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升级(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如何让你越来越值钱?9大成长指南,50个现实拷问,破除思维壁垒,不断升级能力,终结越穷越忙,越拼越丧的失控状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17:11:43

点击下载

作者:安纳金,爱瑞克,黄常德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能力升级(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如何让你越来越值钱?9大成长指南,50个现实拷问,破除思维壁垒,不断升级能力,终结越穷越忙,越拼越丧的失控状态。)

能力升级(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如何让你越来越值钱?9大成长指南,50个现实拷问,破除思维壁垒,不断升级能力,终结越穷越忙,越拼越丧的失控状态。)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能力升级作者:安纳金,爱瑞克,黄常德—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推荐序——最真诚的问答Q&A洪雪珍 yes123 求职网资深副总经理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年轻人为低薪、低发展所困,能力升级将是针对这个问题一个可行性很高的解答。不单我这么想,只要看《能力都是逼出来的》高踞畅销书排行榜多时,就知道这已经是一本现象级的书籍了,年轻人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的父母与企业,这是他们向往的人生。

那么问题来了,具体怎么做?

这本书汇集了大家最热切想知道的答案,请到三位专家,不,应该是三位身体力行且实际有成的能力青年现身说法,将自己摸索多年的成功之法,不吝惜地一一传授给更年轻的一代,可以想见“能力青年”将会以星火燎原之势,燃遍全国,乃至全世界。

能力升级,虽然说追求的是无边界的人生,但核心不在于多重收入或多重职业,而在于多元人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对于一般上班族来说,第一步仍然会先从非核心着手,怎么改变现有的局面,拯救自己的低薪,为自己不确定的未来加上一层防护网。

因此,能力升级很重要的一项技能,是在这个知识经济、体验经济的时代,将自己的知识与兴趣经营成可长可久的事业,并且具有变现能力,最好是能够因此离开组织,不再朝九晚五,而百分之百掌握自己的人生。

有人会问,很想做斜杠青年,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有些人know how,但是不确定是否有独特性;有些人只会做不会卖,担心销量;也有些人不知道怎么建立收费机制;有的人担心市场太小,做不大、赚不到钱;也有些人担心收入不稳定,让家人缺乏安全感……

这些问题,长久以来在这些人的心里盘旋不去,一直未能得到让人安心的解答,那么不妨来听听这三位能力青年怎么说,我个人认为他们答得真诚、实际且到位。在追求能力人生的道路上,这本书会是你的重要指南。当你心生疑惑或遇到挫折时,建议反复阅读,应可拨开迷雾,寻得方向,同时找到支持的力量。1能力认知篇

多数的能力都是通过刻意练习而来。01 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

不要只是贪图短期的安全感,而不愿意跨出舒适圈,最后导致要面对人生下半场“不满意却只能接受又无法重来”的风险。维持现状已经是不可能的“缺乏企图心、想维持现状”以及“要如何勇敢踏出舒适圈”,是网友票选出来的关于斜杠难题最高票的前几名。这两道难题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是连动也不想动,也就是说不知为何要动(why to move on?);而后者是想动但是不知如何动(how to move on?)。

如果你缺乏动机,那么给你再多的方法或工具都没有用。我们必须先解决你不知为何要动的问题,等你确认必须前进并且愿意做某些改变之后,我们才能教你如何做到最佳的改变方向,以及有效率地到达目的地。这一篇,是要明确地让你清楚了解到,想要维持现状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你一定要往前、往上改变自己!

首先,你一定要认清一个再简单不过却又无法抗拒的道理:“人无近忧,必有远虑。”也可以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是两千多年前孔子的智慧,无论套用在国内外任何人的工作或生活上,都是至理名言。在本书的前三章,三位作者都已经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剖析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请注意,不是“未来发展趋势”,而是现在进行时。全球的科技与职场生态正在快速变革当中,想维持不变已经是不可能的了。面对人生下半场不满意却无法重来的风险

——陈重铭这样说:

以往公教人员的工作稳定,收入与退休金都不错。但是大环境改变了,18%的公教岗位被取消,退休金所得替代率也从90%被砍到60%,如何还能维持现状?退休金不够,公务员不得兼差,钱要从哪里来?唯有认真学习投资理财,帮自己存下另一桶金。

我必须很诚实地说,你目前的安逸很可能将造成未来的不安甚至痛苦,眼前无法保证未来,后者才是确定的。在财务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重大风险,就是多数保守型投资人因为不愿意承担投资风险,而将资金长期放在低于通膨水平的银行定存,导致实际购买力下降,或者到了年老时存不到足够安稳退休所需的总资产水平,或者退休之后才发觉资产不够用的“长寿风险”(longevity risk,也就是“钱花完了,人却还没死”),这些都是人生财务准备不足的风险。

在职场上,也同样存在着一个普遍又重大的风险,和前一段所描述的财务风险来对比,你会发现是多么惊人的雷同:多数保守型上班族因为不愿意承担自我改变的风险,而将自己长期放在低于自己该有的薪资水平的位子上,导致长期财富累积不足,反而要面对将来无法保障自己人生下半场或者家庭财务不足的风险。

因此,不要只是贪图短期的安全感而不愿意跨出舒适圈,导致最后要面对人生下半场“不满意却只能接受又无法重来”的风险。如果政府和产业龙头企业都已经带头展开了产业变革,只要你未来十年还会留在职场上,那么,这些改变一定会影响到你的职业生涯发展;如果你未来可能还有超过十年、二十年以上的时间会在职场,那么你就要赶快醒一醒,安逸和维持现状是不可能的,你必须尽快往前移动。越晚清醒,你的相对竞争力持续下降,就越难追赶或弥补!个人能力必须跟随年龄增长

除了外部环境的变革之外,还有另一个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实。职场上绝大多数的雇主在雇用新员工时,评判是否要录取一个面试者,以及该用何种薪资待遇水平来录用一个人,有两大普遍采用的基本原则:原则1:以你的年纪或年资来比对你现有的能力

从你的工作经历和能力的证明,以及面试对谈过程当中的观察,雇主或人力资源主管发现你目前的能力并无法跟上你年纪或年资的增长,那么,你可能就会被视为工作能力不佳甚至学习能力不佳的一个人,或者简单地说,就是竞争力不够的一个人,是很难被录用的。〔图1-1〕 个人年龄与能力的S形曲线

