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水城、生态城规划设计——低碳南宁的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3 12:30:20

点击下载

作者:黄耀志、刘晶晶、黄际恒 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绿城、水城、生态城规划设计——低碳南宁的实践

绿城、水城、生态城规划设计——低碳南宁的实践试读:

前言

南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城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和睦相处的现代化城市,地处亚热带,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令南宁满城皆绿,四季常青,形成了“青山环城、碧水绕城、绿树融城”的城市特色。“中国绿城”,这是南宁的绿色梦想。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标识绿城南宁魅力的“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绿化、美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已经形成。到2010年前后,南宁市的森林覆盖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以及城市大气质量,均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国家园林城市”、“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及“中国特色休闲城市—养生休闲之都”等城市荣誉彰显着“中国绿城”建设的杰出成就。“中国水城”是南宁市继“中国绿城”之后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邕江及其两岸众多支流、水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能够自给自足的相互补充的水系网络为水城建设提供了基础框架。建设“中国水城”,“绿”上加“水”,不但可以借此改变南宁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基础,还可以与“中国绿城”建设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绿和水的完美结合,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水城”建设强调生态在治理水系中的重要作用,宏观把握构建整体的城市水网系统,营造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的复合生态景观系统。将城市内部水系以及沿岸打造成景观秀丽的风光带、特色明确的文化带、经济复苏的产业带、人气活跃的亲水带、环境宜人的居住带以及设置完善的行洪带。这就需要从城市总体格局出发,优化和完善内河沿岸两侧土地使用的功能、空间形态,提出带动内河沿岸土地集约和高效利用、景观生态环境良好的土地开发控制总体思路、策略与模式。

这样的一个“水城”建设项目,将对南宁市的规划建设发展产生诸多影响,而几个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是“水城”项目推进后必须面对的。

第一,对南宁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从南宁建城至今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经历了点状生成、带状拓展、单中心放射状拓展、单中心圈层拓展时期。自从实施“中国绿城”、“中国水城”等建设,城市空间从“南湖时代”走向了“邕江时代”。城市空间圈层布局有了很大的变化,即南宁城市用地从单中心向多核心布局模式演变的发展趋势。

第二,对滨水空间形象的影响。从城市整体结构看,水系作为一个主导要素嵌入到城市结构形态后,必然导致整个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从规划设计的角度看,由于水系网络构建带来原总规中滨水空间的增加,在对其进行规划设计时,既要对水体自身整治、滨水区绿地系统以及公共开放空间的建设以及滨水居住环境改善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又不能忽视滨水空间的整体性和城市形态的延续性。

第三,对城市旅游及其旅游产品更新的影响:① 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提升;② 水城生态特质更加凸显;③ 水岸景观丰富多样。

第四,对城市建设用地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对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室外公共空间布局对新变化用地调整需求三个方面。新变化对用地调整产生的诉求,适应这些变化需要有新的规划指导。“水城”建设的推动,酝酿了南宁市从“绿城”、“水城”走向“生态网络城市”的规律式发展态势。“生态网络城市”,就是以自然生态网络为“底”,城市建设用地为“图”,先底后图,生态优先;以生态网络限定、引导城市建设用地的紧凑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健康有序拓展。这是南宁生态城市和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南宁具有建设完善的城市生态网络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南宁城市空间拓展中应该充分整合自然生态要素,以构建完善的生态网络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前提,优先进行非建设用地的控制,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进行建设用地规划与布局,实现紧缩的建设用地与有机的生态网络的合理安排,实现将南宁市打造以“绿城”、“水城”为核心的“生态网络都市区”的目标。

这种先底后图的空间拓展模式,必须遵循5个基本原则:强化整体自然格局的连续性;维护与恢复河道的自然形态;加强林地、湿地保护与建设;保护和利用基本农田;土地集约化发展。这种先底后图的空间拓展模式,必须首先对城市增长的阻力因素进行有效调控。

城市增长往往既受到阻力因素(如地理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动力因素(如政策因素、交通接入条件、现状建设情况等)的影响,通过对这两种因素的判析,可以得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对自然环境资源最低程度影响的基础上。这是科学判别城市扩张的生态底线、城市增长边界是识别城市科学增长方向、实现城市理性增长的有效手段。“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了南宁城市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的范围,勾勒出南宁“图底关系”。“底”的范围(即为生态保护区)是指位于城市增长边界之处,具有保护城市生态要素、维护城市总体生态框架完整性、确保城市生态安全等功能,需要控制建设、实施生态保护的区域。它是维护南宁城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涵盖了南宁市优质的山水生态资源和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对构建南宁“一轴两环多廊道”生态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考虑到生态保护范围需要给予一定的控制弹性,实施不同的管控要求。将基本生态线围合形成的生态保护范围进一步划分为“生态底线区”和“生态发展区”两个层次。其中,生态底线区是指生态要素集中,生态敏感的城市生态保护和生态维育的核心地区,是城市生态不可逾越的安全底线,应遵循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要求。生态发展区是指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区或生态较敏感地区,允许在满足特定的项目准入条件前提下有限制地进行低密度、低强度建设的区域。

这种先底后图的空间拓展模式,必须同时加强对城市集中建设区发展的引导。

随着城市资源的稀缺性日益突出,土地集约发展是城市经营的基本前提与重要内容。目前,南宁经济发展态势良好,面临土地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为实现城市建设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提倡土地的高效率开发与土地的集约利用是必然选择。通过南宁生态网络的构建,优先控制非建设用地,在预留并确保组团间足够的开放空间与生态廊道的同时,推动南宁城市形态向网络状组团式发展。并且“重点推进组团”要与“调整优化组团”一并考虑,即组团发展与城区人口规模、产业合理布局要同时考虑,以保障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前提下城市规模化组团发展的目的。

