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17:38:47

点击下载

作者:王兴山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

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试读:

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王兴山 著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环境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方向、手段、演进路径等方法体系;并结合龙头企业实践案例,阐述传统企业如何根据不同行业特性、不同发展阶段选取数字化转型突破口,以及如何进行信息系统规划。聚焦“云+数+AI”,从理论、实践双维度勾勒企业进化的方法和途径,为读者带来启迪。

本书适合CEO、CIO、CFO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对数字化转型感兴趣的师生及社会人员阅读。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王兴山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9

ISBN 978-7-121-36959-9

Ⅰ.①数… Ⅱ.①王… Ⅲ.①数字技术-应用-企业管理-研究 Ⅳ.①F27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9)第128622号

责任编辑:石会敏

印  刷: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装  订:三河市鑫金马印装有限公司

出版发行:电子工业出版社

     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173信箱  邮编:100036

开  本:787×1092 1/16 印张:15.5 字数:148.8千字

版  次:2019年9月第1版

印  次:2019年9月第1次印刷

定  价:49.00元

凡所购买电子工业出版社图书有缺损问题,请向购买书店调换。若书店售缺,请与本社发行部联系,联系及邮购电话:(010)88254888,88258888。

质量投诉请发邮件至zlts@phei.com.cn,盗版侵权举报请发邮件至dbqq@phei.com.cn。

本书咨询联系方式:(010)88254537。推荐序一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快速迭代。各种新技术从业者都在追求风口,期盼自己能追上风口,或者成为行业造风者。从产业角度来看,技术的发展推动产业形态逐渐升维。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生之前,以制造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推动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互联网的兴起开始对传统产业进行颠覆,甚至推倒重建,催生互联网经济;云计算、大数据、AI、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推动智慧产业、智能产业等应运而生,人类社会从信息时代正式进入智能时代,从传统IT转型到新IT。在智能时代,各行各业都面临转型,催生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可见的未来就是“云+数+AI”。云是新型生产力,数据是新型生产资料,而人工智能(AI)成为新型生产工具。云数智的快速融合,将有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在经济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客户需求多样易变,组织甚至产业边界被打破的环境下,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核心竞争力,化解不确定性提高带来的挑战。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乃至产业的业务模式呈现出三个变化: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单一线下到线上线下结合实现实时数据服务,客户体验和客户运营更加重要。同时,“平台+生态”成为产业主流模式,大企业建平台,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成为共识。数字化转型的热潮推动产业升级,将催生以新链接、新生态、新运营商为特征的新型互联网企业。

近年来,浪潮从领先的软硬件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向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转型,企业规模快速发展,为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与服务。新的时代,浪潮提出了云计算战略3.0,致力于成为领先的“云+数+AI”新型互联网企业,成为平台生态型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陆续建立了财务共享中心、人力共享中心等扁平化组织,不断推动企业平台化发展,也逐渐体会到数字化转型实则是企业“进化”的过程,主要思路是在明确数字化战略和方向基础上,联动“云”“数”“智”驱动力,实现IT升维、管理模式的变革及业务模式的创新,最终打造企业大脑,成就智慧企业。

浪潮服务企业信息化30余年,已为包括中国移动、中储粮、中国交建、潍柴动力、中通快递、韵达快递、百果园、吉祥航空等超过100万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并打造了多个世界级样板案例。《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进化》一书结合浪潮多年的实践经验,从数字化转型的方向、数字化转型对商业模式和经营管控的作用、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新一代企业信息化架构、智慧企业以及对未来数字化转型的展望等维度进行了全面介绍,期待它的推出能对更多的中国企业有所帮助。浪潮愿意和您一起,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插上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翅膀”,让更多企业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美好。浪潮集团董事长兼CEO孙丕恕推荐序二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以数据资源为重要生产要素、以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的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毋庸置疑,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全球数字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为此各国纷纷制订国家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发展计划,其核心内容是积极发展智能制造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实现面向智能制造的新模式、新手段和新业态。

如何推进中国的智能制造?我们认为,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快速发展的新信息环境、新信息/智能技术和新的社会发展目标等推动下,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诞生并正加速发展。正如2017年7月我国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因此,我们认为,要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基于新互联网,借助新一代智能科学技术、新制造科学技术、新信息通信科学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我国制造业模式、手段和生态系统的重大变革。这将是发展中国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跨越发展的难得良机,是打造新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制造有着新的内涵。对此,我们有四点认识:

第一,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制造是“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的一种数字化、网络化、云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系统;是加快实施中国智能制造战略规划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制造模式、手段和业态。

第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持续演进发展的复杂系统工程,其内容是促使新制造全系统及全生命周期活动中的人、技术/设备、管理、数据、材料、资金(六要素)及人流、技术流、管理流、数据流、物流、资金流(六流)新集成优化;其目标是实现高效、优质、节省、绿色、柔性地制造产品和服务用户,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制造还是正在发展中的制造新模式、手段和业态,它的发展需要技术、应用、产业及其创新体系的持续协调发展。其发展路线应是持续坚持和发展“创新驱动”“问题导向”“技术推动”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其中,特别要重视将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与新制造技术、新信息通信技术和应用领域新技术深度融合来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发展。

第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引领下的智能制造的发展与实施还需要全国、全球的开放合作与交流,同时要充分重视各国的特色和各行业、各企业的特点。

