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不可不知的100件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03:11:32

点击下载

作者:陶红亮 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食品安全不可不知的100件事

食品安全不可不知的100件事试读:

前言

食物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享受美食原本是件美好的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却屡见不鲜。在食物缺乏的年代,如何填饱肚子是人们忧心的问题。而在食品种类繁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代,很多人觉得无从选择。从三聚氰胺奶粉到毒大米,各种食品安全事件令人忧心忡忡。

科技的不断进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造福我们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害。在食品加工方面,食品添加剂技术在科技发展下不断推陈出新。但一些唯利是图的不法商家滥用食品添加剂,使得维持我们生命活动的物质也变得不再安全。那么,如何才能选择安全、放心的食品,如何揪出食物中的有害添加剂,这就需要我们炼出一双火眼金睛,把好食品安全的各个关卡。

在日常饮食中,要杜绝食品安全隐患,首先要了解关于食品的相关知识,了解食品中哪些是有益添加剂,哪些是有害添加剂,这样在购买食品时,就能从商品的外形、味道等方面大体了解食品的安全情况。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包装纸的主要功能就是包装食物,但除了包装食物外,它还有其他方面的作用。在包装纸上,无论是食品原料、添加剂,还是生产日期、保质日期等信息都会出现,这些信息在购买时都不能忽视。包装纸上的标签是我们购物的指南针,它能“告诉”我们正确的购物方向。当了解外包装的用途后,如何选购安全、健康的食物是关键。虽然我们无法决定食品的生产过程、蔬菜和水果的种植过程,但我们能用自己掌握的常识“去伪存真”,从种类繁多的食品中把真正安全、健康的食品挑选出来。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发生改变,如今不仅要吃得饱、吃得好,更要吃得健康。在精心挑选食材后,如何合理搭配、如何健康烹饪,也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提倡膳食平衡,讲究科学饮食,在注重饮食科学性的同时,食物合理搭配也不能忽视。

在生活中,食物相克和相宜这些说法由来已久,搭配合理的食物有利于身体吸收营养,搭配不合理的食物,则会损害身体健康。但究竟哪些食物搭配在一起能取长补短,哪些食物搭配在一起会相互影响,这是令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不同食物拥有不同特性,而这些知识则需要我们认真了解,并掌握于心,同时在生活中进行应用,这样才能让食物的利用得到最大化。

美味的食物令人垂涎,而制造美味食物的场所就是厨房。厨房是盛产美味的神圣殿堂,但厨房中存在的卫生问题也不得不令人警惕。厨房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地方,一切存在于厨房的用品也会成为病菌的聚集地,如果不注意厨房卫生,那么势必会造成细菌泛滥,严重威胁到身体健康。也许很多人都注重厨房大方面的卫生,但却忽视了小细节,即便厨房器具擦得铮亮,但一块不起眼的抹布,也能污染干净的食材,甚至威胁到身体健康。所以,为了保证饮食安全,要关注厨房卫生,确保食品输出基地的安全。

综上所述,引起食品安全问题的因素方方面面,如何有效解决才是问题的关键。掌握食品安全不可不知的100件事,掌握有关食品的信息,正确选购符合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食品,这也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技能。买错食品,不是一件小事,配错食物,也不是一件小事,有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事情都值得我们重视。

本书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具有一定实用性,操作起来也很简单。通过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到如何把握好食品安全的众多关口,如何买到安全、放心的食品,如何做到合理膳食,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帮助和指导。主编2013年11月第一章 火眼金睛,揪出食物中的有害添加剂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餐桌上食物的种类也日益丰富起来。但食品安全问题也屡见不鲜,所以了解有关食品的基本常识非常重要。食品的现代加工工艺使得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多,那么食物中哪些添加剂有害,哪些添加剂无害呢?1.认识食物中的添加剂

人们在购买食品时,更喜欢选择“纯天然、无污染”的,似乎任何添加物都会损害健康。这可能是由于食品安全问题给我们造成的印象,才导致很多人都认可这样的想法。但是,这正说明我们对食品添加剂知之甚少。

食品添加剂实际上并不等同于不健康的物质,它们原本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品尝美味,只是由于某些人的滥用或非法添加,才导致人们的认知混乱。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或为了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天然物质。目前,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共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有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全世界都不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食品法规委员会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食品添加剂是有意识地一般以少量添加于食品,以改善食品的外观、风味和组织结构或储存性质的非营养物质。所以,按照这一定义,以增强食品营养成分为目的的食品强化剂并不包括在食品添加剂的范围内。

食品添加剂并非违法添加物

如今,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爆出,人们简直是谈及食品添加剂而色变,造成这一现象更多的原因是,很多人混淆了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的概念。有时明明是一些非法添加物造成的安全问题,但是却把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这显然不公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中要求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严禁使用非食用物质生产复配食品添加剂,不得购入标志不规范、来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剂,严肃查处超范围、超限量等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同时要求在2011年年底前制定并公布复配食品添加剂通用安全标准和食品添加剂标志标准。

因此,食品中的违法添加行为是需要严厉打击和坚决禁止的,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问题只是需要加强监管,进行规范和整治。食品添加剂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来源不明,材料不正当,或添加剂滥用。

对食品添加剂不需要过度恐慌,国家正准备出台相关标准,以规范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当然,消费者也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多了解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尤其在选购食品时要注意观察食物的颜色、闻一下食物的味道等,对于口感异常的食品要多留心、多注意。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1)防止变质。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微生物导致的食品变质,延长食物保质期,防止微生物感染导致食物中毒;抗氧化剂可以延长保质期,也可防止油脂氧化物自动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2)改善感官。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就是食物的色、香、味、形等方面。而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地改善或提高食品这些方面的质量,满足人们对于食物的要求。(3)保持营养。加工食品时,适当添加一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不但能防止人体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还能保证营养平衡,提高人体健康水平。(4)方便供应。市场上可供消费者选择的食品种类繁多,这些食品大都经过加工处理和包装,那些看上去色、香、味俱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剂、增香剂、调味剂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没有这些食品添加剂的帮助,人们不可能享受到如此多的、便利的食品供应。(5)方便加工。现在很多食品都在进行工业化生产,为了加工操作方便,很多食品中会添加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等,这些物质本身对身体没有害处,只是为了便于对食物加工而加入的物质。(6)其他。食品要销售出去,就必须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商家就会使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制成无糖食品供应。2.认识食物中的抗氧化剂

