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4 08:41:45

点击下载

作者:明·童养学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试读:

内容提要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是明代伤寒学家童养学为纠正元代医家吴恕《伤寒活人指掌》之讹谬而著之伤寒学术著作。书凡三卷。首卷述六经传变。卷二列伤寒诸证(实际上包括温病、疫疠和一些杂病),其内容包含注解、辨证法、诊脉法、用药法(内含方剂)及总论等内容。卷三列方剂114首,是作者所“集得之古方”,其所选方剂与前两卷病证相对应。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五年壬申(1632)金陵刻本为底本。

校注说明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之作者为明代童养学。童养学,字壮吾,明代建瓯人,贡生,任邵武儒学训导官,后为延平教授。他精于伤寒学,另著有《伤寒六经书纂要辨疑》。《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一书,是童养学为纠正元代吴恕《伤寒活人指掌》之讹谬而著,属于伤寒学研究著作中的纠误之作。

根据本次版本调研,《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现存主要版本有:明崇祯五年壬申(1632)金陵刻本,清顺治十八年辛丑(1661)醉耕堂刻本,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1772)抄本,清乾隆(具体时间不详)古越瀔东朱源抄本及清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刻本。本次校注整理,以明代崇祯五年壬申金陵刻本为底本,因为此版本系本书原刊,故以此本为底本。主校本选清顺治十八年辛丑醉耕堂刻本,因此本内容完整,又经过前人校对,故选为主校本(简称“顺治本”)。清光绪十四年戊子刻本年代较近,保存完好,刻工亦佳,字迹清晰,故选为参校本(简称“光绪本”)。

现将本次校注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1.原书每卷前有“新刻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邵武县学训导童养学壮吾父纂辑,本庠余璟景玉父较阅”字样,今一并删去。

2.本次校注整理,改竖行为横排,字亦改为简体,并对原书进行句读。

3.改横排后,原书中“右”“左”表示方位者,径改为“上”“下”。

4.底本与校本互异,能确认底本讹误者,改正并出校说明。

5.底本与校本互异,难定其正误者,保留原文,出校记说明。

6.底本与校本一致,而文意疑有讹、脱、衍、倒之属,又缺乏依据未能遽定者,保留原文不作改动,出校存疑。有依据者径改,出校说明。

7.底本与校本虚词互异,如无关宏旨者,保持原文,不出校记。如属于底本错讹,且影响文义者,则校改并出校说明。

8.底本中引录他书文献,经核对与原文略有出入,但不失原意者,则保持底本原貌,亦不出校。底本引录与原文差异大者,亦保持底本原貌,而出校注明。

9.底本中的异体字、俗写字、繁体字,统一以现代规范字律齐,不出校记。如“石羔”改为“石膏”,“枝子”改为“栀子”,“牡砺”改为“牡蛎”,“萎蕤”改为“葳蕤”,“霍香”改为“藿香”,不再一一出校。原书中“辨”与“辩”字未有严格区别,多有互用,按规范原则,将其中与“辨”意相通之“辩”,一律改为“辨”。原书中“证”与“症”字未有严格区分,多有互用。本次校注只将标题中的“证”“症”按规范原则及文意统一,如“辨症法”的改为“辨证法”,其余依底本未作改动。

10.注释方面,对原文中难字、僻字注出字音。对费解的字及词作了注释。

11.底本目录与原正文不同之处,依正文径改,不出校记。

伤寒补注辨疑序

(1)

补注辨疑者何?夫《伤寒》仲景尚矣,其书不可概见,而特见之《活人指掌》,故今之业伤寒者宗焉。夫《指掌》岂仲景之全书哉?活人此书,害人亦此书,故不可不补注辨疑也。何也?风寒暑湿,各一其门;伤中感冒,各一其病。伤寒者,盖冬寒凛冽,为毒特甚,触之即病者,乃谓伤寒,非三时感冒之寒化也。今《活人书》不论天时,不察虚实,不分感冒,直以麻黄、桂枝治冬月之正伤寒者,通治三时之寒,人之蒙其害者多矣。不特此也,伤寒有传经无直中,直中者,乃中寒之真阴证也。今《活人书》论三阴,曰“自利”、曰“可温”,是以直中混传经矣。伤寒在表则汗,在里则下,此定局也。今《活人书》论两感,救里以四逆汤,是抱薪救火,以攻为救矣。论证用药,错乱若此,人之蒙其害者多矣。不特此也,伤寒自为伤寒,杂病自为杂病,当判若黑白,毫不容紊也。今《活人》一书,以正伤寒六经列之于首,而内以杂病实之,纳垢藏污,诸病渊薮,未入其门者,只妇人、小儿两科。然则杂病皆伤寒乎?致令理伤寒者,如理乱绳,莫寻头绪,人之蒙其害者,抑又多矣。(2)