基于南宁市的以自然生态网络的“底”,城市建设用地的“图”,通过“先底后图,生态优先”的选择决策,提出了南宁生态网络都市区空间结构的“一轴、两翼、多中心、多组团”模式。这或许不是唯一的模式,但它却是从城乡规划的空间、土地规划角度对低碳化发展的最好诠释。

这就是低碳南宁在践行“绿城”、“水城”、“生态网络城市”的实践中给予我们的启迪。著 者2015-8-101 南宁“足迹”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是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信息中心。位于广西南部,北纬22°48′,东经108°24′,属我国[1]南部亚热带区域范围,邕江流经市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从区位上看,南宁面向东南亚,北靠大西南,东临粤港澳,西接中南半岛,地处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泛珠江三角合作、西南合作等多区域合作的交会点,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和前沿,是新崛起的面向东盟的区域性国际城市。至2010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07.37万人,比上年增加9.47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70.74万人。全市总面积2211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47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179平方公里。目前,正朝着具有秀丽岭南风光、浓郁民族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化宜居生态园林城市迈进。

在1949年以前,南宁依托古城,整个城市基本处于低速发展时期。1949年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作为环北部湾重要城市,南宁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取得突出的成绩。从南宁的城市发展阶段看,基本经历了四个阶段。1.1 建城至1955年—单中心封闭式发展时期

南宁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据史籍记载,东晋大兴元年始建县,是南宁作为行政中心的开始,郡治在邕江南岸,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兴初年,城区向北岸迁移,新城位于邕溪水和邕江汇合的三角嘴上,为日后城市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晋城范围大致在现在的广西军区院内紧靠邕江一带,方圆有200~300米。自唐宋以来,南宁就是西南大通衢,与滇黔川有着密切的交通联系和频繁的经济往来。商品交流促进了社会进步,加速城区规模的不断扩展,使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唐代,武德年间,城区在晋城的基础上扩建城邑,面积约2平方公里。后开城门3个,均面临邕江,以适应水运的发展。宋代,从元丰三年(1080年)起,邕城人民开展修城墙、建城楼、挖城壕等浩大工程,城区轮廓大体呈椭圆状,南北稍长,东西较窄;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故有“直城三里七,横城七里三”的说法。明清改名为南宁府,南宁由此得名,沿用了600多年。明清时期,城区向城西南外邕江沿岸一带扩展,将南门外一里的邕江沿岸地区辟为商埠。1907年清政府把南宁辟为沿江通商口岸,成为广西西南部以及云、贵一带的货物集散地。1913年改为南宁县,次年改为邕宁县,这个时期的“南宁市建设计划”,由于内战及抗日,直至南宁解放,城建工作无法进行。1949年12月4日南宁获得解放。1950年2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南宁为省会(图1-1)。图1-1 南宁城址变迁图(资料来源:2008年南宁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城市形态上看,历史上由于社会经济和交通条件的限制,南宁市区主要集中于水运较发达的邕江中段北岸滨江地带,城市形态具有显著的临水型轴向发展特征。南宁自建制至解放(1949年)前夕,历经千余年,全市尚是“直城三里七,横城七里三”,城区面积仅为4.5平方公里,人口最多时为9.2万。从空间拓展动力机制看,由于受到社会经济和交通条件的制约,作为城市空间拓展的基础,内部适应因素—自然地理条件起主导作用,决定了城市的初始形状。1.2 1955~1982年—单中心放射状拓展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时期作为区域性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南宁为了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在交通设施的引导下,南宁的城市形态已经由初期的临水带状发展特征逐渐转变为沿铁路和公路为主的交通干道轴向及临水型轴向并重的发展特征,后来随着一系列交通工程的[3]完工及邕江水运的逐渐衰落则加速了以交通为导向拓展形式。

1955年前后,南宁市的总体布局还仅局限于中心城范围。新中国成立后南宁首次编制较完善的1958年版总体规划(图1-2)参考了重视形式的前苏联规划模式,城市布局以旧城为基础,向四周紧凑发展,道路网采用环形加放射状布置。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首座跨江(邕江)大桥,加强了南北联系。南岸工业区随铁路编组站的设置得到一定发展,并依托铁路布置工业用地。这个阶段规划强调功能分区,围绕着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突出了工业布局,以工业项目布局带动城市建成区的外延扩大,奠定了城市布局基本框架和中心区为服务及居住区,西郊、江南、北湖为生产区的格局。同时,外围的卫星城也开始逐渐形成。图1-2 1958年版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图(资料来源:2008年南宁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对比这两张图可以看出,1982年南宁城市规划布局(图1-3)很大程度上沿袭了1958年总规的空间发展模式,仍为集中圈层结构布局。另外,一块飞地位于城市西部。改革开放以后,南宁市社会经济建设各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城市规模迅速扩大。然而在用地布局上,1982年版规划基本沿用了20世纪60年代的原有格局,城市综合职能仍旧依托于旧城中心,没有突破单中心的城市结构,并确立了环形加放射的城市路网格局。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其表现出的弊端越来越多,高度集聚的旧城使得旧城中心交通、环境、建设投资成本等压力过大。图1-3 1982年版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图(资料来源:2008年南宁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从空间拓展动力机制看,由于受到交通方式及产业布局影响,弱化了水运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决定了这个阶段南宁城市形态呈环形放射状布局。从解放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受到周边国际环境(局部战争)的影响,突出强调了边防,南宁未提出较高的城市发展目标,发展局限于广西省范围。因此,这个时期的城市规模不能完全适应后来的市场经济时期的城市建设和空间拓展诉求。1.3 1982~1995—单中心圈层拓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南宁市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进入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随着中越关系的转好,加上1992年小平南巡后南宁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南宁的发展日新月异。“分中心”的城市集团式发展战略在1995年版总体规划(图1-4)中被提出。该战略从大西南地区的视角出发,有力地指导了南宁20世纪90年代后的城市建设。1995年间,南宁将行政中心东迁来带动琅东新区的发展,其目的是为了缓解特大城市单核心结构的弊端,使旧城人[4]口和交通得到进一步疏解。琅东新区是南宁城市空间拓展的上佳区域,其与南湖和邕江相邻,东接青秀山风景名胜区。南宁城市结构形态由近圆形渐渐演变成沿邕江东西向伸展的扁长结构形态。随着琅东的开发,开发强度高和经济强度高的中心密集区也开始向东部伸展开来。可见,埌东新区建设深远地影响了南宁整体城市用地空间布局。虽然在政策经济导向下强调了分中心的战略,但是随着城市快速环和高速环的兴建,引导城市向东西南北各个方向的仍是过分均衡的“团状”扩张。城市空间格局在原有基础上加上了圈层结构,单中心圈层拓展的空间格局变得越发明晰。建成区范围发展到这个时候已经是124平方公里,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70平方公里相比,范围明显扩大。在这个时期的城市用地布局上,越来越强调经济政策导向作用,发挥出各大用地经济价值。图1-4 1995年版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图(资料来源:2008年南宁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南宁城市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经济利益的驱动机制下,这个时期南宁城市发展受到政策经济影响较大,受分中心发展战略影响出现“偏心化”现象,但总体上城市形态仍呈单中心圈层结构布局。由于发展背景变化的限制,规划的指导性和适应性遇到了严峻挑战:在南宁本版规划中未充分估计城市发展速度,也没有意识到城市发展与[5]生态保护之间存在巨大的冲突。城市不断向城市外围“摊大饼式”拓展,并带来一系列城市病,让南宁只好提前面对特大城市中才可能出现的繁复问题。1.4 1996年至今—集中分片区拓展时期