氧化常常会导致食品变色或产生一些有毒物质,这样不但会影响食物的感官,而且对健康也有害。而抗氧化剂恰恰能解决食物容易氧化的问题,保证食物不会被氧化或者说不容易被氧化,保证食物的感官和质量完好。

抗氧化剂是一种很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下面介绍它的作用机理、常见的抗氧剂和应用情况。

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1)抗氧化剂通常有还原作用,通过它能够降低食品中的含氧量。(2)中断氧化过程的链式反应,阻止氧化的进一步进行。(3)破坏或减弱氧化酶的活性,氧化酶不能继续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4)将能催化或引起氧化反应的物质封闭起来,阻断氧化反应的进行,如络合能催化氧化反应的金属离子等。

食品抗氧化剂的作用机理比较复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这类抗氧化剂因其本身易被氧化,因而可以消耗掉包装中的氧气保护食品免受氧化。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和2,6-二叔丁基甲酚(BHT)等酚型抗氧化剂能与过氧化物结合,中断氧化反应链,阻止氧化过程继续进行。另一些抗氧化剂可能抑制或破坏氧化酶的活性,借以防止氧化反应。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

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食品中的抗氧化剂有:2,6-二叔丁基甲酚(BHT),主要用于食用油脂、干鱼制品防氧化;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主要用于食用油脂防氧化;没食子酸丙酯,主要用于油炸食品、方便面和罐头防氧化;维生素E,主要用于婴儿食品、奶粉防氧化;维生素C和异维生素C,主要用于鱼肉制品、冷冻食品等防氧化。

此外,美国FDA还批准使用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抗坏血酸钙、硫代二丙酸月桂酯、乙氧喹、卵磷脂、偏亚硫酸酯、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偏亚硫酸钠、亚硫酸钠、氯化亚锡、没食子酸戊酯等作为抗氧化剂。(1)天然维生素E。大量存在于植物油脂中,性状较为稳定。通常在油脂精制过程中回收获得。它的抗氧化性较好,使用也相对安全,大量被应用于食品保鲜领域。(2)红辣椒提取物。红辣椒中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质,它是维生素E和香草酰胺的混合物。(3)香辛料提取物。在各种香辛料中,抗氧化性能最好的是迷迭香和鼠尾草。通常香辛料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类萜、有机酸等多种抗氧化成分,它们能切断油脂的自动氧化链、螯合金属离子,并起到与有机酸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迷迭香干叶粉中提取出的鼠尾草酚和迷迭香酚都是天然的抗氧化物质,比人工合成的氧化剂BHT和BHA的抗氧化能力强4倍多。(4)新型食品抗氧化剂。茶多酚类抗氧化物,它们是从茶叶中提取的抗氧化物质,含有4种组分,其中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以及儿茶素,它的抗氧化能力非常强。

虾青素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自然界最强大的抗氧化剂,在日、美、欧洲、东南亚已经广泛应用于牛奶、烘焙食品、高档饮料等领域。

抗氧化剂的应用前景

食品抗氧化剂较常用于油脂和含油食品,如油炸方便面等油炸食品的抗氧化。它能够阻止或延缓食品变质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氧化结果,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赶在氧化发生前。如果使用酚型抗氧化剂的同时添加柠檬酸和磷酸等酸性物质,可以显著提高抗氧化作用。通常认为它们可与促进氧化的微量金属离子螯合,从而起到抗氧化增效的作用。

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BHA和BHT等毒性较大,所以人们十分重视针对天然抗氧化剂的研究。科学家正在大力研究从米糠油、芝麻渣中提取米糠素、芝麻酚等类抗氧化物质。

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中,抗坏血酸及其钠盐安全无害、作用显著。3.远离三聚氰胺奶的毒害

几年前的三鹿毒奶粉事件,让更多人知道了一个名词——三聚氰胺,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人们痛恨、谴责无良的商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和揭露该事件,一时间三聚氰胺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家都知道三聚氰胺是有毒物质,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三聚氰胺,更不知道它是怎样毒害人体,对于怎样鉴别添加了三聚氰胺的牛奶也并不知情,因为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喝牛奶。

解开三聚氰胺的面纱

三聚氰胺(melamine),化学式CHN,俗称蜜胺、蛋白精。366它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常被用作化工原料。

三聚氰胺为白色单斜晶体,无味,微溶于水,可溶于甲醇、甲醛、乙酸、热乙二醇、甘油、吡啶等,不溶于丙酮、醚类。

三聚氰胺对身体有害,不可用于食品加工或食品添加物。

三聚氰胺常与甲醛缩合聚合制得三聚氰胺树脂,用于塑料及涂料工业,有时也作纺织物防褶、防缩处理剂使用。其改性树脂常被用作金属涂料,具有色泽鲜艳、耐久、硬度好的特点。还用于坚固、耐热装饰薄板,防潮纸及灰色皮革鞣皮剂,合成防火层板的粘接剂,防水剂的固定剂或硬化剂等。

三聚氰胺奶对人体的危害

三聚氰胺是一种白色的结晶粉末,基本没有气味,在食品中掺假后也不容易被发现。

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含氮量很高,超过了66%,所以,食用了掺假三聚氰胺的奶粉,很容易导致人体泌尿系统结石,对人体的肾脏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肾衰竭。

曾经有人做过动物试验,用三聚氰胺给小白鼠灌胃,结果小白鼠很快死亡,在小白鼠的输尿管中发现了大量的晶体积蓄,还有的小白鼠肾脏被晶体覆盖。还有人连续使用混有三聚氰胺的饲料喂养动物,结果被试验的动物肾脏中出现了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出现晶体,血清尿素氮和肌酐逐渐升高。