面对新时代中智能制造的新内涵,浪潮集团在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国内同行前面,始终站在时代的转型前沿,不断迭代创新,给出数字化转型的体系、方法论与关键技术。本书作为王兴山先生和他的团队多年来深入进行数字化转型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总结,无疑将为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我也期望,浪潮集团持续搭建、完善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促进产业生态的合作共赢,与国内同行一起为我国制造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进而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推荐序三

随着中国经济自身发展条件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如何探索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路径成了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不二选择。从20世纪70年代末启动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保持了四十多年的高速度增长。但是,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速度增长模式显然无法长期持续,中国经济需要尽快完成转型。谋求高质量发展,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整个中国经济当前不得不做出的选择。对于企业这个微观个体而言,高质量发展是什么?我认为有三层内涵:第一,企业是否能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第二,企业是否能以高效率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第三,企业是否能持续地以高效率来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企业要实现的目标,而数字化转型是数字化时代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化正在深刻改变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行业边界不断被打破,商业模式不断被颠覆,企业竞争的市场和竞争的手段都被打上了鲜明的数字化标签。或许可以这样断言,数字化潮流浩浩荡荡,在对商业世界进行数字化改造的同时也将必然形成巨大的数字鸿沟,不能及时跨越鸿沟的企业或将都会被数字化潮流所淘汰。着眼未来,所有企业领导人以及社会活动的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谋划数字化转型。有鉴于此,近年来,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一直积极拓展与浪潮集团、阿里巴巴等优秀企业的合作,致力于通过课题研究和高质量的课程,为各类高端人才进行数字化赋能,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

浪潮集团是我国著名的云计算、大数据服务商。多年来,执行总裁王兴山先生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我国企业提供本土化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我的印象中,浪潮帮助中国交建、中储粮、中国铁塔、中国节能等企业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实践给很多学习案例的学员带来了深刻启迪。本书是王兴山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和合作伙伴们多年开拓性地从事数字化转型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成果总结,除对财务、人力资源、营销等职能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入阐述外,还分析研究了智能制造、智慧企业及新一代企业的信息化架构问题,无疑可以为人们深入系统地认识和学习数字化转型、开展数字化转型实践提供十分有价值的参考。

数字化正在重新定义、改变各行各业,重塑企业管理。我相信,数据驱动理念和大数据技术与企业管理的结合,将会给现代企业经营和管理带来更多惊喜。当然,如果没有任何准备,带来的很可能只有意外和危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扣庆前 言

新技术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在经过了近几年的概念炒作之后,不管是企业、政府,还是信息技术服务商,都开始把数字化“落地能力”作为努力的目标。在以技术驱动创新的过程中,问题导向、价值导向成为业内共识。

近几年,我和我的同事在服务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与企业家们交流、探讨最多的话题是:作为一家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往哪转、如何转、转成什么样,以及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两大基础问题——企业文化如何转变和人才如何转型?围绕这些话题,浪潮集团广泛吸取各方思想和观点,结合自身服务企业信息化30余年的实践,提出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向、不同行业的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和切入点,以及未来智慧企业的框架和模型。力争为企业的变革者、管理者在智能时代快速应对变化,并加速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套相对简洁、完整的思考框架。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技术与管理的双轮驱动。历次工业革命都伴随着管理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电气化、机械化时代,诞生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机械化、信息化时代,诞生了钱德勒的规模和范围经济理论;信息化时代,丰田的精益生产模式成为主流等。相比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我国企业要取得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更要重视管理理论创新和管理人才的培养,补基础管理短板,重视技术和管理的深度融合。比如,智能制造,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和主要应用的大场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管理,缺少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的基本功,以及管理会计的深入应用,我想,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会出现问题的。

对于我国的集团型企业,如何平衡集中管控和分权激励是长期困扰着管理层的一个问题。在数字化环境中,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转变集团运营和管控模式,构建新管控平台,推动组织扁平化、企业平台化、管理可视化?基于大数据实现新一代集团管控的集中、共享、服务、精准、智能,破解集中集权和授权激励,势必要进行组织的变革、流程的重塑,因此,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集团运营管控模式的转型升级,首先要拥抱数字化技术,但企业管理水平和能力的进化提升,无疑是一大挑战。

虽然企业开始纷纷聚焦数字化转型,但企业家也有着广泛的焦虑。大数据时代,“一把手看不到数”的问题更为突出,不能“在数据海洋中渴死”是对大数据的期待。数字化企业、智慧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数据是关键资产,数据的采集、加工、利用、治理是数字化转型的主线。但不容忽视的是,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数据的互联互通依然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面临的一大痛点,企业的数据集成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值得欣喜的是,云作为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基础设施已经成熟。“上云”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物联网是大数据的主要来源,未来,物联网和ERP的结合将释放出巨大潜力。

本书以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从商业、技术和管理等多个层面进行了探讨,成书过程中浪潮集团孙丕恕董事长给予了很多指导,魏代森、杨良、刘成明、王腾江、张新亮及公司各产品部、事业部同事给予了很多协助和支持;书稿拿给一些数字化转型方面的专家,大家也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达谢意。

