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花一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2 20:42:35

点击下载

作者:韩玲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花一世界

一花一世界试读: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写在《一花一世界》即将付梓之际

同样是面对白云苍狗,岁序更替,不同的人会活出不同的滋味。有的人寄情于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四时美景;有的人逍遥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畅快淋漓;有的人踌躇于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煊赫;有的人超然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我们从20世纪50年代走来,以短短一甲子的时光,几乎跨越了从农耕社会飞速发展到现代文明的整个历程。时代波澜壮阔,而我们则经磨历劫,韶华飞逝,如同一首歌唱的那样,“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就是在这样的岁月里,夫人韩玲做着平平凡凡的工作,过着清清淡淡的生活,用普普通通的笔触,记下了真真切切的感受。以至于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才得以给诸君奉上《一花一世界》这本集子。一

前年初冬,去天柱山游览一个原生态的峡谷景区。

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路让两旁高高的乔木裹着,让人觉得仿佛是在时空的隧道里穿行。扑面而来的,有粉墙黛瓦,有溪流池塘,还有田园庄稼。当然,最多的还是两边那五彩缤纷的树叶。

或许,树叶太平常了!平常到我们视而不见。但是,当你如同舒展画卷般地品味着向身后掠去的树丛时,你就会深深地感受到初冬树叶的美轮美奂!

经过严霜的洗礼之后,枫叶绽放出空前的火一样的热情;松柏依然是那么葱郁,只是在冬季里越发深沉和沧桑;常有一丛丛无名小树在寒风中簇拥成一团,叶儿们以各自的生命本色,演奏出一曲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动人乐章;最让人留恋的是那些灌木丛中小小的银杏,凋零的枝头摇曳着几瓣耀眼的鹅黄,那是它们献给大地的绝唱!透过林帐眺望远山,层林尽染,雄浑苍莽,那更是叶子的海洋。它们没有花香袭人蜂蝶环绕,但是它们一样美得从容,美得大气,美得震撼!

放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生犹如草木般有枯有荣。我们的生命历程都要经过春的播种,夏的耕耘和秋的收获,而后进入冬天。冬天,虽然百花凋谢,而树叶却是可以那么美的!

韩玲在大学读的是为官从政最好的专业——防腐专业,这就注定了她在一个部属化工设计院里只能充当配角角色。换句话说,她的职业生涯只能是做衬托红花的绿叶。即便如此,她也能以自己的勤奋、刻苦与智慧,把这些配角做得有声有色,诚所谓“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她担任过全国化工给排水设计技术中心站站长。应该说,在化工、石化设计系统,给排水只是个辅助专业,因此给排水中心站也只是个不起眼的小站。她接任站长后,凭着勤奋、执着以及个人魅力,把给排水中心站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赢得了主管部门和业界的好评,而给排水中心站也在全国工业给排水领域有了相当的影响。

她担任过《工业用水与废水》杂志主编。该刊物原名叫《化工给排水设计》,发行范围小,影响力有限。经过她精心策划,费了无数周折,完成了刊物的更名,并将杂志由季刊变成双月刊。到她卸任时,该刊物已经成为科技核心期刊,入选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美国《化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及俄罗斯《文摘杂志》摘录期刊。

她主持编制了五项国家标准和多项行业标准,为给排水专业的标准化工作奉献了自己的力量。

她组建了全国冷却塔研究会并出任首任会长。将各工业、民用系统的冷却塔研究与制造的技术人员凝聚在一起,为我国冷却塔技术的发展与行业的规范做出了贡献。二

法国启蒙时期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好读书,爱学习,不断探索未知的东西,积累更多的知识,是韩玲多年的习惯和乐趣,也为她寻常的生活平添了斑斓的色彩。

和许多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一样,韩玲虽然读的是理工科,却对文史类的知识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对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她曾为唐宋八大家精美绝伦的散文所陶醉,曾为李白杜甫苏东坡李清照或豪放或婉约的诗词而击节,也曾为明清经典名著所痴迷。兴之所至,也能赋一首小诗,闲暇时光,也会写几则感悟,如同《一花一世界》中的这些小文。

她喜欢摄影并成了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她爱好书法篆刻,后来于书法一道,因为我也喜欢,她便割爱了。尽管手不摸毛笔了,但是她的眼界则在不断提高。我的每一幅书法作品,她都是第一位鉴赏者和评判者。在我所写的真、草、隶、篆、秦简诸体中,她的评价常常是臧否有度,相当中肯。

作为传统女性,除了从小就掌握了像编织、刺绣等女红之外,她在十几岁时就学会了裁剪、缝纫。在我们婚后生活比较清贫的日子里,我们夫妻俩的一些衣服、女儿的四季服装,都是她亲手缝制的。家里谁有个头疼脑热,她那些被闺蜜们戏称为“巫术”的刮痧、拔火罐技术也确能缓解病症。家里的事,小到买菜做饭、缝补浆洗、洒扫庭除、种花养草,大到教育孩子、摆弄网络、开车养车、装修房子,全由她一力担当。既睿智又勤劳,实在难得!三

日历一页一页地翻着,倏忽间,天气由冷变暖,草木由枯而荣,衣着由繁入简。时光就这样踏着轻盈的脚步,卷起往昔的美丽和忧愁飘然而去。

该以怎样的心境对待未来的日子呢?韩玲一直欣赏并服膺《菜根谭》的名句“心地上无风涛,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在韩玲的诸般心性之中,值得一提的当属其善心、爱心和平常心。

善良,源自她的天性。她谦和、包容、坦诚、礼让。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无论是对亲朋好友还是市井百姓,无论是在言语上吃亏还是在钱财上损失,她都能和善以对,从不斤斤计较,更不会得理不让人。她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参加无偿献血,经常资助贫困学生,还曾获得过合肥市委、市政府授予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先进个人称号。

她爱山川美景,爱飞鸟白云,爱丝竹管弦,爱翰墨丹青。凡是真善美的东西,都能引起她发自内心的喜欢和共鸣。冬雪初降,她能起个绝早,抓起相机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南雁湖畔,捕捉各种难得一遇的镜头。新茗上市,她会用晶莹剔透的玻璃杯,取九华泉水沏之,闻着袅袅升腾的香气,再就着各种光影拍下杯中林立的芽尖,发到微信群里与大家分享。那种感觉,极像国学大师饶宗颐所说的“精神所至,真如飘风泉涌,人天凑和”,“其真乐不啻逍遥游”。

经过少时的磨难,成长的曲折,使韩玲得以从容平静地参悟世事,能以一颗平常之心拥抱生活,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每当在媒体上看到战争、灾害、暴恐的报道时,她都由衷地庆幸和感恩天公给予我们生活的宁静和快乐。她喜欢用钢笔抄写《心经》,在为大家禳灾祈福的同时,她也在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这种淡泊平和的心态外化于形,就是她越发显得年轻,这或许是上苍给予她的小小奖励吧!