家庭检测奶制品中是否含有三聚氰胺(1)将买回的奶粉,按照平时冲泡的浓度进行冲泡,然后进行充分搅拌,直到见不到固体颗粒为止。接着将冲好的牛奶放到冰箱中,等待牛奶静止降温。(2)准备好一块黑棉布和一个空杯子。将黑棉布蒙在杯子口上,作为过滤器使用。(3)将冷却后的牛奶拿出,用刚才制作好的简单过滤装置对牛奶进行过滤。(4)如果在黑布上留下了白色的固体或颗粒,用清水进行几次冲洗,排除其他可溶性物质的可能。(5)如果经过冲洗后,发现黑布上面有白色的晶体,可以将这些晶体取下,然后放入装满清水的玻璃杯中观察,如果这些晶体沉入杯底,那么很有可能奶粉中掺杂了三聚氰胺,这样的奶粉坚决不能食用。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于掺杂了极少量的三聚氰胺奶粉是没有检测作用的,不过微量的三聚氰胺也难以对人体造成危害。使用这个方法,可以给奶粉安全把把关,但是不能作为权威检测手段。4.谨防苏丹红进入你的餐桌

苏丹红被大家所认知,还要从“红心鸭蛋”说起,大概谁都没有想到,以为营养丰富的“红心鸭蛋”竟然是因为饲料中添加了苏丹红。一时间,“红心鸭蛋”成为“黑心商贩”的代名词,人们也更为关注食品中的苏丹红。

2005年左右,苏丹红食品事件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苏丹红究竟是什么,它又会对人产生怎样的危害呢?

沸沸扬扬的苏丹红事件

2005年2月18日,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产品中被检测出来,于是500多种食品被叫停下架。

接着,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当年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监管,防止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流入中国市场。

2005年3月4日,北京质监部门从某辣椒酱中检出“苏丹红一号”。又过了不久,湖南长沙检出某调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辣椒萝卜含有“苏丹红一号”。

2005年3月15日,质监部门在某快餐食品的烤翅和烤鸡腿堡调料中都发现了“苏丹红一号”的成分。在随后几天的食品专项执法检查中,北京市有关部门再次发现,其用在“香辣鸡腿堡”、“辣鸡翅”、“劲爆鸡米花”3种产品上的“辣腌泡粉”中含有“苏丹红一号”。

随后,全国11个省市30家企业的88个样品被检出含有苏丹红,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

苏丹红究竟是什么

苏丹红被如此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加工中,那么,它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实际上苏丹红是一种化学染色剂,并非食品添加剂。也就是说,所有添加了苏丹红的食品都属于违法添加,不属于误用或超标,称得上是一种犯罪行为。

苏丹红中含有一种名为萘的化合物,该物质的化学结构决定了它具有致癌性,尤其是对人体的肝肾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它实际上是一种化工染色剂,主要用于石油、机油和其他的一些工业溶剂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于鞋、地板等的增光。

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审批非常严格,所以,像苏丹红这样的工业染色剂是绝对不可能作为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的生产环节中。“苏丹红”事件类似于“吊白块”、“瘦肉精”,都属于食品生产企业违规操作行为。

苏丹红对人体的危害

苏丹红为亲脂性偶氮化合物,主要包括Ⅰ、Ⅱ、Ⅲ和Ⅳ四种类型。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Ⅰ、Ⅱ、Ⅲ和Ⅳ列为动物致癌物。“苏丹红一号”是毒性较强的致癌物。“苏丹红一号”是一种红色的工业合成染色剂,一般用于溶剂、机油、汽车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所以说,违规使用苏丹红一号的企业主要看中的是苏丹红的染色功能,尤其是辣椒酱这类产品,长时间放置很容易导致产品变色,影响外观,影响销量,而添加苏丹红后,不但能增色,还能让产品长时间保持“青春”。“苏丹红一号”被人体吸收并降解后,就会产生一种中等毒性的致癌物“苯胺”。过量“苯胺”被吸入人体,可能会造成组织缺氧、呼吸不畅等明显症状,也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受到严重的损伤,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不孕症。有动物试验研究表明,“苏丹红一号”可以导致试验的老鼠患上癌症。

需要注意的是,“苏丹红”对食用者健康的影响比较缓慢,并不会快速致病,因此隐蔽性很强。如果长期食用含“苏丹红”的食品,最突出的表现是肝部脱氧核糖核酸(DNA)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导致肝部病症。所以,如果怀疑曾经经常食用“问题食品”的消费者最好到医院进行肝部检查。

自1995年以来,欧盟和其他一些区域就已经开始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一号”染色剂。1996年,我国出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也规定:“苏丹红”绝对禁止用于食品生产。5.魅力难挡的嫩肉粉

或许有人注意到,最近几年,超市和餐馆里的肉越来越嫩,吃时软嫩无比,几乎都快感觉不到肉原本的纤维了,而且买回家的肉颜色鲜嫩。这还要多亏了嫩肉粉这种产品,正是它的使用,才使得肉质变得鲜嫩软烂。

嫩肉粉也被称作松肉粉,它能使动物性原料软嫩滑润,但又不会损伤肌纤维弹性。嫩肉粉呈白色粉末状,为纯天然制品,它的主要成分是从番木瓜中提取的木瓜蛋白酶,它能适当分解结缔组织、肌纤维中的胶原蛋白及弹性蛋白,促使部分氨基酸之间的连接键断裂,从而破坏它们的分子结构,这样就能达到提高原料肉的嫩度、改善风味的效果。

嫩肉粉为何能嫩肉

动物肉类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其中的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而嫩肉粉的基本配料,是木瓜蛋白酶等酶类,以及用来稀释和填充的淀粉。蛋白酶的主要作用,就是分解蛋白质,它能够把长长的肌肉纤维蛋白质分解成片段,这样肌肉组织就会变得松嫩,在吃这种处理过的肉时不会出现肉丝卡在牙齿缝里的现象。

目前,嫩肉粉中的蛋白酶主要提取于植物性原料,如木瓜、生姜、菠萝等。商品的名称一般都是根据提取原料而定,如从生姜中提取的,就称生姜蛋白酶,从木瓜中提取的称为木瓜蛋白酶。

比较常见的嫩肉粉大都使用木瓜蛋白酶,其加工工艺就是将未成熟的木瓜果实割口,然后收集木瓜的乳汁,再通过一系列加工得到木瓜蛋白酶。在制造嫩肉粉的过程中,往往还会按照比例添加其他辅助剂,最后就成为市面上售卖的嫩肉粉。根据《食品添加剂手册》介绍,肉类嫩化剂配方为2%木瓜蛋白酶、15%葡萄糖、2%味精及食盐等。

