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评价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8 01:04:37

点击下载

作者:朱佳妮,杨希,刘莉,刘念才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高校科技评价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高校科技评价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试读:

高校科技评价若干重大问题研究总报告

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对于加速实现高校创新驱动发展、大力提升高校创新能力以及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战略研究重大专项的总体研究思路是:在分析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背景的基础上,首先,从探讨科学研究及其评价的本质入手,对高校科技评价的类型、分类评价的方法进行总体分析。其次,从大学排名和评价日益兴盛、影响日益复杂的现实出发,选取四个全球性大学排名作为研究样本,对大学排名中的科技指标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并通过对不同类型科技指标出现的频率、所占权重与排名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探索近年来科技指标对大学排名的多方面影响。同时,在科学的分类评价思想指导下,针对高校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等不同对象的评价改革问题进行专门探讨。最后,对高校科技评价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研究共分八章,主要特点是: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如英国、荷兰、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高校科技评价的经验,通过深度的国际比较,获得有价值的启发,并尝试性地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评价的改革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第一章从科技进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入手,回顾了我国科技政策演进及高校科技职能的确立过程。在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科技体系逐渐从政府主导转向多元化的国家创新体系,高校在其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高校科技规模的扩大,有效利用科技资源,提升高校科技质量,是当前高校科技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科技评价在高校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的发展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近年来,国际科技评价改革呈现出如下趋势:政府主导的第三方评价、多主体参与的同行评价、分类科技评价、引入计量学指标的评价、科技评价结果的广泛应用等,这些为我国高校科技评价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第二章首先从学术共同体和科学计量学的视角分别阐述科学研究质量的内涵与外在表现。根据高校科技评价不同的使用群体(即高等教育管理、政府与政府机构、个体、企业合作方和组织以及资助者和私人投资者等)以及科技成果在评价中的角色,分别提出相应的科技评价内容,并进行科技评价分类。其次,研究英国、荷兰、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在国家层面的多学科高校科技评价以及地方层面的单学科高校科技评价的典型案例。同时,考虑到同行评价和文献计量学两种评价方法在当前高校科技评价实践过程中的广泛使用,本章进一步探讨两种评价方法各自的起源、概念、特点和类型,比较其优势与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运用基于文献计量指标的同行评价法开展高校科技评价的重要意义。

大学排名是高校科技评价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尝试从大学排名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大学排名中科技指标的梳理和分析,探讨高校科技评价指标的特点和发展。此外,这一章在介绍大学排名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以及对学生和家长、大学教师、高等学校、政府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的基础上,选取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HE世界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欧洲多维排名四个全球性排名作为样本,对大学排名中出现的科技指标进行整理和分类,通过分析这些科技指标出现的频率和所占的权重,分别探索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等指标与排名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大学排名中科技指标的地位及启示。

在第四、五、六、七章,本战略研究重大专项针对高校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项目等不同对象的评价改革问题分专题进行探讨。第四章首先梳理高校科技成果的概念和类型,并从评价主体、方法、指标及结果的应用等多个方面探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的现状,发现了现行科技成果评价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指标相对单一、评价导向功利化、分类评价实施不到位、同行评价系统存在“失效”等。通过多维度呈现部分发达国家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如英国的REF、荷兰的SEP、德国的“研究等级评定”和意大利的VQR),为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评价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科技人才是高校科技发展的重要智力资源,对高校科技人才的评价是高校科技评价活动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内外高校科技评价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第五章在梳理“科技人才”、“高校科技人才”、“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探讨现阶段我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并以多所高校具体的个案为例证,指出高校教师科研业绩评价、杰出人才选拔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评价体制过度行政化、评价方法过度量化、忽视对长远绩效和发展潜质的评价等。本章还借鉴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高校科技人才评价的经验进行个案研究(如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和南密西西比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高校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全面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落实“人才强国”和“人才强校”战略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六章首先明确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概念与类型(即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并指出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评价的一系列问题,如定性指标不够细化、评审专家的水准与国际水平尚有较大差距、评审结果应用的合理性值得商榷等。通过借鉴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下属10所国家实验室、德国的“卓越研究中心”、芬兰的“卓越中心”以及荷兰的“引力计划”四个具体案例的经验,对加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评价体系提出若干建议。

