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升级(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5:52:09

点击下载

作者:李英丽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升级

学生素质教育与全面升级试读:

前言

学校的管理与教育,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基于对学校发展的展望和预测,并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据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学规律,制定出各项管理目标和措施,从而去落实、评价、反思、调控的过程。实施规范化管理不仅有利于构建科学的教育集体,实现和谐的教育发展,而且有利于良好校风的形成,从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水平,从而提升学校内涵的发展。

纵观一些优秀的学校,无一不重视规范化管理,不仅重视规范化管理,还有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过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校管理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拓展,规范学校管理,寻求学校的特色发展已成为当前广大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学校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学校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学校规范管理,就要重视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学校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让学生通过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此,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特别编辑了这套本套丛书,全面指导学校如何制定各项科学的管理规划、如何明确学校长远的内涵发展目标、如何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和规范管理的每个细节、如何规范管理思想和提升管理理念、如何规范化管理的全过程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是大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在校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学校管理和研究的最佳指导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第一章 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指导

1.心理素质的结构与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而形成的,由外在获得的东西转化为内部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一旦形成,便相对稳定;心理素质由基本的心理品质构成,在已有心理品质基础上,可衍生出新的心理品质。同时,心理素质总是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紧密相关的。

心理素质的结构

现代素质概念是一个发展性概念,主要是指主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展,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或者说,人的素质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教育与主体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特质。素质具有基础性、相对稳定性、结构整合性和发展潜在性的特点。

素质的结构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三个基本维度。其中心理素质介于生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之间,是个体遗传、环境影响和教育相互作用在人内部的积淀。同时,心理素质又是人的主体性结构的核心部分,推动、促进、制约人的整体素质的发展、提高和优化。人的自然遗传素质和身心潜能开发和实现程度,以及社会文化和历史经验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程度,都可以从人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上得到综合反映。

在心理素质结构中,各维度的功能是不同的。认知维度是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活动,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操作,是心理素质结构中最基本的成分。个性维度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对待活动,虽然不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认知的具体操作,但是对认知活动具有动力和监控调节作用,是心理素质的动力成分。适应性因素是主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改变自身或改变环境,使自己的心理、行为与环境的变化相一致,它是认知因素和个性因素在各种环境中的综合反映,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心理素质之一。我们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格兰特追踪研究个性适应的结构成分,结合学生的实际,认为适应能力主要包括身心协调、学习适应、生活适应、人际适应、挫折耐受力等因素。

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结构

心理素质教育是心理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儿童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而提高他们心理活动的机能,充分发挥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的育人活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其根本任务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具体包括两个方面:发展性任务,主动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形成正常的智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养成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乐群、开拓创新、不畏艰险的健全人格;积极适应和防治性任务,即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人际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够表现出与环境变化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预防和矫正各种异常的心理和行为,消除心理和行为障碍。(1)培养学生主动发展

主动发展和积极适应是心理素质教育的两大构成要素。中小学心理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教育的作用下得到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因此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应该是心理发展性教育,即关注主体的心理发生、发展是否顺利、健全,心理潜能是否得以发挥。

心理发展性教育包括如下内容:通过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接纳自我、控制自我;通过生活技能训练和挫折教育,让学生学会正确对待现实环境,珍视顺境、重视逆境、战胜困境;通过交往规范的学习、交往媒体的掌握、交往技能和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协调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敢于交往,善于合作;通过学习指导,让学生愿学、会学、能学、乐学;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健康的课余活动,培养少年儿童高雅的情趣和高尚的情操;通过情感教育活动,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发挥,一个基本前提是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发掘、渗透心理素质教育内容和要求,即根据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总体趋势和年龄特征,主动促进其心理素质发展。为此,教育工作者必须把握少年儿童各种心理素质发展的总趋势及综合影响因素,也应该了解各种心理素质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发展任务。(2)培养学生积极适应

积极适应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教育本身的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学生自身成长性因素的综合制约和影响,成长中的青少年儿童心理素质偏离正常发展方向和序列,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障碍,这是完全可能的。对于学生的各种异常心理和行为,主要通过心理适应性教育即心理健康教育来解决。心理适应性教育主要关注个体心理适应良好与否、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心理调节能力的强弱,其目的在于预防和矫正心理和行为障碍,增强适应能力,维护心理健康。心理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应该根据学生心理和行为异常的类型及特征来选择和实施。

