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图鉴(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7:11:31

点击下载

作者:张时民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图鉴

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图鉴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图鉴/张时民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ISBN 978-7-117-18226-3

Ⅰ.①实… Ⅱ.①张… Ⅲ.①尿液检验-图集Ⅳ.①R446.12-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268355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图鉴

主  编:张时民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邮  编:100021E - mail:ipmph@pmph.com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制作时间:2018年1月版 本 号:V1.0格  式:epub标准书号:ISBN 978-7-117-18226-3策划编辑:兰南责任编辑:陈小蕾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主编简介

张时民 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技师,兼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 8年制)实验诊断学教学老师和北京协和成教学院老师。从事临床检验工作30余年,在血液和尿液分析自动化方面,在临床基础检验形态学检验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多次被邀作为全国临床检验专业学术会议讲演嘉宾,并参加一些国际性学术会议。担任中华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临床血液体液学专业学组第七届和第八届委员;兼任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特聘技术专家、中国医疗器械评定委员会评审专家、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CNAS)评审员,卫生部临床医生科普项目专家等社会职务。同时担任《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实用检验医师杂志》、《中国医刊》、《中华全科医学杂志》等多种专业杂志的审稿专家、特约编委和编委。发表专家述评、论文、综述、病例报道等各类文章50余篇,主编《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术》、《实用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检验与临床诊断——全科医师分册》、《临床检验316个怎么办》等专著6部,担任《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第一副主编,《现代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等8部专著的副主编或编委,还参与编著检验教材、词典和专业书籍20余部。并在《健康报》、《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科学报》等全国性报刊发表各类文章多篇。前  言

本书名称为《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图鉴》。图乃图谱之意,鉴原意为镜子,兼有观察、审查之意,可引申为鉴别、鉴定、鉴赏、借鉴之广义,而尿液有形成分则是这个专业的主题词。本书是借助现代的镜子——显微镜这一工具,观察、审查、鉴别、鉴定尿液中的有形成分。作者集30余年的工作经验和10余年来的精心拍摄和收集,从数千幅显微镜照片中精选了400余幅作为本图鉴的选用作品。既然称为作品,一些在尿中出现的有形成分被作者拍摄得具有一定艺术感,因此可以被称为鉴赏。既然是作为图谱而给同行参考,则具有借鉴价值。此为作者对本书命名为图鉴的理解和详细解读。

本图鉴以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的尿液有形成分照片为基础,配合部分染色后的图像和相差显微镜图像作为参考比较,以尿液中细胞、管型、结晶、寄生虫及其他为四个主题,以目前所能见到的各种典型特征形态显微镜照片为基本资料编辑而成。图谱以作者10余年来精心拍摄和收集的尿液有形成分为主,还包括部分本科室同事及国内检验界同行送来的一些精彩图片为辅,共同组成这部图谱书的主要内容。此外,采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尿中有形成分进行分析的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而且这将是医学检验,特别是形态学检验发展的一个新的热点和方向。因此本书以科宝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为例,以其拍摄的典型数字影像为素材,增加到本图鉴之中,希望对这种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起到借鉴作用。

感谢所有参与编写并提供部分照片的其他作者朋友。希望本图鉴的出版对于从事临床基础检验常规工作、教学工作、科研工作的同行有所帮助,也希望将本书作为实验室必备的参考工具书之一,帮助你们在临床检验实践工作中解决有关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方面的实际问题。

本书编者近年来曾经主编过《实用尿液有形成分分析技术》和《实用尿液分析技术与临床》、《临床检验诊断学图谱》等重要医学检验书籍,还曾编写过《显微摄影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等论著章节,在国内临床检验界赢得了较好名声。但前几部图书明显大而全,可能不便于携带和查阅。因此许多检验界同行,特别是在临床检验一线工作的同行多次提出,希望能编辑一部简化的,便于携带的,可以随手查阅的尿液有形成分图谱类工具书。这部书因此而写作和编辑,本书的适合读者群为从事相关临床检验工作的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还有医学生和教师等。相信本图鉴的出版一定会对从事相关检验专业的同行带来帮助。

本书主编同时在新浪微博中以实名开博,推广和普及临床检验知识,特别是形态学检验的相关知识。本书中部分彩图曾经在@协和检验_张时民的个人微博中露过面。本图鉴希望受到检验界同行的关注和支持,欢迎交流和讨论。

丛玉隆教授对本图鉴的出版给予了极大支持,并提供编写建议和担任主审。作者对丛教授的支持和关心表示衷心感谢!2013年8月Table of Contents第一章 基础知识 一、概  述二、常用检验方法第二章 尿液有形成分特 一、细  胞二、管  型三、结  晶四、细菌和真菌五、寄生虫和其他外界混入物第三章 临床意义 一、各种细胞检出的临床意义二、各种管型检出的临床意义三、各种结晶检出的临床价值四、其他检出成分的价值第四章 数字影像尿液有形成分分 一、检测系统结构二、分析流程三、检测原理四、可报告参数五、仪器性能评价参考文献第五章 尿液有形成分彩 一、细胞类有形成分二、管型类有形成分三、结晶类有形成分四、其他有形成分五、Cobio XS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数字图像第一章 基础知识一、概  述

尿液有形成分( urine formed elements)是尿液中一切以固定形态出现的物质的总称,曾经习惯将其称作尿沉渣( urine sediment),但是尿沉渣的概念是指尿液经过浓缩、离心、沉淀后检查出的尿液有形成分,而尿液中的有形成分是自然存在的,因此使用“尿液有形成分”这一方式表达是更适当和准确的概念。近年来一些学术机构如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CLSI,原NCCLS)在其《Urinalysis: Approved guideline(尿液分析:规定指南)》,也就是GP-16A第3版文件中使用了urine particle的概念,也就是说尿中一切有形成分都可以被认为是颗粒。本书则沿用国内目前比较专业和流行的名称,即尿液有形成分。

尿液检查应该被认为是最早开展的医学检验项目之一。自显微镜发明以来尿液有形成分检查已经是尿液分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取代。在临床检验领域中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自动化进展应该是一个相对落后的领域,近10余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尿液有形成分检查的各种自动化设备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为这一传统检验技术的标准化、自动化提供了发展的契机。但是就目前发展状况和技术水准而言,尿液有形成分的自动化仪器分析技术仍然是一种过筛检查手段,而显微镜检查法依然是这一经典检查项目的金标准。

