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积极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11:20:24

点击下载

作者:曹刘霞

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儿童积极心理学

儿童积极心理学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儿童积极心理学作者:曹刘霞排版:昷一出版社: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6-01ISBN:9787536490352本书由北京竹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前 言preface

父母最好的爱,是在童年帮孩子建立“心理幸福感”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希望孩子能够从此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父母们可能并不知道,究竟哪些因素决定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孩子童年的幸福密码到底是什么。

什么能让孩子真正地感受到幸福快乐?是高超的智商,还是没有压力、完全自由自在的生活?毫无挑战的童年,就一定是幸福的童年吗?

幸福并不是这样一种简单的自我满足,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永远保持热情和希望的状态。什么是幸福?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幸福是一种生理和心理上,以及社会生活上的相对完美状态,它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正确的评估,是镇定从容地面对各方的压力,是有所成效地学习和工作,是有余力地给他人或社会带来一些帮助或贡献。”

现在家长们知道,幸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孩子们如果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就无法获得发自内心的快乐。

我们看到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在度过婴儿学步期之后,他们的好奇心和活力几乎被耗光了。他们焦躁、不快乐,常常感到厌倦,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和生活热情慢慢变得暗淡,他们的目标感好像消失了。

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具有巨大的潜能,但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和能力发挥出自己的潜能,过上充实和美满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潜能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太过遥远,生活中的挑战阻碍了他们勇往直前的脚步,甚至消耗了他们天生的热情和快乐。童年只有一次,对每个孩子来说,开发潜能、实现自我的机会都无与伦比的珍贵,如果错过了,一生都将无法弥补。

那么,谁来帮助孩子?毫无疑问,是他最爱的父母。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在童年帮助他建立“心理幸福感”,这是一种根植于内心,源源不断地制造快乐和幸福的力量。

孩子一旦发现并掌握自己的力量,就能活力无限、茁壮成长,他们的生命力会蓬勃发展。对于孩子来说,心理幸福感会让他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以及自己能做什么。如果把童年的旅程比作一次大冒险,那么心理幸福感就像一台优良的发动机,它能带领孩子在平坦的道路上飞速奔跑,即使遇到糟糕的天气也能灵活地切换挡位,依然勇往直前。当然,拥有心理幸福感并不能让整个世界都围绕他运转,但是它能让我们的孩子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它会让孩子终其一生都自信、勇敢、乐观,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积极应对,即使将来和父母分离,也能独立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这本《儿童积极心理学》将带领广大家长探索孩子心理幸福感的真正来源,告诉家长,孩子在特定的年龄会出现怎样的特征,需要掌握何种能力,并从不同的角度详细探讨家长需要提供哪些支持,以及哪些方法和策略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度过成长关键期中的困难阶段,让孩子在通往独立人生的“闯关”途中,一直保持热情、斗志和快乐。

本书吸收国内外知名心理学专家的论点,在翔实的理论、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大量家庭教育的实例分析,在爱和归属感、自信、情绪管理能力、学习力、探索力、社交能力、品德修养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培养孩子心理幸福感的方法,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希望本书能帮助家长带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融洽亲子关系,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在爱和幸福里成长。第一章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

爱是阳光,爱是温暖,爱是幸福感滋生的土壤。孩子需要在无条件的爱里收获安全感。只有觉得安全,他才能放心地开始奇妙的生命旅程。确保把爱的讯息传递给孩子

问题1 你的孩子知道你爱他吗?

在一档大型亲子类综艺节目中,一对父子的表现让人印象深刻。

阳阳是个6岁的小男孩,他勇敢、正直、友爱,对节目里比自己小的孩子都照顾得很周到。随行工作人员对小朋友们进行单独采访的环节中,他被全票通过选为“大家最喜欢的小伙伴”。看到这里,各位家长是不是会羡慕地表示:真是“别人家的孩子”!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可能要让人沉默了。

不得不说主持人是深谙儿童心理和善于观察细节的高手,他在“睡前采访”环节中,问阳阳:“宝贝,你爱爸爸吗?”

阳阳不假思索地说:“爱!”

主持人又问:“那爸爸爱你吗?”

阳阳低下头,搓着小手不说话。

主持人温柔地重复了一遍:“宝贝,你觉得爸爸爱你吗?”

阳阳终于说:“有时候爱吧,有时候……不爱。”

在另一个房间通过摄像头观察到这一幕的爸爸忍不住红了眼眶,其他的家长纷纷说:“孩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敏感。”

主持人为什么会这么问呢?通过节目里几组家庭的表现就知道了。其他几位爸爸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都会不时地拥抱、亲吻孩子,并热情洋溢地表达“爸爸爱你,宝贝”“你是上天送给爸爸最好的礼物”。孩子们也会回应“爸爸,我也爱您”“老爸,和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时光”。爸爸和阳阳在一起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则是“你要做个好哥哥”。阳阳表现得沉默又懂事,点点头,努力表现得像个小男子汉。其他的小朋友会跑过来抱着他说:“阳阳哥哥,我喜欢你!”“阳阳哥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好朋友了,好吗?”阳阳这时通常表现得“平静”又有点害羞。

阳阳的懂事,似乎有点超出了他的年龄,让人忍不住有点心疼。可能家长们的反应会跟阳阳爸爸一样:“这个傻孩子,怎么会认为爸爸不爱你呢?”

没错,很多家长会说:“哪有父母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我们这么辛苦工作,提供给他好的生活,花时间陪他、教育他,我心里当然爱他。”是的,但是我们心里的爱,为什么不表达出来呢?家长凭什么会认为孩子能够从毫不亲密的亲子相处模式中感受到父母深切的爱意?

很多家长会尽量给孩子提供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习惯用含蓄的方式表达对孩子的爱,而不善于用肢体接触或言语来表达。孩子也需要“感性教育”,因为人是偏感性的动物,即使孩子明白父母是爱他的,这个明白也只会停留在理性的层面。如果父母能够用更感性的方式直观地表达出来,孩子就能够在情感层面上感受到父母的爱,获得更多安全感和美好的情感体验。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向孩子表达自己的爱呢?

