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04:14:09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电子书

出版社:圣才电子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试读:

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考试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1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试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简述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4试述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5简述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6试述科斯定理及其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7简述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

8简述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

二、论述题(1题,每题30分,共30分)

试论剩余价值规律。

2011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考试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1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答:以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配置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实现的。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表明,它既是决定价值量的规律,也是实现价值量的规律。价值规律对市场经济中的个别劳动耗费和社会劳动的使用都具有制约作用:单个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一种商品总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总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价值规律通过商品价格波动的形式发挥作用。原因如下:(1)商品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而进行的;(2)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期来看,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其涨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它的平均价格同价值还是一致的;(3)从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的涨落来看,无论价格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由此可见,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2试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答: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包括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就是资本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商品资本,它的决定性动机是生产剩余价值。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还包括流通过程的两个阶段。在单个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是互为条件、互为媒介的。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由社会总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的运动总和所构成的,也就是由各个单个资本的周转的总和所构成。所以,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是直接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要从分析社会总产品入手。(1)社会总产品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指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它是由一个国家的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社会总产品既是生产过程的结果又是再生产过程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式来看,是由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部分组成的。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包括土地、森林、矿藏、机器、厂房、原材料等。消费资料是用来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需要的那部分社会产品,包括人们吃的、住的、穿的、用的各种消费品。马克思按照社会总产品的实物形式,把社会生产分成两个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生产和第Ⅱ部类即消费资料生产。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式来看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不变资本(以c表示)、可变资本(以v表示)和剩余价值(以m表示)。

马克思把社会总产品按实物形式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按价值形态分为c、v、m三个部分,是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前提。只有弄清了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上的组成,才能分析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条件,就是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如何实现的条件。实现问题,就是社会再生产中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

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而全部收回。

实物补偿是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如何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

只有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既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又在实物上得到补偿,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才能继续进行。因此,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

3简述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答:级差地租是因租种不同等级的土地所缴纳的不同数量的地租,来源于农业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1)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

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自然生产条件不同。较好土地所生产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会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但仍然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也就转化为级差地租。

土地经营的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必须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由于仅仅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要求劣等地也参加耕作。如果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由平均生产条件来决定,则经营劣等地就得不到平均利润,而只得转移资本到别的部门中去。这样,势必造成农产品的供不应求,从而引起价格上涨,并且一直涨到与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相等,经营劣等地也能得到平均利润,从而使产品供求平衡为止。可见,在土地经营垄断的条件下,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归根到底还得由劣等地的生产条件来决定。这样,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条件较好、产量较多,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便以不同的程度低于由劣等地所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但出卖农产品时,是以统一的社会生产价格为标准,从而优等地和中等地可以获得程度不同的超额利润,构成级差地租。

由上述的分析可见,土地作为生产条件,它的质量优劣的差别,只是产生级差地租的自然条件或基础,而不是产生级差地租的原因。因为生产条件的差别在任何生产部门都存在,但由于一般不存在对使用较好的生产条件的垄断,因而不能形成持久性的超额利润。在农业中,只有当土地自然条件的差别同时与土地经营的垄断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级差地租才会形成。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产生级差地租的根本原因。土地所有权也不是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它只是决定级差地租要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如果土地国有化了,这种额外利润便交给国家。(2)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有限性所造成的土地经营垄断。和工业部门相比,农业生产的超额利润有两个特点:①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从而优等地和中等地都可以取得超额利润即级差地租;②农业中的超额利润相当稳定。这些特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土地有限特别是好土地更为有限造成的,使得土地经营具有垄断性。这样,如果劣等地得不到平均利润,农业资本家就不会去租种,全社会的农产品将不够供应。所以,土地优劣不同只是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而产生的原因却是土地经营垄断。

4试述需求价格弹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①需求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②平均弹性,其计算公式为:

③点弹性表示的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其计算公式为:(3)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

①若E=0,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无弹性。d

②若0<E<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缺乏弹性,如多数生d活必需品。

③若E=1,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单位弹性,此时需求量的相对d变化幅度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幅度相等。