昔者杨墨塞路,孟氏辞而辟之廓也。余恐杂病之附于伤寒,犹杨墨之附吾儒也,故不得已而为之补注辨疑。辨其此为正伤寒、此为类伤寒、此为伤寒而变杂病、此为杂病而非伤寒。注其此为传经、此为直中、此为风温、此为暑湿。辨风温暑湿之为杂病,复辨风温暑湿(3)之非伤寒。补注辨疑既明,治斯不忒,订讹摘缪,《活人书》当以壮吾氏为忠臣。夫医乃仁术,欲活人尚不足以活人,欲指掌尚不足以指掌,然则余之补辨疑岂尽当乎?犹俟后之明者,复正吾之是非。续为吾之补注辨疑。崇祯辛未年童养学题【注释】

(1)尚:久,远。

(2)昔者……廓也:语出东汉杨雄《法言·吾子》。意指战国时杨朱、墨翟两家兴盛,而妨碍儒学之行,于是孟子对杨、墨进行了批判,以兴儒之正道。此处比《活人书》误将杂病附于伤寒,犹如杨、墨之说附于儒学,故须补注辨疑,以维护仲景伤寒的纯洁性。

(3)忒:差错。(1)

卷之首

(2)活人指掌赋六经传变、正伤寒方附

伤寒为病,反复变迁。

赖先师究详之遗旨,成后学诊病之良诠。《内经》云:“人伤于寒,则为热病。”又云:“未满三日者,汗之而已;其满三日者,泄之而已。”夫谓之曰泄,则便实可知。兹太阴经以自利混便实,谓之曰泄,则药之寒凉可知,兹又以可温混可下。赋此者,考究未详,致后学模棱两端,未得要领。似此之类,不可枚举。余不得不为之补注。

太阳则头痛身热脊强。

太,巨也。阳气盛大,故曰太阳。《内经》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巨阳脉从头项行于腰背,故头项痛、腰脊强。头疼、身热、脊强,此足太阳膀胱经受证,属表也。有伤风、伤寒之异,不可混治。假如先起恶寒者,为本病,已后发热者为标病。

辨证法

头疼,身热,脊强,伤风、伤寒俱有此症。

但见表虚自汗者,为风伤卫气,宜实表。

但见表实无汗者,为寒伤荣血,宜发表。

诊脉法

脉浮紧有力,为伤寒。

脉浮缓无力,为伤风。

用药法

冬月正伤寒,用麻黄汤,今易升阳发表汤。

冬月正伤风,用桂枝汤,今易疏邪实表汤。

春秋无汗用羌活冲和汤发表,有汗用加减冲和汤实表。

夏月无汗用神术汤,有汗用加减冲和汤。

药方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升阳发表汤,即麻黄汤加减。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加升麻 川芎 防风 白芷 羌活

喘去升麻加葛根,饱闷加枳壳、桔梗。

桂枝汤

桂枝 白芍 甘草

疏邪实表汤,即桂枝汤加减。

桂枝 白芍 甘草 防风 川芎 羌活 白术

汗不止加黄芪,喘加柴胡、杏仁。

羌活冲和汤,即九味羌活汤。此可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汤。此汤非独治三时暴寒,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治湿,治杂病亦有神也。

