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07:26:13

点击下载

作者:周建武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

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试读:

前言

当今社会的特征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描述:信息社会、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而这些特征都和批判性思维有密切联系。批判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能力特征,人们公认批判性思维是21世纪优秀人才的基本技能之一,为此,国际教育界把批判性思维规定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高等教育要实现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个目标,除了在专业教育中渗透批判性思维之外,更重要的是在高校的通识教育中贯穿批判性思维。

锻炼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批判性写作,也就是写论证性的文章。论证性的文章通常分为论说文和论证有效性分析两类,相应地涉及广义和狭义的批判性写作方式。

广义的批判性写作指的是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的一种写作,这种写作方式除论证有效性分析外,也包括论说文。论说文也叫议论文,一般包括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两种形式。论说文要求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命题或材料所给的观点进行分析,表明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写好论说文通常包括精准的选题或破题,提出明确的观点,运用充足的理论或者事实论据,以及对观点的严密论证,文章结构的合理安排,语言的流畅表达等。

狭义的批判性写作一般仅指论证有效性分析,就是对所提供的论证中的论题的可接受性进行分析、评论。论证有效性分析要求根据批判性思维的一系列准则对给出的论证的可靠性进行评价,并写出分析报告,类似于写评估报告那样的应用文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具有批判性、分析性、评论性三大特点,也可笼统地称为批判性写作、分析性写作、评论性写作。

写好论证有效性分析,通常要针对给出的一段有缺陷的论证,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论证中的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准确,推理是否严密,论据是否充分等。然后选择若干要点,评价该论证的有效性。在写作中要注意分析得当,理由充分,结构严谨,语言得体。评估一篇文章的好坏,属于分析性的问题,也就是根据某一组评价标准给写出的文章进行评判。学习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对养成良好的批判性阅读习惯、提高综合运用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写作能力等都大有裨益。由于本书针对的是狭义的批判性写作,因此,我们把重点集中在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批判性准则和写作方法上。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习者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国内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通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此,我们近年来先后编著了多本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教科书,其中清华版《逻辑学导论——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周建武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批判性思维——逻辑原理与方法》(周建武、武宏志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这两本通识课程教材,已被多所高校选为逻辑通识教育的教科书,受到了同行的关注和读者的好评。在此基础上,我们推出这本《论证有效性分析——逻辑与批判性写作指南》,作为清华版“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程系列教材”的第三部教材。期望本书的出版能成为国内创作多样化批判性思维教科书的一次有益补充。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通识课程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备考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写作辅导教程,同时本书还可供对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的一本专门针对论证有效性分析写作的指导用书,本书在论证逻辑理论的框架下,从批判性思维写作的实用角度来设计,从有利于自学的角度来编写。为此,本书首先系统讲述逻辑论证、逻辑谬误等有关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和原理;在此基础上,侧重于批判性写作能力的提升,注重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写作技能和方法训练。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考生应试,本书汇集了历年管理类联考(包括MBA联考、在职MBA联考)和经济类联考的论证有效性分析试题,并相应地提供了参考范文,是一本论证有效性分析的历年真题大全。

特别需要感谢的是,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张大北副主任、延安大学武宏志教授和紫光教育机构罗保华老师提供了本书部分章节的素材,为本书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帮助!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疏漏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若有信息反馈请直接发至周建武邮箱:Zjwgct@sina.com。作者2016年3月上篇逻辑论证要对论证进行有效性分析,就是要恰当地评估论证,这不仅需要掌握评估论证好坏的一系列批判性准则,还需要掌握与逻辑谬误的相关知识。要理解和掌握这些相关的知识、准则和原理,首先要熟悉逻辑论证。本篇讲述逻辑论证的基本知识和原理,并提供典型的论证分析。第一章论证概述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逻辑学长期以来一直以对推理、论证的形式研究为特色。直到19世纪下半叶,由于人们发现形式化的逻辑对解决人们日常思维中遇到的推理、论证问题遇到困难,从而部分逻辑学家把关注点从推理、论证的形式转向了推理、论证的内容,发展出了非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第一节 逻辑与批判性思维

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逻辑过程和方式,批判性思维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识别、评价、重构论证。要对论证进行分析和评估,既离不开逻辑知识和原理的指导,又要对论证作出清晰准确的批判性理解。一、逻辑的非形式转向

传统逻辑的创始人是西方逻辑之父、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集其前人研究之大成,写成了逻辑巨著《工具论》。到17世纪,莱布尼茨开创了现代逻辑,现代逻辑的标志就是逻辑学的数学化,也就是对推理、论证的研究的完全彻底的形式化和符号化。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随着现代逻辑(即数理逻辑)的创立和进一步发展,逻辑学在计算机和电子技术、人工智能、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数学、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哲学认识论、思维学等各个学科得到广泛应用。

尽管形式化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它对人们日常的推理、论证只进行形式研究的局限也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形式化的适用范围是有限的,并非一切理论都能形式化。二是形式化的方法离实际思维太远。人类的日常思维不是建立在符号体系的逻辑推演上,而是依靠自然语言的论断和推论来表达和交流思想。三是现代逻辑在取得辉煌成果的同时,却基本丧失了逻辑最初的教导作用,即通过学习逻辑使人逻辑性增强,提高思维能力,表现在头脑清楚、说话有条理、能言善辩等。传统的形式演绎逻辑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分析和评价日常论辩的适当工具。许多学生学习逻辑课程的目的是改善他们的实际逻辑技能,而研究形式演绎逻辑难以达到这个目标。从传统逻辑向现代逻辑的发展来看,对推理、论证形式化的程度越高,它们与日常推理、论证之间的距离就越远。正是在日常思维对实用逻辑呼声日益高涨和数理逻辑对此状况无能为力的背景下,非形式逻辑作为一门独特的逻辑学科脱颖而出。

