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不吼做妈妈(日本著名教育专家育儿经典著作,大量实例,洞悉育儿痛点,剖析妈妈焦虑易怒原因,引导真正实现正面管教。)(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5 22:15:18

点击下载

作者:山崎房一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不急不吼做妈妈(日本著名教育专家育儿经典著作,大量实例,洞悉育儿痛点,剖析妈妈焦虑易怒原因,引导真正实现正面管教。)

不急不吼做妈妈(日本著名教育专家育儿经典著作,大量实例,洞悉育儿痛点,剖析妈妈焦虑易怒原因,引导真正实现正面管教。)试读:

序 言

岩本叶菜子是两个孩子的妈妈。

为了成为一名温柔的妈妈,岩本一直在参加“妈妈讲座”。即便如此,她偶尔还是会忍不住急躁发火。一天晚上,她问了两个儿子几个自己比较在意的问题。

 “妈妈生气发火时,你们的心情会怎么样?”

正在读小学二年级的大儿子小孝回答说:“本来挺放松的心嗖地一下抽紧了……心中原本阳光灿烂,就在妈妈发火的一瞬间,阳光消失了,只剩下黑漆漆的一片……”

然后读托儿所大班的二儿子小保回答说:“心里慌慌的,咯噔一下,会哭,想要妈妈抱抱我!”

 “那如果妈妈每天总是生气发火呢?”“那我们会生病哦!”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她又问:“那如果妈妈向你们道歉,你们的心情又会变得怎么样呢?”

大儿子说:“妈妈看起来很伤心,所以我会觉得她好可怜。”

二儿子说:“我会笑啊,然后亲妈妈一下,笑了就好了呀。”

两个人很友好地给出了答案。

 

现在,小孝和小保的眼睛都炯炯有神。无论多忙,只要一开始和孩子们说话,岩本就会优先考虑小孝和小保的心情,把家务撂在一边,温柔地注视他们稚嫩的双眼,一边用类似“是吗?真了不起!”“这样啊?”的话语随声附和,一边专心致志地听他们说话。

她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用“妈妈很忙,快点儿说”来催促他们,也不会用诸如“你是不是想说……”来抢先说出他们的要求。

他们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时,爸爸妈妈总会帮助自己,总会支持自己。有了这样的信念,两个孩子就能用自己的双脚安心地走好自己的路了。

就算妈妈不催,小孝也会自己完成作业,做好第二天上学的准备。他的考试成绩也基本维持在九十五分以上,还很喜欢踢足球。他已经变得非常自信,相信自己无所不能了。“现在的小孝不再是以前那个害怕妈妈、视妈妈脸色行事的被动男孩,而是一个能自主学习的孩子了,所以我很放心。”“没想到那么辛苦、那么令人讨厌的育儿苦差事也能变得如此开心!现在的小孝和小保都变得非常可爱。”岩本叶菜子笑眯眯地对我说道。

她的一句“抚养孩子变得很开心”让我再次信心倍增,深信自己开设“妈妈讲座”的做法无比正确。

凭我多年来的教育经验,一旦妈妈能从育儿中感受到快乐,那么这位妈妈培养出来的孩子定能很快脱颖而出,这真是不可思议。

我相信本书一定能让各位读者体会到育儿的乐趣。山崎房一第一章放弃喋喋不休,孩子就会改变1“你能行!”的暗示激发孩子潜能“You can do it(你能行)!”

过去,我曾在电影里见过这样一幕场景。虽然我已经记不起电影的片名,但那一幕却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里,至今历历在目。身后的饿狼渐渐逼近,如果不跨越那道深谷,年幼的妹妹就会被饿狼吞噬。于是,影片的主人公对着年幼的妹妹大声呼喊:“跨过深谷,到哥哥这边来!”

深不见底的山谷,影片的主人公早已一跃而过,然而,此时的妹妹却被恐惧包围,留在深谷那头一个劲儿地放声大哭:“我好怕啊,哥哥!”

哥哥挥起双手噙泪喊道:“你能行的!快,跳过来,一定行的!”

哥哥的鼓励给了妹妹莫大的勇气,于是她匆忙拉起裙子,鼓足勇气,然后纵身一跃。妹妹幼小的身躯在空中跳跃,转瞬间,一双小手已经拽住了哥哥前胸的衣服。最终,妹妹成功克服了之前难以想象的巨大困难,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很显然,赋予她这种勇气的正是“You can do it”这句鼓励的话。

其实,我想在本书中表达的主题,也就是本书的精髓都凝聚在主人公的这句话中。因为教育的本质在于不断地告诉孩子“You can do it”,换言之就是百分之百地给予孩子肯定。妈妈的一句话

有个妈妈跑来找我,向我吐了一肚子苦水,说她对教育自己的儿子失去了自信。她的儿子无精打采,每天只会无所事事地看电视。

有时她会提醒儿子“你该去学习了”,可儿子却搬出一套让人捉摸不透的理论,强词夺理地说:“就是因为你要我学习,所以我才不学的。”如果再强迫他学习,他就会胡闹起来,让人束手无策。“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这位妈妈无力地摇着头,一副精疲力竭的样子,但她嘴里依然喋喋不休。“你是个白痴吗?居然考出这样的成绩。”“你是个差生。哎,妈妈我真为你感到羞耻。”

她一直对着自己的儿子反复叫喊着“你不行(You can’t do it)”。

这位妈妈一点儿也没有意识到,让她儿子变得无精打采、情绪不稳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她否定儿子的那些言行。身后恶狼迫近,她却还在说些“你是跨不过那道深谷的”之类的打击人的话,任谁都会失去“跨越深谷”的勇气。正如前文中提到的那个妹妹,如果她没有听到鼓励获得自信,很大可能会被饿狼吞噬或者跌入深谷的吧。

然而,我们也不能一味责怪这位妈妈。她之所以说话不留情面,本意也是为了让儿子振作起来。她原本希望儿子听了这些话后能奋起直追,开始拼命学习。无奈事与愿违,这一期待完全落空。她的责备不仅没有对儿子起到任何积极的作用,反而让他彻底消沉。

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令他彻底失去学习动力的心理机制吧!

人是通过学习行为吸收新知识,慢慢长大成人的。

人向新的行动发起挑战的动力是什么呢?