由于嫩肉粉嫩化速度快,而且效果十分明显,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餐饮行业。在许多超市,嫩肉粉的销量仅次于味精。

嫩肉粉中含亚硝酸盐

商场上销售的嫩肉粉能够使肉的口感鲜嫩,但是却不能使已经被氧化变色的肉变回原色。但是,如果在嫩肉粉中加入亚硝酸盐,就能起到防腐的作用,而且它是很好的肉类护色剂,所以,很多商家为了能帮助发色、防腐和制造风味,通常会在嫩肉粉中加入亚硝酸盐。还有的生产厂家,为了提高其保水性,还要加入磷酸盐、碳酸钠等碱性物质。

亚硝酸盐是有毒物质,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但是它却可以让肉类煮熟后颜色粉红,口感更嫩,风味带有类似腊肉的美味,而且能明显延长保质期。至于磷酸盐,确实也能提高肉类的保水性能,但是它也会妨碍钙、镁、铁、锌的吸收。

添加了亚硝酸盐和磷酸盐的嫩肉粉,能够把一片老牛肉变成一团嫩肉,即使是牙口不好的老人吃起来也毫不费力,而且使用过嫩肉粉的肉就像化了妆一样,永葆红颜美丽,这样的功效不得不让餐馆和卖肉的摊贩对嫩肉粉钟爱有加。

近些年,卫生部报告了多起亚硝酸盐中毒事件,其中餐饮系统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多数时,事件常被冠以“误用”一词,但实际上很可能与处理肉类时使用过多的亚硝酸盐有关。

误食亚硝酸盐或食用含有过量亚硝酸盐的食物不仅会引发中毒,严重时甚至还会致命。人体摄入0.2~0.5克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3克可致死。所以说,如果食用了过量使用嫩肉粉的肉类,可能会引发一些中毒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胃癌、肠癌等致命疾病。

嫩肉粉如何正确使用

合格的嫩肉粉,里面应当不添加或很少添加亚硝酸盐和磷酸盐。但即便使用的是质量合格的嫩肉粉,也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1)肌肉老韧、纤维较粗和含水量较低的肉类原料可以使用嫩肉粉,如果是鱼肉、虾肉这类含水量比较高的肉类最好不要使用。(2)使用嫩肉粉一定要控制用量,一般使用量为原料量的0.5%左右即可。(3)使用嫩肉粉时,应该先将它溶于清水,然后再洒到肉上,不要直接将粉撒在肉上。(4)嫩肉粉中的蛋白酶在60℃左右才能最好地发挥其活性,如果温度过高,效果不佳。(5)嫩肉粉对原料发挥作用的pH值大约在7~7.5范围内,所以,使用前应当检查肉类是否被酸性或碱性的调料腌制过。6.小龙虾食用安全隐患多

从前些年开始,媒体上就接连爆料出因为食用小龙虾而导致中毒的事件。不同于普通龙虾中毒,食用小龙虾后,患者没有出现常见的呕吐、腹泻等症状,却都表现出肌肉酸痛难忍的症状,情况严重时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食用小龙虾中毒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商贩在清洗小龙虾时使用“洗虾粉”,正是这种物质才导致中毒症状。那么究竟什么是“洗虾粉”,这种物质又会对人体造成怎样的伤害呢?

解开洗虾粉的真实面目

由于小龙虾生活的环境通常十分恶劣,因此身上可谓“藏污纳垢”,为了能轻松去除小龙虾身上的污垢,商贩们才使用“洗虾粉”来给小龙虾“洗澡”,经过洗虾粉的清洗,小龙虾们就从一个个浑身泥巴的“小脏孩”摇身一变,成为了光鲜亮丽的“王子”。

商贩们使用的“洗虾粉”主要成分实际上是一种工业领域普遍使用的除锈剂“草酸”,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结晶,它的酸性是醋酸的10000倍。“洗虾粉”中含有蛋白酶,能够分解蛋白质。“洗虾粉”对人体危害比较严重,它被人体吸收后,会破坏身体的酸碱平衡,还会导致体内钙和锌的大量流失。尤其对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钙和锌的缺失将会影响孩子的骨骼、牙齿发育,甚至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而且,过量的草酸还会导致身体内产生结石。

现在市面上售卖的“洗虾粉”通常都是使用普通塑料袋包装的“三无产品”,外包装上没有任何产品说明,使用时直接用清水冲兑“洗虾粉”,看起来很像家里常用的洗衣粉。

食用小龙虾存在的安全问题(1)小龙虾本身可能会携带一些具有毒性的物质,例如水源遭到污染,就会使得小龙虾携带毒性,如果烹调时不能去除毒素,就会危害人体健康。(2)小龙虾会摄食腐败的食物,比如说动物的尸体,如果小龙虾生长的水体遭到重金属污染或腐败物中含有毒素或重金属,就会导致小龙虾体内含有重金属。(3)小龙虾本身可能就是毒性物质,它的某些自身成分,尤其是蛋白质,在烹饪火候不够时,这些活性蛋白被食用后就可能会给人体带来伤害,例如过敏、食物中毒等。

食用优质健康的小龙虾“洗虾粉”虽然酸性很强,但在食用小龙虾时不能判断出是否用过“洗虾粉”,所以,在制作前把好关十分重要。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能鉴别出小龙虾是不是用“洗虾粉”洗过。

使用“洗虾粉”洗过的小龙虾,通常看上去十分干净,颜色也是光鲜亮丽。但是,由于“洗虾粉”酸性很强,小龙虾也很容易因为浸泡而被“腐蚀”,所以虾钳很容易脱落。如果您发现餐桌上或想要购买的小龙虾掉钳现象比较严重,则很可能是清洗时使用了“洗虾粉”的缘故。

要判断小龙虾的优劣也比较简单。新鲜的小龙虾看上去鲜亮饱满,肉质比较紧实,吃起来也很有嚼劲;如果是放了一段时间或已经死掉的小龙虾,肉质就会松软,看上去也会感觉空空的,不够饱满。