大海的潮汐依旧,而年华终将老去,青春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点淡去,如同我们留在海滩上的脚印被海水一点点抹平。值得欣慰的是,韩玲还曾有心记下了这些小文,而每一篇小文,都是她人生航程中的一朵浪花,是她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真的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堤。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此生能与韩玲相濡以沫,携手度过人生之海,真好!罗守生2016年3月26日于南雁湖畔英华轩

自序

日子过得真快,真如白驹过隙,一辈子忙忙碌碌,不经意就到了花甲之年。可叹这指缝太宽,时光太瘦,岁月就这么无可挽留地从指缝间轻易地溜走了,直教人感慨浮生如梦。

人到六十岁,便可以总结人生了,可是,细想来,这辈子只是跟着时代的潮流,随遇而安、按部就班、无为而治地工作、生活着,似乎乏善可陈。

所有的人生都是从出生开始,而我人生开局就不好、不幸,或者说有幸成为50后,出生在一个当年看来满是“问题”的家庭,“右派”“反革命”“四类分子”这些名词,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成长的过程。这一代人该吃的苦都吃了,这一代人不该吃的苦也吃了。提起少年时过的日子,欲说还休。

高中毕业后便下了乡,两年的知青生活,不长不短,该锻炼的也锻炼了,该吃的苦也吃了。好在,知青生活更多的是身体的劳累,没有承受太多心灵上的痛苦。知青最大的利益是招工回城,或者是被推荐上大学,而这些要在下乡两年后才有资格考虑,我还没有熬到具备招工、被推荐上大学的资格,还没有来得及为能不能招工、被推荐上大学而苦恼,便迎来了恢复高考。

恢复高考的第一年,我考取了大学,成为当时的天之骄子。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扬眉吐气,而考取大学也使我的命运出现了转机。

大学毕业后,到了退休前工作的单位,于是,就将自己一辈子的光阴扔在了单位,在这个单位里工作、生活,平凡而又宠辱不惊地过了一辈子。

参加工作后正赶上改革开放,这段时间是计划经济转变到市场经济,是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眼见许多同事辞职高就、下海经商,多少人在商场叱咤风云,多少人在职场呼风唤雨,而我既不会经商,也不想从政,一心一意从事着一项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技术性工作。

改革开放到现在,滚滚红尘、物欲横流,身处令人目眩神迷的尘世中,依然能清高、仿佛不食人间烟火地工作到退休,也算难得!这得感谢我奉献了一生的单位,给了我足够养家糊口的薪资,让我能够活得有尊严,虽不能兼济天下,却能独善其身。

当一生的有效时间过去后,我深感能顺利地走过60年是很幸运的。这60年,地球上发生过多少战争!伊拉克的萨达姆、利比亚的卡扎菲,说灭就被灭了,他们国家的人民也身处战争的灾难之中,现在,中东有关国家的内战还在继续……这60年,发生了多少自然灾难!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SARS……战争、天灾、人祸、疾病,都能使脆弱的生命戛然而止,而这些灾难我都没有遇到,或者说遇到但都躲过了,并且在60岁时还能保持身体健康,这是多么的幸运!相比而言,60年的生命中遇到的一些坎坷、失意、打击又算得了什么!

虽说如此,50岁前的日子过得还是蛮辛苦的,那年月,整个人忙得像陀螺一样,活得都“忘我”了,因为既要当一个好职工,又要当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只能选择“忘我”。年轻时,都要为生存而奋斗。及至孩子上了大学,精神上才得以解放。

年轻时,生活的重担让我无暇顾及雅致一些的生活。其实,我根子上属于“文艺青年”一类的人,艰苦的生活也难阻我“感时花溅泪”,稍有闲暇后,便“故态复萌”。偶尔旅游,我会记下旅途感受,对一事一物有感慨,便诉诸笔端。不知不觉中,便积累了一些文字,而这些文字因为未与人分享,都压在箱子底。

人说,最精彩的人生是到老年的时候能够写出一部回忆录,自己会因为曾经经历过的生命而感动,也会感动别人继续为生命的精彩而奋斗。而我感到自己甚至没有写回忆录的资格,因为这一生太平淡了,平凡得像一棵小草,没有任何惊人之处,也没有任何经天纬地的事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9个字,只有“修身齐家”4个字做得比较好,“治国平天下”似乎离我很远,即便写点文字,也是“理工女”的水平,既感动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

但是,平凡的人生也是人生。人这一辈子,机遇难同,因缘各异,一帆风顺也好,跌宕起伏也罢,都是自己的命运,人生的每一步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多多少少都会留下一些记忆,而人的记忆就像海水漫过沙滩的情形,海水刚退去时,还能看到海水来过的痕迹,时间一长,便了无踪迹。如果能将海水带到沙滩上的贝壳捡拾起来,穿成一串,便可证明海水曾经造访。于是我决定在自己记忆的沙滩上,捡拾平淡的生活中遗留的一些“贝壳”,不论专题,不分章节,只以时间为序,编成一串,一来纪念自己顺利地活过了一个甲子,二来也向亲朋好友证实一下自己曾经的存在。这个集子收集文章的时间跨度为13年,汇编时文章未作修改,完全保留了写作时的情感与观点。

编这个集子,不为说教,只是一个纪念,或者表明一种生活的态度。而既然是“拾贝”,便只将美丽的“贝壳”示于人,有生之年,只诉温暖不言殇!其实,生活并不只有美丽的一面,失败、挫折、悲伤等负面情绪会如影随形地伴随人的一生,痛过了,才坚强,傻过了,才成长。我的亲朋好友、晚辈后生,我想告诉你们的是,面对失败,你需要坚强,你不坚强,没有人替你扛;面对生活,你需要努力,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面对困境,不要埋怨,困境不会因为埋怨而改变,时间不会因为埋怨而停止脚步;此外,你还需要有一颗善良、豁达、谦卑的心,一个有着高贵的灵魂的人,才可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人生是条河,深浅都要过,人生是杯茶,苦甜都要喝。人来到这个世上,就像拿到了上天发给你的一手牌,有的人拿到的牌,满手都是王、炸,有的人拿到的却是一手烂牌,而这些都由不得自己。假如你不幸拿到一手烂牌,要做的只能是尽力打好这手牌。我也是靠着坚强、努力、善良与谦卑,才把上天发给我的一副并不太好的牌打到最后。

