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百科——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1 15:16:18

点击下载

作者:向红丁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健康大百科——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

健康大百科——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试读:

前言

在神秘的人体中,有着许许多多的系统,如皮肤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中,人们对内分泌系统的了解不多,知之甚少。但是,内分泌系统又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内分泌系统生产、储存和释放着的激素,通过血液或者组织液,统合与协调着全身功能,维系着人体的存活、生长、发育、繁衍,存在于人体生老病死的各个阶段。

内分泌系统至少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胰腺内分泌,以及胃肠内分泌等。下丘脑-垂体分泌促甲状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调节着甲状腺、肾上腺和性腺的功能;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性腺分泌性激素,共同调节着全身功能;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调节骨骼的生长发育;胰腺内分泌调节着血糖的平衡。可以说,在人体中,内分泌系统不是万能的,但人体要没有了内分泌系统,那绝对是万万不能的。

内分泌系统是通过激素来发挥作用的。激素分泌不正常,过多或者过少,激素作用不正常,过强或者过弱,都会导致疾病。我们把这种激素分泌或者作用不正常所导致的疾病称为内分泌疾病。许多内分泌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生活模式的不健康、不科学也是导致许多高发内分泌疾病的重要成因。所以,很多内分泌疾病是可防可治的。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发病率最高、影响最广、危害最大的内分泌疾病为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代谢性骨病。为此,我和我的同事,杨金奎教授、连小兰教授和李梅教授组织一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青年医生,编写了这部《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的科普专著,以飨读者。《内分泌代谢疾病防治篇》一书主要涉及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代谢性骨病的病因、病理、流行病学、预防和治疗。全书内容丰富、新颖实用,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印制精美。该书重点讲解了常见内分泌疾病的防治知识,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必备的健康生活指导,同时对基层医务工作者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希望本书能在我国高发的内分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向红丁2013年11月第一章 糖尿病第一节 认识糖尿病

本节介绍了糖尿病的概念、发病情况、进展过程、诊断分型、临床表现、糖尿病危害、急性并发症及慢性并发症,使读者对糖尿病有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各节谈到的糖尿病预防、糖尿病治疗、糖尿病达标以及糖尿病病人的生活打下基础。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顾名思义,就是“尿中有糖”。但实际上并不是糖尿病病人的尿中都有糖,尿中有糖也未必都是糖尿病。判断是否为糖尿病,关键是血糖是不是升高到一定水平。可以说,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血糖升高而导致尿中有糖的疾病。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慢性病,发生的主要问题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的量不够用)以及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的作用差)。由于胰岛素是人体内几乎唯一的降糖激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差,肯定会导致糖代谢紊乱和血糖升高,同时伴随着脂肪、蛋白质,甚至水、盐、酸碱代谢紊乱。如果糖尿病病情长期控制不佳,就可能出现血管和神经并发症。2.糖尿病是怎么得的

虽然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搞清楚,但是目前至少可以说,引起糖尿病的基本原因有两条:第一是遗传因素,也就是说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遗传的是容易得糖尿病的基因。对于2型糖尿病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遗传的是容易发生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基因。但是,如果光有遗传倾向这种先天的因素,还不至于得糖尿病,还需要有后天的因素,或者说环境因素,这就是得糖尿病的第二个因素,对防治糖尿病来说也是更值得注意的因素。诱发2型糖尿病的关键因素包括热量摄取太多、活动量下降、肥胖、吸烟以及心理压力过大等。遗传与环境这两条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就使人得了糖尿病。在这里,遗传因素是内因,是疾病的基础。环境因素是外因,是疾病发生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来起作用。3.我国糖尿病病人有多少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糖尿病检测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糖尿病的患病率都在升高,用于糖尿病防治工作的资金数额也在不断增加。发达国家糖尿病患病率已经高达5%~10%。

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不足1.0%。90年代中叶,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经上升至3.2%左右。尤其是近5年来,我国糖尿病呈现出一种爆发性流行的态势。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逾10%,病人总数已超过1亿。所以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减轻糖尿病的危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问题。4.糖尿病的发展阶段