2000年以来,东盟自贸易区的创建和“南博会”的定期举办为南宁与东盟、与世界各国的交往创造了一个重要平台。同时,作为环北部湾重要城市的南宁,与周边珠三角、大西南以及北部湾的关联在地域联系与地域分工协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宁面临着更大的发展机遇。圈层布局有了很大的变化,即南宁城市用地从单中心向多核心布局模式演变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南宁的圈层布局中的一部分圈层中首次出现多核心分布的雏形。伴随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偏心化”越来越明显,原本以旧城为中心部位的圈层结构,出现城[6]市部分职能开始由新的子核心承担的情况。在城市环境建设方面,2001年南宁市全面实施“136城市亮化工程”,目标是将南宁市打造成“中国绿城”。在该政策的推动下,南宁城市的发展达到了历史上的最快速度,在建成区范围方面和各类用地方面都以空前的速度扩展。“中国水城”的建设是南宁市继“中国绿城”之后的又一张城市名片,以邕江水系为主轴和核心,贯通城市水系,达到中国水城“水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在城市空间上,从“南湖时代”真正走向“邕江时代”。南宁城市的发展,在建成区范围方面和各类用地方面都以空前的速度扩展。南宁以“城市布局采用团状分片区结构形态的发展重点”作为战略突破口,推动城市的拓展,这是城市规划多核心模式在南宁空间条件下的具有运用。并且2008年版规划(图1-5)中尤其强调生态方面的要求,水网和绿网的建设,建立起城市生态绿地网络,形成城市与自然相依的良好城市内部环境。图1-5 2008年版南宁城市总体规划图[资料来源: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参考文献

[1] 南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南宁市地方志[M]. 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 《南宁统计年鉴》编委会. 南宁统计年鉴—2011[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 张浩,雍怡. 区域发展的生态规划与综合战略决策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 复旦学报,2004,92(6):965-971.

[4] 胡浩,温长生. 城市空间扩展与房地产业开发关系研究—以南宁市为例[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2(2):731-734.

[5] 南宁市人民政府.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及说明书(2008-2020)[R]. 南宁:南宁市人民政府,2008.

[6] 权纪戈. 南宁1980年以来城市用地演变研究[D]. 北京:清华大学,2005.2 从“绿城”、“水城”到生态网络城市的发展态势2.1 水城建设的发展背景2.1.1 “水城”、“绿城”的缘起及建设现状(1)南宁“水城”、“绿城”的缘起“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常放。”地处亚热带的南宁,具有南方特有的温暖和湿润,很早以前,南宁就以一年四季绿荫如盖、繁花似锦的独特风姿而醉人。近年来,有着“半城绿树半城楼”美誉的南宁,为了实现建设“中国绿城”的绿色梦想,继续在道路的绿、广场的绿、公园的绿、小区的绿、阳台的绿上大做文章。路宽100米、全长12公里、号称广西第一大道的民族大道,是一条绿意盎然惹人醉的“森林大道”。北大南路、人民西路、大学路、清川大道等精品大道也是处处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南湖广场、民歌广场、民生广场、江滨休闲公园等一个个沿湖、沿溪、沿江的带状广场将滨水绿化带连接起来,形成了城市的“绿色飘带”。4813公顷的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茂密的树林中富含高含量的负氧离子和充盈四周的新鲜空气。此外,青秀山风景区、南湖公园、动物园等公园的绿各具诱人的特色。明秀小区、新竹小区等一个个绿树成荫碧草如茵的小区,以及家家户户那一方小小阳台的绿,让外地人羡慕不已(图2-1~图2-4)。图2-1 南宁道路绿化图2-2 南宁市内广场图2-3 南宁市内公园图2-4 南宁景观小游园

