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上工治未病丛书:调节情志脏腑形神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4:57:11

点击下载

作者:齐凤军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上工治未病丛书:调节情志脏腑形神俱

中医上工治未病丛书:调节情志脏腑形神俱试读:

前言

七情养生是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动属于人类正常生理现象,是对外界刺激和体内刺激的保护性反应,有益于身心健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亦有利有弊。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但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活动对机体生理功能起着协调作用,不会致病。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体内阴阳平衡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中医学认为,人的情志和形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形从情来,寿随志走。情志是形体之标,精、气、神是情志之本。《黄帝内经》云:“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世代医家恪守的养生法则,也是中国式养生秘诀的总纲领。情志养生最为关键的便是保持生命活力——养神。中医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人体所具备的神,是指人的生命活力及其灵性和生机。养神是人对自身认识的一种回归,是一种精神、意识、情感和思维方面的修炼活动。神在于养,情在于节,其要律在此。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竞争意识日趋强烈,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往往与人们结伴而行,万事如意不可能,心理矛盾、心理打击在所难免。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工作压力、情感压力等都比较大,一旦思想认识不当,死钻牛角尖,就会造成心理情绪不平衡,进而导致心理性疾病。尤其是化学工业的发展,空气、水源、食物的污染日趋严重,人们的脑细胞及神经细胞不断地受到化学物质的侵害,神经的应急能力下降,神经的生理功能受到障碍,进而导致心理情绪疾病。人们该如何疏解郁结、释放压力逐渐受到了社会和医疗界的重视。

本书阐述了七情的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变化,七情对五脏六腑功能的影响,以及常见情志疾病的自我疏解方法,中医针灸、按摩、导引对七情郁结疏解方法。中医七情养生,可以疏肝解郁,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摄情志,防病祛疾,益寿延年。

本丛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李今庸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国杰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华校长、教授的支持,同时也得到出版社大力支持和帮助。情志疾病很复杂,在此表述不妥之处,请各位同仁谅解。本书适合医疗人员、社会心理学爱好者、心理亚健康者阅读。

由于水平有限,时间仓促,在写作过程中错误难免,敬请广大同道予以指正。齐凤军2014年8月于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章中医七情第一节七情是人之灵魂

七情、五志是中医学神志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内经》提出“五脏藏神”,“五神”又称“五志”,即神、魂、魄、意、志,其中“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七情是五脏、五志的外在情绪变化的总结,外在表现,七情与脏腑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七情分属五脏,以喜、怒、思、悲忧、惊恐为代表(图1-1)。七情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是生命活动的正常现象,一般不会使人发病。但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性的情志刺激下,超过了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而又不能适应时,使脏腑气血功能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这时的七情就成为致病因素,而且是导致内伤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故称为内伤七情。七情作为致病因素,有别于六淫之邪从口鼻或皮毛入人体,而是直接影响有关的脏腑而得病,情志因素不仅可以直接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且对所有疾病的转归起着重要作用。图1-1 五脏情志图一、情志含义及分布(一)七情的含义及分布(1)喜:是因事遂心愿或自觉有趣而心情愉快的表现,因其快乐、活泼表现于外,或内心喜滋滋的,表面看不出,可以疏泄心气;故有火之机动、活泼、炎上之象,属火而配属于心。过喜则心气涣散,耗伤心血,不及则心气郁结得不到疏泄,导致气血运行瘀滞。(2)怒:是因遇到不符合情理或自己心境的事情而心中不快、甚至愤恨不平的情绪表现,由于气机突然升发太过,导致气机不畅,怒后疏肝解郁,发泄怨气忧愁,有利于气血的升发;且怒象忽发忽止颇具木之象,故属木而配属于肝。过怒则耗伤气血,又可引起气机上逆、上冲,不及则肝气郁结,肝血瘀堵。(3)思:是指思考、思虑,而把它列为认知、思维、意志范畴,思由脾所主。过思则伤脾,脾虚则生疑,不及则思维散乱,没有条理,没有主见,导致生血不足。(4)忧:是对某种未知结果而又不愿其发生的事情的担心,以至于形成一种焦虑、沉郁的情绪状态,因其内向而趋于气机之收敛,故属金而配属肺。过忧则气滞,肺气不宣,不及则肺气卫外不固,肺气宣发太过,易于耗散。(5)悲:是精神烦恼悲哀失望时产生的痛苦情绪,其象如秋扫落叶之凄凉、毫无生机、气机内敛,故属金而主于肺。过悲则肺气肃降太过,导致肺气宣散不足,卫外不固,面无血色,不及则肺气肃降不够而会上逆,易至肺上气、咳嗽、气粗。(6)恐:是机体面临并企图摆脱某种危险而又无能为力时产生的精神极度紧张的情绪体验,由于其发自于内在,深层次的,且常引起气机下陷而属水主于肾。过恐则肾气下陷,肾气亏虚,不及则志气过激,过分透支肾气。(7)惊:是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突然遇到非常事件时,精神骤然紧张而骇惧的情绪表现,因其易导致气机紊乱,使肾气调畅异常,惊则气乱,故属水而主于肾。过惊则伤肾,不及则志向高远,胆子忒大。(二)五志含义及分布(1)神:心藏神,大多医家认为此神当指精神心理活动之统称或总括,正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所云:“神之为义有二: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这是基于“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即中国古代哲学心的观念而得出的认识。神、魂、魄、意、志既并列,而神又统领魂、魄、意、志。《灵枢·本神》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即把感知过程、记忆过程及意念产生的思维过程归属于心。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无不由心察之,以至于非常细小纤微之事物。心主任物、记忆、注意而有产生意念之功,而这些又是人体思维、意志、情感等活动的基础与前提,故心的功能已渗透于其他“四神”之中。(2)魂、魄:中国传统文化以形气阴阳动静分魂魄,则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魂气而魄形。故《灵枢·本神》云:“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即说明魄是与身俱来且以形体为基础的;而魂则是建立在神气活动基础上的,是逐步发展完善的,是活跃的。古代哲学认为与身俱来的、本能性的、较低级的、偏于抑制的、被动的为魄;后天发展而成的、较高级的、偏于兴奋的、主动的为魂,即思维、想象、评价、决断和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魂是比魄更高级的精神心理活动。日常生活之“魂不守舍”现象而言,魂当被理解为具有“注意”之性质;从古人常以魂魄对举,魄指一般感觉而言,魂当被理解为感觉基础上的知觉,当然此知觉的建立则需记忆、思维、想象、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的参与。至于魂魄与五行五脏的关系,《内经》认为“肝藏魂”、“肺藏魄”,正如陈撄宁《黄庭经讲义》云:“《朱子全书》曰:‘魂属木,魄属金’。所以说三魂七魄,是金木之数也。”木行为春,主动、主生机、兴奋;金行为秋,主静、主禁制、肃杀,可以说二者分别代表了魂、魄的某些特性,故将之分属木与金、肝与肺。中医学认为魂安藏则寐,魂不藏则失眠或出现多梦、梦游等现象。梦象、梦游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但属于人所感知的,故若从病理而言当属感知觉异常,是魂不受人意志所支配而产生的现象,由此也说明魂当有人体感知觉之含义。(3)意:一指注意,表现为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进行思维活动的开端,如张介宾《类经·藏象类》所云:“一念之生,心有所向,而未定者,曰意。”二指记忆与意念的产生,如《灵枢·本神》云:“心有所忆谓之意。”三指测度,如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意之训为测度。”《内经》既言“脾藏意”,又言“脾在志为思”,故有人认为意的另一层意思通“思”,即思考、思虑。也正因为脾主思虑,智虑出焉,所以《难经·四十二难》称“脾藏意与智”,《素问遗篇·刺法论》称“脾为谏议之官”。土主孕育、培植,以稼穑为性,脾位中央,为孤脏以灌四傍,故脾属土。(4)志:志有广义、狭义之不同。广义之“志”当与“神”相似,如古之“五志”、“六志”之说,是情志活动等的总括。狭义之“志”,即指有着明确目标的意向性心理过程,亦即现代心理学所说的动机与意志。神、魂、魄、意、志并列而言,其“志”当指狭义之“志”。志则为人的思维过程终结进而形成坚定不移的目标,这一目标靠自觉地确立,含有藏伏之性,故具备藏伏、终结之水行特征。肾主冬主藏,为春季升发之基础,意志的确定也是人们具体完成一种事情活动的前提,故曰肾藏志。《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即把伎巧之智也归属于肾,而这种认识则与肾主骨生髓、髓藏于脑有关。二、脏腑藏情志,情志调脏腑

