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入门很简单:看透财经新闻 掌握经济学知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6 23:02:28

点击下载

作者:蔡平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学入门很简单:看透财经新闻  掌握经济学知识

经济学入门很简单:看透财经新闻 掌握经济学知识试读:

前言

超市里的塑料袋为什么要收费?

地铁涨价是不是真的好?

我们还走在奔小康的路上吗?

看春晚与经济学有关系吗?

看电影为什么要吃爆米花?

卢布为什么一直在贬值?

通货膨胀后老百姓该怎么办?

这些貌似只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新闻,却与经济学息息相关,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斥着经济学。所以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看新闻的同时,了解新闻背后的经济意义。

本书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对当前广大读者感兴趣的财经新闻进行深入的解读,以专家的视角和通俗化的写作手法为广大读者解读财经新闻中最核心的信息,以更加理性的思考对读者的投资作出指导,为读者的投资理财决策添加一双慧眼。

本书包含以下特色:

· 选择的新闻通俗易懂,由新闻引出经济学概念更易懂。

· 所举例子全部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接近现实,容易消化。

· 包含最新发生的热点事件,聚焦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本书面向以下读者:

· 任何关心经济社会运作的老百姓。

· 所有的大学生。

· 中小企业创业人员。

· 所有的电商老板。第 1 章1.1 看咖啡厅的续杯服务——了解经济学1.2 断舍离——经济学教会我们做选择1.3 让利益最大化——机会成本1.4 所得非优越——理性人考虑边际量1.5 激励的吸引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1.6 学会做买卖——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1.7 下海捞大鱼——市场通常是经济活动的好方法1.8 你的决定受到组织的影响——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1.1 看咖啡厅的续杯服务——了解经济学

财经新闻

据《义乌商报》报道,齐白石问菜贩:一车菜多少钱?菜贩:十元。齐白石:我给你画幅白菜,换你一车白菜,干不干?菜贩不知道齐白石画的价值,很不高兴地说:你这老头真没理,要拿你的假白菜换我的真白菜!

启示:在顾客不知道产品价值之前,所有价格都是高的。

很多咖啡厅会提供免费续杯的服务,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老板不怕生意亏损吗?如果你有汽车的话,你可能经常会想什么时候汽油的价格会最低呢?油价会持续上升吗?如果你经营一家小店,在进货的时候,你会想,到底进多少货才能使自己的单位成本最低,并且又能都卖出去。在市场经济越来越成熟的今天,不仅仅是经济学家,普通人每天的生活也和经济密不可分,小到柴米油盐,大到投资策略,这都需要我们对经济学常识有所了解。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的学问。说到经济学,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门沉闷的学科,因为它涉及的主要是数学与统计方法。同时使用的演绎与论证过程极其抽象,尽量回避形象的描述、情感的介入、价值的判断,所以让人听起来就畏惧。其实经济学知识就蕴藏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个小故事、小现象之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就像文章开头所说的,咖啡厅的续杯服务,看似平常,但是也暗藏着经济学的基本道理。那就是成本与价格、利润的关系。续杯看似是消费者得到了便宜,实际上,很多消费者为了续杯会点一些其他需要付费的点心,这样,咖啡厅在点心上赚的钱就超过了为续杯而承担的成本。可以肯定,咖啡厅是稳赚的。

经济学并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学科,经济学的力量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的力量,如《义乌商报》中常见真假白菜的价值问题。经济学大师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曾经说过,经济学“不是一种教条,只是一种方法、一种心灵的器官、一种思维的技巧,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同样,经济学家熊彼特也曾说过:“人们需要承认,经济学研究有着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困难之处,因为在这门学科中,相对于其他任何学科而言,普通常识比人们能够积累的科学知识要走的远得多。”这就说明不管是谁,多了解一些经济常识对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虽说经济学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为什么很多经济学的书都是很难理解的呢?因为为了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经济学家会建立一些经济模型,用来表示各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关系。例如,市场供求模型表明需求、供给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那么,什么是经济模型呢?经济模型是基于现实生活,并对经济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做相关假设建立起来的。

例如,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的增加会引起对商品需求的增加,那么经济学家就会把这种现象作为一种假设。通过建立模型,经济学家可以很简明地说明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

建立经济模型不仅可以解释经济现象,还可以进行经济预测。

例如,在中东石油产量增加及世界贸易组织新政策的影响下,石油供需发生改变,可以预测油价会如何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经济学和自然科学使用的模型相似,但是经济模型并不能像自然科学中的模型那样可以做出精确的预测。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环境影响因素众多且不断变化,所以经济学中不可能将各种因素纳入经济模型中。另一方面,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反应也不是完全一样的,这就会使经济模型的预测出现误差。

虽说经济模型不一定能给我们精确的预测,但是从上面的很多例子可以知道经济学对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当你面对商家疯狂的“跳楼价”时,如果你知道一些经济学常识,从成本与利润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你就会变得理性起来。当你在跳槽与否的十字路口上张望的时候,如果你了解机会成本和权衡取舍的原理,你的选择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并且恰当。多学习一些经济学的道理和规律,当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就会更加清醒和客观,更有信心克服各种困难,迎接挑战。

点睛之笔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资源以最有效的方式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为了解释和预测,经济学家建立了一些经济模型,用以解释各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关系。经济模型是通过对经济现象的主要原因做出一些相关假定之后建立起来的。1.2 断舍离——经济学教会我们做选择

财经新闻

据《洛阳晚报》报道,极简生活倡导者认为,家居环境也应该保持最简单的状态:重装修、轻装饰,挑选自己真正喜欢的家具,而不是从网上买回各种单调乏味的装饰品。我们知道,东西越多整理起来越费劲,而且整洁的状态也越难维持。看来,要让家里整洁,我们需要学会断舍离。断就是购物时三思而后行,只添置必需品。舍就是缩小自己的喜好范围,舍弃掉部分没有实际价值的物品,从而达到心情愉悦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离。

