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淳溪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17 21:00:45

点击下载

作者:徐耀新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淳溪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淳溪镇试读:

“精彩江苏”丛书总序

江苏省省长 吴政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江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交汇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无论是诸多自然景观还是各类古迹遗存,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承载着厚重的文化记忆。纵观楚汉文化、吴文化、金陵文化、淮扬文化以及京口文化、江海文化、海盐文化,无一不因精彩而得以世代传承,无一不是我们讲好江苏故事的生动素材。

江苏多出文化精品。在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创造了南京云锦、宜兴紫砂、扬州漆器、苏州刺绣、惠山泥人、江南丝竹等享誉海内外的艺术精品和精湛技艺。源于江苏的中国最古老剧种——昆曲,已有600多年历史,集诗、乐、歌、舞、戏之美于一身,被誉为“百戏之祖”。目前,我省共有1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4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人类文化的共同财富。

江苏多产文化名家。历史上名人辈出、名篇纷呈,孙武的《孙子兵法》、枚乘的《七发》、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刘勰的《文心雕龙》、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冯梦龙的“三言”、曹雪芹的《红楼梦》、刘鹗的《老残游记》等众多鸿篇巨著均在中华文化典藏中熠熠生辉,吴门画派、金陵画派、扬州画派及上世纪60年代形成的新金陵画派各呈风神,顾恺之、张旭、沈周、龚贤、郑板桥等古代书画家,以及徐悲鸿、刘海粟、陈之佛、李可染、傅抱石、林散之等现当代书画家均享誉世界。

江苏多有文化遗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6处、各级各类博物馆292家,不可移动文物超过2万处,国有可移动文物近百万件(套)。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3座,大运河江苏段是沿线文化遗产最密集、类型最丰富的河段。江苏还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很多革命先辈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形成了雨花英烈精神、铁军精神等具有江苏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世代传承的文化根脉、文化基因,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省文化厅组织编写“精彩江苏”丛书,内容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地方戏曲、书画艺术、红色文化等多个方面,是江苏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延展千年文脉、推动文化建设、凝聚精神力量的创新实践。希望“精彩江苏”丛书高水平讲好江苏故事,让小小“口袋书”发挥大作用,让一代一代江苏人更好地品味缕缕书香、延续文化记忆,让江苏的历史遗存和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新的精彩,为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江苏新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留住“乡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序

徐耀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杜的这两句千古名诗,表达了中国人的乡愁情结。乡愁是对故乡永远的思念和情愫,是割不断的文化记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让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一重要论述指明了在城镇化历史巨变中要努力留住“乡愁”的方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传承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彰显着浓郁的地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

作为华夏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江苏孕育并保存了一批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它们的历史和特征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数量领先。江苏现有50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量位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2016年,高邮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省第13个、全国第13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目前,全省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7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0个,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4个、名镇13个、名村8个。

文化多元。从地域上来看,江苏历史文化总体上南秀北雄、吴楚分明,使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例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吴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是上善若水、柔中蓄劲、人巧天工,赋予了中华儿女“杏花春雨江南”的家园情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徐州是楚汉文化的中心城市,其文化特质则迥异于苏州,表现为刚强雄浑、尚武崇文、勇于竞争。

风貌各异。江苏境内山水平原交错,河流湖泊纵横,临水建城,倚山建乡,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独特的古城古镇古村风貌。“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苏州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风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京杭大运河流经我省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沿线人口稠密、城镇密集、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有着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苏州的古典园林、镇江的宋元古街、扬州的明清老巷、泰州的明清民居等令人驻足,留连忘返。

类型多样。江苏的历史文化名城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古都型(南京)、传统风貌型(苏州)、风景名胜型(无锡、扬州、镇江、常熟)、一般史迹型(徐州、常州)、近代史迹型(南通)、特殊职能型(淮安、泰州、宜兴、高邮);名镇名村也可分为五种类型:乡土民俗型(周庄、淳溪等)、传统文化型(溱潼、凤凰等)、革命历史型(黄桥、沙家浜等)、商贸交通型(孟河、礼社等)、名人故里型(陆巷等)。

保护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特色,延续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就能为我们的家园情怀留下栖息之所。只有留住“乡愁”,才能“记得住乡愁”。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大力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最重要的是传承历史文化、保持自身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千篇一律,杜绝盲目破坏性开发建设。要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整理,提炼传统文化符号;尊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充分发掘传统艺术、传统民俗、人文典故、地域风情等非物质文化资源,彰显城乡传统建筑、城镇历史街区和乡村农耕水利、生态环境的独特魅力。

编撰“精彩江苏”丛书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是提炼江苏历史文化符号的切实举措,是创新开展江苏历史文化资源研究的具体实践,对于充分展示江苏地方特色文化、打造“精彩江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本系列共50本,涵盖我省50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兼具文学性与史学性,展现了江苏历史演变中岁月累积的文化智慧与古物风貌,彰显了江苏人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觉。丛书采用“口袋本”的形式,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便携易读。

期待通过丛书的传播与利用,进一步宣传好、保护好、开发好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激发江苏人民群众爱国爱乡情怀,让江苏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焕发新春!2017年秋于南京(本序作者系江苏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博士、教授)