逻辑的非形式转向,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首先在北美出现了一种“新逻辑”,并很快在大学课程中流行开来。这种逻辑被命名为“非形式逻辑”(informal logic)。日常思维所运用和处理的大量推理,不是形式推理,而是非形式推理。处理非形式推理的逻辑,就是非形式逻辑。

在形式逻辑看来,正确的推理、论证必须保证从真实的前提必然推出真实的结论,即具备有效的推理形式,但日常推理与论证往往因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灵活性而难以进行形式刻画,所以并不具备必然性和有效性,或者并不具有形式逻辑学所能概括的精确性和规范性的形式。既然形式逻辑所提出的有效性、必然性的标准是与形式研究方法密不可分的,那么,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就是放弃形式逻辑所提出的有效性、必然性的标准。非形式逻辑之所以是非形式逻辑,是因为它以日常生活中的论证为研究对象,而不是以传统上作为范式的逻辑形式的分析标准和正确性(真前提+形式有效推理)评价标准。非形式逻辑对推理、论证的形式研究转变为对推理、论证的内容分析,同时用合理性标准代替了逻辑学原有的有效性标准。

形式演绎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蕴涵,而非形式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论证。形式推理有效性的根据在于推理的形式结构,而非形式推理正确性的根据在于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内容关联。一般地,非形式逻辑从非形式的角度,运用非形式的方法,研究和处理日常逻辑思维。非形式方法的特征是用自然语言来研究自然语言。非形式方法不使用变项。是否使用变项,是区别形式和非形式方法的一个明显的标志。

非形式逻辑以论证为中心,传统逻辑也与论证密切相关,但非形式逻辑却远优于后者,非形式逻辑可以被看作是在特定意义上对传统逻辑的复归。非形式逻辑理论认为,一个推理或论证是合乎逻辑的,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使用它或接受它就是合理的,即使前提并不蕴涵它的结论。非形式逻辑的注意力集中于论证,这种论证不是形式化的系统,而是经验的和实际的论证。二、批判性思维运动

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在西方被称为“新浪潮”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是同时伴随着逻辑的非形式转向而产生的。批判性思维实质上是一种非形式的日常逻辑思维,当面对日常推理、论证时,批判性思维从一开始就没有继续走对推理、论证进行形式分析的老路,批判性思维所要做的是把人们的关注点从推理、论证的某种形式的框架转向就其内容提出批判性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并且为人们如何提出批判性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制定一系列具体的标准和方法。事实证明,这种非形式的分析方法是卓有成效的。

逻辑的非形式转向和“批判性思维运动”从美国发起并影响到全世界,有效地发挥了逻辑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批判性思维的理念在西方教育界受到重视和推崇后,于上世纪中叶更形成了一股教育改革的浪潮,波及了世界上诸多国家。上述这场“批判性思维运动”产生了以下两个重要结果。(一)普遍开设了批判性思维课程

在现代欧美的高等教育中,开设了一门以教学生“如何思考”,即以培养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基础课程:批判性思维。目前,全美上千所高校开设了这门课程,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多达数百种。全美成立了“批判性思维”学会。国际批判性思维学术研讨会每年举行一次。

今天,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就是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美国州立大学联盟(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ASCU)和公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ublic and Land-grant Universities, APLU)为了对高等教育水平进行评估,尤其是为了对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水平进行评估,于2006年共同推出了一个对高等教育进行评估的“自愿问责系统”(Voluntary System of Accountability, VSA),该系统中定义了4项“核心教育成果”(Core Educational Outcomes, CEO):批判性思维、分析性推理(analytical reasoning)、阅读和写作。

美国哲学学会制定的哲学教育大纲规定,主修哲学的学生可以学两种逻辑课程,一种是符号逻辑,另一种是批判性思维。如果一名学生主修哲学,但以后并不打算以哲学为职业,则选修“批判性思维”足矣。据初步统计,目前,在美国大学特别是哲学系中,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占到40%以上。

批判性思维课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评价信息源,特别是大众传媒,以避免因偏见、自欺、主观愿望的思考等类似的东西使人们的推理出现偏差。(二)出现了一种全新的能力型考试模式

批判性思维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素质的差异,其本质不在于对知识掌握的多少的差异,而在于日常逻辑思维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差异。而且,国际教育界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可以使用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来测量,这就是各类能力考试的理论基础。能力型考试,如美国的SAT(大学本科入学考试)、GRE(研究生入学考试)、GMAT(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LSAT(法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MCAT(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等,不同于一般的知识型考试,这些能力型考试的测试主要目标是考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即测试考生运用、评价日常推理和论证的逻辑思维能力。

美国ETS和ACT两大考试机构共同承担了VSA系统的CEO测试任务。在ETS测试CEO的《ETS能力透视测试(ETS Proficiency Profile, EPP)》和ACT测试CEO的《大学学术能力评估(Collegiate Assessment of Academic Proficiency, CAAP)》中,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重要的测试内容。在2002年以前,美国的GRE考试(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研究生入学考试,适用于除法律与商业外的各专业),包括言语、数量和分析(Analysis)三个部分。在2002年10月推出的新GRE中,原有的分析部分被放弃,增加了“分析性写作”部分。在ETS官网上对“分析性写作”部分的说明是:“这部分测试批判性思维和分析性写作技能,尤其是清晰、有力地表达和论证复杂思想的能力”(Measures critical thinking and analytical writing skills, specifically your ability to articulate and support complex ideas clearly and effectively)。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国内也推出了多种能力型考试,包括管理类、经济类、工程类等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已采用了这一考试模式,其中的逻辑推理和论证有效性分析两类试题设计的理论基础就是“批判性思维”,其重要的考察方向就是科学、公平、准确地测试考生的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目的是选拔并培养具有这样品质的考生:遇事不盲从、不迷信,经常问为什么,清楚地、有条理地思考,追求事物的合理性。三、批判性思维的内容与意义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格拉泽尔(Edward Maynard Glaser)于1941年提出。从词源上说,critical来源于希腊词krinein,意思是“判断其价值”。