情志属于藏象的一部分,它是脏腑功能外化的一个表现,其与脏腑的关系概括起来即是脏生情,情调脏。(1)心为情志之主,心舍神主喜:“心藏脉,脉舍神。”心主血脉,心血充足,脉道充盈,血液在不断滋养濡润全身脏腑组织的同时,也在滋养着神,使人的精神思维敏捷。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虽然归属于五脏,但却是在心主神明功能的统领下正常进行的。心是情志思维的主宰,心神通过统领脏腑,主持血脉,以调节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及维持各脏腑之间的平衡协调,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而产生各种不同的情志变化。(2)肝为情志之本,肝藏魂主怒:“肝藏血,血舍魂。”肝贮藏血液调节血量,肝血充沛可藏魂。木为火之母,肝血充足以生心血,可助心养神。肝主疏泄,利于心脉和畅,情志正常。因此,肝脏对情志产生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木火相生影响到心血的生成,从而影响心主神的功能;另一方面可通过肝的疏泄调畅情志。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调,血脉不畅,心主神志亦受影响。七情的正常表达是以肝气的协调为首要前提,肝气和则五志易和,肝气乖则五志乖。(3)脾为情志之枢,脾藏意主思:“脾藏营,营舍意。”脾之所藏意,就在于脾主运化水谷,化生营气,以营养意。脾主情感的内在转变,具有调节、稳定其他情志的作用,以保证正常的情志活动勿太过与不及,这也体现了脾胃为枢,中土之脾在情志活动中起着调衡作用。(4)肾为情志之根,肾藏志主恐:“肾藏精,精舍志。”肾藏精,其封藏的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推动着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是机体生命活动之本。肾中之精可舍志,肾精对人的意志和记忆起了重要的充养作用。肾精所化生的元气化为脏腑之气,推动着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肾精充足,五脏功能旺盛,五脏才能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情志活动的中枢在脑,脑主五脏之神而统五志,通过各种感官接受外界刺激,从而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不同的反应。(5)肺为情志之节,肺藏魄主忧:“肺藏气,气舍魄。”肺藏魄在于肺主气,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以气养魄。肺朝百脉而主治节,肺主气司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肝的疏泄以调畅情志。血液的运行亦有赖于肺气的输布和调节,肺气充沛,辅助心血运行,心神才能得到充分滋养,使之神清气旺,故曰肺为情志之节。悲忧的外在行为常常表现为哭泣,从某种程度上说,哭泣是各种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发泄,哭泣后原来的情绪能得以舒缓,这节制了情绪的进一步过度发展。三、七情与五脏六腑联系