适应学习,如学习环境的熟悉、学习任务要求的了解、学习时间的安排、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动机的激发、应考技能的掌握、应考心态的调整、学习疲劳和两极分化的预防等;适应生活,如生活环境的熟悉、生活内容的调整、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养成、生活态度的形成以及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学会做人,如处理个人和集体规范、他人要求、社会公德的关系,处理自己的各种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等;适应人际交往,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同学关系,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学习交往媒体,形成交往技能,消除人际交往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

总之,心理素质教育中主动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根本任务和最重要的内容,也是开展心理适应性教育的前提。心理发展性教育既需要专门的心理课程、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专门活动,更应当融入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中。心理适应性教育是心理发展性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通常他是依靠心理教育课、心理讲座、心理咨询以及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现场实践等活动来实施。

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

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文化素质和先天遗传素质的中介因素,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必将有利于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交往素质、审美素质、劳动实践素质、创造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功能体现在:(1)基础优化功能

学生德、智、体、美诸种素质的提高和有效发展都必须以心理素质为基础和中介,他们的健康发展都要以正常的、健全的心理发展为前提。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正常的认知素质、包括一般认知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元认知能力,如学习、活动的意识性、计划性、监控性,没有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没有抱负水平、独立性、求知欲、坚持性、自信心、自制力、责任感、理智感、创造性等个性心理素质的参与,任何学习、活动都将失去基础和中介而化为乌有。同时,如果青少年儿童出现适应性障碍,身心失调、情绪失调、学习心理失调、交往失调以及挫折承受能力差,他们也不可能进行高效的学习活动。

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消除心理障碍,化解心理矛盾,可以为学生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交往、活动提供良好的心理背景,为他们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健康发展提供心理基础。(2)执行操作功能和动力调节功能

心理素质是人的其他素质发展的加工器、监控器、发动机和调节剂。学生的德、智、体、美诸方面素质的发展,正是依靠心理素质的执行、操作功能得以实现的。学生所接触的知识信息、道德准则、客观事物等一切外界对象,正是依靠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这个信息加工器,通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心智加工过程,逐渐被个体内化并积淀下来。

在加工处理外界信息的过程中,受到意识性、计划性、监控性等元认知因素的调节、监督和控制。而抱负水平、自信心等个性心理素质则为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动力,发动、激励加工操作活动,维系加工操作活动的进行和完成。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与程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心理活动机能的发展水平和心理潜能的发掘程度,取决于认知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适应性素质的发展水平。(3)社会化保障功能

青少年儿童的成长是由儿童向少年、青年的过渡,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社会化是其成熟的主要标志和必要条件。社会化强调社会教化作为外部动因必须通过个体内化才能得以实现,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实现的内部动因。只有充分调动内在动因,才能将社会、家庭和学校所要求的知识技能、道德观念、意识形态等内化青少年儿童的自身素质。显然,心理素质教育在青少年儿童内化社会规范和知识信息的进程中存在特殊的保障作用。

在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生产、生活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健全发展功能。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强调遵循青少年儿童认知和个性发展的共性规律、发展任务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另一方面也强调发展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既要保证群体素质的整体提高,又要促进个体积极、主动、健康发展。

在遵从社会规范及适应社会生活方面的契合防治功能。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培养和增强他们积极适应、自我调节的能力和技巧,与他人、社会协调相处,建立良性互动的人际关系。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对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具有诊断、预防和矫正作用。

当然,心理素质教育的这些功能的发挥,还有待于心理素质教育的操作系统的科学构建,心理素质教育的科学方法和途径的合理选择和利用。

2.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目标

心理素质薄弱是当今中学生中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现实社会中中学生的种种不良行为,已向心理素质教育敲响了警钟。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高低,关系到中等教育的发展乃至全民素质的提高。加强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对培养未来建设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不仅重要,而且势在必行。

树立明确的学生心理教育目标

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心理素质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品质,它包括人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就目前看,加强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想教育、提高挫折承受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1)加强科学世界观和理想教育