直接说出结论吧——就是为了快乐。

小宝宝扶着墙蹒跚学步时,爸爸妈妈会鼓掌以示喜悦。小宝宝不再扶墙,开始朝着妈妈的方向迈开步子时,妈妈已经沉醉在喜悦之中。妈妈会一把抱起走了两三步后一屁股坐倒在地的小宝宝,贴着他的小脸蛋,百分之百地肯定孩子说“你好厉害哦”。

感受到妈妈喜悦的小宝宝会觉得非常满足。由此,小宝宝的心中多了一份安心和勇气。所以这个小宝宝一定能够学会走路。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那个例子。

她的儿子说“就是因为你要我学习,所以我才不学的”。这种不合逻辑的说法其实是他的一种反抗。

他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反抗心理,就是因为妈妈的言行既让他失去了对妈妈的信任感,又让他丧失了安心感。有时妈妈尖锐指出问题的方法未必就不得要领,但却引起了他的强烈反感,将他逼到惶惶不安之中。

人一旦焦虑不安就无法专心致志。焦虑不安的表现是一种身处此地感到危险时所发出的求救信号(SOS),在这种情况下,人根本做不到专心致志。他那令人费解的“就是因为你要我学习,所以我才不学的”,对他而言,这句话基本上是合乎逻辑的。

妈妈的斥责迫使他产生了巨大的焦虑和不安。原本应是非常愉快的学习行为,因为妈妈的一句话而变得痛苦不堪。所以他才会对那个让他焦虑不安、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妈妈顶嘴说“所以我才不学的”。“妈妈讲座”体验报告▷停止喋喋不休,就能做个合格的妈妈

[后悔喋喋不休给儿子造成的压力]

尽管学校的老师信誓旦旦地打包票说,利孝(当时十二岁)的成绩一定可以考上自己心仪的初中,但利孝还是在小升初的考试中败下阵来。一进考场,利孝就觉得脑子嗡嗡作响,紧张得不行,明明不是什么特别难的考试,却几乎一败涂地。

看着垂头丧气、怅然若失的儿子,我变得越来越焦躁不安。和平常一样,唠叨脱口而出:“哎,这下惨啦,亲戚家的孩子一个个都考上了好学校,就你考砸了,妈妈我都不好意思出去见人了呢!”“就因为你总是这么说,所以我的考卷上才会浮现你生气地说着‘不许考不上’时的可怕面孔……”利孝说不下去了,哇哇大哭起来。我第一次意识到害儿子落榜、让他痛苦不堪的根源竟然出在我的好面子上。

山崎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愕然失色的我。“就算读的是第二志愿学校、三流学校又有什么不好呢?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他所读的学校变成一流学校。当他能够成就那所学校的时候,自己就可以成为一流人物。‘包装纸(以学校判断学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现在已是注重内在(学生本人实力)的时代了。”

现在,利孝正在复习,准备参加高考。我也不想再给他任何压力。无论他考入哪所大学,只要是他想去的大学、他考得上的大学,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大学——我从心底里这样想。

[尝试停止喋喋不休]

以前,为了督促小学五年级的洋介学习,每次只要一看到他,我都会唠唠叨叨地问类似“你作业做完了吗?”“汉字听写完成了吗?”的问题。

但是仔细想想,就算洋介在我的喋喋不休下能考九十分,也不过是因为对我的唠叨的恐惧,并非本人的真正实力。所以从长远来看,与其让他考个这样的九十分,还不如我什么也不说,让他凭借自己的实力考个五十分,更有利于他个人的成长。

当我意识到喋喋不休的教育方式很拙劣,还会起到反作用时,我决定不再唠叨。当然,有时“快去学习!不学习怎么行!”之类斥责的话到了嘴边,我也会把它们硬生生地咽下去,忍住不说。

就在这个忍耐的过程中,原本只能考四五十分的洋介成绩慢慢上升到了六七十分。

第二学期期末考的那天早上,我在玄关和洋介握了一次手。“妈妈,今天开始期末考试了。第一门考算术。”“是吗?我家洋介很聪明的,考试一定没问题。不过呢,如果你遇到了不懂或者做不出来的题目也不要担心,随它去好了,千万不要着急。”“嗯,那我走了哦。”

洋介精神饱满地出门了,过了晌午,他又精神饱满地回家了。“妈妈,我回来了!”“你回来啦。”“妈妈,这次算术我大概能考一百分。早上妈妈不是跟我说‘就算不懂,不会做也没关系’的吗?“我一看试卷,发现①和④不会做就没管它们,先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然后再慢慢地把①和④看了一遍,结果就做出来了!”“是吗,真厉害呀!”

三天后,洋介就拿着写有一百分的卷子回家来了。不知道自己的优点

我在自己主办的阳光学院,给新生们安排了一场极为简单的考试。其中有一道题是“请你写出自己的优点”。结果,孩子们都抱着头苦恼不已。有些孩子最终什么也没写,一边挠着头,一边将那张小卷子悄悄地放在我的桌子上后就想回座位。“等一下。”

我叫住那些学生,“优点栏你还什么也没填呢。”“嗯……”

他们一个个不知所措,扭捏着身子这样回答道:“我没有优点。”“一个人怎么可能没有优点呢?你不是在缺点栏里写了很多自己的缺点吗?”“嗯,那是因为……我考试成绩差、做事磨蹭、头脑迟钝……”“为什么?”“因为妈妈经常这么说我。”

不少妈妈习惯于尖锐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她们把孩子的弱点一个接一个地揪出来,摆在眼前痛斥谴责,所以孩子们才会对自己的缺点了如指掌。然而,这些孩子却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从妈妈那里听到什么表扬。

说到这里,请大家回想一下我在文章开头所说的那句“You can do it”。

如果一个人总被别人说“你是不行的”“你全身上下一无是处”,那么不要说是一个孩子,就算是大人也会丧失做事的动力。要知道,人如果总是遭到别人的挖苦和贬低,真的有可能做出坏事的。一个总是被骂成“蠢货”的人,很容易变成一个愚蠢的懒人。

自豪、自信等积极因素会促使人有气魄、有能力去“好好学习”“不半途而废”“遵守约定”,这是有着丰富人生阅历的成年人都明白的道理。

如果一个总被骂作“蠢货”的孩子能成长为一名优秀人才,那才真叫奇迹呢!

孩子是根据妈妈的评价来认识自己的。即便是成年人也不得不依赖第三方对自己做出评价,更何况是孩子。如果妈妈总是说孩子是蠢货,那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个蠢货无疑。

如果妈妈经常对孩子说“你是个积极的孩子”,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充满自信,他会想:是吗?原来我是个积极的孩子啊,那我以后更要铆足干劲了;而如果妈妈老是对孩子说“你这个孩子真没干劲”,那么这个孩子就会非常沮丧地认为“我是个毫无干劲的人”。

孩子不知道自己的优点,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妈妈没有对他说过诸如“你是个有出息的孩子”之类的表扬。如果从自己最爱的妈妈口中听到的都是“你太磨蹭了”“你是个懒人”“你是个窝囊废”之类的话,慢慢地,这个孩子便会丧失自信。

被迫在幼小的肩膀上担负“缺点”重压的孩子,做事往往没有自信,总是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他们无法做到真正的安心,总是想着防范别人。因为他们总是担心别人会来揭自己的短,会来斥责自己。妈妈的言语铸就孩子的好坏

学生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对上课内容感兴趣、能静下心来集中注意力学习的学生。另一类是关注老师而非上课内容的学生。

前者心无旁骛,总能处于专心致志的状态。所以老师说的话能源源不断地进入他的大脑。

而后者的心始终紧绷着,二十四小时处于警戒状态,非常紧张。因为比起上课内容他更在乎老师的存在。于是他精疲力竭,变得讨厌上自己听不懂的课,最终对学习本身丧失兴趣。但是如果有人不断对他做出评价说“你能行的”,那他就同时获得了安心感和自信,不仅能无所畏惧地鼓起勇气奋勇向前,还能专心致志地做任何事。

在孩子这张白纸上写些什么,取决于爸爸妈妈的裁夺。

在日本,孩子出生后,有些爸爸妈妈就会把给孩子取好的名字写在白纸上,比如“太郎”,然后自豪地将其贴在墙上仔细端详,这就是所谓的“父母心”。天下没有一个父母会在这张纸上写下类似“拖拉鬼”“懒人”这样的词汇。然而,当自己的孩子就在跟前时,却有不少父母会毫不在乎地说出这些字眼。