引言

淳溪古镇,位于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南京市高淳区的中心偏西部,南临固城湖,北倚石臼湖,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仅56公里,芜太高速公路直达境内,水路西进黄金水道长江,东达太湖苏南水网,是沟通苏南、皖南的经济走廊。

淳溪山水钟灵毓秀,素有“江南圣地”之美誉。淳溪之美,美在碧波荡漾的三湖之滨,石臼湖、固城湖有“日出斗金、日落斗银”之美誉;6000多年前源远流长的以薛城遗址为代表的独特地域古文化、固城湖滨发现的东汉校官之碑,造就了卓然灵秀的地方文化;淳溪老街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誉为“金陵第一古街”,保圣寺塔有高淳“四宝之首”之称,打造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品牌;灿烂夺目的文化源泉,成就“耕读传家”的地方宗族,培养了明末第一布衣诗人邢昉等文化名人;薛城邢氏花台会、杨家抬龙舞等乡间活动兴盛不衰,羽毛扇等民间工艺绚丽多姿,构成了吴风楚韵的村俗文化。

淳溪,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苏百家名镇,高淳老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第一章 因水而兴的淳溪古镇图1 淳溪区位图淳溪古时地处古丹阳湖之滨,为丹阳、石臼、固城三湖环绕。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淳溪的历史被深深地打上了“水”的烙印。淳溪历史源远流长,远古时期,就有古人类在今固城湖和石臼湖之间的区域活动。1997年对薛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表明,早在6300多年前,逐水而居的高淳先民就已在石臼湖南岸的淳溪薛城村繁衍生息,形成村落,过着渔猎、农耕生活。千百年来,淳溪的城镇建设、发展与变迁,基本上是与水抗争、与水共生的发展史。图2 高淳区委区政府第一节 地名由来

淳溪镇原名高淳镇,据《景定建康志》记载,宋时已有镇名。至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高淳县从溧水县析置,县治高淳镇,以镇名县。后为避免县、镇名称混淆起见,就以本镇的一条小溪——淳溪为镇名。

作为小溪之名的“淳溪”最早见于南宋,明《嘉靖高淳县志》载,高淳城池“西南瞰淳溪河,藉以为壕”。淳溪镇作为地名最早见载于光绪七年(1881)杨福鼎所修的《高淳县志》:“(应天)府丞冀绮相度地势,立县署于淳溪镇。”可见,“淳溪”一名虽然在明嘉靖年间已经出现,但只是河流名称,作为镇名出现可能要到晚清时期。

淳溪自古水域四通八达,风光旖旎,物产丰饶。早在唐代,淳溪就有商业萌芽,唐诗中曾有“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的描述。自宋代起,淳溪镇商铺云集,街巷纵横,商业兴盛,手工业发达,是沟通苏南和皖南的经济走廊。南宋时,郑兴裔在《郑忠肃奏议遗集》之《论宣州设备状》中称:“勘会得宣州,地界吴越之西,西北邻芜湖,直北通姑孰,则以黄池为重镇。间道由高淳镇而通吴会,则以水阳为重镇。”可见,当时淳溪已成为与黄池、水阳齐名的南通吴越的重镇之一。

元时,淳溪镇社会、经济在宋代基础上又有一定的发展,据《至正金陵新志》载,镇内设有专司贸易的高淳市,是元代溧水州境内三市之一,其时又因镇、市商业发达,人口集聚,故设有高淳务以课税,其长官为都监。并设有高淳巡检司,有巡检、镇守千户所千户一员、百户两员,每年由万户府差遣弓兵,专以巡防捕盗,俨然成为域内一大集镇。图3 清代高淳县治图

明清时,随着徽商崛起,淳溪成为安徽粮食、茶叶、烟叶、纸张、竹木、桐油和江苏的色布绸缎、日用百货等物资的主要集散地。明万历年间,淳溪镇已是“依湖通商,一市镇耳”,“买纱络绎向城来,千人坐待城门开”。(图3)

至民国时期,淳溪商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以营销布匹、茶叶、黄烟、日杂品、酒糟糕点、土纸、瓷铁制品、药材等为主的八大行业,时称“八大行”。街上仅私营布店就有八家,主要经销来自芜湖、溧阳、常州等地的苏松色布和来自丹阳、苏州等地的绸缎,总销量每年在4000匹左右,溧水、当涂、宣城等邻县部分乡镇常来淳溪批货;经营火柴、肥皂、纸张、桐油、糖、胶鞋、山货、糕点等生活用品、食品的杂货店、百货店有数十家之多;黄烟店有馥和祥、凤荣昌、豫康永等五家,烟叶来自福建,行销本县及宣、当、溧水等周边地区,每年销量高达25吨;酒由商家开设的糟坊自产自销,张泰和、邢裕顺等四家商店专营酒类,产销堆花、原烧、封缸、药酒五加皮等品种;经营药材的商号有胡同仁、张德生、陈成春、魏长庆等八家,魏长庆还在安徽郎溪开设分号魏长春;药材多来自上海同仁堂、芜湖张恒春等几家大中药店,或派人前往四川等地自行采购,另有三家药房专营西药;专营铜、铁等金属制品和瓷质器皿的瓷铁店有三家;专做茶叶生意的商店有八家。此外,还有八家肉店、三家蛋行、三家鱼行、十多家糕点店、八家木行,甚至出现了专营金银首饰的“和营银楼”。第二节 建置沿革

