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1000金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0 06:34:03

点击下载

作者:王烈,孙丽平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婴童1000金方

婴童1000金方试读:

前言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之初起,我有幸于全国的三个儿科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从建会始即行任职,20多年间,其中仅在中医儿科学会,先后出任理事、常务理事、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名誉会长。而且,参与了历届的学术活动,每次学术交流均有论文汇集。历时三届,三会交流的论文近万篇,其中收录了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中医儿科和中西医结合儿科的医疗、教学、研究等战线上的专家辛勤劳动的成果。历次交流的学术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了儿科学基础实验、理论探讨、教学改革、临床经验、新方研究等诸多领域的课题,但占数较多的是儿科疾病防治方面的成果、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又多体现在治病新方的研究上。提到新方,不难想到昔时医中有句名言,即“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细想起来,此话不假。自古以来,前医给后世留下的药方何止万千。仅当代中医儿科专家们就创立了新方近万首。为什么又有“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之说呢?为此明代医生有云:“古方今病不相济也”,甚至例举用古方治今病如同用“旧料盖新房”。依愚之见,古人留下的方子有效无疑,至少说古方在当时都是经过实践取得疗效而流传后世,为什么后人用之而效难求,不言而喻,古方经千年不变,但时代有变迁,疾病、环境均有所别,所以说,用古方治疗今病要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的病情实际,方与证相对则效,不对则效难求。

本书所集之方1000首,多是在继承古方的基础上结合当代的临床而创立的新方。新方所治疾病明确,应用证型准确,这种将诊病与辨证结合起来的新方,应用起来方便、到位。通过我们的临床复验,其疗效可靠,所以说,本书所集之千方,不存在“千方易得,一效难求”的不足。根据这一点,本书冠以《婴童1000金方》而推行世间。提到1000金方,又不得不指出,历史上著名的《备急千金要方》习惯称千金方。该书作者是唐代医学大师孙思邈。他在书的序言中释曰:“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姑以为名也”。本书的1000首新方,效贵如今。如今,时代不同,国策规定,“一对夫妇一个孩子”,一家只有一个“金疙瘩”。为了保障新一代的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幼医者必须救幼为心。诚然,施以效方,扶危救逆,此“婴童1000金方”之所济然。金方聚集施济婴童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名誉理事长1~4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终身教授王烈 谨识 己丑之夏

第一篇 肺及呼吸病证方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自鼻而肺,分上下者以喉、气管之间为界,若分上中下者,则鼻咽及喉、气管和肺三部。习惯称上呼吸道感染为感冒,中医讲,感冒虽为小恙,但它是百病之源。外感之邪致病居多,又以夹毒为害。因此,临床医家不敢轻视本病,防治方法较多,试录诸方如下。

1.鼻炎汤(马秀华等,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辛夷10g 防风10g 白芷10g 五味子10g 苍耳子10g 黄芪6g 细辛2g 甘草6g

功用 祛风散寒,宣肺通窍。

主治 小儿过敏性鼻炎。

用法 水煎服,并结合针刺双侧迎香穴。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2.凉血止衄汤(李宏伟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生地黄 牡丹皮 荷叶 茜草 侧柏叶 花蕊石 藕节

功用 养阴清热,凉血止衄。

主治 小儿鼻衄。

用法 水煎服,1周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0例,有效率为98.6%。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3.清热利咽汤(陈君予等,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桑叶 桔梗 一点红(菊科) 野菊花 夏枯草 九里明(千里光,菊科)

功用 疏风清热,利咽明目。

主治 急性球结膜红,咽红。

用法 水煎服。眼球结膜下出血加红花、木贼;热盛加蒲公英或板蓝根。

疗效 治疗63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4.抗病毒口服液(彭兆麟,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

组成 石膏 知母 板蓝根 芦根 生地黄 水菖蒲 连翘 藿香 郁金

功用 清热泻火,抗毒凉血。

主治 呼吸道病毒感染。

用法 每次,3~7岁10mL,1天3次。

疗效 治疗205例,有效率为89.76%。优于双嘧达莫(潘生丁)对照组。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5.玄麦甘桔汤(陈丽娜,云南省昆明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玄参6~10g 麦冬6~8g 桔梗3~6g 牛蒡子6~10g 连翘6~10g 炒黄芩6~8g 知母6~8g 大青叶6~10g 神曲6~10g 甘草3~6g

功用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主治 小儿急性咽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65例,有效率为86.16%。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6.银蒡利咽汤(赵喜连等,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薄荷 甘草 竹叶 桔梗 荆芥穗 牛蒡子

功用 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用法 淘米水煎煮,日1剂,多次分服,若表热重加芦根、菊花;里热重加石膏、板蓝根、黄芩;大便燥结加大黄。

疗效 治疗70例,有效率为94.2%。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7.退热按摩乳(李燕宁等,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柴胡 荆芥 桂枝 黄芩等

功用 发汗解表,清里退热。

主治 小儿外感发热。

用法 由提取物制成的凝胶乳。用时将乳剂涂擦于大椎穴及两侧天河水穴并于穴位局部按摩数下,每日3次。

疗效 治疗39例,有效率为87.18%。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8.清解利咽汤(汪洪,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组成 连翘 薄荷 马勃 牛蒡子 板蓝根 荆芥 僵蚕 玄参 金银花 山豆根 黄芩 大青叶

功用 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主治 疱疹性咽峡炎(早期)。

用法 水煎服。症见高热配合物理降温;惊厥给予镇静止痉。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9.解毒利咽汤(罗艾芬,湖南省娄底地区人民医院)

组成 大青叶 柴胡 连翘 桑叶 金银花 板蓝根 菊花 桔梗 牛蒡子 白茅根 地骨皮 五味子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利咽透疹。

主治 疱疹性咽峡炎。

用法 水煎服。伴用泰诺。

疗效 治疗32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10.清咽汤(梁晓岚等,山西省太原市重机厂职工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石膏 栀子 黄芩 桔梗 鱼腥草 射干 牛蒡子 山豆根 薄荷 玄参 麦冬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利咽泻火。

主治 急性咽峡炎。

用法 水煎服。咳嗽加杏仁、桑叶;苔厚加神曲、麦芽、鸡内金;扁桃体肿大加川贝母、夏枯草。2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332例,有效率为96.4%。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1.熟大黄片剂(李贵等,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组成 熟大黄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 化脓性扁桃体炎。

用法 口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12.三根解毒汤(毕可恩,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葛根9g 板蓝根12g 山豆根12g 马勃9g 金银花15g 连翘9g 柴胡9g 玄参15g 石膏30g

功用 清热解毒,利咽泻火。

主治 化脓性扁桃体炎。

用法 水煎服,6岁以内1天1剂。7岁以上2天3剂。每剂水煎200mL,分2~3次服完,婴儿可频服。

疗效 治疗96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12月,潍坊。

13.暑感清(司徒桦,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

组成 鱼腥草 佩兰 荷叶 柴胡 青天葵 石膏 布渣叶 苍术等

功用 泻火去暑,清肺利湿。

主治 小儿感冒(暑季)。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14.清解汤(赵玲变等,太原,山西省儿童医院)

组成 大黄 板蓝根 金银花 连翘 赤芍 玄参 蚕沙 青黛

功用 清热解毒,通腑利咽。

主治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用法 口服,合用抗生素。

疗效 治疗75例,有效率为85.3%。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15.解毒清肺汤(胥正儒,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组成 玄参 生地黄 牡丹皮 赤芍 薄荷 牛蒡子 桑白皮 黄芩 山豆根马勃 金果榄 石膏 金银花 连翘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养阴清肺。

主治 急性扁桃体炎。

用法 水煎服。高热加知母、栀子;扁桃体肿大加天花粉、蒲公英;口干加麦冬;便干加大黄。

疗效 治疗180例,有效率为94.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6.清咽化腐汤(陶珊珩,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中医院)

组成 石膏 金银花 连翘 桔梗 玄参 黄芩 黄连 大青叶 板蓝根 牛蒡子 甘草

功用 疏表清热,解毒利咽。

主治 烂乳蛾。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0例,治愈率为80%。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17.甘桔利咽汤(张礼夏,安徽省安庆市中医院)

组成 玄参10g 麦冬10g 川贝母10g 桔梗6g 甘草3g 知母9g 黄芩10g 桑叶9g 牛蒡子9g 射干9g

功用 滋阴利咽,解毒去热。

主治 慢性扁桃体炎。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6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2例,有效率为93%。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18.张奇文缩桃丸(张奇文,山东省潍坊市百寿堂中医专家门诊)

组成 射干 三七粉 象牙屑 青黛 桔梗 山豆根 筋脱(人指甲) 牛黄 麝香

功用 解毒利咽,活血散结。

主治 儿童扁桃体肥大(腺体增殖症)。

用法 按工艺操作,制成丸剂,1日3次,饭后服,疗程1个月。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显著,免于手术之苦。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19.董廷瑶通咽方(王霞芳等,上海市中医院)

组成 沉香3g 赭石20g 桑白皮9g 葶苈子10g 杏仁6g 川贝母3g 陈皮5g 紫菀6g 石斛9g 炒谷芽9g

功用 降逆去痰,泻肺散结。

主治 增殖体肥大。

用法 水煎服,症减方可进退,4岁1日量。

疗效 治愈1例。

来源 第十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2月,上海。

20.增液山甲汤(宋国绪,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

组成 生地黄24g 玄参30g 麦冬24g 穿山甲10g 王不留行15g 漏芦10g 桔梗10g 甘草3g

功用 滋阴降火,活血化腐。

主治 慢性扁桃体炎。

用法 水煎服。若隐窝口处有脓性分泌物被挤出者,加皂角刺10g;扁桃体有急性炎症者加大黄3~9g或加金银花45g、连翘12g;有风寒外感者加荆芥、防风各10g;手足冷者加肉桂2~3g。上方为5岁小儿1日量,分数次内服。

疗效 治疗16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21.玄麦百合汤(刘晓湘,江西省万安县棉津医院)

组成 玄参8g 麦冬8g 桔梗8g 百合12g 牛蒡子6g 金银花10g 山豆根10g 甘草3g

功用 滋阴清热,润肺固津。

主治 小儿咽喉炎。

用法 水煎服。有表证加桑叶、薄荷;热毒炽盛加栀子;咽喉肿痛加射干、滑石;口干咽燥加芦根;津枯便秘加生地黄。

疗效 治疗13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22.射干利喉汤(齐利辉等,湖南省衡阳市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3g 桔梗7g 射干7g 板蓝根10g 前胡7g 黄芩7g 玄参7g 蝉蜕4g 百部10g 鱼腥草10g 僵蚕6g

功用 宣肺利咽,疏风清热。

主治 小儿喉痹。

用法 水煎频服。风热喉痹去玄参加金银花;表热偏甚加桑叶、薄荷;表寒偏甚加荆芥、防风;夹湿热加滑石、木通;病毒感染重用射干、板蓝根;咽干甚加沙参、麦冬;声音嘶哑加木蝴蝶、胖大海。

疗效 治疗62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23.贴喉异功散(王传吉,济南,山东省立医院)

组成 斑蝥12g(去足翅,糯米炒黄)血竭2g 乳香2g 没药2g 全蝎2g 玄参2g 麝香1g 冰片1g

功用 拔毒消痰,活血利喉。

主治 喉风。

用法 上药共为极细粉,瓷瓶密贮。用时取本品0.3g,用姜汁调糊,敷贴于患部项前,外用胶布固定,半小时后起疱,用消毒针刺破即效。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24.热毒清(祝江迁,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组成 金银花 大青叶 荆芥 薄荷 桔梗 芦根 藿香 神曲 蝉蜕 甘草

功用 清热宣肺,解毒化湿。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260例,有效率为99.23%。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25.五根注射液(李凤林等,呼和浩特,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组成 葛根6g 板蓝根6g 山豆根6g 芦根6g 白茅根6g 藿香6g 红花6g 大黄3g

功用 清热解毒,解肌和营。

主治 感冒发热。

用法 制成针剂,每支2mL,肌注,1日2次。

疗效 治疗283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12月,潍坊。

26.解热宁(孙盛中,济南,山东省立医院中医科)

组成 藿香 紫苏叶 薄荷 白芷 射干 黄芩 连翘 黄连

功用 解表化湿,清热和中。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上药经提取、浓缩制成合剂,分装于10mL的小瓶备用。口服每日3~4次,1岁以内每次5mL,1~2岁每次10mL,3岁以上每次20mL。

疗效 治疗52例,有效率为96.2%。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12,潍坊。

27.通里达表散(黄明志,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柴胡9g 葛根9g 黄芩9g 厚朴9g 炒槟榔9g 草果9g 炒薏苡仁24g 番泻叶12g

功用 通里达表,理脾和胃。

主治 小儿感冒。

用法 研面冲服。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28.清宣导滞汤(王静安,四川省成都市中医院)

组成 石膏15~60g 天花粉9~15g 青蒿9~18g 白薇6~12g 桑叶9~12g 赤芍6~9g 柴胡6~9g 荆芥9g 黄连3~6g 山楂9~15g 神曲9~15g 槟榔6~9g 板蓝根15~30g

功用 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水煎频服,不满周岁石膏减半;高热引动肝风加羚羊角、钩藤;热入营血加牡丹皮、玄参、生地、麦冬;鼻衄加荷叶、白茅根。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29.双解降热散(陈先泽,广东省潮州市中医院)

组成 薄荷3.7%僵蚕11.1%蝉蜕5.6%瓜蒌仁7.4%生熟大黄各11.1%黄芩11.1%葛根9.2%前胡11.1%栀子7.4%牵牛子5.6%

功用 表里双解,化痰导滞。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1周岁服3g,其余年龄酌量增减。因于暑者加青蒿、六一散煎水冲服。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84%。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30.退热散(陈法安,江苏省滨海县中医院)

组成 石膏25%藿香8.1%葛根5.5%连翘8.1%钩藤8.1%羌活8.1%黄芩8.1%蒲公英24%大黄5%

功用 解肌发表,清热解毒。

主治 小儿高热。

用法 将上药煎煮300~500mL,适量加水每次浴洗肢体15~30分钟,1日2~3次。疗程3日。

疗效 治疗160例,有效率为65.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南京。

31.双黄正气汤(李安源等,济南,山东省立医院)

组成 紫苏叶10g 藿香9g 白芷9g 黄芩9g 黄连9g 连翘10g 薄荷6g 甘草5g

功用 解表化湿,清热和中。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水煎120~200mL,分4次口服。1岁以内,每次30mL,1~3岁40mL,3岁以上50mL,间隔2小时服用1次,每日1剂。

疗效 治疗300例,有效率为98.67%。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2.解热汤(王少平,河南省鹤壁市中医院)

