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08:10:5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3年中山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山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l.个别化

2.剩余主义福利模式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4.文化

5.社会化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包括哪些?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哪些?

3.“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4.越轨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

5.韦伯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大卫豪等学者曾经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激进主义社会工作、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互动主义社会工作和传统社会工作。你是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个四分模型呢?

2.根据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社会工作的全球定义为: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promotes social change, problem solving in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the empowerment and liberation of people to enhance well-being

▲Utilising theories of human behaviour and social systems, social work intervenes at the points where people interact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Principles of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are fundamental to social work.

你认为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定义是否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呢?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请举出具体理由。

3.“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民政工作于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原先的“单位”日渐分解,原本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福利服务供给则交由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或社区组织来兴办。请你评论该政策对老人社会福利的影响,同时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应该如何介入老人照顾的问题呢?

参考答案:

中山大学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l.个别化

答: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社会工作者应当尊重服务对象的个体差异,不应当使用一般或统一的服务方法回应他们的独特需要,要充分考虑到服务对象在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政治信仰、宗教以及精神或生理残疾状况等方面存在的价值差异,及其与社会主流价值之问可能存在的冲突。尊重个性化需求,充分挖掘个人潜能。

2.剩余主义福利模式

答:剩余主义福利模式是指国家只为公民承担最低限度的社会福利和相关社会服务,而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就业者个人等则承担了主要的社会福利责任。

3.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具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并指出在特定条件下何种需要居于优势地位。马斯洛还指出人的不同需要之间的层次性及优先次序,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较低层次的需要满足之后,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二是对同一类需要的更充分地满足的追求,即需要在同一层次上的横向发展。

4.文化

答:文化是指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为文化。我们认为,文化具有超生理性和超个人性、复合性、象征性、传递性、变迁性与文化堕距。文化在社会上发挥着重大作用:①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②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③文化使社会团结有了重要的基础,④文化塑造了社会的人。

5.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包括哪些?

答: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特性包括:(1)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职业训练。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职业前的预备,是一种职业教育。(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一种价值观的训练。在社会工作实践中,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要在实践中贯彻专业价值信念;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在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时,包含着道德选择。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首先必须完成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价值观的训练,这是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要求,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个人成长的要求。(3)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总结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是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一个总结过程,是对实践经验和方法的提炼过程。(4)以实践为目标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的诠释。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过程,应是一个通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将不可直接操作的理论转化为能够直接作用于实践过程的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的过程,通过对学生的教育和训练,使之得以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应用。(5)专业教育与学生的个人成长。专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学生接受专业的价值观,避免在专业实践中个人价值与专业价值产生强烈的冲突。

2.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哪些?

答: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包括:(1)服务提供者。社会工作者首先是向受助者提供服务的人,这里的服务既包括提供心理咨询和意见咨询,也包括提供物质帮助和劳务服务。(2)支持者。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人积极反应的支持者、鼓励者,并应尽量创造条件让受助人自立或自我发展。(3)倡导者。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4)管理者。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同时,他必须对与助人相关的诸多资源、信息进行协调、安排和管理,以实现该过程的高效率,特别是不出现意外问题。(5)资源获取者。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6)政策影响人。社会工作者应该将其工作经验反馈给政策制定者,以避免社会问题的再次发生或减缓社会问题。社会工作者还承担咨询服务、转介服务和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的责任。

3.“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和“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答:所谓“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即是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所谓“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之间的区别如下:(1)它们的内容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机制进行说明,“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与方法等进行说明。(2)它们的功能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一套抽象的背景式假设,而“社会工作的理论”则主要是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3)它们的地位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构架中处于前提的地位,“社会工作的理论”在整个理论构架中则处于“结论”的地位。(4)它们与社会工作在联系上的紧密程度互不相同。“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社会工作可以使用但并非仅有社会工作才能使用的理论,这一部分理论的内容也可以为许多其他学科或专业领域使用,它是社会工作与其他某些学科或专业领域共有的理论基础。“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只有社会工作才需要加以使用以及只有社会工作才能够加以使用的理论,它是社会工作专业独有的理论领域。

4.越轨的社会功能包括哪些?