在〔图1-1〕当中,横轴表示一个人的年龄,而纵轴则是他在职场上所展现的能力。用人经验丰富的雇主或人资主管,大致上对于每一个职缺,对于合理且应该呈现出来的多数人平均能力水平,心中会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类似图中的S形曲线。雇主只会考虑录用在S形曲线上方的候选人(A、B、D、E),而完全不会考虑雇用C或F。因此,你一定要在时间不断流逝而年龄持续增加的过程中,避免让自己落入S形曲线的下方。例如F,尽管能力比B和C还要好,但并不会被录用。原则2: 以你的能力来比照给予对应的薪酬待遇

国内的就业市场算是相对有效率的,因为求职渠道非常多元,而且拜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普及之赐,信息流通速度快,因此每一个职缺公布之后,总是很容易有数十个甚至数百个人投履历来应征这一份职务。加上很多家人力中介公司或企管顾问公司的协助统计调查,促进了薪资的透明度,这使得每一份职务所对应的合理薪资待遇水平,相对匹配都容易。也就是说,雇主所给予你在一份职务上的薪资待遇,通常和你在这一份职务上所具备的能力水平不会差很多。

重新看一次〔图1-1〕,我们可以说,雇主愿意给付的薪资待遇,通常等于每个人所落在的纵轴位置上;相对压榨劳工的雇主,或者一家不赚钱的公司,会给的薪资待遇则是略低于对应的水平,直到不得不调薪为止,而调薪也仅是反映到合理水平。至于会录用A/B/D/E当中的哪一位?这倒要看雇主对于录用者的能力与薪资成本之间的取舍。

D是资历与能力都最好的,但也最贵,公司未必付得起这么高的薪资待遇来请这么一个人。如果该职缺对于“年资”的要求并没有很高的话,有些雇主是会考虑录用A,因为年轻而且在同辈当中能力突出、未来发展空间很大。

当然,还有能力以外的考虑,例如人格特质以及对于组织文化的契合度。倘若A或D的人格特质并没有受到雇主的欣赏,或者评估可能较难融入这一家企业文化,那么雇主也可能会改用B或E。这也意味着,除了能力以外,具备人见人爱的特质以及高EQ,是在职场上脱颖而出的另一关键。越晚行动,就越没有选择的权利

最后给你一个忠告:假设你是〔图1-1〕当中的B,你展现出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能力,一旦你安于现状,随着时间流逝,年龄增加,能力却维持在原本水平,几年之后,你就会落在F的下方,一个没有雇主会考虑你的位置。你若问我说“是不是维持现状就好”,你自己说说看,这结果怎么会好?

如果你习惯于安逸,一直待在舒适圈中太久,以致于能力并没有跟着年龄或年资同步提升的话,停留越久,你的下一份工作就会越难找。现在已经没有雇主会愿意依照你的年龄或年资来决定给予你多少薪水,而是根据你的能力可以在这个职务上创造出多少价值,能够为公司解决多少问题,来决定你的薪资待遇。你要记住,“没有永远的工作,只有永远的能力!”高手的提醒

可以搭配本书第四章的第二个问题:“怕失败不太敢冒险,要如何勇敢踏出舒适圈?”一起阅读,积极地踏出自己的舒适圈、往前迈进吧。就算不为了自己,也要为了家人!02 你的很稳定,正在淘汰你?

如果你的职位是低技术门槛,或容易被人工智能、机器人及大数据分析所取代,最好尽快让自己转型或提升,因为将来面临的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新职场。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要如何勇敢踏出舒适圈”是网友票选出来的关于斜杠难题第一高票,这代表许多人都是心里有想过要自我突破,但是迟迟没有行动。根据我对于多数有这样问题的朋友进一步探询原因与实际想法之后的了解,可以归纳出不外乎两大类原因:①“动机不够强烈”(也就是诱因并未大到让自己愿意牺牲眼前的安定);②“不知道从何开始?”

勇敢踏出,有可能挑战成功,使生活从九十分转变为一百分;当然也有可能不如预期,但一路上所学到的,已足够成长为七十分。敢于改变现状,敢于承担自己的选择,就是踏上自我实现的第一步。因为人生真正困难的,不是不变,而是面对改变。

在本书的第十章“不知如何起步的问题”有专门讨论如何开始的议题,所以,在此仅针对“动机不够强烈”这个问题来寻求解决与突破之道。

首先,让我们再次检视〔图1-1〕个人年龄与能力的S形曲线,图中的S形曲线是雇主对于“合理水平”的认知,也就是一般平均而言,在职场上所观察到的水平,然而,每个人的差异很大。

我在职场上曾经雇用过超过五十个人(包括正职、约聘或实习生在内),而曾经面谈超过两百个人、看过一千封以上的履历。这些丰富的第一线面谈经验,让我可以把职场上所看到的人们的能力,大致归类为以下甲乙丙三种情形:

甲类:表现相对稳定但趋于平庸,他们的能力曲线如〔图2-1〕。相对于〔图1-1〕的平均水平而言,若平均水平是能力随着年龄以四十五度的仰角上升,那么甲类型的员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的曲线仅约以三十度的仰角上升(提醒:这仅是一种示意图,实际上,甲类型呈现的是较平均水平更平缓的成长曲线,至于平缓多少,则差距可大可小,未必是三十度与四十五度角之间的差异)。〔图2-1〕 稳定但相对平庸的能力S形曲线

甲类型员工的特性是除了随着时间(也就是年资的增长),能力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之外,他们的起薪也相对不高,到职业生涯末期的最高薪资水平也低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普遍出现在较低技术门槛的劳工阶层,随着工业自动化的普及,这类型员工的职缺逐渐在递减。“工业自动化”通常被视为“工业3.0”,而目前全世界制造业已逐步进入到“工业4.0”的时代,也就是大量运用自动化机器人、传感器物联网、供应链互联网、销售及生产大数据分析,以人机协作方式提升全制造价值链之生产力及质量;德国是在2010年7月提出“工业4.0”的施政目标,至今已经八年。这也意味着,“低技术门槛”人员需求在制造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以及能够跟这些智慧自动化设备协作的人员,而且必须学习能力好、反应快,才能够在这些设备复杂而且不断升级的智慧工厂当中生存。

——MissAnita御姊爱这样说:

大多数的人总是高估了现状的分数,事实上踏出舒适圈是一种Nothing to lose的概念,如果你已经不满现状,觉得当下的职位、工作内容是鸡肋,已经无法再让你成长,那么这样的现状根本未满六十分。

