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影响与灾后恢复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0:05:48

点击下载

作者:陈升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灾害影响与灾后恢复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

灾害影响与灾后恢复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灾害影响与灾后恢复重建——以汶川地震为例作者:陈升排版:Clementine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08-01ISBN:9787503430282本书由北京千华驻科技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

三年前的汶川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地震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各界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08年5月29日成立支援德阳灾后重建规划研究小组,随后在2008年6月中旬,学院派出陈升、张宣传、罗桂连等为主要成员的志愿组前往德阳市极重灾区之一—什邡市参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志愿组在参与什邡市灾后重建规划时,深感重建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其重要前提是要了解受灾群众的重建需求和意愿,并将这些意见纳入重建规划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受灾群众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救援。为此,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支持下,志愿组围绕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重建信心、重建意愿、主要需求,于2008年6-8月,深入5个极重灾区进行调研,收集了一手数据。之后,为了解不同时点的受灾群众的重建需求和意愿的变化,以及灾后重建的进展情况,志愿组又于2009年2月、2010年1月两个时点进行了相关调研。

本书围绕汶川地震灾区群众的地震影响、主要需求、重建意愿、重建信心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对以上三个时点调研的三千余样本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研究了以上变量及其变化与受灾群众的经济社会特征变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以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政府部门和受灾群众的视角,评价了灾区受灾群众的经济恢复以及公共服务恢复情况。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汶川地震对灾区群众的影响分析、地震灾后受灾群众主要需求分析、重建意愿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影响受灾群众灾后恢复的因素分析、灾后公共服务恢复重建评价分析等。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已影响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然而,我国关于自然灾害受灾主体的公共需求、政策扶持、灾后重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如何科学划分不同类别群体,在此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救助和扶持政策,目前缺乏理论与方法上的指导。本书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影响和恢复重建的研究,对加强自然灾害救助和扶持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以及科学地进行灾后恢复重建,都具有理论和方法上的指导价值。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中共杭州市委副秘书长王有强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汶川8.0级大地震,地震波及了半个中国,涉及四川、陕西、甘肃、重庆、云南等省市,受灾面积达10万余平方公里,又诱发大量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交通、水利设施、旅游设施、民居等被埋、被毁、被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次地震受灾范围其震级之高、烈度之强、波及范围之广、破坏程度之大,超过新中国建国以来任何一次特大地震。震级达到里氏8.0级,最大烈度达到11度,并带来等大量次生灾害。人员伤亡惨重,遇难近7万人,受伤37万余人,失踪近2万人。经济财产损失严重,51个县(市、区)直接经济损失8437.7亿元;生产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相当数量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设施遭到破坏,直接影响灾区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的正常生活。城乡住房破坏严重,农村居民的住房有2亿平方米严重受损、倒塌;城镇居民住房近0.8亿平方米严重破坏、倒塌或损毁。这次地震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带来的灾后重建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国家已根据受灾情况将灾区划分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分别为10个县(市)、41个县(市、区)、186个县(市、区)。其中极重灾区包括四川省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茂县、安县、都江堰市、平武县、彭州市等10个县(市)。

地震发生后,政府和社会各界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之中。灾害发生当天,温家宝总理就亲临受灾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此后,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多次到灾区现场指挥部署救援重建工作。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计划用3年左右的时间,使广大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或超过灾前水平,努力把灾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生态文明、安全和谐的新家园。

地震发生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时间(5月29日)便成立支援灾后重建规划研究小组。6月中旬,学院领导王有强等老师率队赶赴德阳灾区实地调研。6月底,公共管理学院派陈升等学院老师赴德阳市极重灾区之一——什邡市参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由于什邡市是北京市对口支援的极重灾区,参与什邡灾后重建规划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研究组在参与什邡市灾后重建规划时,深感重建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其重要前提是要了解受灾群众的重建需求和意愿,并将其纳入重建规划之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受灾群众真正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灾后重建工作中,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救援。1.2问题提出

在“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思想指导下,为了解受灾群众的当前需求和重建意愿,课题组在参与什邡重建规划期间赴洛水、蓥华等5个受灾极重镇实地了解受灾情况,深入近400余户受灾群众家庭,对各类受灾群体进行比较全面地问卷调查。初步结果发现:即使在同一地区,不同群体的受到地震影响是不同的,重建信心也有较大差异,进而他们的重建意愿、当前需求也有可能相差很大。也就是说如何科学划分受灾群众,进而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有差别的援助和扶持政策提供科学指导,避免“一刀切”、“普惠制”政策可能带来事实上的不公平,使有限的救灾资源向最需要的受灾群体倾斜,才能使援助和重建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在抗震救灾初期,由于时间紧迫,政府仅按受灾程度将灾区进行划分,且基本上没按灾区居民的需求、意愿进行划分,(如“101”政策即每人每天10元钱1斤粮,灾区居民大都享有的),这就可能使最需帮助的群体不能得到充分救助,宝贵的救灾资源可能得不到最有效利用。

基于上述初步调查研究,我们提出以下问题:

﹡汶川大地震对受灾群众的人身、财产、就业及心理的影响怎样?地震对不同受灾群体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作为建国以来强度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虽然已经结束半年多了,但对受灾的影响则是全方位的、长期的。受灾群众灾后重建的主体是灾区群众。这部分内容目的并不是对做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而是作为其他各部分进一步深入分析的基础。

