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22:44:02

点击下载

作者:孙涛,王天芳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亚健康学

亚健康学试读:

前言

21世纪是追求健康的世纪。健康劳动力资源的维护和管理、健康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已成为国家昌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不竭源泉。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也发生了转移,由过去的以治病和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防病和维护促进健康为中心。人们不仅仅满足于没有疾病,而是希望能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均处于完美状态。因此,处于疾病和健康之间的第三状态(中国人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一经提出,便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一时间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热门话题。

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低质状态,表现为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有疾病分类中的疾病诊断标准。随着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大及环境的污染,其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如不及时加以干预,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疾病,当然也可通过积极的治疗使机体恢复到健康状态。因此,积极寻求干预亚健康的方法、方式是一种防患于未然的思想,是追求健康的新理念。

虽然“亚健康”一词越来越多地被大众和媒体频繁使用,与亚健康相关的书籍也在陆续出版,但其内容多为科普类,缺乏对亚健康有关内容进行系统阐述的专著。鉴于此现状,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本着“创新、特色、实用、发展”的原则,编写了这本《亚健康学》,旨在为广大从事亚健康事业的人员提供一本专业著作。本书在对亚健康概念进行全面科学定义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了亚健康的理论体系,对亚健康的认识突出了中医特色,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综合近十年来国内外的有关亚健康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全面阐述了亚健康的学术内涵及范畴,特别是阐述了与中医未病学、亚临床、慢性疲劳综合征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中医与西医结合上系统提出了亚健康的检测方法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结合国家“十一五”有关未病与亚健康研究指南,对未来亚健康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展望。因此,本书作为第一本亚健康研究专著,希望能为亚健康研究人员提供一本基本专业教程,为从事亚健康检测评估和干预的人员提供一本有价值的指导工具书,为亚健康产品研发与销售人员提供一本必读物,为广大中西医临床工作者提供一本有借鉴意义的参考书。

本书共有九个章节。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重点介绍健康和亚健康的概念、亚健康的分类及界定方法;第二章“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重点介绍亚健康的流行病学特性,并阐述了不同人群亚健康发生的原因及表现特征;第三章“未病学与亚健康”,在系统介绍未病学的基础上,就未病学与亚健康的关系做了重点介绍;第四章“亚健康的中医辨证”,主要从中医学角度全面论述了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发展与辨证及中医在预防与调摄亚健康中的优势;第五章“亚健康的检测与评估”,重点介绍了亚健康检测评估的原则、常用技术方法和指标体系;第六章“健康管理与亚健康”,重点介绍了健康管理的概念、理论及亚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方法;第七章“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将疲劳、慢性疲劳、慢性疲劳综合征及亚健康的概念与范畴进行了区分,系统介绍了有关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流行病学与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可能的发生机理、预后和转归及治疗,并阐述了中医对疲劳和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认识与治疗。第八章“亚健康的综合干预”,重点介绍了亚健康的干预与调摄方法;第九章“亚健康的研究展望”,重点对近年来亚健康基础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介绍了亚健康相关研究技术方法和评价体系。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翔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所采用的数据准确,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但因时间仓促,水平有限,虽做了不少主观努力,无疑还有诸多错误和缺点,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补充。《亚健康学》编委会2007年4月第一章健康与亚健康

健康与亚健康状态研究是21世纪健康和疾病预防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只是关注对疾病认识、诊断和治疗的进步,而忽略了疾病的社会文化属性,也忽略了从人的健康状态出发,研究和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趋势。在健康和疾病两种状态之间,人体生命活动不断地运动变化,疾病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疾病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是随时空变化和多维度的。疾病既可作为一种单纯的生物学事件,导致个体的躯体损伤和功能紊乱,也可被视为复合的心身事件,因为躯体损害必然带来精神上的痛楚,还可作为复杂的社会性事件,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对疾病复杂性的认识和健康状态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而对疾病的欲发或始发阶段“亚健康”状态的重视体现了科技进步和时代的特征。本章从历史角度回顾人类对疾病、健康、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总结并提出亚健康的概念、分类和界定方法,为今后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第一节健康的概念一、健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健康概念的提出

健康在英语中被诠释为强壮(hale)、结实(sound)、完整(whole),健康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因此健康问题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健康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同时代对健康概念的诠释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对健康的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不同而变化着,20世纪50年代以前,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不生病”的生理概念上,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有病就是不健康,其后对健康概念的理解越来越深入,现代健康观对健康衡量标准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还要求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状态。1948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满健康状态。1978年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不仅是疾病与体虚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达到尽可能高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围的一项最重要的社会性目标。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关注生活质量,重视情绪心理因素致病,《渥太华宪章》认为:良好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也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198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制定的《保健大宪章》中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症状,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整状态(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当运动、良好生活习惯、平衡心理。(二)健康概念的内涵