答:社会越轨是一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社会越轨有不同的类型,有其产生的原因。我们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社会越轨实行不同的社会控制。越轨的社会功能包括:(1)消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破坏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侵害社会有机体。(2)积极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发展起积极进步作用的越轨行为,这种社会越轨是打破因循守旧、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3)中性社会越轨是一种对社会共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十分明显的、介于消极与积极之间的越轨行为,这类社会越轨多出现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如赶时髦、追求新潮等等。

对不同性质的社会越轨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控制维系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

5.韦伯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是什么?

答:韦伯社会分层的三个关键维度是:经济、声誉、权力。(1)韦伯把根据经济因素划分的地位群体叫做阶级,认为阶级是指一批在经济状态和变化方面相同或相似的人群。所以韦伯所说的阶级差别主要是货币量的差别,这与马克思的阶级概念显然不同。(2)声誉地位是由社会公认的评价体系确定的,社会的评价从肯定到否定构成了高低有序的阶梯,声誉地位即指人们在这一阶梯中所处的位置。(3)权力地位则是依据人们是否拥有权力以及权力的大小确定的。所谓权力,在韦伯那里意味着为实现自身意志,无视他人意愿而支配他人的能力。权力分层反映了政治领域的不平等。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大卫豪等学者曾经把社会工作理论分为:激进主义社会工作、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互动主义社会工作和传统社会工作。你是如何理解和解释这个四分模型呢?

答:对大卫豪四分模型的解释如下:(1)激进主义社会工作主要受激进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影响,认为社会是个主观的意义世界,但却是一个充满了不平等和不公正的世界。社会对个体来说存在着问题,个人是政治性的。应提高觉悟,恢复个人自己的情境与经历的控制。(2)马克思主义社会工作主要受马克思主义增权或倡导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是个由个体组成的,内部存在着不平等、压迫、冲突与斗争的强制结合体,社会对经济上的非生产性是一个问题。倡导改变经济秩序、对财富和权力实行再分配。(3)互动主义社会工作主要受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是额主观的意义世界,是个人通过符号互动过程建构起来的。因此,社会工作应该对个体进行劝告,帮助理解经验的意义。(4)传统社会工作主要受弗洛伊德主义、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系统理论的影响,认为社会是由个体组成的,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的客观有机体。个体在应付社会方面存在着问题。社会工作者应该改变行为、提供支持和维护性服务,控制和保护个体。

2.根据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ocial Workers,社会工作的全球定义为:

▲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promotes social change, problem solving in human relationships and the empowerment and liberation of people to enhance well-being

▲ Utilising theories of human behaviour and social systems, social work intervenes at the points where people interact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 Principles of human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 are fundamental to social work.

你认为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定义是否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呢?无论赞成还是不赞成,请举出具体理由。

答:我认为是不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的。理由如下:(1)中国历史上缺乏专业社会工作。传统的中国一直是个农业国,其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其社会结构特征是以生活和生产相重合的家庭为单位,以家族、亲友、邻居为生活共同体而形成的家族集团式结构。我国人民囿于较为封闭的亲友圈子之中,对他人无多求助,因此不可能产生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2)目前现状。在我国政府部门和群众组织中,有一些以专门进行福利服务活动为己任的职业或岗位,它们承担着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职能。如民政部门的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工会、妇联对职工、妇女的合法权益的保护,劳动部门对离、退休职工的生活和医疗的保障,共青团系统对失学儿童及有问题青少年的爱护等,都属于实际社会工作的范畴。这些工作的特点是:工作人员系政府干部、公务员或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干部,基本属于国家行政干部;他们利用正式的组织架构,按照政策及本部门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他们的工作以服务工作为主,同时也是管理工作。其服务工作部分是实际社会工作,它是行政性和半专业性的。这类工作当前是我国社会工作的主体。(3)西方社会工作产生背景与我国完全不同。西方的社会工作形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社会思潮的强烈影响,它是在长期的助人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社会工作专业是工业社会的产物,但是不同国家的工业化进程有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不同的社会基础,其结果也是有差异的。同样,工业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会有不同。这就要求社会工作专业必须适应不同社会的不同需要,既要解决不同社会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共同问题,又要面对各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所产生的不同问题。(4)社会工作需要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化指的是外来的东西进入另一社会文化区域(“本土”)并适应后者的要求而生存和发挥作用的过程。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只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后来者专业化的道路之一,然而要想真正彻底解决本国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发展本土性社会工作。