在相当于中原的商周时期,高淳地区先后属吴、属越、属楚。周景王四年(前541),吴国在濑水之滨设置濑渚邑。这是高淳,也是南京江南之地最早的行政建置,其邑治一般认为位于今高淳的固城镇。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以楚之平陵邑设置溧阳县,今高淳为其辖地。其建置至两汉、六朝相沿未改,直至隋开皇十一年(591)析溧阳县西境、丹阳湖东境新置溧水县为止。其时的溧阳县,涵括今南京高淳区、溧水区及常州溧阳市三地。当时的溧阳县治至少在两汉时期一直设于今高淳固城镇,城址至今保存比较完整。

固城作为溧阳县治的历史一直延续到六朝早期,是当时溧阳县的行政中心。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发现于固城湖滨的著名东汉校官之碑(现藏南京博物院)(图4)就是这段历史的关键确证。图4 校官之碑(复制)

高淳地域虽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其建县却迟缓短暂。直至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高淳县才从溧水县析置,县治高淳镇,以镇名县。为避免县、镇名称混淆起见,就以本镇的一条小溪——淳溪定为镇名。自此,淳溪一直为高淳的县治地所在。建县之初,县城淳溪镇未有城池之设。嘉靖五年(1526)十二月初四,雪夜,因县署四面土垣岁久倾圮,署内钱库官银被盗,而盗贼一直未能缉获。知县刘启东以其事上报于巡按御史,建议筑城防御以保民众,获准后即召集邑境富户集资建城。

县城西南俯瞰淳溪河,故凭河作为城壕,而在通衢要害之处,辟设七门。各门架楼,楼额题榜门名,东门称“宾阳门”,西门称“留晖门”,南门称“迎熏门”,北门称“拱极门”,东北近县学右侧之门称“通贤门”,东南近东桥之门称“望洋门”,西南近西桥之门称“襟湖门”。然而,此次所筑的县城却是一项未竟之工程,当时县治东北一带为绵延起伏的岗阜,故因地势起筑土城,而其西南低洼之地则未筑墙体,仅以官溪河为壕,以沿河密集的民宅作为屏障。七门中的南门“迎薰门”门址于2000年老街中段的工程施工中被发现并清理,其城墙砖上模印制砖地名、造砖官吏、匠人、窑匠等名。(图5)

民国17年(1928),高淳县撤乡改区,淳溪镇地隶属第一区。民国23年,淳溪镇地分属淳熙、淳化、淳安三镇。民国28年,汪伪政府改设淳东、淳西两镇。据载,民国35年1月前,所辖淳东、淳西两镇人口总计5322人。而至民国37年,全镇有1911户,总人口7278人,有正式商店311家,几乎每6家人家就拥有一家商店,可见当时商业之繁华。1946年,民国县政府合淳东、淳西为一镇,仍称淳溪镇。图5 明代城墙砖砖铭拓本

2013年2月,高淳改县设区。2015年7月,根据江苏省政府《关于调整南京市溧水区和高淳区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淳溪镇以原淳溪镇行政区域设立高淳区淳溪街道办事处。目前淳溪街道办事处面积为82.6平方公里,有人口11.5万人,管理23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图6)图6 淳溪俯视第二章 滨水依山的江南圣地高淳居古丹阳泽之滨,依茅山余脉,拥有“三山两水五分田”的生态黄金比例。胥河开凿后,淳溪成为长江和太湖流域往来贸易的重要枢纽。苏皖各地的商人在此汇聚,建造保存了一批兼具徽派和苏州园林建筑风格的乡土建筑。明清时期,在文人名士中兴起了品评当地名胜的雅事,“高淳八景”“双塔十景”应时而生。清康熙年善于作画的西陵王子康为“八景”各作画一幅,图后题跋——“淳虽片壤,而环绕三湖,其东南,林壑深秀,望之蔚然,均足供耽幽济胜者所欣赏”。这足以说明高淳虽地方不大,但山秀水美,景点颇多,足勘玩赏。高淳民间盛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巡游高淳,并赞其为“江南圣地”。(图7)图7 淳溪镇滨湖街景第一节 淳溪古景固城烟雨

固城湖在淳溪镇南,亦名小南湖,因固城而得名。湖面原有76平方公里,20世纪70年代经围湖造田,湖面逐渐缩小,现湖面约30平方公里。固城湖风景秀美,水光山色交相辉映。历代文人墨客游览固城湖,留下诸多名篇佳作。其中明代正德年间高淳知县顿锐有礼赞固城湖的诗篇——《固城烟雨》:暗云寒雨晚冥冥,湖上春阴失远灯。浩渺拍堤孤浪白,微茫隔岸数峰青。别船渔火遥堪望,何处鸣榔近渐听。疑是洞庭秋色里,欲将瑶瑟吊湘灵。

诗人描述的正是固城湖美景中最有特色、最为人推崇的蒙蒙烟雨。每当细雨霏霏、烟横湖面,固城湖就显得浩渺一片,湖畔似雪的芦花因为细雨淋湿而无法绽放,夜晚荇菜与荷蕖的清香仿佛借着湖面上的渔火幽幽飘来。(图8)图8 固城湖一隅官河夜泊