尿液有形成分通常可以划分为几大类别:1.细胞类

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底层移行上皮细胞、中层移行上皮细胞、表层移行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吞噬细胞等。2.管型类

透明管型、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宽大管型、脂肪管型、血液管型、血红蛋白管型、细菌管型、血小板管型和结晶管型等。3.结晶类

①生理性结晶;②病理性结晶;③药物性结晶;④造影剂结晶。4.其他

寄生虫、真菌、细菌、精子、脂肪滴、外界混入物等成分。二、常用检验方法1.离心沉淀法

(1)标本收集:

当日上午排出的第一次或第二次新鲜晨尿的中段尿标本,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中段尿标本。尿标本量应大于10ml,以20~40ml为佳。收集后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以不超过2小时为佳。

(2)操作方法:

①取刻度离心试管,倒入混匀后的新鲜尿液10ml,以相对离心力( RCF) 400g速度离心5分钟。②离心停止后,轻轻取出离心管,防止沉淀物重新浮起。③手持离心管,倾斜45°~90°弃去上清液,或用吸管吸取并弃除9. 8ml上清液,留下0. 2ml沉渣。轻摇离心管,使尿沉渣中的有形成分混合均匀。如使用带有特定沉渣乳头的尿沉渣离心管,可迅速倾倒掉上清液,管内乳头部存留的沉渣量为0. 2ml。④取尿沉渣0. 02ml,滴在载玻片上,用18mm×18mm的盖玻片覆盖尿沉渣。注意不要有气泡出现。

(3)观察和计数方法:

用10×10物镜头观察盖玻片下的有形成分,至少观察20个视野,注意发现较大的物质和管型。然后改用10×40物镜头观察鉴定细胞成分和计算数量,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计数镜下所见细胞数量的最低和最高值,记录结果。

(4)报告:

传统报告方式以最低XX~最高XX个细胞/HPF( high power field,高倍视野)的方式报告,但推荐采用10个视野的平均值/HPF的方式报告。管型至少观察20个低倍视野,以免遗漏,如发现管型需转换高倍镜鉴定管型类别。传统报告方式以某类管型最低数~最高数/LPF( low power field,低倍视野)的方式报告,现今推荐可采用20个视野的平均值/LPF的方式报告。

结晶或上皮细胞的表达方式可用“+”号表达。占据或覆盖1/4视野为“+”;占据或覆盖2/4视野为“++”;占据或覆盖3/4视野为“+++”;满视野为“++++”。不推荐细胞数量用此类打“+”号的方式表达。

(5)参考范围:

红细胞: 0~3/HPF;白细胞: 0~5/HPF;管型: (透明管型)每低倍视野平均值0~1个/LPF。2.直接镜检法

将非离心标本混合均匀,直接取一滴置于玻片上,立即观察。后续步骤同于离心沉淀法。参考范围与标准的离心沉淀法不同。多用于标本量大的情况下快速筛检以及明显血尿、脓尿或混浊尿的筛查。从专业角度讲不推荐该方法作为尿沉渣检查常用方法,易导致漏检。3. SM( Sternheimer-Malbin)染色法

属结晶紫-沙黄染色法。尿液中的一些有形成分,经染液中的两种色素染色后,使得尿中有形成分的形态、结构显示清晰,特别是对白细胞和各类管型,经SM染色液染色后,形状清楚易认,管型易于识别和鉴别,可明显提高检出率。

(1)染液配制

1) A液:

取结晶紫3. 0g,草酸铵0. 8g,溶于95%( V/V)乙醇20. 0ml中,加蒸馏水80. 0ml。

2) B液:

取沙黄O( safranin O) 0. 25g,溶于95%( V/V)乙醇10. 0ml中,加蒸馏水100. 0ml。

SM应用液的配比和保存: A液B液按397的比例混合,过滤后贮存于棕色试剂瓶内冷藏保存(室温条件下可保存3个月)。

(2)操作方法:

将尿液标本按常规方法离心并留取沉渣,取沉渣2滴,加染色液1滴,混合均匀,约3分钟后染色完成。取1滴于载物片上,加盖玻片镜检。染色时间延长会导致染色效果加深。

(3)有形成分特点

1)红细胞:

不着色或染成淡紫色。时间延长会呈现深紫色。

2)白细胞:

根据白细胞受色深浅不同可分为三类。①浓染细胞:低比密尿液中直径约10~20μm,核染深红至紫色,浆呈淡红色~紫红色,胞质内颗粒粗,无运动性,细胞大小较一致;高比密尿中,浓染细胞大小呈萎缩状,浆呈粉红色,核呈暗紫色,粗颗粒,无运动性;多为老化死亡细胞。②淡染细胞:在低比密尿中胞体膨胀,大小不等,核染淡蓝~蓝色,核界限不清晰,浆呈无色~淡蓝色,可见微细灰白色颗粒,有运动性;在高比密尿中淡染细胞体积呈显著缩小状态,浆呈淡蓝色,核呈清晰的蓝色,粗颗粒,无运动性。③闪光细胞:是一种在炎症感染过程中发生脂肪变性的分叶核白细胞,其胞质中充满了能做布朗运动的“闪光”颗粒,这种颗粒在结晶紫中不受色而闪闪发光,故称闪光细胞。闪光细胞核与胞质染色为无色~淡蓝色,浆内颗粒呈苍白色或淡蓝色,具有隐约的闪光现象。这种细胞常见于急性肾炎或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患者尿中,故可作为肾盂肾炎的一种辅助诊断指标。

3)上皮细胞:

核染紫色~深紫色,浆呈淡桃红色~淡紫色。

4)管型:

透明管型呈淡红色或紫色;颗粒管型呈淡紫色~紫蓝色;细胞管型染深紫色;蜡样管型染红紫色~深紫色,脂肪管型中的脂肪滴不着色。

5)脂肪滴:

不着色。

6)酵母样真菌:

不着色或淡紫色。

7)滴虫:

染淡蓝色或淡紫色,易见鞭毛。4.仪器分析法

目前采用数字图像拍摄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判断、识别和计数,可以达到对尿液中的常见有形成分进行初步分析,此类仪器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本书将列专门章节,以匈牙利77电子有限公司( 77 Elektronika Kft)生产的Cobio XS和国内科宝S80型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为例,对其组成、检测原理、检测流程和性能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详见第四章的详细介绍和第五章的相关图谱。第二章 尿液有形成分特一、细  胞(一)红细胞