1. 微笑的表情

在韩国著名的“视崖实验”中,几个月大的小宝宝和妈妈被分隔在“视觉悬崖”的两边(其实“悬崖”上有透明玻璃地面,可供宝宝安全通过)。当妈妈面无表情的时候,宝宝因为对“悬崖”的恐惧,犹豫了一下便转头返回;而当妈妈露出灿烂的微笑时,即使“悬崖”中间又加了“火海”的投影,宝宝也会毫不犹豫地笑着爬过来。可见父母的微笑能给孩子内心带来巨大的正能量!注意,父母要多给孩子看自己微笑的正脸,而不是给孩子看侧脸或半侧脸。

2. 亲昵的身体接触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经大量实验证明,孩子和动物一样有“另类饥渴”的问题,在婴幼儿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即使长大了,孩子也喜欢靠着大人或者拉着大人的衣服,这就是“皮肤饥渴”的表现。如果这种饥渴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变得性情孤僻、抑郁。消除这种饥渴最好的食物就是父母的亲吻、抚摸和拥抱。

3. 温柔的情绪

有的父母在盛怒之后后悔,于是苦口婆心地对孩子表达自己的爱:“爸爸妈妈这么爱你,就是天上的星星也想摘给你,你以后就乖一点好不好?”嘴里说着“爱”,可明明怒气未消。家长要注意,孩子首先感受到的是你的情绪,他怎么有能力分辨爸爸妈妈是在生气还是在表达爱?

4. 充满爱的语言

在这方面,孩子其实是父母的老师。孩子天生愿意表达爱,这个过程让他们感到快乐、内心充盈。父母要放下成人的羞怯心理,大胆地告诉孩子“宝贝,我们爱你”。爱与溺爱是完全相反的两件事

问题2 孩子会被“爱”惯坏吗?

随着“刁蛮任性”“自私自利”“自理能力差”等缺点越来越多地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并被各种媒体无限放大,年轻的家长们越来越认同“对孩子不可溺爱”的观点。然而,很多家长只是简单地把“溺爱”理解为“很多很多的爱”。这种理解是非常片面的。

一位36岁的男士,8岁孩子的爸爸,写信向育儿专家求助。

老师,您好!

自从有孩子以来,我就很关注科学育儿方面的知识。现在很多专家都提倡对孩子进行“放养”,尊重他的独立性,给他充分的自由。一直以来,我和他妈妈也是这么做的,我们把他当朋友对待,做什么决定之前都会征求他的意见,我们很少批评他、约束他,也不干涉他的爱好,甚至我还陪着他打游戏。可是亲戚朋友都劝我们,说我们太溺爱、娇惯孩子,“家长就要有家长的样子,孩子这么大,再不管教就晚了”。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不以为然,但是他现在慢慢长大了,我们发现他比同龄的孩子好动、胆子大,而我们的父子关系也更像是“哥俩”。我们不禁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如别人说的那样太溺爱孩子,这样发展下去,孩子会不会变坏呢?

之所以这么惯着孩子,其实跟我的心结有关。我就是在那种“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下长大的,父母对我很严厉,从来不溺爱我,我童年的印象里只有责骂、惩罚,没有表扬、奖励。虽然我在外人眼里一直很优秀,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童年的不愉快经历从来就没有淡忘过。从小到大,我做任何事都没有自信,即使获得成功也并不快乐,只是觉得如释重负。

我不希望我的孩子也跟我一样,可是到底哪种方式才是真正地对孩子好呢?

首先,我们必须要表扬一下这位爸爸。他关爱孩子成长,用心学习相关知识,并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专家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那么,现在我们来解答一下这位爸爸的困惑吧,他到底是不是在溺爱孩子?孩子会不会被“爱”惯坏呢?

心理学认为,溺爱和爱,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两种东西。溺爱的出发点是“管制、包办、批评”,而爱的出发点是“自由、宽容、欣赏”。

溺爱,就像是“披着羊皮的大灰狼”,它披着“爱的外衣”,行使的却是“占有和控制”的权力。家长按照自己的意志去管理孩子,剥夺了孩子方方面面的自由,然而可能家长自己心里也不清楚,溺爱背后的心理基础是恐惧和不信任。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它恰恰是“反爱”,是违反儿童正常潜能的发展规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被溺爱的孩子身上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比如缺乏主见、没有同理心、在家刁蛮在外胆小,等等。

爱背后的心理基础则是尊重和信任,只有自由的人才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快乐的灵魂。父母要想培养出快乐、幸福、有主见的孩子,就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并懂得把自由和宽容还给孩子。

现在我们分析得出,这位爸爸并没有溺爱孩子,在“尊重”“信任”这两点上,他凭着直觉做得很好。同时,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得到充分的爱,正常的真爱,就像新鲜的空气和干净的水一样,是绝对不会把孩子“惯”坏的。任何形式的爱的匮乏或剥夺,都会给孩子造成不可逆的童年创伤,就像这位爸爸的父母所带给他的那样,令他人到中年依然无法忘怀。

很多家长和这位爸爸有着相同的担忧,怕自己把握不好爱的尺度,怕一不小心变成溺爱。下面,我们就教大家怎样从具体行为上区分这两者。

溺爱,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代替孩子去做他本来应该自己做的事情”,比如,孩子能自己穿衣服了,家长还要帮他穿;孩子能自己吃饭了,家长还要喂他吃;等等。这种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独立探索能力的爱,绝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是抱着欣赏和宽容的态度,在生活中赋予孩子以下3种权利,还给孩子的童年足够的自由。

1. 选择权

很多时候,家长喜欢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事无巨细,从选择报什么兴趣班,到购物时选择哪一套服装。长期在这种“包办”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变得没有主见,说话做事唯唯诺诺,或者有强烈的逆反心理。

2. 尝试权

孩子正处在天真烂漫,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渴望积极探索的时期,家长应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多尝试新事物。

3. 犯错权

过多的规矩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孩子的成长不就是从“系错扣子”“说错话”开始的吗?换个角度,家长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动手能力在增强”“童言无忌”呢?

总而言之,家长不要太紧张了,在弄清爱的实质以后,顺应天性去爱孩子吧。爱本身不是问题,谨小慎微、患得患失的爱才是有问题的。家长要保持一致的爱

问题3 孩子在家里一定要有个怕的人吗?