书中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王兴山2019年7月1日第1章 企业数字化转型势不可挡1.1 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英国文学家狄更斯这样描述工业革命发生后的时代。如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快速迭代,以互联网、计算机为代表的“云-网-端”深入我们的生活,并使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同时给商业社会带来了颠覆式变革,数字经济时代已经来临。

1.1.1 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

所谓数字经济,是指在一个经济系统,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简单地讲,就是采用数字技术进行经济活动的经济系统。它以数字技术为标志和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进而提升传统工业经济效率,构建智慧型数字经济新业态。

由此可见,数字经济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也就是由计算机与互联网等生产工具的革命所带来的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的转型。这是目前业界的普遍看法。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以及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所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是数字经济的根本支撑点。这也再次表明,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投入,是数字经济的发展前提和重要动力。

由于IT技术的强力加持,数字经济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全球化、知识化、智能化的显性特征。同时,由于协同共享正在成为趋势,因此未来的数字经济还将不可避免地具有开源化的特点。

数字经济作为公认的传统工业经济改革转型的方向,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是其现阶段的独有特征。

数字经济并非是个新概念,之前我们所说的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等可以看作是数字经济的雏形。自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开始,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基础设施日益健全,数字经济开始萌芽;随着个人电子商务和自媒体的发展,以消费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逐渐成熟;而《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以及各部委相关政策的井喷式增加,使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重心由消费互联网转向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总结中国经济建设重大成就时充分肯定了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对经济结构优化的深远影响,这也是“数字经济”一词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而在G20杭州峰会上,“数字经济”首次被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的重要议题,并由中国主导通过了第一个具有全球意义的数字经济合作倡议。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在规模和创新模式上实现了飞跃,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新一轮全球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由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占GDP比重达30.1%;而在2017年,这一数据已经分别达到27.2万亿元和32.9%。IDC研究结果显示,到2021年,全球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0%,中国数字经济的比重将超过55%。

1.1.2 数字化转型席卷各行各业

数字经济已成为市场热点,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基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量子计算等数字技术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顺应社会变革、落实国家战略、提升竞争能力的必然选择,并将成为所有企业未来10年的主旋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到来。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速度不同。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已经到来。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已有50%以上的中国Top1000大企业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的战略核心。Gartner 预测,到2020年,大部分企业75%的业务将是数字化的,或正走在数字化转型的路上。然而,不同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速度不同,媒体、零售、金融服务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的旋涡中心,其次是快消品与制造、建筑、制药等行业(如图1-1所示)。以下重点列示几个行业的发展情况。图1-1 数字旋涡

1.零售行业

零售行业是与消费者直接交互的终端,今天的消费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技进步和消费升级成为推动零售行业变革的两大主要力量。数字化帮助零售业渠道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面融合,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透明化。消费者对产品的价值期望、购买方式、购买体验等与时俱进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无人支付正在将零售业推向数字化、智能化的新零售阶段。

综合来看,目前中国零售市场中有57%的零售销售受到数字化的影响,零售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将成为企业未来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新零售商业模式、数字化转型实现了客户的全方位连接,也可以帮助零售企业基于客户大数据、零售新平台实现平台化、生态化、社交化的全新商业模式。零售企业必须把握数字化转型契机,通过大数据全方位感知、勾勒客户画像,场景化感知客户需求,打造数字化客户体验;通过O2O连接线上线下,实时响应,锁定客户,健全数字化渠道建设;优化供应链、支付结算体系,实现透明、智能的运营体系,打造数字化运营竞争优势,优化数据化运营体系。【案例】传统零售巨头沃尔玛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推出在线下单、线下门店取货的服务,让每一家实体店能够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并享受个性化的优惠、促销等服务,从而提高了用户的购买舒适性和便利性。在沃尔玛App中,消费者可以使用语音输入想要找的商品,App会为消费者推荐相关的品牌和产品。由于商品清单已经与实体店地图打通,在确定产品后,App会引导消费者前往产品货架,每件商品可以精准定位到货架上四英尺(1英尺=0.3048米)宽的区域。沃尔玛将消费者购物数据整合到App中,以便顾客可以查看在线和在实体店内购买的商品,还可以扫描纸质收据进行退换货处理。为货架补货、查找并将放错位置的产品重新归位,以及跟踪库存水平,这些对零售企业来说最耗时的工作也在由机器人完成。

2.金融服务行业

近几年,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日渐崛起,传统银行业开展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感逐日递增。传统银行业主要面临以下挑战:一是随着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深化,客户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的客户行为模式对银行业提出了随时随地、知我所需、量身定制的新需求;二是新进入者正在不断地蚕食银行价值链,在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方面拆分传统上由银行提供的一揽子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借助数字技术重构用户体验、商业流程、产品与服务以及商业模式,进而实现转型、创新、增长,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所在。【案例】招商银行正在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领先的数字技术进行敏捷创新,强化内部以人为中心的数据整合,以支持向更加实时、按需、全在线、服务自助和社交化的客户极致体验的未来目标迈进;农业银行通过挖掘和分析客户大数据,完善客户画像和统一视图,丰富客户立体维度标签,精准地把握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金融需求,线下网点主动获客和线上渠道批量获客能力持续提升;建设银行运用互联网开放思维,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加强金融科技应用,推动产品和服务快速更新迭代,渠道服务能力全面增强,向“在手机上经营银行”转型。