新鲜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与泌尿系统疾病有一定关系,准确辨认和鉴别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对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血尿的鉴别诊断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尿液中的红细胞形态又与尿的酸碱度、比密、渗透量、标本存放时间等有密切关系,所以在形态确认方面有很多需要注意的问题。1.正常红细胞( normocytic RBC)

尿中未染色红细胞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形态类似,直径在7~8μm,无核,形态为双凹圆盘状,可呈淡黄色。

高渗尿中的红细胞可因脱水因素的影响,皱缩成颜色较深的星芒状(草莓样)球体,直径可缩小到6~7μm;在低渗尿中红细胞可因吸收水分而胀大,颜色变浅,甚至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脱出,形成大小不等的空环形,形成面包圈样;若中心淡染区继续扩大,仅存留红细胞膜及少许血红蛋白,在普通光镜下仅见红细胞轮廓,此类红细胞称为红细胞淡影或影红细胞,国外称之为“鬼脸细胞”( ghost RBC)。

在酸性尿中,红细胞形态可保持正常;在碱性尿中,红细胞边缘可出现不规则样,膜内侧可出现颗粒状,或因出现溶血而呈脱血红蛋白样。2.异形红细胞( dysmorphic RBC)

尿中出现异常形态红细胞的机制可能与肾小球基底膜的作用有关。红细胞从肾小球毛细血管中通过病变的肾小球基底膜的狭窄裂隙处渗出,受到挤压和损伤后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内,并反复受到微环境中尿液渗透量和pH的影响,致使红细胞出现明显的改变,形成大小不一、形态不一、血红蛋白含量不一的异形(畸形)红细胞,被排出体外。异形红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的成因虽无统一的意见,但红细胞膜出现棘状突起或生芽样改变,以及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不规则样缺损,从而导致红细胞出现多种异常形态变化,已经为肾脏病专家所认同。1979年Brich和Fairley提出的用新鲜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变化来确立血尿来源的理论后,这种对尿中红细胞异常形态的观察和分类逐步应用到尿液细胞形态分析中。

尿液中异常红细胞形态有多种类型,但分类和命名并无统一规定。参考各类专业文献和书籍,笔者将其大致划分为以下四类:

(1)大小改变:

患者本身血液中红细胞平均体积(直径)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大小。①大红细胞:直径≥8μm,形态与正常红细胞无显著不同;②小红细胞:直径≤7μm,形态与正常红细胞无显著不同。

(2)外形轮廓改变:

①棘形:细胞质内向外侧伸出一个或多个芽孢样突起;②锯齿形(或车轮状) :红细胞外周表面出现大小高低基本一致的突起状态,均匀分布;③皱缩形(桑葚状、星芒状) :红细胞因脱水而成的颜色较深的皱缩状球体,直径变小,厚度增加,高渗尿中常见。

(3)血红蛋白含量改变:

患者血液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多少与尿中排出的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一定关系,但疾病状态下尿中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改变更具临床意义。①环形红细胞(面包圈样) :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质凝聚,形成面包圈样空心圆环;②古币样红细胞:因血红蛋白丢失,形成四方形或三角形的中空状态,形似古钱币;③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白丢失;④影红细胞:红细胞膜极薄,血红蛋白流失,红细胞呈淡影状态,即将破坏消失,低渗尿中常见。

(4)破碎状态:

包括自然破碎和机械性破碎,可形成各种形状的红细胞碎片,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新月形红细胞:形如半月状或半圆形;②三角形红细胞:形似各种大小不等的三角形;③星形红细胞:多边多角小星形;④其他不规则形红细胞碎片。3.鉴别

尿中的红细胞易与类酵母菌、脂肪滴、草酸钙结晶、淀粉颗粒、尿酸盐结晶等在形态上发生混淆,特别是在不染色条件下,因其形态、折光性、大小等方面出现相似状态,在不能确认的情况下,有必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鉴别,参考表2-1中的鉴别特点。表2-1 尿中红细胞与其他类似物的鉴别特点(二)白细胞

新鲜尿液中出现的白细胞( leukocyte)主要是中性粒细胞,还有少量嗜酸性粒细胞,单个核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也会出现。常规尿液检查不需对尿中白细胞进行分类。掌握尿中各类白细胞形态特征,鉴别与白细胞相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其他小型恶性肿瘤细胞,对各种疾患的诊断和疗效判定具有重要意义。不染色标本不易进行白细胞分类,若采用相应的染色法则可以对尿中白细胞进行分类。加酸处理后的尿标本可以根据核形态区别单个核和多个核白细胞。1.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活细胞与死细胞有很大不同,活细胞在尿中有运动能力和吞噬能力,能吞噬细菌、真菌、红细胞、胆红素结晶等。新鲜尿液中完整白细胞的形态与外周血中的白细胞结构基本一致,呈圆形,不染色时核较模糊,浆内颗粒清晰可见;加1%冰乙酸处理后,可清晰地看到细胞核; SM染色后粒细胞的胞核呈紫红色,细胞质中可见紫色颗粒;常分散存在。在低渗尿( hypotonic urine)及碱性尿( alkaline urine)中,胞体常胀大,直径可达18~20μm左右,约半数可在2小时内溶解。

(1)中性粒细胞的活细胞:

直径8~12μm,呈球状,在尿中有时可变为长40μm的棒状、短杆状或椭圆状,球状细胞的周边又可有丝状、皱褶状、曲线状和凹凸状等改变。不染色镜检时白细胞呈灰白色。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含有很多糖原颗粒,在单个细胞质内能观察到颗粒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细胞核为分叶状,常见为2~4个分叶,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活细胞用Sternheimer染色,几乎不着色,用姬氏染色效果良好。

(2)中性粒细胞的死细胞:

陈旧尿中的白细胞或死亡的白细胞。细胞形态因受尿渗透压或pH影响而易膨胀或萎缩,死细胞崩毁后多无定形结构,细胞成分漏出,呈戒指状、舌状;有的死细胞因胞质缺损只看到裸核。死细胞的胞体变化较大,直径可为6~20μm,圆形或椭圆形,边缘结构呈曲线状。不染色镜检,白细胞为白色或黄色,细胞颗粒粗,无运动性,可见2~4个分叶核,染色质在核边缘浓缩。死细胞用Sternheimer染色良好,核呈蓝色,细胞质淡紫红色。膨胀型死细胞,核与细胞质均染成淡桃红色。中性粒细胞的死细胞也称为脓细胞( pus cell),在炎症过程中破坏或死亡的中性粒细胞数量较多,结构模糊,浆内充满粗大颗粒,核不清楚;细胞常成团存在,细胞间边界不清晰。脓细胞与白细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两者常相伴增多。2.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直径大小多在6~15μm,圆形或类圆形,一般形态变化不大,胞质中颗粒成分很少,观察不到运动。直接涂片镜检,色调呈灰或灰白色,表面结构均质化,细胞边缘明显。新鲜不染色标本经稀冰乙酸透析后可看到明显的细胞核,常处于中心,也可看到偏位,核形圆或类圆形,染色质呈明显粒状或核边缘凝集状。Sternheimer染色后核染蓝色,细胞质染成淡紫红色。3.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直径大小多在8~20μm,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胞质内的嗜酸性颗粒直径为0. 5μm的球状,有折光性,分布在细胞质中;胞核通常分为两叶,多为圆形,比中性粒细胞核分叶大。经Sternheimer染色,嗜酸性颗粒不着色,核染蓝色,细胞质染成淡紫红色。经瑞姬染色嗜酸性颗粒呈现橘红色,与血液中形态类似。4.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在尿中与中性粒细胞相同,有活泼的吞噬能力,常可吞噬红细胞、其他白细胞或细胞残骸,也可吞噬脂肪颗粒和精子细胞等。单核细胞吞噬其他有形成分后也被称为吞噬细胞。单核细胞胞质有伪足伸出,具有活动能力,运动缓慢,细胞大小为12~20μm,可呈现多种形态变化。直接涂片镜检,色调呈灰色或灰白色,细胞边缘可有乳头状、皱褶状突起。新鲜标本不染色时细胞核不易观察,若用1%冰乙酸透析后,可见核常偏位,呈肾形、马蹄形、飞镖形等,核染色质呈颗粒状,在核边缘浓集,有1~2个核仁。经Sternheimer染色,细胞质多染较淡的蓝紫色。5.嗜碱性粒细胞

因人体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因此在尿中的排出也很少,且不易鉴别。可参考用瑞姬染色法进行鉴别。6.闪光细胞

急性肾盂肾炎时,在低渗环境下,可见到中性粒细胞胞质内的颗粒呈布朗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胞( glitter cell)。在高渗尿( hypertonic urine)及酸性尿( aciduria)中,白细胞常萎缩,直径多为8~10μm。使用相差显微镜观察易于发现。(三)吞噬细胞

尿中吞噬细胞( phagocyte)主要来源分为两类:来自中性粒细胞的小吞噬细胞,体积为白细胞的2~3倍,主要吞噬细菌等微小物体。来自组织细胞的大吞噬细胞,边缘多不整齐,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丰富,常有空泡,体积约为白细胞的3~6倍;在新鲜尿中可见阿米巴样伪足活动;核呈肾形或类圆形,结构细致,稍偏位;胞质内可见较多的吞噬物,有红细胞、白细胞、脂肪滴、精子、颗粒状物体,甚至其他小型吞噬细胞等。(四)上皮细胞

尿中脱落的上皮细胞( epithelium)多来自泌尿系统的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处,阴道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亦可混入尿液中。肾小管内为肾小管立方上皮细胞所覆盖;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处的表面由移行上皮细胞覆盖;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表层为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覆盖。这些部位出现病变,尿中相应的脱落的上皮细胞会增加。1.肾小管上皮细胞

(1)肾小管上皮细胞( renal tubular epithelium) :

是来自肾小管远曲小管和近曲小管立方上皮脱落的细胞,其形态不一,且在尿中容易变形,有小圆形或不规则形,也可呈多边形,故又称多边形细胞。其形态特点与白细胞相似,体积是中性粒细胞的1. 5~2倍,直径多在15~20μm左右;单个核,核较大且明显,多呈圆形,核膜厚而清晰易见;胞质中含有不规则的颗粒,有时颗粒甚多,以致看不清核。肾小管上皮细胞也被称为肾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形态与移行上皮细胞底层的小圆上皮细胞形态和大小相似,在未能确切鉴别的条件下曾同名,被统称为小圆上皮细胞。最好用染色法来鉴别其不同,正确分类报告。

(2)脂肪颗粒细胞( fatty granular cells) :

在某些慢性肾脏疾病时,肾小管上皮细胞易发生脂肪变性,浆内出现较多数量不等、分布不均的脂肪颗粒或脂肪滴样小空泡。国外将其称作卵圆脂肪小体( oval fat bodies,OFB),国内习惯将其称为脂肪颗粒细胞。若此类颗粒充满胞质,覆盖胞核,又称为复粒细胞。

(3)复粒细胞( compound granulosa cell) :

脂肪颗粒细胞的一种类型,见上条解释。

(4)含铁血黄素颗粒:

含铁血黄素( hemosiderin)是由铁蛋白( ferritin)微粒集结而成的色素颗粒,呈金黄色或微褐色,具有折光性,大小不一。红细胞破坏后游离的血红蛋白被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在肾曲小管上皮细胞内被分解为卟啉、铁及珠蛋白。铁以含铁血黄素形式沉积在上皮细胞内,3+由于铁蛋白分子中含有Fe,故遇到亚铁氰化钾及盐酸后会出现蓝色反应,称为普鲁士蓝或柏林蓝反应。当细胞脱落随尿排出,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出现颗粒,经普鲁士蓝染色后若出现蓝色反应,可确认为含铁血黄素颗粒。当然还可通过Rous实验证实。

含铁血黄素尿主要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急性血管内溶血时,含铁血黄素尿要几天后才呈阳性,并可持续一段时间。2.移行上皮细胞

移行上皮细胞( transitional epithelium)由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近膀胱段等处的移行上皮组织脱落而来。由于来源于不同部位,移行上皮细胞的形态随脱落时器官缩胀状态的差异而变化,故形态多变。通常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1)表层移行上皮细胞:

多为大圆上皮细胞,如果在器官充盈时脱落,胞体较大,约为白细胞的4~6倍,多呈不规则圆形,核较小,常居中;如在器官收缩时脱落,则胞体较小,约为白细胞的2~3倍,形态较圆,核较前者略大,多居于中心。亦可称为圆形上皮细胞。

(2)中层移行上皮细胞:

