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医疗法大全(现代家庭健康生活中医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07:07:19

点击下载

作者:赵国东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家庭中医疗法大全(现代家庭健康生活中医手册)

家庭中医疗法大全(现代家庭健康生活中医手册)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家庭中医疗法大全(现代家庭健康生活中医手册)作者:赵国东排版:KingStar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2-07ISBN:9787535263889本书由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中医治病的特点善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一大特色,它强调防患于未然,重视预防,并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一观点,认为疾病已经发生才去治疗,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挖井,打仗了才去铸造兵器一样,为时已经晚了。此即《黄帝内经》所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对未病先防、防重于治的思想阐述得十分精辟。

唐代药王孙思邈强调指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不追于既逝之后。”宋元名医朱丹溪还专门写了一篇《不治已病治未病论》,开宗明义就说:“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可见治未病的主要含义,就是未病先防,防患未然。

治未病的第二层含义,就是防微杜渐,早期诊治。防患于未然,固然是最理想的积极措施,而一旦疾病已经发生,则应尽快明确诊断,争取早期治疗。因为疾病初起,病势尚属轻浅,如能防微杜渐,尽早治疗,就可防其发展,不致由轻病转为重病,由小病变为大病,由局部病变发展为全身病变,而且治疗越早,疗效越好。如果不注意防微杜渐,以致疾病转变,日渐深重,则疗效越差,预后越坏。因此,《黄帝内经》一再指出,善于治疗的高明医家,都是在疾病初起的“皮毛”阶段,就抓紧治疗,力求将其消灭于“萌芽”状态,疗效又快又好。而那些不善于治疗的低劣医者,则坐失良机,待病久转化,处于“已成”阶段,甚至直到病邪损害五脏、病势危重的“已败”阶段,才尾随治之,当然棘手之极,只有“半死半生”之望。所以,《黄帝内经》强调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高明的医家,既善于未病先防,又善于早期诊治。

治未病的第三层含义,就是治中寓防,先安未受邪之地。疾病已经发生,不仅要尽快诊治,而且在治疗中要注意病机病势,预先采取措施,防其转变。正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由于温病的转变迅速,在治疗中尤其要注意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温邪内陷。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在《外感温热篇》中说得明白:“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傍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中加入成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治未病”虽然有以上三层含义,但以第一层含义为主,即未病先防,防患未然,这是最重要的预防之道。因为疾病已经发生,再采取措施防其转变,未必都能防止,与其病后再防,何不未病先防呢?清代名医陈根儒说得好:“防其已然,防之未必能止,不如防其未然,使不能传之为得也。”病后再防其转变,即使防而能止,那也费力得多,这哪有事先预防省事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治未病”不仅指身体方面,首先是指心神方面,强调养性调神,所以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特别指出:“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

中医“重预防、治未病”的指导思想,是维护健康最为重要的理念,是人类生存智慧最为突出的体现。面对当今的现实和面向人类的未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注重治病,更注重治“人”

西医强调要治疗用仪器、化验检查出来的病;中医则强调要治疗有种种病状的“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年所谓的“亚健康”。“亚健康”的人,主要表现为“一多三退”:一多,指感觉疲劳的时候多;三退,即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减退。具体表现为身体疲乏、腰酸背痛、头昏头痛、失眠多梦、焦虑心烦、精神不好、记忆力差、食欲不佳……

对于西医来说,尽管这些人有种种不舒服的症状,但是用医疗仪器去检查,到实验室去化验,既找不到患病的病灶,也找不到证明有病的化验指标,当然也就不能诊断得了什么“病”。而这些人又有诸多不适,甚至还烦恼、痛苦,所以不能说他们“健康”,只好创造一个新名词,把这种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亚健康”既然不是“病”,当然就用不着去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去治。

对于中医来说,这些人既然有种种不适的症状,甚至有烦恼、有痛苦,当然不是“健康人”,而是有病状的人,也就是“病人”。尽管西医的仪器、化验检查不出西医的病来,但用中医的望闻问切,通过症状和舌象、脉象的变化,就能找出这些人有病的症候,对于这些有异常症候的“病人”,当然应当治疗,也有办法治疗。汤药成药、针灸按摩、药膳食疗、气功治疗都可酌情选用。为什么同样面对“亚健康”,中医和西医的看法完全不同呢?这是因为中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看问题的着眼点不同。

西医看问题,首先是看人体的物质结构,从器官、组织到细胞,再到分子水平,借用分子生物学的种种检测手段,在微观上步步深入,越来越细,越来越精确,这确实令人折服。然而,在分子水平上来看人,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心理属性都没有了,而且活生生的人体决不是分子的“堆集体”。从分子水平上见到的生命,与人在整体水平上的生命相差甚远,甚至完全是两回事。

在这种看重结构、局部、微观的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西医的治疗,当然就要针对局部病变的病灶,针对越来越精确的靶点,针对细菌、病毒这些致病的微生物。如果找不到细菌、病毒,找不到明确的病灶,找不到精确的靶点,当然就无法作出是什么病的诊断,在治疗上也就无从下手。

中医的基础理论,首先是看人在整体水平上的功能状态,这种功能状态又与天地大自然密切相关,与社会人际关系紧密相连。来自大自然的“六淫”,由社会人际关系引起的“七情”,都会打乱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功能失调,百病丛生。

中医强调“天人相应”,“人际相关”,并按照“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的要求,通过四诊去寻找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病象,从外知内,得出中医病症的诊断,然后针对病机,辨证施治,消除病象,促使脏腑机能协调,重新恢复阴阳平衡,就是成功。即使局部病灶并未完全消除,化验指标并未完全正常,只要病人的正气提升,症状减轻,体征改善,也算取得了成效。

古代没有艾滋病,也没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也查不到艾滋病毒和冠状病毒,但这些患“病”的人,总要表现出种种可以见到的症状和舌象、脉象的变化,中医针对这些症候去治疗,就能取得疗效。

艾滋病,传染快,流行广,发病重,症状相似,当属中医“疫毒”之病,但其病因特殊,传播方式又是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所以又与一般传统“疫毒”不同。是否发病与正气先虚的关系不大,但发病的早与晚,病情的轻与重,却与人的正气密切相关。

中医治疗艾滋病,也是从“症候”入手。根据河南省的观察,常见的病状是乏力、纳呆、腹泻等脾虚症状,其次是发热、咳嗽、自汗等肺卫表虚症状。体征以皮疹、黏膜溃疡、淋巴结肿大较为多见。