3.制造行业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并逐步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但与先进国家相比,管理仍然较为粗放,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基础还比较薄弱,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信息化水平还不高,内部系统集成很好的还不多,处于“2.0普及、3.0补课”的状态,精益管理再次被极大推动。目前,对于大多数企业生产车间,企业在购买设备时没有要求开放数据接口,大部分设备还不能自动采集数据,无法实现车间联网;同时,运营执行层由于缺乏信息系统支撑,生产过程还难以实现全程追溯,与生产管理息息相关的制造BOM数据、工时数据也不准确,导致指令下不去,反馈数据上不来,生产车间还是一个黑箱,造成设备利用率不高,常常由于设备故障造成非计划性停机,影响生产。实现透明化生产,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合理安排生产,解决企业信息孤岛现象都是目前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需求。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获取快速变化的数据资源,并通过在网络组织中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来完成敏捷生产与协同供给,将会成为传统工业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加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对我国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案例】浙江伟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伟星股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辅料生产企业之一,属于典型的离散制造型企业,近几年它致力于打造“智慧工厂”,实现16个车间基于网络订单的自动化排产,解决了人工排产方式存在的诸多弊端。“智慧工厂”会从企业资源状况、产品工艺路线及客户订单需求等多个纬度综合分析,通过数据建模、自动排程得出各工序的交期,下达至MES系统,并且在关键工序实施设备联网,实现MES系统与APS系统无缝对接,机台可直接从MES系统中加载生产任务,并实时自动上报机台运营的各项数据,在生产控制、进度跟踪、工艺管理、质量事故等方面全方位实时归集数据,实现生产流程可视化。在打造智能物流方面,伟星股份规划与部署了智能仓储与现场物料自动拣选与传输项目方案。该规划一期项目以金属分厂为试点,现场布局堆垛机,与ERP、APS、MES各系统无缝集成,实现集“物料自动存储”“物料自动拣选”“物流自动传输”“柔性、敏捷生产”“限额领料”于一体的智能化物料配送系统。

4.建筑行业

建筑行业作为中国传统的支柱产业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国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随着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均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在充分市场竞争的环境中,建筑企业也愈发意识到粗放式管理和单一业务已经无法满足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集中涌现的大背景下,精细、智能、跨界延伸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支撑力。跨入数字经济时代,建筑企业逐步迈向扁平化、平台化、生态化,借助数字化转型进化企业管理,实现IT升维、管理模式变革、业务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推动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和变革,主要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借助当前先进的云计算、虚拟化、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上云,进行企业管理数字化转型。从工程项目的设计、生产、采购、施工、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进行革新,打通端到端的业务流程,实现业务与财务的融合,并借助大数据,形成企业内部大数据分析库,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使用效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案例】作为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的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近年来的高速发展,给财务管理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困难,财务管控风险也越来越高。为进一步解决规模扩大带来的财务标准不一致、管控难度大等难题,中国交建在财务管理模式上进行新的探索,采用管控服务型财务共享解决方案,建设财务共享云,实现了财务精细管控,推动了财务管理转型,使财务人员真正融入业务过程管理与战略决策管控过程中,同时建设了灵活高效的柔性管理组织,真正实现了业财深度融合,提升了集团资源的整体价值,提高了集团化运作效率和效益。1.2 新IT加持数字化转型

数字经济时代,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新为企业的资产、设备、组织和人员赋能,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Gartner公布了2019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如图1-2所示),并提出多种趋势的组合效应将产生新的机会并推动新的颠覆浪潮,比如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边缘计算与数字孪生一起使用,可提供高度集成的智能空间。数字化转型需要依靠数字技术来实现,各行各业都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构建新型云化和服务化架构体系,重视数据,把数据/AI作为核心能力,适时引入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将新技术与管理运营深度融合,为企业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图1-2 Gartner公布的2019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由“业务上云、数据整合、应用创新”三步构成。其中,云是承载环境,全面支撑企业运营的资源架构、数据架构和应用架构,颠覆了传统的IT模式,为企业带来更经济、更灵活并可无限扩展的数字化平台。同时,云也是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其他数字技术的支撑,推动业务上云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借助上云,可以实现与客户、供应商的广泛连接,将企业流程由内部延伸到整个产业链,建立更全面的端到端流程,加速业财融合,推动业务创新,实现敏捷、灵活管理,降低IT成本,以提高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动力和竞争力。企业上云应以应用优先,与具体的信息化应用相结合,诸如财务、人力、采购、营销等。

物联网是企业实现对设备、物质进行数字化赋能的关键技术。企业通过上云实现了全连接,物联网在连接的前提下作为端,实现数据的收发,再加上5G、低功耗广域网等基础设施的加速构建,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将接入网络并产生海量数据,达成企业内外物理资产的互联互通,实现对终端设备和资产“管、控、营”的一体化,为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提供数据基础。当前,物联网的演进正从物物连接发展到泛在感知、认知计算、预测分析,物联网持续创新并与产业融合,推动传统产品、设备、流程、服务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加速重构产业发展的新体系,在各行业数字化变革中的赋能作用已非常明显,工业物联网平台正在成为新旧动能转换时关注的焦点。