总而言之,我们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国际化,有国际通用的标准。但是国情决定我们不能照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样,对于社会工作的定义,我们应提出适合中国大陆的社会工作内涵。

3.“社会福利社会化”是民政工作于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原先的“单位”日渐分解,原本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福利服务供给则交由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机构或社区组织米兴办。请你评论该政策对老人社会福利的影响:同时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应该如何介入老人照顾的问题呢?

答:(1)“社会福利社会化”政策对老人社会福利的影响:

社会福利社会化使得养老这项工作脱离了企业,企业不再办社会,不再承担职工的养老责任,由此老人社会福利变转成政府与社会的责任。通过购买养老保险,实现自己的老年福利,对于农村的老人更多倾向于家庭养老,而五保户由国家承担。(2)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应该如下介入老人照顾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社会工作可以开展老年个案工作、老年小组工作、老年小组工作。在以前的机构照顾模式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因此,社工在今后的工作中可以积极的开展社区照顾模式。

社区照顾是指将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避免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而进入机构生活。社区照顾也指动员社区内的一切物力和人力,去满足社区内老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以助他们在社区内能够幸福地生活。那些无经济能力买高价服务和进各类福利院、敬老院的老人,有权从他们生活的社区得到关怀和帮助。

但在目前,我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来看,社会工作者在介入老人照顾的时候,还应该走正规照顾和非正规照顾相结合的道路,这是满足我国老年人不同层次服务需要的最佳途径。正规照顾是指由领薪专业人员在机构内或在受照顾者家中所提供的照顾,如敬老院、福利院、老人日托中心、老人家务助理、老人社区医院等。非正规照顾是指由家人、亲友、邻里、同事或其他志愿者提供的照顾。发展正规照顾是政府应该履行的职责并能使老人得到保质保量的服务,而非正规照顾则是在更大的范围内为老人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网络。

具体到个案、小组、社区工作中时,社会工作者要想更好地介入,还应掌握如下技巧:

①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

②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能否与老年案主建立起相互信赖的关系,是工作能否得以进行下去的保证。

③有耐心、多鼓励。

④让老年案主自我选择、自我决定。

⑤个别化的原则。

⑥怀旧和生命回顾。

201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救助

2.差序格局

3.社会事实(涂尔干)

4.个别化

5.个案工作

6.社会服务

7.倡导者

8.剩余性社会福利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4.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

5.简述泰彻的价值体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2.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社会救助

答:社会救助又称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和社会团体对那些维持社会基本生活水平有困难者给予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工作的关键是要正确划定被救济对象最低生活标准,维护贫困者的基本权益。我国长期开展的扶贫工作是社会救济中很有特色的事业,把社会救济与生产开发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贫困者的生活水平。

2.差序格局

答:在分析传统社会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结构时,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中国的社会关系结构是“以自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3.社会事实(涂尔干)

答: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体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具体来说,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如下特征:(1)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2)强制性: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3)普遍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构成社会事实的现象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数量的成员共有的普遍特征。

4.个别化

答:个别化是一种分别逐一对待的方法,体现了传统的社会工作价值。它把每一个人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实体,应该受到不同的对待。个别化原则体现了对个人的尊重。个别化处理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社会工作者要了解每一个当事人的特点,主要是心理特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工作。其次,在生活、活动和学习方面也要有相应的措施。另外,在起居上要尊重每一个人的隐私权,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个人保守其隐私的需要。