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终年常绿,四季花开,山河湖溪与绿树鲜花交相辉映,绿化、美化、果化与亚热带风光融为一体的城市生态景观,正是绿城南宁的魅力所在。市区内有13座公园和30多处街头游园,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3666公顷,覆盖率36.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幅提高,常抓不懈的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使南宁城市大气质量常年在国家一至二级标准,位于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整个城市基本上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市区与村镇相结合,城乡绿化一体化的绿化体系。层次丰富、多姿多彩、四季常绿、生态良好的独特园林绿化景观,城市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树起了南宁“绿色城市”的品牌。2004年,南宁市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8.06平方米,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1997年南宁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2000年,荣获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2002年,荣获首批“中国人居环境奖”。(2)南宁“绿城”、“水城”建设现状

从2006年起,生态南宁工程在南宁市持续建设,如今南宁市已经形成了若干条绿色廊道(图2-5),包括快速环道、民族大道延长线、机场高速路等。图2-5 南宁绿色廊道[1]

南宁市已基本形成了“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绿化新格局。近些年,森林覆盖率达39.47%,绿化覆盖率达37.81%,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2.7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47平方米。

目前已形成了这样的新格局,“群落式”园林建设模式是南宁绿化建设的一个特点,极具生态理念,也是南宁绿化进程中的一个亮点。南宁市通过“群落式种植”(图2-6)城市绿化新模式以及提高“绿量”和生态理念,来达到一个最佳的目标,以最小的土地面积产出最大生态效益。图2-6 南宁“群落式种植”

南宁市江流湖泊多,全市有18条江河流经该市,为了将南宁建设成“绿城”、“水城”,南宁市的城市绿化结合实际,大力打造特色公园绿化建设。首先,南宁市将名树博览园与南湖相结合,建设成一个开放式公园,突出了南宁的城市特色;其次,以名贵的金茶花为主打造了一个金茶花公园,突出了专业特色;三是一路一景的绿化,打造了复式城市绿化景观,让果树上街,如芒果、木菠萝、扁桃等都成为南宁的特色景观;四是打造特色动物园建设,在动物园的建设中保持了园林风貌,做到植物园中有动物园,动物园中有植物园。另外,还开展多种动物表演项目以创造人与动物的和谐(参见图2-7)。图2-7 南宁的秀丽风光2.1.2 从“绿城”到“水城”的城市规划建设背景(1)水城建设必要性探讨① 城市形象提升与特色营造要求城市建设更上一个台阶

作为广西“首善之区”和区域性国际都市的助力器,南宁“水城”建设的引导和辐射作用体现在商业金融、经济环境、政治等多个方面。同时,南宁城市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方面也处于优越位置,具有发展成为现代化宜居大都市的潜在能量。

通过打造“中国水城”,南宁市可以充分发挥城市水利在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文化内涵发挥和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的综合功能,把城市水利融入城市建设,形成具有独特的水文化,同时拥有秀丽风光、浓郁民族文化风情、鲜明时代风貌的人文景观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② 城市经济发展需要水资源优势的利用

水资源优势可以成为南宁市破解当前发展难题,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条高速通道。通过打造“中国水城”这一城市品牌,不仅为南宁市提供一个地域性、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的地理定位、文化定位和市场定位,还会直接提高城市品牌和知名度,为南宁走出广西,走向全国,面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更多人了解南宁、关注南宁、走进南宁,形成一个发展平台,有了这个平台,资本、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就会汇聚而来,形成“洼地效应”,从而强力推动南宁经济的快速发展。

通过“中国水城”建设,除了可以改善南宁市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外商前来投资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优越的生态资源,加快建设服务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利用一条龙服务建设高水平的旅游休闲产业,实现整个经济结构的提升。③ 居民生活得到改善、生活环境质量得到提升的需求“中国水城”的建设是南宁市继“中国绿城”之后的又一张城市名片,在“中国水城”的建设中,通过对城区水环境的治理,南宁无疑将变得更美、更宜居。近年来,虽然在“中国绿城”建设方面,南宁市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对于整个城市生态文明来说,单一靠一个“绿”显然存在着局限性和被动性。而建设“中国水城”,“绿”上加“水”,不但可以借此改变南宁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基础,还可以与“中国绿城”建设相互促进,实现城市绿和水的完美结合,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尽早将南宁市打造成为“水流城中、城映绿下、水绿相间”的“楼台亭榭”之城。

水城建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和改善的过程,也是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利用和保护、对水生态进行维护,对水景观进行设计,对水文化进行挖掘以及对水经济进行开发的过程。随着水城建设的推进,南宁市的生态资源将会得到保护和改善,生物多样化的生态走廊得以成功打造;城市人居环境将会得到明显改观,市民生活环境、生活质量都会得到提高,排水系统得到完善,用水安全得到保证,宜居型城市的特性得到更充分体现;“水、绿、城”交融共依、和谐共生的生态城市格局逐步形成;以城市水景风貌、历史文化与少数民族风情为依托,融入休闲文化娱乐活动,并与沿岸特色景观、游憩相结合的旅游休闲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主导产业得以培育,整个城市的经济结构实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城市品质的首位度也将大大提升;以满足交通组织、景观和游憩需要为目的,以城市水陆交通便捷互换为实现形式的路网网络逐步形成等等。届时,南宁市的城市生态环境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等将会得到明显优化,城市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功能也会得到提升。(2)水城建设现实可能性探讨① 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使水城建设成为可能

南宁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得天独厚,传承着历史上的千年古邕州的城市格局,南宁“水城”的设想具有先天的自然优势,是这座城市潜藏的活力。

这个优势主要表现在丰足的水域面积和发达的水系以及水源的品质较高,对于给南宁内河的补水工程也可以通过建成后的老口水库(图2-8)实现。通过内部河流的互相补给,南宁城市内大部分内河的水质、水源都能够得到健康的运作。图2-8 邕江上游老口水库