妈妈是给孩子的天资定格的人。其实幼儿在妈妈告诉他“你是个男孩子”之前,并未意识到自己是个男孩,直到妈妈告诉他“你是个男孩子”时,他才会意识到原来自己是个男孩子。

可以说,孩子最初的好坏都是由妈妈的一张嘴铸就的,因为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来源于妈妈口中说出来的话语。

让我们试着用另一种眼光来审视这个被妈妈说得一文不值、安静不下来的孩子吧。

换做是我,我会这样说:“这个孩子是个行动家,他有着旺盛的好奇心,自由奔放,是个非常快乐的孩子。而且我还惊讶地发现他感觉灵敏,一定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孩子。”

站在一旁听到这番话的孩子一定会张大鼻孔,挺起胸膛,满怀希望地傲视四周吧。

我们必须承认为刚出生的孩子取名、斟酌名字笔画、祝福孩子的心境,与谩骂、打击孩子的行为是截然相反的。可是,采取后者的妈妈却大有人在。“妈妈讲座”体验报告▷诗歌

让我做我自己,可好?

很爱很爱你,我的妈妈

好想拜托你,我的妈妈

请你理解理解我的心情吧

当你看到我时

别再唠唠叨叨

 

从早到晚我都紧绷着一根弦

时时刻刻留意着妈妈的心情

我真的好累好累

 

如果我变成妈妈唠叨的那样

我就不再是我自己

只会变成无线操纵的木偶

任由喋喋不休的剪刀裁剪

我被捆绑了手脚

甚至无法张嘴

成了一只既老实又听话的螃蟹

我不要成为那样的螃蟹

 

嘿,妈妈

让我做我自己不是挺好

 

我成不了妈妈所要求的样子

我把自己的所思所想

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可好

我把我想做的事情

实实在在地做出来可好

至于它是好是坏

即便没有妈妈的唠叨

老天也会让我知道

 

妈妈,请允许我

做我自己可好

我哪里也去不了

如果你再不许我做我自己

我便会发狂发躁

 

我的妈妈有一颗宽大的心

我的妈妈有一颗温柔的心

请你听听我的心声

请许我做我自己可好赋予自信,自我成长

孩子如果无法从妈妈的言语中感受到爱,精神就会被恐怖和绝望摧毁。

孩子一旦被斥责被挖苦,就会怀疑爱的存在,心生恐惧。所以,那样是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的。但是孩子一旦被表扬,眼中就会熠熠放光大步前进。因为他们从妈妈的言语中感受到了爱。

教育完全不需要威胁和恐吓。如果我们面对的是老成世故的大人,严厉的责骂或许会是一剂良药。但是,对于还在读小学、初中的孩子,谩骂只会起到破坏作用。“你讨厌学习,是个差生。”妈妈的嘴巴中说过一次这样的话,就是不合格的妈妈。因为从妈妈口中说出的评价最终会被孩子接受,并导致他们成为那样的人。

孩子是一点点慢慢变强的,而且他会寻求妈妈的帮助。说得再具体些,孩子就是从妈妈的言语中获得自信,慢慢成长起来的。我可以毫不犹豫地断言,妈妈的作用就在于赋予孩子自信。

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拥有自信呢?让我们切换到这个话题上来吧。

请你始终铭记,父母的职责是在孩子取得小小成功时给予表扬。

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必须让孩子安心,这点早在前文中就有提及。下一步就是让孩子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读小学一年级的太郎算术考了二十分。

老师在教室里把考卷发还给太郎时,小声嘀咕了一句:“好像一点儿都没搞懂呢!”

太郎一回到家,看到卷子的妈妈就指着太郎不会做的打叉部分狠狠地数落起来:“哎呀,怎么回事,蠢货,连这种题都不会做?都是因为你太笨了!”妈妈的斥责,使太郎把目光完全盯在了自己不会做的百分之八十的错题上。

太郎垂下头,认定自己不擅长算术。他不仅没有了把错题重做一遍的心情,更是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绝对不会再把试卷给妈妈看。

就这样,太郎讨厌上算术课了。图1 太郎的算术卷子图2 和雄的算术卷子

他明知不学习会使自己焦虑不安,但潜意识却一直悄悄地告诉他,自己不擅长算术。

因为他的自主意识和潜意识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所以即便他现在读初中了,算术成绩也是最差的。

他总是会把算术卷子揉成皱巴巴的一团,塞进书桌的最深处,到了最后妈妈也只能就此作罢。

同样地,读小学一年级的和雄算术也考了二十分。

老师一边把考卷发还给和雄,一边小声嘀咕道:“好像一点儿都没搞懂呢!”和雄听老师这么说心里很不安,他一路抱着自己算术是否不行的怀疑回到了家。

一直有在上“妈妈讲座”的妈妈,看了考卷后并没有表露出惊讶的神情,她这样说道:“和雄,因为你不懂算术才需要去学校。不会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用担心……3+3=6这道题你不是做对了吗?“在整张试卷中,3+3=6是最重要的一道题。只要你做对了这道题,妈妈就给和雄打一百分。因为你做对了最重要的一道题啊。剩下的题目你也不用担心,你慢慢都能做对的。”

妈妈用红色的记号笔写了一个大大的一百分。和雄的脸色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妈妈,这个应该怎么做呢?”

和雄让妈妈教他算术,还把做错的题目全部重做了一遍。“妈妈以前也很喜欢算术,所以和雄也应该会喜欢的。瞧,重做一遍后是不是所有的题目都变简单了呢?”

就这样,和雄对算术又有了自信。同样是考二十分,妈妈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孩子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影响。两者的不同在于第一位妈妈关注的是孩子做错的地方,而第二位妈妈注重的是孩子做对的地方。第二位妈妈的做法消除了孩子对不会做这件事的不安,让孩子切实巩固了自己会做的地方,并把会做的范围进行了扩大。所以今后和雄的算术成绩会变好也在情理之中。同样是考二十分,用让孩子充满胜利喜悦感的评价方式,和用惨遭失败的挫败感打压孩子的做法有着天壤之别。孩子失败时,依然能让孩子感受到胜利喜悦的人是妈妈。

即便是一流作家的文稿也少不了红笔修改,只有深知“修改重要性”的作家才能跻身一流作家的行列。可以说世界上的大部分工作,都是需要反复改进才能最终完成的。不断修正改进的育儿过程,就是教育。发明大王爱迪生

应该说,在孩子教育方面,很多人的基本理念都是有问题的。“孩子上了幼儿园,读了小学,就必须百分之百地掌握幼儿园和小学里学到的所有东西,教过的东西必须都会”,如果老师和家长抱持这样一种理念来对待孩子,那么,那些教过还不懂或者还做不出来的孩子就会被当作犯人一样对待。

就算有时孩子不会做是由于老师不够耐心或说明不到位造成的,一些家长也只会责怪孩子。

发明大王爱迪生几乎没上过学,但他为什么能够创造出包括电灯在内的这么多了不起的发明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的内心是平静的,就算遇到自己不会或者不懂的地方也认为是正常的。只有在自己不懂或不会的问题上保持平静,才能一次又一次地奋起挑战,最终克服自己的不会或不懂。爱迪生用他数千次的尝试才发明出碳丝电灯的不懈精神告诉我们,要对不会和不懂怀有一颗平静的心。