5.个案工作

答:社会个案工作是指由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有关人与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为个人和家庭提供物质或情感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和家庭减低压力、解决问题,达到个人和社会的良好福利状态。在个案工作中,工作者在与案主彼此信任合作的和谐关系中,充分调动案主本身的潜能与积极性,共同探讨、研究案主的问题、家庭及社会环境,运用案主本身及外部资源,增进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帮助案主成长的目的。

6.社会服务

答:社会服务是指以劳务为主要形式向有困难的社会成员,特别是社会弱者提供的改善其处境的活动。它是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传至有需要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服务与营利性商业服务有本质区别,它是社会福利服务。

7.倡导者

答:在一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应该成为受助者采取某种行为的倡导者,即当受助者必须采取新的行动才能有助于其走出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应该向其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应该指出的是,这里的倡导不是不顾受助者接受程度的强行推动。

8.剩余性社会福利

答:剩余性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性,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简述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与区别。

答: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区别为:(1)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来承担主要养老责任,实际上是家庭内部成员之间抚养与赡养关系构成的网络,由家人、亲朋向老人提供非正式的家庭照顾。(2)社区居家养老是按照“属地养老”的原则,在充分利用社区自身所有的资源和条件的前提下,使需要得到照顾的老人尽可能在社区内接受照顾。其目的是帮助老年人体现出作为社区成员的角色,尽可能地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常态”的社会环境中。需要动员全社区的人力物力来帮助那些需要照顾的老年人,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等服务,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在社区中能够幸福地生活。

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联系为:(1)社区居家养老是家庭养老的历史延伸。在养老责任上,由家庭成员延伸到整个社会身上;在具体承担养老的社会责任的组织形式上,由家庭延伸到其他涉老的专业和非专业组织;在制度建设上,把家庭养老的意识形态基础有文化价值观延伸成为一种社会制度,并以法律作为这些制度的坚实基础;在承担风险上,把单个家庭的保障风险延伸到家庭和社会身上。(2)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家庭养老是一种非正规照顾,它一方面成本低廉,提供的服务快捷灵活,提供服务者又多为熟悉的邻里朋友,所以较容易为老人所接受;另一方面,非正规照顾能增加社区的关怀感、安全感和归属感,能培养社区成员守望相助的精神。而社区居家养老包含正规照顾,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的服务,可以有效利用社区内的一切闲置资源。

2.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答: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帕森斯提出的关于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模式变项”理论反映了“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相互对立的结构特性,成为当代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 两极对立的基本模型。这些模式变项共有五对:

①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依据普遍认同的统一标准待人处事,特殊性则对不同的人和事运用不同的标准。

②专一性与广泛性。这一抉择涉及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人格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朋友关系和雇佣关系可以作为扩散性与专一性的例子。

③自致性与先赋性。前者是以角色执行者的实际表现成就来评价,后者是根据角色执行者的先赋条件如家庭背景、关系来评价。

④情感中立性与情感性。前者指角色行为不受情感影响,后者指角色行为常受情感影响。

⑤私利性与公益性。这一抉择涉及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例如,商业关系主要受私利性支配,而公众福利事业则要优先考虑他人或集体利益。(2)在帕森斯看来,普遍性、专一性、自致性、情感中立性、个人倾向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特殊性、广泛性、先赋性、情感性、集体倾向是传统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所向。帕森斯建立的理想模式分析把现代化的过程过分简化,尤其将现代化进程截然划分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但他建立的理想模式变项却可以给人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参考框架,为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便利。

3.简述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出路。

答:(1)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

①城市化进程中户籍制度管理的问题。许多农民进城后,由于受到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融入到原有的社会经济组织之内,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拥有的社会福利等,只能在体制外生存而成为流动人口,大大延缓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

②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基础设施造成巨大压力,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过度密集,交通拥挤,地价房价高昂,居住条件差,社会秩序混乱。

③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高素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也不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样,使农村更落后。然而在城市中,贫困主要表现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在城市逐渐出现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家庭的基本生活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自然地理环境破坏问题。热岛效应、大气污染等。

⑤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人文地理环境破坏问题。许多文物古迹,古建筑群等被强行拆除,相当程度上不可逆地对人文景观造成了极大地破坏。