南宁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对南宁丰富的水系资源(图2-9)做了很详细的解读。研究认为,南宁城市水资源的优势在于它具有很强的可用性,这是其他国家其他城市所难以具备的特质。南宁丰富的水系中,邕江和众多支流、水库和更小级别的水资源组成了南宁的水系网络。邕江两岸独特的河流与地形地貌形成了很多梯级水库,是水网系统能够自给自足的相互补充。另外,市区内部大小湖泊、水库有七百余个,成为南宁“水城”建设的“基础结构”。② 城市发展机遇成为水城建设助力

除了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外,南宁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成为建设“中国水城”的又一助力。当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多区域合作、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南宁市面临的重要发展机遇。未来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空间机构,应该从目前以埌东为中心的“南湖时代”真正走向以邕江为轴心的“邕江时代”,打造“国际性滨水城市”。近年来,南宁市财政质量逐步好转,全市经济运行保持生产平稳、增速加快、结构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这些都为推进“中国水城”的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图2-9 南宁丰富的水系资源③ 绿城建设的成就催生水城建设的预想

南宁打造“中国水城”将更注重亲水性,如邕江两边要建设的滩涂公园(图2-10)。水岸作为亲水景观的纵深,将考虑不设直岸,不设栏杆,这种生态岸线的设计使亲水成为可能,同时扩大了市民的活动空间,这也是南宁和国内其他城市打造水城的不同之处。图2-10 邕江边的滩涂公园

城市居民的亲水活动主要体现在邕江流域的滩涂公园等公共活动绿地中。亲水景观在塑造的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强加围栏和直角堤岸。这种设计手法,为居民便捷地亲近水景观提供了方便和可能性,扩充了城市中公共活动的种类和公共空间的规模。

封宁还针对城市居民的亲水活动做了介绍,对于亲水性的注重主要体现在邕江流域的滩涂公园等公共活动绿地中。亲水景观在塑造的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强加围栏和直角堤岸。这种设计手法,为居民便捷的亲近水景观提供了方便和可能性,扩充了城市中公共活动的种类和公共空间的规模。2.2 他山之石—国内外水城建设案例研究2.2.1 桥锁岛连—斯德哥尔摩(1)水城建设特色① 城市建设

斯德哥尔摩位于梅拉伦湖与波罗的海交汇处,面积211平方公里,其中内陆水面占1/8,人口78万。大斯德哥尔摩,即整个斯德哥尔摩省,面积6490平方公里,人口184万。斯德哥尔摩市是名副其实的多岛城市,它由26个大小岛屿组成。波罗的海把它们分隔开,使犬牙交错、隔海相望城市的建设者们却用智慧和双手,建造成50多座形[2]式不同宽畅美观的大桥,把它们连接在一起。如果说到斯德哥尔摩省或者说大斯德哥尔摩,岛屿数就更令人吃惊,两万多个。在斯德哥尔摩游览,你有时会纳闷究竟是海划分了岛,还是岛割裂了海,但有一点你用不着怀疑,那就是,绿色的岛屿与蓝色的海湾为斯德哥尔摩增添了变幻无穷的魅力,使它时而像妩媚秀丽的少女,时而又像个豪放粗犷的汉子。而“北欧威尼斯”的美称,似乎已远不足以表达出它的神韵了。

斯德哥尔摩拥有完善的交通设施。海港年吞吐量可达六七百万吨。[3]国际机场位于市北45千米的阿兰达,年运载乘客达1500万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可抵达哥德堡等地。3条地铁穿过海底,将各岛连成一个完整的交通网,总长110千米,设站点100个,加上城郊铁路,轨道交通线总长超过200千米。② 水城特色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是北欧第二大城市,跟许多大城市不同的是,斯德哥尔摩在城市发展中,保留了大量的自然景观。水道、湖泊、海岸以及开发的绿色空间和廊道,这些共同构成了城市的特色—绿色和蓝色—大片保留的绿地,以及环绕城市所在岛屿的蓝色水面。[4]这样的城市水绿结构特征得益于城市始终贯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水绿结合的城市结构形态,自然景观与水域结合的城市形象,由建筑物与自然地形、植物构成的城市轮廓,这就是斯德哥尔摩的城市名片。

这个独有的特征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成为城市发展的先决条件,它也是人们选择在斯德哥尔摩居住或者工作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吸引力还包括商业、旅游、居住和文化等方面的良好条件。因此,目标是在保持和加强那些独有的特征的同时不断地建设这个城市。

环境友好的混合利用型城市开发。第一个这类建设区是斯德哥尔[5]摩内城的一部分—哈默比湖城,“哈默比湖城:海洋之城”,它的核心是大面积水面。这个衰落的港口和工业区被改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哈默比湖城是斯德哥尔摩目前在建的最大的一个城市建设项目。旧的港口和工业区将改造成为现代化市区,并成为湖城的合理延伸,包括8000套公寓和20000人口。2010年项目完全建成,有30000人在这里生活和工作。环境良好的哈默比湖城将成为一个规划成功的典范,其拥有自己的循环再生模式和本地的污水处理厂。哈默比湖城将保持自己的内城特征,包括在新老建筑上逐渐形成,体现现代风格的典型城市品质。从政策角度看,哈默比湖城标志着从郊区建设到重新建立一种包括商店、餐馆、集会空间的街道和工作、生活相混杂形态的城市价值的回归。独特的品质和机遇来自于滨水以及既靠近内城又邻近Nacka自然保护区的区位特征。出于对环境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哈默比湖城将建设包括有轨电车线路、运河上的渡口、换乘停车设施等公共交通设施。规划中同时还包括高度发达的行人和自行车系统。

内城另一个快速发展的区域是以18世纪后期著名城市规划师姓名命名的Lindhagen城。这里有许多针对全欧洲和北欧市场建立的著名的电信和网络公司总部。世界上最著名的生物公司之一的Pharmacia在该地区拥有其最重要的研究中心。该地区将在靠近公共交通和水体的西北部条件良好的区位内建设新的住宅。同时该地区也强调提升城市价值。Lindhagen大街,目前担当大运量商业性交通,将建设成一条林荫大道。

