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7-25 12:00:33

点击下载

作者:李翔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关系网

关系网试读:

前言

如果要钓鱼,就要像鱼那样思考,而不要像渔夫那样思考!

凡成功人士都有精于为人处世的本领,其实成功之路有章可循。读此书,就能让你成为八面玲珑之人,让你左右逢源,让你对生活有更深刻的领悟,能让你收获更为充实精彩的人生。

你是不是时常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会听从售货员的推荐买下一堆昂贵却又没什么用的东西?为什么我们会答应别人原本不想答应的请求?这些都是别人对我们运用了心理战术的结果。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一幕幕的心理战。因为生活主要就是由人的心理和行为支撑的,有人的地方就有竞争,有竞争的地方就离不开心理战术。

人性恶?人性善?思想来自何方?此时此刻对方在想什么?凡此种种,都是需要对对方了解的。心理战术是心理学中最实用、最贴近生活的一门学问。当你资金不如人,实力不如人,并不表示你在实际生活中就会落败,只要你能掌握对方的心理,掌握心理战术的运用,就一定能旗开得胜!心理学能让人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领悟生活,让自己更健康、更智慧、更快乐!

人应该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这会让你活得更轻松自在。一切的战争都是心理战,生活中大部分的竞争都可以牵涉到心理战术,应用到心理战术。如果你正身在职场,你就要懂得如何与你的上司、你的同事处理好这种微妙的关系。在你默默无闻埋头苦干的时候,你也要懂得如何得到老板的关注,同时又能与同事相处融洽。要知道每个人都能获得幸福和激动的工作体验,用心理学挖掘内心的宝库,你就能像水一样涤荡污垢、自我完善。

如果你是管理者,你就要懂得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满意度。这就需要你对于人的共性与员工个性的把握。能够让你在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同时,还让自己得到了轻松。制胜策略就在心理操纵间,作为管理者,你就要懂得激励、授权并且知道如何为员工创造良性的竞争环境,使得团队创造出最为高效的业绩。

如果你是一个销售人员,你就要明白销售就是一场心理博弈战,只有读懂客户内心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销售人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销售的目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除了简单明了的陈述,还需要灵活的心理策略!客户的消费心理,需要引导!销售就是察言、观色、攻心!本书会教你如何推销成功。

作为女人,你就要懂得如何识别男人,如何鉴别坏男人而让自己少吃苦。要懂得取舍,懂得如何让你身边的男人对你俯首贴耳,让自己成为受宠爱的人。

作为男人,你也要懂得如何让自己在职场得意的时候,情场也得意。如何找到合适你的另一半,如何追到你心仪的人,这些都需要你对人性的了解,对异性心理的把握。

如果你为人父母,你就要知道孩子的心就是一把锁,唯有“知心”这把钥匙,才能打开孩子的心门。学习心理学知识便是获得这把钥匙的最佳途径,它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征及规律、准确判断孩子的心理状况、消除孩子的心理困惑,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品质,让孩子更自律、更阳光、更出色。

本书是从生活、办事、管理、销售、工作、恋爱、婚姻、教子等各个方面来洞察人性,掌握人心,作为一本心理学全集的智慧宝典,内藏丰富的知识和挑战。它寓深刻道理于平实的语言,润物无声地让你从心理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世界、重新理解人性。本书教你如何运用心理学与心理战术战胜自己、也战胜别人。

PART 1 理清关系——哪些人注定会改变你的一生

第一章 结贵人——抓住生命中的贵人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贵人就是生命的支点,是迈向成功人生的伯乐,贵人给予我们的一次扶助、一次机会、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不是我们用聪明、努力或金钱可以换来的。在成功的路上,如果没有贵人相助,我们将走得很艰辛。

贵人相助,少走弯路

有人在国内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的对象是各个行业的中高层主管,调查的内容是在他们成为中高层主管的过程中,是否得到过他人的栽培和提拔。

调查结果表明:凡是做到中、高级以上的主管,有90%都受到过栽培,至于做到CEO的,有80%遇到过贵人,自当老板创业的,竟然100%的人都曾被人提拔过。就是说,很大一部分成功,都有“贵人相助”。“贵人”有很多种,在生活上挂念你、关心你、照顾你的是你的贵人,如你的父母、妻子;在事业上扶持你、帮助你、提携你的是你的贵人,如你的同事、上司;在人生旅途上引导你、鞭策你甚至为难你的,都有可能是你的贵人,如你的榜样、你的对手等。

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有贵人相助是件很幸福的事,在你刚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有热情的亲戚朋友们给你指点迷津;当你生活中遇到了种种不如意的时候,有可以交心的铁哥们陪你开心解闷儿;当你埋头苦干试图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时,有慧眼识珠的领导推荐提拔你……你的人生中会少走很多弯路,更容易获得成功。

搭乘头等舱的乘客大都是政界人物、企业总裁、社会名流。在他们身上可能会存在许多潜在商机。也许你乘坐一次头等舱,就可改变你的人生。

为何要搭乘头等舱呢?是为了更舒适?享受更多的服务?还是为了比其他乘客早20秒起飞,早20秒着地呢?或是为了更安全起见?统统不是,我不是享受主义者,更不是贪生怕死之徒。我要强调的,是为了搭建自己更高层次、更高品质、更高价值的人脉网。

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我自己及朋友都有过在短短几个小时的飞行中就说成几笔生意的事情。常有机会结下难得的友谊,这在经济舱内的旅行团体中是很难碰到的。我说友谊,不是指趋炎附势。坐头等舱的人都希望了解同舱里的其他乘客为什么愿意多付20%到30%的费用来换取喝香槟,比其余乘客早到20秒着陆的权利。特别是在长途的国际旅行中,你真的可以结识一些飞行伴侣,从而建立珍贵的友谊。

人生的品质是决定于你所处的环境以及你所交往的人群。你要与比你优秀的人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有:

第一,使你有一个见贤思齐的想法,你知道要在这个团队中与人相处得很愉快,你就会给自己加压,努力学习、成长。

第二,可以找到学习的对象,可以向比你优秀的人士学习,使你少走弯路。

第三,可以在你的事业成就上给你提供很多帮助。人生至少要找一位贵人相助。

你有强烈的上进心,想要成功,你有非常好的成功意愿,你也有超强的行动力。结果,也许你也成功了,但回想一下,在你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有没有人帮助过你。你的回答可能是有,也可能是没有。但我敢肯定,你的成功离不开贵人的相助,只是你没有感觉到罢了。感激是人类最薄弱的环节,所有帮助过你的人你可能都忘了,唯独没有忘记你自己。

你经过辛苦的努力,几年之后你成功了。你想不想成功来得更轻松一点,成功来得更快一点?如果想,请马上找至少一位贵人来相助。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7岁的时候,立志想当音乐家。可是,在白宫遇见了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之后,他改变了志向:他决定放弃当音乐家的梦想,立志当一个政治家,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和事业方向。肯尼迪在他的人生事业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如果没有肯尼迪,也许就没有前总统克林顿,充其量会多了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肯尼迪是克林顿的贵人。

世界成功学权威安东尼·罗宾,目前他的演讲费是世界上最高的,他事业成功的原因也是因为碰到了生命中的贵人——吉米·罗恩。吉米·罗恩帮他走上了研究成功学、帮助他人成功的道路。可以想象,当年如果没有吉米·罗恩的引导、帮助,他可能还是穷困潦倒地坐在家中。

贵人是你生命中的开路先锋,是你事业上的导师。找一个贵人相助,比你做的任何决定都来得重要。因为,借由他们的成功经验、成功模式,能使你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产生非常大的效应。他们也把他们失败时所做错的事情让你知道,哪些是你不该做、不能犯的错误,他们会让你省下非常多的时间,走对方向,少走弯路。

伯乐常有,千里马不常有

在古代,所谓贵人就是指有权有势或有钱有名的人。他们既然不同于常人,自然也拥有常人所不及的力量,可办成一般人办不成的事。但要想贵人为自己办事,当然必须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功夫。

找贵人办事,是许多人办成大事的成功秘诀。对于一般人来说,贵人很难遇到,然而一旦遇上,就要紧紧地抓住,直到帮你办完事为止。

在攀向事业高峰的过程中,贵人相助往往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有了贵人,不仅能缩短走向成功的时间,还能加大你的筹码。如果你自知能力缺乏,毅力有限,那就更需要“贵人”相助。李鸿章早年屡试不第,“书剑飘零旧酒徒”,为此他一度郁闷失意,然而1858年他却受到了命运之神的眷顾,从一个潦倒的失意客一跃而成为湘系首脑曾国藩的幕宾,从此他的宦海生涯翻开了新的一页。李鸿章拜访曾国藩,牵线搭桥的是其兄李瀚章,李瀚章是曾国藩的心腹,当时随曾国藩在安徽围剿太平军。有了这层关系,曾国藩把李鸿章留在幕府,“初掌书记,继司批稿奏稿”。李鸿章素有才气,善于掌管行文,批阅公文、起草书牍、奏折甚为得体,深受曾国藩的赏识。有一次曾国藩想要弹劾安徽巡抚翁同书,因为他在处理江北练首苗沛霖事件中决定不当,后来定远失守时又弃城逃跑,未尽封疆大吏守土之责。曾国藩愤而弹劾,指示一个幕僚拟稿,总是拟不好,亲自拟稿也还是拟不妥当,觉得无法说服皇帝。因为翁同书的父亲翁心存是皇帝的老师,弟弟是状元翁同龢。翁氏一家在皇帝面前正是“圣眷”正隆的时候,而且翁门弟子布满朝野。怎样措辞才能让皇帝下决心破除情面、依法严办,又能使朝中大臣无法利用皇帝对翁氏的好感来说情呢?曾国藩为此踌躇。最后,这个稿子由李鸿章来拟。奏稿写完后,不但文意极其周密,而且有一段刚正的警句,说:“臣职分在,例应纠参,不敢因翁同书之门第鼎盛,瞻顾迁就。”这一写,不但皇帝无法徇情,朝中大臣也无法袒护了。曾国藩不禁击节赞赏,就此入奏,朝廷将翁同书革职,发配新疆。通过这件事,曾国藩更觉李鸿章此才可用。

话又说回来,如果一个人一无所长,是很难得到贵人赏识的。即使侥幸获得高位,也肯定有一堆人等着看笑话。贵人也会比较谨慎,选择一个“扶不起的阿斗”,那不明摆着往自己脸上抹黑吗?“相马相出一个癞蛤蟆”,那可是天大的讽刺。“伯乐相马”,同时“良禽择木而栖”,所以双方最好各取所需,以诚相待,投桃报李。

受贵人相助,有利也有弊。因为有些贵人提携新人,是出于爱才,出于公心,但也有人是有私心的,为了培养班底,增强自己的实力。如果贵人倒台,身败名裂,你作为他的党羽,也要小心受到牵连,影响仕途、财运或名誉。

千里马没有伯乐赏识永远只能是一匹普通的马。一个人光有才能还不行,还需要有人来给你提供发挥才能的平台。因此,结交贵人,借梯登高,是想要成功的人必须学会的一门学问。

唐人韩愈曾有文传世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此话也可反过来理解,即便真有伯乐站在你的面前,你也得是匹千里马才行。

背靠大树好乘凉

人生之旅充满了艰辛的风风雨雨,光靠一个人的努力有时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如果能够为自己找到一棵可以遮风避雨的大树,取得成功便易如反掌。

烈日当头,为自己找到一棵乘凉之树,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挫折与烦恼。当然,如果你本身天资过人,勤奋有加,那你可以说,我不必依靠他人,我要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这当然是最好的了。倘若你自认本领不强,同时也想减少挫折,那不妨找棵树靠靠,靠久了自然能够出头。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如此走向成功的。

晚清商人胡雪岩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他之所以取得惊人的财富,归根结底就在于他找了两棵坚实的“大树”。

一个是王有龄,在他创业之初给了他很大的关照和帮助。在地方上,胡雪岩依靠王有龄的权势,获得了大量的订单和机会,生意越做越大。

另一个则是左宗棠,左宗棠出自世家,以战功谋略闻名,权高位重。胡雪岩为了结交左宗棠,靠上这棵“大树”,费尽心思。他主要采用了两个手段:

第一,对左宗棠进行充分地调查了解。胡雪岩知道左宗棠的脾气,倔犟固执,难以接近;同时因其战功彪炳,颇为自得,喜欢听褒扬之词,并且他对左宗棠与曾国藩以及李鸿章等人之间的矛盾了如指掌,因而胡雪岩的言辞能正中左氏之心怀。

第二,善急人之所急。光说不做是不行的,胡雪岩打动左宗棠还体现在行动上,他为左宗棠解了燃眉之急,了却了左宗棠的心病,自然也就换取了左宗棠的感谢和信任。

不过,要像胡雪岩要找到一棵可以依靠的大树,并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因为虽然你看上了某个靠山,可对方却不一定愿意提拔你、照顾你。你必须在和他往来之间,让他了解你的能力、上进心、人格、家世和忠诚,也就是说,要他能够信赖你!这就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可能需要半年、一年,也有可能更漫长,而你不仅要好好表现,还要在难熬的岁月中等待机会,应付“大树”对你的考验!

