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医:女人也须谨“肾”(92岁国医大师专为广大女性订制的养生秘诀,70多年行医经验汇集珍本,养肾不仅是男人的事,女人也须谨“肾”!善用补肾之法,平衡肾阴肾阳,(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05:48:32

点击下载

作者:许润三

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国医:女人也须谨“肾”(92岁国医大师专为广大女性订制的养生秘诀,70多年行医经验汇集珍本,养肾不仅是男人的事,女人也须谨“肾”!善用补肾之法,平衡肾阴肾阳,

大国医:女人也须谨“肾”(92岁国医大师专为广大女性订制的养生秘诀,70多年行医经验汇集珍本,养肾不仅是男人的事,女人也须谨“肾”!善用补肾之法,平衡肾阴肾阳,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大国医:女人也须谨“肾”作者:许润三排版:燕子出版社: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8-29ISBN:9787535797025本书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许老是我的长辈,也是我的良师。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许老在东单中医门诊部出诊的这段时间里,仁心妙手,惠泽无数患者。许老从事临床工作70余年,内、妇、儿、外科皆擅长,以善用经方治疗男女不孕不育症著称,医界恒以“内、妇临床家”相称。尤其在治疗妇科疾病,如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方面颇有建树。早在20世纪80年代许老就曾用中药成功治疗了输卵管不通,被中央电视台播报后迅速引起众多海内外人士的关注。

许老还曾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用中医的方法,成功治愈被西医判定为必须切除子宫的子宫肌瘤症患者。多年来,经他治愈的不孕症患者数以千计,遍及世界各地。许老如今已92岁高龄,仍不辞辛苦,精研医术,为祖国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2017年,许老又被评为“国医大师”,这是国家对许老医术的最高肯定!而这份荣誉许老也当之无愧。作为国医大师、全国名老中医,许老以丰富的临床经验、渊博的理论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闻名于中医药界。大医精诚,厚德精术,每一位经他诊治过的患者,都对许老的妙手仁心赞叹不已。

许老诊治疾病时主张中西医结合,他在临床中不断发掘中西医之间的内在联系,取长补短。将西医的辨病指标转化为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指标。通过两者的结合,能够让中医辨证更为客观、准确,极大地提高了疗效。

许老对中医的钻研和执着有目共睹。除了身体力行,坚持出诊造福患者外,许老仍在为祖国中医药文化培育更多的人才。在临床中,许老带出的高徒不胜枚举,为中医临床贡献了一批中坚力量。

如今92岁高龄的许老仍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岁月的沉淀,让他的医术愈发精妙。都知道许老善治妇科疾病,殊不知许老治疗妇科疾病的精妙之处在于注重肝脾肾三脏,尤其重视从肾论治。因为妇科的经带胎产等病症主要是通过冲、任、督、带脉,尤其是冲、任二脉直接或间接的损伤表现出来的,而冲、任、督、带脉反映到具体的脏器中,实质上就是肝脾肾三脏。因此,补肾、调肝、健脾应该是妇科病治疗的大法。肾的功能对女性的生理病理有重要的作用,肾气的盛衰是人体生殖、发育和衰老的根本,所以许老在临床上治疗妇科疾病或者指导养生时,多以顾肾居多,同时也会兼顾肝脾。

许老的医术神奇,而他本人也是一位长寿老人,92岁的高龄,身体依旧健朗。名老中医都对健康都有自己的感悟,如今许老能将多年的临床经验汇集成书,实在是一大幸事。在这本书里,读者朋友们能从许老的行医点滴中,深入体会到他对当代女性健康的贴心建议,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用正确的知识为健康保驾护航。于北京东城东单中医门诊部2018年1月

徐永祥:北京市东单中医门诊部创始人。第一章我的中医之路我与中医的缘分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就开始研究输卵管不通的病症。因赶上这时候国家正提倡计划生育,当时就有人指责我“破坏计划生育”,我一想,这话说得没道理呀!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是提倡生过小孩的人不要再生了,可是因病不能生育的不在这个范围,遇着这种情况要想办法治疗才是。一个女人不能生育往往影响家庭的幸福、和睦。身为医生的我如果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何乐而不为呢?

我自己也曾得过一场大病,还差点夺走了我的生命,因此,我理解那些求医之人的痛苦。比如那些找我治疗的不孕症的女性,在和她们的交谈之中我发现,不少人有自卑、焦虑,紧张、愧疚的心理,不但身体受到疾病的侵扰,就连精神也会跟着受影响。医为仁术,医生自然要有一颗仁心,我作为一名中医,经过多年的总结,深知治病也要治心,疾病才能被连根拔起。

正因为如此,我坚定地走上了中医的道路。

我18岁那一年得了尿毒症,突然全身水肿,还昏迷了48个小时,父亲找来中医为我治病。人们常说的尿毒症指的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因为肾脏的功能丧失,而出现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的症状。幸好有中医的治疗,我的病慢慢好了,可以说我这条命是中医给救活的,也因为这场大病,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父亲也力主我弃学而拜崔省三先生为师(崔先生是清代名医赵海仙的弟子),开始学医。父亲是个长工,一直备受剥削和欺侮,所以他觉得我通过学医,可以救人、防病、广达人情、受人尊敬,脱离那时的苦难境地。

因为自己对中医产生兴趣,再加上父亲的支持,我坚定地进入了中医的大门,开始了从医的道路。没想到后来中医又救了我。我从小就体弱多病,1959年,我肝脾肿大,西医主张切除,说做手术还能活3年。我不听,一直坚持服用张仲景的鳖甲煎丸,结果却好转了。20世纪60年代末,我在北京延庆、怀柔,河南商丘、宁陵以及河北遵化等地区下乡期间,患有严重的胃病,导致便血,但我没有选择用西药治疗,而是前后服了100多服中药,最终彻底治愈。

中医多次拯救我于危难之中,那时候我就坚定了要当医生的信念,立志要坚持吃中医这碗饭,这么多年从未动摇过。如今,我已经行医几十年了。

1953年,为了响应政府号召,我与当地4位西医大夫开设了阜宁县新沟区联合诊所,同年进入盐城地区中医进修班学习西医学技术。1956年考取南京中医学院医科师资班,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

那时候正赶上中医的低迷时期,所以中医学院的师资力量不足,临床、教学任务繁重,于是我一人就要讲基础、诊断、内科等多门课程,临床带教更是内、外、妇、儿各科都要上。直到1961年,妇科急需教员,当时任教务长的祝谌予先生就把我调到妇科,任妇科主任,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一直专注于妇科,算来已经有40年左右了。