如《洛阳晚报》中谈到的断舍离,看起来是一种整理房间的方法,其实包含着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权衡取舍。如果你有10万元的存款,是选择用来旅游,还是选择换置家用电器呢?看电影的时候,你是选择看文艺片还是恐怖片,看动作片还是动画片呢?这种“权衡取舍”的情况随处可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权衡取舍”。为了得到我们喜爱的某件东西,通常不得不放弃另一件东西。而平时我们所说的做出决策,实际上就是要我们在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之间权衡取舍。“取”和“舍”是每个人都曾面对、正在面对或将要面对的生活决策。怎样才能在取舍之间实现利益最大化?这就涉及“权衡”的问题了。

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一次他与齐威王约定赛马。当时人们通常都是把马分为上、中、下三等,然后一一较量。齐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好,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输给了齐王。后来,一旁的孙膑给他出了个主意,让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马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对齐王的中等马,用中等马对齐王的下等马,这样必定能够在三局中取胜两局。田忌按照这个策略果然取得三局两胜,赢了齐王。

这个故事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正是人们对事物“权衡取舍”的过程,也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时所应采取的典型策略。一件事情的输赢、得失,关键在于决策人有没有权衡的能力和取舍的魄力。只有冷静地权衡事物的利弊得失,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如果田忌怕自己的下等马白白输给齐王的上等马,而用自己明显处于劣势的上等马与对方的上等马硬拼,结果可能会保住一匹下等马,但是失去的将是整场比赛。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最后的胜利就要学会权衡,有权衡则必定就会有取舍。一个人在生活中面对抉择时,只有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对事物做出正确的权衡取舍,才能获得最理想的结果。所以了解“权衡取舍”的有关知识是很有必要的。“权衡取舍”原理指出,资源(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源内涵非常广泛,包括金钱、身体健康等)是有限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因此,必须做出“权衡取舍”,这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面对文章开头列举的生活中的种种选择,无论做出怎样的取舍,其实遵循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即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权衡取舍”,做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当然,进行“权衡取舍”的前提是不能与道德和法律相抵触。

每个人都会面临“权衡取舍”,虽然各自侧重点不同,取舍的对象也不同,但都会体现出如下两条规律:首先,每个人都会有意或无意地做出趋利避害的决策,选择对自己、集体、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其次,在“权衡取舍”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方式会变得更加丰富,这样才能与复杂的真实世界趋于一致。“权衡取舍”原理的重要作用是帮助我们客观地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决策,做出正确的“取舍”。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甚至是商业、政治等领域都息息相关。

企业有时候会碰到取舍的难题。

企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要有利润企业才有继续运营的动力和希望,但是在工业社会里,企业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比如要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污染的治理进行投资,以维护企业良好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的情况是企业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对这些方面的投入过大,则会影响企业本身的生产经营,并增加自身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就变少。这种情况下就要求企业在自身与社会的利益之间进行权衡,以做出更好的决策,实现共赢。

不仅仅是个人和企业,整个社会也会面临权衡取舍的难题。

我们常常用大炮与黄油来比喻国防与个人物品的消费。我们需要大炮,因为国防可以保卫我们的国家不受侵害。我们也需要黄油,因为我们在需要安全的同时也需要生存。而在财政收入有限的情况下,大炮多了,黄油就少了,反之亦然。所以,这就需要社会进行权衡取舍了。

从整个社会范围来看,最主要的是对公平与效率的取舍。公平,就是在社会成员间公正地分配经济利益。效率,就是社会能利用稀缺资源尽可能生产最多。要解释效率与公平的问题,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即效率就是如何把饼做大,公平就是如何公平地分饼。效率和公平常常会发生冲突,而对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制定者来说,如何权衡都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经常面对的情况是政府试图将饼分配得更平均时,饼却变得越来越小了。

家庭收入也是一样。我们将收入如何分配?是用于消费,还是用于投资,或者按什么比例?都不是简单的问题。不要指望一旦收入增加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资源总是稀缺的。

虽然“权衡取舍”原理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直接的收益,也不能告诉我们在面临某个具体选择的时候应该做出怎样的决定。但是,只有了解了选择中“权衡取舍”分析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在面对抉择时表现得更加冷静、镇定,才能做出最优的决策,获得最大收益,这也是“权衡取舍”原理的主旨。

点睛之笔“权衡取舍”原理指出,资源(经济学中所指的资源内涵非常广泛,包括金钱、身体健康等)是有限的,人们的欲望是无限的,有限的资源总是无法满足无限的欲望。1.3 让利益最大化——机会成本

财经新闻

据《钱江晚报》报道,上虞人阮某中了 500 万元大奖,欣喜若狂的他大摆宴席,大派红包。紧接着,他家门庭若市,不仅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纷至沓来,就连很多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也开始上门找他借钱。他的生活开始狼狈不堪,最后只能锁了家门,趁夜黑时分带着老婆孩子躲到别处暂避风头。

在现在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机会面临很多选择。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们会想是应该工作、考研,还是出国?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我们又会考虑应该做什么样的工作,是做业务还是搞科研?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会想是应该继续在这个地方做下去,还是跳槽换一个地方?