保留和建设水绿结构。与其他很多大都市不同,斯德哥尔摩保留了大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水道、Malaren湖和波罗的海边的内城建筑共同构成了城市的鲜明特色,还包括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的开放性公共绿地和绿色廊道。绿地结构对于斯德哥尔摩居民的健康和娱乐都非常重要。它使得人们可以在城市中体验到自然美景,亲近丰富的植物和动物种群,创造优质的城市气候,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斯德哥尔摩城市规划和“绿色地图”是平行的项目。在斯德哥尔摩城市规划指南的基础上,绿色地图进一步深化和确定内城和郊区的绿地品质。绿色地图确定公园和绿地的价值。它分为两部分,生态部分以生物小区图为基础显示生物群落的分布,社会人文部分以“社会小区图”为基础,这个社会小区图是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交流过程的结果。“社会小区”可以定义为“人类活动和体验的空间”。(2)解决的问题

斯德哥尔摩在城市的发展中,通过水系绿廊的建设,不仅保持了城市生态的可持续性,水资源及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而且最终引导着城市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不断推进。

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促使斯德哥尔摩发展环保产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下,环保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兴起,尽管最初兴起时是依附于其他产业发展的,但随着环保理念在斯德哥尔摩人们心中不断深化,环保产业也逐渐成长为独立的专业化部门,并且最终与社会其他产业部门相互融合,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3)获得的收益

建设水系绿廊,形成生态网络,这可以说是斯德哥尔摩水城建设的核心价值。水绿结合的城市结构形态,不仅使市民可以在城市中体验到自然环境的品质,更为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斯德哥尔摩通过绿脉的保护和水系的构建,从一个衰落的港口和工业区改造为一个现代化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地区,为市民创建了一个水绿环生的城市生活空间,并在水城建设的推动下,呈现出现代城市的典型品质,恢复了城市内部的活力,斯德哥尔摩阐释并践行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形成了独特的城市品质。2.2.2 水上都市—威尼斯(1)水城建设特色

意大利城市威尼斯以其奇特的水街泽巷,宏伟多姿的历史建筑以及旖旎的海景著称于世。在不到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威尼斯建成了由118个小岛组成的水上都市—城市中100多条错综复杂的河流贯穿交织,400多座各式各样的桥梁跨越过这些运河,连接着这些小岛。整个城市只靠西南角的一条长堤与意大利大陆半岛相连接。在这样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威尼斯城市的建筑只能建设在岛上或是海湾浅水地段的木桩上,房屋彼此建得很近,而且建筑只有狭窄的立面朝向街巷或运河。而这些交织的河流就是威尼斯的“街巷”,其中“S”形的大运河是威尼斯的“大街”,它宽约60米,长约3.5千米,从城市西北角跨海的利贝尔塔长桥开始,在城市内绕了一个半圆圈,至南边的圣马可水域结束,其他的小河穿梭在城市的房前屋后,宽的有十余米,窄的只有几米,如同蛛网似的与大运河相交织在一起,连接着城市中[6]的每一条街坊,承担着威尼斯市内的主要交通职能。

在这样以水为街的城市中,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威尼斯市内有各种各样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船,如渔轮、领港艇、拖船、海关艇、水上交通船、商业运输船和娱乐性的游船。全市共有轮船、汽艇5000多艘。其中公共渡船是公众乘坐较多的交通工具,它辟有不同的路线以方便城市内交通的组织。除了公共渡船之外,还有大型豪华游览船。此外也有小汽艇、快艇。但是,最有名的是“贡多拉”船,它体态轻盈,行动灵巧,充满威尼斯特色,游客可以乘坐它在城市的大小运河[7]间欣赏两岸的古老建筑群和水城别具一格的城市风景。尽管城市中有众多水上交通工具通行,但威尼斯水上交通的管理仍是井井有条,船只各自按照交通规则相互礼让,即使在最狭窄的河道中,也见不到交通堵塞的现象。

水上之都威尼斯的城市特色除了水和船,还有桥。在威尼斯共有428座造型优美、风姿各异的桥。位于大运河上有三座气势宏伟的桥都各有历史和特色,最有名气的是“叹息桥”。这些特色的桥梁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历史和美丽,也正是威尼斯的水的另一面写照。a.水文化[8]

威尼斯水城建设以传承古典水文化为根本。该城是由海上贸易发展形成的建立在水上的城市,时至今日威尼斯港仍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19世纪以后,在全球城市呈现出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威尼斯并没有盲从,而是选择了围绕城市水文化发展的规划战略。为了保持威尼斯水城的这种原始的古典特色,政府立法规定了威尼斯不发展现代工业,不兴建现代建筑,城市中不允许霓虹灯的出现等等。这样使得城市中工商业也保持了原生态,家庭作坊至今仍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正是这种对传承水文化规划战略的贯彻执行,使得威[9]尼斯保持了其水城的原始风貌,也使其因水而闻名世界。b.水上旅游

威尼斯是举世闻名的水上旅游城市,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市区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的城市,水即是城市的街道,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在这样的水街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这些狭小的街巷,无处不在的桥梁,向游人展示着其千年的城市水文化。乘坐威尼斯特有的交通工具—威尼斯人称之为“贡多拉”—穿行于水城街道之间,欣赏“街道”两旁古老的建筑,听着手风琴奏出的优美乐曲,那种惬意、浪漫的感觉便油然而生。

威尼斯保存的历史和艺术十分完善。早在佛罗伦萨开始文艺复兴运动时,威尼斯的文化艺术就欣欣向荣起来,著名的有丁托列托、提香和他的威尼斯画派。这座美丽绝伦的古城大约有100多座教堂,120多座钟楼,数十座修道院,几十座华丽的宫殿,以及闻名于世的圣马可广场,这些富有中世纪哥特式和拜占庭风格的建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也就是艺术,同时也凝固了历史)那些威严、壮丽的建筑无疑是威尼斯的标志。(2)解决的问题