羌活 防风 苍术 黄芩 川芎 白芷 甘草 生地 细辛

饱闷去生地加枳壳、桔梗。

加减冲和汤

即羌活冲和汤加白术、黄芪,去苍术。

神术汤

即羌活冲和汤内加石膏、知母。

服此不作汗,加苏叶,汗下兼行加大黄。

总论

夫麻黄、桂枝治冬月之正伤寒也。今《活人书》不辨天时,凡遇发表,即用麻黄、桂枝,以治冬月正伤寒之药通治三时之寒。夫三时之寒,特感冒耳,岂若冬寒凛冽所伤之重哉?夫寒症伤者重,感者轻,而冒者尤轻,后学求其说而不得,致疑麻黄、桂枝二汤之难用,遂制十神、香苏、升麻葛根等汤以代之。夫十神、香苏、升麻葛根等汤,皆麻黄、桂枝之变方也,余特表而出之。难者曰:然则六月无伤寒欤?余曰:六月岂无伤寒?但伤寒者必头疼,否则非正伤寒也,如遇头疼、身热、脊强之正伤寒,即当用麻黄、桂枝无疑。但天时甚热,犹当济以凉药,故刘守真代之以九味羌活,何其高哉。

阳明则目痛鼻干不眠。(3)

明,耀也,夹于二阳之中,两阳合明,故曰阳明。壮吾僭易之曰:阳明者,阳之盛也,阳之将变而为阴也,且日月为明,阴阳合也,故有在经在腑之异,乃阳之得兼乎阴也。(4)《内经》云:“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内,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眠也。目疼、鼻干、不得眠,此足阳明胃经受症,属表也,然亦有在经在腑之异。在经者谓之阳明,在腑者谓之正阳明,不可混治。(5)

假如先起目痛,恶寒,身热者,阳明经本病,宜解肌;已后潮热,自汗,谵语,发渴,大便实者,正阳明胃腑标病,宜下之。

辨证法

目疼,鼻干,微恶寒身热者,病在经。

潮热,自汗,谵语,发渴,便实,不恶寒者,病在腑。

诊脉法

脉见微洪者,为经病。

脉见沉数者,为腑病。

用药法

微恶寒,目疼,鼻干,不眠者,用葛根汤,今易柴葛解肌汤。渴而有汗者,用白虎汤,今易如神白虎汤。潮热自汗,谵语,发渴,揭去衣被,扬手掷足,斑黄,狂乱,不恶寒反怕热,大便实者,轻则大柴胡汤,重则三承气汤选用。今俱用六一顺气汤内加减治之。

药方

葛根汤

麻黄 桂枝 芍药 葛根 甘草

柴胡解肌汤

即葛根汤加减,治阳明经病。

柴胡 干葛 芍药 黄芩 甘草 羌活 白芷 桔梗

无汗寒甚者,去黄芩。春加麻黄,夏秋加苏叶。

白虎汤:无渴服此为大忌。

石膏 知母 甘草

如神白虎汤

石膏 知母 甘草 加人参 门冬 山栀子 五味子

心烦,加竹茹;大渴心烦,背恶寒者,去山栀,加天花粉。

大柴胡汤

柴胡 黄芩 芍药 半夏 大黄 枳实

大承气汤

厚朴 枳实 大黄 朴硝

小承气汤

厚朴 枳实 大黄

调胃承气汤

大黄 朴硝 甘草(6)

六一顺气汤,以代大承气、小承气、调胃承气、三乙承气、大柴胡、大陷胸等汤之神药也。治正阳明胃腑病。

大黄 朴硝 柴胡 黄芩 枳实 厚朴 芍药 甘草

总论

太阳者,阳之始也;阳明者,阳之盛也;太阴者,阴之始也;厥阴者,阴之尽也。夫阴阳各一其经,独阳明谓有阳明在经者,有正阳明在腑者。在经者宜解肌,在腑者宜下。

此何以故?余尝求其说而不得,求之《内经》,求之经络,其脉侠鼻,络于目,故目痛鼻干,属表当解肌。下膈及胃络脾宫,故入里(7)便实,当下。有表复有里故也。夫三阳切也,何阳明有表复有里,不知人之一身,身前为阴为里,身后为阳为表。太阳脉行乎身后,故属表;少阳脉行乎身之侧,故为半表半里;若阳明则行乎身前,阳得兼阴,故亦谓之里,然所谓里者,非对表而言,乃阳中之阴,表中之里也。但其不可以里名,故以在腑别之,明其将传脾未入脾,犹在腑未在脏也。若已传脾,则为太阴而在脏矣,奚以在腑明之。若夫经之由浅及深,亦犹时辰之交,由浅及深也。一时八刻,人谓前为初四刻,后为正四刻,故阳明一经前为初阳明,后为正阳明,亦若是而已矣。