爱因斯坦曾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究问题罢了。”寻根刨底地探究问题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本质特征。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否定性的,其本质上是发现缺陷,甚至仅仅是批判别人,战胜别人,于讨论中不断挑刺、钻牛角尖。这是对批判性思考的应用有错误的理解。事实上,一个真正的批判性思维者不仅仅只是悬疑判断,不仅质疑、批判别人,而且也质疑、批判自己;同时,不仅要为自己辩护,也要为别人辩护。质疑、批判是为了寻求理由或确保正当性,为我们的信念和行为进行理性奠基。因此,批判性思维也是建设性的。

20世纪90年代,鉴于批判性思维定义的严重分歧,美国哲学学会面向哲学和教育领域的专家,运用德尔菲方法(Delphi method)对“何为批判性思维”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德尔菲方法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该方法主要是由调查者拟定调查表,按照既定程序,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进行征询;而专家组成员又以匿名的方式通过函件提交意见。经过多轮反复征询和反馈,专家组成员的意见逐步趋于集中,最后获得具有较高共识的集体判断结果。这项研究的结果认为,在认知方面,批判性思维包含6项核心技能和16项子技能。(见表1-1)表1-1 批判性思维技能

具体地说,批判性思维是识别、构造、评价实际思维中各种推理和论证的能力。批判性思维从是否合理的角度来评价推理与论证,“合理性”作为一个相对的、模糊的标准更适用于带有自然语言的模糊性、灵活性的日常推理与论证。合理性标准比有效性、必然性标准包含着更丰富的内容,它能对日常推理、论证做出全面、深入的评价。

批判性思维使人们认识到,我们所处的世界中的价值、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多样性。批判性思维认为,日常推理与论证并无绝对的正确与不正确之分,推理与论证的前提是否正确,其中隐含着怎样的假设,这些假设是否正确,人们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从而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至于结论是否正确,人们也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批判性思维只是具体提出了如何评价一个推理、论证是否合理的标准,并进一步提出在日常推理、论证中应遵循什么原则,思考什么问题,注意什么事项,避免什么错误。因此,其所起到的作用是启发、引导人们自己提出问题,帮助人们更好地思考。其落脚点不是在于要替人们得出什么结论,而是力求使人们广泛、深入地思考,让思考者本人自己来寻求问题的答案。总之,批判性思维要求给出一个人的信念或行动的各种理由,分析、评价一个人自己的推理或论证以及他人的推理或论证,设计、构造更好的推理或论证。

批判性思维将逻辑学理论与现实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推理与论证的工具。进入21世纪,批判性思维被认为是社会公民必须具有的核心技能之一。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阅读能力和分析性写作能力,被认为是现代优秀人才的核心标准。

在浩瀚驳杂的信息海洋里,谁都试图说服你,如果人们抱着来者不拒的态度,不加分析、思考地吸纳信息,我们就有可能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所迷惑,被那些真实谎言所误导,就会使自己陷入一种无所适从、手足无措的尴尬境地。因此,我们必须具备选择信息,评价信息,作出决策的能力,必须确定自己接受什么观点,拒绝什么观点,对什么观点不置可否。这就需要我们具有一种独立的批判性思维,你必须有所批判,有所选择,确定你要接受什么,拒绝什么,形成自己的一套观念和见解。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过程或思考行为,这就是反思和质疑。它不仅是对别人的思想言论甚至行为进行反思和质疑,同样也包括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反思和质疑,并要针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观念及其后面的假设前提进行质疑。

现代人面对如此汹涌而来的因信息爆炸而产生的信息旋涡,都会面临以下问题:第一,在如今的信息社会,处处充斥着各种宣传媒介,如广告、新闻报道、科学评论等,我们不得不随时对它们进行评价。第二,多数问题都有好几种解决方案,你能否比较、分析和判断哪一种方法更有效呢?第三,在更加强调合作的信息社会里,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社会交往,在和他人交往时,你能否随时发现他人观点中所包含的立场、假设和谬误呢?批判性思维为我们提供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是:学会质疑与选择。

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理论预设是:在理性和逻辑面前,任何人或思想都没有对于质疑、批判的豁免权。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任何思想都没有受质疑的豁免权。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可以,并且应该受到质疑和评价;另一方面是,任何观点或思想都应该通过理性的论证来为自身辩护;任何思想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批判性思维是获得知识、追求真理的重要条件。因为真知必须经得起质疑和反思,没有质疑和反思,就难免被假知识、伪科学所蒙蔽。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因凡事都质疑和反思,所以他们不会盲从、人云亦云,不会迷信权威,绝不会被动地接受来自环境的信息,也不会对别人的观点不加批判地接受。

中国文化缺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传统,中国教育有很多成功之处,但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在实际教学中,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逻辑与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意义不只是表现在大学的课堂上,而是在改善和提高人们的思维素质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今天,伴随网络的发展,获取某种特定知识越来越容易。以往为了得到某一个资料,我们可能要在图书馆中查找许多天,今天借助移动互联网,借助搜索引擎,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上获取需要的知识。因此,当今社会,对特定知识的记忆和灌输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却凸显了出来。由于批判性思维能够融入现实生活,培养并提高人们的实际论证能力,增强人们接受和回应外界信息的思维技巧,所以它们对信息获取、理性决策、言语沟通、有效交际、参与竞争等现代人生活的诸多方面都有实在的效用。第二节 逻辑论证的辨识

逻辑论证有助于发现和揭示真理性的东西,有助于表达或宣扬真理,是建立科学体系,确立科学理论的必要手段,论证也是人际沟通中的重要手段。一、什么是论证

通常认为,论证是作者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式。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论证是一组有内在结构联系的命题系列。规范而言,论证可定义如下。

论证是任意一个这样的命题集合,在这个命题的集合中,其中有一个命题是这个命题集合中的主张,这个主张是从该命题集合中的其他命题推理出来的,推理出这个主张的其他命题,也可以看作是对该主张的真实性或者正确性提供了支持,或者是提供了依据。