④若1<E<∞,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相当富有弹性,大多数是d奢侈品的需求。

⑤若E=∞,则称该物品的需求为完全有弹性。d

注意:不同的教材,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并不相同。人大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主编)为:

弧弹性:e=-(ΔQ/ΔP)·(P/Q)d

点弹性:e=-(dQ/dP)·(P/Q)d

北大版《微观经济学》(第三版,朱善利著)为:

弧弹性:E=-(ΔQ/ΔP)·(P/Q)d

点弹性:E=-(dQ/dP)·(P/Q)d

而一些国内教材和英文教材中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没有负号。

由于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化,所以∆Q/∆P为负值,(∆Q/∆P)·(P/Q)也为负值。但是,在讨论和进行分析的时候,都只采用计算结果的绝对值。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在(∆Q/∆P)·(P/Q)前加负号,使E为正,采用统一的公式如下:d

弧弹性:E=-(∆Q/∆P)·(P/Q)d

点弹性:E=-(dQ/dP)·(P/Q)d

5简述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答:该理论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分为6个阶段,经济发展的6个阶段依次是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大众消费阶段和超越大众消费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

传统社会是在生产功能有限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是围绕生存而展开的经济,而且通常都是封闭或者孤立的经济,生产活动中采用的技术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技术,看待物质世界的方式也是牛顿时代以前的方式,社会似乎对现代化毫无兴趣。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的一些国家至今还处在这一发展阶段。(2)准备起飞阶段

这一阶段是摆脱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富强的准备阶段,它的特征是社会开始考虑经济改革的问题,希望通过现代化来增强国力并改善人民的生活。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经济体制改革,为发展创造条件。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则通常是第一产业或者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这一阶段要解决的关键难题是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3)起飞阶段

这是经济由落后阶段向先进阶段的过渡时期。罗斯托认为,经济起飞必须具备4个条件:

①生产性投资率提高,占国民收入的比例提高到10%以上;

②经济中出现一个或几个具有很高成长率的领先部门;

③发明和革新十分活跃,生产过程吸收了科学技术所蕴藏的力量;

④适宜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风俗环境。

在起飞阶段,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制造业,外国投资明显增加,以一些快速成长的产业为基础,国家出现了若干区域性的增长极。起飞阶段完成的标志是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从农业出口转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开始出口大量的服装、鞋、玩具、小工艺品和标准化的家电产品。(4)走向成熟阶段

这是指一个社会已把现代化的技术有效地应用到了它的大部分产业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国家的产业以及出口的产品开始多样化,高附加值的出口产业不断增多,厂家和消费者热衷新的技术和产品,投资的重点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民福利、交通和通讯设施显著改善,经济增长惠及整个社会,企业开始向国外投资,一些经济增长极开始转变为技术创新极。(5)大众消费阶段

在这一阶段,主要的经济部门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奢侈品消费向上攀升,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开始大量利用高科技的成果。人们在休闲、教育、保健、国家安全、社会保障项目上的花费增加,而且开始欢迎外国产品的进入。目前主要的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这一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进入了大众消费新成长阶段。(6)超越大众消费阶段

罗斯托对大众消费阶段以后的社会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不过他认为该阶段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随着这个阶段的到来,一些长期困扰社会的老大难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在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中,第三阶段即起飞阶段与生产方式的急剧变革联系在一起,意味着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开始,在所有阶段中是最关键的阶段,是经济摆脱不发达状态的分水岭,罗斯托对这一阶段的分析也最透彻,因此罗斯托的理论也被人们叫做起飞理论。

6试述科斯定理及其产权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科斯定理的含义及内容

①科斯定理的含义

科斯定理是指揭示市场经济中产权安排、交易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之间关系的原理。其基本思想由美国经济学家、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中提出,但科斯本人并没有直接将其思想以定理形式写出,而是体现在从解决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出发所进行的案例分析中。科斯定理是由其他经济学家在解释科斯的基本思想时概括出来的,不同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侧面对科斯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解释。