第二章 攀高枝——以成功人士为榜样

对每个人来说,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尤其碰上了成功人士,你就会觉得心情豁然开朗、耳目一新,成功的大门也随之向你敞开。成功人士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但若想得到他们的青睐和支持,那就需要先从自己身上下一番功夫了。 

怎样结识成功人士

每一个成功人士在事业成功之前都有一套招纳成功人士的谋略。他们慧眼识成功人士,热诚对待他们,虚心听取他们的建议。与此相反,失败的人士却往往不识他们的重要性,自以为是,小看成功人士,远离成功人士。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你有多大的实力和本事,你的事业之金字塔终究会土崩瓦解,夷为平地。

那么,如何结识成功人士?如何获取他们的支持?主动接触成功人士

生意场上,初创业者往往起步艰难,如果能得到事业有成人的帮助,一定会飞得快、跑得远。因此,你的交际圈子中有几位大老板为你“呼风唤雨”是非常重要的,但你这个“小字辈”又如何与他们接触,并如何让他们喜欢你呢?

首先,必须掌握大老板的社会关系。大公司或知名老板是很难与一般老板会面的,但是,如果能与他们合作或与他们交上朋友,那真是很荣幸也很珍贵的,因为从他们那里你会大开眼界,学到许多平常学不到的东西。

要与大老板交往,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要掌握他们的社会关系。大老板是人,不是神,他们有各种社会关系,有各种各样的业务,也有各种各样的喜好、性格特征。特别是现代媒体,经常关注一些大老板的情况,你从中定会了解一二。你可以从他的历史上认识他的过去、他的经历、他的祖辈、父辈,也可以从他的亲属、他的朋友、他的子女等那儿认识了解他。

从业务上了解大老板也是一条好途径。他经营的业务范围主要是哪些,次要的是哪些,他的分公司、子公司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些公司的经营者是谁,他多长时间会查看分公司、子公司等等。

从兴趣爱好上了解大老板。他喜欢什么运动、什么物品、什么性格的人,他喜欢或经常参加什么聚会,他休闲、娱乐的方式有哪些,常到什么地方去等等。

总之,要结交一个大老板又没有机会的时候,你不妨从以上几个方面去了解,总会发现一些机会的。

其次,制造初次见面的氛围。当你发现了或者创造了与大老板见面的机会后,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制造一种特殊的会面氛围。因为,在众多人物中,也许你本身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说不定连话都跟大老板说不上。

在共同出席的会议或聚会上,选择位置时,一定要选择一个与大老板尽可能近的位置,以便他能发现你,并且一有机会便可搭上关系。

同时,要以穿着表现自己的个性,因为与人第一次交往,别人往往是从服饰上得来第一印象。着装要表现个性、特色,给人舒服的感觉。

要针对大老板关注的事予以刺激,要尽快发现对方关心注意何事,找到适当的话题,抓住对方的注意力,刺激对方对自己的兴趣。话语要力求简洁、有独创性,使对方产生震撼,留下较为深刻的第一印象。

最后,适当展示自己的能力,以赢得大老板的青睐。大老板一般都爱才、惜才,如果你一贯表现出对他意见的赞同,不敢表现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会反感你的。因此,适当地表现自己的独特才干,是会受大老板喜欢的。当然,你不能表现得太过锋芒毕露,让人一见就觉得有喧宾夺主之感。

与大老板有过几次接触,并感觉到他对你态度不错,那么别出心裁赠送礼品是联系大老板情感的重要方式。这要针对大老板的具体情况,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委托他人。不一定昂贵就是好礼品,要赠送,就要送他特别喜爱的东西才是。同时在赠送方式上也要别出心裁,从包装样式、赠送仪式都要显得别具一格。

写信是交流思想、联系感情的好方式。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电脑技术的开发,很多人的联系方式都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联系,很少再看见以书信方式交流了。你用书信方式向大老板请教问题、交流思想,他会感到很亲切,所以这是你结交大老板的恰当的方法。赞美成功人士

在积累人脉资源的过程中,懂得如何赞美别人是讨得对方欢心的最佳方式。“良言一句三冬暖”,适当的赞美,温暖别人的心,也温暖自己的心,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赞美是一门学问,其中的奥妙无穷。“赞美”的实质是能抓住赞美的事物的实质。许多人常犯的错误,见了什么都说好,见了谁都说高,有的是不懂装懂,有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语言不到位,说不到点子上去,切不中要害,缺乏力度。在书法展上我们经常听到一些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人发出这样的赞叹:“这字写得真好!”问他究竟好在哪里,他支吾半天说不出个一二三来。或者有人慨叹:“这手字真乃绝活!我一个也认不出来!”如此赞扬,自露浅薄。

做一个赞美者,要懂专业知识。“隔行如隔山。”现代社会中专业分工很细,各专业相对独立,自成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果知识面狭窄,无疑就成了“门外汉”,空怀一颗善良的心,却找不到赞美的话题。

首先,要善于使用专业术语。术语是构成一门学问的细胞,是其基本构成要素和基本概念。

其次,对某一行要有一定的造诣,你的赞美才会令人接受,并视你为知己好友。

赞美者还要表现独具慧眼。独具慧眼的赞美者善于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优点、长处和意义。

再次,了解引以为荣的事。

人不是历史的符号,但在每个人成长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又满载着历史记录,其中不乏自己引以为荣的事情。对这些引以为荣的事情,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较高的评价,如果能够得到衷心地肯定和赞美,更是让人高兴和自豪的事。

如何求成功人士帮助自己

有时你看准的人,他却不一定愿意与你相处,与你共事,为你效劳。怎么办?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更没有感动不了的人。你求人帮助,尤其求那些功成名就的人,那些身怀绝技的人,那些个性特异的人,是需要下一番工夫的。清光绪某年,镇江知府大人想为他的母亲做80大寿,消息传到周炳记木号,周老板愁眉顿开,高兴万分。周老板为何高兴?原来那时镇江木号的木材,大部分堆在江里。为此,清政府每年要索纳几千两银子的税贴。木号的老板们为了放宽税贴,只好向知府大人送礼献媚。可这位知府自称清正廉明,所赠礼品均拒之门外。周老板正在设法寻找接触的机会,听说知府的老母要做大寿,顿时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他知道知府大人是位孝子,对老夫人的话是百依百顺。只要打动了这位老夫人,也就等于说服了知府大人。周老板派人打听老夫人喜欢什么,得知她最喜欢花。可眼下初入寒冬,哪来的鲜花呢?周老板灵机一动,有了办法。老夫人做寿这天,周老板带着太太一行早早来到知府大人的后衙。周太太一下轿,丫环们就用绿色的绸缎从大门口一直铺到后厅,周太太在地毯上款款而行,每一步就留下一朵梅花印,朵朵梅花一直“开”到老夫人的面前,祝老夫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老夫人听了笑眯眯的,连忙请他们入席。宴席期间,上了24道菜,周太太也换了24套衣服,每套衣服都绣着一种花,什么牡丹、桂花、荷花、杏花……看得老夫人眼花缭乱,眉开眼笑。直到宴席结束,周太太才说请知府大人高抬贵手,放宽木行税贴。老夫人正在兴头上,忙叫儿子过来,吩咐放宽周炳记木号的税贴。既然母亲开了“金口”,孝子不能不点头答应。

从此,周太太成了知府家中的常客,每次来都“借花献佛”。那孝顺的知府大人也因母命难违,就对周老板另眼相看。

有些人并不是心甘情愿地为你做贵人的,这就要想办法,让他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像周老板就很会想办法,他先从老太太入手,给知府大人施加压力,使知府大人不得不做自己的贵人。

当然,这种逼人上轿的办法,只能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最善之策。如能在满足对方需求的前提下,让对方自愿效劳,是为上策。

直接请求人帮忙,如果未蒙应允,于事无益,心中反而留下芥蒂。不妨利用机会,请第三者帮忙说合,一来成功的机会更大,二来也可以避免下不来台的尴尬。

如何说服成功人士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有什么成功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因为这样不但能得到你与对方的沟通和谅解,而且能更清楚地了解对方的思想轨迹及其中的“要害点”,瞄准目标,击中“要害”,使你的说服力大大提高。

曾经有人说,要想让别人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首先必须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就要失败。可是如果我不能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找到别人的诉求,又怎么可能让对方喜欢呢?

有家电视台,每周设置一次关于人生问题讲座的节目,收视率比其他时段的节目要高出许多。

收视率之所以偏高,当然有许多原因,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观众们欣赏节目中的巧妙答话。

大多数有疑难问题而上电视请教的观众,在开始时会对解答者所做的种种忠告提出反驳或辩解,并且显得十分不情愿接受对方所言。但久而久之,于不知不觉中就会对解答者所说的每一句话都颔首称是,看着电视画面,觉得比在电影院看一场电影还要好。

凡电视台的主持人或问答者,无不是精挑细选才产生出来的,所以光是听听他们的说服方式也获益不少,当然观众也满足了他们的不同需求,使他们乐在其中,受益匪浅。

对于不易说服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使对方认为你与他是站在同一立场的。通常出现在这类探讨有关人生问题的电视节目上的观众,以离婚女子占多数。此时负责解答疑难者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我是你,我会原谅你,而且绝不与他分手。

你千万别认为话中的“如果我是你”只是短短的单纯的一句话而已,殊不知它能发挥的效力是多么不可限量!而这也是由于人人都认为“自己是最可爱的”心理所致。

如果你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无意间使用了一些不太妥当的言词,由于你巧妙地运用这句“如果我是你”,结果就会弥补你言词上的过失。不仅如此,它还能促使对方做自我反省,并终于感觉到唯有你的忠言,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

第三章 陌生人——搭上未知的船

在现实之中,“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只能讲给孩子听。每一个成人几乎每天都不得不接触到不同的陌生人。陌生人是随缘的人脉,和陌生人结识就像搭上一条未知的船,不知道会将自己带去哪里。或许只是人生的一段插曲,又或许会无意间走进柳暗花明的新境地。

人生若只如初见

一见如故,这是成功交际的理想境界。无论是谁,如果具有跟大多数初交者一见如故的能耐,他就会朋友遍天下,做事就会左右逢源;反之,如果缺乏跟初交者打交道的勇气,不善于跟陌生人交谈,他就会在交际中处处受阻,事业也就难以成功。当今正处在改革开放时代,对大多数人来说,交际面越来越广,跟初交者一见如故的交际才能越来越显出其重要性。可以说,让陌生人跟你一见如故,是让陌生人支持你的最核心的思想。

怎样才能跟初交者一见如故?下面介绍的几种方法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奇效。让陌生人和你说话:找准共同点

和陌生人初次见面,良好的谈话是打破陌生感的不二法门。那么,怎么才能打开和陌生人谈话的局面呢?心理学表明,如果能够找到和陌生人的共同点,就可以打开初次见面互相不熟悉且心存戒备的窘境。察颜观色,寻找共同点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追求、生活爱好等等,都或多或少地要在他们的表情、服饰、谈吐、举止等方面有所表现,只要你善于观察,就会发现你们的共同点。一退伍军人乘车同一陌生人相遇,位置正好在驾驶员后面。汽车上路后不久就抛锚了,驾驶员车上车下忙了一通还没有修好,这位陌生人建议驾驶员把油路再查一遍,驾驶员将信将疑地去查了一遍果然找到了病因。这位驾驶员感到他的这绝活可能是从部队学来的,于是试探道:“你在部队呆过吧?”“嗯,呆了六七年。”“噢,算来咱俩还应算是战友呢。你当兵时部队在哪里?”……于是这一对陌生人就谈了起来,据说后来他们还成了朋友。这就是在互相观察对方以后,发现都当过兵这个共同点的。当然,这察颜观色发现的东西,还要同自己的情趣爱好相结合,自己对此也有兴趣,打破沉寂的气氛才有可能。否则,即使发现了共同点,也还会无话可讲,或讲一两句就“卡壳”。以话试探,侦察共同点

陌生人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首要的,有人以招呼开场,询问对方籍贯、身份,从中获取信息;有人通过听说话口音、言辞,侦察对方情况;有的以动作开场,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边以话试探;有的甚至借火吸烟,也可以发现对方特点,打开口语交际的局面。两个老年人从某县城上车,坐在一条长椅上。其中一人问对方:“在什么地方下车?”“到底,你呢?”“我也是,你到南京什么地方?”“我到南京山西路一亲戚家有事,你就是此地人吧?”“不是的,我是到南京来走亲戚的。”经过双方的“火力侦察”,双方对县城熟悉、对南京了解、都是亲戚的共同点就清楚了。两个人发现对方共同点后谈得很投机,下车后还互邀对方做客。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原因的:“火力侦察”,发现共同点,向深处掘进而产生的效应。听人介绍,猜度共同点

你去朋友家串门,遇到有生人在座,作为对于二者都很熟悉的主人,会马上出面为双方介绍,说明双方与主人的关系,各自的身份,工作单位,甚至个性特点,爱好等等,细心人从介绍中马上就可发现对方与自己有什么共同之处。一位是县物价局的股长和一位“县中”的教师,在一个朋友家见面了,主人把这对陌生人作了介绍,他们马上发现都是主人的同学这个共同点,马上就围绕“同学”这个突破口进行交谈,相互认识和了解,以致变得亲热起来。这当中重要的是在听介绍时要仔细地分析认识对方,发现共同点后再在交谈中延伸,不断地发现新的共同关心的话题。揣摩谈话,探索共同点

为了发现陌生人同自己的共同点,可以在需要交际的人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话语,从中发现共同点。在广州的某百货商店里,一位在南海舰队的人对服务员说:“请你把那个东西拿给我看看。”还把“我”说成字典里查不到的地道的苏北土语。另一位也是苏北的人在广州某陆军部队服役。听了前者这句话,也用手指着货架上的某一商品对营业员说了一句相同的话,两句字里行间都渗透苏北乡土气息的话,使两位陌生人相视一笑,买了各自要买的东西,出了店门就谈了起来,从老家问到部队,从眼下任务谈到几年来走过的路,介绍着将来的打算。身在异乡一对老乡的亲热劲,不知情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是因为揣摩对方一句家乡话而造成的结果。可见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确实是可以通过找出双方的共同点,使陌生的路人变为熟人,发展成为朋友的。