少阳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为之苦。

少,初也。初之气,故曰少阳。《内经》云:“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满而耳聋,夫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此足少阳胆经受病,属半表半里也。

假如先起恶寒,身热,耳聋,胁疼者,本病。

已后呕而舌干,口苦者,标病。

缘胆无出入,病在半表半里之间,此经有三禁:不可汗吐下也。不从标本,从乎中治,止宜小柴胡一汤加减,和解表里而治之。若治之得法,有何坏症?

辨证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舌干,便属半表半里之证。

诊脉法

脉见弦数,本经症。

用药法

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苦者,用小柴胡汤,今易柴胡双解散。

药方

小柴胡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柴胡双解散,即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甘草 加陈皮 芍药

小便不利加茯苓;呕者入姜汁、竹茹;胁痛者加青皮;痰多加瓜蒌仁、贝母;寒热似疟加桂枝;渴者加天花粉、知母;齿燥无津液者加石膏;坏症加鳖甲;嗽者加五味子、金沸草;未经下而饱闷者,加枳壳、桔梗。

总论

小柴一症,乃伤寒之传症也,虽在半表半里之间,然寒多则属表,热多则属里,尤当分多寡而治之。虽然,又有论焉,小柴胡为少阳之要领,大柴胡行阳明之秘坚。以经论少阳,虽居阳明之后,以药论小柴,实行大柴之前。余谓小柴与解肌,仿佛阳明秘坚,与太阴便实仿佛。治者当会其意可也。

太阴腹满自利,尺寸沉而津不到咽。《内经》无自利字,伤寒传入三阴,必然便实,当改作“便实”二字为妥。阴气盛大,故曰太阴。《内经》云:“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腹满自利,津不到咽者,是足太阴脾经受病,属里也。有直中、传经之异。直中者,内寒;传经者,内热。不可混治。假如先起腹满咽干者,本病。已后身目黄,标病。此伤寒症。传经者,寒自三阳经传入三阴者,谓之传经。传经之寒,外虽厥逆,内实热耳,此正伤寒也。直中者,寒不从三阳经传入,直中三阴经者,谓之直中。直中之寒不发热,四肢厥冷而恶寒者,此真阴症也。岂伤寒哉。

辨证法

大要腹满,舌干发黄者,属腑热,传经之症。

须知自利不渴或呕吐者,属脏寒,直中之症。

诊脉法

脉见沉而有力,当下,传经之脉。

脉见沉而无力,当温,直中之脉。

用药法

腹满咽干,手足温,腹疼者,桂枝大黄汤,今用加减桂枝汤。身目黄者,茵陈汤,今用茵陈将军汤,此传经之药。自利不渴,或呕吐者,理中汤,今用加味理中汤。重则四逆汤,今用回阳救急汤,此直中之药。