60岁是人生的一个大节点。传说,秦朝时,人到60岁就该被活埋了,而现在,人们说,60岁人生才开始。好吧!60岁后,我将放慢脚步,慢慢地向前走,早晨与太阳打个招呼,晚上与月亮道声晚安,其余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60岁后,我会每天坚持走路,锻炼身体,保持身体健康,一副健康的身板是生活品质的保证。60岁后,我会坚持读书写字、种花养草、旅游观光、陶冶情操。光阴消磨了我们的风华,却带给我们成熟的魅力,风尘黯淡了我们的容颜,却有一份智慧与淡定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就算老了,我也会坚持买菜做饭、洒扫庭除、照顾家人,坚守我最后的岗位,做一个对家人、对别人有用的人。在走过来的大半辈子里,我一直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尊、自爱、自强,老的时候也不需要别人同情,不想成为任何人的负担,不想给亲人、朋友、同事、社会添任何麻烦。此生该努力的都尽力了,其他的都交与上天吧。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这是一种多么美的状态,但是很难做到。来到这个世界时身不由己,争取在辞别这个世界时,能像一枚秋叶,飘然离开。花开花落、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的规律,死亡是必须要面对的,在此之前,我必须活得从容,活得体面,活得快乐,活得豪迈!韩玲写于2016年3月16日

印象意大利

从奥地利去意大利,大巴车越过一道道山梁,穿过一个个隧道,到了阿尔卑斯山的南麓,意大利就在阿尔卑斯山的南麓。这里的景色远不如阿尔卑斯山北麓奥地利境内的雪山、森林、绿水、草地、别墅那般秀美。过了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境内,基本上是一马平川了,土地的颜色是赤红的,天空的颜色是湛蓝的,并且没有一丝的云,此生竟没有见过这样纯蓝的天空。由于没有云,阳光便直直地撒向大地,天开始热了起来。这一切都意味着,我到了一个热情、奔放、直率的民族的地盘上。

意大利人的特点是热情、浪漫、传统、守旧并且不守时,这些特点体现在意大利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如果你在大街上问路,意大利人会不惜牺牲时间,陪你去要到的地方。足球是意大利人的生命,周末看足球赛自然是意大利人的重要生活。据说有一驾车的人,在加油站与工作人员争论当天的足球赛哪个队可能会赢,两人互不相让,此人愤愤地离开了加油站,车开出去100多公里后,收音机里传来了他所支持的球队胜利的消息,此人不惜掉转车头,又开回加油站,只为了说一声“我赢了”。也许受信仰圣母的影响,意大利人的家庭是以母亲为中心。意大利人非常注重家庭,不像一些欧洲国家,子女到了18岁,父母可以不再过问,而意大利的男性,30多岁还不愿意离开家。意大利人随时随地都会休假,即便是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哪怕会见宾客的日程早已定下来,要是与他们的休假时间冲突,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休假。这是一个多么有个性的民族!

在意大利游览了威尼斯、比萨、佛罗伦萨,对威尼斯的亚德里亚海的贡多拉小船、叹息桥、比萨斜塔,佛罗伦萨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大卫雕塑等等,印象都非常深刻。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在罗马的见闻。

罗马是以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为代表的西方文明的摇篮,穿行在罗马的街头,仿佛走进一座古建筑艺术的陈列馆,遍布全城的教堂、广场、雕塑、喷泉,使罗马成为公认的永恒之城。罗马有许多具有考古、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名胜古迹,例如,号称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斗兽场、古罗马废墟、万神殿、天使古堡等等。

罗马城的西北角有一个世界上最小的国家,那就是梵蒂冈。我一直纳闷,梵蒂冈这样一个小国是如何形成的?实地游览,终于大致弄清了其形成过程。早在公元756年,法兰克国王把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区域送给教皇,在意大利境内成立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皇国。1870年8月,罗马爆发了反抗教皇政权的起义,教皇的权力被剥夺,被迫退居罗马城内的梵蒂冈。1929年2月11日,墨索里尼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这块地方属于教皇,规定从同年7月起,梵蒂冈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

梵蒂冈是很富有的,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有驰名世界、收藏丰富、价与天齐的梵蒂冈博物馆。这个国家还经营房地产,在很多领域都有投资,著名的美国摩根银行为其理财。

一脚跨进梵蒂冈,就到了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广场是17世纪著名建筑大师贝尼尼花了11年时间建成的杰作。广场呈椭圆形,地面用黑色小方石铺砌而成,两侧由半圆形大理石柱廊环抱,造型典雅,气势恢宏。柱廊共有284根圆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条走廊。朝向广场的每根石柱顶端的平台上,各有一尊3.2米高,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大理石雕像,他们都是罗马天主教会历史上的殉道者。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高入云霄的方尖碑。广场两侧各有一个银花飞溅的美丽喷泉。

梵蒂冈和其他所有国家不同的是,这个国家境内没有田野,没有农业,没有工业,没有矿产资源。国民的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统统由意大利供给。这个国家也没有军队,仅有一支人员寥寥无几的警卫队,负责保卫教皇的安全及参加宗教仪式。但梵蒂冈的卫兵可不是谁都能当的,教皇只选瑞士籍的士兵,因为瑞士兵忠诚、骁勇善战。卫兵的身高要求在174厘米以上,年龄要在26岁以下,服役期为2年。据说,卫兵们身上穿的别致的制服是由米开朗琪罗设计的,500年不变,士兵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

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十字架的结构,造型传统而神圣。圣彼得大教堂被誉为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建筑,它的一砖一石无不透着罗马的浮华精神,竭尽奢华。圣彼得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圣殿,其中的艺术品更是无价之宝。

教堂中最惹人注目的雕塑杰作有三件,一是米开朗琪罗24岁时的雕塑作品——《圣母怜子》,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那种悲痛感和对上帝旨意的顺从感在雕塑中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这件作品是米开朗琪罗唯一一件署名的作品。据说作品展出时,没有人相信这是一个24岁青年雕塑的,米开朗琪罗一生气,就在作品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第二件是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作品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那么高。简直无法想象,几百年前,那么高的铜柱是如何铸造与雕刻的。第三件是圣彼得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和象牙装饰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的三重冠。圣彼得教堂里的一切只能用两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精美绝伦”“奢华至极”。

罗马艺术家广场旁边的万神殿也是一座奇迹式的建筑。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万神殿还是世界上第一座把圆形结构与三角形结构结合起来的建筑,这在今天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放到建造它的那个年代,设计者却需要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万神殿最大的特色是它的圆形穹顶,这是古代世界上最大的穹顶,穹顶直径达43.3米,穹顶正中,有一个直径8.92米的圆洞,这是万神殿除大门以外唯一的采光源。人们站在万神殿的穹顶下,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阳光从穹顶的洞口照射下来,像舞台上的巨型聚光灯一样笼罩在人们身上,使人不自觉地要仰视,感到那穹顶的洞口就是通向天国的唯一通道。从穹顶照下来的光洒在殿堂内,是那样的庄严,进入万神殿的人,在这样的光照之下,心中不由得会升起一种敬畏感。虽然顶部有如此大的圆洞,但是,下小雨时,由于气流的作用,雨水根本落不到殿内,下大雨时,进到殿内的雨水,可以通过发达的排水系统排出。米开朗琪罗曾经赞叹万神殿是“天使的设计”。据说万神殿中许多精美的青铜雕刻和大理石雕塑都已遗失,否则还不知有多壮观呢!万神殿的建造时间应该是在我国的秦朝,这个建筑,今天看来都非常的神奇,而那时,罗马的建筑技术、铜冶炼技术就已经如此发达了,真是不敢想象。由此可见,古罗马是多么发达!