现在市面上的小龙虾多数是人工养殖的,所以比以前的田埂或水沟中长大的小龙虾干净,但是也不排除有些养殖者为了让小龙虾长得“壮”一些,往养殖塘里加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因此,烹饪时一定要保证小龙虾熟透,防止感染寄生虫或病菌。要想判断小龙虾是否煮熟,只需品尝一下小龙虾的肉,如果发现肉不发软,比较有咬劲,咬的同时还有汁液流出,那么小龙虾就熟了,也可以观察小龙虾肉的横截面,只要颜色一致,那么小龙虾也就熟了。7.千万要小心香气四溢的食物

前两年,我国台湾查出售卖的许多食品中添加了塑化剂,一时间人们开始关心起自己食用的食物中是否也添加了塑化剂。在市场中销售的食品中又是否含有塑化剂,也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塑化剂是一种有毒物质,食用后会对人体产生很大危害,但是,为什么厂家要往食品中添加塑化剂呢?又怎样避免塑化剂给人们带来伤害呢?

香精类食物中塑化剂含量高

塑化剂将整个台湾食品业推到了风口浪尖。而与此同时,国内的质监部门也开始加班加点迅速展开筛查工作。最后,在几家企业的产品中检测出了塑化剂添加物。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香精产品和含香精的食品配料,比如添加香精的糕点、绿茶粉、液态酥油、绿茶香精、杏仁香精等。

在台湾被查出含有塑化剂的500多种商品中,也主要集中在含有香精或香精食品配料的食品上。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作为常见食品添加剂的香精会成为问题的源头呢?其实这主要和香精的特点有关。

简单来说,香精就是用来增加食物或其他产品香气的物质。它们由一些挥发性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合而成,组合的方式非常复杂,无论是运输、储藏、使用都很不方便。最重要的是,如果在食物中直接加入香精,食物的香气闻起来让人觉得非常不自然、不柔和,闻起来会有一些“冲”,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可能被降低。

为了解决上面这些问题,就需要生产者采取一些措施。通常是将这些调配好的香料和其他“载体”物质相互结合,通过技术手段使香精类物质被“包裹”起来,然后再和水、油脂、乳化剂等配料混合,使它们成为不同形态的产品。有的可能是水溶液,有的可能是油状物质,也有的可能是乳液状,但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在运输、储藏和销售时更加方便而采取的措施,也就是比较常见的香精产品。这样的香精,香气柔和自然,能够在口腔中慢慢释放,消费者也感觉不到很大的刺激性,产品自然更受欢迎。

目前,各种产品追求的都是“多功能化”、“复合化”、“傻瓜化”,食品添加剂行业也不例外。所以,香精产品除了具备增香功能外,往往还被增加了增稠、稳定和乳化的功能,甚至有的产品还配好了色素。这样,生产加工者在使用时,只要按比例加入到食品中,完全不需要再花费任何功夫就能制造出喷香美味的食品。不管是生产饮料、零食还是糕点,这样高度符合、使用简单的添加剂自然会受到商家喜爱。比如“起云剂”的名称,就是因为除了香精还有增稠和乳化效果。

塑化剂代替食用香精的动因

虽然符合乳化的香精产品能够很好地满足商家生产的需要,但是生产复合乳化香精之类的产品往往需要花费高昂成本,为了降低成本,一些不良香精产品生产者就想到使用塑化剂来代替优质食用油做乳化香精。据查,我国台湾的香料公司,已经使用塑化剂代替食用油制造香料有将近30年的时间。可见食品法规和食品检测等手段还需完善。

制造香精和调香需要十分专业的知识,所以,很多小一点的企业就直接从大一些的食品加工企业或专门的香料制造企业购买相关产品,这也就导致含有塑化剂的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哪些食物不含有塑化剂

既然那些含有香精、香料的食物中可能含有塑化剂,那么不含有香精的食物中自然也就不会找到塑化剂。

各种天然食品无需担心。如果是加工食品,只要是没有浓郁香味的就不会有香精添加问题。例如,原味的牛奶和酸奶是不加香精的,但是在乳饮料和果味酸奶中通常都能发现香精。

脆皮面包、馒头、烙饼之类的食品中不用加香精,但很多水果香气浓郁的面包和点心中往往都加入了香精,而奶油香气浓郁的面包和点心,则更要仔细查看配料表,以鉴别真的加入了大量奶油,还是加入了含有奶油味的乳化香精的酥油、植物奶油、麦淇淋等配料。

要强调的是,并不是香精都对人体有害,也不是所有香精中都有塑化剂。只是那些添加了塑化剂的香精才会危害人体健康。只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建议大家还是少食用添加香精类物质的食品为宜。8.小心餐桌上有地沟油

自从几年前爆出了“地沟油”的问题,人们对于日常食用的油也多了一份担心。尤其是到外面的餐馆、饭店吃饭时,更是觉得心里没谱。大概谁也不会想到,藏污纳垢的地沟油竟然堂而皇之登上了人们的餐桌。

地沟油为人们所深恶痛绝,当然一切责任都要归到售卖和使用地沟油加工食物的不良商家身上。究竟什么是地沟油,它会给人们带来哪些危害,又应当怎样防止地沟油进入人们的餐桌呢?