随着我国高校科技项目规模的扩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以提升高校科技项目的产出效率显得迫在眉睫。第七章首先探讨我国高校科技项目概况,厘清高校科技项目的概念,同时从研究内容性质和经费来源两个维度对科技项目评价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研究目前我国高校科技项目在评价主体、方法、指标和评价结果应用等方面的现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项目评价存在如下问题:评价主体自主性不强、科技项目评价缺乏系统的定量评价、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尚不完善、评价结果的利用不充分等。主要发达国家在高校科技项目评价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构建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主体、进行分类同行评价、关注人才培养评价、评价中引入计量学指标及融入项目流程管理等,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在科技项目评价改革中进行尝试与借鉴。

第八章在回顾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制机制变迁的基础上,指出我国高校科技评价在体制机制上存在评价主体行政化、评价导向功利化、评价指标过分注重个人及评价方法和标准“大同小异”等问题。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在评价主体、方法与指标、过程以及结果应用方面的改革,建议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主体更为多元,并建立分层次科技评价体系,实施科学的分类评价,评价导向以成果的质量与影响并重,建立评价的监督约束机制以及建立评价结果反馈机制等,进而深化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制机制改革。

本战略研究重大专项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平台、科技项目评价的改革提出以下可行性政策建议:(1)对于科技成果评价,建议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主体的社会化;突出高校科技成果重视质量、创新性和影响力的评价导向;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提高评价的适切性;提升人文社会科学在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中的重要性;淡化成果评价的激励约束功能,营造高校健康的科研环境。(2)对于科技人才评价,建议建立发展性科技人才评价制度;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实施科技人才分类评价;建立兴趣与荣誉双重驱动为主的激励机制;建立鼓励合作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3)对于科技创新平台评价,建议细化评价等级,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精确性;委托专业科技评价机构,建设专家数据库;发挥好评价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进步的后反馈作用;营造鼓励建设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从事挑战性研究的评价导向。(4)对于科技项目评价,建议推进建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价主体;完善同行评价方法,尝试引入计量学指标,进行重大项目的跟踪评价,对不同项目评价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明确项目评价指标的标准,完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设定指标与权重的确立依据;加强各个阶段高校科技项目评价结果的利用。第一章高校科技评价改革背景

科技创新是推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求。近年来在国家创新体系当中,高校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012年统计显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的研究与发展(research and development,R&D)经费投入达2756亿元,应用研究的R&D经费投入达4027亿元,分别占全国的553%和346%;高校的科技论文数达到11177万篇,著作38760种,分别占全国的736%和829%。(注:参见《2012年度科技统计年度数据》,见h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4FF8240BB7D81C37548A89731E848B3F?m=hgnd,访问时间:2014-07-01。)

