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名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8:08:00

点击下载

作者:杨柏灿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药名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

药名文化—中药与文化的交融试读:

前言

在古老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中随处可见“名”的身影,“正名”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不禁使人发问:名为何物?何以为名?

名乃名字、名称。《礼记》云:“幼名,冠字。”道出了千百年来中国文化的取名传统。“名以名质,生若无名,不可分别。”诚然,人名、地名抑或物名、药名,均是对人和事物其本质与特性的高度概括,以此来区别于他者。名,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智慧结晶,更是对人生、生活、未来美好向往与追求的一种寄托。

名乃名位、名分。封建时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思想是古人心中无法抹去的烙印,彼时,名有着“别贵贱”的作用。时至今日,脱去封建的枷锁,名依旧是人在家庭、社会中地位、名分的一种标识,其左右着人们对各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规范了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这份“正名”的情怀实可谓源远流长。

名乃名誉、名望。“名满天下”“名垂青史”“举世闻名”无不体现出一些人或物在世人心目中的分量、威望、声誉。论人,可有名师名医、名士风流;论地,可及名胜古迹、名山胜水;论药,亦有名贵药材、古法名方……

名乃名德、名节。一介名臣于谦题诗明志:“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一代文豪欧阳修亦云:“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足见,名节于人是何等重要。苏武宁牧羊而不屈节,陶渊明宁困顿而不折腰,文天祥舍生取义只为留取丹心一片……从古至今无数人用时间、行动、生命诠释了这份“名”的真谛。

可见,“名”是物质的,“名”也是精神的。“名”义众多,但贯穿于“名”背后的是其所蕴藏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点,在中药药名上展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中药品种繁,而药名尤甚,一药多名,其不同的称谓或合于性、或通于文、或晓于俗,使其成为一个中国文化的特别载体。诸如“百草之王”人参、“引阳入阴”之半夏、本是一物的“小草”与远志、集“鼠”“牛”特性于一身的牛蒡子,推陈致新而有“将军”美誉的大黄等,无一不勾画出药名的文化属性。

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深切感受到中医药学之博大精深,特别是近几年来,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药关系的研究,更是叹服中药无愧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且与其他传统文化之间呈现出密不可分的交融,这种交融同样体现在一个个中药药名上。因此,阐释中药药名的文化内涵对中药药性的认识、实际的运用乃至中医学的理解有着深远的意义。然而,目前对于中药药名的解读,或从产地、形态、性状解之,或从性味、功效、应用特点读之,亦有从传说、典故、神话释之。无疑,诸法对药名的解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药物的了解,但更多则停留于望文生义,未能从文化层面上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挖掘。由此,萌发了编写《药名文化》的念头。

然而,真正启动《药名文化》的编写时,却是一片茫然。药物的选择与确定,书稿的定位与体例,文化的界定与范围等,无一不使人困惑。来自于教学工作中的三件事启迪了我们的编写思路:

2014年12月,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开展《认知中药》的翻转课堂。一个才刚刚18岁、脸上稚气未退的男生,在短短的10分钟时间里,向大家展示了生肖文化与中药药名的关系,不但罗列了与生肖相关的中药,而且从生肖的特性解读了中药药名以及该药的功用。2015年5月,于长江大学开展《认知中药》的翻转课堂。该校医学院的一位女生以“植物药动物名”为题,将这一类中药进行归纳、分析,并从中总结出这类药物的一个主要特性——生殖图腾。同样是在2015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的教学中,开展坐班答疑结合小班化PBL的教学活动。一位中医学七年制的学生通过环境中含水量的多少将相关药物串联成线,揭示这种环境变迁对药名、药性、药用的影响……正是这一系列的知识积累,赋予了我们灵感,使人不禁豁然开朗,开启了《药名文化》的编写之路。

全书以药名为纲、文化为目,秉承“药名与文化交融”的宗旨,首先解读药物的别名、正名,其次着重阐述药物与文化的相互关系,最后介绍药物的主要性能、功用。共选择94味药物,分别从生肖文化、农耕文化、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以及外来文化5个方面诠注中药药名。“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在中国,各式各样关于十二生肖的歌谣可以说是最为人熟知的传统文化知识了。从自然馈赠给地球的野生生灵,到改善人类生存生活的家禽家畜,再到被人们赋予精神力量的瑞兽神物,这些动物都归于十二生肖之列,构成了最广为流传的生肖文化。当生肖文化与中药文化交融,产生了许多颇有趣味的中药药名。在中药“肖”谈中,将充分领略到药名中的这份意趣和先人生存的智慧。“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悯农》是垂髫之年随口而吟的诗句。千年以来,农耕文化孕育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本草纲目》载:“太古民无粒食,茹毛饮血。神农氏出,始尝草别谷,以教民耕;又尝草别药,以救民疾夭。”中药与作物本出同源,而中药的采收、种植、加工更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中药“农”语,言寒暑易节、四时不息,气候物候与药名的融汇,是先人靠天吃饭的参悟;论跨越经纬、地域变换,从沼泽密布的闽东南到干旱少雨的西北大漠,从河流众多的川蜀大地到白云黑土的东北三省,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使一方的道地药材脱颖而出;谈农业发展、技术革新,先人将先进的农业技术融入中药的炮制过程,人们对生活的不断追求赋予了中药药名更多内涵。

子曰:“仁者,爱人。”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的核心,其内容涵盖了仁、义、礼、智、信、恕、忠、孝等,而以仁为首要。“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诚如药王孙思邈在《大医精诚》所言,医乃仁术,而这份仁心、儒心也潜藏于意蕴丰富、深远的中药药名中。中药“儒”心一卷,我们将从中药药名、功效特点的角度来解读儒家文化中关于仁义、中庸、诚信、慈孝、仪礼、风雅等思想,感悟药名所传递的医者仁心。“道可道,非常道……”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道”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高度概括和总结,也是修性养生之大法。中药“道”义将围绕道家养生观念,细观寄生类中药的生长特点,探究道家贵己重生的养生之道;寻访避世而居的“仙药”,感悟道家所寄托的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之要;觅迹具有特殊自然习性的中药,参透无为而治、效法自然的真谛;追溯丹丸灵石中的金石药物,体味“道”者内外兼修的深意。中药“道”义,法自然,守于内,修诸外,可云近乎道也。