官河,亦名官溪河,南依淳溪镇,自县南而西,环宾阳、望洋、迎薰、襟湖四门,东接固城湖,西经花犇冈,北入石臼湖,全长8.7公里,河面宽40—60米。官溪河优越的地理位置使这里成了来往商船避风和憩息的理想之地。早在宋代,官溪河上商船云集,成为商品集散之地。明清时期,在官溪河西部有历史上著名的“徽商”活跃,东部是全国手工业最发达的太湖地区。东西方的交流,徽州文化与吴文化交融,使淳溪镇变得繁华,众多文人汇集于此,留下无数赞咏此地的诗篇。十里官河春潮平,夹堤烟柳袅轻盈。画船系缆黄昏后,醉倚篷窗看月明。

这是明弘治二年(1489)进士,高淳人夏辑笔下的《十里官溪》。官溪河在诗人笔下如梦如幻、意境深远。只见两岸风景优美,沿堤绿杨如烟,烟树之间白墙青瓦的老式民居若隐似现,显得异常清幽沉静。一轮孤独的明月悬挂在冷瑟的夜空,湖面洒满凄清的月光,凫雁在远处的水田上起落飞翔,渔火连着村舍的灯火忽明忽暗,官溪河岸的客船则静静地泊在柳荫下。

淳溪县志上所辑录的顿锐诗曰:山城钟鼓掩黄昏,又傍官河缆画樯。远渚月明凫雁下,岸汀风细蓼苹香。寒生渔火冲潮起,更暗乡愁入夜长。早发棹歌湖上路,淡烟轻雾听鸣榔。

来淳为官的知县泛舟官溪河上,夜色迷茫,芳草悠悠,更增思乡之情。(图9)图9 官溪河泊船石臼渔歌

石臼湖位于淳溪镇北,亦名“北湖”,湖面分属南京市高淳、溧水两区和安徽省当涂县,现有面积约200平方公里。石臼湖和丹阳湖、固城湖同出一脉,原是古丹阳大泽的一部分。大约到了宋代时,由于泥沙不断淤积和大规模的围湖垦田,石臼湖才从丹阳湖里独立出来。其名最早出现在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一书中,据载:“石臼湖,在溧水县西南三十里,西连丹阳湖,岸广百六十余里,北枕横山,东连禀邱山。”《嘉靖高淳县志》则称,石臼湖在高淳“县西二十里,纵五十余里,横四十余里,西连丹阳湖,中流本县与当涂、溧水三分为界”。石臼湖湖面辽阔,烟波浩渺,资源丰富。(图10)明代诗人夏辑有诗赞曰:图10 石臼湖一隅一叶扁舟百里湖,烟波深处想婆娑。轻风短棹斜阳外,几曲沧浪自在歌。

渔歌即渔民所唱的民歌。石臼湖美丽富饶,四周群山环绕,湖中所产鱼类甚多,银鱼、螃蟹、野鸭素称“三珍”,故有“日出斗金”之美誉。沿湖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捕鱼者舟楫往来,日夕则歌声四起,响彻湖滨。情景之妙,莫过于此。明清时期,高淳、溧水两县的黄大源、夏辑、吴斌南、李斯佺等许多诗人都写过石臼湖的渔歌。1983年新评选的《金陵四十景》《石臼渔歌》亦名列其中。(图11)图11 石臼湖余晖双塔十景

淳溪镇双塔蓝氏村居周边有十景。道光年间,受县志开列地方名胜风气的影响,《蓝氏家谱》中《蓝氏村居形胜考》一文专对“双塔十景”作了介绍,并赋诗十首,诗前有序交代其景由来。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其中数景或已消失,或已成为传说。

汶溪春涨。即蓝氏村宅前后的两条小溪。每年,湖平浪静,春涨文澜,水贯石臼湖,有诗云:石臼东南汶上溪,花开桃李自成溪。九龙高镇浮盈寺,二水中分唐幸畦。蓝氏源远千古秀,白云流过六桥西。富春烟雨许谁问,严子滩头重品题。

树里南湖。即固城湖。其景澄光如练,一碧万顷。远山献秀,列翠为屏,春深杨柳,秋淡芙蓉,有诗云:汶溪村傍南湖筑,风定波平静处深。水镜远浮千古色,玉壶澄彻一泓清。花山屏护水晶宅,秋月辉洒桂子金。遥忆清流何所似,渊含如见地天心。

横岗环翠。即村宅之后之山冈。其景烟云弥望,阡陌纵横。登览缥缈,足启韵思,有诗云:顾家冈子近何如,迢递云屏蓝氏居。水墨迷离烟雨活,丹黄点缀暮云舒。桃花不记古延祐,燕子犹知旧尚书。水带冈环松桧老,辋川图里画庭除。

保圣晨钟。即保圣寺,蓝氏所居之凤岭村近寺。每日保圣钟声敲动,震醒四方,有诗云:梵王宫殿月轮倾,傍晚钟声送五更。敲起八方同觉路。撞开万户杂鸡鸣。沉沉脉接寻真观,漠漠云飞笼固城。谁谓曙光无着处,混茫时候一鍧鋐。