加强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理想教育,是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条件。世界观和理想是人的认识活动的定向工具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学生只有确立了科学的世界观,树立崇高的理想,才能产生学习的动力,在生活中,才能主动地克服困难,排除消极情绪的影响。不畏困难,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进行科学世界观和理想教育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崇高的理想跟眼前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渗透到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种世界观和理想教育,才能真正起到调节行为,保持学生健康向上的作用。(2)培养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

提高学生挫折承受力,培养学生自我调控不良情绪的能力,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每个人的挫折承受力是不同的,有的人遇到一点轻微的挫折就引起主观世界的紊乱,颓废沮丧,一蹶不振;有的人即使遇到重大挫折,仍意志坚定,百折不挠,顽强进取,直到最后胜利。可以说,挫折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挫折承受力。因此,当中学生遇到挫折时,要引导他们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一方面正确分析引起挫折的主客观原因,以便继续努力达到最后胜利;另一方面,要明确认识挫折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挫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不无积极意义,人经历了挫折,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变挫折为动力和机遇。除此,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自我调控不良情绪的能力,让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自我语言暗示、转移注意、适当发泄、倾诉等,以便及时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和消极情绪,这对于及早化解困境、维护心理健康是十分有利的。(3)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个性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是个人心理索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个性心理的培养和塑造已成为人类教育工程的重要目标。学生正处于心理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矛盾趋于统一的特殊时期,个性的发展正处于统一和完善的关键时期。良好个性的形成会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如虎添翼,而不良的个性会使他们屡屡受挫。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必须掌握一定原则,寻找合理的途径。如通过合理的组织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义务感和乐于奉献等个性品质;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相互帮助等良好性格特征;通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创造个性。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途径选择

选择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途径,对于提高教育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当前中学教育实际和中学生心理健康实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直接关系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高尚的校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良好的教学秩序、宽敞的教室、卫生清洁的食堂、温馨舒适的宿舍等,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有助于缓解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2)创设良好的人际人际关系环境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对爱、关心、尊重等交往活动的需要,在重要性上并不亚于食物性等生理需要。如果这类需要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像吃不饱而营养失调一样,导致心理上的失调。对于刚离开亲人呵护的学生来说,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使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交往意识。人际关系是个互动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主动与别人交往,并在交往中尊重和信任别人,才能真正获得他人的喜欢、尊重和信任,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学校还应创造各种条件,支持中学生的人际沟通和交往,如开展校与校之间、班级之间的联谊活动、文体活动等,以便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掌握有关人际的技巧。(3)发挥心理教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学校思想政治课开设了一定的心理教育内容,要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因此,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十分可行的。如结合记忆、思维、注意等认知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分析了解自己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品质,扬长避短,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结合情感、意志等部分的教学,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结合个性心理等部分的教学,可培养学生乐观向上、开拓创新、独立自主等良好的个性。发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功能,教给学生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这是能否取得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关键。(4)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学校心理咨询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学校心理咨询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设机构,是咨询人员对于求询、对于求询学生从心理上进行帮助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和学习适应能力。学校心理咨询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个别咨询、群体咨询、电话咨询、心理咨询等多种形式。咨询的内容涉及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早恋问题等等。实践证明,心理咨询是消除学生心理困惑,使学生走出心理误区,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时代呼唤高素质人才,高素质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是保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3.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素质作为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成为能承担跨世纪重任的高素质人才,其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诚实守信原则,无不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行为,增强了他们的成才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和效率观,这些积极因素需要学生从心理上适应,以便走向社会,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调整、完善自己,实现人生价值。另一方面,社会转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现象,淡化了人们的全局观念、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若不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从心理上予以抵御,这些消极因素就会滋生蔓延,使学生在观察、了解人生和社会时出现困惑、迷茫,不利于学生的成才和社会的发展。

学生自身发展成长基本需要

随着当代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他们渴望自我的完善与发展,并通过努力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一方面,在学业成败上,学生已认识到心理素质状况对学业的制约和影响,希望找到并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因素,端正学习态度,增强专业兴趣和学习动力,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顺利完成学习;另一方面,当今社会发展日趋迅速,竞争日趋激烈,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当今社会高节奏、高风险、高压力的特点,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渴望实现自我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学生,面对社会现实,更加迫切希望能消除自身存在的如情绪不稳定、心胸不豁达、没有恒心、意志不坚定等不良心理素质,增强承受心理压力和处理心理危机的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需要

