱豉桔梗利咽方,甘草薄荷连翘当;还有山栀淡竹叶,清热发汗宣肺良。(2)联想法:草丛山,竹桥下,小河渡舟。

注:草——甘草,丛——葱白,山——山栀,竹——竹叶,桥——连翘,河——薄荷,渡——豆豉,舟——桔梗(舟楫之剂)。【附记】

葱豉汤《肘后备急方》卷二方:葱白一握,豆豉一升(30g)。功效:通阳发汗。主治:伤寒初起,头痛,内热脉洪者。(《宣明论方》卷二方)10.防风汤

功效:发汗祛湿,清热除痹。

主治:行痹行走不定。

组成:防风、当归、赤茯苓、甘草、炒杏仁、官桂各一两(30g),黄芩、秦艽、葛根各三钱(9g),麻黄半两(15g),生姜五片,大枣三枚。12味。【记忆】(1)歌诀法:发汗祛湿防风汤,归苓芩草杏枣姜;若要清热兼除痹,还有葛桂秦麻黄。(2)联想法:秦三哥当官,令黄杏放马。

注:秦——秦艽,三——姜、枣、草,哥——葛根,当——当归,官——官桂,令——赤茯苓,黄——黄芩,杏——杏仁,放——防风,马——麻黄。【附记】《备急千金要方》卷八同名方:防风、川芎、白芷、牛膝、狗脊、草薢、白术各一两(30g),羌活、葛根、附子、杏仁各二两(60g),麻黄四两(120g),生姜五两(150g),薏苡仁、桂心各三两(90g)。治偏风。(二)辛凉解表方(《伤寒论》方)11.麻杏甘石汤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肺热咳喘。

组成:麻黄去节四两(12g),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炙甘草二两(6g),石膏碎绵裹半斤(24g)。4味。【记忆】(1)歌诀法:四两麻黄八两膏,二甘五十杏同熬;需知禁桂为阳盛,喘汗全凭热势操。(2)简便法:记方名。【附记】

方剂命名法3。(《温病条辨》卷一方)12.银翘散

功效: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证。

组成:银花一两(30g),连翘一两(30g),桔梗六钱(18g),薄荷六钱(18g),竹叶四钱(12g),生甘草五钱(15g),荆芥穗四钱(12g),淡豆豉五钱(15g),牛蒡子六钱(18g),鲜苇根酌量。10味。【记忆】(1)歌诀法: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2)联想法:河牛吃梗叶花穗连根草。

注:河——薄荷,牛——牛蒡子,吃——豆豉,梗——桔梗,叶——竹叶,花——银花,穗——荆芥穗,连——连翘,根——芦根,草——甘草。【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桑菊饮名同。(2)银翘汤(《温病条辨》卷二方):银花五钱(15g),连翘三钱(9g),甘草一钱(3g),麦冬、生地各四钱(12g)。功效:滋阴清热解表。主治:阳明湿病下后,无汗脉浮者。(《温病条辨》卷一方)13.桑菊饮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风温咳嗽证。

组成:桑叶二钱五分(8g),菊花一钱(3g),杏仁二钱(6g),连翘一钱五分(6g),薄荷八分(3g),桔梗二钱(6g),甘草八分(3g),芦苇根二钱(6g)。8味。【记忆】(1)歌诀法: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绕;芦根为引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2)联想法:国老乘舟去聚杏楼,过桑河桥。

注:国老——甘草,舟——桔梗,聚——菊花,杏——杏仁,楼——芦根,桑——桑叶,河——薄荷,桥——连翘。(《伤寒六书·杀车槌法》方)14.柴葛解肌汤

功效: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寒郁化热证。

组成:柴胡9g,葛根9g,甘草3g,黄芩9g,羌活3g,白芷3g,芍药3g,桔梗3g,石膏6g,姜三片,枣二枚。11味。【记忆】(1)歌诀法:柴葛解肌法辛凉,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2)联想法:柴哥喝三勺黄白膏,既呛嗓又梗喉。