﹡汶川地震四川灾区受灾居民的需求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是,存在这些差异的灾区居民显著特征是什么?根据以上特征如何科学划分不同群体?对于不同群体的当前需求,怎样制定相关政策满足他们的当前基本需求?调查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有针对性制订救助和重建政策,发挥灾区居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快推进各项重建规划任务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灾区群众的重建意愿怎样,不同类别的受灾群众的重建意愿如何?哪些因素影响他们的重建意愿?选择何种重建方式(原址重建或异地搬迁等)是灾后重建的首要问题。这关系到受灾居民的长期安居乐业问题,一旦做出决定并付诸实施,基本上没法改变或改变的成本很大。由于受灾地区范围很广,情况也千差万别,到目前为止,国家对于灾后重建方式仅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地方政府必须要遵循国家重建规划的基础上,尊重本地受灾群众的意愿,在尊重自然、尊重科学的基础上,选择科学的重建方式,实现科学重建。

﹡在如此大的灾难之后,受灾群众的重建信心如何?不同群体的重建信心有何差异?在漫长的重建过程中,灾区群众的重建信心是尽力克服目前困难、尽可能进行生产自救、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前提。

目前汶川地震发生已经3年。2009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灾后重建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基础上,研究以下问题显得很有必要:

﹡目前,受灾居民是否从地震灾害的冲击中恢复过来?影响受灾居民灾后恢复的决定因素如何?研究以上问题,不仅有利于掌握各类受灾群众灾后恢复情况,而且可以根据各类群众的恢复情况,适当调整政策措施,实施有针对性地救助、扶持,进一步有效地推进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

﹡公共服务恢复重建情况进展得如何?由于目前还不存在针对公共服务恢复重建的专门统计指标体系,如何设置相应的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如何从受灾群众及政府角度进行评价?研究这些问题,有利于评估公共服务恢复重建目标的实现情况,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目标实现。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课题组灾区调研,围绕以上问题,先后三次收集3000余样本,根据收集的数据进行一系列分析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成果目前已分别送达什邡市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四川省发改委(省灾后重建恢复重建委员会规划实施组)、国家发改委,部分成果已得到采纳和应用(见附件),其中若干篇文章被录用。1.3数据收集

鉴于汶川地震的罕见性及本研究特点,本文主要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研的等方法收集数据。1.3.1问卷形成及预测试

首先根据研究的问题,设计研究变量。之后根据研究变量设计相应问卷,主要按照以下原则进行问卷设计。一是简单性原则,问题简明易懂,一目了然,语气亲切并愿意如实回答;二是可接受性原则,问卷避免再次让受灾者受到伤害,尽可能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对敏感性问题采取一定的技巧调查;三是具体化原则,应结合具体事件对有关研究问题进行评价。进而形成本研究的初始问卷。

之后,我们前往四川灾区调研。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第一时间在全国高校率先成立了支援灾后重建规划研究小组。作为该小组的重要成员之一,本文作者于6月26日被派往极重灾区之一什邡市(什邡市是第四大极重灾区,同时是北京市对口支援的地区)参与灾后重建规划工作。在什邡市,我们有幸遇到了已在这里调研了一周的国家发改委小城镇中心一行,向他们请教了在调研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出来的经验,对问卷进行了完善。之后,在什邡市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结合什邡的实际情况对问卷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我们又找了一些普通灾区群众,请他们对问卷的问题项及答案进行评价,并就问卷提出意见和建议。问卷中有些问题确实还值得商榷,比如有群众提出,问卷的问题过于学术化,不易理解;Likert评分法有时不好把握;有一些问题设计得不够全面等等。但总的来说问卷设计是比较恰当的。根据反馈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订,对问题项进行了增加、删减和修正,力图使问题项及答案简明、易懂、中性且不会造成歧义,从而确保问卷的内容效度。最后形成正式问卷。1.3.2样本收集

国家已根据受灾情况将灾区划分为极重灾区、重灾区、一般灾区。总体上看,由于地震对极重灾区的居民影响最大,损失最大,重建任务最重,受灾居民因此产生的当前需求最多,重建意愿也最复杂,从而最需要研究和帮助;同时极重灾区的居民受灾程度也有很大差异,也有极重受灾群体、严重受灾群体、一般受灾群体之分。研究好极重灾区的情况对其他受灾区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因此本研究主要以极重灾区为研究对象。由于一个家庭各成员之间的需求同质性较强,本研究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对各类受灾居民进行调查。本研究我们选择在10个极重灾区中选择受灾最严重的前5个灾区:即汶川县、北川县、绵竹市、什邡市、青川县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江油重灾区作为对比参照。

本研究主要采用“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并以居委会、村委会或集中安置点为初级抽样单位。地震之后,一些受灾比较严重的地区搬出社区及村庄到临时安置点(帐篷区、活动板房区或临时避难点),而且抗震救灾初期这些临时安置点是由多个单位、省市援建的,确切的临时安置或过渡安置点的数量和分布情况从本地有关部门也无法了解。因此本研究采用估计的方法确定实际抽样调查的规模和结构。先在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展改革部门、民政部门等)了解本地地震前的情况及地震后的受灾情况。根据四川省2006年的统计年鉴,估算2008年的什邡、绵竹、北川、青川、汶川城乡家庭总户数,然后通过前期预调研,并与当地政府官员、受灾群众及志愿者访谈等方式,估计严重受灾家庭(即有重伤残人员或住房严重破坏的家庭)户数,确定严重受灾家庭所占比例,在此基础上确定在每个受灾地区拟抽取的初级抽样单位数量(对每个选中的初级抽样单位计划发放30份问卷,即访谈30个家庭),调研地区的基本情况表1.1所示。至于具体抽取哪些初级抽样单位进行调查,我们到达某一受灾地区后,综合当地志愿者、当地(社区或镇村)政府部门官员、受灾群众等有关方面提供的相关信息确定。对于家庭的选取,主要采用直线等距抽样方法直接抽取,即通过估算的方法,确定抽取的初级抽样单位的所有家庭数,按抽取30户确定抽选间隔,然后按照随机行走的方法(random walk)每过该间隔抽取一个家庭进行调查。进入家庭后,调查员随机选取18岁以上的家庭成员填答问卷,如果遇到不识字或填答问卷有困难的受灾者,则由调查员按照受访者的真实意思表达帮助填答问卷。