对学生进行德育,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关键是把一定的道德准则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在这种内化过程中,心理因素起着巨大的作用。只有在心理因素的参与、促进下,外界的一切才能内化成个体意识,进而再把个体意识外化成个体品德、行为习惯、价值取向等。可见,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与道德素质的提高是成正比的。

4.实施心理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当前,学生在人际关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已经十分集中和突出,不论是时代发展、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还是德育工作的需要,都要求必须加强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应鼓励教师学习相关知识、建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丰富教育内容、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以全面推动实施心理素质教育。

时代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尤其是在上个世纪9O年代以来,我们的社会迎来了“三高”浪潮: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高科技要求人们有较高的智力发展水平,重视身心潜能的开发;高效率要求人们学习、办事有高速度和快节奏,也就是要求人们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尽量防止身心的疲劳倦怠和注意力的涣散;高科技与高效率必然带来高竞争,高竞争则要求人们具有耐挫力,也就是要有正常的心态,能正确面对竞争中的挫折与失败,防止消沉、颓废、沮丧、偏激的心态出现。

素质教育的核心

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大学生的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重要的组成成分,而且对其他的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有测验表明:一部分学生的学业成绩低是由于心理素质造成的。此外,大学生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往往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对前途的看法,是关系到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由此可见,心理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

人才培养的要求

21世纪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对人才的要求也不仅限于“知识”的多寡。敢于冒险、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而这些品质无一不是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不仅要帮助大学生构建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结构,还要让他们学会如何适应未来的社会环境。因此,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还是未来人才培养的需要。

德育工作的补充

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德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中“树人”的重要手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心理教育长期以来却一直被忽视。事实上,心理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是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因为通过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并可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觉悟得以形成的沃土,而良好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又会促进心理品质的进一步提高。

5.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标准的界定

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探索,认识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应采取“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则,即不能等到学生有了心理问题之后才予以关注,而应当学生的心理处于正常状态时,就要像锻炼身体一样去培养、训练,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然而,这仅仅针对的是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上的一种创新,对于心理素质教育的目标,即学生怎样才算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如何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却一直缺乏系统的界定和深入的探讨,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对良好的心理素质标准给出了描述性的框架:

保持学习的兴趣

学生能保持对学习、研究较浓厚的兴趣,有高速处理信息、数据、知识的能力。智力正常是人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学习和科研是在校生的主要内容。心理素质好的学生珍惜学习与科研机会,求知欲望强烈,能克服其中的困难,能保持一定的学习效率,从学习中体验满足与快乐:在兴趣之上我们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能力,因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之上的经济形态,知识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资本和权力,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配力量,知识经济使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问上发生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所以学生应该具有利用知识进行创新和创造的能力。

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人贵有自知之明,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既不妄自尊大去做非力所能及的工作,也不妄自菲薄而甘愿放弃自己可以发展的机会:挫折包括挫折源和挫折感受两层意思,学生由于对生理、心理、物质或精神动机的需要有了比高中生更深、更广的要求,遭遇各种各样的挫折的机会也会随着目标的提升而增加;心理素质好的学生遇到挫折会清醒认识现实,考虑对策,不断分析自己的动机,修正目标,调动潜能,激活思维,将挫折转化为奋斗的动力。

能协调与控制情绪

情绪影响人的健康,影响人的工作效率,影响人际关系,心理素质好的学生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乐观的心境,对生活和未来充满希望,虽然也有悲、忧、哀、愁等消极体验,但能主动调节,同时能适度表达和控制情绪,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环境适应能力则包括正确。

认识环境以及处理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环境改变时能面对现实,对环境做出客观的认识和评价,使个人行为符合新环境的要求,能和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有清晰的认识,抵制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及时修正自己的需要和愿望,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与社会协调一致。