药方

桂枝大黄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大黄

加减桂枝汤

桂枝 芍药 甘草 加大黄 枳实 柴胡

茵陈汤

茵陈 大黄 山栀

茵陈将军汤,即茵陈汤加减。

茵陈 大黄 山栀 加甘草 厚朴 枳壳 黄芩

大便自调者,去大黄、厚朴,加大腹皮。

理中汤

干姜 白术 人参 甘草

加味理中汤

干姜 白术 人参 甘草 加肉桂 陈皮 茯苓

倦卧沉重体痛,利不止,加附子;自利腹痛者,入木香,磨姜汁调服和之。

四逆汤

熟附子 干姜 甘草

回阳救急汤,即四逆汤加减。

熟附子 干姜 甘草 肉桂 人参 五味子 白术 陈皮 半夏 茯苓

呕吐涎沫,或小腹疼加盐炒茱萸;无脉加猪胆汁一匙,呕吐加姜汁;泻泄不止加升麻、黄芪。

总论

刘守真云:伤寒无阴症,人伤于寒则为热病,热病乃汗病也,造化汗液,皆阳气也。遍考《内经·灵枢》,诸篇并无寒症。阴症乃杂病也,直中之寒,乃中阴之阴证耳,与伤寒传入阴经之症有何与哉?(8)《经》云:三日已满,泄之而已。又云:五六日便实,方可议下。伤寒传阳明已便实可下矣,况太阴乎?兹云自利,是以直中混传经以(9)阴症杂伤寒也。夫阴症亦别有科,业医者当黜之伤寒门外。按戴元(10)礼云:以五行生克论,阳主生,则水生木,太阳膀胱阳水合,传之少阳胆木,兼太阳在表,少阳在表里之间,阳明在里,自外渐入于(11)内,次弟相传,理当如此。果如《伤寒论》中所说,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岂有第二日病在里,而第三日方在半表半里者乎?愚故不敢辄反其说,然于心终未妥。

少阴舌干口燥。

阴气初出,故曰少阴。《内经》云:“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舌干口燥,是足少阴肾经受病,属里也。舌干口燥乃伤寒传经之证,与直中全无相干,但足少阴有直中,故此经言有直中、传经之异。直中者,内寒传经者,内热不可混治。假如先起舌干口燥者,本病;已后谵语便实者,标病,俱伤寒症。六经中惟此一经难治。传经者,口燥舌干;谵语,大便实,为传经之热。直中者,呕吐,泻利,不渴,无热,恶寒,为直中之寒。

辨证法

大要口燥舌干,谵语,大便实者,知其热传经之症;须要呕吐,泻利,不渴或恶寒,腹痛者,别其寒直中之症。

诊脉法

脉见沉实有力者当下,传经之脉。

脉见沉迟无力者当温,直中之脉。

用药法

口燥咽干,渴而谵语,大便实或绕脐硬痛,或下利纯清水,心下硬痛,是热邪燥屎使然,即用六一顺气汤分轻重下之,传经之药。

无热恶寒,厥冷,倦卧,不渴;或腹痛,呕吐,泻利沉重;或阴毒,指甲、唇青,呕逆,绞痛,身如被杖,面如刀刮,战栗者,俱是(12)寒邪中里使然。用回阳救急汤温之,直中之药。

药方

六一顺气汤:方见前阳明经下。

回阳救急汤:方见前太阴经下。

总论

舌干口燥,乃伤寒传入三阴经之症也,与直中又何与哉!直中阴症则口不渴而中和矣,焉有是症?或难之曰:舌干口燥,非直中阴症?既闻命矣,然则伤寒者,往往先入太阳,中阴者往往直中少阴,此又何说耶?余应之曰:太阳属膀胱,少阴属肾,膀胱与肾相为表里,皆寒水之经,此寒邪之所易乘也。但体实者寒伤太阳作热,则为伤寒;体虚者中寒不作热,直入少阴,即直中阴症也。或难之曰:人谓直中阴症,得之房劳,与此说何如?答曰:此固然矣。焉有体虚房劳而不谓阴症乎?焉有体虚中寒而不谓之阴症乎?受证不同,阴症则一,治者不可分而为二也。

厥阴烦满囊拳

厥,尽也。两阴交尽,故曰厥阴。《内经》云:“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囊缩。囊者,阴囊也;拳,缩也。在男子,则囊拳;在女子,则庭孔急痛,痛引小腹。庭孔者,阴之深处也。烦满囊拳,此足厥阴肝经受症,属里也,亦有直中、传经之异。直中者内寒,传经者内热,不可混治。假如先起消渴烦满者,本病;传经者乃有此症,已后舌卷囊缩者,标病。传经直中者俱有此症。以病之行先后辨本病、标病。

