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2014)(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5:42:55

点击下载

作者:命题研究中心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2014)

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2014)试读:

前言

近年来,我国一些大型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异军突起。这不仅在聘用机制上体现了更透明、更公平的理念,同时也在当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的社会状况下为广大待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因而,这些招聘考试受到众多大学毕业生以及其他社会人员的特别青睐。在这些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活动中,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尤其引人注目。自2004年以来,山东、河南、辽宁、河北、四川、湖南、湖北、贵州、江苏、内蒙古、青海、吉林、福建、甘肃等省、自治区的农村信用社机构在公务员考试机制逐渐成熟的基础上,相继面向社会公开开展招聘考试活动。

相对于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活动发展的蓬勃之势,其相关辅导用书却是匮乏不堪,这给众多致力于报考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针对这种状况,我们从服务考生、方便考生的宗旨出发,在市场调查、综合研究的基础之上,会同该行业相关专家学者深入研究了近年来各省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试大纲(要求),总结了信用社招聘考试的命题规律,探讨了未来的考试命题趋向,并以此为基准,及时组成精锐的丛书编写小组,编写了这套“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包括《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金融、会计》《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法律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经济、金融、会计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计算机历年真题及命题预测试卷》《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一本通》《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历年真题汇编》共十册。它以简练的行文体例、实用的知识要点、众多的历年真题、权威的专家详解为基本特色,采用手把手的方式,教会考生获得高分的技巧。

1.权威性

本系列教材是在组织行业内相关专家学者充分调研各省市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的考试大纲(要求)、历年真题的基础上,组织精锐的编写团队进行编写的。不论从知识内容讲解方面,还是体例安排和考点预测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2.针对性

我国农村信用社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相对而言,其招聘考试的命题方向与公务员、村官等考试的命题方向有很大不同。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在编写教材时,特意立足于农村信用社的工作实际,在公共基础知识之上,着重讲解信用社工作人员必备的知识内容。毋庸置疑,这些内容也大都是农村信用社选拔考试的重要考点所在。

3.实用性

本系列教材不论是在体例安排方面,还是在内容讲解方面,均以方便考生高效率备考复习为宗旨,务求实用。在体例安排上,为了提高对考点训练的实效性,我们特意在每章知识内容后面设置了真题实训与详解、考点强训两个板块,以便考生熟悉农村信用社考试命题情况,准确把握考试命题方向。在内容讲解方面,除了详尽的知识讲解外,我们还根据考生自学的特点,随书赠送同步光盘一张,内含每一章节的考点自测题库及众多实用备考辅助学习资料,学练结合,事半功倍。

4.超值性

本系列教材的考生读者可以随时关注我们的专业网站www.thjy888.com。我们的编写团队会根据考试的不断变化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及时在网站上对教材陈旧内容进行修订、补充,并提供最新的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信息,以及最新的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让考生读者花最少的钱,享受最超值的服务。

本系列丛书的四册教材除延续上述特点外,新增“知识结构导图”和“考前速览”模块,通过“知识结构导图”考生可以在学习前形成系统的思路和框架;“考前速览”可以帮助考生在考前进行主要考点内容的回顾,巩固学习成果,并可将其撕下,随时随地复习。

参加本系列教材编写的人员有:王建昌、孙宝文、张廷、卫丽静、仲雪莉、汪晶晶、伍晓军等。其中,《公共基础知识》由王建昌、伍晓军编写,《计算机》由张廷编写,《经济、金融、会计》由汪晶晶、仲雪莉编写,《法律》由孙宝文、卫丽静编写。全套丛书由天合教育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命题研究中心总纂,李俊颖统筹。在此,我们也再次对在编写、修订、出版过程中,对本书给予大力支持和悉心指点的林传斌、苏安娜等专业人士以及业内相关组织单位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本系列丛书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同人不吝指正。第一部分公共基础知识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前导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农村信用合作社招聘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几方面知识内容。根据全国各地方的命题情况来看,这些内容大部分会以判断题和选择题的命题形式出现,但不排除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考查中出现简答题的可能性。另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经常会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以综合题的命题形式出现。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课前思考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派别有哪些?哲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理论成果有哪些?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是什么?意识与物质之间存在怎样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怎样理解其是永恒发展的?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哪些?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哲学关系是什么?