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意志是指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进行选择、决定和执行的心理过程。优良的意志品质包括个人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做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能采取合理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优柔寡断、轻率鲁莽、害怕困难、意志薄弱、顽固执拗、言行冲动:而人际关系状况能充分体现和反映人的心理素质的状况,心理素质好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能用尊重、信任、友爱、宽容、理解的态度与人相处,能分享、接受和给予爱和友谊,与集体保持协调的关系,能与他人同心协力,合作共事,乐于助人。

以上提及的这四项要求顺次提高,其中,自我学习、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对一个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也体现了高校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初衷,同时,学生时光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次准备,同时也是最充分的一个积累过程,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一个关键性作用,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对于未来的自我认知,对于挫折的正确对待都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大发展,不管是在学校还是社会工作中,团队协作都越来越重要,因此,对学生协控能力和自我解压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最后,也是最高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6.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人的综合素质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层次性的有机整体,心理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同时也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对现代教育而言,没有心理素质的教育,便没有真正意义的的综合素质教育,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阵地。高素质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的强盛,民族的振兴需要更多高素质人才,心理素质则是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一个民族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事实说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高等院校的教育尤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结合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我们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质量问题;而我们接班人和建设者的质量如何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1)社会发展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

高校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迫切要求。社会发展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日益增强。一是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社会中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社会竞争日益加强,科学技术向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渗透的两面性因素,都使人们的心理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心里矛盾加剧。二是现代社会较之传统社会对人们的创造性、社会心态、心理承受能力和人际关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人们普遍认识到,没有人的健康地心理世界,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领域的一切活动都失去了意义;没有人类整体心理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社会进步。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未来社会人才素质中的重要地位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三是“心理素质不仅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制约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中介变量;心理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现代社会已认识到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其它要素不能代替的。人的综合素质一般包括生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智能素质、心理素质等几方面。

人的综合素质中各个要素分别反映人的特定层面,不能缺少其中一个方面,也不能用一个方面带另一个方面。同时心理素质是人的其他一切素质的支撑点。一个有意义学习的基本条件在于必须依赖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这个作为学习支撑点的内部心理结构在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那里被称为认知结构。(2)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高校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学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当代中国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3)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高校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习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4)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高校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人才,人才的质量如何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优秀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成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逐步被认识,逐步受重视,逐步得到加强的过程。随着心理素质教育的逐步普及,重视心理素质的观念正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各方面所接受和支持。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开展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取得了现显著的成绩。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1)环境变化引发的问题

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不同文明、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矛盾和困惑十分突出。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多变和复杂。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从高校教育自身来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使得当代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2)思想观念上引发的问题

有两种比较突出的不正确倾向:一种是片面夸大心理素质教育的作用,把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乃至政治观念上的问题,都归因于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以为心理素质教育是万能的;另一种是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功能和作用,认为思想品德教育能替代心理素质教育,将心理素质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同时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主要表现是: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超前性研究少,事后泛泛议论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研究不系统,且研究重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没有囊括心理素质教育的全部内容。”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等问题的研究也只是有个别人作了一些不系统的理论探讨。总体来说,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缺乏系统、专业的理论指导,这是阻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一大理论问题。(3)实践中存在认识误区

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有的高校把心理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心理测试,在所谓的硬件上下功夫,热衷于搞各种心理测试,把心理素质教育形式化和简单化,对心理问题的科学分析不够。在心理咨询中重障碍咨询、轻发展咨询。由于我国高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大多是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使一些人误认为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是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异常学生,而与多数心理健康但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诸多问题的大学生无关,致使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对象和范围受很大局限,影响了心理素质教育作用的发挥。

重心理问题诊治、轻预防引导。目前,全国大多数高校成立了学生心理咨询机构。然而,一些高校却存在着心理素质教育定位不准,重视个别学生的咨询诊治而轻视普遍防治引导的问题。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求助方式的调研。有些高校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调研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研究制定相应的措施,很少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帮助与求助方式,如对学生在遇到心理问题时是否愿意求助于心理咨询机构、他们最愿意采取什么样的求助行为等等研究不够。五是重心理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有些高校热衷于开设心理知识类的课程,将心理知识教育简单等同于心理素质教育,而轻视心理活动的训练。(4)心理素质教育师资短缺引发的问题