在老一辈的育儿观念里,有“父母要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的说法。家长们认为,在家庭里,孩子必须要怕一个人,这样父母才能树立起权威,而“红脸”的适当出场,又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爱。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看看下面的案例。

妈妈把削好的水果端到东东房里,看见散落一地的玩具,不禁皱起了眉头,说:“东东,快去把玩具收好。”东东打游戏正上瘾,头也不回地说:“好好,等一会儿。”妈妈边往房间外走边说:“还有半个小时你爸爸就下班了,看到你房间这么乱又要说你。”“知道啦!”东东不耐烦地说道。

东东今年才9岁,可是在妈妈眼里俨然已经是个“小人精”。爸爸在家的时候,他就乖巧温顺,认真写作业,还帮忙做家务;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他就贪玩任性,打游戏一打就是一下午,玩具随手乱扔,作业也是能拖则拖,任凭妈妈怎么催促他也没用,只有把爸爸搬出来,东东才会怕一点点。

东东为什么怕爸爸呢?爸爸在单位是领导,说一不二,并把这种作风带到了家庭教育中,对东东非常严厉。开始,妈妈觉得东东怕爸爸挺好的,但是时间久了,妈妈感到东东在自己面前越来越任性,已经到了管不住的地步,才开始发愁。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性格截然相反的两个人走到一起,成了孩子的爸爸和妈妈。在育儿问题上,如果双方采取刚柔互补的政策,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变成像东东一样的“小小两面派”。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感受到足够的爱和自由,不存在被压抑的问题,他的心理就会健康地发展,他的行为就会遵从内心的指引和需要,很少出现失控和过激的表现。如果孩子在某处遭受过压抑,他对爱和自由的需求被大大限制,那么他一旦遇到能够释放的宽松环境,就会拼命释放,呈现出矫枉过正的病态行为。就像一个饿急了的人,遇到丰盛的食物,一定会食用过量。这就是东东会在妈妈面前任性、不听话的原因。爸爸的严厉、控制,让他表面服从,内心压抑,而这时妈妈的爱,就成了他宣泄的出口。妈妈的爱毫无原则,过分宽容,就使东东感到了过分的自由,因此他一不小心就放纵无度了。父母对孩子必须保持一致的有原则的爱,不能让孩子有怕的感觉,也不能让孩子觉得某一方更爱自己,自己可以在那一方面前更自在、更随意,甚至无法无天。

改变性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调整步伐,从而达到在亲子教育上的步调一致呢?

1. 维护夫妻感情

夫妻和睦是家庭教育最美的底色,如果没有这层底色,即使父母双方的教育理念再一致,孩子也无法从家庭中获取爱和快乐。

2. 放下固执,共同学习

夫妻双方在家庭里的地位必须是平等的,不存在一方控制、一方顺从的关系。当教育理念起冲突的时候,双方都应该心平气和地反思自己。多学习相关知识,多在教育中实践,多观察孩子的反应,心里有孩子的父母一定能判断出哪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更好。

3. 不要在孩子那里“争宠”

有的大人做了父母之后,心理依然不成熟,他们会试图在孩子那里“争宠”,甚至用溺爱和娇纵来博得孩子的好感,让孩子爱自己更多一点。父母千万不要这么做,一个和谐有爱的家庭里,父母在孩子的心里应该是一个整体,爸爸和妈妈同样地爱着他,他也会同样地爱着爸爸和妈妈。稳定的爱的环境,才能带给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问题4 孩子太黏人,只是因为喜欢父母吗?

孩子黏人的现象非常普遍,在其幼年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对此,很多父母的理解是:谁对孩子好,孩子就黏谁;孩子更喜欢谁,自然就舍不得离开谁。

是不是这样呢?

玲玲的父母都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家里的老人又都上了年纪,没办法帮忙照顾孩子。玲玲从6个月起,就被托付给保姆王阿姨照顾。

起初,玲玲的父母非常不放心,上班的时候都在想:保姆会不会打骂孩子?孩子有没有好好吃饭?但是两个月下来,他们发现,孩子似乎很依恋王阿姨。一家人一起出去玩,或者有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玲玲只让父母和王阿姨抱,其他任何人想要抱抱她,她都会大声哭泣。爸爸妈妈认为,一定是王阿姨对玲玲照顾得很好,玲玲才那么黏她,所以就放心地让王阿姨继续照顾。

玲玲长到两岁多,有一次,妈妈带着她参加朋友的婚礼,她在妈妈怀里一直表现得很乖。婚礼中,妈妈要去台上发表祝福感言,就让身边的朋友帮忙抱抱玲玲。玲玲小声哭了起来,说什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的怀抱。

妈妈稍微哄了她两句,就用了点力气把她推开,上台去了。谁知,这下玲玲彻底失控了,放声大哭,一边声嘶力竭地喊着“妈妈”,一边用脚拼命踢抱她的阿姨。妈妈觉得很尴尬,匆匆跑下台抱起玲玲,并一个劲地向朋友道歉。

玲玲为什么这么黏人呢?其实,是因为她缺乏安全感。

只有稳定的爱的环境,才能带给孩子真实而持久的安全感。如果孩子在爱和不爱的环境中不停切换,各种生活片段带给他的心理经验就是:只有他熟悉的人是安全的,除此以外的世界简直危机四伏。为了克服这种恐惧,他会把安全感移交到熟悉者身上,而不是建立在自己身上。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孩子思维不开阔,成长过程中获得的快乐也比较少。

那些一直处于稳定的爱的环境里的孩子,得到了爱的满足,获得了充分的安全感,就会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身上。他们往往独立性强、思维开阔、充满自信,同时快乐无比。

如果孩子身上出现了过分黏人,“除了某某谁也不要”的现象,家长就要从以下3个方面反思自己,是否没有给小家伙提供一个足够稳定的爱的环境。

1. 养育者成员的稳定

如果各方面条件允许,养育者的优先人选当然是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对父母有天生的喜爱和依赖,其他任何人选都无法替代,并且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这种心理需要会越来越明显。如果条件不允许,父母也要坚持把孩子留在身边抚养,可以请孩子的至亲帮忙,且确定至亲对孩子有真心的爱。留守儿童和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的孩子,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容小觑。

2. 养育者情绪的稳定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爱要看自己的情绪,高兴的时候对孩子“猛爱”,生气或难过的时候对孩子“忘爱”,这种环境对孩子来说同样是不稳定的。在他看来,连最亲近的父母都这么反复无常,陌生人岂不是会更可怕?

3. 生活环境的稳定

搬家,让孩子转学,都不要太频繁,并且不可独断专行。这对家长来说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但对孩子来说,意味着他的居住场所变了,小区和学校里的好朋友不见了,喜欢的老师不见了,他又要重新去适应一个陌生的不知是否友善的新环境。尤其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多陪伴、引导,帮助他建立起在新环境里的安全感。当心孩子有“找爱心理”

问题5 最近一周,你发现自己孩子的变化了吗?