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通常的情绪波动一般不会危害人的健康。但强烈的情绪波动,或长期消极情绪、过度的或长期的精神紧张,能使人的健康受到影响,并可引发一些疾病。

中医学认为:七情与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有着密切联系,与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变化相关联。七情以气血作为物质基础,气血来源于脏腑正常的生理活动,而脏腑所以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又必须依赖于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滋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即喜源于心、怒源于肝、思源于脾,忧悲源于肺、恐惊源于肾,它们一一对应。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个脏腑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情志变化同样影响人的阴阳气血平衡和运行。而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变化。由此可见,气血是脏腑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物质基础,而情志活动又是脏腑生理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所以,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的关系非常密切。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处于平衡状态,保证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剧烈的情志变化,可以使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导致气血功能紊乱。正如《素问·举痛论》指出的:“……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中医学认为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正常情况“喜”可以调理心情,促进小肠吸收,“怒”可以疏泄肝胆瘀滞,“思”可以运化脾升胃降,“悲(忧)”可以帮助肃降肺气和大肠排毒,“恐(惊)”可以固涩肾和膀胱,以免精气外泄,促进血液毒素外泄。然而情志太过之时,则损伤五脏、气血逆乱,怒伤肝胆,喜伤心和小肠,思伤脾胃,悲忧伤肺和大肠,恐惊伤肾和膀胱。同时导致体内气机的紊乱,血行阻滞。(一)喜源于心

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心能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御寒能力、抗病能力提高,罹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心主神明,愉悦时,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增强,考试时也能有超常发挥,运动员易破纪录;心其华在面,喜悦时会神采飞扬,面带笑容,喜形于色,热恋中的情侣越发娇美动人或潇洒英俊等;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久则心宽体胖等等。

过喜伤心。过喜的异常情志可损伤心,常出现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多汗出,胸闷,头晕,头痛,心前区疼痛,甚至神志错乱,喜笑不休,悲伤欲哭,多疑善虑,惊恐不安等症状,可导致一些精神、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发生,严重者还可危及人的生命,如大喜时造成中风或突然死亡,中医称之为“喜中”。(二)怒源于肝

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一种情志活动。怒既有积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士气,包括激起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怒又有消极的一面,即指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调畅,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

过怒伤肝。大怒、过怒易伤肝,表现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积,肝血瘀阻,肝阳上亢等病证。出现胸胁胀痛,烦躁不安,头昏目眩,面红目赤,有的则会出现闷闷不乐,喜太息,嗳气,呃逆等症状。人体发怒时可引起唾液减少,食欲下降,胃肠痉挛,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血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血液黏滞度增高,交感神经兴奋。长此以往,会使人患上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对患有心脑血管病者,可导致病情加重,诱发中风、心肌梗死等,危及性命。(三)忧(悲)源于肺

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当人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这主要是因为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过忧(悲)伤肺。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中医认为肺主皮毛,所以悲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四)恐(惊)源于肾

恐(惊)为肾志,肾是人们表达惊恐之志的主要脏器。惊(恐)是人对外界突发刺激的应急反应。人在受到剧烈惊恐之时,会出现大小便失禁,这与肾主前后二阴,肾主两便的功能相符。肾藏精,生髓充脑,人受到惊吓后,会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与肾藏精、生髓充脑有关系。惊恐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是有一定的益处的,可以引起警觉,避免机体遭到危害。

过恐伤肾。惊恐过度会耗伤肾气,使得肾气下陷,二便失禁,遗精滑泄,严重的惊恐,还会导致人的死亡。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五)思源于脾

思为脾志,人的思虑的情志活动主要是通过脾来表达的。思是精神高度集中的思考、谋虑的一种情志。当人在思考或焦虑时,往往会出现饮食无味,食欲下降;有的妇女可以因为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导致月经量少,经期紊乱等,这与脾主统血的功能相一致。

过思伤脾。思为脾志,因而过思则易伤脾。伤脾可以表现为气血不足所致的乏力,出现头昏,心慌,贫血等症状。有的还可出现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疾病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症状。

精神状态对于人的阴阳、气血、脏腑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样当人的阴阳、气血、脏腑发生问题时也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人们常说的因郁致病和因病致郁也就是这个道理。四、七情的相胜调控

中医学认为,不同的情志刺激可损伤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同时,这些不同的情绪变化,又可由五脏进行调控而转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明确提出了“喜伤心,恐胜喜”、“怒伤肝,悲胜怒”、“悲(忧)伤肺,喜胜悲(忧)”、“思伤脾,怒胜思”、“恐伤肾,思胜恐”的五志情志调控模式。王冰对此解释说:“悲发而怒止,恐至则喜乐皆泯。怒则不思,忿而忘祸则胜可知矣。思甚不解,以怒制之,调性之道也。”金元医家张从正极力推崇,巧妙运用,治愈很多情志疾病。他说:“悲可以治怒,以沧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祸起仓卒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怒,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乃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朱丹溪宗《内经》之旨指出:“怒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喜伤,以恐胜之,以怒解之;忧伤,以喜胜之,以怒解之;恐伤,以思胜之,以忧解之;惊伤,以忧胜之,以恐解之,此法惟贤者能之。”同期医家张子和更加具体地指出:“以悲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以善治悲,以谑浪戏狎之言娱之;以恐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以怒制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以思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一)得意忘形——喜过伤心,恐能胜喜

在正常情况下,喜悦是一种良性刺激,能缓和紧张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中医学认为,喜乐过度,超过正常限度,就可导致心的病变。心主藏神,喜乐无制则可损伤心神,而表现为心神不安,精神涣散,思想不集中,甚至喜笑不休,语无伦次,举止失常,神志错乱等。