当然,并非仅有制造业面临这个生存与淘汰赛,服务业当中,低技术门槛或者容易被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大数据分析所取代的职务,例如柜台收银员、服务台咨询员、翻译及口译人员、律师及会计师助理、电话营销人员、银行授信及换汇人员、保险核保人员、市调人员、行政文书人员,等等,都可能是消失速度最快的职缺。如果你处于这些职位上,最好尽快让自己转型或提升,成为本书后面所述的不同员工类型。如何快速自我成长?〔图2-2〕 稳定但相对平庸的能力S形曲线

乙类:学习能力强而成长速度快的人,他们的能力曲线如〔图2-2〕。相对于〔图1-1〕的平均水平而言,若平均水平是能力随着年龄以四十五度的仰角上升,那么,乙类型的员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以五十度至六十度以上的仰角上升。

乙类型员工的特性除了随着时间(也就是年资的增长),能力增长幅度相对较高之外,他们的起薪也相对较高,离开职场前的最高薪资水平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这样的人员往往出现在与人互动频繁、竞争激烈的商业界,尤其是业务或营销人员、金融投资管理或分析人员,但也可能出现在制造业的管理人员,无论是负责开设新厂或负责管理现有运营都有可能。

这类型员工有几个普遍的共同点:乐于(或者不排斥)与人沟通互动、大量的阅读自主性的学习。因为唯有大量的与人沟通或互动,才会增加回馈与自我检讨机会,越多的碰撞,就会产生越多的机会。大量的阅读会增加思考与拓展新知的机会,知识多了,眼界广了,对于未来世界的改变也就比较能够处之泰然,甚至提早准备与应对。自主性的学习,包括了报名训练课程、学习外语、培养第二专长或者多向他人请教,等等,能够主动这么做的人,往往就是自我成长速度最快的人,因为他们内生的成长动力就会驱使他们不断前进、向上。

如果你对于“要如何勇敢踏出舒适圈”感到困惑,那么你就快快开始大量的与人互动沟通(主动去请教别人传授经验就是最低成本而且有效的方式)、大量的阅读以及主动寻找学习课程来强化自身本职学能/培养第二专长,这就是最佳解。追求卓越是自我突破的秘诀

对于多数职场工作者而言,若能够成为学习能力强而成长速度快的人,基本上就至少可以衣食无缺,无论将来技术或职场如何变革,被革掉的人都不会是这些人。但是如果你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目标:成就感与自我实现,那么跨业(跨领域)的试炼,往往是最好的自我突破快捷方式。我周遭有许多属于这一类型的卓越追求者,我就用丙类型来简称与说明。

丙类:不断自我突破的卓越者,他们的能力曲线如〔图2-3〕,很显然地,他们在一生中会有好几次的自我突破经验,根据我对这些人的观察,他们除了普遍具有前面乙类型(学习能力强而成长速度快的人)大量与人沟通、大量阅读以及自主性学习的习惯之外,他们还多了两项共同特征:追求卓越的习惯、愿意接受新挑战的习惯。〔图2-3〕 学习能力强而成长速度快的S形曲线

丙类型的员工,之所以能够在一生当中出现好几次的自我突破,让个人能力以及对应的收入水平不断地提升的关键就在于:“追求卓越”“愿意接受新挑战”这两种习惯。追求卓越是每一个领域的成功者所必备的习惯,他们不甘于平凡,因此凡事都会自我要求做到最好,不需要别人的鞭策,因为别人的要求都不会比他们的自我要求更高。“愿意接受新挑战”则是更少数的顶尖成功者的一种特征,他们愿意跨出原本已经相当成功的领域,进入一个他们原本不熟悉的新领域,而让自己“学习与成长的边际效益”最大化,这些跨业的经验最后都会整合起来,助其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管理人才,比其他竞争者拥有更完整的人生历练。试想,如果一家公司希望能雇用一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会挑一位一路来只专注在自己工作领域内或部门内事务的人,还是挑选一位已经历练过不同产业、跨不同部门经验的人呢?

在全世界各大企业的创始人、CEO或职业经理人身上,都可以看到上述的特质与习惯。读者若有兴趣,可以自行研读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自传、奇美创始人许文龙的传记、日本SONY创始人盛田昭夫的传记、软银创始人孙正义的传记。美国伟大的企业领袖传记更多,或挑你欣赏的几位知名企业家所写的书来看都可以。大道至简,而顶尖成功者的特质总是雷同。高手的提醒

如果你是甲型的员工,你要快醒醒。因为相关的职缺,十年内一定会锐减,你现在的舒适就是将来的不舒适(或者无所事事)。参考乙型的员工能够快速成长的三种共同特点,快快跟着做吧。03多数的能力都是刻意练习而来?

先从自己有兴趣的领域开始,并持续投入时间刻意练习,最后养成的能力就有机会产生很高的价值。能力不是关键,一切从热情开始

有些人会把斜杠青年想得太复杂,目标设得太高,以至于不敢跨出第一步,其中一个主因是,过度把焦点放在“多重职业”或“多重收入”上,这是本末倒置的。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成功斜杠青年都是先从“多元兴趣”或“多元价值”开始,也就是说,先从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为出发点,而这些兴趣最后也创造出了价值,至于后来会不会变成另一个收入来源,并不是一开始你要关心的重点。

我必须强调,一定要先从自己有热情的领域开始(通常是你的兴趣或嗜好),也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试试看,能否从做这些事情的过程当中创造出价值。

举例来说,我的瑜伽老师一直都是金融从业人员,她很喜欢瑜伽,一开始是自己先去学瑜伽,后来因为一位好朋友有兴趣也想学,她就以不收费的方式教她这位朋友(就像是找朋友一起练瑜伽)。后来有其他朋友的妈妈想学瑜伽,但是不想去外面上课(觉得太贵,又怕费用缴了后来无法持续上课,会浪费钱),得知她有在教,也就请她下班后去这位朋友家里教她妈妈,再补贴一些费用给她,于是,金融从业人员/瑜伽老师的多元价值就这样产生了。

她原本的瑜伽老师得知她已经有能力教初学者之后,只要她的瑜伽老师有事,就会请她代课,而代课是有收入的,所以她也就多了一个非正职的收入来源。在这个案例当中,如果她一开始就把瑜伽视为副业或兼职,那么反而就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放弃,但若视之为兴趣(因为就算不教学,自己也是会花时间练)而顺其自然,就会发展出很好的结果。