5岁的米露在幼儿园玩耍时,不小心划伤了手指。老师急忙过来要帮她包扎一下,她微笑着说:“老师,不疼!”老师只觉得孩子真懂事,但还是劝她:“不包扎的话,是要感染的哟!”米露点点头,说:“老师,那我回去让妈妈给我包扎。”老师看放学时间也快到了,并且米露的伤口也比较浅,于是再三叮嘱她别碰水。老师发现米露最近经常受伤,但是她也不哭,反而还有点高兴的样子。

班上还有一个孩子,叫鹏鹏。鹏鹏总是“搞破坏”,课堂上他把书往地上扔,睡觉的时候把枕头也往地上扔,但是他扔得没有什么来由,也没有不高兴,只是纯粹地捣蛋。有一天,鹏鹏又扔枕头,老师很有经验,抱住他亲了一下。鹏鹏哈哈大笑,乐得在床上打滚,然后再次把枕头扔下来。

这两个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举动呢?后来,老师在家访中发现,米露的妈妈刚生了小弟弟,而鹏鹏的爸爸妈妈是做生意的,平时很少有时间陪他,被鹏鹏“烦”的时候就拿钱给他,让他去买玩具自己玩。

很明显,两个孩子在家里得到的关注太少了,所以他们就“开动脑筋”,用可怜的“小手段”来博取大人的关注。

孩子一旦得到爱的满足,他就会表现出真实的自我,把全部精力都用在自身的发展上,他的心理素质、智力素质、人格素质、道德素质都会和谐地发展。

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关注,无法得到爱的满足的孩子,就会将每天的注意力放在寻找、索取甚至乞求爱上面。这种孩子不自信,不懂得如何跟其他孩子自然地沟通与合作,经常想方设法获取别人的爱,或者通过搞破坏来吸引大人的注意,或者通过揣摩大人的心思来得到爱。

孩子们在吸引大人注意的时候,心理的状态是:“我知道只有这么做,他们才会爱我。”米露觉得自己受伤的时候,妈妈才会重视自己超过弟弟;鹏鹏觉得只有自己调皮捣蛋的时候,大人才不会无视他的存在。一旦这种“阴谋”得逞,他们就会乐此不疲。

让一个正处于天真烂漫时期的孩子用“心计”去获取甚至乞求爱,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家长应该多抽时间陪陪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避免孩子出现“找爱心理”,这样才能把天真和快乐还给他们。父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 安排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工作忙不是不陪孩子的理由,工作累也不是嫌孩子烦的借口。家长一定要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

2. 多子女家庭的父母切忌偏心

有些父母错误地认为老大讨厌弟弟妹妹,其实孩子讨厌的是被夺走爱和被忽视的感觉。父母一定要多跟孩子沟通,反复强调并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依然是自己心爱的宝贝,不要一味地强迫他让着弟弟妹妹,因为他也是个孩子。

3. 陪孩子做他喜欢的事

一整天在家躺着,家长玩手机,让孩子自己看电视,这算不算是陪孩子呢?当然不算。陪孩子就是要陪他做他喜欢的事,去游乐场,去吃美食,给他讲故事,等等。在陪伴的过程中,家长要投入真实的热情,不要流露出不耐烦和敷衍的态度。

4. 关注孩子的变化

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家长会热切地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点点滴滴的变化:会翻身了,出牙了,会喊爸爸妈妈了……怎么等到孩子长大了,家长的热情反而消减了呢?从现在开始,用心关注孩子的变化吧:他长高了,瘦了,放学回来好像有点不高兴了,最近又迷上了一部新的动画片……如果你及时捕捉孩子的这些变化,并邀请他进行沟通和分享,孩子会非常高兴。

5. 安排“特别时光”

没有什么比定期安排一段属于孩子的“特别时光”更令他感到兴奋的了。有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已经在孩子身上耗费了大量时间,但是与“随意的”或“不得已的”时间相比,“有计划的专属的”时间意义可大不一样。

2. 以下的孩子还不大能理解“特别时光”的含义,所以无须安排。对于2~6岁的孩子,孩子每天需要至少30分钟的“特别时光”。对6~12岁的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逐渐减弱,但“特别时光”仍要保证每周一小时。“特别时光”的重大意义在于,孩子能对此产生期待,他会感受到自己对父母非常重要,并由此获得爱、归属感和价值感。三种父母相处模式,易给孩子造成童年阴影

问题6 你们夫妻吵架的时候,你观察过孩子在干什么吗?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心理问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更严重的家庭问题。

都说一个家庭能给孩子的最好的爱就是父母相爱。生活在这种家庭里的孩子,无疑是幸运和幸福的。那么那些生在“爸爸妈妈相处不是很和谐”的家庭里的孩子,又会出现哪些隐藏的心理问题呢?

我们来看3种典型的不和谐的夫妻相处模式。

1. 一强一弱型

多多才两岁半,妈妈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天真活泼的小宝贝开始变得十分敏感。别的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一下,或者稍微发点脾气,他就会哭出来,好久都不高兴。要是别人打了他,他就会大哭着反击,打不过别人就使劲打自己,打得脸都红了,妈妈拦都拦不住。

妈妈很心疼,同时又纳闷:孩子这么小,怎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行为呢?她反思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她回忆起自己每次大声斥责老公的时候,多多都会躲在一边哭。妈妈想:是不是自己太强势,所以才给多多的心理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呢?

在家庭生活中,过度强势的人,对配偶施加了多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让孩子跟着承担多大的压力;对配偶施加了多少控制,就相当于给孩子设置了多少障碍。配偶是成年人,有能力隐藏或者消解内心的负面情绪,而孩子太小,他因内心受阻而形成的恨意无法排遣时,就只能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发泄,比如伤害他人或自己。

2. 冷暴力型

媛媛去同学家做客,惊讶于同学家里的氛围那么融洽。同学的爸爸和妈妈在饭桌上愉快地聊着天,说着工作中的趣事和一些亲戚朋友的消息。媛媛很羡慕,她的爸爸妈妈就从来不这样。

她的爸爸和妈妈在家里经常一天都说不上几句话,他们从来不聊天,更没有任何亲密举动。有时候妈妈问爸爸什么,爸爸就说:“你不懂,别问了。”妈妈再唠叨几句,爸爸就干脆回房间里待着。他们已经分房睡很久了。媛媛在家里也不爱说话,她甚至放学后宁愿留在学校写作业,或者去同学家里,也不想回家。

家庭冷暴力是现今社会中大幅蔓延的“流行病”,尤其在学历较高,具有一定知识素养的夫妻当中,发生率更高。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彼此漠不关心,语言交流密度几乎降到最低。

在这种冷暴力下成长的孩子,会变得对周围的环境异常敏感,充满警惕。长期发展下去,有的孩子会敏感、不自信、刻意迎合他人;也有的孩子会继承父母这种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表现为情感上的冷漠,对他人的漠不关心。

3. 冷嘲热讽型

10岁的佳佳过年回到老家,舅舅跟她聊天:“佳佳,你拿了这么多压岁钱,准备买什么呀?”

佳佳说:“我不花,我要存起来。”

舅舅好奇地问:“你存起来干什么呢?”