注:柴——柴胡,哥——葛根,三——姜、枣、草,勺——芍药,黄——黄芩,白——白芷,膏——石膏,呛——羌活,梗——桔梗。【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5,15—16方名同。(2)《医学心悟》同名方:柴胡5g,葛根5g,甘草2g,芍药3g,黄芩5g,知母3g,生地6g,丹皮5g,贝母3g。功效:解肌清热凉血。主治:春温夏热之病。(《疡科心得集·方汇》方)15.牛蒡解肌汤

功效:祛风清热,化痰消肿。

主治:头面风热,或颈项痰毒,风热牙痛等证。

组成:牛蒡子9g,薄荷3g,荆芥9g,连翘6g,山栀6g,丹皮9g,石斛6g,玄参6g,夏枯草9g(原方未注量)。9味。【记忆】(1)歌诀法:牛蒡解肌薄荆连,山栀丹斛夏枯玄;方出《疡科心得集》,祛风清热消肿痰。(2)联想法:下山虎,单惊的元牛跳河。

注:下——夏枯草,山——山栀,虎——石斛,单——丹皮,惊——荆芥,元——玄(元)参,牛——牛蒡子,跳——连翘,河——薄荷。(三)扶正解表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16.人参败毒散

功效:益气发汗,散风祛湿。

主治: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

组成:人参、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枳壳、桔梗,茯苓各一两(30g),甘草半两(15g),生姜、薄荷少许。12味。【记忆】(1)歌诀法: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外感身痛头项重,散寒祛湿并疏风。(2)联想法:江河两湖富,舟桥双活老人穷。

注:江——生姜,河——薄荷,两湖——柴胡、前胡,富——茯苓,舟——桔梗,桥——枳壳,双活——羌独活,(国)老——甘草,人——人参,穷——川芎。【附记】(1)《症因脉治》同名方多葛根、苍术。《医便》同名方多陈皮。(2)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方):败毒散去生姜,加荆芥、防风各30g。功效:益气发汗,疏散风热。主治:疮肿初起。(3)银翘败毒散(《医方集解》方):败毒散去人参加银花、连翘各30g。功效:发汗消肿,清热解毒。主治:痈疮初起,红肿痛有表证者。(4)仓廪散(《普济方》卷二百一十三方):败毒散加陈仓米30g。功效:益气发汗,祛风治痢。主治:噤口痢,毒气上冲,有热作吐。(5)参苏饮(《太平患民和剂局方》卷二方):人参、苏叶、葛根、前胡、半夏各3g、陈皮、甘草、桔梗、枳壳、木香各15g,生姜七片,大枣1枚。功效:益气解表,和胃化痰。主治:虚人外感风寒,内有痰湿之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方)17.香苏散

功效:理气解表,散寒和中。

主治:表寒气滞证。

组成:陈皮不去白二两(60g),炒香附、紫苏叶各四两(120g)。炙甘草一两(30g)。4味。【记忆】(1)歌诀法:《和剂局方》香苏散,理气解毒又散寒;药用陈皮和香附,紫苏甘草四味全。(2)联想法:陈香苏敬国老。

注:陈——陈皮,香——香附,苏——紫苏,国老——甘草。【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杏苏饮同。同名方有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三方)18.杏苏饮

功效:清肺解表,化痰理气。

主治:伤风发热,憎寒有汗,鼻塞声重者。

组成:苏叶6g,前胡6g,枳壳6g,桔梗3g,杏仁9g,甘草3g,桑白皮9g,黄芩6g,麦冬9g,浙贝母9g,橘红6g。11味。【记忆】(1)歌诀法:杏苏饮用前胡壳,桔梗桑白芩甘草;清肺化痰兼理气,浙贝橘红麦冬绕。(2)联想法:苏红母亲借钱只买桑杏干。

注:苏——苏叶,红——橘红,母——贝母,亲——黄芩,借——桔梗,钱——前胡,只——枳壳,买——麦冬,桑——桑白皮,杏——杏仁,干——甘草。【附记】

紫苏饮(《普集本事方》卷十方):紫苏30g,大腹子、人参、川芎、陈皮、白芍各15g,当归9g,炙甘草3g。功效:益气养血,疏气解表。主治:子悬、胎气不和,胀满疼痛者。(《外台秘要》卷三方)19.葱白七味饮