论证是语言的功用之一。首先应辨别一个语篇或语段被用于何种目的。警告与劝告、连贯性陈述、报道、说明性语段、举例解说、条件陈述、解释等类型的语段一般没有论证功能。

任何论证都要依靠推理才能完成,推理是一个从前提到结论的过程。推理是论证的工具,论证是推理的应用。(一)论证和推理的联系

论证和推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从结构上讲,推理和论证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论题(论点、观点、主张)相当于推理的结论,论据(理由)相当于推理的前提,论证方法相当于推理的形式。(二)论证和推理的区别

推理强调的是逻辑关系。论证除对逻辑关系的关注外,同时也关注论证的内容和主张。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见表1-2。表1-2 论证和推理的区别二、论证的辨识

论证的辨识,即从言语中分离或抽象出论证,是整个论证逻辑与其理论应用的基本出发点。论证的分析和评估以论证的辨识为前提。(一)通过论证指示词进行辨识

指示论据与主张支持关系的外在标志就是论证指示词。一般情况下,一个语段常有一些明显的标志,使得我们据此认为它是一个论证。

论证指示词有两类,即结论指示词和前提指示词。用以指明结论的指示词是结论指示词,用以指明前提的指示词是前提指示词。比如,“因为”一词就表明其后的陈述作为论证的理由或前提起作用。两类指示词可以互换。互换之后,前提和结论出现的次序也随之变化。

常见的论证指示词如下。

1.前提指示词

前提指示词包括:“因为……”“由于……”“依据……”“理由是……”“举例说来”“支持我们观点的是……”“这么说的缘由是……”等。

例1:卫生官员们认为,由于许多电视节目中提到的或消费的食物或饮料的营养价值都非常低,看电视对收看者的饮食习惯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上述论证的前提是“由于”后面的陈述:许多电视节目中提到的或消费的食物或饮料的营养价值都非常低。

例2:公寓住户设法减少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费的努力是不明智的。因为,对于住户来说,物业管理费少交1元,但为了应付因物业管理质量下降而付出的费用很可能是3元、4元,甚至更多。

上述论证的前提是“因为”后面的陈述:对于住户来说,物业管理费少交1元,但为了应付因物业管理质量下降而付出的费用很可能是3元、4元,甚至更多。

2.结论指示词

结论指示词包括:“因此……”“所以……”“由此可见……”“我(们)认为……”“可以推断……”“这样说来……”“结论是……”“简而言之……”“显然……”“其结果……”“我(们)相信……”“很可能……”“表明……”“由此可得出……”“这证明……”等。

诸如此类的论证指示词告诉我们,哪个陈述是由证据和理由表明其正当性的,哪些陈述是作为前提支持那个陈述的。在理解和构造论证的过程中,它对于区别前提和结论特别重要。

例:迄今为止,年代最久远的智人遗骸出现在非洲,距今大约20万年前。据此,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现代人的直系祖先——智人在约20万年前于非洲完成进化后,然后,在约15万年到20万年前,慢慢向北迁徙,穿越中东达到欧洲和亚洲,后来又逐步迁徙至世界其他地方。

上述论证的结论是“据此”后面的陈述:很多科学家认为,人类起源于非洲。(二)通过论证支持关系进行辨识

论证指示词并不是识别论证的绝对标志。在实际论证中,有时并不显现任何论证指示词。例如,作者可能删去了陈述中的论证指示词,但这并不影响那个语段在论证中的作用。原因是,我们根据对其语境的分析,可以判断出该语段存在支持关系。根据普遍的经验,当论证指示词不出现时,一个语段若是论证,则其结论(论点)或者出现于语段的开头,或者出现于语段的末尾。此时,我们所要分析的是,语段开头或结尾的一个陈述,与其他陈述是否存在支持关系。

辨识论证的根本标准是话语之间的支持关系。语言的论证性使用和其他使用方式区别开来的根据是,在一个语段中一些陈述是用来支持另一个陈述的可接受性。

例:林工程师不但专业功底扎实,而且非常有企业管理能力。他担任宏达电机厂厂长的三年来,该厂上缴的产值利润连年上升,这在当前国有企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是非常不易的。

上述论证并没有论证指示词,但我们根据支持关系,可提炼出该论证的结论和前提。其结论是,林工程师非常有企业管理能力。该结论后面的论述即是支持它的前提。三、论证的类型

按照论证所使用的推理方式不同,可以把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和广义归纳论证。(一)演绎论证

演绎论证是运用演绎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演绎论证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出前提中蕴含的某一特殊论断。演绎论证中各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必然性的,其论证结构的严谨性是所有论证中最高的。一个推理正确的演绎论证,其大前提的真实性可以充分保证结论的真实性。

演绎论证法是从已知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出发,推知个别事物本质特征的论证方法。如果说归纳论证法是从特殊到一般,那么,演绎论证法就是从一般到特殊。运用演绎论证法要求大前提、小前提必须真实、正确、一致,同时保证推论是合乎逻辑的,否则就会出现逻辑缺陷。

例如:在某一个发展成熟的旅游区,旅馆老板只能通过建造更多的客房或者改善已有的客房来提高他们的利润。该旅游区的法规禁止建造新旅馆或者以任何其他的方式扩大旅馆的客容量。由于该旅游区的旅馆已经改善到最豪华的水平,达到了富有的顾客能承受的极限,因此,旅馆老板不能再提高他们的利润。

分析:这是一则有效的演绎论证,题干前提如下。(1)如果R(旅馆老板要提高利润),那么,P(建造更多的客房)或者Q(改善已有的客房);(2)┐P(法规禁止建造新旅馆或扩大旅馆的客容量,即不能建造更多的客房);(3)┐Q(旅馆已经改善到顾客能承受的极限,即不能再改善已有的客房)。