⑥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问题。为保证城市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大量农用土地被征用。

⑦城市资源短缺的问题。城市化进程中资源短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相伴随的问题,也是城市化发展的障碍。(2)中国城市化的出路

在有关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探讨中,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围绕以何种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形成了以下几个著名观点:小城镇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并举论。

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影响。在对城乡分割的一些主要政策,像户口、就业、社会保障等的改革,在大中城市尚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目前推进城市化的主要选择。中国政府自2001年10月1日起全面放开小城镇的户口限制,就具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当然,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的城市化模式亦将在保持一定特色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

4.简述社会工作的要素。

答:社会工作的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四项:(1)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2)受助者

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受助者是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采取行动与社会工作者互动。受助者是服务的接受者,没有受助者,社会工作就失去了必要性。(3)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它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尊重受助者的权利和选择。它认为社会工作是一种真正的服务过程,而不是社会工作者在行使手中的权力。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它借助于助人活动与其他类型的社会工作区别开来。(4)助人活动

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在助人活动中,社会工作者传输的是精心考虑过的、科学的、能够满足受助者需要的信息和服务,而受助者输出的则是需要和对来自社会工作者的帮助行为的理解、选择和反应。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角色、享用文化、情景、传输手段等多种因素结合而成的行动体系。

5.简述泰彻的价值体系。

答:泰彻的价值体系主要有以下内容:(1)每一个人都有作为个人的尊严和价值;(2)每一个人都应该受到尊敬和得到周到的对待;(3)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影响他的决策;(4)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由发展他自己的能力和天赋;(5)每一个人都应该公平地分享对货物和服务的控制;(6)对于为了理性行为所必需的信息,每一个人都应该具有完全和自由获得的权利。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论述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以及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答:(1)社会保障体系在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的作用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维护了社会公正。人是有差异的。每个人在身体、智力等方面存在着先天性的不同,加上后天教育环境、食品营养等因素,这种差别就更明显了。然而,人类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没有竞争社会就无从发展,激烈的竞争对那些各方面条件较差的人来说无疑处在一种不利的地位。人类社会不同于动物世界,完全实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有悖于人道主义理想,有损于人的尊严,降低了人的价值。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使人类对自身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在实行竞争原则的同时,还要强调公正原则,就是说,效率和公正应当兼顾实行。

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许多条款,确实体现这种公正原则。例如,雇主责任制,强调雇主在赚取雇员创造的大量利润的同时,也应对雇员在退休、工伤、医疗等方面负有责任,甚至完全是单方面的责任。又如有些国家实行的对最低收入家庭的补助,即划定“贫困线”,使那些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达到正常收入而家庭又陷于困顿的人能够在社会中继续生存下去。(2)现阶段我们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

①社会保险范围过窄。我国社会保险制度,自建国以来几十年,从国有企业扩大到集体企业,并在农村试行养老保险和推广合作医疗,成效卓著。但就全国范围来说仍显得过于狭窄。从人口来说,占全国人口80%以上的农村人口基本上无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城市来说,享有社会保障待遇的只限于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而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在一个时期内没有实行基本的保障制度;此外,占我国工业总产值半壁江山的乡镇企业至今未施行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如此庞大的人口没有或缺乏社会保障,对于劳动者素质的保护,对于社会的稳定,对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无疑是不利的。

②国家、企业负担过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强调国家、企业在社会保险中的责任,而受保人一旦进入机关企事业单位,即可终生享受,无须有大的负担。下述三种情况使国家和企业不堪重负:一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离退休人员大规模增长,退休金开支越来越大;二是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的关注,公费医疗支出十分庞大,加上管理不尽合理,浪费惊人;三是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迈不出步伐,企事业单位人满为患,生产效率低下,但平均型的福利费用却大幅度增长,入不敷出。再不改革,很难走出困境。