发现共同点是不太难的,但这只能是谈话的最初阶段所需要的。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共同点会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必须一步步地挖掘深层的共同点,才能如愿以偿。一个度假的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个共同的朋友家聚餐,经主人介绍认识后,陌生人谈了起来,慢慢地二人都发现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看法有共同点,不知不觉地展开了讨论,他们从令人不满的社会现象,谈到产生的土壤和根源,从民主与法制的作用,谈到对党和国家的期望。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距离越缩短,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事后双方都认为这次交谈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对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众要求,增强为纠正不正之风尽力的自觉性都是有益处的。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很多,譬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前进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只要仔细发现,陌生人无话可讲的局面是不难被打破的。

陌生人就是你潜在的贵人

张军是一家贸易公司的老总,因为要与另一家公司展开合作,所以,他就驾车带着助手小王去商谈合作的事宜。此时正是上班高峰,路上的车特别多,不可避免地,他们遭遇了堵车,眼看着离会面的时间越来越近,两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真应了那句话:忙中出错。张军在急于抢时间的时候,车启动得稍快了一些,碰到了前面的黑色奥迪车。不过,奥迪车主好像还不知道情况,并没有从车上下来。张军赶紧熄了火,打算下去跟对方说一下。这时,小王一把拉住了他:“张总,我们还是不要多事了,您没看见吗?那个人还不知道我们碰到了他的车,干脆咱们也装作不知道就行了。万一他是个难缠的主拽住咱们不让走,不光耽误时间,还会给自己找麻烦的。”张军笑了一下:“小王,不能装作不知道,有了过错就得承担后果。反正现在正堵车,我下去跟他解释一下。”“张总,真是拿你没办法。要下去就一块下去,我给您助威,让他不敢造次。”张军下车来到奥迪车前,敲了敲窗玻璃。窗玻璃摇下后,露出了一张年轻的脸。“这位朋友,不好意思,刚才我启动车的时候可能碰到了您的车,您要不要下来看一下。”年轻人打量了张军几眼,确定张军不像在说谎,就打开车门下来了。两个人来到奥迪车后仔细地查看了一番,还好,没什么大问题,奥迪车的保险杠擦出了几道印子。年轻人没说什么,张军掏出了名片递上去说:“因为时间紧迫,来不及商量赔偿的事,这是我的名片,咱们可不可以另外找时间商谈?”年轻人看了下名片说:“没关系,这点小问题不用赔偿,都是堵车惹的祸。”张军说:“可不是吗,如果不是堵车,我也就不这么急着赶路了。”就这样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聊上了堵车的话题,而且越聊越起劲。最后,张军说:“看您这么豁达,这样吧,改天我请您喝茶,能不能告诉我您的联系方式?”年轻人也给了张军一张名片。回到了车上后,小王见张军不仅没有刚才焦虑的神情,反而还笑眯眯的。“张总,您没事吧?这都快到会谈的时间了您还笑?”“小王,不用怕。你知道那个年轻人是谁?他就是要跟咱们会谈的人!”

是不是有些吃惊,世界怎么这么小?事情怎么这么巧?没错,世界就是这么小,而事情就是这么巧了。因为,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陌生人,说陌生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他,也就是说,陌生人只不过是我们一个潜在的朋友。

今天,我们的生活、工作、娱乐乃至所有的一切,都受到从未谋面的陌生人的影响甚至支配;我们吃下陌生人加工的食品,为身体提供能量;我们在互联网上冲浪,搜索着陌生人传播的信息。我们身处的世界,正越来越从传统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家庭的小型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交往日渐扩大,让我们的生活和陌生人产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拓展自己人际交往的宽度,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圈子,即拓展自己的人脉,给自己的生命注入更多养分。一些成功人士说,在一些人生转折点上,给你带来机缘和帮助的常常并不是你的老熟人,而是结识不久的新朋友。这并不奇怪。

我们与熟人的交集早已确定,很难超越固有的生活轨道。而我们与陌生人来自两个不同的空间,交集越小,差别越大,这样就更容易碰撞出火花。

面对陌生人,一般人的反应都是好奇和提防,尤其是提防。但是最近,国外心理学家指出,和陌生人说话有三大好处:可以体现和加强一个人的自信;能体现个性,有助于人格发展;和陌生人交谈,更能锻炼口才和人际沟通能力。所以,不要犹豫了,赶快把陌生人变成你的朋友吧!

如何把陌生变熟悉

有一种人,在容貌、才能、说话方面并没有什么卓越之处,可是与人交往却堪称能手,能够迅速地和一些陌生人成为朋友。“若论长相,我还比他英俊几分呢,可是,为什么他的交际能力胜我一筹?”你是不是偶尔在脑海中闪现过这个疑问?

他之所以受欢迎,关键不在容貌、才能,而是在他是个能够衷心与朋友在一起而感到快乐的人。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被爱、被认定自己的价值。再小的愿望,只要获得满足,一个人的心就会平静、祥和。你如果想得到这些愿望,首先要学会“爱朋友”。就像爱自己一样去爱朋友,为朋友“奉献”,爱朋友的人,最终会得到朋友的爱。善于让朋友倾情相诉的人,最容易获得朋友的衷心爱戴。随便打断他人谈话最不礼貌,我们把打断他人讲话的作为,叫做“插嘴”。这个“插嘴”起着很坏的干扰作用。下面,让我们看看“插嘴”在讲话时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吧。“插嘴”作为交流混乱状态的副产品,是一种自发性的毛病。人们的讲话,大致上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顺序先后表达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想法,心里怎么想的,嘴巴就怎么说。

可是,这个事实对于作为听者的你来说,却是大问题。因为你必须按照对方的思路,收集对方思考的片断,把它们理顺,看看对方要表达个什么意思。有时,要耐心地听,才能得到几句有意义的话,有时,还要核实对方的话,这就像用拼图玩具制作巨型图画那样,不耐心不认真是难以完成的。不懂这个道理的人,总是胡乱打乱他人的讲话,在他人讲话时插嘴,打断人家的讲话,突然发问,抢他人的话头,不让对方往下说,硬要他人沿着自己的思路说话。这样“插嘴”分散了讲话者的注意力,混乱了讲话者的思路,扰乱了有条有理的讲话内容,因而使人讨厌。

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话,你也许很想打断他。不要那样做,那样做很危险。当他有许多话急着要说的时候,他不会理你的。因此,你要耐心地听着,抱着一种开阔的心胸,诚恳地鼓励他充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事情常常是这样:即使是朋友,也宁愿对我们谈论他们的成就,而不太喜欢听我们大摆自己的成就。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出比对方优越吧!但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让你的对方表现出比你优越。”弗拉达尔电气公司的约瑟夫·韦伯,也有相同的发现。那时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富饶的荷兰移民地区做一次视察。“为什么这些人不使用电器呢?”经过一家管理良好的农庄时,他问该区的代表。“他们一毛不拔,你无法卖给他们任何东西,”那位代表厌恶地回答,“此外,他们对公司火气很大。我试过了,一点希望也没有。”也许真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但韦伯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尝试一下,因此他敲开一家农舍的门。门打开了一条小缝,屈根堡太太探出头来。“一看到公司的代表,”韦伯先生开始叙述事情的经过,“她立即就当着我们的面,把门砰地一声关起来。我又敲门,她又打开来,而这次,她把反对公司和对我们不满的话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屈根堡太太”,我说,“很抱歉打扰了您,但我们来不是向您推销电器的,我只是要买一些鸡蛋罢了。”“她把门又开大一点,怀疑地瞧着我们。”“我注意到您那些可爱的多明尼克鸡,我想买一打鲜蛋。”“门又开大了一点,你怎么知道我的鸡是多明尼克种?”她好奇地问。“我自己也养鸡,而我必须承认,我从没有见过这么棒的多明尼克鸡。”“那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鸡蛋呢?她仍然有点怀疑。”“因为我的来亨鸡下的是白壳蛋。当然,你知道,做蛋糕的时候,白壳蛋是比不上红壳蛋的,而我的妻子以她的蛋糕为自豪。”到这时候,屈根堡太太放心地走出来,温和多了。同时,我的眼睛四处打量,发现这家农舍有一间修得很好看的牛棚。“事实上,屈根堡太太,我敢打赌,你养鸡所赚的钱,比你丈夫养乳牛所赚的钱要多。”这下,她可高兴了!她兴奋地告诉我,她真的是比她的丈夫赚钱多。但她无法使那位顽固的丈夫承认这一点。“她邀请我们参观她的鸡棚。参观时,我注意到她装了一些各式各样的小机械,并向她请教了几件事。片刻间,我们就高兴地在交流一些经验了。”“不一会儿,她告诉我,附近一些邻居在鸡棚里装设了电器,据说效果极好,她征求我的意见,想知道是否真的值得那么干……”“两个星期之后,屈根堡太太的那些多明尼克鸡就在电灯的照耀下,满足地叫唤了。我推销了电气设备,她得到了更多的鸡蛋,皆大欢喜。”通过这次交往,他们也成为了朋友。

迄今为止,你的倾听能力怎么样呢?有过打断他人讲话的情形吗?当然,为了理解对方所表述的内容,有时提出疑问是必要的。只是,一般说来,只要时间充分,在讲话者叙述过程中,你的疑问会得到解释。即使有一些疑问,也应在对方讲话停顿时提出来。如果在对方讲话告一段落时,提出疑问效果更好。

让对方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对方讲话结束时提出问题,就是向对方传达你在倾听他的讲话这一事实。德国人有句谚语:“Dir reimse Freude ist die Schadom-freude。”翻译出来大意是:“极大的快乐,是从强者的弱点中得到满足。”是的,你的一些朋友,也许正具有这种心理。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要谦虚,这样做,永远会受到欢迎。

第四章 至亲人——雷打不散的血缘之亲

许多人在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血缘关系的维护。有些人常常忽视父母的意见和建议,无视兄弟姐妹之间的有效沟通以及现实的利益分配,家不和,业不兴,最后导致本应是自己事业发展的基石的人脉资源,反而成了自己事业发展的绊脚石。如果你想事业兴旺,早点成功,那就多花些心思在你的血缘关系上吧!

百善孝为先

比尔·盖茨创立微软公司的时候,只是一个无名小卒,但是在他20岁的时候,签到了一份大单。假如把营销比喻成钓鱼的话,是钓大鲸鱼,还是钓小鱼比较好呢?回答肯定是大鲸鱼。因为钓大鲸鱼钓一只可以吃一年,但钓小鱼的话得天天去钓。比尔·盖茨在25年前创业的时候,他就了解了这一点。他一开始就钓了一条大鲸鱼。这条大鲸鱼——他的第一份合约——是跟当时全世界第一强电脑公司——IBM签的。

当时,他还是位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没有太多的人脉资源。他怎能钓到这么大的“鲸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原来比尔·盖茨之所以可以签到这份合约,中间有一个中介人——比尔·盖茨的母亲。比尔·盖茨的母亲是IBM的董事会董事,妈妈介绍儿子认识董事长,这不是很理所当然的事情吗?假如当初比尔·盖茨没有签到IBM这个单,相信他今天绝对不可能拥有几百亿美元的个人资产。

比尔·盖茨的这个例子足可以说明有效利用血缘关系的人脉资源支撑我们事业的成功是多么重要。在我们事业的初期,由于没有资金和声誉上的积累,我们要想获取事业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和机会,往往会非常困难。那么怎么办呢?通常,我们会想到借用人脉资源来获取它们。在各种人脉资源中,利用血缘关系的人脉,是最理想的方式。因为,我们的血缘关系为我们所提供的各种资源,较之于其他人脉资源所提供的资源,通常不仅更可靠,而且不需要或者需支付很少的成本。因此,血缘关系的人脉,最值得我们好好珍惜和有效利用。赢得父母的支持意味着什么?

笔者在准备写作“如何赢得父母的支持”这个话题时,遭到周围一些朋友的质疑,他们认为天下的父母没有不望子成龙的,言下之意是父母对子女的支持和帮助从来都是主动无私、不求回报的,哪里需要去“赢得”呢?初听后,觉得有理,然而仔细一想,却发现了问题的所在。

正是大多数父母相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好,因此一厢情愿的付出多,换位思考的检讨少,很多时候看起来是在支持子女的学习、工作和事业,实际上是在阻碍和设限。作为子女一方,由于从小就被告知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好,因此,被动顺从的时候多,据理力争的时候少,最后要么成为父母膝下一事无成、长不大的“老孩子”,要么成家立业后消极拒绝父母的关爱,产生严重的所谓家庭“代沟”。

于是,笔者找到当初心存质疑的朋友,问:“如果父母心情愉快、通情达理、身体健康,算不算是对子女的支持?”朋友答:“是。”又问:“如果父母能和你及你的妻儿融洽相处算不算是对你的支持?”朋友答:“是”。再问:“如果父母和你能像朋友一样谈论工作和事业,你认为能否从中得到启发和支持?”朋友答:“当然能。”再问:“做到上述三点难不难?”朋友答:“很难。”最后问:“做到上述三点重要不重要?”朋友答:“重要。”

谈话进行到这里,笔者找到了立论的基础,看到了写作的曙光。既然上述简单的三点,很难做到但又很重要,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用心“赢取”呢?