河南省近年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办法,治疗2000多例艾滋病人,在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缓发病时间,延长病人生命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效果。这些疗效的取得,并非通过对抗艾滋病毒,而是通过扶助人体的正气,协调脏腑的机能,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他们的生存质量。朱某,56岁,2003年因有偿供血感染了艾滋病,他1年花费2万元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效果不好,尤其是腹泻特别严重,一天腹泻十多次,致使CD4细胞急剧下降,人也奄奄一息,身高1.80米的高大个子而体重只有95斤,医生告诉家属准备后事。自从老朱服用中成药“益艾康”2个月后,腹泻停止了,其他症状也明显缓解,体重达到150斤,不仅可以喂猪、割草,还可以干一些轻微的农活。周围的群众开玩笑说,不是中医药,他早就成为“地下工作者”了。

中医治疗癌症,既不针对病灶而切除癌瘤,也不针对癌变细胞而强力杀灭,虽然也有散结化瘀等攻邪之法,但最主要的还是扶助人体正气,增进食欲,改善睡眠,减轻疼痛,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对中晚期癌症病人,中医这种以扶正为主的办法,能帮助病人与癌瘤和平共处,更好地带瘤生存。

西医治癌,手术、化疗、放疗三大法宝,如果运用适度,对早期癌症常有良效。但这三大法宝,都是以癌瘤这个局部病变为中心,有些医生又往往强调除癌务尽,于是根治手术切除的范围很大。为了防止转移扩散,化疗、放疗又必须要足够的剂量,以至许多病人很难耐受,头发掉了,胃口差了,甚至身体也垮了,即使“病灶”暂时消失了,但人的正常生活质量也随之没有了。甚至因为“除癌务尽”而过度治疗引起的新痛苦远比癌症本身的痛苦还要难以忍受。所以一些癌症患者深深感叹,早知如此,又何苦去承受因抗癌而带来的这么多新痛苦呢?

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外一科主任华益慰,医德好,医术高,为许许多多的癌症患者做过手术。后来,他自己也不幸身患胃癌,做了全胃切除手术,并接受腹腔热化疗。而他在临终之前留下的遗言却十分沉痛,他说:“我从前做了那么多手术,但对病人的痛苦体会不深。没想到情况这么严重,没想到病人会这么痛苦……”。他在生命最后阶段的感悟就是一句话:“我们当医生的不能单纯治病,而是要治疗患了病的病人啊!”这句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发人深省啊!

为什么这位与手术、化疗打交道这么多年的老医生会发出如此令人震撼的警言呢?这是因为他由医生到病人的角色转换,他被别人治“病”的亲身体验痛苦太深。他在术后进行的化疗中,由于不堪忍受化疗不良反应的痛苦,曾多次要求终止治疗。华老医生的老伴在回顾这段难忘的经历时,不禁感慨地说:“他原来身体的基础很好,第一次手术后体重还维持得不错,如果不做化疗,慢慢恢复饮食,也许能恢复得好一些,是化疗把他彻底搞垮了!”

西医学治病的基本思路,是以局部病变为中心,着重在针对局部病理去治疗,对入的正气,特别是对病人的主观感受的关心则远远不够。治疗措施的选择,做不做手术,用不用化疗,采用什么样的药物,都是以“病”的需要为依据。对治疗效果的评判,也是以病理病灶是否消失作为主要标志,对病人治疗的整体身心状态如何则放在了次要位置。总之一句话,就是重在治“病”,而不是重在治“病人”。

中医学治病的基本思路,更能体现人为关怀,更加人性化。中医在诊疗过程中,自始至终都是把“病人”的主观感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中医治疗以“症候”为根本依据,这症候虽然也有舌象、脉象、腹诊等客观依据,但其核心还是病人的主观感受。总而言之一句话,中医治疗是以“人”为本,而不是以“病”为本。扶正气,祛邪气

中医学认为,正气与邪气相争,决定着疾病的发生、演变和转归,而内因正气则居于主导地位。人体是否发病,主要并不取决于外来的邪气,而是取决于人体内部的正气。

人体的正气旺盛,纵有外邪侵入,也能抵抗,不致发病,此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谓。只有正气亏虚之际,外邪才能乘虚而入,侵犯人体,发生疾病,此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之谓。

六淫是引起外感疾病的常见因素,但人体不虚,它是难以伤人的。即使突然遭到疾风暴雨的袭击,也可以不病,正如《灵枢·百病始生篇》所说:“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倘若人体正气不足,又遭受外邪的侵袭,内外相合,邪气就会侵害人体而致病了。所以该篇紧接着又说:“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灵枢·论勇篇》还举例来说明上述观点:年龄相同的人,穿同样厚薄的衣服,或站立,或行走,都突然遭到烈风暴雨的袭击,其结果可能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有的人生病,有的人不生病;第二种是都生病;第三种是都不生病。生病的人,都是“皮薄肉弱”者,经受不住“烈风暴雨”的袭击,所谓“不胜四时之虚风”。而那些不病的人,则是因为“皮厚肉坚”,故能“不伤于四时之虚风”,即使是“烈风暴雨”也能耐受而不生病。

古医书还记载了一个生动的例子:从前有三个人,一个空腹饥饿,一个饱食神旺,另一个喝多了酒。他们同时冒着寒冷在晨雾中行进。后来,喝酒的病了,饥饿的死了,而饱食的却健康如常。说明正气的强弱,机体的状态,确是发病与否的关键。

中医讲六淫、疫气这些外来邪气,西医讲细菌、病毒这些致病微生物。中医讲六淫、疫气会引起外感病、时行病,西医讲细菌、病毒会引起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流行病。尽管说法不同,但都知道外邪能致病,这是中医和西医相通、相同之处。

然而,对于外邪致病的看法和对待的方法,中医和西医却又大不相同。

西医对感染性疾病、传染流行病的认识,是以细菌学、病毒学、免疫学为基础,所以对待的办法,就是研制抗生素来对抗细菌,研制疫苗和抗病毒药来对抗病毒。

抗生素、疫苗和抗病毒药的出现,对于控制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流行病,可说是功莫大焉。但是,你对抗,它就反抗,一是细菌的耐药性,二是病毒的变异性。青霉素诞生一两年,就出现了第一批耐药性菌株。一种对抗流感病毒的疫苗出现,流感病毒又摇身一变,甚至一变再变,看你如何追赶。何况,还有新的细菌、病毒不断出现。这样一来,只好不断研制新的抗生素、新的疫苗、新的抗病毒药物,简直就是在开展一场生物军备竞赛。无论怎样投以巨资去扩军备战,敌军不仅顽抗而且还在反扑。20世纪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近20年新出现和卷土重来的传染病至少也有30种。仅仅在2003年,全世界死于传染病的人数就高达1700万人之多。