著名的罗马竞技场是古罗马的象征,虽经2000多年的风吹雨打,已是断垣残壁,千疮百孔,却如同瘦死的巨兽,依然是庞然大物。走在竞技场旁边,仿佛能听到那遥远的年代,角斗士的惨叫声和观众席上疯狂的欢呼声。

许愿泉景点游人如织,传说,游客只要背对喷泉将硬币投入池中,就可以再度回到罗马,眼前的许愿泉池底几乎铺满了各国的硬币,想必,每一枚硬币都代表了一个再来罗马的愿望。

著名的西班牙广场的石阶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年轻的姑娘们,模仿《罗马假日》中安妮公主的样子吃着冰激凌,仿佛要找一下安妮公主的感觉,说不定也能在这里碰到个英俊潇洒的记者。罗马真是处处有风景!

意大利给我的印象是,他们非常注重文物、古迹的保护,马路边不起眼的一堆黄土,有可能就是一处著名的遗迹。在意大利,艺术几乎充斥着所有的时间和空间,人们生活在这个国度里,享受着历史留给他们的财富,又在不断地创造着新的艺术,创造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

意大利在艺术方面给人的享受是无与伦比的,但缺点也是很明显的。我感到意大利只是个适宜旅游的国度,相比其他西欧国家,意大利比较脏、比较乱,路两旁的建筑上,只要有巴掌大的墙壁,便会被涂画得乱七八糟。小偷像艺术一样,也无处不在。我们乘地铁去竞技场时,地铁车厢里有两个吉卜赛女孩,导游高声用汉语提醒说,“这两个吉卜赛女孩是小偷,大家小心”。于是大家的目光刷地转到这两个女孩身上,把两个女孩看得心虚,我们用眼神阻止了将要发生的偷盗行为。在罗马的圣玛利亚天使教堂旁边,我们准备在街头的一个小摊上买点纪念品时,就见摊主抄起一根棍子,愤怒地朝两个小男孩砸去,开始我还以为摊主欺负小孩呢,原来是因为其中一个小男孩的手已经伸到我们一位同伴的皮包里。不过,罗马人敢于指出小偷,而不怕小偷报复的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2003年10月18日写于罗马

银杏的记忆

单位组织去桂林旅游,我带着孩子参加了。游玩结束,同事们都到自由市场买桂圆肉、罗汉果、银杏等特产。桂圆是广西的特产自不必说,岂不知,那里的银杏也是个大、皮薄,有着很好的口碑呢。

银杏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遗留下来的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有活化石的美称。银杏又叫白果,想起小时候馋白果肉的情形,便忍不住也买了两斤白果。

同事传授一种用信封和微波炉烤白果的方法。回到家,便开始尝试。将白果放在信封中,用微波炉加热至听到爆裂声取出,剥去外面的硬壳,再小心地将果肉表面的一层皮搓掉,剩下的就是黄中泛绿,晶莹剔透的白果肉,满怀欣喜地端给孩子吃,不料,孩子正眼都不看一下。我好失落,怎么我眼中的美味佳肴,孩子一点兴趣都没有呢!

看着手中的白果肉,不由得想起小时候吃白果的情形。我小时候是随外公外婆在淮北的一个县城长大的,那个年代,虽然生活很艰难,但街上还是有很多卖小吃的。“文革”前,家里日子过得比较平静,我经常能从宠爱我的外公、外婆处得到一毛、二毛的零花钱,然后跑到街上买我喜欢的零食,其中,最喜欢的零食之一就是烤白果。

当年商品流通不发达,淮北那一带是不出产白果的,所以,那时白果属于奢侈的干果。街头卖烤白果小贩的全部家当是一个小煤炉,外加一个由两个半球组成的拳头大小的球状铁丝网。给小贩一毛钱,他就会在铁丝网中放十粒白果,将铁丝网放到炉火上,一边烤,一边晃动铁丝网,以免把白果烤煳了。冬天,我尤其喜欢买烤白果。蹲在红彤彤的火炉旁,看着小贩将自己买的几粒白果放到铁丝网中,然后不停地在炉火上晃动,眼睛盯着铁丝网中的白果,小脸烤得热乎乎的,盼望着小贩快一点烤,听到白果壳啪啪的爆裂声时,已是心花怒放,心也仿佛随着白果肉爆了出来。待到铁丝网中所有的白果都爆裂,小贩将白果稍稍冷却,倒进我早已捧起的手中,此时,美感达到最高点。将白果壳剥去,再去掉包裹在果肉外面的那层赭黄色的膜,露出像琥珀一样晶莹的白果肉,轻轻地将白果肉放到嘴里,白果肉温、润、柔、韧,稍稍带一点苦,那简直就是人间美味。风台一中的古银杏树

后来,回到父母身边,读书的中学校园里,有一棵很老的银杏树,据说是三国时东吴大将周泰花园的观赏植物,想必当年也是当作奇花异树栽种的。这棵银杏树太老了,老得树干都空了,树干的底部有个大空洞,还有火烧的痕迹,经常有学生不顾禁令,在树洞里玩火。那时候看那棵银杏树,已是老枝盘曲,遒劲苍老。但在夏天,银杏树的叶子依然郁郁葱葱的,秋天又是鹅黄一片。每次从银杏树下经过,我便会想起小时候吃的烤白果。那也是我平生看到的第一棵银杏树,惊奇于银杏树扇形树叶的美丽,小时候看到的树多是杨树、柳树、槐树、泡桐树,见惯了各种圆形、椭圆形的树叶,没想到世界上还有扇形的树叶!所以,每年银杏树叶飘落时,我都要捡几片扇形的树叶夹在书里,有时还会在那漂亮的树叶上抄写名人名言。

少年时代收集的银杏树叶,早已随着岁月的逝去灰飞烟灭,烤白果的记忆也已经远去。现在,物质生活大大地丰富了,买白果已经不用论粒买,可以论斤买了。可是,这也就没有了物资紧缺时期的稀奇感和珍贵感了。而现在的孩子仿佛对什么吃的都没有兴趣,真是遗憾!2004年7月16日写于合肥