组成 石膏9g 金银花9g 玄参5g 黄芩6g 薄荷4g 知母4g 连翘6g 竹沥膏1匙 甘草3g

功用 清热抗毒,表里双解。

主治 小儿高热。

用法 水煎服,咳嗽痰多加川贝母6g、牛蒡子9g;气喘加杏仁、葶苈子各6g;腹泻加神曲、鸡内金各6g;呕吐加黄连6g、竹茹9g;便秘加大黄3g;咽痛加山豆根、射干各6g;抽搐加蝉蜕3g、钩藤6g。诸药水煎,日1剂,病轻者日3服夜服1次,病重者水煎频服,夜晚睡前加服1次,抽搐不止配合针剂。

疗效 治疗28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3.退热解表汤(刘安澜,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柴胡6~8g 大青叶6~8g 贯众6~8g 黄芩5~8g

功用 清瘟解毒,退热解表。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直肠给药。加减:若寒者加羌活6~8g;痰热内蕴者加大黄8~10g、麻黄4~6g;惊厥者加钩藤15~20g、天麻10~15g、石膏15~20g。上药经文火煎熬后,取汁浓缩至100~150mL备用,灌肠前嘱患儿排空尿液和大便,将升温至38℃~40℃之药液,抽入空针,套上肛管,令患儿取侧卧或俯卧位,抬高臀部5~10cm,将肛管下端涂石蜡油后插入肛门8~12cm,缓慢推入药液,保留15~20分钟,1日2~3次,乳婴儿每次30~40mL,儿童50~60mL。

疗效 治疗42例,有效率为88%。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4.疏解合剂(朱盛国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组成 荆芥 防风 紫苏叶 黄芩 党参 藿香 厚朴 姜半夏 茯苓 大青叶 板蓝根 蒲公英 玄参

功用 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73.3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35.二青饮(符呈荣,江西省永丰县中医院)

组成 大青叶30g 淡竹叶20g 青蒿10g

功用 清热利湿,解毒退热。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每日1剂。1次煎水约400mL,加适量白糖口服。6个月~1岁20mL/次,1~3岁30mL/次,3~7岁40mL/次,7~12岁50mL/次。日服4次,夜服2次。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3.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36.小儿清热灵(王烈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牛黄 麝香 珍珠 黄芩 黄连 板蓝根 连翘 重楼 射干 紫荆皮柴胡 寒水石 菊花 白屈菜 天竺黄 冰片

功用 清热消炎,解毒利咽。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本剂为浓缩片重0.1g,其中含生药0.25g。6个月内每次服2~3片;7~12个月4~5片;1~2岁6~7片;2~3岁8~9片;3岁以上10~15片。1日3~4次,口服,疗程2日,一般用1~2个疗程。

疗效 治疗500例,有效率为89.8%。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7.石膏清透汤(俞虹,浙江省金华市中医院)

组成 柴胡 葛根 荆芥 防风 薄荷 蝉蜕 金银花 石膏 芦根

功用 疏风解表,清热泻火。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82例,有效率为97.55%。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8.郁文骏利喉方(李子慎,成都,四川中医药研究院)

组成 朱砂 巴豆

功用 安神定惊,退火利喉。

主治 痉挛性喉炎。

用法 上药为细面,用时取少许药面于医用胶布上,敷贴患儿印堂穴,8小时取下,针挑局部紫疱,涂1%龙胆紫。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39.双解汤(戈吉庆,江苏省武进县洛阳镇卫生院)

组成 羌活6~7g 桔梗6~7g 羊蹄根6~7g 板蓝根6~7g 七叶一枝花10~12g 黄芩5g 石膏15~30g 寒水石10~30g 甘草1.5~3g

功用 祛风退热,解毒泻火。

主治 小儿发热。

用法 水煎服。风寒表象明显加麻黄或桂枝;痰多加杏仁。

疗效 治疗80例,24小时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40.克感热(廖荣圭等,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

组成 柴胡 石膏 芦根 青蒿 葛根 菊花 牛蒡子 蝉蜕

功用 退热解毒,泻火滋阴。

主治 上感发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96例,有效率为84.3%。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41.滋阴透表汤(陈绍联,江西省崇义县中医院)

组成 芦根15~20g 生地黄15~20g 知母10~15g 薄荷3g 蝉蜕3g 荆芥6~8g 黄芩8g 甘草3g

功用 清肺养阴,生津透表。

主治 小儿感冒发热。

用法 水煎服。热盛加石膏;苔黄厚加栀子;苔黄腻加茵陈;咳嗽加杏仁、前胡;气虚加党参。

疗效 治疗106例,有效率为99%。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42.柴葛解毒汤(张秀瑜,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

组成 柴胡8g 葛根10g 黄芩6g 金银花8g 荆芥6g 茯苓10g 神曲10g 板蓝根8g

功用 表里双解,清热滋阴。

主治 小儿外感发热。

用法 水煎服。症见高热加蝉蜕5g、钩藤10g;咽痛甚加山豆根5g、玄参10g;扁桃体化脓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各8g;干咳加桑叶、菊花、杏仁各6g;咳甚痰鸣加川贝母、桔梗、葶苈子各6g;纳呆、痞闷加白术、厚朴各6g;口干而苦加天花粉6g、芦根8g;便秘加大黄3g;鼻塞流涕加苍耳子、辛夷各5g。2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50例,有效率为95.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43.清热解表汤(张锡元,江苏省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

组成 淡豆豉5~10g 栀子3~10g 金银花10g 连翘10g 薄荷2~6g(后下)黄芩3~10g 枇杷叶10g

功用 辛凉解表,清里泻热。

主治 小儿高热。

用法 水煎服。高热加藿香、六一散、葱白;夹食加山楂、枳壳;里滞重加炒莱菔子;咽红肿加桔梗、甘草、牛蒡子;咳嗽加杏仁、射干、郁金;热邪在表加石膏、甘草;热邪在里加大黄、甘草。

疗效 治疗25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44.柴蝉汤(牟重临,浙江省黄岩市中医院)

组成 柴胡10g 黄芩10g 僵蚕10g 赤芍10g 连翘10g 蝉蜕5g 枳壳5g

功用 清热透表,祛风镇惊。

主治 小儿高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3例,有效率为90.6%。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45.泻火退热汤(刘毅,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组成 黄连 知母 栀子 连翘 重楼 石膏 黄芩 柴胡

功用 清热解毒,泻火退热。

主治 小儿高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0例,3剂后全部热退。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46.金连退热汤(侯桂莉等,辽宁省铁岭市中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知母 石膏 黄芩 栀子 蒲公英 大青叶 板蓝根 芦根 淡竹叶 紫花地丁 大黄 薄荷

功用 清热解毒,泻火生津。

主治 小儿高热。

用法 水煎服。热盛惊惕加钩藤;食滞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鼻衄加白茅根、茜草;热入营血加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紫草;口干渴加麦冬、玄参;咳嗽加麻黄、杏仁、川贝母;喘重加地龙、射干。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47.石膏钩藤汤(吉水合,山西省襄汾县人民医院)

组成 石膏20g 钩藤10g 蝉蜕6g 大黄6g

功用 清热泻火,镇惊熄风。

主治 小儿高热惊厥。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2例,有效率为96.7%。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48.表里双解汤(甄穗清,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

组成 大黄 芒硝 甘草 栀子 黄芩 薄荷 连翘 竹叶

功用 清上泻下,表里双解。

主治 小儿高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49.退热方(王万岭等,河北省张家口251医院)

组成 柴胡9g 知母9g 白芍6g 青蒿12g 黄芩6g 半夏6g 枳壳3g 大黄3g 薄荷4.5g 荆芥穗4.5g 玳瑁9g 六一散9g

功用 清热解表,泻火解毒。

主治 小儿日久高热。

用法 水煎服。呕吐加生姜3片;大便干加厚朴6g、玄明粉6g;毒火甚加犀角或紫雪散适量;热在咽加金银花12g、射干6g、板蓝根12g、鱼腥草9g。

疗效 治疗200例,疗效较佳。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50.清热消炎糖浆(徐静清等,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黄芩 山豆根 板蓝根

功用 清肺泻热,解毒利咽。

主治 急性呼吸道感染。

用法 常规口服。

疗效 治疗352例,有效率为88.9%。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51.鱼腥草雾化剂(王小鹿等,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鱼腥草

功用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

主治 下呼吸道感染。

用法 超声雾化吸入。

疗效 治疗40例,疗效显著。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52.清温解毒散(谢昭亮等,广州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水牛角 珍珠粉 黄芩 栀子 板蓝根 金银花 猪胆酸 牛胆酸等

功用 清温解毒,镇静安神。

主治 小儿呼吸道感染。

用法 制成散剂,常规口服。

疗效 治疗70例,有效率为97%。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12月,潍坊。

53.清热镇静汤(田惠民,陕西重型机器厂职工医院)

组成 大青叶10~20g 薄荷4g 蝉蜕4g 僵蚕4~6g 荆芥6g 甘草4g

功用 清热解毒,镇静止惊。

主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咽红痛加山豆根、牛蒡子、玄参;咳嗽甚加陈皮、艾叶;大便干结加大黄(后下)。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6.2%。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54.上感方(郭来成等,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石膏12~15g 金银花12g 板蓝根12g 大青叶10g 连翘6g 黄芩6g 桔梗6g 天花粉6g 僵蚕6g 生地黄6g 地骨皮6g 甘草3g

功用 清热解表,滋阴退热。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55例,有效率为95.48%。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55.舒感合剂(文仲渝,重庆市中医院)

组成 麻黄 紫苏叶 防风 白芷 青蒿 藿香 玄参 沙参

功用 解表疏风,养阴清热。

主治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四时皆宜)。

用法 水煎服(宜随证用药)。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56.金翘解热汤(王业辉,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石膏 玄参 薄荷 荆芥 蝉蜕 黄连 山楂 神曲芦根 大黄 甘草

功用 表里双解,退热清咽。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证)。

用法 水煎服。若见咳嗽加杏仁、紫苏叶;痰多加半夏、莱菔子;重者加紫雪丹。

疗效 治疗8例,均效。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57.上感合剂(潘明提等,湖北省阳新县中医医院)

组成 板蓝根 金银花 黄芩 羌活 枇杷叶 石膏 知母 射干

功用 清热解毒,利咽止咳。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1岁以下,每次5~10mL,每日4~5次;1~3岁,每次20mL;3~7岁,每次30mL;7~14岁,每次40mL,每日3次。

疗效 治疗24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58.抗病毒糖浆(邓桂芳等,沈阳,辽宁省人民医院)

组成 大青叶 金银花 连翘 重楼 黄连 黄芩 黄柏 黄芪 玄参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益气固表。

主治 急性呼吸道感染。

用法 加白糖水煎制成糖浆口服,疗程3天,同时伴用西医抗炎治疗。

疗效 治疗57例,有效率为77.2%。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59.清宣口服液(张玲丽等,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

组成 射干 前胡 麻黄 桔梗 黄芩等

功用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 下呼吸道感染。

用法 3岁以内,每次3~10mL;3岁以上,每次10~20mL。每日3次。同时伴用头孢唑啉钠静滴。

疗效 治疗30例,疗效显著。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60.治感汤(邓全章,贵阳,解放军第44医院)

组成 麻黄 桂枝 杏仁 细辛 白芥子 生姜 胆南星 附子 丹参 荆芥红花 川芎

功用 解表散寒,温里化痰。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外敷用,伴用抗生素。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61.银桂汤(腾焕昭等,湖南医专(慈利)附属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紫菀 桂枝 半夏 白芍 炙百部 炙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发热甚加柴胡、葛根;喘咳加苏子、黄芩;痰稠加川贝母。

疗效 治疗564例,有效率为96.8%。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62.健儿清解液(时毓民等,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菊花 连翘 杏仁 山楂 陈皮等

功用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主治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常规口服。

疗效 治疗107例,有效率为88.9%。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63.清温灵口服液(段琦侃,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

组成 柴胡 金银花 连翘 黄连 黄芩等

功用 清温败毒,泻火退热。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按说明口服。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86.67%。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64.解毒透表汤(古丽娜等,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院)

组成 黄芩 金银花 黄柏 大黄 连翘 板蓝根

功用 解毒透表,泻火导滞。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配合抗生素静滴及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48例,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的疗效好。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5月,北京。

65.万应胶囊(周慈发,上海儿童医院中医科)

组成 黄连 熊胆 麝香 牛黄等

功用 清热泻火,解毒消肿。

主治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 常规口服。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66.蝉蜕退热饮(薛玫,广州,广东省司法警察医院)

组成 蝉蜕10g 石膏15g 葛根10g 金银花10g 僵蚕5g 川贝母5g 黄芩5g 荆芥5g 薄荷5g 紫草5g 焦栀子5g 甘草3g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主治 呼吸道感染(高热证)。

用法 水煎服。咽喉肿痛加山豆根、马勃;咳嗽加杏仁、枇杷叶;痰多黄稠加瓜蒌皮、浙贝母;咳喘加炙麻黄、杏仁;恶寒无汗加紫苏叶、葱白;便秘加玄明粉、大黄;高热欲作惊风、谵语加紫雪丹。

疗效 治疗82例,有效率为97.6%。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67.宣消散(黄明志,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6g 荆芥穗9g 薄荷9g 杏仁9g 紫苏叶9g 焦山楂6g 炒神曲6g 炒麦芽6g 番泻叶1.2g

功用 消食导滞,宣肺止咳。

主治 小儿感冒夹滞。

用法 共为细末,水冲服。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68.退热贴剂(刘昌玉等,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胡黄连 栀子 金银花 柴胡 细辛

功用 清里解表,化饮通窍。

主治 外感发热证。

用法 每支6g,浓度500%。每次,1岁内1g;1~3岁2g。将退热贴软膏挤在脐窝,上敷纱布盖定。8小时一换,72小时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7.5%。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69.清热散(黄明志,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朱砂24g 琥珀15g 钩藤15g 薄荷1g 滑石45g 甘草45g 白豆蔻15g 柿霜30g

功用 清热除烦,平肝熄风。

主治 感冒夹惊。

用法 研面冲服。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70.解表化食汤(单成萍,四川省西昌市第一中医院)

组成 白薇 连翘 青蒿 芦根 柴胡 地骨皮 薄荷 枳壳 厚朴 神曲 山楂 藿香 甘草

功用 解表通腑,化食去热。

主治 感冒夹食。

用法 水煎服。咳嗽痰多加瓜蒌、杏仁;咽红肿痛加射干;扁桃体化脓加桔梗、牛蒡子。每日1剂,连服3天。

疗效 治疗30例,治愈27例。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71.桂芪糖浆(朱瑞群,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曙光医院儿科)

组成 桂枝2g 白芍12g 黄芪5g 甘草3g 生姜1片 大枣10枚

功用 调和营卫,和中益气。

主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桂枝、生姜二味用蒸溜提取法提取后药渣加入四味药中一起水煎浓缩,取汁加糖适量即成,约30mL含一剂药量。

疗效 治疗22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72.参芪合剂(石呈峰,辽宁省鞍钢立山医院)