由此看来,单靠对抗的办法,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中医对感染性疾病、传染流行病的认识,强调的是祛邪与扶正并举而以正气为主。主要的着眼点不在用药“对抗”,而在“扶正”,把重点放在调动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让人体自身的正气去对抗杀敌。这是因为人的一生始终都是在细菌、病毒的包围中生活。人不是靠每天吃抗菌抗毒药物才活下来的,而是依靠人体自身具有的消灭入侵邪气的能力。

中医认为,一个人感染外来邪气而发病,一定是自身的正气出了问题,一定是生理状况出了偏差,降低了消灭入侵邪气的能力。

对中医来说,并不特别看重入侵的病原体,最重要的是要看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正邪相争所表现出来的症候。不管你是何种病原体,只要症候相同,都可以异病同治。中医的办法就是以针对症候为中心的辨证论治。中药的作用,只不过是协助人体的正气去消灭细菌、病毒。这也就是中医学几千年来尽管没有细菌学、病毒学,却仍然能够有效的防治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流行病的奥妙所在。

时至今日,对于许多感染性疾病和流行性感冒这些传染流行病,单独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办法即可奏效。

对于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比较凶险的传染流行病,采取中西医配合的办法,也比单纯的西医治疗为优。即使是一般常见的传染病,中西医优势互补的治疗,也能收到更好的疗效。

这是因为各种传染病和流行病虽有临床指征和实验室指标,但临床上还是容易漏诊和误诊。如果在没有明确西医诊断的早期就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不仅可以明显减轻病情,而且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中医药的介入,既可以通过“祛邪”以减少西药的剂量,又可以通过“扶正”以减轻或避免西药的毒副作用。而且,通过中医的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还可以在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上对防治传染流行病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中医邪正相争正为主的先进思路,不仅在几千年防治外感病、流行病的实践中证明是成功之路,即使在西医西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果中西医配合,优势互补,这对于防治现代层出不穷的传染流行病,也将开拓出前景更加广阔的大路。治病求本,标本论治

中医看病,对症状的询问和分辨都很细致,常用一个主要症状作为疾病名称,如水肿、咳嗽、头痛等等。于是有人以为辨证论治就是“辨别症状”、“对症治疗”。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单纯针对症状去治疗,只是一种治标的方法,而辨证论治则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意思,只是为了简便,习惯上就将“求因”与“审因”省略罢了。所以,在分辨症状的基础上,必须尽力探求引起疾病的根源,正如《内经》所强调的“治病必求于本”。

外界的致病因素,如中医所说的六淫、异气,或西医所说的细菌、病毒,固然是导致疾病的重要条件,但中医更强调人体对病因的反应,称为病机。所谓治病必求于本,就是要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去探求疾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疾病的现象和本质大多是一致的。寒病有寒象,热病有热象,虚病有虚象,实病有实象。所以,采用和病象相反的治法,例如针对寒象用热药,也就是针对寒病的本质去治疗,《内经》称为“逆者正治”。主要有四种基本情况。

病人怕冷,大便清稀,脉迟而微,这是寒邪在里,阳气衰弱的寒性病症,应当使用附片、干姜等热性药物去治疗,称为“寒者热之”。

病人发热,大汗大渴,脉象洪数,这是邪热炽盛,阳气亢奋的热性病症,应当使用石膏、知母等寒性药物去治疗,称为“热者寒之”。

病人气短乏力,头昏心慌,面色苍白,脉象细弱,这是气血不足的虚性病症,应当使用黄芪、当归等补益药物去治疗,称为“虚者补之”。

病人高热,腹满胀痛,大便不通,脉象沉实,这是邪热与肠中燥屎相结的实性病症,应当使用大黄、芒硝等攻泻药去治疗,称为“实者泻之”。

然而,有的疾病,现象和本质并不一致。寒病反见热象,热病反见寒象,虚病反见实象,实病反见虚象。所以,只有采取顺从疾病现象的治法,例如虽见寒象仍用寒药,才是针对热病的本质去治疗,《内经》称为“从者反治”。也有四种基本情况。

病人本来患的是热证,但在阳盛热极的时候,有时反而出现怕冷寒战、四肢冰凉等寒象,这是“内真热,外假寒”的“热厥”证,仍然应当使用寒凉药物去清热泻火,内热一除,寒的假象便可消失。这种顺从外见寒象而用寒药去治疗的方法,称为“寒因寒用”。

病人本来患的是寒证,但在阴寒极盛的时候,可以引起虚阳外越,出现面红、烦躁等热象,这是“内真寒,外假热”的“戴阳”证,仍然应当使用温热药去回阳救逆,阳气回复,热的假象就会解除。这种顺从外见热象而用热药去治疗的方法,称为“热因热用”。

病人频频泻痢,但病机是实热积滞,这时不仅不能固涩止泻,而且必须通利泻下,只要热积一除,腹泻自会停止。这种顺从外见通利症状而用通利药物去治疗的方法,称为“通因通用”。

病人腹部痞塞胀满,但病机是脾阳虚弱,这时不仅不能攻泻破满,而且必须补脾温脾,只要脾阳能够健运,腹胀自然消除。这种顺从外见闭塞症状而用补塞药物去治疗的方法,称为“塞因塞用”。

在一般情况下,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不能见热退热,见痛止痛,见咳止咳,见血止血,而应尽力消除病因病机,着重治本,病根一除,各种症状也自然随着消失。例如,感受风寒引起的发热,只要祛散风寒,发热自退;瘀血阻滞引起的疼痛,只要活血化瘀,疼痛即减;肺燥引起的咳嗽,只要养阴润肺,咳嗽则平;胃热引起的牙龈出血,只要清胃泻火,出血自止。

然而,在特殊情况下,由于症状突出,如不首先使其缓解,就会影响对疾病的治疗,甚至症状急迫,如不及时解除,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这时应赶快治标。例如,发热很高,疼痛剧烈,咳嗽频频,严重影响病人的饮食、睡眠和情绪,削弱病人的正气,因而使病情加重。在这时,首先设法减轻或消除这些突出症状,对于减轻病人的痛苦,维护病人的体力,促进病情的好转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至于在大量出血的紧急情况下,立即设法止血,更是迫不及待的了。当然,在这些紧迫情况缓解以后,仍然应当针对不同的病因病机,着重治本,才能求得疾病的根本治愈。

中医在强调“治病必求于本”这一根本原则的同时,又指出要根据病情的需要,采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变通原则。综合起来说,在复杂多变的疾病过程中,区分现象和本质、主要和次要以及轻重缓急,从而采取恰当的治疗步骤和方法,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治疗原则,所以《内经》强调说:“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为妄行。”