辨证法

传经者,烦满囊拳,消渴者属热。

直中者,口吐涎沫,厥冷者属寒。

似疟不呕,清便者必自愈,此传经者。

诊脉法

传经者,脉沉实,当下。

直中者,脉沉迟,当温。

传经者,脉浮缓,病自愈。

用药法

传经者消渴烦满,舌卷囊缩,大便实,手足乍冷乍温者,六一顺气汤下之。

直中者,口吐涎沫,或四肢厥冷不温,过乎肘膝,不渴,小腹绞痛,呕逆者,用吴茱萸四逆汤温之,即回阳救急汤亦可。

药方

六一顺气汤:见前阳明经下。

吴茱四逆汤

附子 干姜 甘草 加吴茱萸

回阳急救汤:见前太阴经下。

总论

凡看伤寒不可以厥逆便断为寒,必须以脉与症参之方知端的。如初起无头痛,无身热,便恶寒,四肢厥冷过乎肘膝,不渴吐利,脉沉迟无力,此为直中真阴,寒症也。谓之阴厥,法当温之。阳厥者,自三阳经气分。因感寒起,有头疼,发热恶寒,已后传至三阴血分,变出四肢厥冷乍温,便实,脉沉有力,此传经热症,谓之阳厥,即阳症似阴也。外虽厥冷,内实热邪,所谓厥深热亦深,厥浅热亦浅者此也。岂可复进以热药哉。恐医者之未识,故因厥阴而及之。

一日二日可发表而散。

邪在表,宜发以麻黄桂枝等汤。

三日四日宜和解而痊。

邪在半表半里,宜和解以解肌,小柴胡等汤。

五六日便实,方可议下。

邪在里宜下,承气等汤。夫伤寒自三阳经气分传至三阴经血分,便实乃可下也。若直中阴经之寒症,或有自汗者,岂可下哉。

前自太阳至厥阴,言伤寒之症,一二日至此,五六日言伤寒之治法,已后言伤寒再传两感。

附:脉虽浮,亦有可下者;脉虽沉,亦有可汗者。(13)《经》曰: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无表症,脉虽浮,亦有可下者,少阴病二三日,无里症,亦有可汗者。此何以解?脉虽浮,而亦有可下者,谓表症六七日不大便,故用寒药微下之也。借使大便不难,其敢下乎?少阴病亦有发汗者,少阴本无热,反发热,而表犹未解,故用温药微汗之也。借使身不发热,其敢轻汗之乎?此又医者所当知。

总论

经言一二日、三四日、五六日,不过言病有阴阳表里,分别先后浅深耳,岂可拘定日数哉。余见今之庸俗治伤寒,一二日不问属虚属实,便用麻黄、桂枝之类汗之;三四日不问在经在腑,便用柴胡之类和之;五六日不问在表在里,便用承气之类下之。以致内外俱虚,变症蜂起。大抵病人表里虚实不同,邪之传变有异,岂可以日数为准?盖风寒初中人无常,或入于阴,或入于阳,非必始太阳,终厥阴也。或有自太阳始,日传一经,六日传至厥阴,邪气衰不传而愈者;或有不罢再传者;或有间经而传者;或有传至二三经而止者;或有始终止在一经者;或有越经而传者;或有初入太阳,不作郁热,便入少阴而成真阴症者;或有直中阴经而成寒症者;或有症变者;或有脉变者;或有取症不取脉者;或有取脉不取症者,岂可执定一二日发表,三四日和解,五六日可下,如庸医执死法哉。务要审脉验症,辨名定经,但见太阳症直攻太阳,但见少阴症直攻少阴,此活法也。仲景云(14):日数多但见表症而脉浮者,尤宜汗之;日数虽少但见里症而脉沉者,尤宜下之。此确论也,活法也。

七八日不解,又复再传。

伤寒七日,法当少愈,或犹不解者,六日足六经传尽而传入手六经,则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15)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嚏;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邪气皆去,病自已矣。

日传二经,病名两感:

经传六日,应无一痊。

常病日传一经,至六日为传经遍,当愈不愈而感于寒者,半属于阴,半属于阳,脏腑俱受病。

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欲食,谵言;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至此则病笃也,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胃气不通。三日六经俱病,荣卫之气不行于内外,脏腑之气不通上下,至六日脏腑之气俱尽,荣卫之气俱绝则死也。

长沙公无治法,后人以意消息之。太阳先受病在表,先解表;少阴先受病在里,先救里。先表者,里不可缓;先里者,表亦不可缓也。此变通权与之论也。(16)

今《活人书》谓下利清谷、身体疼痛,急当救里,用四逆(17)汤。后身疼痛、便自调,急当救表,宜桂枝汤。却引下利、身疼痛虚寒救里之例,而欲施于烦渴、腹满、谵语、囊缩实热之症,是以火济火也,宁不速其死哉。