什么是地沟油

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其最大来源为城市大型饭店下水道的隔油池。经过专门收集加工和提炼,这些被人类扔掉的垃圾,就又能“堂而皇之”成为餐桌上的食用油。对地沟油进行收集的人员,通过从城市下水道中捞取浑浊暗淡略呈红色的膏状物质,经过一系列过滤、加热、沉淀、分离程序,就能将那些原本散发着恶臭的垃圾转变为“食用油”,往往他们会通过最低价将这些“食用油”售卖出去,使其重返餐桌。

这样经过提炼得到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但里面含有很多有害物质。食用了这些“地沟油”,可能会破坏人们的白细胞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严重时甚至引发癌症。所以“地沟油”被严禁用于食用油领域。但是,对于废油的加工再利用是可以应用到工业等方面。不法商贩受到利益的驱动生产加工“地沟油”,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危害,甚至连他们自己所吃的食物中都可能含有“地沟油”。

地沟油有哪些种类

地沟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狭义的地沟油,它是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通称泔水)收集起来,然后经过简单加工、提炼收集出来的油;第二类主要是将劣质的猪肉、猪内脏、猪皮等加工提炼后产出的油;第三类是将反复或超次用于油炸食品的油收集起来,然后去除杂质、掺杂新油后重新使用的油。

这三种油虽然来源、途径各不相同,但都含有很多有害物或致癌物。后两种油虽然看起来没有第一种油脏,但里面的有害物质却不见得比第一种少。

地沟油会造成哪些危害(1)消化不良。在“地沟油”的炼制过程中,油脂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产生很多种毒性物质。例如砷,人一旦使用含有砷的“地沟油”后,很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头痛、头晕、失眠、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2)腹泻。无论从来源、收集过程还是提炼过程来看,“地沟油”的卫生问题都显而易见,其中大量细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被食用,轻者会引发人们腹泻,重者则会引起人们恶心、呕吐等一系列肠胃疾病。(3)腹痛。“地沟油”中混有大量污水、垃圾和洗涤剂,只是经过地下作坊的简单提炼,虽然看上去很干净,但根本无法除去细菌和有害化学成分。所有的“地沟油”都有铅含量严重超标的现象,食用了含铅量超标的“地沟油”加工的食品,会引起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等症状。(4)胃癌与肠癌。提炼地沟油的“原料”中含有黄曲霉素、苯并芘,这两种毒素都是致癌物质,可以导致胃癌、肠癌、肾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出现恶性肿瘤。

怎样鉴别是否为地沟油(1)看透明度。纯净的植物油呈现透明状,而“地沟油”透明度会很差;纯净的油会有少量的油料色素溶于油中;纯净的油中也可能会有少量的杂质沉淀。(2)闻油味。滴一滴油在手上摩擦,然后仔细闻气味,如果有异味,很可能是质量问题,如果有臭味就很可能是地沟油。(3)尝油味。口感带酸味的油是不合格产品,有焦苦味的油已发生酸败,有异味的油可能是“地沟油”。(4)听声音。取出一两滴油层底部的油涂在易燃的纸片上,点燃后听燃烧的响声。燃烧正常无响声的是合格产品;燃烧不正常且发出“吱吱”声音的,水分超标,是不合格产品;燃烧时发出“噼叭”爆炸声,表明油的含水量严重超标,而且有可能是掺假产品,绝对不能购买。(5)询问进货渠道。必要时索要进货发票或查看当地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抽样检测报告。9.市面上的鲜榨果汁知多少

如今,酒店和餐馆的“鲜果汁”也需要有专人进行制作,看来其中的“科技含量”不容小觑。其实,在这些场所销售的“鲜榨果汁”也都是暗含“潜规则”的,远远没有宣称的那样“新鲜”。

鲜榨果汁是个技术活,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口味和需求,商家们往往会耍一些“花招”,作为消费者,应当有一双慧眼,识破这些“花招”。

鲜榨果汁技术含量高

想要制作真正的鲜榨果汁是一件技术含量十分高的事情,在一般的餐馆里进行制作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果是没有经过培训的人,想要做出新鲜可口的鲜榨果汁也十分困难。

首先,如果直接通过水果榨果汁,保证出汁率非常困难,除非花费的成本提高。其次,有些水果鲜榨的果汁十分容易变色,只要放上几分钟就会发生褐变,造成果汁颜色暗淡,看起来就好像变质一般。而且榨出来的果汁质地不均匀,容易发生沉淀。这些都是消费者、顾客难以忍受的。最后,水果的供应四季变换不定,而且会随着水果的质量有所差别,无论是颜色还是口感都会有变化,有些水果甚至还会出现断档的情况,经营者如果真的制作鲜榨果汁,恐怕要面对很多的变化情况。到时遭到顾客质疑或引起不满就会对生意产生影响。

市场倒闭经营者耍花招

如今的消费者,吃惯了各种色、香、味俱佳的美食,对于“鲜榨果汁”的要求自然也不会低,消费者花钱消费,求的就是美味营养、色香味齐全,如果发现果汁变色,味道也不够甜美,还要等待很长时间,恐怕没有人能接受。并且如果想要喝鲜榨的某样水果,却因为缺货而不能提供,消费者自然会转向别的经营者;又或者水果批次不同造成口味不固定,往往又会招来消费者怀疑经营者的技术水平不够。

历数上面这些情况,就是为了说明,消费者他们花钱消费,就必须要保证得到商品和服务质量能达到他们的心理标准,如果不能达到,自然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淘汰出局。这样的情况下,众多商家只能选择使用“科技”手段,来保证自己的服务“达标”。

市场上的鲜榨果汁

经营者究竟是使用什么样办法制作“鲜榨果汁”的呢?其实,方法很简单。

最为快捷方便的手段,当然非浓缩果汁调配莫属。只需要将调配好的浓缩果汁冲兑上少量的鲜榨果汁,然后加糖和水稀释一下,一杯香甜的“鲜榨果汁”就做好了,前前后后用不了三分钟,自然也不会让顾客着急。而且这种做法并不违反道德,也没有什么危害或污染。就是,商家所要付出的成本可能高一些。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走奶茶的路子”,这样不但降低了成本还能加快速度。众所周知,奶茶里没有茶,它只不过是奶精、糖、香精和色素调出来的一杯混合物。如今水果香精味道足以乱真,再加上适量的糖、酸、增稠剂、色素等制作成“果汁粉”,食用时用水冲兑即可,实在是轻而易举。商场和超市里都有售卖果珍的货架,它在配料表上诚实地告知人们,它是一种完全靠二十多种原料人工调配而成的、有很高技术水准的水果味饮料。然而,果珍的口味却比人们日常吃到的橘子、菠萝等水果更招人喜欢。因为鲜水果不是按人类的口味精确设计出来的,而果汁饮料却可以做到按大众口味来调配。

目前,没有任何相关规定或法律禁止市面上销售使用这类“调配”手段制造出来的“果汁”,而且“果汁伴侣”里面的添加剂都属于国家许可的添加剂,只要用量合法,就可以合法生产销售。10.小心染色的粗粮馒头“用白面染色制成所谓的玉米面馒头”、“制作过程中以甜蜜素代替白糖”、“掺加防腐剂以防止发霉”、“馒头生产日期标注为进超市的日期,过期馒头被回收后重新销售”等事件一经曝光,立刻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看来馒头也不安全。

由于人们都觉得粗粮更健康,很多人为了方便就会选择超市或市面上出售的玉米面馒头食用。这让很多无良商家看到了“商机”,于是就出现了“染色馒头”。消费者应当怎样理智看待这些粗粮馒头,避免买到这些染色馒头呢?