目前多数学者同意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就是说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其中躯体健康指人体生理功能正常;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人格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心,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社会适应良好是指一个人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和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身的行为,能为人们的幸福作贡献。(三)健康概念的动态性

1.健康概念的时间性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于不同的群体或个体,健康的概念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健康不能由主观或客观的东西来决定,群体健康是代表各时代的总体健康水平,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其衡量标准取决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对人体病理状态的认识深度,目前人们在努力用主观表现和客观认识相结合综合理解健康的内涵。

2.健康概念的动态性“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机体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健康”与“疾病”同处在一个轴线上,在健康与疾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医学界有人把“健康”称为第一状态,人们生活的目的就是维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者的和谐,即健康状态。但是健康状态的维持也是最难的,任何一种不良因素的干扰,都会打破原有的平衡而陷入不健康的状态,因此健康是动态变化的,在人的一生当中,过去、现在或将来能够一直维持身体精神社会的绝对完好状态是不可能的,因此,完好健康状态是相对的,随时变化的。

3.健康概念的地域性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人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健康概念和标准,应根据国家地区的不同,理解其可能达到的良好状态,逐步建立理想的健康标准。(四)健康的评价

过去,人们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疾病,在这一健康概念的指导下,习惯从疾病的概念出发来评价个体或群体的健康状态,对于疾病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评价采用发病率、患病率、病死率、生存率等统计指标,对患病个体采用痊愈、显效、好转、无效等指标,这些评价指标测量健康状况是必要的,但未能表达健康的全部内涵,对健康的评价必须纳入个体对其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的内容。

健康评价的主要手段是健康测量,健康测量是对健康概念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进行量化的过程,即依据一定的规则,根据被测对象的性质或特征,用量化的指标反映健康及与健康有关的事物或现象。健康测量的结果为健康评价提供依据,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测量逐渐从单一的躯体健康测量走向对多维度的躯体、心理、社会、主观满意度等的测量;从对负向健康测量走向对正向和负向两方面的测量;从对组织器官的客观状况的测量走向对个体主观体验和满意度的测量;从以患病或死亡为终点的测量走向以患病后个体的功能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点的测量。二、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中医认为健康的含义是无疾病,以寿命长短和机体的活动能力来判断。在认识群体健康状态时,正如《内经》中记载:“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半百而动作皆衰……。”在对健康状态的判断上,各年代都遵从《内经》的思想,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社会、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人体生命活动是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的过程。平衡即健康,平衡的失调即为疾病。(一)中医对健康状态的描述

正常状态下,人体生理活动及其与外界环境处于相互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即所谓“阴平阳秘”,乃是“健康”,形容为“平人”。平人的判断是通过观察症状、舌象、脉象进行刻画的。

如《内经》对平人的描述非常详细,而且四季各有共同变化特征,尤其指出妊娠脉象特征。《素问·平人气象论篇》云:“黄帝问曰:平人何如?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而且,四季的正常脉象和异常脉象各有不同特点,如:“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

详细描述了如何区别正常人脉象的特征以及强调“人以胃气为本”的观点。(二)中医摄生与健康状态维持

中医对健康状态的维持非常重视,在《内经》一书开篇即论“摄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云:“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说明中医学对养生保健的重视,其中,中医在养生保健防病过程中讲究“异法方宜”、“天人相应”、“四时更替”、“五运六气”等,保持健康状态的基本方法是顺应环境气候特点,即不同地域,人健康的标准不同,维持健康状态所需的客观条件和人的饮食习惯均不同;人的健康与天气变化有关,受四季气候变化影响,所以要随四季特点而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另外,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有一定规律和特点,对人体健康有影响,与疾病发生有内在的联系,每年开始时都应该了解本年度的气候特点,做好防病的准备。

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讲述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养生原则:“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亚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健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康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学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总之,健康状态的判断还必须与个体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进行考虑,如年龄、性别、以及生理状态的不同阶段,健康标准是不同的,要全面考虑,因此充分体现了动态时空的观念。保持健康状态是由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疾病过程是由于“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三、健康研究的新进展