组成 党参 黄芪 白术 黄精 丹参 沙参 熟地黄 五味子 淫羊藿等

功用 补脾益气,滋肾润肺。

主治 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6例,疗效显著。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73.防感糖浆(孙远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学中心)

组成 当归 黄芪 苍术 龙骨等

功用 益气固卫,运脾养血。

主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按糖浆剂工艺要求,制成糖浆剂,常规口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74.保儿宁糖浆(朱孝礼,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

组成 黄芪 山药 炒白术 茯苓 防风 鸡内金等

功用 益气健脾,固卫防感。

主治 易感综合征。

用法 制成糖浆剂,3岁以内,每次10mL;3岁以上每次20mL,1日2次,连服2个月,同时佩带防感香袋(山柰、石菖蒲、藁本、白芷、苍术、砂仁)。10~15天一换。

疗效 治疗141例,有效率为87.23%。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6月,北京。

75.复康灵糖浆(武宇慕等,北京市中医院)

组成 人参3g 黄芪15g 灵芝10g 黄精15g 沙参15g 五味子10g

功用 补肺健脾,益气养阴。

主治 呼吸道反复感染(肺脾双虚证)。

用法 制成糖浆剂,每瓶200mL。每次,3岁以内每15天服1瓶;3岁以上每10天服1瓶。每天服2次,2~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97例,有效率为96.9%。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9月,北京。

76.补益糖浆(高智铭,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黄芪 冬虫夏草 鸡内金 白花蛇舌草等

功用 补肺益肾,运脾清热。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制成糖浆服。

疗效 治疗195例,有效率为95.2%。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77.扶正糖浆(蔡力民等,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组成 黄芪 党参 丹参 熟地黄 白术 沙参 五味子 金银花 大青叶 鱼腥草 黄芩 甘草

功用 扶正祛邪,滋阴助阳。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制成糖浆服,同时伴用胸腺素辅助治疗。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78.免疫增强剂(李新景等,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黄芪 白术 防风 僵蚕

功用 祛风清热,益气固本。

主治 小儿复发性呼吸道感染。

用法 制成胶囊服。

疗效 治疗42例,有效率为97.86%。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79.健脾益气冲剂(邹治文等,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组成 黄芪 橘红 茯苓 黄精 青黛 鸡内金

功用 扶正固本,健脾益气。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脾气虚复感儿)。

用法 以上药物制成健脾益气冲剂,1袋含生药5g。1岁半左右每次1袋,日3次;3岁以上每次2袋,1日2次;6岁以上每次2袋,1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1例,有效率为92.1%。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80.健肺膏(王明香等,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白芥子 细辛 延胡索 沉香 丁香 葶苈子

功用 温肺化痰,健脾补肾。

主治 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

用法 上药各适量共为细末,姜汁等调成软膏状,敷于风门、肺俞、定喘、涌泉、足三里,1天1次。

疗效 治疗300例,有效率为96.3%。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81.防感口服液(江育仁等,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黄芪 桂枝 煅龙骨 煅牡蛎 白芍 生姜

功用 益气固表,调和营卫。

主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上药由制剂室制成每瓶250mL的口服液。3岁以内每次10mL;3~6岁每次15mL;6岁以上每次20mL。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95例,有效率为94.24%。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82.小儿康(祝江迁等,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组成 黄芪 白术 防风 党参 麻黄根 白芍 麦芽 甘草

功用 益气固表,脾肺双补。

主治 易感综合征(肺脾双虚证)。

用法 1~3岁者每次3g;4~6岁者每次4g;7岁以上者每次6g。每日服2次。嚼服或温开水送服,每30天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

疗效 治疗103例,有效率为98.06%。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3年11月,青岛。

83.易感合剂(张金鼎等,郑州,河南省中医研究院)

组成 天冬 黑芝麻 黄豆粉 蜂蜜

功用 健脾补肾,润肺益心。

主治 易感综合征。

用法 制成饼块,每日服2次,每次服1块,共服3个月。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3年11月,青岛。

84.防感合剂(马融,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黄芪 桂枝 白芍 大枣 生姜 白术 陈皮 龙骨 牡蛎 防风 甘草

功用 调和营卫,益气固表。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3岁以内,每次10mL;3~6岁每次15mL;6岁以上,每次20mL。每日2次,2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86例,有效率为97.7%。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3年11月,青岛。

85.益肺健身合剂(张湘屏等,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菟丝子 黄芪 防风 人参 甘草 当归 白芍

功用 温补肾阳,益肺健脾。

主治 复感儿。

用法 每次,2岁以内5~8mL;3~6岁10mL;7~12岁15mL。每日2次,一般1个疗程为50天,至少观察3个月。

疗效 治疗305例,有效率为95.1%。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3年11月,青岛。

86.健补口服液(午英俊,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儿童医院)

组成 黄芪 龙骨 党参 白术 山药 龟板胶 鹿角胶

功用 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主治 易感综合征(脾肾两虚证)。

用法 口服。1岁以下每日1支;1~5岁每日2支;5岁以上每日3支。每日2~3次。

疗效 治疗99例,有效率为95.8%。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87.扶正冲剂(须鹤英等,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黄芪 党参 淫羊藿 丹参等

功用 健旺脾胃,调和气血。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口服,每包12g,3岁以内,每次半包;3~6岁,每次1包;6岁以上,每次1.5包。每日2次。

疗效 治疗120例,有效率为90.83%。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88.童康片(李美珠,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组成 黄芪 白术 防风 牡蛎 山药 陈皮等

功用 益气固表,健脾壮肾。

主治 呼吸道反复感染(肺脾肾气虚)。

用法 制成片剂,常规服用。

疗效 治疗32例,有效率为90.6%。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89.参芪龙牡合剂(杨季国等,浙江中医学院)

组成 党参 黄芪 白术 防风 龙骨 牡蛎 黄芩 鸡内金

功用 补脾益肺,滋肾固卫。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每日2次,每次25mL,温服。在急性感染缓解期及平时服用,连服3个月。

疗效 治疗92例,有效率为96.7%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90.太子健冲剂(俞景茂等,浙江中医学院中医系)

组成 太子参 桂枝 丹参 半夏 柴胡 赤芍 黄芩 蝉蜕 炙甘草 黄芪

功用 益气固卫,通络活血。

主治 易感综合征。

用法 冲剂,常规口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91.黄赤防感饮(张瑞宣,江苏省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组成 黄芪12g 赤芍6g 防风6g 人参1.5g 鹿茸0.9g 灵芝3g 北沙参6g 玄参6g 黄精6g

功用 益气固表,补肺益肾。

主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免疫增强作用良好而持久。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92.复感宁(刘鑫文,江西省井冈山医专附属医院)

组成 党参 黄芪 白芍 茯苓 炒山药 薏苡仁 百部 桔梗 黄精 炒山楂 鸡内金 甘草

功用 清热宣肺,补气健脾。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口服。

疗效 治疗82例,疗效较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93.参芪大枣汤(黄国平,福建省惠安县医院儿科)

组成 太子参10g 黄芪15g 白术6g 防风6g 茯苓10g 大枣10g

功用 解表散风,益气健脾。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肾虚加牡蛎、龙骨、山茱萸、五味子;纳呆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鸡内金;血虚加当归。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94.五参饮(潘嘉珍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组成 太子参 丹参 党参 玄参 苦参

功用 益肺固表,健脾养血。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80%。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95.强力防感口服液(张亮等,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

组成 黄芪 白术 防风 桂枝 龙骨 牡蛎 海龙

功用 益气固表,潜阳敛阴。

主治 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口服。

疗效 治疗41例,有效率为97.5%。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96.健脾益气方(封玉琳,上海市中医院)

组成 黄芪 白术 茯苓 北沙参 麦冬 防风 太子参 山药 丹参 当归甘草

功用 健脾养胃,补肺益肾。

主治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用法 水煎服。纳呆加炒谷芽、炙鸡内金、神曲;盗汗加麻黄根、煅龙骨、牡蛎;便干加火麻仁;小溲频数或遗尿加淫羊藿。

疗效 治疗145例,有效率为94.48%。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97.防感散(夏以琳等,上海市中医院)

组成 雄黄 黄芩 冰片 桂皮

功用 疏通经络,避秽祛邪。

主治 预防小儿感冒。

用法 研末装袋,佩挂在天突穴。

疗效 治疗230例,有效率为87.83%。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第二节 小儿咳嗽(气管炎)

咳与嗽合而为咳嗽,小儿病咳,初以咳为主,继而咳加嗽,终而嗽。临床多以急性居多,慢性者极少。所谓久咳,一般超过半个月,多以久慢论治,当代所见,久慢之咳多属哮喘之列,即变异性范畴。咳嗽病于气道,所谓气管炎是也,气管也有大、中、小、细之别,但其病则首见之证是咳嗽。临床继发于感冒,又可下传于肺,所以,治咳防喘是关键,所治用方甚多,选述如下。

1.宣肺化痰汤(王静安,四川省成都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荆芥 炙麻黄绒 炙百部 炙旋覆花 白前 芦根 黄芩 黄连 山楂神曲 枳壳 桔梗

功用 宣肺化痰,止咳去热。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水煎服。风寒咳嗽加紫苏叶;风热咳嗽加石膏;燥热咳嗽加麦冬、天花粉。

疗效 治疗1009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2.清肺利痰汤(黄元贞,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

组成 桑白皮5g 地骨皮5g 瓜蒌5g 鱼腥草5g 芦根5g 黄芩5g 炙麻黄2g 枳壳2g 甘草2g 杏仁4g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利痰。

主治 小儿肺热咳嗽。

用法 水煎服。咳甚加前胡;痰盛加天竺黄、葶苈子;热盛加蒲公英、石膏、花粉;咽喉肿痛加板蓝根、牛蒡子;便秘加大黄;舌红少津加石斛、麦冬。以上为5岁日量。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3.麻葶双解汤(施仲源,北京酒仙桥医院中医科)

组成 麻黄3~10g 杏仁10~24g 葶苈子3~10g 前胡6g 百部3~10g 莱菔子3~10g 炙枇杷叶6g 僵蚕3~6g

功用 宣肺理气,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水煎服。热重加石膏;久咳加紫菀、诃子;食滞重加枳实;脾虚加党参、白术。

疗效 治疗74例,有效率为95.95%。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4.润燥养肺汤(徐蔚霖,上海市儿童医院)

组成 沙参 百合 煅石膏 杏仁 阿胶 胡麻仁 桑叶 人参 枇杷叶 甘草 麦冬

功用 养肺固金,润燥滋阴。

主治 小儿干咳(阴虚肺热)。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5.羚羊清肺散(许惠珍,山东省青岛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羚羊粉 石膏 川贝母

功用 清解肺热,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冲服。1岁以内,服1g;3岁左右,服3g。1日3次,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9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6.肺热清解汤(徐佩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

组成 黄芩 炙百部 白前 蝉蜕 杏仁 僵蚕 浙贝母 炙紫菀 芦根 炙甘草

功用 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咳嗽(过敏性尤宜)。

用法 水煎服。舌苔花剥,干咳甚加北沙参、天花粉;舌苔薄白,痰少黏难出加瓜蒌皮、天竺黄、姜竹茹;纳呆便干加瓜蒌、神曲。合用酮替芬片(1mg/片)0.5mg,1日2次。

疗效 治疗76例,有效率为90.8%。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7.痰咳合剂(杨祖迈等,长沙,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组成 麻黄3g 杏仁3g 甘草3g 木蝴蝶3g 蝉蜕3g

功用 宣肺理气,祛痰止咳。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水煎为合剂,每瓶10mL,常规服。

疗效 治疗108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8.江育仁化痰散(李乃庚等,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

组成 半夏 陈皮 青礞石

功用 燥湿化痰,下气消食。

主治 气管炎(痰盛证)。

用法 为散剂。每次,1~3岁服0.5~1g;3岁以上服1.5~2.0g。1日3次。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十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6月,南京。

9.止咳灵(吕玉霞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芦根 百部 款冬花 紫菀 桂枝 前胡 瓜蒌 炙罂粟壳 陈皮 白芍 川贝母 葶苈子

功用 宣肺化痰,止咳理气。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7%。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10.清金安肺汤(祝江迁,广州,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组成 金银花 荆芥 黄芩 紫菀 杏仁 白前 百部 桔梗 赤芍 芦根 甘草

功用 清热安肺,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外感咳嗽。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大青叶、柴胡;咳流清涕加羌活、防风;黄涕加菊花;黄痰加瓜蒌、川贝母;大便干结加牛蒡子、番泻叶;大便稀加葛根、山药。每日1剂。

疗效 治疗618例,全部治愈。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11.痰净雾化液(彭兆麟等,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

组成 桔梗 鲜竹沥 车前草 紫菀 胆南星 蟾酥

功用 清热消痰,化湿利肺。

主治 小儿咳喘(呼吸道痰壅皆宜)。

用法 上药按制剂常规要求制成雾化剂,用时根据患儿病情吸入。

疗效 治疗103例,有效率为88.35%。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12.止咳饮(李荣久,北京燕山石化医院)

组成 荆芥6~9g 连翘6~10g 板蓝根6~10g 牛蒡子6~10g 百部10g 杏仁10g 半夏10g 川贝母10g 沙参10g 麦冬10g 丹参10g

功用 解表宣肺,清热利咽。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水煎服。肺热加石膏、桑白皮;大便干结加大黄;有痰加葶苈子。同时伴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13.除湿清热汤(郑家远,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医院)

组成 紫苏叶 荆芥 桔梗 黄连 滑石 芦根 木通 炙麻黄绒 炙旋覆花橘络 炒谷芽 炒麦芽

功用 解表宣肺,除湿清热。

主治 儿童咳嗽。

用法 水煎服。咽喉肿痛加金银花、梅花、胖大海;吼喘气粗加石膏、紫苏子、葶苈子;痰多稠黄加黄芩、竹茹、陈皮;苔白腻去滑石、芦根,加白豆蔻、冬瓜仁、车前草。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4.化痰止咳合剂(张新建,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

组成 半夏 桑白皮 紫菀 款冬花 桔梗 麻黄 葶苈子

功用 化痰止咳,泻肺利气。

主治 小儿湿性咳嗽。

用法 水煎服。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20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5.宣散利肺饮(包国华等,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

组成 杏仁5g 紫苏叶5g 炙前胡5g 桔梗5g 橘红5g 川贝母5g 桑白皮5g 甘草3g 黄芩5g 麦冬5g 生姜1片

功用 宣通肺气,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水煎服,为幼儿日量,3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6.穿心莲泻白散(孟爱媛,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妇幼保健院)

组成 桑白皮9g 地骨皮9g 甘草5g 穿心莲9g

功用 清泻肺热,止咳化痰。

主治 肺热咳嗽。

用法 水煎服。5天为1个疗程,为儿童日量。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7.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7.泻痰汤(陈桂荣等,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鲜芦根 冬瓜子 薏苡仁 瓜蒌仁 桃仁 杏仁 紫苏子 莱菔子 胆南星 川贝母 木蝴蝶