伴随着高校科技规模的扩大,发展完善的科技评价制度,提升高校科技水平和质量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议题。2006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专门指出要改革科技评审、评估制度及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注:参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5461062.pdf,访问时间:2014-07-03。)2013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提出了高校科技评价实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等重要改革方向。(注:参见《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见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84/201312/xxgk_160920.html,访问时间:2014-07-03。)这些政策的出台为高校科技评价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指引,然而具体的评价政策设计尚缺乏充分的研究。本书将全面地梳理高校科技评价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人才、平台及项目评价的特点与问题,结合发达国家高校科技评价的经验,为我国高校科技评价的理论及政策发展提供依据。本章作为全书的开篇,主要对我国高校科技评价政策改革的背景进行介绍,为进一步分析国内外高校科技评价体系提供基础。第一节科技进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1978—2012年,我国的GDP从3645亿元增长到51947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57%。我国的这种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的投入和资源的消耗,而农业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并不显著。(注:参见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Young A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2000。)投资拉动的发展模式虽然在过去给我国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也引发了一些社会和环境问题,包括高能源和物资消耗、环境恶化、收入差距扩大等;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的低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逐渐下降,产业发展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这些都使得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科技创新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早在1934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在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就发现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20世纪末,罗默(Paul Romer)和卢卡斯(Robert Lucas)等经济学家发展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不仅仅是外生因素,而且是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注:Romer P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5):71-102;Lucasr 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研究者基于跨国数据,以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来衡量技术进步,发现除了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TFP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释跨国的收入差异。(注:Prescott EC,Lawrence RKlein Lecture 1997:Needed:A theory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3):525-551;Easterly W.,Levine RIts Not Factor Accumulation:Stylized Facts and Growth Models.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2,15(2):177-219.)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统计数据考察各国的R&D支出比例与GDP增长情况,可以看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D支出增加解释了经济增长的55%(见图1—1)。这些研究都表明,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资料来源:Legler H,Krawczyk O.,Leidmann MFuEAktivitten von Wirtschaft und Staat im Internationalen VergleichHannover:NIW,2009。

在我国,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逐渐地增强。韩廷春结合内生增长理论观点,对中国1981—1995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因子进行分析,发现有形资本及人力资本对我国的增长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而R&D投入的贡献并不显

著。他结合相关的理论指出,在经济增长初期,人力资本作用较大,而随着经济发展向成熟阶段过渡,R&D资本的作用增强,因此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培养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注:参见韩廷春:《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机制分析》,北京,北大经济研究中心,1999。)博朗斯兹坦(Eduardo Borensztein)和奥斯特里(Jonathan DOstry)发现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为负,而改革开放后,每年增长38%,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三分之一。(注:Borensztein E,Ostry JDAccounting for China's Growth Performance.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2):224-228.)王岩和姚玉栋则将人力资本也加入到了增长模型当中,发现人力资本和TFP都对中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控制了人力资本后,1978—1999年中国TFP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54%。(注:Wang Y.,Yao Y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4(1):32-52.)《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则显示,技术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十多年来呈现增长趋势。1998—2003年间我国的技术进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97%,到2006—2011年间,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增加到了517%(见图1—2)。这些实证研究都表明,科技创新虽然在过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但却是未来我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第二节我国科技政策演进及高校科技职能的确立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科技体系的发展。这一过程伴随着科技体制从单一的计划体制转向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元化体系。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其中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本节将对改革开放以来四个重要阶段的科技政策进行回顾,从而了解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形成的政策环境特点。一、科技体制改革酝酿阶段(1978—1984年)

1978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定了《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主张恢复“文革”之前的科技体制,确定了“六五”时期发展的7个优先领域和108个重点项目。(注:参见《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见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508/t20050831_24438.htm,访问时间:2014-05-02。)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等战略观点,促进了我国科技体制的恢复和发展。在《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中,我国启动了一系列国家科技项目,包括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技术装备研制计划、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国家重点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等。

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的科研职能逐渐恢复。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经将高校科研与教学分开管理,不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并且把原来与高等学校合作建立的几个研究机构改成了独立的研究机构。(注:参见《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见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508/t20050831_24440.htm,访问时间:2014-06-15。)邓小平同志在1977年发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讲话,提出重点高等学校是科研的重要方面军,要逐步加重科研的分量,增加科研的任务。随后,我国在对高校的拨款中提供了科研预算拨款,恢复高校的科研职能。1978年,经教育部、国家科委和财政部同意,从科技三项费用(新产品试制、中间试验、重大科研补助)中向高等学校拨款3000万元,用于重大科研和试验、试制;从1979年起,在高等教育事业费中增列了科学研究费科目,当年拨款1415万元。到1985年高校科研经费近6亿元,比20世纪70年代末增长近5倍。(注:参见殷朝晖、沈红:《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载《高等教育研究》,2006,27(9)。)二、科技体制改革阶段(1985—1994年)