得出结论:┐R(旅馆老板不能提高利润)。(二)广义归纳论证

广义归纳论证是运用非演绎推理的形式所进行的论证。广义归纳论证是根据一些特殊论断或常理得出结论的论证方式。其论证结构不如演绎论证可靠,结论具有或然性,其前提真实不必然保证结论真实。

广义归纳论证包括归纳论证和合情论证。在经验科学和日常生活中,从自己和他人的经历总结经验和教训(包括找因果关系)中,从个别经验上升到理论概括时,经常运用归纳论证;在个人生活中,根据某些不完全的信息做出推断或决策时,经常运用合情论证。

论证的类型比较见表1-3。表1-3 论证的类型比较第三节 逻辑论证的结构

论证结构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重要内容。论证结构可以告诉我们,前提是怎样支持结论的,不同的论证结构支持的强度各自不同,可能存在的论证谬误也各有特点,所以,论证结构分析是论证分析的重要步骤。一、论证的三个基本要素

所有论证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主张、理由和支持。论证最简单的模式是:

论证由一组(至少两个)陈述组成。其中一个陈述是欲使他人相信的意见、观点、建议、决定等,另一些陈述作为支持该陈述的根据或理由而出现。前者统称为“主张”,后者统称为“理由”,而其中的论证方式称为“支持”。

论证分析的目的就是评价论证的质量高低,也就是分析该论证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如何,前提自身是否妥当,结论是否可靠,恰当程度如何等一系列问题。前提首先是一种解释,即对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特定结论的解释。只有恰当的前提才能保证论证的恰当性,才能作出合理的推理,使我们因此相信其推出的结论。最简单的论证,可能只包含一个前提和由此得出的结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结论往往是需要多条前提来支持的。因此,大多数论证可能不只包含一个推理,复杂的论证往往包含多个相同形式的推理或者几个不同类型的推理。

为了充分认识一个论证的结构,首先要从论证的基本要素来进行分析。(一)主张

找出主张是分析一篇文章或语段的关键,在阅读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分析作者提出的观点是什么,或者作者想要表明的看法是什么。

分析主张包括找出论题和找出论点两个方面。

1.论题是什么?

论题,即论证涉及的某个特定话题,往往可以表达为一个问句,如“是否应该禁止吸烟?”“是否应该给公务员涨薪?”等。论题出现在标题中常是一个短语,如《想和做》《发问的问题》《谈骨气》《说谦虚》等。

在标题中,往往只明确作者的论点,而不会明确指出论题,对于这样的隐含的论题,我们要学会从作者的论点中,反推出论题来。

对于论题的要求:首先,论题应当清楚明白,简明扼要。其次,在论证中论题应始终保持同一。当文章作者或演讲者对论题把握不准或缺乏论题意识时,他们可能会游移于论题之外,从而出现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2.论点是什么?

论点即是主张,是作者对论题的观点或论点,也就是作者要在论证中证明的东西。论点是论证的最终目标,一个论证的论点具有唯一性。主张及对主张的怀疑产生对理由的需求。若对一个主张没有疑问,就不必形成对它的论证。

论点的提出一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如文章的标题《自学成才要有文史知识》,文章中的“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就是论点。

论点和论题的区别见表1-4。表1-4 论点与论题的区别

论点可以出现在讲话或文章的开头,一般使用论断性的表述,在开头提出论点,后面论证该论点。论点也可以出现在一段话或文章的结尾,前面论证该论点。论点有时并不是出现在开头或结尾,而是夹杂在一段叙述的中间位置。论点是找出论题的关键线索。论点的标志词主要有“因此(因而、故而)”“所以”“可见”“那么”“这就是说”“这就表明”“总之”“可以断言”“显然”“我们认为”“我们可以相信”“显然”“于是”等。(二)理由

尽管形成论证的根本是主张,但一个论证发挥其功用的关键却是理由。任何命题和论断,如果缺乏理由以及合理有效的论证,那么是很难取信于人的。

找到主张,还必须辨别和考虑主张的观点和意见是否获得了合理或者有充分的支持,否则,人们就很难轻易地接受,至少人们要问为什么。如果作者或发言者能对自己的主张做出解释,说明其中的原因,那么他主张的根据就是理由。

理由应具备若干基本性质,显然,对论点有支持作用的前提多多益善。由于人们的怀疑可能是连续的,即不仅对主张产生怀疑,而且可能对支持主张的理由也产生疑问。由于出现疑问就需要解释或理由,因此理由具有层级性,即主张的理由,理由的理由,理由之理由的理由……一个前提或理由本身不需要论据再加以支持,它就是“基本前提(理由)”或“基本论据”。基本前提使得论证系列成为有穷的,使论证有可能完成。

关于理由必须指出两条“公理”。第一,理由不能与论点相同。如果违反论证的这条基本禁令,就犯了“同语反复”的谬误。第二,理由不能比论点更可疑。提出理由是为了打消人们对主张的疑虑。显然,只能用更可接受的陈述来说明乍看起来不那么令人信服的主张的可接受性。如果理由的可疑性比主张的可疑性更大,那么,这与我们欲消除或削弱主张的可疑性的意图完全背道而驰。违反了这条禁令,就犯了“乞题”(begging question)的谬误。

理由,或者说论证中使用的论据,通常是一些已经被证实为真的论断。理由是使主张成立并使人信服的根据,它所回答的是“用什么来论证”的问题。理由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事实理由,即事实性描述,指已被确认的关于事实的判断。另一类是理论理由,即原则性的论断,包括表述科学原理的陈述(如定义、公理、定律、原理等),除了引用普遍性原理和原则外,各门学科的理论也可以作为理由,如物理学理论、文学理论等,还可以是法规与道德方面的行为准则、经验事实的总结概括、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恰当的譬喻和类比,以及某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广为流传的谚语、格言和成语等。