需要重点提示大家的是,对于以上问题一定要多联系实际事物进行掌握并思考。

重要考点讲解考点一 哲学的基本派别

→典型例题导入(单选)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答案】B【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考点知识链接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主张唯有物质才是世界的本原,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认为客观物质世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着的,意识和思维不过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即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唯物主义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1]世界具有物质统一性,运动是物质的本性;[2]世界万物是相互关联的,物质世界在相互联系中永恒发展;[3]事物具有对立统一的两面性;[4]客观世界决定主观世界,但在实践中,人的意识又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世界发生反作用。(2)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1]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阶级斗争则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主张唯有精神才是万物本质的世界观。主张意识、精神是第一性的,是世界的本原,自然界、物、外部世界是第二性的,由意识或精神所派生。在认识论上,唯心主义主张人的知识是先天就有的或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否认认识来源于外部物质世界和实践。在社会历史观上,唯心主义把人类历史看作是某种先天原则和原理的体现,或者是杰出人物意志的产物,视精神、意志、动力为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1)主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感觉和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例如,中国哲学家王阳明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2)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如柏拉图的“理念”、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宗教里讲的“上帝”)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是它的产物和表现。

→考点评析

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般为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一般会给考生一个具体的事例,让考生从中判断出该事例体现的哲学派别。但也不排除题干给出派别思想,让考生从选项中判断出符合该派别思想的多项选择题,对此考生应灵活掌握。

→同步真题演练

1.(单选)“富贵在天,生死由命”这是属于()。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答案】B【解析】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精神”先于物质世界而独立存在,是第一性的,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物质世界是它的产物和表现。本题中“富贵在天,生死由命”,以“天”和“命”为客观存在,并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为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多选)以下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A.天下无心外之物

B.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C.存在就是被感知

D.对象和感觉原是一种东西【答案】A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含义的理解与掌握。选项A、C、D的观点均以个人意识与感知为本原和根本,为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选项B中的观点,认为世界是由人们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上帝所创造,为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考点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及其理论成果

→典型例题导入(单选)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科教兴国

B.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C.发展

D.发展战略【答案】C【解析】本题要求考生联系实际,着重识记。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与根本着眼点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考点知识链接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正确地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包括其哲学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既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许多著作和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关于“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等,都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贡献。(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具体运用、丰富和发展。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考点评析

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般为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无论其以何种形式考查,常会联系一些最新时事与政策导向,以及一些重要领导人的重要思想。其考查的时效性与综合性十分强,考生在备考此知识点时应根据目前阶段的时事,多思考、多联系,争取将书面知识运用于实际。

→同步真题演练

1.(多选)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

A.社会性质

B.社会发展水平

C.社会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答案】ABCD【解析】“社会主义”指出了我国的社会性质;“初级阶段”指出了我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发展程度与发展阶段。

2.(多选)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

A.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B.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C.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D.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答案】AC【解析】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考点三 物质世界的统一性

→典型例题导入

1.(单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人们的心目中,月亮是圣洁和美丽的化身。然而,俄罗斯科学家研究认为,月球是地球上很多自然灾害的祸源。于是,科学家们呼吁,加强对月球的研究,为人类造福。科学家们的呼吁说明()。

[1]认识规律,利用规律,可以为人类造福

[2]认识了月球运动规律,就可以避免地球上自然灾害的发生

[3]坚持联系的观点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4]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A.[1][3]

B.[2][4]

C.[1][4]

D.[2][3]【答案】A【解析】地球和月球是一个互为联系的宇宙存在,它们虽然各自存在,但又紧密联系。本题中,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认识到地球上很多自然灾害的祸源在于月球,就充分体现了只有坚持联系的观点去认识世界才能找到事物产生的根本原因。同时也表明,只有正确地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才可以造福人类。故此,本题中的[1]、[3]表述正确。[2]的表述过于绝对化;[4]的表述过分地夸大了意识的主观能动性。故此,排除[2]、[4]。

2.(单选)《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答案】D【解析】本题题干中,惠能和尚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其以个人的感觉和意识作为事件的本原,以精神作为运动的主体。

→考点知识链接

1.物质的存在方式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永恒运动着的物质。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这就是所谓绝对运动,或称为运动的绝对性。