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糖尿病,都不是一步到位就得了的,总有个发展过程。1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往往很快,看起来像是突然发病的。实际上这类病人也有个潜伏期,先是胰岛受到病毒或者毒物的侵袭,而后因为发生自身免疫性的破坏,胰岛又受了“二茬罪”,结果几乎所有的胰岛都被破坏,不打胰岛素就难以维持生命,变成了1型糖尿病病人。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就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这段时间一般为数年。2型糖尿病发展的最早阶段可称为糖尿病的“高危人群”阶段,这段时间如果不注意,血糖就会一定程度地升高,走进第二阶段,也就是血糖增高阶段,这个阶段一般被称为糖调节受损或者糖尿病前期。血糖增高者要是还不提防,在不久的将来,就很有可能发展到最后阶段,变成糖尿病病人了。5.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指目前血糖完全正常,但得糖尿病的危险较大的人群。那么既然他们的血糖正常,为什么不说他们是正常人呢?因为他们得糖尿病的危险要大于一般人群。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有糖尿病家族史者,也就是父母、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有糖尿病者,肥胖者,曾有过高血糖或尿糖阳性者,生过8斤以上的巨大胎儿者,或者出生体重低于5斤的人,均容易罹患糖尿病。20世纪80年代末,有个叫瑞文的外国人提出一个名词,叫做X综合征,后来人们把X综合征改为代谢综合征,这个综合征至少包括高体重(超重或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血脂异常症)、高血黏度、高尿酸和高胰岛素血症。一个人如果有这7高中的3项以上,即使现在血糖不高,也很容易得糖尿病,因此有代谢综合征者也应该算作糖尿病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糖尿病病人的后备军,如不进行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心理调节,得糖尿病的机会要比其他人多得多。所以说,高危人群应该是我们防治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重点对象。6.糖尿病前期

指血糖已经升高,但还没有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血糖介于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国际上通称糖调节受损(IGR)。主要包括两种情况:空腹血糖受损及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前期的诊断标准如下:

空腹血糖受损:英文代号IFG,指空腹血糖在6.1~6.9毫摩尔/升(110~125毫克/分升)之间。当然,餐后2小时血糖也必须没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糖耐量受损:英文代号IGT,原来被称为糖耐量低减。这些人在做葡萄糖耐量试验时,空腹和服糖后两小时都没达到糖尿病诊断指标,但后者在7.8~11.0毫摩尔/升(140~199毫克/分升)之间。顺便说一下,糖耐量受损只能是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没做糖耐量,仅仅餐后2小时血糖介于140~199毫克/分升之间则不能诊为糖耐量受损。

糖尿病前期者已不再是正常人,糖尿病的帽子就悬在他们的头顶之上,随时可能掉下来,而且一旦掉在头上,这个帽子比“五类分子”的帽子还难摘。但有人发现,此时如加以注意,大多数人可以不进展为糖尿病,所以说这是不得糖尿病的最后关口。据调查,我国目前糖尿病前期者不少于糖尿病人群总数,可能高达1.5亿人。所以,糖尿病前期者应该是我们预防糖尿病的重中之重。7.诊断糖尿病的血糖水平

糖尿病是血糖升高的最终发展阶段。空腹血糖等于或者大于7.0毫摩尔/升(126毫克/分升),餐后或葡萄糖耐量试验服糖后2小时血糖等于或者大于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到了糖尿病阶段,病情已不可逆转,即使经过努力,血糖又回到正常范围,我们也不能说“糖尿病已被根治”,因为一放松要求,糖尿病就会卷土重来。到这个阶段,摆在糖尿病病人面前的任务已不再是预防糖尿病,而是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了。

糖尿病的检查手段多种多样,但诊断糖尿病的依据只能是血糖。美国糖尿病协会提出用糖化血红蛋白诊断糖尿病的建议,也已被医务界人士所接受。糖尿病的表现固然能为我们诊断糖尿病提供重要的线索,但有些2型糖尿病病人这时候症状不太明显,很容易被忽略,以致患者在得病后十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十分明显时才来就医,结果贻误了病情。所以单靠糖尿病症状发现糖尿病就太晚了。也有些人临床表现挺像糖尿病,但是一查血糖不高,这就不是糖尿病。表1 诊断糖尿病或者糖耐量受损时参考表8.糖尿病分为几个类型

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规定,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的不同,糖尿病主要可分为4种类型:(1)1型糖尿病:

原来叫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文代号IDDM),占我国糖尿病患者的9%左右。1型糖尿病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但也可发生于其他各种年龄。患者起病比较急剧,体内胰岛素绝对不足,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必须用胰岛素治疗才能获得满意疗效,否则将危及生命。(2)2型糖尿病:

原来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英文代号NIDDM),多发生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和隐蔽,不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不一定用胰岛素治疗。此类患者占我国糖尿病病人总数的90%以上,目前,糖尿病病人总数的急剧增加主要是此型患者迅速增多的结果。(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除了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以外的各种糖尿病,包括胰腺疾病造成的糖尿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糖尿病、各种遗传疾病伴发的糖尿病以及药物导致的糖尿病等,种类繁多,但患病人数则远不及2型糖尿病,仅占我国糖尿病病人总数的1%。(4)妊娠糖尿病:

指妇女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生完孩子以后往往还得重新分类定型,所以妊娠糖尿病不占百分比。9.2型糖尿病的特点是什么(1)好发于中老年人:

2型糖尿病好发于成年人,尤其以中老年人为多。多次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都表明,2型糖尿病发病的年龄多在40~60岁,从40岁起,患病率逐渐增加,在老年期达到高峰。青年发病的2型糖尿病相对来说,还不是太多。(2)胰岛素抵抗比较重:

2型糖尿病病人均有比较重的胰岛素抵抗,他们均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分泌能力,有的人胰岛素水平甚至高于正常,但由于胰岛素作用差,所以他们的血糖仍然高于正常。(3)不易发生酮症酸中毒:

2型糖尿病的另一个特点是病情一般比较缓和、隐蔽,也就是说与1型糖尿病比,不那么来势汹汹,症状不明显,不见得每个患者都有喝得多、尿得多、吃得多的表现,多数人也没有显著的消瘦,虽然也可能发生酮症,但发生酮症酸中毒的机会不多。当然,2型糖尿病病人体力和体重不同程度的下降还是比较常见的。(4)往往不需要靠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生命:

多数2型糖尿病病人不注射胰岛素也不至于很快就发生酮症酸中毒而危及生命,所以2型糖尿病原来叫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病人有时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但多数是因为血糖控制不理想,或者是因为发生了急性并发症或者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较重,而不像1型糖尿病病人那样是为了维持生命。10.妊娠糖尿病

妊娠与糖尿病同时存在的情况有两种:第一种叫糖尿病妊娠,也就是糖尿病病人怀孕了,糖尿病在前,妊娠在后;第二种叫妊娠糖尿病,指妊娠期间发生或者发现的糖尿病,妊娠在前,糖尿病在后(或者虽然糖尿病在前,但孕前未被发现)。糖尿病对妊娠的影响很大。首先是女性糖尿病病人怀孕机会减少,而流产的可能增加。有的妇女多次流产,后来发现原来是糖尿病在作祟。

其次,妊娠糖尿病妇女血糖波动较大,怀孕早期可因妊娠呕吐而发生低血糖症或者是空腹时出现酮症。随着妊娠的继续,由于胎盘能分泌多种对抗胰岛素、升高血糖的激素,使病人对胰岛素的需要量大大增加,病人胰岛素的用量逐渐增多,直至分娩前,胰岛素用量达到高峰。分娩后,由于胎盘的影响突然消失,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急剧下降,有的病人甚至可完全不打胰岛素而维持血糖正常。以后血糖又逐渐升高,胰岛素的用量也逐渐增加至妊娠前的水平。

第三,是妊娠并发症机会增多,糖尿病病人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比非糖尿病者高20倍,达到10%~30%的水平。妊娠中毒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多,约为非糖尿病者的5倍,这都给糖尿病妇女的病情控制带来困难。妊娠给糖尿病带来的第四个变化,是使病人肾糖阈下降,血糖不高或不很高时尿糖即阳性,所以糖尿病孕妇不能用尿糖来监测血糖的变化,而只能用血糖测定来观察病情。11.糖尿病的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主要是糖、脂肪、蛋白质、水、盐、酸碱代谢紊乱及血管、神经并发症所造成的结果,表现为:(1)多尿:

是血糖升高,身体努力通过尿液排出糖分的结果。(2)多饮:

是因为排尿多,身体需要补充丢失的水分的结果。(3)多食:

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能量缺乏的结果。(4)体力和体重下降:

这是能量不足,脂肪及蛋白质消耗的结果。以上四条习惯上被称为“三多一少”。(5)皮肤瘙痒:

高血糖刺激神经末梢所致,由于尿中有糖,加上泌尿系感染机会增多,外阴部瘙痒更加明显。患者容易发生疖、痈等皮肤感染。(6)视力下降:

高血糖及眼科并发症所致。(7)其他:

如手足麻木、心慌气短、腹泻便秘、尿潴留和阳痿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表现。12.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多尿多饮

笔者把多尿多饮放在“三多”之首,是因为多尿多饮在“三多”中更为常见,约有三分之二的糖尿病病人有多尿多饮。这里把多尿放在前面,多饮放在后面也是有所考虑的,这是因为多尿与多饮有一个因果关系,多尿是多饮的原因,多饮是多尿的结果。也就是说糖尿病病人不是“喝得太多,不得不尿”,而是“尿得太多,不得不喝”。糖尿病病人血糖升高,而高血糖对人体损害很大,人体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多排尿以便通过尿液排出糖分,致使尿量明显增多。人如果尿得太多,体内损失了大量的水分,就会感到口渴难忍。