如果爱迪生在他的不懂和不会面前感到了不安,变得胆小怯懦……而且,如果他的妈妈一直用“你为什么不会”“你为什么不懂”这样的话责备他,那么结果又会怎样?他那些了不起的发明或许就不会诞生了吧。缺点并非不好

人有所长亦有所短。所谓人类个性,也许就是保持优点和缺点之间的相互平衡吧。

相信所有人都曾有过改正缺点和改变性格的想法吧。可是无论怎么努力,大部分人还是无法克服自己的缺点。所以类似“性格改造失败”“自己很没用”的烦恼随之而来。

人为什么很难改掉自己的缺点呢?缺点本身有时并无过错,而且,很多时候缺点还与优点和谐共存,成了人格的一部分。

说起来,对于优缺点的判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绝对。缺点不过是在集体生活或社会生活中被视为麻烦或困扰的部分。而且,人往往看不见自己的缺点,但借助别人的眼睛却能把自身的缺点看得一清二楚。有的孩子频繁地被妈妈指出缺点,还遭到了一波又一波的严厉斥责。

刚才我已经跟大家说过,缺点并非从外部侵入体内的病菌,而是构成人格的重要因素,而且判断好坏的标准有时非常模糊。所以对于孩子而言,妈妈的斥责映射出的是掌控人对被掌控人实施的猛烈的人格“攻击”。让一个孩子在高压下去克服连成人都无法改掉的缺点,这对他而言是极其痛苦的。这会让他感觉自己的人格被全盘否定,痛苦不堪,最终会丧失自己的性格,即整个人的稳定根基。

我说会失掉自己的稳定根基是有道理的。如果孩子在初中或高中时,一直处于自我否定的状态,妈妈那些否定孩子的喋喋不休就会深深印刻在孩子的潜意识中。所以,就算以后孩子离开妈妈生活,潜意识中仍会牢记妈妈的喋喋不休,会用妈妈的眼光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地监视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责备自己。那是非常痛苦的,简直就像在地狱一般,而且这种痛苦让人无处可逃。

在参加“妈妈讲座”的学生中,有一个从来没有被妈妈夸过一次好孩子、一直在妈妈喋喋不休的斥责中长大的女孩。当她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后,对我说了下面一番话:“结婚前我曾下过决心,绝不让自己走妈妈的老路。可我生下孩子后却发现自己和自己讨厌的那个妈妈一模一样。我不禁毛骨悚然。情绪不稳定的妈妈养育了情绪不稳定的孩子,而情绪不稳定的孩子最终又成了妈妈。我真想割断这种恶性循环。”克服缺点的关键

有的问题,虽说是缺点,却不必去肃清它。人若是不把缺点当作缺点来接纳,就会对人格造成否定。

人格遭到否定的孩子很有可能会直接否定自我,这样不仅会使孩子难能可贵的优秀素质得不到发展,还会让孩子失去自信,自主地停止生命的跃动。接纳缺点是自己的一部分后再去改正也为时不晚。

缺点和优点就好像一副跷跷板。为了克服缺点就得让对面的优点壮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撒谎和诚实是两个极端。指责撒谎者对于让他改掉撒谎的毛病毫无帮助。改掉撒谎毛病的唯一办法就是让撒谎者领悟诚实的真谛,切身感受到诚实带来的快乐。

要壮大优点,首先必须发现优点,然后还要把优点通过言语告诉本人。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语言讲述给孩子听,将会给孩子带去多大的勇气啊。我想这个道理已经无须我再做赘述了。

或许有人会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妈妈喋喋不休的初衷是希望孩子变好,是出于善意。但事实证明,喋喋不休的斥责只会让孩子变得更糟。而且,既然喋喋不休的结果是导致妈妈与孩子对立,那就不能用“善意”两个字草草了事了。

指出孩子缺点时要格外小心,而赞扬孩子优点时,请放心大胆地去做。

不要做出“非得肃清缺点”的威胁架势,只需思考如何让优点更壮大,那么缺点就会自己灰溜溜地消失。但是,如果你攻击缺点,缺点便会武装起来,转而进行强烈反击。

健太每周六下午都会花上两个小时的时间,从日比谷站乘坐地铁和东横线铁路去阳光学院学习,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

我对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印象深刻。记得健太还在读小学三年级第三学期(编者注:日本的小学一般分为三个学期。4月—7月为第一学期,9月—12月为第二学期,1月—3月为第三学期。地区不同,时间也会有所差异)时,他的班主任曾语气粗暴地对他妈妈说:“你的孩子根本不能专心学习,教他什么都进不了脑子。”他妈妈听后大受打击,于是就参加了“妈妈讲座”。这个妈妈非常努力地把在“妈妈讲座”中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健太读五年级第一学期时,曾拿着十五张汉字小测验试卷来给我看。其中十四张都是一百分,只有一张是八十分。

而且他在五年级第一学期拿到的成绩通知单上都写着“有进步”。现在他已是一名都立高中的二年级学生了。我收到过他妈妈的来信,信上说:健太学习非常努力,成绩一直保持在全班前五名。教育孩子的关键①如何培养孩子的上进心?

抛开做不好的事,从做得到的事情说起,然后拼命扩大做得到的事情的范围。批评是没有用的。另外,要相信孩子的成长能力,切勿着急。发现孩子的成长梯度,表明自己对此的满意程度。2“妈妈支持你”的理念让孩子变强大对妈妈的不信任感

做妈妈的永远都相信自己是爱孩子的,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孩子好,她们从未对此有过怀疑。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孩子未必这么想。就像被视为正义化身的法官、警察未必会站在个人这边一样,妈妈也会因为时间和情况的不同与孩子产生矛盾,这点孩子们非常清楚。

当孩子的算术只考了三十分时,妈妈就会突然变成警察,开始讯问。然后像在审讯室里审嫌疑犯一样,时而高声呵斥,时而敲得桌子咚咚作响,一步步地将嫌疑犯逼入绝境。就像嫌疑犯不会相信警察会站在自己这边一样,对于被死揪住三十分试卷不放的孩子而言,妈妈似乎成了自己的宿敌。

孩子为了保护自己,有时还会奋起反抗,和妈妈开战。他会像哀叹孤独、痛苦和不幸并被人生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一样难受。

这种时候,我们无法说妈妈是站在孩子这边的。不管妈妈叱责孩子时的那份心情是否是爱的名义下自然情感的流露,但就客观事实而言,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妈妈绝不能算是孩子的朋友。

对妈妈的不信任会严重损害孩子精神上的安定感。

本来孩子一直在妈妈这座难以撼动的大山的庇护下,过着安心的生活。孩子对妈妈感到安心是一种极其正常的状态,这种安心感就像岿然不动的大地,与孩子在妈妈肚子里完全处于被保护的状态相同。

大地发生地震时,地面摇晃起来,人会变得战栗不安,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精神状态。而视妈妈为敌,就等于把自己置身于剧烈摇晃的大地震中。孩子会丧失心中的平静,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还会神经过敏。因为此时的孩子,就像站在剧烈摇晃的地面上一样,产生情绪上的混乱也在情理之中。