功用 清肺祛痰,降逆止咳。

主治 小儿咳嗽(痰盛证)

用法 水煎服。肝火犯肺加赭石、菊花;心火伤肺加鱼腥草、大黄;客邪在表加荆芥穗、薄荷;热重加服羚羊粉;痰湿阻滞加天竺黄;肺燥伤津加麦冬、沙参。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5月,北京。

18.中旭止咳糖浆(魏旭,吉林省辽源市中医院)

组成 罂粟壳100g 川贝母100g 前胡100g 桔梗200g 款冬花200g 天冬200g 浮海石300g 白屈菜30g 枇杷叶30g 沙参30g

功用 止咳化痰,润肺利气。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按糖浆工艺要求制成1000mL。每次,6~12个月3mL;1~5岁5mL;5岁以上10mL。1日3次。

疗效 治疗369例,有效率为94.3%。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19.济明泻肺汤(熊济明等,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组成 桑白皮15g 地骨皮15g 枇杷叶15g 射干10g 升麻10g 蝉蜕10g 神曲10g 僵蚕10g 粳米6g 甘草6g

功用 泻肺止咳,化痰和中。

主治 儿童咳嗽。

用法 水煎服,为8岁日量。

疗效 治疗74例,有效率为97.3%。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20.射麻合剂(时毓民,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组成 射干 麻黄 前胡 杏仁 黄芩 蔊菜 蝉蜕 僵蚕

功用 宣肺止咳,化痰祛风。

主治 小儿咳嗽。

用法 水煎制成合剂,常规口服。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3%。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21.化痰合剂(崔瑞林,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中医院)

组成 陈皮6g 半夏9g 茯苓10g 杏仁6g 青黛4.5g 川贝母6g 甘草4.5g

功用 清热止咳,健脾化痰。

主治 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热痰而稠,加竹茹6g、瓜蒌9g;痰多稀薄加桔梗6g、苏子6g。重时加抗生素。

疗效 治疗52例,有效率为96.2%。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22.止咳方(蔡永年等,安徽省芜湖市马塘区医院)

组成 板蓝根12g 葛根10g 柴胡6g 重楼12g 荆芥穗12g 金银花12g 紫苏叶9g 远志9g 桔梗9g 杏仁6g 甘草6g 枇杷叶9g

功用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 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41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23.白贝止咳灵(王烈等,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白屈菜 川贝母 瓜蒌 半夏

功用 止咳化痰,清肺消炎。

主治 小儿支气管炎。

用法 为糖浆剂,6个月内每次1~5mL;7~12个月5~15mL;1~3岁15~20mL;3~6岁20~25mL;6~9岁25~30mL;9岁以上30~50mL。1日3次。4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50例,有效率为89.81%。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9月,北京。

24.清肺化痰汤(杜建新,山东省济南柴油机厂医院)

组成 桑白皮 杏仁 桃仁 当归 牡丹皮 鱼腥草 金银花 黄芩 百部 葶苈子

功用 清肺止咳,化痰理气。

主治 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18例,有效率为91.51%。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25.苏杏止咳糖浆(吴登山,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305医院)

组成 紫苏叶 杏仁 虎杖 前胡 芦根 炒槟榔 连翘 蜂蜜

功用 清肺止咳,消积化痰。

主治 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 上药制成糖浆剂,每次口服15mL。1日3次。

疗效 治疗40例,有效率为88.88%。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26.双清口服液(马融等,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金银花 大青叶等

功用 清温透表,凉血解毒。

主治 急性气管炎(风温肺热证)

用法 每日,3岁以内,2支;3~7岁,3支;7岁以上,4支。分3次口服。

疗效 治疗130例,有效率为98.46%。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7.清解宣肺汤(郑建民等,河南中医学院儿科研究所)

组成 炙麻黄 杏仁 金银花 连翘 黄芩 川贝母 桔梗 木蝴蝶 僵蚕 鱼腥草 甘草

功用 清解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每日服1剂,3剂为1个疗程。若发热加柴胡、葛根;鼻流清涕加荆芥、紫苏叶;痰多加徐长卿、蝉蜕;纳呆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大便秘结加大黄。

疗效 治疗120例,有效率为96.6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8.利痰散(钱晓萍,江苏省无锡市中医院)

组成 胆南星 陈皮 枳壳 大黄 牵牛子 皂荚

功用 利痰顺气,导滞止咳。

主治 小儿支气管炎。

用法 上药等量等份,研细末,每包含2g。每服1包,1日2~3次。

疗效 治疗33例。有效率为90.9%。

来源 第十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6月,南京。

29.镇咳灵口服液(时毓民等,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

组成 麻黄 射干 杏仁 黄芩 汇剪刀草 桔梗等

功用 镇咳祛痰,清热宣肺。

主治 支气管炎。

用法 每瓶10mL,3岁者,每次10mL。1日3次。

疗效 治疗114例,有效率为96.7%。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宜昌。

30.理肺化饮方(郭永新,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干姜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葶苈子 杏仁

功用 温肺化饮,理气止咳。

主治 支气管炎(寒温夹杂证)。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31.清肺止咳汤(汤学熙,福建省周宁县医院)

组成 桑白皮 百部 蜜紫菀 川贝母 板蓝根 金银花 黄芩 僵蚕 沙参甘草

功用 清肺止咳,化痰和中。

主治 急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热甚加黄连、鱼腥草;流涕加蝉蜕、薄荷;咳甚加杏仁、马兜铃;大便干结加瓜蒌、大黄;咳嗽日久加人参、麦冬。

疗效 治疗106例,有效率为98.1%。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32.消汤(张仲谦,四川省乐山市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 杏仁 紫苏子 葶苈子 炒莱菔子 黄芩 炙桑白皮 地骨皮地龙 甘草

功用 止咳化痰,降气滋阴。

主治 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痰多色淡加白前;痰热而黄加天竺黄;夜间咳甚加白茅根、炙百部;发热加石膏;湿痰加紫菀、款冬花;胸闷加瓜蒌。

疗效 治疗49例,有效率为88.9%。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5月,北京。

33.阿杏散(靳祖鹏,山东中医学院)

组成 阿胶 炒杏仁 炙枇杷叶 黄芪 五味子 细辛 炙甘草

功用 补水培土,调金止咳。

主治 小儿虚咳。

用法 水煎服。若咳嗽伴有舌苔白、涕清、大便不干加麻黄、桂枝、半夏、干姜;舌苔黄、涕浊、大便干加黄芩、百部、瓜蒌仁、炒葶苈子。

疗效 治疗32例,有效率为93.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11月,潍坊。

34.七子止咳汤(高秉谔等,山东省青岛市中医院)

组成 紫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五味子 牛蒡子 葶苈子 诃子 桑白皮 地骨皮

功用 清肺理气,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久咳。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40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35.枇杷清肺饮(王爱英,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组成 枇杷叶 黄芩 栀子 连翘 桑白皮 党参 甘草 茵陈 白花蛇舌草

功用 清肺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顽固性咳嗽。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98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36.小儿止咳汤(谢维平,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矿务局职工医院)

组成 百部 射干 款冬花 紫菀 枳壳 黄芪 麦冬 沙参 防风 白术 甘草

功用 止咳清肺,养阴化痰。

主治 反复咳嗽。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200例,有效率为97.5%。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37.顽咳方(王静安,四川省成都市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绒 桔梗 炙旋覆花 炙款冬花 炙百部 芦根 木通 滑石 黄连 橘络 紫苏叶 荆芥 胖大海 炒谷芽 炒麦芽

功用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顽固性咳嗽。

用法 水煎服。风热咳嗽加黄芩、石膏;风寒咳嗽加细辛,去黄连;燥热咳嗽加麦冬、天花粉;咳嗽气紧加紫苏子、丝瓜络;阴虚咳嗽加沙参;脾虚咳嗽加厚朴;咳嗽兼呕吐加陈皮、姜竹茹。

疗效 治疗148例,有效率为86.5%。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38.参鹤饮(蔡军,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胜利医院)

组成 太子参 仙鹤草 五味子 乌梅 杏仁 百部 紫菀 甘草 生姜

功用 益气止咳,化痰利气。

主治 小儿久咳。

用法 水煎服。自汗加龙骨、牡蛎;盗汗加麦冬、地骨皮;咽肿声哑加玄参、牛蒡子;痰湿加半夏、茯苓;痰热加黄芩;风寒加细辛、干姜。

疗效 治疗27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39.金黄化痰汤(牛培新,山东省济南市千佛山医院)

组成 金银花 黄芩 连翘 柴胡 紫苏子 白前 桔梗 百部 杏仁 麦冬沙参 甘草等

功用 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久咳。

用法 水煎服,适当随证加减。同时伴用维生素C等。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3.3%。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40.久嗽饮(周静冬,吉林省长春市中心医院)

组成 桃仁 杏仁 前胡 白前 冬瓜子 芦根 紫苏子 胆南星 莱菔子 薏苡仁 木蝴蝶 白屈菜

功用 理肺行气,止咳化痰。

主治 日久咳嗽。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11月,广州。

41.理痰汤(李立新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苏子 半夏 橘红 款冬花 茯苓 芡实 白芥子 党参

功用 健脾固肾,理气除痰。

主治 小儿痰证(偏虚者)。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第三节 小儿肺炎

中西医及民众皆识之病称。本病为国家规定的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据全国各地的统计,肺炎是导致小儿死亡的首位疾病。因此,小儿疾病的防治重点是肺及呼吸道疾病,其中重点是肺炎。肺炎之种类繁多,而病毒性肺炎是重点,病毒的种类也不少,尤以腺病毒为突出,对腺病毒肺炎的处理,重在早期诊断和治疗,诊断方法又以病原学检验为上策,此策要求既快又准为佳。至于治病控制腺病毒的有效方法,在特效对策之前,中医药常是必选之剂,中医药治疗方药各地都有自己的经验。下边遴选有效方药以资参考。

1.宁肺片(陈德明等,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儿科)

组成 青黛 黄芩 柴胡 桃仁 川芎 红花 赤芍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制成片剂,每次6~10片。1日4次口服。

疗效 治疗106例,有效率为97.2%。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2.利肺汤(王达明等,江西省吉安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组成 防风 黄芩 桔梗 瓜蒌仁 柴胡 葶苈子 黄柏 党参 丹参 大枣浙贝母 香薷 甘草

功用 清肺泻火,养阴祛痰。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25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3.解毒消炎注射液(金文微等,甘肃省中医院儿科)

组成 金银花9g 连翘9g 黄芩9g 丹参9g 白头翁9g 重楼9g 瓜蒌9g 板蓝根9g 茵陈12g

功用 清热解毒,抗菌消炎。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每毫升注射液中含生药总量2g。每日,3岁以内,2~6mL;3岁以上,6~10mL。总量分2~3次,肌内注射或加入5%~10%葡萄糖液内静脉点滴,一般每100mL葡萄糖液中加入解毒消炎注射液2mL。

疗效 治疗137例,有效率为99.2%。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12月,潍坊。

4.抗炎糖浆(宋从有,吉林省吉林市郊区医院)

组成 板蓝根 鱼腥草 栀子 黄芩 桑白皮 川贝母 杏仁 紫苏叶 前胡桔梗 枇杷叶 半夏 枳壳 莱菔子

功用 清肺抗炎,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肺炎(风热型)。

用法 按糖浆工艺要求制成含45%生药的糖浆剂,每瓶100mL。每次,1~5个月服5mL;6~12个月15mL;1~3岁20mL;4岁以上30mL。1日3次。

疗效 治疗480例,有效率为94.1%。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5.清热宣肺液(张玉乾等,吉林省吉林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3g 杏仁6g 葶苈子6g 石膏30g 鱼腥草30g 蒲公英30g

功用 清热化痰,止咳定喘。

主治 小儿肺炎(风热闭肺型)。

用法 煎汤,保留罐汤。每日2次,每次20~30mL。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南京。

6.杏栀散(李素芳,黑龙江省鸡西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杏仁 栀子 桃仁各等份

功用 清热宣肺,化痰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取适量加蛋清少许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外敷膻中穴。1日1次。

疗效 治疗300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5月,南京。

7.肺炎糖浆(吴松炎等,吉林市,解放军222医院)

组成 麻黄 柴胡 青黛 寒水石 金银花 连翘 暴马子 五倍子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宣肺定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制成糖浆口服,同时伴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93例,效果较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8.祛风宣肺汤(邓启源,福建省邵武市中医院)

组成 钩藤 天竺黄 全蝎 僵蚕 莱菔子 大黄 黄芩 前胡 麻黄 地龙石膏 知母 木通

功用 清热祛风,宣肺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66例,疗效较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9.清热宣肺汤(杨旺,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二医院)

组成 麻黄 茶叶 石膏 甘草 杏仁 生姜 大枣

功用 清热宣肺,振心利湿。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抗生素治疗。

疗效 治疗106例,有效率为98.1%。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10.小儿通肺方(区庆端,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桃仁 丹参 鱼腥草 野菊花 金银花 连翘 板蓝根 甘草 芦根 枇杷叶 杏仁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高热加石膏、黄芩;有涕加薄荷;气促加麻黄、苏子;痰多加天花粉、胆星、半夏;大便稀加茯苓、滑石、薏苡仁。

疗效 治疗83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11.清肺灌肠液(王培英等,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黄芩 黄连 石膏 红花等

功用 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保留灌肠。同时伴用抗生素等对症治疗。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较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12.解热毒注射液(吴康衡等,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千里光 大青叶 射干 牡丹皮 石菖蒲等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泻肺。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静脉滴注。

疗效 治疗119例,有效率为99.1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13.平喘化痰汤(张小平等,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葶苈子 桑白皮 地龙 瓜蒌仁 黄芩 浙贝母

功用 宣肺平喘,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肺炎(风热闭肺型)。

用法 灌肠。热重便秘加大黄;口唇发绀加丹参、红花。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9%。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14.宣肺解毒汤(玉振熹等,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 石膏 连翘 金银花 杏仁 甘草

功用 宣肺平喘,解毒止咳。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若见惊搐加地龙、蝉蜕;心衰加生脉散。

疗效 治疗61例,有效率为96.7%。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15.清肺活血汤(王俊武等,北京市大兴中医院儿科)

组成 芦根 冬瓜仁 桃仁 杏仁 鱼腥草 薏苡仁 瓜蒌 地骨皮 赤芍

功用 清肺活血,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1994年10月,北京。

16.清肺合剂(黄已庄,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组成 蜜炙麻黄 杏仁 石膏 金银花 连翘 黄芩 竹茹 鱼腥草 甘草

功用 清肺降气,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浓缩液,常规服用。合用鱼腥草注射液,肌注,1日2次,每次1~2支。

疗效 治疗110例,有效率为82%。优于单用鱼腥草注射液组,稍差于辨证施治组。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8年12月,广州。