塞外羌笛,东方佛陀,异域奇香……千年历史的变迁、海纳百川的胸怀让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碰撞、交融,在传统文化的瑰丽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全书的最后,中药“外”传将沿循张骞、郑和等人的足迹,重走古代西域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品茶饮料理、闻清香四溢、辨五彩药色、结他国佛缘,扬帆行驶在波澜壮阔的世界文化海洋中,领略外来文化为药名文化带来的活力生机。

从茹毛饮血的生存,到扎根土地的生活,从立身处世之本,到修身养生之道,从立足本土传统文化,到着眼对外文化交融,是人类由原始走向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文化乃至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依循这一线索,中药药名的解读也可算得上是“良工不示人以朴”了。

本书的生肖部分由杨熠文负责,农耕部分由沙妙清编写,儒学部分由费尔立、高敏、沙妙清撰写,道家部分由张茜、姚天文执笔,外来文化由姚天文供稿。此外,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乔思雨、蒋式骊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本书前后历时两载,在文献查阅、书稿撰写、修改讨论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日益感受到自己所学之不足。本书不仅涉及中医学、中药学知识,亦与植物学、动物学、物候学、儒学、道学、农学、历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密切相关。勉力为之,错误在所难免。期同道及读者不吝赐教指正。

中医大家——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国家名师、全国名中医严世芸教授,原全国中药基础理论分会主任、国家名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高学敏教授为本书撰写序言,在此致以深深的谢意。本书编委会2017年7月第一单元 中药“肖”谈——中药药名与生肖文化

德龄公主在回忆当年清宫生活的琐事时,曾谈起过这样一段经历:一次慈禧太后在宫廷宴请荷兰大使夫人及女儿,在见面寒暄时便询问她女儿是属什么的。荷兰客人茫然不知所云,因荷兰没有属相之说。但为了避免尴尬,大使女儿灵机一动,心想自己喜欢吃鱼,而猫也爱吃鱼,于是便说道:“我是属猫的。”殊不知,在中国的生肖中并没有猫这一属相。这虽然只是一则笑话,但也不难发现中西文化的巨大差异,尤其是生肖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高、对社会的影响之深,从中可见一斑。

这种影响同样体现在生肖与中药之间一衣带水,血肉相连的关系。只从一味味的药名上,如鼠尾草,牛膝,虎杖,菟丝子,龙眼,蛇胆,马钱子,羊蹄,猴姜,鸡骨草,狗脊,猪苓等,就不由自主地让人联想到一个个生肖。正如一个人姓名中寓意了父母对其子女性格特点、事业发展等美好祝愿一样,以生肖为名的药物亦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其特征与属性。但如果对于中药药名只是望文生义,却也难免会闹些笑话。

冯梦龙在《广笑府》记载有这样一则趣闻:有个刚开药铺的人,一次有事外出,便让他的儿子留守药铺。这时有客人来买牛膝和鸡爪黄连,这儿子愚笨不认识药材,看了半天药箱以为里面没有。于是便把家里耕地黄牛的一只脚切了下来,并砍了两只鸡的脚卖给了客人。文中的牛膝、鸡爪黄连都为草药之名,并非真正的牛膝、鸡爪,与之相似的还有狗脊、羊蹄等。因此,对于药名的理解不能“望文生义”更不能“望字生义”。值得思考的是一味味并非动物药却为何冠之以生肖动物名呢?这些药名与生肖动物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带着这些问题和好奇,本篇将分别从生存生活之道、自然馈赠之礼、民族精神之源三个方面搭建生肖文化与中药药名间的桥梁。【生存生活之道】

生存始终是人类所面临的首要难题。六畜中马的负重远行、牛的耕田犁地、鸡的报晓司晨、犬的守夜护舍、羊的供奉祭祀、猪的宴飨宾客,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因而,古人在维系生命活动中对六畜的认识极为深入,并将之引用到中药的命名中。如以牛的精壮强健说明牛膝有强筋健骨之功,以猪的肥嫩鲜美说明豨莶草有治病果腹之用,以羊的祥瑞育阳说明淫羊藿有壮阳起痿之效,以伏龙比喻灶神说明伏龙肝补养脾胃之能。这些植物药的功能特性都有着生肖中六畜的影子。【自然馈赠之礼】

在风餐露宿,拓荒狩猎的生活中,人们为虎的凶猛所威慑、蛇的险毒所恐惧、猴的灵动敏捷所惊叹;喜爱兔的洁白无瑕,厌恶鼠的窃食狡黠。自然界所赋予的这种爱恨交加的情感同样体现在一些药名上。如以虎的孔武突出虎杖祛邪之功,以猴的灵动突显猴姜接骨之效,以兔的洁白无瑕寓意望月砂明目之性,以蛇的阴冷险毒衬托蛇床子温阳之力。无论是这些动物,还是药物本身,无疑都是自然界赋予人类的宝贵礼物。【民族精神之源】

生肖文化体现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彰显了一份精神上的追求。龙腾虎跃、快马加鞭,使人自强不息;甘为孺子牛、一唱雄鸡天下白,使人勤劳奋进。这份精神追求在一些中药药名上同样得以体现。如以龙的神通突显龙胆清泻肝火之力,以马的自强彰显马鞭草祛邪逐瘀之效,以鸡的守信突出鸡血藤补血调经之功,以狗的忠贞体现狗脊强脊健骨之能,以牛的奉献、鼠的自利表达鼠黏子和牛蒡子多功多能之性。而将这些精神相融合则形成了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第一章 生存生活之道牛膝:躬耕垦地没牛膝