理由是用来证明主张的,论证的力量来自于理由。以充分或者合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用理性的态度对各种意见和说法做出评价与选择,是理性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论据的真实性是论证有效的一个基础性保证。我们需要区分,哪些论据是可靠的,哪些论据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论据是无效的,这些是判断论证是否有效、强度如何的重要依据。下列两种理由使得论证不可靠或者不可信:一种是不正当的理由,如果在论证中使用了真实性悬而未决,或者以假乱真的理由进行论证,那么这种理由的应用就是不正当的;另一种是不充分的理由,由于缺乏充分的理由支持而使主张不能成立。理由的标志词主要有“因为”“如果”“假设”“假如”“有鉴于”“正如”“由于”“根据”等。(三)支持

支持是指论证过程中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它所回答的是“怎样用理由论证主张”的问题。对主张的论证是否成功,取决于理由对主张的支持力量或支持力。支持是指接受前提有利于接受结论;或者说,那些能够有助于从前提推出结论的前提对结论有支持关系。

当然,支持有程度之别——完全充分的支持、较大的支持、微弱的支持等。支持关系不同,论证方式就不同。这种支持关系总是依靠推理来维系,论证方式本质上是推理关系。而支持程度的不同也是通过各种推理形式来实现的,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合情推理对主张得到的支持力予以不同的担保。

一个论证过程可以只包含一个推理,也可以包含一系列推理。复杂一些的论证是分层次的,在确定某一主张真实性的过程中,如果引用的理由(第一层论据)本身还不够明显真实时,就要引用其他论据(第二层论据)对这些论据进行支持。如此类推,还可以有第三层论据、第四层论据等。在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主张,理由(论据)往往有多个。由于论证的理由可以是多个,而每一个理由对论点的支持关系可能都不同,所以,在一个论证中可能有多种推理形式。二、论证的假设与重构

一个批判性思维者要把握论证的结构,不仅要解析已经明确表达出的前提和结论,更要发现论证背后的假设。前者是论证的表层结构,后者是论证的深层结构。(一)假设的类型

在分析论证结构时,我们还须考虑论证的提议者所默认或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设。假设是发言者或作者显然接受或理所当然的信念,但没有被明确陈述出来的,因而是隐含的,需要我们揭示和分析。与论证密切相关的假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背景假设,另一种是论证的隐含前提。

1.背景假设

论证总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作出的。有一些论证者预先假定的东西,它们并不在论证中以明显的形式出现,但论证的成功却离不开它们。这种背景假设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被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观点或理念与推论规则集。背景假设往往涉及价值观或价值优先性的选择。

2.隐含前提

在大多数语境中,论证基于它所涉及的双方具有共同的知识背景,而在陈述中省略了对某些信息的表达。当然,不能排除某些论证者为了掩盖他所使用的前提的可疑性而有意不明确陈述该前提。当我们发现了从已表达出的前提向结论的有效过渡还缺乏某些环节时,就应分析该论证的隐含前提。

隐含前提的特点是:第一,隐含性,即作为论证前提的陈述没有被明确陈述出来;第二,论证者先行承认或视为理所当然;第三,影响论证的结构与论点的确立。如果隐含前提为假,或似真度不高,则整个论证的效力就会降低,结论的可接受性也会受到影响;第四,它可能具有可争辩性,也可能有潜在的欺骗性;第五,摧毁论证往往要揭露隐含前提并予以批判。

一个论证经常会隐含地利用在论证段落中未陈述的前提假设,相应地也会隐含地使用某些推理形式。也就是说,有些作为推理链条上重要环节的话语,没有明确地在论证中表达出来。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这类题目的一个难点,就是找出这些隐含前提,分析其可靠性。(二)论证的重构

被评估的论证应是一个结构完整的论证,因此,在评估之前,应对论证补充隐含前提,即进行重构。一般说来,找出论证者视为理所当然的是哪些陈述,可依据论证本身的语言表达方式、我们对论证语境的了解以及我们在该论证之外对作者信念的了解。

1.论证重构的规范

如何发现论证的隐含前提?首先要弄清陈述集中的前提和结论,接着仔细考虑理由和结论之间的“缝隙”或差距,然后寻找填补这一缝隙的前提或信念。(1)补充省略前提的规范

在补充省略前提时,要坚持以下三个规范。

① 充分性——未表达前提必定能使前提充分支持结论或至少有力支持结论。

② 保存性——应该尽力保存已陈述前提的角色。

③ 似真性——在两个可接受的前提之间进行选择时,慈善原则要求我们选择补充更似真的前提。“慈善原则”的核心是,我们应尽可能对被分析的论证作出有利于支持结论的解释,即对别人的论证进行解释时,要“慈悲为怀”:当其他因素,如语境、逻辑模式、明言的意图等同样允许几个不同前提作为候选者时,应该选取产生最强论证的那个前提作为省略前提补充到论证中。(2)重构的规则

论证的重构依据以下规则进行。

① 补充的前提应与先前的条件一致。

② 补充的前提应是论证者接受的或承诺的。这种承认的证据可在文本的措辞中发现;或基于这样的事实:它是常识、几乎人人接受的信念;或者基于推理的方向,表明论证者只有凭借如此的承诺才能从已陈述的前提达至结论。

③ 补充那些能够增强论证的陈述,避免补充与论证不相干的陈述。

④ 不能补充仅仅使已陈述的推论具体化的前提。如“张三是个吹毛求疵的人,李四讨厌他”,这一论证的隐含前提不能是“如果张三是个吹毛求疵的人,那么李四就讨厌他。”

⑤ 假如有若干满足①~③条规则的前提,则应补充使论证成为最强的那种前提。如考虑上述论证的隐含前提,“李四讨厌某些吹毛求疵的人”就不如“李四讨厌吹毛求疵的人”。而当多个满足①~③条规则的前提都能使得论证合理时,应补以最弱的前提。如“李四讨厌吹毛求疵的人”“李四讨厌任何人”“李四讨厌世上的任何东西”等,都可以给结论“李四讨厌张三”以强支持,但断定越强的命题越容易成为假的或不可接受的,因此,应该选取断定较弱的“李四讨厌吹毛求疵的人”作为补充前提。