这里还有一些妈妈成为孩子敌人的其他例子。“我家的孩子,总是热衷于看电视,玩游戏,一点儿也不喜欢学习。老师,麻烦你偶尔也帮我吼吼他。”有些妈妈会主动把孩子不好的一面透露给原先并不知情的老师。更有甚者,还有妈妈会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这样交谈。这样做,对孩子而言都是无法容忍的“背叛”。

孩子一直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美好的一面,每个孩子都拼命地希望得到老师对自己的正面评价。可是,妈妈的这一句话却让孩子跌入了失意的深渊。它不仅会让孩子之前的努力化为泡影,而且从第二天开始,看老师一眼都会变得非常痛苦。这无疑让孩子丢了面子,还可能会让老师萌生这样的想法:哦,原来他是这么一个孩子啊!那就不必特别关注了。

可能是我多嘴了,但我觉得,妈妈真不应该把老师本不知道的孩子的缺点告诉老师。老师也是平常人。毋庸置疑,有的老师会超乎寻常地介意自己学生的缺点,然后小看那个孩子,而且老师对于自己小看的孩子也不会给予过多的关心。

有时,也会存在相反的情况。在阳光学院里,曾有一个上课稍不留神就喜欢捉弄人、干扰别人安静学习的孩子。有一回,那个孩子连着两天都没来上课。我觉得纳闷,便向住在他家附近的学生打听,他的朋友告诉我他妈妈生病了。虽然他不喜欢学习,却很聪明,并不是那种会无缘无故随便旷课的孩子。后来我想起他是单亲家庭,便萌生了第二天去他家看看的念头。

之后,我从他妈妈的嘴里听到了这么一段话。“老师,这个孩子现在读书很努力,将来一定可以考入名牌大学。大家都以为他个性粗暴,其实他对人很好的。今天早上,他还为我做了煎鸡蛋和稀饭呢。老师,他真的是个非常好的孩子。”

自从听到那番话后,我就改变了对他的态度。“原来如此,原来他是一个这么好的孩子啊。我过去只看到了他的一个方面。他要考上名牌大学可能会很难,好吧,我要尽力帮他实现他的目标。”我这样想道。我马上开始重视他,并给予了他超乎寻常的关注。

结果,他的成绩直线上升,这也是可想而知的。“妈妈讲座”体验报告▷若爱得到确认,孩子就能重新振作【躺成川字形】

为了让做哥哥的小茂(小学五年级)尽早独立,从小什么事我都要求他自己动手。没想到这样的教育方式并没有使小茂早早独立,反倒是我经常帮忙扣衣服纽扣的妹妹雅子(读幼儿园大班)独立得更快。

我记得有一段时间,妹妹雅子非常活泼,而哥哥小茂却总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正当我迷惑不解时,我在朋友介绍的“妈妈讲座”中听到了这么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三岁的小男孩,这个孩子只要一看到附近的小孩就会马上走过去又打又抓。但是这种欺负人的粗暴行为,在妈妈像抱起一岁半的妹妹那样抱起他并温柔地对待他时突然停止了。他的妈妈红着眼睛这样说道:“他总是黏着我,所以我常会呵斥他说‘你是做哥哥的,要懂事,到一边去,别烦我!’还狠心地把他推开。所以他才会把他的这种不满发泄到附近的小朋友身上。其实他只是想让我像对待妹妹一样对待他而已。现在他会帮我叠妹妹的尿布。兄弟姐妹不宜纵向看,而应该横向看呢。”

她的话让我若有所思。小茂会不会是以为我被雅子抢走了,所以才一直感觉孤单呢……我这样想着。

于是,趁着他爸爸去大阪出差的机会,我做了一个决定,就是晚上让小茂、雅子和我一起并排睡觉。那个晚上我悄悄地搂紧小茂轻声对他说“妈妈非常喜欢小茂,因为小茂是妈妈的心肝宝贝。不管小茂遇到什么事,妈妈都会站在小茂这边”,结果小茂搂着我的脖子哭了起来。

第二天早上,小茂脸上的阴霾一扫而光了。不认同孩子的个性

以前的妈妈和现在的妈妈有什么不同呢?我觉得有必要就此陈述一下我的个人观点。

首先,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的妈妈只生养一两个孩子,而过去的妈妈生养很多孩子,多则五到八个,而且都是一块儿养大的。

当孩子很多时,妈妈自然只能认同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诸如大儿子慢性子,二儿子性子急还是个淘气包,三儿子才华横溢,大女儿端庄贤淑,二女儿十足一个野丫头。

个性得到妈妈认同的孩子会很轻松,因为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节奏生活。而另一方面,父母也会这样为他们筹划未来:“大儿子可以当公务员,让二儿子学个一技之长不失为明智之举,三儿子应该让他上大学,大女儿可以找个适当人家相亲早早出嫁,二女儿要让她再学习学习。”当然,一切未必会像父母思量的那样发展,但至少以前的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会过于集中,所以很少会出现对孩子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

自己的个性和个人风格能够得到父母的认同,对于孩子而言是件非常愉快的事。因为那是自己被充分认可的证据所在。

所以,就算父母喋喋不休地责备孩子也一点不用担心。因为至少以前的孩子是不会被这些喋喋不休彻底打败的。最后的堡垒就是他们明白就算父母唠唠叨叨地说他们,也会认同他们的个性(存在)。

如果孩子认为父母并没有把他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认同,他们肯定不愿意诚恳地向父母道歉。在他们看来,向不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个体来认同的父母道歉,说得夸张点,就相当于放弃了自己作为人的尊严。

孩子既然认为自己是大人,就会有很强的自尊心,十分珍惜作为一个人的骄傲。可以说,孩子对父母的激烈反抗就是一种殊死示威,目的是让父母认同真实的自我。

现在的父母只生一个,或者两到三个孩子。如果所生的两个孩子刚好是一男一女,事实上也可以算作独生子女,因为父母寄予男孩和女孩的期望各不相同。这也就意味着,父母对于孩子的关心还是很集中的。

过去的父母生很多孩子,所以他们不得不承认孩子的特质和个性。但现在的父母生养的子女很少,他们自然会把自己的期望全部寄托在某一个或者两个孩子身上。

父母既希望他们的孩子体力充沛堪当运动健将,又希望他心灵手巧充满艺术气息,还希望他师出名校、进一流企业、做一流人才,而且还必须温柔体贴、责任心强,是个具有高尚人格的优秀人物。

这样多的欲望该怎么实现?