观瀑有感

2006年5月,去加拿大参加HSE(health健康,safety安全,environment环境)培训。学习之余,游览了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的所在地是一个有着10多万人口的小城市。城市里到处都是餐馆、旅店,售卖纪念品的商店更是数不胜数,沿街建筑装饰得很“童话”,马路上行走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

车在瀑布附近的停车场停下,一下车,远远地,就听到了瀑布的轰鸣声。走到观景台前,那被称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北美最著名的景观——尼亚加拉大瀑布就展现在眼前。因为这辈子从事的是与水处理有关的职业,对水有特别的情感,在看到瀑布的一刹那,真是说不出的激动。那天的天气不好,雾蒙蒙的,停车处的观景台也不是最佳观瀑角度,但那扶摇直上的水汽和磅礴的水流,已经使我非常震撼了。

尼亚加拉大瀑布位于尼亚加拉河上,上接海拔174米的伊利湖,向下注入海拔75米的安大略湖,两湖之间横亘着一道断崖,水量丰沛的尼亚加拉河水经过这里时,骤然降落,倾泻而下,水势澎湃,声震如雷。湖水经过绝壁上的半岛时,分隔成了两部分,分别流入加拿大和美国,形成了一大一小两个瀑布。

大瀑布因其外表呈马蹄状,因而叫“马蹄瀑布”。“马蹄瀑布”长600多米,巨大的水柱,冲击着湖面,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气势犹如雷霆万钧。瀑布冲击起的浪涛和水汽,高达100多米,当阳光灿烂的时候,便会形成一道七色彩虹。

小瀑布宽广柔和,很像一层面纱,因此被称为“公主面纱瀑布”。小瀑布长300多米,由于湖岸是凹凸不平的岩石,水流撞击岩石后,形成一处处像跳着华尔兹的漩涡,其柔美大异于马蹄瀑布的磅礴。

公主面纱瀑布旁有一座边境桥,这座桥有个美丽的名字,叫“彩虹桥”,连接着美加两国,一边是加拿大,一边是美国。

这么壮美的景色,一定要乘坐游船,感受一下接近瀑布的刺激。游船的名字很浪漫,叫“雾中小姐”号。通过电梯下到河边,从工作人员手中领取一件一次性的雨衣,穿到身上。开始,我觉得此举是否多余,可是当船开到马蹄形瀑布的入口时,一阵旋风,卷起一阵瓢泼大雨,若不是穿着雨衣,那就成落汤鸡了。其实,这雨就是瀑布降落时被风吹散和扬起的水滴。越近马蹄底部,瀑布的轰鸣声越发震耳欲聋,还伴随着那种地动山摇的感觉。那一刻,我感觉全世界的水仿佛都从这个马蹄口倾泻而下,如果用“浪花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来形容瀑布激起的浪花,那真是太确切了。湖鸥不惧惊涛,成群地翱翔于如雪的浪涛之上。游船穿梭于汹涌的浪涛之间和扑朔迷离的水雾之中,真有一种惊心动魄、涤荡尘嚣的感觉。在尼亚加拉河上

加拿大除了伊利湖、安大略湖之外,还有苏必利尔湖、休伦湖等等,世界15大湖泊,加拿大占有7席。加拿大领土面积有89万平方公里被淡水覆盖,淡水资源占世界的9%,是世界上湖泊最多的国家之一。如果将这些数据换算成人均占有量,那真是一组令人羡慕的数据。

不说加拿大人平均占有的资源数据,就说人均占有的水资源吧,加拿大以占世界0.6%的人口,占有9%的世界淡水资源,而中国水资源总量只占世界总量的8%,却要维持占世界人口总量21.5%的人类活动。中国人均占有的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4、美国人均值的1/5、加拿大人均值的1/48,然而,就是这少得可怜的淡水资源,却有70%以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看看加拿大的水,再想想我们的水,我真想把加拿大七大湖的任意一个搬回去。有人说,21世纪的战争可能是水的战争,而这战争离加拿大太遥远了。加拿大不仅不会因水而发生战争,因人而起的战争也很少。加拿大历史上就没有发生过像样的战争,就连从英国人手中独立出来,也是以和平方式进行的。

美丽、和平、富饶造就了加拿大人的从容、宽厚。

同在一片蓝天下,上天就那么偏爱加拿大!这辈子我要与祖国共患难,唯愿祖国的天能蓝起来,水能清起来!2006年5月23日写于加拿大

班芙之美

五月时节,去加拿大的班芙(Banff)。从卡尔加里,沿一号公路向班芙行进,一路上,说不尽的满眼绿色,那广袤的草原,大片的森林,成群的牛羊,无不让人赞叹不已。公路两边绿色的草地上,开了很多小黄花,若是再晚几天,待黄花开满草地,大地像铺上绿底黄花的地毯一样,那景色该是多么漂亮!

快到班芙镇时,居然看到了麋鹿。班芙国家公园是加拿大最大的动物保护区之一,据说松鼠、麋鹿、羚羊经常会蹦跳到游客身边,有时还会遇到黑熊或狐狸。这里的动物保护做得非常好,路上,经常看到拱券形的桥横跨公路,这些桥就是为方便动物横穿公路而修建的。

班芙是加拿大第一个,也是最古老的国家公园,仅次于美国的黄石公园。班芙镇原来只是落基山中一个皮货贸易的小镇,太平洋铁路通车后,每年有几百万人从世界各地来班芙游览,使班芙镇成了观光重镇,成为落基山脉的灵魂。

Banff 这个词应该怎么翻译呢?有的翻译成“班夫”,可是我觉得“夫”不能表现Banff 那种清水芙蓉般脱俗的美,所以一到Banff 小镇,我就在心中默认将Banff 翻译成“班芙”。

班芙大街是贯穿班芙镇南北的主要干道,它的北面是市政大楼,南面则横卧着落基山脉的一座山峰,整个班芙大街洋溢着欧洲的古典之美,用木头建造的各种风情的家庭式旅馆遍布班芙大街两边,建筑物上精心雕饰的门框、窗框以及阳台的栏杆上悬挂的饰物,都散发着一种温馨与精致的美。与旅馆相映生辉的是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商店、皮具店和户外运动器材店。镇上的房子很少有超过3层的,建筑风格各式各样,在雪山、绿树、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像童话世界。

在班芙期间,住在路易斯湖旅馆区的Lake Louise inn(路易斯湖酒店)。我们住的旅馆相对简陋,但设施齐全、舒适。放下行李,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去外面拍摄雪山美景。虽然已近晚上8点,太阳仍高高地挂在天上,天湛蓝湛蓝的,白云在雪山间缭绕,雪山脚下是苍松、碧水,几栋红色的建筑物点缀其中,真是一片净土,一派仙境!这里真安静,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没有汽车发动机的声音,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噪音,甚至听不到人的喧哗,只有偶尔的鸟鸣和溪流淙淙。

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加拿大差别很大,也许只有西藏可能有类似的景色,但当年中原人到不了那里,所以中国的古典诗词中就没有表达这种景色的诗句,而我更是才疏学浅,没有能力描述此人间仙境,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美!