的确,对于涉及中医不深的人,由于缺乏掌握标本论治的能力,常常要走一些弯路。而古今富有经验的医家,无不善于掌握标本论治,因而在临证时能收良效。他们除能掌握前述标本论治的基本要点之外,尤善于针对病机,灵活变通。

例如,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方,属于辛温解表轻剂,仲景原用于风寒表虚证。后世及现代医家抓住本方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功能特点,对于凡有风郁肌腠、营卫不调这一病机的各种病症,均广泛应用,多获良效。仅据现代临床报道,就涉及低热证、多汗证、下利证、缩阳证、阴冷证、皮肤瘙痒证、慢性疮疡证,以及慢性鼻疾、慢性眼病等等。

试举两案,以窥一斑。

笔者曾治一例畏寒证,患者时届盛暑仍着棉衣棉裤。自诉时时遍身冷汗,极畏风寒,脱去棉衣即感风吹透骨,深以为苦。此人平素纳食甚少,倦怠乏力。其病机为正气虚弱,营卫失调。给予桂枝汤五剂后,已不畏风,汗亦减少,并脱去棉衣而改着夹衣,再服三剂,自汗即止,已着单衣单裤了。

笔者曾治一例发热证,每日低热已二十余日,一般体温在37.5℃左右,并有头痛、微恶风、动则汗出、倦怠乏力、纳食甚少等症状。其面色萎黄,精神不佳,舌淡苔白而薄,脉浮缓。某医投以清热解毒中药无效。其病因外感风邪,病机为邪恋肌腠,致使营卫不和而发热,故宜解肌退热法,投以桂枝汤两剂,发热即退,诸症亦除。

观此两案,一是畏寒,一是发热,看似迥然相反,但病机都是营卫不和,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均用调和营卫的桂枝汤取效。

由此可见,治病贵在求于本,治病又妙在针对病机,灵活变通。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中医学以辨证论治为最大特色,为什么还要强调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呢?这是因为每一病都有其规律和特点。例如,各种温病既有卫气营血这一般的共同演变规律以及解表、清气、清营、凉血的一般治疗规律,但其中的每一个病种,又各有病因病机和临床特点,各有其不尽相同的转归和预后。能结合辨病论治,则更具针对性、预见性和灵活性,有时还可酌用专方专药,因而可使疗效提高。

中医的病症结合,还体现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徐灵胎在《知病必先知证论》中说:“凡一病必有数证,有同病症异者,有证同病异者。”现代一般认为,病同证异者,可同病异治;证同病异者,可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同一疾病,由于病因、病机、个体特点以及病变发展阶段不同,表现为不同的证,加之天时、地区等差别,因而治疗随之而异。

同属阴挺,气虚下陷的,用补气升陷的治法;肝经湿热的,用清利肝经湿热的治法。同属不寐,因心脾两虚而致的,宜用补益心脾的治法;因水不制火、心肾不交的,宜使用壮水制火、交通心肾的治法。同属肝郁,有气郁、血郁之分,因而治法也有疏肝理气与疏肝养血的区别。以上各病,都是因病因、病机不同,因而证有不同,所以治法各异。

同是外感温热病,但处于卫、气、营、血不同阶段,所以治法也有解表、清气、清营、凉血的差异。同属肺痈,在早期或中期,其脓已成或初溃,宜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等治法,重在祛邪;到了后期,往往气阴两虚,又宜采用养阴益气为主的治法,重在扶正以祛邪。以上两病,均因病变发展阶段不同,因而证有不同,所以治法也不相同。

同为感冒,都因感受风邪,但有兼感寒邪或热邪的不同,因而表现为风寒、风热两类症候,所以治法也有辛温、辛凉的区别。

同属风寒感冒,正气旺盛的,单纯散寒解表就可以了;而正气虚弱的,则要扶正解表散寒才行。

同为虚人感寒,气虚感寒的,治宜益气解表;阳虚感寒的,又宜助阳发表;阴虚感寒的,治宜滋阴解表;血虚感寒的,又宜养血解表。

同为气虚感寒,兼有痰湿的,治以益气解表化痰;兼有食滞的,又宜益气消导解表。

同是风寒感冒,初期宜用辛温发汗法;继而由表入里,由寒化热,转成里热证,又当用甘寒、苦寒去清热生津;如果热与实结而成腑实证,则当使用成寒、苦寒去泻热攻下。

同是风寒感冒,暑天只宜轻汗法,严冬常可酌用峻汗法。

由此可见,同一感冒病,由于病因、病机、病位、病程、病势以及病人体质、时令气候的差异,表现出的症候各不相同,因而治疗也是多种多样。可谓病同、证异、治异,因而所用方药也各不相同,所谓“一病用多方”。然而,既然辨病为感冒,则有其基本特点和发展规律。病因为外感风邪,常见症状是恶风寒、鼻塞、头痛、苔薄白、脉浮。病变常可在初期表征阶段即愈,即使入里化热,其转变亦慢。本病病情一般较轻,预后一般佳良。针对这些基本规律和特点,尽管其证可以多种多样,但治疗却又异中有同,均须解表,故又常有解表之主方,解表之主药。此即所谓“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对于感冒的治疗,充分体现了病症结合论治的治疗原则,也可以看出其重点仍在“辨证论治”,反映出中医诊疗的主要特色。◆异病同治

不同疾病,在其病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相似的病机和相同的证,就可以采取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治法。心悸、不寐、健忘、眩晕等不同的病,如在病变过程中,其病机均属心脾两虚,具有心脾两虚证的主要特点,就都可以采用补益心脾的治法。又如,哮喘、肺胀、眩晕、腰痛、蛊胀等病,如果出现肾阳亏虚的相同病机变化,或者具有肾阳虚的主要见症,都可以用温补肾阳的相同治法。再如,脱肛、阴挺、久泻、崩漏等不同疾病,如果辨证均属中气不足或气虚下陷,也可以采用补中益气这一相同治法。此外,外感邪热入里而致热结肠胃;或者内伤杂病,食积久滞胃肠而化热,大便滞下不爽者,由于都属于胃肠实热积滞症候,所以都可以使用寒下法治疗。至于伤寒病热入阳明的胃家实,以及温病热在气分而致胃肠实热,也都可以采用泻下实热的治法。

由此可见,尽管不同疾病各有其特征和基本规律,但在病变过程中,由于出现相同病机,表现出相同症候,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治法。可谓异病、同证、同治,所以都可给予主治该证的主方,此即所谓“一方治多病”。但各病毕竟各有特点和演变规律,所以治疗又往往同中有异,虽可使用同一方剂,但用药须适当增减。第二章呼吸系统疑难病时常感冒

