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考察(首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7:36:25

点击下载

作者:彭文英,单吉堃,符素华,刘正恩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考察(首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

资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首都生态文明建设考察(首都可持续发展研究丛书)试读:

前言

胡锦涛同志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着首都北京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数量的快速增加,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益严峻,而人们对生态和环境质量的要求又不断提高,同时,国际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发展关系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首都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形势要求,既关系到北京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也关系到北京人民的切身福祉,是建设宜居北京、绿色北京、美丽北京的必然选择。所以,持续系统开展首都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新的形势下总结已有经验,提出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是在“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研究团队较为长期的实地调研和科学研究基础上成文,共有八章。第一章系统梳理了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理论体系;第二章分析评价了首都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出了提升承载力的对策建议;第三章在首都水资源供给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建议;第四章针对垃圾污水问题,提出了垃圾污水管理措施建议;第五章针对水土流失危害性,评价了首都山区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效益;第六章评价了首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提出了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从绿色发展角度,探讨了绿色经济发展及低碳城市建设等问题;第八章探讨了首都生态适宜性和脆弱性,从首都生态规划设计层面提出了战略性建议。

全书由彭文英统一编撰、修订,其中,第三、第五章主要由符素华主撰;第七章主要由单吉堃主撰;第八章主要由刘正恩主撰;张静参与第二、第四章撰写;徐丰参与第六章撰写;刘念北参与第三章撰写;张丽亚参与全书编撰校对。资源环境问题多而复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研究均还不够成熟,本书仅在团队研究积淀基础上,就首都资源环境的主要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了整理,今后本团队还将继续开展更广泛和深入的持续研究,希望得到各界人士的批评指教。彭文英2015年7月第一章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理论体系工业革命以来,快速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迅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加剧,环境压力也迅速增强,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尤其是大城市的人口拥挤、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越发严重,人居环境不断恶化。日益凸显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迫使社会各界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开展研究和实践探讨,学者相继从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城市生态、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展形成了诸多理论,为资源环境保护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理论基础。第一节相关含义剖析

随着资源环境与生态方面研究的深入,资源环境及生态的内涵也不断深化,已发展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及相互作用影响的综合系统。社会对于三者的理解,不再停留在定义及要素层面,而是已扩展到资源保护、资源节约与集约、环境污染和破坏、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城市生态、生态破坏、生态保护、生态重建,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对于相关含义的科学认识,是完善理论体系、深化理论研究及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实践的重要基础。一、资源及其构成

传统意义的资源是从人类的需求利用角度来界定的,即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一切为人类所需要的自然物(自然资源)和以人类劳动产品形式出现的一切有用物(社会资源)。前者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源被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投入”,又被划分为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加工资源。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管理制度等所有为商品生产而投入的要素都被归为资源。在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资源一般是指自然资源,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资源的定义是:“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一)“资源”的内涵

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对于资源的定义有所不同,但随着对资源含义认识的深化,对资源所包含的要素、内涵特征形成了共同的观点,如下所述:

1.稀缺性是资源的本质特征

资源稀缺一直是西方政治思想中的核心问题。从马尔萨斯的“绝对稀缺论”到李嘉图的“相对稀缺论”直至密尔的“稳态经济”理论,其关注的焦点是自然环境及其极限和质量的退化问题,以及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和政策方法(朱远,2010)。资源的稀缺性迫使人们不断研究资源的节约性、集约性及替代性。

2.需求性是资源的本质属性

某一自然存在物是否被人类当作资源,并不完全由其自然属性决定,它首先必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人类有用,也就是它符合当时人类的需要,不被人需要的事物不能算作资源(陈奇斌,2011)。资源除了一小部分直接作为人们需要的对象外,大部分是因为生产而被需要。只有符合当前经济条件下人的欲望才是需要,而资源状况又是决定生产能力和经济条件的重要因素,因此资源状况的发展又成为人类需要发展的主要因素。资源的需求性迫使人们不断研究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不断进行资源利用规划,保障资源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人类利用资源能力的有限性是资源的约束性

任何被归为资源的成分必须有获得和利用它的知识和技术技能。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而且是发展变化的,因而使资源的范畴和资源的生产率不断发生变化。技术进步使人类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使资源的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拓展了资源的范畴;技术进步提高人类利用资源的效率,人类可以利用资源生产出更多的新产品,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资源生产率,减小资源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性。人类利用资源能力的有限性迫使人们不断改进技术方法,为资源的节约、集约及替代寻求实现途径。