东涧桃源。旧指村东的桃花涧。其景平原丰草,竹茂松乔。桃园春晓,东望旭红盈目,宛然桃源洞口景色,有诗云:东涧桃源别有天,中多逸士拥高眠。如萍花朵随流水,似浪珠崖泛锦笺。沃土不知尘俗累,老人那识汉秦年。只今更羡弦歌侣,每听鸡鸣着早鞭。

唐幸农桑。唐幸系指村西之圩堤。相传唐玄宗南狩曾幸其地,遂名唐幸圩,圩田膏腴甲于乡里,为蓝氏世守之恒产,有诗云:六龙飞驾税桑田,翠盖紫舆覆绿野。禽鸟声中呼万岁,鸡犬篱里戴重天。春省帝泽流今日,封祝氏情自昔年。记取吾王游豫事,吹豳饮蜡亦恬然。

净寺朝霞。指净行寺。其景旭日晴霞,晓望皆琉璃金碧之光,被誉为“四时登眺之第一胜境”,有诗云:古寺曾留两教迹,游人时上九龙山。固城似镜胸前照,花岫如门天外关。金相年年浑不语,白云片片只常闲。法轮月耸梵王殿,金碧琉璃载树颜。

文星锁秀。即村旁的文星阁。当固城湖春水溢涨,登阁足以锁秀,有诗云:绝顶文峰势插天,泮宫盘踞越巍然。苍茫烟水归胸次,锦绣湖山入座前。袖里光芒齐斗焕,望中景物与云连。吾淳多少奇才子,须上层楼得月先。

长虹夜月。即襟湖桥和聚星阁。春秋水涨,波泛如银,倚桥凭临,珠帘隐映,锦帆云集,画舫停桡,有诗云:何年溪上驾长虹,两岸珠帘映碧空。月上固湖烟雾散,风摇瓴阁露华瀜。排霄青路横银汉,浮海仙槎接斗宫。.莫教城楼频击析,蓬瀛哪怕五更风。

淳西夕照。即村旁淳溪河。野菌铺翠,晚霞成锦,夕阳反照,与波俱杳,有诗云:晚霞收拾上城楼,滉漾溪山望里周。台榭不为人东道,夕阳付与水西流。暮云起处烟光霭,爽气余时落照幽。此际会须高处坐,晴空眼底直横秋。第二节 遗址古迹一、金陵第一“金陵第一古村落”——薛城遗址

薛城遗址(图12)位于淳溪镇薛城村,为石臼湖南岸的一处岛形台地,现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南京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1997年9月至12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20平方米。图12 薛城遗址远景

该遗址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化堆积主要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一氏族墓地,时代相当或略早于北阴阳营文化第二期,距今5500—6000年,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115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有些上下叠压达三层之多。人骨鉴定结果显示墓地基本上男女分区葬埋,反映了当时特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和葬俗。遗址下层是一处居址,相当于马家浜文化中晚期,距今6000—6300年,发现的遗迹有房址、灶坑、窖穴等。窖穴有规律地排列在房址周围,形制规整,有的还有台阶,不少底部出土鱼、蚌类遗骸,推测可能用于放养鱼蚌,反映了当时先民以渔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形态。(图13)图13 薛城遗址解读牌

遗址出土的文物丰富而有特色,有陶器(图14)、玉器(图15)、石器(图16)和骨器等类,其中以平底釜、筒形罐、三系钵、彩绘豆等为代表的陶器最为典型,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与周边的宁镇地区、太湖流域诸新石器时代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是长江下游南岸西段苏浙皖三省交会地带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已被有关学者命名为“薛城文化类型”。图14 薛城遗址出土的彩陶图15 薛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图16 薛城遗址出土的磨制石器

薛城遗址的发现填补了这一地区史前考古的空白,对构筑这一地区史前文化发展序列,进一步认识宁镇地区和太湖流域诸新石器时代文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大量保存完好的人类遗骸极为罕见,为研究中国南方史前体质人类学提供了一批宝贵实物资料,因此薛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获“199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

薛城遗址是与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南京鼓楼北阴阳营新石器时代遗址相媲美的又一处重要史前聚落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北阴阳营遗址今已不存,薛城遗址堪称“金陵第一古村落”,被誉为镶嵌在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王冠上的一颗闪亮的宝石。2013年3月,高淳文物部门举办薛城遗址出土文物专题展览,淳溪镇建成占地约50亩的薛城遗址公园并对外开放。“金陵第一古街”——淳溪老街

淳溪老街又名“高淳老街”“一字街”(图17),位于淳溪镇西南。老街是一个纵横相交、完整分布的临河型街区。由中山大街(老街)、河滨街、当铺巷、陈家巷、傅家巷、徐家巷、井巷、王家巷、小巷、江南圣地、官溪路等11条街巷共同组成,以纵贯区内的老街命名,总面积约7.60公顷。图17 一字街

老街在明清时称作“正义街”。民国改元后,改称“中山大街”。几经改名,仍名“中山大街”,不过,当地人习惯称“高淳老街”。明清时期,街全长达1135米,现保留约为505米。老街街面宽3.5米左右,两边用青灰石纵向铺设,中间用胭脂石横向铺设,整齐美观,色调和谐。