事后来看,如果她把“能力”的评估摆在前,那么一开始当然能力不够当瑜伽老师,但是如果专注在“热情”上面,只要对于有热情的领域持续投入,随着时间流逝,能力自然会累积,到最后甚至超乎自己一开始的想象。多数的能力都是通过刻意练习而来

在知名畅销书《刻意练习》(PEAK: Secrets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Expertise)里,提到了一万小时理论,也就是说,许多在该领域出类拔萃的顶尖人士,都是经过一万小时的刻意练习而来,而不是天生如此。你必须留意,那所谓的一万小时是成就“顶尖人士”的标准,但你若要成为一个斜杠青年,并不是非得要做到一个领域最顶尖的人士才行。事实上,一百小时的刻意练习就会产生一定的基本能力(如果每周练两小时,持续一年就会超过一百小时,例如练英文或练日文,都可以达到基本可以对话的程度;练任何一种乐器一百小时,都可以达到基本可以弹奏或吹奏的水平);如果是累积五百到一千小时的刻意练习,就可能会达到“熟练”或被视为“达人”的水平。

据我观察到的许多斜杠青年,都是在某一个领域当中,持续投入两年至五年的时间后,到达受到周遭亲朋好友肯定的标准。通常一个人对于自己有热情的领域,每周投入十小时是很常见的,那么一年五十二周就是五百二十小时,两年就会超过一千小时。而你周遭的亲朋好友通常就是你能力的最直接受惠者,也是鼓吹者,如果你在自己有热情的领域能够获得亲朋好友们的祝福,那么通常不用很久,你这个能力就会产生很高的价值(无论是去教别人,还是帮助别人完成事情,或者创造出产品或服务给别人),至于要不要将这些价值转化为收入,以及何时转化为收入,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黄一嘉这样说:

自评能力的基础水平之前,最重要的是先找出自己的优点。

根据我的观察,华人家庭的小孩通常缺乏自信心,原因在于华人家庭的父母对孩子大多偏向责骂而非鼓励的教育方式,因此在充满批评责骂环境下生长的孩子,只知道自己的缺点,却从不肯定自己有哪些优点。甚至,连自己本身有什么优点都不清楚!

强烈建议各位,扪心自问并写下:“我的优点有:……”

把这些优点写下来,放在书桌上,天天唤醒自己。高手的提醒

斜杠青年普遍都不是从多重职业、多重收入开始的,而是以个人兴趣为起点,之后衍生出来价值而发展的;至于这些兴趣和创造出来的价值要不要去变现,都是后来的境况决定,而不是你一开始所要烦恼的。04 先求有,后求好,最后再求独特?

想确认自己兴趣优势的独特性或竞争力,第一步就是先搜寻是否有相关领域的竞争者,再评估有没有市场性。先上网搜寻相关领域的竞争者

拜科技发达所赐,现在信息流通速度很快,而人们的需求以及遇到的问题多半大同小异,因此我们想到的创意或点子(ideas)往往不少人也都遇到想到了,只是有没有人做到,上网搜寻大概就知道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优势是否具有独特性或竞争力,建议第一步就是先上网搜寻相关的议题,看有没有人在讨论?是否已经有相关的产品或服务推出了?有没有达人或成功者?

如果网络上都搜寻不到相关的信息,有可能是你用错关键词,当然搜寻不到正确的目标,那么你可以试着到大型的社交媒体(例如Facebook/群组)去发问看看,或许会有人提供一些信息给你。

如果真的完全找不到和你一样构想的产品/服务/达人出现的话,那么肯定有独特性。但有没有“市场性”(也就是这样的产品或服务到底有没有市场,人们真的会想要付钱买吗,市场够不够大到养活你)后续会进一步讨论。如何知道自己的竞争力高低?

如果网络上有找到相关的产品/服务/达人或成功者的话,看看他们的作品,和自己的兴趣优势相比,差距多大?为了避免自我感觉良好,最好拿自己的作品或构想询问你周遭的人,究竟水平相差多少。如果问少数几个人不够客观,那么不妨多问几个人,因为你可以就近询问的这些人也是将来你发展新事业时,最可能的第一批使用者(或者受害者,所以你一定要他们很诚实地跟你讲才行,不然将来他们就要容忍你把你的烂作品硬推给他们用)。

再来,就是要通过“市调”(市场调查)来测试市场性,以及竞争力高低。建议你把自己的作品放到网络上获取回馈,来测试市场接受度,借此更了解自己的水平在哪里;若还没有具体成品的话,把你的构想或know how尽可能具体地描绘清楚一点也行。Facebook、Instagram、Youtube是最常用的社交媒体,如果你害怕丢脸或者被自己公司的老板或同事发现,你可以请信得过的好友帮你把作品上传至上述的平台,让该平台当中的人来给你回馈。如果你找人脉越广的好友帮你去做“市调”,那么获得的响应往往会越多,越具有参考性。不够独特怎么办?

若要期待自己的兴趣优势是市场上完全没有的,概率很低,也就是说“绝对的独特性”并不容易,但是即便不够独特,你仍有三种应对策略: 1.差异化; 2.低成本优势; 3.速度优势。分别论述如下。

1.差异化:不求整体独特,而是在细部有所差异化。例如手机贴膜、指甲彩绘、美容美妆的技术都差不多,但是你只要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包括服务过程的差异化或场地设备的不同),就能够形成差异化。

2.低成本优势:如果你认识的朋友多,因此创造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可供多人使用,你就会有经济规模效益。因为你的产出量大(就算是薄利多销),就能够跟你的上游或者原物料的供应厂商议价,取得较低的成本优势。

3.速度优势:如果你的动作快,可以在市场上还仅有少数人提供该类型产品或服务的初期,就先进入该市场,那么,就容易取得较多的客户,这就是“先占优势”。或者就算你已经没有先占优势,但是你产出作品或服务的速度,可以比别人快,那么,你也可以在产出效率上赢过竞争者。现代人普遍没有太多耐性等待,因此即便是相同产品,越快能够满足客户需要,越快出货,就是赢家。

只要你能够采取以上三种策略的任何一种,那么,即便你的兴趣优势并不独特,仍然可以在该领域获得一定的市场,取得客户的青睐。高手的提醒

人们的需求大多大同小异,因此只要能够有兴趣优势,确定人们有这种需要,就不怕市场太小,因为你并不是要一步登天,跨出第一步就赚到大钱,而是先求有,再求好。许多成功人士都是从小斜杠后来发展成为大斜杠的,关键是要勇敢地先把一只脚放进去试水温(重心还是在原来的另一只脚:本业),等确定值得完全投入新领域,才考虑把两只脚都放进去。05 福布斯30 under 30精英都有哪些能力?