主治寒湿痿痹,四肢拘挛,膝痛不可屈伸,逐血气,伤热火烂,堕胎。——《神农本草经》“吃啥补啥”的理念由来已久,应用广泛,由此逐步形成、诞生了“以形补形”的理论。“以形补形”理论的影响之深使之突破了单纯吃的界限,影响到包括中药命名在内的其他领域。中药宝库中,有一味药物虽属植被,却坐拥“牛膝”之名。此中体现的不但是“以形补形”的理论,更是显现出其与生肖“牛”的联系。●药名释义●

牛膝药用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书中曾有以牛膝治疗痂症的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牛膝被列为上品,又名“百倍”。明朝时期,医家朱橚则认识到牛膝在果腹充饥中的作用,根据其植物形态,将其命名为“山苋”“对节”,记载于《救荒本草》中,以备应急之用。

1.别名释义“百倍”之名乃是对牛膝功效特点的描述。“倍”,《康熙字典》“物财人事加等曰倍”,“百”在此属概数,为许多、众多之意,故“百倍”可理解为显著增强。而牛膝之所以又名“百倍”,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言“言其滋补之功如牛之多力也”,隐喻牛膝具有补益人体之功,服之可令人力量显著增强,犹如牛力。“山苋”“对节”之名来源于对牛膝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的观察。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注解:“其叶如苋,其节对生,故俗有山苋,对节之称。”

2.“牛膝”释义“牛膝”之名,形象地反映出其植物形态和功用特点。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解释曰:“其茎有节,似牛膝,故名。”牛膝茎节部膨大,类似牛的膝盖骨而得名。牛膝功能强腰健膝,可治疗腰膝酸软,符合“以形补形”的理论,故亦是其以“膝”为名之由。

可见,无论是“百倍”之名,还是“牛膝”之称,都指向其与牛的联系,体现了古人对牛的认识,也是生肖文化在药名应用中的体现。●牛膝与牛文化●

作为人类生存的基本粮食,谷、麦源于农作物的耕种。如何确保谷、麦的收成,除了靠天吃饭以外,耕种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农作物耕种时,首要的便是犁地,使土质松软从而有利于庄稼的播种和生长。但犁地是一项艰苦的农活,需要强劲的体力和耐力,仅凭人力难以完成。因此,在缺少现代化农具的古代,我们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农耕活动发现牛下盘强健而稳重,力大无比,逐步认识到牛在农耕中的作用,耕牛文化便应运而生。早在宋代叶茵的《次韵》中就有“远村笞笠雨耕牛”这样的词句,生动描绘出人们田间耕作的场景。

牛在农耕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自古民间就有“饿死亲爹娘,不吃种子粮,不杀老黄牛”之说。对于牛的特性,清代刘献在《广阳杂记》中言:“地辟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明确表明牛与丑时相对应,主要与其开荒辟土的特性有关。因此,自古以来牛就是力量、勤劳、耕种的代表,凡是与之相关的寓意往往会以牛表示,包括给人或物起名:如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以德行著称,晋国大力士姓牛名子耕等。这种命名方式同样应用体现在中药的命名中。

牛自古被誉为“大力”的象征。牛膝可强筋健骨,因而以“牛”为名,相较以“马”“羊”命名,更突出了其在强壮补益中的作用。同时,牛下盘稳健,耕种时能够充分将力量通行下达于膝腿。牛膝作用于膝部,具有通补下行的特点,主要用于下部病证。因而以“膝”命名,也是其功效特性的体现。另外,农作时的播种和收割时都要求人体下盘的负重,下盘的有力稳健是长期劳作的根本,故以牛命名“牛膝”亦是希冀双膝能够像牛一样强健,更好地完成田间劳作,为来年的丰收打下基础。●牛膝的功用●

牛膝味甘能补,味苦能泻,味酸入肝,性质平和,乃是一味通补合体而以下行为主的药物。牛膝的性能与功用可以概括为:性味甘、酸,平;归肝、肾经,具有补肝肾,强腰膝,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火(血)下行的功用。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肝肾不足、筋骨痿软

牛膝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不仅是源于古人“取类比象”“以形补形”的理论,更重要的还是牛膝的性质平和,肝肾同补且性善下行,而能强筋健骨,可用于肝肾不足所引起的筋骨痿废、腰膝酸软的病证。

2.瘀血阻滞、气火上逆之证

坚实、板结的土壤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在犁地翻田时要求耕通,耕深。牛虽然行走相对缓慢,但沉稳有力、耐力悠长,在耕种能够将力量通行下达于膝腿部以犁地劳作。“牛膝”的功用特性与之相似:“通行”和“趋下”,能够活血化瘀用于下部瘀血病证,亦可引火下行用于气火上逆之证。

3.下肢湿热痿痹

在治疗湿热下注引起的下肢痿痹中,牛膝更是不可或缺的药物。牛膝既能通过利尿以使浸淫于筋脉的湿热之邪随小便而出,又可活血通络以通痹止痛,并能补益肝肾以强筋健骨,还可引药下行,可谓一药多效、标本兼顾。

无论是生肖文化中牛与丑时的对应,还是中药文化中对牛膝的命名,都来源于古人在生存过程中对于牛,对于自然的认识。两者看似并无关联,实则却貌离而神合,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宋代诗人黄庭坚在《荆州即事药名诗八首》正是借耕种之牛暗藏中药“牛膝”之名,曰:雨如覆盆来,平地没牛膝。回望无夷陵,天南星斗湿。伏龙肝:灶底伏龙精似肝