如何赢得父母的支持?接下来的内容将告诉你答案。学会和自己的父母和睦相处

和自己的父母和睦相处是赢得其支持的首要条件。很难想象,一个和自己父母关系很差的人能够从自己父母身上得到足够的支持。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曾经和自己的妈妈关系弄得很紧张。他的妈妈过多地干预了新东方的管理,引起了新东方其他元老的不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俞敏洪都没有处理好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最终间接导致了新东方其他元老离开了新东方,给俞敏洪的事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够做到和自己的父母和睦相处呢?其实秘诀很简单,就是让父母和自己都心情愉快。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1.了解父母的特点

天下的家庭各不相同,世间的父母也各有各的特点。为了与父母相处好,必须了解自己的父母的性格、脾气、爱好等,如果一无所知就会对相互关系的发展带来困难。

首先,父母就其子女的态度有以下几种类型。

——严厉型:父母对子女严格要求,事无巨细,干预指点,容不得半点马虎,不苟言笑,态度严厉,关心子女的前途胜过其他一切。从表面看来不通人情,内心深处却充满了真挚的爱。如果对于父母的严厉不理解,稍受管教就寸步不让地“顶牛”,会使家庭天天处于紧张状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多体谅父母的苦衷,理解他们严格要求的本意,对于严厉过分的地方善意地提出意见。

——溺爱型:这类型父母的突出特点是只关心孩子的生活,不重视孩子思想品德的教育,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也不够关心,多数情况下是迁就屈从孩子。一味溺爱、满足,放弃教育责任,对孩子的要求不做具体分析,甚至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也千方百计地为其辩护。对孩子过于溺爱,时间长了,孩子容易成为思想单一,性情懦弱,感情脆弱,缺乏独立生活、战胜困难能力的人。

——放任型:对子女放任自流,很少管教,在教育子女问题上没有明确的目标,全凭孩子自由发展。他们放松对子女各方面的教育,学习很少过问,生活较少关心,孩子品德上出现的不良萌芽也常常被忽视,子女犹如一棵自生自长的小树,长直了还是长歪了他们都不必操心。一旦孩子在成长中真的出了偏差父母又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只能实施打骂体罚。

——指导型:对子女严格而不苛求、关心而不溺爱、放手而不放任,他们对子女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都予以关心;又注意教育方法,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在与子女的关系上,平等相待,既注意让孩子独立自主的活动,又不放松对他们的指导教育,一般说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父母类型。虽然理想,并不等于相处中就不会发生矛盾。对于子女来说,父母越是信任自己,越要尊重父母,越是关心自己,越要爱戴父母。由于父母与子女关系密切和谐,一旦发生摩擦,双方都会更痛苦。

对于父母类型的分析,只能是针对父母与子女关系中的主要倾向而言的,事实上各种家庭的父母也不会绝对地只显示一种特征,往往是各样类型的特点互相交叉兼有。

2.要注意父母的突然变化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父母突然间和以前判若两人,明明不是你的错却拿你发火,这时就要巧妙地了解一下,是你的爸爸、妈妈在工作、事业上受到什么挫折,在人际关系上是否遇到了什么麻烦,如果确实如此,我们做儿女的应该从大局考虑多为父母分忧,帮他们平息心中的怨气。具体就是多帮他们干干家务,给他们买些或自己亲手做点他们爱吃的东西,多找些开心的话题分散他们的注意力,这时,“乖顺”点也是可以的。给他们抒发自己苦衷的机会,有谁更了解自己的父母,更会倾听他们的怨言呢?不妨让他们尽情地说说,要知道长辈虽说经历、阅历比我们广,可他们的心有时也像我们一样的脆弱。现在社会、家庭的压力又这么大,人难免有心情烦躁的时候,儿女毕竟是他们的定心丸,多替他们着想,给他们以外人所无法给予的首肯与真心的理解,让他们感受到儿女对他们永远不变的需要与敬爱,让他们疲惫的心在家的这个温暖的港湾彻底地放松与休息,尽儿女所能让父母快乐,也是我们对他们最好的孝顺。

3.要注意父母更年期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

如果自己的父母已到了更年期,好多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一时让我们也难以接受,这时我们晚辈切忌遇事非得明辨是非不可,或保持冷静不予理睬。要知道人都有这个时期,只不过不同的人对此有不同的反应罢了。老人把我们养大,吃再大的苦他们也毫无怨言,他们一直在为我们奉献着自己的光与热。所以,他们现在由于生理、心理上的不适而产生的一连串的变化都是儿女们应该理解并给予重视和关心的。但我们不应把老人当作病人看,应有耐心,宽容的心是可以治愈伤病的良药。这时做儿女的可以抽空多陪老人出去转转,发现他们的乐趣所在,给予及时的鼓励,养养花、养养鱼、养养鸟都可以缓解更年期给他们带来的难以自制的心绪,也可以适当买点补养品等老人心情好的时候送上去。要善于察言观色,尽量满足父母的要求,遇到老人固执、钻牛角尖发脾气时,我们要理智、克制,找一些轻松的话题缓解紧张的气氛。父母这个时候是比较敏感的,所以我们说话也要多留心,不能言语过重伤了父母的心,孰不知只要孩子多体贴多关心父母,他们是会很快度过这个时期的。

我们也应该多研究一下不同时期老年人的特点,使我们自己成为他们的“保健医生”,让我们的孝心化作一杯夏日清凉的甘露,一盆冬日熊熊的炭火。当然,对于那些特别蛮横、不讲道理的父母,我们可以适当采取机智而行之有效的办法,让父母逐步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而接受你的意见,但在处理与固执父母的关系中最忌讳“以牙还牙”、“反目成仇”,因为父母与孩子到底是至亲至爱的血肉关系。让我们以孝为本,从孝出发,去认真做好每一件事,让父母开心,使自己满意。相信,生活的磨炼同样给我们以丰厚的馈赠,成熟的人将拥有这笔财富。孝敬父母

除了和父母和睦相处,我们还要做到照料和赡养父母,让父母享有健康的心态的同时,也享有健康的身体。要想做到这些,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孝敬,孝敬,再孝敬。

提起孝敬父母,大部分人都是点头称是。但是大部分人其实对孝敬老人的方法了解得不多。很多人对自己的父母甚是照顾,给他们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可是父母却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为什么?

有些时候,可能因为你没有注意礼仪,不知不觉中伤害了父母的自尊;有时候,你没有太多考虑父母的感受,有意无意之间让父母生活得越来越孤寂。其实,孝敬父母也要讲究礼仪和技巧。那么,孝敬父母要讲究哪些礼仪和技巧呢?下面我们将一一为您介绍。关心问候

我们应该关心父母的身体,带着一颗孝敬的心,问寒问暖。早、晚向父母问安,表达对父母的亲切问候和诚挚的祝福。问安时,如果发现父母健康情况有什么变化,应该尽可能地照顾好父母,并建议父母早些到医院就诊。

除了早、晚问候之外,离家、归家对父母也要讲礼貌,就是子女外出也一定要禀告父母,把什么时间、上哪去、干什么,都一一和父母说得清清楚楚;回来时,要面见父母,说明平安归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免得父母挂念,为你劳神和操心。听从教导

孝敬父母只是做到对父母有礼貌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听从父母的教导,按父母的正确教导去做,不任性,不让父母操心。

有时,父母不了解情况,错怪了你,你也要冷静,要心平气和地向父母说明情况和解释。听从教导要虚心,要诚恳,要认真听,要有真心诚意。恭敬礼让

恭敬礼让是孝敬父母的另一种具体表现。一起外出归来,让长辈先进门;冬天给长辈掀门帘进入;就餐时,请长辈先就座,让他们先吃;吃水果时,选大的、好的先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其他长辈。这样做既是尊敬长辈的具体表现,又是孝敬父母的良好行为。同时,也能培养和锻炼自己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

要主动当父母的帮手,为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既可以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自己又锻炼了劳动本领,养成了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孩子对父母以孝为先。要善待双亲,且要同等看待,不可厚此薄彼;多与父母交谈,以了解其看法、想法及感受;尽力敬爱父母,不以言辞或行为侮慢父母;尽力使父母心情愉快,少惹父母生气;帮助父母从事并完成善举,不陷父母于不义;对父母诚心诚意,不因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经济能力而表面做作与应付;言行尽量使父母引以为荣,不使父母因子女言行而抬不起头来;尽力使父母信任与放心,而不使父母为子女的行为担心;保持自己身心健康,以免父母忧虑挂念;以同情的态度来了解父母的时代与生活背景,不可以贸然视为落伍;父母如有过错,子女应以委婉的态度耐心相劝;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如需照顾,子女应尽力予以安排,勿使有所匮乏;父母生病时,子女应妥为照顾,尽力设法医治;父母丧亡,子女应予以妥善安葬。

夫妻合心,其利断金

2000年,美国人托马斯·J·斯坦利博士(Thomas J.Stanley)撰写的畅销书《身边的百万富翁》出版了中文版,这本书深受关注的原因之一是书中描述了当今美国经济上最有成就者的基本轮廓,作者严谨的研究方法令所有读者对书中的描述深信不疑。按照《身边的百万富翁》的描述,经济上大有成就者的第一个特征是“来自传统的家庭”:他是一位54岁的男性,他与同一个女人已经结婚了28年。他们中有四分之一的人与同一位配偶共同生活了38年以上。按平均算,他们每个家庭有3个孩子。他们大多数人(92%)结了婚。在结过婚的人当中,95%有孩子。他们中只有2%的人从没有结过婚,约3%的人是丧偶者。

拥有巨额财富者的第一大特征竟然是拥有长期稳定的婚姻!斯坦利博士进一步研究得出了几个更有价值的发现:

合法婚姻具有某些促进财富积累的功能,某些财富积累只会存在于已婚夫妇的家庭之中而与单身家庭无缘。

各种研究都一致地发现,婚姻持续时间与财富水平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正相关性,即婚姻持续时间越长,财富越多。

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夫妇一般不会离婚,而婚姻长短和财富之间又存在一种相关关系。但是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以及长期维持婚姻,却又生活拮据的夫妻仍然随处可见,这是为什么呢?斯坦利博士指出这是由于夫妻共同拥有的兴趣爱好的类型差异所致。百万富翁家庭常见的共同兴趣爱好通常都与财富积累相关,例如都对制定家庭预算、理财和投资、经营公司等感兴趣。

正如巨额财富不是婚姻成功的唯一因素一样,婚姻成功也不是能够积累巨额财富的唯一原因。斯坦利博士指出:“从本质上讲,百万富翁为什么是百万富翁呢?因为他们对其人生中的几个重大问题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而其中之一就是对于配偶的选择,以及有意识地选择配偶成为自己事业终生的伴侣。”

对斯坦利博士的研究也许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解读,但至少对那些持有“先事业,后家庭”、“为了工作不顾家庭”、“大男子主义者”来说,敲响了警钟,如果你忽视了你的另一半,忽视了家庭的经营,那么你失去的可能不仅仅是关键时刻的支持,还有其他的一切。

良好的婚姻不仅有助于家庭财富的创造,也会对政界人物苦心经营的政治财富的多寡好坏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一点上,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夫妇的婚姻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借用几年前一家美国媒体开的玩笑,大意是:克林顿夫妇开车来到加油站,结果加油的工人是希拉里的前任男友。离开后,克林顿得意地对希拉里说:“幸亏嫁了我,不然你就当了加油工人的妻子。”希拉里不屑一顾地反驳:“如果他真的娶了我,今天做美国总统的是他,可就不是你克林顿啦!”从克林顿第一次竞选国会议员开始,希拉里就全力帮助他竞选。克林顿1978年在阿肯色州当州长后不久,就得到了个“后来居上小子”的诨号,而他一步步地攀上权力之巅,都少不了夫人幕后和阵前相助。他们两个人既是夫妻关系,又是“专业伙伴关系”。有人说,“克林顿是腿,而希拉里则是脑”,她首先是“克林顿的政策顾问,其次才是克林顿的妻子”。

希拉里是女权主义者,她表现出对旧有传统和清规戒律的蔑视。在克林顿竞选总统时,希拉里曾经坚持要保留她的娘家姓“罗德姆”,以表明自己的独立性,此举受到民主党中的保守派的猛烈抨击。为了堵住这些人的嘴巴,为了给克林顿拉选票,希拉里最后不得不用夫姓“克林顿”代替了父姓“罗德姆”。

美国人对他们自己的第一夫人有着浓厚的兴趣,美国《华盛顿时报》曾把希拉里和现任第一夫人劳拉详详细细地比较了一番。在美国人的心目中,劳拉·布什是一位“讨人喜欢、行为优雅、漂亮、智慧和安静”的女人。而在1996年类似的一份调查问卷中,希拉里被民众描述成“聪明、机敏、富有挑衅性、飞扬跋扈”的女人。民意调查中,只有6%的人认为劳拉对政府有很大的影响力,而在1993年的调查中,认为希拉里对克林顿政府的影响力非常大的人高达40%。

既然婚姻对财富创造有如此重要的意义,那么从婚姻中获得配偶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怎么才能获得配偶的忠心和持久的支持呢?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谁是和你生活最久的人?没错,是自己的另外一半。在漫漫的人生征途中,和自己的另外一半和谐相处、营造和睦的夫妻关系以及家庭氛围,不仅为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发展营造一个坚实的后盾,也可以从配偶及家庭对自己所产生的期望和给予的激励之中汲取促进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夫妻生活的不和谐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通常夫妻之间,容易在日常生活的沟通中产生矛盾。基于这一点,我们将在接下来的部分为您详细介绍解决夫妻沟通矛盾的一些原则和技巧。相信它们有助于你改善和解决夫妻之间存在的问题。夫妻日常生活要多沟通