⑥ 若结论带有“可能”等类似限定词的话,则补充的前提会减弱。但无论如何,应该首先保证补充的隐含前提是真的或可接受的。

2.补充隐含前提的步骤

① 描述已被表达的论证。

② 若是演绎论证(无论主论证还是子论证),则确定使其有效所需要的前提。归纳论证中的全部证据必须被论证者陈述,再确定需补充哪些信息才能使归纳论证成为可靠的。合情论证中省略的一般是可废止的推论规则。

③ 给论证加上隐含前提。

④ 检验重构的论证是否符合原意。

3.案例分析

■请分析下列论证的主张、理由和假设

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内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论证过程分析】

先识别出上述论证的主张(结论)和理由(前提),再提炼出其推理过程,找出假设(隐含前提),最后,重构出其完整的论证。

主张

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

理由

① 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② 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

③ 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

④ 心率越快,单位时间内进入循环的血液量就越多(即“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血液量”取决于“心率”)。

推理过程

竞技水平取决于体能,体能取决于血液的含氧量,而在同样的环境下,血液的含氧量取决于“每单位体积血液中的含氧量”和“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血液量”。“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血液量”取决于“心率”。“每单位体积血液中的含氧量”又取决于“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和“平均每个红血球的含氧量”。而“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与“海拔高度”有关。

假设

① 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低海拔地区。

② 人体在高海拔地区的“平均每个红血球的含氧量”不低于低海拔地区。

③ 竞技水平取决于体能。

重构论证

第一步推理

假设①: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心率不低于低海拔地区。

理由④:“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血液量”取决于“心率”。

中间结论①: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血液量不低于低海拔地区。

第二步推理

理由①: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理由②: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

假设②:人体在高海拔地区的“平均每个红血球的含氧量”不低于低海拔地区。

中间结论②: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的含氧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第三步推理

中间结论①:运动员在高海拔地区的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血液量不低于低海拔地区。

中间结论②: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的含氧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中间结论③:在高海拔地区,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含氧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第四步推理

中间结论③:在高海拔地区,单位时间内进入血液循环的含氧量,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理由③: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

中间结论④:在高海拔地区训练后,运动员的体能,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第五步推理

中间结论④:在高海拔地区训练后,运动员的体能,要高于低海拔地区。

假设③:竞技水平取决于体能。

主张:在高海拔地区训练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要高于低海拔地区。三、论证的结构分析

展示论证的结构不仅对理解论证者如何证明他们的观点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评估这些论证的先决条件。(一)论证的标准化

在分析论证结构的时候,标准化论证往往是必要的。标准化的作用是,辨识前提和结论、搞清推理路线、使论证变成清楚、完整的陈述。标准化论证需要进行以下四种转换。

① 删除。在将文本解释为一个或若干个论证时,将那些与确立或反驳一个主张不相干的部分、重复的信息去掉;属于交际性的内容、其他话题的插入、无关的枝节、顺便说的话等都可以忽略。

② 补充。被评估的论证应是一个结构完整的论证,因此,在评估之前,应对论证补充隐含前提,即把论证未表达出来的预设、假设或省略前提明确化,同时也要把隐含的论点明确化。

③ 替换。用清楚、确切的表达方式来替代含糊或者间接的表达方式,同义的所有表达式用唯一的表达式代换。正确理解的基础是“换句话说”,即将论证拆分成前提和结论,接着用自己的话来复述。

④ 排列组合。将有支持关系的陈述放在一起,按有利于对论证开展评估的方式排列组合。(二)标识扩展论证的术语

从传统观点看,一个论证的基本要素是三个:前提(理由或根据)、结论(主张、论题或论点)和支持关系。然而,从实际论证的情形和更广的视野来看,这些只不过是“原子论证”的要素而已。实际语境中的论证远不像基本模式那样单纯。如果考虑到论证的情境和宏观结构,那么需要考虑的论证要素就会大大扩充。

为此,需要引入一些术语来标识扩展论证的不同部分。

① 论证链。论证中各个前提与结论构成的整个支持关系。

② 子论证。论证链中的任何单个的推论或论证链中的一个支持关系。

③ 主结论。一个论证链中的最终结论。主结论可能出现于语段的开头、结尾或中间。主结论可能有不同的范围和确定性。这些不同强度的结论,所需的证据及支持强度不同。提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论证所需要的证据强度,随所希望达到的结论的范围和确定性而变化。

④ 主论证。由主结论及其直接前提构成的论证。

⑤ 主论据。直接支持主结论的理由。

⑥ 子结论。论证链中除主结论之外的任何一个子论证的结论。

⑦ 基本前提。论证中不再被其他陈述支持的前提。基本前提也可能不是绝对真的,而只是似真的。关键在于它是否受到进一步的质疑。

⑧ 非基本前提。即子结论,论证中被其他陈述支持的前提。

在进行论证分析时,一般可使用如表1-5所示的符号来表示论证中的各种元素。表1-5 论证分析中常用的符号

有些论证结构比较简单,类型较为单一,但是大多数论证会表现为各种论证结构的复合。我们在平时阅读中见到的论证大多都是这样的复杂论证。(三)论证结构的分析

论证结构的分析步骤如下。

① 明确论题,找出前提和结论。

② 对论证中的元素符号化。

③ 根据论证关系绘制论证图示。

论证结构分析是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项基本功,需要勤加练习。在平时阅读报纸杂志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多做一些论证结构分析,这样有助于大家在阅读中迅速把握论证的主题,准确快速地找到前提和结论,尤其是切实厘清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逻辑案例] 分析以下论证的结构。