佳佳认真地说:“我想去世界各地看看,坐飞机去美国……”

还没等她说完,妈妈就一下打断她:“就你这个鬼样子,还想去美国?你看看你期末数学考了多少分,又是班上倒数第几名吧……”

佳佳有点脸红了。舅舅事后想安慰一下她,佳佳不以为意地说:“没事啊,我早就习惯了。妈妈在家老说爸爸是‘穷鬼’,说自己倒了大霉才嫁给爸爸,而爸爸则说妈妈那么胖,看哪个有钱人愿意跟她在一起。”

在部分家庭中,父母双方互相抱怨、挖苦、讽刺,以剥夺、践踏对方的自尊为快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会得出“自尊原来是廉价的”心理认知,既无法建立起完整的自尊心,也不容易从各种消极评价中找到自身的价值。长久下去,孩子难以对父母产生真正的尊重,也难以产生追求目标的动力,成年以后则表现为对自己的期望过低,消极、怠惰,无法取得大的成就。

一个家庭的结构是否和谐稳定,夫妻之间是否互相尊重、关爱,直接决定了家庭带给孩子的爱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曾奇峰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教育心理学领域也在越来越多地提倡,在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高于亲子关系。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第一站,没有和谐的夫妻关系,健康稳定的家庭结构就无从谈起。孩子是家庭这棵大树上的爱的果实,而夫妻之间的爱就像大树的根系,根如果枯萎,果实怎么可能饱满呢?第二章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那是无与伦比的童年珍宝

无处不在的好奇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孩子描述心中世界的画笔,它能激发出孩子对生活的探索热情,让孩子的世界始终五彩缤纷。别阻止“小淘气”的探索

问题7 宝宝为什么喜欢扔玩具?

果果才刚满一岁,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玩鞋子。妈妈把他放在爬行垫上,刚转身的工夫,他就迅速爬到边界上,一把将地上的拖鞋抓起来,拿在小手里翻过来转过去地看。妈妈生气地把拖鞋从他手中夺下来,把他抱回原处,他很快又爬过来,将拖鞋拿在手里。每天,妈妈就像战斗一样,跟这个小家伙来来回回地这么“抢”上几十次。每次到最后的结果都是,妈妈筋疲力尽,使劲把拖鞋甩到一边,狠狠地揍一顿小家伙的屁股,果果委屈地号啕大哭。

玩玩具也是这样。妈妈把果果放在餐椅上,给他把玩具摆在餐盘上,想让他专心地玩一会儿。他不好好玩,还把玩具往地上扔,大人帮他捡了,他再扔。看到大人捡的时候,他就“咯咯”地笑,如果大人不帮他捡了,他就着急地哭。

妈妈都不知道拿这个小家伙怎么办了,他一会儿抢大人的手机,一会儿试图从床上爬到桌子上,还特别喜欢玩水,每次都把衣服弄得湿湿的。

妈妈如果知道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她就不会这么生气了。因为果果不是在捣乱,而是在探索。

在儿童心理学领域,有一个有意思的说法:“孩子在6岁以前,是属于大自然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专家通过研究发现,当孩子的大脑发育还不成熟的时候,他们就像大自然里的小动物一样,身体是他们天然的“探索工具”。他们用身体去感受和认知这个世界,去发现身边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虽然在大人眼里他们只是在不停地“玩”。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叫作“探索游戏时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每天只要一睁开眼睛,就会一刻不停地投入活动中,一刻不停地开始探索。没有一个成人能像孩子那样富有激情、充满活力,没有一个成人能像孩子那样长时间保持着旺盛的探索欲。比起孩子,大人更容易感到疲倦,感到厌烦。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累,一刻也不能停下来,也从来不会什么都不干地躺在床上发呆。在大人看来平凡无奇甚至是沾满细菌的东西,在他们眼里都充满吸引力。他们想接触、摸索它们,把其中的奥秘一个一个地弄清楚。

探索是孩子的天性,而有幸没有受到大人过多的干涉,将这种天性和乐趣保留下来的孩子,会积累更多对生活的热情。一旦孩子的探索过程遭到大人的阻拦,甚至是粗暴地打断,他们就会非常不满,甚至痛苦。长此以往,他们的潜能就会遭到破坏。所以,家长应该加以引导,让孩子这种宝贵的天性不被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和快乐不被剥夺。

很多时候,宝宝的探索因为具有破坏性而被家长定义为“淘气”,家长与其担心孩子毁坏物品,不如教给他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既满足他的好奇心,同时又把破坏性降到最低。另外,家长不要去训斥孩子不懂爱惜东西、不听话,因为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更重要的。最后要说的是,家长一定要加强对物品的管理,把危险的、价值贵重的物品放在孩子看不见、拿不到的地方,只要能确保安全,就不妨尽可能地对孩子少干涉、少限制。创造最利于孩子探索的物质环境

问题8 宝宝的玩具越多越好吗?

3岁的小明对厨房有着极大的“热爱”。每次妈妈在厨房里做饭,他都像个小跟屁虫一样,在里面晃来晃去。虽然妈妈一再警告“那个危险,别动!”“小心烫着你!”但是小明不为所动。每次只要大人不注意,他就会偷溜进去,一进去可以待好久,尤其喜欢拉开碗柜的门,摆弄里面的碗碟,基本是百玩不厌。

和小明的妈妈一样,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在家里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厨房。家长们不明白,厨房到底有什么吸引力呢?这比孩子的玩具更吸引他吗?

孩子一定会喜欢玩具吗?玩具越多越好吗?其实这是个误区。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孩子常常把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放在一边,却来“抢夺”大人的生活用品,这时候就会遭遇大人的禁令,这个不能碰,那个不能动。孩子长期受到这样的阻拦,内心会很痛苦,甚至会失去探索新事物的乐趣。很多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都五六岁了,动作还是很慢,肢体协调能力也不是很好,其实,这跟他小时候肢体能力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因此,大人应该在早期的时候多给孩子提供接触物品的机会。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游乐场”,大人要有意识地布置家庭环境,把家里一些安全的物品都贡献出来,让孩子在玩耍中自由地使用。

什么样的家庭物质环境,最适合孩子的精神成长呢?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特梭利认为,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物质环境需要满足这几个条件:自由、有序、真实自然,有美的氛围。