每到一地调研,课题组首先联系当地的发展改革部门(或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了解地震前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了解当地的受灾情况及受灾居民的总体分布情况;之后,通过当地团委招募本地志愿者。对这些志愿者,分别用1天时间进行培训,培训主要内容包括抽样原则、问卷发放原则、问卷回收注意事项、如何回答受灾居民常见的问题等方面。每天访谈完毕,召集调研人员总结调研工作,及时了解大家问卷调查的进展情况及有关问题,以进一步做好下阶段的访谈工作。表1.1本研究调研地区的基本情况

注:1、严重受灾家庭所占比例是根据城乡家庭总户数和当地部门公布的严重受灾家庭户数,由笔者估算而来。2、2008年8月第一次调研时没有选择江油作为调研对象。

本研究分2008年8月、2009年2月、2010年1月三个时点进行样本收集。2008年8月进行第一次调查,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80份,回收有效问卷达1126份(其中没有收回的主要原因是收取问卷时无人在家或者因调查员疏忽遗漏没有收取),有效问卷率达81.6%;2009年2月进行第二次调查,该次调查共发放1350份,回收有效问卷达917份,有效问卷率达68%(回收率和有效问卷率比第一次调研均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第二次调研在2009年春节期间,不少受访者表示“无暇”填写问卷;调查中遇到不少返乡农民工,表示由于2008年大部分时间在外,对一些情况不太了解等等)。2010年1月进行第三次调研,发放问卷1290份,回收有效问卷达1037份,有效率达到80.4%(该次调查什邡样本较少是因为由于当地派出所对问卷访谈没有配合,导致一些问卷没有收回;汶川样本较少是因为映秀安置点的受灾居民全部被迁出)。样本的具体情况见表1.2。表1.2样本选择及分布情况1.3.3样本基本情况

受访群众的基本情况表1.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三次调研的样本分布基本趋于一致。本研究相关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表1.4所示。表1.3三个时点调研样本的基本情况表1.4三次调查中有关自变量的均值、标准差与变量说明

注:为了进行对比,以上2009.2、2010.1没有选择江油地区的样本。1.4研究思路及内容

在“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思想指导下,结合自身参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的调查研究,提出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即要做到“科学重建”,并按期实现重建目标,首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围绕“灾区群众”,充分了解地震对他们带来的影响、研究他们的主要需求和重建意愿、增强他们的重建信心,科学划分受灾群众,进而为制订有针对性的、有差别的援助和扶持政策提供科学指导,避免“一刀切”、“普惠制”政策可能带来事实上的不公平,使有限的救灾资源向最需要的受灾群体倾斜,才能使援助和重建工作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因此,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地震灾区居民的地震影响、主要需求、重建意愿、重建信心及其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以上变量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深入分析了受灾群众的经济社会特征变量与以上变量的关系。由于随着灾后恢复重建的不断推进,以上变量及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生变化,本研究选择若干典型的时点,进行对比研究。

研究以上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目前,按照政府工作进度,大多数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衡量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基本完成的重要标志是灾区受灾群众的经济状况以及公共服务是否基本恢复。因此有必要评价灾区受灾群众的经济状况恢复情况、公共服务恢复重建。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本文主要分为10章。第1章,根据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提出数据收集的方法,并介绍了若干次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第2章到第5章,围绕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主要需求、重建意愿、重建信心,分析不同时点以上变量的变化,以及其与受灾群众经济社会特征变量的关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相应政策建议。第6章,评价灾后受灾群众的经济恢复情况,深入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受灾程度、其他变量对受灾群众的经济恢复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第7章到第9章,重点评价灾后公共服务的恢复重建情况,主要从受灾群众、政府部门两个方面进行评价。第10章,为全文进行总结和讨论,提出整个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1.5主要创新和贡献

第一,围绕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主要需求、重建意愿、重建信心及其影响因素,通过不同时点调研数据进行纵向跟踪研究。目前,虽然也有一些文献对以问题进行研究,但总体看来,更多的是定性的、单一时点、单一变量研究。受灾群众各种需求的描述性统计,或者对各类需求重要性、迫切性的排序等,进一步具体到汶川特大地震受灾群众的相关研究几乎空白。本研究围绕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主要需求、重建意愿、重建信心及其影响因素,在现有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通过三个时点,深入分析了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主要需求、重建意愿、重建信心变化,分析了影响以上变量的相关因素,揭示其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第二,围绕受灾群众的经济状况恢复和灾区公共服务,分别从受灾群众、政府部门角度,设计相关指标体系进行评价。目前关于公共服务评价成果较多,但定性研究居多,定量研究较少,不少研究仅在概念上设置公共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但并没有结合案例进行定量实证研究。而且目前研究多是基于常态下的政府公共服务评价,针对非常态下的公共服务评价鲜见。本研究结合《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提出的公共服务恢复目标,从受灾群众及政府部门角度,围绕“公共服务恢复重建绩效”进行指标设计,定性评价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不仅弥补了目前重建官方统计体系的不足,而且也有合理法定规划基础,同时也又引入了公众评价,因此具有创新性。第2章汶川地震对灾区居民的影响分析2.1引言

作为建国以来强度最大、损失最重的一次地震,虽然已经结束了,但对地震灾害的影响则是全方位的、长期的。汶川大地震对受灾群众的人身、财产、就业及心理的影响怎样?地震对不同受灾群体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大规模推进,地震给受灾居民带来的人身、财产、就业生产、心理等方面影响是否会发生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在不同受灾群体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以上问题,不仅有利于对各类受灾群众进行有针对性的救助、扶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有利于根据情况的变化适当调整重建政策措施,进一步有效地推进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本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基于受灾居民的视角从人身、财产、就业及心理等方面评价汶川地震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分析不同受灾群体地震影响的差异,深入分析以上这些影响的变化,研究这些变化在不同受灾群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2.2关于灾害评估调查分析的国内外经验