泥盆纪直虾是现代昆虫的祖先,抚仙湖虫化石与直虾类化石类似,这间接表明了抚仙湖虫是昆虫的远祖。研究者还发现,抚仙湖虫化石的消化道充满泥沙,这表明它是食泥动物。

首先概括出上述论证中包括的命题如下。(1)抚仙湖虫是昆虫的远祖。(2)抚仙湖虫化石与直虾类化石类似。(3)泥盆纪直虾是现代昆虫的祖先。(4)抚仙湖虫化石的消化道充满泥沙。

在这个论证中,即用(2)、(3)支持(1)。(4)支持(1)的时候,有隐含前提hp:“昆虫的祖先是食泥动物”。(四)论证图解

论证图解是分析论证文本结构的技术,而且,论证的评估在某种程度上也依赖于论证图解。论证图解技术是把握论证结构的有效方法,掌握论证图解的技术有助于掌握批判性思维的一般技巧。

论证图解的一般程序如下。

① 确定将要处理的语段确实包含论证,且该论证试图提出一些理由支持某个主张。

② 通过论证指示词或论证支持关系识别主结论。

③ 将语段中支持主结论的那些陈述(理由)识别出来。

④ 忽略只是背景信息的那些材料,如导言或编者按。

⑤ 整理和归并材料。首先,忽略那些早已分析过的材料,比如,同一结论或前提以不同的表述形式重复出现,起同样作用的,只在图解中出现一次。但是,当这些不同表述的言语有不同作用时,比如第一次出现表达一个前提,之后的出现表达一个结论时,就应让它在标准形式中出现两次,因为此时可能有不同的推理路线。其次,剔除在论证中不起实质作用的语句。对包括多个断言的陈述进行分解,将其表示为几个陈述。

⑥ 对较长的论证语段,特别是对话式论证,可进行必要的压缩、编辑或概括。当然,前提是你得认真阅读或倾听,搞清作者或发言者为何这样讲,言语的核心含义是什么,对主张提供的理由是什么。

⑦ 给每一个前提和结论编号。

⑧ 检查每一个前提和结论自身是否都是完整的陈述,如用具体名称替代“这”“他”等代词。同时,把用问句、祈使句或感叹句形式表达的前提和结论,统统改换成陈述句形式。

⑨ 用箭头表示支持关系。

⑩ 检查标准化的论证是否遗漏了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或加入了原本不包括的东西。

[逻辑案例] 图解以下论证。

某报评论:H市的空气质量本来应该已经得到改善。五年来,市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花了很大气力,包括耗资600多亿元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工厂迁走,但是,H市仍没有摆脱空气污染的困扰,因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面临着许多不利条件,其中,一个是机动车辆的增加,另一个是由于全球石油价格的上升,在国际市场上一些价格偏低的劣质高硫石油进入了H市。

首先概括出上述论证中包括的命题如下。(1)H市仍没有摆脱空气污染的困扰。(2)机动车辆增加。(3)全球石油价格上升。(4)在国际市场上一些价格偏低的劣质高硫石油进入了H市。

它的论证结构如下图所示。

上例中,论证链由(2)支持(1)、(4)支持(1)和(3)支持(4)三个子论证组成;主结论是(1);主论证是(2)支持(1)和(4)支持(1);主论据是(2)和(4);子结论是(4);基本前提是(2)和(3);非基本前提是(4)。

用(2)支持(1)的时候,有隐含前提hp1:“机动车辆增加导致尾气排放增加”。

用(4)支持(1)的时候,有隐含前提hp2:“劣质高硫石油导致尾气排放增加”。

补充隐含前提后,使用符号来表示上述论证的结构如下。

结论c:H市仍没有摆脱空气污染的困扰。

p1:机动车辆增加。

p2:全球石油价格上升。

p3:在国际市场上一些价格偏低的劣质高硫石油进入了H市。

[逻辑案例] 图解以下论证。

人体在晚上分泌的镇痛荷尔蒙比白天多,因此,在晚上进行手术的外科病人需要较少的麻醉剂。既然较大量的麻醉剂对病人的风险更大,那么,如果经常在晚上做手术,手术的风险也就可以降低了。

分析:概括出上述论证中包括的命题,补充隐含前提,并使用符号来表示如下。

c:如果经常在晚上做手术,手术的风险也就可以降低了。

p1:人体在晚上分泌的镇痛荷尔蒙比白天多。

p2:在晚上进行手术的外科病人需要较少的麻醉剂。

p3:较大量的麻醉剂对病人的风险更大。

隐含前提hp:在晚上做手术不会增加其他的手术风险(如在晚上做手术,医生和护士的手的灵活度和脑的警觉度不比白天低)。

补充隐含前提后,使用符号来表示上述论证的结构如下。第二章论证分析

分析一个论证必须分析该论证采取了什么样的论证方式。论证方式是指论点和论据之间的联系方式,一般表现为一个推理系列。按照推理结构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合情推理等不同的类型。演绎是否有效,归纳强度如何,推理是否恰当,是分析论证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按照论证所使用的推理方式不同,可以把论证分为演绎论证和广义归纳论证。演绎论证中各命题之间的关系是必然性的,其论证结构的严谨性是所有论证中最高的。广义归纳论证是根据一些特殊论断或常理得出结论的论证方式,其结论具有或然性,其前提真实不必然保证其结论真实。因此,对论证的分析重在分析广义归纳论证。广义归纳论证的范围很广,典型的包括归纳论证、统计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和实践论证等,本章对这几类典型的论证提出批判性准则和相应的案例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本章的论证分析只是针对基础的典型论证,考试中出现的论证分析都是相对复杂和混合的论证,其论证有效性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节 归纳论证的有效性分析

归纳论证是一种由特殊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它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从而得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一、归纳论证的批判性准则

典型的归纳论证是枚举归纳论证,是指这样一种归纳论证:根据对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考察,发现它们具有某种性质,因而得出结论说,该类事物都具有这种性质。(一)枚举归纳论证的型式1

S——P2

S——P3

S——P

……n

S——P123n(S, S, S, …, S是S类部分对象,枚举中未出现相反情况。)

所以,S——P。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