前面几十年治的病种更多一些,而后面几十年则是更专一些。不过,不论是哪一类型的病,在诊断和治疗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我不论看哪一种疾病都是采用辨证论治。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我深深认识到了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所在。临床上我经常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来治疗,这么多年来,也确实收到了不错的成效。

辨证与辨病并不是我首创,最早的提出者是被后人称为“医圣”的张仲景,他的作品《伤寒论》是第一部既辨证又辨病的临床专著,仲景确立的辨病分证诊治的思想体系为后世医家所遵循。但是随着西医的发展和进步,传统的辨证和辨病已经不能满足人们认识和治疗疾病的需要,开始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要学会逐步利用西医学的辨病指标。我们要承认,西医在解剖、生理、病理、诊断、判断预后等方面,都可借以弥补中医学的不足。所以,我在临床上总是积极利用现代化的诊断手段,而治疗则按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遣方用药。

我自己是个中医,也推崇中医,但是我也不排斥西医,早在1953年参加中医进修班的时候,我就对西医产生了浓重的兴趣。但兴趣归兴趣,主次应该分清才是。我主张的是西为中用,衷中参西,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虽然有一段时间中医不受重视,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现在也越来越多人开始重视中医了,并且也越来越多人找中医看病,服用中药,可以说,中医中药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文化有精华和糟粕,中医文化也是一样。精华的东西不应该被丢弃在历史潮流中,而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把精华部分继承下来并不断发展创新。但是现在许多年轻的中医师只看西医的书,很少看中医的书,临床上被西医理论绑住了手脚,只知道对症治疗,忘记了辨证论治的根本,这实在令我担忧。在此我想对在中医学院学习的学生们说:“辨证论治乃中医之特色,丢掉了它,也就难以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

其实中医也追求与时俱进。比如说将原属西医的辨病指标转化为具有中医特色的辨证指标,不仅可以提高辨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且还给传统的辨证思维方式加以新的思路。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当时的情况,灵活应用“证病结合”或“无症从病、无病从症”以及“舍证从病、舍病从症”等取舍方法,通过分析了解疾病的本质,进而提高疗效。

例如,盆腔炎病变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局部病变的性质、程度等具体情况作针对性的加减用药,如果附件增厚、压痛明显,加蒲公英15~30克,龙葵15~25克,桃仁10克;附件炎性包块的话,加莪术10克、皂角刺10克、王不留行10克;输卵管结核加蜈蚣3~5克、夏枯草10克,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一样的药材,这样可使治疗更有针对性。

我原名叫许富之,《礼记·大学》中有“富润屋,德润身”这句话,从中理解到作为一名医生,“润屋润身润德”很重要,为自己取名“润三”。为了这个“三润”,我几十年来坚持学习,并学会从中寻找学习的乐趣,通过“临证—理论—再临证”这一条路,将学到的知识变成了自己的东西,然后利用这些知识拯救人于危难和痛苦之中,就像当初中医拯救了我一样。我的学医之路

我在崔老师的门下学习了4年,学徒期满后就离开老师独立诊病。刚出师不久,我就遇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病案。

那日我在家中,有一人急匆匆赶来请我去看病,他神色慌张,言语着急,我忙问怎么回事,来人缓了一口气,神色依然着急,说:“木匠叫我过来请您过去看病。木匠的妻子过自家门槛的时候,一个不慎就摔倒了,更吓人的是,摔倒了也没有起来,而且眼口鼻都出血了,还不断抽搐,现在已经昏迷了。”

一听病情我觉得很严重,着急地跟着来的人一路小跑过去了。在这个路程中我从他口中得知,木匠的妻子姓周,因为连续四次妊娠分娩都是女孩,丈夫非常生气,老婆刚生完第4胎没多久,就让她下地干活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刚生完小孩,女性身体的元气还没恢复,就让人去干活,肯定得出问题。患者因为劳累、受凉而发高烧、头晕,一个不注意就被自家的门槛给绊倒了。

我一进患者家门,就看到两位头发花白的人在患者旁边把脉问诊。原来木匠不只请了我一个医生,还用毛驴另外请来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中医。我们各自为患者诊病,但是我们却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两位老中医开的都是发汗、祛风的药物,并命家属将患者的头发放在热水锅里煮,帮助她发汗。而我认为患者是产后类中风,已无发热、无表证,属于血虚风动引起的抽搐和出血。

对于无发热大家都能理解,就是说身体没有发热的现象,那什么是表证呢,就是指外感病邪侵入人体后所出现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疼、关节疼痛,咽痛口渴等,无表证的意思就是没有出现上面的那些症状。

因为精血同源,所以我认为此时还给患者发汗,必定会增加风动,本来患者就是因为血虚风动而出现的抽搐和出血,治疗的时候万不可再用发汗、祛风的药物,而是应该养血祛风开窍。正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这句话出自明李中梓的《医宗必读》。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疗风证可从血来治,通过补血、养血、活血,让气血通畅,风邪也就随之而解了。

两方的意见不同,木匠最终采用了两位先生的方案。这也情有可原,我那时刚独自出来治病没多久,而两位老中医毕竟有这么多年的治病经验,照着一般人的想法,自然选择相信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了。

次日清晨,我刚起床没多久,听见有人在敲门,“砰砰”地响,显得非常急切,我忙去开门,一打开门,就看见木匠皱着眉,神色悲痛。看到他这样的神色,我心想坏了,可能是木匠的妻子情况不好了。果然,木匠告诉我患者服下药之后,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坏,身体更凉了,好像快要死了。木匠来找我,想请我最后再去看看。

一进木匠的家门,就看见患者已经被放在芦席上了,等着死亡来临。我仍然坚持养血祛风,采用十全大补汤加防风、羌活送服至宝丹开窍。当晚,木匠跑来告诉我患者已经苏醒了,只不过还是觉得半身麻木、乏力。我说:“醒过来一切就好办了。”我继续给患者以养血活血的通络方,用十全大补汤加水蛭、虫等。服用了十余剂之后,患者就可自行下地行走了。经过慢慢调养,身体也恢复过来了,次年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全家大喜。

每次救人于危难之后,我都会更加坚定继续走中医之路的决心,感觉以前我为了学中医所受的苦都值了,4年的学徒生涯并不是那么轻松的,但我非常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现在回想起来,以前的学徒生活真是苦呀,但也正是因为这份苦,才能成就今天的我。我通常用“苦、抄、悟”这三个字来概括我的学徒生活。

以前给人当学徒,跟现在可不一样,现在的学生跟着老师认真学习知识就行了,以前我还要伺候师父一家的饮食起居,但知识也不能落下。白天跟师学习、记录脉案,4年抄了数不清的案例了。晚上揣摩脉案,苦读老师家藏的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要仔细揣摩,直到弄明白才行。千万不能遇到不懂的地方,直接就跳过了,这不是好的学习之法。我也明白,学医重在心悟,能够举一反三。