味辛,微温。主治妇人崩中,吐下血,止咳逆,消痈肿毒气。——《名医别录》

中华民族素有祭神的习俗,从贴门神、拜财神乃至到祭灶神,无一不体现了人们对安定富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其中,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饮食,因而古人对灶神的祭拜尤为重视。民谚有云:“二十三,祭灶官。”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民间祭奠灶神的日子。为了突显对灶神的敬重,在崇尚龙文化的中国,灶神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字——伏龙。中药药名之中,有一味取自土灶的药物——灶心土,具有“伏龙肝”的雅号,其中透射出的正是生肖文化与中药药名间的关联。●药名释义●

伏龙肝作为药用,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称之为“灶中黄土”。关于伏龙肝的别名历代相对统一,主要围绕“灶”“土”二字,如《肘后备急方》中的“灶下黄土”,《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灶月下黄土”,或是《本草纲目》中的“灶心土”等。为了表达对灶神的信奉,古人将灶神称为“伏龙”,故在《雷公炮炙论》中又将其命名为“伏龙肝”。

1.别名释义

顾名思义,“灶心土”即灶底所结成的焦黄土块。“灶”,从构字角度分析,从火从土,意为土在火中燃烧。可见,“灶”作为古代烧煮用的土制设施,由土而成,但与火有关。故“灶”中之土包含了土与火的双重特性,专入土脏脾胃而性质温热。“心”与“土”则是对“灶”字的补充和解释。“心”,《说文解字》曰:“心,在身之中。”引申为中央之义。“灶心土”以灶底正中之土为佳,是对于其药源的补充。“土”又属五行正中,对应中焦脾胃,则是其作用部位的体现。

2.“伏龙肝”释义“伏龙肝”是对“灶心土”的雅称。宋代洪迈在《容斋四笔·伏龙肝》云:“伏龙在,不可移作,所谓伏龙者,灶之神也。”食之于人,关乎生存。灶王爷是食的守护者,因而灶王爷也被赋予了象征神灵的“龙”的形象。句中“移作”,即作灶,是古代黄历中的风水习俗,指安修厨灶,或移动厨炉。人们认为灶王爷藏于炉灶中,随意“移作”是对神灵的不敬。《广雅》曰:“伏,藏也。”故将“藏于灶中的神灵”称为“伏龙”。而“灶心之土”为灶神留存人间的精华,其色黄赤,近似肝色,故古人隐其名,作“伏龙肝”。同时,伏龙肝主要功效在于止血,而肝主藏血,故“肝”之名亦与其功效特性相关。

由此可见,“灶中黄土”是药物的客观写照,“伏龙肝”则是对药物的雅化升华,而联系两者之间的便是生肖文化中对于龙的认识。●伏龙肝与龙文化●

为了解开自然的谜团,寻求神灵的庇护,原始民众往往假借图腾的力量,将其作为每个氏族的标志和精神的象征。十二生肖的产生,便源自于这份对图腾的崇拜。北方游牧民族以马为图腾,羌族人将羊视为祖先,古越人奉蛇为神,云南纳西族则把牛作为创世神兽等,每一个生肖动物都存有与其相关的图腾文化,但其中最为特殊的便是龙。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生物。东汉时期思想家王符将龙描述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在汉语言文化中,龙在与不同图腾动物相合之时,也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龙盘虎踞,龙战虎争,龙虎相合体现了龙威严庄重之美;龟龙之寿,龟龙麟凤,龙龟相合则寓意龙高寿显贵之尊;龙神马壮,龙马精神,龙马相合彰显了龙精神强健,自强不息之感。可以说,龙是多种动物特点的复合形象,是一种混合图腾。

近代学者闻一多在《伏羲考》中对龙图腾的产生解释为:龙的主要部分是蛇,远古时期的华夏民族在吞并其他氏族的同时,并没有选择消灭他们的图腾,摧毁他们的文明,而是将两者巧妙的叠加,逐渐形成了现在所知道的龙。因此,对于炎黄子孙而言,龙寓意有各种内涵,但核心则是和合团结的精神,龙的传人由此成为遍布世界各地华人的共称。

中药“伏龙肝”取名于“龙”亦体现了龙文化和合共荣的精神。伏龙肝虽是土,但与自然界中的土不同,它是由火、柴、土经长期共同熔合而形成的,融合了三者的特性。伏龙肝之本应土,烹饪之主在火,资火之燃为木。土在脏应脾,伏龙肝专归于脾胃经;火性炎上,伏龙肝性温;木在味为酸,酸性收涩,伏龙肝味涩。这综合了多种自然特性的土正是中华龙的和合精神在中药文化中的体现。●伏龙肝的功用●

伏龙肝久经灶火烘烤,柴火烈焰,使之温燥干涩,功专中焦脾经,其功效特点可归纳为“温止”:温中止血,温中止泻,温中止呕,用于中焦虚寒病证。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虚寒性出血

脾具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中循行,防止其逸于脉外的作用。当脾阳不足,统摄失司,则可出现血逸脉外的出血病证,如吐血,衄血,便血等。治疗上既要收涩以治其标,又要温中以治其本。伏龙肝味涩可收涩止血,性温可温养脾胃,对于虚寒性出血病证的治疗可谓是标本兼顾。《金匮要略》中治疗阳虚便血的代表方——黄土汤,便以其作为君药,更以其命名。

2.虚寒性腹泻

脾阳不足,则水湿内停、清浊不分,精微糟粕并趋于肠中而出现腹泻的表现。伏龙肝味涩可涩肠止泻,性温可温中暖脾,对于脾虚久泻的治疗亦是一药多效,标本兼顾。

3.虚寒性呕吐

脾性主升,胃性主降,两者在水谷的运化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当脾阳不足、清阳不升,则胃失于和降,饮食之物运化无权又下行无路,逆而上涌则可引起呕吐。伏龙肝味苦而主降,性温而温中,可温中降逆止呕,用于胃寒呕吐病证。