从1985年开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政府试图打破计划体制对科研发展的束缚,引入竞争性更强的拨款方式。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依据科技活动特点与分工对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事业费实行分类管理,规定对主要从事技术开发的科研机构在五年内逐年削减事业费;对主要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实行基金制,国家按人员拨给一定额度的事业费。(注:参见《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9214123.pdf,访问时间:2014-07-01。)1992年,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行分流和调整的基本路子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对基础性研究工作、高技术研究工作和重大攻关项目等提供充分保障和持续、稳定的支持;同时搞活技术市场、加强科技开发,使科研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在体制改革的思路下,我国也建立了一系列国家关键领域的科技计划项目,包括1986年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设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等。此外,我国也为加强地方科技工作、引导地方科技发展和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启动了一系列政策引导计划,如1986年开始的通过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1988年推出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火炬计划”等。

在高等教育方面,我国开始构思建立研究型大学。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担负着重要的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应当同人才的培养密切结合。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些确有特色的精干的研究机构。”1991年9月,国务院批准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工作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工作,把它作为一项基本任务”,“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研究生培养任务重、教学科研基础好的高等学校,要切实办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成为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力,在提高我国科技水平与高等教育质量中起带头作用”(注:转引自殷朝晖:《论国家科研体制建设与研究型大学发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5。)。

为了促进高校科研的发展,90年代初期我国在政策层面开始计划投入专项资金来支持研究型大学的建设。1991年12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向国务院报送了《关于落实建设好一批重点大学和国家重点学科的实施方案的报告》,“一致同意国家设置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项目’”。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大学。这些政策为我国高校“211”工程项目奠定了基础。(注:参见《“211工程”大事记》,见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985/200804/9084.html,访问时间:2014-07-20。)三、科技体制改革深化阶段(1995—2005年)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注: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7500365.pdf,访问时间:2014-06-26。)1998年6月,国务院成立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决定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力度。

1999年,我国发布《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提出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在国家经贸委管理的242个科研院所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使其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或者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同时国家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扶持,包括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以及技术转让收入的营业税等。(注: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见http://www.most.gov.cn/gxjscykfq/wj/200203/t20020315_9009.htm,访问时间:2014-06-26。)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期,我国在研究型大学建设方面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支持计划。1995年10月,《“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出台,提出要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注:参见《“211工程”大事记》,见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985/200804/9084.html,访问时间:2014-07-20。)“九五”期间,“211”工程在99所高校的602个重点学科和2个高等教育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当中展开,投入建设资金196.08亿元。“211”工程的实施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条件,建设了一批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对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目标。1998年12月,教育部制定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在今后10~20年争取若干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水平。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985”工程项目。在1999—2001年第一期“985”工程建设中,共建设了34所大学,总计投入2687亿元资金。在科研人才集聚、成果创新和学科优化等方面作出了贡献。(注:参见袁贵仁、郭新立:《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十五”期间,我国继续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后期建设中投入大量的资金支持。200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加快建设步伐,并启动实施二期“211”工程。(注:参见《“211工程”大事记》,见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985/200804/9084.html,访问时间:2014-07-20。)2004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实施“985”二期工程,建设的学校增加到39所,在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持和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为创建一流大学努力。(注:参见袁贵仁、郭新立:《中国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从211工程到2011计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一批高校以研究型大学建设为主要方式,在科技研究水平上得到了显著提升。朱军文和刘念才对我国研究型大学1997—2006年间的科研产出规模和影响力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十年间科研产出数量增长近5倍,产出影响力持续显著提升,科研产出拐点与“985”工程重点建设时间节点基本一致。(注:参见朱军文、刘念才:《我国研究型大学科研产出的计量学分析》,载《高等教育研究》,2009(2)。)四、国家创新体系阶段(2006年至今)

2005年,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作为未来的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总体目标。(注:参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5461062.pdf,访问时间:2014-07-03。)2008年7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突出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完善了科研机构管理制度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为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提供了法律基础。2011年科技部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惠及民生、增强科技长远发展能力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改革的基本要求。(注:参见《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见http://www.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gh/201107/t20110713_88230.htm,访问时间:2014-07-03。)