感冒是最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疾患。民间又俗称“伤风”,是由于受风受寒后,呼吸道局部抵抗力下降而感染病毒或细菌所致。常见表现有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流泪、恶寒、发热、周身不适或伴有轻微咳嗽等。症状严重、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者,称为“流感”。本病四季皆可发病,但以冬春两季多见。中医认为,感冒是因人体正气不足,感受外邪,引起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咳嗽头痛、四肢酸痛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感冒一般病程为5~10天,预后良好。但也不尽然。如年老体弱或体质差者,往往容易患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需精心调养。儿童患者若失治或误治,则易并发扁桃体炎、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乃至肾炎。中医方剂◆辛温解表汤【组成】防风、荆芥、苏叶各5克,广皮、清半夏各10克,忍冬藤、连翘各12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方解】风寒外束,治从外解,故方中以荆芥、防风、苏叶辛温解表;以清半夏、广皮化痰止嗽。风寒外袭,热必内郁,故加忍冬藤、连翘清热解毒。诸药合用,故奏辛温解表之功。服药后多饮热水,或吃热面汤一碗,趁热服之,促其发汗,可一汗而解,故奏效颇捷。【主治】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多清稀、脉浮紧、舌苔薄白。【加减】如咳嗽重加炙前胡、炙白前各9克,甘草3克;恶寒重加桂枝5克;周身痛楚加羌活、独活各5克;头痛加川芎5克,蔓荆子3克。◆速效止咳汤【组成】炙冬花、炙僵蚕各8~12克,川贝母、炙罂粟壳各4~6克,桔梗6~8克,炙全蝎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口服。【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慢性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加减】风寒咳嗽加杏仁、生姜;风热咳嗽加桑叶、连翘;风痰咳嗽加制南星、天竺黄;肺虚咳嗽加太子参、百合;肾虚咳嗽加仙茅、核桃肉;兼喘,加炙麻黄、细辛;兼心慌,加枣仁、茯神;兼头痛,加川芎、白芷;兼咯血,加白芨、生地炭、藕节炭;兼便秘,加大黄、桑椹子;兼纳差,加内金、焦山楂。◆银翘退热散【组成】金银花、板蓝根各30克,柴胡15克,连翘、黄芩各12克,羌活、知母、槟榔、薄荷、荆芥穗各9克,甘草6克。【用法】每日服2剂,每剂煎2次,每次10~20分钟,2次共煎取600毫升,每2小时服200毫升。体温降为38℃以下可改为早、晚分服,每日1剂。一律不服西药。【主治】上呼吸道感染等病所致发热。◆柴银汤【组成】柴胡、金银花各20克,连翘15克,黄芩、荆芥、蝉衣、半夏、菊花、党参、甘草各10克,生姜3片。【用法】水煎2次,取液600毫升,混匀,早、晚各温服300毫升,每日1剂,高热汗出重者,可急煎取液500毫升,每日可服2剂。【功用】和解祛邪,清热解毒。【主治】流行性感冒。【加减】高热汗出者加石膏40克;咽干痛者加桔梗15克;咳嗽加杏仁、前胡各10克;咳喘者加杏仁、麻黄各10克,石膏30克;痰多加川贝10克;恶心纳差加佩兰15克,白蔻10克;鼻塞流涕者加苍耳子15克;头痛重者加白芷10克;身体酸楚者加羌活15克。民间偏方【方一】

生姜4片,红糖1勺,开水冲饮或生姜6克,粳米93克,大枣6枚煮粥食用,有温肺暖胃,驱散风寒之功效。【方二】

葱白3根,生姜10片,煎汤服,服时放红糖30克,服后微出汗。生姜【方三】

鸡蛋1个,置茶杯内,加白糖2茶匙,倒入开水搅匀,趁热服,对初期感冒疗效颇佳。【方四】

带须根大葱70克,生姜80克,细切,水煎取汤,服1碗,发汗。1次不见效,再服,不出汗也可以,服3~5次治愈。【方五】

3根葱,9克豆豉,同放锅内加水400毫升,旺火煎10分钟,取汁热服,每次150~200毫升,一日2次。服后发汗,勿着风。药膳疗法◆糯米葱白粥【原料】糯米50克,葱白7根,生姜7片,米醋50毫升。【制作】将糯米冲洗干净,加适量水煮成粥,放入葱白、生姜共煮5分钟,然后加入米醋搅匀起锅。趁热服下后,上床盖被,使身体微热出汗。一般连续服用3~5次,感冒就会痊愈。◆生姜粳米粥【原料】生姜25克,粳米100克,饴糖150克。【制作】将生姜刮洗干净,切成细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1000克水以及生姜末,置火上烧开,转用小火熬煮成粥,调入饴糖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功效】发表散寒,温胃止呕,消痰止咳。◆薄荷粳米粥【原料】薄荷叶10克,粳米100克。【制作】将薄荷叶洗净,加200克水,煮成100克,去渣取汁。另将粳米淘洗干净,加800克水,煮为稀稠粥,待粥临熟时对入药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凡脾胃虚寒者宜少食。◆绿豆粳米粥【原料】绿豆30克,鲜荷叶1/4张,粳米100克。【制作】将绿豆去杂质洗净放锅内加水先煮,欲烂时加入淘洗干净的粳米及鲜荷叶,一同煮为稀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功效】清热解毒,消暑生津。按摩疗法【按摩穴位】

头部的神庭、攒竹、睛明、迎香、太阳、印堂、率谷、风池、天柱,上肢的曲池、后溪、列缺、合谷,足部的太冲等穴。【按摩手法】(1)用双手拇指背节处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或用一指禅推印堂至神庭,来回3~5遍。(2)用双手拇指指腹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遍。(3)用双手大鱼际按揉太阳穴30次,按揉时的旋转方向均向前。(4)拿捏曲池、合谷各20~30次。按揉太冲30次。(5)用中指指端按揉迎香、睛明各30次。(6)以率谷为重点轻揉头侧面左右各30遍。(7)用力拿捏天柱、风池各10次。以局部有强烈的酸胀感,并伴全身有轰热感为佳。(8)用双手大鱼际从前额正中线抹向两侧,在太阳穴处按揉3~5次,再推向耳后,并顺势向下推至颈部。做3遍。(9)用拇指指端按揉两侧太冲穴20~30次。(10)颈项酸痛明显者,加掐揉后溪、列缺各20~30次。拔罐疗法【方一】

取穴:风池、大椎、风门;配穴,膏育俞、心俞、胆俞、委中。

方法:风寒感冒,采用单纯拔火罐法,留罐10~15分钟,或用走罐法、闪罐法,至皮肤潮红充血为度。风热感冒,采用刺络拔罐法或针罐法,留罐15~20分钟。均为每日或隔日1次。【方二】