口感和颜色太好要当心

现如今,为了迎合老百姓的口味,很多超市或餐厅都开始售卖全麦馒头、杂粮馒头、杂粮饼等面食,或者是添加了玉米粉、豆粉、燕麦粉等杂粮的主食。这些主食营养价值更高、膳食纤维丰富,对于人体健康确实大有裨益,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还能起到延缓血糖上升的效果,所以是可以考虑优先购买的食物。但是,面对这些所谓的营养面食,最好还是留个心眼。因为有些杂粮面食根本就是名不副实,玉米馒头可能是精白面粉添加黄色素做成的;一些所谓的全麦馒头,实际上可能是面粉加上焦糖色素做成的。紫色、黄色、绿色、褐色的食品,都可能是染出来的。这些往往是一些商家利用很多消费者喜欢“健康”的概念,却又不愿意吃口感粗糙的粗粮,刻意制造出来迎合消费需求的产品。

玉米香气可以用香精来假造,全麦面粉也可以撒点麦麸来化妆,但食品的质地没法伪造。如果买来的玉米面馒头,质地细腻得和白面馒头一样;全麦馒头有点麦麸,但口感和普通馒头一样,吃起来没有“粗”的感觉,和精白面粉做出来的产品完全一样,那就说明,买回来的根本就是精白面制作的馒头,为了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上了颜色而已。

怎样分辨染色馒头

既然染色馒头刻意欺骗消费者,那么消费者应当怎样鉴别这些“染色馒头”呢?

要分辨这些杂粮面食品,主要靠观察,消费者在购买前不可能在超市里把东西尝一遍。如果发现馒头或其他面食的颜色非常均匀,那就可能是染色的,这是因为,杂粮面通常还是会有很细小的颗粒,再怎么做,颜色也应该是不均匀的。

紫米面食的颜色主要来自于所含有的花青素,它遇酸就会变红色,遇碱就会变蓝色。如果发现紫米面食的颜色是蓝紫色,通常是真的。掰开后加一滴醋,颜色会变红;加小苏打,颜色会变蓝紫。

绿色的面食一般使用了绿色蔬菜汁,它的颜色来自叶绿素,如果把面食揉碎加点醋,颜色会变暗,变成橄榄绿。如果不变色,就说明颜色是染出来的。

另外,真正的玉米馒头最多加30%的玉米粉,质地仍然比较粗糙,弹性差。如果质地细腻均匀,必然是假玉米馒头,或只含有微乎其微的玉米面。这样的馒头颜色主要来自黄色素,香气来自玉米香精。

玉米馒头不一定比普通馒头好

人们追捧粗粮,主要原因是认为粗粮中膳食纤维含量高。玉米中确实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脂肪含量要比普通面粉高,且以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而且脂溶性的维生素E的含量也较高。但是,玉米中蛋白质的含量明显低于面粉,玉米中的维生素E处于结合状态,人体也无法吸收。

还要提醒大家,玉米中的膳食纤维并不是它所特有的,从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都可以得到,所以,一个人在食物搭配合理的情况下,可以得到足够的膳食纤维,而不需要一定摄入玉米面膳食纤维。

同样,其他粗粮也是这样。适当摄入粗粮能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对于改善高血糖、高脂血的不良状况,或者避免深加工给粮食营养造成的浪费,都有一定好处。但是,要明确一点,粗粮并非必需品。第二章 包装解读,除了装食物还有其他作用

为了方便和保鲜,很多食物外面都包裹着一层包装袋。包装袋上通常都印有食品的制作材料、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一系列小字。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容易忽视外包装,其实外包装除了包装食物外,还有其他作用,它能指引我们更好地识别、选购食品。11.不可小觑的食品标签

市面上售卖的带包装的食物都会有食品标签,不过,通常人们更为关注的只有食物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对于其他看起来密密麻麻的小字,很少人会对他们感兴趣。而实际上,商品的标签是我们选购食物非常重要的“指南针”。

掌握食品标签与标志的正确识别方法,对于了解所购食品的质量特性、安全特性,以及食用、饮用方法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还能帮助我们发现和鉴别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合法权益。

什么是食品标签

食品标签指的是商品预包装容器上的文字、图形、符号以及一切说明物。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包装于容器中,以备交付给消费者的食品。食品标签上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引起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也不得以直接或间接暗示性的语言、图形、符号导致消费者将食品或食品的某一性质与另一产品混淆。

此外,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通俗易懂、准确、科学。食品标签是依法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识别食品标签的基本方法(1)查看标签内容是否齐全。法律规定,食品标签必须标示的内容有:食品名称、配料清单、净含量和沥干物、固形物、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产品标准号。(2)查看QS标志。按照法律规定米、面、油、酱油、醋、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糖、味精)、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米面食品和膨化食品等15类食品只有获得QS食品安全认证才可以投入生产,在选购这些食物时,一定要注意查看QS认证标志。(3)查看标签内容是否清晰、完整。食品包装上的标签,一切内容都应当应清晰、醒目,易于消费者辨认和识读,在流通过程中不能磨损或脱落。(4)查看标签内容是否科学规范。食品标签上的语言、文字、图形、符号必须准确、科学,标签上标示的文字和数字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食品标签的汉字必须是合格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也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汉字;净含量与食品名称必须标注在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同一视野,便于消费者识别和阅读。(5)查看标签的内容是否真实。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必须符合商品的实际情况不得以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