成语“乐极生悲”就是对过度喜乐之祸最好的说明。古今这样的事不鲜见,《岳飞传》中牛皋因打败了完颜兀术,兴奋过度,大笑三声,气不得续,当即倒地身亡。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有一位心肌梗死的女患者,经过住院治疗,医院确认病情已经好转,准许其出院调理,但就在出院的当天,她得知自己的孩子考上了北京一所重点大学,这位刚出院的母亲就因为兴奋过度而倒在地上死了。

在中医理论中,恐为肾之志,肾五行属水;而喜为心之志,心五行属火。因而,当出现过喜伤心的病症时,中医情志调治的方法就是以“恐胜喜”,即“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通过恐吓过喜患者,让其从那种欣喜过狂的病态中解脱出来。“范进中举”就是情志调控的鲜明例子。当范进在中举之后,狂喜至“疯”,其岳父的当头棒喝以恐治疗而使其恢复如常。临床实践中,中医常用惊恐、惧怕之类的刺激去治疗某些强迫症和忧郁症,使患者在惊惧、羞畏的情感中逐渐解除其“神散”之症。(二)怒发冲冠——怒过伤肝,悲能胜怒

怒,即生气,有时适度的生气有利于气机的宣泄和情志的调畅。凡遇事愤怒或是不遂人意而产生一时性的激怒,一般不会致病。怒是一种勃发粗犷的情感,易导致人体气机逆乱。中医理论认为,肝在志为怒,主疏泄而性喜调畅,若肝郁暴怒,则会伤肝,使肝气疏泄太过而上逆为病。肝主藏血,肝气上逆,血随气上涌,则表现为头晕头痛,面赤目红,血压升高,甚至呕血,或昏厥死亡。另外,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肝气横逆,犯胃犯脾则可出现腹胀腹泻,呃逆呕吐等。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由于某种目的和愿望不能达到,生气时说话语声提高,再甚者,拍桌子、摔东西,甚至打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一个人在生气愤怒后,肝气疏泄不畅而上逆,气血上涌,头涨头痛,头部受到涨和痛的双面夹击,怒不可遏时,做出上述行为。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些体验,在生气发怒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按住自己的头部,使劲向下摁,好像是防止头部要爆炸一样,用双手手掌捧头的两侧,以抑制一种膨胀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实际上是人体自身不自主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因为怒伤肝,怒气直接影响着肝的功能。一个人如果遇到一些非常愤怒的事情,这时气就会往上冲,血就会往上涌,此即中医所说的“肝气主升发”。所以有心血管方面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发怒。因为愤怒的时候,气血往上冲,可能会导致脑出血等不良后果。

那么,为什么还会“气的吐血”,甚至“气死人”呢?中医学认为,“肝主藏血”、“肝气主升发”,怒过伤肝,气血上涌,血压升高,血管破裂就会吐血。《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最典型的例证。周瑜身为吴国的大都督,其人才华横溢,但心胸狭窄,对蜀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嫉妒在心,将其视为心腹大患,因其再三刁难都被诸葛亮巧妙回避,故而怒气郁积,却又生而不发,只是最后一次生气时,一发而不可收拾地喷涌而出,命丧黄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怒气会伤及藏血的肝,故“气的吐血”、“气死人”的情况时有发生。

一个人如果在发了怒气之后哭了,那么这次生气大体就算过去了。这种情形在女性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中医理论认为,怒为肝之志,肝五行属木;悲(忧)为肺之志,肺五行属金。因为“金克木”,所以“悲胜怒”。因而对愤怒狂乱病症的情志调控治疗,就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即以悲伤心情和诉说苦衷之情的方法,用来消除患者的怒气,软化怒症。(三)思虑重重——思过伤脾,怒能胜思

思,从一般意义上理解,就是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思虑完全是依靠人的主观意志来加以支配的。《黄帝内经·灵枢·本神》中说:“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所以从思的本意角度来看,于身无害。但体之劳作,神之思虑,均需劳逸适度。一个人在沉思的时候,身心平和,不仅能集中精力思考,而且在一种条理化的思考中,能进入一个深思熟虑的境界。若思虑过度,就可导致“思则气结”,损害后天之本的“脾”。思虑太过,导致气结于中,脾气郁结,中焦气滞,水谷不化,而见食欲不振,脘腹痞闷,腹胀便溏,甚至肌肉消瘦等。思发于脾而成于心,思虑太过,不但伤脾,也可耗伤心血,使心血亏虚,神失所养而致心悸不宁、失眠、健忘、多梦等症。

从病理角度而言,过思成疾,就是说长时间的处于胡思妄想的状态会对身体造成损害。思虑过度,对于精神活动而言,就是思维更加紊乱了,导致出现失眠多梦、神经衰弱等症状;对于身体脏器而言,过思则伤脾,脾伤则饮食无味,睡眠不佳,日久气结不散,百病随之而起。思考,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并非是思考了就一定可以解决问题。因而在对待社会上或生活中的那些“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时,最好就是不要去“解”,因为越“解”越不顺,心中不顺则有可能导致“气结”而致病生。

中医理论认为,怒为肝之志,肝五行属木;思为脾之志,脾五行属土。根据五行相克之理,“木克土”故而“怒胜思”。张景岳说:“怒而不死,是其征也。”故愤怒可以忘思虑、解忧愁、消郁结、抑惊,使结聚之气开散,因而中医“以污蔑欺罔之言触之”的方法,使患者从思虑重重的病态中解脱出来。还可以用激将法、欺侮等方法触怒思病症者,不仅是相思病,现在的疑心病、强迫症等都可以灵活用之。(四)悲痛欲哭——悲过伤肺,喜能胜悲