目前,伏龙肝作为一味脾胃良药已日渐稀缺,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然而其背后文化内涵却并不会就此而消亡。就如同,敬龙崇龙虽早已成为一种形式,但中华龙的精神却流淌在每个龙的传人的血液中,这便是文化的力量。就如伏龙肝而言:和合之龙,其精似肝。伏于灶底,暖胃散寒。豨莶草:家肥财旺草豨莶

苦寒小毒,治肝肾风气,四肢麻痹,骨痛膝弱,风湿清疮。——《本草纲目》

十二生肖之中,猪圆滚滚,胖墩墩,一副憨态可掬之相为人所喜爱。不过,猪的气味,可谓是“臭”名远扬。但在中药药名中却真有一味药以猪的气味命名,叫做豨莶草。其性能功用均离不开猪的特性。●药名释义●

豨莶草之名,最早出现在《乾坤秘韫》,书中曾有以其治疗痈疽疮毒的记载。因其气味独特,一些与气味相关的别名也应运而生,如“猪膏”“虎膏”“狗膏”等。而在明朝,由于粮食匮乏,饥荒频发,豨莶草又用作充饥,故在《救荒本草》中将其命名为“黏糊菜”。

1.别名释义“狗膏”“虎膏”等命名主要与其气味有关。豨莶草有一种较为浓烈的动物臊臭气,煎服时又多呈黏膏之状,故而以“狗膏”“虎膏”“猪膏”等动物为名。“黏糊菜”之名乃言其烹调之后的性状。《救荒本草》中写道:“嫩苗炸熟,浸出苦味,油盐调食,故俗谓之黏糊菜。”豨莶草经烹调后,苦味得祛,口感尚佳,而呈黏糊之状,能够在灾荒时作充饥的菜肴,故而得名“黏糊菜”。

2.“豨莶草”释义“豨莶”乃以草之气味为名。对于“豨”,《方言》曰:“猪……南楚谓之豨。”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地区称猪为“豨”。对于“莶”,《集韵·沾韵》则云:“莶,辛毒之味。”古代将气味辛毒的草味称为“莶”。豨莶草,主要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等地,在古时属楚国辖区,又其气如猪臭,味辛恶,故得“豨莶”之名。

豨莶草及其别名主要围绕其气味特点,但就其诸多包含动物元素的命名中,又以豨莶草最具代表。除避俗雅化的因素之外,更在于古人对于猪的认识。●豨莶草与猪文化●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安土而重迁,在骨子里有着一种叶落归根的情怀,“家”永远是充满着温馨的字眼,是心灵的港湾。在人死之后,古人又讲究“入土为安”,而“冢”便是古人终其一生的归宿。

谈及“家”与“冢”的联系,从造字角度来看,“宀”与屋室有关,“冖”则意指地表覆盖,两者都有内部、处所的含义。而“豕”为象形造字,取猪长吻、大腹之象,是古人对于“猪”的称呼。依照常理,“家”为人居住之所,“冢”为埋葬逝人之处。那么“宀”与“冖”之下应是“人”,可为何却是猪呢?

上古时代伊始,人们以狩猎为生,却难免食不果腹。随着驯化饲养家畜的兴起,猪是最初被圈养的动物之一,并成为人们主要的肉食来源。因而,在缺乏其他收入的古代社会,猪也成为衡量一个家庭财富的象征。《韩非子》中所记载的“曾子杀猪”的故事,在寓意诚信的同时,亦从另一角度突出猪对于一个家庭的价值。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家”与“冢”皆由“豕”所构成。

猪在十二生肖之中,与十二地支中的“亥”相对应的,而这也取自猪的特点。“亥”与“豕”相似,《论衡·物势》曰:“亥,豕也。”可见“亥”的最初含义可能与猪有关。成语“鲁鱼亥豕”中“三豕过河”的典故说的是由此而产生的误写现象。同时,地支“亥”所对应的时为晚间9时至11时,又称人定。清代刘献在《广阳杂记》曰:“亥时,猪则饮食之外无一所知,故亥属猪。”此时夜色已深,人们都已停止活动,万物寂静。猪的生活习性非食即睡,故而将时辰间熟睡的时刻赋予了猪。

同样,猪的特点也体现在豨莶草的药用功效中。虽如《韵书》所言,豨莶草嗅如猪味,但言其如虎味、狗味也未尝不可,故以“豨莶”为名还有着其他寓意。根据五行理论,五畜中猪对应的五臭为腐,五脏为肾,而豨莶草主归肾经,其味腐臭,皆提示其与生肖猪之间的联系,豨莶草之名可谓是实至名归。●豨莶草的功用●

豨莶草之名是对其性能、功效准确的概括。“豨”言其入肾经,主水,可祛风湿;“莶”言其味辛臭,主通,可通络利关节。主要用于:

1.风湿痹证

豨莶草作用相对平和,生用偏寒,酒制偏温,没有明显的毒性,无论对于风寒湿痹或者风湿热痹都可以应用。

2.中风后遗症

豨莶草气味辛臭,通利之性较强,能够舒筋活络,可用于治疗中风恢复期,半身不遂,肢体偏瘫。

每种动物都有特点和长处,生肖文化本身并无褒贬之分。也许憨态的家猪所散发的气味令人不适,但不可否认猪作为古代农耕社会的重要家畜,象征着家庭的安稳和富足。就如同豨莶草,虽然其气辛臭,却亦可化作药香以救荒果腹、祛湿疗疾。笔者自撰小诗一首,聊以咏物:畜豕于家,乌金黑面。憨态体拙,昼夜酣眠。有草如豨,祛湿疗疾。亦能果腹,救荒可觅。淫羊藿:三羊启泰淫羊藿