班芙的著名景点是路易斯湖(Lake Louise)。路易斯湖长2?郾4公里,宽500米,是由冰河融水形成的冰河湖。路易斯湖湖水纯净出尘,天生丽质,如同一块翡翠铺在山谷间。湖的对面是终年积雪、冰清玉洁的维多利亚山。站在湖边,远望维多利亚山,看似寸步之遥,其实距路易斯湖大约还有9公里。云天、雪山、林木倒映在湖面上,构成了一幅画家和摄影家梦寐以求的画面。人们可以坐上一叶轻舟,滑动在丝绸般的湖面上,也可以骑着马,徜徉在湖边,让身心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宁静美。路易斯湖既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又有那种雍容华贵的美。湖畔还建有一间酒店,名为路易斯湖城堡饭店,这间酒店被称作“落基山脉中的一颗宝石”,更增加了路易斯湖的人文美。看过路易斯湖的景色,真有此生无憾的感觉。

离开路易斯湖,导游说还有一个湖,叫梦莲湖,问我们去不去。导游的口才不好,没有表达出梦莲湖的景色,我以为不过是个小湖而已。美丽如贵妇般的、雍容华贵的路易斯湖都看过了,还有什么湖能比得上路易斯湖?所谓“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那么“路易斯湖归来可以不看湖”了。天还下着小雨,需要翻过一座小山才能看到梦莲湖,可是,既然来了,那就看吧。气喘吁吁地爬上小山,翻过山顶,一片像蓝宝石一样的美丽的湖水立刻展现在眼前,我几乎窒息了,那种美几乎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镶嵌在雪山、绿树之间,湖面漂浮着尚未融化的冰,就像镌刻在宝石上的花,湖对面是白雪皑皑的十峰山,两侧是高山、绿树,没有一丝人间的气息。阴雨天降低了能见度,但给梦莲湖增添了几许朦胧。这意外收获,让我欣喜若狂,并且终生难忘。

班芙温泉饭店(Banff Spring Hotel)也是要参观的景点之一。这家饭店城堡般的外形是当地最有名的地标建筑。该饭店建于1888年,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饭店之一。饭店里的温泉美容中心、室内外温水游泳池、十八洞高尔夫球场、骑马、钓鱼以及滑雪等户外运动的设施,都让人感受到这个饭店的奢华。更重要的是,饭店的二层楼专门辟出一个空间,展示有100多年来,各国政要、社会名流在此饭店下榻时的工作、生活照片,显示出该饭店的非同寻常。在路易斯湖

班芙温泉饭店正下方是弓河瀑布(Bow Fall)。弓河瀑布落差只有10米,虽说水流很急,但并不壮观。弓河瀑布之所以著名,是因为40多年前,玛丽莲·梦露在这里拍摄电影《大江东去》,轰动了全世界,弓河瀑布也跟着出了名。直到现在,仍有无数的游客、梦露的粉丝,在游览班芙国家公园时,必定到此观赏、凭吊一番。

走马观花地游览了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在班芙的两天,天一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原定计划中的硫磺山看不成了,城堡山也看不到了。班芙bye?鄄bye啦!留下的遗憾,待梦回班芙再来实现吧。而班芙留给我的记忆,让我终生难忘。2006年5月26日写于加拿大

废矿坑里的思考

去加拿大温哥华旅游,一定要去看看维多利亚的布查特花园(The Butchart gardens)。从温哥华过海底隧道,再乘坐渡船,就到了温哥华岛的维多利亚,维多利亚是加拿大卑诗省省会,位于温哥华岛南端,布查特花园所在的托特湾,离码头还有21 公里。

布查特花园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私家园林。花园的主人名叫罗伯特·皮姆·布查特。布查特先生1888年在维多利亚的托特海口开办了一家水泥厂。生产水泥需要石灰石,石头开采后,便留下了废弃的采石场。

据说从1904 年起,布查特夫人开始在废弃的采石场中种植花草。布查特夫人起初对园艺一窍不通,只是从友人那里得到一些花种子,不经意地种在房前屋后。随着鲜花盛开,建一座大花园的计划在她心中萌生了。在丈夫的支持下,布查特夫人开始实施将废弃的采石场建成美丽花园的梦想。经过布查特家族几代人的辛勤努力,现在,布查特花园已经成为世界著名的花园,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去过布查特花园,我们在观赏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之后,绝对不会想到,这个美丽的峡谷曾经是一个废弃的采石场,我们只会不断地对那多姿多彩、缤纷斗艳的奇花异草发出阵阵惊叹,只会像所有的游客一样拿着照相机,不断地变换着拍摄角度。

布查特花园是一个花的峡谷,花的世界。沿着一条曲折的小径,便步入了这个鲜花世界的起点。花园的左首是一个喷水池,往前走是一条牵牛花的时空隧道,通向一座挂满花篮的凉亭,一篮一篮的牵牛花张开笑脸,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再向前,就是布查特花园的精华园林“低窿花园(Sunken Garden)”了。这个“低窿花园”就是当年的采石场和水泥窑址。游人如果细心观察,能够发现灌木丛中依然伫立着的水泥厂的烟囱,恐怕唯有这特意保留的大烟囱和停在花丛后面几辆隐隐约约的运矿车,才能让人想到,100多年前这里曾是水泥厂。在布查特花园

按主题划分,布查特花园分为玫瑰园、日本式庭园、意大利园,每一个主题花园都特色鲜明,惊艳动人。总之,进入布查特花园,在任何一个位置,高处或低处,坐着或躺着,面对任何一个方向,正视,仰视,俯视,都能看到一幅幅鲜花和盆景组成的美丽画面,步步皆景,所有的花草、树木都被打理得那么娇艳、精致。

布查特先生真该好好感谢他的夫人。当年的采石场,景象一定非常不堪。布查特夫人把它变成了一座花园,一个加拿大人引以为豪的、世界闻名的花园,布查特花园成了花的世界,花的博物馆。

无独有偶,加拿大的女王公园也是利用废弃的采石场建起来的精美花园。看来,加拿大有一套对废弃矿山修复与利用的政策。从这里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呢?我们国家有很多废弃的矿山和矿场,有没有谁想过,去修复那被挖开的大地的胸膛?

参观过布查特花园,我在想,以一己之力,能不能在中国也复制布查特花园呢?