在社交艺术中,有一条经验为:沉默是金。而家庭内,特别是夫妻间,如果也“不苟言笑”,或感到“无话可说”,那你就得警惕了:两个人的关系是不是出现了危机。男婚女嫁,除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半夜时分,两个人各抱一个枕头,说“枕边话”。话题从不受限制,身心放松,温情脉脉,却又自由自在。有些话与朋友、同事或上司进行交流,可能成为坏话、性骚扰或阿谀奉承……但夫妻间小声密谈,却是一种享受,一种亲密的沟通。

更重要的是,夫妻夜谈,可以消除误会,比如老公下班回来,给妻子一个拥抱,敏感的妻子从他身上闻到一种香味,于是她就想:他肯定与哪个狐狸精拥抱过……越想越气,越气越不想说话,最后只好大吵一场。试想,如果当时如能捏一下老公的脸,说:“你身上沾了哪一个女人香?”她老公一定会笑着告诉她,是同办公室的一位先生故意把香水洒在他身上,让他回去“不好交待”……这纯粹是一个玩笑,但因为他回家不说,结果误会加剧,战争爆发。真应了那句俗话:灯不点不亮,话不说不明。日本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曾做了一次调查,发现日本夫妇,每天一般可交谈1小时50分钟的话。对此,他们觉得奇怪,日本夫妻每天竟有这么长时间在交谈。后来经过进一步核实,才发现不是“交谈”,大多数情况下,是妻子在嘀咕,丈夫只是偶然点头或“哦唔”一声而已。调查还发现,日本丈夫和太太的谈话主题有三大项,就是“吃饭”、“洗澡”和“睡觉”。对此,日本有位婚姻专家分析指出,日本离婚人数越来越多的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夫妻的“交谈”次数越来越少的缘故。

为了维护良好的婚姻关系,夫妻双方必须有能力做清楚有效的沟通,而沟通是需要学习的,如何通过沟通化解因男女差异而产生的矛盾是很重要的。

记住,沟通时,要听听彼此内心的期待与渴望,用“我相信”当作开头,不论对错先别急着辩驳,试着了解对方的感受,告诉对方你听到了什么,避免彼此产生不必要的误解,想想沟通的目的何在,从而创造双赢的夫妻沟通。婚后仍需表达爱慕之情

热恋中的情侣,有说不完的悄悄话,诉不尽的温柔情。情书如雪片般飞舞,立下了多少海誓山盟;一束秋波,传递出深层的恋情;一句问候,令对方整个心灵颤动……婚后的夫妻,似乎在热恋时已把情话说尽,如今的语言简练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饭做好了吗?”“孩子衣服脏了!”“该睡觉了。”调查研究发现,许多人认为:“一旦成为夫妻,就是自家人了,他爱我,我爱她,这谁心里都明白,何必唠唠叨叨地说出来呢?作为夫妻,他做的是他应该做的,她尽的也是她的责任,两人又何必客套,显得假惺惺的?再说,恋爱时都是年轻人,‘我爱你,我少不了你’之类的话,如今再说起来,也怪不自在的。”——这就是现在一些夫妻对待感情交流所持的态度。

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中国的已婚男女一反热恋时的亲密与热烈,在婚后,表达感情反而觉得忸忸怩怩,甚至到了近乎冷漠寡情的地步了。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夫妻,更要充分利用语言进行沟通。一方说句笑话,或开一个玩笑,一下子就使气氛活跃起来了;表示一下亲热,说一句温柔体贴的话,立即唤起对方心底的春潮;一句抱歉和亲切的抚慰,立刻化解了对方的怨气;争论不休的问题,却因一句甜蜜的情话和温柔的爱抚而变得心平气和……语言有着如此奇妙的作用,每个人都不妨试一试,你肯定能使对方和自己都感到幸福!弥合夫妻不同兴趣爱好

结婚以后,你常感到有种失落感。这主要是表现在,你的业余爱好、兴趣在一定意义上受到限制。比如婚前,你性格开朗,爱好广泛,每逢节假日骑单车郊游、喜欢下围棋、打桥牌等,总之,业余生活很充实。可是,你的妻子却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她的业余时间除了读书、看电视,就是打些毛线活儿,喜欢独自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你渴望与她一起度过业余的时间,可大多都被她婉言回绝。她对你喜欢的事情不感兴趣。怎么办?

其实,对此你完全不必太在意,更不应感到苦恼。要知道,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修养等都是不尽相同的,决定了人们的性格、爱好也不同。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一对性格、情趣、爱好都完全相同的情侣,夫妻间因此而关系破裂的也少见。这是因为:美满的婚姻是以双方真挚的感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否幸福,其主要标志是二者的心灵是否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非各自的兴趣爱好完全一致。因而,过分强调夫妻间兴趣爱好相同,是没有道理的。当然,共同的兴趣爱好或许更会使爱情之花芬芳艳丽,但是,没有这种共同点,也不会使爱情之花枯萎。它在爱情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滴水,不足以左右爱情之舟的畅游。所以,假如爱人与自己兴趣、爱好不同,大可不必为此苦恼,应在可能的情况下,处理好这种关系。

首先,要懂得,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是由心理品质等诸多因素决定的。因此,不能要求对方马上改变自己的兴趣、爱好,更不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强加给对方,强加的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此,要在彼此平等的基础上尊重、适应对方的兴趣爱好。长此以往,夫妻之间的兴趣爱好很可能趋于平衡,而达到心理上的协调和相通。

其次,相互学习,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一般说来,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体现了一个人的情操格调。所以,作为青年人应在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多学一点东西,以此来填补自己阅历和知识方面的不足,丰富自己的人生。爱情虽然是以心心相印为基础的,但如果双方都有广泛的爱好和高雅的情趣,就会使爱情锦上添花。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的最好办法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双方共同的兴趣、爱好。

总之,当你和爱人兴趣爱好不同时,不要为此焦虑,在顺其自然的同时,努力适应对方并增加自己的情趣、爱好,才是可取的。

上阵父子兵,创业手足情

兄弟姐妹情深,通常情况下,只要有人需要支持,他们定会鼎立相助。但是,漫漫人生过程中,兄弟姐妹们避免不了产生矛盾。通常,这种矛盾在兄弟姐妹的自身成长、赡养父母、利益分配以及债务偿还方面尤其突出。

兄弟姐妹在自身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其他的兄弟姐妹出于血缘关系,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扶持必不可少。但是,过多的扶持和帮助,反而会使得受助者失去了自我成长的能力。笔者有位朋友,其哥哥是个社会成功人士。这位朋友自从小时候起,学习和工作上得到其哥哥非常多的帮助。结果他养成了事事依赖哥哥的不良习惯,不愿意提高并逐步丧失了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哥哥如果不再帮他,他就对哥哥百般责怪。他的这种表现给哥哥家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嫂子对其很有意见,而弟弟所在的单位也因为弟弟的不良表现对当初的推荐人哥哥颇有微词。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其实许多人应该注意,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一定要节制,否则不仅不能获得他们的支持,反而会拖累了自身。

按照我们中国的文化习俗,兄弟姐妹应该共同赡养父母。很多时候,在赡养父母费用的承担上,往往容易产生纠纷。由此所产生的兄弟姐妹之间的反目不仅会对父母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也会对各自的事业和家庭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现在,很多兄弟联合创业。在事业发展初期,哥儿们不分彼此,什么你的我的,亲情高于利益,一派其乐融融。但是当事业发展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兄弟们各自的抱负滋生,此时这种产权不明晰的利益结构往往导致利益分配上的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兄弟阋于墙的局面。

在兄弟姐妹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如果不解决,兄弟姐妹之间的深厚感情将受到严峻的考验。因此,维持兄弟姐妹之间与生俱来的深厚感情,并有效解决相处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是个人从兄弟姐妹中赢得支持的最基本的原则。和睦相处互相关爱

一个家庭能否愉快和幸福,兄弟姐妹的关系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兄弟姐妹间互相体贴关心,互相帮助,长爱幼、幼尊长,产生矛盾时互谅互让,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必然觉得心情舒畅,十分幸福。然而,兄弟姐妹天天相处,出现纠纷和矛盾是难免的。如何才能避免将小事弄大,不伤兄弟感情呢?这就需要了解兄弟姐妹的相处之道。

要互相友爱。友就是和善相处,爱就是亲厚相待。兄弟姐妹能友爱,必定能使父母欢心,这也是孝顺父母的表现之一。一个人要能和别人互助合作,就要从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做起。如果不能兄友弟恭,哪能长幼有序,敦睦近邻,为人友善呢?假如兄弟姐妹不互相友爱,弟妹对兄姊不和顺,兄姊对弟妹不友爱,轻则形同陌路,重则兄弟阋于墙,同室操戈。

要相互礼让。兄弟姐妹之间,应该见利不争,见害不避。我们时常会看到兄弟姐妹小时候就相争不让,长大以后,为争家产,对簿公堂,甚至手足相残,令人扼腕叹息!

要相互帮助。兄弟姐妹虽然是同父同母所生,但在智力体力方面,仍会有差异,在未来的成就上也有所不同。有的富贵,有的贫贱,总须互相帮助与扶持。朱柏庐《治家格言》说:“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就是这个意思。兄弟姐妹能互相帮助,就能互相合作,所以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力断金。”

要相互劝善规过,进德修业。兄弟有手足之情,相互影响很大,凡事最好商量,最易合作共事,但不可狼狈为奸,互陷于不义。当兄弟做错事时,要劝善规过,不可同流合污。

兄弟姐妹的关系是很亲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讲究相处的艺术。兄弟姐妹相处时,还是要注意一些准则的:尊重各自的隐私;在感情上予以支持;愿意当其参谋;赠送生日礼物;不要妒忌;愿意听取和征求意见;相互信任;不要干涉各自的社会关系;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维护其利益,即使他不在;不要自充对方的庇护者;将其作为自己的一个朋友;谈话时,不要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帮助其与自己的朋友交朋友;不要当众批评对方。

如果兄弟姐妹相处时,能注意这些准则,则能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感情更加深厚。感情深厚,彼此就更愿意互相扶持和帮助。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兄弟姐妹关系中,扮演兄弟姐妹等不同角色的人,在与其他同胞相处时,要注意的地方各不相同。做好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强调的是,在兄弟姐妹之中,各自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被社会和家庭所赋予的义务和责任。演好自己的角色,兄弟姐妹这才能叫做兄弟姐妹。否则哥哥不像哥哥,弟弟不像弟弟,角色混乱,导致各自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混乱,兄弟姐妹关系也就很难平衡。

在一个家庭里,哥哥或姐姐是仅次于父母的重要人物。一个家庭和睦与否,和哥哥、姐姐的为人有很大的关系。

在家庭里,哥哥、姐姐应爱护弟妹,关心弟妹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由于年龄相近,弟妹们往往乐意找兄长交谈,这时候,兄长就应该耐心恳切地帮助他们,解答和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切不可流露出不耐烦或不屑回答的样子,切忌急躁、粗暴、敷衍了事的神态。因为这种神态,会使弟弟、妹妹们伤心,会使他们以后不再求救于你,对你敬而远之。

当弟弟、妹妹有了错误时,不要在父母面前斥责他们,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能经常在父母面前“告状”,而引起他们的反感。当弟弟、妹妹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恋爱阶段时,哥哥、姐姐应关心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促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并经常为他们在怎样选择恋爱对象等问题上,提些中肯的意见。在这方面,哥哥、姐姐的劝告往往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哥哥、姐姐本身谈恋爱时,如果弟弟、妹妹还小,应注意不要在他们面前经常谈论起恋爱问题,更不能在他们面前做出亲昵的动作,如依偎相抱、耳鬓厮磨、搂抱接吻,甚至做出更加令人不堪入目的举动。这些会给尚年幼的弟弟、妹妹留下不好的印象,因为他们可能会想要模仿你,做这种事,从而造成不良影响。当哥哥、姐姐成家时,在结婚仪式(包括嫁妆)上要掌握分寸,新事新办,不要铺张,以便他们日后仿效。成家后如果与弟弟、妹妹们生活在一起,要注意搞好他们与爱人之间的关系,如发生矛盾,一般以当“和事佬”为宜,切不可偏听、偏信、偏袒任何一方,以免加深矛盾。如果与弟妹们分住,则须经常回来聚一聚、谈一谈,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给弟妹们买点穿的、用的,这样做可以使相互之间的感情更亲近。

对于弟弟、妹妹来说,除了要做到哥哥、姐姐应做的那些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尊敬哥哥、姐姐。不能有“我比你小,你应该让我”的优越感。有问题、有事情时,除了告诉父母之外,可多与哥哥、姐姐商量,如果与兄长发生争吵,不要利用自己的得宠地位,到父母面前去“告状”,以免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阂。

另外在兄弟姐妹间如果有领养来的或非同胞亲生的更须注意团结友爱,对非亲生的弱者,要更多地关心照顾,千万不能歧视或冷落他们,以避免给他们的心灵增添创伤。利益分配:亲兄弟明算账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亲兄弟,明算账”。区区六字,却包含着很深的人生体验。要想获得自己兄弟姐妹的支持,在利益分配上一定要把彼此之间的重大利益纠葛算清。为什么是重大的利益纠葛?因为很小的利益纠纷,兄弟姐妹之间还能够一笑了之,但是重大的利益纠葛,就很难释怀了。古往今来,有许多例子可以作为明证。