4.资本性是资源的经济特征

近年来生态经济学家们所倡导的“自然资本”概念(注:自然资本的概念最初起源于可持续发展思想,皮尔斯和特纳在1987年的《布伦特兰报告》中提到“生态资本”一词,为1990年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首次提出“自然资本”概念奠定了基础。)是指由自然提供的全部资本。美国生态经济学家戴利认为自然资本是产出自然资源流的存量,是指整个自然环境(包括清洁的空气、水源和土壤)都是获取价值增殖的资本。诸大建(2007)对自然资本概念作了更为具体的解读,认为它不仅包括传统的资源供给能力,还包括地球对于污染和排放的吸收和降解能力,以及生态愉悦能力等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服务。资源的资本性特征要求我们对自然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即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建立起资源核算制度、补偿制度、规划制度和监管制度。在计算自然资源成本时,不能简单考虑资源开发、运营等成本,还要考虑资源的资本性。这是我国当前自然资源利用管理的重要研究内容。(二)资源的构成

资源是动态的,随着人类知识的增加、技术的改进和文化的发展,人类能够拓宽资源的范围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朱迪·丽丝,2002)。在人与自然的大系统中,人的发展变化要依靠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而自然资源系统由于自身动因和人的作用也在发展变化。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及新材料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不断作用于资源系统,不断深化和拓展资源系统构成要素。按照资源性质、资源用途划分资源构成见图1—1。图1—1 资源系统构成

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能量、信息资源,使各种各样的资源相互作用,形成复杂而庞大的资源系统。按照资源性质,可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根据其再生性质和形成时间尺度而分为再生资源和非再生资源。社会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结果,是直接或间接对生产发生作用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可分为人口资源、人文资源、经济资源和技术资源。人口资源中的人口和劳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人文资源中的基础设施、历史文化、建筑风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条件;经济资源中的经济总量、投资水平及公司财团等,既体现了资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又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本要素;高新技术及科技硬件设施等技术资源是直接的生产力,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按照资源用途,可将资源划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及服务资源。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的总称,前者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后者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技术、农业装备等。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或动力的资源包含工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生产活动服务的资源统称为服务资源,包含公共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资源设施和条件。资源构成要素在一定阶段是有限的,但开发利用与转换是无限的,人类认知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将不断深化对资源系统的认识和利用。二、资源节约及其实践

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经济活动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满足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活动,它是以自然资源为物质基础和劳动对象的。由于大部分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的过度使用将会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后果。世界经济发展大多是一种资源高消耗的发展模式,一是导致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下降,当今世界面临着资源越来越紧张、稀缺的形势,严重危害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条件;三是引发争夺资源的世界纠纷或战争,影响世界和平。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继续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更大贡献。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资源节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一)资源节约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节约”被定义为“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在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行过程中,人类应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即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尽可能少地利用资源、能源,尽量利用再生资源和开发资源替代品,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各种废弃物,创造更多的财富。

资源节约的内涵应包括如下内容:一是资源“量”上的节约,也就是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一定单位下使用资源数量的节约,如单位GDP的建设用地面积、单位产值的耗水量、人均能耗等数量的不断减小。二是资源“质”上的节约,即通过资源开发利用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开发新的资源替代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的开发利用;煤炭资源利用的产业链条延伸,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三是资源的“循环”使用,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利用资源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在生产生活过程中,要尽可能对资源进行处理,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从而尽可能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二)资源节约实践

资源节约已是当今发展的重要理念,世界各地、各行各业都在践行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以我国的区域发展和建设对象来看,主要有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区、节约型企业等实践。

1.节约型社会建设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其目的在于追求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汤鲜,2009)。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针对资源节约问题,我国政府颁布了《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企业节能、节材、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标准和管理制度。当前,我国各地均确立了节约型社会建设目标,制定了节约型社会建设规划和发展措施,并开展了大量的试点工作,为顺利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奠定了很好的实践基础。

2.节约型社区建设

社区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元。全国各地许多城市和地区依托社区开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探索基层环保治理新模式。相对传统社区而言,节约型社区是与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将资源节约作为社区建设宗旨,既节约资源能源,又保护环境,有利于建设益于居民身心健康的生态宜居社区。根据区域性质和活动特质,可分为节约型城市社区、节约型农村社区、节约型办公社区。节约型社区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在社区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强化资源节约原则,如节约型社区空间格局规划、节能材料的使用等,达到节能、节地、节省材料,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能力,注重材料、能量和资源的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等要求。二是社区管理过程中贯彻资源节约理念,如资源节约考核、绿色办公;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管理监督体系;将宣传活动常态化,倡导节约的生活方式;建立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保持社区清洁;尽量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灯等;节约用水,建设雨水收集系统,达到一定的节水标准。三是教育社区内的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做到家庭垃圾分类和节约用水,如安装节水设备,餐厨垃圾收集投往社区进行资源化处理等。