悲,是伤感而哀痛的一种情志表现。对于悲伤,个中的含义就是难过,一般的悲伤都可以归结为“难过”。提到悲伤,我们还会想到忧愁这个词,中医常将悲忧并提。悲则哭泣,哭不但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情绪的发泄,适度的哭泣,可以使郁结之气舒发消散,对身体是有益的。但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悲哀太过,往往通过耗伤肺气,使气弱消减,意志消沉,表现为气短饮泣,胸闷身低,精神萎靡,忧愁不解,善悲喜哭,悲观厌世等。

如果一个人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重者难以入眠,精神委顿,或心中烦躁,久而因忧愁成疾,《红楼梦》中林黛玉就是悲忧殒命的典型。林黛玉多愁善感,清高自傲,终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从中医“悲伤肺”的角度来看,长期悲伤的精神状态令肺不堪重负,至其过早离世。

正因为“悲伤肺”,所以很多人在悲伤的时候,哭的声音都会发生改变。过度悲伤时,会出现呼吸频率改变,干咳、气短,声音嘶哑等症状,甚至哭得连气都喘不过来,哭声变得断断续续,半天才哭出声来,而身体则沉重得很难扶起,这是“悲则气消”的一个主要表现。若悲伤至极则无法哭出声来,所以“欲哭无泪”是一种较为严重,甚至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过度悲伤。

中医理论认为,悲(忧)属肺之志,肺五行属金;喜为心之志,心五行属火。根据五行学说生克之理,心火克肺金。过度悲忧则气消伤肺,《内经》中记有“因悲哀动中着,竭绝失生”,意即在悲伤过度时,会因正气消散而致生诸病,出现一种心灰意冷,甚至悲观厌世的心境。这就需要用喜去唤起人们精神上的喜悦、欢快,使其从悲伤中解脱出来,此即“喜能胜悲”。这也就是我国很多地方,在失去亲朋好友或者失意沮丧的时候,会有“冲喜”做法的原因。《红楼梦》中患“悲伤气消”的贾宝玉,对他的治疗用的是使人开心快慰的“冲喜”疗法,有明显的缓解作用。(五)惊恐不安——恐过伤肾,思能胜恐

虽然我们常将惊恐相提并论,实际上二者也并非完全是一回事。惊,是指突然遇到意外,非常事变,心理上骤然紧张。恐,指的是心中害怕和精神过分紧张。所以,恐与惊密切相关,略有不同。恐常由内生,而惊多自外来。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多是先有惊继而生恐。而且,在一个人受到惊恐刺激的时候,多是先外而内,由表及里。

恐惧,是一种危险的情绪状态,如果长期处于这样的情志体验之中就会伤及于肾。中医理论认为,肾在志为恐。由于肾主藏精,司二便之开阖,过度恐惧,“恐则气下”,致肾气不固,气陷于下,常表现为滑精遗精,二便失禁,惊恐不安,心悸不宁,甚至下肢痿软等症状。

中医理论认为,恐为肾之志,肾五行属水;思为脾之志,脾五行属土。根据五行生克之理,脾土克肾水,故“思能胜恐”。医家吴昆对此注曰:“思深虑远则见事源,故胜恐也”,意即用心思考揣摩,可促使恐惧之人进入反省的境地,去领悟事物的真实状况,从而摆脱恐惧心理。第二节五行之人

五行学说是将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来认识、解释自然的系统结构和方法论运用到中医学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一、五行特性(一)木的特性

日出东方,与木相似。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调畅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二)火的特性

南方炎热,与火相似。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三)土的特性

中原肥沃,与土相似。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四)金的特性

日落于西,与金相似。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五)水的特性

北方寒冷,与水相似。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二、五行属性分类

五行属性分类方法是古代哲学把物质世界不同属性的物质进行的不同归属方法,五行属性分类是基本分类方法,便于掌握和理解。

事物的五行属性是将事物的性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得出的。如事物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火等等。例如:以五脏配属五行,则由于肝主升而归属于木,心阳主温煦而归属于火,脾主运化而归属于土,肺主降而归属于金,肾主水而归属于水。以方位配属五行,则由于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炎上特性相类,故归属于火;日落于西,与金的肃降特性相类,故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特性相类,故归属于水。

事物的五行属性也可以使用推演法。如:肝属于木,则肝主筋和肝开窍于目的“筋”和“目”亦属于木;心属于火,则“脉”和“舌”亦属于火;脾属于土,则“肉”和“口”亦属于土;肺属于金,则“皮毛”和“鼻”亦属于金;肾属于水,则“骨”和“耳”、“二阴”亦属于水。

五行学说还认为属于同一五行属性的事物,都存在着相关的联系。如方位的东和自然界的风、木以及酸味的物质都与肝相关。对人体来说,是将人体的各种组织和功能归结为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系统。(一)五行生克乘侮

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与规律,没有相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相克就不能维持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的平衡与协调,任何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都存在生和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并且生中有克,克中有生,互为因果,相反相成,互相为用,推动和维持着事物的正常的发生、发展与变化。(1)相生与相克:相生,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滋生的作用;相克,是指这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生长和功能具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相生和相克,在五行学说中认为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对人体生理来说,也是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正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使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使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五行相生的次序(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的次序(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关系,所以从五行中的任何“一行”来说,都存在着“生我”、“我生”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生我”和“我生”,在《难经》中比喻为“母”和“子”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所以五行中的相生关系又可称作“母子”关系。如以火为例,由于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由于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这样木为火之“母”,土为火之“子”;也就是木和火是“母子”,而火和土又是“母子”。“克我”和“我克”,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是“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再以火为例,由于火克金,故“我克”者为金;由于水克火,故“克我”者为水。