中国还有句古话,叫做亲情重于金钱。兄弟姐妹情深义重,一旦哪位处于危机之中,其他人伸手援助,天经地义。最为常见的是,为兄弟姐妹承担债务。但是,一定要注意限度。

第五章 老同学——至真至纯同窗情

要问世上最纯最真的感情在哪里,多数人都会想到同一个答案,就是学校。不管你有着怎样不同的校园生活,但同学之间那种单纯真挚的感情却都是相同的。没有利益纠缠,只有无邪天真,没有勾心斗角,只有义气温情。当我们毕业了,分开了,感情的线却永远牵连着彼此的心。好好珍惜同学之情吧,它带给你的不单单只有实际的帮助,还有精神的慰藉。

老同学常联系,不单在有事的时候才想起

有人说,现代人最重要的人脉资源第一就是同学资源,因为现代人接受教育的时间通常都很长,接受教育的机会通常也很多,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去向大江南北,各种各样的职业经历和学识背景,使每个人都是一项独特的人脉资源。这大概也就是现在社会上同学会很盛行的原因之一吧。仅北京大学,各种各样的同学会就不下几十个,据说其中有一个由金融投资家进修班学员组成的同学会,仅有200余人,控制的资金却高达1200亿元,殊为惊人。据说中国最好的工商管理学院之一的上海中欧工商管理学院,除了在上海本部有一个学友俱乐部外,在北京还有个学友俱乐部分部。人大、北大、清华等名牌大学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都有同学会或校友会分会,在这些地方,形形色色的同学会数不胜数。

周末的时候,到北大、清华、人大等校园走走,会发现有很多看上去不像学生的人在里面穿梭。其中有许多人是花了大价钱从全国各地来进修的。学知识是一方面的原因,交朋友是更重要的原因。对于那些“成年人班”,如企业家班、金融家班、国际MBA班等班级的学生,交朋友可能比学知识更加重要,有些人唯一的目的就是交朋友。一些学校也看清了这一点,在招生简章上明白无误地告诉对方:拥有学校的同学资源,将是你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许多成功者的身后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同学的身影,有的是少年时代的同学,有的是大学时代的同学,还有各种成人班级如进修班、研修班上的同学。一位创业者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说,他到中关村创立公司前,曾经花了半年时间到北大企业家特训班上学、交朋友。他开始的十几单生意,都是在同学之间做的,或是由同学帮着做的。同学的帮助,在他创业的起步阶段起了很大的作用。

实际上,同学之间本来就有守望相助的义务,在现今这个时代,带着商业或功利的目的走进学堂,也并没有什么不妥。同学之间因为接触比较密切,彼此比较了解,同时因为少年人不存在利害冲突,成年人则大多数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彼此也甚少存在利害冲突,所以友谊一般都较可靠,纯洁度更高。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值得珍惜的最重要的外部资源之一。

那么,怎么做才能获得同学这种外部人际资源源源不断地支持呢?首先,必须从现在开始整理和积累同学资源,这样你才能够谈得上和他们取得联系。其次,要学会帮助你的同学,互相帮助才能让你赢得同学的回报。最后,你要学会整合你的同学资源。什么意思呢?很多人在和同学交往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去接触那些和自己脾气相投做事情合得来的同学,这部分同学往往是少数。这样一来,你就丧失了其他大部分可能和你脾气不合的同学的潜在支持。因此,要想获得大部分同学的支持,你必须要处理好这些同学和你之间的关系,做到获取最多同学的支持。

正如我们介绍的那样,要想得到同学的帮助,你首先得拥有同学这种人脉资源。那么,怎么获得同学这种人脉资源呢?最重要的是不断交往,善于交往。整理同学资料

毕业经过数年后,你的同学可能会分散在全国各地,从事各种不同的行业,有的甚至已成为某一行业或某一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当有需要时,凭着老同学的关系,相信会在某种程度上给你帮忙。这种老同学关系可从大学向下延伸到高中、初中、小学,如能加以掌握,这将是人生中一笔相当大的资源。因此,你可以按照一定的类别,比如学校,将你的同学资料整理一下。这样至少可以让你知道你究竟有多少同学资源,知道可用的同学资源的联络方式。多参加同学会

如今,有许多类型的同学会,比如各种大学毕业生的同学会,留学生同学会。还有一些基于MBA、EMBA等培训机构成立的同学会,这种同学会直接将同学会归类为交际手段,学员以企业老板、券商和政府部门要员为主,性质上更接近一种俱乐部的性质,是一种纯粹的社交方式。专门有评论诠释了此种同学关系与普通学校同学的区别:普通学生们关心“谁是我的老师”;MBA则关心“谁是我的同学”。更多的人在加盟后者的同时,寻找可能的商机以及合作伙伴。因为这个部落的成员原本就拥有丰厚的社会财富资源,在他们之间再建立一种学友关系无异于是一个加固手段。

这种先天带有功利色彩的同学会,在营销手段中是被肯定的“提供服务、增进交流、丰富生活、发现商机、永续情谊和扩大影响”。因此,要想积累同学人脉资源,一定要多参加同学会。

参加同学会一定要注意礼仪,否则很容易给同学带来不良的形象。同学聚会应该注意的礼仪如下:

——准时:参加同学聚会和商务洽谈一样,应该准时赴约。有些人认为,大家已经是老朋友、老同学了,迟到一会儿无所谓。但是,让大家都等待是非常失礼的。如果当时确实有事要晚到,也应该打电话给聚会的发起人,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当然,也要说清楚自己抵达的时间。

——忆旧:同学们聚在一起,肯定会畅谈过往今朝。但是在言谈中也要注意,也许您想提一段自己觉得很有意思的往事来助兴,可是要看看同学有没有带着配偶或朋友来参加聚会,也要想一想,提起这段往事会不会让同学感到尴尬或是不自在,如果起到了反效果,那么还不如不提。同样,如果有外人在场的情况下(如同学的朋友、配偶等),那么也不要轻易乱喊小时候互起的绰号,保不住别人就在乎呢。

——饮酒:同学聚会中,很多人都会选择喝酒,但一定注意要有所节制——如果醉酒闹事,不但会让大家扫兴,而且还会成为同学中的笑柄。中年人士同时还要想想,自己的脂肪肝、心肌炎能不能多喝酒?在被当年豪情冲击的同时,也要顾及自己的身体健康。平时多联系

现代人生活忙忙碌碌,没有时间进行过多的应酬,日子一长,许多原本牢靠的关系就会变得松懈,同学关系之间逐渐互相淡漠。这是很可惜的。万望大家珍惜人与人之间宝贵的缘分,即使再忙,也别忘了沟通感情。有位刚去美国的同学来信说:“我们在那儿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我们难得去看看同学,这当然是因为我们初到异境,认识的同学不多,但后来我听说,其他的人也一样……”“我们每星期工作五天,星期六和星期天都去郊外,这是一种家庭式的生活。就是说,要去郊外,就跟自己的家人去。”“我们不能利用假期去探望同学,因为一到假期,谁都不在家,除非同学患病在床……”“平时我们也不可能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去看同学,因为交通太挤。”“但我们常常和同学通电话,这是我们唯一可以应酬同学的方法,我们无事也打电话,哪怕是寒暄几句,或者讲些无关紧要的事。”“但有事情时,我们会立刻聚在一起的,比方上星期我儿子肚子痛,我急忙起来打电话给友人江医生想办法,他马上驾车从70公里外赶到,初步诊断,认定他患了盲肠炎,就用他的车子送孩子进医院做了手术……”

有事之时找同学,人皆有之;无事之时找同学,你可曾有过?多关心处境不好的同学“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际交往,互利互惠。帮助别人,就是在自己的人情信用卡储蓄,特别是在人患难之际施予援手,救落难英雄于困顿。真心助人,其回报不言而喻。积累足够多的同学资源,这还不够,你还需要多帮助你的同学,这样才能进一步赢得同学的帮助。

俗话说:“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那样的菩萨虽灵,也不会帮助你。因为你平常心中就没有佛祖,有事才来恳求,佛祖怎会当你的工具呢?

有的人能力虽然很平庸,然而风云际会,也会成为万事亨通的人物。人在得意的时候,一切就看得很平常,很容易,这是因为自负的缘故。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与他相差不多,交往当然无所谓得失。但如果你的境遇地位不及他,往来多时,反而会有趋炎附势的错觉。即使你极力结纳,多方效劳,在对方看来也很平常,彼此感情不会有多少增进。只在对方转入逆境,以前友好,翻脸若不相识;以前车水马龙,今则门可罗雀;以前一言九鼎,今则哀告不灵;以前无往不利,今则处处不顺,他的繁华梦醒了,对人的认识,也比较清楚了。

如果你认为对方是个英雄,就该及时结纳,多多交往,或者乘机进以忠告,指出其所有的缺失,勉励其改过迁善。如果自己有能力,更应给予适当的协助,甚至施予物质上的救济。而物质上的救济,不要等他开口,随时采取主动。有时对方很急需帮助,又不肯对你明言,或故意表示无此急需。你如得知情形,更应尽力帮忙,并且不能有丝毫得意的样子,一面使他感觉受之有愧,一面又使他有知己之感。寸金之遇,一饭之恩,可以使他终生铭记。日后如有所需,他必奋身图报。即使你无所需,他一朝否极泰来,也绝不会忘了你这个知己。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上,都要靠同学的帮助。但平时礼尚往来,相见甚欢,甚至婚丧喜庆、应酬饮宴,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是相同。而一朝势弱,门可罗雀,能不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就不错了,还敢期望雪中送炭、仗义相助吗?“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趁自己有能力时,多结纳些潦倒英雄,使之能为己而用,这样的发展才会无穷。

平时不屑往冷庙上香,临到头再来抱佛脚也来不及了。一般人总以为冷庙的菩萨不灵,所以才成为冷庙。其实英雄落难,壮士潦倒,都是常见的事。只要一朝交泰,风云际会,仍是会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

从现在起,多注意一下你周围的同学,若有值得上香的冷庙,千万别错过了。

同学之间,永远不要分高低

有一位同学,爱好交际,也热情帮助同学,可是同学们却对他评价不高,见到他就想躲开,更别提帮助支持他了。为什么?原因在于,这位同学往往得意忘形,对同学动辄重言重语,因此他得不到同学们真正的尊重,也就得不到同学互相守望的好处。

其实,有一些人和同学交往,也有类似的问题。他们不够谦虚,不会退步,不会提出建议,他们忘了,和同学交往,也需要很好的“情商”才行。

处世唯“谦”字了得!若一味狂妄自负、骄傲自大,只会失去处世的根本。不可目中无人

目中无人高高在上不但不能引起别人的尊重,反而会引起他人背后甚至当面的讥笑。获得别人尊重的唯一要诀,就是练好“谦”功,先尊重别人。富兰克林年轻时,是一个骄傲自大的人,言行不可一世,处处咄咄逼人。造成他这种个性的最大原因,归咎于他的父亲过于纵容他,从来不对他的这种行为加以训斥。倒是他父亲的一位挚友看不过去,有一天,把他唤到面前,用很温和的言语,规劝他一番。这番规劝,竟使富兰克林从此一改往日的行为,踏上了他的成功之路!那位挚友对他说:“富兰克林,你想想看,你那不肯尊重他人意见,事事都自以为是的行为,结果将使你怎样呢?人家受了你几次这种难堪后,谁也不愿意再听你那一味矜夸骄傲的言论了。你的朋友们将一一远避于你,免得受了一肚子冤枉气,这样你从此将不能再从别人那里获得半点学识。何况你现在所知道的事情,老实说,还只是有限得很,根本不管用。”富兰克林听了这一番话,大受感动,深知自己过去的错误,决意从此痛改前非,处世待人处处改用研究的态度,言行也变得谦恭和婉,时时慎防有损别人的尊严。不久,他便从一个被人鄙视、拒绝交往的自负者,一变而成为到处受人欢迎爱戴的成功人物了。

如果富兰克林当时没有接受这样一位长辈的劝勉,仍旧事事一意孤行,说起话来不分大小,不把他人放在眼里,那很难设想他日后能成为一位伟人。

言行妄自尊大,将使与你接触的人们,个个感觉头痛,获得一个不快的印象,从此你所能交往的新同学,将远没有你所失去的老同学那样多,直到了众叛亲离的绝境而后已。试想到了那时,你做人还有什么趣味?你行事还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你的名誉还能靠谁来传扬呢?

要改正目中无人的不好癖习,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记住:未来要去成就的丰功伟业还多着呢,现在即使有了一点点小成就,比起未来的成就只是微乎其微。即使有人已对你大加赞美,也只是表明他们的眼界太低,而不能说是你的成就已达顶峰。当你对人说话时,应该打定主意:你是在向对方吸取学识经验,而不是把你浅薄的学识全部搬出来炫耀。你发表意见,必须抱着求人将它改善的目的,而不是用来压倒人。因为实际上,没有一个人是情愿被迫接受任何意见的。

人们都不喜欢那些常爱自吹自擂的人,你当然不愿人家也是这样看待你。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乎自己谈吐行动之间,处处给人留下一个自由旋转的余地,如果你的意见的确是对的,他们经过思索之后,自然会乐于接受的。万一他们抱着一种成见,始终坚持不接受,那你也必须知道:过分强调、夸大的语气,并非是征服他们的武器,反而易使他们更走异端,与你深沟高垒地对峙起来了。有本事不必自夸

欧洲有一著名格言:“愈是喜欢受人夸奖的人,愈是没有本领的人。”反之,我们也可以说:“愈是有本领的人,愈是不需要别人的夸奖。”

美国南北战争时,北军格兰特将军和南军李将军率部交锋,经过一番空前激烈的血战后,南军一败涂地,溃不成军,李将军还被送到爱浦麦特城去受审,签订降约。

格兰特将军立了大功后,是否就骄奢放肆、目中无人起来了呢?没有!他是一个胸襟开阔、头脑清晰的人物,他绝不会做出这种丧失理智的行为来!