有选择就会付出代价,当我们得到一个机会的同时,可能就会错过另一个机会,正如《钱江晚报》报道的阮某中奖,凡事有得必有失。当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渐渐成熟的时候,选择有时候会相对容易,但是当可供选择的对象都有着不相上下的优势时,选择就会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当你不知道应该如何选择的时候,经济学上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那就是计算机会成本。什么是机会成本呢?为了得到一件东西,我们会放弃其他的东西,而其他东西的价值就是为了得到这件东西的机会成本。只要了解了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我们就会明智地做出最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有一块土地,既可以用来种玉米,也可以用来种小麦。若种玉米的收益是100元,种小麦的收益是1000元,那么这块地用来种玉米时,你的机会成本就是1000元;当你将这块地用来种小麦时,你的机会成本就是100元。

由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机会成本就是获得某样事物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事物。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要想对备选方案的经济效益作出正确判断与评价,必须在作决策前进行分析,将准备放弃的方案可能获得的潜在收益作为被选取方案的机会成本。应该清楚的是,机会成本并不是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有限的资源。换句话说,当你将有限的资源用到某一项活动时,你的机会成本就是将有限的资源用于其他活动。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世界首富、微软公司前总裁比尔·盖茨在面对选择时,是如何通过计算机会成本进行选择的。

比尔·盖茨刚进入哈佛大学的时候,学习的专业是法律,但是他对计算机兴趣浓厚,而对法律一直没有兴趣。19岁时,小盖茨就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创办自己的软件公司,那时他还没有完成哈佛大学的学业。到底是继续读书拿到哈佛大学的学位证书,还是马上离开学校着手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呢?经过反复权衡之后,他毅然决定放弃学业,离开学校开办公司。在1999年美国《福布斯》杂志的世界富豪评选中,比尔·盖茨以净资产 850 亿美元登上榜首,这足以证明比尔·盖茨当初选择的正确性。后来比尔·盖茨回母校参加募捐活动时,被记者问到是否愿意继续回哈佛上学,比尔·盖茨微微一笑,却没有做出任何回答。显而易见,比尔·盖茨已不愿意为了哈佛的学位证书放弃自己已有的事业。

上学是盖茨喜欢的事情,在实现了创办软件公司的愿望之后,他有条件继续学习,实现他的哈佛梦想,可是他却选择了放弃,这是为什么呢?

从经济学机会成本的角度看,这个问题就不再那么令人费解了。因为,对于当时的盖茨而言,放弃自己开软件公司而选择继续上学的机会成本会更大。而且当时,他在计算机领域的技术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如果他选择在哈佛继续完成学业的话,他现在所取得的经济收益绝对会低得多,所以聪明的他当然会选择机会成本较小、利益较大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机会成本并非会计学意义上的成本,而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概念。从经济学角度来说,人们计算机会成本一般只是为了找到最佳的选择机会,从总体上得到最大的利益。

比如,一个有足球天分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可收入200万元。那么,我们可以算出来,他上四年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元。这比一个普通大学生一生的收入还高得多。因此,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他也不会去上大学,因为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太大。

同样,如果有些人具有当模特的潜力,他们也会选择放弃上大学的机会转而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有选择就需要计算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经济学概念。我们在决策时,经常会比较各个备选项的成本和收益,只有所获利益高于成本,人们才更倾向于采取行动。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有形或无形的资源,而这些资源当中,最宝贵的就是时间,因为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换句话来说,我们用这段时间做了这件事情,就没有时间做其他事情了。因此,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以后再后悔也是无法挽回的。这就提醒我们,在考虑机会成本的时候,要着重注意时间因素,如果时间是一件事情机会成本的主体部分,那么在做决策之前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不能太轻率。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很多事情上青年人的机会成本就比中年人要低,因为相对于中年人而言,青年人的时间更充裕一些。同样的道理,在大多数事情上当前收入低的人的机会成本比当前收入高的人要低,这是他们在同等单位时间内的收入差距所致。而大致的规律是随着工作时间和资历的增加,收入一般也会提高,所以把上述两条综合起来,可以发现青年人相对于中年人来说是有优势的,因为他们的机会成本更低。所以在计算机会成本时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具体分析。

点睛之笔

机会成本又称择一成本或替代性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或丧失的潜在利益。1.4 所得非优越——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财经新闻

据《中国石油报》报道,记者无意中碰见某公司主管信息建设的职能部门正在对外处理废弃电脑,便向收购二手电脑的几位师傅了解了一下废旧电脑的行情,他们的回答令人非常吃惊。这些几年前价值数千元乃至上万元的戴尔、联想品牌机,如今废旧品仅值几十元,贬值近指数速度。一想起人们都在谈论的投资运营高成本化事实,让人体会深刻,信息化设备的快速更新换代,加大了投资运营高成本化进程和压力。它向人们警示,不要盲目投资走形式,投资切莫忽视边际收益。

有一个农民,晚上干完农活回家后肚子很饿,就吃家里的包子,先吃了一个,发现还是很饿,接着又吃一个,还是没有饱,再吃一个,连续吃了 6个才觉得饱了。这时他悔恨地说道,早知道这样子,我就只吃最后这一个包子就好了。看了这个故事,你肯定觉得农民的想法很荒谬,我们都知道,如果没有前面 5 个包子农民也是不会饱的,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其实这涉及“边际量”的概念,正如《中国石油报》中投资的边际收益不容忽视。那么什么是“边际量”呢?“边际量”是指某一变量的单位变动量引起的另一变量发生的变动量。在经济学中,边际量是一个最常用的概念,边际分析法不仅广泛用于理论分析,而且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就是指通过运用边际分析法做出正确决策。可以先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家工厂,在使用现有设备的情况下,每天雇用10名工人,可以生产100件产品。现在设备没有改变,但是工人增加了1名,产品随之增加到110件。那么由于多了1名工人而增加的10件产品在经济学上就称为边际产量。如果每件价格为4元,那么每增加1名工人边际收益为4×10=40元(边际收益=边际产量×单价)。

如果想要计算利润的话还得计算成本,假设一名工人每天的工资为 20元,增加1名工人成本增加20元,如果原材料忽略不计,这20元即为增加1 名工人的边际成本。显而易见的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增雇这名工人是有利的。但是,如果边际产量在5件以下或者单价在2元以下,那么边际收益就会小于边际成本20元,此时来看,增雇工人就是不明智的。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决策涉及对现有计划进行微小的调整,经济学上把这些调整称为边际变动。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来做出最优决策。如果有一位朋友请教你,他应该上多少年学比较好。如果你用一个博士学位获得者的生活方式和质量与一个没有上完小学的人进行比较,那么这种分析是没有实际用处的。因为这两种人所受教育的年数相差太大,而你的朋友只是在决定是否应该再多上一两年学。那么应该如何分析才比较合理呢?