17.宣泻理肺汤(经捷等,南京中医药大学)

组成 炙麻黄 杏仁 桑白皮 葶苈子 紫苏子 枳壳 陈皮 半夏 鱼腥草黄芩 车前子 炙甘草

功用 宣肺止咳,泻热化痰。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石膏;嚏多加炒防风;肺部湿音密集加椒目、桃仁或丹参;哮鸣痰多加射干、地龙。每日1剂,小量频服。

疗效 治疗54例,有效率为88.9%。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18.肺炎栓剂(朱盛国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组成 麻黄5g 桂枝5g 熟附子5g 甘草5g 厚朴10g 半夏10g 椒目10g 黄芩10g 葶苈子10g 浙贝母10g 知母10g 牵牛子10g 槟榔10g 侧柏叶10g 细辛3g 礞石滚痰丸6g

功用 宣肺止咳,降气化痰。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做成5只栓剂,每只含药液10mL。每次1只,每日2次;学龄期儿童每日3次。大便后保留灌肠。

疗效 治疗20例,有效率为85%。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及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19.肺炎合剂(陈昭定等,北京儿童医院)

组成 石菖蒲 郁金 连翘 滑石 青黛 蛤壳 麻黄 杏仁 金银花 苏子石膏 甘草

功用 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制成合剂。每次,1岁内10mL;1~3岁20mL;4~7岁30mL;8~14岁50mL。1日3次,口服。

疗效 治疗128例,有效率为89.06%。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20.清肺汤(黄平,浙江省舟山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鱼腥草 黄芩 桑白皮 炙麻黄 杏仁 石膏 半夏 姜皮

功用 清热解毒,泻肺化痰。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流涕脉浮加金银花、连翘、薄荷;咽喉肿痛、扁桃体肿大加射干、板蓝根;痰鸣气急加葶苈子、胆南星、天竺黄、川贝母。

疗效 治疗156例,有效率为95.5%。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5月,沈阳。

21.喘泰灵(李洪芳,辽宁省盖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组成 麻黄 肉桂 干姜 川芎 白芷 厚朴 陈皮 紫苏子 葶苈子 甘草桔梗 川贝母 半夏

功用 泻肺平喘,降气化痰。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研末温开水送服。

疗效 治疗38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22.归芎化瘀汤(李贵等,北京友谊医院)

组成 当归 川芎 桃仁 红花 三棱 莪术等

功用 活血化瘀,通经理气。

主治 小儿肺炎(肺音密集)。

用法 水煎服。若大便干加大黄、枳实。服药难时可用针剂。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23.祛痰合剂(张淑霞等,大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茯苓 陈皮 半夏 甘草 紫菀 白术 暴马子

功用 健脾燥湿,祛痰止咳。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西医抗炎药、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180例,疗效较佳。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24.清热化痰汤(刘永利,广西自治区百色右江民族妇幼保健院)

组成 鱼腥草10~15g 车前子10~15g 白茅根15~20g 丝瓜子10~15g 甘草3~6g

功用 清热化痰,开胸止咳。

主治 小儿肺炎(风热闭肺型)。

用法 水煎服,高热加石膏15~30g。同时伴用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治疗41例,有效率为90.24%。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25.肺炎汤(王振宝等,浙江省金华县傅村镇卫生院)

组成 麻黄1.5g 杏仁3g 石膏6g 芦根6g 鱼腥草6g 紫菀5g 瓜蒌5g 五味子3g 葶苈子3g

功用 泻肺降气,清热化痰。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较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26.清热救肺饮(昌运斌,湖南省醴陵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组成 羚羊角 石膏 人参须 知母 天竺黄 川贝母 瓜蒌 全蝎 僵蚕 蝉蜕 金银花 麦冬 甘草 牛黄

功用 清热救肺,化痰平肝。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27.理肺化痰汤(王静安,四川省成都市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 桔梗 炙百部 炙旋覆花 炙白前 芦根 橘络 荆芥 枳壳黄连

功用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风寒型加紫苏叶、前胡、细辛;风热型加石膏、黄芩;湿热型加木通、滑石、郁金、姜黄、黄连;痰热型加葶苈子、冬瓜子、瓜蒌。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320例,有效率为97.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28.活血化瘀汤(高淑清等,吉林省长春市儿童医院)

组成 丹参15g 鸡血藤10g 当归10g 川芎15g 黄芪15g 茯苓20g

功用 活血化瘀,强心利尿。

主治 小儿肺炎(心阳虚衰证)。

用法 水煎取汁,保留灌汤。2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6例,有效率为89.13%。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29.麻连清肺饮(龚梦玉,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玄参 葶苈子 石膏 瓜蒌皮 天竺黄 连翘 甘草

功用 清肺解毒,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配合静点清开灵注射液,4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20例,有效率为96.2%。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30.泻肺定喘汤(吕建成,湖北省潜江市浩口医院)

组成 麻黄5g 杏仁6g 石膏10g 甘草3g 桔梗6g 前胡6g 黄芩6g 黄连3g

功用 清肺泻热,化痰定喘。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并配合药汁雾化吸入。喘甚气逆加紫苏子;痰多加半夏;咳甚加川贝母、款冬花;食欲不振加山楂、麦芽;便秘加大黄;气虚加黄芪。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80例,有效率为97%。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31.金黄清肺散(臧晓波,吉林省吉林市中医院)

组成 金银花1000g 栀子1000g 黄芩1000g 黄柏1000g 石膏500g 郁金500g 雄黄500g 川贝母250g 冰片125g

功用 止咳平喘,安神镇惊。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每次,1岁以内0.5g;1~3岁1g;3岁以上1.5g。每日3次。并加常规治疗量的红霉素、青霉素等。

疗效 治疗142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32.清肺饮(白晓红,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金银花 连翘 麻黄 杏仁 炒葶苈子

功用 清热解毒,泻肺涤痰。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水煎服。配合大黄、芒硝、大蒜泥调成糊状贴于肺部音密集处或X线检查肺部改变明显处。配合鱼腥草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雾化吸入。

疗效 治106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33.清热泻肺汤(萧美珠,江西省南昌市第一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连翘 大青叶

功用 清热泻肺,止咳平喘。

主治 支气管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28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6月,苏州。

34.理肺饮(柏嘉钢,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人民医院)

组成 麻黄 桂枝 白芍 细辛 半夏 五味子 干姜 甘草 石膏

功用 理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支气管肺炎。

用法 水煎服。便秘加大黄;痰多加射干;气虚脾弱加人参、白术。

疗效 治疗32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35.清宣肺气汤(邓颖,北京复兴医院)

组成 麻黄3g 杏仁6g 石膏15g 甘草3g 连翘10g 桔梗10g 紫菀10g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化痰。

主治 支气管肺炎。

用法 水煎服。发热重加金银花、地骨皮;痰多加葶苈子、桑白皮;不安加钩藤;口渴加沙参、麦冬;大便秘结加瓜蒌、熟大黄;唇色及四肢末梢青紫加赤芍、白茅根、红花。同时伴用西医抗炎、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48例,有效率为91.66%。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6.清肺化痰汤(朱先康,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炙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黄芩 鱼腥草 半夏 陈皮 虎杖 射干

功用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支气管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26例,有效率为96.8%。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11月,广州。

37.化痰解毒汤(邱龙祥,江西省乐安县湖坪中心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半夏 茯苓 陈皮 板蓝根 金银花 鱼腥草 连翘 丹参 桃仁 红花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 支气管肺炎。

用法 水煎服。伴用抗生素。偏寒加细辛、干姜;偏热加石膏、川贝母、黄芩。

疗效 治疗52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38.泻痰清肺汤(倪珠英等,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鱼腥草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金银花 连翘 青黛

功用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痰热壅肺证)。

用法 为280%口服液。每次,2~5岁20mL。1日3次。

疗效 治疗105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39.活血通瘀汤(阎田玉等,北京友谊医院)

组成 当归9g 赤芍9g 川芎9g 鸡血藤12g 水蛭9g 牡丹皮6g 黄芪15g

功用 活血化瘀,益气凉血。

主治 腺病毒肺炎并发DIC(血瘀证)。

用法 水煎服。同时用输液、给氧、强心等综合治疗。

疗效 治疗93例,有效率为81.72%。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1982年6月,福州。

40.病肺方(罗玉桃等,广东省广州市儿童医院)

组成 青黛 板蓝根 射干 赤芍 郁金 葶苈子 石菖蒲 甘草

功用 解毒泻肺,清热化痰。

主治 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除继发细菌感染外,原则上不用抗生素。服药同时静点复方毛冬青注射液。西药对症及支持治疗。

疗效 治疗347例,治愈率为93.95%。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2年6月,福州。

41.当归注射液(阎田玉等,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组成 当归

功用 宜肺通经,活血化瘀。

主治 小儿病毒性肺炎。

用法 剂量每日20g,加入4:1液200mL中静脉点滴。

疗效 治疗30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42.当阿注射液(阎田玉等,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组成 当归注射液 阿魏酸钠注射液

功用 活血化瘀,改善循环。

主治 病毒性肺炎,防治DIC。

用法 为针剂,当归剂量,每日20g;阿魏酸钠为每日25~50mg,均加入4:1液中静脉滴注,疗程7~10天。

疗效 住院治疗30例,均取良效,与化瘀汤组疗效相似。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9月,北京。

43.解毒化痰合剂(周光延等,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组成 当归9g 鸡血藤12g 水蛭6g 黄芪15g 川芎9g 紫草6g 乌梅4.5g 煅牡蛎0.5g

功用 活血化瘀,解毒生津。

主治 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输液等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91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44.莪术注射液(阎田玉等,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组成 莪术

功用 活血化瘀,通经散滞。

主治 小儿病毒性肺炎。

用法 静脉注射。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45.红杏宣肺汤(李英,内蒙古自治区医院)

组成 杏仁 麻黄 石膏 白矾 白前 前胡 芦根 红花 甘草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46.宣肺定喘汤(董娜等,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黄芩 鱼腥草 重楼 金银花 桔梗

功用 宣肺豁痰,开郁平喘。

主治 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热重加连翘、桑白皮;喘促明显加地龙、葶苈子;腹泻加茯苓、葛根。

疗效 治疗53例,疗效显著。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47.扶正解毒汤(赵凤云等,辽宁省锦州市中医院)

组成 黄芪 太子参 沙参 天花粉 黄精 板蓝根

功用 清热解毒,益气养阴。

主治 病毒性肺炎。

用法 制成合剂冲服。

疗效 治疗55例,疗效显著。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48.解毒泻肺方(王烈,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黄芩10g 紫苏子10g 射干10g 紫草5g 葶苈子10g 瓜蒌10g 桑白皮10g

功用 泻肺败温,解毒除痰。

主治 病毒性肺炎(激期、中轻度)。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柴胡10g、青蒿10g;咳重加桃仁5g、杏仁5g;痰盛加天竺黄3g、冬瓜子10g;大便干加枳实10g、番泻叶2g。用量适于3~5岁小儿。

疗效 治疗40例,全部收效。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49.化痰宣肺汤(殷西琳,河南省开封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组成 麻黄3g 浙贝母8g 石膏15g 大青叶15g 甘草4.5g 鱼腥草18g 板蓝根15g 芦根10g 杏仁10g

功用 解毒化痰,宣肺止咳。

主治 小儿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以西医治疗为辅助。

疗效 治疗21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50.清肺口服液(汪受传等,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组成 炙麻黄 石膏 杏仁 前胡 桑白皮 葶苈子 僵蚕 拳参 虎杖 丹参

功用 清肺止喘,解毒活血。

主治 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04例,有效率为98.1%。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51.抗毒合剂(储风等,辽宁省鞍钢铁东医院儿科)

组成 金银花 连翘 重楼 蒲公英 紫花地丁 大青叶 半夏 陈皮 杏仁桔梗 甘草

功用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腺病毒肺炎。

用法 水煎服。配合抗生素、激素。气喘加射干、麻黄;壮热苔黄加石膏、知母;神昏舌绛加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玄参。

疗效 治疗40例,皆效。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52.清肺败毒饮(刘新发,甘肃省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组成 石膏 生地黄 犀角 黄连 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甘草 牡丹皮 竹叶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泻火。

主治 小儿腺病毒肺炎。

用法 水煎服。表邪未解加麻黄、荆芥;高热神昏加安宫牛黄散冲服;烦躁不安加莲子心。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53.冰麝散(董廷瑶,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组成 熊胆0.9~1.5g 麝香0.03~0.06g

功用 泻热开郁,清肺醒脑。

主治 小儿腺病毒肺炎。

用法 散剂,每天1剂,以2~5天为度,合服清肺解毒之常规汤剂。

疗效 治疗22例,退热止喘疗效显著,与未加冰麝散组差异悬殊。

来源 第十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2月,上海。

54.泻肺止喘汤(徐美龄等,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桃仁 大黄 黄芩 椒目 附子 细辛 牵牛子 甘草

功用 开肺泻火,止咳平喘。

主治 柯萨奇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制成糖浆;温湿敷肺俞、膏肓;超声雾化3种用法。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6.7%。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1月,上海。

55.清肺化瘀汤(卢伟等,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四医院儿科)

组成 桃仁 红花 川芎 赤芍 青黛 柴胡 泽兰 黄芩 紫菀 桔梗 石膏

功用 清热解毒,活血化痰。

主治 合胞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西医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48例,有效率为95.84%。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56.射干清肺汤(储风等,辽宁省鞍钢铁东医院儿科)

组成 射干7.5g 麻黄3g 紫菀7.5g 款冬花7.5g 半夏7.5g 陈皮7.5g 五味子5g 金银花7.5g 连翘7.5g 重楼7.5g 甘草5g

功用 清热解毒,宣肺祛痰。

主治 合胞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抗生素、激素等。

疗效 治疗41例,疗效较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57.活血平喘汤(阎田玉等,北京友谊医院儿科)

组成 黄芪15g 丹参12g 红花9g 桃仁9g 瓜蒌21g 胆南星6g 细辛3g 

功用 活血通瘀,宽胸豁痰。

主治 合胞病毒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80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58.病肺清口服液(张新建,河南省安阳市中医院)

组成 葶苈子 苏子 牛蒡子 莱菔子 丹参 川贝母 杏仁等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病毒性肺炎。

用法 原方系孙一民临床验方葶苈五子汤,经加工制成口服液。每次,2~6个月10mL;6个月~1岁10~20mL;1~2岁20~25mL;2岁以上30mL。1日3次,口服。

疗效 治疗67例,有效率为98.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59.宣肺抗毒汤(陈慧芳等,河北省唐山市22冶职工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金银花 连翘 大青叶

功用 清热解毒,宣肺止咳。

主治 支原体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痰多加陈皮、半夏、桔梗;痰中有血丝加白茅根、三七;咽干加麦冬、沙参;大便稀加诃子;饮食不佳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鸡内金。