云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实现整合与互联互通,以及企业大数据的加速形成,已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大数据贯穿产业链始终,是未来发展的主题,要重视数据规划、数据治理和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利用,挖掘数据价值是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当前,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是构建和运用大数据的挑战,企业应重视基础管理,以价值为导向,充分利用管理会计这一工具,加强数据、模型、算法等各方面的能力,实现数据和管理的智能化。基于大数据的商业模式创新已经随处可见,未来所有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都需要建立大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平台,率先建立大数据平台的公司将获得明显的智能化领先优势。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是同生同长的有机整体,大数据催生了人工智能,是推动人工智能增长的关键因素,是人工智能的基础;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基础上诞生,可以提高数据的收集速度和数据的质量,推动大数据产业的发展。人工智能应用在企业服务领域,主要是应用创新的强化和体现,推动了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实现了企业智能化管理、多维度分析、可视化运营。“AI+大数据+云计算”的组合将驱动企业运营模式再创新,推动企业走向智能化,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再添新动能,构建智慧企业。1.3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向

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元,数字经济对GDP的增长贡献率达55%。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数字经济的重要贡献者,取得了高度发展。最新的《财富》世界500强显示,中国上榜公司已达到120家,非常接近美国(126家),远超第三位的日本(52家)。埃森哲报告曾指出,到2020年,至少55%的企业将是数字化坚定者,以新型业务模式及数字化产品和服务重塑格局;然而目前只有7%的中国企业转型成效显著,虽然各行业都有领军者,但行业数字化转型尚处初级阶段(如图1-3所示)。为此,数字化转型向哪里转成为众多传统产业企业家焦虑和关心的问题。浪潮总结服务企业30余年的实践和体会,认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三个方向:重塑客户体验,运营数字化、智能化,颠覆性创新(如图1-4所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三个方向:重塑客户体验,运营数字化、智能化,颠覆性创新。图1-3 各行业数字化转型领军者分布图1-4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个方向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讲,实施数字化转型首先是从客户体验开始的,即通过IT技术为用户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覆盖商品选择、体验、选配、配送、用户使用习惯、预测性维修等全过程的数字化,以改善客户的体验。接下来,企业通常会在业务流程的改进方面实施数字化转型,基于新的IT技术推动组织扁平化,实施阿米巴等,并将公司的财务、法务、IT、采购等进行共享化改造,为各个动态的业务单元提供支撑,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数字化转型的高级阶段是颠覆性创新。在这个阶段,行业的界限变得模糊了,领先的企业开始进行跨界竞争、非对称性拓展业务,当然转型不是转行,传统企业转型仍然应该专注于自己的行业。

1.3.1 重塑客户体验

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就是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对产业、对企业进行数字化赋能的过程,是客户的数字化体验与产品及服务的数字化价值接触融合的过程。现在传统产业的客户体验已经被互联网公司搞得喘不过气,互联网公司把客户体验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且形成了竞争的门槛,传统产业必须在全渠道、多触点,包括我们生活的场景重构和产品、服务的重构方面,重塑客户体验。不仅要留住客户,而且要取悦客户,这是传统产业应该向互联网公司学习的。

1.数字经济时代,体验为王

客户体验这个词最早被广泛认知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客户体验设计师唐纳德·诺曼(Donald Norman)所提出和推广的。ISO 9241-210标准对其的定义为“人们对于使用或期望使用的产品、系统或者服务的认知印象和回应,即客户在使用一个产品或系统之前、使用期间和使用之后的全部感受,包括情感、信仰、喜好、认知印象、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等各个方面”。

数字经济时代,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运用,消费者的数字化体验期望前所未有地被激发出来。企业也逐渐由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企业对客户体验越来越重视,客户体验是产品的“终极竞争力”;企业渴望通过数字化转型,优化客户洞察,建立动态的客户画像,基于实时的大数据把握个性化客户体验,创新产品交付和服务模式,通过个性化制造模式(Customer-to-Manufacturer,C2M)、个性化交易模式(Customer-to-Business,C2B)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数字化客户体验正在成为行业数字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如图1-5所示)。图1-5 全渠道、多触点的客户体验

客户体验的优劣决定着企业的生命力。要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企业就必须打造一种以客户为导向的新业务体验,和客户保持长期密切的联系。然而,许多企业与客户的互动却过早地结束于产品销售完成的时刻,即使提供后续服务,也常常跟不上客户需求的变化节奏。

数字化赋予企业与客户持续交互的能力,使企业对客户的服务不再止步于产品销售的完成。借助大数据分析,企业得以不断积累客户洞察,为不断提升客户体验打下基础,这正是数字领军者的领先之处。对比数字领军者与数字实践者,后者尽管也努力借助数字技术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却集中于售前与产品销售的过程当中。数据显示,数字领军者在售后阶段也不忘与消费者的联系,借助数字技术持续收集消费者反馈并回馈到研发运营环节,而数字实践者在这方面要落后31%。

未来,人机交互(HCI)技术将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几乎所有领域。IDC预计,到2020年,至少15%的企业标准客户体验将由算法处理,因为企业将从人对人转向机器对人的参与和交易。到2020年,40%的领先品牌将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持续的数字客户体验,这种体验将跨越商店内外,这些品牌将通过移动用户可见的增强数字特性来强化其实体产品和位置信息。为此,建立全方位客户体验,通过创建交互式体验,不断吸引和提高客户、合作伙伴的忠诚度,是企业在这个体验为王的时代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大多数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优先突破领域,尤其是零售业、个人消费品行业。