单纯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的话,为了做出这个决策,只需要比较多上一年学所带来的收益与所花费的成本就可以了。通过比较这种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大小,他就可以知道多上一年学是否值得了。换句话说,当多上一两年学所带来的边际收益比边际成本多的时候,就应该继续上学。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还应该考虑到其他因素,比如家庭、今后的人生规划等。

再举一个考虑边际量如何有助于做出决策的例子。假设一架有 200 个座位的飞机飞行一次,航空公司的成本是10万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是10万美元÷200个座位,即500美元。可能有人会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决不能低于 500 美元,其实,航空公司可以通过考虑边际量而增加利润。现在在航空公司飞行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的前提下,一架飞机即将起飞却仍有10个空位。而这时有乘客愿意用300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卖票吗?

当然应该。如果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很小的。即边际成本可能仅仅是这位额外的乘客在飞机上消费的一包零食和一份饮料的成本而已。虽然刚刚已经算出来一位乘客飞行的平均成本是 500 美元,但只要这时候乘客所支付的钱大于边际成本(零食和饮料的价钱),那么这个时候卖机票对航空公司来说就能尽量降低损失。

正如这些例子说明的那样,个人和企业通过考虑边际量可以做出更好的决策。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项行动。

其实很多情况下做决策时都可以运用这一原理。例如,是否去参加一个英语学习班。显而易见,学费是你参加这个班的边际成本,学习后能增加的收入是参加这个班的边际收益。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值得去参加,否则从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就不值得。在现实生活中你肯定算过这些账,也就是无意地运用过边际分析法,现在无非是把你的这种思考方式用理论系统表述出来并加了一个有点抽象的经济学名词而已。

当然,一个企业的投入在多大程度上会变成沉没成本也会影响投资决策,如果一项投资变成沉没成本的比例很高或者数额很大(风险很大),同样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决策的时候进行多方面的考虑了。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对环境的影响,对声誉的影响,是否与个人、企业的战略目标一致等都是在做决策时应该考虑的。

点睛之笔“边际量”是指某一变量的单位变动量引起的另一变量发生的变动量。理性人考虑边际量就是指通过运用边际分析法做出正确决策。1.5 激励的吸引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财经新闻

据《经济导报》报道,以鲁股国瓷材料(300285)为例,2012 年 12 月24日,董事会同意向73名激励对象授予206万份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32.45元,占总股本比例为3.3%;同时,确定股票期权的授权日为2012年12月24日。按股票期权全部如期行权测算,这 206 万份股票期权的激励成本总额约为1864.02万元,而2011年公司高管年度报酬总额为114.06万元。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自激励计划授权日起满一年后,激励对象在2013年~2015年3 个可行权期内依次可申请行权上限为激励计划授权股票期权数量的 40%、30%与30%。国瓷材料上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为34.37元,依然保持着良好的上升势头。

我们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都会感到疲乏,有时候会不想工作,或者工作的效率变低。为了能使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管理者都会采取一些激励措施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使员工更好地工作,正如《经济导报》报道的股权激励。那么,什么是激励呢?简单地说,就是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在重新比较成本和收益之后,会相应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些促使人们改变行为的因素就是激励。

激励有高成本,也有低成本。在全球经济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今天,低成本的激励方式更容易受到管理者的青睐。那都有什么样的激励方式是低成本的呢?

1.信任

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对你很信任,你会有一种什么感觉?没错,你会觉得自己被人尊重,意识到了自己的重要性并会更加有动力去完成工作,更愿意承担责任,这就是人微妙的心理变化。所以,信任是一种很重要的激励手段,这就是所谓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说:“激发部下奋发图强的工作秘诀,就是信赖部下,让他们自主自发地去工作。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部下不闻不问。作为管理者,该说的话还是要说,但必须注意说话方式,以免在批评时伤害部下的自尊心。这是我在长期的实践中感悟到的一点心得。”他首创了电话管理术,经常给下属,包括新招的员工打电话。每次打电话他并不是为了交代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只是问问员工的近况如何。当下属回答说还算顺利时,松下就会说好好加油。接到电话的下属则会感到总裁对自己的信任和看重,精神为之一振。松下电器的许多员工在信任的激励作用下,勤奋工作,逐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高才。

信任也许不能让员工为了企业出生入死,但信任却能让员工为了企业全力以赴。信任能增进团队之间的协作力;信任能让团队制造奇迹;信任能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节约管理成本。

2.授权

管理的职责是引导而非身体力行,大胆地把下属能干的工作交给他们去干,这不仅能够减轻领导的负担,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事实说明优秀的管理者都是善于授权的人。那么什么是授权呢?简单地说,授权就是上级把组织的部分或全部权力授予下级。换句话来说,“授权”就是拥有权限的上级,不但给予下属一定的任务并给他们设立明确的目标,同时要授予他们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权限。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做到统领全局,同时有效地将责任和权力分散给部下。换句话说,绝对不可以把权力集中在自己一人身上,事必躬亲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无数的例子证明,现代领导取得成功的一项关键要素就是,管理者适时适度地把权力授予部下,并且妥善地分配工作。给予下属一定的自主权、自决权和行动权,并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控制,以达到激励员工的作用。