目前,关于灾害评估调查分析已经有一些文献,下面重点从灾害评估内容及方法进行简要回顾和述评。2.2.1关于灾害评估内容

目前,关于灾害评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损失评估、恢复重建需求评估和受灾居民的基本需求评估(Kelly,2008)。Guha-Sapif(1991)将灾害分成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灾害指快速发生的灾害,比如地震、洪水和飓风,而慢性灾难指持续较长时间的灾害,比如流行疾病、干旱和饥荒等。有关慢性灾害的评估研究已经有很多,特别在健康领域,而急性灾害特别是百害之首——地震的评估则相对匮乏。

目前对地震评估比较典型是巴基斯坦地震及印度Gujarat地震的各项评估,这些评估的内容几乎涵盖了灾区经济、生活、社会等各个方面。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地震后,一些国际组织就在灾区开展了国际性的快速损失评估。如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首先综合考虑了灾区的经济、生活、治理、灾害管理、社会影响和环境等不同主题,然后考察了地震对住房、健康、教育、交通、用水、卫生、能源、农业和工业等不同方面的影响。此外,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也进行了快速需求评估,他们关注的重点在食物保障、农村生活和营养方面(WFP,200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实施了教育相关的评估(UNESCO,2005),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实施了农业相关的评估(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Muzaffarabad and FAO,2005)。2001年的印度Gujarat地震后,Pawar等(2005)主要针对伤亡、疾病、损失和需求的较为完整的村庄调查以及后续的社区访谈。除此之外,对地震损失的研究也很多,如Michael W.Tantalaa等人(2008)用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US对纽约大城市圈可能发生的地震带来的损失进行了评估,他们评估的损失包括资本损失和并发的收入损失;S.Ergonul (2006)用蒙特卡洛模型(Monte Carlo Simulation Model)对土耳其阿达帕扎勒大地震造成的地震损失进行了评估。

国内对地震评估的研究主要对针对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方面。如赵荣国、李卫平(2000)统计了1990—1999年全世界每年因地震而造成的人员死亡、受伤以及经济损失情况,并对比了同期中国与世界的灾情。安徽省地震局的苏小妹、苏小娟(2008)对1990年以来安徽省地震造成的人员、房屋以及经济损失情况进行了统计研究,并提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的政策建议。2.2.2关于灾害评估的方法

国外对灾害评估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如巴基斯坦地震的各项评估一方面是通过对已有信息的综述来判定震前状况,另一方面是通过对关键信息人的访谈、田野观察、参与式评估技术、比较系统的社区调查以及非等概率抽样(在食品供应安全性的评估中采用该方法来实施入户调查)等方法来判定震后状况。一项针对2008年加勒比海地区飓风的评估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研究(对已有文献的综述)、焦点小组讨论、关键信息者访谈和观察等方法(Merlin,2008)。目前已经有部分学者尝试在急性灾害评估中使用那些常用于突发事件研究中的相对标准的问卷调查方法。1993年南佛罗里达的Andrew风灾害发生后,研究者在三个社区实施了基于分层设计的快速入户调查,调查的内容涉及灾民基本需求、基础设施缺乏情况、供水以及其他服务等(Hlady,et al,1994)

国内有关灾害评估的方法相对单一。如采用横向或纵向对比的方式利用已有统计数据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以上所述的赵荣国等(2000)、苏小妹等(2008)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还有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对地震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如常晋义(2002)等人尝试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唐山地震灾害潜在损失进行评价,评价范围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倒毁数、生命线工程毁坏程度、场地灾害、次生灾害等。

具体到汶川大地震,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汶川地震应急工作队在灾后迅速赶赴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宁夏等地,会同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分成100多个灾害调查小组对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44个受灾县(区、市)的房屋、基础设施(包括生命线系统、水利设施)、企业等破坏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范围超过50万平方公里,完成4150个调查点,2240个抽样点的震害调查工作,以及地震灾害损失评估和初步科学考察任务。他们对房屋破坏(建筑、室内外财产)、基础设施损失(交通系统、通讯系统、电力系统、广电系统、市政公用设施、水利工程)、有关行业与企业(卫生系统、教育系统、林业系统、农业系统、旅游系统、环保系统、文化系统、物资系统、工矿企业以及其他公用)的损失进行了分项分省评估。根据他们的评估数据,汶川地震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了6920.11亿人民币,占2007年全国GDP的2.81%(袁一凡,2008)。另外农业部、民政部等其他国家部委也对其相应领域的地震损失进行了评估。清华大学与零点调查有限公司、中国扶贫基金会等多家单位合作的公益性调查,2008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成都、绵阳、都江堰、彭州、安县和绵竹6个地区,针对889名受灾居民进行了面对面的访问,并从政府救灾表现、灾后心理救援、生活恢复、防灾能力等方面为灾区重建和应急管理方面的政府决策提供相对客观的参考意见。2.2.3文献评述及本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

从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对地震等灾害的评估内容比较全面,所用方法也较多;而国内对地震等灾害主要是从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方面,方法也比较单一。总体来看,国内外采用大规模问卷调查方法基于受灾群众角度评价地震影响的文献还很少,而且针对汶川大地震更为鲜见。只有受灾群众是这场地震的亲历者、受害者,只有他们才能对地震造成的真正影响做出恰当的评价;而且只有了解地震对他们的影响,才能在此基础上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这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显得更加重要。本章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基于受灾居民的视角从人身、财产、就业及心理等方面评价汶川地震对他们造成的影响,分析不同受灾群体地震影响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2.3地震影响的内涵分析