高淳老街历史街区分布着成片的、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群。这些古建筑傍水而列,粉墙青瓦、飞檐翘角,配上精美的砖木石雕和传统的书法牌匾,古朴典雅。被中外学者和游客誉为“东方文明之缩影”“古建筑的艺术宝库”。1998年,费孝通先生来老街考察,欣然写下了“高淳老街”和“金陵第一古街”两副匾题,高悬于老街入口牌坊。历年来,此街经多次修整,原貌未变,为南京地区仅存的一条明清古街。1992年,老街被列为江苏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跻身第四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图18)图18 费孝通题老街

分布格局 高淳老街在形成之际便为商业街区,因此在平面布局上体现了聚财的思想。其平面形状近似于钱兜状,寓示将财富聚入兜中。在11条街巷中,老街、河滨街、当铺巷和官溪路是基本平行于官溪河的街巷,也是较为主要的街道;而陈家巷、傅家巷等其他6条小巷,都基本垂直于官溪河分布,与四条主干道相互交错,将整个街区划分为15个小区域。在每个小区内,房屋布局大体纵向以五进延伸,横向也以五组排成,五五之间,即为宽1.4—2.2米的纵深小巷。

建筑特点 老街的商家主要来自皖南徽州地区和太湖流域,因此这里的建筑风格既有徽派特色,又有苏南建筑的特点;既呈现徽派的古朴典雅,又体现香山派的通透轻盈,古建专家将其称为“皖南徽派与苏南香山派的过渡类型”。老街的建筑风格亦反映了它作为沟通苏、皖经济与文化走廊的历史定位。(图19)图19 老街南大门

砖木结构 老街沿街的店面多数为楼宇式双层砖木结构,挑檐、斗拱、垛墙、镂窗。为节省土地,建筑共基连山墙,上下两层“硬山脊”。屋架上楼高于下楼、楼上与楼下柱子错位分布。墙基四周竖角石,布局紧凑。

纵深布局 街房一般纵深五进相连,开间一至三间为限,数进通长70—80米。每进上下两层,高7—9米。前进经商,中进居室、客堂。后进靠河作客栈或作坊。各进之间通风采光,由横式天井相连,两旁为厢房或回廊。街道店铺与住宅相连,纵深院落较小,侧以高墙相围,堂间敞厅式。(图20)图20 街巷夜景

骑楼门面 临街门面,敞开式店堂以木板扉门启闭。门楣造型别致,在阑额坊之上,采用曲椽构成“占天不占地”的骑楼或轩廊,出跳达1.5米左右。骑楼朝街一面钉木板隔墙,木板墙上分别安装镂格扉窗,不仅艺术造型美观,还可起避雨遮阳之用,登楼可倚窗观赏街景,倾斜式门额上悬挂店名横匾,别具一种情趣,建筑构思可谓一举多得。

外观特色 老街建筑,重在门面装饰,后进较为简朴。临街木结构斜撑和额枋部位施以木雕。木结构刷桐油而不施彩绘,保持原木本色,这些都具有鲜明的地方传统风格。门厅一般为木板排门,也有高门堂牌坊式。建筑外观,多为硬山脊,除祠堂和寺庙外,很少用马头墙,前砌封火墙,两坡顶屋面,盖蝴蝶小瓦。

木雕与砖石雕 木雕是老街建筑内外必不可少的装饰,但以门面为重,在临街木结构斜撑和额枋部位往往雕刻“五路财神”“太白醉酒”“麻姑献寿”“郭子仪做寿”“群英会”等历史典故与花草吉祥纹样。

砖石雕则被广泛用于门楼、门罩、磉台、花墙、屋脊及山墙侧中上方。砖雕材料采用特制水磨青细砖,质地精纯细腻。石刻材料则以大理石结晶灰岩为主。高淳老街明代砖石雕的体形较大,刀法粗犷、构图较简朴。清代以后,多用剔地起突、压地隐起、减地平雕和堆塑透雕等复杂技法,层次深入,立体感强。题材多半为富贵吉祥、招财进宝、人寿年丰和五福临门等,表达了中国人的美好愿望。

历史成因 由于控扼沟通苏、皖的重要经济走廊文化线路,高淳老街的诞生和发展无不与商业的繁荣有关。据记载,老街自宋代起,即为粮食、布匹、茶叶、山货、药材等苏、皖两地大宗物资商品交流、转运的集散地。明清时期,官溪河码头上停泊的船只经常长达数里。商业的发达带来人口的聚集、更多房屋的兴建,推动街道的不断扩展,最终形成整个街区,可谓“因商立市,依市成街”。(图21)图21 通贤街西门“金陵第一四方宝塔”——保圣寺塔

保圣寺塔位于淳溪镇东。俗称“四方宝塔”,在高淳民间被誉为古四宝之首,原为保圣寺内大佛殿后建筑。据《重修保圣寺塔碑记》,保圣寺唐贞元十七年(801)由高僧贯休改建,名“龙城寺”,有山门、大殿、观音堂、客堂、厢房等,塔立于大殿正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改称“保圣寺”,塔以寺名。后历经劫难,寺毁塔存。(图22)图22 保圣寺塔春景