从WHO对健康维度划分的理念出发,对健康概念和健康测量的研究逐渐深入,但所用方法不外定性和定量方法,定性方面是把健康维度进行扩展和详细分类,定量方面则是用量化测量的方法,结合生存质量进行研究,自测和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一)健康维度的划分

在健康测量的研究中,首先对健康维度进行了划分,根据WHO健康定义,分为生理、心理、社会、环境4个维度,有学者在此基础上发展到目前的7个,而且对每个维度的内涵有了概括。

1.躯体维度(physical dimension)

指个体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包括:对疾病的易感性、体重、视力、听力、体能、协调性、耐力及康复能力等许多方面。在一般情况下,这个维度可能是最重要的。

2.情绪维度(emotional dimension)

包括应对应激的能力、灵活性、解决冲突的忍让以及基本的情绪特征。个人的亲情、生活目标、抱负以及对日常生活情境的情感均与健康的情绪维度相关,它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良的情绪体验可导致个人整体满意度与活力的降低。

3.理智维度(intellectual dimension)

个体对信息的作用和处理,对价值观及信念阐明以及决断能力的训练;还有应对技巧、灵活性、在恰当的时机讲适当话的技巧;以及运用信息及理解新观念的能力都归入此维度。这方面的不足可能会耽误个体的生活经验对成长和发展所提供的帮助。

4.社会维度(social dimension)

个体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所生存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都受他人的影响,只要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察觉到这个维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实际上这个维度就体现在人际交往的各方面,对个人来讲就是生活方式及社会支持。

5.心灵维度(spiritual dimension)

心灵(spirituality)一词也可译作“精神”,按我们通常的理解,相当于“精神体系”和“思想境界”的意思。过去常从哲学与宗教意义上去阐述,很少从心理和精神卫生的角度去理解。“思想境界”包含了“四信”(信仰、信念、信心、信任)的概念。其中信仰、信念是精神支柱及人格倾向的最高表现(价值观与世界观);信心与信任是检验的尺度和具体表现。四者相通互动,形成完整的精神体系与思想境界;从健康意义上来说:①正确的信仰是健康的精神支柱;②坚定的信念是健康保持的必要条件;③必要的信心是克服障碍、促进健康的具体动力;④信任包括自信与信人,这是在人类社会中保持健康心态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

6.职业维度(occupational dimension)

有人将职业性人际关系从一般社会关系中分离出来,以强调它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这一维度反映个体对受雇者的满意度,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通过对其他维度的作用而间接影响。通常,个体在受雇用的情境下,如果职业在外部奖励(足够的工资与奖金)和(或)内在奖励(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及个人有创造性或成就感的机遇)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积极情感。

7.环境维度(environmental dimension)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生存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环境是个大概念,包括宏观及微观两方面。微观环境可以从分子到生物个体、种群到人文景观,大致上与社会维度相一致,除了家庭、学校、工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外,社会治安、社区条件都属此范畴。宏观环境则涉及城市、国家、世界,甚至地球、宇宙。所以,也有人将这方面独立出来称为全球维度(global dimension)。这个维度通过国际争端、战争、饥荒、环境污染、臭氧层的破坏、自然灾害等影响人体健康。

随着健康测量研究的进展,健康维度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二)健康评价原则

目前对健康状态的评价尚无公认的方法,中医通过四诊来判断健康,注重个体自我感觉的异常;西医从微观的角度,应用生物学检测方法排除疾病来判断健康;如何综合两种方法,综合判断健康状态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社会医学领域对健康状态的研究,比较公认的方法是从健康的定义出发,考虑生理、心理、道德、社会适应多个方面,用量表测量方法进行研究。由于其概念非常宏观,量表的内容和使用范围又各有差异。

王颖等基于健康是生理和心理健康综合反映的观点,建立了群体指数评估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验证,即:健康指数K=无工作总量/工作总量。无工作量可分解为:睡眠、娱乐、运动等分量;工作总量可分解为:工作时间、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等分量,探讨了评价群体身体健康状态的较实用和可行的方法。戴青梅等认为健康是由生理、心理、社会多维因素组成的主体结构,可把健康测量内容概念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功能状态、完好状态和自测健康。黄津芳等提出健康测量应包括5个不同的维度,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日常的社会功能、日常的角色功能和自测健康。国外学者采用的GOM隶属度健康状况分析模型,体现了健康测量内容是多维性、连续性和非线性的统一。