勇敢尝试,持续保持对大环境趋势发展的了解,选择对的方向,同时做好自我管理,并学会营销自己。勇于尝试并适应环境的能力

开始到成功的最短距离,端看你尝试的勇气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有多强。1930年,托尔曼(Edward C. Tolman, 1886-1959)与霍齐克(Honzik)两位科学家对老鼠进行实验,证明思考与认知是学习的重要过程,最快走出迷宫的老鼠并不是一直被奖励的那只(制约行为),而是先经历过一段尝试过程后,再给予奖励的那只(认知学习)。

社会就像是一个大丛林,但不保证你找到一个部落就可以安稳生存,部落可能消灭,环境可能改变,依附别人的心态就像是制约行为一样,当环境变化时你还可以走出来吗?这是一个不分年纪,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心灵捕手》(Good Will Hunting)是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电影,主角威尔(Will)原是一个数学天才,却选择在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数学系当一个清洁工,因为小时候被父亲家暴的阴影,让他不管面对任何事,都直觉地认为会失败而不敢尝试。缺乏勇气与决心的他,甚至因为太习惯怀疑自己以及预想着失败,还会刻意地破坏任何可能成功的机会。这是多少人成长过程中的缩影,害怕导致的结果就是自我实现失败,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勇于尝试”是你想从事斜杠工作的必要挑战。

另外,持续保持对大环境发展趋势的了解,选择对的方向比努力重要。在科技领域当中,有些生态圈已然成形,如果不是在其上发展,就要避开它另外发展。例如Android和 iOS两大操作系统,脱离微软的生态圈发展,Facebook和微信等社交软件也建构自己的支付生态圈。如今各行业都须借由科技增强生存能力,你必须要清楚大环境发展方向,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工业4.0时代已来临,无论你是否为科技人,都必须对科技发展有基本的认识。自我管理的能力

当你找到想尝试的方向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包括:

1. 目标管理

2. 时间管理

3. 健康管理(情绪和压力管理)

1.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首先要确认你想尝试的方向,有哪些具体可执行的小目标,试着把这些目标量化。例如,你想要尝试餐饮行业,那么你必须先将目标缩小,是想要开餐厅还是饮料店,内用还是外带,规模大小等,当大体确定后,接下来必须再往下细分,如何设计餐点、如何找店面、如何找工作伙伴、如何找资金,等等。

在科技或顾问业常用的方法,包括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或项目管理原则与技巧(WBS),WBS即是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工作分解结构)的缩写,有兴趣的读者可以Google搜寻一下网络上相关信息,相信会有很大收获。

2. 时间管理

时间是你人生的钱币,它是你唯一的钱币,只有你能决定怎么使用它,要小心,以免其他人替你使用。

——卡尔·桑德堡(美国诗人)

时间管理,并不是要你去控管时间,因为时间不受任何人控管。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学习管理”和“任务管理”,任何事情在运用前述的方法细分出了“子工作”之后,如何像拼图般的完成,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巧。大家都有拼图的经验,要拼得比别人快,首先必须要有完整的拼图样貌,也就是事情的全貌(Whole Picture),然后,要很快找到具有关键特征的拼图,例如眼睛、颜色、边边角角特殊形状,等等,从那里着手,如此就会越拼越快。工作就像是拼图,方法比努力重要。

另外,在工作时,适时的限缩外界信息来源与干扰,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例如,关掉即时通讯软件、Facebook、电视、手机,让自己处于只专注在工作所需的环境下,保持专注才能有高产能。专注,是最有效运用时间以发挥最大效能的关键能力。

3. 健康管理

个人认为,情绪和压力管理是完成工作很重要的一环。在工作过程中,必定面临资源不足、经费不足、睡眠不足等问题,如何做取舍,如何纾压,如何管理工作伙伴和客户情绪,对于工作至为重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无论运动、听音乐、冥想或读书等,只要能让你紧绷的身心得到适度的情绪转移,都是好方法。

分享一下个人爬山的经验吧。常看到许多新手爬山,拥有最新的登山装备,一开始就往山上冲,但爬到最后一段上坡就出现体力不济的现象;其实真正的老手,重视的是爬山的节奏而非速度,每一个步伐配合呼吸的调整。在工作的领域也如此,当你失去动力时,适度的休息调整,重新找到自己的工作节奏,这比努力更重要。自我营销的能力

当你已经完成你的斜杠准备,接下来,如何自我营销的能力就至为重要。营销自己的第一步,你必须先肯定自己,如果连自己都自我否定了,老是觉得别人不可能接受我的想法,害怕别人提出尖锐的问题使我无法回答……这样种种的负面想法,在营销自己前就占据了你的脑海,那你就可能因此陷入自我应验预言的负向循环。

另外,营销的方式必须要保持几种特性:聚焦、容易了解、令人感兴趣,以及最重要的——诚信。这几年来,流行的“故事营销”就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切勿一味地为故事营销牵强地编出无关的故事。在营销的过程中,你自己就是一个产品,大部分人会先相信你,再相信你的产品。详细的自我营销方法和工具,可以在本书的第九章“所需资源与相关平台的问题”中找到许多实用的答案和说明。高手的提醒

人生是一场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尝试、挫折、失败和成功,个人的能力不断地被开发,对世界的认识也越多,勇敢去成就所渴望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超乎想象的潜能。06 专业分工,所以优势决胜?