全国各地开展了大量节约型社区建设,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原北京市宣武区建设了全国第一座节能型公园,其照明、办公全部用的是太阳能,而园中的雨水收集回灌系统则解决了公园里花草、树木的浇灌问题。上海崇明岛陈家镇前卫村于2005年中完成改造的500米路段的沥青路面因为添加了橡胶粉,变得舒适有弹性,还能吸收2~3分贝噪声;雨水收集装置设在不引人注意的地势低处,将路面的雨水送往农田;利用人畜粪便为原料的沼气池,每天产出600立方米的沼气,可满足200户居民的燃气需要;村里所有的生活废水被集中起来,通过神奇的人工湿地,从水竹、芋奶丛、美人蕉到茭白园,重新变清又回到河流。(注:参见《建设节约型社区》,见人民网,2005-08-01。)

长沙市岳麓区资源节约型社区建设课题组研究发现,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以创建“全国文明社区”为契机,岳麓区咸嘉新村、望城坡商贸城等社区,实施了节能改造,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对空调、照明、锅炉等能耗设备进行改造,年节约标准煤5万吨以上。莲花镇免费向农民派发1万盏节能灯,将节能工作向农村社区推进。各个街道积极开展节约型社区宣传,通过板报、宣传画等形式创建节能示范楼道;通过直接派发和雷锋超市等渠道,向居民发放节能灯;通过节能宣传周等大型活动,增强居民的节能意识。发放《长沙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宣传册,并倡导绿色交通。在农村地区,也开展了许多节约型社区建设。

从川西地区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型新农村社区规划及实践可见,在规划和建设中,农村社区采取了多项资源节约措施,如雨水收集技术、沼气技术、太阳能技术,以及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污水无害化循环利用技术等,社区建设与管理达到了资源节约目标和要求(蔡湘文等,2009)。这些经验为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型社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3.节约型企业

面临着资源严重紧缺的形势,为了缓解资源环境对其发展的制约,绝大部分企业实施了一系列资源节约措施,并取得了一定进展。节约型企业内核就是投入最少、排放零化、消除浪费、成本最低、产出最大、资源循环利用。企业节约使用资源、降低成本是由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所决定的,因而是内生的。企业往往会自觉地通过革新手段,不断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运用于生产过程之中。因此,节约型企业是一种新的运营模式,拥有许多实践经验。节能减排是企业资源节约措施中最常用的基本措施类型。

在节约型社会中,企业输入的不仅是土地、资本、劳动等经济资源,还应包括绿色价值观、诚信观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各种法律法规等社会资源,输出的则是节约型的产品、服务、企业形象。节约型企业追求的应该是经济节约、资源和环境节约、社会成本节约三重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节约型理念以及节约型企业制度、管理模式、科技创新、社会法律法规,企业自身通过构建节约型供应链、节约型产品设计、节约型生产制造方式、节约型营销等环节,最终输出节约型产品、服务,树立节约型企业形象(蔡建华,2009)。三、资源集约化及其实践

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使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必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及生态可持续的根本途径。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即便是北京这样的工业化后期城市,依然面临着人口不断增多、资源约束日益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状况。因此,在资源节约利用的同时,还需要持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提高资源集约化水平,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一)资源集约化含义

集约化是经济领域中的一个术语,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积极效应,以提高工作效益和效率的一种形式。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增长可以由两种情况产生:一种是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产生,另一种则由要素生产率提高而产生。匈牙利经济学家柯尔奈认为,要素增加就是粗放方式增长,要素生产率提高则与集约方式增长相当。资源集约是指通过投入更多的劳动、资金、技术及其他生产要素,利用相同单位的资源量而获取更多的产出和经济收益的方式。

资源集约与节约具有不同的内涵,节约是针对浪费而言的,集约是针对粗放来说的;节约要求减量化的资源投入而尽可能多地产出效益,而集约要求增加资本、劳动力等生产力要素而尽可能多地产出效益。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资源的合理利用就更多地表现为节约利用,社会发展要重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科学技术进步、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多地体现为集约利用,更加重视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投入。当前讨论最多的是土地资源集约化问题。资源集约化内涵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源利用方式为要素投入密集型