大陆航空公司就通过授权达到了激励员工的目的。戈登·贝休恩在接任大陆航空公司总裁之后,公司的收益连续12个季度突破纪录,公司股票市值上升了约 1700%。在他看来,管理者退居一旁而放手让员工自己干,不要总是对员工的工作指手画脚,员工会很兴奋,他们会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公司证明他们的能力。

戈登·贝休恩废除了旧的守则,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组织和编写新的员工指导方针。新指导方针的目的是帮助员工们解决问题——让他们在碰到困难时,尽自己的权限去处理问题。在员工履行自己职责的过程中,公司要求他们开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后大部分员工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能做到尽善尽美,而不再只顾及一方的利益。

3.任期考评

另一种低成本的激励方法即对企业管理人员实行任期制、年度考评制,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这种制度的好处有三个:一是体现动态管理的理念,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责任心、上进心;二是使偷懒的员工通过竞争被自然淘汰;三是有助于有能力的员工脱颖而出。另外,此法还可以保证权力不会长期集中在一个无能管理者的手中。

麦肯锡的“UP OR OUT”的任期考评的人才激励机制就很有代表性。一旦进入麦肯锡公司,人员的晋升与出局UP OR OUT有严格的规定:从一般分析员做起,必须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考核合格才能升为高级咨询员,之后再经过两年左右的时间考核才有资格提升为资深项目经理,而这又是晋升董事的前提。此后,再通过专业的业绩审核可升为董事。所以,一个勤奋、有业绩的普通员工可以在6~7年内做到麦肯锡董事。但是在每一个晋升阶段,如果业绩考核没有达到要求,就要被OUT(离开麦肯锡)。

当然,在晋升考核中不仅要看业绩,还要看他对所在团队的领导力。因此,在麦肯锡,所有员工获得的机会都是公平的,但只有勤奋才有机会晋升,这就达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作为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麦肯锡现在有 700多位董事,即合伙人。毫无疑问,他们是麦肯锡最优秀的员工,也是麦肯锡的管理者和老板。但这并不意味他们具有终生在麦肯锡工作的保障。每年,麦肯锡都会从 700 多名合伙人中选出十几位合伙人组成评审小组,对每位合伙人的业绩进行考查,如果未达到要求,同样要被请出局。

4.给予荣誉

荣誉激励是一种终极激励手段,它主要是指把工作成绩与晋级、提升、选模范、评先进联系起来,并以一定的形式或名义标定下来。主要的方式是表扬、奖励、经验介绍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阐述了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最高层次的需要,而给予荣誉则是对个人自我实现的认可。

华为就是一个用给予荣誉来激励员工的典型。华为各种各样的奖励应接不暇,但是公司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荣誉部,负责对员工进行考核、评奖。只要员工在某方面有进步就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华为的荣誉奖有一个特点:就是面广人多,所以员工很容易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得知自己获得了公司的某种奖励。只要你有自己的特点,工作有自己的业绩,你就能得到一个荣誉奖。美国 IBM 公司也不例外,公司设有一个“百分之百俱乐部”,如果公司员工完成了年度任务,就会被批准成为该俱乐部会员,他和他的家人会被邀请参加隆重的聚会。结果,公司的大部分雇员都以能获得“百分之百俱乐部”会员资格作为目标。

当然,除了这几种激励方法外,还有培训、关心祝福等激励方法,这就需要管理者根据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来选择。

点睛之笔

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在重新比较成本和收益之后,会相应改变自己的行为,这些促使人们改变行为的因素就是激励。激励有很多类型,有低成本的也有高成本的激励。1.6 学会做买卖——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

财经新闻

据《新华网》报道,美国总统奥巴马16日在上海科技馆发表演讲。奥巴马表示,贸易在许多方面影响人民的生活,比如美国电脑中许多部件,还有穿的衣服都是从中国进口的,我们向中国出口中国工业要使用的机器,这种贸易可以在太平洋两岸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我们的人民过上质量更高的生活。在需求趋于平衡的过程中,这种贸易可以是更广阔的贸易。

清晨一觉醒来,关掉在广东组装销往全国的空调;洗漱完毕来到餐桌前,喝上一杯由巴西的咖啡豆磨成,在中国进一步加工制作的咖啡;整理完毕,开上一辆由十几个国家各自生产的配件组装成的汽车去上班;中午休息的时候,打开由美国研发的系统软件与外地的朋友同学聊天;晚上家庭聚会的时候,全家人去一家由福建人投资、韩国人当主厨的韩国料理店,喝上几瓶在四川生产的白酒。

现在,贸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正如《新华网》报道的中美贸易使人民生活更好。在你习惯性地端起茶杯、拿起手机时,其实贸易就已经存在了,美好的生活是离不开贸易的。

贸易的好处就是使每个人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他人交易,我们可以以较低的价格买到各种各样需要和喜欢的物品与劳务。虽然每个家庭都与其他的家庭竞争,但是如果把你的家庭与所有其他家庭完全隔绝的话,你并不见得会过得很好。因为,你就必须自己种食物,自己裁布做衣服,自己造车盖房子。

本节开头提到的一天似乎充满着浪漫和趣味,而构建这一美好生活的基础,正是贸易经济。我们喝的咖啡、玩的游戏,都隐藏着由合作而产生的贸易经济。为什么要发展贸易经济?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原因很简单,因为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好。