首先,这个环境必须是丰富的,可供孩子把玩的。家长在布置家居的时候,往往会选用一些自己喜欢的家庭用品,而没有将孩子的喜好考虑在内。比如,沙发、茶几、酒柜、书柜等,这些物品对孩子来说“太大”了,无法供他们进行探索。说到这里,家长们就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最喜欢去厨房了——因为有各种厨具,包括锅铲、盘子、碗筷等,它们的大小和形状正好适合孩子把玩。在大人眼里,厨房是“危险重地”,可在孩子眼里,它却是最丰富、最诱人的“藏宝基地”。所以,家长在选择家庭用品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孩子的各种需要,比如视觉需要、听觉需要、触觉需要,等等,尽量打造一个既适合大人,又适合孩子的温馨家居环境。有些家长喜欢整洁、一丝不乱,为了保持家里整洁干净,处处限制孩子的行动,但成人的这种公式化的“整洁”并不适合于天性好动的孩子。

当然物品要摆放得既丰富,又有序。大人要确保孩子在这个空间里可以独自享用,还能随便拿取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而不被粗暴地干涉。这些物品是有类别和数量的,家长必须将他们按照类别摆放在孩子面前,才能为孩子提供自由选择的条件。如果大人不做分类,将物品随意堆放,或者将其装在一个大容器里,孩子就无法做自由的选择。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孩子天生有对美的追求,在美的环境里,孩子的精神世界会更加丰富而快乐,所以家长可以在这方面花一些心思,比如摆上花和画作,都是不错的选择。别用成人的思维,破坏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

问题9 你会常常用孩子的思维陪他编故事吗?

陌陌在认真地画画,他画了蓝色的天空,绿色的草地,草地上有小朋友在跳绳,天空上有一条红色的鱼。他一笔一画地给那条鱼涂满颜色,这时爸爸走过来,指着鱼说:“鸟不是你这样画的,来,爸爸教你画。”

陌陌不为所动,一边画一边说:“爸爸,我画的是鱼。”

爸爸笑着说:“我的傻儿子,哪有鱼在天上飞的,它没有翅膀还不掉下来了?你看看外面的天上有鱼吗?”

陌陌气鼓鼓地把笔放下,不画了。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的一些热心“指导”,正在破坏孩子宝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在没有被成人的规则束缚之前,他的想象力是天马行空的,千万不要去破坏它。

在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拥有一个神奇的世界,是他们千变万化、无穷无尽的想象力构成了这个世界。想象是所有希望和灵感的源泉,是孩子创造美好人生的内驱力。

你认真听过两个小孩子的对话吗?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你不妨挑一个安静的下午,躺在床上,“偷偷”听听孩子们的对话。你会惊讶于孩子的想象力竟然远远超过大人,这是他们在用“孩子的思想”解释这个世界。

孩子的大脑从出生起逐渐成熟起来,他们学会了通过感觉器官来为大脑收集信息,并开始运用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已经探索过的事物。因为生活阅历还很少,所以孩子对事物的研究不会有什么大的成果,他们的才华在于对真实事物进行孩子版的“改造”,这可能就是童话的由来。

认真倾听孩子口里的童话,你会发现这和成人写给孩子的完全不一样。这些童话更贴近生活,它们真实、轻松、美丽。心理学上把这一时期叫作“象征游戏时期”。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家长在这一时期总是向孩子灌输成人式的教条式的思维方式,就会扼杀孩子想象的乐趣,导致他们在未来也会失去创造奇迹的机会。

我们看孩子有时候乱涂乱画、自言自语,其实这都是他们在自己的想象世界里尽情徜徉,他们快乐地探索着,不希望被人干涉。如果这时候家长闯入,还对孩子的自我表演摆出好笑的表情,他们就会感到难为情。孩子的灵感和创造力也是有限的,如果被大人在无意间扼杀掉,他们就会因为被嘲笑或恐惧而逐渐放弃,最后失去这宝贵的天赋。

为了保护孩子自由自在的想象力,家长对待孩子的童言稚语应该耐心听完,并表示出真诚的兴趣,不要敷衍、打断,表现出毫无兴趣的样子。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过多地幻想不好,会脱离生活,实际上不是这样,合理的幻想是更高层次的想象力,家长不但不用阻止,反而应该积极地鼓励。比如,孩子喜欢某个卡通人物,家长可以引导他想象:“如果见到超人,你想跟他说什么?”孩子喜欢看科幻类动画,家长可以试着引导他想象未来的环境、交通会变成什么样子。

家长还可以陪孩子一起编故事,家长编出开头,鼓励孩子想象接下来的部分。除此之外,陪孩子做游戏也是放飞孩子想象力的大好时机。比如,小女孩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家长可以问她:“今天要给布娃娃穿什么裙子呢,带她去参加什么舞会呢?”小男孩喜欢玩小汽车,家长可以问他:“今天你要开车带爸爸去哪里玩呢?”家长越引导,孩子越好奇

问题10 孩子问的问题你答不上来,你会怎么说?

教育心理学认为,开启孩子好奇心和思考过程的源头往往是问题。在问题的启发下,孩子能产生新的思考、新的思路,充分调动头脑里的发散性思维,并提出创新意见。法国教育家保罗·弗莱雷说:“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这样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一位儿童教育家这样说:“孩子的好奇心可以被父母的无知磨灭,也可以被父母的爱心唤醒。”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孩子问父母:“鸟儿为什么可以在天上飞呀?”家长嫌孩子幼稚,就不屑一顾地说:“这是什么问题呀,鸟儿本来就是在天上飞的呀!”因为家长的敷衍和取笑,孩子最初对大自然神奇现象的好奇心就这么失去了。

父母的知识水平,也会影响孩子好奇心的延伸。比如,孩子问爸爸:“为什么手机可以用来通话?”爸爸回答:“因为有电波传送声音啊。”孩子很感兴趣,接着问:“那电波是什么呀?”爸爸被问住了,就说:“这个爸爸也不清楚,以后老师会教你的。”“哦。”孩子有点失望,他的好奇心也就此停住了。其实,如果爸爸稍微懂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孩子对于科学的好奇心就能被更多地激发出来,这段对话会得到更有趣的拓展。

我们看看遇到类似的情况,另一位家长是怎么做的。

晚上,舅舅给妈妈打电话,听到电话铃声的春春,从床上爬了起来。

电话打完以后,春春问妈妈:“舅舅明明是夜里打的电话呀,他为什么说在吃午饭?”

妈妈笑着说:“因为美国那边有时差呀。”

春春没听过这个词,就问:“时差是什么?”

妈妈还要整理一些工作报告,就对春春说:“宝贝,妈妈现在有点忙,对这方面的知识了解得也不是很多,等我尽快查完资料再告诉你,好吗?”

春春高兴地说:“好!”