从古典经济学关于要素投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可以看出,在经济发展早期,土地要素在生产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古典经济学家威廉·佩第在《财富论》中指出:“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要素。”土地和劳动是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传统的社会经济增长和城市建设更多属于土地投入型,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要素日益重要,随着科技进步,科技也成为重要的投入要素,投入要素的效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资源的利用,也由注重资源数量转变为注重资源利用中资本、劳动力、科技等要素投入的质量和效率,资源利用方式由传统的数量投入型转变为现代的要素投入密集型,资源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

2.资源利用高效率

资源集约化在要素密集投入基础上将获得更大的产出效益,资源利用高效率是集约化的重要体现。对于资源集约效率已有很多理论和实证研究,其中较多从资源效率层面进行研究。资源效率属于资源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它指的是两个同类资源变量的投入和产出比率(Kristina Dahlstrom and Paul Ekins,2005),是某种资源自身实现内部转化之时的效率。后来又拓展为资源利用效率,比如经常出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和物质利用效率等提法。后来为便于同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进行区别和对比,又出现了“资源生产率”概念,即“一国或地区或企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量和资源环境消耗的实物量之间的比值”。2001年,英国首相布莱尔指出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便是如何在不影响环境和社会退化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并要求其内阁的绩效和创新部门研究如何投入更少的物质和能源以及产生更少的污染物和废弃物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切实把提高资源生产率纳入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与此同时,以德国伍珀塔尔气候、环境及能源研究所和世界资源研究所为代表的国际研究机构更是大胆地提出了资源生产率“四倍跃进”甚至“十倍跃进”的构想(朱远,2010)。与此同时,不少学者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行业,以及企业等进行了资源利用效率的实证分析,为资源集约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3.资源利用生态化

资源集约利用符合生态平衡原理,重视资源循环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生更少的废弃物,追求环境“零”影响。自然资源利用或多或少都会造成生态影响:地下开采将引起地层变形、裂缝、塌陷及废弃物堆积等,改变和破坏地下水状况;露天开采将大规模挖损土地,剥离土体或岩体,造成土壤资源和地表植被破坏,改变水循环。自然资源利用,比如煤炭燃烧等,产生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化造成影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次生盐渍化等,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破坏。因此,全球都非常关注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问题,对资源集约化也非常关注。资源集约化往往从集约度来定量分析和评价,在生态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研究范畴内提出了“生态效率”概念,1998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对其的定义为:“生态效率表示生态资源用于满足人类需要的效率。它可以表示为产出与投入的比率,而产出是指一个公司、一个部门或者一个经济体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投入则是此公司、部门或经济体产生的环境压力的总和。”(二)资源集约实践

资源集约实践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的集约化水平提高上。美国规划学界提出的“精明增长”、“紧凑式发展”、“内填式发展”等城市土地利用思想,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目标。英国也建构了中央集权式的土地规划体系,强调城市内部空闲地的循环利用、绿化带的保留及其税收体系,这使其集约用地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时,英国还十分重视存量土地的开发利用,其中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工矿废弃地。其他国家也相应地提出了土地集约利用思想和实现路径。

近十年来,我国为了改变土地粗放、低效利用的局面,尤其是对于城市土地利用,非常重视集约利用问题。为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我国采取土地利用指标控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关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设定,是在现状用地标准的基础上,按双因子控制的要求来确定,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定在60~120平方米/人。2004年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通知,要求实行强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标准,健全土地集约利用制度。2008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发[2008]3号)中提出,要加快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技术、政策和途径,建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长效机制。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区域尺度、不同土地利用区开展了大量的集约利用实践,实施了诸如中心城有机疏散、城市土地整理、工业向园区集中、废弃地复垦、“城中村”和“旧村”改造、耕地占补平衡等措施,开展了土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创新性实践。四、环境保护及其实践

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严重依赖于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使得全球在享受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加剧气候变暖,污染物排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大气污染导致酸雨沉降等环境污染。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领域对环境问题都非常重视,进行了持续的深入研究,从不同层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讨。(一)环境保护含义

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场所,是由土壤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社会经济圈、信息技术圈、基础设施圈等构成的复杂的物质系统。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因环境主体、认识角度及层面的不同,环境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如果按照环境主体来分,以人作为主体,其他所有生物及非生物物质都成为环境要素,即人类生存环境;按照环境要素来分,可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以人类活动范围或特征来分,可将环境分为城市环境、农村环境、城乡接合部环境、原生态环境;按照特定地域空间来分,可分为特定空间环境、自然单元环境、经济区环境、全球环境、宇宙环境。环境与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环境保护是将人类作为环境主体,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遵循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为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法律的、经济的和社会的。