②科斯定理的内容

科斯定理的内容是:只要财产权是明确的,并且其交易成本为0或者很小,则无论在开始时财产权的配置是怎么样的,市场均衡的最终结果都是有效率的。科斯定理进一步扩大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按照这个定理,只要那些假设条件成立,则外部影响就不可能导致资源配置不当。或者以另一角度来说,在所给条件下,市场力量足够强大,总能够使外部影响以最经济的办法来解决,从而仍然可以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是,科斯定理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在实际中并不一定真的有效。资产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明确地加以规定;已经明确的财产权不一定总是能够转让;分派产权会影响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的变动可以造成社会不公平,引起社会动乱。在社会动乱的情况下,就谈不上解决外部效果的问题了。(2)产权理论

一切所有制主体职能的实施都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否则就会丧失其存在的意义,这就是收益、受益或得益的关系。以上权利都同一定的财产关系相联系,也被称为财产权利、财产权或产权。

在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产权作为财产权利有如下规定:

①所有权表现为在一定经济关系中的个体或团体对生产条件的排他占有或归属关系。人对物的这种意志关系,最初可能是作为一种习惯和传统被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的。之后,在财产冲突的作用下,才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而作为一种权利加以保护。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财产仅仅是有意识地把生产条件看作是自己所有这样一种关系(对于单个的人来说)。

②财产权利关系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不否认所有权中体现的人与物的关系,而是要从这种人与物的关系中揭示出人与人的关系。财产权利,只能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才存在;离开了人与人的关系,把财产看作单个人的权利,如同“把语言看作单个人的产物”一样荒谬。

③产权对财产主体有实现利益的要求。财产主体必须作为财产的承担者,通过一定的经济交往过程,使财产的权利得以实现。产权在实现过程中规定财产主体在经济交往中的行为和权利界限。这种权利规定着财产人格化主体在经济交往中的目的以及行为方式。

7简述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选择。

答:(1)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使得落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的同时,也依然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状况。这种状况不仅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因此,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新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根本出路,是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2)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总体思路和措施是: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微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微小企业发展;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8简述当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

答:统筹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未来,中国的区域政策要按照“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精神,加快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创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路径。(1)要推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

区域差距最首要的问题,就是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尚处于起步阶段,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国情,吸取发达国家均等化的经验和教训:①扭转机会分配结构失衡的格局,提供均匀公正的制度供给和财政供给,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比重,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②地方政府在中央指导下根据本地特色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促进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公益基础性服务、公共安全性服务的继续完善和共同提升;③提高特定区域的优质、战略性公共物品供给力度,培育自我发展潜力;④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凸显人性化服务。(2)要缩小各地社会管理水平的区域差距,创建经济协调发展的软环境

各区域社会管理水平差距的缩小可以为协调发展提供优良的软环境。为了大致同步推进区域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积极主动地建设和变革:①要科学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性别结构和社会结构,充分激励各区域社会资本的跨区域流动,加强区域协同能力建设;②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跨区域联动,在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提高联点区域的社会综合管理水平;③加强区域社会复合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确保各区域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四是坚持维护区域协调发展基础秩序的公平正义,营造良好的区域社会生态。(3)要加强各层级政府与企业、社会的协同合作,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

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早期,由于注意到了区域的功能互补和发展的异质性,特别强调中央与地方及地区之间的合作,一方面使国家的区域政策与地区自身的努力结合起来发挥更大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地区专业分工合作,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在协调发展的推进阶段,中央政府可以向地方政府转移更多的责任,强调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这时应重视调动地方各级组织的积极性和鼓励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促进地方政府在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公共资源配置中有更大的作为。(4)要关注“三农”问题的地区差异,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收入是区域经济的基础,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统筹“三农”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前提,就是建立健全多元投入机制,引导社会资金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合理引导农民工收入的投资倾向。“三农”协调发展的关键,是通过各种措施将农村地区与城市化进程和全国的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改善信息相对闭塞的状况,使其纳入相关经济圈的活动,广泛参与全国资金、劳动力和资源流通市场。“三农”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是通过优惠政策和制度设计将农村地区的协调发展作为基本策略,完善农村地区发展政策体系。“三农”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是鼓励和引导农村产业的科技化、规模化、现代化、企业化经营,产生更多的以农村为背景的民营企业并形成科学合理的分布格局。