威尼斯的水上旅游实现了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融合。由于威尼斯将水与建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其独特的城市空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不仅实现了保护中求发展,更在世界范围了提升了城市的水文化品牌。

通过建筑功能的转变,传承城市的古典水文化。今天的威尼斯已经找到自己新的角色,那就是一座历史的,古典的水城。在这个城市文化主题下,它的豪华宫殿已经变成了博物馆、商店、酒店和公寓,她的众多女修道院已经变成艺术修复中心。这些古典建筑的典范,没有在现代化的潮流中走向衰落,却因水文化的弘扬得以再度辉煌。(3)获得的收益

古典水文化的传承和水上旅游的构建,不仅为威尼斯在城市化过程中创造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使得威尼斯城成为欧洲古典建筑的博物馆,实现了城市品牌的经济性、文化性和社会性三者之间的高度统一。

威尼斯人用一千多年的时间不断建设着自己的水上之都,并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发展。最关键的是,在强大的现代经济诱惑面前,威尼斯人没有迷失自己的方向,他们没有盲目的跟随,而是保留了自己的风格。因此,为了维系这样的尊崇而不惜诀别现代化的便捷,城市里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即便是品种繁多的旅游工艺品,也是用古老的手工操作。穿过水城迂回曲折的小巷,能进入工艺品工厂,里面古老的机械加工设备和当众生产工艺品的工艺吸引了许多参观者。

威尼斯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水城特质,成为世界水城之典范。尽管那文艺复兴时期的繁华贸易不再,但它恒常不变地保持着那种盖世无双的自然环境,以及高度的文化、艺术,仍吸引着世界;尽管威尼斯面临辉煌宫殿建筑的被侵蚀和水位高涨的严重威胁,但世界各地的人们向往着威尼斯,那是一个永远不会下沉的梦想。(4)产生的问题

水是威尼斯的灵魂,威尼斯悠久的水城建设历史不仅呈现给人们一个别样的城市空间特色,也形成了城市水文化特色的优势,正是这样也造成了城市发展的一个问题:静态性。特色的城市格局和具有巨大价值的历史建筑遗产束缚了城市的发展,为了维护这些珍贵的遗产,威尼斯采取了各种措施,而正是这些措施也使城市几乎处于停滞发展的局面中,跳不出“作为一个地方的博物馆”的这种发展状况。这样的状况尤其在城市交通的发展中是最容易出问题的一个方面[10]。

解决这个问题不只是单独某个方面的事,还需要多方的努力,特别是在政策上,社会和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应该找到有效的替代方式。2.2.3 水上市场—曼谷(1)曼谷的城市史

曼谷是一座河渠纵横交错的水上城市,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曼谷是举世闻名的旅游之城,除了名胜古迹、热带风光喜迎游客外,曼谷还有一整套供游客食宿娱乐的高级设施。曼谷发达的旅游业为泰国增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

在最近两百年间,曼谷作为泰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而发展起来,它具有热带三角洲所固有的自然条件。湄南河大约从八月份开始进入汛期,溢出的河水(占全年总流量的1/8)灌溉着三角洲的稻田。这一地区的民房大都临河而建,地板下均有木桩支撑。这种房屋结构可以适应雨季和旱季的水位变动。湄南河不仅用于灌溉,还发挥着水上交通和渔场等综合作用。可以这样认为。泰民族的这种三角洲式的生[11]活体系有着一种与“河流文化”相适应的本质。[12]

泰国是一个佛教之国,大约90%的居民信奉佛教。全国约有佛寺3000万多座,其数量之多,在东南亚首屈一指,为此被称为“千佛之国”。曼谷的寺庙约300余座。这里的佛寺建筑,独具一格,精致美观,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寺庙的屋檐多为重檐式,远远望去好似屋顶叠架。其上金黄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灼灼。其中并排与曼谷紫禁城内的大王宫和玉佛寺尤具特色,堪称曼谷市两朵辉煌的艺术奇葩。这些奇特的宗教建筑与曼谷的河流,共同构筑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水城。(2)城市交通

曼谷城内交通问题严重—“世界上最大的停车场就是曼谷”,在曼谷市区内,汽车拥堵已经被视为一个正常的现象。相比之下,曼谷的水上交通则方便快捷得多。曼谷充分发挥了市内的湄南河为主体的河网优势,开展水上运输。湄南河由北向南经曼谷流入曼谷湾,在市区的宽度约200~300米,是泰国最主要的黄金水道。

在湄南河上专门载送游客的是一种窄而长的带篷的游艇,可乘坐三四十人,开船时只需把螺旋桨探入水中,随着发动机震耳的突突声,船尾便激起剧烈的浪花,使船箭一般向前驶去。湄南河水向宽阔,往返驰骋,绝无“堵船”之虞。据说有6万~10万的曼谷市民上下班就借助这种水上交通。(3)水上市场

曼谷原本是舟船如梭的水上城市,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船上商家已大为减少,只有在较僻静的地方,才会看到划船经商的商贩。目前,在曼谷郊区仍保留着几处非常传统的水上市场。水上市场经营的货物可谓琳琅满目。在距曼谷80公里远的昭披耶河,就有一个著名的水上市场。

水上市场并不大,面积不会超过1000平方米,实际是曼谷的贫[13]民区。由于曼谷本来就河道纵横,加上历代王朝的开发和建设,便逐渐形成闻名于世的水上都城,和我国的苏州一样,曼谷也获得了“东方威尼斯”的美称。这种由贫民区演变出来的“景观”加上独特的地方风情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也成为曼谷的一个旅游购物景区。