1.环境保护内容

从环境保护对象来划分,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保护、地球生物保护及人类生活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保护是指为了防止大气、土地、水(包括海域)环境恶化,采取法律、经济等手段和措施而进行的保护,如资源开采管制、排污管制等。地球生物保护是指保护地球物种、植物植被、动物及栖息地,爱护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人类与生物和谐共处。人类生活环境保护主要依赖于政府法规政策及制度建设、公民自觉行动,共同维护人类生产生活环境,保障满足人类身心健康的宜居环境。

从环境问题角度来划分,环境保护可分为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修复。环境污染防治是针对环境污染而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噪声防治、恶臭防治。按照污染源来划分,可分为点源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区域污染综合防治;按照防治手段来划分,可分为物理方法防治、化学方法防治及生物方法防治。环境修复是针对环境破坏而采取的修复治理措施。环境破坏是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建设等引起的生态环境退化及其环境效应,导致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比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沙化和土壤盐碱化、森林破坏、草场退化等。环境修复措施主要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两种,前者指利用生物功能进行防治,如植树种草治理荒漠化、水土流失,种养水生植物进行水环境修复;后者指人工修建相关工程设施进行防治,如水库防洪工程、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水土流失治理中的石坎梯田、挡土墙、拦沙坝等工程。

2.环境保护原则

环境保护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努力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环境保护基本原则为:科学发展,强化保护;环保惠民,促进和谐;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分类指导,分级管理;政府引导,协力推进。其核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经济社会协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并举,切实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3.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遏制环境破坏、生态退化,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减少污染物排放,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从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环境健康,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实现环境保护的目标,除了采取必要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转变经济活动方式、消费方式等以外,还需要国家、地方、行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制度的有力支撑。(二)环境保护实践

自工业革命以来,面临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破坏问题,人类社会就不断探索环境保护途径与措施,20世纪60年代以来掀起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开展了大量实践。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也是人类的紧迫目标。”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该委员会于1987年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概念,把人类从单纯考虑环境保护引导到把环境保护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和谐发展的轨道上来。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为世界各国开展环境保护的合作建立起了一个基本的准则。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执行计划》和《约翰内斯堡政治宣言》,进一步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三大支柱,提出了水、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五大优先领域。

1.“节能减排”实践

在环境保护实践过程中,节能、减排、低碳、绿色是最为重要的概念。“节能减排”通常是指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有害物质排放。1973年中东战争引起的石油危机促进了西方国家的节能工作。西方国家将节约能源提到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出台各种能源政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以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为标志,国际节能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7年日本京都会议又形成了《京都议定书》,其目的是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美国实行了强制性的最低能源效率标准和自愿性的财政激励标准,政府与各利益群体实现了利益驱动的节能效率目标。美国非常重视生产环节上的节能效益和节能产品开发,制定了国家电器产品节能法等法规政策。进入21世纪,美国陆续出台了21世纪清洁能源的能源效率与可再生能源办公室战略计划、国家能源政策、能源战略计划等多项政策,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升到“能源安全战略”的高度。同时,美国还通过财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家及家庭、个人更多地使用节能产品,以达到减排目标。例如,美国对新建的节能建筑、高效建筑设备等实行减免税收政策,对于超出最低能效标准的商业建筑,每平方英尺减免75美分,约占建筑成本的2%,个人消费购买太阳能设施所花费的30%可用来抵税。在减少污染排放方面,先后颁布了《清洁水法》、《清洁空气法》、《固体废弃物处置法》等法律法规。

其他许多国家也都制定了相应的节能法规政策,实施了多项节能措施。英国非常重视企业、政府办公和公共部门以及日常生活节能,政府建立“能源效率基金”鼓励节能,颁布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气候变化法案》,制定了清晰的中长期减排目标。德国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法》、《新取暖法》,规定新能源利用要超过50%;对大量老建筑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非常重视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建立了德国能源机构,负责组织全国的节能知识宣传,并设有专门的节能知识网站。日本制定了《节约能源法》、《合理用能及再生资源利用法》、《废弃物处理法》、《化学物质排出管理促进法》等法案。法国制定了《空气和能源合理利用法》。其他国家的节能法规政策及实践为我国提高节能水平创造了宝贵经验。