味辛,寒。主治阴痿,绝伤,茎中痛,利小便,益气力,强志。——《神农本草经》

羊作为十二生肖第八席,其个性温顺和善,肉质美味可口,素来为人所喜爱。“羊大为美”“羊鱼为鲜”“羊言为善”等无不叙述着中华民族对羊的赞誉。“三阳开泰”有时又可写作“三羊开泰”,虽然仅是这一字之差,却体现出“羊”与“阳”间存在着某种关联。这种关联在中药淫羊藿的命名中体现得尤为明显。●药名释义●“淫羊藿”之名,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对于淫羊藿之名也多有记载,《雷公炮炙论》赋予其“仙灵脾”之美称,寓意其功效灵验;《日华子本草》则称之为“弃杖草”或“放杖草”,突出其在治疗风湿关节疾病的功效。此外,根据淫羊藿之名,民间亦谓之“羊合叶”。

1.别名释义“仙灵脾”原为“仙灵毗”,收录于柳宗元的《种仙灵毗》。对于“仙灵”二字,《释名》称“老而不死者,曰仙”,《风俗通》认为“灵者,神也”,二字皆喻神奇,有奇效之义。对于“毗”,《说文解字》曰:“毗,人脐也。”中医学认为脐为人之命蒂,是命门丹田所在。淫羊藿功可强肾,专壮肾阳,故“仙灵毗”之名,可理解为“强肾仙药”之意。不过,或许是“脾”在传统医学中更常用,也可能是后世的误写,“脾”逐渐取代了“毗”字,“仙灵脾”之名反而成为公认。“放杖草”之名源于对药物功效的描述。《说文解字》曰:“放,逐也。”其本义为驱逐罪犯至边疆,继而被引申为舍弃,废置不用之义。“杖”则是用以支撑的木棍。故“放杖”之名意指舍弃拐杖而可独立行走。《种仙灵毗》一文中曰:“服之不盈旬,蹩躠皆腾骞。”意思是服用此药不到十日,跛脚者能弃杖而快步向前。当时柳宗元被贬永州,感受风寒湿邪,而致双脚麻木行走艰难,服用淫羊藿后霍然而愈。“放杖草”之名可谓名副其实。

2.“淫羊藿”释义“淫羊藿”源自于该药物的发现与羊有关。晋代陶弘景曰:“西川北部有淫羊,一日百遍合,食此藿也。”“淫”,古作“婬”,意指放纵于男女之事。淫羊藿能强肾壮阳,食用者淫欲不休,故将“一日百合”之羊称为“淫羊”。同时淫羊藿的叶,形似豆叶,《广雅·释草》中云:“豆角谓之荚,豆叶谓之藿,故以淫羊藿为名。”而“羊”与“阳”为谐音,在古代字义又可相互假借,淫羊藿之名也是其功效特性的体现。

可见,淫羊藿及其别名,包含着古人从发现药物,认识药物,总结药物的整个过程。而将三者联系起来的便是古人对羊的认识。●淫羊藿与羊文化●

在远古时期,人口的多少往往决定着部落氏族的强弱与盛衰,而繁衍在部落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过,当时产妇的分娩如同一只脚踏入鬼门关,有着极高的风险。为了繁衍的需求,氏族中通常存在着生殖崇拜,产生了相应的生殖图腾。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羊便是生殖图腾之一。古人认为其可系生死,通阴阳。《国语·鲁语》中记载有一则“穿井获羊”的故事:“季桓子穿井,获如土缶,其中有羊焉。使问之仲尼曰:‘吾穿井而获狗,何也。’对曰:‘以丘之所闻,羊也……土之怪曰羵羊。’”文中的缶是一种大肚小口的瓦罐,象征怀孕的母体。羊为土怪,象征逝去的亡者,故古人将羊装入缶中埋于地下,寓意超度亡魂,孕育新生之意。

所谓死去而新生,阴极则阳化。古时认为冬至“一阳生”,腊月“二阳长”,正月“三阳生”,三阳生则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易经》称之为“三阳开泰”。“泰”为平安之意,“开泰”则象征着好运降临。因而,羊作为沟通阴阳,化阴为阳的灵物,也被用于祭祀祖先与神明,以祈求平安。此外,“羊”与“阳”的同音,古人便将“阳”的含义赋予了“羊”。《西游记》第九十一回中,四值功曹驱赶三羊,口喊“开泰”,暗喻“三羊(阳)开泰”以破解唐僧否塞之遭。民间亦以剪纸、书画等描绘三只羊以祈祷吉祥瑞福,国泰民安。

与人的生与死,祥与凶关系最为密切的便是人体的阳气。古语云:“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羊,在五畜中属于火畜,其肉性质温热,能够温阳补虚,与“阳”相合。在一年间,以三伏之羊为佳。我国徐州等地素有“伏天食羊”的传统,现今上海的奉贤也有三伏天食羊养生的节日,所谓的“伏羊节”。三伏为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至立秋后第一个庚日,通常值农历未月之时。《说文解字》曰:“未,味也。六月,滋味也……象木重枝叶也。”“未”,从字形上像枝叶重叠的样子,对应农历六月之时,是最富有滋味的时节。因而,清代刘献在《广阳杂记》言:“羊啮未时之草而茁,故未属羊。”六月正当夏令,是阳气旺盛的时节之一,此时草木繁茂最富滋味,食草之羊温补性质也尤佳,更能有助于驱逐体内寒邪,保护人体阳气。可见,将羊归于十二生肖未时之列,不仅是羊的精神力量,同样也包含对其药用价值的认识。

由此不难发现,淫羊藿以“羊”为名,可归纳为三层含义。其一,如弘景所言,羊食之而一日百合,其发现与羊相关。其二,羊可育新生,淫羊藿可助生殖,其功效与羊相通,昭示生殖图腾。其三,羊肉性温暖中,淫羊藿性热壮阳,其特性与羊相近。可见,一个“羊”便将淫羊藿的发现,功效,特性概括全面,以“羊”为名可谓当之无愧。●淫羊藿的功用●