③个人积极性难以调动。我国社会保障的水准虽然不高,但对于受保人来说,从出生到死亡均可享受各种保障待遇,的确减少了人们的许多后顾之忧。然而这种保障制度,只与你是否在保障的范围内有关,一旦进入范围,与你个人的生产效率、对国家的贡献全然无关。久而久之,客观上助长了人们的懒惰行为。个人考虑的是如何多争取一些福利待遇,不争白不争,而很少考虑个人对企业的贡献。于是出现了公费医疗药品倒流入自由市场、你死我活地争夺企业住房、享受长期病休在外搞第二职业而企业效益无人关心的怪现象。

2.论述“标签理论”,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应用。

答:(1)标签理论是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标签理论是解释某些偏差行为何以产生的理论,也是反对那些不正确地制造偏差行为的理论。某些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偏差行为,是社会上有权势的人给弱势者加标签的结果。本来,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这些弱势群体的行为是无可指责的,但是在那些有权势的人来说这些行为则不合规范,从而给这些行为加上“偏差”、“不正常”的标签。又由于这些人具有权势,经过宣传或某些社会程序,这些加在弱势群体头上的“偏差”、“不正常”的标签逐渐被广大社会所接受。

对于提出标签理论的社会学家来说,有些弱势者的“偏差”或“不正常”,与其说是真正的偏差,倒不如说是有权势者给弱势群体妄加标签的结果。有权势者的妄加标签使那些可能并不属于偏差的行为成为“偏差行为”,而且这种妄加标签可能真的会产生促成弱势者偏差行为的后果.(2)在实务中的运用

在残疾人社会工作中,按照标签理论,我们可以在介入过程中提出以下问题:哪些人被认为是残疾人?他们为什么会被认定是残疾人?当他们被认为是残疾人之后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对残疾人的行为与生活又有何种影响等等,进而帮助案主摆脱以前的标签,给予案主公平的评价待遇,改善其所处的人际关系环境,肯定其价值,增强他的信心。

总之,用于残疾现象的标签理论反对轻率、不负责任地给某些人加上“残疾人”的标签,以避免这种妄加给这些人带来不利影响。

3.试论述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关系。

答:(1)社会工作、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含义

社会管理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管理是由社会成员组成专门机构对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事务进行的统筹管理;狭义的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

社会工作根源于现代社会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是由政府或私人团体所举办,以解决因经济困难所引起的问题为目的的各种有组织的活动,包括对社会上失业、贫困、疾病、衰老、残疾、孤寡等各种经济方面的扶助与救济事业。

社会建设所解决的是民生问题,是依据客观条件,尽力满足人民的各种需要,使人民能够和谐相处,生活幸福安康的事业。现代社会建设不仅包括满足人们的物质诉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治理,包括为教育、科技、文化、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还包括对越轨和冲突行为的规范和控制,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缓和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另外,社会建设还应包括促进人们的道德水平的提高,构建合理的社会共享道德价值观。(2)三者的内在联系

①主体的同一性。社会管理的主体包括党、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和群众等。这些参与社会管理的主体基本上也是社会工作和社会建设的主体。最主要的是政府和社会组织。

②目的的一致性。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③内容的交错性。无论是社会管理、社会工作还是社会建设,所面对的都是社会,又因其目的的一致性,就不可避免地在内容上存在交错性。(3)三者之间的区别

①社会管理侧重秩序。目前我国政府在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关系进行规范、协调和服务,并在提供相关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处于协调配合的地位,他治他律比自治自律更重要,强制秩序比自发秩序更普遍,政府是社会服务的主要提供者。由此可见,管理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②社会工作注重服务。无论从社会工作的功能,还是社会工作的过程和结果都可以看出社会工作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服务,而且这种服务还是非盈利性的。

③社会建设强调发展。社会建设就是从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的实际出发,顺应社会发展趋势,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在社会领域从事教育、文化、就业、生态环境、公共设施、社会治安等各项建设,以促进社会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

社会管理、社会工作、社会建设的区别是相对的,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社会管理和社会工作都属于社会建设的内容。无论是从事社会工作、加强社会管理还是进行社会建设,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使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2011年武汉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武汉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42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2.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3.社会环境的含义、特点