疗效 治疗21例,全部治愈。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60.清热理肺汤(徐雯,广东省广州市中医院)

组成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杏仁 鱼腥草 桔梗 甘草

功用 清热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支原体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咳甚作呕加柿蒂、冬瓜仁;痰多加川贝母、半夏;气促加紫苏子、款冬花;热甚加黄芩、天竺黄;久病成瘀加桃仁、丹参、地龙。

疗效 治疗18例,有效率为89%。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11月,广州。

61.活血利肺汤(孙红梅,上海市中医院)

组成 川芎3~6g 赤芍6~10g 丹参6~10g 桃仁6~10g 炙紫菀6~10g 沙参10g 麦冬10g

功用 活血化瘀,祛痰止咳。

主治 支原体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1月,天津。

62.支肺饮(康蓓蓓,辽宁中医学院)

组成 炙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紫苏子 葶苈子 桑白皮 款冬花 黄芩钩藤 瓜蒌 知母 陈皮

功用 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支原体性肺炎(中期)。

用法 水煎服。配合红霉素静点。

疗效 治疗40例,较单用西药组之疗效好。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63.解毒宣肺汤(伍伯芳,成都,四川石油总医院)

组成 桔梗 紫菀 白前 陈皮 荆芥 甘草 板蓝根 桃仁 连翘

功用 解毒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 间质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发热咳嗽剧,伴气急加知母、地龙、麻黄绒、杏仁;痰多加瓜蒌、川贝母;久咳痰少加入参、麦冬、五味子、丹参。同时伴用西医抗病毒、对症等治疗。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100%。

64.肺喘口服液(陈小培,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

组成 黄芩 射干 知母 桔梗 前胡 僵蚕 全蝎 麻黄

功用 清肺止喘,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肺炎。

用法 每次,3岁以内10mL;3岁以上20mL。1日3次。加用西药抗感染。

疗效 治疗34例,有效率为89.2%。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65.泻肺化痰合剂(任军芳等,陕西省西安市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1g 杏仁3g 黄芩3g 桑白皮3g 白果1g 半夏2g 葶苈子2g 天竺黄2g 川贝母2g 蝉蜕2g 僵蚕2g 鱼腥草3g 莱菔子2g 炒苏子2g 甘草1g

功用 降气定喘,清热化痰。

主治 小儿肺热喘咳。

用法 制成合剂。3~5岁,每日1剂,分2~3次口服。6天为度。

疗效 治疗148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66.泻肺止喘汤(曹博儒,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组成 桑白皮 麻黄 石膏 甘草 紫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等

功用 清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 支气管肺炎(喘息型)。

用法 水煎服。加用抗生素。

疗效 治疗72例,有效率为91.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67.石葶泻肺汤(温广学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桑白皮 川贝母 葶苈子 瓜蒌 胆南星 天竺黄 鱼腥草

功用 泻肺化痰,清热平喘。

主治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

用法 水煎服。若喘重加地龙;热甚加羚羊角;便干加大黄。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68.养阴润肺汤(郭振武,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牡丹皮 川贝母 甘草 白芍 薄荷

功用 养阴润肺,化痰和中。

主治 肺炎(正虚邪恋型)。

用法 水煎服。合用敷胸散(大黄、玄明粉、大蒜泥),加水调糊敷胸部肺音多处。每次1小时,1日2次。

疗效 治疗34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69.健脾化痰汤(黄耿侃等,辽宁省阜新矿务局总医院儿科)

组成 黄芪 党参 白术 茯苓 丹参 桃仁 金银花 连翘 鱼腥草 麻黄杏仁 石膏 甘草

功用 健脾化痰,清热宣肺。

主治 迁延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45例,有效率为87%。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9年9月,北京。

70.补肺汤(崔法新,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组成 党参15g 黄芪24g 黄精6g 阿胶9g 五味子6g 紫菀9g 桑白皮12g 甘草3g 马兜铃6g 牛蒡子6g 杏仁9g 麦冬9g

功用 滋阴补肺,扶正固本。

主治 迁延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配合西医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3.3%。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1990年9月,桂林。

71.消灵(白凤鸣,宿州,安徽省皖宿地区人民医院)

组成 柴胡5g 当归5g 白芍5g 白术5g 党参5g 茯苓5g 炙甘草3g 鱼腥草10g 川贝母3g 蒸百部3g 麦芽10g 鸡内金2g

功用 疏肝健脾,清肺化痰。

主治 迁延性肺炎(音多)。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3.3%。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72.补脾清肺汤(孙秀霞等,山东省荣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组成 黄芪 茯苓 半夏 陈皮 甘草 黄芩 桑白皮 杏仁 山药 紫苏子当归 浮海石

功用 补脾清肺,止咳化痰。

主治 迁延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49例,有效率为93.18%。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73.滋阴润肺汤(丁丽娟等,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生地黄 麦冬 玄参 牡丹皮 白芍 川贝母 薄荷 甘草

功用 滋阴润肺,扶正祛邪。

主治 肺炎喘嗽(正虚邪恋型)。

用法 水煎服。咳喘重加杏仁、桔梗;痰多苔黄加芦根、知母、黄芩、瓜蒌、鱼腥草;热势明显加野菊花、金银花、大青叶、重楼。

疗效 治疗34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74.参胶理肺汤(汪淑艳,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炙甘草 石膏 党参 阿胶 麦冬 杏仁 火麻仁 枇杷叶 白前 紫苏子 板蓝根 大青叶

功用 理肺和中,清热养阴。

主治 反复发作型肺炎喘嗽。

用法 水煎服。痰多加川贝母、瓜蒌;大便干加大黄。

疗效 治疗1000例,全部治愈。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75.泻肺灌肠液(祁成,共和(恰卜恰),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

组成 葶苈子 大枣

功用 泻肺化痰,益气健中。

主治 迁延性肺炎(肺部音不吸收者)。

用法 煎汁。保留灌肠。大便干加枳实;喘加炙麻黄;气虚加太子参;余热未尽加蒲公英。

疗效 治疗18例,有效率为88.8%。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76.理气化痰汤(柴浦萍等,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医院)

组成 陈皮 半夏 茯苓 桂枝 甘草

功用 理气宣肺,化痰止咳。

主治 支气管肺炎(后期)。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西医常规治疗。

疗效 治疗50例,效果较佳。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77.益气养肺汤(程玉章,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一医院)

组成 太子参6~10g 桑白皮6~10g 五味子6~10g 白术6~10g 麦冬6~10g 沙参8~10g 半夏5~8g 瓜蒌5~8g 鱼腥草15~20g 甘草3~6g

功用 益气润肺,化痰止咳。

主治 迁延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02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78.醒脾养肺散(孙家荣等,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儿童医院)

组成 人参 茯苓 瓜蒌 沙参 麦冬 款冬花 紫菀 胆南星 鸡内金 桂枝 干姜 大黄 橘红 甘草 青蒿 鳖甲

功用 扶正养阴,健脾润肺。

主治 小儿肺炎(正虚邪恶型)。

用法 上药研末,按年龄给药。

疗效 治疗200例,有效率为9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79.补脾益肺饮(李红生,郑州,河南省中医院)

组成 太子参12g 白术12g 茯苓9g 黄芪9g 杏仁9g 川贝母9g 紫苏子6g 陈皮9g 半夏6g 炙甘草6g 当归6g

功用 补脾益肺,止咳化痰。

主治 迁延性肺炎。

用法 水煎服。多汗加煅龙骨、浮小麦;痰盛加胆南星、白附子;食滞加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槟榔。为8岁日量。

疗效 治疗105例,有效率为95.24%。

来源 第十四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9年11月,深圳。

第四节 肺脓肿

又称肺化脓症,为肺及呼吸病症中严重感染。与中医的肺痈相似,一般多用中西医结合之法,本节介绍2方。

1.清热化毒汤(马业耕,江苏省南京市儿童医院)

组成 野荞麦根15~30g 鱼腥草15g 芦根15~30g 红藤9~15g 黄芩4~6g 丹参4g 桃仁9g 桔梗6~9g 金银花15g

功用 清热化毒,祛痰排脓。

主治 小儿肺脓肿。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抗生素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20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2.青皂合剂(陈昭定,北京儿童医院)

组成 青黛3g 猪牙皂6g 紫草9g 寒水石9g 乳香9g 天竺黄9g

功用 清热泻火,解毒化痰。

主治 肺脓肿。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第五节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本病,西医将其归为肺炎范围,属于特殊型,中医则以哮论治,列为婴儿期哮喘证治。本病发作时病情严重,古代所称的马脾风似与此病类同。现代提示病原是合胞病毒,故治疗多用对症与支持疗法。中医药疗效尚可,病例较多,兹介绍如下。

1.肺热平胶囊(王烈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黄芩 寒水石 羚羊 地龙 黄连 重楼 紫草等

功用 清肺止咳,解毒化痰。

主治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 1粒含生药0.25g。每次,1岁3粒,1日3次。

疗效 治疗800例,有效率为91.25%。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3年11月,青岛。

2.清肺祛风汤(张海强,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

组成 桔梗5g 紫菀10g 僵蚕6g 全蝎6g 陈皮10g 前胡10g 延胡索10g 枳壳10g 射干10g 黄芩10g 紫花地丁15g 甘草5g

功用 清热化痰,清肺祛风。

主治 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热重加熟大黄7g、知母7g。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5%。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3.射干宣肺汤(邱厚兴等,山东省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组成 射干5g 麻黄3g 细辛2g 干姜2g 五味子2g 紫菀10g 款冬花10g 半夏6g 陈皮5g

功用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同时伴用抗生素、激素等常规治疗。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80%。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4.止痉平喘汤(昌运斌,湖南省醴陵市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

组成 麻黄 杏仁 甘草 细辛 胆南星 白附子 射干 全蝎 僵蚕 蝉蜕 人参

功用 宣肺平喘,化痰止痉。

主治 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心阳虚衰加葶苈子。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5.丹参注射液(江淑爱等,江西省上饶地区人民医院儿科)

组成 丹参

功用 活血化瘀,通脉养心。

主治 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衰。

用法 超声雾化。

疗效 治疗54例,有效率为96.4%。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6.葶桂散(郑仪宁,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组成 葶苈子 桂枝 细辛 陈皮 胆南星 茯苓 蝉蜕 丹参 虎杖

功用 泻肺温阳,止咳化痰。

主治 毛细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咳嗽频作加款冬花、紫菀;腹胀加枳壳、紫苏子;口唇紫红加当归尾、红花;多汗加龙骨、牡蛎;病程迁延日久加炒白术、炒薏苡仁;喘甚加平地木、仙鹤草。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第六节 哮喘性支气管炎

本病的实质属于哮喘,不过此类哮喘伴有炎症。中医归为幼儿哮喘,切不可炎去则安,而必须根治。因为炎去炎回,反复发作,终成顽固性哮喘。

1.宣肺定喘液(杨祖迈,长沙,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甘草等各300g

功用 宣肺定喘,豁痰止咳。

主治 小儿咳喘(风寒型)。

用法 上药加水浸泡,按煎煮法提取制液。1岁以内每日半支,分2~4次服;3岁以上每次1.5支,每日2次。并可将药液滴入鼻孔1滴和喷入口中。

疗效 治疗57例,有效率为98.25%。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2.咳喘冲剂(李惠金等,济南,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组成 麻黄 杏仁 五味子 川贝母 薏苡仁 山楂 枳实

功用 宣肺平喘,消食化痰。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将上药制成冲剂用。1岁以内每次服1包(含生药8g),每日2次;1~3岁1包,每日3次;3岁以上2包,每日3次。6日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6%。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3.咳喘平(刘清贞等,山东省济南市中医院)

组成 核桃仁25g 防风1g 黄芪3g 白术1g 陈皮1g 麻油10g 蜂蜜25g

功用 定喘止哮,补益肺肾。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上药由制剂室制成蜜膏装瓶。每次服用10mL,每日2次,开水冲服。20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2~3个疗程。

疗效 治疗48例,有效率为83.33%。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4.羚蛤止嗽散(朱军等,山东省济南市历下第二人民医院)

组成 蛤蚧 胆南星 天竺黄 天麻 羚羊散 牛角粉 人工牛黄 朱砂 冰片

功用 清热化痰,平喘止咳。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制成散剂。每次,6月~1岁0.3~0.35g;1~2岁0.3g;2~4岁0.4g;5~8岁0.6g。每日口服3次。

疗效 治疗98例,有效率为98.9%。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5.咳喘合剂(午雪峤,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儿童医院)

组成 麻黄 石膏 杏仁 甘草 鱼腥草 黄芩 天竺黄 川贝母 僵蚕 紫苏子 莱菔子 山楂 细辛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开水冲服,6g/袋(含生药12.95g)。1岁以内,每次2~3g;1~5岁,每次3~6g;6岁以上,每次9~12g。1日3次。

疗效 治疗290例,有效率为97.3%。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6.平喘喷剂(韩祥等,河南省新乡市中医院)

组成 地龙30g 全蝎30g 僵蚕30g 细辛9g 麻黄15g 重楼15g 川贝母15g 甘草15g

功用 平喘止咳,化痰祛风。

主治 小儿喘咳。

用法 每毫升含生药为1g,喷射6次,每次1mL。1~3个月喷射1次;3~7个月喷射2次;7~12个月喷射3次;1~3岁喷射4~6次。3岁以上每岁加1次。病情较重者,可酌情增加喷射次数。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03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7.咳喘灵(赵鉴秋,山东省青岛市中医院)

组成 麻黄35g 杏仁6g 石膏20g 甘草4.5g 金银花20g 地龙6g 白果6g 细辛1g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每剂生药做成浓缩成品液100mL,分装。每次,6月~1岁10mL;2~3岁20mL;4~6岁30mL;7~10岁40mL。1日3次口服。

疗效 治疗68例,有效率为99%。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9月,庐山。

8.清肺止咳汤(陈和洁,江西省井冈山医专附属医院)

组成 前胡6g 杏仁6g 桔梗6g 半夏7g 浙贝母7g 陈皮7g 鱼腥草9g 甘草3g

功用 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黄芩、桑白皮;喘急加麻黄;咽痛加牛蒡子、白芷;食少加茯苓。为3岁小儿日量。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9.五蝉麻黄汤(韩引芳,上海市南汇县中心医院)

组成 炙麻黄 五味子 杏仁 桂枝 甘草 蝉蜕

功用 理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水煎服。热高加金银花、连翘;形寒无汗加荆芥、紫苏叶;咳嗽频作加川贝母、佛耳草;鼻塞加木通;清涕加苍耳子、辛夷。

疗效 治疗35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10.定喘宁胶囊(蔡根兴,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

组成 麻黄 枳壳 大黄

功用 宣肺理气,清里导滞。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将三药共研细末,蜜制为丸。其用药比例分别为麻黄、枳壳各2份,大黄3份,每丸重为0.6g。根据不同年龄服用,1岁以内每日3次,每次1/2丸;1~3岁每日3次,每次1~1.5丸;4~7岁每日3次,每次2丸;7岁以上每日4次,每次2~3丸;病情重者酌情加量。