我跟了崔老师多年,也看过老师治疗各类疾病的验案,感受到了中医疗效的神奇。行医之初,我有些忐忑,每日都要拿着老师的脉案诊病,看证把脉之后索案下药。到了晚上,就要思索一下白天的脉案是否合理,翻阅医学文献来印证我自己的看法。就是在这样的临证中,我对疾病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认识。

我白天临证,晚上读书,有一段时间还经常读到深夜12点,临床技能提高很快。我也时常跟我的学生说,读书临证要相互印证,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这种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的方式,正是传统师承的优势所在,也是目前院校教育很欠缺的方面。

可以说,我这一生经历了几次“研修经典—回归临床”的循环过程,每一次循环,我都受益匪浅。所谓“经典不厌百读回”,并不是指死读死记就能提高,而是在每次研读之后,结合临床,不断指导临床,在运用中加以印证,从而发现问题,再回到经典温习揣摩理论,只有在这种反复研读的过程中,才能达到常读常新、不断提高的效果。“活到老,学到老”,是一个人的学习态度,随着社会的进步,终生学习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我在中医临床工作了这么多年,我非常同意作为一名中医临床工作者,终生读书,刻苦研读中医古籍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情。但是读书也不能盲目地读,要有一定的方法,我不是说有捷径,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地干,才能进一步靠近理想的目标。

首先,要打好古文基础。中医的几部重要的经典书籍,均成书于秦汉时代,可想而知,当时表述的文字语言以及思想,无不渗透着时代文化的印记,跟如今的白话文有着很大的差距,尤其中医古籍,生僻字多。如果不打好古文基础,看都看不懂,更何谈去研究?我呢,因为有10多年的私塾学习经历,对古文有一定的基础,幼年记诵的《论语》等经典书籍条文至今还能朗朗上口。所以,读医书之前,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课补一补,补课之后,读经典书籍才会变成一件比较容易的事,读多了,也有利于自己掌握传统文化,增强自己的修养。

在选书方面,要精泛结合。中医学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有文字记载开始到如今,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年轻的中医师面对这么多的古籍医书往往会头疼、犯难,这么多的书怎么读得完?因此,我们更要学会精泛结合的读书法。

我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读书心得,认为该精读的中医古籍有:中医基本理论宗《黄帝内经》《难经》;杂病宗仲景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宗吴瑭的《温病条辨》;本草宗《药性赋》。这些精读的书籍必须要熟读、熟记,而且条文务求烂熟与胸中,读一次两次不够,一生中都要不断地重复精读。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忘了在临床中进行印证,只有反复去临证,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经典的含义。

在精读的基础上,也要选择各个历史时期著名的医学书籍进行泛读,其中包括了医案、医话、心悟等几大类,因为这几类书籍记载了作者读书临证的心得以及真切感受,我们可以试着去体会一下,比如《医学衷中参西录》《景岳全书》《医学心悟》等书籍,都是可以作为泛读的材料,可以帮助学中医的人积累知识,拓宽思路。精读的书要结合临床,泛读的书也一样要结合临床,这样才能真正有所体会,才能通过体悟转化为自己的东西。

我平时读书会记笔记,也时常写写学习心得,因为我觉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且多看多记多写还可以让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完整、更深刻,同时还能够发现和思考更深层的学术问题,提高读书效果。

举个例子,我曾经以“冲任督带与妇科的关系”为命题,写过一些经方在冲任督带理论指导下临床运用的文章,在我写的过程中,受益良多,不仅可以广泛展示冲任督带及其方药临床运用价值,也开阔了自己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的思路。

回想起来,我的求医之路算是顺畅的,受了些苦,但总归学到了东西,并开始治病救人。因为我自己也曾经饱受疾病的折磨,所以很理解患者的心情,只要想到在这世界上还有如此多的患者等着别人伸出救援之手,我就会更加坚定地走中医这条路,一走就是几十年,现在依然继续着,永不停歇。教与学两相宜

我当学徒那会,白天跟着老师出诊、抄方子,晚上拿着记录的脉案仔细琢磨,还要抽出时间读读医书。我读的启蒙书籍是《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我家就在江苏,因此我随老师出诊的时候见到的病患多为因“伤寒”“发热”“出血”等前来就诊的内科患者。我发现老师经常使用经方和吴鞠通的卫气营血方剂治病救人。4年的时间,我跟随老师临床学习,对老师反复使用的方剂,经常加减的药物,以及患者对疗效的反馈等进行一一揣摩,并牢牢地记在心里。

4年学徒生涯结束后,我自行开业行医,也经常会用到从老师那里学来的仲景经方、鞠通方,用的多了,我有了一些不同的发现和感悟。我认为治疗一些温热病患者,由于用寒凉药物过了,就抑制了仅存的一丝阳气,从而久治不愈,因此应当配伍适量附子温阳之品,这样才有助于患者病情向愈。也由此感悟到,机体的阳气是健康的原动力,必须加倍呵护,过用寒凉之物则会伤及阳气,以致于机体无力抗邪;同时,寒凉容易使邪气凝滞,阻碍了气血运行而造成血瘀,加重病情。

1956年我考取了南京中医学院医科师资班,系统学习了中医知识,1957年,我从南京调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从南到北的经历以及所见疾病的变化,确确实实地给我的学术思想、诊病特点带来了影响和变化。

南方多见热病,而北方,因为气候寒冷,患者的身体大多阳虚体寒,寒性疾病多发。鉴于这些特点,我仔细研读了《景岳全书》,对张介宾的补肾阳,重视命门之火的理论有了较深的体会。所谓的命门之火,就是生命的本元之火,指的是肾阳,能温养五脏六腑,且关系着人的生长、发育以及衰老等。我那时还经常与当时的同行,现代名医印会河、刘渡舟、陈慎吾、胡希恕等经方大家讨论中医临证,更加确立了“温经助阳,温经活血“的学术思想。

带着这个治疗的理论,我在临床上也越来越多地使用温阳类的药物,比如桂枝茯苓丸、温经汤、二仙汤、艾附暖宫丸等温经名方,附片、桂枝、肉桂、巴戟天、鹿角霜等温阳药物。

这些年来我把所学到的以及所感悟到的用在临床上,也用到教学上。我刚调到北京任教那会儿,中医学院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即使我刚毕业没多久,还是得身兼多门课程,内、外、妇、儿科都要上。后来又因为妇科急需教员,所以祝谌予先生就把我调到这个部门,之后就一直留在妇科了。