取穴:大椎、风池、合谷、肺俞。风寒感冒配列缺;风热感冒配风门、曲池;喉痒作咳配天突;鼻塞配印堂、鼻通;咽喉肿痛配少商、天突;头痛配太阳、印堂。

方法:风寒感冒,采用单纯拔火罐法,留罐10~15分钟。背部穴位可用闪罐法或药罐法(常用方药为荆芥、防风、羌活、苏叶、杏仁、生姜各6克,连须葱头15克,煎水煮罐)。风热感冒,采用刺络拔罐法,以三棱针点刺后再拔罐;或用药罐法(常用方药为桑叶、桑白皮、菊花各9克,黄芩12克,生石膏30克,枇杷叶9克,芦根30克,金银花15克,连翘9克,用法同上)。均留罐15~20分钟,每日1~2次。感冒注意事项1.感冒病小,但它是多种疾病的诱因,应积极治疗。2.注意休息,并多饮热开水,进食易消化、无刺激性的食物。3.感冒流行期间或易患感冒者,可用下列方法预防:(1)食醋30~50克,加水至100克,加热熏蒸,关闭门窗,人在室内停留30~60分钟。(2)口服板蓝根冲剂,每次1袋,每日2次,连服3天。(3)贯众、板蓝根各15克,水煎服,连服3天。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是一种由于多种原因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炎症、纤维样变和萎缩变化所引起的,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胸部疑难病。本病相当于中医病名国家标准的咳病,亦属于咳嗽、喘证等病症范畴。其发病乃与外邪侵袭或内脏亏损有关。其病位在肺,影响及心、脾、肾;其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在肺、脾、肾,实在风、寒、热、痰、瘀,发作期一般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中医方剂◆滋阴宣肺汤【组成】南北沙参各20克,法半夏7克,天冬、麦冬各20克,杏仁、麻黄、川朴各7克,桔梗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功用】滋阴,宣肺,化痰止咳。【方解】病症属阴虚,故方用南北沙参、天麦冬养肺阴;麻黄、桔梗宣肺化痰;杏仁止咳化痰;川朴、法半夏燥湿化痰,合而用之,共奏滋阴宣肺,化痰止咳之功。【加减】神疲乏力加太子参15克;舌苔黄干,渴欲冷饮,加连翘、鱼腥草各15克;久咳不止无痰者加罂粟壳、枣仁各10克。◆补气化痰汤【组成】黄芪45~60克,桔梗、杏仁、紫菀、甘草各9克,沙参24克,云茯苓10克,百合、半夏各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补气平喘,止咳化痰。【方解】方用黄芪补气而固表,用桔梗、沙参能滋补肺虚而不黏腻,并使肺气肃降而痰化;紫菀、百合养肺而降气逆,杏仁利肺止咳,半夏、甘草化痰而和中。总之,本方是一张清肃滋养,运行两施,补而不滞之良方。【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肾亏损,缠绵不愈者。【加减】咳嗽痰稀,舌苔白滑,加白术12克,桂枝6克,橘红9克;咳嗽痰稠而黄,加苏子、前胡各9克,蛤粉15克,川贝母6克;干咳无痰,加枇杷叶12克,百部9克;憋轻喘重,加枸杞子15克,补骨脂10克,五味子9克,胡桃肉30克。民间偏方【方一】

慢性支气管咳嗽、气喘,可用生萝卜捣烂取汁,加少量白糖饮服,或以经霜萝卜煎水代茶饮。【方二】

把黄豆充分浸泡后,用绞肉机绞碎,榨出豆汁(浓些为佳),煮沸后放入少许味精和食用盐,每天像喝茶水一样大量喝。【方三】

苏叶10克,生姜10克,红糖10~15克,新鲜橘皮9克(或干橘皮3克)。苏叶洗净,生姜切丝,与橘皮一起放入瓷杯内,以沸水冲泡,上盖,浸泡10分钟,再调入红糖搅匀,代茶热饮。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风寒感冒、头痛、畏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等。【方四】

将老姜捣碎,用纱布绞汁。以纱布蘸姜汁外擦喉部,或用不透水塑胶带将蘸有姜汁的纱布条固定于咽喉部,效果相当明显。【方五】

每晚睡前和早上起床后喝半茶匙芝麻油,连喝十余天可治愈。此外,芝麻油含有钙、磷、维生素E、糖类、水分、蛋白质,其不饱和脂肪酸中的亚油酸达50%,有抗衰老作用和防胆固醇在血管壁上沉积造成的动脉硬化作用。按摩疗法【按摩穴位】

头部的百会、迎香,颈部的大椎、定喘,胸部的天突、中府、膻中,背部的肺俞,上肢的尺泽、列缺、曲池、合谷,下肢的足三里、丰隆、涌泉等穴。【按摩手法】(1)按揉迎香、百会、大椎各100次。(2)按揉天突、中府、膻中各100次。(3)按揉定喘、肺俞各50~100次。(4)拿捏尺泽、列缺、曲池、合谷各30~50次。(5)拿捏丰隆、足三里各30~50次。(6)用双手五指略分开,形似梳状,着力于胸胁部,顺着肋骨的走向往返梳理30~50次。(7)用虚掌拍击胸部,自上而下2~3分钟。用力适中。(8)用掌横擦胸部和上背部至热。(9)擦涌泉100次,至脚心发热为止。拔罐疗法【方一】

取穴: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阙。哮喘配大椎、定喘;脾虚配脾俞、足三里、丰隆;肾虚配肾俞、膏肓。闪火法

方法:用罐法与敷贴法相结合。先用单纯拔罐法,留罐5~10分钟。起罐后继用敷贴法,将药饼(用白芥子、细辛、甘遂、吴茱萸、苍术、青木香、川芎、雄黄、丁香、肉桂、皂角各等份,红参1/10,冰片适量,共研细末,用鲜姜汁调成稠糊状,做成直径约1厘米的圆饼)贴于穴位上,以胶布固定6~20小时。每年三伏天或三九天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3个疗程。【方二】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第1~7胸椎两侧各穴及胸骨上面诸穴。

方法:采用单纯拔火罐法。一般用1.5厘米口径的火罐(小儿用较小的火罐)。每日1次。第一次拔大椎、风门、肺俞、膻中等穴;第二次拔第1~7胸椎各穴及胸骨部位诸穴。每次留罐10~15分钟,交替使用。严重者可在脊椎两侧用走罐法,3~5日拔1次,5次为1个疗程。针灸疗法【方一】

取穴:足三里、丰隆、内庭、泻白。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长的毫针直刺0.3~1.2寸深(其中足三里、丰隆穴1~1.2寸,余穴0.3~0.5寸),得气后留针15分钟,行中刺激、用泻法,其中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急性每日1次,慢性隔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方二】