今权与以备览,一日太阳与少阴,俱病不死,五苓散主之。二日太阳传阳明,少阴传太阴,俱病不死,大柴胡主之。三日阳明传少阳,太阴传厥阴俱病,则危矣。或用大承气、大柴胡,庶几有可生者,此亦侥幸于万一也。医者犹细思而斟酌之。

太阳无汗,麻黄为最:

太阳有汗,桂枝可先。

无汗服麻黄,伤寒症;有汗服桂枝,伤风证。

小柴胡为少阳之要领,大柴胡行阳明之秘坚。

胆为清净之府,煎小柴须去滓,再煎服之宜澄清,则能入胆也。

至三阴则难拘定法,或可温而或可下:

宜数变以曲全生意,或可方而或可圆。

可温者,直中之症;可下者,传经之证。伤寒有传经,无直中,然则可温者,非伤寒也。兹曰可温,又曰可下,不几混哉。欲业此者,当以《内经》为准。《经》云:未满三日,汗之而已。其满三日,泄(18)(19)之而已。观此则知三阴惟有下法,安谓难拘定法耶。此赋断断乎知其谬妄。余故忘其固陋,僭而易之,赋其于后。

童壮吾先生赋云:

太阳头痛,身热脊强:

阳明目痛,鼻干不眠。

少阳耳聋,胁痛寒热,呕而口为之苦:

太阴腹满,便实,尺寸沉而津不至咽:

少阴舌干,口燥,厥阴烦满,囊拳。

一二日可发表而散,三四日宜和解而痊,

五六日便实方可议下,七八日不解又复再传。

日传二经,病名两感。经传六日,应无一痊。

治六经确有定法,阳可汗而阴可泄。

倘伤寒变为杂病,医杂病不医伤寒。

伤寒全凭活法,不比杂病用方。

此乃老夫卓见,本之《内经》非狂。《经》云:未满三日,汗之而已;其满三日,泄之而已。观“而已”之词,则知其确有定法。夫伤寒只传六经耳,决不传为杂病。杂病者,乃伤寒之变也。既为杂病,即当杂病医之。杂病用方,可执成方也。非若伤寒六经有表里、有汗下之法也,故曰伤寒全凭活法,不比杂病用方者,以此。

伤寒杂病辨:

或问伤寒无直中,直中真寒乃阴症也,阴症乃杂病也。然则风暑湿亦杂病否?亦有中有伤寒否?余应之曰:天有四时,春为风,冬为寒,夏为暑,秋为湿。风寒暑湿之各一,其病亦犹春夏秋冬之各一其时也,岂容混哉。风暑湿决不可于伤寒门求之,其为杂病也的矣。若论或伤或中,非独伤寒有也,有伤风者,有中风者,有伤暑者,有中暑者,有伤湿者,有中湿者,但伤暑、中暑、伤湿、中湿俱属暑湿之门,但有轻重之分耳。若中风者,不与伤风同门,亦犹伤寒之门无中寒,此又一门分而为二者也。医者不可不知。【注释】

(1)首:顺治本、光绪本作“一”。

(2)正伤寒方附:底本中有此标题,但实无此内容。

(3)僭(jiàn见)易:冒昧,超越本分,此处为谦词。

(4)侠:通“夹”。《周礼·冬官考工记注》:“今时钟乳侠鼓与舞。”

(5)已:通“以”。《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自丞相雍已下皆谏。”

(6)三乙承气:即三乙承气汤,又名三一承气汤,出自明代方贤《奇效良方》。组成为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各二钱半,甘草二钱。

(7)切:光绪本作“均”,可从。

(8)三日已满泄之而已:语出《素问·热论》,原文为:“其满三日者,可泄而已。”

(9)黜:排除。

(10)戴元礼:名思恭,字原礼,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明代医家。早年从师朱丹溪,洪武年间征为御医,建文年间擢升太医院院使。著有《证治要诀》、《推求师意》等。

(11)弟:同“第”。

(12)汤:原脱,据顺治本、光绪本补。

(13)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语出《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4)仲景云:其后引语未见于《伤寒论》。

(15)不满:据《伤寒例》,疑衍。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