你应该先专注在自己的强项,强化自己的核心能力,并通过专业的业务人员帮你销售,甚至是通过网络贩卖。专注在你的强项,其他的交给专业的来

专业分工才是常态,你不可能什么都靠自己来。即便是当今大多数的成功企业,在产品的销售以及收费方面,多半不是靠自己做,而是销给销售渠道广的代理商,或者与中大型的平台业者合作。没有一家公司能够同时把所有事情都做到最好,因此,多数公司会专注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面,而把非擅长的领域外包,或者通过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来达成。

你可以检视你个人或家里的各项物品,可能低于20%、甚至不到10%不是这些产品的制造商通过自有渠道来销售的,而是从大卖场、百货公司、超市、超商、在线购物网等这些地方买来的。这才是专业分工的原理,或者是经济学当中所谓的“比较利益法则”:把自己的时间用在相对具有竞争力的强项上,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产生最大的利益。学校没有教人们销售技巧

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学校教育,都没有教我们销售技巧,或者向别人收费的技巧,当然大多数人原本都没有这方面的能力,这也是常态。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缺乏这些技巧而沮丧,使其成为自己的阻碍,在本书的其他许多篇章当中都会谈到,每一个成功的斜杠青年,多半都是从专注于本业以及发挥自己的核心能力为起点,在本业或者核心能力上受到了公司或者周遭亲朋好友的肯定之后,再转型成功的。因此,你应该先把自己所具有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会有人自动帮你去销售(初期通常是你的亲朋好友),之后也会有合作机会自动找上门。

Facebook是目前全世界获利最好的大型龙头企业之一,而公司的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学就读期间,因为沉迷计算机而交不到女朋友,也就是人们眼中的“宅男”或“鲁蛇”(loser),就在学生宿舍创立了在线交友服务。后来公司成立后,就靠其他比较懂业务推广的共同创办者去拓展业务,并不是扎克伯格自己在推业务。有好技术和产品,业务人才会主动投靠

事实上,多数成功的公司,其创始人都是拥有技术的专才,不是业务的专才。例如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宏碁创始人施振荣、华硕创始人施崇棠、广达创始人林百里、大立光创始人林耀英(现任执行长林恩平的父亲),这些人都是技术人才,不善于交际应酬,更没有业务专长,但是他们的公司后来都成为台湾市值前几位的公司。初期,他们都专注于技术研发,申请专利,靠好的技术和产品来吸引人,业务人才都会主动想要来投靠。

如果你看到现在许多大企业的总裁或首席执行官,不仅会技术同时也很会做生意,通常不是因为他们从小就会做生意,而是在事业奋斗的过程当中,慢慢累积起来的点点滴滴经验,成就了他们在商场中应对进退的能力。

更主流的现象是,最近二十年全世界已经走向“专业经理人”制度,也就是公司所有权人用高薪从外面请人来担任首席执行官,即所谓“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制度。如今,许多大型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已经都不是原始的创始人了(科技业比较新,历史比较短,所以可能还是有一些创始人兼任现首席执行官,但科技业以外,多半都已经不是)。如果那些创始人年轻的时候都在钻研如何做业务,而不是花时间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那么,今天可能就不会有这些成功的伟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分你与平庸者的关键

如果你还年轻,社会历练还不足,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将多数的时间投注在自我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加强核心竞争力上,这会是你将来无论走斜杠路线,还是走专职路线,绝对会让你与平庸者区分出来的关键。而招揽业务的能力,向别人收费的技巧,并不是你初期所要担心的主要问题。

随着你的核心能力受到公司、客户或周遭亲朋好友的肯定,你再开始花一些时间学习营销与业务技巧也不迟。不过,从我周遭许多创业成功的实例来看,最好的做法是找具有业务能力的人合作,你把专业技术稳固好,让有业务能力的人来帮你销售,这是最好的搭配。

随着趋势潮流的改变,现在网络营销,在线购物,以及第三方支付的趋势已经逐渐成为主流,你甚至不需要找业务人才来帮你销售,就可以将好的产品或服务通过互联网,或者线上平台来卖。以安纳金为例,他之前的三本著作,都是在还没上市之前的一个月,就被预购四千册到八千册,他从来没有露脸,也没有直接向任何人兜售或收费,而是靠自己的核心能力(投资能力以及写作才华),在网络上吸引了喜欢他文章与书籍的读者,之后通过出版社,以及网络平台的收费机制来进行收费。高手的提醒

先将自己的核心能力顾好,才是至关重要的,销售技巧以及收费方式并不是你初期所需要担心的。全世界的消费习惯已经逐渐从实体店面转为在线交易,而且新的平台还在快速兴起,你根本不用担心好的产品或服务会卖不出去。2生涯发展篇

需要是发明之母(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invention.)——w .汉隆w.hanlon07 先定位自己,还是先盲从别人?

斜杠未必能够强求,当时机成熟的时候,斜杠往往会自然成型。每个人都有成为斜杠青年的特质

在讨论自己适不适合当个斜杠青年前,许多人都忽略了自己目前所扮演的多重身份或拥有的多重能力,这也是生命历程中,通过你的选择与努力得来的,例如你的家庭、工作或学历等。因此,斜杠的出发点就在于你的选择。

那么,接下来,应该如何做选择,就端看人生不同阶段的需要和个人兴趣了。“需要是发明之母(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人类创新的动力起源于个人需要。或许,中年有失业危机,你必须斜杠;或许,工作发展遇到瓶颈,你必须认真考虑斜杠;或许,你有深植心中的渴望想要实现,斜杠自然被启迪出来。例如,渴望当社工帮助弱势族群;或许,你有多年以来的兴趣想要更深入的发展,例如:摄影、写书、写诗,等等。因此,重点不在于适不适合成为斜杠青年,而是你的渴望或需要被满足的时间点是否到达?伸出触角,时机成熟,斜杠自然产生

我们这本书的几位作者一起,研究和观察了大量国内外许多成功的斜杠青年案例,发现这些人通常不是先有想要当一个斜杠青年的想法,然后才去寻求能够斜杠的发展通道的,相反地,他们多半是人生来到了多重角色的阶段(例如,为人母,或开始协助家业,或者小孩长大了想要创业),因而自然成就了他们斜杠的身份,或因为自己培养出了多元化的专长,由于亲朋好友的肯定,继而创造出更高的价值,因此产生新的收入来源。也就是说,斜杠未必能够强求,当时机成熟的时候,斜杠往往会自然成型。

因此,与其说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当个斜杠青年,不如先将心思好好地沉淀,检视自己的工作,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厘清对人生的渴望,从而找到自己的方向。

时间是不等人的,现在的环境比十年前更多元,社交媒体发达,社会对多职的接受度正慢慢提升,个人的能力和兴趣更有机会实现,勇敢踏出第一步,至于详细的资源和平台,例如工作中如何多职、如何找人咨询意见、相关可利用的平台和工具有哪些等这些问题,可参考第九章所需资源与相关平台的问题,相信会有很大的帮助。

——江湖人称S姐这样说:

斜杠是一条一条加上去的,未来的工作模式会逼得你不得不当个斜杠,也会和别人合作,问题只是怎么斜而已。就像未来我们可能会成为别人的父母,但不知道适不适合,也是需要学需要试的。保持敏锐,掌握机会