体积大小不一,常呈鱼形、梨形、纺锤形或蝌蚪形,也称为尾形上皮细胞。胞体长20~40μm。核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这种细胞多来自于肾盂,故称之为肾盂上皮细胞;有时亦可来自输尿管及膀胱颈部,这些部位发生炎症时,可见成片、大量脱落。

(3)底层移行上皮细胞:

亦称为小圆上皮细胞,位于移行上皮底层或深层,形态较圆,体积虽小,但较肾小管上皮细胞略大,直径是白细胞的2~3倍;胞核虽大,但较肾小管上皮细胞略小;胞质略为丰富。在临床检验工作中需认真注意两类细胞间的区别和不同,正确判别。三种常见移行上皮细胞特征和鉴别特点见表2-2。3.鳞状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 squamous epithelial cell)形体扁平而薄,又称复层扁平上皮细胞( stratified pavement epithelial cell),主要来自输尿管下部、膀胱、尿道和阴道的表层,是尿路上皮细胞中体积最大的。形状多呈不规则形,多边多角,边缘常卷折;细胞核很小,呈圆形或卵圆形,为尿路中上皮细胞核中最小者;全角化者核更小或无核;胞质丰富。女性尿中来自阴道的表层鳞状上皮细胞,其外缘的边角更为明显。表2-2 三类移行上皮细胞鉴别表4.其他细胞

(1)柱状上皮细胞( columnar epithelial cell) :

大多呈圆柱形,细胞长约15~30μm,多呈圆柱形,上宽下窄;核偏于一侧,位于中下或接近底部。来自前列腺、尿道中段、尿道腺、精囊、子宫颈的一部分及子宫体等处。

(2)多核巨细胞( multinuclear giant cell) :

一般认为来源于尿道移行上皮细胞,主要是多角形细胞,其大小可相差10倍,大小多在20~200μm。有数个到数十个呈椭圆形的细胞核,核及浆内有时可见到嗜酸性或嗜碱性包涵体。

(3)印戒细胞( signet-ring cell) :

它是一种含有大量黏液的癌细胞,由于细胞中充满了黏液,把细胞核挤向了细胞的一侧,使其外形酷似一枚戒指,故其得名。其细胞的形成可能由于炎症刺激或泌尿道梗阻,布氏巢( Brunn nest)发生囊性退变,形成囊性膀胱炎;囊壁细胞转化为柱状细胞,获得生成黏液的能力,即腺性膀胱炎。经过尿液中致癌物质的进一步作用,细胞失去分化能力,形成小型未分化细胞。黏液聚集于胞质中,将细胞核挤向一侧,形成典型的“印戒细胞”。

(4)异形细胞:

尿液中的异形细胞是指肿瘤细胞以及与常见的正常形态的细胞有明显差异的细胞。肾脏和尿路的肿瘤细胞可以脱落后随尿液排出,因此采用离心沉淀的方法有助于浓缩尿液标本,提高对此类细胞的检出率。非染色法往往不能正确识别肿瘤细胞,仅仅能从细胞的大小、核/质( N/C)比例、核/质结构进行初步观察,若感觉异常,应制作涂片,应用固定染色法进行鉴别诊断(如瑞姬染色法和巴氏染色法)。此检查属脱落细胞学范畴,尿中的脱落细胞学检查若找到肿瘤细胞,即可具有诊断价值,但不能确认肿瘤的原发部位。

尿中异常形态的脱落细胞形态学改变,有如下特点:①细胞体积变大,尤其是核增大;②核/质比增加;③核染色质增加及分布异常,核质不均;④核膜不整且肥厚;⑤核增多及核形异常;⑥核仁增大及核仁增多;⑦在细胞群体中,细胞大小及形态有明显差异,细胞核大小和形态也有明显差异;⑧在细胞群体中,细胞排列杂乱、拥挤、有立体感;⑨异常的核分裂象(二极不均、三极、多极、环行等) ;⑩恶性背景:Ⅰ.涂片中有血液成分,以三种形式表现,即新鲜红细胞、血纤维蛋白和含铁血黄素;Ⅱ.有大量的淋巴细胞并有幼稚淋巴细胞出现;Ⅲ.吞噬细胞增多。(五)胞质内包涵体细胞

胞质内包涵体( intracytoplasmic inclusion)细胞,也叫Bearing Cell。包涵体是某些病毒在易感细胞的胞质或胞核内进行增殖、复制时聚集而成的小体。细胞直径一般在15~100μm,其外形变化较大,有圆形、圆球形、不规则形、多边形等。细胞质的表面结构多变,或者与细胞为同质的成分,或为颗粒形状。细胞质内的包涵体也有多种形态如圆形、球形、马蹄形、面包圈形。未染色的包涵体颜色与细胞质非常接近,只是看上去略微色深和有光泽些。包涵体可以用S染色法进行染色,其效果是颜色会比细胞质更加色深。因为带包涵体的细胞一般表现出明显的变性改变,在很多情况下,很难根据单独的细胞学特征识别细胞来源,因此一般情况下只是简单地将其报告为胞质内含有包涵体的细胞。(六) Decoy cell

Decoy cell也称诱饵细胞,多瘤病毒感染时尿液中出现这种细胞是其重要特点。这类细胞来自因多瘤病毒( BKV)感染而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特别是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及一些移行上皮细胞。虽然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法对其进行检测,但是也可以通过形态学方法对来自尿液中的脱落细胞进行检查。巴氏染色法可见到该细胞核肿大,由嗜碱性包涵体组成,包涵体周围围绕毛玻璃或胶冻状染色质。还可通过相差显微镜对未染色的尿沉渣样本进行检查,搜寻其中可能出现的Decoy cell。相差显微镜下Decoy cell与肾小管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的区别在于其肿大的细胞核有毛玻璃样或泡状外观,核仁增大,有晕环,有时还可见到细胞质中出现空泡现象。

诊断主要是依据肾脏的组织活检的免疫组化或聚合酶链反应的检测结果。而用相差显微镜法对肾脏移植患者的尿液进行快速筛查,可以达到方便识别BK病毒引发的肾炎,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手段。肾移植科应具备用相差显微镜发现尿样中Decoy cell的技术水平。还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对这种细胞进行识别和检查。(七)足细胞