淫羊藿性味苦温,归肝、肾经,其功效特点可以归纳为“温壮燥烈”:温肾壮阳,燥湿除痹,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肾虚阳痿

古人非常推崇淫羊藿壮阳的作用,誉其为“专壮肾阳”,是治疗肾虚阳痿、性功能障碍的要药与专药,可广泛应用于治疗男性的阳痿不举、举而不坚、早泄遗精的病证以及女性的宫冷不孕。

2.肾阳亏虚证

淫羊藿作为一个补肾阳药,除了应用于治疗阳痿以外,亦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其他病证,如肾虚腰痛足软、发育不良或迟缓,耳鸣等。

3.风寒湿痹证

淫羊藿性温燥,功善祛风除湿,可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筋骨痿软,尤其适用于风寒湿顽痹伴随有肾阳亏虚的人群。

就如《种仙灵毗》一诗,体现的不仅是作者对仙灵毗治愈顽疾的渴盼,更是借此抒发其渴望重新得到重用,实现政治抱负的夙愿。同样,对于中药文化而言,无论是含蓄的“仙灵脾”,或是通俗的“淫羊藿”,它们也并非简单的称谓,其中也蕴含着诸多的文化内涵。笔者将淫羊藿的药名,功效糅合一起自撰小诗一首:放杖,刚前,跛者逍遥糜者振。灵毗,羊藿,痿者阳举虚者盛。第二章 自然馈赠之礼望月砂:望月捣药末成砂

治目中浮翳,劳瘵五疳,疳疮痔瘘,杀虫解毒。——《本草纲目》

十二生肖的阵容中,有着六畜六兽。六兽之中,鼠聪颖而狡黠,猴伶俐而近人,虎刚猛而威严,蛇阴险而毒辣,龙高贵而神秘。相比之下,兔似乎皆无所及,但它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月精,乃是古代月亮的象征,而其粪便则更是一味别具特色的中药,取名“望月砂”。●药名释义●

望月砂入药最早记载于《雷公炮炙论》中,本名为“兔蕈”。此后亦有“兔屎”“兔粪”等名。不过,直接称为“屎”“粪”难免粗鄙而不登大雅,流传不广,故借助兔与月的典故,而有“望月砂”“明月砂”之名以显高雅。

1.别名释义

望月砂来源于野兔,为其干燥的粪便,故俗称“兔屎”“兔粪”。从其形态来看,其粪便呈圆球形略扁,浅棕色或灰黄色,散布于林下灌木或杂草丛,粗观之若菌蕈之盖。《玉篇》言:“蕈,地菌也。”故《雷公炮炙论》中又称其为“兔蕈”,文雅却不失通俗,可谓拙中见巧。

2.“望月砂”释义“望月砂”之名,最早记载于清代《本经逢原》。关于兔与月的关系,宋代陆佃《俾雅》在解释兔的别名“明视”时说:“兔,吐也。明月之精,视月而生,故曰明视。”古人认为兔为明月之精,望月而孕。因而,兔亦可称为“望月”。“砂”,其义同“沙”,《说文解字》曰:“沙,水散石也。”其意指水中细散石粒,后引申为细粒状的物体。野兔干燥粪便,形呈砂粒状,故称之为“望月砂”。

因此,无论是“兔蕈”“兔屎”还是“望月砂”都始终围绕着药物与兔之间的联系。而“望月砂”之名,更是集避俗与雅化于一身,将中药药名与传统生肖文化中对兔的认识紧密地联系起来。●望月砂与兔文化●

古时,月亮的阴晴圆缺总是给予古人无限的遐想。屈原在《楚辞·天问》写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古人并不知道月上究竟有什么,而通过月亮表面的影形揣摩臆测,其中最为拟似的说法是月亮中有只白兔,于是便有了屈原诗中“究竟有何好处,为何要抚育一只兔子在怀里”的疑惑。

逐渐,月中有兔的想法深入民间。诸如“兔影”“兔宫”“玉兔”“顾菟”都成为古人对于月亮的别称。同时,古时亦有“日中鸡月中兔”之说。在语言文化中,为了表示光阴迅速流逝,产生了如“兔起乌沉”“兔走乌飞”“兔缺乌沉”等成语,其中“乌”与“鸡”相类是太阳的象征,而“兔”则代表了月亮。

兔入选十二生肖之中,也是基于“日鸡月兔”之说。明代周婴在《卮林》中写道:“天有十二辰,列于方者,有神司其位。日出在东,其对在酉,酉为鸡,日光含景,则鸡在日中……卯为兔,月光含景,则兔在月中。”认为十二生肖,对应十二时辰各司其位,太阳从东方升起,正对于正西方的“酉”,日中有鸡之影,故西方酉位的神是鸡,而月从西而升,于是东方卯位的神兔的影子便被印于月亮之中。因而,将兔与十二地支中的卯时相对应,来源于古人对日升月落的思考。

兔的粪便能得“望月砂”之名也体现了兔与月亮间的联系。“兔望月而生”,故“望月”是对兔的别称。古时将月亮最圆的一天称为“望月”,而野兔的粪便,多呈圆球形,其形与“望月”相似。月亮皎洁无瑕,望月砂恰有明目之功。不仅如此,汉乐府《董逃行》中载:“白兔长跪捣药虾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药可得神仙。”月亮上“白兔捣药”的传说更是拉近了兔与中医药文化的距离,成为灵丹妙药的象征,或许也正是基于此,促成了望月砂药用价值的发现。●望月砂的功用●