斜杠的本质并非是为了斜杠而斜杠,而是奠基未来的趋势,工作更加多元化、知识经济更发达、社群营销等相关科技不断推陈出新,让个人的能力和创意更有机会在最快的时间被看见。

古人十年磨一剑,没有十足把握可不敢随便亮剑,这种工匠般的态度立意虽好,但处在当今风驰电掣快转时代,却可能因为过度执着而丧失许多宝贵的机会,着人先鞭者虽然不保证可以成功,但错失时机的人保证是个失败者。

因此,建议一般上班族,除了专注在个人能力的开发与兴趣培养外,更要保持敏锐度,关注周遭的变化,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或许通过边工作、边学习和边观察,激发出你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想法。

日本战后百废待兴,一般的国民买不起汽车,脚踏车就成了常用的代步工具,不过脚踏车的机动性不足,看到此问题的本田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就利用自己对发动机的研究,将脚踏车改装为具有动力的机器脚踏车,机器脚踏车很快就席卷了整个日本市场,也为日后本田成为全球最大的摩托车公司奠定了基础。高手的提醒

认识自己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时常反思自己:我能够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愿意做什么?从你具备的能力、渴望发展的兴趣、生活的信念及对事物的价值观开始着手,斜杠是一个从内而外理解和探索的过程,清楚定位自己,远比盲从别人来得更重要。08 兴趣发展为职业就不有趣了?

斜杠青年的核心在于多重专长,因而创造出多元价值的人生,而是否创造多重收入并不是重点。斜杠的重点在于活出多元人生

不少人担心,自己原本的兴趣,一旦转变成为职业,有收入上的压力之后就会让兴趣变质,而不再像过去那般享受兴趣本身所带来的快乐。我认为这是多虑的,因为斜杠青年的核心在于多重专长,因而创造出多元价值的人生,而是否创造多重收入并不是重点。

有些人只依赖单一工作所带来的薪资收入,然而随着职场变迁,会担心未来缺乏保障,也可能会因为收入水平过低而无法享受理想中的生活,因此感到些许无奈,这样的人并不快乐;也有人因忙于兼职,拥有多项收入来源,却疲于奔命,没有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以及与家人共享的乐趣,甚至牺牲了健康,这样的人也未必真正快乐。

我会建议你让自己的兴趣继续深入发展,但切记不要刻意施加压力,热情一来就做多一点,深入前进多一点,亦可随兴暂且放手悠闲自得,这就是一种自由,这也是多元人生的重要快乐来源之一。一个人的兴趣如果发展到某个程度,机缘来了,就会自然产生收入,但并不是要你刻意把兴趣拿去变现产生收入。你应该让兴趣持续并保持最有热情的状态,当遇到了可以变现的机缘时,顺从“心之所向”来决定要不要多这一份收入,因为人只有顺心的时候才最快乐。人们喜欢分享,不喜欢兜售

许多人或许会质疑兴趣变职业后就不有趣,害怕一旦进入“兜售”的营销模式,会让自己的初衷变质,周遭的亲朋好友也因为你的收费,让彼此产生压力,而让关系质变了。

面对这个问题,最佳的解决方法在于“专注于你的热情”。唯有他人能够感受到你对这个领域的浓厚兴趣,周遭的亲朋好友都充分了解你的热情在哪里的时候,他们会愿意适时地参与你的发展,进而协助你——因为他们清楚你不是为了赚钱而投入这个领域,他们看中的是你用心竭力在真正热爱的事情上。“专心致志于你的热情”就是把你的焦点放在兴趣本身,如果你把焦点放在收费或者获利上,那么他人可能就不会那么愿意主动帮助你。强调你所创造的价值,而不是价钱

在20世纪初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当属约翰·洛克菲勒(John Davison Rockefeller,1839年7月8日~1937年5月23日),他在1914年巅峰时的个人财富总值达到美国GDP的2.4%,被视为西方世界史上首富。在写给儿子小约翰·洛克菲勒的信中,他强调:“专注于你所提供的价值,而价格最后才谈。”也就是说,秉持真挚诚恳态度,尽可能把你所能够为他人创造的价值具体而热情地描述出来,当引起对方兴趣浓厚的注目,渴望取得这份具有高度价值的产品或服务之时,才谈钱。

这可以说是全世界最顶尖的商场巨人给我们最好的忠告了: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也不喜欢谈价钱,除非最后逼不得已。

因此,当你的兴趣持续发展到能够为他人创造价值的时候,自然会遇到有需求的人来拜访你,他该付出多少费用来获得你所提供的这些价值呢?你可以充分地表达你对这个领域的兴趣和热情,以及对未来前景的想法,最后再讨论价钱——因为先有高价值,才会有好价钱。

——黄一嘉这样说:

不论是否要把兴趣当职业,先问自己:“我可以做什么事做得既开心又能长长久久?什么事情可以让我一直做都不会觉得累?”

一个人可以一直做某件事,不觉得疲惫也不觉得腻,那他就有可能在这件事情(工作)上找到突破的方向而不断进步。不论这件事是不是他本身的兴趣,至少会让他感受到热情、喜悦,并永不懈怠。投资理财是每个人最值得培养的兴趣和专长

如果你认为自己目前的兴趣或技能,难以得到别人的认同而主动付费,那么不要急,慢慢来,让兴趣继续随着时间发展,你只需持续不断地投入你的热情,最后也终究会结出好的果实——就算没有变现,这些浓厚的兴趣本身就已经丰富了你的人生,一个快乐的人生是无价的。

很建议每一个人都培养自己的兴趣以及第二专长,其实这就是投资理财,为什么呢?因为投资理财是可以不求他人,靠自己投入时间与认真研究,从小额的本金慢慢累积成较大资产的。

这里所谓的投资理财并不是指听消息、追明牌、追飙股,而是学会人生理财的基本原则,包括复利效果、资产配置以及以钱赚钱的正确观念。事实上,本书的三位作者,除了本业以及兴趣嗜好以外,同时也都是投资理财领域的高手,而且懂得在年轻的时候就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因而能在四十多岁的年纪就比绝大多数人更早达成财富自由。

有关投资理财的正确观念,我很推荐以下的这几本书,大部分是名著,也有中译版,前面几本浅显易懂,后面几本比较深,需要一定基础才看得懂。建议先在书店初步看过内容,确定符合自己的阅读水平,再买回家好好研读。

1.《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10)

2.《漫步华尔街》伯顿·G.马尔基尔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7/12)

3.《原则》瑞·达利欧著(中信出版社出版,2018/01)

4.《投资最重要的事》 霍华德·马克斯著(中信出版社出版,2015/09)

5.《有效资产管理》威廉·J.伯恩斯坦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13/02)高手的提醒

能够对兴趣一直保有热情,是人生一大乐事。你没必要为了成为斜杠青年而扭曲了自己的兴趣,让它变质,遵从本心,才是快乐人生的最好指引。09认知升级:从0到1,从1到1+?