如果一个家庭有五个孩子,那么在进展顺利的情况下,或许有可能实现体育健将、手工艺人、艺术家、职场精英和优秀人物的愿望。但是,如果要求一个人同时具备五个人的才智,这实在是个很过分的要求。

其实妈妈们也知道这个欲望过于庞大,根本不切实际。可是就算她们明知不可能,这一巨大的梦想还是无比清晰地存在于她们的潜意识中。

一些妈妈不知不觉抱有的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而这也正是让妈妈们焦躁不安的原因所在。

可以说,妈妈们喋喋不休的根源,来自她们的欲望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所以妈妈会为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失望发火,唉声叹气,毫不客气地对着孩子迎头痛击,而丝毫没有受到良心上的谴责。

叱责了孩子之后,有的妈妈还会感叹一句“真是没有办法啊”。妈妈们说的这种“没有办法”到底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呢?其实正是她们自己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束手无策。

而这一切对于孩子来说则是无比沉重的负担。孩子既有缺点也有优点,有些孩子很会读书却不擅长运动,有些孩子的长处是力气大、身体好。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其优秀的地方。

然而,有的妈妈却丝毫没有发现孩子优秀的地方,因为她们总是拿理想中的完美人物和现实中的自家孩子做比较。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有的妈妈只拿孩子的缺点和短处当问题了吧。因为这些妈妈面对孩子时扮演的是一个打着强烈批判精神幌子、心态不正的批评家,而不是一个胸襟宽广的欣赏家。

孩子们的“真实自我”遭到妈妈否定的结果,就是把孩子逼到了人格得不到认同的不幸境地。

妈妈喋喋不休病的根源就在于现实和理想间的巨大鸿沟,这点无须多加说明。一些妈妈过于好高骛远,母子关系趋于畸形,我们有必要探寻其中的缘由。

这些妈妈为什么舍得对自己的孩子如此残忍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不搞清这个问题,就无法揭开喋喋不休慢性病的真正面纱。所谓真正的母性

谁都知道母性,“母性本能”这个词给人以愉悦感,让人联想到妈妈温暖的怀抱。绝大多数女性一旦生育了孩子,母性本能往往会大爆发,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育儿中去。可是,这种母性究竟是什么呢?

生下孩子进入哺乳期的女性会丢开“女性”的身份,裹上“母性”的外衣。也就是说,对于女性而言,母性是用来养育孩子的第二天性。

处于这个时期的女性在分泌乳汁的同时,一方面受精能力大为下降,另一方面雌激素的分泌也与非哺乳期女性大不相同。除了育儿之外,她们往往不再对其他事情感兴趣,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婴儿身上,一心一意地哺育孩子。

也就是说,上天把育儿本能的母性赋予了女性。如果没有这种本能,妈妈们就无法从育儿中感受到快乐,因为育儿过程中需要的舍身忘我和自我牺牲,非笔墨所能形容。

但是,这种母性会随着孩子的长大成人而消失。女性会再次从“母性”回归到“女性”,而雌激素的分泌也会从哺乳型转变成恋爱型。

过去的女性生孩子比较多,所以这种从哺乳期到恋爱期的切换平稳顺畅,女性处于母性期的时间也会相对缩短。

在这里,我为大家列出母性的三大特征:① 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把孩子完全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下。② 仅依据情绪来对待孩子,不让“尊重人格”的理性部分发挥作用。③ 客观看待孩子的社会性视角严重倒退。

的确,处于母性期这一特殊时期时,母性本能的存在不无裨益。没有了这一本能,或许婴儿就会被腻烦了育儿的妈妈嫌弃或者疏远。但是,如果妈妈进入了女性期仍然无法割舍母性又会怎么样呢?那对于妈妈和孩子,甚至对于丈夫而言都是极为麻烦的。

它会促使女性不仅变成一个把孩子当成自己所有物来支配的、不承认孩子人格的、无法与孩子结成一对一社会关系的愚蠢妈妈,还与丈夫之间形成一种无法像正常女性般行动的畸形关系。

为此,无视孩子的人格,毫不客气地喋喋不休;每当孩子依照自己的意志采取某种行动时便会显得焦躁不安、神经兮兮;无法用一种自然清新的心态理解和对待身为男性的丈夫等一系列症状就会出现,按照我的说法,就是彻彻底底的“不良母性后遗症”。

那么,这里就会产生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般来说,女性在一生中只会经历为数不多的几次分娩,所以女性期和母性期的切换很难顺利进行。加之孩子的成长速度相对缓慢,就算过个十多年也无法自立谋生。

虽然母性爆发、喂奶、在怀中抚育孩子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但一些妈妈却一直保留着本该消亡的母性本能,且未意识到它的严重性,所以她们总是会对着孩子挥舞其早就不被需要的“母性”。孩子是尚未发育完全的大人

母性是一种养育婴儿的本能。婴儿依靠妈妈维系生命,对婴儿无条件付出的育儿本能便是母性。也就是说,母性是把婴儿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而非独立的人来对待的一种本能。

如果承认了婴儿的人格或者个性,妈妈就无法养育孩子。妈妈以无可动摇的自信和爱将孩子当作自己的所有物、自己的分身紧紧地抱在怀里。所以婴儿才能感受到妈妈无条件的爱,才能慢慢地充实、丰盈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人类的爱、信任和善意都是从这个时期开始萌芽的。

孩子尚在襁褓时,神圣的母性能发挥其堪称“上帝之手”的积极作用,但是一旦到了孩子慢慢懂事渴望自立的时候,过度的母性就可能会让孩子感到厌烦。

现在,我们发现了另一个导致妈妈喋喋不休的根源。那就是,现实明明要求母性功成身退,要求妈妈们用更为人性化、平等的方式对待孩子,而一些妈妈却依旧如故,继续在用母性本能的方式看待孩子。

母性虽然能让妈妈非常直观地洞悉婴儿的欲求和冲动,却对婴儿的精神世界不大关心。它有否定孩子人格的趋向,让妈妈喋喋不休地严厉叱责,并在孩子熟睡后发出“自己为什么不能对孩子温柔一点”的感叹。这种妈妈对待孩子的基本行为模式就是母性还在发挥主要作用的最好证明。

不少妈妈都是通过“母性”来看待孩子的,这导致她们无法客观地掌握孩子的真实情况和人格,而只能为孩子目前的实际情况和不切实际的理想状态之间存在的鸿沟烦恼不已。

这些妈妈最需要的就是割舍母性。

割舍母性的最好办法就是承认孩子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同时思考怎样才能让他自由自在、轻松愉快地成长。为此妈妈必须停止喋喋不休,真正做到把孩子当成一个人来对待,这样孩子才能变得积极主动。这样做之后,妈妈们只需巧妙地牵好孩子身上的缰绳,便能万事大吉了。妈妈应该也可以理解自己过去的做法,无异于对不愿起步的驴子硬拉驴缰绳,徒费口舌而已。

孩子们并不是驴,他们和妈妈一样都是人,只是尚未发育完全而已。教育孩子的关键②什么是提高孩子能力的特效药?

请你睁大眼睛去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把这些优点清清楚楚地告诉孩子,而且绝对不对孩子使用否定性的语言。3表扬提升人格,唠叨泯灭个性“我家的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养出这样的性格!”