我国能源利用率低下,污染严重,对煤炭、原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过大。对此,我国也开展了大量的节能减排工作。“十五”时期,我国就制定了节能目标,主要耗能产品单位综合能耗有较大降低;“十一五”时期,国务院提出了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降幅要达到20%左右。根据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我国还要坚持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显著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相结合。到2015年,全国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标准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为了实现节能目标,我国也制定了相应法规政策,采取了相应措施。在国家层面,注重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全面实施节能改造工程,加快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认真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出台了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还出台了系列建筑节能设计和管理标准,以及节能中长期规划。近年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锅炉(窑炉)改造和热电联产、电机系统节能、能量系统优化、节约和替代石油、建筑和交通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低碳经济、低碳城市和建筑等经济策略。

2.环境污染治理

环境污染治理是指对于因人类生产生活所排放的污染物所引起的环境破坏采取科学的措施,将破坏减小到环境建设目标和人类身心健康要求范围内的各种技术行动。从污染源性质来划分,污染治理可分为点源污染治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前者如工业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后者指大范围的污染治理,如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施放,及污水灌溉等分散污染物质引起土壤、地表地下水、大气等的污染,可采取科学施肥、有机肥资源化、综合防治病虫害,以及灌溉水源水质标准化等办法遏制面源污染。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日益重视点源污染治理,国务院环境委员会颁布了《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在燃烧设备消烟除尘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各地环保局纷纷出台工业粉尘治理、工业废气治理和回收利用等政策和措施,环境污染治理成效十分显著。对于非点源污染,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比如200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明确提出加强农业化学品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等面源污染管理;针对耕地扬尘问题,北京2002年启动了免耕治沙行动;针对养殖业的污染,出台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对于肥料、秸秆燃烧等污染,出台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激励办法,如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纳入政府的“绿色支出”;坚持“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通过税收、排污费等经济杠杆控制农业区农业面源污染源的排放。

从环境污染末端来看,污染治理可分为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由于工业、农业及生活垃圾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的环境污染称为水污染,对此我国采取了系列治理措施。1986年,国务院环境委员会发布了《关于防治水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制定了五年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近年又针对重点区域水污染问题出台了《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环发[2012]58号)。国际标准化组织对“大气污染”的定义是:“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上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很多。除了节能减排政策制度外,我国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建立了“大气环境保护标准”,出台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国函[2012]146号)。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做好重污染天气条件下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工作,出台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五阶段)》、《二恶英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由于工业、农业、交通及固体废弃物等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而导致土壤性状和质量发生变化,并对人类生存造成危害的环境污染称为土壤污染。除了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政策制度外,我国还建立了“土壤环境保护标准”。由于环境污染的累积效应及滞后性等特征,以及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加之经济方式转变的艰难性、人们生活习惯的沿袭性等多种因素,我国环境污染治理任务还十分艰巨,还需要不断探索治理途径和措施。

3.生态退化防治

由于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异常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干扰,生态系统表现出对自然或人类活动干扰的较低抗性、较弱缓冲能力,以及较强的敏感性、脆弱性的一种不稳或失衡状态,称为生态退化。生态退化通常指的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和不合理的活动造成生态系统结构破坏和功能衰退、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物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生态系统逆向演替过程。我国是生态脆弱大国,山地面积广阔,森林草地覆盖率较低,所以生态退化防治一直是我国政府、学者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已建立了《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HJ 623—2011)、《自然保护区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技术规范》(HJ/T 129—2003)、《海洋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7504—1998)、《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HJ/T 6—94)、《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GB/T 14529—93)等生态环境保护标准;出台了多项生态系统保护法规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针对土地、湿地、水等生态系统退化,实施了各种各样的退化防治工程和项目。针对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地生态系统退化,实施了退耕还林政策,出台了《退耕还林条例》;针对北方生态系统退化,防治土地沙化、荒漠化及沙尘暴,建立了“三北防护林”,开展了“中国北方荒漠化防治能力建设项目”等。随着国家对生态系统退化防治的日益重视和各项措施的推进,我国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取得了巨大成就。第二节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理论体系

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谐是人类社会发展一直面临的问题。随着世界人口、环境、粮食、能源等危机的日益严峻,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政治、经济各界以及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的关注,理论研究日益深化,社会实践不断推进。梳理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理论体系是进一步推进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一、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

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社会实践的推进,人类对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理论层出不穷,为进一步认识人类活动影响干扰下的自然生态系统演变,以及推动人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系统

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是维系和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资源环境,人类活动不断作用于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其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增强。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和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和能量,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包括气候、土地、生物、水、矿产资源。自然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部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大气、水、土地、植被等各种自然要素。自然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人类活动是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而采取系列周期性的或非周期性的活动,包括生产和消费两方面的活动。生产活动主要是指资源开采和利用、人工种植和养殖、工程建设等,消费活动包括生活消费、旅游活动等。