功效:养血解表。

主治:病后阴血亏虚,复感外邪者。

组成:葱白连须切一升(3条),葛根、麦冬、干地黄各六合(18g),豆豉一合(3g),生姜二合(6g),涝水(即甘澜水)。7味。【记忆】(1)歌诀法:《外台》葱白七味饮,麦地豆豉姜葛根;养血解表涝水煎,临证加减仔细分。(2)联想法:涝水冲麦地,吃姜根。

注:冲——葱白,麦——麦冬,地——地黄,吃——豆豉,姜——生姜,根——葛根。【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8。(《重订通俗伤寒论》方)20.加减葳蕤汤

功效:滋阴清热,发汗解表。

主治:素体阴虚,感受外邪。

组成:生葳蕤(玉竹)二钱至三钱(9g),生葱白二枚至三枚(3条),桔梗一钱至一钱半(5g),白薇五分至一钱(3g),豆豉三钱至四钱(12g),薄荷一钱至一钱半(5g),炙甘草5分(2g),红枣二枚。8味。【记忆】(1)歌诀法: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姜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最相宜。(2)联想法:玉竹姐为何早操吃葱。

注:姐——桔梗,为——白薇,何——薄荷,早——大枣,操——甘草,吃——豆豉,葱——葱白。【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2。(2)千金葳蕤汤(《备急千金要方》卷九方),又名葳蕤汤:葳蕤、麻黄、白薇、独活、杏仁、川芎、甘草、青木香各二两(60g),石膏三两(90g)。功效:滋阴清热,利气发汗。主治:风湿,脉阴阳俱浮,汗出体重,喘息、嘿嘿但欲眠者。(《伤寒论》方)21.麻黄附子细辛汤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

组成:麻黄二两(6g),附子一枚(9g),细辛二两(6g)。3味。【记忆】(1)歌诀法:麻黄二两细辛同,附子一枚力最雄;始得少阴反发热,脉沉的证奏奇功。(2)简便法:记汤头名。【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3。(2)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论》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去细辛,加甘草二两(6g)。功效:助阳解表。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痛无汗,微发热者。(《伤寒论》方)22.小青龙汤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表寒内饮证。

组成: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三两(9g),半夏半升(9g)洗,五味子半升(9g)。8味。【记忆】(1)歌诀法:桂麻姜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记要谙;表不解兮心下水,咳而发热句中探。(2)类比法:麻黄汤类方、基本方去杏仁加芍药、细辛、半夏、五味子、干姜。(3)联想法:少将为嘛甘心下跪?

注:少——白芍,将——干姜,为——五味子,嘛——麻黄,甘——甘草,心——细辛,下——半夏,跪——桂枝。【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8。喻嘉言云:方名小青龙者,取其翻波逐浪以归江海意。(《伤寒六书·杀车槌法》卷三方)23.再造散

功效:益气助阳,发汗解毒。

主治:阳虚气弱,外感风寒。

组成:黄芪6g,人参3g,桂枝3g,甘草1.5g,熟附片3g,细辛3g,羌活3g,防风3g,川芎3g,芍药3g,煨姜3g,枣2枚。12味。【记忆】(1)歌诀法:人参再造能助阳,药用防附辛芎羌;益气发汗解表专,莫忘参芪桂枝汤。(2)类比法:桂枝汤类方,基本方加参、芪、防、附、辛、芎、羌。(3)联想法:再造桂枝汤,欺负穷人抢新房。

注:桂枝汤(略),欺——黄芪,负——附子,穷——川芎,人——人参,抢——羌活,新——细辛,房——防风。【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4。以方的功能及作用大小得名。(《闫氏小儿方论》方)24.升麻葛根汤

功效:解肌透疹。

主治:麻疹初发,或发而未透。

组成:升麻、葛根细锉,芍药、甘草锉炙,各等分。4味。【记忆】(1)歌诀法:升麻葛根小儿方,芍药甘草共煎汤;解肌透疹是其功,《金鉴》同名莫乱襄。(2)联想法:草药根嘛!