这个问题想得我头疼!索性不去想了,先买点布查特花园出售的花种子带回国,没有能力和机会为改造祖国的废弃矿山出力,至少可以用布查特花园的花装点自己家的阳台,然后在心中保持一份对布查特家族的崇敬。2006年5月30日写于加拿大

安全也是一种文化

2006年5月,参加了石油和化工系统赴加拿大的HSE管理体系培训,从而对HSE中的“S”有了更深的感受。

HSE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国际石油勘探开发业多年管理工作经验积累的结果,它体现了完整的一体化管理思想。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上发生了几次重大事故,如1987年的瑞士SAND EZ(圣得兹)大火,1988年英国北海油田的帕玻尔·阿尔法平台事故等,这些重大事故引起了国际工业界的普遍关注,大家都深深地认识到,石油石化作业是高风险的作业,必须采取有效、完善的HSE管理体系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1991年,在荷兰海牙召开了第一届油气勘探、开发的健康、安全、环保国际会议,HSE这一概念逐步为大家所接受,世界上许多大石油公司相继提出了自己的HSE管理体系。

国内的中石油、中石化为推动我国石油和化工的环境、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发展,在吸收国外一些石油公司开展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分别发布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形成了系统的HSE管理体系标准。现在各化工设计院也在建立基于HSE的质量、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并且要通过认证,安全被提到了相当的高度,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观念的变革。

即便是在发达国家,对安全的重视,及其对特有的安全理念的塑造,也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的漫长过程。例如杜邦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历过几次安全事故,巨额的赔偿使公司几乎到了破产的地步。刻骨铭心的事故让杜邦体会到,设备和厂房的安全并不能完全杜绝安全事故,真正的安全,必须有制度和意识的保证,于是他们做出了堪称影响杜邦历史的三个决策:首先,建立管理层对安全的责任制度,而不专设安全生产部门,即从总经理到厂长、部门经理、组长等,所有管理者均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其次,建立公积金制度,即从员工工资、企业利润中定期提取公积金,为万一发生的事故提供经济补偿。第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即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员工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并不是对他们生产行为的约束与纠正,而是对他们人身安全的关怀与体贴。200年来,杜邦不折不扣地执行着上述三条决策,今天,安全观念已成为杜邦独特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每次公司召开会议,主持人首先要做“安全提示”:提醒与会者安全通道出口的位置,以及遇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在公司办公室中,坐椅子时绝不可使座椅两腿着地;员工及其家属在乘任何机动车辆时,应随时系好安全带;铅笔不得笔尖朝上插放,以防伤人;骑车时不得听“随身听”;打开的抽屉必须及时关闭,以防碰撞到人;上下楼梯,请用扶手,等等。这些规定,看似烦琐,实际上折射出管理层对员工生命权和健康权的关注。他们已经把安全、健康和环境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之一,每位员工不仅对自己的安全负责,而且也要对同事的安全负责。

对杜邦公司的了解是从书上看来的,而去加拿大的几个公司学习,则使我切实体会到这种对安全的重视。在加拿大,去任何一个公司考察,正式交流前,主持人首先都要做“安全提示”,提醒安全通道出口的位置、遇到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措施,洗手间在那里,哪些饮料可以喝,等等。例如在Fluor公司,每个会议都以一个安全主题开始,这种安全主题可以是工作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比如今天下雨了,员工上下班应注意哪些事项,等等;每月开展一次办公室的安全检查,将不安全因素向全公司通告;每层办公楼都有安全宣传栏。他们的HSE体系,已经不是仅仅为了认证,而是安全实现的需要。在Kvaerner公司参观时,在我们经过的草地上有一截铁丝,我们看到了这截铁丝,但没有任何感觉,而Kvaerner公司陪同的人弯腰捡起了这截铁丝,把铁丝放到安全的地方,他便将这一安全隐患消除了。

在加拿大的公司,对安全的关注已经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同样,对于他们来说,会前讲安全,就像早晨起床后要洗脸一样,成了一种习惯。如果会前不讲安全事项,他们就会感觉到像早晨起床后没洗脸就吃早餐一样别扭。系统内某家设计院,有一次与外国人在一个十六层的会议室谈判,中方主持人自然没有会前讲安全事项的习惯,结果,那外国人一直惴惴不安,最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假如发生火情,我是从窗子跳下去,还是走安全通道?”这外国佬挺幽默,但这确实是个应引起注意的问题。

有人曾经形容过,一座大楼里住有日本人、欧美人,如果发生火灾,日本人肯定是衣着鲜亮地从楼里走出来,欧美人能够安全地从楼里出来,但可能是灰头土脸。这种差别其实是源自安全教育。欧美人接受的教育是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如何逃生。日本人的安全教育是如何预防并且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逃生。记得去韩国旅游时,看到每家旅馆的走廊尽头的窗子下面必定有一盘固定好的绳索,这就是为逃生用的。不知这种习惯是韩国民族自有的,还是受日本殖民的影响。

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归纳为五个层次,第一是生理需要,第二便是安全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物资已极大地丰富,应该说,吃饭、穿衣这些基本生理需要满足之后,就应该考虑第二层次的安全需要了,这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安全也是一种文化!2006年9月1日写于合肥

盛世忧患

今年春节,安徽遭遇了50年一遇的大雪。大雪封门,正好可以让我们暂别尘世的喧嚣,安静地做一些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扫雪烹茶读武侠”是我心目中的一个美好境界。可是,伴着今年的大雪,我没有读“武侠”,而是读了宋鸿兵著的在国内财经界反响极大,但又颇具争议的《货币战争》和张庭宾著的《谁在暗算股指期货》两本书。尤其是《货币战争》,对我这样的金融门外汉来说,是一本看了让人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好书。

你知道滑铁卢一战与欧美货币体系形成的关系吗?滑铁卢一战关系着欧洲大陆的命运,伦敦的金融市场也在进行着关于这场战争的赌博,如果英国取得胜利,英国的公债将冲上云霄,反之将跌进深渊。一个叫罗斯柴尔德的犹太银行家族,利用其所拥有的情报系统,比英国政府早一天得到了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的消息,他们先是大量抛售英国公债,给市场造成英国公债将大幅贬值的假象和恐慌。当公债价格一泻千里时,他们又开始买进市场上所有的公债。仅此一举,罗斯柴尔德家族成为英国政府最大的债权人,从而主导了英国日后的公债发行,控制了英国的货币发行。

你知道林肯是谁暗杀的吗?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说:我有两个主要的敌人,我面前的南方军队,还有在我后面的金融机构。在这两者之中,后者才是最大的威胁。国际银行家一直想在新生的美国复制英国方式的货币发行权,林肯一直与国际银行家争夺货币发行权。美国的南北战争结束后,林肯立即宣布南方在战争中所负债务一笔勾销,使一直为南方提供巨额金融支持的国际银行家们损失惨重。为了报复林肯,更为了颠覆林肯的货币新政,国际银行家们便策划了刺杀林肯的行动。