物质运动有一种特殊状态,就是静止。静止是指下列两种情形:[1]在事物处于量变阶段时,事物的质保持稳定性;[2]事物之间的空间位置相对不变。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物质的运动才是绝对的。在物质运动中,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相互依赖的。承认并肯定相对静止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运动观,深刻地阐述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实际工作的立足点。我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毫无例外地、坚定不移地从客观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意识的产生:意识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不断积累形成的经验,也可以说它是社会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

[1]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

[2]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

[3]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4.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1)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2)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它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3)意识可以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

5.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对关系(1)物质与意识之间的关系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则是第二位的。两种作用不是并列的。(2)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客观规律是第一位的,主观能动性则是第二位的。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脱离或违背了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只会导致实践中的失败。同时,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又是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6.意识与人工智能(1)人工智能的含义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械或电子计算机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智能。它是现代科学信息论、控制论、电子计算机、神经生理学、脑科学和仿生学等发展的产物。(2)电脑不可能在整体上超过人脑,也不可能取代人脑

电脑之所以不可能在整体上超过人脑,不可能完全取代人脑,也不能产生意识,是由二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决定的:[1]人脑和电脑的活动机制根本不同;[2]人的意识具有社会性,而人工智能没有社会性;[3]意识活动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人工智能不具有这种创造性。

→考点评析

本考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中之重。其命题形式既可能以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小分值题出现,也可能以简答题和论述题出现。一般来讲,涉及该考点的试题知识的综合性都很强,要求考生具有良好的综合基础素质。

→同步真题演练

1.(单选)IBM公司制造的“深蓝”计算机战胜了世界顶级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一事实表明()。

A.电脑具有比人脑更高级的运动形式

B.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C.人脑的运动与电脑一样,归根到底是电子等物质粒子的运动

D.电脑和机器人也能进行某些实践活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意识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电脑不可能在整体上超过人脑,也不可能取代人脑。电脑是物化了的人的意识,电脑战胜人脑,实质上是人类自己战胜自己。

2.(单选)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在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假若没有意识(即心不在焉),那么对外界的客观事物也就无法反映。

3.(多选)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答案】CD【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意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来自客观世界,但其并不是事物本身。

4.(多选)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

A.头脑中主观自生的

B.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

C.人脑对鬼神的虚幻反映

D.可以从人世间找到它的原型【答案】BD【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主观性。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考点四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典型例题导入

1.(单选)假象是()。

A.由主观原因造成的对事物的错误反映

B.以否定的形式表示本质的现象

C.以正面的形式表示本质的现象

D.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虚幻的反映【答案】B【解析】假象是以否定的形式表示本质的现象。

2.(论述)论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答案】(1)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三,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2)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考点知识链接

1.联系的概念及其特征(1)联系的概念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2]联系的条件性。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任何具体事物都是有条件的,它们总是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消亡,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联系的性质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联系的条件性。“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3]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4]联系的多样性。一方面,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它们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同,自然界的联系和人类社会的联系各具特点;另一方面,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形式。

2.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1)发展是事物相互联系产生的运动、变化

普遍联系的观点与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密不可分。现实事物存在的相互联系,总是通过事物及其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从而引起运动。运动是指“一般的变化”,包括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既包括量变,也包括质变,但运动、变化不一定就是发展。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和位置的移动,不是发展。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变化,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2)发展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所谓新事物是指符合客观规律和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要性而日趋灭亡的东西。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在于,它们是否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由事物相互联系引起的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不是事物在原有状态下的简单重复,也不是一个个变化过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其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的产生,是质变,是飞跃。(3)发展的本质

发展是事物的上升、前进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区别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它们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新事物是符合历史条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因而它是不可战胜的。

→考点评析

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题目的考查形式一般为给出内容判断其性质或者给出性质找出选项中符合的内容。单项选择题一般是判断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及区别。多项选择题一般考查联系的特征。要求考生对该考点知识深入理解,灵活解题。

→同步真题演练

1.(单选)我国灿烂优秀的文化中,有不少言简意赅的成语寓于哲理,尤其是具有批判意义的词语很耐人寻味。下列成语中否认了联系具有客观性的是()。

A.竭泽而渔

B.照猫画虎

C.东施效颦

D.指鹿为马【答案】A【解析】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竭泽而渔”的直接意思是掏干了水塘捉鱼。这种做法割裂了鱼和水之间的固有联系,否认了联系的客观性。

2.(单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答案】D【解析】题干中的两句诗寓意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体现了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中世界不断发展、运动的观点。根据该哲学观点,新事物最终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3.(单选)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