足细胞( podocyte)是来自肾小囊脏层的上皮细胞,它附着于肾小球基底膜的外侧,连同肾小球基底膜和毛细血管内皮一起构成了肾小球血液滤过屏障。足细胞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襻最外层,由胞体伸出足突与基底膜相连,相邻的足突相互交叉构成裂隙隔膜,成为肾小球滤过屏障的最后关卡。足细胞是维持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完整性的重要细胞,也是肾小球疾病炎症与非炎症损伤的靶位,它与蛋白尿产生、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密切相关。足细胞损伤后与基底膜分离、脱落之后进入尿液。因此,检测尿中足细胞对研究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了解疾病状态、评估药物治疗反应均有很大帮助。通常选用抗人PCX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或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尿沉渣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见到足细胞呈绿色,若用碘化丙啶复染则细胞核呈红色。

足细胞呈星形多突状,胞体较大,由胞体伸出许多突起,又称足突,呈指状交叉覆盖于肾小球基底膜外表面,并通过黏附分子和蛋白多糖分子与肾小球基底膜相连。扫描电镜观察,可见胞体伸出几个大的初级足突,进而分出许多指状的次级突起。相邻两个足细胞之间的次级突起相互交错穿插,形成栅栏状,紧贴于毛细血管基膜外面。该细胞因其形态特征也被称章鱼脚细胞。两相邻的足细胞之间的裂隙称为裂孔,直径约为25nm(也有的书刊标注为40nm),其表面覆盖着一层拉链状的结构——裂孔膜,厚度约为4~6nm,是血浆蛋白滤液的最后屏障,也是液体进出足细胞的地方。二、管  型(一)非病理性管型

非病理性管型一般指透明管型( hyaline cast),即管型内无包涵物,可在正常人浓缩的晨尿中偶然发现。

透明管型是由T-H蛋白和少量清蛋白共同构成的,也是各种管型的基本结构。管型基本呈规则圆柱体状,但长短粗细并不一致。一般为两边平行,两端钝圆(但有时一端可稍尖细),平直或略弯曲,甚至扭曲;质地菲薄、无色、半透明,表面光滑,但也有少许颗粒或少量细胞黏附在管型外或包含于其中;多数较窄而短,也有形态较大者;折光性较差,镜下观察时应将显微镜视野调暗,否则易漏检。

SM染色:透明管型可染成粉红色或紫色。

有学者认为透明管型在肾脏中滞留时间过久,可逐渐颗粒化或蜡样化,演变成颗粒管型或蜡样管型。透明管型在碱性尿或低渗尿中很易溶解和破坏,因此需尽快检验。(二)病理性管型1.细胞管型( cellular cast)

细胞管型是脱落的各种细胞黏附或包容于管型腔体之中而形成的。根据管型内包含的细胞不同可分为红细胞管型、白细胞管型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三类。也有两种以上的细胞成分出现在同一管型内的,称为复合细胞管型。管型内的细胞可完整,也可残缺不全,有时候细胞会聚集于管型一端。一般细胞堆积量占整个管型1/3以上时,可被称作某种细胞管型。在某些情况下细胞或颗粒易堆积在一起,或被黏液丝黏在一起,类似管型状。其特点是长度较短、宽窄不一、边缘不整齐,需注意鉴别。

(1)红细胞管型( red cell cast) :

管型中以红细胞为主体,外观略带黄褐色,可见到完整清晰、形态正常或异常的红细胞个体,易于识别。但有时红细胞常互相粘连而无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残缺不全,仅在管型边缘可见形态完整的红细胞;有时因溶血仅可见到红细胞淡影或破碎的红细胞碎片。若管型长时间滞留于肾小管内,管型中的红细胞可破碎成颗粒样,形成颗粒管型,也可因溶血或均质化形成血液管型和血红蛋白管型。

SM染色:管型基质被染为淡红色,管型内红细胞被染为红~紫色。

(2)白细胞管型( white cell cast) :

管型内容物以白细胞为主,有时含有退化变性坏死的白细胞(或脓细胞),一般多为中性粒细胞。管型内的白细胞多为圆形,有时成团相互重合;管型内白细胞有时会因破坏呈残破状;在普通光镜下,非染色标本有时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混淆,给鉴别带来困难。可用加稀酸的方法来显示细胞核,中性粒细胞多为分叶核,而肾小管上皮细胞一般为一个大的圆核;而做过氧化物酶染色,中性粒细胞呈阳性反应,肾小管上皮细胞呈阴性反应。用染色法能更加仔细观察细胞核及胞质形态和特点,较容易鉴别。白细胞管型在肾脏中滞留时间过长也会崩解破坏,形成粗颗粒管型、细颗粒管型,均质化后可变为蜡样管型。

SM染色:管型基质染淡红色,管型内白细胞的胞质呈无色~淡蓝色,核染紫色~蓝色。

(3)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 renal epithelial cast) :

也称肾上皮细胞管型。因管型形成于肾小管内,所以管型内包含的细胞一般由脱落于肾小管壁表层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构成。还可再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脱落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与TH蛋白组成,成片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分离,脱落细胞黏在一起;另一类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时,胞体较大,形态多变,典型的上皮细胞呈瓦片状排列,充满管型,细胞大小不等,核形模糊,有时呈浅黄色。此管型常难与白细胞管型区别,但管型内肾小管上皮细胞比白细胞略大,可呈多边形,形态变化比白细胞复杂,含有一个较大的细胞核,可用加酸法呈现细胞核。酯酶染色呈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借此可与白细胞管型鉴别。

(4)复合细胞管型:

若管型中同时包容有两种以上的细胞时,可称为复合细胞管型。各种细胞间相互重叠交错,边缘界限模糊,特别是在未染色、普通光镜条件下,无法准确鉴别,可统称为细胞管型。

三种细胞管型的鉴别特点见表2-3。表2-3 几种细胞管型的鉴别要点2.颗粒管型( granular cast)

管型内含大小不等的颗粒物,含量超过管型容积的1/3以上时,称为颗粒管型。颗粒管型中包容的颗粒来自于崩解变性的细胞残渣、血浆蛋白及其他物质,这些物质聚集于由T-H蛋白和清蛋白为基质构成的管型内。颗粒管型一般较透明管型短而宽大,不染色标本呈淡黄褐色或棕黑色,颗粒管型还可按颗粒的粗细分为两种,粗颗粒管型中常充满粗大颗粒,多呈暗褐色;细颗粒管型含许多细沙样颗粒,不透明,呈灰色或微黄色。