你知道美国1929年大衰退的原因吗?是美联储的银行家们先是扩大信贷,鼓励人们买股票,买房子,买地,将泡沫吹起来,然后猛抽银根,制造经济衰退与资产暴跌。当优质资产价格降低到正常价格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时,他们再出手以超级低廉的价格收购,这叫作“剪羊毛”。1929年的“剪羊毛”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大衰退。类似的“剪羊毛”曾在1990年发生在日本身上,导致了日本经济多年停止不前,也曾在1997年发生在亚洲四小龙身上,导致了亚洲四小龙一蹶不振。

你知道希特勒是怎样发家的,又为什么仇恨犹太人吗?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是美国的银行家资助的。希特勒之所以仇恨犹太人,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的银行家血洗中产阶级的储蓄,使大量社会主流人士一夜之间沦为赤贫,深深种下了德国人对犹太银行家仇恨的种子。可以说没有国际银行家,就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

总之,该书将19世纪到现在,人类社会的一些灾难和危机都归结为欧洲银行家从一步步发展壮大,到操控政治经济的走向,获取利益的过程。看了这本书,让人对金融战争的巨大威力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我们不去追究书中所列事件是否全部属实、符合历史,至少他让我们普通人意识到金融战争的巨大威力以及如何看待和面对我们身边正在发生与即将发生的危机。

随着中国金融的全面开放,国际银行家将大举深入中国的金融腹地,曾经在美国、日本、亚洲四小龙身上发生的“剪羊毛”故事,会在中国重演吗?作为一个不懂金融的普通公民,我内心充满忧虑。

现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之声不绝于耳。2005年7月实施汇率改革以前,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为8.27,现在是7.03,美元贬值约14%。美元贬值,损失的是我们国家的钱。我国是世界第一高外汇储备国。假如2005年时我们的外汇储备有1万亿美元,那我们0.1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就毫无声息地蒸发了,而这个数字占2007年我国GDP总量的1.3%。我们辛辛苦苦创造的真金白银就这样被吞噬了。

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大量国际热钱就会流入中国,导致我国的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而真正需要房子的人却买不起房子。

股市从不到1000点,狂涨到5000多点,等广大民众冲进股市,股市便开始一蹶不振。我们不知道1000点时是不是国际热钱在抄底,也不知道5000点时是不是国际热钱在撤退。还好股指期货尚未推出,假如国际热钱配合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做空中国股市,当股市低到一定点位时,再来抄底,吞噬我们的优良资产。这样一个过程,怎么看都像国际金融财团整治日本、亚洲四小龙的招数。

人民币升值、房地产市场和股市的泡沫,还有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通过阅读《货币战争》,我们应学会把这些概念放到国际大环境中去理解。“金融大鳄”索罗斯说过,“在金融运作方面,说不上有道德还是无道德,这只是一种操作。金融市场是不属于道德范畴的,道德根本不存在于这里,因为它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我们不知道哪一只金融黑手会置稍稍摆脱了贫困的中国于死地。

作为普罗大众,我们天天听着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银行利率调高、股市涨啊跌啊、美国次贷危机等等或抽象或具体的概念,直接感受的却是物价飞涨,CPI指数居高不下。虽然绝大多数人不会因为青菜萝卜、油盐酱醋的涨价而影响生计,但我们也不希望辛辛苦苦的积蓄放在银行里贬值。按照作者的观点,将国家的外汇储备换成黄金、石油是安全的。可是我们这些普通百姓能怎么办呢?黄金、石油目前都处在历史最高价。再说我们还能在手上、脚上戴满金镏子,身上背着汽油桶生活吗?

当今世界,实体战争离我们似乎比较遥远。以中国的疆域之广,常规战争几乎不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命脉的彻底损伤,而金融战争的隐蔽性和残酷性,对中国的国家防务却是一个巨大挑战。

网上对此书的褒贬不一,说它与历史有出入也罢,一个普通百姓看了《货币战争》这本书以后,对国家和自身还是有些担忧。唯愿国家有关机构擦亮眼睛,制定好我国的金融、货币政策,保护人民不受金融危机的伤害。而一旦国家遇到金融危机,也希望我们的人民能像韩国人民那样,献出金子,帮助国家渡过难关。2008年3月6日写于合肥

2008年上半年,为庆祝“三八节”写了这篇读后感,刊登在单位办的内部资料《东华月刊》上。谁也想不到,2008年下半年,美国就爆发了把世界拖入万劫不复境地的金融危机,再现了《货币战争》这本书中所描述的场景,让我们亲身体验了一次百年不遇金融危机的可怕。那些曾经显赫的银行、汽车公司,一时间竟如《红楼梦》所描述的,“呼啦啦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倒闭速度之快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美国人用自己发明的金融理论、金融工具害了自己,也害了全世界人民。中国人民由于崇尚勤俭持家,生活暂时受影响还不大,但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伤害是巨大的,这种伤害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呢?补记于2008年12月30日

潇洒中秋

早晨,依然是早早地醒来。今天是中秋节,但是先生出差,孩子利用中秋节去上海看韩国歌星的演唱会,不能回合肥,我一人没着没落,还是在家看小说吧,也是一种享受!

9点钟,丁零零……一阵电话铃响,拿起话筒一听,是同事,问我是否有兴趣出去转转,我欣然应邀。去哪里转呢?同事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既然如此,我就决定到滨湖新区、政务区这些新区转转,平常工作忙,没时间转这些地方。这些地方大都是没去过的,我们俩都不认路,就当是练车技,开到哪里算哪里,横竖出不了合肥市。

同事没去过滨湖新区,于是我们先把滨湖新区的马路轧了一遍。滨湖新区的生活设施已逐步具备,路修得很好,但看目前的规划与建设,感觉滨湖新区似乎不如政务区。比如合肥一中旁边的那个楼盘,是密密麻麻的高层住宅,看不到树木与草地,像钢筋混凝土森林一样,我一点不喜欢。在滨湖新区体会到了什么叫“平地起高楼”,也感慨那么多的良田变成了马路、楼房。

离开滨湖新区,沿着芙蓉路胡乱往前走,几个转弯便昏了头,居然走到了南艳湖边,于是,顺便到单位正在建的“东华家园”工地看看。第一次近距离地看“东华家园”,眼前的建筑与效果图还有很大的差距,将装在脑子里的效果图调出来,再与几年后马路对面的南艳湖公园的绿地联系起来,感觉还是蛮受鼓舞——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居住在类似于“英国乡下的房子”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