相生与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其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只有依次相生,依次相克,如环无端,才能生化不息,并维持着事物之间的动态平衡。(2)相乘与相侮:五行的相乘、相侮,是指五行之间正常的生克关系遭遇破坏后所出现的不正常相克现象。

相乘:就是指五行之间的相克太过。相克和相乘不是一回事,相克是常态,用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关系;相乘是变态,用来说明人体的病理关系。

相侮:就是指五行之间的反相克,就是由原来受制约的地位,反过来去制约对方。例如:金本来是克木的,但在反常的情况下,金不但不能克木,反而被木所克,这种反向的相克叫作“木侮金”。

相乘和相侮,都是不正常的相克现象,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相乘和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强的克制,从而形成病态;后者是发生与五行相克次序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从而形成病态。

两者之间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以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以发生相乘。《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意思是说,如果气机过剩,就会进一步克制自己克制的,同时反克本来克制自己的;如果气机不足,克制自己的会更加克制自己,自己克制的会反过来克制自己。就是对五行之间相乘和相侮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很好的概括。(二)五行与方位对应

东方应木,南方应火,中央应土,西方应金,北方应水。(三)五脏生理特点与五行归属

如肝喜调畅,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以心属“火”;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以脾属“土”;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以肺属“金”;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性,故以肾属“水”。(四)脏腑内在联系

如肾(水)之精以养肝,肝(木)藏血以济心,心(火)之热以温脾,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这就是五脏相互资生的关系。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肝(木)的调畅,可以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的太过,这就是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三、体质五行分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运用阴阳五行学说,结合人体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总结出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然后又根据五音太少、阴阳属性以及手足三阳经的左右上下、气血多少之差异,将上述每一类型再推演为五类,即五五二十五种体质类型。但五行中每一行所代表的五种类型的体质,其体形、禀性等方面的特征是一致的,只在行为作风上稍有差异,故按五行将体质划分为五种类型仍是主要的方法。(一)木形之人(1)望诊:木形之人的形体特征是皮肤苍色,头小,面长,两肩广阔,背部挺直,身体小弱,手足灵活。其性格和行为特征是智力较发达,体力较差,勤于思考,易于忧虑。《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归纳为:“木形之人,比于上角,似于苍帝,其为人苍色,小头,长面,大肩,背直,身小,手足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则总结指出:“木形之人,其色合青,贵乎如碧苍之润也。身直着,像木之干直也。五小者,谓头小手足小,像木之巅枝也。五瘦五长者,谓身肢像木之条,细而长也。多才者,像木之用,随渐成才也。多才之人,必劳于心也。多忧者,像木之性,不能自静也。多忧之人,心劳于事也。若有一形质软弱曲短,皆非良才也。”(2)临床意义:木形之人,秋冬季节易于感邪,容易发病。春夏时节,身体状况较好。即《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说的“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之意。(3)中医调治法则:调肝疏肝,根据症候性质和主症表现,选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方药。(二)火形之人(1)望诊:火形之人的形体特征是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脸形瘦尖,头小,肩背髀腹匀称,手足小,步履稳重,对事物的理解敏捷,走路时肩背摇动,背部肌肉丰满。其性格和行为特征是多气,轻财,缺乏信心,多虑,认识事物清楚,爱好漂亮,性情急,往往不能享有高寿而突然死亡。《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归纳为:“火形之人,比于上徵,似于赤帝。其为人,赤色广(月引),脱面,小头,好肩背髀腹,小手足,行安地,疾心,行摇,肩背肉满。有气,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好颜,急心。”《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则总结指出:“火形之人,其色合赤,贵乎明也。五锐者,谓头、额、鼻、面、口,像火上之尖锐也。五反五露者,谓五官反外、露外也,像火之性,张显外露也。五偏五漏者,谓五官不正丑陋也,像火寄体,随物难定也。凡此反露偏漏,皆火败形,若神清而明,是为得火之神,则反主贵也。重气者,像火属阳,多气也。轻财者,像火之性,多散也。少信者,像火之性,易变也。多虑者,像火之明,烛物也。好动者,像火之用,不静也。心急者,像火之性,急速也。最忌神痴,气浊色悖,则为不配,皆败形也。”(2)临床意义:火形之人,对于时令的适应,大多能耐于春夏,不能耐于秋冬,感受秋冬寒冷之气的侵袭,就易于生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所说的“不寿暴死,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之意。(3)中医调治法则:养心调心,根据症候性质和主症表现,选用天王补心丹、丹参饮等方药。(三)土形之人(1)望诊:土形之人的形体特征是皮肤黄色,面圆,头大,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到足胫部都生得壮实,手足不大,肌肉丰满,全身上下都很匀称,步履稳重,举足轻。其性格和行为特征是内心安定,助人为乐,不喜依附权势,而爱结交人。《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归纳为:“土形之人,比于上宫,似于上古黄帝。其为人,黄色,圆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行安地,举足浮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也。”《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则解释说:“土形之人,其色合黄,贵乎亮也。五圆者,像土之形圆也。五实五厚者,像土之质实厚也。五短者,像土之形敦短也。圆、实、厚、短,五者俱全,各成一形,皆为土之正形,则主贵也。面圆、头大、厚腹、美肩、美股,皆土厚实之状也。客人有信,行缓心安,皆土德性之厚也。”(2)临床意义:土形之人,大多能耐于秋冬,而不能耐于春夏,感受春夏温热之气的侵袭,就容易生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概括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之意。(3)中医调治法则:调理脾胃,根据症候性质和主症表现,选用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方药。(四)金形之人(1)望诊:金形之人的形体特征是面方正,皮肤白色,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小,足跟坚厚而大,好像有小骨生在足跟外面一样,骨轻。其性格和行为特征是为人清白廉洁,性情急躁刚强,办事严肃果断利索。《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归纳为:“金形之人,比于上商,似于白帝。其为人,方面,白色,小头,小肩背,小腹,小手足,如骨发踵外,骨轻。身清廉,急心静悍,善为吏。”《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则解释说:“金形之人,其色合白,贵乎洁也。五正五方者,像金之藏于水也。五朝者,金主骨,骨骼贵而内朝明堂也。五润者,像金之藏于水也。偏则不方正,削则骨露陷,败亡之形也。居处静悍者,像金静而悍也。行廉性刚者,方正朝润,虽小无伤,金之正形也。”(2)临床意义:金形之人,大多能耐于秋冬,不能耐于春夏,感受春夏温热之气的侵袭,就易于生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概括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3)中医调治法则:益肺调肺,根据症候性质和主症表现,选用补肺阿胶汤、泻白散等方药。(五)水形之人(1)望诊:水形之人的形体特征是皮肤黑色,面部不光整,头大,颊腮清瘦,两肩狭小,腹大,手足好动,行路时身摇,尻骨和脊背很长。其性格和行为特征是无所畏惧,善于欺骗人,以致常因杀戮致死。《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归纳为:“水形之人,比于上羽,似于黑帝。其为人,黑色,面不平,大头廉颐,小肩,大腹,动手足,发行摇身,下尻长背,延延然。不敬畏,善欺绐人,戮死。”《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将其解释为:“水形之人,其色合紫,贵乎润色。面肥不平者,像水之面广而有波也。五嫩者,像水之性滋润也。五秀五清者,像水之质清彻也。肥嫩之质,发行常流动摇身,像水之流动不居也。常不敬畏者,像水之性趋下不上也。内欺外恭者,像水之质内虚无实也。若神气粗浊,皆主废形也。”(2)临床意义:水形之人,大多能耐于秋冬,不能耐于春夏,感受春夏温热之气的侵袭,就易于生病。《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将其概括为“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3)中医调治法则:益肾调肾,根据症候性质和主症表现,选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方药。第三节形神合一一、“形”是“神”的载体