家里面的各种蔬菜、粮食、电器,哪种东西不是经过贸易得来的呢?我们每个人都消费各国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而贸易之所以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好,正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享用到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和劳务。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生活状况变得更好,它与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密切相关,所以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须了解的一个经济学原理。要想认识贸易经济的好处,首先我们应该认识一下什么是贸易,什么是贸易经济。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贸易就是指自愿的商品或服务交换。贸易经济是指通过商品及服务的流通与交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人与人之间是存在差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做事方式和方法。贸易经济使各自的成果能够相互交换,不必亲自生产却能通过贸易从他人那里得到自己需要的东西。相互交换远远比各自为战、孤立生产要好得多。就像一辆汽车,由瑞典提供发动机、美国提供车框架、泰国提供轮胎、日本提供保险杠、韩国提供车灯……最后在中国进行组装加工。贸易经济使各国的优势都发挥了出来,并最终生产出成本较低、较为优质的汽车。

我们通过一个例子进一步感受贸易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假设有两户人家,陈家人捕鱼,张家人种地。陈家人每天可以捕 8 斤鱼,张家人平均每天可以生产15斤粮食。如果他们之间相互隔绝的生活,那么两家人只能每天都重复着单调的生活,陈家人只能吃鱼,张家人只能吃粮食。但如果有贸易的存在,那么他们可以通过交换,享受更多的东西。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一个人在每个领域都很擅长的话,他还有必要贸易吗?我们再次回顾刚刚的情景来解释这个问题。

如果陈家人每天可以捕8斤鱼,或者生产24斤粮食。张家人每天可以捕5斤鱼,或者20斤粮食。要是现在从主观看来,张家人不管怎么样都不占优势,那么陈家人还会选择和张家人交易吗?

从机会成本来看,陈家人捕1斤鱼的机会成本是3斤粮食。张家人捕1斤鱼的机会成本是 4 斤粮食。那么陈家人在捕鱼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张家人在生产粮食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从绝对优势来看,陈家人不管在生产鱼还是在粮食方面都具有绝对优势。

如果他们各自生产,结果是陈家人每天捕5斤鱼,生产9斤粮食,张家人每天捕3斤鱼,种8斤粮食。但是如果他们各自只生产一种产品,那么陈家人每天可以捕8斤鱼,没有粮食;张家人每天生产20斤粮食,没有鱼。陈家人拿3斤鱼与张家人的10斤粮食进行交换,那么结果是陈家一共有5斤鱼和10斤粮食,张家人一共有3斤鱼和10斤粮食。

这么一看,和原来相比,贸易可以使陈家人吃更多的粮食,李家人吃更多的鱼。只要他们的价格定在(鱼为1)1∶3和1∶4之间,两家都会有好处。因此贸易的好处是根据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的。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贸易都能使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当你在尽情享受生活带来的乐趣时,请不要忘记背后贸易经济带给你的好处。了解了贸易经济的原理,你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点睛之笔

贸易就是指自愿的商品或服务交换。贸易经济是指通过商品及服务的流通与交换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1.7 下海捞大鱼——市场通常是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财经新闻

据《雅安日报》报道,张利平——曾经在我市某国有企业工作。1988年,张利平揣上家里东拼西凑的3000元“巨款”孤身“下海”了。在华兴街租下一间门面后,张利平就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成都进货了。从大人的衣服、裤子到小孩的袜子,张利平的商铺看上去就像个百货店。干了几个月,他和家人一盘算,手中的资金竟然翻了两番。不过,让张利平真正尝到甜头的则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行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经商的文件,大批行政工作人员和知识分子投身私营工商界,在一片“下海”浪潮中,小试牛刀的张利平真的捞到了“大鱼”。

改革开放30周年,15家主流媒体共同评选改革开放30年的流行语,有一个词得票最多,高居榜首,那就是——下海,一个地地道道中国原创的词语,如同《雅安日报》中报道的张利平“下海”捞到了“大鱼”。什么是“下海”呢?下海是指许多原本是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放弃稳定的职业,选择从事风险较大的商业行为。这是源于人们对商人从事的行业有“商场”、“商海”的说法,所以就有了“下海”这个词的出现。

在那个年代,“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新的社会空间的隐喻。

在改革开放初期,现在很多声名显赫的企业家就是在那个时候下海经商的,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史玉柱的传奇经历,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再到黄金搭档,这些成功都得益于他1989年的下海决定。

中国大部分人是保守的,特别是那个时代,大家都觉得稳定是第一的,勇于下海的人是很不容易的,他们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在市场经济中创造自己的财富,实现自己的梦想。当初下海的官员只是个例,但是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涌现反映的不仅仅是政策的变化,时代的变迁,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市场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由于下海的官员中很大一部分曾经是政府机关的精英,多年的实践经验,培养了他们杰出的管理能力和独到的眼光,所以他们能很快在商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2005年年初,有一条新闻占领了各大报纸的头条,那就是程光辞职下海。程光曾是上海虹口区区长,在提交辞呈两天后即被批准,接着他加盟印尼富豪林绍良旗下的三林集团,出任中国地区总裁。作为一个正厅级的干部,他成为上海市政府人员下海中级别最高的人之一。

除了官员会选择下海,体育明星也会下海经商。

李宁是我们都知道的体操王子,在职业生涯中一共获得了 106 枚奖牌,创造了体操历史上的神话。在下海成为商人后,他同样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宁公司从原来的只有几百万元资金的小厂,发展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体育用品企业。他在1988年退役后选择了下海经商,刚开始只是出于爱国主义情怀,希望能打破外国品牌垄断国内比赛服装的格局,创造属于中国的品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成为中国体育代表团专用领奖服装的提供商,结束了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穿着国外服装品牌的历史。经过几年的实践,在1994年初,李宁成立了李宁体育产业公司;1995年,成立了李宁集团,他亲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2004年,公司正式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如今李宁的品牌知名度已经有力地证明了当时李宁的正确性。