他很谦恭地说:“李将军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佩的人物。他虽然战败被擒,但态度仍旧镇定异常。像我这种矮个子,和他那六尺高的身材比较起来,真有些相形见绌,他仍是穿着全新的、完整的军服,腰间佩着政府奖赐他的名贵宝剑;而我却只穿了一套普通士兵穿的服装,只是衣服上比士兵多了一条代表中将官衔的条纹罢了。”

这一番谦虚的话听在别人耳里,远比自我炫耀、自吹自擂好得多。唯有对自己的成就发生疑问的人,才爱在别人面前吹牛,以掩饰那些令人怀疑的地方。一个真正成功的人,是不必自我吹嘘自我炫耀的,因为你的成绩,你的成功,别人会比你看得更清楚。

也许你以为格兰特将军的自谦,固然值得赞美,而李将军以败将的身份,居然也昂首挺胸、衣冠整齐,似乎有些示之骄傲呢?其实不然,李将军虽然战败,但仍能坦然忍受耻辱,这正是他勇敢坚毅的地方。他这样做,是表示他把失败当做一种经验,而非一种耻辱,如果能再给他一次机会的话,他仍能挺身奋战、争取光荣。所以他也可以说是不失为一位伟大军人的风度。他之所以与格兰特持相反的态度,并非不肯谦虚,实在是由于两人所处的环境不同。

格兰特将军不但赞美了李将军的态度,而且也没有轻视他的战绩。他认为自己的成功和李将军的失败,都是偶然的机会造成。他说:“这次胜负是由极凑巧的环境决定的,当时敌方军队在弗吉尼亚,几乎天天遇到阴雨天气,害得他们不得不陷在泥淖中作战。相反地,我们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每天都是好天气,行军异常方便,而且有许多地方往往是在我军离开一两天后便下起雨来,这不是幸运是什么呢!”

格兰特将军把一场决定最后命运的大胜利,归功于天气和命运,这正表示他有充分的自知之明,始终没有被名利的欲念所埋没。曾经有人说:“愈是不喜欢接受别人赞誉的人,愈是表示他知道自己的成功是微不足道的。”

假使你常常为芝麻小事而得意忘形,接受别人的称赞,自己拍自己的肩膀,把它当做一桩了不得的事情,那你无异是在欺骗自己,就像那些被魔术欺骗了的观众一样。从此你将走上失败之路,因为你早已没有自知之明,盲人骑着瞎马乱闯,怎么会有成功的希望呢?

实际上,只要我们仔细思考,就知道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其实有不少是机运的成分夹杂在里边的,我们应该看清这些机运所在,准备将来如有同样事情发生,又缺乏这些机运时,知道怎样应付。

第六章 故乡情——亲不亲,故乡人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如今人人外出打拼,在异地遇见故乡人,难免感动涕零。共同的人文背景、地理位置、风俗习惯,使老乡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因此,出门在外,老乡之间的感情是最深的。这也就是使乡情成为老乡之间无形的关系链条。在异地,不要忘记你还有老乡这条关系线。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地域的接近,带来心理上的亲近,同乡间也许更容易打交道吧。你是否有意识地组织参加同乡间的活动?是否从中发掘了你需要的某种资源,或者遇到了职业发展中的“贵人”?多参加老乡会

老乡会,顾名思义是同乡人的团体。老乡会存在是有理由的。一方水土养育出一方人士,自然有割舍不了的乡情。大学里都经常可以见到某地区同乡的学生组织成一个“联谊会”,有些人或者会觉得他们落后狭隘,后来甚至发现有些教师也参与其中,更觉不可思议。但事实证明,他们那种同乡之间“抱成团”的思想还确实给大多数的同乡们带去了“实惠”,比如,解决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再后来,这种同乡会性质的团体几乎到处都可以见到。它的形式虽是松松散散的,但“亲不亲,故乡人”这种观念还是有一定凝聚力的,这种同乡性质的联谊在“对外”方面保持一致性,而对内则是互相帮助,互相提携的,这种联谊的好处在于对外一定要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困难和一些外来的威胁。

既然同乡观念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态度和他的思想感情,那么无论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还是日常生活中就不可忽视这种观念。

最起码的,它可以在你有困难时用来为你向别人求助提供一条“跑关系”的线索。对于同乡关系,只要不走歪门邪道,不“结党营私”,那么这种方法是完全可以的。

当一个人离开家乡,离开生他的土地,处于陌生的环境,他就会怀念家乡的亲切,家乡的美好。在他的记忆深处,始终都有一块领地属于家乡。也许现实的生活会暂时将这块领地掩盖起来,而一旦触及这块领地,特别是受到挫折时,那一股思乡潮便源源不断地涌泻开来,充满他的大脑,触及记忆的神经,而在这时,与老乡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他的思想情绪,达到共鸣,老乡的关系就会更近一层。李梅是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每天上班干自己那点份内事,平常不喜社交,好多同事聚会及同学聚会,她都以有事为由推掉了。后来单位搞竞争上岗,李梅参加客户经理竞聘,没想到阴差阳错,竟然竞聘上了。这样一来,她的工作有了明显变化——以前每天存款取款,没什么压力;而今做客户经理,是要根据你管理的VIP客户的新增量以及存量客户的存款量等系列指标来考核的,简单点说,只要你管理的VIP客户越多,业绩肯定就越好。可是李梅的生活圈子小,人际关系更是简单得像白纸,朋友少得可怜,更别说有钱的朋友了。所以上任后,几乎有半年时间,她的业绩都是倒数第一。有一天,李梅的办公室来了两位不速之客,其实以前李梅也见过他们来银行办理业务,只是互不认识。坐定后,其中一位说:“小李,听说你是四川阆中人?”她说,“是呀,你们怎么知道?”那人又说:“这你就别问了,何总你认识吧,他也是阆中人,今天晚上有一个同乡会,何总是会长,他叫我们来请你参加。”李梅想到自己要扩大朋友圈,于是就答应了。两人走后,李梅才想起来,那位何总是一个百亿元项目的负责人。那晚的聚会上,李梅受到了热烈欢迎,并成了同乡会的新会员。在祝酒时,何总高举酒杯,对上百同乡说:“都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在外打拼的人,有困难大家要相互帮助,我知道在座的有很多都是事业有成的人,社会圈子也广,以后,大家要把存在其他银行的钱、甚至家里的老窖,都搬到小李那儿去!”在大家的一片叫“好”声中,李梅感动得说不出一句话,从不喝酒的她,和着眼泪把那杯白酒一饮而尽。

从那以后,李梅的业绩开始突飞猛进,短短半年里,从倒数第一变成顺数第一,在她名下管理的VIP客户就达几百人,存款新增更是过亿元,而其中大部分都是她的老乡,还有老乡介绍来的熟人。

李梅现在才体会到,正是老乡会,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大家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帮助。一举多得的PARTY

从学校进入职场,每个人都要经过不断地磨合,渐渐适应了环境。与大学同学相比,和单位里同事的交往,多了一份顾忌,少了一份亲切。

大学毕业后,与老乡同学们保持着联系,大家定期组织个聚餐什么的排解乡愁,还能做到了信息和经验共享、渠道与机会同在。比如,小B的公司需要招销售经理,在聚会上,恰好遇到老乡的同学小J,小J曾经在德资企业做过销售主管,两人一谈,感觉挺投机,小J最后真的去小B的公司任职了。小G要去一个人才招聘会设摊招聘员工,同乡小L说:“别去了,上次我们公司花了几千元,白打了水漂,不如去人才网站试试看,既省钱又高效。”小G接受了他的建议,通过人才网站出色地完成了招聘任务。

如今的人,工作和生活都有圈子。有一位作家说:“朋友就是拿来用的。”清不清,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喝一个地方的水长大,人不亲水还亲呢。受一个地方的文化熏陶,性格虽然各异,文化却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话间有了乡音,更是万分亲切了……这也许就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深层含意吧!上网结识老乡

科技的发达,让人际网络的往来,变得多元而复杂。有的人MSN上的朋友名单上千位,更有甚者,经营的网络商铺居然有成百上千的忠实顾客,而且在网络上一天所结交的朋友,可能比过去现实生活中一年认识的还多。网络交友已经成为时尚和流行,也是实用的“从虚拟朋友变现实朋友”的渠道。小西独自一人到上海打工,他的家乡在桂林,那儿的人们一般都去邻近的广东打工,在大上海他难得遇见一位老乡。后来在家乡的某网站上,看到桂林人在上海的QQ群,于是加入进去,才发现其实上海的桂林老乡也很多。自此每天挂在QQ上,和一群桂林老乡聊天吹牛,其乐融融。群里的老乡聚会月月不断,还有各种活动。因为囊中羞涩,他一次也没有参加过。有人在QQ上“质问”,他就说,兄弟找工作找得焦头烂额啊!有热心人问,学的是什么专业?给他好一番指教,之后还留下电话,说如果有机会,可以帮着介绍介绍。小西原以为是客套话。那天突然接到老乡的电话,说某家杂志社招人,说他已经推荐了小西,人家急着要人,然后告诉小西那家杂志社的电话,让小西赶紧联系。半信半疑地打了个电话过去,然后就面试,然后竟然就签了合同。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乡情本身便带有“亲情”性质或“亲情”意味,故谓之“乡亲”。

中国的老乡关系很特殊的,也是一种很重要的人脉关系,既然是同乡,那涉及实际利益的时候,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只能让“老乡圈子”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也就是说大多会按照资源共享的原则,给予适当的照顾。如此看来,搞好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可以多交几个朋友,最重要的是可以获得许多有用的东西,也许一辈子都会受益无穷。

学习温州人的抱团儿精神

在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一个地区中出现过一个显赫人物,往往就会带出一大帮。到了近代,这个现象似乎特别明显。大批的同乡做了官,形成一定的“势力圈”之后,这个地方便会邻里和睦、社会安定、经济发达,自然会被说成是“人杰地灵”。

在这一点上,温州人是运用得最为熟练到位的。

温州人的许多生意经是其他人无从学起的,这主要因为温州人相互之间重视老乡之间的感情,紧密相连的人脉实际孕育了许多商机。

浙江商人非常注重老乡,出门在外的浙江人都非常愿意照顾自己的老乡。诸如“浙江村”“温州街”等,都是老乡相互支持的表现。正是这种老乡关系,让浙江商人走到哪里都有一种归属感,走到哪里都有人帮助,他们的经商活动才能够顺利进行。

2004年,温州有名的印刷设备经销商李方源决定移师南京,但是怎么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展业务呢?李方源自然有他的办法。这是每一个温州商人经商的套路。

首先,他摸清一大批在南京经商的温州人的下落,然后挨门逐户地拜托他们为自己承揽一点业务,拉开一张有几百户的“老乡网”。

然后,他利用全国个私企业工作会议在温州召开的机会,在会场上结识了不少南京人,尤其是与本行业有关的客户。

最后他们开始在南京招兵买马。

在产品推销过程中,李方源又遇到了麻烦。由于多年前“温州货”质量低劣的负面影响在南京人心目中烙印很深,它的产品无法一下子让南京人接受。但是,李方源并不担心,他只是耐心地等待机会。机会终于被李方源等到了。

在全国印刷材料展销会上,他请许多专家介绍他的产品,并给企业免费使用。通过这一招,国内的企业都知道了他的产品质量,在产品质量过硬的声誉下,产品的推荐就容易多了。现在,李方源的公司已不再上门推销了,他们的产品在南京已经有了良好的声誉,客户都会直接找上门来,公司也开始赢利了。

从开拓市场到盈利这个过程所花的时间却不到一年,这让许多人不可思议。其实正是这种拓展人脉的能力,每一个温州商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够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多多参加老乡会

老乡关系也是需要经营的,一般有几个技巧:建立“老乡群”

一般人的手机或者QQ都有自己的“群”:亲属群(家人,最亲近的人),社会群(同事,领导,邻居,客户等),专业群(专业协会,俱乐部等组织成员)。在你的人脉资源名单里,应把老乡这一属性作为重点属性标注上去,比如个人的基本资料、兴趣嗜好、专长,性格特征等。透过这份人脉资源名单,可以看出自己的人脉关系组合特征,以后沟通时可作为交往的突破口。抓住机遇

大学时期一般会有老乡会,要善于利用前后几个年级的老乡资源。走出校门后,有一些地区也会在他乡建立老乡会,如北京就有宁波老乡会等许多组织。要积极寻找组织,拓展人脉。

由于现在的交往、移民程度相当高,在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场所,都可能有你的老乡。请培养你的老乡亲和力,尝试着和任何人说话,即使是在街上碰到的陌生人,都有可能因为一句老乡的攀谈而成为你事业生涯的贵人。保持联系,良性沟通

人际交往时良好的突破口就是“老乡”了,但认识不等于是你的人脉,所以要经常联系、沟通。在与老乡沟通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交谈中尽量寻找双方地域上的交集,越近越好,这要求你对故乡的地理位置和风俗习惯比较熟悉。其次,你可以扩大地域概念的范围,比如你们是邻省、你的亲戚与对方是老乡等等。再次,别忘记给他你的名片,名片就等于是你个人的行销档案,千万不能忘。用心经营,切忌急功近利

对方与你是老乡,并不意味着他就一定会帮你,老乡仅仅是交往的一个突破口,对待与老乡的交往,不要抱功利心态。重要的是与之建立长久的互惠关系,而非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交往。互利才是增进关系最重要的法门。老乡这一简单的关系,转变为可交往的朋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也许这些人无法立即介绍工作机会给你、无法立刻给你帮上忙等,但是记住:保持联络,互帮互助,就有机会。

第七章 谢对手——每一个对手都教会你成长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常常视对手为“敌人”,并提醒自己:他是我的竞争对手,也就是我的敌人!只要他成功了,我就会被打败!因此,千万要提高警惕,不要对他有半点好心。其实在人生交往中,对手也一样能和你坦诚相处,真心地交流。只要你能放下那种狭隘的看法,把对手当做是你成长的激励者,当你收获胜利之时,你或许会觉得真的该好好谢谢自己的对手,因为没有他们,也成就不了你的成功。

不是非要拼个你死我活

有一个寓言故事:

野狼和狮子同时发现了羚羊,它们商量好一起追捕那只羚羊。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羚羊扑倒,狮子便上前一口把羚羊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这份猎物,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它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身受重伤,无法享受美味。

试想一下,如果狮子不如此贪心,而与野狼共同分享那只羚羊,岂不皆大欢喜?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规则!