取穴:泻白、定喘。痰多配丰隆,甚者配尺泽、肺俞。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取1寸长的毫针直刺,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10分钟,行中、强刺激,用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个疗程。慢性支气管炎注意事项(1)一般而言,支气管炎病情较轻,但它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而肺心病又是老年人死亡的第三大疾病。因此,积极防治支气管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注意口腔卫生,保护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3)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消除有害的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有吸烟习惯者应彻底戒掉。(4)预防感冒,在感冒流行期间尽量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5)加强体育锻炼和耐寒锻炼,增强机体耐寒和抗病能力。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反复发作倾向的肺部支气管的过敏性疾病,简称“哮喘”,中医称为“哮证”。起病有急有缓,病程有长有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秋季为多。哮喘发作前多有前驱症状,如鼻痒、喷嚏、流鼻涕、咳嗽、胸闷等。急性发作时可出现咳嗽,痰多,气喘,喉咙中有痰鸣音,或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平卧则呼吸困难加重。如果出现哮喘持续状态,可见张口呼吸,两肩抬高,口唇、指甲青紫,咳喘不能平卧,长时间不能缓解。哮喘发作时,用听诊器在肺部可以听到大量的哮鸣音。可以导致哮喘发作的过敏原很多,如细菌、病毒、寄生虫、花粉、粉尘、药物、饮食、寒冷空气等,但每个人的过敏原却不一样。中医方剂◆麻黄杏地汤【组成】麻黄10克,杏仁、地龙各20克,射干、全蝎、僵蚕、陈皮、桃仁各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400毫升,分3次口服。【功用】调理肺气,化痰止喘。主治支气管哮喘。【加减】偏热者,加黄芩、川贝、葶苈子各10克;痰多者,加莱菔子、瓜萎各10克;偏寒者,加桂枝、干姜、五味子各10克。【临床报道】李某,54岁。哮喘反复发作3年,每逢秋冬之交感邪后发作。近因风寒外侵,咳嗽加剧,喘促,喉中痰鸣,痰白如泡沫状,咳吐不爽,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服上方7剂后哮喘平,咳痰减少,共治2周后诸症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平喘定哮方【组成】射干、炙麻黄、紫菀、半夏各15克,款冬10克,枳壳、桔梗、甘草各9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功用】宣肺降气,平喘定哮。【方解】方中射干清热降火化痰;麻黄发汗解毒,宣肺平喘;两药一温一寒祛表寒而解郁热,共为主药。紫菀、款冬止咳化痰,宣肺降气;半夏健脾化湿,降逆化痰,以治生痰之源,合为辅药。“治痰者必降其火,治火者必顺其气”,故佐以枳壳、桔梗、甘草降气消痰。【加减】若寒喘痰白,则加细辛3克,泽漆30克,陈皮15克;热喘痰黄者,加桑白皮、前胡各10克,黄芩、柴胡各15克,改半夏为竹沥半夏;咳痰不畅者加炙苏子15克;瘀血舌暗者,加桃仁、杏仁各10克,丹参15克。◆截哮汤【组成】生黄芪10~15克,白术6~10克,防风10~15克,淮山药15~30克,胡颓子叶10~15克,牡荆子10~15克,鬼箭羽10~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或研末制成蜜丸,每次10克,日服3次。连服3~6个月。【功用】扶正固本,行瘀祛痰。【方解】方中用黄芪补气固表;白术健脾、补中焦以助肺气;防风助黄芪益气御风;淮山药益气补中,滋养肺肾,且有定喘宁嗽之功,与白术相配,增强实脾之力。哮证缓解期,虽虚多实少,但毕竟虚中夹实,痰瘀余邪未尽,遇气候骤变,极易引起病情反复。故用牡荆子、鬼箭羽、胡颓子叶利气祛痰行瘀,补中兼疏,以防气机壅滞,有利于提高扶正固本的方药效果。白术民间偏方【方一】

甜杏仁约20克,用60度热水将皮泡软,去皮后砸碎,与大米50~100克加水同煮,开锅后放入10克冰糖,熬成稠状即可。要经常食用。有人患肺虚咳喘多年用此方治愈。同时又可治便秘。【方二】

取白胡椒粉约0.5克,放在伤湿止痛膏上,敷贴在大椎穴,3天换1次。此方对遇寒冷哮喘的病症有效。对哮喘较久的,可加服白芥子、莱服子、苏子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次,睡前服。【方三】

老母鸭(越老越好)1只,处理好洗净,放入砂锅,倒入100克醋,然后加水文火煮烂。1天吃2~3次,吃肉喝汁,吃完为止(若嫌油腻,每次可少吃)。一般一只鸭吃完即可病除。若多吃几次,效果更好。最好在冬季数九天吃,复发时也可吃。有患哮喘多年者,以此治愈。药膳疗法◆甲鱼贝母汤【原料】甲鱼1只,贝母10克,精盐、料酒、葱、姜、味精各少许。【制作】将甲鱼放滚开水内烫杀后,剖腹去除肠杂。贝母放入甲鱼腹内,随后用精盐、料酒、葱、姜、味精调味之后将甲鱼放入炖盅并加水,置锅隔水炖2小时左右,直至甲鱼肉熟软即成。食甲鱼肉,饮汤。每日分2次食完,每隔5日服1剂。【功效】滋阴补肺,益肾健胃,平喘止咳。适用于肺虚型哮喘症。◆加味参苓粥人参【原料】人参3~5克(或党参15~20克),茯苓15克,核桃肉10克,蛤蚧末5~6克,姜片3~5克,粳米100克。【制作】先将人参(或党参)、茯苓、蛤蚧末煎汁,姜后下,去渣。人参可连用3次。将核桃肉研烂,与药汁、粳米共煮为稀粥。亦可将药汁与核桃肉分2份,每日早、晚分别与粳米煮粥。每日2次温热食。【功效】益气定喘。适用于虚喘,喘促气短,咳声低弱,语言无力,面色苍白,自汗畏风,舌质淡红,苔白,脉弱等症。◆木耳枣米粥【原料】木耳5克,粳米100克,大枣50克,冰糖、水各适量。【制作】先将木耳用温水泡发、洗净,粳米、大枣洗净;然后将木耳、米枣一同入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后改文火煨至木耳、粳米熟软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成。分早、晚二次食完,连服10日为1疗程。【功效】补肾润肺,治虚损,止咳平喘。适于肺肾两虚型哮喘患者服用。中药贴敷【方一】