形,指人的形体;神,既是中医学中的概念,也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概念。在古代哲学范畴中,神是指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一种力量,是宇宙的主宰及规律。如《周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谓之神。”《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生长收藏,终而复始。”《荀子·礼论》说:“列星随旋,明暗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搏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因此,古代哲学范畴的神,是有关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认识。而中医学的神,是有关人体生命的认识,与古代哲学的神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研究人体之神的概念、生成、作用及其与脏腑、精气血相互关系的理论,即是中医学的神学说。二、“神”是“形”的功能表现

神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高度概括,它可以通过人的面色、眼神、表情、语言、动作等反映于外。这种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神气”,是中医望诊的重要内容。《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其中的神,就是指广义的神。狭义的神则是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心主神明,即指狭义的神。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所谓“任物”,即是接受外来信息的意思。

在中医学中,神的概念源于古人对生命的认识。古人在生殖繁衍的过程中观察到男女生殖之精相结合,便产生了新的生命,认为这即是神的存在。《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生命之神产生后,还需要得到水谷精微和津液的不断滋养才能维持下去,并逐渐发育成长,处于变化之中。如《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随着认识的深化,在类比古代哲学中神为宇宙万物之主宰的基础上,又确立了神为人体生命之主宰的概念。人体五脏功能的协调,精气血津液的贮藏与输布,情志活动的调畅等等,都必须依赖神的统帅和调控。于是又产生了神是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的概念,故《黄帝内经》称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并且指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中医学中的神与古代哲学中的神,虽然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联系,但二者在概念内涵和生成来源上是有严格区别的。中医学的神,其产生有着物质依赖性,虽由精生气养而成,但其概念内涵与精、气等物质有明显不同。三、“形神合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形神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对范畴,也是体育哲学人体观的基本范畴。形神,指人的形体和精神;合一,指两者相互统一。在哲学史上不同的学派对形神关系有着不同的解释。南北朝范缜在《神灭论》一书中提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又称:“形者神之质(实体),神者形之用(作用)。”肯定了形体是第一性,精神是第二性,形体的产生、存在和变化决定精神的产生、存在和变化,从而坚持了形神合一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形神合一理论的哲学基础是物质与精神的辩证统一。

形神是人类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形”与“神”是生命活动的整体结构,“形”与“神”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藏象学中的五脏,既是五志所藏的“神藏”,又是五精所藏的“形脏”。

所谓“神脏”,《素问·宣明五气论》曰:“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说明五脏所藏的“神”的生理活动,发自“精明之府”,故五脏相应地产生“神、魂、魄、意、志”等精神活动即思维意识活动,以这种活动为起因的矛盾变化,产生和表现为“喜、怒、悲(忧)、思、恐(惊)”的“五志”或“七情”。

所谓形脏,如:“心生血”、“肺生皮毛”、“脾生肉”、“肝生筋”、“肾生骨髓”(《素问·阴阳别论》)说明五脏所生的“形”的生理活动,相应地产生“气、血、精、津、液”等形体活动,以这种活动为起因的矛盾变化,产生和表现为“汗、涕、泪、涎、唾”的五液。此外,六腑中的胃、大肠、小肠和膀胱,亦称“形脏”,张志聪《素问集注》曰:“胃主化谷之津液,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素问·三部九候论》所指“形脏四”,即指“传化物而不藏”的胃、大肠、小肠和膀胱。