当天晚上,妈妈整理完报告,就找出地理书籍,仔细地阅读了地球的自转、公转方面的知识,第二天就把答案告诉了春春,春春听得津津有味。

为了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对于孩子的疑问,家长应该随时随地解答,答案未必明确,但是家长的态度一定要积极、诚恳。就算工作很忙,家长也不能用“走开,别烦我”“我也不知道,别问了”这样的话来敷衍甚至斥责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给出的答案是否准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好奇心是否得到了认真对待。聪明的、尊重孩子的父母会说“这个问题把妈妈难住了,我得好好想想,明天再告诉你”“你的小脑袋瓜里怎么会有这么有趣的问题啊”“先告诉爸爸,你是怎么想的”,这种有鼓励性质的回答,就会激发孩子更加强烈的好奇心,因为父母的态度让他觉得思考很愉快。

除了孩子提问,家长也可以多问孩子几个“为什么”,激发他的好奇心,培养他思考的习惯。

因为孩子的年龄尚小,大脑还未完全发育,思维不够敏感、活跃,所以容易对生活中的一些新鲜事物视而不见。比如,在公园放风筝时,父母可以问:“宝贝,风筝为什么能飞起来呀?”到了冬天,父母可以问:“你知道羽绒服为什么可以保暖吗?”在父母积极的引导下,孩子也会养成凡事多问“为什么”的好习惯,他对生活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

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是最强烈的心理活动,拥有完善的好奇心,往往代表着他拥有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家长应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每个细节中去培养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快乐地探索世界的兴趣和欲望。丰富孩子的生活阅历,激发他更高级的创造想象

问题11 你经常带孩子去哪里玩?他最喜欢哪里?

妈妈最近老是听到小庆和小亮在讨论外星人、外太空等:“哥哥,你说外太空是什么样子的?”“我也不知道,可能是大火炉,也可能有大怪兽!”妈妈心想:男孩子到了爱探索的年纪,不如带他们去拓展一下视野吧!于是,妈妈在一天晚上向他们宣布,要带他们去一个神秘又好玩的地方。两个小朋友兴奋极了,几乎一晚上都没怎么睡。

第二天,妈妈带他们来到了科技馆。科技馆的新奇玩意真是太多了,兄弟俩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简直就是两个小科技迷。他们很喜欢里面的“投影灯”,灯光投射到地面上,形成月亮、星星、花、云朵、小鸟等影像。他们还参观了“火箭模型”“时光隧道”“月球车”“泡泡工厂”等好多有意思的设施,小家伙们对每一样“大玩具”都爱不释手。

回家之后,兄弟俩还是常常聊起外星人和外太空,只是他们聊的内容丰富有趣多了,妈妈发现在他们想象的外星世界里,有很多那天在科技馆看到的模型,比如时光隧道、月球车等。

小庆和小亮起初想象外太空时,脑子里没有具体的形象,只是随意发散想象,在科技馆见过那么多新鲜有趣的事物之后,充分调动了大脑的想象力,对其进行了加工创造。后一种想象是创造想象,它更加具体生动,它的出现代表了孩子想象力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

儿童想象的发展特点是从无意想象到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特别是在婴幼儿时期,他的想象是没有目的的,只是在某种事物的刺激下,自然而然地延伸想象到一些别的有共同点的事物。

和大人相比,孩子拥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更发散的思维,但是由于生活阅历尚浅,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其想象力的发展难免受到限制。所以,孩子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头脑中留存的事物形象越多,就越容易将各种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这是儿童创造想象萌生的基础。

家长要想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就要丰富他的阅历和感性知识,让其头脑里充满各种事物的形象。

那么,家长如何丰富孩子的阅历和感性知识呢?

1. 让孩子多读书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看他喜欢的书,比如一些趣味性强、故事性强的书,在这个基础上,再适当增加知识类的书。

2. 带孩子去旅行,让孩子多亲近自然

家长可以带孩子去旅游,开阔他的视野,抓住一切机会来丰富他的见识,比如给他介绍古城的建筑,讲古城的历史等。家长在周末可以多带孩子出去亲近自然,只要有空闲时间,就带他去博物馆、动物园等。第三章“你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孩!”——培养自信满满的孩子

自信,是不论他人怎样评价,都能看到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能力。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往往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觉得自己不配拥有幸福。把孩子当“小大人”一样尊重

问题12 你和朋友正在聊天,孩子也想参与,你会怎么做?

丘丘妈妈和亮亮妈妈是高中同学,亮亮妈妈老是羡慕地说:“你家丘丘真讨人喜欢,活泼可爱,不像我家亮亮,说话都那么小声,胆子那么小,不知道像谁。”

这天,亮亮妈妈去丘丘妈妈家做客,两个人聊起以前上学时候的趣事,都笑得前仰后合的。这时候,丘丘走过来,想让妈妈陪他拼积木。妈妈把他拉到怀里,说:“是阿姨先来找妈妈玩的,丘丘自己先拼,妈妈晚上再陪你,好吗?”丘丘想了想,眨眨大眼睛,说:“那我可以加入你们吗?”妈妈笑着说:“可我们聊的是女孩子的话题呢,你想听吗?”丘丘从妈妈怀里跑出去,说:“不要不要,那我去接着拼积木了,妈妈,您和阿姨慢慢聊吧!”说完,还朝亮亮妈妈挥挥手说:“阿姨,我不陪您喽!”

丘丘回房以后,亮亮妈妈特别惊讶地说:“你在家里都这么跟丘丘说话吗?”

丘丘妈妈说:“是啊,我把他当个小大人看待,小孩子看着不懂事吧,其实自尊心挺强的。”

这句话,说得亮亮妈妈更惭愧了。她在家遇到这种情况,都是简单粗暴地对亮亮说:“去去,大人说话小孩子别插嘴!”有时候下班回家,亮亮有什么话想跟她说,她要是心情不好,就冲亮亮吼:“都几点了,快去睡觉……”亮亮妈妈想,孩子这么胆小、不自信,会不会跟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一个被当作“小屁孩”,独立人格不被尊重的孩子,怎么可能会有真正的自信呢?