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不断作用于自然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建设、农田景观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人类作用于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人工—自然高度复合的生态系统。人类对复合生态系统的影响扰动,保持在系统自我调节限度内,并可通过生态系统维护培育而保持复合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通过生态维护培育将使复合生态系统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类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如果超出系统自我调节限度,复合生态系统将不断恶化,出现生态危机,从而会严重影响人类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足迹的蔓延,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已经基本上被纳入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见图1—2)。图1—2 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系统示意图

在复合生态系统中,各种自然环境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和代谢过程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活力和命脉,各种消费活动和人的社会行为及文化观念是系统变化的主因,人类认知及科技进步是系统演替与进化的动力。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由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构成。该系统主要有以下特征:(1)以人类为主体的复合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较,人类活动作用下的资源环境与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人类通过利用资源和环境,获取能量和物质,按照人类需要来改变物质形态和环境状况,提供丰富的产品和更好的生存空间。人类身兼数职,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还是系统发展变化的主宰者。这要求不断提高人类对系统的认知水平,提高科学技术水平,设法让人的行为方式符合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在人类主宰下使系统保持良性循环。(2)具有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复合系统具有物质、能量、信息流动。资源货物流动、人口流动可看作系统的物质流,物质流运转、消纳、输入与输出可看作复合系统的物质代谢。物质流动收支平衡对系统生态平衡非常重要,输入近等于或略大于输出,其规模和内部积蓄量变动较小,维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输入比输出大得多将造成系统生态滞留,导致环境污染和破坏;输入比输出小得多,则将造成系统生态贫乏,系统自我维系困难,可能导致系统失衡。复合系统的信息流动主要是指传递知识、情报,并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系统发展演替依赖于物质、能量及信息流动。这要求人类提高对系统物质代谢规律的认识,重点研究物质来源、利用、分配与管理,废弃物的排放、扩散、处理与再生,污染物质的流动规律及对人和物理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系统研究系统输入输出的平衡,尽可能实现物质循环,设法保持系统物质、能量、信息流畅通。(3)具有自我调节和恢复力的系统。复合生态系统基本具备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持自身稳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系统自我调节是依赖于正负反馈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基础,是指系统或其中某成分因某一输入而在输出上产生某一响应变化趋势,该响应变化又反过来作用于导致产生该响应变化的系统输入,使该输入受到抑制从而衰减,从而维持系统原有的平衡。复合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也具有在系统被破坏后稳定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其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密切相关。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这要求人类活动的影响干扰不能超过其限度,这促成了对系统承载力和容量的研究,以及对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等的研究。(4)是动态演变的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环境各要素之间,不断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情况下系统在动态变化过程中保持相对平衡状态。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类活动强度、方式、途径等也都不断发生变化,人类社会系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由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也始终处于动态演变之中。人类活动符合生态系统演变规律,在系统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范围内,系统处于良性循环发展状态。如果人类活动不合理,超出系统抗干扰能力和自我恢复力,系统将不断恶化和退化,处于恶性循环发展状态。比如人为破坏下的土地沙漠化、草场退化等。这促使人类加强对不同层面、不同性质复合生态系统动态演变规律的研究,揭示动态演变影响因素,从而指导人类活动和制定生态维护修复技术措施。(5)是不完全的开放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内部已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系统为不完全的开放系统,依赖于外部系统才能保持系统内部的生态平衡。比如,城市生产利用外部系统资源的输入,经加工利用后通过本系统输出,其输出包括产品、废弃物、资金、技术等。城市的输入输出均依赖于区域,否则不是造成生态滞留带来环境污染,就是生态贫乏造成环境破坏。这要求加强物质、能量、人口流动以及对系统功能作用的影响研究,加强系统结构及其与区域关系、资源环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使系统具有更合理的结构、更高效的功能、更好的生态效益。(二)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是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也为研究体系构建、措施制度安排提供了理论思路。21世纪,世界各国城市经济活动的总体增长趋势将面临地球上有限的空间、资源稀缺的日益加剧、生态服务能力与环境自净能力的限制和人类科技水平与调控能力的限制四个方面的刚性约束。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破坏,以及资源稀缺、紧张等问题,对资源节约的理论研究一直备受重视。自然资源是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从生态系统层面研究,资源利用应符合生态平衡理论,保证生态的可持续;从资源含义及利用层面,应尽可能做到资源利用量的减少、循环再利用,通过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层面,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是全社会发展的核心理念,可全面指导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才能实现人类可持续。