4.社会角色

5.社会化

6.什么是社会控制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工作的增能理论。

2.简述阿尔德弗尔的需要层次论:ERG理论。

3.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4.简述社会分层的定义及分层标准。

5.何谓初级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6分,共48分)

1.社会工作中的伦理难题及处理原则。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3.社会问题及公共问题被认定为社会问题应具备的条件。

参考答案:

武汉大学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331社会工作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7分,共42分)

1.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

答: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特点如下:(1)服务对象利益优先:要尽量保护和发展服务对象的权益,这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区别于其他专业伦理的最重要特点;(2)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约束和鼓励并重;(4)权威性。

2.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答:(1)社会工作的涵义: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职业化的服务活动。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社会工作是以帮助他人(服务对象)为目的的活动;②社会工作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活动;③社会工作是科学的助人方法;④社会工作是职业化的助人服务活动。(2)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有: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助人活动和专业方法。

3.社会环境的含义、特点

答:(1)社会环境是指与人的生存相关的社会因素,及其与人的生物遗传、心理状态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社会系统。社会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庞大的系统,社会环境包括人造物质环境和纯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的特点有:①多样性;②复杂性;③层次性;④稳定性;⑤变动性。

4.社会角色

答: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含义:(1)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2)角色是人们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和行为模式;(3)角色是人们对于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们行为的期待;(4)角色是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基础。

5.社会化

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6.什么是社会控制

答:社会控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2)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

1.简述社会工作的增能理论。

答:增强权能理论强调的是社会工作者要帮助处于弱势地位的个人和群体增强他们的权能。(1)增强权能理论的历史:

①美国学者巴巴拉·索罗门1976年出版《黑人的增强权能:被压迫社区里的社会工作》首先提出了增强权能的概念,并使增强权能的观点被社会工作界广为接受。

②社会工作真正进入“增强权能时代”是在198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增强权能的观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社会工作实务中都有快速发展。(2)增强权能取向社会工作的基本假设:

①个人的无力感是由于环境的压迫而产生的;

②社会环境中存在着直接和间接的障碍,使人无法实现他们的权能,但是这种障碍是可以改变的;

③每个人都不缺少权能,个人的权能是可以通过社会互动不断增加的;

④受助人是有能力、有价值的。受助人的权能不是助人者给予的;

⑤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关系是一种合作性的伙伴关系。社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于受助者与环境之间是否能够实现有效互动,从而能实现自己。(3)增强权能社会工作的取向

①伦理价值

增强权能社会工作在伦理价值上强调推动社会正义、尊重受助人自决与自我实现,并让受助人充分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

②干预认可

干预认可是指来自各个方面的对干预计划可能的允许范围。社会工作者要尽可能在各方面允许的范围内为受助者争取更多的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协调各方面的限制,使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达到一致。

③概念框架

在概念框架方面,增强权能观点认为,权能不是稀缺资源,经过人们的有效互动,权能是可以不断被衍生出来的。权能一般发生在三个层次上:a.个人层次;b.人际层次;c.环境层次.

④助人过程

增强权能取向的社会工作注重独特的助人过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a.受助者与工作人员要建构起协同的伙伴关系;

b.重视受助者的能力而非缺陷;

c.注重人与环境这两个工作焦点;

d.确认受助者是积极的主体,告知其应有的权利、责任、需求及申诉渠道;

e.以专业伦理为依据,有意识地选择长期处于“缺权”状态中的人成为服务对象。(4)增强权能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

索罗门提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帮助受助者提高权能:

①协助受助者确认自己是改变自己的媒介;

②协助受助者了解社会工作人员的知识和技巧是可以分享和运用的;

③协助受助者认识社会工作者只是帮助其解决问题的伙伴,受助者自己则是解决问题的主体;

④协助受助者明确无力感是可以改变的。

2.简述阿尔德弗尔的需要层次论:ERG理论。

答:ERG理论是阿尔德弗尔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生存的需要、关系的需要和成长的需要。(1)生存的需要。这类需要关系到人的机体的存在或生存。包括衣、食、住以及工作组织为使其得到这些要素而提供的手段。(2)关系的需要。这是指发展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3)成长的需要。这是个人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需要这种需要通过发展个人的潜力和才能,才能得到满足。