我国对从事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人员有一定的要求,但不是很高,如要具有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和方法,能熟练运用一些基本的心理测量工具等。目前我国已加强了这方面的师资培训工作,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资短缺仍是制约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一些高校虽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却因为缺少训练有素、专业过硬合适的教师,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专业化的师资人员短缺将是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需要解决的急切问题。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积极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把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在首位,优化育人环境,实现心理素质教育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协调,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学生的心理疾患、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优化心理素质,而且有助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有序地开展,为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奠定基础。(1)树立正确的心理素质教育观是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

我国高等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要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科学理论指导下,在理论上切实提高心理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把心理素质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的国情批判地吸收西方心理素质教育的优秀的思想理论,来创制适合我国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心理的东西是人在实践基础上对外部世界的能动反映。人的思想活动规律受制于心理活动规律。恩格斯认为,“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人的头脑中,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成为感觉、思想、动机、意志”。这就是说,人的思想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而人的行为又是受人的思想和心理共同支配的。人的任何心理总是在认识活动的基础上形成动机、态度、情感和意志,进而形成比较稳定的个性;人的心理与人的行为联系密切。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的心理是个体心理和群体心理的总和;心理是在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中的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内隐心理与外显行为的统一体。国际教育界在构建面向21世纪教育和人才蓝图时,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出发,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未来社会人才素质中的重要地位,提倡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思想和理论应是各国教育改革的主流。

我国要从21世纪国际社会和教育对人的心理素质型要求的战略高度,来规划高等教育培养具有优秀心理素质新型人才的战略方案,我们要建立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高等教育的目标体系;建立教育在人的发展包括心理素质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加强对人的综合素质各要素相互联系的内在机制的研究,同时在认识上要克服四个误区:一是教育目的观的误区,认为教育是实用的,他们的目的思想就是工具主义;二是教育功能观的误区,认为教育对人的心理素质的作用不大,心里素质是个人的成熟、经历和环境的产物;三是教育价值观的误区,心里素质的教育是知识教育的附属物。四是学生观的误区,认为学生的成熟无需教育。(2)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心理素质教育重要环节

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替代。二者在目标、理论基础、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既不能想当然地用思想政治教育代替心理素质教育,也不能以心理素质教育去取代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们又应看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问题往往是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交织在一起,人的行为是心理和思想的结果。“人的行为既受思想的支配,同时也受心理的支配。因此,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表现的行为中有些属于思想行为,有些属于心理行为,并且通过这种形式变成‘理想的力量’。”

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上都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可以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各司其责,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因而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非常必要。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提高的方向,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紧紧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的规律,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咨询应改变过去那种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交谈的单一方式,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发展。

在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充分认识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要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学生的内在心理需要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根本前提。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过程来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主体出于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需要,是对教师传递的教育信息的理解与分析,反映与择取以及整合与内化的过程,是启动学生主体接受教育信息并保持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学生心理需要,并经由各种教育渠道进入学生主体视野,才能促进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去接受和践行。坚持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学生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3)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关键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当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有资料表明,国外高校一般每两千名学生就拥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在美国,每个学校至少有6-7个专职的心理咨询员。”而我国高校通常一万多名学生才有一个心理教育专职工作人员。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航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相关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证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资格和训练提出三项要求:一是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具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验;三是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为此,对从事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教师进行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和心理素质教育科研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

在实践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建设一支心理辅导教师专职队伍。心理辅导教师主要负责学校心理健康的规划和实施方案的设计,建立学生心理状况档案,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和讲座,开展各种心理辅导培训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专业培训。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多,最易发现和掌握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在心理素质教育中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因此,对他们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三是设立能担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的制订、协调和实施。