二、论述题(1题,每题30分,共30分)

试论剩余价值规律。

答: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投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v)。经过生产过程,产生剩余价值(m),结果生产出价值为c+v+m的产品。其中的剩余价值只是可变资本产生的。剩余价值规律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取得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3)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

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被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总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对剩余价值的追逐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一切主要方面,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过程都服从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的需要,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剩余价值的生产还支配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历史趋势。以机器大工业的方式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不同于以小规模手工劳动方式进行的小商品生产。这主要表现在为追逐剩余价值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创造了比过去一切历史时代都大得多的生产力,从而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技术基础上确立了资本的全面统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扩大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剩余价值生产的扩大,又推动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不断成长起来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日益尖锐的冲突。这种矛盾的发展和深化,必然以剧烈的经济冲突形式——经济危机表现出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过程、高涨和危机、赚钱和亏本以及内在矛盾发展的全过程都是由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的。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考试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研真题

一、简答题(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1简述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2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3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4简述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

5简述经济周期的定义及其阶段。

6简述诺思的制度创新理论。

7简述我国扩大内需的战略措施。

8简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二、论述题(1题,每题30分,共30分)

试论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2012年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821经济学综合考试一(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简答题(8题,每题15分,共120分)

1简述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答:(1)劳动二重性理论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或者说同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相统一的。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有差别、有矛盾的。第一,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是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单纯从劳动是人类的脑力和体力支出来考察的。第二,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从具体劳动来看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从抽象劳动来看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存在量的差别。第三,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它是劳动的社会属性。(2)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劳动二重性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劳动二重性理论论证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从而说明了生产各种商品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却可以在量上相互比较,从根本上论证了商品价值的本质。

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在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时,转移了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而抽象劳动却创造出新的价值。正是在这个新价值中,包含着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

③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一系列重要理论提供了科学依据。马克思从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出发,在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创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平均利润理论、资本主义地租理论等,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2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答:(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定义

生产资本按照它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固定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物质形态全部参加生产过程,而价值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的那部分资本,也就是投在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上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流动资本是指在生产资本中,全部一次投入生产过程、价值也一次转移的那部分资本。具体地说,投在原料、材料、辅助材料上的那部分资本及购买劳动力的资本。(2)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二者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固定资本的实物形态是逐渐被消费的,其价值也是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流动资本的物质要素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就全部被消费,其价值也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

②二者的周转时间不同。在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包含着流动资本的多次周转;而且,固定资本的价值只是逐渐转移到商品上的。流动资本的价值是全部一次转移到商品中去,它的价值就全部一次进入流通过程。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慢,而流动资本周转速度较快。

③二者的价值收回方式不同。投在固定资本上的价值,是一次全部预付出去,以后在固定资本整个发挥作用的时期内逐渐收回;而投在流动资本上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预付出去,却是一次全部收回。

④二者的实物更新方法不同。固定资本的要素是一次购买,在它发挥作用的整个时期内不需要再购买和更替;而流动资本随着生产过程的连续进行,要不断购买和更新。

3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条件。

答: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它来源于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1)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产品价值高于它的生产价格,即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高于平均利润。在农业生产中,除了农业资本家取得平均利润,农业工人取得工资外,土地所有者还必须要得到绝对地租。这样,农产品就必须按照高于它的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出售。但这并没有违背价值规律,因为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一般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其价值就要高于生产价格,只要能把其差额扣留在农业部门就可以成为绝对地租。(2)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垄断

土地的私有权垄断是指有限的土地都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而形成的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