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战略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的科技发展有了新的要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我国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之一”。围绕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需求,当前我国高校的发展不仅仅强调科研水平的提升,而且要求高校与企业、政府在创新中形成协同创新机制。(注:参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5461062.pdf,访问时间:2014-07-03。)2008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财政部制定了《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211”工程三期建设,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在重点学科、创新人才和队伍、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方面加大了建设力度。(注:参见《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总体方案》,见http://www.most.gov.cn/kjgh/kjghzcq/,访问时间:2014-07-01。)2011年,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推动协同创新”的理念和要求。教育部等相关部委在充分论证基础上提出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2011计划”以“国家急需、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推进高校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以及创新文化建设等八个方面的改革,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参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发展规划〉等三个文件的通知》,见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062/201404/xxgk_167787.html,访问时间:2014-07-01。)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创新体系变化的背景与高校科技发展的政策,表1—1总结了1975年以来我国创新体系变化及高校科技职能的确立过程。一方面,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从单一的政府主导的体系,开始转变为多元主体参与且引入市场机制的体系。这一转变过程需要政府调整科技管理职能,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而强化问责和投入绩效的考核。另一方面,在建立企业主导的创新体系时,也存在大量市场失灵的科技领域。例如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由于高风险、高投入、外溢性较强而难以回收研发创新成本,从而在这些领域可能缺乏企业的R&D投资。从科技创新体系的演进过程看,高校在承担这类科技研究活动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将对我国科技体系发展发挥关键的作用。这两方面的变化趋势是我国高校科技评价体系形成的宏观背景。资料来源:OECDOECD Review of Innovation Policies in China.Paris:OECD Publishing,2008。第三节科技评价及其在高校质量提升中的作用一、我国科技评价改革历程1.技术评价阶段(1985年之前)

在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科技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评价主要针对技术经济进行。《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提到要“制订有关推广研究成果的程序及其技术经济的鉴定办法,制定对于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和重大发明的奖励办法,以加强科学研究成果的实验、推广和奖励工作”(注:《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见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508/t20050831_24440.htm,访问时间:2014-05-25。)。1961年国务院颁布《新产品新工艺技术鉴定暂行办法》,对新产品的技术成熟程度、经济合理性、应用的范围和条件等作出鉴定。(注:参见兰涛、史苑芗、张少华:《对我国科技成果鉴定工作改革的几点思索》,载《中国科技论坛》,2002(4)。)“文革”后,我国的科技体系逐渐恢复,但在1984年之前科技体制尚未进行改革,大部分的科技计划仍然是通过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机构来管理,科技评价也主要局限于对技术经济的评价和对科技成果的鉴定。例如《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科技成果的登记、鉴定、技术经济评价和管理制度。新产品投产前要经过标准化检查。科技成果未经严格鉴定,不能随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注:《1978—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见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508/t20050831_24438.htm,访问时间:2014-05-25。)。2.科技评价建立阶段(1985—1995年)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在“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思路下,对科研拨款制度、技术市场、科技管理等方面实行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科技评价体系的建立。《决定》提出,“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和其他科学技术基金会,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面向社会,接受各方面申请,组织同行评议,择优支持”。此外,《决定》也体现了分类评价的改革诉求,要求“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研究工作,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和评价标准”(注:《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9214123.pdf,访问时间:2014-05-26。)。在这一改革思路指导下,我国在科技成果、科技项目和科技政策方面的评价制度开始建立。1987年,国家科委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是对科技成果的事后评价,同时也间接为科技人员评价和奖励提供依据。(注:参见付光玺、焦立新:《完善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探讨》,载《安徽科技》,2007(1)。)1990年开始,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2000)》提出,要“开展国家、部门、地方经济和科技重大政策的实施评价研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注:〖JP〗国家科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1991—2000)》,见http://www.most.gov.cn/ztzl/gjzcqgy/zcqgylshg/200508/t20050831_24436.htm,访问时间:2014-05-26。)。90年代初期,相关科技部门组织开展了“星火计划”整体评价、“863”计划10周年评价、“856”计划15周年评价、“八五”科技攻关计划整体评价、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验收评价等。3.科技评价体系建立阶段(1996—2005年)