所谓地震影响,本研究是指地震对受灾群众住房、财产、就业及收入、心理等方面的破坏、冲击及相应的主观负面感受。而一般意义的地震损失因对人、财产、设施等有形物的损毁而造成的经济影响。因此,地震影响和地震损失在范围、持续时间、评价主体及评价角度存在较大区别,见表2.1。下面分别从人身、财产、就业及收入、心理等方面对地震影响进一步深入阐述。表2.1地震损失及地震影响的内涵比较

第一,人身影响。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胡鞍钢教授(2008)认为,这次地震灾害最大的损失并不是经济的损失,而主要是人员伤亡的重大损失。根据民政部的报告,截至9月25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这次地震造成了极为重大的人员伤亡,酿成了无数的家庭悲剧,给以后的灾区重建遗留下巨大的后遗症。灾后重建的主体是灾区群众,同时灾后重建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因灾伤残的灾区群众,地震的影响将是终身的。在倡导“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今天,关注这一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二,财产影响。这次地震造成城乡居民住房大量损毁,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和大量村庄几乎被夷为平地,农村居民的住房有2亿平方米严重受损、倒塌;城镇居民住房近0.8亿平方米严重破坏、倒塌或损毁。由于灾害引起的家庭用房损毁所造成的损失在灾害造成的整个损失中所占比重比较大,而且损坏住房多数属于生活资料,因此住房损毁严重对受灾群众产生较大影响。

第三,就业或收入影响。首先农村居民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四川汶川发生的特大地震灾害给灾区农业造成严重损失:5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大量在田夏收作物无法收获;死亡畜禽1250多万头(只),死亡或逃逸养殖成鱼、苗种8000多吨;农业基础设施毁坏严重,几十万亩农田被毁,5万多个温室大棚倒塌,毁坏圈舍730多万平方米、鱼池30万亩,损毁农业机械2万多台(套),毁坏农村户用沼气池60多万口;地震导致部分水利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后期灌溉用水严重缺乏,预计100~150万亩水稻将被迫改种旱地作物;地震导致失去土地资源和林业资源的农民达到115万。其次对城镇居民就业、收入产生很大影响。汶川地震对四川省的就业造成了极大影响:城镇失业人数激增37万,地震后每月新增就业岗位从震前的几万人减为零,地震增加了51000户零就业家庭。最后,同时地震灾区未来就业形势产生较大影响。短期内,由于灾区的很多企业厂房设施和机器设备在地震中受到了严重破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在厂房没有建好、生产没有正式恢复之前,必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暂时不能上岗;另一方面,因为地震导致土地房屋受到极大破坏的农民也将是重要的失业群体。从长期看,随着四川灾区重建进入新的阶段,会有相当部分的四川灾区农民工回流,这有可能导致劳动力结构性供给不足(莫荣,2008)。

第四,心理影响。黑龙江省卫生厅等机构,用卫生部颁发的心理健康自评问卷(SRQ-20)对什邡市4个大型安置点的984名灾民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任凯等,2008),目的在于了解什邡地震灾区灾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对灾民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结论认为地震造成灾民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及对灾民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2.4数据分析

本研究的中心变量是地震影响变量,主要包括人身影响、财产影响、就业生产影响、心理影响四个维度变量,而每个维度变量又包括若干操作变量,这些变量采用等级Likert量表法进行标度。本研究还有背景变量,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经济社会特征变量等。

针对2008年8月和2009年2月收集的基础数据,运用SPSSv15.0进行信度及效度检验,分析结果如表2.2所示。由于Al-pha值、载荷值都大于或接近0.6,各维度所有抽取的共性因子对维度总方差的最后总累计贡献率均大于或接近60%,说明问卷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基本是合适的。表2.2地震影响变量维度的题项信度及效度分析﹡

注:1.本表的信效度分析是在2008年8月调研数据信效度分析并剔除有关题项的基础上,针对2008年8月和2009年2月调研数据进行的;

2.该问题项在2008年8月调研时用“您的18岁以下孩子在地震中的伤亡情况”,处理数据时,设定家庭成员没有伤亡和没有家庭成员的情况相同。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来研究地震影响的相关因素。多元线性回归本质上是用变量的观察数据拟合所关注的变量和影响它变化的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式,检验影响变量的显著程度和比较它们的作用大小。具体模型如下:

Y=β0+β1X1+β2X2+……+βnXn

Y表示“地震影响”,是“人身影响”、“财产影响”、“就业影响”、“心理影响”提取的共性因子得分,β1、β2……βn是相应自变量的系数,X1、X2……Xn是所分析的自变量,包括受访受灾居民所在县市、现居地或安置地、原居住地与所在镇镇区的距离、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户口性质、地震前常住地、家庭人数、受教育程度、地震前银行住房贷款金额、地震前其他的债务金额、地震前家庭经济状况。多元回归要求因变量必须是间距测度等级以上的变量,自变量可以是间距测度变量、也可以是名义测度等级的变量。可以看出,本研究的因变量“地震影响”是人身影响、财产影响、就业生产影响及心理影响的综合因子得分,因此“地震影响”为连续变量;而自变量也是虚拟变量(或二分变量)、间距测度变量,因此符合多元回归对变量的要求。

运行SPSSv15.0,将变量“地震影响”作为因变量,采用全部自变量强制进入方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得到表2.3(表中仅将显著的变量列出)。模型(2008)、模型(2009)的F值的概率水平均为.000,因此它们分别和2008年8月、2009年2月所收集的观测数据拟合较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表中从调整R2可以看出,模型(2008)比模型(2009)拟合观测数据的效果更好。

从表2.3可以看出:

第一,变量“所在县(市)”、“现居地或安置地”在模型(2008)、模型(2009)都显著。即和汶川相比,其他县(市)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在两个模型中都存在显著差异;和“现居地或安置地”在原地相比,在异地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在两个模型中存在显著差异(B=0.354,p=0.042、B=0.084,p=0.033)。

第二,变量“受教育程度”、“地震前其他的债务金额”,在模型(2008)显著、但在模型(2009)不显著。在模型(2008),以上两个变量系数为-0.212(p=0.024)、0.104(p=0.024);而模型(2009),以上两个变量的系数则为0.028(p=0.576)、-0.013(p=0.617)。

第三,变量“民族”、“地震前家庭经济状况”在模型(2008)不显著但在模型(2009)显著。在模型(2008),这两个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040(p=0.872)、-0.052(p=0.631),而在模型(2009)中,它们的系数分别是0.439(p=0.003)、-0.100(p=0.032)。表2.3各变量与受灾居民影响的关系

注:1.﹡P<0.05﹡﹡p<0.01;

2.模型(2008)表示是基于2008年8月份的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得到的模型,模型(2009)表示是基于2009年2月份的调研数据运用相同方法得到的模型。

计算出每个样本的地震影响因子得分,对于变量“受访者所在县市”分别取什邡、绵竹、北川、青川、汶川的有效样本的平均值,为了便于比较将其转化成标准指数(标准指数=50+100﹡平均值),指数越大,表示影响越大。变量“目前安置地”、“受教育程度”类似。对于因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每个样本的受访受灾群众的人身影响、财产影响、就业影响、心理影响的因子得分。结果表2.4所示。表2.4两个不同时点不同变量及类别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差别2.5结果讨论2.5.1震后初期的地震影响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灾区的受灾群众地震影响具有较大差异。图2.1也进一步证实这一结论。其中什邡、绵竹受灾群众地震影响低于五个灾区的平均值且在-0.4附近,青川略高于什邡、绵竹,而北川、汶川灾区的受灾群众地震影响均为正值,即在平均值以上,且北川最高,其他人身、财产、收入影响基本上均是这个趋势,但心理影响除外。这大体和国家有关部门汶川地震灾害范围评估结果一致的,但并不完全一致。按照国家的受灾程度排序,前五位,分别是汶川、北川、绵竹、什邡、青川。而在本研究中,除了心理影响外,其他各方面影响均为北川影响最大、汶川次之。这次地震,北川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幸存群众大部分被外迁安置,在受访家庭中,30%左右有因灾死亡人口,60%左右家庭有伤残人口。虽低于北川,但汶川的地震影响也很大,因为作为这次地震的震中—汶川映秀镇,也几乎被夷为平地,由于汶川县城由于距离震中较远,损失不太大;然而到汶川的唯一“生命线”——都汶线8月底才打通,影响了救灾队伍及物资等及时到达,这可能是地震的心理影响高于北川的重要原因。青川受灾群众的人身等多个方面影响均低于其他四个灾区,但心理影响除外,可能是因为,青川是四川、陕西、甘肃三省交界之处,位置比较偏远,虽然受灾程度在五个地区最后一位,但在受关注程度较少;而且青川县政府决定进行县城搬迁,但迁向何处,相应规划如何,到2009年上半年仍然没有定论,这可能也是受灾群众感到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图2.1不同灾区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

以上结论表明,目前安置点或居住地与地震影响显著相关。如图2.2所示,总体上看,目前居住地或临时安置地离地震前原居住点越远,则人身、财产、收入、心理等影响越大。实际的因果关系可能是,因为原居住地受到地震破坏或损毁的程度越大,安排到离原居住地越远的临时安置地可能性越大。据此,可以根据这一有关结果,对有关受灾居民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扶持。

以上结论表明,受灾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地震影响显著相关。图2.3所示,受教育程度越高,则人身、财产、收入、心理等方面的影响越小。根据调研,这主要原因是两个方面:一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地震中,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的可能性越大,从而减轻地震的直接伤害;二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地震后,越有能力采取各种措施来弥补地震的损失,而且他们也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帮助他们。

以上结论表明,受灾居民所欠外债与其地震影响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图2.4所示,除人身、财产影响与所欠外债没有明显的关系,收入、心理影响与所欠外债具有明显的关系,总体来看,受灾居民所欠的外债越多,则其他收入影响、心理影响越大。在调研中,一些受灾居民在地震前,借有外债大多数是为了修建住房,然后地震后,住房遭到破坏,不仅失去了住房和栖身之所,还要偿还外债,在这样双重压力下,感到负担很重。图2.2受灾群众的现在安置地或居住地与地震影响的关系图2.3受灾群众的受教育程度与其地震影响的关系图2.4受灾群众所欠债务与其地震影响的关系2.5.2两个时点地震影响的变化分析

根据表2.3、表2.4,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结果,下面就这些方面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第一,研究发现地震对受灾群众的各种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存在不同变化,表2.4所示。从表中可看出,和2008年8月相比,2009年2月地震的人身影响、财产影响不断减弱;而就业生产影响、心理影响则不断增强。主要原因是地震后,政府出台了不少措施,有效解决了伤残群众的治疗问题、以及住房损毁群众的住房修复重建问题;然而就业方面虽然也出台了不少措施,但由于地震对极重灾区的产业设施破坏较大,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就业空间缩小、返乡农民工增多,因此就业生产影响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增强。而心理影响随时间推移不断增强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在心理疏导方面几乎没有出台相关措施。