①土地私有权垄断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有可能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绝对地租。工业中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也是不同的,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其产品价值也高于社会生产价格。但在工业中由于部门之间竞争及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这种由于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余额,会参加利润的平均化,提高平均利润率的水平,而不可能由资本有机构成低的部门的资本家占有。农业则不同,农业中有限的土地被私人土地所有者占有后,形成对土地的私有权垄断,阻碍着资本自由转入农业部门,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不参加利润平均化的过程。农产品不是按社会生产价格出售,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样,由于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就能够留在农业部门,由农业资本家作为绝对地租交给土地所有者。

②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使农产品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必须留在农业部门形成缴纳给土地所有者的绝对地租,否则农业资本家就不能使用土地所有者的土地。

所以,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绝对地租既然是农产品价值的一部分,因此,它的源泉是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即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它体现的仍然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4简述库兹涅茨“倒U字假说”。

答:(1)“倒U字假说”的内容

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库兹涅茨提出了“倒U字假说”。他论述了如下一种观点,即:随着经济发展而来的“创造”与“破坏”改变着社会、经济结构,并影响着收入分配。库兹涅茨利用各国的资料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经济未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趋于不平等。其后,经历收入分配暂时无大变化的时期,到达经济充分发展的阶段,收入分配将趋于平等。(2)“倒U字假说”的分析

图1 库兹涅茨曲线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开始的时候,尤其是在国民人均收入从最低上升到中等水平时,收入分配状况先趋于恶化,继而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改善,最后达到比较公平的收入分配状况,呈颠倒过来的U的形状。如图1所示,Y轴表示的是收入分配状况,X轴是人均收入。库兹涅茨在说明这一倒U字形时,设想了一个将收入分配部门划分为农业、非农业两个部门的模型。在此情况下,各部门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的变化可以由如下三个因素的变化来说明。这三个因素是:按部门划分的个体数的比率;部门之间收入的差别;部门内部各方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库兹涅茨推断这三个要素将随同经济发展而起下述作用:在经济发展的初期,由于不平等程度较高的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加大,整个分配趋于不平等;一旦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由于非农业部门的比率居于支配地位,比率变化所起的作用将缩小,部门之间的收入差别将缩小,使不平等程度提高的重要因素财产收入所占的比率将降低,以及以收入再分配为主旨的各项政策将被采用等等,各部门内部的分配将趋于平等,总的来说分配将趋于平等。(3)“倒U字假说”的缺陷

库兹涅茨假说提出后,一些西方学者曾就有关倒U字形形成的过程、导致倒U字形的原因以及平等化过程进行过较多的讨论。但经济发展的资料表明:库兹涅茨曲线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换言之,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发展中国家的收入不平等越来越悬殊,并没有向平等方向转变。

5简述经济周期的定义及其阶段。

答:(1)经济周期的定义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波动有规律性的重复扩张与收缩。(2)经济周期的阶段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衡量经济周期处于什么阶段,主要依据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指数、就业和收入、价格指数、利息率等综合经济活动指标的波动。经济周期的类型按照其频率、幅度、持续时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长周期三类。对经济周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解释,其中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纯货币理论、投资过度论、消费不足论、资本边际效率崩溃论、资本存量调整论和创新论。

6简述诺思的制度创新理论。

答:制度创新是诺斯用来描述经济发展史的核心概念,也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诺斯定义制度创新是从严格区分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入手的。在他看来,制度环境指的是“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基本的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它体现为成文的法律及其解释和社会文化心理,实际上是整个制度。制度安排是“支持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的方式的一种安排。”它被诺斯看作是最接近“制度”的最通常使用的含义。不管制度安排以何种形式出现,它必须具有这样一些基本功能:“提供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的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或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从诺斯对制度环境和制度安排区分来看,可以知道诺斯把制度环境看作相对稳定,不能随意变动,是制度安排存在的宏观背景;制度安排则是具体的,可以变动的。制度安排的积极变动就是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指的是新制度安排替代旧制度安排或者一个新制度安排被构造的过程,这个过程所带来的预期净收益大于预期成本。制度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