一些妈妈常常不自觉地对自家孩子进行人格攻击,可是,她们却几乎对人类性格的构成情况一无所知。

所以,我要在这里对性格和人格做一番思考。因为搞清什么是性格和人格,对于提升孩子的能力和适应力大有裨益。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与妈妈息息相关

在我看来,人格是由四个方面组成的,父性、母性,还有童心,其中童心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两个部分,即自由童心和顺从童心,这样合起来总共四个方面。

女性中不乏具备父性气质之人,这种人或遵守规律或崇尚道德,而男性中也有母性气质很强的温柔人物,四个方面的气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人格。其中既有天真烂漫、温柔可亲之人,也有敦厚老实、恪守道德之人。我认为,无论哪种人,他们的人格都是由这四种气质的组合比例决定的。

除了上述四方面要素之外,还有一个为了适应社会而形成的人格。如果把人格的四个要素比喻成一匹马的四个蹄,那么为了适应社会的人格就相当于这匹马的“马首”,因为这部分人格最具智慧。

接下来,我将列出上述五大人格的外在和内在,即人格中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

[父性气质]

好的一面→能判断善恶

坏的一面→强硬,抱有偏见

[母性气质]

好的一面→充满关爱

坏的一面→过度保护,好管闲事

[自由之心]

好的一面→自由开朗

坏的一面→任性,以自我为中心

[顺从之心]

好的一面→对人信任,顺从老实

坏的一面→牢骚不满,具有反抗性

[社会适应能力]

好的一面→能较为客观地处理事务

坏的一面→计较得失,较为冷淡

可以说,人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五大人格中好的一面,才算拥有了理想的人格。即具备判断善恶的能力、富有爱心、温柔开朗、积极向上、顺从纯朴、对人信任、容人有度,再加上善于处世。

相反地,假设有齐聚了所有坏的一面的人存在,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遭人厌弃的典型,即好强加于人、爱管闲事、任性自私、牢骚满腹、总是反抗、对人冷淡、计较得失。

拥有前一种人格的人,能在别人的支持和信任下过上幸福的人生,而拥有后一种人格的人,则会遭人厌恶,这简直就是天使和魔鬼的分别。

能调动孩子五大人格中好的一面,还是孩子人格中坏的一面,这就要看承担孩子教育责任的妈妈的本事了。我要强调应特别注意妈妈的“责备方式”。

妈妈的喋喋不休往往是负面(否定)的。

因为妈妈喋喋不休时,总是容易用类似“你犯了……错,你是有错的!所以妈妈有充分的理由责备你”的口吻来否定孩子,而不是采用对孩子说“你有哪些哪些优点,所以这样做会更好”的方式。

此外,这五大人格有一个特性,就是当它遭到否定时会朝着坏的方向发展。相反地,当它受到肯定时则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少妈妈没有弄清这点,认为表扬孩子会让孩子得意忘形,只有把孩子管得紧紧的才是严加管教,可实际上这样只会起到反作用。

这五大人格如果得不到肯定,即得不到表扬和温暖的关怀,孩子就无法顺利成长。被告知优点的孩子

也许有人会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光是赞扬夸奖会让孩子变得自以为是。

这种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这五大人格既相互关联又互相制衡。母性气质和父性气质相互威慑,不让对方肆意妄为。而在自由之心和纯朴之心之中牵制均衡原理也同样发挥作用。

首先,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告知本人非常重要。一旦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就能产生连锁反应唤醒其他的优点。

相反地,斥责孩子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很多时候孩子还是不要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为好,因为缺点有一个特性,它会随着优点的增多而消失。

对于孩子而言,妈妈的喋喋不休,很少会有积极的作用,因为大部分斥责都是惩罚性的。总是遭到惩罚的孩子,幸福感会下降。然而,一些妈妈认为这种惩罚是正当教育,所以训斥起来毫不留情。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因为过多的惩罚而陷入烦恼。更不幸的是,这可能会让孩子往五大人格中不好的一面发展。

受尽婆婆欺凌的媳妇可以回娘家,受恶上司折磨的职员可以辞职,可是,被妈妈不断指责的孩子却无处可去。正是因为孩子无处可逃,妈妈的压迫才更让他痛苦。如此一来就更不会有余力去拓宽自己的优点了。

要培养一个好孩子,绝对不能老是责备孩子。“你是一个坚强的孩子。”“你其实是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你是一个性格开朗、朝气蓬勃的孩子。”“你是一个天真纯朴、坦率正直的孩子。”“你应该能在学校里表现得很好。”

无论多小的事,只要你发现了孩子的优点就要用高度评价的语言去夸奖孩子。具备了阳光、水分和养分,就算是小草也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茁壮生长。

不光是孩子,人都必须让自己活得有价值。如果自己值得赞赏、令人满意,就会朝气蓬勃。如果总是被批评,就会无精打采,变得缺乏自信、胆小怯懦、畏缩不前。尊重孩子的想法

损害孩子五大人格发展的因素不只是喋喋不休。有时,妈妈的处理方式不当也会导致必须保持均衡的五大人格严重失衡。

有这么一个例子。一次,当妈妈要外出购买晚餐食材时,正在玩人偶娃娃的小美一边说着“妈妈,等我一下”,一边跟了上来。

妈妈在鱼柜台买鱼时,小美拿过来一盒巧克力对妈妈说:“我想买这个。”一见到这种情形,妈妈立刻拉下脸,夺走了那盒巧克力。“不行哦,这东西我们不买!”“我要买嘛,要买,要买!”小美开始撒起娇来。“真拿你没办法。”妈妈一边嘟囔着,一边拉着哭丧着脸的小美匆匆去了点心柜台。“那就买这个吧!”妈妈把自己觉得适合小美吃的糕点袋塞到了小美的手里。

窥一斑而知全豹,小美自己的决定总是被泼冷水,得不到认同,争辩无效,只能遵从妈妈的意思。

这样的事情反复多次后,小美就会丧失自我思考的能力,变成一个毫无朝气的人。

人类所有的行动都是建立在自我意志的基础上的。没有自我意志的行动与木偶跳舞无异。这非但对本人没有任何意义,还会把人给毁了。

原本应该让孩子依照自己意志做出的选择和决定都让妈妈给代办了。代办行为会严重损害孩子五大人格的平衡。像小美这样缺乏朝气的孩子会逐渐丧失自己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小美的妈妈替小美做了原本应由她自己进行的、必须掌握的社会适应行为。小美的社会适应能力全权委托给了她的妈妈。

这种类型的妈妈很有可能会一直控制女儿的人生,否则她们就会无所适从,而女儿也难保不会陷入甘心受妈妈控制的恶性循环。

我经常会碰到感叹“最近的新员工,若不告诉他做什么,就不会主动找事做”的人事课长。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就是这些员工都是在与妈妈的依赖关系和代办行为中成长起来的孩子。

五大人格不单只是显现好的一面或坏的一面那么简单,还与能力是否得到很好的培养有着莫大的关联。

经常和爸爸亲近的孩子会表现出较强的父性气质,而经常和妈妈亲近的孩子则会表现出浓厚的母性气质。这是因为孩子人格中的父性气质会因受到爸爸的肯定发展壮大,而妈妈会触动他们人格中的母性气质。

但是,这种关系一旦发展成为依赖关系,就会适得其反,可能会导致孩子人格不健全。因为代为发展自我人格的人始终在身边,所以孩子就会丧失自己去发展人格的意欲,丧失发挥自我人格魅力的热情。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社会适应能力的丧失。

发展五大人格的窍门不在于代办和手把手地指导,而是让孩子强烈感受到发展人格的必要性。只有把孩子放到被要求、必须发挥其能力的境况中,才能百分之百地发挥孩子这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哥哥必须照顾弟弟时,哥哥的父性气质就会得到大大发展;而当姐姐要照看妹妹时,姐姐的母性柔情也会得到发展。平时唠叨不休的妈妈住了院,孩子反倒会变得干劲十足,这种例子非常多见。“妈妈讲座”体验报告▷妈妈温柔,孩子才能学会温柔【我的态度把女儿逼上了绝路】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读小学四年级,一个读幼儿园大班。

我曾在“妈妈讲座”中学到过一条,“只有温柔地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学会温柔,所以对待孩子一定要温柔。更何况孩子和受尽婆婆欺凌的媳妇、被上司百般挑剔的新员工不同,孩子没有其他可以去或者可以回的地方,所以对待孩子要更加温柔”。

我恍然大悟,也希望自己能变成温柔的妈妈,可我却总是忍不住苛责大女儿。

举个例子来说,当我指责大女儿时,小女儿会很同情她的姐姐,会袒护姐姐,说“姐姐太可怜了,不要再说她了”。而当我指责小女儿时,大女儿却会用更伤人的话去责备她的妹妹。我想这一定是大女儿讨厌我总是护着妹妹的缘故。其实我也会反省自己对大女儿的关爱不足,但总是无法和行动挂起钩来。

某个冬日,我目睹了让人不寒而栗的一幕。天哪,我的大女儿竟然在浴室用刀子割自己的手腕。我瞬间有种时间骤然凝固的感觉。“你到底在做什么啊!”