第二,不同受灾县市以及不同“安置点或居住地”的受灾群众地震影响随时间推移均有显著差异(表2.4)。(1)关于不同县市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在不同时点均存在较大差异,而且从表2.4发现,相同灾区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在以上两个时点也发生较大变化。2008年8月,什邡、绵竹受灾群众地震影响低于五个受灾县市的平均值,青川县略高于什邡市、绵竹市,而北川县、汶川县的受灾群众地震影响均在平均值以上;而2009年2月,青川、汶川的地震影响没有发生显著改变(主要因为两县在地震前即为贫困县,地震后因灾致贫人员大幅增加,而脱贫则相对来说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是什邡、绵竹和北川均发生显著改变,其中什邡、绵竹的地震影响显著增加,但北川的地震影响显著下降。和2008年8月相比,什邡、绵竹的地震影响显著提高,经调查,主要原因是什邡、绵竹地震前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工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然而地震对两个地区的工业产生重创,对受灾群众的就业问题产生重要影响,再加上经济危机导致农民工返乡,使就业问题更加严重;而另外三县是贫困县,影响相对不大。表中看出,2008年8月和2009年2月两个时点,北川、汶川的地震影响最大,原因是汶川地震使北川县城夷为平地,幸存群众大部分被外迁安置;而汶川县的地震影响也很大,汶川地震的震中—汶川映秀镇,也被夷为平地,但汶川县城由于距离震中较远,损失不太大;然而外界和汶川县的唯一“生命线”——都汶线2008年8月底才打通,影响了救灾资源的及时到达。而2009年2月北川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有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北川明确异地搬迁在临县,相对北川老县城来说,地理位置、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这有助于缓解地震带来的影响。(2)关于不同“安置点或居住地”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在两时点均有较大差异,而且大致呈现,“安置地离原来居住点越远,则地震影响越大”的规律。可能原因是,原居住地受到地震破坏或损毁的程度越大,被安排到离原居住地越远的可能性越大,由于异地安置主要由政府主导,相应的环境条件也可能得到较大改善。从表中看出,异地安置的受灾群体的地震影响会随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但县(市)外集中安置的地震影响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身在异乡造成的地震的心理影响提高所致。

第三,不同“受教育程度”及不同“债务”受灾群众之间的地震影响差异由显著变为不显著。(1)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差异由显著向不显著转变,而且总体呈现“受教育程度越高,地震影响则会越小”的规律。主要原因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地震应急越可能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而且地震后,越有可能采取各种措施来弥补地震的损失。同时,受教育程度越高,随着时间推移,地震影响的增加趋势越大(高中学历从33.63提高到44.69,而大学学历则从1.08提高到26.2)。(2)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债务”受灾群众之间的地震影响差异由显著向不显著转变。2008年8月在调研中发现,欠有外债者大多是农村居民,而且借外债多数是为修建住房,然而地震使住房遭到破坏,不仅失去了栖身之所,还要偿还外债,从而感到负担很重,因此地震影响也越大;而在2009年2月,调研中发现,由于灾区对受灾居民的信贷政策的放宽,一些受灾居民可以在银行借到一定数额的贷款,加上大多数地区的农房恢复重建是采取现金补助,不少农村受灾居民,领到补助之后,先来还债,再来建房,从而所欠外债的压力也明显变小。以上这些因素均导致不同债务的受灾居民家庭之间的地震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是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

第四,不同“家庭经济状况”及“民族”的受灾家庭之间地震影响差异从不显著转变为显著。(1)随着时间推移,不同“家庭受经济状况”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差异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原因可能是2008年8月,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使经济状况不同的群众都遭到重创,因此不同经济状况的家庭并不存地震影响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09年2月,以前经济状况越好的家庭,越有条件和资源来消除地震影响,从而导致不同经济状况的受灾家庭之间地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2)随着时间推移,羌族和非羌族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差异由不显著向显著转变。事实上,2008年8月,汶川特大地震使不同民族的群众都遭到的严重影响,不同群体的存在地震影响并不存在差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汉族相比,羌族的受到地震心理影响越来越大(据报道,在汶川大地震中,共计有2万多羌族人去世或者失踪,占羌族总人口数的10%,另外,川西羌族人民的文化也在这次地震中遭受重创),从而导致不同民族特别羌族与非羌族的受灾群众之间地震影响产生显著差异。2.6结论与政策建议

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震对受灾群众的就业生产影响、心理影响增强;而且什邡、绵竹、北川的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在两个时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应根据地震影响的变化,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工业较为发达的极重灾县,如什邡、绵竹等地,要高度重视返乡农民工问题,采取税费优惠、信贷倾斜等措施支持农民工创业,努力帮助对因灾停产、半停产企业,使其尽快恢复生产;围绕灾后重建,广泛推行以工代赈方式;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对于确实无法就业人员,应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对于贫困地区极重灾县如汶川、青川,要采取更多财政转移等手段,进一步加大扶贫力度,采取措施帮助因灾返贫的受灾人员恢复生产资料如土地等;特别对于因为修建板房而失地的农民,应按照当时“农转非”或“征地”等标准给予相应补偿或者考虑纳入低保覆盖范围。对于异地迁建的极重灾区如北川等,这类极重灾区往住因灾死亡人员较多,因此进一步加强心理干预工作,使他们尽快适应异地生活。

研究表明,不同“安置点或居住地”的受灾居民的地震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安置地离原来居住点越远,则地震影响越大。因此要关注安置地在外县市地震灾后的生活需求。总的来说,这类群众受灾程度较大,这类群体多数在集中临时安置点,应重点关注。由于这类群体基本上集中居住,可以社区为单位,定期了解并跟踪他们的需求,设置技能培训课程,成本不高,但可以有效减轻地震对他们带来的影响。另外还要关注灾后安置地一直在原镇原村(或附近)受灾比较严重的群众,这类群众大多是农村居民,一般容易忽略,特别对因灾致残或者无劳动能力的群众应尽可能纳入低保范围。