水上市场自从接通自来水后,卫生条件便有很大改善,以前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饮用河水,又世世代代把污物排入河内。那个时代结束了,但由于自来水量有限,对水上人家来说在漫长且炎热的夏季,每天冲凉十次八次都不算多,所以在河中洗澡的习俗仍保留到了今天。水上居民对观光的游客早已屡见不鲜,他们就像往常一样地生活着,只是下河洗澡,对游客们还有所顾忌,他们不分男女,下水时一律用裙子围在腰间遮住下身。在河道狭窄处,游艇不得不放慢速度,这时不断会有小贩划着小船靠近游艇,向游客招徕生意。这些小贩多为妇女,满船的商品多为帽子、刺绣工艺品、折扇、水果芒果、红毛丹等,还有一种被称为“爱情花”的小饰物。2.2.4 小桥流水—苏州(1)水城建设特色[14]

苏州古城,依水而建,因水而兴。古城内水巷交错成网,许多房屋临水而建,各式桥梁数百座,连接着中国特色的园林200多处。苏州水城基于其古城格局,河道与街道保持了平行,城内街巷水道都是东西向或南北向直线交叉,呈现出水路陆路双棋盘式格局,形成“坊”式居住区,是江南水城的代表,而且苏州古城的水网一直兼具防洪、生活、航运、景观、生态等多重功能。(2)水城发展历史

根据陈泳的研究,唐朝时期,苏州城市内“水陆相邻,河路平行”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开始定型,小桥流水的水城风貌基本形成。此后[15]虽经战乱冲击,双棋盘式城市格局始终得以延续。明清时期,城市重心曾一度依托外围水运而跃迁至西北阊门一片,但城市内部双棋盘空间格局未变。晚清至民国以后,因水运衰败,现代陆路系统成为城市与区域交通的主体,城市街道功能加强,道路系统等级提高,水系日渐萎缩。但就整体而言,双棋盘城市格局并未改变,街道网络体系结构基本稳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道路等级不断提高,网络日趋完善,在内部交通、分区联系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支撑功能日益增强。与此同时,水系作为城市交通联系通道的功能基本消失,其功能已转变为净化城市环境、提升景观质量的生态网络载体。90年代以来,城市街道网络突破了主城范围,扩展至苏州新区、工业园区、吴中区和相城区几个新城区,城市空间网络规模大大扩展。但是,从空间网络结构来看,其格局与主城内部网络基本保持一致,整体结构相对稳定,仅是街道网络密度由内而外渐次降低。在整个城市结构中,古城内部“假山假水城中园,路河平行双棋盘”和古城外部“真山真水园中城,路河相错套棋盘”的空间结构特征依然,并且,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理念仍然立足于此。[16]

苏州古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划周密的水网城市。城外河网,湖泊星罗棋布,城内河道纵横,街坊临河而建,居民依水而生,体现了江南水乡风貌。并因“城中水流潆回,舟楫密兴”而被称为东方的威尼斯。虽历经沧桑,但苏州古城至今仍保持着“水陆平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式水城格局。城内现有河道35公里,桥梁168座,仍为我国城市中河桥最多的城市之一。水城风貌是苏州古城最具代表性的风貌。(3)苏州水城风貌

路、河并行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三横三纵加一环的骨干水系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巷特色。水在古城中潆回贯穿,千姿百态地与街巷、园林等各类建筑相融合、相渗透,创造出水与城市浑然一体的空间,构成众多优美动人的水景观、水环境。水城风貌在河道上体现于三个方面:一是河道数量。没有相当数量足够宽度的河道是难以体现出水城特色的;二是河水的水量及流速。若没有“丰富的水在流动着”,就很难体现出小桥流水的风貌;三是水质。白居易的“绿浪东西南北水”,杜牧的“水晶波动碎楼台”的所谓“绿浪”、“水晶”即指水很清。清澈的流水增添了水城风貌的灵秀。

水城风貌与苏州的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苏州是一个因水而富庶,因水而秀美,因水而闻名的城市。水是苏州的灵魂,是苏州的财富,是苏州的文化和形象。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由于水环境的恶化,影响了苏州在国际国内的形象,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水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投资环境和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制约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这种状况与苏州所处的地位、应有的形象极不相称。故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州水环境变迁历史的研究,为怎样改善水环境提供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促进苏州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4)苏州内城河的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苏州内城河变化很大。一是城内河道已逐年减少。按宋朝平江图推算为82公里,明时吴中水利全书为75公里,到清末明显减少,只剩50余公里,新中国成立初仅剩下44公里,现剩35公里(其中三纵三横河道为25公里)。131二是河道状况恶化,水体污染,河道淤积,水量减小,流水不畅。

可见内城河的变迁对水城风貌的影响之大。而内城河的这种变化是由历年来河道治理不力造成的,内城河的变迁与河道治理息息相关,内城河的变迁史同时也是一部内城河治理史。

①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65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城内河道总长44千米,其中主干河道有三横三直。但河道狭小,河道年久失修,淤塞较多。鉴于当时河道淤塞、水质很臭的现状,以及面对群众的呼吁,政府从三方面入手治理河道。

首先是疏浚河道,修理驳岸。1950~1965年,共计疏浚河道33.571千米,新砌驳岸3358.29立方米,修理驳岸5064.44立方米,修理河埠150座次,新建水关3座。

其次是填埋部分河道。当时填河是从改善市区环境卫生的角度来考虑的,因为部分河道污秽不堪,蚊虫滋生。1957年,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中,市人民委员会发动群众拆城墙填河,填塞了“钮家巷、绿家巷、道堂巷、东小桥”等河道。1958年出动了15万人次,填平河道13条,计5.8千米,约有十多万立方土。还有部分河道因改为下水道而被填掉。“河道改下水道,1956年开支1512.50元”(有关此方面的档案资料仅此一条,故究竟有多少河道改为下水道尚不得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