2.打造全渠道、多触点客户体验的关键要素

IDC调查显示,超凡客户体验应具备三大要素:一是面对客户的人员有积极性、有能力、友好;二是跨多种渠道与用户交互与展示;三是跨渠道一致性的体验。

随着企业在各种渠道与客户触点的增加,没有协调一致的渠道和客户触点将会导致消费者感受下降。相关数据显示,75%的消费者并不满意目前的消费体验。主要原因是来自于不同渠道的消费体验没有一致性与互联性。比如,营销信息的不一致:消费者收到特定品类的促销邮件信息,而实体店面人员表示不知道该营销活动;定价的不一致:相同的产品在线下与线上标示的价格不同;服务的不一致:在线商城的交易规则表示消费者可在实体店铺进行退换货,但零售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无此服务。

企业应如何顺应信息化的趋势,提供一致性的全渠道体验?这就需要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相关渠道的不同职能进行无缝衔接,将从不同触点搜集到的消费信息充分整合,为用户提供高度关联的全渠道体验。未来,高度关联的全渠道体验将大幅度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并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案例】鲁花集团:全渠道客户互动与商务管理的数字化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鲁花集团”)是一家大型的民营企业、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通过搭建数字决策管控云平台,推动业财融合、加速数据贯通,创新数字营销方式,实现了2300多家经销商的线上管理,有效支持了高层多维度决策(如图1-6所示)。一是连接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打通与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消费者可以直接进行网上下单、结算,集团能全面掌握消费者数据,如消费群体、年龄、爱好、购买频率等信息,为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物流、营销等提供支撑,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促销活动和提醒等。图1-6 鲁花集团全渠道营销二是连接渠道:通过CRM平台,打通与渠道的信息通道,由销售向服务转型。鲁花集团扁平化管理到县级经销商,利用公共大数据,以县的人口数、GDP、面积等指标评估应发展经销商的数量和终端门店数量,并作为考核分公司和经销商的重要依据;通过手机签到,直接定位位置,并通过手机定位搜寻到附近的门店,便于安排巡店;巡店管理,利用手机拍照,直接上传现场照片,及时掌握业务员的行为,经销商和门店的促销活动、堆头陈列等;渠道可以通过CRM实现下单、结算、库存、费用、行为等业务处理,及时了解业务进展情况,与鲁花集团形成互动营销。三是通过整合消费者与渠道数据,公司建立了相应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一方面通过前后台业务打通,直接形成公司财务分析数据;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分析,为鲁花集团提供经营决策和考核依据。

1.3.2 运营数字化与智能化

虽然现在很少说降本增效,但我们能够感受到互联网公司在物流、配送、供应链方面的反应速度之快,是传统企业没办法比的。为什么呢?因为传统的企业后台运营管理的效率还远远不够,并且管理的层级非常多。互联网公司也好,传统企业也好,作为对标或学习的榜样,组织应该是敏捷的、扁平化的,流程应该是精简的,越简单越好,现在太复杂了。传统企业转型应该向互联网公司学习的地方,就是推动企业运营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这也是传统企业转型的重点。

1.数字化运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为重要的挑战

现实中的企业运营状况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分析报告静态化。业务部门呈现的分析报告以静态报表为主,当管理人员从报表数据中发现经营问题时,想要切换分析角度进一步查明原因,则需要等待IT 人员制作新的数据报表,而不能直接在原报告中做交互式的探索性分析。二是工具系统碎片化。IT 部门的数据抽取工具、计算引擎、BI报表系统等,每一个都是不同厂商的产品,产品之间存在集成成本,导致效率以及高级需求受限,报表利用效率也受限,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更多类型的数据也慢慢无法适应。三是IT资源瓶颈化。需求方,即业务部门的人数占90%,而服务提供方,即IT部门仅占10%。IT资源完全不能满足业务需求的提出速度,需求实现以周和月为单位。实际情况是IT部门忙得团团转,业务部门急得团团转。

当前,我国企业的数字化运营现状与预期存在较大差距,企业高管应该意识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核心是通过创新发展,通过智能运营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麦肯锡报告显示,如果一个企业把20个核心流程数字化了,成本就能降低80%~90%。“互联网+”时代,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问题,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目标。数字化运营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最为重要的挑战,传统的信息化孤岛在数字化时代成为新的障碍。数字化运营的核心需求体现在通过高度集成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所建立的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研发、数字化生产、数字化服务流程,建立横向集成、纵向集成、端到端数字化的全新营销体系,并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建立可视化的生产指挥平台、柔性生产控制平台、开放产业协同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智能设备,包括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等作为数字化的基础,在企业内部得到前所有未有的重视。基于新的数字化运营环境,ERP升级换代正在加快,企业正在重新构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全新运营模式。

2.新技术推动企业运营数字化、智能化“过去十年,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企业资源调配也正从“应用流程驱动”,转化为“数据驱动”,国家在大力推动智能制造落地,为企业运营带来革命性变化。(1)大数据激发高层信息化需求

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国家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并且由习总书记担任组长,以及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和移动应用等新技术共同发酵,唤醒了企业高层的信息化需求,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分析、风险预警与决策、企业可视化的Dashboard成为需求热点。