研究表明,随着时间推移到2009年2月,不同经济状况、不同民族的受灾家庭之间地震影响差异,越来越显著。因此政府要关注低收入家庭的地震后的生产生活问题,采用长效措施帮助他们解决地震后的生产恢复、生活保障问题,特别要解决他们因灾返贫问题。重视解决羌族受灾群众的地震影响特别心理影响问题。目前国家及地方很关注羌族文化保护及传承问题,但对羌族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关注相对较少,应该针对羌族人的文化、风俗等培训专门人员,开展心理疏导措施;同时可采取积极措施鼓励羌族重组家庭,放宽生育政策等等。同时也要重视已婚特别是30~40岁年龄段的心理疏导问题,目前对18岁以下心理干预问题比较重视,但对30~40岁年龄段不太重视,由于繁重的恢复重建任务事实上主要是这类人群承担,加上又家里的“顶梁柱”,即使有了心理问题也没有途径发泄,最近新闻报道北川一些干部群众因压力过大而自杀事件,也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因此应加强对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疏导,在医院设置心理门诊、在媒体开办新闻栏目、组织专业人员进灾区等途径,使该类群众尽快走出阴影。

另外,建议设立“防灾减灾”基金或农业保险基金,可以选择经济条件较好及灾害较频繁的县(市)为试点,采取国家支持、地方为主、个人自愿相结合的方式,从“低水平、低门槛”开始,逐步推广;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保险意识,采取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群众参与保险,对于经济条件差的应采取财政补贴等方式。

重视因灾致贫群体的脱贫工作,由于这类群众基础较好,一般给予适当扶持即可脱贫,应采取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应进一步扩展对口支援的范围、思路,采用“输血”和“造血”并举方式,一方面要推动对口省市产业扶贫步伐,采取各种优惠措施鼓励对口支援省市的优势龙头企业特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灾区发展;另一方面要采取教育扶贫等方式,鼓励对口支援省市的高校、职校对灾区劳动力的智力扶贫,提高受灾群众的就业技能、创业能力等。第3章地震灾后城乡受灾群众主要需求分析3.1引言

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居民特别是极重灾区居民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深远的。突如其来的灾难使不少灾区居民失去了亲人、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生理和心理上也受到巨大创伤,急需社会援助和帮助。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取得重大胜利,但灾后恢复重建远未结束。国家提出灾后恢复重建基本方针是“以人为本、科学重建”。

了解受灾居民的需求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重建”的重要前提。基于需求的灾害研究多是始于灾害损失或影响评估的(Kel-ly,2008)。那么,具体到汶川特大地震,基于灾害影响的受灾居民的需求怎样?不同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的受灾群体是否存在需求差异?随着各项重建政策措施的落实,受灾居民的各类需求是否发生变化?经验表明,受灾居民的需求是多样的,且存在很大的群体差异;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发生变化。为此,有必要根据受灾居民的实际需求科学划分不同的群体,制订相应政策措施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且跟踪研究他们的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相应的政策措施。目前,关于受灾居民的各类需求及其变化等方面的研究关注较少,这就可能使最需帮助的群体不能得到充分救助,宝贵的救灾资源可能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研究汶川地震受灾居民的需求及其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基于灾害影响提出受灾居民需求,结合汶川地震实际情况,设计相应问卷,并在2008年8月、2009年2月、2010年1月三个时点收集数据,研究受灾群体需求差异的显著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不同群体,归纳分析这些群体的需求,对比三个时点受灾居民的各类需求的变化,从而为制订有差别的援助和扶持政策并在不同阶段进行适当调整提供依据。3.2相关研究回顾

关于灾害方面的研究有三个角度或方法,即损失或影响角度、需求角度、基于人权角度(Rights-Based),由于基于人权角度的灾害研究可能涉及政治领域,比较敏感且比较复杂等多种原因,因此目前关于灾害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损失或影响角度、需求角度(Kelly,2008)。下面主要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第一,从损失或影响角度对灾害进行研究。事实上,灾害造成的损失或影响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因灾害对人、财产、设施等有形物的损毁而造成的经济影响;后者是因灾害对受灾群众住房、财产、就业及收入、心理等方面的破坏、冲击及相应的主观负面感受,因此,两者在范围、持续时间、评价主体及评价角度存在较大区别,关于灾害造成损失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等方面。

关于灾害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就目前作者收集到的文献而言,主要集中在健康领域。灾害常常对人身产生损害,不但表现为身体的伤残甚至死亡,还表现在生还者心理造成的创伤。由于灾难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时间可能很长,这类调查开展的时间在灾后数月至数年内不等。该类研究已有不少,如:荷兰政府和学者分别对2000年5月荷兰Enschede发生的烟花厂火灾和爆炸事件,就灾后人们的身体和精神伤害的调查研究(J Roorda et al,2004;Irene et al,2005);Wim等(1997)在1986年的Chernobyl事故过后6年半时,通过3000多个样本,对当地和与其在社会和经济上具有可比性而被污染的地区进行健康影响的对比调查;在911事件一年后,Simeon等学者(2005)开始对特殊群体进行长期的心理状况跟踪调查;2005年9月美国卡特里娜飓风之后,Sandra等人(2006)对新奥尔良居民的公共健康进行调查(包括精神和身体健康两方面)。以上文献主要研究存在灾害后存在健康状况差异的受灾群体特征,包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社会经济特征(收入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以及灾害影响特征(如人身伤害等)。除了健康领域研究之外,也有学者将灾害影响划分为住房、财产、就业及收入、心理等几个方面,研究存在灾害各种影响差异的受灾群体特征,但总体来说,这方面研究很少。

第二,从需求角度对灾害进行研究。事实上,基于需求的灾害研究和灾害损失或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大多情况下,基于需求的灾害研究也是始于灾害损失或影响评估的(Kelly,2008)。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