SM染色:管型基质被染呈淡粉红色,所含颗粒被染呈淡紫色~淡紫蓝色。

粗细颗粒管型的形成一般有两种理论:其一是颗粒管型形成早期,多为粗大颗粒,如在肾内滞留时间较长,粗颗粒经过降解逐渐成为细颗粒,而变为细颗粒管型;另一种观点认为,粗颗粒管型经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阳性反应,因此是来自粒细胞,而细颗粒管型酯酶染色阳性、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是来自肾上皮细胞。3.蜡样管型( waxy cast)

为一类不含任何细胞和颗粒成分的、均匀蜡质感的管型。其外形类似透明管型,为蜡烛样浅灰色或淡黄色,边缘常有切迹、折光性强、质地厚、易折断、一般略有弯曲或扭曲、泡沫状,多数较短而粗,两端常不整齐;在低渗溶液、水和不同的pH介质内均不易溶解。

SM染色:整个管型染成均匀的红紫~深紫色。

蜡样管型由细颗粒管型或细胞管型继续破碎衍化而来,也有人认为来自淀粉样变性的上皮细胞在管型内溶解后逐渐形成,或者是透明管型在肾小管内停留时间较长演变而成。4.脂肪管型( fatty cast)

管型内脂肪滴含量在1/3以上时可称为脂肪管型,管型内可见大小不等的、折光性很强的圆形脂肪滴。若用偏振荧光显微镜观察,管型基质黑暗,脂肪滴显明亮,脂肪滴中心部位可见典型的“马耳他十字”形。

SM染色:脂肪滴均不被染色;苏丹Ⅲ染色,脂肪滴被染成橙红~红色。

脂肪管型是来自细胞管型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大量的脂肪滴进入管型内而形成。而含有脂肪变性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管型是脂肪管型的过渡型。5.宽大管型( broad cast)

宽大管型也可称为宽幅管型,因其宽大而得名,其宽度可达50μm以上,是一般管型的2~6倍。宽大管型具有所有管型的特征,既宽又长,可横跨整个视野,不规则,易折断,有时呈扭曲形。宽大管型内可包容颗粒、细胞等各种成分,也可形成蜡样。

宽大管型一般形成于较宽大的肾小管内,主要是在破损扩张的肾小管、集合管或乳头管内形成。多数宽大管型由颗粒管型和蜡样管型演变而来,但也可由其他管型演变而成。6.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 bacterial cast)

细菌管型和真菌管型,分别指管型的透明基质中含大量细菌或真菌。此两种管型中的内容物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呈颗粒状,易与颗粒管型混淆,需要借助相差及干涉显微镜或染色法鉴别,国外更有采用透射电镜技术来识别细菌或真菌管型的实验研究。7.结晶管型( crystal cast)

结晶管型也称作盐类管型,因管型基质中含有尿酸盐、草酸盐、磷酸盐、药物等化学结晶体而得名。此类管型的形成与尿液的pH、温度、结晶饱和度、胶状物质的浓度等因素有关。8.混合管型( mixed cast)

混合管型指管型内同时含有不同细胞及其他有形成分,如颗粒、细菌或脂肪滴等。管型内的细胞数量较少,外形与颗粒管型相似,用S染色、SM染色或巴氏染色法则有助于识别其中内含物。9.血液管型( blood cast)

指血液进入肾小管后,以血液中的各种成分同时存在的管型,包括红细胞已经破坏,包含许多红细胞碎片,破碎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仍然保留其中,使得管型呈现血红色。若形成的管型呈颗粒纤维状,则称颗粒纤维状结构为血液管型;若血液破坏后形成均质化管型,则称为均质状血液管型,与血红蛋白管型类似。不染色条件下也可呈现暗红色或红褐色,在酸性尿液环境下可呈灰褐色。10.血红蛋白管型( hemoglobin cast)

管型内充满血红蛋白。其来源有两种:①血液管型或红细胞管型中的红细胞溶解,血红蛋白均质化;②溶血性输血反应或自身原因(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引起的血管内溶血时,过多的血红蛋白进入肾小管而形成血红蛋白管型。管型内一般无明显完整的红细胞,但含有血红蛋白,包含均匀的血色内容物,因此不染色状态下也可呈现均匀的橘红色。11.肌红蛋白管型( myoglobin cast)

由于肌肉组织损伤、大面积烧伤等原因,产生大量的肌红蛋白进入了肾小管,并形成肌红蛋白管型。显微镜下观察管型呈淡橘红色,不易与血红蛋白管型区分。若要鉴别,需采用饱和硫酸铵尿肌红蛋白定性实验确认,更敏感和特异性的方法是用抗Mb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或放射免疫法测定。12.血小板管型( platelet cast)

管型内包含有多量的血小板,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形似颗粒管型,需用相差显微镜鉴别,管型内的血小板颗粒可出现明显的折光性。国外已有使用透射电镜对尿沉渣超薄切片进行观察来确认血小板管型的研究报道。13.胆红素管型( bilirubin cast)

管型中充满金黄色的非晶体形胆红素颗粒。尿中出现此管型,尿胆红素试验常呈强阳性,同时可伴有亮氨酸和酪氨酸结晶。14.黄染管型( yellow cast)

管型中充满的各种细胞或颗粒,被染为黄色或棕黄色,通常被称作黄染管型,其命名仍按照原有包容物情况命名,一般无特殊临床意义。多出现于黄疸患者高胆红素尿中。15.蛋白管型( protien cast)

来自血浆蛋白的凝集或颗粒管型中的一些颗粒。研究证明这些血浆蛋白是白蛋白、IgG、IgA、IgM、C3、纤维蛋白原、结合珠蛋白、转铁蛋白等。在骨髓瘤患者尿中可出现外形与蜡样管型类似的本周蛋白管型( Bence-Jones protein cast) ;在全身性淀粉样变性时,可见到淀粉样蛋白组成的淀粉样蛋白管型。16.细小管型( tiny cast)

也称为窄幅管型,相对于一般管型和宽幅管型来说,宽度明显细小,一般不超过15μm,有时仅能容纳一个细胞的宽度。多在肾小管深部生成,或出现于新生儿或婴幼儿尿中。17.空泡变性管型( vacuolar denatured cast)

管型内包含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糖原发生脂肪变性、融合、脱失导致形成大小不一的空泡,镜下可见泡沫样空泡改变,偏振光显微镜下不见明亮球体和“马耳他十字”形。空泡变性管型多发生于重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患者尿中。18.其他特殊类型管型