多尿多饮的临床表现为,口唇干燥,舌头发黏,有时还发苦、发麻。每天饮水量超过一个2.5升暖瓶,白天、夜间尿次和尿量都多,特别是夜间尿多。有的人喝了很多水,肚子都胀了,仍感到口渴。也有的人口干,但并不想喝水,中医管这种情况叫“渴不欲饮”,认为是体内湿热郁积所致,虚热则口干,湿滞则不欲饮。这里说约有2/3的糖尿病病人有此多尿多饮症状,也就是说,还有1/3的病人没有多尿多饮或者多尿多饮的症状不太明显。13.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多食

约有一半的糖尿病病人有多食症状,表现为饭量比以前增大,或者明显多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劳动强度者,但仍有饥饿感。有的病人说,得病以后老是饥饿,没到吃饭时就饥饿难忍,即使吃得肚子发胀也还是感到不饱。一般来说,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人的食量会逐渐减少,性别、年龄和活动量相近者饭量也应该差不多。如果一个人突然或者逐渐食量增加,却反而体力不支,体重下降,就要高度考虑发生糖尿病的可能性。糖尿病病人多食的原因主要是糖类利用的不好。病人虽然吃得多,但是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的帮助,吃进去的东西利用不好,身体各个部位,特别是专门负责饥饿及饱感的神经中枢——下丘脑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所以感到饥饿,进而造成多食。另外在病程早期,胰岛素分泌还没有衰竭,体内胰岛素水平不但不低,还可能过多,这也是造成饥饿多食的原因之一。14.糖尿病病人为什么会疲乏无力、体重下降

要是说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有“三多”的话,那么几乎全部患者都有“一少”,这“一少”不见得都是消瘦,而是体力和体重的下降。差不多所有的病人在发病初期都感到疲乏无力,特别是腿没劲儿,下班回来或者是外出稍事活动就觉得全身困乏,恨不得赶快上床躺一会儿才行。最怕上楼梯,爬楼则腿软。同时如果病人比较仔细地测量体重的话,就会发现虽然整个看起来倒不见得瘦,但是体重确实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了。也有些糖尿病病人一开始就出现明显的消瘦。

造成“一少”的主要原因包括:(1)糖利用得不好,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源。(2)因为身体不能很好地利用糖分,所以只得动用肌肉和脂肪,造成肌肉消耗、脂肪减少。(3)有时因为多尿造成矿物质,特别是钾的丢失,而血钾低也可以造成疲乏无力。(4)糖尿病的自主神经病变,使支配肌肉的神经功能障碍等。

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得到良好控制后,“一少”的症状会明显减轻。15.糖尿病的危害(1)糖尿病本身症状给病人带来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患者全身不适,被迫控制饮食和锻炼身体,还得吃药打针,这种状况绵延无期,其中的痛苦是非糖尿病者难以体会的。(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3)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微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可能使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劳动能力大大下降,甚至造成残疾或过早死亡,生活质量显著下降。(4)控制不佳的糖尿病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受到严重影响。(5)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费用可能给患者本人、家庭、工作单位以及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所以,尽早地发现糖尿病,正确有效地治疗糖尿病,尽量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危害,是每一个糖尿病病人以及从事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尽的义务和职责。16.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根据发病的缓急以及病理上的差异,糖尿病的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急性并发症来势汹汹,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生命,治疗得当可不留痕迹地渡过难关。急性并发症包括急性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血糖高渗综合征、乳酸性酸中毒和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低血糖症等,主要是由于血糖过高或过低以及其他代谢失调造成的。1921年胰岛素问世以前,大多数1型糖尿病病人死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特别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随着胰岛素的临床应用,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预后已大大改观,只要病人不随意停用胰岛素或减少胰岛素的剂量,发生急性并发症后能及时到医院看病,治疗及时、正确,绝大多数病人的急性并发症都能治愈,死于急性感染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病人已明显减少。但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的致死率仍居高不下。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是一种好发于老年人的后果危重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般发病年龄在60岁以上,有一半人原来不知道有糖尿病。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不同的是患者得病时酮症和酸中毒一般不重,但血糖和血浆渗透压很高,患者很容易发生昏迷,一旦发病,病死率也远比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高,特别值得警惕。17.引起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的诱因(1)有糖尿病而毫无察觉,没有采取正规的治疗,甚至因诊断为脑血管意外而误用高糖输液,致使血糖显著升高。(2)应激:有感染、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外科手术等急性情况。(3)渴感减退:患者因年老,渴感中枢不敏感,身体明明已严重缺水,口中却不渴,进而造成进水太少血液浓缩等。