C.量变与质变统一的观点

D.必然性与偶然性统一的观点【答案】A【解析】滥挖甘草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引发了沙尘暴,这忽略了事物之间的间接联系,本质是忽略了联系的普遍性。考点五 物质世界发展规律

→典型例题导入

1.(单选)三聚氰胺原本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广泛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但是用于食品生产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这说明()。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B.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C.主要矛盾决定了事物的性质

D.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答案】D【解析】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单选)对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北京”,冬奥会设计与景观主任莫舒斯说:“我一直在寻找这样的一个图案,那就是当世界另一端的人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就是中国的,能表达出基于悠久历史之上的现代感。”之所以“第一眼看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到这就是中国的”,突出了()。

A.矛盾的统一性

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特殊性

D.矛盾的对立性【答案】C【解析】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不同的事物又具有其不同的侧面,这就是可以让人明显识别的特点,即矛盾的特殊性。

→考点知识链接

1.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及其基本属性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属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属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2)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使矛盾双方的力量不断变化,导致双方地位发生转化,引起事物的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的矛盾有内、外之分。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动力。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内因是发展的根据,外因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简单地说,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矛盾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矛盾各有其特点。例如,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不相同。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4)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诸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的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事物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的一方,对事物的性质起主导作用。(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矛盾,它的存在与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无论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二者的关系都是辩证的,矛盾双方处于相互作用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双方的地位会发生转化。

2.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事物的发展表现出周期性,即每一事物的发展都是从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新的否定,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完成了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事物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否定,每一次否定都不是简单地抛弃,而是一个前进和上升的发展过程。事物发展的周期包括三个阶段,即肯定阶段、否定阶段、否定之否定(即新的肯定阶段),反映了事物发展道路的起伏性和曲折性。

3.质量互变规律(1)量变、质变和质量互变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量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在量变阶段,事物保持质的稳定性,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在质变发生时,事物的稳定性被破坏,处于剧烈的变化中,事物的性质发生变化,转化为其他事物。量变和质变既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一方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创造了条件。这就是事物质量互变的辩证关系,也就是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事物变化发展的质量互变规律。(2)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呈现出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量变是事物连续的、渐进的变化。质变则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事物无限多样的发展过程。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也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3)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

既然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开始的,为了推动事物的发展,我们做事情就必须具有脚踏实地的精神。

既然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那么我们就应当重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的复杂情况。

既然事物的发展是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我们就要努力掌握这个规律,自觉地按照规律办事,不断进取,开拓创新。

→考点评析

本考点命题形式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也不排除在写作题中结合论述的形式出现,因此必须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来把握本考点。对于矛盾关系的解题思路,注意矛盾不能同真,必有一真一假,首先要发现矛盾,然后避开矛盾,最后从矛盾之外寻找答案。

→同步真题演练

1.(单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地震灾区捐款5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5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500元是丁捐的

丙:这500元是乙捐的

丁:这5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500元是谁捐的?()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由题目可知,乙和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必有一假,则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故很容易得出答案即捐款的是甲同学。

2.(单选)某珠宝店被盗贼窃走价值10000美元的钻石,经调查,作案者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个中的一个,于是,让这四人作为重大嫌疑对象接受审讯,这四个人的供词分别为:

甲:不是我作的案

乙:丁就是罪犯

丙:乙是盗窃钻石的罪犯

丁:乙是有意诬陷我

现在假定四个人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那么请问罪犯是谁?()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丙与丁的话是矛盾关系,则必有一真必有一假,而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则可以确定的是甲和乙说的都是假话,可以推出甲是罪犯,丁不是罪犯。因此可很快地得出答案选A。

3.(单选)在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一刀切”的主要原因是()。

A.事物矛盾之间存在的有机联系

B.事物矛盾具有特殊性

C.事物矛盾具有共同点

D.事物矛盾具有普遍性【答案】B【解析】矛盾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不能“一刀切”。

4.(多选)“越是形势好了,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越是条件好了,越要保持传统。”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B.外因也可以成为事物发展的依据

C.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

D.条件决定一切【答案】AC【解析】本题未涉及内因、外因的关系,所以B项排除。D项说法错误。题干中涉及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在一定条件下,对立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促进事物健康地发展。