我出诊,也教书,这么多年下来,受益匪浅,因为学习经典的同时若是能够积极参与教学,那么将有助于经典知识的系统整理与融会贯通。因此,我觉得学中医的人,如果你有机会参与教学,特别是经典课程的教学,千万不要觉得辛苦或是麻烦,这反而是个很好的机会,对提高中医理论非常有效。另外,我自己也有编写教材。通过认真编写教材,系统地备课温习,针对疑问查阅资料,也让我对中医学有关学术体系有了更加全面、更加具体的认识和理解,临床辨证论治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飞跃。

我从师承开始,也受益于师承,跟随着老师学习,可以早早地接触临床,并且接触比较多的临床,在实践中学得更多,更扎实,但是这种师承的方法也存在缺乏系统学习的缺点。我的临床、教学的工作经历已经有60年了,对于现代中医教学体系想说一说我的看法。

首先从教师队伍说起,就拿妇科教师为例,我主张临床带教的教师必须是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且工作要在10年以上的中医妇科专科医生。我认为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密不可分。通过理论—实践—再理论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不断提高中医妇科的诊治水平,不断更新中医妇科的知识结构,最终使中医妇科的知识与临床诊疗融会贯通。因此,中医妇科的临床教学一开始就应该两者并重,不可偏执一端的教学思维模式,也就是说要突出特色的临床知识讲解的同时,也要加强专科临床见习、实习实践。

只有高资质的教师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完成上述所说的较高起点的教学任务。另外,教师带教期间可安排经验丰富并有专长的专家和老中医进行一定量的教学查房,这样方能保证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作为从事中医教学的教师必须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书念得再好,若是没有临床实践,那也只是纸上谈兵,表面上看很厉害,实际上只是空有其名罢了。因此,如果要参与教学,我建议教师们在闲暇之余应该经常研读中医经典著作,经常接受“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训练,且每年都要从事临床的工作,不少于6个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中医的认识,才能在授课的时候做到言之有物。

教师队伍的素质上去了,教材也应该作出相应的改变。假如你翻看过中医学的教材,你会发现,现在不少的教材都是按照八股文的编排方式,大多是按病进行辨证论治,虽然体现了中医的特色,但是放在临床上来看,实用性非常差,因为证型和方药都是根据书本的编排来选择。面对这样枯燥的教材,学生很容易就没有了兴趣,有的转学了西医,这还怎么发展祖国的中医特色呢?

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教材编写中,要一一罗列出疾病的主症,让人看出重点所在。一个疾病的主症,可以是症状,可以是脉象,也可以是舌苔,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在编写教材时,应该选用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疾病本质的作为临床主症,而次要的症状可以简要列出。

我说个例子,比如说妇科崩漏,出血期的脉象应该是辨别气虚、血热的关键,而其他症状和舌象只是作为参考。历来中医描述血热的典型症状,多为血色鲜红、面赤口干、尿黄便干、舌红等,但在妇科临床发现有部分血热出血的患者并没有上述的症状,而因为出血量大,病的时间又长,就诊的时候更多地表现为一些贫血的症状,比如面色苍白,颜面、下肢浮肿,头晕乏力,舌苔淡嫩等。若是仅仅以全身的症状加以辨别,会将一部分阴虚血热的患者误辨为气虚证。因此,出血期的辨证应该以脉象为主,症状和舌象则作为参考就行。

教材中选方组药也需要作出改变,一般习用传统的方书中一些著名方剂,在临床实际中很可能不好用。所以,不能单单选用著名的方子就行,而应该结合各科的情况精选现代医家的方药来实践,收到疗效之后的处方可以教给学生。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各科临床上有不少非常有疗效的古方和当今医家历经由博反约、去粗取精而形成的方药,都有非常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可以在教材中呈现出来,向学生重点推荐,使学生学以致用。

善用别人有效的经验,也是使自己少走弯路的一个好方法。以前我看到章次公治疗出血善用瞿麦、益母草,我觉得这药用得不错,临床中也活用此药;魏龙骧老先生用生白术治疗便秘,我在治疗妇科疾病伴有便秘的患者时也经常会用此药;张山雷用贯众来治带下病,于是我在治带下的方药中也常常加入此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何乐而不为?

最后,我想从中医学习的课程安排来说一说。中医药大学的课程安排最好先中后西,而且还要强化中医的课程。从“四大经典”开始,因为人的认知过程都有“先入为主”的特点,要是你一上来,对中西医的课程没有偏重,再加上中医会比较难学一点,毕竟看古籍医书也是挺吃力的,很容易造成西主中随,而出现废医存药的可能。只有让中医的概念深入学生内心之后,再开设西医课程。

中医的教育关系着中医未来的发展,中医院校的学生被西医同化的现象非常令人担忧,师带徒的方式是非常好的中医教育模式,但是带徒也缺乏规模效应。因此,学校教育更是需要重视这些问题,从源头抓起,改变模式,创新和发展中医药文化。

这里我只是发表一下关于中医教学方式的看法,老师资质要高,教材要变,课程安排要得当,要以中医为主,但不是说我不用西医,我在诊病的时候也借助西医的方式方法。我并不排斥西医,因为西医也有西医的好处,而且可以成为促进中医发展的力量。中西医各有千秋

我是1926年出生的,5岁入私塾,10岁考进东崔小学就读6年级,后来考入当时的苏北联中,在兵荒马乱中肄业。到了1941年,也就是我15岁这一年,我患上了黑热病。

所谓的黑热病,是主要以中华白蛉为传播媒介的慢性传染病。淮北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白蛉的滋生,加上以前那里的居民多住在土墙草屋,墙面不粉刷,缝隙也多,简直是白蛉最好的栖身之所,促成了黑热病在皖北地区肆虐,夺走了很多人的性命。我家在江苏阜宁,比较靠近发病的地区,于是我很不幸地染上了。那时父亲带我去看了西医,打了针,病就慢慢好了。

因着这一层关系,我虽是中医,但是并不排斥西医,相反对它有着相当大的兴趣。1953年响应政府号召,与当地4位西医大夫开设了阜宁县新沟区联合诊所,同年进入盐城地区中医进修班学习西医技术。

我认为中西医两大学科各有所长,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它们之间的不同是:西医诊断注重局部病变,而中医诊断则是注重全身影响;西医治疗偏重共性,相同的病多用同一份药,治疗规划化、程序化;中医治疗会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而有所改变,也就是说偏重个性,量体裁衣,每个人的药也会有所差异。

由此看来,西医更注重局部、共性,而中医更注重整体、个性,中西医结合实际上也就是整体与局部、个性与共性的结合,既全面又有重点,可避免治疗的片面性,提高治愈率。

所以对于中医来讲,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西医学知识,这也是时代的需要,因为学习西医可以为中医治病带来不少的好处。