高血糖高渗综合征患病时的主要表现为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加重,皮肤干燥脱水严重,精神萎靡不振,昏睡以至昏迷,常伴有抽搐、偏瘫、失语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脑血管意外而误治。化验检查可以发现患者尿中糖高而酮体不太高,血糖高得惊人,常在33.3毫摩尔/升(600毫克/分升)以上,笔者所见最高的一例血糖竟达到155.6毫摩尔/升(2800毫克/分升)。主要诊断依据是血浆渗透压升高,正常应在300毫摩尔/升以下,本病患者的血浆渗透压都在350毫摩尔/升以上,或者血浆有效渗透压高于320毫摩尔/升。根据上述检查,就可明确作出诊断。18.慢性并发症——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不是糖尿病所特有的,但是糖尿病,特别是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是引起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病人的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者高3倍。笔者2001年主持的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患病率为12.2%,脑血管病变造成糖尿病病人残疾和死亡的问题在我国比在西方国家更为严重。糖尿病病人由于高血压的存在,脑血管的硬化,血管内壁的损伤,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下降以及血黏度的增加,血管阻塞性的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而脑血管破裂造成的脑出血则比无糖尿病的病人高不了多少。有人发现糖尿病性脑卒中患者88%为脑血栓形成或腔隙性脑梗死等阻塞性脑血管病变。还有人发现,约43%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血糖升高,说明两者关系密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变和非糖尿病者在临床表现上很相似,包括头痛、头晕、肢体麻木,严重者可发生偏瘫、残疾,甚至威胁生命。19.慢性并发症——心脏病变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关系极为密切,心血管病是糖尿病病人第一位致死原因。为此,国内外专家已达成共识:“糖尿病与心血管是等危症”,“糖尿病即冠心病”。糖尿病性心脏病包括心脏和大血管上的微血管病变、心肌病变、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和冠心病,尤以冠心病为多见。

糖尿病性冠心病和非糖尿病者十分相似,但也有其临床特点,主要是以下3条:(1)发病率高而且发病时间早:

糖尿病性冠心病比非糖尿病者高2~4倍,笔者2001年主持的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病率为15.9%,现在又过了十多年,可以想象这个数字肯定已经显著增加。据估计45岁以下糖尿病病人死于心脏病变的比率较非糖尿病者高10~20倍。(2)女性的保护作用消失:

在非糖尿病者中,绝经期前女性冠心病发生率明显低于男性,但在糖尿病病人中这种性别差异消失,男女都一样了,男同志能做的事情女同志也一样能做到,都得冠心病。心脏病变的发生率在女性糖尿病病人较非糖尿病者要高4倍,男性则要高2倍,平均3倍。(3)多支冠状动脉同时阻塞的危险大大高于非糖尿病者:

所以发生心肌梗死时病死率显著增高。(4)不典型症状常见:

由于心脏神经功能障碍,糖尿病性心脏病变的临床表现可能很不典型,如1/3以上的糖尿病性心脏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不痛,难以及时发现而采用急救措施,造成致死率的增加。其他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心律不齐、直立性低血压、难以纠正的心力衰竭或休克,甚至造成猝死。20.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

又称糖尿病脚,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结果。糖尿病病人因糖尿病脚而造成截肢者,要比非糖尿病者高10倍以上,糖尿病脚是引起糖尿病病人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

典型的糖尿病脚是指糖尿病病人因血管病变造成供血不足、因神经病变造成感觉缺失并伴有感染的脚。实际上类似的病理改变也可以发生在上肢、面部和躯干上,不过糖尿病脚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而已。糖尿病脚的主要症状是下肢疼痛及皮肤溃疡,从轻到重可表现为间歇跛行、下肢休息痛和足部坏疽。病变早期体检可发现下肢供血不足的表现,如抬高下肢时足部皮肤苍白,下肢下垂时又呈紫红色,足部发凉,足背动脉搏动减弱以致消失。