正是因为市场经济有很多优点,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下海去经商。市场的功能具体来说有四点。第一,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分析供求情况,以此来指导企业生产。第二,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和利润机制,可以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自我调节。第三,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可以推动技术革新和结构调整。第四,市场不仅仅在配置资源方面很灵活,还能给企业前进的动力,实现优胜劣汰。

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中,中央的决策被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价格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引导着他们的决策,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导致合意的市场结果,最终实现共赢。所以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律,达到自己的目标。

教育也要符合市场经济,特别是一些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应该使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接轨,这样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需要,使学生学有所成,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一定程度上,市场经济就是品牌的竞争、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而教育可以解决市场经济中人才的问题,对人才进行培养,使知识与市场结合起来,才能迎接新的挑战。

教育的市场化应该如何做呢?一方面应该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认清所处行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位置,认清当前形势;另一方面,教师应该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时俱进的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创新。

以服装专业教学来说,首先应该让学生认清服装在市场中的重要性,即服装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同时让学生认清当前服装行业的市场形势,即款式、面料等变化快,档次多,人们对其要求高等。其次,学校应该结合服装市场的新变化,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新知识、新内容。使课程更加实用,做好迎接市场挑战的准备。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市场经济时代,工业成为主导产业的同时给我们的社会也带来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比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民的贫困问题日益突出。另外,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家庭的伦理危机开始出现,夫妻感情日渐淡化,老人赡养等问题也随之出现。

点睛之笔

市场的功能有四个方面。第一,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企业可以根据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分析供求情况,以此来指导企业生产;第二,市场通过价格机制和利润机制,可以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中自我调节;第三,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可以推动技术革新和结构调整;第四,市场不仅仅在配置资源方面很灵活,还能给企业前进的动力,实现优胜劣汰。1.8 你的决定受到组织的影响——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财经新闻

据《新京报》报道,30万亿元的优质国有净资产,这是中国经济防范经济大震荡的本钱和巨大的财力保证,也是美国危机以来,美国、日本等政府羡慕不已的中国政府的调控资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对当前经济中的系统性风险是心中有数的、是居安思危的,并且已经在悄悄开始逐步化解风险的行动。纵观历史,让经济出现危机甚至崩盘的往往不是其他,而是来自于政府的侥幸判断和错误认识。比如2007年次贷危机前的美国政府和美联储就错误地认为当时的世界经济不平衡,当时美国学界争论,认为美国经济问题不大,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降息,才产生了百年一遇的大危机;而中国经济从危机以来,对系统性风险并没有麻痹大意和乐观,当前的三期叠加的判断,主动进行调整深化改革的行为,是对中国经济不必过度悲观的最基本的因素。

在粮食大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更少,这就是“谷贱伤农”的现象。因为收获的粮食多了,直接导致粮食的供给增加,供过于求,粮食价格自然就会下降,农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减少。而在粮食减产的年份,粮食总供给减少,虽然价格有上涨趋势,但是由于粮食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国家会进行宏观调控,强制粮食不得涨价,或者有最高限价,农民依然会受损失。所以,在丰收的年份,国家往往会选择规定最低收购价以此来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否则如果农民利益常年受损的话,很多农民就会放弃种田,结果就是粮食减产,而减产的后果则是影响社会稳定。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对粮食实施最低限价收购,实际上是不经济的行为,因为均衡价格低于收购价格,资源配置没有达到最优。但是由于农业本身是弱势产业,又是关系到国内社会稳定的重要行业,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来讲,保护农民利益关系到国家的稳定。

农产品的最低限价政策可以减缓市场波动对农业的冲击,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这种政策会造成政府财政支出增加,使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粮食同其他商品不同,因为粮食作为生活必需品是不可或缺的。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粮食的进口数量影响世界粮食价格,从而影响农民利益。

所以,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新京报》谈到中国政府的调控资源能有效防范经济危机,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

当时美国 1990 年代的繁荣才进行到一半,美国经济还没被称为“新经济”,而凯恩斯理论自 1970 年以来出现了失灵,高通胀低增长的“滞胀”难题一直困扰各发达国家的政府首脑。因此,中国经济的软着陆在国际上获得了极高的评价,世界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甚至认为朱镕基应当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政府有时可以利用价格控制来改善市场运行。而政府进行价格控制是因为它们认为有时候市场的结果是不公正的。价格控制往往可以帮助穷人,例如,租金控制想要使每个人都住得起房子,而最低工资控制想要帮助人们摆脱贫困。什么是最低工资呢?

简单来说,最低工资就是由政府规定工人最低薪金水平。如果贫富悬殊,低收入老百姓的收入可能不足以糊口。政府规定最低工资,便可以确保有工作的人能赚取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薪金。规定最低工资可以保障工人薪金,维护工人尊严,进一步维持社会稳定。

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雇主有可能将工人的工资压低至不合理的水平,在工人怕失业的情况下,不敢讨价还价。如果政府制定了最低工资制度,那么低收入的老百姓就可以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还可以维护工人的尊严,确保工人的收入可以维持基本生活需要,减少宁愿接受社会援助而不工作的现象,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歧视,同时,还可以维持社会稳定。如果随着市场的自我调节,平均薪资水平可能会不断降低,导致普通大众消费能力的降低,最后引起经济衰退。所以,最低工资可防止由市场弊端导致的薪资降低。另外,最低工资的保障还可以减少由经济问题引发的不少社会问题,例如自杀、精神病、家庭问题等。

除了控制价格,政府还可以通过补贴、税收等手段调节由市场失灵产生的问题。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我们应该随时关注政府的相关政策变动来调整经济活动。