人生无法事先预测,但信念可以先准备。斜杠是一种选择,不当斜杠也是一种选择,如果你人生有许多渴望,同时也拥有创新的想法和才华,但却被自己的负面思考限制住,那才是人生中最可惜的事情。并非每个人都需要当斜杠青年

斜杠是一种选择,不当斜杠也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和优劣,有人一辈子只专注一份工作,也可以没有遗憾并感到满足。事实上,人的一生都被赋予了多种角色的转换,子女/父母亲/学生/上班族,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好社会和家庭所赋予的角色,人生也可以很圆满。

但如同本书第五个问题所提到的,若想成为斜杠青年,必须具备勇于尝试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你有许多人生渴望,同时也拥有创新的想法和才华,但却被自己的负面思考限制住,那才是人生中最可惜的事情。人生无法事先预测,但信念可以先准备

关于志向这件事,我很喜欢电影《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中,阿甘的母亲所说的一句话:“人生有如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尝到的是哪种口味(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你的志向无法决定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世界变化无常,每个人机遇不同,但你的信念和善念,可以决定你是什么人,正如安纳金引述目前世界首富——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Jeff Bezos)所说的:“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Cleverness is a gift, kindness is a choice.)”。

奥普拉(Oprah Winfrey)是一位我非常喜欢并尊敬的人,她称得上是一个十足的斜杠青年,身份包括:电台主持人、脱口秀主持人、作家、慈善家、演说家、企业家、女权运动家,在美国的影响力一度超越了当时的总统。

她童年有过十分悲惨的遭遇,曾被亲友性侵,但她不向命运低头,从电台主持人逐渐跨越到脱口秀主持人,秉持感恩所有一切的信念,坦然地面对自己的人生,无惧无悔,成就了今天的她。正如她在《我坚信》一书中所说的:“人生所有精彩都建立在对每个呼吸的真诚以待!”人生中没有一件事情是完全没有用的

乔布斯很著名的一段话:“你无法预先把现在所发生的点点滴滴串联起来,只有在未来回顾时,你才会明白这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联在一起的。(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乔布斯在大学时代休学去学习英文书法课程(caligraphy instruction),接触了各种美丽的字形,正因为这一段际遇,也就有了麦金塔计算机上许多令人喜爱的字体,这也间接促成了麦金塔计算机早期空前的成功。过去发生的每个点在未来都可以连成一条线,只是,你无法预知未来是如何把它们串起来的,但是无妨,因为时候到了你自然明白。多元思考,保持创造力

现在科技更进步,信息更透明,社会接受新产品的能力更强,产品更替速度也比以前更快,过去的产品准备好再推出的思维就必须要调整了。产品的接受度,在概念或产品规划期或产品原型(prototype)阶段就可以在许多众筹平台和社交媒体被验证,并不需等待最终市场的验证。

在志向未定前,你更需要开放心胸,保持多元思考,过度坚持自己单一的想法无法在多变环境下生存,你必须要把时间成本考虑进去,在概念形成期就开始和市场对话,无论是与产业专业人士还是根据市场平台初步验证,用最少的成本(包括时间和人力)去贴近市场,相信你可以在众多创新和兴趣中,找到适合你的斜杠定位。高手的提醒

在未来十年内,几乎可以确定的是,有许多工作将会减少,例如收银员和司机,在新科技发展下,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保持足够的敏锐度,了解科技将改变社会的哪些层面,同时探索内在渴望,激发自己无限的潜能,在斜杠多职的浪潮下,你才能不被淹没。10 工作、家庭、兴趣……如何兼顾?

时间根本就无法被任何人管理,你要管好的是自己。时间不受管理,你要管好自己

我很赞同李笑来在《把时间当朋友》《财富自由之路》这两本书中所谈的观念:“时间根本就无法被任何人管理,你要管好的是自己”。作者李笑来是国内知名App“得到”的专栏作者,拥有十七万的付费订阅用户,是全中国最活跃的网络红人之一,也是天使投资人、中国比特币首富、原新东方英语教学名师,他是会计出身,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达人,如今跨界之广,算是斜杠青年的最佳典范之一。

时间总是自顾自地往前、不停地流逝,任何人都无法去管理,唯有管理好自己才是第一要务。举例来说,就算你有计划地要去做任何一件事,如果遇到生病,或者发生意外而行动受阻,那么那几天你根本什么事情都不能做,那几天根本就无法管理。

人生当中有太多意外,有太多无法抗拒的外在因素绊住你的人生,让你短暂不能自主,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流逝,什么也做不了,我们只能通过“自我管理”来“善用时间”。包括养成自我养生保健的好习惯来减少病痛或健康亮红灯的发生概率,通过少开快车来避免意外的发生,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来减少心情低潮的机会。这不仅可以减少人生的虚耗与失控,而且好的养生保健习惯、意外发生的减少、良好的人际关系还会延长你的寿命,如此从整整一生来看,你的可用时间是比其他人更长更多的!

香港首富李嘉诚先生,台湾富豪郭台铭先生的时间和我们一样多吗?许多人会觉得是一样多,每天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滴答流逝的速度是一样的,但请别忘了,他们都注重养生保健、避免意外发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使得他们“失控”的时间少,职场寿命更长,总的来说,他们可以运用的时间比一般人多。

健康的身体与心理同时也是个人财务管理上的一个重要基础。根据统计,在美国的民众破产案例当中,四成以上都是因为生病导致的破产主因,甚至有46%的美国人付不出四百美元的急诊费用。因此,在平时就注意养生保健,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将是达到财务自由的最基本要件,否则就算你赚到钱,却要常常跑医院,或者因为病痛而无法开心地休闲旅游,那也不算真正自由。家庭、本业、副业的取舍《人生遥控器》(Click)是2006年的一部卖座电影,除了剧情有趣之外,其警世意味也相当浓厚。故事叙述一位年轻建筑师希望通过努力工作,成为公司的合伙人,他认为这样才能有更多钱与更多时间陪自己的太太和两个小孩,结果因为打拼工作,他错过了许多人生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