第一,西医的诊断可以作为中医四诊手段的补充,使我们的辨证更加准确。我在第一节的时候说过,传统的辨病与辨证越来越显露出局限性,中医的发展也要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才行,首先表现在我们可以借助西医的力量。我们不可否认,西医学一直在发展进步,我们也不能故步自封,而是要从传统的局限中走出来,借鉴一些好的东西,利用西医学的辨病指标,来弥补传统的辨病与辨证方法上的不足,别忘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二,西医的诊断可作为中医治疗前后疗效对比的证明,比如有人去看病,用西医的诊断技术知道这位患者得了什么病,以及病情如何。然后这位患者选择吃中药来治疗,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用西医的诊断确认一下现在的病情如何了。中医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通过西医的诊断一下子就能够分辨出来,这种疗效的对比也能令人信服,易使医学界所承认。

第三,西医有时候也可为中医治疗提供指导。有些病,中医诊断常常没有特异性症状,如“卵巢囊肿”“输卵管阻塞”等病,但通过B超或输卵管造影可发现阳性指征,这时应该选择“无症从病”。所谓的“无症从病”,就是未能通过望闻问切察觉出来,或者尚未表现出症状,而此时通过西医的检测却明显能看出来,这时临床上必须从病论治。我再细说一下,拿输卵管阻塞来说吧,多数输卵管阻塞患者往往很难有自觉症状,仅在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时才被发现。

以上就是西医带给我们的好处,两者结合更能全面具体地认识疾病,然后对症治疗。既然说到了“无症从病”,我就来说说中西医辨证的关系吧。

中医所说的证,不只是一个症状或一个综合病症,而是概括了产生疾病的各方面因素和条件,这些因素结合不同体质而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证。中医的辨证虽然是从症状着手,但通过分析症状的部位、原因、性质,比如说脏腑、病因、八纲、卫气血营、六经等,归纳成比症状更接近疾病本质的证,也就是说症是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表面现象,而证呢,则是更接近疾病的本质。中医也有病的名称,比如说痛经、闭经、不孕症、痢疾、黄疸等,但中医认识疾病基本上是从症入手的,从“整体”着眼,强调个体性质,这是中医的辨证特点和独特优势。中医能在中国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肯定有它的实用性,事实证明,也真的救活了很多性命。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对疾病内在病理变化的认识比较肤浅,限制了中医药的针对性,此时,西医的出现,让不少人认为中医是缺乏科学性的,是迂腐的。的确,西医认识疾病是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对人体结构、功能所发生的病理改变及其变化规律都研究得比较透,即西医对疾病的研究鞭辟入里,从器官、组织、细胞以及生物大分子的形态和生化特征的改变入手。但是西医也有自身的缺陷,西医很容易忽视疾病所发生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见病治病,很少考虑个体性的因素,这也是妨碍西医疗效提高的原因之一。

中医有其长处,西医也有其长处,应取两者之长。因此,我常用中医来辨证,西医来辨病,因为它们两者的结合能从不同侧面反映疾病的本质,达到目前中医与西医单独治疗所不能达到的疗效。

举个例子,中医对盆腔结核的辨证,多以阴虚血热为主,采用养阴清热的方法治疗,临床上常见的是全身症状改善,但是对于局部结核病灶的作用不大。这时候用西医的诊断,在辨证用药基础上,选择一些有抗结核作用的中药配合治疗,那么疗效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要比单纯的辨证要好得多。“无症从病”在上面已经说了,接下来说说什么是“无病从症”。无病是指目前未能诊断出来的病,比如说一些不明原因的带下,分泌物镜检或者培养阴性,阴道窥诊、盆腔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但通过中医辨证却可以发现患者脾气虚弱或者肾阳亏损。那么,就应该从中医的辨证入手,用完带汤或者右归丸之类方剂加减治疗,常常能振奋脾肾的功能而使患者慢慢恢复正常。

完带汤是祛湿剂,有补脾疏肝、化湿止带的功效。成分有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车前子、苍术等,它还有一个歌诀是这样的: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右归丸是补益剂,有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的功效。有很多中药成分都有君臣佐使的关系,右归丸中以附子、肉桂、鹿角胶为君药,主要用来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以熟地黄、枸杞子、山茱萸、山药为臣药,有着滋阴益肾。养肝补脾的功效。另外还配有当归、杜仲等药,来达到治疗目的。

如果还不是特别懂,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些患者身上浮肿,但去医院检查都没有确切的结论,只能定为浮肿待查,可从中医来看,根据浮肿形成的病因病机,按照个体的差异,可以把其分为血虚、脾虚、气滞等几类。病因确定了,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分别采用益气养血、补脾祛湿、理气行滞等方法来治疗,往往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的现象是令人欣慰的,但是我们不能太过乐观。现实中,中医院校的学生被西医同化的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涉及了我前面提到过的教学问题,中医药大学的课程安排必须要先中后西,增加中医的课程。如果不在教学方面下功夫,中医的未来实在令人堪忧。

如今国家很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中医不会消亡,但发展起来困难重重。照现在这样的中西医结合法,中医最终会被吞掉。现在有不少人用研究西药的方法研究中药,比如说黄连,本来能治好几十种病,但是西医将它弄成了黄连素,就只能治拉肚子而已。还有麻黄,弄成麻黄素,功效也由宽变窄。现在,用药也面临着不公平待遇,有毒之药,中西药都有,中药的不能用了,西药却能照用。因此,也影响一些疾病的治疗。用药如用兵,多不如精

我用药喜欢用温补,过去南方人热病、瘟疫居多,70%以上就诊者为危重患者,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我体会到危重患者若是用药太过于寒凉,容易使患掩盖真实的病情。与之相反,如果用药偏温,患者有不适可及时被发现。

我的治疗原则更接近温补学派,所谓的温补学派指的是在以薛己为先导的一些医家在继承李东桓脾胃学说的基础上,发展探讨了肾和命门学说,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来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而辨证治疗,并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临床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系列方法,强调了脾胃和肾命阳气对生命的主宰作用。在辨证论治方面,立足于先后天,或者偏重脾胃,或者偏重肾命,并且善用甘温之药。其中温补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薛立斋、赵献可、张景岳、李中梓等多位名家。

其中李中梓从小就非常聪明,12岁考了“童子试”第一名,但是因为从小体弱多病,对功名利禄不上心,反而致力于研究医学。不少医生在学医之初会拜师学医术,但是李中梓是没有拜过师的,他的医术得益于他孜孜不倦的自学。他看了很多的医书,对金元四大家的学说也有了深刻的体会,继承了其中好的地方,对于不太好的地方提出了许多修正的见解。由于有着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在临床上试验,没想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他的名声慢慢地传开了,并成为当时上海四大名医中最负盛名的人物。