点睛之笔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就业,实现经济稳定增长。宏观调控主要运用价格、税收、信贷、汇率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行政手段。第 2 章2.1 甩掉冷板凳——蘑菇定律2.2 放羊的孩子——内卷化效应2.3 职业规划的绊脚石——路径依赖2.4 看上去很美的高薪资——效率工资2.5 应该怎样找工作——劳动力市场2.6 费力不讨好——智猪博弈2.7 加班的学问——二八法则2.8 职场的终极梦想——财务自由2.9 权衡生活——劳动和闲暇2.10 怎样选择一个更有潜力的职业——择业博弈2.1 甩掉冷板凳——蘑菇定律

财经新闻

据《浙江日报》报道,毕业生只有走向社会,才发现梦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很大的距离。当你到了一个并不满意的公司,或者被分配在某个不理想的岗位,做着也许还很没劲甚至很无聊的工作时,肯定会产生前途茫然的感觉,如果收入又不理想,你肯定会郁闷万分,此时实际上就是蘑菇定律在考验你的适应能力。达尔文的话是最好的忠告:要想改变环境,必须先适应环境。陈天桥就是从专司录像片放映工作开始,潜心阅读了大量的管理书籍,后来争取到公司下属小企业的管理机会,这成为他创办盛大网络的宝贵资源。近日,媒体纷纷报道深圳市24岁的女勤杂工许桂英战胜60多名竞争者,考中公务员的事迹。许桂英中专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就进了一家单位做后勤工,清洁、会务、收发报刊等什么工作都做,一干就是五六年。好学上进的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并参加了自考。终于厚积薄发,凭着良好的文化素质和综合能力赢得了机会。

毕业一段时间了,工作也找到了,但烦心的事却还是一件接着一件。不是工作不受重视,就是代人受过,有了不明白的问题也不能像在学校一样有老师指导,仿佛自己是公司阴暗角落里的蘑菇,既得不到阳光,也没有肥料,只能自生自灭。

这是很多职场新人都会遭遇的尴尬局面,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人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蘑菇定律”。正如《浙江日报》报道的,职场新人要先适应环境,厚积薄发,才能赢得机会。

在你还没弄清自己为什么会当“蘑菇”之前,首先要弄清的是老板为什么要让你当蘑菇?

首先,蘑菇经历可以为企业减少培训的成本,自动实现优胜劣汰。不管你是优秀的还是滥竽充数的,在进入新单位时的待遇都是一视同仁,从起薪到工作都不会有大的差别。如果一上来就委以重任,很可能因为用错人使公司蒙受经济损失;其次,即便你真的很优秀,刚开始的时候,故意给你坐上几天冷板凳,也能挫挫你的傲气,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方便公司以后对你的管理。这样低成本高效益的好办法,公司为什么不用呢?

宋强是一个企业管理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学习成绩优秀的他,在找工作时要求很高,一心想要找到一份中意的好工作。但是,投出去的简历几乎全军覆没,好不容易收到一个回复,宋强还嫌对方的“庙”太小,盛不下他这尊“大佛”。眼看着身边的同学、朋友都已经开始上班了,只有自己还在继续当无业游民,宋强心里也开始着急了。

没人的时候,他静下心来仔细想了想,觉得对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人来说,他的求职要求真的太高了。于是,他决定放低身价,从底层做起。

这天宋强又出去找工作,屡屡碰壁难免使他感到心灰意冷。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一家新开张的连锁快餐店,边吃边在心里盘算接下来的行动。吃完饭走出快餐店的时候,宋强看见快餐店贴着一个招聘启事。宋强决定试试看能不能获得这份工作,至少先找份工作慢慢干着,其他的以后再说。于是他找到经理,终于结束了自己的无业游民生涯。

起初,宋强心中总是很不甘,认为自己一个大学生做这样的工作实在是大材小用了。但是,渐渐的,他开始喜欢这份工作,并从这份工作中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原来,这是一家新营业的连锁店,建立之初,店里的很多管理制度都不完善,而快餐店经理又忙着移民的事,根本无暇管理快餐店。在快餐店工作了两个月的宋强,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敏锐地发现快餐店的管理制度存在很多缺陷,员工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的培训,普遍存在懒散、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差等缺点,这严重影响了快餐店的生意。

意识到这一点的宋强马上找到经理,提出自己的见解。经理边听边点头表示认可。听完了宋强的话,经理对宋强说:“你说的问题我也已经注意到了,咱们这缺少专业的管理人员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宋强看到经理皱眉思考,便壮着胆子主动请缨,“经理,我就是学习企业管理的,而且我在这里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咱们快餐店也有一定的了解,您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工作交给我来做?”经理思索了一下,点头说:“这样,你回去写一份策划给我,我分析一下可行性,然后再决定好吧?”

就这样,宋强回去加班加点,终于在两天之内制定了一套严密完善的改革计划交给经理。皇天不负苦心人,经理认可了这份策划,授权宋强在快餐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宋强充分运用所学知识,改革快餐店的管理制度,很快取得成效,快餐店的营业额也飞快增长。宋强的能力得到了经理和同事的认可,也终于摆脱了自己的“蘑菇命运”。

这样的故事我们可能会经常从书上读到,但却被很多大学生嗤之以鼻。在他们看来,大学生学历好、有文化,是天之骄子,就算现在大学生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但也不能随便自降身价。他们只想着一步到位,得到一个既体面又有钱的好工作,干起事情来眼高手低,牢骚满腹,对自己这段“蘑菇”经历百般挑剔。

其实,现实中很多功成名就、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士,都是从最底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向成功的。古语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哪里做起并不重要,因为可能仅仅只是端盘子的工作,也能够成为你走向成功的垫脚石;重要的是我们要摆正心态,要有从底层做起的勇气。

当然,作为一个聪明的上班族,一方面要敢于当“蘑菇”,从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另一方面也要善于总结经验,尽量缩短自己当“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