藏象学关于形神相得的身心统一观,是脏腑整体生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脏腑功能和生理现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精神活动的形体和没有形体的精神活动都是不存在的。形脏与神脏的机能活动息息相关。《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又曰:“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说明了形神的相互依赖、互相联系和互相为用,是“气”介乎于形神之间的作用机理。如果“阴平阳秘”,则表现为“精神乃治”;如果“精气竭绝”,则表现为“形体毁沮”,有诸内必形诸外,反映着现象与实质的一致性。《杂病广要》指出:“人禀天地阴阳之气以生,借血肉以成其形,一气周流于其中以成其神,神形俱备,乃谓全体。”“气”是形神矛盾统一运动的关键,是先天与后天精气化生的生命动力。《素问·玄机原病式》谓:“形以气充,气耗形病;神依气立,气合神存。”尤生州的《寿世新编》亦谓:“气衰则神散,神散则形坏。”形神矛盾运动的活动力是自身的元气,它是发于神而见于形的。形病多来自自然因素的六淫所侵,神病则多由于社会因素、五志过极所致,二者既有联系,又相互转化。六淫与七情的因素,都影响到机体的整体关系,无论内因外因,都有“正气先虚,然后邪气据之”的发病规律。六淫之邪伤人,先由体内生理机能失调,阴阳乖错,整体机能发生紊乱,外邪得以乘虚入侵。反之,七情虽属神志间病,又必以外因为条件,因而可能导致“营泣卫除”的病理反映。例如,神病表现“独闭户牖而处”,是阴孤于内;“恶人与火”,则是阴孤于下;“弃衣而走”,是阳越于外,“登高而歌”则是阳越于上。既有内在致病因素,又有外在的致病因素。又如形病表现:肾为胃关,关门开而不阖,则病消渴;关门阖而不开,则病水肿。二者病危时,皆可以导致神志昏聩,可见神形的病机是相互关联的。针法有言:“必先治神”,“无以形先”,从而使形气相得而病易已。形气贵乎安,安则气血运行而不乱,精神贵乎保,保则营卫守固而不离。《素问·移精变气论》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神的盛衰是生命力盛衰的综合体现,因此神的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的主宰。《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说:“心藏神。”这些都突出了神在生命活动中的主宰地位。总之,精、气、血、津液的充盈与运行有序,物质转化与能量转化的代谢平衡,脏腑功能的发挥及相互协调,情志活动的产生与调畅,心理状态的宁静怡然,却病延年的养生之道,都离不开神的统帅和调节。神是机体生命存在的根本标志,形离开神则形亡,形与神俱,神为主宰。这就是中医的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四、形神合一

形神合一构成了人的生命,形与神是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形为神之质,神为形之主。

人之“形”、“神”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神本于形而生,依附于形而存,形为神之基,神为形之主。

形神互根,形为神之宅。《灵枢·天年》说:“血气已合,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认为形体的产生必须以父母之精血为物质基础,也只有具备了神气的形体才是有生命的机体即人。五脏之神体现在主“藏精气”,即化生和贮藏精、气、血、津液等精微物质,即“藏而不泻”,“满而不能实”;六腑之神为主“传化物”,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灵枢·海论》说:“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是经络之形的作用;《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经络之神活动的结果。可见,形、神两种物质之间,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之形,化生其神;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之神的活动,又为其形的构成和更新,补充了新的物质基础。

形神合一,神为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五脏为中心,以神为主宰,以经络为联系通路,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从而实现器官与机能的统一。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张介宾谓:“无形则神无以生。”故神的产生及发挥作用有赖于五脏六腑化生的气血,而五脏六腑的阴阳和谐、气血充盈,则神明昌盛、精神饱满、情志畅达。张介宾明确指出:“虽神由精气而生,然所以统驭精气而为运用之主者,则又在吾心之神。”又有刘河间谓:“神能御其形”,“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说明神能够统驭、驾驭人的形体,譬如说人之衰老亦是神与形离的结果,形衰则神无所主,神乱则形有所伤。

形病则神不安,当形体产生疾病时,人可以出现各种情志的改变。《灵枢·本神》中有:“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明确提出了脏腑的病变可以直接导致情志的异常。而且脏腑气血的失常也影响着外在的肢体活动,言语声音等,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中有:“脾病而四肢不用”;《素问·逆调论篇》:“胃不和则卧不安”,脾、胃均属形体的范畴,四肢用与不用,卧之能否,均是广义的神的变化。若五脏发生病变,气血衰微,形体不健,神就“怯”、“萎”甚则“亡”,就会引起相应的情志异常变化。又如《伤寒论》指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其人喜亡者,必有蓄血”。阳明腑实证及温热病热伤营阴、热陷心包证见神志异常,就是脏腑病变引起精神意识失常的例证。

神变则形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即情志是由五脏直接产生的,所以情志的变化可直接损伤脏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志过激可引起气机逆乱,过度的精神意识活动,会破坏机体内环境的生理平衡,引起内脏气机紊乱而产生疾病,如心悸。《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于阴。”喜怒不节可导致阴阳失调,故有“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之论。《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说明了“形与神俱”之重要性。其强调形体运动与精神调摄的统一,这种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追求“形神合一”的思想是中医养生的最高境界。没有神,形也就没有了生命。因此,要想有一个健全的形体,首先要养神。《黄帝内经》里说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精神内伤,身必败亡”都告诉我们要强调形神共养,不仅要求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要注意精神的调摄,使得形体健康,精神健旺,形体和精神协调平衡,方能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素问·上古天真论》里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是指人对自己的意识思维活动及心理状态进行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使之与机体、环境保持协调平衡而不紊乱的能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