疗效 治疗188例,有效率为92.1%。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11.平哮汤(李永柱,江西省泰和县中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甘草 地龙 僵蚕 细辛 重楼

功用 平哮定喘,化痰止咳。

主治 婴幼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或浓煎雾化吸入。寒证加半夏、紫苏子;热证加葶苈子、板蓝根、黄芩;虚实夹杂加沙参、五味子。

疗效 治疗38例,有效率为84.2%。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12.咳喘饮(陈鼎祺,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组成 冬瓜子 芦根 炙麻黄 杏仁 甘草 前胡 百部 川贝母 枇杷叶 金银花 黄芩 蒲公英

功用 止咳平喘,清热解毒。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水煎服。伴贴咳喘膏。

疗效 治疗84例,有效率为90.5%。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13.咳喘双解汤(肖厥明,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

组成 麻黄3~5g 杏仁10g 石膏18g 黄芩3~5g 知母6g 甘草3g 桑白皮3~10g 紫苏子6g 葶苈子6g 胆南星3~5g 瓜蒌6~10g 莱菔子6g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水煎服。风寒型重用麻黄,减去石膏、知母、桑白皮;邪热甚重用石膏、知母、桑白皮、黄芩。7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00例,有效率为96.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14.安咳宁膏(刁本恕,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组成 金银花 梅花 大梅 黄连 黄芩 青蛙草 肺经草 麻黄绒 桔梗 锦灯笼 青黛 冰片

功用 清热利咽,润喉止咳。

主治 小儿喉源性咳嗽。

用法 共为细面,桂皮油调糊。敷贴天突、人迎、定喘穴。1日1贴,6~8小时,6日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40例,有效率为92.5%。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15.泻肺理气汤(邹治文,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组成 地骨皮 桑白皮 甘草 葶苈子 紫苏子 莱菔子

功用 泻肺理气,止咳平喘。

主治 哮喘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11月,潍坊。

16.哮咳喘胶囊(王烈,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 地龙 射干 苦参 黄芩 白鲜皮 全蝎等

功用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哮喘性支气管炎(幼儿哮喘)。

用法 每粒含生药0.25g。每次,2岁3粒,1日3次。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17.复方洋金花散(于荣章等,河南省孟津县王良医院)

组成 洋金花 大蒜 胆汁 甘草 百部

功用 清热止咳,平喘化痰。

主治 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法 制成散剂,常规服。

疗效 治疗76例,有效率为97.59%。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18.清肺平喘方(史成华等,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石膏15g 杏仁7.5g 枇杷叶7.5g 金银花10g 茯苓7.5g 陈皮7.5g 半夏7.5g 厚朴7.5g

功用 清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 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伴用抗生素、钙剂。

疗效 治疗78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19.过敏煎(吴柱平,浙江省海宁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银柴胡6g 防风6g 五味子6g 乌梅6g 甘草3g

功用 益肺滋肾,镇咳平喘。

主治 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60例,疗效颇佳。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20.清肺止哮汤(朱晓红,上海市南汇县中心医院儿科)

组成 牵牛子5g 炙麻黄5g 桃仁10g 杏仁10g 蝉蜕5g 僵蚕10g 金银花10g 姜半夏10g 莱菔子10g 茯苓10g 桔梗5g 甘草5g

功用 清热解毒,止咳平喘。

主治 哮喘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53例,有效率为90.57%。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2年11月,青岛。

21.降气涤痰汤(李荣建,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

组成 杏仁 紫苏叶 前胡 茯苓 桔梗 橘红 枳壳 紫苏子 半夏

功用 降气涤痰,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22.止咳平喘汤(张馨兰等,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医院)

组成 桔梗 杏仁 百部 桑白皮 僵蚕 蝉蜕 炙麻黄 半夏 甘草 地龙细辛

功用 止咳平喘,化痰理气。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金银花、石膏;痰黄加鱼腥草、芦根;痰稀加干姜;喘久脾虚加茯苓、山药;两肺有湿啰音加葶苈子、大枣。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7.5%。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9月,沈阳。

23.防喘合剂(马秀华,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黄芪15g 白术10g 半夏10g 陈皮10g 柴胡5g 炙麻黄5g 防风10g 桔梗5g 枳壳10g 前胡10g 杏仁10g 连翘10g 白花蛇舌草10g

功用 理肺固表,调脾除痰。

主治 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法 口服。

疗效 治疗216例,有效率为87.88%。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24.哮痰汤(安笑然,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紫苏子 地龙 前胡 半夏 莱菔子 胆南星 芡实

功用 理气除痰,止咳平哮。

主治 哮喘性支气管炎(痰盛)。

用法 水煎服。偏寒加麻黄、细辛;偏热加黄芩、射干;喘甚加白果、葶苈子;咳重加紫菀、款冬花;偏热加白屈菜、桑白皮、枇杷叶;痰盛日久加白芥子、浮海石;食少纳呆加佛手、山楂、麦芽;便秘加枳实、番泻叶。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2.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25.四子涤痰汤(谢自成等,湖南省耒阳市中医院)

组成 紫苏子 白芥子 葶苈子 杏仁 莱菔子 鱼腥草

功用 宣肺止咳,化痰平喘。

主治 喘息性支气管炎。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石膏、人工牛黄;咳嗽频繁加细辛、枳壳。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8.3%。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第七节 小儿哮喘

哮喘的特点是以哮为主,但临床哮喘的证型比较复杂。本病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加,据研究诱发哮喘的因素至少有400种,真是防不胜防,激素类药物有效,但难于久用。中医药治疗哮喘的历史久远,经验丰富。但其难点是根治,临床医家莫不为彻底治愈而苦心探索。下列诸方可供研究者参考。

1.金水合剂片(肖正安,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陈皮10g 半夏10g 茯苓12g 熟地黄10g 当归5g 核桃仁20g 补骨脂12g 菟丝子12g 女贞子12g 土茯苓20g 甘草2g

功用 补肺益肾,和营固卫。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按工艺制成片剂,每片0.3g。10岁以内按年龄每岁每次服1片;10岁以上每次服10片。1日3次。

疗效 治疗138例,有效率为89%。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3年9月,潍坊。

2.喘宁片(刘韵远,北京儿童医院)

组成 砒石 淡豆豉 炙五味子 白矾 炙补骨脂 白果 甘草

功用 滋肾敛肺,祛痰定喘。

主治 小儿哮喘(发作期)。

用法 共为细面制成含药0.3g的片剂。每次,3岁服2片。每增加3岁增服1片,最大量服4片;3岁内慎用。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7年12月,潍坊。

3.小儿治哮灵(王烈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地龙 紫苏子 射干 苦参 白鲜皮 麻黄 侧柏叶 黄芩 刘寄奴 甘草 川贝母 细辛 僵蚕 橘红 冰片

功用 止哮平喘,镇咳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经科学方法,制成浓缩糖衣片剂。每片重0.1g。每次,3岁内2~4片;3~6岁4~6片;6~12岁6~8片;12~14岁8~10片。每日3~4次,口服。

疗效 治疗446例,有效率为91.4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86年9月,苏州。

4.平哮止咳汤(孟宪武等,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葶苈子 地龙 紫苏子 白芥子 橘红 半夏

功用 宣肺化痰,平哮止咳。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寒重加桂枝、细辛、五味子;热重加前胡、射干、黄芩;咳重加罂粟壳、百部;喘重加马兜铃;痰多加瓜蒌、胆南星;血瘀加当归、桃仁;高热加石膏、知母;大便干加枳实或大黄。

疗效 治疗162例,有效率为95%。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5.平喘方(陈敏等,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

组成 麻黄2g 僵蚕5g 半夏5g 杏仁7g 前胡10g 延胡索10g 甘草5g

功用 宣肺平喘,化痰止哮。

主治 支气管哮喘。

用法 水煎服。寒痰加干姜5g、白芥子5g、莱菔子7g、厚朴10g;热痰加石膏20g、射干10g、大黄5g。

疗效 治疗31例,疗效较佳。

来源 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0年9月,桂林。

6.平喘止哮汤(陈丽娜,云南省昆明市中医院)

组成 瓜蒌6~10g 薤白3~6g 炙麻黄绒3~6g 杏仁3~6g 半夏3~6g 桑白皮6~10g 紫苏子8~10g 前胡6~10g 川芎3~6g 川贝母3g 枳壳3~10g 白酒数滴

功用 宽胸降逆,止咳平喘。

主治 支气管哮喘。

用法 水煎服。痰多加冬瓜仁6~10g、天竺黄6~10g;肺热重加炒黄芩6~10g;饮食欠佳加砂仁3g。

疗效 治疗52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7.马新云治哮方(蔡允盛等,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葶苈子 桑白皮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热性)。

用法 水煎服。症见发热加金银花、连翘;痰多加瓜蒌仁、浙贝母;喘重加苏子。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8.哮喘膏(原晓风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地龙 白鲜皮 白芥子 五倍子 细辛等

功用 健脾补肾,祛痰止哮。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制成细粉,鲜姜汁调膏。敷贴肺俞(双)、膻中、神厥等穴位上,每隔12小时换敷1次。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9.止哮平喘汤(孙苓芝等,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前胡 茯苓 白术 半夏 陈皮 瓜蒌 细辛 炒葶苈子 桂枝干姜 甘草

功用 温经散寒,祛痰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寒哮证)。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12例,有效率为87.5%。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10.仙鹤止哮汤(吴德广,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

组成 仙鹤草30g 阿胶10g 生地黄10g 麻黄5g 半夏10g 陈皮10g 茯苓10g 白芍20g 僵蚕10g 甘草5g 大枣5枚

功用 宣肺止哮,消瘀化痰。

主治 支气管哮喘。

用法 水煎服。风热加金银花10g;气虚加人参3g;大便干加大黄5g;里热加葶苈子5g、桑白皮10g。

疗效 治疗15例,全部治愈。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11.抗敏定喘散(高霞,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

组成 地龙 全蝎 僵蚕 细辛 重楼 麻黄 川贝母 山慈姑

功用 止咳平喘,祛痰解痉。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制成散剂瓶装备用,每袋含6g。每次,1岁半以内0.5g;2~3岁0.5~1g;3~6岁1.5~2g;6~9岁2.5~3g。每日2次,吞服。5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63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12.消喘汤(黎京梁,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

组成 麻黄3g 杏仁5g 陈皮5g 半夏3g 前胡5g 五味子5g 地龙5g 炒紫苏子6g 炒莱菔子9g 炒白芥子3g

功用 止咳化痰,降气定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热盛加石膏、黄芩、鱼腥草、大黄;寒重加干姜、细辛;痰盛加葶苈子。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3%。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13.寒哮方(杜业勤,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组成 蜜炙麻黄1.5~2g 杏仁9g 姜半夏4.5~6g 桑白皮4.5~6g 炒莱菔子6g 炙紫菀4.5~9g 蝉蜕8g 炙紫苏子6g 橘红4.5g 焦楂炭9g 荆芥4.5~6g

功用 宣肺止咳,祛痰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风寒型)。

用法 水煎服。痰多加茯苓6g;痰黏加地龙6~9g。

疗效 治疗100例,有效率为98%。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14.三拗苏合方(陈进,江西中医学院)

组成 麻黄3~10g 紫苏子6g 葶苈子6~10g 杏仁6g 甘草3g

功用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风寒型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痰热型加黄芩、鱼腥草、石膏;痰稀加半夏、茯苓;黄痰加前胡、川贝母;痰稠加天竺黄;胸闷加厚朴、苍术;喘重加地龙、青皮、槟榔、石菖蒲;过敏引起者加银柴胡、乌梅、五味子、防风。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3.3%。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15.哮喘外敷方(王瑞忱等,吉林省吉林市红十字会第一医院)

组成 黄连 黄柏 黄芩 马兜铃 杏仁 火麻仁 糯米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热型)。

用法 研末调成稠膏。敷在前后心或大椎穴。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16.清热定喘汤(顾明达,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组成 炙麻黄 桔梗 甘草 葶苈子 枳壳 黄芩 地龙 苦参 椒目 海风藤鱼腥草 大黄

功用 清热止哮,平喘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热型)。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69例,有效率为89.6%。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17.哮喘安方(刘延军,青海省大通县人民医院中医科)

组成 麻黄 麻黄根 桂枝 紫苏子 葶苈子 五味子 党参 白术 炙甘草细辛 紫苏梗 毛冬青 干姜

功用 宣肺化痰,益气定喘。

主治 哮喘发作(外感引发)。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18.克喘液(李秀梅,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组成 炙麻黄 白果 炙甘草 黄芩 僵蚕 丹参

功用 平喘化痰,活血止哮。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5岁以内,每次10mL;5岁以上每次20mL。每日3次。

疗效 治疗42例,有效率为92.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19.蛤石合剂(陈陶后等,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蛤壳 石韦 麻黄 杏仁 五味子

功用 宜肺化痰,镇咳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每次,3岁以内,15mL;4~6岁,25mL;7~14岁,30mL。每日3次。

疗效 治疗70例,有效率为84.28%。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0.苏龙止哮汤(马迪等,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紫苏子 地龙 前胡 麻黄 川芎 射干 黄芩 苦参 白鲜皮 刘寄奴

功用 开肺降气,化痰止哮。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寒证加细辛、半夏、紫菀;热证加杏仁、石膏、葶苈子、桑白皮、川贝母;实证加桃仁、枳实、葶苈子、沉香、赭石。虚证加当归、黄芪、白石英、五味子、侧柏叶。

疗效 治疗420例,有效率为98.91%。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1.芥葶止喘贴(谢小芸等,江西省安义县妇幼保健所)

组成 白芥子 葶苈子

功用 降气平喘,化痰止咳。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上药共为细末,制成每锭3g。敷贴肺俞穴(双侧),用胶布固定,1天1次,3天1个疗程。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82%。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22.化痰平喘汤(吕亚军,安徽省旌德县中医院)

组成 海螵蛸 鱼腥草 虎杖 天竺黄 杏仁 地龙 蝉蜕 桑白皮 葶苈子

功用 清热化痰,平喘止哮。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偏寒加荆芥、防风、麻黄;偏风加全蝎、蜈蚣;偏热加石膏、知母。

疗效 治疗30例,有效率为93%。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3.麻杏五子汤(吴肖妮,浙江省庆元县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炒紫苏子 白芥子 莱菔子 葶苈子 五味子 地龙 鱼腥草

功用 止哮平喘,消咳祛痰。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偏热者,重用石膏、鱼腥草;偏寒者,重用炙麻黄、白芥子;有表证减少五味子用量。

疗效 治疗500例,有效率为97.8%。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4.麻龙丹参汤(吴中一,浙江省富阳市新登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 地龙 丹参 杏仁 鱼腥草 桑白皮 炙甘草