1996—2005年是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时期,这一阶段的科技评价政策更加系统化,不仅对研究机构、创新平台、科技人才等方面的评价都提出了要求,而且加强了对科技评价总体原则的政策制定。199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要引入竞争机制,“要建立、完善重点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制度,适时调整专业、学科和机构的设置,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见http://www.most.gov.cn/ztzl/jqzzcx/zzcxcxzzo/zzcxcxzz/zzcxgncxzz/t20051230_27321.htm,访问时间:2014-07-03。)。1996年《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对基金项目、人才和科技工作进行评价的思路。(注:参见《国务院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见http://www.cutech.edu.cn/cn/zcfg/jssc/webinfo/2005/01/1180054674820344.htm,访问时间:2014-07-03。)2000年科技部发布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对科技评估类型和范围、组织管理、评估机构及人员、评估程序等进行了详细界定,并发布了相关实施细则及《科技评估规范》等具体的技术操作规范。(注:参见《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kjjhgl/201308/P020130823577280318167.pdf,访问时间:2014-07-03。)2003年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发布《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并制定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提出了“目标导向、分类实施、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基本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和“质量第一”的评价原则,对科技评价基本程序和要求、评价专家遴选、科技计划评价、科技项目评价、科研机构评价、研发人员评价、科技成果评价等提出了明确的流程和要求。(注:参见《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见http://program.most.gov.cn/htmledit/BC1DB37E3B10E7F5128824388A32590E.html,访问时间:2014-07-03。)4.科技评价分类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

这一时期,伴随着我国进行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各类型科技评价制度的需求更加迫切。《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当前的评价制度不能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提出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以及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对面向市场的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创新活动,以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及其对产业竞争力的贡献为评价重点;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这些相关的规定体现了分类评价的思想。(注:参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见http://www.most.gov.cn/kjzc/gjkjzc/gjkjzczh/201308/P020130823574945461062.pdf,访问时间:2014-07-03。)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对深化高校科技评价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构建公开透明的国家科研资源管理和项目评价机制”(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8/201311/159502.html,访问时间:2014-06-25。)。

为了落实《纲要》和《决定》的科技评价改革精神,2013年《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出台,提出高校科技评价改革的目标是“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建立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分类评价标准和开放评价方法,营造潜心治学、追求真理的创新文化氛围”。《意见》对科技活动人员、创新团队、平台基地、科研项目等不同对象提出了科技评价改革的政策指引。(注:参见《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见http://www.gov.cn/gzdt/201312/20/content_2551954.htm,访问时间:2014-07-01。)

综上所述,表1—2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科技评价政策发展的背景和改革的历程。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我国科技管理体系也逐渐引入更多市场机制,其中重要的改革思路就是引入更为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以提高科技活动的产出效率。随着国家对科研单位、科技项目、科技人员等多方面去行政化的改革,计划体制下的科技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发展的要求,需要一套新的制度来保障新体制下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科技评价制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科技评价在提升高校质量中的作用1.高校科技质量提升的挑战

高校在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要功能可以总结为两方面:一是发挥了培养科技人才的功能,包括学生以及青年研究人员;二是为政府、企业以及学术领域提供新的知识,尤其是在基础学科和高技术领域进行科技创新。在过去20多年,我国高校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已经取得较大的发展,然而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质量提升仍然面临着挑战。

一方面,我国投入高等教育的研发经费相对有限。从R&D经费比例分配看,2010年我国的高等教育R&D经费只占总R&D经费的76%,而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部门的R&D经费都占到总R&D经费的10%以上(见表1—3)。资料来源:OECDOECD Statistics database,见http://www.oecd.org/sti/inno/researchanddevelopmentstatisticsrds.htm,访问时间:2014-07-12。