1.躯体健康

常用评价躯体健康的方法是对体格、功能及体力进行测定以及对功能状况指数进行评价,其主要途径有医学模型、功能模型和躯体健康状况的自测。测量躯体健康的方法有:受限法,即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某些正常活动身体受限情形;任务导向法,个体能够感受到的健康情形是如何影响其特定的躯体活动,常用的评定量表有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及工具性日常生活功能(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IADL)评定方法,我国常用的躯体健康状况的自测多用与健康相关的量表测量,包括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身心健康量表(UPI)、康奈尔健康问卷(CMI)、健康调查量表(SF-36)等,这里自测躯体健康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2.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测量常包括行为功能的失调、心理紧张症状的频率和强度、心理完好度和生活满意度等内容。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人格测验、智商测验、情绪与情感的测量、神经心理测验、总体心理健康评价来完成,常用的量表有明尼苏达多项性格量表(MIMP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智能量表(IQ)、Hamilton抑郁量表(HAMID)等,目前所使用的大多数量表是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测量与评价,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没有公认的标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测量常包括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等内容,评价方法是通过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社会适应、行为模式的测量以及群体社会健康评价来完成,常用的有社会支持量表(SSQ)、防御方式问卷(DSQ)、生活事件量表(IES)、应激敏感性量表(SU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CPS)、应激感受量表(SRS)等。

4.自测健康

许军等认为自测健康是个体对其自身的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和期望,这种测量基于自身的健康状况而不顾及他人的评价。包括现实自测健康、未来自测健康及不适的感觉等,健康的测量形式是采用问卷的形式和参照自身的、别人的或客观信息从极好到极差或从健康到不健康等几个尺度进行测量,自测健康能够反映个体有关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其他类型的健康测量方法无法得到的,常用的量表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等。

5.生活质量评价

生活质量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目前生活质量测评已被广泛用于癌症、慢性病及某些特殊人群的测评,为治疗方法或干预措施的筛选、卫生资源分配的决策等提供综合依据。生活质量评价方法作为一种新的健康测量和评价技术,是一个多维反映客观和主观方面的综合测量指标,临床上通过对健康状况的测量来反映个体生活质量,主要包括躯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关系、环境、独立程度、精神/宗教/个人信仰等几个维度。第二节亚健康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亚健康概念的提出

亚健康状态是20世纪后国际医学界的医学新视角,是人们在身心、情感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与体验,又称“次健康”、“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是非器质性改变或未确诊为某种疾病,但身体出现功能上的变化的状态。最早在80年代中期,前苏联学者N.布赫曼(Berkman)通过对世界卫生组织有关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及其他一些相关研究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存在着一种似健康非健康、似病非病的中间状态。由于过去人们习惯上把健康称作是“第一状态”,把患病称为“第二状态”,因此布赫曼等人把这种介于疾病和健康的中间状态称为“第三状态”,也称“灰色状态”、“中间状态”、“病前状态”、“亚临床状态”、“临床前期”、“潜病期”、“前病态”等。这一发现被后来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后来,国内学者王育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次提出了“亚健康”这个词汇,为了更准确地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定位和调研,把“亚健康”初步定义为: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在相当高水平的医疗机构经系统检查和单项检查,未发现有疾病,而病人自己确实感觉到了躯体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这种情况,我们就称其为“亚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主观、心理上有许多不适的体验,机体上呈现活力降低、各种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不同程度的减退状态,但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却没有器质性病变,医生也没有好的办法来对其进行治疗。“亚健康”这一概念最早见于专业报刊始于1996年的1月,当时《健康报》曾开辟了一个名为“亚健康学术探讨”的专栏,并相继发表了王育学所撰写的《疲劳综合征与亚健康状态》和其他专家所撰写的一系列文章。在王育学撰写的“编者按”中写道,亚健康状态“是近年来医学界所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当前尚无规范性的明确定义”,可以认为“在健康与非健康二者之间,机体存在着一种非此非彼的状态,即亚健康状态”。此后,中国药学会多次召开了“亚健康学术研讨会”,1998年在“第2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亚健康状态的英文名为“SUB-HEALTH STATE(SHS)”。在2001年8月于青岛召开的“第8届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上,亚健康的英文名被修正为“SUB-HEALTH(SH)”,此后在社会上被各领域人们广泛引用。

目前许多学者从医学角度对正常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进行了研究,指出正常状态指“没有明显的自觉或检查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个体,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这种状态多由人体生理功能或代谢功能低下所致,严重影响人的工作能力和生存质量。因此,亚健康概念的产生,是现代医学对健康的界定与近代医学从局部结构与特异病因对疾病界定的结合。