5.(判断)“意识是与生俱来的”这一观点是唯物主义观点。()【答案】×【解析】题干中的观点是唯心主义观点。唯心主义强调意识第一性,唯物主义强调物质第一性。考点六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典型例题导入(单选)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虎之所以犯这种错误,在于割裂了()。

A.必然与偶然之间的关系

B.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C.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关系

D.可能与现实之间的关系【答案】C【解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通过感官感知;本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要求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题中老虎所犯的错误,就是因为它割裂了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只看到了百兽畏狐而走的表象,而没有透过这种现象,看到百兽是畏虎而走的真实本质,正确答案为C。

→考点知识链接

1.现象和本质(1)现象与本质的含义

本质揭示的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内在联系,事物的本质是由它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所决定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按它表现本质的不同方式,可以区分为真相和假象。真相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和真相相反,假象是指那些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2)要善于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1]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占有大量的丰富的尽可能合乎实际的现象材料。

[2]要对现象材料进行抽象思维加工,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要善于分辨真相和假象,不为假象所迷惑。

[3]从现象中发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我们还需要在关于事物本质认识的指导下继续研究新的现象,从中发现更深刻的本质。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的认识,是一个无止境的辩证发展过程。

2.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应努力去认识必然,掌握必然。掌握了必然我们就获得了行动的自由,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立在自觉而不是盲目的基础上。(2)偶然性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也应重视偶然。要善于利用一切有利的偶然因素,排除不利的偶然因素,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3)必然性隐藏在偶然性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善于从偶然之中发现必然,把握必然。我们要善于观察一切偶然现象,使它们成为我们认识必然、把握必然的契机。

3.原因和结果(1)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关系,唯物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或因果联系。其中,引起某一种现象的现象称为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称为结果。(2)因果联系是包括时间顺序在内的由某一现象引起另一现象的内在联系,但不是任何表现为先后顺序的都是因果联系。同时,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因果关系。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但绝不能由此得出结论,世界上只有因果联系一种形式。(3)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有两种情形:第一,同一现象,相对于它所引起的现象而言是原因,相对于引起它的现象而言则转化成了结果;反之亦然。第二,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作用,不仅原因可以作用于结果,而且结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原因。

4.可能性和现实性(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对立的。可能性是尚未实现的现实,而现实性则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二者不能混淆。(2)可能性和现实性又是统一的。表现在:

其一,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可能性离不开现实性,可能性的根据存在于现实性之中;现实性也离不开可能性,现实性是由可能性发展而来的。

其二,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方面,可能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现实,这是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另一方面,现实性又包含着新的可能,这是现实性向可能性的转化。

→考点评析

本考点考查对本质和现象及其关系、对正确认识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的理解和掌握。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勤加思考,以透彻理解现象与本质之间关系。

→同步真题演练

1.(单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古训的哲学方法论意义是指()。

A.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B.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同“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

C.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D.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答案】D【解析】坚持因果关系的客观普遍性,可以同唯心主义的“因果报应”论、“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题中“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单项选择题,考查的是对正确认识事物因果联系的方法论意义,而不是理论意义。在四个选项中,A项明显是错误的,B项和C项内容正确,但不是题意所要求的,这样,只有D项才是该题所要求的正确选项。

2.(多选)下列选项中,违背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有()。

A.天不变,道亦不变

B.五德终始,循环不已

C.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案】AB【解析】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前进的过程。A项否定了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性。B项否定了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D项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考点七 认识和实践

→典型例题导入(单选)哲学的党性是指()。

A.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的阶级服务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与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与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与斗争【答案】B【解析】哲学的党性倾向是指任何哲学家、哲学派别无不分别隶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或阵营。

→考点知识链接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方面,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另一方面,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和流的关系。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并提供解决课题的经验材料;其次,实践的发展不断创造和提供日益完善的认识手段和物质条件,推动着人们认识的发展;再次,实践锻炼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首先,认识的直接任务是获得真理,其目的在于用真理性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世界,为人类造福;其次,实践目的对整个认识过程的产生、发展和方向,起着制约、定向和指导的作用;再次,如果认识脱离了实践,不为实践服务,那么这种认识再好也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的纽带,既有普遍性又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而成为检验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认识和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但是认识一经产生就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对实践进行指导。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指导主体采取正确的方法,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改造世界,从而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则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甚至导致实践的失败。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实践才能充当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这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通过实践可将理论或主观认识与现实的客观的东西加以对照,相符的即真理,不相符的即为谬误。