所谓间歇跛行就是患者有时走路过程中突然下肢疼痛难忍,以致不得不一瘸一拐地走路,或者干脆就不能行走,这是下肢缺血的早期表现。休息痛则是下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不只行走时下肢供血不足引起疼痛,而且休息时下肢也因缺血而疼痛,严重时可使患者彻夜难眠。病情再进一步发展,下肢特别是脚上可出现坏疽,创口久久不愈,甚至皮开肉绽,脚趾逐个脱落,让人惨不忍睹。按坏疽部位局部表现的不同,坏疽可分为湿性、干性和混合性三种。坏疽严重者不得不接受截肢而导致残疾。21.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对眼睛的影响非常大,糖尿病眼病引起的双目失明要比非糖尿病者高出25倍,笔者2001年主持的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眼部病变患病率为34.3%,世界上引起双目失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糖尿病眼病,万万不可忽视。可以说,糖尿病可影响眼睛从外到里各种组织结构。比如糖尿病可使角膜溃疡的机会增多,可因眼睛内房水回流不畅而增加青光眼的发生率,可使白内障发生的早而且严重,可引起玻璃体出血,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正好发生在眼睛感光作用最灵敏的黄斑部位,那视力受到的影响就更大了。这些眼病中,最常见而且对视力影响最大的是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2.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国外资料表明,由于糖尿病肾病造成肾功能衰竭者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笔者2001年主持的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肾病患病率为33.6%,糖尿病肾病是引起糖尿病病人,特别是1型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床上常将糖尿病肾病从轻到重分为5期:(1)第一期主要是代偿性的肾脏功能亢进,肾脏还没有什么病理改变,有的患者肾脏体积有所增加。(2)第二期肾脏发生了组织学上的改变,但此时化验检查还没有什么阳性发现,也就是说还查不出什么问题,病人也还没有什么感觉,仅少数病人有时血压偏高。(3)从第三期开始病人已有临床上的不正常,尿蛋白出现,血压也开始增高,此阶段关键性的化验结果是尿中微量白蛋白分泌率已高于20微克/分钟,临床上通常将这一期肾病称为早期肾病。早期肾病是糖尿病肾病得以完全恢复的最后机会,再向前发展,糖尿病肾病就无法完全消失了。(4)第四期是指大量蛋白尿,但肾功能尚属正常的情况。如果尿微量白蛋白分泌率超过200微克/分钟,病情就进入了第四期,第四期又称为临床肾病,其主要特点就是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血压持续性地升高。(5)到了第五期,糖尿病肾病已进入晚期,我们常称之为终末期肾病。此时病人因肾功能不全,血液中的废物,如肌酐和尿素氮也开始升高,其中血肌酐水平升高超过2.0毫克/分升是终末期肾病的诊断指标。终末期肾病病人往往伴有显著的高血压和浮肿。根据血肌酐的水平,我们把终末期肾病又分为3个阶段,血肌酐高于2.0毫克/分升叫做肾功能不全,血肌酐高于5.0毫克/分升叫做肾功能衰竭,如果血肌酐超过8.0毫克/分升,我们就称该病人已经发生了尿毒症。23.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很大,可以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笔者2001年主持的全国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调查显示我国住院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患病率为60.3%。

全身各处的神经组织都可能受到糖尿病的损害,按其所在部位和功能,可将糖尿病神经病变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神经病变两大类。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有关糖尿病与脑血管病变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及。糖尿病也可影响脊髓,表现为肢体的感觉与运动失常,位置觉消失,还可能有排尿困难与阳痿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包括脑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以及自主神经病变4种。脑神经共有12对,多数都能受糖尿病的影响,脑神经受害的表现包括上眼睑抬不起来、眼球活动障碍、看东西双影、听力下降、口眼歪斜等。

糖尿病感觉神经病变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末梢神经炎,有时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末梢神经炎的症状为肢体疼痛、麻木,疼痛严重时有的病人会丧失继续生活的勇气。病人可有感觉异常,如有烧灼感、蚁走感、触觉过敏,但真正受到高温、低冷或刺伤等外界刺激时反而不能有正常的感觉,不能立即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而容易受伤。还有的病人叙述“脚下没根”,“像踩在棉花上一样”,容易跌倒。

与感觉神经相比,运动神经受累的情况比较少见,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病变,如全身无力、肌肉萎缩、肢体疼痛等,偶有单神经麻痹引起肢体瘫痪者,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症状可以消失。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也非常多见,病人常诉说大汗,特别是头面部和躯干部大汗,四肢汗不多,吃饭或稍事活动就大汗淋漓,有的病人半身出汗。腹胀、便秘,或者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的情况也不少见。病人还可有直立性低血压,他们往往躺着时血压高,一站起来血压就下降,甚至头晕跌倒。另外不少病人排尿障碍,或有尿尿不出来,或小便淋漓不尽。糖尿病人的阳痿、不育也很常见。这些症状都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第二节 预防糖尿病

本节介绍了糖尿病预防策略。糖尿病目前虽无法根治,但是它完全可以预防。本节首先剖析了我国糖尿病病人剧增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在环境因素中,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是预防糖尿病的根本。本节详细讲解了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那就是多懂一点儿、少吃一点儿、勤动一点儿、放松一点儿,必要时服一点儿药物。24.糖尿病目前能不能根治

作为糖尿病病人,渴望自己的病情能有办法根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像任何其他疾病一样,糖尿病早晚也有被根治的一天,其中基因治疗就是糖尿病的根治手段之一。1型糖尿病的基因比较局限,有人估计约13个基因较为重要,而且已经搞得比较清楚,因此用基因治疗而获得根治的希望比较大。有人甚至乐观地估计1型糖尿病的根治问题,可能在10年之内就会有所突破。