亚健康是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健康、亚健康、疾病这几种状态都是动态发展、互相转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亚健康如何与疾病及健康状态进行界定,其主要的特征是什么,在时间上如何限定,其转归如何,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方法。虽然如此,加强亚健康概念和内涵的研究,对于提高人群健康意识和防治水平已经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二、亚健康的分类

亚健康状态是机体在无器质性病变情况下发生的一些功能性改变。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且不固定,故又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众多学者认为其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躯体亚健康

躯体亚健康状态总的特征是持续的或难以恢复的疲劳,常感体力不支,懒于运动,容易困倦疲乏。但由于还伴有多种躯体表现,故分以下亚型。

1.疲劳性亚健康

持续的3个月以上的疲乏无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一切可能导致疲劳的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肿瘤、糖尿病、重症抑郁等)。

2.睡眠失调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失眠(入睡困难、或多梦、易惊醒、或睡眠不实、或早醒、醒后难以入睡等),或嗜睡,晨起时有明显不快感,或不解乏的睡眠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睡眠紊乱的各种疾病(重症抑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作性睡眠病等)。

3.疼痛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各种疼痛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疼痛的各种疾病。

头痛:多为全头部或额部、颞部、枕部的慢性持续性的钝痛、胀痛、压迫感、紧箍感,属于肌紧张性头痛,伴有头昏或眩晕。

其他部位疼痛:咽喉痛、肩颈部僵硬疼痛、背痛腰酸、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

4.其他症状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其他任何症状为主要表现,并排除可能导致这些症状的各种疾病。以上各类型的症状如果同时出现,以最为严重者作为归类依据。

此外,也有根据西医生理病理特点进行分类的,如易感冒性亚健康(显著特征是抵抗力下降,容易受感染,反复感冒、易出汗、常伴咽痛、低热等);心肺功能低下性亚健康(不明原因的胸闷气短、胸痛、喜叹气,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不稳,经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心肺等疾病);消化不良性亚健康(常见食欲不振、有饥饿感却没胃口、腹胀、嗳气、腹泻、便秘等症状);内分泌代谢紊乱性亚健康(性功能减低,月经紊乱、痛经,轻度的高血脂、高尿酸,糖耐量异常;腰痛、尿频、尿痛,但经各种检查排除器质性肝肾相关疾病)等。种种的躯体不适,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妨碍生活、学习、工作和事业,它可以长期的、潜隐的损害健康,最终走向疾病,也可因某种因素促发重症,甚至发生猝死。据统计,近几年来日本每年发生“过劳死”超过万例,我国青壮年人群猝死也明显增多。(二)心理亚健康

心理亚健康状态是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种矛盾和冲突,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造成,被压抑的情绪和心理冲突,对机体的生理过程有明确的影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一系列变化。最为常见的心理亚健康类型有:

1.焦虑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焦虑情绪,并且不满足焦虑症的诊断标准。焦虑情绪是一种缺乏具体指向的心理紧张和不愉快的情绪,主要表现为精神焦虑不安,急躁易怒,恐慌,可伴有失眠、噩梦及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口干、多汗、肌肉紧张、手抖、尿频、腹泻等植物神经症状,也可因这些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和忧郁。

2.抑郁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抑郁情绪,并且不满足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抑郁情绪是一种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兴趣减低、悲观、冷漠、自我感觉很差和自责,还可以有失眠、食欲和性欲减低、记忆力下降、体重下降、兴趣丧失、缺乏活力等,有的甚至产生自杀欲念。

3.恐惧或嫉妒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恐惧情绪,并且不满足恐惧症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恐惧胆怯等不良情绪,还有妒忌、神经质、疑病、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健忘、反应迟钝、想像力贫乏、情绪易激动、遇小事容易生气、爱钻牛角尖、过于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4.记忆力下降性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近期记忆力下降,或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情为主要表现,且排除器质性疾病或非器质性精神类疾病者。

心理亚健康状态的普遍存在,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人际关系不和谐,以致造成认识和决策偏差,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又常常不被个人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不为医学所确认,因而使人感到莫名的痛苦;不良情绪持续存在,最终导致病理改变即心身疾病,如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以及癌症等。(三)社会交往亚健康

以持续3个月以上的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为主要表现。现代社会是开放和信息的社会,观念不断更新,新事物层出不穷,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能很好的处理社会与人际关系的个体,可以出现适应不良的征象。

1.青少年社会交往亚健康

因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及个人心理发育等因素,导致社会适应困难,一旦离开家庭,独立生活能力差,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处理不好各种人际关系,从而阻碍了有益的信息交流,导致情绪压抑、苦闷烦恼。