自尊是自信的基础,一个人首先拥有自尊,然后才能建立起自信。一个人的自尊最初来自外界对他的尊重,而孩子来到世界,最初的自尊就来自父母给予他的尊重。

父母要想孩子拥有自信,就要首先学会尊重他,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是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从而产生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一个从小不被尊重的孩子,他不但没有自信,长大以后也学不会尊重别人,因为没有人给他如此示范过。

相信很多家长都和亮亮妈妈一样,是爱孩子的,却不懂得如何去尊重孩子。有的时候一生气,就肆意批评孩子;一劳累,就随意敷衍孩子。明明是出于关心,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都是源于家长没有从心里认同孩子的独立人格。在生活中,想要真正地尊重孩子,其实标准很简单,把他看成独立的个体,当成“小大人”去对待,对大人不会做的事情,也不要对孩子做,给大人的尊重,同样给予孩子。具体来说,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1. 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

家长与孩子说话时,要真诚地注视孩子,专心聆听,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话,不能心不在焉。

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家长不论多忙都不要敷衍孩子,更不要欺骗孩子。大人讨论事情,如果孩子想参与,家长即使觉得不方便,也不要粗暴地驳回,而要温和地解释。

2. 尊重孩子的隐私

家长不要偷看孩子的日记,也不要随意处置孩子的物品。大人可能会觉得这些不重要,觉得孩子没有什么秘密,但这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东西。

3. 尊重孩子的名誉

家长切忌当众批评孩子,这会让孩子觉得尴尬、难过,名誉受损。即使是单独批评教育,家长也要先问清事实,不可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数落孩子。表扬才能培养出自信的孩子

问题13 你昨天表扬了孩子几次,批评了孩子几次?

大量心理学研究表明,名校的学生中更容易出现“缺点焦虑”。

一个20岁的女孩这样描述自己:“我的英语成绩不好,听力特别差,去年考托福,我差一点就决定放弃了。我的学习效率很低,经常要花费比别的同学多一倍的时间才能完成同样的事,我觉得自己很笨。还有,我觉得自己超级没有主见,真羡慕那些一呼百应的同学。”

听她这么说,几乎要让人认为她是一个常常挂科的差生了,但事实上呢?她的托福考了108分(满分120分),刚刚作为交换生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学习了半年。她的成绩在学校里排名前十,而且她从小到大一直都是班长。

另外,她觉得自己很胖,为此进行节食,直到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她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不敢停下来,她说:“我心里好像有个声音在压榨自己的身体,每当多吃一点,我就有负罪感,因为觉得我对减肥这件事没有尽力。学习上也是一样,我压榨自己的时间,一旦空闲下来,我就觉得自己没有尽力,觉得对不起父母。”

女孩表示,父母从小对她要求很严格,自己无论怎么努力,好像都无法得到他们的赞许。现在父母发现她过于焦虑,常常劝她“可以了,你已经很棒了,幸福快乐就好”,但是她发现自己已经“刹不住车了”,她觉得“自己已经有这么多缺点,如果不努力,一定会变得更平庸”。

一个在外人眼里如此优秀的女孩,心理上竟然有这么强烈的自卑感、挫败感,令人觉得不可思议,同时又深感惋惜。而这,跟她童年接受的“严格”“少赞许”的教育有密切关系。

孩子在童年时期由于尚未建立起完整的自我意识,所以只能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做出自我评价,所以父母对他们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获得正面评价,反而经常被父母指出缺点,并和其他人做比较,孩子就会做出较低的自我评价,过分关注自己的缺点,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

因此,父母想要培养自信而快乐的孩子,首先就要从表扬孩子的优点,尽量少批评孩子的缺点开始。有艺术家说:“世界上从来就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表扬孩子的优点,又何尝不是一门发现美的艺术?

日本临床心理专家奥田健次在教育上始终秉持“多表扬、不批评”的做法,他反复提醒家长,一定要多多表扬孩子,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而培养自信心比纠正错误更重要。他一定是表扬艺术的专家,因为他自信地表示:“如果我是40名小学生的班主任,不论哪个年级,我都能在一天之内用40种不同的方式来表扬这些小朋友。”所以,只要家长努力地想要表扬孩子,就一定能找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同时,要想让表扬真正地起到增强孩子自信的作用,家长需要注意一些技巧。

表扬通常分为以下3种类型:

1. 个人趋向型

该类型表扬强调孩子的个人能力,对其做出整体性判断,如:“宝贝真聪明!”“你很棒!”

2. 过程趋向型

该类型表扬强调孩子在进行某项任务时的努力,对努力程度或方法给出正面评价,如:“你今天写作业很认真,不错!”“这件事你做得很好,因为开动了脑筋!”

3. 结果趋向型

该类型表扬强调孩子做事的结果,对所取得的成绩给出反馈和评价,如:“全部答对了,很好!”“考了第三名,不错!”

分别接受以上3种类型表扬的孩子,其表现也会不一样。被表扬个人能力的孩子在有把握的事面前容易骄傲、自负,面对挑战则信心不足,轻易放弃;被表扬过程的孩子则充满自信,且有意志力,愿意接受挑战,胜不骄败不馁;被表扬结果的孩子明显信心不足,难以接受失败的结果。

可见,过程趋向型表扬更利于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另外,表扬还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 发自内心

孩子虽然小,但是已经懂得分辨真假,透过你的表情、语气,他能判断出你是不是发自内心地赞赏他。

2. 真实可信

切忌为了让孩子高兴,而提出一些与事实严重不符的表扬,对孩子做出不可信的过高的评价。一旦孩子从外界评价中感到了落差,心理落差反而会让他感到自卑。

3. 及时、具体

对孩子的表扬一定要及时、具体,对年龄尚小的孩子更是如此,不然他们会忘了被表扬的理由,或者错过了最需要表扬的时机,并因此而感到失落。这就要求家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发现了孩子的优点,就及时给予表扬。

只有“最会表扬的父母”,才能培养出“最有自信的小孩”。家长们,都加油吧!鼓励孩子多做自我评价

问题14 孩子班上换了新老师,新老师好像没以前的老师那么喜欢他,你会怎么安慰他?

只靠表扬就能树立起孩子的自信吗?假设是这样,那么当孩子常常接受表扬时,他就会充满自信;当孩子突然连续遭到批评时,他的自信就会摇摆不定,甚至轰然倒塌。这样下去,孩子为了获得自信,可能会变成“讨好者”或“总是寻求他人的认可”,通过观察别人的反应来判断自己行为的对错,并获得自我价值感,而不是学会自我评价与内省。这样培养出来的是“他信”,而不是“自信”。所以,要想孩子拥有真正的自信,就要首先让孩子完成从“依赖他人评价”到“凭借自我评价”的转变。

下面来看莎莎是如何完成这种转变的。

自从换了语文老师,莎莎的语文成绩明显下滑。晚饭后,妈妈到她的房间里,发现她趴在桌上,显得很沮丧。原来是她考试考砸了。

莎莎说:“妈妈,您说怎么办,我感觉我学不好语文了。”

妈妈说:“为什么呢?妈妈记得你以前语文学得不错啊,你还是课代表对不对?”说着翻看了她的试卷,发现她作文只拿了及格分,这可能就是拉低分数的原因。

莎莎说:“以前还可以,可能是因为张老师比较喜欢我,总是特意给我的作文打高分。现在的宋老师从来没在班上念过我的作文,我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