近年来通过各种新技术对尿液中的管型进行研究,详细了解其构成和来源、临床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据报道吴凤桐等用染色法检测尿沉渣,根据某些管型的特殊形态,结合病例报道了四种新奇形态且未见报道的管型:①球状管型:外观呈椭圆形,两端钝圆,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出现;②麻花样管型:因其外表粗、宽且拧成麻花形而得名,在急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早期尿中出现,不染色标本容易漏检;③裂解管型:因其形体宽而大,又存在横向及纵向的裂痕易漏认;④镶嵌形管型:其独特之处是在一个巨大管型中镶嵌着另一个管型,在染色的背景下形态清晰,界限清楚。可能为在细小肾小管内形成的管型移动到比较粗大的肾小管后,再次被重新形成的管型包裹、嵌套后形成,可以有透明管型嵌套颗粒管型或透明管型嵌套细胞管型等多种形式。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早期,伴随尿中出现抗核糖体抗体时及中晚期病程中出现此类管型。

其他特殊构成的管型,如骨髓瘤管型( myeloma casts)是由免疫球蛋白轻链沉淀而形成;纤维蛋白丝管型( fibrin thread casts)由纤维蛋白原凝固沉淀而形成;吞噬细胞管型( macrophage casts)内包容有大量的吞噬细胞。根据管型内包容的成分,通过特殊染色还可鉴别出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及黑色素颗粒的管型等。目前根据形态或用各种方法尚无法准确鉴定的未知类管型( unknown casts)也有发现,有待进一步研究和确认。(三)类管型相似物1.黏液丝( mucous strands)

为长线条形,边缘不清,末端尖细卷曲,大小不等,常见暗淡纹。可见于正常尿中,尤其在妇女尿液中较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2.假管型( pseudos cast)

为非晶形尿酸盐、磷酸盐等形成的圆柱体,其外形与管型相似,但无管型的基质,边缘不整齐、两端破碎,其颗粒粗细不均、色泽发暗,加温或加酸后即消失,而真管型不变。3.圆柱体( cylinder)

又称类管型,其形态与透明管型相似,但一端尖细,有时有扭曲或弯曲,如螺旋状,常伴透明管型同时出现。见于急性肾炎、肾血循环障碍或肾受刺激的患者。4.其他

衣物中的丝、毛、麻等各种纤维脱落物可污染尿液,易有人将其误认为管型。此类纤维一般两边缘不整齐,无特征性内含物,相对比较容易鉴别。另有吗啡晶体,呈折光性较强的细长圆柱体,应注意与管型鉴别。三、结  晶(一)生理性结晶形态特点

生理性结晶多来自食物及机体的正常代谢,一般无临床意义。但有些结晶,如草酸钙结晶,虽为正常人进食植物性食物尿中出现的结晶,但当其大量持续出现于患者新鲜尿液内时,又是尿路结石的诊断依据之一。

下文介绍的鉴别方法中,加温指将尿液水浴加温至60℃左右;加乙酸和盐酸指浓度为30%( V/V)溶液;加氢氧化钾指加浓度为10%的KOH溶液。1.草酸钙结晶( calcium oxalate crystal)

多为无色、方形、折光性强的八面体,有两条明显、高亮的对角线相互交叉;有时呈哑铃形(“8”字形)、椭圆形、小圆形等多种形态,椭圆形或小圆形常与红细胞形态类似。溶解度低,易在尿液中析出。还可分为一水草酸钙结晶与二水草酸钙结晶两大类。

鉴别方法:溶于盐酸而不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钠;与红细胞的区分,加乙酸后红细胞溶解而草酸钙保持不变。2.尿酸结晶( uric acid crystal)

尿酸是核蛋白中嘌呤代谢的产物,以尿酸或尿酸盐的形式排出体外,常出现于酸性尿中。尿酸结晶在尿液中呈无色、淡黄色~黄褐色,有时被黏液黏附在一起形成类似管型形状。尿酸结晶形状呈多样化,常见有三棱形、斜方形、哑铃形、菱形、蝴蝶形(花瓣形)、腰鼓形、“X”形及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且大小不一。

鉴别方法:尿酸结晶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而不溶于乙酸或盐酸;加氨水溶解后又形成尿酸铵结晶。3.非结晶形尿酸盐( non-crystal urate)

主要是尿酸钠、钾、钙、镁的混合物。外观呈黄色、非晶形颗粒状或小球状,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的尿液中容易析出并沉淀。尿酸钙结晶( uric acid calcium crystal)为淡黄色,呈周围有刺状突起的球形或菱形,加热加酸后溶解,多在新生儿或碱性尿液中见到,一般无临床意义。

鉴别方法:加热、加盐酸后可溶解,加乙酸溶解后再形成尿酸结晶。4.马尿酸结晶( hippuric acid crystal)

此结晶是人类及草食性动物尿液中的正常成分,而草食动物尿液中含量较多。是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的产物。其结晶形态与结晶形成速度有关,有针状、板状、斜方柱状或三棱状。在尿液中常有色泽,一般少见,无临床意义。

鉴别方法:加热溶解,溶于盐酸、氢氧化钾,不溶于盐酸。5.磷酸盐结晶( phosphatic crystal)

包括非晶形磷酸盐、磷酸铵镁、磷酸钙等。常可在碱性尿或近中性尿中见到,来源于食物和机体代谢组织分解时所产生的结晶,为尿液的正常成分。

(1)磷酸钙结晶( phosphate calcium crystal) :

常见于弱碱性尿液中,为无色~灰白色,多呈不定形、片状、柱状、粒状形、三棱形,排列成星状或束状,常浮在尿液表面。此结晶与酪氨酸结晶、硫酸钙结晶、马尿酸结晶的形状类似,容易混淆。

鉴别方法:磷酸钙结晶溶于乙酸和盐酸,不溶于氢氧化钾;马尿酸结晶不溶于乙酸,溶于氢氧化钾,且只出现于酸性尿中。

(2)磷酸铵镁结晶( phosphate ammonium magnesium crystal) :

也称为三联磷酸盐结晶,是尿中比较常见的结晶之一。此结晶为复盐,呈方柱状、屋顶状、信封状或羽毛状,无色,有很强的折光性。形态容易辨认。

鉴别方法:加热不溶,加乙酸和盐酸可溶解。

(3)非晶形磷酸盐( non-crystal phosphate) :

常见于碱性和中性尿中。为灰白色非晶形颗粒状,一般属于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6.尿酸铵结晶( uric acid ammonium crystal)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