注:草——甘草,药——芍药,根——葛根,嘛——升麻。【附记】(1)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2)《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同名方:栀子、葛根、升麻、白芍、柴胡、黄芩各3g,黄连、木通、甘草各2g。治心火炽盛。(3)葛根解肌汤(《麻科活人全书》卷二方):葛根、前胡、牛蒡子、连翘、蝉蜕各8g,木通7g,赤芍、桑白皮、贝母、荆芥穗、灯心、甘草各6g。功效:解肌透疹。主治:麻疹初起,发热咳嗽,乍冷乍热者。(《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方)25.竹叶柳蒡汤

功效:透疹解毒,清泄肺胃。

主治:痧疹透发不出。

组成:西河柳五钱(15g),荆芥一钱(3g),葛根二钱五分(8g),蝉蜕一钱(3g),薄荷一钱(3g),牛蒡炒一钱五分(5g),知母蜜炙一钱(3g),玄参二钱(6g),麦冬去心三钱(9g),甘草一钱(3g),淡竹叶三十片(6g),甚者加石膏五钱(15g),冬米即晚粳米一撮。11味。【记忆】(1)歌诀法:竹叶柳蒡荆葛根,元母薄麦草蝉蜕;解毒透疹泄肺胃,此方服后见其功。(2)联想法:东河竹,西河柳,元母割草解牛馋。

注:东——麦冬,河——薄荷,竹——淡竹叶,元——元参,母——知母,割——葛根,草——甘草,解——荆芥,牛——牛蒡子,馋——蝉蜕。【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二、泻 下 剂(一)寒下方(《伤寒论》方)26.大承气汤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或热结旁流。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芒硝三合(9g),厚朴去皮炙八两(24g),枳实炙五枚(15g)。4味。【记忆】(1)歌诀法:大黄四两朴半斤,枳五硝三急下云;朴枳先煎黄后入,去渣硝入火微熏。(2)联想法:消食大夫。

注:消——芒硝,食——枳实,大——大黄,夫——厚朴。【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4。(《伤寒论》方)27.小承气汤

功效:轻下热结。

主治:阳明腑实证,或痢疾初起。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厚朴去皮炙二两(6g),枳实炙三枚大者(12g)。3味。【记忆】(1)歌诀法:朴二枳三四两黄,小承微结好商量;长沙下法分轻重,妙在同煎切勿忘。(2)类比法:大承气汤类方,基本方去芒硝。(3)联想法:将军朴实。

注:朴——厚朴,实——枳实。【附记】(1)另名为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均《金匮要略》方,味同量异故,见下表。(2)三化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方:小承气汤加羌活各等分为末,每服三两(9g),水煎服。功效:搜风泻结。主治:中风,六经形证已解,内有便溺阻格者。(《伤寒论》方)28.调胃承气汤

功效:缓下热结。

主治:阳明病,热邪结胃证。

组成:大黄酒洗四两(12g),芒硝半升(12g),甘草炙二两(6g)。3味。【记忆】(1)歌诀法:谓和胃气炙甘功,硝用半升地道通:草二大黄四两足,法中之法妙无穷。(2)类比法:大承气汤类方,基本方去厚朴、枳实加甘草。(3)联想法:大干忙。

注:大——大黄,干——甘草,忙——芒硝。(《金匮要略》方)29.大黄牡丹汤

功效: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肠痈初起。

组成:大黄四两(12g),牡丹皮一两(3g),桃仁五十个(9g),冬瓜子半升(15g),芒硝三合(9g)。5味。【记忆】(1)歌诀法:肿居少腹大肠痈,黄四牡丹一两从;瓜子半升桃五十,芒硝三合泻肠脓。(2)类比法:小承气汤类方,基本方去厚朴加冬瓜子、桃仁、牡丹皮。(3)联想法:将军推销丹东桃。

注:销——芒硝,丹——牡丹皮,东——冬瓜子,桃——桃仁。【附记】

方名释:方剂命名法1,大黄附子汤名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