2.成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需要面对的问题有许多,如工作环境变换、复杂的人际关系处理、建立家庭、养育子女、工作压力、知识更新等,一旦不能适应这些问题,就会陷入不良情绪当中。

3.老年人社会交往亚健康

退休后生活内容、社会地位的改变,都需要不断的调整行为方式,积极的适应。

社会适应的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人们的学习进取、生活安宁和身心健康。引起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压抑、苦闷、自卑、孤僻、意志脆弱,缺乏应付生活矛盾和克服困难的决心及毅力。人际关系的适应不良,则不能融入群体,不能获得“社会支持网”的援助,自怨自艾,无端猜疑,表现出某些偏离行为,或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还可能诱发种种心身症状。(四)道德亚健康

持续3个月以上的道德问题,直接导致行为的偏差、失范和越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内心深处的不安、沮丧和自我评价降低的状态。

由于思维方法不科学、错误选择接受、社会默化、从众、去个性化等心理影响,在某些特定的时空,很多人存在世界观、价值观上不利于自己和社会的偏差,表现为道德以及行为的偏差,如运动场上球迷闹事,陷入“法轮功”渊薮的练气功者,既违反了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又损害了自己的身心,甚至导致违法犯罪。第三节亚健康的范畴一、亚健康的定义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有关健康的概念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三方面的完美状态”。与此相对应,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根据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

临床上存在有一组以疲乏无力、精力不够、肌肉关节酸痛、心悸胸闷、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学习困难、睡眠异常、情绪低落、烦躁不安、人际关系紧张、社会交往困难等种种躯体或心理不适为主诉来就诊的人群,通过运用现代的仪器或方法检测却未发现阳性指标,或者虽有部分指标的改变,但尚未达到现代医学疾病的诊断标准,这种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得到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与重视。

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其概念很宽泛,我们对亚健康的定义采取现代医学对疾病定义的方法进行描述,实质上采用的是排除法。二、亚健康的范畴

根据亚健康的定义可知,亚健康的范畴也是宏观而模糊的,西医学描述亚健康状态涉及的范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等,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②与年龄不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减退所导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③微生态失衡状态;④某些疾病的病前生理病理学改变。因此,亚健康状态涉及的医学范畴有以下可能性:①某种或某些疾病的临床前状态(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肥胖等),可进一步向该疾病发展;②某些疾病经治愈后仍存在的各种虚弱与不适;③人体处于衰老时期,由于组织结构老化及生理功能减退所导致的各种虚弱表现;④机体身心功能的轻度失调,存在有相对独特的表现特征,其发生机理尚未明确,多与现代医学的各种“综合征”有关;⑤身心上不适应的感觉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症状,其状况在相当时期内难以明确。

根据中医学理论,健康是指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以及机体与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平衡。健康意味着形体、精神心理与环境适应的完好状态。阴阳双方交感相错,对立制约,互根互用,相互转化,消长平衡,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因此,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亚健康的发生,是机体的“阴平阳秘”正常生理平衡被破坏,引起“阴阳失调、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失和”所致,发生的原因多见于先天不足、劳逸失度、起居失常、饮食不当、情志不遂、居处不慎、年老体衰等因素。

中医学在《内经》时代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因此,亚健康虽属现代新概念,但其理念早在古代就有体现。由于中医关于“病”的概念,涵盖了现代医学的疾病和亚健康状态,所以中医“治未病”中的“病”不仅仅是指现代医学所言“病”的概念,其中包含了一部分不能达到西医疾病诊断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关于“治未病”的含义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养生、防病于先;②欲病救萌、防微杜渐;③已病早治、防其传变;④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虽然,中医学的“未病”不等同于西医学的亚健康,但是,可以应用中医学“治未病”的理论指导亚健康的中医药干预。

综合多数学者的意见,根据亚健康状态的临床表现,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以疲劳,或睡眠紊乱,或疼痛等躯体症状表现为主;(2)以抑郁寡欢,或焦躁不安,急躁易怒,或恐惧胆怯,或短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精神心理症状表现为主;(3)以人际交往频率减低,或人际关系紧张等社会适应能力下降表现为主。