以前企业高层的痛点是看不到数据,大数据的应用引起了企业领导者对如何利用数据支持分析决策和可视化管理的重视。企业内部的经营数据、生产制造环节的物联网感知数据和外部的互联网数据构成了企业大数据,这些数据能否发挥作用、创造价值,一是取决于数据规划与整合的能力,不少大中型企业已经意识到大数据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十三五”规划的主线;二是取决于企业的管理水平,以及信息系统是否融合了先进的管理会计思想。【案例】蒙能集团:打造内蒙古首个能源云大数据平台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国有独资综合性能源投资集团,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简称“蒙能集团”)的产业遍布内蒙古自治区各大盟市,是自治区直属最大的能源发电企业。为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战略,并满足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蒙能集团需要在经营管理上实现转型、在经营模式上实现创新,而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是支持业务转型和经营模式创新的科学、有效手段。结合多年的能源行业经验,浪潮为蒙能集团建设大数据仓库、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并形成可视化运营体系,建设创新应用。同时规划了“125”建设体系,即:1个统一的展示框架平台,对内、对外2套展示应用场景,为政府部门、能源企业、客户单位、董事长总经理、部门领导5类用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蒙能集团通过能源云大数据平台将各个分散的系统的数据进行整合,建立各业务板块(水电、火电、风电、光伏、煤矿等)的指标分析体系,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视频监控,通过可视化展现平台将集团运营情况全面、实时、深入地呈现给管理者,用数据说话,为管理者提供运营决策的依据。(2)物联网与智能制造模式给企业运营带来革命性变化“互联网+工业”使传统制造模式转向智能制造,加之物联网的深入应用,给企业运营带来革命性变化。通过物联网实现精准控制、智能感知,建立企业大数据仓库,推进智能决策、预测性分析、智能制造,实现集团管控精准、智能、实时、可视。构建生态,突破新商业模式,非对称性开展业务颠覆市场。例如海尔,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打造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使整个制造过程实现高度的柔性,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管理会计作为重要的管理工具,成为运营管理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手段。【案例】淄矿正通煤业:实践物联网“智慧矿井”,让危险戴上了紧箍咒正通煤业在煤炭行业中积极实践大数据建设,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实现煤矿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数据的集中掌控,推动大数据进管理、进运营、进决策,抓好基础数据、专业队伍、管理应用“三大工程”,逐步从传统应用分析向创新应用分析转变,提高煤矿防灾、抗灾和应急救援能力。人员精准画像+实时视频监控+设备异常监控,全力保证安全生产。与浪潮合作,通过整合HR系统、矿井GIS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视频监测系统、设备运行异常监控系统,生成井下作业人员精准画像,实时了解人员的基本情况、行进轨迹与里程、分布密度等信息,并对作业环境中的潜在危险进行分析、预判,对出现的异常情况瞬时报警、自动传回人员位置,方便及时救援,真正实现预警机制的闭环,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效益考核精细化至“班组”,分摊费用占比大大降低。在效益核算方面,浪潮大数据整体方案帮助淄矿正通煤业实现了核算方式由整矿变为班组、按月变为按班,能够实时计算出每个班组创造的效益,分摊费用占比从73%降至26%,改变了因传统纸质记录方式不及时、不准确所引发的无法及时辅助决策的问题,实现了由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的跨越。(3)多云融合与人工智能,实现端到端全连接,大幅提升运营效率

随着工信部发布《云计算三年行动计划》,浙江、江苏、济南相继推出企业上云行动计划,企业上云大幕正式拉开。传统产业运用云计算技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数字化转型成为当下热点。上云,成为企业现在必须开始走的未来之路,“云服务”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模式和新趋势。所有企业,包括大型企业、巨型企业的企业服务都会走向“云”,这也是企业互联网化的目标模式。企业上云是个自然发生的过程,应以应用优先,从边缘到核心都往云上走,充分发挥云和数的作用,实现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形成企业运营的智能决策、指挥。特别是制造业,借助云计算打通研发、生产、物流、市场和销售环节,实现端到端的流程,支撑企业管理转型和业务模式创新,用创新的数字化加速实现智能制造。【案例】中国中铁:采购上云,搭建建筑企业电子商务新模式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中铁”)是全球知名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之一,连续13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18年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排名第56位,在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3位。中国中铁携手浪潮构建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实现采购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信息化,把供应商、企业、经销商、客户组成一条商业生态链,实现横向协同、多层级纵向集中的阳光采购,使传统的成本中心变成了利润中心。目前在该平台注册的供应商有近10万家,年交易额超过3000亿元。未来,该平台还将对外提供服务,探索供应链金融业务,打造“建筑行业第一 B2B 平台”。