炙白芥子、元胡各21克,甘遂、细辛各12克。共研细末,取1/3药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为5厘米的油纸上,贴敷肺俞、心俞、膈俞,外用胶布固定,4~6小时取下,夏天初、中、末伏各贴1次,共贴3次,连续贴3年。

可以预防哮喘发作。【方二】

桑白皮、杏仁、黄芩各10克,生石膏30克。共研细末,用凉水调成糊状,制成直径为2.5厘米的药饼8个,分贴于华盖、膻中、膈俞、肺俞,包扎固定,每次4~5小时,每日1次,连续10天。

治疗哮喘热证,咳喘痰黄,痰多黏稠,发热,便秘。针灸疗法【方一】

取穴:足三里、泻白、定喘、大钟。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取1寸长的毫针直刺0.3~0.5寸,其中足三里用1.5寸毫针直刺1~1.2寸。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行中、强刺激,用泻法。如系冷哮,足三里穴用温针灸,留针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方二】

取穴:足三里、丰隆、太溪、涌泉、行间、上巨虚、昆仑、泻白。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长的毫针直刺。行中、强刺激,用泻法。得气后留针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方三】

取穴:足三里、丰隆、太溪、大钟、京骨、昆仑、金门、公孙、涌泉、足窍阴、至阴。

方法:上穴可分2次交替使用。局部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长的毫针直刺。得气后留针10~15分钟。行中、强刺激,用泻法。若属虚寒或寒证,方中足三里、涌泉穴改用温针灸5~1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支气管哮喘注意事项(1)哮喘发作中哮鸣音突然减少或消失,而病人反见病情恶化,可能有并发症产生,如气胸、肺不张等,应送医院进一步诊治。(2)不宜长期服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类激素药,因可导致骨折、胃溃疡、抵抗力下降。(3)戒烟酒,多喝茶和咖啡。(4)忌食过咸食物。忌食带鱼、黄鱼、蛏子、虾、蟹、芥菜等发物。(5)多食新鲜蔬菜和豆制品。(6)对会引起患者过敏反应之食物及气味,尽量避免接触。(7)勿疲劳过度,不作剧烈之活动。肺气肿

肺气肿是慢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支气管长期炎症,管腔狭窄、阻碍呼吸,导致肺泡过度充气膨胀、破裂,进而肺功能损害和减退而形成。常见有两种损害形式,一是先天性,缺少某类蛋白质抑制的分解酵素,从而侵犯肺泡壁而变薄,气压胀大使肺泡破裂,壮年为多;另一种因空气污染,慢支发作,肺上端受侵害所致。其主要祸首是抽烟。慢支、支气管哮喘、矽肺、肺结核均可引起本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多痰、气急、紫绀,持续发展可导致肺心病阻塞性肺气肿,起病缓慢,主要表现是咳痰、气急、胸闷、呼吸困难,合并感染加重导致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中医认为本病属于咳嗽、喘急、痰饮的范畴。治疗上包括祛除病因、控制感染、体育锻炼和中医施治、改善呼吸功能和肺部状态。中医方剂◆保肺汤【组成】党参、麦冬、贝母各12克,五味子(打碎)、百部、桔梗、枳壳、炙甘草各6克,苏子、前胡、半夏、橘仁各9克,葶苈子4.5克(炒),黄芪、山药各18克,红枣4枚(去核)。【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方解】肺气肿以慢性支气管炎为病因者居多,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随着肺气肿的进展,气急的程度不断增加。严冬时支气管分泌物增加,咳痰多呈黏液性,喘促夜重昼轻。舌苔白,脉虚者,属本虚标实之喘嗽,治宜扶正固本、止咳平喘,故方中用参、芪、山药、枣、甘草健脾益气;麦冬、五味子养阴敛肺;百部、半夏、贝母固肺化痰;苏子、葶苈子降气平喘;前胡、杏仁宣肺止嗽;枳壳、桔梗宽胸理气。【主治】肺气肿,证属喘促、夜重昼轻、舌苔白、脉虚者。◆温阳化饮方【组成】附子、姜竹茹、葶苈子、五加皮、茯苓、白术各9克,细辛3克,陈胡芦、米仁根各18克,蔓荆子12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方解】方中附子、细辛、五加皮配合以扶阳温肾;白术、茯苓相合以健脾;姜竹茹、葶苈子祛痰止咳;米仁根、陈胡芦利水消肿;蔓荆子体轻而浮,性上行而宣发,有利于肺气的通降。诸药合用,共奏温肺化饮,降痰祛湿之功。【主治】阳虚型阻塞性肺气肿。民间偏方【方一】

将洗净的大白萝卜切两三薄片再切成碎末,将洗净的鲜姜也切成碎末(占萝卜的30%左右),量约有一个核桃大小。一起放蒜臼内捣碎,用净纱布包好,患者仰卧,放在肚脐上溻,轻轻按按,为避免浸湿被子,可扣上一个小茶杯,每日上下午各溻一次,每次两小时左右。中间可翻动和挤按,几天即可见效。【方二】

南瓜1个,麦芽1000克,鲜姜汁50克。南瓜去子,切块,加水煮烂取汁,添入麦芽及生姜汁,文火熬成膏,日服70克,早晚分服。治肺气肿。【方三】

茄子根30克,红糖15克。茄根洗净,切碎,煎成浓汁,加入红糖成膏,早晚分服。针灸疗法【方一】

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大钟、泻白、定喘。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长的毫针直刺,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15~30分钟,行中刺激,用泻法;其中足三里、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方二】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丰隆、太溪、内庭。

方法:局部常规消毒后,取1~1.5寸长的毫针直刺,用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分钟。行中刺激,用泻法,其中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用平补平泻手法。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肺气肿注意事项(1)积极防治各种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是防止肺气肿发生或加重的重要措施之一。(2)绝对戒烟,除去诱发因素。(3)防寒保暖,积极防治感冒。(4)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简称“支扩”,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慢胜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大多继发于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由于支气管壁被损坏而导致支气管不可逆的扩张与变形,故支扩也可以说是一个解剖学诊断。

支气管扩张在中医学中属“咳嗽”、“痰饮”、“肺痿”、“肺痈”等病症范畴。认为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未经发越而停留肺中,蕴发为热,邪热犯肺,蕴结不解,而致支扩。正气虚弱,肺虚卫外不固;或素有痰热蕴肺;或嗜酒过度,恣食肥美,以致湿热内盛等,则是人体易受邪侵而导致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中医方剂◆三黄苇茎汤【组成】白芨粉30克,桑白皮25克,桔梗30克,黄芩20克,黄连12克,生大黄15克(后下),苇茎60克。【用法】水煎,每日1剂,日服3次。儿童酌情减量。必要时配合使用抗生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