ERG理论的主要特点是,它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降低而求其次。另外,该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

3.社会工作的目标及功能。

答:(1)社会工作的目标

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虽然各国政府与民间组织推动、发展社会工作的出发点会有一些差异,但是社会工作还是有其共同的目标。以下我们从服务对象和社会两个层面来说明社会工作的目标。

①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a.解救危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寻找资源,支持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危难。社会上作者在解救危难中的角色是多方面的:在受助者生命处于危机时社会工作者要施以援手为其提供物质支持,包括衣、食、住条件;社会工作者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处于危难的人给予心理支持。

b.缓解困难

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就是帮助有困难、有需要的人缓解压力、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生活。当前在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困难群体解决困难,帮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

c.促进发展

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促进其潜能的发挥和能力的增长,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②社会层面的目标

a.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者秉持专业价值观,用自己的专业方法介入社会生活,就是要解决个人、家庭、社区方面的问题,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身功能,修复社会的机制,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

b.促进社会公正

为了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者从多个方面介入社会生活,对不公正现象进行干预。这包括:为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增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不公正制度的改变,为困难群体、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制度保障。(2)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等功能。

①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a.促进服务对象的正常生活

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具体的帮助和服务,解决其困难、增强其能力,以帮助他们能正常生活。。社会工作者在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和社会支持方面提供的援助是具体的,这可以解决服务对象遇到的迫切问题。

b.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社会工作者希望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通过解决问题和增强能力使服务对象有能力应对环境的压力和挑战;另一方面,通过调动环境中的资源和改善环境,向人们提供更多支持。

②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a.维持社会秩序

由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方式的变化,以往传统的工作方法已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社会工作可以在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功能。社会工作则通过服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b.促进社会和谐。

社会工作擅长面对面的、深人人心的、人性化的服务,这在化解矛盾和冲突时所产生的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是一般行政方法所不能替代和比拟的。社会工作作为专门助人的职业,能够通过具体服务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4.简述社会分层的定义及分层标准。

答:(1)社会分层的定义

社会分层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一个社会的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社会分层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着社会不平等。(2)社会分层的标准:

①分层的标准:

a.以外显地位为划分标准,主要是为了描述人口在社会垂直分层中的分布状况以及人们活动的时空范围。

b.以潜在地位为标准,是为了了解人口内在素质的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确定分层标准首先要考虑到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社会状况,并非任何可以对人们进行等级划分的因素都可以作为分层标准,只有那些对人们的心理和社会表现产生较大或持续影响的因素,才能作为分层标准,例如教育程度等。

②常用的社会分层标准有以下几种:

a.收入

收入与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习惯、安全感和积极性有着密切关系,收入差距对社会安定也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b.职业

职业地位是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主要社会地位,是个人进行社会活动的主要场所。

c.教育程度

教育程度全面地、持续地影响人的一生;对于整体社会的运行来说,教育程度分层结构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d.权力

权力意味着一个人在群体和社会中向别人施加影响的能力,因而权力的大小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态度和行动意向。

e.此外,像家庭背景、居住区位等都可以作为分层的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需要,选择适用的标准。

5.何谓初级群体,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答:(1)初级群体,又称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等。(2)初级社会群体的基本特征:

①成员有限

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因为,只有在小的群体中,人们之间才可能进行比较深的交往,建立比较密切的感情联系。

②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在人数较少的初级群体中,人们可以直接地、面对面地交往,不需要什么中间环节。正是在直接交往中,成员对于彼此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非常熟悉,从而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联系。

③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并没有明确、严格的分工,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关系。一般说来,人们之间的关系由一种角色关系转变为多重角色关系,正是初级群体形成的一个标志。

④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之间的交往不只停留在就事论事的表层关系上,而是富有“人情味”。每个成员都希望了解对方的内心,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成员间期望相互关心与安慰,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维系。感情交流是成员间亲密关系的基础。

⑤成员难以替代

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充满着富于感情色彩的多种角色关系,因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