人类生产消费活动直接作用于自然资源环境系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变化,导致以人为核心的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演变。为了使复合生态系统向着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展,保障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保护与治理以及人地关系的协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此,人类对资源的获取利用要在其承载力限度内,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废弃物应在环境容量范围内,并寻求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以及绿色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从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来看,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系统见图1—3。图1—3 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系统

人类对自然系统的作用,首先是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实现生存发展,随着人类活动强度日益增大,相比之下自然系统的抗干扰和恢复能力日益减弱,导致出现一系列资源、环境及生态问题,这些问题反过来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程度也日益增大。为了建立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人们开始探索自然—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各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规律,探讨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态维护的各项措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建立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理论框架(见图1—4)。图1—4 资源环境与生态可持续理论框架二、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基础理论

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学界研究成果颇丰,形成了协调发展研究的基础理论,人口与资源经济学分析理论框架已具雏形。(一)人地关系论

以研究人口与土地关系为主的人地关系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主要包括环境决定论、人地相关论和协调论。环境决定论是人地关系论中最早形成的一种理论,其核心思想认为自然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由此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发展和完善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是环境的产物,其生存、活动和发展严格受到环境的制约。环境决定论片面夸大了环境的作用,忽视了人类对环境的反作用。随后,以可能论和或然论为代表的人地相关论发展了环境决定论。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认为人和地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环境为人类发展提供多种可能性,但能否为人类利用、如何利用则取决于人类的需要和选择,人在利用自然环境中处于主动、积极的地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英国学者罗士培发展了人地关系论,提出了人地协调论,认为人地关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人对其周围自然环境的适应,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人地关系论为后来人类对人口爆炸、环境恶化及资源匮乏等问题的认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为人类利用自然环境提供了思想指导。(二)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有限论

国内外许多学者在马尔萨斯人口论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研究了人口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关系,形成了人口压力与土地资源承载能力有限论。主要有两个观点,首先,人口压力造成食物短缺。食物供给不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而且是决定现实人口增殖能力的首要因素。解决食物短缺问题可以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现有耕地产量等方法来缓解,但是受到自然条件因素及粮食增产缓慢而人口增长过快等因素的制约。依靠降低发达国家人口生活水平的方法来解决粮食危机也是不可行的,可行的办法是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同时减少人口。其次,人口压力促使生产能力下降。福格特提出了人口与土地资源关系公式:C=B∶E。其中C代表土地负载能力,也就是指土地向动物提供饮食和住所的能力,对人类而言则是土地提供生活资料的能力;B指生物潜能,即土地上的绿色植物为人类提供住所、衣着,尤其是粮食的能力;E代表环境阻力,包括所有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对生物潜力或生产能力的限制。这个公式表明生物潜能越大,则土地的负载能力越大;而环境阻力越大,则负载能力越小。环境阻力是限制生物潜力实现的一个决定因素。

20世纪初以来,人口增加对于资源、环境、就业、经济增长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人口压力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人口压力造成的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破坏等问题十分突出,可持续发展压力越来越大。土地资源支撑的数量、抗人类活动干扰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对此,人口容量、人口政策、土地资源承载力或区域承载力等研究不断深化和推进,为人地协调发展提供了定量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三)人口爆炸与生态环境恶化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最大破坏是造成环境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热污染、化学污染、噪声污染等,这一切都是人类破坏环境和违反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结果。按照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动植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和生命系统,同时又和物质环境构成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部,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联系是通过食物链的渠道,以能量流和物质流两种循环形式实现的,这种循环在一种缓慢、和谐的平衡状态下沿着单一的路线行进。人类的一些活动,如工地开垦、放牧、建筑、开采等参与其中,就会改变、破坏一些系统的自然平衡。当人类活动范围较小、破坏能力较弱时,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一旦人类的破坏能力达到一定的强度,将使生态系统受到彻底的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人口数量是影响人均消费水平和技术进步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其消极作用通过环境因素反映出来:其他条件不变,人口越多,对环境的压力越大;反过来,如果人均消费水平高和技术阻力大时,人口对环境也产生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提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世界人口翻番的时间越来越短,人口数量快速增长。人口激增使地球所承受的负担也急剧增大,资源、能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不少学者对世界人口发展持一种悲观主义的观点,认为世界面临着“人口爆炸”的危机,人口危机将引发资源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生态环境将不断恶化,人口与资源环境日益不协调将导致犹如原子弹、氢弹爆炸那样可怕的毁灭性灾难。此理论警示全球,使得世界各国均非常重视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