他强调,人有两本,一是先天之本,二是后天之本。一个良医应该了解人体之根本,治病时才可以正本清源,诸多症状自然能够迎刃而解。中医学认为,先天之本在于肾,而后天之本在于脾。婴儿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形体未形成的时候,就先有了两肾,因此,肾为先天之本。婴儿生出来,一日不食就会饥饿,七日不食则会死亡。因此脾胃为万物生发之母,是人体一切的营养来源,故脾胃为后天之本。我在临证的时候也尤为注重脾胃的情况,因为人体免疫功能的强弱关键在于脾胃功能是否强大。脾胃功能低下会直接影响药物吸收,且加重肠胃的负担。因此,在治疗方面要注重人之根本,即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

在温补学派出现之前,明代时中医用药多苦寒,常常损伤脾胃,克伐真阳,不但治疗效果不明显,又引起了新的寒凉时弊,像是肠胃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减退、身体怕寒,等等。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才会演变出温补药,像是右归丸,桂附地黄丸等方剂,这些温补药剂里常用到肉桂、附子、干姜、鹿茸等温热性的药物。这些温热的药物不仅可以抵消滋阴药的寒凉,还可以增强患者的新陈代谢,大大地提高了疗效。

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也得出这么一个认识,寒凉之品易伤脾胃,影响消化吸收,降低了抵抗力。热药虽然也能使个别人上火,但是容易纠正过来,而凉药过用抑制生理功能则比较难恢复。由此,我治疗妇科病一般都是用温药,比如说治疗闭经,用药以温肾为主,常常选用参茸卫生丸或二仙、巴戟等药来振奋卵巢功能。即使治疗期间症状表现为热象,此时也应该平补肝肾,而不用清热凉血之品,怕用了之后卵巢功能会受到抑制,得小利而失大局。

我很重视经典著作,善用经方,一般选方用药首推仲景方,他的方剂组成短小精悍,借鉴多了,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稳、准、狠”。“稳”即冷静辨病,“准”即诊断准确,“狠”即用药量大,或者用别人不大敢用的药,比如说附子,国家规定最多只能用10克,可实际上有很多医生的用量都会稍微超过这个限度。我也是,因为我觉得“大毒治病,十去其九”,我也曾经将生乌头、生附子用于肺癌临床,大戟用于输卵管积水,治疗的效果都很明显。

其实,像这种以毒攻毒的做法早已不是新鲜事了,现代医学中也有用到这个方法,比如说化疗,就是典型的以毒攻毒。化疗是化学药物治疗的简称,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癌细胞,用的药物为细胞毒药物,通过口服、静脉或者体腔给药等方式,使药物随着血液循环遍布全身的绝大部分器官和组织,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回到正题上,以毒攻毒是中医学上辨证施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就是用含有毒性的药物来治疗大毒类疾病,只是中医越来越少用毒性大的药了,反而用药方面越来越平和,一开就是几十味药,多的竟然有上百味,但这也容易造成主次不分,其结果是治不好病,也治不死人。

我反对这样的平和,虽然药有三分毒,但无毒不治病,只要用之得当,中医同样能治疗危急重症。在大病之下应该大胆地使用“毒药”,就是使用那些药性峻猛,有一定毒性的药物,这样才能解救患者于危难之中。比如说治疗早期肝硬化腹水、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选用十枣汤,其中的药味有:芫花、大戟、甘遂、大枣。前三味药峻猛有毒,容易伤到人的正气,所以用大枣十枚为佐,既能缓和诸药毒性,又能益气护胃,减少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总之能够邪正兼顾。虽然这些药含有毒性,但在临床上使用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很推崇张仲景的用药原则:药味少,分量大,能单刀直入。我在临床上也遵循着这样的原则,我的方子药味最少的只有三味,看起来风险比较大,但是效果却不俗。

我一直强调经典医学著作的重要性,并要求熟读这些经典,但我并不是说要把这些东西一股脑地、不管好坏地全部接收,而是应该在熟读之后,消化领悟,化为己有,这才是掌握了古方的精髓。但这还是不够的,因为单单只是继承了,却没有去创新,中医只能在原地踏步,最终只能被淘汰。所以,学中医应该师古而不泥于古,要敢于创新。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更是组成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也不断地增强,人们对中医药有了新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学会继承,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因为只有继承了,才能为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而创新则是中医发展的动力,生命之源。

由于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我重视经典著作,也经常在古方中进行加减,古为今用。比如说四逆散,它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得宣达的四肢逆冷症。我经过深入分析方剂组成,认为此方既有宣达郁滞、解痉止痛的功效,又有解热、镇痛、消炎等药理作用,所以对于治疗一些盆腔炎症及气滞血瘀所致的闭经、痛经、头痛等可以使用我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借鉴的药方,这不仅扩大了古方的应用范围,也给妇科疾病治疗以新的思路。

需要强调的是,在运用四逆散的时候,要注意患者月经以及大便的情况,若是月经提前、量多和大便稀的,四逆散应该要慎用或者禁用,因为这个方子理气活血的作用较强,容易促使月经更为提前。

这么些年在用药上也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总结如下。

第一,补肾药物大多滋腻,易滞气血,临床应用的时候,常常辅以行气活血之药物,使补而不滞。

第二,对于妇科出血性疾病切勿盲目地滥用止血药及过早使用炭类等收摄药,恐瘀血内滞,闭门留寇。所谓“闭门留寇”,顾名思义就是把盗贼关在了屋里,用在中医上就是有病邪在内的时候,先进行了补虚,虚虽然补了,却是相当于关上了门,将病邪留在了体内,这样更难把病邪驱逐出去了。因此,当邪盛体虚的时候,治疗当先祛邪,而不是贸然进补。

第三,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补肾主张三七开。即补肾阳者,七分阳药,三分阴药;补肾阴者,七分阴药,三分阳药。

最后,历代古籍中虽然记载了孕期应该慎用或禁用峻下滑利,去瘀破血,行气破气以及一切有毒药品,但在病情需要时,也可以适当应用,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但需严格掌握用药的程度,等病情减了大半之后应该即刻停用,否则就会有害胎儿。古籍提出半夏有动胎之性,然而在多年的实践中未见半夏用于妊娠恶阻有动胎之象,而其降逆止呕之功甚好。

通过上述所知,其实我善用经方,偏于温补的思想由来已久,不但适用于妇科疾病,而且适用于中医其他疾病。我在行医习医的过程中始终在经方的指导下,遵循张仲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及方证对应相结合的重要学术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创新,赋以新意,使其对妇科临床更有指导意义。从肾论证,兼顾肝脾