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科技产出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我国高校科技论文数量在过去十多年间增长显著,至2011年已达到898944篇,超过了日本和韩国。然而,美国和欧盟的科技论文规模都超过了20万篇,远高于我国科技论文数量(见图1—3)。从科技论文质量上看,我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更加明显。2001—2011年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论文被引排名显示,我国仅居于第七位,落后于美、德、英、日、法、加;我国平均每篇论文的引用率仅为621,而排名在我国之前的国家平均引用率都超过了10(见表1—4)。这些指标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质量还有待提升。资料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Science & Engineering Indicator,见http://www.nsf.gov/statistics/seind12/pdf/at.pdf,访问时间:2014-07-1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2.科技评价对高校科技质量提升的作用

当前,我国高校面临着科技资源投入有限,而又迫切需要提升科技研发质量的问题。引入科技评价制度将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创新平台及科技项目的质量提升创造条件。(1)科技评价在高校科技成果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人员进行科技研发活动的产出。我国对高校科技成果的统计主要包括四大类:出版科技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国家级项目验收以及知识产权与专利。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科技成果采取集中型管理,政府在成果的评审、鉴定和推广当中起决定性作用。自1961年起,我国陆续出台了三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但科技成果鉴定仍然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显示出了局限性。一方面,科技成果存在评价主体不明确、权责不清等问题。一些鉴定专家不是从专家库中选取,而是被鉴定方提名,从而使得成果鉴定过程存在不公平和不客观的情况。(注:参见付光玺、焦立新:《完善科技成果鉴定评价机制探讨》,载《安徽科技》,2007(1)。)另一方面,由于成果评鉴体系主要是对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而不是对市场需求的反映,造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水平不高。例如我国高校2012年专利申请数量达到了113430项,专利的转化比例却不到20%,而发达国家高达70%~80%。

2003年9月我国出台了《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指出成果评价要“以鼓励创新、加快人才培养、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增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为导向,以科学价值或技术水平、市场前景为评价重点……成果评价应根据成果的性质和特点确定评价标准,进行分类评价”(注:《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见http://program.most.gov.cn/htmledit/BC1DB37E3B10E7F5128824388A32590E.html,访问时间:2014-07-03。)。

科技评价的引入对高校科技成果质量提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科技评价可以建立更加公开透明的评审体系,为政府制定科技投入决策提供依据。过去在科研成果鉴定中,鉴定委员和被鉴定方并不是在公众监督下对成果进行审核,而《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对评价专家组提出了随机、回避和更换三项原则,并且对委托方、受托方和评价专家、被评价方的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有助于规范科技成果鉴定各方的行为,避免腐败,引导资金投入更高质量的科技成果研究当中。其次,科技评价可以帮助高校管理机构建立更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规定,成果评价结果应在充分的国内外对比数据或检索证明材料的基础上,对成果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内涵进行全面分析。这些更客观的指标,有助于高校对比参照同类院系情况,形成科技成果发展战略。再次,科技评价的建立还有助于形成激励机制,促进高校科技人员提升科技成果质量,对当前高校科技成果重数量而轻质量的状况进行改善。最后,分类评价思路的引进,有助于应用型的科技成果更好地实现转化,从而使高校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更好衔接。(2)科技评价在高校科技人才质量提升中的作用。

科技人才是指在机构或部门当中直接参与科技活动,并且获得报酬的人员,包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和辅助人员。(注:UNESCORecommendation Concern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f Statistic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见http://portal.unesco.org/en/ev.phpURL_ID=13135&URL_DO=DO_TOPIC&URL_SECTION=201.html,访问时间:2014-05-08。)我国高校的科技人力按照统计口径分为三类:教学与科研人员、 R&D人员以及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2012年,我国高校科技人力总规模约121万人,其中教学与科研人员约占68%,研究与发展人员约占27%,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人员约占5%。

当前,我国高校人才管理受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影响,在人才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