而人工智能对商业的影响同样异常深刻,突出表现在业务流程、知识管理和管理本身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其中,管理的智能化包括从数据采集到反馈、监控、评估等一系列环节。此外,还有智能化分析预测以及智能化决策。在财务领域,智能报账系统可以将原始单据拍照上传,通过影像识别实现智能审核,随着电子发票的应用,财务处理会更加智能化。在人力资源领域,智能助手不但可以及时回应员工的问题和诉求,还能在招聘环节进行自动化测评,遴选企业需要的人才。营销领域也体现了智能平台的价值所在,比如,电商会根据过往的消费记录向顾客推荐合适的商品,商品定价也会根据区域时段和供货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在制造环节,装备已经全面实现自动化,同时人工智能也积极推进制造后期客户关系的发展。【案例】中国交建:以财务机器人推动经营效率大幅提升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交建”)是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产品和服务遍及150多个国家,集团下设港口设计建设公司、公路与桥梁设计建设公司、疏浚公司、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公司、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设计公司等。中国交建财务共享中心选择浪潮机器人帮助其提升财务工作效率。浪潮机器人不是实体机器人,是基于固定规则的自动化软件,它可以出色地完成大量重复性、定义清晰、有固定逻辑而少有意外情况的工作;高强度无差错,能够7*24h*365天无间隙工作,相当于人工15倍的超高工作效率;在虚拟环境下复制人机交互行为,无须人工操作,不会发生错误并提供自动校验和流程检查,而且没有因精力分散而要休息的需求。机器人的使用规模还可以按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在高峰期分配更多机器人处理大量的数据。最重要的是机器人模拟人工操作模式具有非侵入式跨系统交互能力,不用侵入系统内部程序和数据结构,就可以完成跨多平台、多系统的交互工作。该项目共涉及100多个账套的财务工作。在银行对账环节,原本一个单位1~2个账户需要0.5人/天核对,机器人仅需1分19秒即可完成一个账户的对账工作,还能自动出具银行余额调节表并发送相关邮件给财务人员。中国交建财务共享中心启用财务机器人对300多个账套进行结算办理及凭证生成的操作,结算办理基本可以做到日清日结,凭证生成的速度也大大提升。浪潮机器人减轻了财务共享中心人员的简单重复性工作,涵盖众多场景,如智能报账、智能对账、智能报告、智能制证、智能审核、智能记账等……使共享中心的人员能够从繁重枯燥且低价值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转向深入业务、管理会计等高价值工作。在降低人力时间成本、提升工作质量等方面收效明显。

1.3.3 颠覆性创新

颠覆性创新,简单地说就是无中生有,原来没有的产品创造出一个产品,原来没有的模式创造出一个模式,如何进行颠覆性创新还不是现在传统产业最重要、最急迫的任务,传统企业转型仍然应该专注于自己的行业,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不是成功,很大程度看你现有的优质资产是不是转移到了数字化的环境中,比如说你的客户、数据,这是决定转型成功的关键,而不是为转型而转型,转型也不是转行。真正能进行颠覆性创新的企业是极少数的,主要是互联网公司、高科技企业。

颠覆性创新的概念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商业管理教授、创新大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基于在哈佛所做的研究工作而总结提出的,旨在描述新技术/新产品(革命性变革)对公司存在的影响。公司在寻求新的增长业务时,往往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通过持续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从市场领导者手中抢夺现有市场;另一种选择是通过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开辟新的市场,或者扎根于那些现有产品的最差顾客群。

颠覆性创新是最高阶的创新,它是在基础研究新成果与新技术结合的基础上推动产业新变革的,需要从基础研究做起,实现全链条贯穿,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跑者。

颠覆性创新一般会涉及颠覆性技术。颠覆性技术是相对于“渐进性技术”而言的。渐进性技术又称维持性技术,指的是已立足于市场的现存技术。颠覆性技术,是一种另辟蹊径、对已有的传统或主流技术产生整体或根本性替代效果的技术,可能是全新的技术,也可能是现有技术的跨学科、跨领域应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创新技术”。

简而言之,颠覆性创新是指能够开辟一片新的市场。颠覆性创新往往出现在交叉领域,该领域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会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发生很大的变化,竞争会从单维竞争转向价值网络协同,从而实现资源高效使用,在解决自身资源能力,甚至在时间窗口方面的短板和瓶颈的同时,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获得市场上的成功。

浪潮认为颠覆性创新分两种类型:一种是模式颠覆性创新,一种是产品颠覆性创新。出租车公司Uber,没有一辆出租车;业务遍布全球的旅馆Airbnb,没有一间房,它们均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驱动了商业和运营模式的创新。“大力服”和“智能机器驮驴”是产品颠覆性创新的典型代表。“大力服”由日本Cyberdyne公司研制,是世界首款全功能机械外甲,能使穿戴者四肢力量瞬间增加十倍。这套装置借助电池电力运转,整套装置重约7千克。人脑通过神经系统发出运动指令时,衣服上的内置传感器因与人体接触,能接收到微弱的皮肤电流。这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通过解译传感器发出的信号,指导捆绑在人体四肢上的机械支架运动。两年前,一名登山运动员背负一名四肢残疾者爬上高4164米的瑞士布莱特峰,这名登山运动员当时穿的正是“大力服”。“智能机器驮驴”是由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负责研发的第三代机器驴,它比起前辈“大狗(BigDogs)”有着更为优秀的性能。它在军队里的主要用途是帮助士兵们运送越来越沉重的行囊,让减负后的士兵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战斗中,它也因此被前线的美国大兵亲切地称为“战场出租车”。

当前,随着区块链、量子计算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成熟和渗透,已经形成了一种以硬件为表现形式的新产业形态——新硬件。这里说的新硬件,不是主板、显示器、键盘这些计算机硬件,而是指一切物理上存在的,在过去的生产和生活中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造事物。如果说乔布斯在2007年展示的iPad和iPhone还是人们可以理解的事物,那么今天的多轴无人飞行器、无人驾驶汽车、3D打印机、可穿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