望月砂味辛,性寒,归肝、肺经,具有明目退翳,去毒杀虫的功效,主要用于眼疾及疮疡病证。

1.眼疾

中医理论认为“肝开窍于目”,眼疾的发生与肝有关。望月砂归于肝经,性寒,能清肝明目,用于肝火上炎引起的目赤肿痛。同时望月砂味辛寒,对于由于热结毒积引起的目中浮翳,望月砂也能够散结退翳。

2.疮疡病证

望月砂性寒,能够清热解毒,对于一些热毒引起的疮疡病症,望月砂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望月砂的知晓度不高,临床应用较少,这方面功效往往被忽视,或被其他药物所替代。

兔究竟为何被认为是月亮的象征,为何入选十二生肖,又因何与卯时相对应,这些问题或许已无从确切考证,更多的只是一种猜测和臆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了解这段文化,无论是“兔起乌沉”的含义、“玉兔捣药”的典故,抑或是“望月砂”的药名,都在向我们讲述着生肖文化中有关兔的故事……笔者特作一诗,附于文后,以供赏读:有兔爰爰,玉轮之精。望月捣药,夜光兔影。傍地林间,地蕈成形。资质皓朗,目清月明。蛇床子:金蛇床下藏奇实

味苦,平。主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除痹气,利关节,治颠痫,恶疮。——《神农本草经》

自然界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代诗人杜甫在《王兵马使二角鹰》中写道:“杉鸡竹兔不自惜,溪虎野羊俱辟易。”诗中的“杉鸡”之名缘于其常栖息于杉树之下,“竹兔”则因其喜食竹叶而得名。这样的命名方式同样存在于植物中,蛇床子便是其中之一。它的发现与动物蛇有关,而对于其药物功用的认识亦离不开对传统蛇文化的解读。●药名释义●

蛇床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由于其发现与蛇的栖息之所有关,故历代本草对其称呼都集中体现其与蛇的联系,如《吴普本草》中的“蛇珠”、《广雅》中的“蛇栗”、《尔雅》中的“虺床”等。在《和汉医考》与《雷公炮炙论》,根据对蛇床子功效特点的联想,又将其称为“连阳八座”与“鬼考”。

1.别名释义“连阳八座”之名包含了古人对于其功效的理解。“连”为连接、相连之义。“连阳”,意指与阳气相连。蛇床子性温燥,能够温补人体阳气,故作“连阳”。“八座”,也称“八作”,原为古代官职,相当于尚书之位。元代《渔樵记》有:“官居八坐,位列三台。”之后,“八座”与“三台”的名称被衍伸用于古代命理学紫微斗数中,作为土性星象。三台为阳土,八座为阴土。蛇床子为草本植物,根植于土属阴,故以“八座”为名。因而,“连阳八座”之称可理解为具有温补阳气功效的植物。“鬼考”首见于《雷公炮炙论》。“鬼”,《论衡·订鬼》云:“鬼者,老物之精也。”其寓长寿之意。“考”,《说文解字》曰:“考,老也。”亦可解释为长寿。《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衰老本因在于阳气的衰竭,蛇床子能够温壮阳气而“令阳气盛数”,故可益寿延年,与“鬼考”之名相符。

2.“蛇床子”释义“蛇床子”之名来源于对植物自然特征的观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注解曰:“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名。”《说文解字》曰:“床,安身之坐也。”其是一种可以安卧的坐具。蛇类喜欢卧于植物之下食其果实,故将其命名为蛇床子。又蛇床子果实如米粒大,故亦有“蛇米”“蛇粟”“蛇珠”之称。

可见,无论是“连阳八座”“鬼考”,还是“蛇床子”,或从其自然特征,或言其功效特点,在讲述古代蛇床子发现史的同时,也不断散发着生肖文化中蛇的气息。●蛇床子与蛇文化●

在农耕时代,人们在打招呼时总是说“吃了么”,以表达对对方的关切;在快节奏的当今环境中,“最近在忙什么”,则是人们见面时最为常见的寒暄与问候。不同的见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发展的进程,折射出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生活方式的特点和水平。而据史料记载,我国古代最早的见面语是“无它乎”。“它”,为“蛇”的初文。《说文解字·它部》云:“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寃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上古时期,人们多生活于野外山洞之中,条件原始而简陋。尤其是春夏时节,蛇虫出没,人们常易受到蛇的袭击,甚至丧命于蛇,由此蛇成为威胁古人生命安全的最大因素之一。人们谈蛇色变,却摆脱不了蛇的威胁。因而,不难理解当时古人见面时的第一句问候便是“无它乎”。

蛇所对应的地支——巳,亦与蛇的活动密切相关。对于“巳”,《说文解字》解释为:“巳,它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可见“巳”即代表四月。四月阳气升发,草木生长,蛇虫出没于其间,故将“巳”与“蛇”相配。清代刘献在《广阳杂记》言:“巳时蛇不上道,故巳属蛇。”蛇性阴,多为夜行动物,不喜强光。“巳”对应上午九时至十一时,为阳气渐强的阶段,因而蛇多不在路上游动,这时人们可以安心行走赶路。可见蛇位列十二生肖,既说明古人对蛇的恐惧,更是借此提醒大众提防蛇。

朝代的更迭,技术的革新,人们逐渐了解掌握了防蛇、捕蛇的方式。蛇在药用方面的价值也逐渐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唐代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云其“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蛇更是被朝廷作为抵扣税赋的方式。与此同时,古人在捕蛇的过程中,也促成了蛇床子的发现。

正如《本草纲目》中所言,蛇喜卧于下食蛇床的果实。古人在捕蛇的过程中,发现了两者的联系,成为古人寻蛇、防蛇的线索和警示。而蛇又为冷血动物,多夜间活动,藏于阴湿的环境,为纯阴之物。故除冬眠以外,蛇还须借助外力抵御周围湿冷的环境,其所借之物便是蛇床子。蛇床子性苦温,能够温阳燥湿。由此便不难理解虽然蛇喜肉食,却仍对蛇床的种子情有独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