据县志记载,现存之塔系南宋绍兴四年(1134)重建,明清两代多次维修,1974年重修塔刹,1985年大修,现已重现当年挺拔身姿。今塔虽经多次修建,但主体绝大部分构件仍为宋代遗物。塔为砖身木檐楼阁式建筑,平面呈四方形,共七层,高31.5米。塔身无座,底层边长5.43米,围有外廊。底层占地139平方米,壁厚1.3米,全用青砖砌成。以上塔身逐层递收,加之腰檐平缓,刹件高耸,更显古朴端庄。塔转角皆砌角柱,塔身四面开门,各层门位上下相错。底层为壶形门,其他各层均为券门。塔内为四方形塔室,二、三层因高度较大,置有夹层。各层设木梯,置木楼面,游人可登临塔顶。

中国现存古塔多为六角塔或八角塔,保圣寺塔为四角形塔,建筑形式奇特,在众多古塔中比较罕见。结构和造型多具宋代风格,融合宋代南北方古塔的建筑技术,是宋、明之间由木檐阁楼式砖塔转变为仿木结构重楼式砖塔的典范之作。(图23)1982年,保圣寺塔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图23 俗称高淳四宝之首的四方宝塔

明正德年间(1506—1521),“焚王宫阙碧崚嶒,吼出蒲牢百八声。残月落余醒梦后,宋生不必听鸡鸣”。夏辑的“保圣晨钟”被知县顿锐列入拟定的“高淳八景”之中。关于保圣寺钟声的描述,据清道光淳溪双塔《蓝氏家谱》记载,保圣寺“宝殿雄伟,浮屠朗耀,实成胜境。其尤著者,则钟声敲动,震惊四方”。二、南北播迁长乐杨家

长乐杨家位于淳溪镇长乐村,与安徽当涂湖阳毗邻。据《高淳县志》记载:北宋初年,福建蒲城杨氏至安徽凤阳为官,遂全家居之,历八世,因中原兵乱,随高宗挈家南渡。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3),有质公者,徙入高淳境内芦溪卜居。

又据《芦溪杨氏宗谱》载:“七十七世震龙公,五子徙居马鞍山、高淳。千一公杨时荣,迁溧邑崇教乡长芦东庄,遂家焉,娶陈氏,生一子之鹤,二孙万德、万瑞,分徙东庄、西庄,俱以天年终。”宗谱中提到的“东庄”,就是现今的芦溪杨家,西庄就是现今的杨家湾。据此推算,长乐杨家建立村落已有800多年。

历史上长乐杨家曾有多个地名。宋元时称“东庄”,明清时称“西杨村”,清康熙《高淳县志》曾作简要说明:西杨村于溧水、太平分界处。民国初年改为“分界杨村”,1949年以后,分界杨村划分“新杨”与“杨家”两个行政村。2009 年,淳溪镇行政区划调整,合并为“杨家村”。七家村

七家村位于淳溪镇西街。据《淳溪蒋氏宗谱》记载,北宋天圣四年(1026),八十八世蒋爱携二子由宜兴郎川蒋岗迁居溧水之南。一日,父子捕鱼抵达花山,发现南边二山淙淙不息的山泉中有细小的金沙,便令二子在山沟中搭舍淘金。三代淘金百余年,蒋氏兄弟繁衍七户近三十人,积累了较丰厚的财富。《高淳地名录》也载:蒋山,相传宋时有蒋氏兄弟在此淘金,故名。蒋爱遂为淳溪蒋氏始祖。

北宋末年与南宋初年,溧水之南相继围筑永丰圩,大丰圩、肇倩圩、保胜圩、仙圩等,湖泊变良田,高淳西部渐渐有了人烟与稀稀落落的村庄。蒋氏裔孙抓住商机,携金定居现今淳溪镇西,开基建村,因只有七户人家,故取名“七家村”。接着,村民沿河盖房开店,经营杂货、山货与餐馆、澡堂等,在依山傍水的固城湖滨率先揭开了兴建水乡集镇的序幕。(图24)图24 七家村老街薛城村

薛城村位于淳溪镇西,石臼湖畔。民国《高淳县志》载:“元末,邢光甫筑土城御寇,周二里许,谓之薛城。洪武初,都建康,遂往劳军,以城属焉。”薛城村邢姓为第一大姓。邢姓是周文王之后,它的远祖在今山东聊城地区。春秋战国时期,山东聊城隶属齐国,为孟尝君的封地,地名称“薛”。邢氏祖先于东晋南渡,元末挑筑土城御寇,为纪念兴隆发脉的故土,不忘远祖,故将土城取名“薛城”。故《邢氏宗谱》序云,“周封聂北邢开国,晋渡江南淳作家”。

繁衍数百载,邢氏开枝散叶,生生不息,据民国高淳人吴宽《高淳乡土志》载,全县“邢、孔、赵、李”四大姓氏邢姓位居第一,人口逾万。薛城邢氏素称名门望族,代有闻人。自明永乐至清嘉庆十六年(1811)的400余年中,薛城邢氏就涌现出60多名朝廷命官,仅明万历年间就产生各类官员26名,创高淳历史之最。1997年,在薛城村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距今5500—6300年,是南京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三、乡绅之治文风塔