学校建立了心理教育与心理辅导中心,按在校学生人数1500:1的比例配备了多名专职人员、多名校内兼职人员和多名同伴咨询者,并划拨专项经费对各类专兼职人员进行专业训练,同时邀请临床心理医生定期到校坐诊。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德育工作者、临床心理医生、同伴咨询者的多层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以满足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应对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只有机构落实,人员到位,方法得当,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才更有保证。(4)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的前提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除了师资等方面问题外,还受制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课程,二是教材。尽管已有一些高校正在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作为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但实际上,这类课程大都是普通心理学课程,或是一般性的心理学常识课,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尽管现在已经出版了不少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书籍,但相对来说适应性、实用性不够强。因此,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特点,加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并真正将其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去,使之成为其有机的组成部分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课程方面,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可以设计一组相关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逐渐形成心理素质教育系列选修课程,包括《大学生心理》、《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训练》、《心理调适艺术》、《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爱情与性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生涯发展规划》等。同时要坚持根据心理素质教育的特点进行一定的改革。一是心理素质教育课程要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把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引进课堂。二是在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应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上。三是心理素质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依据不同的年级,开展有“分层目标”的课堂活动,以帮助大多数学生调节心理,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进行个别辅导。四是应把活动作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即心理素素质教育应主要向学生日常生活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教育活动相结合,心理课程应与心理训练、心理辅导相结合。

根据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有专题的各种心理训练活动。在内容方面,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以下几方面的辅导与训练:自信心训练、情绪控制训练、语言表达训练、人际交往训练、潜能拓展训练等。在形式和方法上可以是:游戏、演讲、角色扮演、电视欣赏、团体讨论等。通过这些具体形式和方法,将生活中富于典型意义的情境引进课堂,纳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投入其中,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相应的教育。在教材方面,应尽快组织专家、教师编写符合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际的教材,尤其要针对学生情况和课程需要,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编写深入浅出,有针对性、专业性、实用性,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可读性强的学生读本;编写具有可操作性的,能指导教师采用适当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教师用书。(5)学校环境优化是培养和塑造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环境指校园文化心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关系等能够对学生心理形成影响的校内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各校的有利条件,挖掘潜力,为心理素质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形成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尤其应当注重人性化的设计,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的空间和有利条件,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无裨益。(6)注重理论研究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的途径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相对不足,主要表现是:宏观研究少,微观研究多;超前性研究少,事后泛泛议论多;深入剖析少,浅层分析多。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实践,也反映了某种教育思想,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应相辅相成。推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立足工作实际,注重理论研究。即在实践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对心理素质教育实践工作的指导和推动。这也是提升心理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

7.心理素质对学生发展与成才的影响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基础上发展和培养的良好心理品质。它包括智力因素:认知、运筹、决策。非智力因素:需要、动机、情感。复合因素:意志、气质、审美、社交、道德等。心理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和归宿,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发展、成才的需要,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心理素质状况影响学生生理健康

学生生理健康状况主要表现在体力与精力两方面。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普遍体力好、精力充沛,行动具有灵活性、平衡性、敏捷性,对事物的关注具有持久性;而存在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学生,普遍表现出表情、动作呆板僵硬,精神不集中,情绪不稳定,不爱好体育运动,羞于与人交往,严重者还伴有某些身体疾病,如失眠、胃病、内分泌失调,甚至精神分裂等。表面看这些疾病是生理性的,实质上其产生的原因都是长期的心理压抑、紧张或心理焦虑。人是身心一体的动物,不良的心理因素往往能导致生理疾病,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可见,心理素质是影响学生生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心理素质状况影响学生思维方式

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心智共同发展的过程,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智能发展。(1)心理素质影响学生思维方式形成

从科学角度讲,影响人思维的有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中个人心理素质状况对于保证思维的清晰、有效,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是有巨大作用的。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心神不宁、缺乏稳定性,干扰冷静理智的思考,遇到问题,要么优柔寡断,要么任性、感情用事。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则相反,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分析、比较、判断能力。(2)心理素质影响学生知识结构完善

现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和综合的趋势,要求学生具备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的形成,除了依赖于学校教育这个外环境外,更依赖于个人兴趣、爱好、需求、动机等,即心理内环境。心理素质状况不佳的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特别对新事物采取抵制态度,阻碍了对新知识的吸纳。而心理素质状况好的学生,兴趣广泛,乐于接受新事物,往往通过辅选第二专业、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等积极涉足新的知识领域,因而能够建立起相对合理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心理素质状况影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包括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稳定,以及现代社会突出要求的竞争意识增强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行,人们政治观念淡漠,价值取向趋向功利化,道德素质滑坡;同时,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以及科技发展的综合化趋势,要求人们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这一切对刚刚走向社会的学生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很容易产生失落感和挫折感,失去奋斗目标,要么成为功利主义的俘虏,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