我们常说,人生如战场,但人生到底还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敌人就会被敌人消灭,而人生赛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

大自然中弱肉强食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是出于它们生存的需要。但人类社会不是动物界,个人和个人之间、团体和个体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当紧密,除了竞赛之外,任何“你死我活”或“你活我死”的游戏对自己都是不利的。唐代大将郭子仪、李光弼二人原本在节度使史思顺手下听差,但二人长期不和,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史思顺外调,郭子仪因才华出众而被任命为节度使,李光弼担心郭子仪公报私仇,欲带兵逃走,但又有点模棱两可,犹豫不决。当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时,唐玄宗命郭子仪领兵讨伐。身为大将,此时正是报效祖国的时刻,李光弼找到郭子仪说:“我们虽共事一君,但形同仇敌,如今你大权在握,我是死是活,你看着办吧!但恳请放过我的妻儿。”营帐里的气氛顿时凝固起来,众多将领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形下,如果郭子仪感情用事,后果不堪设想。但郭子仪毕竟具有大将风度,他握住李光弼的手,眼含热泪地说:“国难当头,皇上不理朝政,作为臣子,我们怎能以私人恩怨为重,而置国家安危存亡于不顾呢?”说完倒地便拜。李光弼被郭子仪的诚心所感动,他在战斗中积极出谋划策,打败了叛军。郭子仪推荐李光弼当上了节度使。后来,李光弼的权力也日益增大,与郭子仪同居将相之职,二人之间没有半点猜忌之心。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它不仅因为郭子仪虚怀能容,宽广能恕,更因为诚心感动人而获得双赢。就像廉颇与蔺相如的关系一样,郭子仪与李光弼的友谊也成为了千古佳话。

当你在社会上行走时,建议你也像郭子仪那样采用“双赢”的策略。这倒不是看轻你的实力,认为你无力扳倒你的对手,而是为了现实的需要。

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在实质利益、长远利益上来看都十分不利。所以你应该和对手相依相存谋求双赢互利。

欣赏对手赢得人心

排斥对手对事情没有一点帮助,弄得不好还会两败俱伤。相反,如果抱着欣赏对手的心态,则可能赢得人心。人与人之间肯用真心交流,就会增进了解,消除隔阂。使他人变成你的朋友,拿对手当成动力,不是更有利于你的成功吗?

不肯欣赏对手的人,实在是很不幸的。在正常条件下,欣赏对手能发挥极大效果,它会给你带来幸福、友谊,乃至成功。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有一个平日和卡内基在生意上就存在竞争的钢铁商人大肆抨击卡内基,说了他许多的坏话。当卡内基到达而且站在人群中听他的高谈阔论的时候,那个人还未察觉,仍旧滔滔不绝地数落卡内基。害得宴会主人非常尴尬,他生怕卡内基会忍耐不住,当面加以指责,使这个欢乐的场面变成了舌战的阵地!可是卡内基表情平静,等到那抨击他的人发现卡内基站在那里,反而感到非常难堪,满面通红地闭上了嘴,正想从人群中钻出去。卡内基却真诚地走上前去,亲热地跟昔日的对手握手,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他在说自己坏话似的。他的竞争对手脸上顿时一阵红一阵白,进退不得。卡内基给他递上一杯酒,使他有机会掩饰一时的窘态。第二天,那抨击卡内基的人亲自来到卡内的家里,再三向卡内基致谢。从此他变成了卡内基的好朋友,生意上也互相支持。这个人还常常称赞卡内基,认为他是个了不起的大人物,使得卡内基的朋友都知道卡内基多么和蔼、多么慈祥,从而更加亲近他、尊敬他。卡内基就是卡内基,受到对手的侮辱也不在乎,相反示以友好,拿出诚意,从而双方获得了交流,赢得了友谊。卡内基和他的竞争对手的交情是一种“不打不相识”的交情,其中有宽恕,有忏悔,有慷慨的义气,有豪爽的侠情。

当你树立了一个敌人的时候,你所得的将不只是十个敌人,你在精神上所受到的威胁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给你的威胁。

而你用高尚的人格感动了一个敌人使他成为你的朋友的时候,你所得到的也将不只是十个朋友,你在精神上所感受的欢乐和轻松也将十倍百倍于他实际上所给你的。

真正促使自己成功,使自己变得机智勇敢、豁达大度的,不是优裕和顺境,而是那些常常置自己于死地的打击、挫折和竞争对手。

挪威著名的剧作家亨利·易卜生把自己的对手瑞典剧作家斯特林堡的画像放在桌子上,一边写作,一边看着画像,从而激励自己。易卜生说:“他是我的死对头,但我不去伤害他,把他放在桌子上,让他看着我写作。”据说,易卜生在对手斯特林堡的目光关注下,完成了《社会支柱》《玩偶之家》等世界戏剧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为人有了欣赏对手的心情,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

人生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无论竞争多么激烈的对手,竞争过后都会有联合的可能。因此,在竞争中,不要做得太绝,要给人留条活路。这就是俗话说的“为人不可太绝”的道理。胡雪岩有一套高超的为人技巧,尤其在对待对手这个问题上,处理的方式令人赞佩,他即使完全有能力打垮对手,而且也有足够的理由这么做,但他绝不把事情做绝。胡雪岩到苏州办事,临时到“永兴盛”钱庄兑换20个元宝急用,谁知这家钱庄不仅不给他及时兑换,还凭白无故地诬陷胡雪岩手持的浙江阜康银票没有信用,使他很受了一顿气。胡雪岩在这家钱庄无端受气,自然想狠狠整它一把。由于浙江与江苏有公款往来,胡雪岩可以凭自己的影响,将海运局分摊的公款、湖州联防的军需款项、浙江解缴江苏的协饷等几笔款子合起来,换成永兴盛的银票,直接交江苏藩司和粮台,由官府找永兴盛兑现,这样一来,永兴盛不倒也得倒了,而且这一招借刀杀人一点痕迹都不留。不过,胡雪岩最终还是放了“永兴盛”一马,没有去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之所以放弃报复,主要有两个考虑:一个考虑是这一手实在太辣太狠,一招既出,“永兴盛”绝对没有一点生路;另一考虑则是这样的,很可能只是徒然搞垮“永兴盛”,自己却劳而无功。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胡雪岩也不愿意做。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到胡雪岩作为红顶商人人性里宽仁的一面。

怨恨就像一团麻,要想解开,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善心。心胸狭窄、“英雄气短”的人,只会用极端的办法加剧与对手的矛盾。胡雪岩在此所表现的为人境界是值得称道的。

与高手过招才有意思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他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老鼠比赛的麻烦在于,即使赢了,你仍然是一只老鼠。”

对于低层次的交往和较量,大人物是不屑一顾的。

在竞争中尤其如此。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自己的很多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并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面。

同样地,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

这就如同下棋一样,和不如自己的人下棋会很轻松,你也很容易获胜,但永远长不了棋艺,而且这样的棋下多了,棋艺会越来越差,所以好棋手宁可少下棋,也尽量不和不如自己的对手较量。

要提高自己的能力,最佳途径是找个能力强的人做对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他认为,应敢于和高手“试比高”。当他在乡镇小店里自学时,就敢于对大数学家苏家驹的理论提出质疑。正是“班门弄斧”的可贵精神,使他提早闯进数学王国的神秘宫殿。物理学家伽利略年轻的时候,就向先师亚里士多德发出挑战。他提出的“如果毫无磨擦,运动着的物体便会永远运动下去”这一大胆的设想,后经牛顿实验证明,发展成了力学第一定律。爱因斯坦在牛顿力学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物理学界的绝对权威时,却提出相对论的设想,认为牛顿力学只是大千世界中物体处于宏观低速运动中才适用的规律,爱因斯坦的这个见解,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华罗庚、伽利略、爱因斯坦是数学界和科学界的巨擘,他们的成功,就在于敢寻找高手做对手,敢为天下先,敢与高手过招。

我们在竞争中要找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呢?

如果你是霍利菲尔德,你就去找刘易斯或泰森做对手;如果你是姚明,你就去找科比或奥尼尔做对手;如果你是齐达内,你就去找罗纳尔多或菲戈做对手;如果你是刘国梁,你就去找瓦尔德内尔或金泽洙做对手;如果你是小林光一,你就去找李昌镐或李世石做对手;如果你是普京,你就去找奥巴马或布朗做对手。

只有和高手过招,你才能理解竞争的真正意义,才能体验到竞争的激烈,才能观察到对手的优秀之处;也只有在与高手过招的过程中,你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缺陷。这样,在平时,你就会注意从哪些方面努力,以弥补自己的不足和缺陷。

和高手过招,是件有百利而无一弊的好事情。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你都应该找能力强的人做对手。

用宽容化敌为友

美国总统林肯对政敌十分宽容,他的态度引起了一位官员的不满。这些官员批评林肯不应该跟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十分温和地说:“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有一部电影描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美国西部拓荒时期,一位牧场的主人因为全家大小被土匪枪杀,因而变卖牧场,从此浪迹天涯寻机复仇。家破人亡的深仇大恨谁都想报,可是当这牧场主人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找到凶手时,才发现那位凶手已年老体衰、重病缠身,在床上毫无抵抗能力,他用虚弱的声音请求牧场主人给他致命一枪,牧场主人把枪举起,又颓然放下。牧场主人沮丧地走出破烂的小木屋,在夕阳照着的大草地沉思,他喃喃自语:“我放弃了一切追求,虚度几十年寒暑,如今找到了仇人,我也老了,报仇又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的故事是人编写的,但编剧者根据的也是现实生活,这虽然是电影故事,但提供给人们深刻的反省,而这反省是我们强调的“有仇不报是君子”的道理。

与人交往,总会有磕磕碰碰,总会遇到使自己不愉快的人。发泄一通固然痛快,但却会因此获罪于人,无意中为自己树立了敌人。要想成为一个人脉高手,有些时候,应该像圣经上说的那样“爱你的‘敌人’”那样大度。“爱”你的仇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仇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或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会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说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爱”敌人是多么难。

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有低,有大有小,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仇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仇人的人高大。

能“爱”自己的仇人的人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都有误认你们已“化敌为友”。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也“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没有器量”之类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轻重。所以当众拥抱你的敌人,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换句话说,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条灰色地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敌,只是对待私敌的方式不同。面对一个曾经的私敌,我们可能想到不堪回首的屈辱。可是,让我们更有尊严的不是惩罚那些曾经让我们失去尊严的人,而是宽恕曾经伤害自己的敌人。大凡成功的人士都有“有容乃大”的胸襟和气度。

韩信年轻时,一个人对他说:要么从我胯下爬过去,要么,杀死自己。在屈辱和生存之前,韩信选择了胯下之辱。人们纷纷指责韩信懦弱。多年过去了,韩信成为汉朝开国元勋。人们认为那个让韩信受过屈辱的人一定会受到韩信的惩罚。可是,韩信提拔了那个曾经让自己受过屈辱的人。有人认为:韩信此举,不仅让人看到韩信光明磊落,而且,还可以让自己受辱的传言失去市场。

当别人抓住你的错误大加指责时,你在恼怒之前,不妨先平复自己的心态,认为他是对你的关心。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解决问题,要比无休止的争论对错强得多。

如果你能挖掘对方句句带刺的话里隐藏的积极因素,那么就会大大消除出现敌对场面的可能性,从而减弱攻击的心态。接着,你要有直面问题的心态,努力找出合理的办法解决它。

可以先分析原因,自己先想想,是不是做了哪些事、说过哪些话让对方看不顺眼。如果不明就里地去找对方兴师问罪,只会更加激起对方的“反感”心理,让对方看你更不顺眼,从而激化矛盾。当你在工作中非常需要另一个人的帮助,而这个人曾与你有某种不和的时候,你该做些什么?显然,放弃并不是好办法,虽然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做到,但会使你失去一个得力伙伴。你应该做的是如何化敌为友,使之成为你的朋友。下面介绍几种化解矛盾的方法:发出信号

抱着解决问题的心态去向对方问清楚原因。你可以问他:“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是否可以告诉我是什么问题。”如果对方什么话也不愿意说,那说明对方对你的敌意较深,那你干脆直截了当地跟对方说:“我知道你对我似乎有些不满,我认为我们有必要把话说清楚。”

实在不行,可以向对方发出委婉的警告。如果对方不肯承认他曾经跟别人说过不利于你的话,你也不必戳破他,因为对方已经从心理上感到了自己的言语和态度的不当之处,这时你只要跟他说:“我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