学习中医的人一定不能自卑,中医有自己的疗效。西学中的学生和中医院学院毕业的学生总对中医持怀疑的态度,不愿意深入研究中医,很难提高疗效。

西医对中医有着不少的误解。比如西医认为中医辨证很宏观,西医则是微观。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中医是宏观调控,微观调节,有时是超微观,一些西医看不好的病,中医通过辨证能够看好。

再比如,西医认为中医的脉,10个大夫摸10个样。其实准确来说,西医诊病典型影像10个大夫一个样,但对于不典型的影像10个大夫也是10个样,和中医看脉象是一个道理。典型脉象,诊断都一样,不典型脉象,诊断可不一样。中医是以证来测脉,以脉来测证,脉象更是不一样了。就好比说肝郁证,脉不弦也可以写脉弦。我诊病则是根据实际脉象,脉不弦不写弦,但用药也用疏肝药。脉弦一般说明气郁,可能是心情不畅或者其他的原因引起气机不畅。

因此,学中医的学生必须正视中医和西医的关系,要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如果只是跟着西医后边跑,中不中,西不西,将来必定什么也掌握不好。

我一直坚持走中医的路,经过70多年的临床研究得出结论:中医在现有的十几个分科中,与西医相比,妇科的优势最大。除了少量必须做手术的疾病以外,其他许多妇科疾病,西医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都很有限,而中医中药的疗效却占明显优势。

为了突出中医特色,我把研究重点放在了西医疗效比较差的疾病,比如说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慢性盆腔炎等病,尤其在输卵管阻塞上有着独特的疗效。

1999年我在美国进行学术交流期间,遇到一位台湾妇女,她当时36岁,几乎是绝望地跟我说,她患有输卵管阻塞已经很多年了,曾花费了9万多美元做过8次试管婴儿,每一次都抱着很大的希望,可是每一次都失望而归。这么多年下来,希望都要被耗光了。当时我正好在美国,她听别人说我在治疗不孕症方面有些方法,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找我。我想,当时她或许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情来找我的吧,毕竟已经没有其他的办法了。我开了药给她,服了36服汤药之后,她怀孕了。看到发自内心的微笑重新挂在她脸上,我也很开心,她终于重拾了生活的希望。

自从1961年被调往妇科到现在已经有56年了,治疗妇科疾病我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论。我治疗妇科病注重肝脾肾三脏,尤其以肾脏论治比较多。因为女性的胞宫与奇经八脉中的冲、任、督、带四脉有密切的联系,妇科的经带胎产等病症主要是通过冲、任、督、带,尤其是冲、任二脉直接或间接的损伤表现出来的。

我先解释一下比较专业的名词。胞宫又被称为子宫或女子胞,是能够定期产生月经以及孕育胎儿的器官。其中冲脉,任脉二脉都起于胞中,当女性身体发育到一定的年龄,肾精旺盛,冲任二脉相应的也会气血充足,月经就来潮了,为孕育胎儿提供了条件。假若肾气衰竭,冲任二脉就会气血不足,就会出现月经不调、闭经,甚至是出现不孕等病症。《妇人良方大全》中也说:“夫人病二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所致。”我根据冲、任二脉形成月经、生殖、哺乳等功能分析,认为它与女性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包括肾上腺、卵巢、子宫及附属器官等)密切相关,是妇女生理、病理特征的维持者,是中医妇产科理论的核心。

也就是说,冲任督带这四脉跟女性生理联系密切,这四脉反映到具体的脏器中,实质上是肝脾肾三脏功能的体现。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先从奇经八脉说起,其中冲脉还有另外一个称呼,叫“血海”,能被称为“海”的,其作用都不能小看。古人认为,十二经脉的气血就像是地上的河流一样,有生命力,永不停歇地奔向大海,即“百川归海”。中医上有“四海”这个说法,分别为“髓海”“血海”“气海”和“水谷之海”。简单来说,“髓海”是我们的大脑,“气海”是膻中,“水谷之海”是胃,而“血海”就是我们的冲脉了,是十二经的气血汇聚的地方。而血的来源依赖脾气的化生和肝气的调节,血的储藏依赖肝的贮藏和脾气的统摄。

任脉也是起于胞中,因为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性生殖功能的作用,所以有“任主胞胎”的说法。任脉虽主胞胎,但气血、津液、阴精都源于脾胃的化生,而孕育和胞胎又赖于肾气的盛衰。也就是说,脏腑、气血、经络是维持和调节妇女生理活动的基础,若是脏腑失常了,气血就会失调,继而冲任督带就会损伤,于是导致了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生。因此,补肾、调肝、健脾应该是妇科病治疗的大法。《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意思是女子到了七岁,肾气会旺盛起来,更换牙齿,头发也开始茂盛起来。到了十四岁,天癸来了,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则按时来潮,这也就具备了生育子女的能力……到了四十九岁,任脉气血虚弱,太冲脉里的气血也衰弱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所以形体也跟着衰老起来,失去了生育的能力。

根据这样的理论,我认为,肾的功能在女性生理及病理上更处于关键的地位,肾气的盛衰是人体生殖、发育和衰老的根本,所以我在临床上治疗妇科病以肾论治居多,同时也会兼顾肝脾。

肝对应五行中的木,在五气中属风,因此被称为风木之脏,喜条达,恶抑郁,是藏血的脏器。由于女性的月经、怀孕、分娩等生理活动都是以血为根本,如果肝脏出现了毛病,藏血功能弱了,那么就没有足够的气血支持女性的生理活动,从而导致了多种妇科疾病。因此,调肝对女性来说非常重要。

我认为调肝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养肝血,另一方面是舒肝气。要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再考虑采取哪个方法。若是以肝血虚为主,常用方为四物汤;若是偏于肝气郁,则要在养血的基础上,加上平和理气药,逍遥散是肝郁的代表方剂。

逍遥散的组成有: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白芍、甘草、薄荷、生姜。

四物汤的组成有: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

在逍遥散中,当归、白芍养肝血,柴胡舒肝气,这也体现了妇科病的治疗以养血为主,肝血得养则肝气不郁。但为什么只有加一味柴胡来舒肝气呢?虽然肝很怕郁结,但是如果过于疏肝,肝气会越来越郁。因此,即使临床上肝郁的症状表现很明显,也应该选用平和的理气药,比如说制香附、合欢皮、萱草、炒薄荷、黑芥穗等。另外,逍遥散中的茯苓、白术均为健脾祛湿的药,适用于那些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导致的妇科病。