我大吃一惊,一把夺下刀子,狠狠地说了她一顿。她用充满哀怨的眼神瞅了我一眼,随即伏在浴缸上大声哭起来。

你为什么想自杀?无论我怎么问她,她都拒不回答。所以,当天晚上我让下班回来的丈夫替我详细询问了她的自杀动机。

大女儿一边哭一边这么说道:“明明是妹妹的错,妈妈却总是冲我发火,怪我这个做姐姐的不对。上次也是,明明是妹妹在我的笔记本上乱涂乱画,妈妈却怪我没把笔记本收到书桌里……”

在一旁听着女儿倾诉的我泪流不止。教育孩子的关键③如何培养孩子集中注意力?

请给孩子一份安心感。不拿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好坏”的标准谴责孩子。4不把孩子当大人,孩子就成不了大人

可以说,只要妈妈注意到了下面这个方法并将它付诸实施,就能在孩子的教育方面获得大体上的成功。远比责骂孩子一百次更管用,保证能让妈妈感觉很爽的上上策,就是“把孩子当成大人对待”。孩子总是强烈渴望自己能被当成大人对待。不把孩子当大人,孩子就永远成不了真正的大人。孩子渴望获得认同“让别人承认自己的存在”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

这是人类本身就有的重要社会需求。为了让别人承认自己的存在,人会辛勤工作,不断努力,强烈渴望自己的事业成功。也许应该说,人所采取的很多行为就是为了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存在。

无论是谁,只要自己的存在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就会非常满足。之后才会感觉心情舒畅,从容镇定地观察四周,才能冷静地思考自己是否还有什么没有做完的事。

反之,如果自己的存在完全得不到社会或他人的认同,就会陷入欲望无法满足的痛苦深渊。他会诅咒厄运,憎恨他人,还会对自己的境遇产生强烈的不满和不安。这种时候,人的勇气和理性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父母不把孩子当成大人对待时,孩子就会像一个自己的存在得不到别人认同、自我感觉很不幸的人一样,得不到内心的满足。他的心中抱有不安,心神无法安宁。于是特别想获得成人待遇的他,会时不时地做出一些异想天开的事,一个劲地做着自己有一天会登上“成人”舞台的梦想。

可是,这样的孩子却无法成为大人。因为只有别人尤其是父母当孩子是大人时,他才能够真正地成为大人。不管他再怎么努力,只要父母还是把他当成孩子,他就永远无法从“半大人”的烙印中逃离出来。

反之,当孩子被给予成人席位时,他就会采取无愧于该席位的、与被给予席位相匹配的行动。就像第一次收到父母买给自己成人自行车的孩子,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始驾驭那辆自行车一样,孩子会在瞬间将成人席位变成自己的东西。

另一方面,没有被当作成人对待的孩子,就好比不买给他成人自行车的孩子,他会推着儿童自行车,暗自悲伤。父母一定会这样安慰孩子:“你还骑不了成人自行车。”可是,你都没有把成人自行车给他,又怎么知道他骑不了呢?

同样的道理,你都没有给予孩子成人席位,为什么又要求他成为出色的大人呢?妈妈们多半都不擅长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大人来对待。而且她们总是这么说:“你要更加振作些!”

这里存在一个巨大的矛盾。如果你不给孩子成人自行车,就不会出现能骑好成人自行车的孩子,这是想都不用想就能明白的道理。而且,是否买给孩子自行车,是否给予孩子成人席位不是孩子的事,而是父母的职责所在。被当成大人的孩子

我认识一个被给予成人席位后转眼间振作起来的孩子。

秋子的一大心病,就是她的大儿子克己总是长不大,让人不放心。克己爱哭鼻子,不够稳重,比起其他同龄孩子来显得特别幼稚。

有一次,秋子在家附近被一辆摩托车撞倒扭伤了脚,需要卧床休养一周。受伤之前,秋子不仅包揽了所有家务和孩子的教育,还要往返文化中心。这么一个闲不住的人,却要让她整天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实在让她痛苦万分。但是,当时她的情况就连上厕所都要借用大儿子的肩膀。更不走运的是,那段时间正好碰上她丈夫年底结算天天加班。她不禁仰天长叹:“这下家中可要乱作一团了。”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的担心和悲观预测被完全颠覆了。那个一直让她觉得靠不住的大儿子不仅晚餐做了咖喱饭,还妥妥帖帖地把小妹妹哄上床睡觉,甚至还备下了晚归爸爸的啤酒和下酒菜。

是什么让他代替妈妈挑起家庭重担,成为一个可以依靠的少年的呢?答案显而易见。正是妈妈受伤这个偶发事件意外给他提供了一个成人席位。他把自己当成了妈妈的替补,站在厨房里做晚饭,哄妹妹睡觉,一边等着爸爸回家,一边安静地做作业。

他对自己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就像一个反复注视着好不容易让父母同意给他买成人自行车、一遍又一遍地用碎布把自行车擦得锃亮的眼中放光的少年,他为自己终于能够获得成人席位激动不已。

为了让周围的人承认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是个非常重要的人,人会为之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人类没有了这种需求,人类社会就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进步和发展了吧。

这种“自己能帮上某人忙、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的自我认识会让孩子陶醉其中。而且,妈妈们必须意识到,这种自我意识正是孩子被给予成人席位后获得的自信。

喋喋不休地斥责孩子和毫无章法地溺爱孩子,都是没有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的表现。用花言巧语哄骗孩子的手段、随便与孩子对话的态度也是因为父母只把孩子当成半个大人对待的缘故。

真正被给予成人席位的孩子会感受到作为一个成人的快乐和心之跃动,会更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去克服遇到的痛苦和困难。“妈妈想送爸爸一条领带作为生日礼物,你想送什么呢?”

用这样和孩子商量的说话方式远比“如果你再乱花钱,我就不给你零花钱”这样不分青红皂白的斥责方式更能教会孩子如何合理地花钱。因为前者是让孩子从成人的角度思考如何花钱,而后者则是让他站在孩子的立场去思考金钱。对于被大声斥责着去学习的孩子而言,学习是一件被老师或家长强压着去干的难以应付的事。而对于拥有成人意识的孩子而言,学习却是自己必须全力以赴去做的、作为一个成人最关心的大事。

过去,武士在十三四岁时就能出色地完成初次上阵的任务,甚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