而2型糖尿病的根治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我们不得不遗憾地说,根治糖尿病不是现在的事,到目前为止,糖尿病还没有根治的办法。也就是说人一旦得了糖尿病,暂时就没有可能治愈了。一切中西药物、保健品、食品和其他糖尿病治疗手段,如果有人说现在就能根治糖尿病,那至少是夸大其词,有些还可能是巫医假药,糖尿病病人千万不要轻信谣传,随意终止正规治疗,以致贻误病情,甚至酿成大祸。

有些糖尿病病人的病情很轻,经过一段正规治疗,特别是适宜的饮食控制,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甚至不用药也可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被治愈,如果放松治疗,糖尿病的表现就会卷土重来。所以,糖尿病病人要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长期坚持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和糖尿病监测,必要时采用药物治疗,使血糖始终控制在满意水平,这样就可以使病人享有与非糖尿病者一样的高质量生活和基本等同的寿命。25.糖尿病完全可以预防

糖尿病到目前为止还缺乏根治的手段,但糖尿病肯定是可以预防的。糖尿病的预防可分为3个层次,首先是糖尿病的预防,也就是说让能够不得糖尿病的人不得糖尿病。其次是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也就是说得了糖尿病,要及早发现,积极正确的治疗,使病人不得糖尿病的并发症。第三是降低糖尿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就是说有了糖尿病的并发症,要好好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使糖尿病并发症造成的残疾和过早死亡的比例降到最低水平,让患者相对健康,颐享天年。

下面就说说有关糖尿病预防的问题。前面已经谈到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高的基本原因,那就是遗传的易感性、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模式上的缺陷、平均寿命的延长和检测手段的提高。遗传基因的特点我们目前还没有办法改变,生活水平提高、平均寿命延长以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对我们来说是好事,这恰恰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所以糖尿病的预防主要就是要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

为此,应做好两件事,一个是健康教育,即大力进行糖尿病的宣传教育,尽量使糖尿病及其预防手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全民动员起来,和糖尿病作持久的斗争,忽视和低估糖尿病教育意义的做法是错误的。第二就是健康促进,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宣讲糖尿病知识上,而必须给我们的人民做点事实,使他们尽快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模式,采取正确的、科学的饮食习惯,持之以恒地坚持进行体育锻炼,避免肥胖,少饮酒、不吸烟,保持心理上的健康,使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水平。同时,利用各种手段对整个人群,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的筛查,以期尽早地发现和有效地治疗糖尿病。26.糖尿病的遗传因素

糖尿病是有遗传性的,糖尿病病人的子女肯定比非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容易得糖尿病。如果父母双亲都是糖尿病病人,那么子女得糖尿病的机会更大。1型和2型糖尿病均有遗传倾向,遗传对发病的影响略高于环境,占50%~60%左右。它们遗传的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糖尿病的易感性,使这些人比一般人容易得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更加明显。但这并不是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就一定得糖尿病,

研究表明,即使父母均为2型糖尿病病人,其子女的糖尿病患病率也不超过20.0%。往往有这种情况,糖尿病病人的子女对糖尿病了解比较多,对糖尿病的危害及糖尿病的预防知识比较了解,他们防患于未然,平时就比较注意饮食起居,反而不得糖尿病。即使血糖有了轻度增高,他们也会积极采取措施,使病情不但不发展,而且能缓解。反过来说,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往往对糖尿病的知识较少,而且也不注意有关糖尿病方面的自我保护,结果反倒成了家庭中第一个得糖尿病的人,从此这个家庭的其他成员也算是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了。这也是好事可以变为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的例子之一。所以说,糖尿病是有遗传倾向的,但又是可以预防的。27.2型糖尿病的遗传“节约基因”

对于2型糖尿病,有人把引起此类糖尿病的遗传基因统称为“节约基因”,所谓节约基因,就是一种使人善于积攒能量,以度荒年的基因,说通俗点儿,就是有这种基因的人,吃一顿饱饭就能够赶快把能量存起来,下次挨饿时得以生存。也可以说,没有这种基因的人在穷困时期将冻饿而死,有这种基因的人在饥寒交迫之时,可以生存,可以传代。所以一个国家如果长期贫困,这个国家能够活下来的人中,这种基因非常强势。