四物汤是补肝代表方,有养肝血、柔肝体的意思。方中用熟地黄、白芍来养血柔肝,当归、川芎来养血活血,两相结合,有补有泻,是妇科补血活血的良方。临床上我经常会用,是偏重补血,还是偏重活血,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药味和剂量上加以调整。如果以养血为主,那么则会重用熟地黄、白芍,可加砂仁来防滋腻碍胃;如果以活血为主,则会重用当归、川芎。稍微加一些白芍来养血收敛,防止活血太过而伤了阴血。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统血及升提气机,与妇女生理、病理有密切关系。若是脾胃功能失调,也会引起多种妇科疾病。健脾的代表方有归脾汤、完带汤以及补中益气汤。

归脾汤中有:人参、白术、黄芪、茯神、当归、远志、龙眼肉、酸枣仁、木香、生姜、大枣。它是妇科补血的代表方,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虚不摄引起的月经过多,崩漏并继发贫血者。

完带汤中有:人参、白术、山药、苍术、陈皮、甘草、柴胡、白芍、荆芥穗、车前子。临床上经常用完带汤治疗脾气虚弱、带脉不固的带下病。带下属于身体虚弱造成的功能性带下,无生殖器炎性指征,临床表现为带下清稀无味,连绵不断。在运用此方的时候,常加用鹿角霜、菟丝子、覆盆子等温肾止带之品。

补中益气汤中有:人参、白术、黄芪、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阴挺,方中以人参、黄芪、甘草健脾益气;当归、陈皮活血行气;升麻、柴胡相当于佐使的药,有帮助升提的作用,用量小,3~5克就行,不可过量。因为参芪术草是甘温之药,都具有上升之性,若升麻、柴胡用多了,就会引起头晕。

肾是先天之本,为水火之脏,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的根本。肾是天癸之源,古代女子称月经为天癸。女性肾气盛,肾阴肾阳平衡,那么任通冲盛,体健经调,胎孕正常。反之,那么经、孕、胎、产诸病丛生。因此,肾在女性生理和病理上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由于肾的主要功能是藏精,只宜封藏,不宜泄露,所以治肾应该以补益之法。妇科肾补代表方为左归丸、右归丸、五子衍宗丸。

左归丸包含的药味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川牛膝、菟丝子、鹿胶、龟甲胶。

右归丸包含的药味有: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五子衍宗丸包含的药味有: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沙苑子、车前子。

这些用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临床疾病复杂多变,用药应该根据病情灵活多变,方剂相互搭配,以适合病情需要。比如说治疗大法以补益肝肾为主,则用四物汤合五子衍宗丸加减;若是以调肝理脾为主,则以逍遥散加减;若是以调补肝肾为主,则以定经汤加减。看情况灵活应用,方可以不变应万变。第二章诊病治病,男女有别男人要“肾”气,女人要“肝”气

明王肯堂在他的《证治准绳·幼科》里记载了这么一个医案:一个人老是想生儿子,可是天不遂人愿,一直没有生出儿子来,一直到了五六十岁,终于得偿所愿,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呢,虽然有了儿子,这个人也是很发愁,因为这个孩子体弱多病。你想呀,人的一生当中最佳的生育年龄是二三十岁,可他却是到了五六十岁才生了儿子,这时候已经年老体衰,身体大不如从前了,所产生的精子的质量肯定比不上二三十岁那会儿。所以,这个孩子先天禀赋不足,从生下来开始体质虚弱,四肢无力,到了该走路、说话的年龄,也不会说话,更是不会走路,父母看了也很发愁。

由于孩子太小,还不能正常进食,更别提说吃药了。分析了孩子的情况,王肯堂想出了一个妙招,就是让孩子的奶娘服用滋补脾胃的药,通过奶娘的乳汁,间接地补充了孩子虚弱的脾胃之气,先把脾胃搞好了,才能消化吸收,接下来再进一步补充不足的先天之精,也就是补肾。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好方法,因为孩子的情况在好转,脾胃之气健壮了,先天不足的精气也得到了补养,身体一天比一天好,在他两周岁的时候,终于学会走路了。

从这个医案,我们可以看出,先天禀赋不足会影响人的生长发育,那么什么是先天禀赋呢?其实指的是肾精,藏在人的肾脏中,对人的生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医宗必读》说:“肾为先天之本。”先天指的是人体受胎时的胎元。《灵枢·决气》又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先天的精气,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是人体生命的本原。这种先天物质,不仅维持着人的生命,而且从受精卵发育成熟为胚胎,并进一步发育成胎儿,这种先天的物质都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即使出生之后,这种物质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具有促进人的生殖功能发育成熟的功能,就是因为肾中所藏的先天精气如此重要,所以中医把肾称为“先天之本”。

因此,先天之精对每个人都重要。但是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男人要补肾,女人要补肝,那这意思是女人就不养肾了,男人就不养肝了?那么男补肾,女养肝这个观念是对的还是错的呢?

传统观念认为,男性要养肾,女性要养肝,这是有道理的。中医讲,肾藏精,肝藏血。而男人又是以精气为主,女人以气血为主,所以男要养肾,女要养肝。

男性的生长规律有生、长、壮、老、衰,这些都是与“精”息息相关。因为肾藏精,肾的功能就是储藏精气,所以,男子以肾为本。要是肾精不足,肾就不好,造成肾虚,肾虚被认为是百病之源。如果男性肾不好,很容易出现疲劳以及腰膝酸软的症状,也影响了性能力,更影响了身体素质,大大降低了免疫力,甚至会导致生殖方向的异常,比如说阳痿、早泄、遗精、不育等病。

来找我的患者大部分是女性,但也不排除男性,我记得有不少男性患者来找我看不育症。其中有一个是出租车司机,30岁,姓王,在北京开出租车5年了,2年前结的婚,想要个孩子,可是两个人努力了很久他妻子也没有怀上。去医院检查发现是他的问题,查精液常规有前列腺炎,而且精子24小时不液化,白细胞高,腰酸。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得了前列腺炎,临床上的表现为排尿时有灼烧感,排尿疼痛、尿急、尿频、尿不净,会阴、耻骨上区、腹股沟区以及生殖器会有疼痛之感等。一般以慢性前列腺炎为主,相当于中医学里说的“淋证”“淋浊”“清浊”“腰痛”等范畴。

我们知道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最大的一个附属性腺,但前列腺很脆弱,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容易生病。因为前列腺是尿道与外界连接的通道,当人体感到疲劳或者不洁性交时,外界的病菌很容易入侵造成前列腺感染和炎症。当然原因不止这一个,比如长时间憋尿、性交过于频繁、频繁手淫或者忍精不射等导致前列腺过度充血,很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另外,像是精神压力大、熬夜、吸烟、饮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诱发前列腺炎的原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