上述3条中的任何一条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并且经系统检查排除可能导致上述表现的疾病者,目前可分别被判断为处于躯体亚健康、心理亚健康、社会交往亚健康状态。临床上,上述三种亚健康表现常常相兼出现。(何丽云,刘保延)第二章亚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亚健康的流行特点及不同人群的亚健康发生因素及表现特征是亚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进行人群亚健康预防及干预的基础。从目前查到的文献看,国外大规模、规范的有关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报道几乎见不到。国内虽然开展了一些亚健康的区域性调查,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评判标准,使得报道结果很不一致,且较系统规范的调查尚不多见。本章总结了国内几组亚健康人群的区域调查结果,对亚健康流行病学特性做了概括,并阐述了不同人群的亚健康发生原因及表现特征。第一节亚健康的流行特点

随着亚健康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近些年国内一些学者也开展了区域性、人群性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然而较规范、系统的有关亚健康流行病学的研究尚较少见,本节对国内几项亚健康区域性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归纳,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亚健康的流行特点。一、区域性亚健康发生率

中国中医科学院于2003年3月到10月进行了北京地区的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共收集到样本3624份,包括健康状态和亚健康状态的人,其中属于亚健康状态者为1828例,亚健康在非疾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50%。

该研究采用的亚健康状态的判断标准如下:

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无明确疾病诊断或有明确诊断但所患疾病与目前状态没有直接因果关系。即:①持续3个月以上反复出现的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显著减退,但能维持正常工作。②无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及精神心理疾病。③尽管有明确的具有非重大器官器质性疾病或精神心理疾病诊断,但无需用药维持,且与目前不适状态或适应能力的减退无因果联系。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通过现场调查、信函调查、查阅其他资料等方式,对全国16个省、直辖市辖区内各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调查发现,截至2002年4月,北京人亚健康率是75.31%,上海的亚健康率是73.49%,广东的亚健康率是73.41%,这三个地区的亚健康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北京更是高居首位。

中国药学会老年药学会亚健康研究会按照1998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健届亚健康学术会议制定的亚健康流行病调查方案,对51303例样本进行了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健康者占20.9%,亚健康者占58.2%,疾病者占5.6%,说不准者占13.4%。亚健康者占大多数,呈正态分布。二、亚健康的年龄特征

一些研究显示,中青年人群的亚健康发生比例大于其他人群。尤其是30~50岁之间的人群。如张素炎等对北方地区的研究表明,30~50岁是亚健康状态的高发年龄。

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国际传统医药保健研究会公布的数字显示,19岁至55岁的中青年人亚健康发生率最高,各省市此年龄段的平均亚健康发生率是80.21%。

朱丽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问卷形式调查粤东、粤西、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19所各类型高校的7213人,结果显示,30~49岁的人群亚健康发生率为89.17%,其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

陈亚华对南京地区高校教工的调查显示,30~40岁组的教工的亚健康发生率为最高(74.51%)。

魏烨等对河南省25个中小城市九类职业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在8240份有效问卷中31~50岁年龄段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

于春泉等对天津河口区的3568例亚健康人群的调查显示,30~49岁的人群亚健康发生率为69.7%,高于其他年龄组的人群。三、亚健康的性别特点

文献中关于亚健康的性别特征研究结果不完全一致,一些研究结果显示,男性亚健康的发生率略高于女性,如魏烨等对河南省25个中小城市九类职业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在8240份有效问卷中,男性亚健康者2747人,占男性被调查人数的59.98%,女性亚健康者1833人,占女性被调查人数的40.02%。

一些研究显示,男性与女性的亚健康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如温海辉等对1268名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外来工进行调查显示,男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3.21%,女性为67.91%,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多数研究报道显示,女性亚健康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的发生率,如张素炎等用问卷形式调查4586名其单位所属的部分医疗体系部队的军人,其中男4284例,女302例,而男性亚健康者为880人(20.5%),女性亚健康者为97人(32.1%),女性亚健康状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P<0.05)。

朱丽等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用问卷形式调查粤东、粤西、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经济特区19所各类型高校的7213人,结果显示,男性2亚健康的发生率为71.30%,女性为82.49%,女性明显高于男性(χ=87.503,P=0.0001)。

张素炎等对北方地区的研究表明,北方地区女性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

凌慧等对武汉某区的居民亚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男性亚健康发生率为75.94%,女性为83.03%。

贾文英等随机抽取武汉市3所大学一年级新生220人进行调查显2示,女生亚健康发生率高于男生(χ=4.269,P<0.05)。

周玲玲等抽取临海市中小学教师40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亚健康的确定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进行,结果显示,亚健康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陈亚华等对南京地区高校教工的调查显示,亚健康发生率女性明2显高于男性(χ=4.31,P<0.05)。

李玉良等用亚健康调查表对2104名郑州市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亚健康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