功用 宣肺止喘,化痰祛瘀。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偏热加石膏、黄芩;痰多加葶苈子,苏子;偏寒加干姜、细辛;食积加莱菔子,厚朴;喘憋加红花、郁金。10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47例,有效率为93.7%。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5.桃杏六君汤(黄馥华,南京,江苏省中医院)

组成 黄芪 党参 白术 防风 桃仁 杏仁 陈皮 半夏 茯苓 炙甘草 地龙 紫河车等

功用 健脾益气,化痰定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66.3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6.泽漆止哮散(刘进录,洛阳,第一拖拉机工程机械公司职工医院)

组成 泽漆100g 杏仁19g 炙麻黄8g 桑白皮10g 葶苈子10g 橘红10g 甘草10g

功用 宣肺化痰,降气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每次,4~6岁3g;7~10岁日4g;10岁以上5g。1日3次。亦可煎散口服。1周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34例,有效率为97.1%。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7.益气平喘汤(张志国,湖南省资兴矿务局宇字煤矿医院)

组成 麻黄 紫苏子 杏仁 桔梗 陈皮 半夏 黄芪 紫河车 五味子 甘草

功用 止咳平喘,降气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寒型加细辛;热型加石膏;痰多加金银花、鱼腥草。15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8.二紫平喘汤(汤大完,安徽省当涂县城关医院)

组成 紫河车粉1.5~3g 杏仁3~5g 紫苏子3~5g 半夏3~5g 陈皮3~5g 茯苓6g 甘草3g 前胡5g 当归5~15g 地龙8g 僵蚕5~6g

功用 补肾益气,止哮平喘。

主治 儿童哮喘。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22例,有效率为91%。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9.麻杏化痰方(陈可静,广州,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组成 杏仁 紫苏子 瓜蒌 蛤壳 半夏 前胡 枇杷叶 青黛 五味子 细辛 麻黄 石膏 生姜

功用 清热宣肺,止喘化痰。

主治 小儿咳喘。

用法 水煎服。喘甚加葶苈子、赭石;发热加栀子、黄芩。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4%。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30.苏芩止喘汤(吴力平,江苏省如皋市中医院)

组成 炙麻黄 白苏子 黄芩 葶苈子 莱菔子 车前子 山慈姑 鱼腥草

功用 宣肺平喘,止咳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有热加石膏15~30g、麻黄改生用;寒重加干姜2g;气虚加党参6~10g、白术10g。

疗效 治疗48例,有效率为93.5%。

来源 第十一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武汉。

31.咳喘栓(江长波等,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

组成 麻黄 葶苈子 杏仁 石膏

功用 清热宣肺,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发作期)。

用法 按工艺制成栓剂,每次1粒(约1.275g)。每日3次,塞入肛门。

疗效 治疗106例,有效率为97.17%。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宜昌。

32.宣肺平哮汤(朱锦善,广东省深圳市儿童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石膏 甘草 紫苏子 葶苈子

功用 宣肺平喘,降气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发作期,实热证)。

用法 水煎服。哮重加地龙、僵蚕、全蝎;痰热盛加枳实、皂角刺。

疗效 临床验方。

来源 第十二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7月,珠海。

33.活血平喘汤(孙三秀,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

组成 大黄 杏仁 丹参 半夏 紫苏子 桑白皮 鱼腥草

功用 通下活血,涤痰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并随证加减。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4.降气平喘汤(张树一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新华医院)

组成 炙麻黄10g 杏仁10g 桑白皮10g 黄芩10g 射干10g 炙紫苏子10g 石膏30g 鱼腥草30g 虎杖15g 地龙15g 甘草5g

功用 清热化痰,降气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热型)。

用法 水煎服。痰多加葶苈子15g、黛蛤散12g(包煎);伤阴加南沙参、麦冬各10g。

疗效 治疗120例,有效率为80.83%。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5.定哮方(刘玉芳,河南省驻马店地区中医院)

组成 葶苈子6g 大枣5g 黄芩10g 炙百部10g 炙枇杷叶10g 冬虫夏草4g 川贝母4g 胆南星2g 山茱萸8g 天竺黄4g 丹参10g 炙甘草6g

功用 泻肺化痰,补肾平喘。

主治 小儿支气管哮喘。

用法 水煎服。喘甚加杏仁、炙紫菀、炙款冬花;发热加柴胡;食积加鸡内金、焦谷芽、焦神曲、焦麦芽、焦山楂;泄泻加炒山药、炒扁豆;哮喘缓解后,减胆南星、天竺黄,加黄芪、焦白术、太子参。

疗效 治疗272例,有效率为93%。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6.陈氏哮喘平(陈润广,合肥,安徽省医药学校卫生所)

组成 黄芩 射干 杏仁 防风 白术 桔梗 甘草 五味子 阿胶 沉香 地龙 僵蚕等

功用 宣肺化痰,补肾平喘。

主治 小儿支气管哮喘。

用法 水煎服。发作期同时伴用抗炎、对症等西医治疗。

疗效 治疗168例,有效率为92.8%。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7.咳喘康口服液(姚邦恒等,成都,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临床所)

组成 麻黄 杏仁 椒目 葶苈子 甘草等

功用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口服。必要时加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89%。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8.五子平喘汤(张小珍,广西自治区全州县人民医院)

组成 大青叶5~30g 秦皮3~10g 桔梗3~10g 蝉蜕3~10g 地龙3~10g 桂枝3~10g 五味子3~10g 莱菔子3~10g 白芥子3~10g 紫苏子3~10g 葶苈子3~10g

功用 降气涤痰,宣肺平哮。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僵蚕、生地、沙参各3~15g;严重喘咳不热者加桂枝、地龙、五味子适量;发热持久,体质差者加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4~12g。同时伴用西医抗炎、对症治疗。

疗效 治疗50例,有效率为92%。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39.哮喘宁方(张有楷等,贵州省贵阳市儿童医院)

组成 葶苈子 桔梗 百部 白前 地龙 知母 黄芩 竹茹 甘草

功用 清热化痰,泻肺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伴寒加干姜、五味子。同时伴用西医治疗。

疗效 治疗60例,有效率为93.3%。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40.麻杏平哮汤(黄利莎,湖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组成 蜜炙麻黄 杏仁 半夏 紫苏子 葶苈子 莱菔子 浙贝母 款冬花 矮地茶 甘草

功用 宣肺平哮,化痰利气。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并配合穴位敷贴。伴用抗生素等西药治疗。

疗效 治疗250例,有效率为97.6%。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7年8月,北京。

41.安喘宁(张茂信,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中医院)

组成 麻黄3g 杏仁6g 地龙6g 全蝎2g 川芎6g 葶苈子5g 沙参9g 当归6g

功用 宣肺平喘,祛风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若痰热盛加瓜蒌皮、川贝母、鱼腥草;寒饮重加桂枝、细辛、干姜、五味子;痰湿盛加厚朴、半夏、陈皮;大便秘结加大黄;脾气虚加黄芪、白术、党参;肺阴虚加麦冬、玉竹、百合。5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27例,有效率为92.6%。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10月,宜昌。

42.活血定喘汤(曾生辉,江西省东乡县中医院)

组成 赤芍6g 当归6g 川芎6g 桃仁10g 红花3g 款冬花6g 紫苏子6g 桔梗6g 炙麻黄6g

功用 宣肺化痰,活血定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发热加连翘5g、桑叶6g、钩藤6g;痰稠加胆南星6g、黄芩5g。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96例,有效率为97.9%。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43.止哮定喘汤(宣桂琪,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炙麻黄5~6g 杏仁6g 石膏30g 紫苏子6~10g 炒葶苈子6~10g 姜半夏6g 款冬花10g 鱼腥草15~30g 大青叶10~15g 枳壳6g 地龙10g 徐长卿10g

功用 宣肺止哮,平喘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发作期)

用法 水煎服。咽红肿痛加山豆根6g、牛蒡子6g、射干5g;鼻塞打嚏加白芷6g、辛夷6g、炒苍耳子10g;痰黄而稠加黄芩;便干加瓜蒌。7天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67例,有效率为93.2%。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44.殷氏平哮散(吴正红,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

组成 辛夷 苍耳子 蔓荆子 厚朴 郁金 神曲 僵蚕 莱菔子 黄芪 蛤蚧 海龙

功用 通窍畅气,化痰消导。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上药研粉,服量适当,5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53例,有效率为92.5%。

来源 第五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十三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成都。

45.平哮膏(李七一,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细辛 延胡索 大戟 白芥子 冰片等

功用 温肺祛痰,行气散瘀。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上药研粉姜汁调和,敷时点麝香,外敷背部肺俞、膏肓、定喘(双侧)。

疗效 治疗322例,有效率为98.45%。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46.哮喘平合剂(杜克宽,湖北省荆州市沙市中医院)

组成 麻黄 白芥子 桂枝 甘草 党参 干姜 白芍 五味子 半夏 细辛黄芪 蜈蚣

功用 温肺补脾,止哮平喘。

主治 儿童哮喘。

用法 水煎服。配合茴芥散(茴香、白芥子、吴茱萸、细辛、冰片),外敷肺俞穴。

疗效 治疗186例,有效率为89.2%。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5月,北京。

47.黎炳南哮喘方(黎世明等,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组成 麻黄 桂枝 五味子 鹅管石 当归 毛冬青 五指 毛桃根

功用 散风祛寒,清痰止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70例,有效率为89.4%。

来源 第十五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0月,天津。

48.哮宁口服液(刘小凡等,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葶苈子 细辛 地龙 黄芩等

功用 温肺化饮,降逆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32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0年11月,上海。

49.哮喘宁(董廷瑶,上海市中医文献馆)

组成 麻黄3g 杏仁6g 白果7枚 桑白皮6g 紫苏子6g 紫菀6g 款冬花9g 半夏9g 橘红3g 甘草2.4g 黄芩4.5g

功用 宣肺止哮,降气定喘。

主治 小儿哮喘(痰热内蕴)。

用法 水煎服。为9岁日量。

疗效 临床获愈病案。

来源 第十七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12月,上海。

50.清肺止哮散(王文革,太原,山西省儿童医院呼吸科)

组成 炙麻黄 杏仁 石膏 紫苏子 葶苈子 莱菔子 前胡 地龙 川芎 黄芩

功用 开肺降气,止哮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发作期热证)。

用法 水煎浓缩成散,口服。合用西医疗法。

疗效 治疗36例,有效率为97.2%。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51.白果定喘汤(马强等,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组成 白果 炙麻黄 炒杏仁 桑白皮 黄芩 紫苏子 钩藤

功用 宣降肺气,止咳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

用法 水煎服。与吸入喘乐宁气雾剂、必可酮联用。

疗效 治疗30例,疗效显著。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8月,大连。

52.缓哮汤(武祥西,安徽省蚌埠市中医院儿科)

组成 黄芪 白术 防风 紫苏子 白芥子 葶苈子 姜半夏 泽漆 茯苓 陈皮 甘草

功用 益气健脾,逐饮平喘。

主治 小儿哮喘(缓解期)。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13例,全部有效。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53.蛤蚧定喘散(李德林,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红光医院)

组成 人参 蛤蚧 防风 紫苏叶 杏仁 麻黄 细辛 紫菀 川贝母 黄芪冰糖

功用 益肺固卫,补肾定喘。

主治 小儿慢性哮喘。

用法 水煎服或为散。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一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论文集,1994年10月,北京。

54.温肾止哮汤(袁美凤,广州,广东省中医院)

组成 党参10g 熟地黄10g 菟丝子10g 地龙6g 款冬花6g 茯苓12g 山药12g 核桃仁12g 炙甘草3g 五味子3g

功用 补肺健脾,温肾止哮。

主治 小儿哮喘(缓解期)。

用法 水煎服。2个月为1个疗程。3个疗程为度。

疗效 治疗65例,有效率为76.9%。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55.防尔哮口服液(张亮等,广东省珠海市中医院)

组成 黄芪 防风 白术 僵蚕 丹参 乌梅 熟地黄 女贞子 淫羊藿 酮替酚

功用 补肾实脾,益肺防哮。

主治 哮喘缓解期。

用法 口服。每次,3~5岁30mL;6~9岁40mL;10~15岁50mL。每日2次。

疗效 治疗103例,有效率为99%。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56.黎炳南哮喘平(刘建汉,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

组成 熟地黄15g 当归5g 陈皮5g 半夏10g 党参10g 白术5g 五味子10g 炙甘草10g 淫羊藿10g 女贞子10g 补骨脂10g

功用 补肾健脾,益气除痰。

主治 小儿哮喘(缓解期)。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6年10月,宜昌。

57.温肺止哮汤(吕英,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妇幼保健院)

组成 百部 五味子 款冬花 紫菀 柴胡 杏仁 甘草

功用 益肺养阴,止哮化痰。

主治 小儿隐匿型哮喘。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治疗80例,有效率为99%。

来源 第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8年9月,张家界。

58.固本防哮丸(卞国本,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

组成 人参 黄芪 蛤蚧 紫河车 山茱萸 半夏 浙贝母 当归 神曲 陈皮 补骨脂 茯苓 桃仁

功用 补肺益肾,健脾化瘀。

主治 小儿哮喘(缓解期)。

用法 上药共为细面,炼蜜为丸,1丸3g。每次1丸,1日2次。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 治疗106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十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01年9月,兰州。

59.缓哮方(谭剑业,山东省潍坊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组成 熟地黄 黄芪 鹿角胶 龟板胶 紫河车 人参 白术 半夏 茯苓 白术 天冬 麦冬

功用 补肾填阴,健脾化痰。

主治 小儿哮喘(缓解期)。

用法 水煎服。

疗效 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1年12月,潍坊。

第八节 咳嗽变异性哮喘

这是一组新兴起的疾病,早在20世纪80年代各地医生都发现有些咳嗽病人久治不愈,因此异名大起,如过敏性咳嗽、寒冷性气管炎、类百日咳、特殊性气管炎等不下10来种。最终经全国儿科专家议定为本称。在中医界又有以哮论治而收疗效。目前,已统一为哮喘范畴的一种变异型。遴选部分方药不妨一用。

1.祛风治哮汤(卞国本,江苏省常州市中医院)

组成 麻黄 杏仁 炙僵蚕 蝉蜕 射干 葶苈子 地龙 威灵仙 鱼腥草

功用 祛风固表,健脾化痰。

主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

用法 水煎服。鼻塞流涕加苍耳子、辛夷;湿疹加白鲜皮、地肤子;大便干加大黄或瓜蒌;舌质红、苔黄腻加川贝母、天竺黄;久咳不愈加鹅不食草、当归、丹参。

疗效 治疗72例,有效率为100%。

来源 第二次全国中医儿科教育学术会议和第九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1995年10月,庐山。

2.黄石汤(郑杰等,山东省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

组成 黄芪 石膏 蜂蜜 甘草 山药 鲜白茅根等

功用 补肺益气,清热和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