文风塔位于淳溪镇小甘村,原位于淳溪镇东门外小甘村学宫前,其地原为文昌阁旧基。乾隆五年(1740),知县赵之璋因小甘村在学宫前巽方,乃建文昌阁,上供文昌帝君像,以应文峰。文昌阁基址不高,阁高仅三丈,未能上凌云霄,下壮形势。光绪十四年(1888),邑绅刘芬、吴寿恭等募捐两千多串铜钱,认为其地当学宫巽方(东南方),建塔于其上可以应文风,故名“文星塔”,又称为“文风塔”。

据陈嘉谋所撰塔记云,塔起源于佛门藏经,与风水无关。后来堪舆师因塔形耸立挺拔,故于山巅水口建之,以应风水,一般通都大邑皆有风水塔。咸丰年间,阁为乱兵拆毁,诸士绅建议筹款购料,易阁为塔,并培高塔基。塔高七丈有余,登高望远,可以凌云霄、壮形势。大家都说,塔成,当有文星出现,故名文星塔,今后乡、会两试,邑中士人自当接步青云。

原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六面七级,塔刹为铁铸七重相轮,通高20余米,底层壸门朝南,其上隔层开三门。内置楼板,可登高观赏。1953年夏,塔刹遭雷击坠落。1966年,塔被拆除,今仅存塔基。(图25)图25 文星塔旧貌(20世纪50年代)聚星阁

聚星阁位于淳溪镇官溪河的襟湖桥南堍,又称“观音阁”“水月阁”。明隆庆六年(1572),邑民陈显四在捐建永济桥的同时,在桥南新建桥头阁,时称“水月阁”。据徐寅《重修永济桥水月阁叙》记载:高淳因为新造之邑,无江山之险、壕堑之固,而仅以官溪河环绕为池,上受徽宣之水,奔腾澎湃近二百里,历当涂而泄入长江,故建永济桥、水月阁以杀其势而固其防。但若有邑而无桥,则邑之气不聚;有桥而无阁,则桥之势不雄;有阁而无庄严色相以为大众瞻仰,则不足以续香灯而垂久远。

清顺治十四年(1657),永济桥重建后,水月阁仍垣墙倾圮,风雨不蔽,僧人星散,行者难以休憩。当时风水行家及邑人皆认为此阁为“一邑关锁”,全县福祉有赖于此。保圣寺僧静修过此而感叹寺阁破败,遂发愿修葺,乃借助于众信徒之力共襄胜举。道光二十六年(1846),知县王检心以重建襟湖桥剩余的钱款500串重修水月阁,因阁内供奉了文武帝君像,故改名“聚星阁”。咸丰年间,聚星阁为兵燹所毁,光绪十六年(1890)重建。1958年,聚星阁被拆毁,2000年复建。复建后的阁八角三层,高15米。逐层内收,每层展翅翘角,下悬铁马,风动齐鸣。底层面积40平方米,行人往来襟湖桥皆从底层穿阁而过。

历史上的水月阁上耸云霄,下临官溪河,登此阁凭窗四望,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故成为淳邑最著名美景之一。徐寅曾赞曰:“当芳辰良夜,东眺固城,则可以忆吴越之盛事,而挹其烟岚;西望丹阳,则可以睇五湖之胜境,而吊谪仙之狂。若孤月当空,水光一色,鱼艇成列,七洞铿然,非登斯阁而不能领略淳邑胜景。”襟湖桥

襟湖桥位于淳溪镇南官溪河上。原为木桥,初名“甘棠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隆庆六年(1572),拆木桥改建为七孔石拱桥,命名“永济桥”。清道光年间重修,改名襟湖桥,取“襟带三湖”之意。1993年,桥因标高不能适应水运业发展和汛期泄洪需要,改建成五孔石拱桥,改建时将中间三孔合并为一孔。襟湖桥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襟湖桥南北向,全长77.7米,净跨56.5米,宽7.3米,标高14.1米。桥两侧石砌高0.94米的护栏,分节设置21对莲花形望柱,柱高1.4米。中间两对望柱顶部装饰石狮,雕刻细腻,栩栩如生。桥两端铺设青石台阶,中间平铺石板斜道,整齐壮观。桥的中孔宽9.7米,次孔宽8米。中、次孔采用纵联叠砌,三、四孔采用纵联分节并列法砌造。桥南建楼阁一座,名“聚星阁”。桥、阁相映,更显雄伟壮观。(图26)图26 襟湖桥和聚星阁中街古井

中街古井位于淳溪镇高淳老街北侧小巷。始建于明嘉靖初年。据民国《高淳县志》载,明嘉靖初年,刘启东任高淳县令。任上,他鼓励农桑,兴修水利,改建高淳县治,为地方办了不少善事,“百废俱举,淳治蔚然改观”。这一年大旱,接连几个月不下雨,固城湖干涸见底。为解决邑民饮水问题,他亲自带领衙役在县城内挖了两口井,一口建在学山旁,名“大成井”;另一口建在县城中街,名“中街井”。现井深10米,口径0.56米。原有双重井栏,今二者存一。吴氏宗祠

吴氏宗祠位于淳溪镇高淳老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吴氏宗祠依地形而建,门朝官溪河,背靠老街。吴氏宗祠布局为前进正门(戏楼),中进享堂,后进祭殿,间设天井,侧有厢房。吴氏宗祠建筑面积计820多平方米,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图27)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