于春泉等对天津河口区的3568例亚健康人群的调查显示,3568例亚健康人群中男1319人,女2249人,女性多于男性。四、亚健康发生的职业特征

张素炎等对北方地区的调查表明,教员、学员、医务工作者、编辑、工程师、技术员等从事脑力劳动较多的人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员。

魏烨等对河南省25个中小城市九类职业群体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调查了公务员、经理人员、私营业主、专业技术人员、企业职员、商业服务业员工、产业工人、大学生、高校教师等9种职业人群,共8240人。结果显示,高校教师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最高,经理人员群体和专业技术人员群体亚健康发生率分别列于第二和第三位,九类职业群体中,企业职员群体亚健康状态率最低,为19.92%,其他5种职业群体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基本相当。第二节不同亚健康人群的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群因其生活经历、社会地位的不同,承受的社会和生活的责任和义务不同,以及生理、心理、社会交往对象及范围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人群亚健康的表现各有特点。本节阐述不同年龄、职业人群的亚健康发生的危险因素及亚健康的表现特征,为针对不同人群对亚健康进行预防和合理干预提供依据。一、不同年龄的亚健康表现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一)老年人

老年人的生理机能逐渐衰退,应激能力、承受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的能力都有所降低,加之社会角色的变化,随之而来的社会地位、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子女长大成人离开家庭,其次,老年人不再被看作“生产力”人群,老年人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权威性在很大范围内减弱,甚至丧失。退休使老年人被排斥在众多经济和社会活动之外,再者,因观念上的差异,传统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强烈反差,老年人很难接受社会上新生事物的出现,对社会的适应能力相对减弱,使许多老人感到茫然、无助、无所适从,而产生烦躁、抑郁、焦虑情绪,缺乏生活兴趣和满足感。使得老年人易产生心理、生理问题,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孤独、自卑、空虚、失眠、易怒、反应迟钝、情绪低落等精神心理症状及失眠、不同部位的疼痛、躯体性疲劳等躯体症状。

此外,鉴于老年人的生理状况,其慢性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使得其亚健康状态常与疾病并存或重叠,一定程度上影响对其亚健康状态的有效判断,不利于对其亚健康状态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下,应仔细分析老年人现在表现出的症状与已患疾病之间的关系。如高血压病人血压已控制在正常或良好,心功能不全者心功能必须控制在I级以下,相应症状仍存在,可考虑这些症状可能为亚健康的表现。(二)中年人

有关研究数字显示,中年人群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叶云山等对部分单位中年职工702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亚健康者366例,占本组人群52.13%,平均年龄38岁。此研究显示,与亚健康发生相关的因素有:①长期学习、工作紧张,导致疲劳,脑力、体力超负荷;②社会竞争激烈,思想压力重;③事业上压力重,如参与各种考试(包括技术职称晋升考试、公务员考试等);④家庭矛盾,如夫妻关系不和谐,闹离婚,子女升学不称心,婚姻波折,婆媳关系紧张等。而这组亚健康人群以自觉疲劳困乏、失眠、体虚、易感冒、易脱发、记忆力及工作效率下降、情绪不稳等症状表现为主。

中年人正面临着事业的发展阶段,又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同时肩负着照顾亲人的重担,这种双重压力使得中年人繁忙劳碌,心理压力大,另外,这一时期也是事业和家庭的动荡期,会面临失业、家庭裂解等压力,同时社会交往的增加,使得他们在社会应对上耗费精力,又由于很少有时间与他人交流,中年人内心世界的封闭使他们陷入孤独的心境中,这种孤独感日久会滋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心绪的起伏不定,以及紧张、惊悸、悲愤的情绪造成了中年人行为上的浮躁、焦虑、烦躁和健忘。

另外,中年人的繁忙劳碌使其很少有放松身心的机会,生活起居没有规律,体力和脑力的工作量超过生理和心理能承受的范围,久而久之导致躯体疲劳、失眠、不同部位的疼痛等身体不适和各种各样心理症状的出现,因此,中年人的躯体亚健康和心理亚健康均表现较突出。(三)青少年

青年正面临着升学、就业等一系列问题,处于角色转换时期,心理上正面临着各种应激的刺激,承受着各方面的压力,且在意志、品格、思想及观念方面尚处于发展阶段,对于学业、工作、乃至爱情方面的变故还没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来说处于比较浮躁的阶段。故在应激事件的突然或长期刺激后,会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症状表现,加之青年人自恃精力充沛,不在乎自己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喜欢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