食品标签应该看哪些内容(1)看日期。首先要看商品的保存期和生产日期。有一些商品过了保质期还可以正常食用,但过了保存期的食物一定不能再继续食用。所以,购买时一定要多注意,防止买回家的食物已经过期,不小心吃坏了肚子或者出现食物中毒。如果发现购买的食品过了保质期,可以向商家索赔。(2)看配料表。一般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商品含量最多的原材料。食品添加剂并不一定是坏东西,但超量使用还是会带来危害,所以配料表中添加剂越少越好。(3)看营养成分。一般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水,种类越多、配比越均衡越好,而且最好是按照自身的需求购买。(4)看安全标志。现在市场上的东西五花八门,绿色、无公害、有机认证标志使很多消费者眼花缭乱,其实这样经过认证的食品并不一定就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有机食品相对安全一些。(5)看特殊标志。一些保健商品通常会有特殊的标志,通常都会标明适应人群或使用禁忌等注意事项。一定要注意查看,避免使用不当带来麻烦。12.认识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标志

我们到商场购买商品时,经常会在带包装的商品标签处发现蓝色的“QS”字样。但很少有人关心或关注这两个字母。因为人们更关注的是食品的保质期。如果以前你也是这样的话,建议以后在选购商品时,还是尽量选择带有“QS”的产品。“QS”标志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汉语拼音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的缩写。这一标志对于购买合格产品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认识食品生产许可标志

带有“QS”标志,意味着商品经过国家批准。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检验合格,而且在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并加印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标志(“QS”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标志,不得出厂销售。

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标志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它代表了产品实物的质量和信誉,表明商品水平合格安全。它并不像厂名、厂址、商标等具有专有性和唯一性,它是符合国家强制执行标准的标志。(2)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标志是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一颁发,必须经过评审、考核程序,获得认可之后才能使用。

食品市场准入标志式样

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拼音“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的缩写“QS”表示。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生产许可”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在使用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时,不能变色,并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证书编号。

进行生产许可认证的意义(1)标志着产品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只有通过认证的产品,才能进入市场流通。(2)规范商家的生产活动:商家要获得认证,就必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产品的加工和生产。(3)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通过企业建立起来的生产规范和标准,形成一个合格的质量体系,这样能对产品质量更好监控,同时对于减少产品的质量波动,提高产品的稳定性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按照标准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控制好每一个加工流程,能够保证企业的有序发展。(5)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按照规定来规范和监督员工的行为和操作,能够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分工明确,减少了返工率或不合格率,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进口产品包装上没有QS标识

食品生产许可认证,是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取得相关许可证后进行食品生产,在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标识,它作为我国施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后,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在产品包装上醒目标注的标志,只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的食品。如果是国外原装进口食品,不需要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而是按照国家有关进口商品监督管理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所以,如果是购买国外的原装产品,上面不会标注“QS”标志。13.保质保存大有不同

到商场或超市购买食品时,大家最为关注的或许就是保质期。如果是比较心细的朋友也许会发现,有些包装上标注的是“保质期”,有些包装上却是“保存期”,还有些则标注了“××年××月之前使用”。更多的人则认为没什么不同。

商品的保质期和保存期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但却常常被消费者误认为是一个意思。两者究竟有哪些不同之处,在使用产品时又应当怎么做呢?

保质期和保存期常被混淆

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到了超市后,想要买一瓶醋,拿起一瓶想看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结果却发现标签上面竟然写着“保质期×个月,保存期×年”。相信很多人会因为这样的写法而感到不解。这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保质期和保存期是一个概念,现在突然写在了一起,而且还完全不同,当然会感到疑惑。

其实,有媒体曾经针对这个问题对一些消费者进行过现场调查,结果大多数正在逛超市的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差别,有的消费者认为,“过了保存期的食品还可以吃,过了保质期就不能再吃了,因为‘不保质’了”。

事实上,两者之间有着很大差别,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消费概念。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定义和市场使用规定,在实际标志时存在一定的混乱现象。

一字之差大有不同

食品标签上的保质期和保存期仅一字之差,但不能混淆。

产品的保质期指的是,在正常条件下产品的质量保证期限。产品的保质期只能是由产品生产者给出,并且明确标注在产品的标签上。只要是在产品的保质期内出现质量问题,产品的生产企业就需要对该产品质量符合有关标准或明示担保的质量条件负责。销售者可以放心销售这些产品,消费者可以安全食用。

保存期指的是产品的最长保存期限。超过了保存日期的产品就会失去原产品的特征和特性,也丧失了产品原有的使用价值,所以说,保存日期的最后那天,也可以称为是产品的失效日期。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销售者不得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所以说,失效产品或超过保存日期的产品禁止销售。

专家解释说,保质期代表着厂家向消费者作出的保证,在标注时间内产品的质量是最佳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过了保质期,产品就一定会发生质的变化。即使是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果色、香、味等性状没有改变,仍然可以食用。但保存期则是硬性规定,是指在标注条件下,食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如果超过了这个期限,产品的质量会发生变化,如果继续食用就可能会给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坚决不能再继续使用或出售。

购买食品时须谨慎辨别

有的商家在包装上只标注了保质期,有的只标注了保存期,在选购时应当注意什么呢?

商家之所以会选择标注保质期或保存期其中一个日期,是因为我国的《食品卫生法》在试行期间和正式实施后,这两个不同阶段卫生执法的法律依据有所变化。在《食品卫生法》正式实施后,应当执行食品保质期的规定,但是国家关于食品标签的标准规定,保质期为最佳食用期,保存期为推荐的最终食用期。总之,众多的历史原因造成了目前食品生产企业有的采用保质期,有的采用保存期的状况。

在此,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不要只关注商品的保存期或保质期这些日期标准,还应该多多关注销售环境是否符合标签上规定的条件,比如冷藏贮存、避光保存、阴凉干燥处保存等。如果商品的保存环境不符合规定,即使食品没有超出保存期,也可能已经变质。14.教你认清绿色食品

绿色食品是近年来人们听到见到比较多的字眼。在食品安全问题频现的今天,绿色食品更成为众人关注、追捧的对象。绿色,象征着自然和健康,代表远离污染,所以凡是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物总能让人更加安心。

所有人都期望能吃到、用到安全健康的食物,但究竟什么才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究竟有哪些标准,这些很多人并不清楚,只能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盲目跟风。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加深对绿色食品的认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