我们中国自从1840年被外国列强打开大门后,至1990年改革开放初见成果的150年间,国家一直穷困,这种穷困锻炼了中国人民,穷不垮,饿不死。但是,基因的改变是缓慢的,往往需要5代甚至10代,也就是数百年的实践,而环境的改变可以很快。所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崛起之时,往往会出现基因与环境不相符合的情况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近20年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人民的生活迅速进入小康。环境的改变快于基因的改变,我们等于用吃糠咽菜的基因在吃大鱼大肉。结果没有几年,人变胖了,血压、血糖、血脂升高了,糖尿病来了。28.糖尿病的环境因素

不同的糖尿病有不同的环境因素。引起1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可能有病毒和毒物的损害。而引起2型糖尿病的环境因素至少包括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条件的改善,以及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

如大家所说的那样,糖尿病是一个富贵病。如果我们今天还像上个世纪60年代那样贫困,我们显然也不会得糖尿病,得的是肝炎、浮肿、肺结核、传染病那些“穷病”。现在国家逐渐强盛,人民逐渐富足,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就应运而生。再说说平均寿命的延长,新中国成立前的1947年,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仅为可怜的37岁,还没活到糖尿病易发的年龄人就死了,那是没有机会得糖尿病。现在呢?前几年我国人均年龄已超过74岁,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均年龄已逾80岁,什么样的老年病都可以看得到了。糖尿病又不会得病就死,很多人将带着糖尿病进入老年,老年人多,糖尿病病人就多,也是可以理解的。此外,医疗条件的改善,大家对糖尿病更加关注,监测手段日趋简化,糖尿病只有想不到,没有查不出的,也使得糖尿病的发现率增加,这也是糖尿病病人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细想一下,我们能改变这些引起糖尿病病人增多的原因吗?当然不能。这三个引起糖尿病病人剧增的因素是我们所不能改变的环境因素,我们不能为了不得糖尿病而降低生活水平,缩短平均寿命,恶化医疗条件。我们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时我们的人民生活又高,平均寿命又长,医疗条件又好,又远离糖尿病。那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我想就是改变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29.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之一——多懂一点儿

目前我国糖尿病暴发性流行的形势十分严峻,但不少人对这一点认识不足,甚至完全不认识。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危害有多大?糖尿病并发症的威胁如何?糖尿病应该怎样预防和治疗?他们总觉得糖尿病是别人的事,是医生的事,是卫生部门的事,离自己还远着呢。他们经常胡吃海塞,吸烟饮酒无度;他们从不锻炼身体;他们对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嗤之以鼻,觉得那些事对自己来说是多余的。他们已经有了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还觉得是身体健康的表现。结果到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得了糖尿病之时,实际上已受糖尿病之害多年,甚至已经有了不可逆转的糖尿病并发症。1995年,世界糖尿病日的口号是“减轻由于对糖尿病无知而付出的代价”,就是针对很多人对糖尿病无知这种事实而提出的。

多懂就要多学,就是要多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这是预防糖尿病取得成功的前提,您想,如果一个人对糖尿病一无所知,根本就不知道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的危害,也根本不知道糖尿病预防的必要性和应采取的手段,那还谈什么糖尿病的预防?所以第一是多懂一点,即对糖尿病的知识多懂一点,对其危害多懂一点,对其防治措施多懂一点。30.预防糖尿病的五个要点之二——少吃一点儿

年龄大一些的中国人都能回忆起当年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就是“吃了吗”,工作的目的是“养家糊口”。毛泽东主席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论著中也谈到这个事实,他说“天下什么事情最大,吃饭的事情最大”。说明那时候“吃”对中国人是一件大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那时候让多数中国人能吃饱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直到改革开放之前,这种现实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人们的吃还要受到票证的限制,不得不限制饮食。很多中老年人都是时代变迁的见证人,改革开放的东风吹来,中国人的生活很快发生了巨变,票证没了,腰包鼓了,菜篮满了,物质生活一下提高了。很多人“庆幸”,庆幸自己赶上了好时代,可以吃穿不愁了。但是没有很多人“清醒”,清醒地认识到“病从口入”的含义也可能发生变化,从吃进不洁之物而引起传染病变为吃得不科学、不健康而引起非传染性的现代病。吃得太多,肥甘厚味,热量过剩,烟酒无度,结果吃出了肥胖,吃出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吃出了糖尿病。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发现近年来人们每天摄入的热量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增多,反而是减少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热量少了人怎么会变胖呢?当然首先是运动更少,热量摄取相对还是多了。另外一个原因是热量来源发生了变化,原来以粮食为主,特别是粗粮为主,热量密度不大,吃得多也拉得多,吸收的热量并不太多。现在吃的蛋白质、脂肪量大,体积不大,可吸收的热量多,也就是热量密集型食品多了,也是热量摄取增多的一个方面。所以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热量密集型食品。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吸烟喝酒等。

具体地说,就是少吃几口,原来计划要吃的最后几口免了,吃个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