社会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1]从社会实践本身的性质和发展来看,实践标准是绝对的和确定的。人类的社会实践,是永无止境地发展着的,这使它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能力和作用具有无限性。不存在实践永远无法检验的认识。[2]从实践检验真理的具体过程来看,一定条件下实践的检验作用又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实践水平总是受到工具、手段、对象等诸多条件的限制。特定阶段的有限实践,不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认识。

→考点评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命题形式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和判断题。单项选择题一般是给材料判断其表现的内容与选项中哪个相符,或者直接考查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判断题一般考查认识与实践的实质,要求透彻理解。认识与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步真题演练

1.(单选)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答案】D【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认识具有指导作用。

2.(单选)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A.实践标准是不可能的

B.实践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需要一个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答案】C【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要检验真理可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即使是已经被验证的科学理论、真理也需要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3.(判断)“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答案】×【解析】抽象到具体,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考点八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发展观

→典型例题导入(单选)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答案】B【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容易混淆的是A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了一定的社会形态。

→考点知识链接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必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2]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2)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能够为生产力诸要素结合,特别是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的结合,提供较好的形式,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时,生产关系就会严重地影响生产力诸要素的结合,从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状况,再不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甚至遭到严重破坏时,生产关系的变革就成为整个社会进步的决定环节。然而这种反作用仍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为前提。(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1]任何生产关系刚刚建立起来的时候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基本适应,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生产力是积极的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样,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由基本适应逐渐变成基本不适应。

[3]当生产关系完全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就要求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以重新实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基本适应。

[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从基本不适应到基本适应,循环往复。由此,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演化。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而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所以,生产力是人类文明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志;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生产方式以及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发展。可见,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由生产力的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不断前进的过程,所以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3.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指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要更好地发展社会,推进历史的快速发展,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评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命题形式一般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也不排除要求考生结合实际情况,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只要熟练掌握该考点的基础知识,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灵活运用便可以从容应对。

→同步真题演练

1.(单选)_______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A.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

C.上层建筑

D.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方式,是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通过生产劳动向自然界谋取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方式,是一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只有生产方式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主要表现在:[1]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2]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一个社会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上,它的社会制度、阶级结构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等观点如何,人们的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怎样,等等,归根结底决定于生产方式。[3]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当一种生产方式被另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代替的时候,社会制度、阶级结构和意识形态等也就必然发生根本的变革。

2.(单选)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决定于()。

A.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它是否同自己的经济基础相适应

C.它本身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D.它是否有利于公有制的巩固和发展【答案】A【解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推动还是阻碍社会的发展决定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3.(单选)我国农村推广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之所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于它遵循了()。

A.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B.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

D.阶级斗争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规律【答案】A【解析】承包责任制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最新命题预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的哲学观点是()。

A.空间的无限性

B.时间的无限性

C.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D.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空间限制的

2.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由国家馆和地区馆组成。国家馆为“天”,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形成开场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形成浑厚依托之态。这表明()。

A.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B.建筑艺术对建筑业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C.人的认识来源于客观,灵感来源于主观

D.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新的设想

3.高尔基说:“智慧是珠宝,如果用谦虚谨慎镶边,就会更加绚烂夺目。”这表明()。

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有利于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C.只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就一定能提高科学文化修养

D.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与科学文化修养无关

4.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5.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是()。

A.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牛顿定律

B.英国历史哲学、德国科学主义、欧洲人文科学

C.法国唯物主义、德国经验主义、法国理性主义

D.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6.在广告泛滥的今天,有人指出:广告多了令人心烦,都成广告插播电视剧了;也有人指出:没有广告又觉得无从选择,购买商品不知道好坏。这说明()。

A.意识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存在主观差异性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主体会有同一反应

C.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对客观事物的歪曲

D.对同一对象,相同的主体在不同条件下会有不同的反应

7.会师世界杯决赛的意大利队和法国队正严阵以待,为争夺大力神杯摩拳擦掌。此时,一向有“乌鸦嘴”之称的球王贝利耐不住寂寞,直言意大利队能够夺冠,这种“咒语”令意大利的球迷心中七上八下,担心自己心爱的球队被贝利“一嘴”说死。从哲学上看,担心被“一嘴”说死的观点实质上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8.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认识的两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